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沙尘暴》阅读及答案

2024-05-27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阅读及答案(精选5篇)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阅读及答案 篇1

沙尘暴的阅读答案

①在中国北方,沙尘暴是短期或中短期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在其源区造成地表严重风蚀,使土壤荒漠化;在降尘地区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容易诱发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疾病,甚至造成户外活动的人畜伤亡;沙尘暴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运输;还会对建筑物和水利设施造成污染和损害

②沙尘暴也是大气层中规模最大物质和能量迁移过程之一。4月16日至18日,北方地区曾出现一次强沙尘暴,致使北京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吨。3月12日,源于新疆和田的沙尘暴,侵袭的地区面积达320万平方公里,3月20日袭击北京,使机场的能见度降低到不足800米;3月22日抵达台湾高雄,当地最高的建筑物被沙尘笼罩,以致模糊。

③大量沙尘在大气层中的输运会影响全球的天气演变,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是也有某些积极作用:以沙尘为核心的气溶胶能够反射相当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抵消由于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大气层温度升高。撒哈拉沙漠的尘埃可随上升气流漂移到7000公里以外的大西洋和南美的亚马孙地区,而富含矿物成分的沙尘滋养了亚马孙的热带雨林。在澳大利亚形成的.沙尘可漂移3500公里到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滋养马来西亚丘陵地区的土地,这是马来西亚热带雨林繁茂、植物品种众多的重要原因。在西亚和中国西部产生的沙尘暴可在大气层中航行10000公里,降落在北太平洋、遍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尘埃中丰富的矿物质是该海域浮游生物的营养物,而这些浮游生物又是渔业资源的饵料来源,由此滋养了北海道渔场。

④另外,沙尘呈碱性,可以中和水蒸气中的酸性成分(二氧化硫等),对抑制酸雨有积极作用。

1、第①自然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2、读完全文,你对沙尘暴有怎样更深刻的认识?请作简要分析。(2分)

参考答案:

1、(2分)举例子,具体说明沙尘暴的积极作用,让人们对沙尘暴有正确的认识。

2、(2分)沙尘暴有消极作用:会造成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它还有积极作用:能反射太阳辐射,滋养土壤、森林,提供海洋饵料,抑制酸雨。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篇2

沙尘暴古已有之,且具有一定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就已隆起,它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与我国的西北地区造成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要素,与人类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可以加剧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历史上,沙尘暴记录密集期,都与气候的变冷变干相对应,每逢此时,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频繁南下,社会动荡不安。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消灭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更加可怕的反馈、报复甚至引发难以想象的灾难。

地球表面由不同尺度的自然带所控制。一个地区是否成为干旱区和沙漠,最根本的是由这一区域的降水量决定,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大的气候条件不变,沙尘暴或者沙漠是不具有侵略性的,因为自然已经为其划定了界限。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千米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先民择此生根繁衍至今。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而变得宜居并日益繁荣。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

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弥补了一些地区的土壤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 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190公斤的肥沃土壤。另外,沙尘暴在一定程度上也均衡了全球土壤的营养肥力。

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

沙尘还能大量反射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降温,抑制温室效应,大约抵消人为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升温值的20%。

沙尘暴还维系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假如人类有一天强大到能根除沙尘暴,那生猛海鲜恐怕又会成为历史的记忆。

事实上,按照地理学的自然带和地域分异规律,处于什么自然带上,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又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屡见不鲜。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怜的降水也许仅够小草生长之需,但当人为地植入大树时,那点水远远不够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很快周边的小草枯死了,再也没有能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导致大树小树均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干。

其实科学界早就认为沙尘暴在逐年减弱。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一大怪,就是“姑娘的头巾戴两片”,是说冬天头上同时戴保暖的厚头巾和挡沙尘的纱巾。现如今,纱巾早就离我们而去,丢掉纱巾是因为沙尘暴少且弱了,而非自身抗风沙的能力增强。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它的危害性。

《沙尘暴》阅读答案 篇3

13. 文章加横线句子中的“过度”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14.结合文章,说说人类为什么“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

15.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北方常出现沙尘暴是因为青藏高原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暴能有效的缓减酸雨,这是因为沙尘中富含大量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能够有效地中和呈酸性的酸雨。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阅读及答案 篇4

①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②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③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④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

19.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持久地、徜徉。

20.文章第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画线部分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三种说明方法。作比较。将“使用智能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普通按键手机的人”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这一大脑结构改变特点。

21.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勘称“耐心杀手”。

“耐心杀手”一词,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不断”一词表限制,在句中是说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敲打的动作对塑造人大脑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2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被惩罚的天使阅读答案 篇5

17.文中三次写到天使的“笑”,每次“笑”都有怎样的内涵?(6分)

18.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鞋匠在凛冽的寒风中发现光溜溜的一丝不挂的年轻人,并随口说让他跟自己回家,可是说完后,他很后悔,但已经晚了。

B.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上帝惩罚的天使,上帝认为他犯错是因为“不了解人类”,便把他贬下人间,让他自己到人间去寻找答案。

C.文章运用动作、语言、心理、肖像等描写刻画鞋匠的鲜明形象,词约意丰,如心理描写:“家里没剩多少面包了吧!”

D. 小说开头写鞋匠夫妇收留年轻人的情节,表现了鞋匠夫妇有回报之心,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暗含本文的主题思想。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阅读及答案】推荐阅读:

妖魔化06-26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作文08-22

上一篇:二手车过户交易流程下一篇:汽院学子对张湾区各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状况进行调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