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毅力原文及翻译

2024-09-10

论毅力原文及翻译(通用11篇)

论毅力原文及翻译 篇1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而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客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破,而遂有应刃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彼皆与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容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天下古往今来种种成败的人和事,它们所经历的道路是如此的纷繁不同。概括地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又为什么失败呢?回答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则失败。人生的历程,大体逆境占了十分之六七,顺境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而顺逆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交替着轮流出现。无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必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些在意志和能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简单容易的,等到马上尝试,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信心。那些意志能力比较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这第一关,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又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他所做的事情越大,他遇到的挫折就越多,他不退缩也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就没有能够善于达到它的终点的。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逆境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境;大的逆境之后,必定会有大的顺境。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尔后随之才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非常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总是因为某种缘故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不顾利,所以成就也比不上他。这种人哪里知道所谓的“不顺”啊、“幸运”啊,对于他和我都是相同的,而是否能征服这些“不顺”,同时又利用这些“幸运”,正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用驾船来做个比方,如果用二十天的时间,来走一千里的路程,这期间风向潮流有时顺有时逆,常常交互错杂。他凭着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那逆风逆流冲了过去,然后能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顺风顺水的一段。但是我或者一天就退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就始终不可能到达。孔子说: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了,如果停了下来,这是我自己停了下来的。又比如平整土地,即使刚倒下一筐土,只要前进,我也在往前进行。”孟子也说:“要有作为,就譬如掏井,掏到七八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还是一个废井。”成败的规律,看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

论毅力原文及翻译 篇2

一、形合与意合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 有着独特性。从英汉中连接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英语句法结构严谨, 句子内部有着严格的组合规则。汉语则不同, 汉语整体结构松散, 逻辑关系也属于隐性, 句中无明显的连接词, 重表意。语言本身深受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而英美人重理性分析。单就英语句法结构来看, 英语中有很多连词, 而且词与词之间有固定的修饰规则。一个句子不可缺少谓语动词;而汉语虽也有类似搭配规则, 但限制比较少, 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这些差异必然加大翻译的难度。汉译英时则需增补一些关联词和句子成分, 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例如: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It has been rather disquieting these days.Tonight, when I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ed by every day, must assume quiet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原句结构松散, 作者一开始就没有交代到底是谁心里颇不宁静, 又是谁在院子里乘凉。“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句子的主语也并没有直接给出, 然而根据汉语的句法特点, 此两处都是对主语的省略一个是人称代词另一个可由逻辑推理出来是“荷塘”。一般来说, 英语中习惯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而按照汉语的习惯, 当第一人称作主语时, 主语经常省略。因此在翻译中, 这些被省略的代词就应当被显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 朱纯深在译文中加上了主语I并用定语从句保持了句子的连贯,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特征。再如:

原文: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头人”了。

译文:If there were somebody gathering lotuses tonight, she could tell that the lilies here are high enough to reach over her head.

译文中“若”被翻译成了“if”。译者又增加了“she could tell that”而原文中是没有这个信息的, 因为汉语重意合, 读者可推理出这是采莲人的推测, 译文中加入此句正好与前文的somebody照应。英汉两种语言对连词的使用是有共同点的, 英语中有并列连词如and, but, 等和从属连词如however, if, 等之分, 汉语也有如“尽管, 即使”等从属连词和“和, 与”等并列连词所以常常可以互译。故此, 作者将“若”译成“if”。然而, 由于汉语重意合, 而英语是重形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连词的使用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英语习惯使用大量的连词来表明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主要靠语境和读者的理解能力来表现文章的意义。

二、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

主语突出是指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是此句子不可或缺的语法单元。而主题突出是指此句子中主谓结构可以缺失, 只要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存在即可。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一个句子通常都要有主语, 英语句子是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而汉语的无主句较多.所以在翻译时能够成功地确定主语对于译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原文:像今天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译文:As it is tonight, 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 Ifeel I am a free man, 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 or of nothing.

原文中无明显主语, 但整个句子依然连贯。因为对于整个文章来说, 主语“我”已经可以用逻辑分析出来。而且主语的省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读者。这符合汉语语言特点。在译文中, 由于英汉句法的差异, 英语作为主语凸出的语言, 必须添加主语“I”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了主语后才会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译本。再如:

原文: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译文:the most lively creature, 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but the liveliness is theirs, Ihave nothing.

作为主语突出的语言, 英语主语和谓语作为一个句子必不可少的语法单元。而汉语中一旦一个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在主位上突显出来,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 这个主语通常会被省略。因为汉语里不存在这样的语法规则规定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找到这个句子的主语, 而对于主题突出的汉语来说则不需要。因此在汉译英时必须找到主语来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所指。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重心相同, 一般都落在结果、结论、假设或事实等上面, 但重心的位置可不同 (王建始, 1987) 。即英语句子一般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开头, 即前重心;而汉语则相反, 把重心, 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后面, 即后重心。因此,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应采取倒译法, 即译文的语序同原文相反。例如:

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

译文: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对于原文中的第一个小句, 描述了是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路上散步的情境,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个人, 踱着”这种状态, 而从原文的句法结构来看, 它们都出现在小句的后边, 再看朱纯深的译文, 则把“on my own strolling”放在了句子的前边, 可以看出译者根据英汉句法的差异运用了倒译法, 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了最前边, 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显得流畅。

四、结语

总之,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英汉句法有着许多差异,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求最大程度地在语言层次上保留原著风格,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原文及朱纯深译本的分析, 了解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从而给予我们启示, 对之后的翻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红.英汉句法差异与翻译的灵活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6) :29.

[2]王金平.从英汉句法对比看英语长句的汉译[J].海外英语, 2011:303-304.

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篇3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须得细加体会和分析。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

【注释】

①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疑为庄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历史人物。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

②嘘:吐气。

③荅(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在这里即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④颜成子游:子綦的学生,姓颜名偃,子游为字,死后谥成,故名颜成子游。

⑤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⑥固:诚然。槁:干枯。

⑦心:思想,精神。固:岂,难道。

⑧“今之隐机者”与“昔之隐机者”实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隐机入神出体与旧时大不一样。

⑨偃:见注④。

⑩而:你,人称代词。“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乃是“尔问之不亦善乎”之倒置。

(11)簌(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泛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簌”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簌”、“天簌”相对应,所谓“地簌”或“天簌”,即出自自然的声响。

(12)敢:表示谦敬的副词,含有“冒昧地”、“斗胆地”的意思。方:道术,指所言“地簌”、“天簌”的真实含意。

(13)大块:大地。噫(yī)气:吐气。

(14)是:此,这里指风。唯:句中语气词,含有仅此的意思。作:兴起。

(15)窍:孔穴。呺(háo):亦作“号”,吼叫。

(16)翏翏(liú):亦作飂飂,大风呼呼的声响。

(17)林:通作“陵”,大山。畏佳(cuī):亦作“嵔佳”,即嵬崔,山陵高峻的样子。

(18)枅(jī):柱头横木。

(19)污:停滞不流的水塘。

(20)激:水流湍急的声音。

(21)謞(xiào):这里用来形容箭头飞去的声响。

(22)譹(háo):嚎哭声。

(23)宎(yǎo)深而沉。

(24)咬(jiāo):鸟鸣叫的声音。一说哀切声。

(25)于、喁(yú):风吹树动前后相和的声音。

(26)泠(líng)风:小风,清风。

(27)厉风:迅猛的暴风。济:止。

(28)调调、刁刁:风吹草木晃动摇曳的样子。“刁刁”亦作“刀刀”。

(29)是:这样。已:矣。

(30)比:并合。竹:这里指并合在一起可以发出声响的、不同形状的竹管。

(31)这句及以下是表述“天簌”的,故有人疑“夫”字之后缺“天簌者”三字。

(32)使其自己:意思是使它们自身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说“己”当作“已”,是停止的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不宜从此解。

(33)咸:全。

辨奸论原文赏析及翻译 篇4

作者: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①。月晕而风②,础润而雨③,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④,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⑤。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⑥:“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⑦:“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⑧,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⑨,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⑩,仅得中主⑾,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⑿,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⒀,非德宗之鄙暗⒁,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⒂。

今有人⒃,口诵孔老之言⒄,身履夷齐之行⒅,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⒆;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⒇,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21),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注释】

①见微而知著:微,小,指苗头、迹象;著,明显。

②月晕(yün):指环绕月球的彩色光环或通过月球的白色光带。历来群众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

③础:柱子下的石墩。润:潮湿。

④理势:中国哲学术语。理,法则;势,发展趋势。

⑤夺:侵夺。这里有“影响”的意思。

⑥山巨源见王衍:山巨源,山涛,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喜老、庄学说,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右仆射等职。《晋书·王衍传》、《资治通鉴·晋纪四》所记,王衍神情明秀,少时,山涛见之,嗟叹久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这样)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

⑦郭汾阳见卢杞:郭汾阳,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肃宗时,因平定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升中书令,后又进封汾阳郡王,故称之为郭汾阳。唐德宗即位,尊为尚父。《新唐书·卢杞传》:“初,尚父郭子仪病甚,百官造省xǐng,不屏bǐng姬侍。及杞至,则屏之,隐几而待。家人怪问其故。子仪曰:‘彼外陋内险,左右见必笑,使后得权,吾族无类矣!’”

⑧王衍:字夷甫,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以谈老、庄为事,义理若有不安,随即更改,世号“口中雌

黄”。晋惠帝时居宰辅之位,周旋诸王之间,唯求自全之计。东海王司马越死,众推其为元帅,全军为石勒所破,被杀。

⑨忮(zhì):忌恨,嫉妒。

⑩惠帝:著名白痴皇帝司马衷,某年全国闹饥荒,官员上报灾情,称百姓“无粟米充饥”,饿死无数。他出千古经典语录:“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⑾中主:平庸的君主。

⑿卢杞:唐滑州人,字子良。貌陋,好口辩。德宗时为宰相,专权自恣,搜刮无度,怨声满天下。

⒀眩:通“炫”,迷惑,炫耀。

⒁德宗:即李适(kuò),唐代皇帝,代宗子。

⒂容:或许。

⒃今有人:影射王安石。

⒄孔、老:孔子和老子。

⒅夷齐:伯夷、叔齐,商朝人,两兄弟,互相让帝位,后周灭商,两人耻食周粟,隐居首阳

山,吃野菜,饿死在山里。古人奉之为高尚守节的典范。

⒆颜渊: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故称颜渊,乐道安贫,以德行著称,后世儒家尊为“復圣”。孟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即孟子,继承孔子学说,兼言仁义。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工夫,为宋代理学家心性说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

⒇臣虏:奴隶。

(21)慝(tè):邪恶。

【译文】

情有它必定要达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显著的结果。月亮四周出现光环,预示天要刮风;柱石回潮湿润,表示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于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因果关系,它的抽象渺茫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又怎么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对此也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爱好和憎恶扰乱了他心中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从今天来说,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依我看来,王衍的为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然而他不妒忌、不贪污,追随大流。假如晋朝不是惠帝当政,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怎么能扰乱天下呢?象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足以使国家败亡,然而此人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打动别人,言谈不足以影响社会,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又怎能受到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预料,也或许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

现在有人嘴里吟诵着孔子和老子的话,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的读书人和郁郁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自以为是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阴险凶狠,与一般的人志趣不同。这真是把王衍、卢杞集合于一身了,他酿成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得完吗?脸上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却不是这样,他穿着罪犯的衣服,吃猪狗般的食物,头发象囚犯,面孔象家里死了人,却大谈《诗》、《书》,这难道合乎情理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种人。这个人借助最崇高的名声,来掩盖还没有暴露的祸患,虽然有愿意治理好国家的皇帝,和敬重贤才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这个人的。这样,他是天下的祸患就必定无疑了,而决非仅仅王衍、卢杞等人可比。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功勋。”假如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发出不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灾祸会达到这种地步呢?不然的话,天下将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将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可就太可悲了!

【作品鉴赏】

把全文连贯起来看,在写作目的上,作者确有所指,而所指的具体人物,作者又未点明。我们也没有必要进行烦琐考证。仅就立意谋篇上来说,本文确属古文中的名篇。

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轻视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积累而成的。“防微杜渐”早就是古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见微知著,可为千古观人之法。”

《读通鉴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5

汉宣帝本始二年,夏,五月,诏曰:“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其与列侯、二千石(汉代郡守年俸二千石)、博士议。”于是群臣大议庭中,皆曰:“宜如诏书。”长信少府夏侯胜独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公卿共难胜曰:“此诏书也。”胜曰:“诏书不可用也。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议已出口,虽死不悔!”于是丞相、御史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有司遂请尊孝武帝庙为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武帝巡狩所幸郡国皆立庙,如高祖、太宗焉。夏侯胜、黄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尚书》,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资治通鉴》二十四卷)

宣帝者,武帝之曾孙也。假令有人数夏侯胜乃祖乃父之恶于胜前,而胜晏然乐听之,其与禽兽奚择哉!而胜以加诸其君而无忌,是证父攘羊之直也,而天理灭矣。苟其曰武帝之奢纵而泽不及民,万世之公论,不可泯也,则异代以后,何患无按事而檄功罪者。

(王夫之《读通鉴论》)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百姓流离,物故者半

物:自己以外的人,这里指“百姓”

B、公卿共难胜

难:为难

C、或人民相食

或:有时

D、所幸郡国皆立庙

幸:皇帝到某处

5.以下各句内容全都表现夏侯胜“直言正论”的一项是(3分)( )

①无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②诏书不可用也

③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④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

⑤虽有攘四夷,广土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

⑥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侯胜敢于非议汉武帝“文功武治”,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黄霸虽受诬陷而无辜入狱,在狱中向夏侯胜学习《尚书》,表现了他热爱学习自强不息的品质。

B.夏侯胜敢于非议汉宣帝的诏书,表现了他刚强正直的`精神和不畏凶险的勇气;黄霸因连坐而入狱,在狱中向夏侯胜学习《尚书》,表现了他不计生死追求正义的情操。

C.王夫之认为汉武帝骄纵暴虐无恩泽于百姓,这是万代的公论,夏侯胜的看法本身没有错;但不宜由夏侯胜在汉朝当世声讨,而应由后世的人声讨。

D、王夫之认为汉宣帝为汉武帝立庙敬祀,在礼制上没有错,而夏侯胜只是有正直的精神,并没有顾及后人对自己先祖的情感。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孝武皇帝躬仁谊,厉威武,功德茂盛,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3分)

(2)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3分)

(3)假令有人数夏侯胜乃祖乃父之恶于胜前,而胜晏然乐听之,其与禽兽奚择哉!(4分)

参考答案

4.B(应为责备、诘难;)

5.A 第(4)、(6)句有误

6.A(夏侯胜“忧国忧民”;黄霸“受诬陷而无辜入狱,在狱中向夏侯胜学习《尚书》,表现了他热爱学习自强不息的品质”的理解均不妥。

7、(1)孝武皇帝自己躬行仁义,振威武,功德是那麼的广大,然而祭祀时所用的音乐却与此盛功伟业不符,我实在为此而感到难过。

(2)为人臣子,应该实话实说,而不能曲意迎奉别人的意旨。我想说的已经说了,就是死我也不会后悔。

(3)假如有人在你夏侯胜面前指责你祖父或父亲的罪恶,而你却心定神闲地高高兴兴地听之任之,那么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参考译文:

汉宣帝本始二年,夏季,五月,汉宣帝颁布诏书说:“孝武皇帝自己躬行仁义,振威武,功德是那麼的广大,然而祭祀时所用的音乐却与此盛功伟业不符,我实在为此而感到难过。所以把这件事提出而与有关官员、列侯、二千石、博士们商议。”於是群臣就在廷中热烈地讨论起来,都说:“应该像诏书那样。”这时惟独长信少府夏侯胜说道:“武帝虽然确实有打败四夷开拓疆土的功绩,但是他杀了许多大臣和百姓,使老百姓的财力穷竭,挥霍无度,天下已被消耗得很虚弱,百姓流离失所,死去的人超过一半。蝗灾四起,赤地数千里,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原先的储备积累至今还未恢复。所以武帝对老百姓没有恩泽,不能另为他立庙乐。”公卿一起责难夏侯胜说:“这是皇上的诏令啊。”夏侯胜说:“虽是诏令,也不能依从。为人臣子,应该实话实说,而不能曲意迎奉别人的意旨。我想说的已经说了,就是死我也不会后悔。”於是丞相、御史大夫弹劾夏侯胜非议诏书,诋毁先帝,大逆不道,而且丞相长史黄霸也因为纵容夏侯胜而不弹劾他,两个人都被投进了监狱。於是主事的官吏就奏请把武帝庙尊为世宗庙,定《盛德》、《文始》、《五行》为祭祀用乐,世世供奉,以彰明盛德。而武帝所巡行过的郡、国也都立了庙,就像高祖、太宗皇帝一样。夏侯胜、黄霸已经被关在牢裏很久了,黄霸想跟夏侯胜学习《尚书》,夏侯胜以已获死罪为由拒绝了他。黄霸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夏侯胜觉得他说得很好,於是就教他学习《尚书》。在狱中经历了两个冬天,不倦地讲论。

论毅力原文及翻译 篇6

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幸福, 如My father said the day I was born was a red-letter day. (父亲说我诞生的那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但在英语词义中red还象征气愤、暴力、危险、精力旺盛等。所以还有:red idea革命思想;a red battle血战;to be in the red负债;see red怒不可遏, red tape繁文缛节, (尤指) 官僚作风。

(1) The police caught the thief red-handed while he was putting the money in his bag.

小偷正要将钱放入口袋时被当场抓获。

(2) He certainly will see red if you start criticizing his work.

假如你开始批评他的工作, 他一定会冒火。

(3) Tom is a man of much red blood.

汤姆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

二、Yellow黄色

在汉语中黄色代表皇家, 非法的黄色书刊电影等;而英语中yellow常指害怕、胆小、懦弱、卑劣等。a 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 looks尖酸多疑的神情。

(1) The bullies picked on him because he was yellow.

因为他怯懦, 所以混混找他麻烦。

(2) He wa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for his rights.

他太怯懦, 不敢维护自己的权利。

在表达黄色电影和黄色书刊时, 不能够直接表达为“yellow films”“yellow books”而应该译为“blue films”和“vulgar books”。

三、White白色

白色给人一种纯洁干净的感觉, 所以white有明亮、纯洁、清白的含义, 在英语中还表示吉利、诚实、善意等。如a white day吉日;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a white war经济竞争;a white elephant沉重的负担;white night不眠之夜;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

在教师的经典传统剧目中有个叫《白毛女》的电影, 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A White-haired Girl”, 可能有很多外国人不能完全理解这个名字, 不能理解电影所反映的受封建社会压迫女性的悲惨生活。再如汉语中的“红白喜事”如果直接译成“white and red”, 就会使老外纳闷, 事实上这个词指的是结婚和丧事, 译为“weddings and funerals”。

四、Black黑色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英美国家, 一看到黑色, 就会有一种毫无希望、忧郁之感, 所以常用来表示悲哀、暗淡、不吉利、弄脏、阴郁等。如blackmail (勒索) ;blacklist (黑名单) ;black tidings (不幸的消息) ;black-hearted (黑心的) ;black market (黑市) ;black art (巫术)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a black look (怒视) 。

(1) He got a black mark on his record.

他的履历中有一个污点。

(2) George looks in a black mood.

乔治看起来情绪低落。

五、Blue蓝色

蓝色给人平静、安宁的感觉, 在英语中常表示人的情绪低落、不快、忧伤、沮丧。如:in the blue mood (情绪低落) ;sing the blues (垂头丧气) ;in the blue face (脸色发青)

(1) She always finds hard work is the best cure for the blues.

她总觉得努力工作是治疗忧伤的最佳方式。

(2) H e w a s i n t h e b l u e s on account of his failure in business.

他因生意失败而意志消沉。

通常提到blue大家都会联系到布鲁斯音乐, 它起源于美国南部乡村的黑人爵士音乐, 是一种节奏缓慢、沉重, 具有忧郁伤感情调的哀歌, 表达了当时广大黑人遭受摧残和苦难的情绪。此外blue还有以下短语:bluejacket (水手) ;blue-collar (蓝领) ;blue blood (贵族血统) ;blue book (名人录) ;blue china (青瓷) ;blue ribbon (头奖) ;once in a blue mood (几乎从不) blue film (色情电影) ;out of the blue (出乎意料) a blue Monday (沮丧的星期一) 。

六、Green绿色

绿色给人的感觉是新鲜、幼嫩。在词义上可引申为“未成熟的或没有经验的”。另外, 如果说一个人心怀妒忌那么脸色就会变绿, 所以也表示“羡慕极了”。

(1) Apples are too green to eat.

苹果太生不能吃。

(2) I am not so green to believe that.

我不会无知到去相信那种事情。

(3) He is still green at the job.

他对这项工作还不熟练。

(4) be green with envy非常羡慕

The other girls were green with envy when Lily bought a new house.

李丽买了套新房, 其他的女孩们非常羡慕。

(5) green fingers (或thumb) 园艺技能

Penthouse gardens provide an outlet for city dwellers with a green thumb

屋顶花园给住在城市中的园艺能手提供了一个表现的机会。

(6) give sb the green light 对……开绿灯, 批准做某事

Mother gave us the green light to go to swim.

母亲同意教师去游泳。

结语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 教师能够看出中英文在色彩翻译上的不同。文化是一个综合概念, 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时候, 要让学生们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在翻译中的差异, 使学生们在色彩翻译过程中避免产生望文生义。

摘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 老师们会发现许多学生在翻译颜色词汇时, 总是不能准确把握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本文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英语常见颜色词汇的译法做一归类总结。

关键词:颜色词汇,词义,翻译,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杨士杰:《由误读误译引发的对原语的理解及翻译技巧的思考》, 《教育探索》, 2011, (01) :22-24。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及翻译 篇7

(2)曲:不公正,不合理。

(3)九宾: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皆立于朝廷上,是战国时期隆重的外交礼节。

(4)绐(dài):欺骗,欺诈。

(5)僇:通“戮”,杀。

(6)武安君:秦将白起的封号。

(7)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

(8)责:求,这里指索取。

(9)族:灭族。

(10)劲渑池:指蔺相如在渑池(今河南林县)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之事。

六国论原文与翻译 篇8

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举以予人 ( 来) 省略句:举之以予人 4、以地事秦 ( 用) 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 之: 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1、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1、暴霜露(动词,曝露) 2、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 事: 1、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旧事) 犹: 1、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始: 1、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始速祸焉(副词,才)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 2、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

二、古今异义

1、其实: 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 古义:以至于。 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故事: 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智力: 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7、然后: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与: 古义:结交 今义:和 9、速: 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不行:古义;到```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三、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四、特殊句式(介后=状后)

1.赵尝五战于秦 ---------------------- 介后 2.洎牧以谗诛 ------------------------ 被动 3.齐人勿附于秦 ----------------------- 介后 4.斯用兵之效也 --------------------- 判断 5.其势弱于秦 ------------------------ 介后 6.苟以天下之大 ---------------------- 定语后置 7.破灭之道也 ------------------- 判断 8.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 省略句 9.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1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省略 14.是又在六国下矣 ---------------- ----- 判断句

五、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完好保全;形容词作动词.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六、通假字

以译者为主体论翻译的标准及策略 篇9

在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面世之前, 我国语言学家马建忠在1894年呈奏清廷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提出过“善译”。所谓“善译”, 即“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译文要与原文相当。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个“相当”, 马建忠用了200余言加以详论, 其中强调了译者必须查文字之渊源、辨实义之相当、思意旨之所在。简而言之, 只有善查、善辨、善思方可有“善译”。在西方的世界, 丹麦语言学家英格和卡伦就“善译”提出了新的见解, 即迎合读者的文本才算值得推崇的佳作, 自翻译外国作品之始, 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 还要密切注视文体的差异。对于这个问题, 作者也作了一些思考, 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 但又不是一项纯粹的语言转换活动, 它还牵涉到各种非语言因素, 因为语言作为文体的载体, 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

这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因翻译目的, 文本类型, 作者意图和译文读者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马建忠是趋向于源语国的思维方式, 力求保留原文的语言及文化特色, 以丰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需求;英格和卡伦趋向于译文读者的思维, 力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 较好地满足译文读者较少异味地阅读需求。马建忠追求最大程度的等值, 而卡伦追求最大程度的等效。而两者又有殊途同归的指导意义, 即不论选择何种策略, 都应着眼于读者和社会的需要。

在翻译过程中, 作者也提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马建忠的“善译”要求译者能使读者从译文中获取原文读者从原文中得到的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这实质上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形似, 意似, 神似”的理论问题, “意旨”“神情”“语气”“心悟神解”这十个字可以说是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的全部。

译者必须比较翻译中所用两种语言在语音, 语用, 文体, 语义等方面的异同并充分调动译者的能动性来把握原文的思想, 风格和语气, 然后将它们重现在译文中。这实质上是强调译者平日对本国语言文字和对象国语言文字必须有很高的修养, 对语法学、词源学、文体学、修辞学等学科有很深的研究, 这是对译者的素养提出的最要求, 应当说, 这是译者毕生追求的目标。

而在英格和卡伦的文章中强调译文应与原文所谓“等效”的翻译理论, 没有丝毫的出入应该是译者的最高追求。这实质上提出了译文应与原文达到所谓“等效”翻译的效果。因为“等效翻译”的最大特点, 就是重视信息的“接受者”, 即要求译文在读者中产生的效果应与原作相同, 这就是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下面从不同的层面逐一列举出文章作者对于翻译的原则:

在语言的层面上, 特别是专有名词的翻译中, 马建忠提出了3条统一译名的措施, 即翻译时如中文已有现成名称则用中文名称;斟酌、推敲、考证新的中文名称;对于所确定的中文名称, 编制中西名目对照。而在英格和卡伦的文章中指出, 字面的直译, 字对字的翻译和不惯用的表达方法在语言的层面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对译文的质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药品说明书的翻译是具有即时性、通俗性等特点的文化。在这类文本的翻译中处理时, 等效的目的尤为重要。

从文体的层面上来看, 马建忠呼吁借鉴西人语言文字、政令法规、文化典籍, 所译西书分为3类:第1类为对外交涉书籍, 这类书刊由于时效性强, 译者必须随到随译;第2类为各类科学书籍, 即涉及自然、社会、人文、历史、军事、法律、经济等西方政令治教的;译者需要对其进行分类, 再逐一翻译;第3类为西方教科书, 包括算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动植物学、金石之学、性理、格致等近代科学, 译者需要通晓这类文化的背景知识, 良好的语言功底, 方能教化民众。而在卡伦和英格的文章中, 作者针对药品说明书这一特殊文体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认为译者准确的对源语概括总结是翻译的第一要义, 再用本国语言地道地达意才尽到了一个译者的义务。

从译者能力的层面上看, 马建忠认为译者首先必须通晓汉语和外语, 因为任何通汉语而不达外语, 或达外语而不通汉语者都不可能在翻译中准确传递原文的神韵。有了一定的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对于他文化所体现出的差异性, 译者不能视而不见, 更不能因为认为“他者”难以理解和接受, 便试图用本国文化去同化之, 而是要尽可能地在翻译中将其保留。而在英格和卡伦的文章中指出译者需要先对原文全面深刻的了解, 然后对译文字斟句酌的表达, 使读者轻而易举就能领会其中的要旨。总之, 一名成功的译员必须是掌握语言文字、熟悉专业知识、了解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人才。

从翻译的目的这个层面上来看, 马建忠谙熟西方社会政治思想, 科学与文化。甲午战争后,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 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提倡变法自强。欲知己知彼就必须全力发展翻译事业。一言以蔽之, 把西学的“精髓”译介到中国来, 维新自强, 启迪民智, 共赴救亡图存大业, 他将翻译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促成了翻译外国典籍的出现, 实现洋为中用的目的, 一些原汁原味的外来语就进入了中国的文化当中。在英格和卡伦的写作中可以发现, 为响应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发起的简洁语言运动, 卡伦和英格就西方进口药品这一现象联想到了药品说明书的翻译问题, 更进一步探讨了本国市场上的英语类药品说明书的翻译, 更有具体事例的列举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原则以达到这种指示性文本的效用和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的目的。

“善译”理论所标举的读者, 使得从文本中心论走向读者中心论, 使得中国传统翻译论在文本, 语言, 译者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读者这一重要的一维, 从而便多了几分交流的平台和共建的基点。但近年来国内懂外语的读者群不断扩大。有了一定的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他们就不会只满足于通过顺畅的译文对原文大意的了解。对不同文化的好奇使他们想通过译文了解更多的异域风情, 并从中有所借鉴。译者应该尽量地满足读者的这个期待, 而不是用主观的, 略带学究气的标准把这一愿望扼杀在翻译的过程中。

苏辙《史官助赏罚论》原文与翻译 篇10

原文:

域中有三权:曰天,曰君,曰史官。圣人以此三权者制天下之是非,而使之更相助。

夫惟天之权而后能寿夭祸福天下之人,而使贤者无夭横穷困之灾,不贤者无以享其富贵寿考之福。然而季次、原宪,古所谓贤人者也,伏于穷阎之下,布衣饘粥之不给。盗跖、庄蹻,横行于天下,食人之肝以为粮,而老死于牖下,不见兵革之祸。如此,则是天之权有时而有所不及也。故人君用其赏罚之权于天道所不及之间,以助天为治。然而赏罚者,又岂能尽天下之是非!而赏罚之于一时,犹惧其不能明著暴见于万世之下,故君举而属之于其臣,而名之曰“史官”。

盖史官之权,与天与君之权均,大抵三者更相助,以无遗天下之是非。故荀悦曰:“每于岁尽,举之尚书,以助赏罚。”夫史官之兴,其来尚矣。其最著者,在周曰佚,在鲁曰克,在齐曰南氏,在晋曰董狐,在楚曰倚相。观其为人,以度其当时之所书,必有以助赏罚者。然而不获见其笔墨之所存,以不能尽其助治之意。独仲尼因鲁之史官左丘明而得其载籍,以作为《春秋》,是非二百四十二年,虽其名为经,而其实史之尤大章明者也。故齐桓、晋文有功于王室,王赏之以侯伯之爵,征伐四国之权,而《春秋》又从而屡进之,此所以助乎赏之当于其功也。吴、楚、徐、越之僭,皆得罪于其君者也,而《春秋》又从而加之以斥绝摈弃不齿之辞,此所以助乎罚之当于其罪也。若夫当时赏罚之所不能及,则又为之明言其状,而使后世嗟叹痛惜之不已。

呜呼!贤人君子之功烈与夫乱臣贼子罪恶之状,于此皆可以无忧其无闻焉。是故古者圣人重史官。当汉之时,号曰太史令,而其权在丞相之上。郡国计吏,上计于太史,而后以其副上于丞相、御史。夫惟知其权之可以助赏罚也,故尊显之。然则后之史官,其可以忽哉!

译文:

天地之间有三种权力:天、君主、史官。圣人用这三种权力来裁断天下的是非,而且使他们互相交替帮助。

只因有天这种权力的存在,所以能够使天下人或长寿或夭折,或享福或受灾,从而可以使那些贤能的人不遭遇夭折横祸贫穷困苦的灾祸,不贤能的人不能享受富贵长寿的福分。然而像季次、原宪这样的古来所谓的贤人,退隐于穷街小巷,粗布衣、稠一点的粥都无法供给。而像盗跖、庄蹻这样的人却横行天下,用人肝作为粮食,却能老死家中,没有受到战乱之祸。像这些,就是天的权力有时候也有达不到的地方,因此君主用他们的赏罚的权力在天的权利达不到的地方,来帮助天的治理。然而君主的赏罚,难道就能穷尽天下的是非吗?何况赏罚只是一时的事情,还惧怕它不能够清楚明白的`显露于万世之后,所以君主就把这个事情托付给他的臣子,而把这种官员称为“史官”。

《马说》原文及翻译 篇11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千里马,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样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一样对待它。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饭有时要吃尽食料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来饲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千里马)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特长显现不出来,和普通的马尚且都不能够等同,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走到千里马跟前,说道:“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而:表转折。可是,但是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 故:因此。虽:即使。名:名贵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祇(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上一篇:2007学年度电教工作总结下一篇: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