阿克苏双语教育(共8篇)
阿克苏双语教育 篇1
阿克苏市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阿克苏市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管理工作, 推动我市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计划实施,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干部支教管理要突出政治坚定, 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国语教育原则。坚持支教工作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紧密结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每年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分别选拔赴各乡镇双语幼儿园支教的各级干部。
第二章 支教干部职责任务
第四条 大力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积极、主动投身幼儿双语教育事业。协助乡镇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惠民政策, 着力加强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坚决抵御和防范“三股势力”、极端宗教思想向幼儿园渗透,做好家园沟通联系工作。
第五条 参加当地党、团组织的活动,承担所在幼儿园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自身学习, 改进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
第六条 严格遵守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要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
第七条 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确保幼儿人身安全,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第八条 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 制定和执行教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 1
儿一日生活。
第九条 强化国语教学,合理组织内容,提供丰富的玩教具和游戏材料, 开展适宜的教学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幼儿园做实事、做好事。
第十条 参与“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掌握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 制定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 家园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要积极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与当地一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结对, 深入了解贫困幼儿家庭的急需所求和疑难问题,开展帮扶活动,切实增强支教干部与幼儿家长的民族团结意识。
第十一条 根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完成园内临时安排的其他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章 工作要求
第十二条 政治坚定,严守规矩。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反对民族分裂、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行动坚决。
第十三条
认真履职,扎实工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履行上级党委、人民政府赋予的职责任务,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和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相应的专业素养, 保持身心健康, 扎实做好本职工作。遵纪守法、团结同事、关爱幼儿,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模范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要积级维护教师及支教干部形象。以身作则,强化国语教育。支教干部要指导幼儿园加强 2
国语学习环境创设,在园内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幼儿之间倡导用国语进行交流。
第十四条 严格自律,服从管理。主动接受所在幼儿园及上级组织部门、教育部门对政治思想、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实绩考核。支教干部工作期间(包括晚间、节假日值班等)应遵守幼儿园和乡镇有关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请假(婚、丧假按相关规定执行);特殊情况需请假的,必须履行书面手续。假期2天(含)以内的,须经所在幼儿园和乡(镇)批准;假期2-5天的,须报县(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批准;假期超过5天的,地区、自治区支教干部需报地区教育局、地委组织部批准。每学期累计事假不得超过十天。凡请假一天,按每月生活补助费除以22天扣除后上交园长,支付给同班任教的顶岗人员。未经准假而随意离岗者或请假期满而未按时到岗者按旷工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向组织部门与支教干部派出单位通报情况。
支教干部可享受教师寒暑假,周六、周日及其它节假日不得随意外出,确需请假外出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要主动参与幼儿园值班等各项工作。工作期间, 不得从事无关活动, 未经同意不得参与各类社会团体及老乡会等形式的组织,不得接受宴请,不得在园内饮酒、吸烟,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自觉接受监督,不得有损于教师形象及违法犯罪行为。支教工作期间,不得带家属和孩子随同,家人来访原则上不得超过3 天,且不得在园内留宿,期间产生的费用自理。不得向当地提出规定以外的条件和要求,特别是提高生活待遇方面的要求。
第四章 日常管理
第十五条 接受以属地管理为主,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 3
和“访惠聚”工作组三重管理,支教干部食宿可安排在“访惠聚”工作组或乡镇周转宿舍,但须缴纳伙食费;支教干部如在任教幼儿园内用餐,也必须缴纳伙食费,伙食费用标准由各乡镇按实际核定。支教干部所在幼儿园将支教干部纳入本园人事管理序列, 一视同仁, 严格管理。对于各乡镇应急幼儿园, 由中心小学选派园长进行园务管理。
第十六条 “访惠聚”工作组要积极参与对支教干部的管理, 要经常深入幼儿园了解支教干部的工作情况,也可主动参与幼儿园的任教工作中,通过发挥自身国语优势,在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国语学习环境。
第十七条 支教期限原则上为一年, 对工作表现出色、属地幼儿园希望留用且本人有意愿留用的支教干部, 在征求原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意见后, 可适当延长支教工作时间。
第十八条 支教干部服务期间,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乡镇干部周转房、教师周转宿舍、村委会、“访惠聚”工作组等多渠道妥善安排好支教干部住宿、饮食及安全。
第十九条 考核。强化过程管理和考核工作,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督促支教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支教干部在支教幼儿园参加考核,由组织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进行考核,优秀等次不占当地名额。考核内容包括任教班级幼儿的国语水平提升情况、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作能力、日常表现和幼儿园(家长)评价等方面,考核内容重点是任教班级幼儿国语成绩:班级内80%(含)以上的幼儿通过国语口语考试,全额发放支教期间生活补助金;班级内70%-79%的幼儿通过国语口语考试,发放支教期间生活补助金的80%;班级内60%-69%的幼儿通过国语口语考试,发放支教期间生活补助金的50%;低于60%扣除支教 4
期间的全部生活补助资金。并将考核结果转至支教干部派出单位和组织部门,作为工作考核及职务、职称晋升、干部选拔使用、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支教期间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或在教学管理中出现重大失误, 经接收和派出双方共同确认后,取消支教教师资格,退回派出单位,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其违纪违法行为追究责任, 对其个人和派出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实行支教干部考察把关责任倒查通报机制, 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和通报。
第五章 政策保障
第二十条 支教干部在支教工作期间,支教干部身份、工资隶属关系、职务、职级在原单位保持不变,享受原单位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待遇,工资正常调整。
第二十一条 支教干部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 按在原单位工作对待, 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干部支教工作视同参加新一轮“访惠聚”工作,支教干部工作经历视同干部驻村经历,在干部提拔、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第二十二条 阿克苏市支教干部生活费补助和“访惠聚”人员同等待遇,按所在乡镇类别和考核等次核发。派出单位为每名支教干部购买支教期间的意外保险。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列相关内容与以往所发文件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由阿克苏市学前双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阿克苏双语教育 篇2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误区,理念,素养
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同时我们还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竞争对手的挑战, 这对21世纪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双语教育”由英语专门术语“bilingual education”翻译而来, 指要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 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的, 而不仅仅是把目的语作为一门课程, 比如把英文和中文作为两种独立的课程。
据书中介绍:21世纪的中国迫切需要双语教学, 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还有诸多实际问题等待解决, 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教材、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建构完善的评价机制, 才能真正落实双语教学的实施。以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为例, 能够使用流利的英语在课堂上自如授课的教师并不多, 大部分是运用汉语讲授英语知识。
在我国, 英语学科的教学一般被认作为语言教学, 而教师常因缺乏英语的听说基本功, 而造成师生沟通障碍。针对这种师资状况,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比如主动引进师资, 聘请高校教师或外籍教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外语基本技能的强化培训, 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学校在注重教师过硬的学科知识的同时, 还应强调教师的双语能力, 培养复合型教师。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
1 认清教育现状, 切勿走进误区
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 仅仅靠开设一门外语课程, 只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有限的外语, 很难达到精通外语的程度。随着双语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纳入教学计划, 双语教学的普及速度和范围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很多学校在具体的试行中, 仍存在不妥之处。
1) 学校对双语教学的误读
不少学校认为, 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目前老师仅限于用英语说出“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或“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这些课堂常规用语。而具体的知识性内容则用汉语。实际上, 真正的双语教学并非如此简单。从语言教学角度讲, 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也就是说, 不论是课堂上的常规用语还是知识性的学科讲解, 都要求用英语讲出来, 让学生接触和掌握一些其他学科的英语术语, 这才是双语教学的初衷。
2) 双语教学中对母语的冲击
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除了使用第二语言传授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学, 有些学校甚至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学。这种做法与我国开展双语教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必然导致汉语地位的降低和汉语传承的损伤。诚然, 在数理化等理科教学中, 用英语讲授一些计算公式、标准单位或者学科术语, 有助于教育与国际接轨。但在文科教学中, 尤其是语文教学中, 双语教学就得不偿失了。语文课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古诗词文的鉴赏能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这些凝聚几千年文明的精华如果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
2 更新教育理念, 创设双语环境
教学观念的变化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重视书面知识, 忽略听说能力。要想真正实现双语教学, 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注重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使英语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此外, 双语教学还要打破“我教你学”的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师生关系, 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我认为, 要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构建相应的双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的构建是为了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轻松的第二语言环境中学习, 达到“学中用、用中学”的境界,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融入语言环境。
书中提到, 双语教育在新加坡、加拿大等双语国家都取得了成功。究其原因, 是因为英语作为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 使得第二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而我国属于单语国家, 自身没有外语的客观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人为地去创设第二语言环境。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比如: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力度, 定期聘请外籍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辅导, 组织友好学校间互访交流活动;计划编制校园英语读本, 在学校图书馆内开设学生学英语网吧, 开设英语电台、电视台和创办英语刊物;开展英语歌曲、英语书法、英语墙报和英语小品表演的竞赛, 定期举办学校英语文化节等等。
3 夯实专业素养, 保证教学效果
双语教师承担着双重任务。
1) 向学生传授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学科内容;
2) 提高学生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水平。
双语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与其他教师的不同, 他们不仅要精通学科内容, 而且自身必须是一个双语者, 其学科水平和双语能力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就幼儿园双语师资而言, 目前幼儿园的老师在大量使用英语方面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 教师本身的口语不标准;
2) 教师中英文转换不恰当;
3) 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某些误区。
一些教师有幼教经验, 但英语, 最主要的是口语较差, 一些老师自身的英语很棒, 但幼儿教学经验不足。针对以上状况, 当前普遍采用的师资培训方法是:将英语教师幼儿化, 幼儿教师英语化。笔者在上海金山实验幼儿园的几天观摩学习活动中, 发现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生活环节都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在这其中的语言组织有很大的固定性, 让教师每天练习口语, 熟能生巧, 也可让幼儿学得轻松、自然。如:晨间英语:“Good morning, Miss Yang.”“Good morning, Lili.”等;早餐用语:“Our breakfast is milk and bread.”“Please take your food.”教室用语“It's time for class.Please be quite.”“Raise your hand to answer my question, please.”午睡英语:“Go to bed.”“Please put the pillow first, and then spread out the quilt.”游戏英语:“Let's play a game.”“Are you ready?”离园时常用英语:“See you./Bye-bye.”“Hi, your mummy is coming.”等。这种方法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该园双语环境的创设与教学的优化。而作为小学、初高中的双语教师, 除了要掌握过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熟练运用英语课堂用语的基本功之外, 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素养。
4 结束语
教学大计, 教师为本。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 双语教学的任务只能通过教学第一线的双语教师来实现。双语教学的关键是师资, 没有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就无法实施高质量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姜宏德.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23) .
[3]杜秀花.佳木斯大学培养幼儿教师的实践与启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6) .
[4]王立芃.小学双语师资培养[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8) .
[5]陆蓉, 艾琼, 马天宇, 等.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组.为双语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上海市浦东新区双语教师培训项目纪实[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6 (8) .
阿克苏双语教育 篇3
关键词: 双语教育 沉浸式语言教学法 区别
一、引言
澳大利亚双语教育遵循并应用了沉浸式语言教学法理论。开始于加拿大的沉浸式语言教学法就是用新的直接教学法把课堂的所有语言活动都以法语进行,大纲规定的课程也用法语讲授,教学试图创造完全真实的法语环境,造就完全英法双语人。有了这些手段,加上校外的双语环境等因素,沉浸式教学非常成功。澳大利亚的双语教学在沉浸式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按照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双语教学。1981年在澳大利亚Bayswater West and South一所小学开始每周安排三到五学时用德语教一些科目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在维多利亚州迅速发展,到1991年有174名专职教师用17种语言在州立小学进行双语教育,语种包括意大利语、德语、希腊语等(Berthold,1995)[1]。澳大利亚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始于1985年,在昆士兰州的一所中学(Benowa State High School)开始,学生用法语学习大约60%以上的科目,由此在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开始开展类似的语言教学。
二、澳大利亚沉浸式语言教育与我国双语教育区别
(一)语言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区别。
澳大利亚和中国语言教育政策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接受双语教育的选择权和开始接受教育的时间不同。澳大利亚只有一种官方语言,没有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语言群体,对百姓日常生活和工作来讲英语已经足够了,因此澳大利亚的沉浸式语言教育与加拿大的沉浸式语言教育在其教学制度和效果上并不能等同。昆士兰州进行自愿型双语教学,即学校可以自己选择开展双语教学,即使在双语教学的学校,学生也可以自愿选择。经过对我们访问学校的调查,一般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选择接受浸入式教学,选择开始学习外语的时间通常从中学7-8年级开始。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至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些南方学校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进行双语教学,并且是必修课,学生不能做出选择。2001年5月29日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规定:从小学起逐步按地区统一开设外语课。按此规定,我国各地基本上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即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至少七年的外语。
(二)学生学习动机不同。
不同的语言政策和制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了不同的学习动机。通过与昆士兰州一所私立女子中学(Glennie school)学生的谈话,发现自愿选择学习外语的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有以下几种:1.一半是自愿,一半是尊重父母的选择。即学习动机是兴趣加上父母的选择。2.真正喜欢外语为学习动机。3.学习法语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在浸入式语言学校里当老师或可以到法国留学。此类学生的动机就是通过接受沉浸式教育,拓宽学习或择业机会,这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基本一致。4.还有一类学生认为接受沉浸式教育意味着自己要比其他学生优秀。因为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优秀的学生才有能力接受沉浸式双语教学,毕竟多学习一门外语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无法坚持学习。此类学生学习的动机出于自豪感或优越感。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就很简单,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喜欢与否,学生必须学习英语。在中国父母选择让子女接受双语教育,是因为英语是学生通往世界大门的语言。掌握英语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主人,英语同时是就业的资本。中国教育是以高考制度为中心的,英语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习英语和学生的升学、择业和前途息息相关。
(三)语言教学方法不同。
中国双语教育一般是指英语和汉语语言教育,中国传统的英语教育是单独设立一门英语课程,由英语教师负责学生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我国的英语教育和其他科目是独立开来的。当然,随着沉浸式英语教学的传播,我国南方地区也进行用英语教数学、音乐等课程的改革,但仍在实验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和教学资料不全或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差等原因,沉浸式英语教学短期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澳大利亚实行的沉浸式语言教学不但从实施范围和自由选择性与中国的语言教育存在差异,其教学方法也和我们的语言教育有很大的区别。Genesee认为沉浸式语言教育是通过第二语言和小部分第一语言进行的课堂教学。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都用来教除语言艺术外的任何科目,如数学科学或体育教育。在同一个学年内,学生只能接受一种语言的同一科目教学,即只能选择用本国语或浸入式教学接受同一科目的教学,同一科目在同一年内不能重复用两种语言接受教育。一般来说,至少使用第二语言提供百分之五十的课堂教学语言被视为浸入式教学[1]。澳大利亚就是遵循Genesee所讲的沉浸式语言教育的方法进行语言教学,他们用法语讲数学、科学、体育等科目。我们在Glennie学校听了上述几个科目课堂教学,学生是从8年级到12年级不等,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时也可以用英语回答问题,但12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用法语回答问题。由于教师熟练地掌握双语,尤其是目的语——法语(我们听的四门课中,三门课是由法国人授课),消除了教师语言障碍,教学就可以达到教师所设定的目的,而在中国我们英语老师讲解除英语之外科目,肯定会遇到语言方面的困难。
三、结语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沉浸式语言教育有其优势,学生可以在学习一些基础课程的同时掌握第二种语言,但在中国大范围推广沉浸式语言教育条件尚未成熟。因为首先中国极其缺乏双语教师,尤其是外籍英语教师。其次,学习材料缺乏。中国广西各个大学为ASEAN Exposition(东盟博览会)对双语教学进行了尝试,但除了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低之外,教材的选择也遇到了很大困难。当然,选择国外的优秀教材是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但国外教材对中国学生来说太贵,中国的教材内容陈旧,教师自编教材又涉及版权问题。再次,英语与汉语的语法和书写有太大的区别,而英语和法语都是字母语言,语法相近。沉浸式语言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要求并不是很高,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口音,也可以犯语法错误[2]。而在中国语言教育过程中,学生英语所要实现的目标很高,他不仅仅满足各种社交需求,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考级考试,要求学生和教师对各项语法和常用词汇达到熟练应用。还有一点,澳大利亚各科目学习难度远不及中国,而在中国各个科目难度很深,如果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课堂有效的互动或沟通,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结果可能是英语和各个科目的学习都要受到影响。最后,沉浸式语言教育教学也因其效果的评估和考核的难度等问题得到质疑[3]。虽然沉浸式语言教育教学方式在我国大规模的实施有困难,但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尝试沉浸式语言教育双语教学。总之,我们要借鉴沉浸式语言教育教学的一部分经验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所利用,提高我国的双语教育教学水平,更加完善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
参考文献:
[1]GENESEE,F.Learning Through Two Languages: Studies of Immers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Cambridge,MA:Newbury House,1987.
[2]KRASHEN,S.D.Immersion:Why it works and what it has taught us.Language and Society,Special Issue,No.12,Winter 1984.61-64.Cananda.
阿克苏双语教育 篇4
根据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以及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11】
号关于《推进党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经过阿克苏地委党校深入八县一市实际调研,研究和制定了《阿克苏地区推进地县(市)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地委党校校长窦万贵同志对这次教学改革工作非常重视,亲自审阅实施方案,亲自过问办班相关事宜,通过积极协调并以阿地党办发【2011】108号关于印发《阿克苏地区推进地县(市)党校办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下发地区八县一市。地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超同志亲自布置,几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教授、校领导和学员的建议和意见,使改革方案顺应历史潮流,顺应干部培训的新形势需要。为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圆满完成这次教改和培训学习任务,提供了有力保证。这次党校教学改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研究阿克苏地区重大问题为中心,以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班次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以此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党校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一、整合党校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统筹:
这次教学改革在培训内容上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整合八县一市党校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统筹:为了做到教学业务“六方
面统筹”:首先对八县一市党校教师基本情况进行统一摸底,建立了统一的师资库,同时举办了一期师资培训班,并以此为契机,对八县一市党校教师进行业务分类,加强学科建设。其次于7月2日--7日,举办了地区党校系统县级集体备课会,对各县市党校师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来自各县(市)党校的25位教师共试讲了28个专题,按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制作”、“教态”等方面,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打分,最后10位优秀教师的10个专题获得好评,这10位教师将与地委党校的教师一道参加地区党校系统集体备课会。再次,8月10日—15日,举办了地委党校的集体备课会,我们打破了职称、年龄的界限,所有教师在一个平台上对自己申报的新旧专题进行试讲,一共31个教师共申报39个专题,按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制作”、“教态”等方面,对每一位教师进行打分,经过严格打分,综合评定,成绩在80分以上的21位教师的30个专题将安排在2011年的秋季主体班上,同时将集体备课会成绩单公布,另外10个教师的25个专题被淘汰,这一举措,大大刺激了教师,从而激发了全体教师认真备课的积极性。做好以上充分准备后,我们根据组织部今年秋季主体班调训计划,其中,通过试讲的县党校8个教师即库车县3个教师、阿瓦提县2个教师、阿克苏市1个教师、温宿县1个教师、拜城县1个教师共8个教师按排在地委党校主体班的教学计划中,将为全地区的主体班学员授课。实现了八县一市党校系统教师资源的整合,为增强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奠定了师资基础。
二、科学设置课程,创新培训内容
为了解决以往党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情况,今年秋季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广泛调研,摸清培训需求。在7-8月暑假期间我们组织教务科工作人员带着问题、带着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均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查了解,掌握干部“想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在主体班次学习初期要求学员带一个理论问题、带一个实践问题,了解掌握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将征求学员培训意见建议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在培训期间召开2次教学联系会,就本期培训班的课程设置能否满足学员需求专门征求学员意见和建议,为今后办好同类班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以科研为基础,加大调研力度,使教学内容贴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了切实解决以往教学内容脱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开始,我们修订了《阿克苏地委党校科研管理办法》,要求每个教师必须申报自治区、地区科研课题,同时以自己授课的学科方向为基础,每人不少于2个月的调研,完不成课题调研任务者扣出工资,超额完成任务者给予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授课专题内容也更贴近阿克苏地区实际。今年经过课题调研申报的《对发展阿克苏地区旅游业的思考》、《加快推进阿克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努力实现阿克苏地区跨越式 3
发展》、《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现阿克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阿克苏地区长治久安的思考》课程紧紧贴近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受到学员的欢迎。二是紧贴实际,完善教学内容。以需求为导向,按“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设计培训班次、确定培训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今年组织部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我们与组织部紧密配合,建立了由40人组成的地委党校客座教授师资库。今年我们邀请地委委员组织部长窦万贵讲授《领导干部要在“讲程序,强素质、创一流”中树立良好形象》、邀请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李刚讲授《推进阿克苏地区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形势报告》邀请地委委员、地区纪检委书记讲授《地区反腐败形势与任务》、邀请地区地委政法委副书记徐学巍讲授《地区维稳形势报告》、邀请组织部副部长孙秀琴讲授《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此外还邀请了地区部门领导讲授《保密法知识讲座》、《地震知识讲座》、《反邪教知识讲座》、《预防职务犯罪》、《预防爱滋病知识讲座》、《六五普法知识讲座等》,同时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育网,有针对性地听取中央党校专家教授的辅导报告。据统计,地区领导、部门领导授课以及利用中央党校远程教育网的课程达到总课程占三分之一。通过开设领导干部的专题讲座,使学员视野更加开阔,战略思维和科学把握形势的能力得到培养锻炼。
三是突出效果,精心设置课程安排。在培训课程的安排上采用模块化结构,必修课立足于六大模块,即:“入学教育”、“深入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七一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经济形势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外出考
察”、“考核总结”六大板块,重点突出三大板块:一是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起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基础理论设置的中心内容。先后以“《7。1讲话精神解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开设基础理论必修课,着力增强学员的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二是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为切入点,把党性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三是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落脚点,围绕市委、市府的中心工作,把如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党校教学和研讨的重要内容。
三、突出了互动教学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突破
这次教学改革在方式方法上最突出的一个变化是“互动教学、方式灵活”。以学员为主体,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讲授,改为以学员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次教学改革之后,教学方式方法又“讲授式大课”、“ 讲授式小课”、“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学员论坛”、“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教学”、“互动课”等达十余种,首次增添了课题组调研、情景模拟和学员论坛等新的教学形式,增加了研讨式、体验式、模拟式和案例式等互动教学方式的比重。今年秋季主体班互动式教学内容的课程达到了全部课程的19.5%。
杨小玲老师开展了体验式教学,带领学员进社区、学社区、讲社区,还指导学员召开了模拟新闻发布会;马秀芬老师组织学员模拟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贺新萍老师进行了研讨式教学;教师集体进行的单元答疑,由任课教师就单元学习中学员提出的理论问题、难点问题给予解答,共同探索,面对面进行交流。学员考察回来后,我们又组织了一次“学员论坛”、请学员讲地区的热点难点问题,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目的,受到学员的好评。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给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真正提高了主体班教学的实效性。
四、明晰了教学定位 在激发动力上有突破
这次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最创新的一项举措是“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立足保障学员对培训的参与权、选择权和评价权,主体班学员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选学,还能通过互动、答疑、调研、模拟等方式主动参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动力上由“要我学”变“我要学”,在学习态度上由“被动学”变“主动学”,有效激发了学员学习培训的内生动力。
教与学的互动是这次教改的最大亮点和特色,教学气氛空前活跃。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地委党校强调突出学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意义,使教学过程尽可能增加学员活动的主动性,通过适宜的方式,让学员能够自觉和全方位地积极思考、调研、发言、写作。即使是课堂讲授,也想办法让学员“动”起来,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学员主
动参与、互动交流、模拟演练、调研实践、反思总结,寓教于乐的新模式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学员收获很大,深受学员欢迎。如任课教师在讲授《情景模拟---瓮安事件》专题的“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有关理论后,让学员扮演不同官员、记者、评论员等角色,让学员感到紧张有新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员极大的参与热情,早早准备资料、早早来到教师、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们反映,同样的专题,越往后讲,同学们的主动参与意识越强,经常出现在课堂主动举手提问的情况。气氛非常活跃。同时授课老师也说,互动式教学,对老师而言,极具挑战性,要求老师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要达到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对老师是很好的历练。但是,当老师们用睿智的回答赢得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时,老师们很快乐地享受着这一时刻。的确,在确立学员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工作责任感和教学危机感增强,对所教课题的钻研精神、治学精神更加突出,课题质量由“远、大、空”向“近、精、实”转变,品牌课、精品课不断涌现,使学员听了更“解渴”、更“提神”、更管用。
围绕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际问题、基层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员急需了解和掌握的问题,以各班为单位,组建课题调研小组,进行自主选题。为圆满完成各班次课题组调研工作,学校组建课题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各班次课题组调研和调研报告撰写工作。指导教师和课题组成员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实际调研,形成了《关于深入开发
阿克苏旅游资源的思考》、《关于涉农职务犯罪的调查与思考》等5篇调研报告。学员课题组研究不仅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锻炼了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而且形成了一些精品,为地委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依据。
阿克苏双语教育 篇5
教育系统成功开展“去极端化”对青少年的人生具有深远意义
阿克苏新闻网讯(记者 胡珺)5月19日,阿克苏地区教育系统“去极端化”推进会在温宿县第五中学召开,地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刘宝升在会上强调,宗教活动及极端宗教势力向学校渗透形势严峻,给教育教学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不良影响及严重侵蚀,阿克苏地区开展“去极端化”工程具有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教育系统的所有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必须清楚地看到“去极端化”教育中所蕴藏的深厚教育资源及对青少年学生人生方向的重大影响。
刘宝升指出,教育是地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教育系统开展“去极端化”工作,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去极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地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任务十分繁重,已成为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教育系统要始终按照“围绕总目标、查找薄弱点、案件记教训、工作抓落实”的要求,着眼反分裂、反渗透工作部署常态化、宣传教育立体化,教育管控具体化,防范措施机制化,敢于担当,敢于迎难而上,牢牢把握反分裂、反渗透工作的主动权,维护学校稳定和长治久安。
刘宝升强调,教育系统“去极端化”工程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容不得我们态度上半点含糊、思想上半点暧昧、行为上半点疏忽,否则我们的百年育人大计将会落空,教育事业将会受到损失。因此,广大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教师要做到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从戒惧,把讲政治,知大局放在首位,要切实解决好部分人政治上不够坚强的问题。在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上,我们要敢于同那些做两面人、老好人、阳奉阴违的人做斗争。
刘宝升要求,教育系统要突出去极端化和民族团结工作,在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去极端化”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强化责任担当、政治担当和底线思维。校园内要着力构建去极端化的长效机制,构建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长效机制,要以明确的态度,坚定的行动和长效机制,使校园成为远离宗教影响的和谐、稳定的地方。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方面,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民族团结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作形式。刘宝升指出,教育系统要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保障和监督体系。要将法治理念培育与知识的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法制知识课程,切实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强化地区教育系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去极端化”工程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人才基础和社会环境,确保地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持续向好。
会上,拜城县、沙雅县、阿瓦提县和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做了经验交流发言。地委分管副秘书长,温宿县委主要领导,地区教育局及各县(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地、县(市)部分学校主要领导参加会议。
阿克苏双语教育 篇6
育日”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为主题的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活动,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安全教育日,在师生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将安全教育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进一步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此计划。
二、活动主题: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三、活动时间:
2014年3月24日——2012年3月30日。
四、活动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安全工作法律意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进行安全检查工作,摸清隐患,消除隐患,防范于未然。、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五、活动安排:
学校安全是开展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维持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根本保证,全校师生对“安全教育”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和丝毫的麻痹思想。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这个主题,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并出一期消防安全展板进行宣传。各班运用班会课给学生宣传消防自救知识。
2、各班开展“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的主题班队会,出一期安全内容的板报。
3、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认真总结,提高学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4、电子屏显示3.29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横幅,加大宣传力度。
5、一周广播安全宣传。通过学校“校园广播”节目,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6、一次安全大检查。学校总务处对校园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及时妥善处置。
由于安全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有很多意外防不胜防,有很多不安全的隐患也可能随时出现,所以我校不仅要在“安全教育周”内对安全教育重点抓,在平时的常规教育中,我校也将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力求做到安全第一。
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师生的紧密配合下,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一定能更上一个台阶。
阿克苏地区十中
从教育发展看双语教育的必然性 篇7
一、双语教育概述
1、双语教育提出及发展
双语人以及双语教育等概念早已存在, 但是世界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历史却不足百年,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全球化的发展, 各种语言学习的理论促进了双语教育在各个国家的不断发展, 当前, 双语教育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都热衷的课题, 我国的双语教育研究发展起步较晚, 现在仍然处在探索的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对于双语教育的研究通常都是与自己国家以及地区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背景想关联的, 并且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现在已经较多, 我国所开展的双语教育主要是将英汉双语作为研究的重点, 其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的双语人才, 不断加快中国经济政治国际化的发展速度, 其中汉外双语教育主要是从大连、宁波、深圳、青岛以及上海等众多沿海开放城市基础的教育阶段开始的, 在这些地区进行双语教育的实验获得了可观的成就, 从而使得双语教育逐渐开始蔓延到其他的一些城市当中, 并且开始从基础的教育阶段逐渐扩展到高等教育以及学前教育, 从一种自发的、民间的行为逐渐发展至有领导有组织的、能够收到领导普遍重视的发展阶段。
2、双语教育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国外的双语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对实证的研究, 并且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结果的评价、理论的概括以及经验的总结, 出版了多套书籍对其进行系统的阐述, 主要探讨了双语教育的评价模式、教学模式、类型划分、概念界定等, 使得双语教育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具有独立性的学科。当前, 国外的双语教育开始加强对其基本要素中双语教育的接受者的相关研究, 并且开始从研究基础的教育逐渐扩展到高等教育和幼儿教育, 而中国对于双语教育的研究发展时间较短, 主要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上, 对国外已有的双语教育经验的学习和比较, 以及自身对双语教育的理论探讨。
二、我国的双语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 重视对实证的研究, 强调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 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双语教育体系。多是围绕着双语教学实践展开的理论探讨, 注重对双语教学经验的认识和总结, 我国当前的双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双语教材的选择、双语课程设置、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双语学科教学选择以及双语教学评价的选择上, 我国本身是单语制的国家, 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双语教育背景, 因此双语教育在中国的开展就具有了自身的特点,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我国当前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 强调对国外教育经验的吸收借鉴以及比较。中国要想高效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不但要积极总结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 更要正确对待国外的双语教育经验,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使其能够对中国双语教育的发展指明道路, 在以往的研究当中, 我们多是借鉴国外双语教育研究起步较早的一些国家的经验, 如新加坡、欧盟、加拿大以及美国等, 忽略了这些国家与我国文化背景的不同, 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第三, 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大多集中上海、浙江、辽宁、江苏以及山东等地。我国的双语教育实验主要从大连、宁波、深圳、青岛以及上海等沿海的开放城市开始, 通过对这些城市近十几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探索, 带动了其他地区的教育实践研究, 当前, 我国双语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上海、浙江、辽宁、江苏以及山东等各个省市地区,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第四, 从基础的教育阶段逐渐发展至高等双语教育以及幼儿双语教育。近些年来, 我国的双语教育研究已经逐渐开始从基础阶段逐渐扩展到高等双语教育和幼儿双语教育, 其研究还往往是针对确定的某一阶段的双语教育, 缺乏对高等、基础以及幼儿教育之间的衔接教育研究, 在基础教育的内部也多是单一的教育研究模式, 缺少衔接, 还需要不断改进。
三、双语教育研究发展的必然性
1、教育国家化背景下需要进行双语教育研究
所谓教育国际化, 值得就是要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和立场来发展和看待本国的教育, 逐渐使得本国教育逐渐成为世界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其他的一些领域国家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教育的国际化就意味着教育目标、内容、资源、形式以及影响的国际化, 国家教育的地基就是基础教育, 而教育的国家化又对其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教育的国家化要求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国际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在做好本民族自身教育的同时, 还要树立起全球化的视野, 不断培养通宵国际规则、掌握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具有开放意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有用人才, 并能够为其发展成为可以体现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具备专业技能知识、可以实现国际沟通、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和竞争中的有用之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能够真正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就必须要树立国际竞争的意识, 充分调动各种国际教育资源, 树立开放的教学态度, 引进多元化的教学交流形式, 充分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内容, 不断扩大自身的教育影响力。教育的国际化已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而双语教育以其自身的可操作性以及独特性充分显示了巨大价值, 带动了全球知识的分享和快速流通, 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 实践证明, 双语教育是应对教育国际化的最有效策略。
2、双语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同教育本身相同, 双语教育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具有不能替代的作用, 当前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复合型、专业型、综合型的人才培养也是双语教育的关键所在, 同时, 双语教育也是实现民间外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通过对双语教育的研究, 社会团体、学术组织、研究机构以及中外学校之间就会在教育、文化以及语言等各个领域广泛开展交流活动, 加强各领域之间的对话与合作, 能够进一步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合作关系。语言又代表着文化, 文化与语言之间是相融的, 具有互动性和一体性的特点, 双语教育就是对两种文化和两种语言的理解, 注重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语言文化的理解, 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从而培养学生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国家视野和多元文化意识, 使学生树立全球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品质。事及活动的电视转播产业化进程, 拓宽电视转播的种类与范围。这样, 不仅可以为媒体带来数额巨大的经济收入, 而且可以成为吸引观众关注体育的焦点, 对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同时, 要加强高校体育公关工作, 善于和敢于借助体育的魅力及体育运动波及面广的特点, 充分发挥传播速度快的优势, 进行广泛的社会活动和体育比赛乃至全民健身活动。
3、拓展体育传媒的新领域
我们要继续重视传统体育产品的生产, 高度重视开发体育传播、休闲、娱乐、消费等与体育产业有关的新产品, 进而不断拓展体育传媒的领域。此外, 还必须在着力打造体育精品赛事上下功夫, 这是因为打造精品赛事是我国体育传播的主要战略措施之一。要打造体育精品赛事, 就要不遗余力地落实精品观念, 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在体育传播上。另外, 我们也要从体育赛事的形象设计到体育精神体现, 从体育赛事的宣传到体育媒介的传播, 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现代体育赛事的良好形象。这样, 既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媒介如体育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之间的合作, 也可以利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 通过优劣互补加快体育的传播。
4、加快培养体育传媒人才
我国体育传媒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很大, 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才的差距。当前, 我们必须根据体育传播的需要, 全面推行体育人才培养战略, 积极培养体育急需的紧缺人才, 特别是体育传播人才。努力造就熟悉体育、精通体育的高素质体育传播人才, 使他们尽快成为既懂计算机网络和体育传播知识, 又懂体育管理与法规的复合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 使体育传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之下, 我国的双语教育持续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 但是, 我国作为典型的单语制的国家, 本身缺乏英语学习的文化背景, 因此, 英语教育要想在中国找到适合发展的方式, 就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 针对我国开展双语教育研究的特点, 中国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在实践研究基础上, 不断加强对教育理论的提升以及对教育经验的总结, 注重对双语教育理论的相关研究探索, 以便能够更好地对双语教育的实践作出理论指导,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双语教育发展存在的特点以及双语教育研究的必然性等问题。
关键词:教育发展,双语教育,必然性
参考文献
[1]Cummins, J, Corson, D.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Volume5Bilingual Education.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lisher, 1997.
[2]付莉.基于语言交际合作原则的高校德育教育用语分析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上册) [C].2008.
美国双语教育历史演变 篇8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国双语教育计划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双语教育是“平权”和“种族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教师、家长和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作用,来推动双语教育重新回到教育改革的最前沿。通过政府、学校、家长和社区深入调查研究,不仅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还要挖掘学生的学业潜力。结论是:双语熟练掌握和学业成就实现,两者相互促进。
关键词:双语教育 ;双语熟练掌握;学业成就;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07-04
一、引言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语言多样性是一大特色。但是,美国语言多样性发展道路并不平坦Crawford。
Fix & Passel认为,在90年代,美国移民数量超过之前任何10年的数量,英语学习者数量也会增长52%。20世纪早期之前,美国移民以欧洲为主要移民来源地,五十年代之后则以拉丁美洲和亚洲为主要的移民来源。移民的孙子辈几乎不会说先辈的语言了 。Haugen把这种语言转变过程称之为“反向通天塔。”这种快速的语言同化过程成了美国现行语言教育政策的其中一个理由:早期移民不需要任何特殊教学或者课程辅导就能完成美国主流文化融合。
不管同化过程是主动与否,两个重大影响不可忽视。第一点是,很多移民学生为放弃母语而焦虑,同时也与脱离主流文化的家庭和社群产生隔阂。这使得他们怀疑自己的母语、文化、甚至价值。第二个影响是:这种语言教育方式也与移民学生越来越差的学业成绩,越来越高的辍学率联系起来.
美国官方对非英语语言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美国政府一直在英语推广方面担当重要作用。有时候能够接受多语言多文化的现实,有时候却遏制。
以20世纪教育领域语言立法为背景,本文对美国各项重大双语教育计划的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作如下分析。
二、美国语言和教育
早在20世纪前,美国政府已向印第安人和西南兼并区居民积极推行英语。到19世纪80年代,印第安办事局实施了一项强制印第安人英语化政策,把印第安人儿童送到寄宿学校。这些政策并没有根除孩子们的母语,却灌输一种耻辱感,使他们认为后代非说英语不行 。
为了确保西南领土的语言文化控制权,美国政府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在划分州界时偏袒英语居民区而损害西班牙语居民区;二是英语定居者达到一定比例才建立独立州政府。正是这一原因,直到1850年加利福尼亚州才建立,内华达州1864年建立,科罗拉多州在1876年建立,犹他州1896年建立。新墨西哥地区1848年被美国吞并,联邦政府花了60年才建立了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 。
然而,直到1906年德克萨斯州通过《国籍法案》,英语才被官方正式认定为唯一的教学语言。罗斯福总统1926年特别强调了英语学习与国家忠诚的关系:“我们这个国度只能容忍一门语言,那就是英语,因为我们希望这个大熔炉锻造出来的是美国人——拥有美国国籍的美国人,而不是五花八门语言的寄宿房客。”
1927年,在Farrington 诉Tokushige案中,最高法院废除了在夏威夷未经允许禁止双语教学的法律。最高法院裁定禁止学校教授外语违反宪法第五条修正案保障的公民权利。
1954年,在布朗诉托皮卡教委案中,最高法院做出了重大教育政策变革,裁定学校教育种族隔制导致不平等,立即取消。最高法院首次承认美国在有色人种教育领域存在不公平,要求立即整改。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民权法案》,消除民族歧视。
20世纪60年代,少数民族语言数量显著增加。国会1968年通过了《双语教育法案》,又称《中小学教育法案》第七条。《双语教育法案》是联邦政府的第一项语言法案也是第一项双语教育计划。其主导思想是为学生提供部分课程的母语教学,这一方式称之为“过渡性双语教育”。
1974年重新修订《双语教学法案》,明确制定了双语教学课程及教学目标,还要求递交教学进展反馈报告。并规定教学课程一旦缺乏系统的成绩评定体系则被认为是失败的。1975年,民权办公室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学校落实Lau案裁定的行动纲领。这些行动纲领被命名为“Lau案补救方案”,来切实保障过渡性双语教学。
1980年代,里根政府坚决反对双语教育,主张“返璞归真”教育。早在1981年,参议员S.I.Hayakawa就提出制定一项宪法修正案,目的是把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1983年,它创建了美国英语——一个非盈利组织,推动英语定为官方语言,废除双语教学。
1994年,《改善美国学校法案》对《双语教育法案》重新修订,明确了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双语技能、促进文化交流”。双语教育首次定位为不仅是帮助移民成为流利英语者的一种策略,也是增强国家前景的一笔财富。
1998年,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大富豪Ron Unz提出的第227提案,终止了整个加州的双语教学,完全为英语教学所替代。亚利桑那州2000年,科罗拉多州2001年也通过类似提案。
老布什政府2002年通过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把反双语教学浪潮推到顶峰。这一法案重新修订了《中小学教育法案》,设立了一个高风险测试体制,有利于英语教学的推广。
总而言之,民族认同和白人主导的意识形态使得双语教育与智力低下和缺乏爱国精神联系在一起。“双语”这个词已经演变成移民特别是拉丁裔移民的标志。
三、结论
双语教学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双语教学并不能给非英语学生提供足够的学术能力和教育机会。“双语教育体制唤起的不单单是教育体系的讨论,而是有关政治力量以及社会地位的觉醒。”
为了确保双语教学始终处在教育政策的前沿,还需要认真反思以下问题:
《双语教学法案》不是一部完美法律,其教学目的和执行方案都颇为模糊。任何教学模式要想成功,必须做到:明确清晰的指导纲领;健全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师、教材培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政权、人种和民族等问题需要明确。比如:1、英语水平作为国家忠诚度标志的合法性;2、标准英语的所谓中立地位;3、掌握英语需要的毅力。保卫双语教学的这些策略不得不被重新考虑。语言对于调动公众的想法是一股很强的动力,不仅影响了语言政策,也推动了州消息、政策和管理。创建“语言权利系统”能够保护公民不受到那些以语言来达到他们无耻目标的领导人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和学校。双语教育支持者要积极宣传双语教学的优势和影响。双语教育是“平权”和“种族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为了民主事业,教师、家长和社会组织都应当发挥各自作用,来推动双语教育重新回到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以上问题不解决,双语教学的争论还会无休无止的持续下去。不考虑民主制度和教育公平化作用的话,问题焦点总是被效忠国家和民族同化所干扰。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是造福每一个学生。政府、学校、家长和社区都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还要挖掘学生的最大学业潜力。需要铭记:“双语熟练掌握和学业成就实现之间并非矛盾,两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Baker, K. (1998). “Structured English Immersion: Breakthrough in Teaching Limited-English-Proficient Students.” In: Phi Delta Kappan. 80 (3), pp. 199-204.
[2] Bangura, A. K., & Muo, M. C. (2001). United States Congress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3] Buchanan, P.J. (2006). State of Emergency: The Third World Invasion and Conquest of America.
[4] Facella, M.A. Rampino, K.M. & Shea, E.K. (Spring 2005).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29: 1, p. 209-221.
[5] Huntington, S. (2004). “The Hispanic Challenge”. Foreign Policy. March-April 2004, pp. 1-16..
[6] Macedo, D. (2000). The Colonialism of the English Only Movement. Educational researcher, Vol. 29, No. 3, pp. 15-24.
[7] Martínez, G.A. (2007). Immigr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United States Citizenship: Whiteness and Assimilation. Wash burn Law Journal, April 2007, Vol. 46, pp. 335-344.
[8] Nieto, S. (1992). Affirming diversity: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Fraser, J. (Ed.) (2000). The School in the United State: A documentary History. Boston: McGraw-Hill.
[9] Perez, B. (2004). Becoming Biliterate: A Study of Two-Way Bilingual Immersion Educa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0] Roosevelt, T. (1926). Works (Memorial Ed.).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1] Schmidt, R. (2000). Language Policy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阿克苏双语教育】推荐阅读:
阿克苏市委领导09-29
阿克苏地区08-05
阿克塞县08-13
阿克苏职工购买异地二手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如何办理10-11
最新阿克苏市领导名单10-23
阿克苏职工购建、大修自住住房,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如何办理07-02
阿克陶县皮拉力乡库苏拉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09-21
阿克达拉乡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4505-26
阿克苏市第四中学军民共建五年规划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