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2024-07-08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精选9篇)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篇1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XX,男,出生于1975年3月,现任XX机关XXX。

该同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对困难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帮扶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以人为本,心系民情,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结合机关开展的帮扶活动,积极与其结对的XX乡困难群众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从思想上、感情上、物质上、技术上多重帮扶困难群众,使其实现再就业,逐步脱贫解困。

在帮扶活动中,该同志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与他们攀亲交友,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答疑释惑,让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必要的物质救助,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同时也消除了部分群众心中的怨气,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始终做到了‚老弱病残户必访必帮,下岗失业户必访必帮,有问题有意见户必访必帮,党员干部真情为民‛的实际行动,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与XX同志结对互助的群众都由衷感叹:‚过去都说,‘穷在街前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困难的普通老百姓也攀上了当党员干部的亲戚,还是我们的党好,党的干部好,社会主义制度好‛。

在面对面解决群众困难的实践中,XX同志把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结对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坚持 1

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脚踏实地地干;群众缺什么、愁什么,就倾其所能地帮;群众反对什么、不满意什么,就真心实意地改。深入、全面、客观地了解基层情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做基层工作、群众工作的办法,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机关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共产党员这一伟大的名称增添光彩,为鲜红的党旗增添光辉,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群众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篇2

播种、耕耘、收获的龙清华老师

龙清华, 白沙县白沙中学数学组高级教师, 她担任了二十余载的中学数学教学工作和18年的班主任工作, 为当地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尽职尽责。她创新的每次课前5分钟的课堂测试是这几年她一直坚持的课堂特色。通过测试, 她解决学生落课的问题, 把“堂堂清”落到实处。她还是县和学校组织的辅导、评课、“送课下乡”等项教学活动的重要的指导老师。她很长时间以来, 担任白沙中学数学科讲学稿的编写、审核、修订工作。2010年—2012年编写了白沙中学《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校本课程。她倾囊相授, 为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而作为年级级长, 她带出了一个朝气蓬勃、团结进取, 爱岗敬业的合作团队。

她真心厚爱每一个学生。她的四心“细心、耐心、真心、爱心”教育使得好几个厌学的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而哪些“斗智斗勇”、“闻名”全年级的“顽固分子”在她的教育下, 全都笑着离开白沙中学。

龙老师的兴趣爱好是阅读、旅行、运动, 她的生活目标是“愿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让生命之树长青”。

“人格是最高学位”的张素红老师

张素红, 海南省工业学校高级讲师, 从教26年来, 长期担任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善于教书, 精于育人。作为数学课程组组长, 她是青年教师们最信任的老师, 而对投机取巧者, 她绝不姑息, 而是帮助他们成长。

张老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中, 她施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她的数学课一般只讲20分钟, 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她教学民主, 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 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在课堂中学生, 她训练学生说数学语言、摆数学学具、问数学问题, 解数学疑问, 学生认为跟着张老师学, 脑子会“强大”起来。

张老师用《课程标准》正确评价每一位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她特别注重后进生、学困生、贫困生等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廖晓钊、陈瑜、李自有、胡云云、洪奇大、周国友、邓江龙、符壮开这些有着特殊家庭和各种困难以及不同状况的学生, 张老师都倾注了自己的爱, 垫付医疗费、手术费、学费的事情成为了她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张素红老师参与编写的《数学》校本教材成为学校选修课教材, 深受学生欢迎。她的论文《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获取教学最佳效果》、《利用类比法求一类数列和》等论文分获年度全国创新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大赛一等奖和第四次“全国优秀职教文章”二等奖。学生素质教育也在开花结果, 2009会计 (1) 班的胡云云同学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三好学生”, 黎程、冯富成获得海南省“技能大赛”三等奖。校运动会上, 她班的运动健儿满载而归, 学生在诗歌朗诵、书法, 摄影等比赛中也大显身手。

二十四年坚守与奉献的赵明安老师

赵明安, 始终坚守在边远的黎村苗寨———南坤中心校加花岭小学。二十四年来, 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同时也是学校负责人。

在黎村苗寨, 他普及教育理念, 控辍保学细致有效, 以致二十年来, 学生能进得来, 留得住, 跟得上, 学得好。全校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

他探究山区学生的心理特点, 构建了“提出问题———引导探索———帮助发现———总结规律———运用创新”的教学改革模式, 课堂上:学生自己探索10分钟, 学会读;学生间讨论10分钟, 学会合作;学生自我提出问题, 学会反思;学生自我设计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会创造;学会动手操作实验或深入生活实践, 提高实践能力。他创建“开发﹢指导”的课外辅导模式, 针对学生特长, 个别指导, 培养兴趣,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挥。现在, 加花岭小学的学生, 人人成为守纪律、爱学习、心中有祖国、有人民、有集体、有他人的一代新人。

二十四载勤勉施教、辛劳耕耘, 化愚钝, 促文明。既感化了数千黎苗乡亲父老, 又教化了数百黎苗子孙。一代代新人辈出, 一只只山坳里的雏鹰展翅飞翔, 开创出我省山区民族教育的一个奇葩。

“常怀感恩之心, 淡泊宁静”的林海老师

林海老师是东方市八所中学教师, 从教25年来“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他坚持按学校的要求, 每天做到“四到位”和坐班制, 从未旷过一节课。只要是学校工作需要, 他超负荷工作也从没有怨言, 并且干得一丝不苟、很出色。

“尽自己的力, 教好每一个学生”, 他一直坚持订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天地》等杂志, 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现代教育思想专题》、《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以及《现代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等教育理论专业书籍,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发展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中, 他注意结合新课程理念联系实际指导课堂教学, 始终把促进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他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情感教育, 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

“做学生的知心人, 让学生快乐成长, 和学生共同成长。”担任班主任工作达17年, 学生都亲切地叫他“海哥”。他让迷恋上网, 纪律散漫, 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而在生活和学习上, 他为农村孩子垫付医药费, 建立班级“图书角”, 给学生买书, 班级开展的篮球比赛、接力日记、朗读比赛、书法比赛……活动的费用和奖品也都是他掏的钱。

他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 所带的班级学习气氛浓厚, 班集体凝集力强, 在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常怀感恩之心, 淡泊宁静,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是他的教育情怀。

“只要教学点还有黎苗学生, 我就不走”的黄有英老师

黄有英, 琼中吊罗山乡响土小学教师, 从教22年间, 他先后呆过的偏远的小学或者教学点有8个, 他有机会回到乡中心小学教书, 却主动请缨到最偏远的山区响土教学点工作, 教学点位于两个黎族、苗族村子的中间地带, 地方偏远。每一年, 这里的学生都不多。现在整个学校也只有14名学生, 泥土地包围的3间平房就是教室, 黄有英和他的同事黄辉在这里给孩子们传播知识。

他是“全能”教师, 懂黎话、苗话、海南话和普通话。教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等科目。每天, 他们要上4节主课, 一节副课。虽然教室里只坐了几个学生, 但老师依旧认真。这让那些前来送孩子们读书的家长们很感动。而看着一个个孩子从不会说普通话, 上课走来走去, 到认识不少字、词, 会造句, 也懂了规矩, 他就感到莫大的满足。

他最大的遗憾是愧对自己的母亲, 母亲在他1999年失去妻子后抚养那时他刚2岁的小女儿。而2010年下半年, 母亲因病住院时, 他却没法尽力照顾。后来, 他母亲走了, 这让黄有英一想起来, 就觉得“心里酸酸的”。

让人感怀至深的邢福芬老师

邢福芬,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工作15年, 当了13年的班主任, 近2年担当年级长, 15年如一日, 他爱生如子, 以校为家, 早上七点和晚上七点, 邢老师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邢老师平等对待学生, 以谈心和团队活动的方式化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沟通障碍。他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参加各种有益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到福利院献爱心。他也善于借助各种手段开展工作, 如运用励志电影、故事和人物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优良的品德;带领学生走进监狱参观和聆听劳教人员的忏悔,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等等。

邢老师以常人难忍的耐心和爱心感化生活和学习习惯极差, 吸烟、喝酒、打架、逃课样样有份的李祖德, 使其最终考上西南政法大学。

邢老师因用声过度导致扁桃体严重发炎, 不能讲话, 为不耽误学生, 他借用教学媒体和丰富的表情和手势, 给学生上了无声的英语课。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奇特的教学手段让人感怀至深!但像这样令学生和同事赞叹的例子在邢老师身上还有很多很多。

让师德之花随时随地悄然绽放的刘丽芳

被学生爱称“芳妈”的刘丽芳是文昌中学的老师, 从教20年, 她用心守望学生成人成才。

她欣赏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运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参与到知识、观点的生成过程。针对“公务员热”, 她引导学生意识到“如果大学生毕业后不追求创业、不去创造财富, 都热衷于赚钱、清闲、向机关进军, 这样的话, 青年一代的硬实力会越来越弱, ”启示学生, 公民社会需要合格的好公民。

刘丽芳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她在班级后面设有读书角, 开展读书活动, 她的学生整体上思维能力都较强、有见解、学习好。

她对学生一视同仁, 她告诉学生:“无论你们将来发展如何, 只要你们不断追求卓越, 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你们是我永远的骄傲!”

刘丽芳重视公益。倡导在举手投足中弘扬精神型公益的正能量。比如在公共空间不断传递微笑、鼓舞、友善、乐群、阳光、纯净、上进等正能量, 那么人人就都在做公益。

刘丽芳理解的“学习”不是刻苦背书、答题、考高分, 而是一种去学习化的创新, 她主张培养学习型、创新型、情商高、踏实型人才。

她教育学生少说废话、多做实事, 让电脑等新兴科技产品变成工具而非玩具, 更不要让QQ群、微信、短信等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

她认真攻读自己的专业课, 曾与吉林人民出版社两次签约, 出版了教辅材料《高中政治一本通》、《新教材完全解读》。

母瑞山上的“苗哥校长”刘学松老师

刘学松, 定安中瑞南岭小学教师, 从教35年来如一日, 扎根山村苗寨, 以校为家, 他拒绝了多次调离苗村的机会, 理由是“当别人叫我‘苗哥校长’的时候, 我感到一种责任, 同时也感到骄傲与幸福。”

苗哥校长爱生如子, 对于路途偏远, 需要带饭上学的学生, 每当早上放学时, 他与各班主任一道检查每位学生的饭盒。夏季饭菜变馊冬季饭菜加热以及打翻饭菜的学生他都要牺牲不少午休时间为他们做饭。夏季暴雨时节, 他总是和老师们一起分头护送孩子们回家, 为的是“心安多了”。为控辍保学, 他深入到苗村山寨, 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做劝学工作。为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 “苗哥”利用每日课间三分钟, 教会学生对待长辈要称“您”, 早晨见面说声“好”, 求人帮忙说声“谢”, 影响别人说“对不起”等等, 并通过晨会、班会讲故事等方式巩固文明成果。

2013年5月16日晚, 由他指导的《苗村教师的一天》获得定安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小学生组一等奖, 节目演出过程响起了三次掌声。

2012年的教师节, 刘学松被评为海南省“最美乡村教师”。

如今, 刘老师因为肺癌住院治病, 孩子们写纸条、叠千纸鹤, 家长们自发组织起来去看望他, 我们祈祷刘老师能战胜病魔, 回到他健康快乐的教学生活实践中。

“有老师在, 别怕”的女“艄公”王金花老师

王金花, 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教师, “孩子, 有老师在, 别怕!”王金花当老师30年, 也当了30年“艄公”。30年, 她用竹排和铁船总共运过500多名学生。有这个竹排撑着, 她教学生们学会了游泳, 也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

从1997年转正开始, 每月有450元的她, 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自设奖助学金。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 少则50元, 多则千余元。

番打小学三年级学生赵志华对记者说:“上学期父母不想让我读书了, 王老师知道后三次到我家里, 让我有机会重新回到学校。”

王金花十三年前的学生兰洋镇番雅村上村王晓玲:“我是个孤儿, 是王老师每学期出200元钱供我上学。我那时像个受气包, 整天不说一句话, 是王老师爱我、疼我, 在我心里她就是我妈妈……”

40岁的王月兰哭着对记者说:“我得了脑瘤, 在这里做手术, 王老师知道后, 连着几个节假日大老远地来看我。这不, 又给我带钱来了。”说着, 王月兰从枕头底下掏出三张100元人民币。王老师爱每个学生,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无论我们多大岁数, 她都惦记……

番打小学校长盘珍忠说:王金花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在学校, 她不仅要教语文、数学等主科, 而且音乐、品德等小学科她也要兼。此外, 她还是学校的出纳, 放学后还要送学生回家。但她从来没有怨言地做着这些。

王金花的丈夫王明和:她早晨5点多就去学校了, 下午接近6点才从学校回来。她工作非常辛苦, 但是作为家人我们都很支持她, 让她把所有心思放在学生身上。

“把幸福与快乐传递给他人”的卢国仁老师

卢国仁, 海口一中教师。在教学上, 他兢兢业业, 勤于钻研, 常超工作量, 没有任何怨言。十三年班主任工作生涯, 他信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至今, 他资助了多名家庭贫困学生。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 吃苦奉献。

从中学起, 卢老师一直从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自1997年他一直参加无偿献血, 至今献血量已超3000cc。2008年10月1日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12年9月, 卢老师与湖南一位男性患儿骨髓配型成功。期间, 为了达到配型目标, 他锻炼身体、改善饮食结构, 终于于2013年5月23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13年7月27日卢国仁的一家三口参加海南省第四届冉冉朝阳慈善蓝天行“爱心家庭”活动, 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结对的孤儿, 让孤儿能享受到父母亲的爱, 找到家的感觉。2013年8月他被海南省红十字会评为“优秀志愿者”。而在他看来, 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情, 但能够帮助别人, 甚至挽救生命, 会让他感到快乐且有意义。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篇3

妇女群众勤劳致富榜样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湖畔的养鸡人

今年50岁的,是林场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几年来,她转变观念,吃苦耐劳,努力拼搏,成为湖畔的养鸡大户,为当地妇女群众勤劳致富树立了榜样。

迈出的第一步并不早,所走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1998年,年届40的,看着丈夫微薄的工资已无法承担5口人的生活开销,上有七十多岁的双亲,下有有待成家的儿子。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丈夫在林场给自己承包了5公顷田地,由于没有种地的家伙,她求亲靠友种上了公顷的苞米

和公顷的绿豆,经过大半年的辛勤努力,秋后喜获丰收。可那一年农作物产量高,直接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卖出后一算账,种的5公顷地,去掉投入,纯收入还不到5000元,这让她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增加收入,必须把握市场规律调整好种植结构。第二年春季,在掌握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同丈夫商量选择了一些市场前景好、利润高的绿豆、蓖麻和葵花。同时,她看到了市场猪肉的价格上升,养猪的利润比较大,就投入元,建了一个100m2的猪舍,养了50头猪。在她的精心喂养和细心照料下,到了9—10月份猪出栏,每头猪挣了150元,加上种农田的收入,一年挣了近2万元,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好转起来,但她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时刻注意发现更好的致富门路。

春节,她同丈夫回大安的娘家拜年时,一个亲戚养蛋鸡的经济收益引起了她的注意。回来后,他考虑了当地的养鸡业市场行情,认真研究了鸡蛋市场的

供应和价格,认为在饲养蛋鸡是一条可行的致富路。

4月,她在丈夫的支持下,投资了2万多元,新建鸡舍,购鸡笼,第一个在搞起了蛋鸡养殖。她的行动得到了场党委的大力支持,为她无偿提供木材8m3,解决了新建鸡舍所需的檩木和椽材。5月份,她购进只鸡雏,饲养鸡雏间最苦最累。为了保证鸡雏的成活率,鸡雏头两个月的室温必须维持在38℃—40℃之间。室温超过了人的正常体温,她和丈夫每天三次给小鸡喂食,饮水或防疫,每次下来,浑身都被汗水浸透。为了学习养鸡技术,亲自到大安的亲戚家去学习或请亲戚来做指导,另一方面,自己认真学习掌握蛋鸡各阶段的饲养配比、防疫及病鸡的治疗技术。一分汗水一分收获,6个月后,蛋鸡进入产蛋的高峰期,鸡场每天产蛋近200斤。刚开始,别人都不知道她家卖鸡蛋,销路不好,鸡蛋一时出现了滞销。她和丈夫、孩子走村串屯地张贴广告,通过采取让利代销、赶集出摊位的办法,把鸡蛋全部销售出去了,慢慢地,本地销路逐渐打开了。

转眼到了,她家的鸡蛋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市场的需求,市场的缺口越来越大。,她紧紧抓住这一巨大商机,大胆决定继续扩大饲养规模,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后,她丈夫向场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场领导的大力支持,党委又研究决定无偿为她解决新建鸡舍所需的10m3木材,并免费出车帮她运砖运料。8月份,400m2的标准化砖瓦鸡舍建成了,她又购进了饲料加工机器,鸡的存栏量也由原来的2500只增加到近4000只。从11月份开始,鸡场每天蛋产量达到了400斤,每天的销售收入1000多元,年纯收入6万元。禽流感大面积爆发,这对于养鸡户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考验,威胁,场党委非常重视,无偿为全场职工饲养的禽类注射了防疫疫苗。仅此一项,就节约开支5000元。

富了不忘众乡亲,贫困群众张春也想养鸡,希望能帮一把,二话没说,不

但帮助张春购进了200只鸡雏,还在建鸡舍、购鸡笼、进鸡雏、防疫等方面给予了详细的指导。张春没钱买鸡饲料,就帮她一起批发饲料,等张春卖出鸡蛋后,再还饲料钱,缓解了张春的资金压力。在她的帮助下,张春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鸡场规模扩大后需要人手,以每月500元的工资,雇佣了当地两名贫困群众长期工作,并传授给他们养鸡的知识经验。以来,无偿给林场低保户赠送鸡蛋累计达500斤。无论对谁,总是以自己的满腔赤诚相待。4月,场里急需农家肥种植无公害绿色小米,丈夫对她讲了,她听后就把自家100m3的优质鸡粪以低于市场价元的价格卖给了林场,解决了林场的燃眉之急。她说:“我建鸡场时,场党委对我支持特别大,作为家属,我应该尽自己所能回报场党委”。

现在,的养鸡场规模又扩大了,鸡舍面积达到了600m2,可一次存栏蛋鸡5000只,除此以外,家里还添了一辆小

面包车,一台饲料粉碎机,家庭固定资产达到了15万元。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身边的姐妹:致富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只要找准市场,踏踏实实做事,小康生活就不再是梦。

林场

优秀帮扶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4

孙楼镇:妻子的心声有怨有爱

XX年初,××积极报名参加县委开展的“百村帮带”活动,被选派到孙楼镇陈楼村开展帮扶工作。他组织成立了陈楼村木业商会、养羊协会、果业协会,引进财政帮扶资金,组织劳务输出,陈楼村当年板皮加工企业新发展20多家,全村工业实现税收2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130多万元。他发挥业务特长,对于零星工商税收,协调镇、村与税务部门合理确定全村每月1.5万元缴税定额,由村扎口组织上缴,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纳税环境。积极协调后方单位和相关单位为陈楼村捐款捐物,资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读书;引进财政帮扶资金,修缮了陈楼村委会办公室和陈楼小学危房,加固了陈楼旧桥。在组织好陈楼村富余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就业的同时,扩大对外劳务输出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将53名陈楼青年农民分三批送往上海、广州、昆山、海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务工。《新华日报》、《江苏经济报》、《徐州日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他的妻子张晶告诉笔者:我原以为下村帮助工作,就是走走看看,浮光掠影地干点工作就回家,××终于有时间顾家了。可他进驻陈楼村后工作的紧张和繁忙,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从他下乡以后,回家的次数都能数得清。我虽说是一名下岗职工,平时忙于家务,对县里的大事了解相对少些,但我觉得凡事不能仅考虑小家庭、亲属小群体的利益,得长远地想。××几个月就帮助陈楼村投产4户规模工业企业,新上木材加工户几十家,向南通输送劳动力十几人,干的是大事,我一定支持。××在财政局上班时,每月的手机费也就是二三十块钱,现在哪月都得二三百元。他进城联系业务,经常带着陈楼村的干部群众到家来,我向来是笑脸相迎,好饭好菜招待,从来没烦过。说不疼钱那是假的,俺家经济也不宽裕,可××干的是大事业,我不能拖后腿。那年“五·一”节我去孙楼看他,捎去500元钱让他买几件替换衣服,这钱竟然被他请人刷写了“全民创业”的墙字标语,最后还是我买了衣服给他送去。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他为了便于木材加工户之间的合作和信息资源整合,协调成立××县工商联陈楼村木业商会,专门邀请了县小凤凰剧团助兴演出,县电视台也播放了,我一看电视里群众人山人海地在看戏,××喜得合不拢嘴,我觉得自己操心也值得!

华山镇:群众历数他的“功德”

XX年春,××担任队长带领四名队员进驻华山镇,开展对后胡楼、大程庄、赵屯三个村的“结对共建”帮扶活动。

后胡楼村村委会主任杜尔营告诉笔者,华山工作队在全县率先申报成立了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工作队员统一佩带党徽、持帮扶监督卡上岗,增加了帮扶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帮扶工作效率,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针对三个村“两委”班子不够协调、办公条件差的状况,工作队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帮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全县率先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加强“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建议镇党委在村干部中启用致富能人,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筹集资金1.5万元,为3个进驻村在全县帮扶村中率先建起了规范化的党建活动室,分别制作上墙了包括36项规章制度的四块大型标牌,为村党员提供了长期的学习、活动之“家”。

后胡楼小学副校长胡永明介绍,华山工作队为了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向省、市申报争取项目资金30万元,为大程庄、后胡楼两村修铺长达6公里、惠及万名群众的村内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两村多年存在的走路难、运输难、就学难的问题。

大程庄村外出务工青年尹二妮告诉笔者,为帮助3个村的青年农民走出家门务工就业,××广泛联系厂家,发放劳务输出信息,免费技术培训,还代付路费两千多元。

赵屯村运输大户赵勇讲,××带领的工作队抓好示范带动,重点扶持后胡楼村的胡清华养殖肉牛、胡永洲规模养猪,后胡楼村迅速发展了规模养牛户十几家,规模养鸭户二十多家,规模养猪户、板皮加工户十几家,新增果品冷库6家;赵屯村新增规模养猪户30多家,板皮加工厂七八家;大程庄村新上10万元以上板皮加工项目十多个,废品回收加工厂3家。

村民胡心昆说,工作队特别关心贫困户的生产、生活。为帮助他家尽快脱贫致富,××帮他协调信用贷款1.3万元,引导他家发展了肉鸭规模养殖业,到目前售出的6批成鸭赢利两万多元。

后胡楼小学教师王美云动情地说,为了帮助后胡楼小学的14名特困学生,在××的努力下,后方单位财政局发起了“缴爱心捐款,帮特困学生,当第二家长”活动,捐款近2万元,为孩子们送来学习用品,代交了一年学费,并表示,将结对帮助这些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还为后胡楼村小学送去了篮球架等体育器材。财政局长段玉兰也多次到学校了解情况,看望困难学生。

在华山镇帮助工作期间,××为了“第二故乡”的发展,患脑血栓的父亲住院治疗,他没能陪侍;不识字的母亲孤身一人去内蒙古,他没能去送;儿子功课落下,他不能辅导;妻子为了照顾家庭再度下岗,他没有太多话儿安慰。××说:“为农民朋友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我无怨无悔。”

师寨镇:百姓提议他为“荣誉村民”

日前,笔者在师寨镇史小桥村发现不少农户家门口悬挂了“共产党员户”牌,笔者不禁纳闷。紧走几步,向前方路边正在清扫垃圾的一个老大爷打听情由。听到笔者的疑问,老人转过身来,只见老人胸前悬挂着一张红牌牌和火红的党徽,牌子上方写着“党员设岗定责卡”、老人的姓名和“村容保洁员”的字样,并注明了监督电话和编号。老人笑吟吟地介绍说:“这都是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帮助制作、发放的,全村党员每人都有设岗定责卡和党徽,主动上岗履责为乡亲服务,家门口都挂上了‘共产党员户’牌”。老人舞动着手中的扫帚说:“前几天在村党支部会上我认领了‘村容保洁员’岗位,现在正在为集体打扫卫生呢!”

在村后的沟渠疏浚施工现场,笔者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史志选。史志选正在带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共产党员突击队”义务出工,疏浚本村1千米路边沟。围绕在村里的所见所闻,笔者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这才了解了缘由。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篇5

以赤子之心关怀群众冷暖

1997年3月,***从担任了12年宁波市林业局长的位置上,调任到新成立的对口扶贫办。走马上任仅一周,就随宁波市党政代表团第一次踏上贵州的土地。

黔东南和黔西南州,属少数民族地区,山高路险,是贵州最贫困的地区。***为眼前的贫困而震惊:石头房,石头床,破草席子作房墙,炉灶猪舍混一房。

更难想象的是,许多家庭的财产总和,不及一双200元的皮鞋。还有那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

***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心情愈来愈沉重:这“扶贫”两字不容易写啊!

经过近半个月调研,***心里初步有了底,他对身边的同志说: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这是关乎大局的事情;就是撇开大道理不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群众受苦啊!

台江县反排村地处苗疆腹地,村民们吃水要走很长的山路,打水的溪坑,同时也是鸡鸭牛羊共饮的地方,水装进桶里,混浊得连桶底都看不见。***急了,主张马上搞人畜饮水工程。可大家清楚:要在深山苗寨通自来水,谈何容易。可他硬是组织大家,克服困难,干了起来。

通水那天,村里像过节,家家户户把容器接得满满的,生怕哗哗的自来水不再来。此后,又修建了风雨桥和水泥路。如今,这里成了贵州省指定的民族风情表演旅游村寨,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数千人。

贞丰县珉谷镇鹅田村,孩子们多年在这样的旧校舍凑合上课:泥巴土砖墙,水泥条搭的桌凳,坐在后面的孩子很难看清黑板上的字。几个班二十几个孩子都挤在大通间里,一个孩子读书,全“校”都听得清。

鹅田村孩子们的读书问题,成了***的一大心事。他想,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呀。他联系好一家帮扶单位,又找到海外华侨资助,最终建起了新的鹅田小学。如今孩子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了,学校已有400多名学生。

在走村串寨考察中,***结识了不少贫困户,并给予特别关爱。***感叹:“为了这些淳朴、厚道的人们能早日脱贫,我真愿意把心都掏出来!”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仅仅几年时间,宁波市就资助这两个州建起了80多所希望小学,50多个卫生院,解决了7万人的饮水困难,铺设乡村公路70多公里。黔东南州还特别命名了一条新建的大道为“宁波路”。

扶贫扶智更扶志

与贵州对口帮扶开始几年,宁波资助的资金主要投向社会公益事业,这对实现宁波市“让千家万户得益、让千家万户致富”的帮扶目标是必需的。但帮扶资金毕竟有限,如何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深知浇树要浇根,只有增强当地经济“造血”功能,才能真正使“千家万户得益”、“千家万户致富”。在十万大山的贵州,选择有特色的农业开发项目,无疑是重头戏。

1998年,***在黔东南州考察,偶然得知当地科技部门曾引种过杨梅之乡慈溪的杨梅,而贵阳市价每公斤可卖到16元。土壤、气候均适宜栽种,市场又有需求,***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把宁波的杨梅引种过来,还愁群众脱不了贫?

那天,***决定改变原先行程,直奔雷山县考察。雷山县处于苗岭主峰雷公山区,素有“苗疆圣地”之誉,县域经济一直处于全省挂末位置。在***的协调下,连续4年,慈溪市每年帮助建成1000多亩杨梅基地。到目前雷山县已拥有5000多亩杨梅的规模,满山红通通的杨梅,成为当地致富的支柱产业。而整个黔东南州杨梅种植规模已达2万亩。随着规模的扩大,杨梅的加工也摆上了***的议事日程。如今,一棵杨梅,可为当地农民增收600多元,许多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这几年,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宁波市不少优质农产品飞越千山万水,在贵州落户。黄平、望谟、麻江等县引进了高产雷竹,丹寨县引进了水蜜桃,麻江县引进了大棚蔬菜,晴隆县引进了波尔山羊,贞丰引进了黄花梨……这些引进的品种、技术为当地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工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 篇6

****,女,30岁,中共党员,**** 公司********对口帮扶工作组组长。3年来,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的意见》的精神和****公司关于帮扶工作意见,立足实际,拓宽帮扶思路,创新帮扶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加大帮扶工作力度,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帮扶工作思路

为了准确把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开发工作,她经常轻车简出,深入县、镇、村、社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广阔的土地留下了她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她对县镇村社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帮扶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在她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参与对口帮扶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帮扶、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进一步确立了帮扶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制定出台了制定了2010—2012************帮扶工作计划,力争使对口帮扶工作实现新突破,使************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制定帮扶方案,确保帮扶工作稳步推进

思路决定出路。在理清新的工作思路后,****同志又充分征求****东北销售分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着手制定了2010-2012年************帮扶工作初步方案。按照方案安排,2010—2012,****东北销售分公司要筹措帮扶资金不少于5000万元,援建项目4个以上,通过产业链的建立和发展,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一是扶贫解困。对全村28户贫困户采取帮扶,从资金、项目上进行帮扶,每户支助30000元入股锦民果蔬专业合作社,使其长期受益,从而达到脱贫致富。

二是发展旅游产业。抓住22山风景区和“两弹城”红色旅游开发的机遇,兴办农家乐1家,带动其它农户发展。

三是农村基础道路建设。为了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农副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经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同意,计划修建贯通全村水泥路51公里,经县公路局测设规划,总需资金4500万元,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200万元,群众集资850万元,资金缺口1450万元左右(该镇正在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十二五“建设项目补贴50%,若达成意向,资金尚差650万元左右)。

四是养殖产业发展。发展特色水果500亩,其中枇杷100亩,葡萄园100亩,桃园100亩,梨园100亩,柚子园100亩;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鱼水产养殖100亩,发展小家禽养殖形成规模的大户1户,以土鸡、鸭、兔为主。

三、坚持标本兼治,各项帮扶措施效果显著

3年以来,****同志根据“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加强协调,确定方案;全面开展,落实方案”的帮扶工作方针,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帮扶工作,各项帮扶措施开花结果,使****逐步实现由“被动式、输血型”向“主动性、造血型”的转变,从本质上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关爱贫困村民。在挂职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中,****同志走村窜户,了解到该村还有不少贫困户,有的是年老多病,有的是没有劳动力,生活困难,于是和村社领导一道确定了该村28户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并报****东北销售公司领导,采取“一对一”定人联系帮扶,在春节来临前,送去慰问金11200.00元。

2010年7月,该村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侵袭。她积极实地了解灾情,写出受灾情况。第三天,由公司领导带队,一行4人,逐户走访了特困群众,并送去了5万元的慰问金,使受灾村民的生活得到很好的安置,很快投入了生产自救活动。2012年12月13日她得知困难户565病故马上汇报领导并送去慰问金1000元,唐翠英家属十分感动,感谢****,并表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积极努力争取早日走出困竟。

二是多方协调、援建交通。****过去交通一直是老大难,村内通往外界只有两条土路,一下雨就无法出入,这不仅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而且还直接影响了该村经济的发展。该村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确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但苦于没有资金,一直没有修成。为此,****同志多次向公司汇报,协调市、县职能部门,促成了该村的道路改造工程被例入县政府规划,现已立项,在****东北销售公司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落实资金65万元,多年来严重阻碍该村经济发展的道路在2012年2月开工建设。

三是提高了村民科学技术。2011年5月至今,她协调资金6680.00余元,多方联系农村科技较为发达区域的农技人员,采取授课和现场辅导等方式,培养农村大棚蔬菜种植等专业技能,广开思路,科学投入,授之以渔,带领和组织该村社员代表、村社干部到农业、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北川、成都龙泉、江油白玉村、石马大棚蔬菜、涪城杨家、安县养鸡场等地),组织培训种树、养鸡讲座(参加人员80多人),提高了村民农业技术。

四是开发农业产业基地。经过前期调研,通过细致而认真的工作把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同志努力实现了帮扶工作从帮扶到扶志、“输血”到“造血”的新跨越。2010年8月,她积极筹划“********产业开发基地项目”,为此组织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和项目展望,争取帮扶资金10万元,试点开发了大棚蔬菜育苗基地、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经果林基地、专业合作社,为该村的持续致富奠定了基础。

志群众体育工作先进事迹 篇7

**同志是**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自任财政局长以来,他带领全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创造了一流的财政工作业绩,获得了省、市的多项表彰。与此同时,全局群众体育工作有声有色,逐渐形成了群众热爱体育活动、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局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同志作为财政部门“一把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为政勤勉;他重视并竭力做好全市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财力保障工作;他倡导开展并积极参与具有机关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努力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高度重视,做群众体育活动的倡导者。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促进交流,有利于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党组书记、局长的**同志带头学习贯彻《体育法》、《全民健身实计划纲要》,把机关群众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倡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挖掘一切体育资源,最广泛地动员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有了主要领导的重视,全局群众体育活动得以蓬勃开展,逐步

形成了“领导重视、工会操办、各方配合”的群众体育工作格局。近年来,全局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职工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改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实现了工作和人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竭力保障,做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者。作为财政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强做大财政蛋糕,竭力保障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同志带领财政系统一班人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强化税源培植、堵塞税收漏洞、规范税收减缓,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把握**优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不断增加。然而,**是新建市,也是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可用财力少。但对事关千家万户的群众体育事业,不管财政多困难,都坚决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竭力做好资金保障工作。2008年,全市投入群众体育事业的经费达到180余万元(不含扩权县),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群众体育工作。

积极参与,做机关群众体育活动的推动者。**同志认为,群众体育活动要多层次、全方位、讲格调,特别要注意选择健康有益、广泛参与、增进团结的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作为“一把手”的他,除了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外,还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篇8

先进事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到今天,我校教职员工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并且付诸实践。在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我校校长助理何德华同志。

何德华同志作为米易县专职教研员,还在我校担任校长助理职务的同时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他在工作中刻苦学习,永不知足,在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激情飞扬,善于和学生互动,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对每一本作业详细地批改,认真的地总结,还抽取大量的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他还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总结出先进的教学方法。

何德华同志不但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了高质量的完成,还在学校开展讲座,对学校年轻教师进行教法指导,把自己的教学心得分享给其他教师。这种以校为家,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内心坚持,把自己全身心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学习。

米易县第四初级中学校

帮扶群众先进个人事迹 篇9

xx,男,汉族,xx市xx区xx镇人,1997年7月xx技术学院毕业,2002年6月xx市委党校法律专业毕业,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xx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党政办副主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因长期超负荷工作,于2014年2月12日凌晨4时许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年仅39岁。

xx同志用他短暂的一生,塑造了一个组工干部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是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是xx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xx同志是一名勤奋务实、甘于奉献的组工干部。自参加工作以来,政治敏锐性强,注重党性锻炼,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组织的各项决议决定,讲政治、顾大局、识大体,勇于奋战在基层工作一线。在xx新场镇开发建设中,他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哪怕被个别群众不理解工作的群众用砖头砸伤头住院,也未改变对待工作的认真。作为一名包村干部,他与xx村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严冬中奋战在同村公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线。“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他顾不上家人安危,忙于与同事一起走访发生人员伤亡的区卫生局等单位,看望安抚干部群众,深入自己所联系嘉陵街道的困难群众,嘘寒问暖。正如他笔记本上所写,自己一定要用“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盼。”

xx同志是一个一心为公、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在担任干部科工作及担任干部科长期间,敢于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干部工作难题。他和同事一起先后负责起草了干部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多项制度,有力推动了全区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完善了干部选任机制。尤其是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层分类差异化考评办法等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让一大批好干部脱颖而出。他多次在很多场合都说自己是“泥腿子干部”,他深知基层干部工作的辛苦,时时处处都把基层干部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在近三年的目标考核中,他提出了要用科学的考核体系去展现干部成绩,要将正职干部与副职干部分类进行考核,给副职以成长空间,他提出要对在边远乡镇工作时间长、家庭有困难的干部适当照顾,他热心帮助自己所联系的困难群众,逢年过节,总要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并积极出谋划策,争取让其早日脱贫致富。“躬身方能接地气,真情换得心连心。”

xx同志是一个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组工干部。他坚持“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xx。”作为干部科长,在干部选拔使用上,他严格遵循相关要求,坚持程序规范,对于不合要求的,勇于坚持原则。作为区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他妻子xx多次向他提出调动工作的想法,但他从未向组织提出,更没有利用或借助干部科长的权力给任何亲戚朋友提供一点不该有的帮助,也从未接受他人财物。

大山深处走出的干部科长

2014年2月12日凌晨,农历正月十三。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愉之中时,一个鲜活的生命却猝然长逝。仿若一颗绚丽流星,在绘就一幅壮丽的图画后,便悄然隐身于广阔夜空。

没有半点预兆。离去的前一天,他还在为谋划新年的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与同事热烈讨论;离去的前一天,他还在与来访的干部真诚交流……他的离去,成为xx这块热土上难言的悲伤。

3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xx——xx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带着对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亲友的万般不舍,匆忙地走完平凡而又闪耀光芒的一生。

“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盼”

翻阅xx的工作笔记本,龙飞凤舞的笔墨间多见思想感悟。“用恪尽职守来诠释责任,用奋发有为来回应期盼。”无疑是对他热血青春、勤奋工作的最好诠释。

xx自古多俊杰。1975年12月13日,xx出生于xx区xx镇大地村一个普通农家。因家境贫苦,父亲为其取名步超,寓为今后能过上好日子。而在他的字典里,“超”却指意为“召”’示自己,不停地走,才能赶上别人,走在前面。

艰辛的求学之路,让走出大山的xx深感家乡发展滞后之痛。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风华正茂的他,没有留念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家乡当了一名“泥腿子”乡干部。

1997年7月,刚参加工作的xx被挑选出来参加xx集镇开发。面对各种困难,他认真倾听各方诉求,提出了以街道中心到商铺门面滴水为界的方式收取集资款的方案,得到群众认可。三年多的工作中,虽也曾屡遭不理解,甚至被人用砖砸伤脑袋住院,但都未减少他对工作的热情。1999年6月,业绩出众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xx村老支书xx印象里,包村干部xx的最大特点是吃苦肯干。“那时候到xx只能坐摩托,最快也要2个小时。他一来往往要住三五天。白天跟大家一起搞劳动,晚上还经常开党员会和群众会。” xx说。“尤其是2001年冬天搞公路大会战,他硬是天天跟我们一起在河坝砸碎石头哦!”

从普通干部、到经发办副主任、再到党政办副主任,凭借良好的品性,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2006年6月全区遴选优秀年轻干部,xx被选调到区委组织部。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干部,恪尽职守是我的责任,我一定会用奋发有为来回报组织的关爱。”xx铿锵有力的表态,至今让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凡学清记忆犹新。

组织工作业务性强、干部群众关注度高。xx给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

“任何工作他总想做到极致。”时任区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李元林说。仅三个月,他便走完了全区18个乡镇(街道),形成了三万多字的调查笔记。依靠勤奋,他的工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各项工作很快做到了游刃有余。

“对待安排的工作,他的回答也从来都是一个字——好!”时任组织部副部长李定富说。

“好”字的背后,是倾尽全力的付出。

“5•12”特大地震发生当天下午,他来不及与家人联络,便先后到发生人员伤亡的区卫生局、区林业和园林局等单位走访,看望安抚干部职工。第二天一早,又到对口联系的嘉陵街道,查看凤凰山地质灾害点,协助安置受灾群众……

面对群众的称赞,同事的夸奖与组织的认可,他曾在笔记中写到:“你不能仅仅是一头老黄牛,也不能只是一个空谈家。你要把远大的目标和务实的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目标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这样,你才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自己无悔的人生。”

“躬身方能接地气,真情换得心连心”

“他没有一点架子,总是耐心听,然后比照政策给出解释。”因家庭原因向组织申请调动的赤化镇纪检员王治洁在与xx交谈后感慨到。

“躬身方能接地气,真情换得心连心。”写在他笔记本上的这句话,真实地印证了他对工作的态度。

正因作风正派,能力出众,2007年12月,他被调整到干部科工作。2008年2月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2012年11月任干部科科长。2013年8月,任区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服从于全区工作大局,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两条主线。”xx对工作认识异常清醒。

考核线条粗,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少部分干部认为提拔使用主要还是看领导印象……面对来自基层的反映,他和同事们着手改进考核方式。

“要把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部提拔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

“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

“强化制度考核,依靠业绩提拔。”

……

在充分调研后,xx结合xx区干部队伍实际,先后负责起草了干部管理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多项制度。

2013年,按照上级精简考核程序,制定务实管用考核办法的要求,xx在原“1+11”考核评价办法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1+6” 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分层分类进行差异化考评办法,实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正反双向测评”,准确地了解到班子及成员工作能力及作用发挥情况。

“要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就是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xx等一批副职得到提拔重用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3年11月5日,在xx街道担任副书记多年的xx被提拔担任xx街道办事处主任。

促使xx得到提拔正是其突出的业绩:东风坪社区党建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成为旗帜;在xx西路棚户区改造中探索出“参与式”拆迁法,有效推动了棚户区拆迁进度……群众看在眼里,最后也表现在考核结果上。

2012年,xx区共有50名副职领导干部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占科级领导干部评优总数的37.6%,截至目前,被评优秀等次的副职中,受到提拔或交流重用的已占到50%以上。

“坚持原则,就是最大的公平。照顾干部中的弱势群体,这也是组织对他们最大的关爱。”在下乡调研中,xx了解到有相当数量基层干部,因上升通道有限等原因,工作热情消减。“在现有政策框架内,适当提高其待遇。”反复测算,多次征求意见,他组织出台了相关政策,让像三堆镇王丕松这样工作二十多年的科员提高了待遇。2013年,全区办理副科级及以下人员享受上一级待遇就达243人次。

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同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着力实际效果,也花费xx思考的大量心血。

xx发展快,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这让很多干部不重视甚至无暇顾及自身提高。

“还是要用制度的办法来解决。”xx多次与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晓春交流。

盘点2013年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可圈可点。

邀请xx大学xx博士、xx交通大学xx教授和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法规司司长xx等知名专家作《新材料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盛世伟业、中国梦想》等专题报告;组织市、区学者型领导干部开展《贯彻省市全会精神、推动中国梦xx实践》等专题讲座;

举办科级领导培训班、专业人才进修班等21期,培训干部2300余人次;

参与高层次教学交流活动,为国家行政学院“送教下基层”提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教学点;

……

到挂帮包所在工农镇枫香村调研,与组工系统“三进三问”联系群众凤凰山社区居民宋建蓉、张明华等群众共谋致富道路;到陈家壕社区参加党员“双报到”……“在组织部工作九年,他从未因私请过假,也从未公休,加班更是常态。”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侯成说。

“作为一名干部科长,他总是秉承一颗公心,关心每一个干部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主抓干部教育培训的领导,他总是想方设法让大家能多学点东西;作为一名组织部的同志,他是基层干部的学习的榜样。”因报表不规范而受到xx批评的老同学何建华说。

勤勉的工作,也得到组织和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仅近三年,xx便先后被区委评为“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目标管理先进个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xx”

“坚定自己的操守和信仰,从容而淡定的生活和工作。”这是xx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xx。”这也是写在xx笔记本上的话语,而这句话,也早已让他的妻子xx耳熟能详。“他无数次说过,滚滚红尘里名起名落,我们只要守得住寂寞,就自会有清风xx相伴左右,而这,同样是一种潇洒、一种豪迈。”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干部科,组织部的核心科室之一。领导重视,信息渠道广、更新快。这也让很多人想让他帮忙给领导建言或获取的最新信息,而他从来都是坚持原则。

一初中期间最要好的同学,多次向他提出,希望能帮忙给领导建议让其得到提拔。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他坦言相告。面对同学的冷怨热笑,他耐心劝导,最后终得到理解。

2012年,在讨论一干部拟任党内副科职务时候,因党龄尚差一月,他明确提出不合规定,最后该同志因之未获提拔。

“xx干部工作风清气正。”让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新华欣慰的是,“这几年,因干部选任出问题而信访,一件没有。”

熟悉xx的每一个干部都说,他喜欢笑,笑声爽朗。在他口中,听到最多的是“好兄弟、好姐妹”。谁到干部科,他都会为大家泡上一杯热茶;走时,一定坚持送到门口,哪怕手头事情再紧。

从灵魂深处了解xx的xx说,他确实喜欢笑,他总是看到生活中阳光的一面,但有时候原则坚持得让人觉得不可理解。

2001年12月,两个相爱多年的人走到了一起。第二年,儿子xx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经济困难,xx一家三口人一直寄居在娘家。当他调到区委组织部后,xx希望能把自己调到家附近的单位。

“我也知道家庭的难处,也知道你们的辛苦,但确实莫法给组织开口啊!”面对家人期望的目光,2007年春节的团年饭桌上,xx在给家人敬酒时明确表态。

为此,xx曾有一段时间很是想不通。“行不行,该可以给组织说下嘛,他说都不愿意说。”

“组织部干部的家属的工作变动,大家都关注。”xx多次与妻子长谈:“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你有能力,用成绩证明自己,也为组织部争个光……”

态度亲密,话语入情入理,xx心里怨气散了,也更理解了丈夫的良苦用心。

在侄儿侄女眼中,xx是管干部的,但谁又都不敢开口求助,因为他早说过,“有本事就去考,其他要求就不要说!”至今,几个侄儿都在外地打工。

因为没能借助职务之便帮助家人,更因为平常工作特别忙,加班时候多,xx对待父母、妻儿,总是特别有耐心。

岳父李友成在2008年5月重病住院,在拿出他和xx多年全部存款3万元后,他无论加班多晚,都要赶到医院,病友们都夸老人养了个好儿子。

十多年了,每天再忙,他都会给妻子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只是为了问候,这也成为xx的习惯;

再晚回家,他都会瞅眼儿子xx酣睡的摸样,儿子也习惯了父亲在难得空闲时与自己在湿地公园赛跑,在棋盘上车马厮杀;

岳父岳母,早把xx当成了亲生儿子,早已习惯他早出晚归,开门时乐呵呵的笑声;

……

39岁的短暂人生,在留下无尽遗憾的同时,也留下无数的精彩。

2月26日,在xx工作过的办公桌左上角的一盆仙人球,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兀自顽强地迸发着向上的力量。

从大山中走出,最终又回到大山。

上一篇:希利尔讲艺术史读书笔记下一篇:培训 银行 帆宇达 《银行零售客户经理营销技能提升》——李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