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溪韦应物鉴赏

2024-09-29

游溪韦应物鉴赏(精选7篇)

《采玉行》韦应物唐诗鉴赏 篇1

【作品介绍】

《采玉行》是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古作品。这首诗主要反映采玉工人的痛苦生活,表现出浓厚的悯农情绪。

【原文】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赏析】

陕西省蓝田县的蓝田山,自古以产玉著称;山下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深溪,这就是“蓝溪”。这里山谷险竣,深溪之内,出产一种极名贵的美玉——水碧。古代的统治者崇尚玉器,尤其喜以“水碧”作为显示地位、夸耀财富的珍品,所以官府常常征丁派夫,大量开采水碧,以满足他们的豪奢生活。李贺的《老夫采玉歌》开头便说:“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一个“须”字,表现了统治者对玉质的苛求,除了“水碧”,别的玉概不合格;也表现了他们要美玉只不过是为了满足淫欲的丑恶目的。而韦应物这首诗,一开头便说“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官府”二字,说明这是无偿征用,征用的平民不会供给任何报酬;而且指定和限制开采的是“蓝溪玉”,即蓝田山深溪之“水碧”。

官府只管要质地最好的蓝溪“水碧”,但对玉工的食宿和生命是全然不问的。李贺《老夫采玉歌》中的.“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榛子,杜鹃口血老夫泪”正好与这首诗“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相互参读。玉工们辛苦劳作了一天,却饥寒交迫,无处安身,只能捡野榛充饥,冒山雨露宿。

韦应物《东郊》赏析 篇2

韦应物《东郊》赏析1

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韵译】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赏析】

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这首诗歌就是韦应物羡慕陶渊明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证明。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韦应物不想在局促的官署里度日,清晨来到了清旷的郊外。但见春风吹拂柳条,青山能荡涤自己的俗虑,又有微雨芳原、春鸠鸣野,于是心中为之清爽。走倦了歇歇,歇完了再沿溪边散漫行走。但毕竟他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想以后能摆脱官职,结庐此地,过像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这首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韦应物《东郊》赏析2

《东郊》

唐代:韦应物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东郊》译文

困守官舍,使我终年地烦闷。漫步郊野,曙光荡涤我的胸襟。

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淡泊了我的尘念俗情。

斜倚树丛,我休息得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

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

我向来喜爱幽静,可惜总难以遂心。公务缠绕,生活常感觉迫促不宁。

我终将辞谢官职,去营造茅屋一进,追随陶潜的步履,但愿得到那清雅的风情。

《东郊》注释

跼(jú):拘束。

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澹(dàn):澄净。虑:思绪。

丛:树林。憩(qì):休息。

缘:沿着。涧:山沟。还复去:徘徊往来。

霭(ǎi):云气,这里作动词,笼罩。

“乐幽”二句: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终罢”二句:典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面要效仿陶渊明辞官归隐。斯,一作“期”。慕陶,指归隐。直,或作真,就。庶,庶几,差不多。

《东郊》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大历十四年(779)春在鄠县令任上作。

《东郊》鉴赏

韦应物晚年对陶渊明极为向往,不但作诗“效陶体”,而且生活上也“慕陶”“等陶”。这首诗歌就是韦应物羡慕陶渊明生活和诗歌创作的`证明。

这是写春日郊游情景的诗。诗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韦应物不想在局促的官署里度日,清晨来到了清旷的郊外。但见春风吹拂柳条,青山能荡涤自己的俗虑,又有微雨芳原、春鸠鸣野,于是心中为之清爽。走倦了歇歇,歇完了再沿溪边散漫行走。但毕竟他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想以后能摆脱官职,结庐此地,过像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

这首诗写春天山野之景很清新,显示出诗人写景的才能。但韦应物不是陶渊明,陶渊明“复得返自然”后能躬耕田里,兴来作诗歌田园风景,农村景象处处可入诗中,处处写得自然生动。韦应物则是公余赏景,是想以清旷之景涤荡尘累,对自然之美体味得没有陶渊明那样深刻细致。陶渊明之诗自然舒卷,而韦应物则不免锤炼,如此诗中的“蔼”字。但平心而论,韦应物写景,在唐朝还是能卓然自成一家的。

这首诗以真情实感诉说了官场生活的繁忙乏味,抒发了回归自然的清静快乐。人世哲,经验谈,话真情真,读之教益非浅。“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东郊》作者介绍

韦应物拼音 篇3

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 、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 、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才丽之外,颇近兴讽”(白居易《与元九书》)。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韦诗以五古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秾丽秀逸的一面。其五古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此外,他偶亦作小词。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人物生平: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人。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最大的一位。

玄宗天宝十载 (751),15岁的韦应物以“门荫”入宫廷,为玄宗侍卫,同时入太学附读。在此期间,他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少年荒唐,并未认真读书、作人。安史乱起,韦应物扈从不及,流落秦中。乱后,韦应物折节读书,痛改前非,从一个富贵无赖子弟一变而为忠厚仁爱的儒者,诗歌创作也从此开始了。

从肃宗广德二年 (764年)起到德宗贞元七年 (791年),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这是韦应物晚年任苏州刺史时写给朋友的诗中一联。一派仁者忧时爱民心肠,感动着后世读者。沈德潜评论说: “是不负心语。””不负心语"就是有良心的话。

苏州刺史届满之后,韦应物没有得到新的任命,他一贫如洗,居然无川资回京候选 (等待朝廷另派他职),寄居于苏州无定寺,不久就客死他乡。其享年约在五十五六岁。

生平年表:

1岁 玄宗开元25年(737)生于京兆

14岁 玄宗天宝九年(750)本年前后以门荫补右千牛

15岁 玄宗天宝十年(751)在“三卫”为玄宗侍卫。

……改羽林仓曹,正八品下。

……授高陵尉、廷评。

20岁 玄宗天宝十五年(756)本年8月在京兆府昭应县成婚,夫人元苹16岁。

23岁 肃宗乾元元年(759)安史乱后撤出三卫,后数年在长安,曾一度在太学读书。

27岁 代宗广德元年(763)本年秋冬间为洛阳丞。

29岁 代宗永泰元年(765)仍为洛阳丞,后为河南兵曹。永泰中因惩办不法军士被讼,后弃官闲居洛阳。

33岁 代宗大历四年(769)本年前后,从洛阳至长安。

38岁 代宗大历九年(774)任京兆府功曹,正七品下。

40岁 代宗大历十一年(776)朝清郎,正七品上。九月夫人卒,十一月葬。

42岁 代宗大功十三年(778)本年秋已为户县令。

43岁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六月自户县令除栎阳县令,七月以疾辞官。

44岁 德宗建中元年(780)在长安闲居。

45岁 德宗建中二年(781)四月,迁尚书比部员外郎。从六品上。

46岁 德宗建中三年(782)仍在尚书比部员外郎任。

47岁 德宗建中四年(783)夏,由前任领滁州刺史,秋到任,正四品下。

48岁 德宗兴元元年(784)仍在滁州刺史任上,冬罢任。

49岁 德宗贞元元年(785)春夏闲居滁州西涧,秋加朝散大夫,迁江州刺史,正四品下。

50岁 德宗贞元二年(786)在江州刺史任。

51岁 德宗贞元三年(787)本年赐封扶风县男,食邑300户。入京为左司郎中。

52岁 德宗贞元四年(788)七月,由左司郎中领苏州刺史,从三品。

53岁 德宗贞元五年(789)仍在苏州刺史任上。

54岁 德宗贞元六年(790)本年春仍在苏州任上,后罢刺史任,闲居苏州永定寺。

55岁 德宗贞元七年(791)去年冬或本年初卒于苏州官舍。后运回长安,十一月归葬少陵原祖茔。

韦应物的诗 篇4

1、《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3、《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4、《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5、《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6、《七夕》

人世拘形迹,别去间山川。

岂意灵仙偶,相望亦弥年。

夕衣清露湿,晨驾秋风前。

临欢定不住,当为何所牵。

7、《答赵氏生伉》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

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8、《答郑骑曹青橘绝句》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9、《答重阳》

省札陈往事,怆忆数年中。

一身朝北阙,家累守田农。

望山亦临水,暇日每来同。

性情一疏散,园林多清风。

忽复隔淮海,梦想在沣东。

病来经时节,起见秋塘空。

城郭连榛岭,鸟雀噪沟丛。

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

10、《大梁亭会李四栖梧作》

梁王昔爱才,千古化不泯。

至今蓬池上,远集八方宾。

车马平明合,城郭满埃尘。

逢君一相许,岂要平生亲。

入仕三十载,如何独未伸。

英声久籍籍,台阁多故人。

置酒发清弹,相与乐佳辰。

孤亭得长望,白日下广津。

11、《道晏寺主院》

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

往来地已密,心乐道者居。

残花回往节,轻条荫夏初。

闻钟北窗起,啸傲永日馀。

12、《登宝意寺上方旧游》

翠岭香台出半天,万家烟树满晴川。

诸僧近住不相识,坐听微钟记往年。

13、《登楼》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14、《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15、《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16、《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

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17、《端居感怀》

沈沈积素抱,婉婉属之子。

永日独无言,忽惊振衣起。

方如在帏室,复悟永终已。

稚子伤恩绝,盛时若流水。

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

寂性常喻人,滞情今在己。

空房欲云暮,巢燕亦来止。

夏木遽成阴,绿苔谁复履。

18、《对残灯》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

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19、《对春雪》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20、《对雪赠徐秀才》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

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

《简卢陟》韦应物 篇5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译文:

高雅的乐曲,可惜遇不到听得懂的知音。

在旅途中忙碌的行进,在淮水入海的地方虚度着光阴。

山涧上的树还沾着早晨时的雨露,残留的春色里还有山野的鸟在鸣叫。

我这里有一瓢酒,可以安抚旅途的劳顿。

注释

①白雪曲:阳春白雪,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②恓惶:忙碌不安、悲伤的样子。戎旅:军旅;兵事。三国魏曹丕 《与张郃诏》:“今将军外勤戎旅,内存国朝。”

③滨:水边;近水的地方。

④哢(lòng):(鸟)鸣。馀:残留的、将尽的。

卢陟应是韦应物的好友,除了这首《简卢陟》,还愿意《寄卢陟》和《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寄卢陟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游永定寺北池僧斋

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韦应物诗选 篇6

虞获子鹿,畜之城陬。园有美草,池有清流。

但见蹶蹶,亦闻呦呦。谁知其思,岩谷云游。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沣上醉题寄涤武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

山高鸣过雨,涧树落残花。非关春不待,当由期自赊。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思怀在云阙,泊素守中林。出处虽殊迹,明月两知心。

赠李儋侍御

风光山郡少,来看广陵春。残花犹待客,莫问意中人。

寄释子良史酒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重 寄

复寄满瓢去,定见空瓢来。若不打瓢破,终当费酒材。

答释子良史送酒瓢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且饮寒塘水,遥将回也同。

览褒子卧病一绝,聊以题示

念子抱沉疾,霜露变滁城。独此高窗下,自然无世情。

寄 璨 师

林院生夜色,西廊上纱灯。时忆长松下,独坐一山僧。

寄 卢 陟

柳叶遍寒塘,晓霜凝高阁。累日此流连,别来成寂寞。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雪行寄褒子

淅沥覆寒骑,飘飖暗川容。行子郡城晓,披云看杉松。

偶入西斋院示释子恒璨

僧斋地虽密,忘子迹要赊。一来非问讯,自是看山花。

赠 旧 识

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蹉跎三十载,今日海隅行。

和李二主簿,寄淮上綦毋三

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请报淮阴客,春帆浪作期。

送房杭州

专城未四十,暂谪岂蹉跎。风雨吴门夜,恻怆别情多。

听江笛送陆侍御

远听江上笛,临觞一送君。还愁独宿夜,更向郡斋闻。

送丘员外归山居

郡阁始嘉宴,青山忆旧居。为君量革履,且愿住蓝舆。

答崔都水

深夜竹亭雪,孤灯案上书。不遇无为化,谁复得闲居。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

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林。我以养愚地,生君道者心。

答赵氏生伉

暂与云林别,忽陪鸳鹭翔。看山不得去,知尔独相望。

答王卿送别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答 宾

斜月才鉴帷,凝霜偏冷枕。持情须耿耿,故作单床寝。

怀琅琊、深标二释子

白云埋大壑,阴崖滴夜泉。应居西石室,月照山苍然。

话 旧

存亡三十载,事过悉成空。不惜沾衣泪,并话一宵中。

阊门怀古

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登 楼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善福寺阁

残霞照高阁,青山出远林。晴明一登望,潇洒此幽襟。

寒食后北楼作

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西 楼

高阁一长望,故园何日归。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

夜 望

南楼夜已寂,暗鸟动林间。不见城郭事,沉沉唯四山。

晚登郡阁

怅然高阁望,已掩东城关。春风偏送柳,夜景欲沉山。

咏 玉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咏 露 珠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咏 水 精

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

咏 珊 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咏 琉 璃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

咏 琥 珀

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

咏 晓

军中始吹角,城上河初落。深沉犹隐帷,晃朗先分阁。

咏 夜

明从何处去,暗从何处来。但觉年年老,半是此中催。

咏 声

万物自生听,太空恒寂寥。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野居书情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郡斋卧疾绝句

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

同褒子秋斋独宿

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秋夜一绝

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稀。

咏 春 雪

裴回轻雪意,似惜艳阳时。不悟风花冷,翻令梅柳迟。

对 残 灯

独照碧窗久,欲随寒烬灭。幽人将遽眠,解带翻成结。

见紫荆花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玩 萤 火

时节变衰草,物色近新秋。度月影才敛,绕竹光复流。

移 海 榴

叶有苦寒色,山中霜霰多。虽此蒙阳景,移根意如何。

题 桐 叶

参差剪绿绮,潇洒覆琼柯。忆在沣东寺,偏书此叶多。

池 上

郡中卧病久,池上一来赊。榆柳飘枯叶,风雨倒横查。

西 塞 山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夜闻独鸟啼

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

闻 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上皇三台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九 日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

效何水部二首

玉宇含清露,香笼散轻烟。应当结沉抱,难从兹夕眠。

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反复相思字,中有故人心。

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

庭树忽已暗,故人那不来。只因厌烦暑,永日坐霜台。

官荣多所系,闲居亦愆期。高阁犹相望,青山欲暮时。

答李浣三首

孤客逢春暮,缄情寄旧游。海隅人使远,书到洛阳秋。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辞客,何人最往还。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华簪岂足恋,幽林徒自违。遥知别后意,寂寞掩郊扉。

回首昆池上,更羡尔同归。

寒食日寄诸弟

禁火暧佳辰,念离独伤抱。见此野田花,心思杜陵道。

联骑定何时,予今颜已老。

寄 恒 璨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送端东行

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

驱车何处去,暮雪满平原。

暮 相 思

朝出自不还,暮归花尽发。岂无终日会,惜此花间月。

空馆忽相思,微钟坐来歇。

忆沣上幽居

一来当复去,犹此厌樊笼。况我林栖子,朝服坐南宫。

唯独问啼鸟,还如沣水东。

月 夜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悲 纨 扇

非关秋节至,讵是恩情改。掩嚬人已无,委箧凉空在。

何言永不发,暗使销光彩。

叹 白 发

还同一叶落,对此孤镜晓。丝缕乍难分,杨花复相绕。

时役人易衰,吾年白犹少。

沣上与幼遐月夜登西冈玩花

置酒临高隅,佳人自城阙。已玩满川花,还看满川月。

花月方浩然,赏心何由歇。

园亭览物

积雨时物变,夏绿满园新。残花已落实,高笋半成筠。

守此幽栖地,自是忘机人。

行宽禅师院

北望极长廊,斜扉映丛竹。亭午一来寻,院幽僧亦独。

唯闻山鸟啼,爱此林下宿。

澄秀上座院

缭绕西南隅,鸟声转幽静。秀公今不在,独礼高僧影。

林下器未收,何人适煮茗。

对 新 篁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山 耕 叟

萧萧垂白发,默默讵知情。独放寒林烧,多寻虎迹行。

暮归何处宿,来此空山耕。

上 方 僧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烟 际 钟

隐隐起何处,迢迢送落晖。苍茫随思远,萧散逐烟微。

秋野寂云晦,望山僧独归。

仙 人 祠

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归来灞陵上,犹见最高峰。

采 玉 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南池宴钱子辛,赋得科斗

临池见科斗,美尔乐有馀。不忧网与钩,幸得免为鱼。

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夕次盱眙县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沈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无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渡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赋得暮雨送李曹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芳 树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馀霭,露叶承新旭。佳人不再攀,下有往来躅。

~有 所 思

借问江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效陶彭泽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掇英泛浊醪,日入会田家。尽醉茅檐下,一生岂在多。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

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空斋无一事,岸帻故人期。暂辍观书夜,还题玩月诗。

远钟高枕后,清露卷帘时。暗觉新秋近,残河欲曙迟。

夜偶诗客操公作

尘襟一潇洒,清夜得禅公。远自鹤林寺,了知人世空。

惊禽翻暗叶,流水注幽丛。多谢非玄度,聊将诗兴同。

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

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良时颇高会,琴酌共开情。

《春游南亭》韦应物 篇7

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③动。

景煦④听禽响,雨余看柳重⑤。

逍遥池馆华⑥,益愧专城⑦宠。

【注释】

①亭:设在路边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

②拥:抱,抱持。

③泉脉:地层中伏流的泉水。因其类似人体的脉络,故称“泉脉”。

④景:日光。煦:读xù。

⑤重:读chóng。

⑥“逍遥”一句:轻松自在地饱览物华。

⑦专城:指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此指诗人自己,时任刺史。

【白话译文】

川谷里明亮起来气候已变暖,山岩上还笼罩着云彩依然寒冷。南亭的枯草心儿里萌发出新芽,早春的溪塘里泉水已潺潺流动。阳光温暖听着鸣禽的啼唱,刚下过雨看到柳枝显得沉重。在华美富丽的池馆中悠闲自得,只得到州官一人的宠爱更感到惭愧。

【创作背景】

《春游南亭》作于约建中四年(783)早春,当时作者春游南亭,被南亭风光诱人、生机活泼的春天景象所感染,便写下了这首诗。南亭究竟在何处,已无从查考。然从诗意看,亭当在水边,周围有山,有塘,有馆所,可供游憩。

【赏析】

诗的首联“川明气已变,崖寒云尚拥”,即景而起,写春回大地,气象已变。为远景描绘,以渲染气氛。这两旬起笔清远,境界开阔,通过江上云雾扫开,河水澄明,但山崖上还残余着冬天的寒意,还被云气包裹着,描绘了冬寒渐退,春气萌动时之景象。诗人抓住了初春时分的景色特点,以渲染环境氛围方面入手,既渲绘出了春日的清赫景象,又为下两联所写设置了一个背景。“变”、“拥”炼字精当.不但刻画景物,同时亦包含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颔联“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写春草碧绿,春泉欢流,以显春光明媚,生机无限。“草心绿”、“泉脉动”为摄魂之笔,言“草心”,说明春草是刚刚萌芽不久,新绿初泛;言“脉动”,表示泉水初从冬之禁锢中解放出来,又开始了欢快的流动,淙淙汇入春塘,无不用词确当,刻写生动,意象新颖秀独,着墨不多,然写出了一派春日气息。这两旬抓住景物特征,传神写意,诗情画意地表现了春天剐剐来临的景色之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趣味。

颈联“景煦昕禽晌,雨余看柳重”继写阳和鸟鸣,雨肥柳叶,以表春意盎然,景物欷鲜。这一联选取了禽鸟在和暖日光中啭鸣歌唱,好雨过后柳色更增新绿这两组意象,描绘了在阳光和知时春雨的滋润哺育下,百鸟争春,草木欣欣的春日美景。“听”和“看”一者诉诸听觉,一者诉诸视觉,真是有声有色,写活了景物。中间这两联秀语连出,词畅意浓,在炼字求工方面,可以看出有受谢灵运的.影响。

尾联“逍遥池馆毕,益愧专城宠”开接牌襟,抒写内心之感而作结。美景当前,诗人游目骋怀,但不忘此身尚在,感到自己在此池台馆阁之地饱览物华,实在太有愧于在城里做官享受一郡之主之茶了。这两句流露了涛人“处江湖之远,则忧甚其民”和“愧俸钱”的思想感情,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之一面。这与他在《寄李儋元锡》一诗中所发出的、曾被朱熹赞叹为“仁者之言”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的感慨在内容实质上是一致的。

这首游记诗,写得简洁明快,情真意切。“拥”、“动”、“重”、“宠”诸韵脚字,都下得准确、生动,意韵完美,从而被前人视为此诗的主要特色。

拓展阅读:《对芳树》韦应物

对芳树

迢迢①芳园树,列映清池曲②。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③洒余霭,露叶承新旭④。

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⑤。

【注释】

①迢迢(tiáo):遥远的样子。

②曲:曲折之处。

③风条:受风的枝条。霭:云气。 余霭:指残余的雾气。

④新旭(xù);朝阳。

⑤躅(zhú):足迹。

【白话译文】

高大美好的园中花树,排列的倒映在弯弯曲曲的清水池中。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然而看着这个却伤人心。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佳人徘徊往返的脚印。

【创作背景】

诗人于公元762年(宝应元年)结婚,时年二十六岁。婚后十几年,夫妻“宾敬如始来”,感情非常融洽。不幸妻子中年病逝,抛下丈夫和儿女。中年丧偶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更何况他们是一对感情深挚的夫妻。诗人异常感伤,写下悼亡诗十九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怎么不伤人心呢?

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颈联“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显得芳树新美,远枝摇摇,生机盎然。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上一篇:失望的成语下一篇:大课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