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父亲经典美文

2024-09-08

柔软的父亲经典美文(精选6篇)

柔软的父亲经典美文 篇1

柔软的父亲经典美文

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

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时,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就像那个让我难忘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酸楚和爱怜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柔软的父亲经典美文 篇2

一、文学鉴赏作用

经典美文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与文笔的优美性。 故此,阅读教学经典美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视觉去触摸与感知充满童趣的艺术形象“我”、善于编造美女蛇故事的艺术形象长妈妈、教给“我”雪地捕鸟技巧的艺术形象闰土的父亲、略带迂腐却严厉且是“本城极方正,质朴, 博学”的艺术形象寿镜吾先生。其次,引导学生用诵读的方式品味“不必说 …… 也不必说 …… 单是 …… 就 ……”等句式的整齐美、节奏美、音乐美等。再次,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等语言的生动美、形象美等。然后,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 将绳子一 拉 , 便罩住了 ” 中 “ 扫 ”、 “ 露 ”、 “ 支 ”、 “ 撒 ”、 “系”、“牵”、“罩”的用词准确等。 最后,引导学生启动丰富的联想思维与审美思维等诱发其特定的审美情感,以此达到激发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之目的。

二、素材积累作用

素材是构建文章的基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诸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经典美文,不仅是作者对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的追求与作者聪明才智的结晶,还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极为丰富且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写作的素材,如此,正好弥补了初中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材不足的缺陷。 笔者认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至少为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提供了下列诸多写作素材: 1.课文第二段中提供的描写夏天景物的素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2.描写充满儿童生活趣味的素材:在百草园翻断砖捉蜈蚣与斑蝥、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迫使其放屁与喷出烟雾、因为想拔到像人样的何首乌根而弄坏泥墙、摘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的覆盆子”、夏夜里听长妈妈讲赤练蛇的故事并由此感到“做人之险”、冬天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等。 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在其后面的园子里“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等。对于上述素材,同学们只要在阅读时加以内化,写作以 “夏景”或者“童趣”为话题的作文时,便可以直接移植到作文中。

三、写作示范作用

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下水作文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难免会出现粗制滥造等不尽如人意之处。而入选语文教材中的诸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经典美文则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文质兼美的示范资源。故此,我们如果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与课堂写作示范有机结合起来, 则会起到极好的作文训练效果。比如,我们可以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写作范本,从下列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1.景物描写类的仿写:主要仿写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对百草园夏季景物的描写。可以将仿写的话题换为“春景”或者“秋景”或者“冬景”等。

2.句式仿写:引导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一个句子,体味这种句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3.人物动作仿写:主要仿写冬天雪地捕鸟一段,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4.人物肖像描写:学习文中对寿镜吾先生外貌、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主要描写班级中某个老师或者同学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文中不准提及被描写者的姓名,写好后依次在班上大声朗读。被同学们猜中所写之人者即为佳作。

5.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技巧:将文章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二个部分,中间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父亲,杨照最柔软的角色 篇3

尽管《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在市面上被定位为“教养书”,杨照却加以否认。他说李伟文的《教养可以这么浪漫》、《教养,无所不在》等一系列著作才真是教养书。

《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是杨照给女儿爱的书写,可它不全然是感性的告白,全书交织着丰富的义理,以女儿的好奇与困惑为经、杨照的生命经历与感悟为纬,展开两代之间亲密又知性的对话。彼此对照,彼此聆听,彼此提携。

书中侃侃地对女儿诉说看世界的方式、待人处事的道理,“因为我觉得我还是想要告诉她我相信什么;第二是想要把她这一段时间所遭遇的事情、她所想的、所说的,帮她记录下来。”杨照是一个以字维生的人,可他女儿并不,于是他透过自身专擅的文字书写,为女儿的成长注记,同时也提供了有条理的注释。

我小时候是这样长大的

杨照一路陪伴女儿成长,为她保留来不及记忆的时光,而他仿佛也掉入时光机,不断照见过往的自己,藉由个人经验和女儿展开对话。当初写作时,就设定以这种方式出发吗?“没有!这是被我女儿逼出来的……”杨照赶紧撇清,将问题推到了女儿身上。他记得,从小每回叫她做什么或跟她说些什么,她总是不由得反问:“那你自己是这样吗?你觉得这样是对的吗?”这是孩子的本能,强大,让人无从回避。于是,杨照习惯性地告诉女儿,他小时候是如何长大的,以致现在有了这样的判断和信仰。

“我理解到,把小孩教好,给他们强烈的正直道德原则,是帮助自己对抗老化最好的准备。”这是杨照养儿防老的独到法门。

杨照记得有一次女儿练琴练得一塌糊涂,散漫到了极点,他一气之下,便向她下达最后通牒:“我现在很想做一件事,我想处罚你,我想把钢琴锁起来不让你练琴!”只见她露出不解的神情,好奇父亲怎会有如此奇怪的举措。他只好从实招来,原来他儿时被小提琴老师处罚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老师一周不准他练琴。这恐惧长久深埋在他记忆中,终于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里,反射性地爆发出来。由于女儿学音乐,因此她碰到的问题很多都不是杨照现阶段面临的课题,必须回溯到三十年前他还在学琴的时候。过去几十年他从来不去回想、也不愿谈论的学琴经验,自然而然地,慢慢浮现上来,而他也才逐渐能够面对那段压抑、难言的苦痛经历。

孩子,决定父母变成什么样的人

向来形象正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杨照,不免让人好奇他的教养守则。“我跟女儿啊,没有太多原则,我太太最常骂我的就是,我跟女儿互动没有原则。因为妈妈很有原则,所以爸爸就变得很没有原则。”说这话的时候,杨照笑得开怀,对于自己丧失原则一事,一点也不以为忤。

事实上,孩子甫出世时,杨照就跟其他父母一样,对于孩子的未来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她一、两岁的时候我有很多很多想法,希望她变成什么样的人、希望她不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可是没有持续太久,大概到她小学二、三年级,我就已经不在意这些了,因为你知道没有用,你只能坚持一些很基本的原则,譬如你只能坚持希望她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比什么样的生活会好一点,以及为什么。”

“为什么我不讲‘教养’,因为这不是教养,或说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教养。”就杨照的观察,某种程度上,是孩子在决定父母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现在我们看到的他,有一部分得归因于他的女儿。

女儿成长的岁月中,有很长时间是在车上度过的,有时是接送上下学的途中,有时是全家出游。杨照说,她特别喜欢站起身,将小脑袋瓜儿凑到车子前座中间的夹缝,跟他们说话。不容易入眠的她,睡前也常央着父亲跟她说故事,“我们很多事情是这样讲出来的。”

杨照常带家人旅行,藉由阅读人间这本大书,进入不同的生命景观,积累更丰富的感受。有一回,他带女儿去北京紫禁城,可无论他再怎么努力描绘昔日宫殿的情景,她都无动于衷,一脸疲态,因为感应不到其中的故事。前阵子,他们再度赴京,“当然我承诺她不再去紫禁城,可还是可以感觉到她成长了。我们这次去了潭柘寺和戒台寺,她就非常喜欢。我发现她对于历史古迹相对没有那么大兴趣,可是到潭柘寺看到那棵几百年的大银杏树,她真的非常有感觉。”杨照的语气里,不自觉流露出作为父亲的欣慰。

父亲经典美文 篇4

在重庆爱德华不孕不育科室里,这样的女性患者我见过多位。面对她们的疑问,我笑着答:“你可以选择借精生子,从精子库里面获取精子,而后采取人工受精的方法受孕。不过,这样的话,有个问题的答案你必须想好?”女性朋友一脸希望地问:“什么问题?”

“你得想好孩子的父亲叫什么?”见女性朋友不明白,我继续解释。“你是满足了要孩子的愿望,可你的孩子面对的是从一出生就不知道老爸是谁的尴尬。因为从精子库获取的精子,精子的主人是谁,连你也不知道。难道你想让孩子一生在需要填的简历表父亲那一栏,都写上‘精子’吗?”

有段时间,我喜欢看《妈妈迷呀》,梅姨(梅丽尔史翠普)演得真是好,可是一部那么快乐的喜剧(贯穿了我特别喜欢的ABBA的歌)让我看了眼泪汪汪。故事是一个单身母亲的女儿,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寻找父亲是她的心头痛。在她就要举行婚礼的时候,邀请了三个可能是她父亲的男人来参加她的婚礼,以完成她的心愿。她母亲也不能确定到底哪一个是孩子的父亲。当然,故事的结局是完美大团圆。这个女孩子好歹从母亲的日记上找到了三个可能的男人,还能得到他们的地址给他们发出邀请,希望婚礼上有“父亲”存在。

如果你是借精买精得来的孩子,她难道要写信给精子库吗?人生已经不易,难道你还要在孩子出生前就给她定下如此艰难的命运?这样得来的孩子,怎么会可爱活泼?

在听过我的一番讲述后,那些女性朋友打消了自己的幼稚念头,选择了结婚生子。在她们成功拥有孩子,享受拥有孩子的快乐时,都向我表示衷心感谢。

柔软的父亲经典美文 篇5

从那时起,我们兄弟姊妹3人就永远没有了父亲与母亲!恍若水面之浮萍,心里永远充满着飘零与不安。

父亲离世距今整整三年了。

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可是该怎样去写,始终没有想好。在我眼中,父亲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我与父亲也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对父子,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故事。即便是这样,我仍想写一写父亲,因为三年来,他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他长得不算魁梧,但很强壮,曾经当过生产队长,向来是带头干活最多的人。在我的心目中,他好像非常爱好干活儿,干起活儿来不知停歇。生产队时干完队里的活儿,每天至少要去田地里拔三大筐草,然后晒干之后储存起来,一年下来父亲、母亲能拔草(晒干后)3、4千斤,年底卖给生产队喂牲口,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在我的记忆里,家里每年都是卖草最多的人家。父母就是用他们那双勤劳的双手养活着我们兄弟姊妹3个。父亲的勤劳是闻名的,在村里屈指可数。他的这种勤劳的基因也遗传给了我们兄弟姐妹。

父亲是一个实诚人。他为人处事从来不会有坏心眼儿。早些年,农村盖房修屋都是兄弟爷们儿无偿帮忙,不讲报酬,讲的是乡里的情分。父亲从来都是谁叫都到,且干得卖力。也正因为如此,他在村子里口碑甚好。1966年邢台地震时,我们这里也受到影响,家里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倒塌了。凭着父亲热心助人积攒的人脉,我们家硬是在人工零成本的基础上搭建起了三间北房。

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的不善言辞到了极致,近乎木讷。父亲很少能条理的叙述一件事情。虽然如此,但是他却有着三个语言能力超常的亲家。几十年下来父亲竟然没有和任何一个亲家坐下来拉拉呱、吃顿饭。父爱如山,重且沉默,但作为儿子的我,却能深深体味。记忆里,父亲几乎没有对我进行过一次说教,没有用语言表达过一次教我如何如何的道理,但是他的的确确教育了我,是用他待人的真诚、勤奋的劳作潜移默化地教育了我。

儿时的我酷爱历史,喜听评书,几近痴迷。拥有一部收音机是我儿时最大的梦想,但我知道花“巨款”买收音机是家里的经济条件所不允许的。记得儿时,父亲唤着我的小名逗我:“多拔草,攒够了钱,给你买一个(实事求是的讲,我也是很勤劳的,很早就开始下地拔草了,在我六岁的时候独立承担起了拔草喂猪的任务。)”此后,我拔得草更多了,干活儿更卖力气了。不久之后的一天中午,当父亲变戏法似的拿出收音机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长大后,我意识到,凭我拔草卖的钱在当时是不足以攒够那笔巨款的。

1986年夏天的一个中午,邮递员将中专入取通知书送到我们家的时候,正在午睡的父亲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我做梦,小庆考上了。”父亲表情的夸张是我从前没有看到过的。当年考上中专在村里来说是比较轰动的,父亲虽然嘴上不说,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自豪。我是在3000公里外的湛江上的学,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是父亲把我送到学校的,到了学校后,父亲让我上床休息,然后用他那笨拙的从没有洗过衣服的双手给我洗起了衣服。春节放假前,父亲在大街上等着我回家,逢人就说:“小庆该回来了。”当然这是听别人说的,父亲当面并没有说什么。放假期间,父亲会偷偷的看我与同学们之间的往来信件。当年我非常不理解,甚至有点烦,当我的儿子长大之后,我才明白,父亲不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是在用真爱关心着我的一切。

小男孩从小就是喜欢舞枪弄棒,儿子也不例外。对儿子的童年来说,生活条件大有改观,是地地道道的城里小孩了,玩具自然不会缺少,但每次回到老家,父亲总会找来一块硬硬的木板,生生用镰刀削出一把逼真的宝剑来。这样的宝剑不知道有多少把,而这也是儿子记忆里最称心的玩具,遗憾的是没有保留下一把来。

年轻时,父亲的身体是那么强壮,真的没想到会得病,尤其是母亲去世后,父亲的身体衰弱得很快。即使有病,父亲也不想随我们住,就想一个人呆在那所老房子里。父亲病重期间,有时会很烦躁,有一次妻子做饭,他嫌油烟味太重,数落妻子,妻子倒理解没说什么,但是我受不了了,我大声地吼了父亲,父亲没有再说什么。这件事情让我心里不是滋味,我怎么能这样对待父亲?父亲即使烦躁也很少冲我发火,我说什么他都听,想不开的事情,我开导他,他也能解开心中的疙瘩。病重期间,每天需要打退烧针,俗话说,久病成医,我们兄妹三个都学会了打针,但是父亲最想让我给他打针,说我打的不疼。

父亲是一个坚强的人,即使到弥留之际也没有卧床,每天坚持起床,病重期间偶尔会小便失禁,他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很自责。父亲得的是肺癌,呼吸困难,为了解除的他的痛苦,我给他买了坐便器,让他在屋子里解大便,他说什么也不肯,说太脏, 不想太麻烦我们。坐便器买了之后,父亲只在屋里用了一次,还是在儿女们“发火”的情况下。

病魔最后还是夺走了父亲的生命,我很悲痛,父亲在,家才在。父亲在的时候,我最怕手机铃声想起,第一想到的就是父亲病了。我一直都觉得那是一种折磨,父亲刚刚去世的前几个月,我还从梦中惊醒,梦到又夜里接父亲电话了,然后会久久不能入睡,仿佛父亲并没有走,他在召唤我去照顾他。时间一长,不再做那种梦了,感觉轻松了许多,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睡觉了。可是,时间再一久,我又莫名惆怅起来,这种轻松是用老父亲的命换来的,不划算!我很想再回那种有牵挂折磨的日子。父亲在的时候,我最怕手机铃声想起,第一想到的就是父亲病了。我一直都觉得那是一种折磨,父亲刚刚去世的前几个月,我还从梦中惊醒,梦到又夜里接父亲电话了,然后会久久不能入睡,仿佛父亲并没有走,他在召唤我去照顾他。时间一长,不再做那种梦了,感觉轻松了许多,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睡觉了。可是,时间再一久,我又莫名惆怅起来,这种轻松是用老父亲的命换来的,不划算!我很想再回那种有牵挂折磨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三年后的清明节,又是凄雨纷纷。

敬爱的父亲,你在天堂安好否?

儿子想您!

(文/刘建国)

 

借鉴经典美文指导学生写作 篇6

一、着眼经典美文文本, 养成读记结合的良好习惯

经典美文虽然具有上述诸多审美功能, 尤其具备极好的写作示范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厚积而薄发”的道理, 不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那么, 无论具备多么高的写作示范价值的经典美文也会在学生的泛泛而读之后被学生忘之于脑后, 更遑论借鉴、模仿其写作技巧了。故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在激发学生愿读、想读、乐读经典美文浓厚兴趣的前提下, 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做读书笔记。因为, 学生只有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才能积累写作素材, 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读书笔记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两种:首先是摘抄积累型。就是圈点摘抄课文或者课外经典美文中的精彩语句、名人名言、成语、警句等, 以此启迪学生思维,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语感, 丰富学生写作语言。比如教学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 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中流传千古的“人有悲欢离合, ……千里共婵娟”等名句摘抄下来, 以便随时记诵和写作时运用。其次是提纲挈领型。即引导学生在阅读、鉴赏经典美文之后, 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行文思路、结构特点、语体风格等, 学习经典美文突出主题、谋篇布局、表达情感等诸多方面的技巧。

二、依托经典美文文本, 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1. 依托教材中的经典美文文本, 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美文很多, 教学时, 我们应该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链接点, 引导学生开展仿写、缩写、扩写、续写、补白、改写等形式的随堂写作训练活动。比如, 教学完周密的《观潮》之后, 我曾引导学生回忆每年观看当地端午节划龙舟竞赛的场面, 引导学生模仿《观潮》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 以《龙舟竞赛》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因为有范文可供参考, 又有亲身感受, 所以, 写出的作文大都条理清晰, 情景交融, 精练而生动形象。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通过上述仿写实践, 不仅加深了对《观潮》的理解, 还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2. 鼓励学生自找课外经典美文, 开展仿写训练活动

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 常常对某些文章的主题或内容或修辞或布局谋篇等饶有兴趣, 不仅自己阅读鉴赏, 还常常推荐给同学一同欣赏。据此, 我一方面向学生推荐适合于学生阅读、模仿写作的经典美文, 比如《意林·作文素材版》《读者》等, 一方面鼓励学生精选其中的某些片段或者某篇经典美文进行大胆的、持之以恒的仿写,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 《读者》汇聚了经典的华章, 为学生的仿写提供了题材新颖、情调别致、风格多样的经典美文, 为学生学习经典美文的写作技巧搭建了不可多得的平台。比如, 有位学生在《读者》2013年24期读到一篇《当我们羡慕别人时》的文章, 从中得到灵感, 便仿照这篇文章的叙事模式和布局谋篇, 写了一篇题为《我最思念的一个人》的练笔。其语言流畅质朴, 情感真挚动人, 结构也非常完整。

三、掌握批、改、评价学生作文的技巧

1.个人改、集体改相结合。学生作文完成后, 教师布置学生自改自批, 然后再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互批互改。其法: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择一篇作文让学生互相讨论, 共同修改。集体批改时, 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 比如修改习作的格式、错别字和病句等。某些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 可以从习作的主题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完整等角度切入。集体批改作文期间, 允许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互相探讨、相互补充。之后, 由学习小组长将批改意见写成书面文字。如此持之以恒, 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很快。

2. 当面批改。当面批改, 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也是最容易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批改方法。因为当面批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优点:教师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找出辨析作文中的错误; 可以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通过亲切交谈,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内容的真实性; 教师可以对作文困难学生给予恰当的个别指导, 引导作文困难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 限于时间, 当面批改学生作文只能有针对性地偶尔为之。

3.以评导改。以评导改的过程, 既是引导和鼓励写作水平高的学生既要写出真情实感又要大胆创新的过程, 又是尽量挖掘作文困难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以此鼓励其作文自信心的过程。其法:教师将选定的某篇学生文章印发给每个学生, 然后进行现场点评和修改示范。当然, 这种以评导改的方法, 比较适用于下列2种情况: (1) 结构比较完整、语言比较流畅、主题比较鲜明的优等习作; (2) 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具有明显缺点的习作。

上一篇: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下午题答题技巧下一篇:银行实习证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