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2024-05-16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共11篇)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篇1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古希腊伦理学家尽管对幸福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大都认定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并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理性精神.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与以感官快乐或以德性自身为幸福的思想学说不同,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并相应地强调公民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的一致性,其思想学说具有综合、整合的性质,因而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及古希腊幸福论思想的历史考察是研究幸福问题的重要视域,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 者:温克勤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刊 名:理论与现代化英文刊名:THEORY AND MODERNIZATION年,卷(期):“”(3)分类号:B516关键词:幸福 快乐论 德性论 德性幸福论 幸福问题的研究视域 德性幸福论的借鉴价值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篇2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至善

古往今来, 无数中外学者都对幸福做过研究, 早在古希腊时期, 幸福主义伦理学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就立足于他所处的时代, 汲取前人的思想, 通过一系列研究, 最终确立了关于幸福的理论体系,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今天的社会, 仍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在现实社会中, 更多的人将“幸福”定义为一种享受主义, 研究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幸福”, 将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幸福观, 让我们更加理智地选择生活, 指引我们走向真正的幸福。

一、幸福的定义

什么是幸福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标”。我们想要的也是获取幸福。当善作为某种目标时, 它便与幸福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 幸福就是一种至善。

不仅仅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幸福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并且指出它不是肉体的德性, 而是灵魂的德性。提高灵魂的素养, 达到某种实在的境界, 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阿奎那曾说过“幸福是人的最高境界, 同样也是所有人都想到达的顶峰。”这个顶峰到底是什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进行了三方面的论证:第一, 沉思是最高等的实现活动;第二, 沉思是最为连续、最为持久的实现活动;第三, 沉思活动最令人愉悦。在沉思中, 我们收获的便是最高的善, 最大的幸福。

二、幸福的内容

生活中, 我们选择快乐, 追求幸福, 那么幸福和快乐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将幸福和快乐等同起来, 认为快乐或者悲伤便是划分幸福与不幸福的界限;另一种观点是把快乐排除在幸福之外, 认为快乐与幸福毫无关系。亚里士多德批判了这两种观点, 在他看来, 快乐是不能脱离幸福而存在的, 但又不是幸福的总体诠释, 快乐仅仅是幸福的一部分内容。一个快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 但一个幸福的人肯定是快乐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活中既有总体意义上的幸福, 也有个体意义上的幸福。个体幸福和建立在城邦文化之上的城邦幸福有什么关系呢?首先, 人是城邦中的人, 离开了城邦, 人就不能称其为人, 所以, 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人获得善值得嘉奖, 一个城邦获得善却更加神圣。由此可见, 亚里士多德更强调的是城邦幸福, 城邦幸福高于个人幸福。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统一, 但是当城邦幸福与个人幸福发生冲突时, 个人幸福应该做出一定的牺牲, 帮助城邦幸福更好地实现。

三、怎样实现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到了中世纪被歪曲为来世的幸福, 甚至是世俗之人不可能到达的天堂幸福, 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本意是不相符合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人的幸福是现实的幸福。作为现实的幸福, 我们更应该努力去实现它。我相信:我们为我们的“幸福”多付出一些, 多努力一些, 便有可能实现我们的“幸福”。那应该怎样付出?怎样努力?

首先要有保证幸福实现的环境, 这便要求我们坚持社会正义和法律。只有保证了这个社会的正义, 公民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才能得到更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东西, 才能实现最终的幸福。同样, 一个社会只有建构了完善的法律, 这个社会才能更好的运作, 社会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机器才能更好地运转, 才能保证“幸福”有存在的良好环境。

其次是对“幸福”的定义和内容作出正确的诠释。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中, 幸福是一种至善, 是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 沉思是最大的幸福。只有明确了幸福的定义, 我们才知道我们为幸福努力的方向是什么。除此之外, 明白快乐仅仅是幸福的一部分, 我们不是仅做一个快乐的人, 我们要做幸福的人;城邦幸福与个人幸福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要努力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当二者发生冲突时, 我们要准备好牺牲个人幸福成就城邦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定位, 而不是走入我们预设的表面幸福实则非幸福的误区。

最后是培养德性, 提高自身的修养。幸福离不开德性。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德性之人, 还需要德性之行。对于幸福, 我们不能忽视精神层面。要想实现真正的幸福, 也唯有提高我们自身的修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培养德性追求幸福尤为重要, 知识殿堂里的熏陶也变得尤为必要了。

四、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今天的社会的现实意义

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每一个人都想追求幸福。但是在物欲横流、享受主义盛行的今天, 很多人以想获得幸福的名义, 追求财产、声誉、利益……他们认为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 就是所谓的“幸福”, 他们把幸福定义为消遣, 这是一种多么滑稽的观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观点, 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幸福观, 对于我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一, 我们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而且应该把追求幸福生活作为我们的人生目标。人生如果失去了这个目标, 最后只能触礁沉入大海。而目标的出现, 就像海上的明灯, 会指引我们向前, 最终实现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

第二, 追求幸福的生活, 并不是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我们要反对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如果仅仅沉浸在财富和地位为我们带来的“幸福”中, 我们只能淹没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浪潮中。生活中, 只有降低物欲, 才能走向真正的幸福生活。

第三, 幸福生活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如果每天坐等幸福来临, 那可能幸福还没来临, 你早已被痛苦折磨得闭上双眼了。为了人生的最终目标——幸福, 我们必须努力拼搏, 不断积累生活的财富。特别是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 应该不断积累知识, 提高思辨能力, 修炼好自己的“内功”, 努力使自己的品德始终与道德德性所要求的一致。

总之,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于今天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要想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必须把幸福作为人生的目标, 并且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树立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观念, 不断奋斗, 创造实现人生幸福的条件, 并为之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3.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篇3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善;德性

中图分类号:B502.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52-03

追求幸福,获得幸福,这是每一个人都期望的人生目标。可是,幸福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整合其人学、伦理学、政治学,首次构筑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幸福论理论体系。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丰富多彩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人生体悟,对生活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从而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道路。可是,究竟什么是幸福?我们如何获得幸福?通过追问与思考,我们有必要将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进行重新解读:他是怎样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并从中将问题一步步呈现出来,又是运用何种智慧来解答这些问题的。借鉴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一定能为我们带来许多人生启迪,从而拓展我们的智慧空间,踏寻最佳的人生幸福之路。

一、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定义

(一)幸福是最高的善

善,即好。希腊文是agathon,可以是some good,也可以是the good,在希腊人眼中任何好的东西都是善。中文的“善”却没有如此宽泛的涵义,只有道德上的好才能称之为善。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善是个价值概念,是价值论意义上的善,而不具有纯粹道德的意味。他正是以此为基点来理解善,并且将其作为幸福观论述的逻辑起点。按照他的观点,善便是目的,人们的一切活动和探索过程、一切实践和各种不同的选择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善。“每种技艺与研究,同样地,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有人就说,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1]。每种不同的行为所追求的目的是不同的,有多少种活动、技艺及科学,就有多少种目的,如“医术的目的是健康,造船术的目的是船舶,战术的目的是取胜,理财术的目的是财富”[2]。人们进行具体行为都有自己的目的,不同的行为旨在寻求各种具体的善,但归根结底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追求终极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终极的善就是幸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外在物质的享乐,也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善的相”。因为我们选择幸福仅仅只是因为幸福本身而不是因为其他目的。惟有为了它自己而去追求的东西才是最完满和最后的目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的善的意义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不掺杂任何别的东西,纯粹以自身为目的的,所以是最高的善。

(二)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谈论幸福时认为把幸福定义为最高善是种同语反复,还应该着重地谈谈它究竟是什么。他认为,从人的功能和活动方面看就能清楚地说明,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前提。一个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他就将获得幸福;一个人没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习惯,他就注定不会享有幸福。为了进一步阐明幸福的内涵,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必要对德性进行深入剖析,他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两种,理智德性是人的思维方面表现的德性,是思考、推理的德性;道德德性表现为慷慨、谨慎,是人的行为优良所体现的德性。理智德性出于教导,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道德德性则出于习惯。亚里士多德在对德性作了分析之后,进一步指出,人的幸福不仅在于拥有德性,更重要在于德性的实现。如果你只是拥有而不去运用它,就如同沉睡的人一般无法产生任何结果,好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只能是奢望,是天方夜谭,只有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德性的践行才能获取好的结果。就像在运动会中,即使再貌美、健壮的人只要他不参与竞技,他就永远不会获得桂冠。获得荣誉的只能是参加比赛的人(冠军产生于这些人中间)。人们只有在拥有高尚德性的基础上践行高尚的行为,才会最终拥有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幸福不是因为做一件或几件好事就能够终身拥有,而在于一生之中都践行合乎德性的活动,在于活动的持久性。他指出:“一只燕子或一个好天气造不成春天,一天的或短时间的善也不能使一个人享得福祉。”[3]

(三)幸福是最快乐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快乐伴随着幸福。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七卷第十一章开始讨论快乐时就说,许多人认为幸福包含了快乐,“福祉”(makarios)这个词来自“享福”(malachariein)。并且希腊文eudaimonia和它的英译happiness都有幸福和快乐的意思。因此幸福即是令人快乐,让人觉得可爱,乐于去追寻的。但是并不能把幸福归结为快乐,只有那种受理性指导的、高层次的快乐才是幸福。很多人口中谈论的快乐并不是本性上的快乐,这些快乐看似能给人们带来一时的愉悦,快感,但就这些快乐本身来说是彼此矛盾、抵触的。惟有始终符合德性的行为,才具有本性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没有冲突矛盾的快乐,是最快乐。任何与德性相关的事情不可能不伴随着快乐和痛苦,做基于德性的事情就是快乐的,如前所述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那么快乐就从属于幸福。

(四)最高的幸福即思辨活动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两种,而理智德性又高于道德德性,理智德性是最完满的德性。因此,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幸福最终归于灵魂合乎理智德性的实现活动,合乎理智德性的实现活动是强大、持久、快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足,属于最高幸福。而理智德性是通过沉思活动、思辨活动形成的。因此,思辨活动是最高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生活在世界上过着三种生活,即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前两种生活都过于肤浅,只能使人们处于低层次而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惟有思辨生活才是最高层次、最好的生活,才能使人享有最高幸福。因为思辨是实现人的本性中最好的部分,人们进行思辨活动仅仅是因为它本身,它自己就是目的,具有自足性和持久性的特征,通过思辨使人们享有纯洁的快乐和纯粹的幸福。因此思辨和幸福呈正相关,有思辨的地方就有幸福,思辨越多幸福便越大。这种思辨幸福虽可实践,但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而过着这种思辨生活的、有智慧的人是最幸福的。在古希腊,哲学家被称为“爱智者”,他们进行的就是思辨活动。因此,可以说只有哲学家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

二、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获得的途径

关于幸福如何获得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第九章和第二卷第一章中寻求答案,亚里士多德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我们不敢确保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获得途径的理解和掌握,就一定能取得追求幸福的最佳方案。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通过学习能够不断地领会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真谛、了解幸福的内涵,这必定会在我们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带给我们更多地启发与灵感。

(一)从事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在清楚地说明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时,实际上也将如何获得幸福的方式告诉了我们,那就是从事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说明幸福是一种实现活动而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需要人将潜在的本质充分地实现,进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同时他也规定了这种实现活动的标准——灵魂合乎德性。亚里士多德关于德性的划分有利于我们探讨幸福获得的途径,下面我将沿着这条理路继续幸福的探寻。“理智德性主要通过教导而发生和发展,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4]。理智德性需要教导,通过对一般的、普遍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熟习,才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一种大智慧,具有将一切了然于胸的大情怀。当灵魂合于理智德性地沉思,它将对宇宙、人生的一切惊诧和困惑在沉思活动中无拘无束地以极高的智慧体察、了悟,那是何等的快乐、欢欣的幸福!道德德性的养成主要是依靠习惯的力量,“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善”[5]。在习惯的熏陶下,人们的心灵就会受到教化,去除情感、欲望的任意妄为,从而行为既不会过度也不会不及而达到“中道”。道德德性不是以理论本身为目的,而是要生成优良的品质,能够行为得当,通过进行现实活动在做事中做人,获得他人及自我的认同,获得内心的自我满足和愉悦,从而到达最高善——幸福的彼岸。

(二)努力习得并一生从事高尚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不是人先天就拥有的,也不是上帝赋予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培养获得的。从这点来看,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享有的。因为“所有未丧失接近德性的能力的人都能够通过某种学习或努力获得它。而如果幸福通过努力获得比通过运气获得更好,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就是获得它的方式”[6]。所以要想获得幸福,我们就要积极进取,努力奋斗。即使遇到困难和阻力都不能放弃,而应该锲而不舍地追求幸福。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幸福的获得需要一生的时间。“幸福,如所说过的,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7]。幸福的人要想永远保持幸福、拥有幸福,就必须使他的灵魂和实践活动始终同德性的标准保持一致,毕生都从事高尚的行为。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意义

麦金泰尔在其重要著作《追寻美德》[8]中评价道,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传统,是我们高度确信的关于认识论和道德资源的最佳范例。他认为当代道德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拒绝接受以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为中心的道德传统。虽然亚里士多德德性思想存在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的精神实质没有改变。解读和重温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使历久弥新的智慧为人们追寻幸福提供一种新思路、新启发。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有利于激励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会获得幸福。要想获得幸福,就要脚踏实地的从事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实现,特别是创造性活动的实现,把握幸福的真谛。当今社会,许多人把幸福看成是来自机遇和命运的安排,因此将自己禁锢在“坐等幸福”的状态中,亚里士多德强烈反对这种消极态度。他认为幸福的获得是积极进取和努力奋斗的结果,幸福和努力程度正相关。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憧憬幸福美满的生活,热爱生活,对待生活充满热情与希望,努力践行良好的德性,踏寻幸福的过程中勇往直前、矢志不渝。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彰显了对待生活的热情,体现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学习与领悟,激发了当今年轻朋友们勇于追求幸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激励人们要为真理而奋斗

亚里士多德以人的三种生活为基点进行讨论,提出幸福不是简单过一种享乐和政治的生活,不在于外在物质的享受、金钱权利的获得,也不在于欲望的满足,而是灵魂按照理智德性做积极的实现活动。好的生活和好的行为就是幸福,幸福就是过一种思辨的生活,理论的思辨活动是最高的幸福。哲学家即爱智者,他们所从事的就是思辨活动。因此,只有哲学家的生活才是最幸福的。哲学家从事思辨活动只是为了追求真理自身。这样,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对真理的追求是人一生中最大的价值和最高的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激励人们为真理而奋斗,通过追寻真理获得人生最高的幸福。

(三)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有利于集体主义原则的落实

亚里士多德将个人命运和城邦兴衰联系起来,认为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是一致的,并且,在危机时刻人们应该牺牲个人幸福保全城邦幸福。我国所提倡的集体主义原则也是如此,主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统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了集体利益有时会牺牲个人利益。现阶段,我们把集体主义原则当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但这个基础却相当薄弱。人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个人的利益,不去关心集体的利益,或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虽然集体主义原则理论性很强,但在实际生活中操作性却不强,如果我们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指导,就会认为损害集体利益是不合乎德性的行为,是不会获得幸福的。因此,对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普及和重视,为我们弘扬集体主义精神,践行集体主义原则,抵制个人主义的侵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3〕〔4〕〔5〕〔6〕〔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麦金泰尔.追寻美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亚里士多德幸福论 篇4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1)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为此,他对欲望做出了分类,欲望包括自然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不可或缺的欲望与无关紧要的欲望。只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欲望才是必须满足的,而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前提。(2)快乐生活在于改变思维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由于怕死,人们试图防范他人,求得安全;对安全的追求又导致人们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他认为,人不必相信各种占卜、迷信、祭祀,而应相信自己的感受,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他教导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享乐,真正的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伊壁鸠鲁指出,达致快乐生活不在于获得财富,而是要改变思维,学会从无限攫取型的追求中退缩,改变抱怨、不足、懊悔的心态,转向满足、感激的心态。例如友爱是因自身而被想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是值得追求的。但是为了获得友谊,友人间必须相互扶助。

(3)快乐是心灵的快乐

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持久的、不伴随或较少伴随痛苦的快乐,即心灵的快乐。他倡导一种比较严肃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一些生活戒律,以使个人摆脱偏见和限制自己的欲望,获得知足,达到内心的宁静。

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异同比较

伊壁鸠鲁享乐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遵循两种不同理论的路线,伊壁鸠鲁的快乐义是基于感觉,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视图是遵循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路线,它的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和目的论。在这两个不同的系统的理论基础,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有同样的效果。

相同点:

1、快乐和幸福是最高的善

当谈到快乐或幸福的状态,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非常注意突出快乐或幸福是最高的、是最好的。伊壁鸠鲁认为幸福生活的开端和快乐因为我们认为幸福是第一位的好,是最自然的好。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有了快乐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同时生活的目的也是追求快乐。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是最好的。那么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身体的健康、没有灵魂的担心,即身体和精神的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有任何疼痛或疾病,心理干预着某些思想,不能说他是幸福的。在这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伊壁鸠鲁强调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这是精神,而不是仅仅追寻身体上的快乐。伊壁鸠鲁指出,幸福是最高的好和最自然的好,幸福是人们选择和判断行为的标准。

同样谈及到幸福,亚里士多德也把幸福放在最高的位置。亚里士多德认为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无论是荣誉也好财富也好,也是有它们各自的美德,幸福是万能的、最高的目的,我们 获得是幸运的祝福和对幸福的选择,幸福是最高的选择,它是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这是行为的目的。在实践中,有无数不同的目的,永远为了自身的幸福而不是为了他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最高的善。幸福属于人,而人是理性的,善就是把人类的理性功能发挥到最好的东西,因此善就是人实现灵魂合乎德行的活动。

2、幸福的条件

幸福是最高的,最终的善,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1)身体的快乐和美好

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否认身体幸福的必要条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是没有痛苦和灵魂的纷扰,身体的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而亚里士多德说的幸福、善,也是身体和灵魂的善,虽然灵魂的善是最高的,但是也不能否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幸福和外在的善

快乐,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一种豪华奢侈的生活,也不是贫穷的生活。虽然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孤独的、自给自足的最好的善是身外之物,但幸福的生活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应该以外在的善作为补充,但不是唯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外在的善能够很好的填充内在的善,例如财富是善的,等等。所以幸福的是生活也应该有必要的外部条件,饥饿贫困的生活并不开心,快乐。(3)精神的善高过一切

在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上, 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都认为德性对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想获得幸福, 就必须获得德性, 必须进行有关德性的活动。我们做公正的事才能成为公正的人;做节制的事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成为勇敢的人。人们必须知道德性品质;必须有所选择, 因其自身而选择;必须有所行动, 而且要坚持到底, 这样才能在现实活动中获得德性, 达到幸福。

不同点:

1、观点的基础不同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基于他的感情观和幸福观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源,都知道开始的感觉,原子流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的感觉,形成认识的对象。因此,感觉是最可靠的理解真理的标准。幸福和痛苦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亲密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一个人之所以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选择和判断标准的行为很合适,只要是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幸福的感觉俄经验,都可以选择,也有利于一个快乐的生活,获得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因此,感觉起源是伊壁鸠鲁观点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基于他的目的论的思想想,他认为人的行为有多种目的,但在这些目的中,有些是为了他物,有一些是为了自己,其中对自己的追求永远是最高的善,是最终目的。

2、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

在谈到个人幸福与总体幸福的时候,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出现了差异: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也就是他提出的个人的快乐就是纯粹个人的,是指个人身体上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把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联系起来,他认为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城邦的幸福, 个人的幸福也离不开城邦的幸福。

3、幸福的实现途径不同

伊壁鸠鲁认为, 快乐首先要身体健康, 那么人们就要避免做那些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 其次要使灵魂获得宁静, 就要消除对死亡和神的恐惧, 他要求人们研究自然。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要获得幸福, 首先要获得德性, 人们就要遵照德性的要求去行动, 才能获得幸福。

简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真理观 篇5

简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真理观

亚里士多德作为逻辑学的`创始人,其逻辑体系充分体现了他的真理观.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真理观实现了形式推理与经验的统一,这为我们认识真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为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 者:郭建萍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太原,030006刊 名:理论探索 PKU英文刊名:THEORETICAL EXPLORATION年,卷(期):“”(6)分类号:B502.233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逻辑视野 真理观

论亚里斯多德之悲剧观 篇6

亚里斯多德悲剧观是世界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作家要有才情;认为悲剧创作要给人以自然的印象;认为悲剧接受主要源于案头阅读.

作 者:陈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 刊 名: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年,卷(期): 8(2) 分类号:B502.233 关键词:亚里斯多德   悲剧   陶冶  

简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篇7

1.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城邦生活的黄金时代末叶, 奴隶制社会出现严重危机, 希腊城邦陷入动荡不安。在经济上, 奴隶主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使得平民陷入了极度贫困;在阶级上, 经济的不平衡导致社会机构不稳, 阶级分化比较严重, 使得奴隶主和平民之间产生尖锐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 亚里士多德试图找到一种理想的城邦形式,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思想。

2.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理论基础。

对幸福的考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梭伦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他主张中等财富的观点。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亚里士多德很大的启发, 使亚里士多德得出幸福即善。

在梭伦之后, 苏格拉底更全面地论述了幸福观。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的主张。他认为德性即幸福, 一切符合德性的行为都是善的, 凡是行善的人都是幸福的。显然, 苏格拉底的这种德性的幸福观点对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有深刻的影响。

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他从幸福的理论出发, 认为最值得追求和最永恒的只有“善的理念”, 而人的感觉欲望只是最低级的。他是对神性幸福的追求, 否定人的感官欲望。他主张人生的幸福是德性和智慧, 这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吸取精华, 去除糟粕, 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幸福观思想, 并使之成为了古希腊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幸福观。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基本思想

1. 幸福即最高的善。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每种技艺与研究, 同样地, 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的。”他认为既然所有的选择和实践都在追求某种善, 那么实践所能达到的那种善即幸福。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所做的每一种行为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然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都有其具体的善。他认为我们选择幸福是为了它自身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 我们要追求的最高的善也就是为它自身而追求的东西。所以幸福即最高的善。

2. 幸福即合乎德性的自我实现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前提, 德性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 幸福的生活就是合乎德性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尽管一个人拥有财富、荣誉和地位, 但没有德性他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 幸福就是合乎德性的自我实现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的事物中, 目的并不在于对每一课题的理论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它们的实践。对德性只知道是不够的, 还要力求应用或者以某种方法使我们变得善良”。所以, 人们要想获得幸福, 只具有德性是不够的, 还要具有实践活动。因为只有进行有德性的实践活动, 人们才能享受真正幸福。幸福不是一个人的消遣, 而是不断追求的动力。因此, 亚里士多德认为, 幸福不是品质, 而是因其自身而值得欲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

3. 思辨活动即最高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思辨活动是一种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最高幸福, 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把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 道德德性的实现活动只是第二好的。理智德性高于道德德性, 是最完满的德性, 它是通过沉思的活动和思辨的活动形成的。因此,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幸福归于理智德性的实现活动。所以, 思辨活动即最高的幸福。然而能达到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辨幸福的只是少数人, 而过着这种思辨生活的人则是最幸福的。

4. 幸福实现的外部条件。

亚里士多德把善的东西分为外在的善、灵魂的善、身体的善三种。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的善最主要的, 最真实、最恰当的灵魂善就是幸福。然而, 在许多生活中, 幸福还需要外在的善来进行补充。亚里士多德认为, 幸福的人是全部都拥有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 即“至福之人拥有全部这些善”。因此, 幸福就是人们拥有全部的善, 并进行着合乎道德的实践活动。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评价

1.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与中国传统幸福观的对比。

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相同, 所以以儒家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幸福观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存在一定的共同点:首先,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与中国传统幸福观都重视人的德性。他们都强调实践在德性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次,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在其伦理思想中都提出了中庸思想, 把是否符合中庸作为衡量道德与否的标准。

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 两者也存在着差异:首先,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是以幸福为目的, 而儒家幸福观是以道德德性为至善的。其次, 二者在中庸的标准上也存在差异。孔子认为“礼”是判断是否中庸的重要标准, 亚里士多德把法律作为是否符合中庸的标准。此外, 他们在国家的具体治理上的政治观也不同。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

2.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与中国现代幸福观的对比。

首先,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强调幸福即最高的善, 它围绕着人们的所有思想和行为而进行。他还从人的生物性角度, 强调作为人的本质而存在的是人的理性, 人们最高的幸福就是思辨。而中国现代幸福观, 对物质的需求更加重视, 积累财富是生活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们要想获得幸福必须要以必要的外在善为基础, 从而做到适度, 过度与不及都不能使我们获得幸福。因此,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次, 亚里士多德认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是属于大多数人的幸福, 但是由于人们的本性不同, 其人们合德性的生活也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只有少数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他从人的生物性角度来讨论人的幸福, 是不全面的。而中国当代幸福观是多元化的, 具有现实性。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态势, 然而价值观也具有多样性, 所以幸福观也具有多样性。

通过把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分别与中国传统幸福观、中国现代幸福观相对比, 可以得出人类以不同的思想追寻着幸福这一共同的目标, 但是其幸福观都是具体的, 这对我们的生活的现实世界具有指导意义。然而, 中国传统幸福观与中国当代幸福观也不是完整、科学的, 我们仍需借鉴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从中吸取合理的因素, 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幸福观。

3.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评析。

(1)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进步性。首先,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指出:“一切技术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标。”他把幸福观建立在德性基础之上, 以善来阐述幸福, 得出幸福是合德性的自我实践的生活。其次,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理性比较推崇, 同时也不否定人的感性欲望和需求, 这和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强调的禁欲思想不同。再者, 亚里士多德从人的感性经验生活出发, 将理性与经验相结合, 尊重事实经验, 从而来分析人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 来探讨合德性的幸福。

(2)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局限性。由于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期, 及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环境, 使他的思想也会相应的带上时代的烙印。然而, 他的幸福观也存在着相应的局限性。首先,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人的情感研究甚少, 缺乏人际性。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 他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讨论幸福, 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其次, 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他没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然而, 他的幸福观也具有阶级性的色彩。最后, 他认为沉思是至高的幸福, 但这种生活只有少数人可以拥有, 以至于使幸福具有一种神秘感, 使人们对幸福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摘要: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在其伦理思想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他的幸福观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时代, 他所在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希腊文明精神都对他具有深刻的影响, 梭伦、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对幸福的解释也为其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主要包括幸福即至善, 幸福即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思辨活动即最高的幸福, 幸福的实现需要外在的条件四方面内容。本文通过把他的幸福观与中国传统幸福观、中国现代幸福观相对比, 来阐明其幸福观具有以德性为基础、崇尚人的理性、尊重事实经验等进步性和缺乏人际性、阶级的神秘色彩等局限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至善,德性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亚里士多德 (著) , 苗力田 (译) .亚里士多德选集 (伦理学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艺诺.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4.

[4]桂琴.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D].昆明:云南大学, 2010.

[5]继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是品质[J].天府新论, 2009 (3) .

[6]贺姝.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及其思考[D].武汉:湖北大学, 2013.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及其现代思考 篇8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现代思考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以人的本质为起点,认为幸福是至善,是人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来阐述幸福要在现实活动中以中道为原则来实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之所以有价值有意义,是因为它是几千年的产物,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我们有必要通过认真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来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得以借鉴。

一、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方面,希腊社会城邦国家在经济上都一个独立的个体,公民在城邦中拥有奴隶和一定的财产。奴隶作为组成家庭的财产要素之一,在城邦中有着许多生产生活活动,这使人们在满足生活活动需要的同时,还有够多的时间去从事其它的社会活动。①另一方面“任何民族的道德传统根源都是一种关于人性的看法。”②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提出的。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的动物”是亚里士多德两个重要的论断。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幸福的生活便是理性的生活。“人是理性的动物”告诉人们幸福生活的生活方式,“人是政治的动物”是告诉人们哪种政治制度更适合这样的生活方式。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幸福的内涵

首先,幸福即至善。亚里士多德是认为人类一切活动都是为某种目的,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善,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明幸福,因而他认为幸福就是善,至善就是最高的幸福。虽然我们都有自己内心所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的行动中也体现着善,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具体的实践性活动去追求一个最终的、完满的善来实现真正的内在幸福。而善是人们的各种现实活動所追求的目的。③简言之,幸福就是至善。其次,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幸福在于他是有没有在善的指导下去进行实践,而不在于他对某种德性的思考。幸福的获得在于通过自己努力实践来使自身价值得以很好地实现。幸福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人们需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获得实现真正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依赖于灵魂的欲望部分进行合乎德性的活动。④人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品质,人也必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幸福或者说至善必须在社会生活中才能体现。

(二)幸福的实现:中道原则

中道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及原理,中道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都要以中道为核心,幸福也是如此。中道原则为人们的行为或者判断提供了原则标准。中道要求我们的感性思维通过理智去控制,去指导行为,过度和不及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中道才合乎德性,所以在一切现实行为活动中,既不过度,也不不及,而是要保持其中间的部分。所以获得幸福的重要原则必须是中道,德性的本性即中道。“德性即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⑤在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三种:过度、不及、中道。过度和不及都是恶的、不好的选择,只有中道是最正确最恰当的选择,是适度的,才合乎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在于凡事需适度,任何小事都要遵循中道的原则。只要我们在中道的支配下进行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去认真努力地实践,就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三)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

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生下来就无法逃脱政治的捆绑,在某种角度来看,个人的幸福与集体的幸福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他认为,伦理学侧重的是个人的幸福,个人的德性,个人的善,而政治学侧重的则是集体的德性,集体的幸福,集体的善。个人的善与集体的善是相互统一的。他认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就如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幸福既存在于个体即某个人的行为中,又存在于集体的大环境之中,个体的幸福与集体的幸福是密切相连的,集体幸福是由个体幸福组成,它既高于个体幸福,同时又帮助个体实了现有的小幸福。“所有的公民都应该有好公民的德行,只有如此,城邦这个大集体才会成为最好的城邦集体”。⑥集体的幸福是幸福的根本,是最高的幸福。公民只有在行为处事中着重考虑到国家、民族、社会的集体利益时,他自身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幸福才能真正的实现。

三、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的现代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虽是在古希腊时期提出来的,但是凭借他对幸福的深刻认识,使当代人们的幸福观得到了启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可以有效处理我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不好的方面,人们的道德逐渐沦丧,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幸福感却降低了。在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将自身的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反应在社会上就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盛行。人们外表光鲜艳丽,内心却空洞无物。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正是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它把幸福和德性连接起来,这对于人们建设正确的幸福观是十分必要的。当今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好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必要,应该以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思想为指导。亚里士多德强调幸福是至善,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满足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去丰富我们的精神财富,要注重内在修养,以一个有德性的人的标准去规范自身,对待生活积极乐观,努力进取,去达到生活的目标,从而发现和感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二)牺牲个我,实现全社会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每个人的幸福与全社会的幸福是相统一的,每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二者也是相统一的。当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正确的价值观应该是牺牲个人的利益而维护集体的利益。但就现阶段而言,人们的意识中集体主义观念是非常薄弱的,人们更多的只是每个人自己的私利,而不在乎更为重要的集体的利益,更有甚者,牺牲集体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私利。因此,运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的思想来指导建设我国和谐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思想,深刻中带有细腻。只有通过把它带入生活中,不断的实践和领悟,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和意义。在倡导社会和谐的今天,倘若我们每一个人,多一些德性感悟,将这些美好的品质与德性发扬下去,相信我们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幸福。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解:

①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② 赵敦华.人性和伦理跨文化研究.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1

③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④ 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北京沖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

⑤ 周雯: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

⑥ 肖雪慧.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法与他的伦理学研究[J].伦理学,l986(11):69.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钟婧.亚里士多德幸福理论及其现代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4] 王艺诺.论亚里士多德幸福观[D].辽宁:沈阳师范大学,2014

[5] 肖雪慧.亚里士多德的思维方法与他的伦理学研究[J].伦理学,l986(11):69.

亚里士多德简介 篇9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但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亚里士多德18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那里学习长达之久,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年去世才离开。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关于两人之间究竟是否是师徒关系,一向存有争议。黑格尔就认为亚历山大在事业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可能师承亚里士多德。

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亚里士多德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构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因为亚历山大任性而且冲动,不像是受过教育的人。即使亚里士多德做过他的老师,他也不把这位父王派来的老师放在眼里。而且在政治方面,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几乎没有交集,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国家是城邦制的,而在亚历山大那里,却是帝国制。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向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创立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传授哲学。

作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独特的,他的教学方式是教授式的。

他十分重视教学方法,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在学园的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学园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漫步的哲学”。

同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是系统而有条理的。他的著作淡化了宗教成分,没有激情主义,语气平和却富有内涵,这或许是因为他最擅长的就是描述细节与进行批判的缘故。

在学院讲学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师生关系,雅典人要以不敬神之罪判处亚里士多德死刑。

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没有像前者一样“逆来顺受”,而是把学园交给了别人掌管,自己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写下了超多的著作,据说有上千部,主要有涉及哲学、物理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还对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抛弃了他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认为真实知识的源泉不可能是感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靠于实物而独立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质料”是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这就好比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会鼓翅、会叫、会下蛋等,都是它的“形式”,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了,唯一剩下的就只有鸡这一物质。

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人的心灵是形式,身体是质料,那里的形式不同于形状,而且是心灵让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

眼睛的目的是看东西,脱离了身体便不能看,其实真正在看东西的是灵魂。形式无论体此刻物上,还是人身上,看似都有目的,在这一问题上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派还创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名词:本质。“本质”不等同于“共相”,本质是指“你之所以是你的本性”。没有了这样的本性,你就不再是你。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他说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

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中,人说到底是“哲学的”存在。所以,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而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之后,哲学家们都放下了提出完整体系的意图,从而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基本上都很通俗。因为有许多东西是红的,所以人们才说有红;因为许多事情是完美的,所以人们才说有完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的,红的脸蛋也有时会变得苍白,美丽的花也可能枯萎,但是脸和花的本质没变。由此得出,形容词是依靠于专有名词存在的,专有名词的存在与形容词无关,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想要描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最好的切入点就应是他对理念说的批评以及他自己的共相学说。他反对理念说,并提出了许多论据。他举例说,人是动物,理想的人就是理想的动物,那么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理想的动物。他的意思很明确,当个体共享一个谓语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些个体之间有关系,而是因为这些个体都与某种理想中的事物有关系。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以前统治过全欧洲,几乎改变了全西方的哲学家。

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人”。

亚里士多德名言 篇10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幸福就是至善。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以有许多条。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严肃的人模仿高尚的.人的行动,轻浮的人则模仿卑劣的人的行动。

最易于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怜悯是一个人遭爱顾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缘故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语言形成的。

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风格的基础。

论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 篇11

关键词:城邦净化说;怜悯和恐惧;模仿;快感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3

一、悲剧净化说的提出及争论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诗学》被认为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而《诗学》中核心讨论的是悲剧,其中最著名的措辞,就是在第六章为“悲剧”下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1](陈中梅在翻译时用了“疏泄”这个词,罗念生原先译作“陶冶”,后改为“净化”。原词为“katharsis”,音译“卡塔西斯”。现在大都通作“净化”的翻译)。为了解释亚里士多德对悲剧定义的最后一句话,“通过怜悯和恐惧而达到悲剧的净化”究竟是什么意思,西方美学史上已经有了太多的评述和议论。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前的著作《政治学》卷八中谈论音乐的功用时也提到了“净化”:“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关于”净化” 这一词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只约略提及,将来在《诗学》里还要详细说明)(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劳动后的安静和休息。”)[2]然而,《诗学》部分内容佚失,我们并没有看到对“净化”更为详尽的解释。但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我们可以知道,《政治学》中论及音乐时候所说的“净化”和《诗学》里论及悲剧时所说的“净化”应该是一回事。对此很多学者又返回《政治学》中,搜寻相关说法。亚里士多德在谈到音乐的净化作用时,他接着说:“有些人受宗教狂热支配时,一听到宗教的乐调,就卷入迷狂的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一种治疗和净化。这种情形当然也适用于受哀怜恐惧以及其他类似情绪影响的人。某些人特别容易受到某种情绪的影响,他们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感到一种轻松舒畅的快感。”[3]在这里,很多人自然联想到亚里士多德父亲是宫廷侍医和他自己也学过医学的事实,于是认为亚里士多德是从当时的医学中获得情感净化这一概念,并把它应用于自己的理论,即所谓的“身体被医药所净化,而灵魂则被音乐所净化。”音乐可以像药物治疗法一样,对人的情绪起到导泻调理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型的文艺所净化的情绪不同,而悲剧能净化的是怜悯和恐惧这两种情绪。这似乎有医学上对症下药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诗人应该通过模仿使人产生怜悯与恐惧并从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快感。”[4]种悲剧所产生的特有快感也应该是悲剧的净化现象。但问题是,关于净化的确切含义以及悲剧所产生的净化的治疗效果的作用过程,我们仍然不知道。目前对净化(katharsis)这个词的理解,从词源和语义上大概有四种观点:1、指医学上的导泻,使身体中多余或者有害的部分排泄出来。2、宗教意义上的驱邪。3、情绪上的疏泄。4、道德上的净化。从词源和语意上出发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对我们帮助并不大。我们理应从整体上对亚里士多德这一哲学美学理论提出的背景、师承等方面进行溯源。

二、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城邦净化说”的继承与反叛

在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净化说一直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的独创,然而柏拉图早在《法律篇》中就把音乐和舞蹈规定为医治恐惧情感的药物。从某种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把艺术看作是净化的手段的学说也是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学说。做了柏拉图弟子长达20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必然借用和继承了很多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了城邦的净化,其中从施行正确道德和教育的角度出发,他提出了要净化城邦中的诗乐艺术。在《理想国》第三卷里,在谈论诗歌和乐曲以及乐器的取舍问题时,讲到:“无意间已经在净化这个城邦了,我们刚才说过这个城邦太奢侈了……让我们继续来做净化的工作吧!曲调之后应当考虑节奏……”[5]这里,净化城邦针对的是诗歌和音乐等艺术在城邦里对人的心灵健康和道德起到的消极影响。柏拉图提出艺术在于模仿。而我们知道,在柏拉图的学说中,模仿性的艺术由于离真实最远,是实际事物和事实的影子和反映,所以处于第三等级。(最高的是理念,第二是物质的和实际的现实世界。)因此柏拉图断言,实在事物在一切方面都比模仿品可取。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对荷马笔下的文艺遗产进行了检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文艺不是真理,一个是文艺对人容易发生伤风败俗的影响。因此,他在《理想国》里对诗人下了逐客令。柏拉图提出城邦里的文艺净化,所要解决的是对保卫者和统治者的教育问题。柏拉图把人的性格也分为三个等级:理智、意志和情欲。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情欲就要受到理智的统治。柏拉图在检视戏剧和诗歌等文艺作品时发现,模仿诗人要讨好群众,不会费心思来模仿人性中的理性部分,而是会看重容易激动情感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因为它最便于模仿。这些情感本来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悲剧性文艺却让它尽量发泄,使听众图一时快感,以至于当自己遇到灾祸时,就没有坚韧的毅力去担当了。而喜剧也不免使人染到“小丑的习气”。柏拉图认为模仿性的艺术,尤其是诗歌,会使人过度地放纵快感,从而使理性失去控制,对教育起了负面影响。因此,柏拉图对诗歌音乐净化清洗之后,主要留下了歌颂神和英雄的颂诗,音乐中只保留了音调简单严肃和激昂的战斗意味强的曲调。柏拉图认为艺术在于模仿,而模仿性的艺术往往会带来非理性无节制的快感。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同样认为艺术是模仿性的,艺术的功用是带来快感。但他们一个贬低艺术,要把诗人逐出理想国,一个却称赞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他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即艺术的道德和教育作用。分歧出现在他们对“艺术在于模仿”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

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艺术”的概念在古代希腊和现在有所不同。在古代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并不包含审美的因素,而是表示技巧,也即制作某种对象所需之技巧。凡是技巧又都需要以某种规则的知识作为其基础。要完成古希腊广义的艺术,不仅要有熟练的身手,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理解的能力,即一种对于技艺的知识。柏拉图表示不会将非理性的作品称之为艺术。亚里士多德在订立悲剧的规则之初,就把它当作技巧来处理了。关于诗歌,柏拉图在著作中似乎有着矛盾的说法,一时贬低,一时又称赞。需知,柏拉图在谈论诗歌时,认为诗歌分为两种类型,即灵感性的诗歌和技艺性的诗歌。灵感性的诗歌是关于理想性之存在的一种先验性的认知,而技巧性的诗歌,只不过是感性现实的复制和模仿罢了。柏拉图贬低的正是模仿性的诗歌艺术,甚至把它排到最底层,连一个老实的工匠的作品都比不上。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对画家技艺的分析,来证明模仿艺术的卑下性,然后将之应用到诗人身上。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艺术是模仿性的,艺术起源于模仿。所不同的是,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模仿,所以不真实,艺术模仿现实就更加偏离真理。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现实世界是真实的,艺术的模仿也能达到一种真实。他反对理念而只承认物质性的事物,反对纯粹的理性而赞成经验性的知识。柏拉图在谴责诗歌和其它艺术时,将重点放在了模仿性作品的不真实上。但是到了亚里士多德,重点被转移了,诗歌和艺术的本质是“模仿的”,它们再造了实在,它们所提供的快感在于观众意识到模仿性作品中的实在和知识。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讲到:“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代起人就有模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模仿,并通过模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模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6]模仿是求知的行为,从模仿中获得的快感,是获得知识的快感。他接着举了个例子来证明模仿的快感是求知的快感:“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讨厌看到某些实物,比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尸体,但当我们观看此类物体的极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却会产生一种快感。这是因为求知不仅于哲学家,并且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快乐的事。”[7]。对于古代希腊人而言,一切活动都是以知识为基础,诗歌戏剧等在事实上是一种高级知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作为艺术包括诗歌的基础知识是一种普遍性的知识。诗歌所处理的,是现象的普遍性的表现。也就是说,诗歌模仿的是理想化了的现实,具有一般普遍有效性。模仿不在于用艺术去简单地再现事物的感性现象,而是必须表现它们的内在真实,即一般普遍性的规律。亚里士多德断言,只有一般才是认识的对象。所以亚里士多德主张诗歌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性,历史只是确定的个别的事实而已。他在《诗学》第九章中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诗歌及悲剧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性。

三、“悲剧净化说”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真实含义

明确了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认识的前提,我们再回到他的美学著作《诗学》。在读《诗学》以及《政治学》时,亚里士多德是用严密的逻辑和科学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艺术。前面已经探讨过,模仿性的艺术主要在于认知。艺术模仿的不仅仅是最初的本然的自然现象,而是要努力效仿认识发展的过程。只有从一个个事件中总结出一般概念,并且超越个别事件而形成普遍性时,人的认识才开始起作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普遍性的程度既是衡量理性认识高尚性的尺度,又是衡量模仿艺术高尚性的尺度。[8]由于艺术是包含知识的,欣赏艺术品时,我们也会有一种学者式的快乐。如果一切都从理性和认识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定义时科学的严密的逻辑线索。首先,“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个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就是悲剧“情节”。强调完整性正是处于认知的目的。艺术有别于现实的原因就是它是一个有因有果的整体。对于模仿艺术来说,首要条件是把部分综合为整体,这样才便于认识。对情节的长度也有限制,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这都是从便于认识而来的。情节太短的话,瞬间不能形成认识,太长会导致遗忘也不利于认识。所以亚里士多德把情节视为悲剧的根本和灵魂。在情节发展中,事件的承接要符合可然律和必然律的原则。可然律和必然律也就是会反复出现的而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按时间顺序记录的历史,所以才是普遍性的知识。“认识”就是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情节的职能就是呈现人类命运的所以然。悲剧所反映的愁苦和欢乐都是必然的,是反复再现的一系列苦乐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知道,悲剧的成分中,情节比性格重要。“因为悲剧模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情节是悲剧的目的…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存在。”[9]

顺着这一逻辑下来,我们再来看亚里士多德关于“净化”的说法。悲剧是通过对行动的模仿,引发怜悯与恐惧而达到对这些情绪的净化。“净化”涉及到了悲剧的目的及功用。在亚里士多德心目中,艺术的功能也是一个紧扣一个的。既然悲剧等艺术以知识为基础,这样的艺术作品就表达了真正符合理性的感情。如果情节是悲剧的灵魂,那么情节的主要原则就是引发观众的快感。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悲剧的目的就是它引起的特殊快感。而当他谈到悲剧最终的目的是产生快感时,目的是要达到一种符合理性的和有价值的精神状态。悲剧情绪的本质是通过人共鸣而发挥作用的理想化了的恐惧和怜悯,而快感正是从理想化了的恐惧和怜悯中产生的快感。在悲剧中,净化特指对产生怜悯和恐惧情绪的人的一种作用。但是关于净化的作用过程,依然存有争论。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这种疗法是顺势疗法,用怜悯排解怜悯,用恐惧排解恐惧,用狂热排解宗教的狂热。柏拉图曾经说过,恐惧等心理疾病,可以运用比它更为强大的外部活动去治疗。而亚里士多德似乎是认为心灵的疾病类似于身体的疾病,都是来自过度或者不足,为了保持健康就要维持均衡。为了发展心灵的美德,就应该造就符合理性的行为举止。医学和艺术的理想就是保持健康的身心。那么这里的顺势疗法指的应该是用健康正确符合理性的恐惧和怜悯的情绪去排除不健康的不适度不合理的恐惧和怜悯,把规范的原则引入到人的心灵中,把人错误的习性拉回到正常适中的轨道上来。悲剧不仅是消极的供人娱乐、提供快感,而且是积极地感人,起着心灵改造的作用。真正的怜悯和恐惧能扑灭缺乏理智的感伤情调的虚伪的怜悯和茫然不知所以然的恐惧。一部好的悲剧必然会引起怜悯和恐惧的情绪。一部好的悲剧应该刻画这样的画面:悲剧主人公应该是好人,比我们一般人好,而不是坏人,此人不应该遭殃却遭殃,但是他的遭殃也有几分咎由自取,是由小的过失引起的。相比之下,这些人比我们稍好,他们的过失也比我们小。好人遭受不该遭受的灾难,才能引起怜悯。恐怖的行为应该发生在朋友之间,而且要发生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的情况下。遭殃的人和我们类似,我们甚至预感到自己也可能遭到同样的命运,所以才引起了恐惧。这样的恐惧和怜悯才是合理的。当我们了解到灾难要降临犯有过失的这一些人的原因的时候,当我们在灾难面前不再盲目地恐惧颤栗时,我们会在必然律面前回归平静和理智。完美的悲剧情节所具有的充分的逻辑性,会告诉我们事件的因果联系。无缘无故毫无理性的恐惧和怜悯通过观看悲剧都被转化成了一种了解自身并了解有起因经过结果的恐惧所带来的快感。因此,在一般人都有的恐惧和怜悯的情绪并使心理、理智混乱以后,观看悲剧演出后的特有的快感就是有分寸的不混乱的,充满了理性的情绪,恢复了对心理的统治。所以艺术所提供的快感里,包含着理性的快感。

结语:

从亚里士多整体的美学观念上,和他对他的老师柏拉的图观念的继承和反叛上看,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从现代意义的美学角度出发去阐述悲剧以及悲剧净化的实际效果。他只是从实用和道德的角度出发构思他的美学思路。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从审美角度去阐释悲剧,但是他的学说又在经验上符合现代的美学观念,因此后人根据当时的美学成果不断地对他的悲剧理论和净化说进行解释。其中,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著作《悲剧心理学》中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仔细辨别了悲剧中的恐惧和怜悯这两种情绪的本质,从悲剧情感的审美体验角度阐释了悲剧净化说。不管亚里士多德对净化说的真实解释是什么,都不妨碍我们在观看悲剧时所获得的快感与净化。

注释:

[1]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63页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第86页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第87页

[4]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105页

[5]柏拉图《理想国》 郭斌 张竹明 译 商务印书馆 2012年 第107页

[6]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47页

[7]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47页

[8]凯·埃·吉尔伯特 赫·库恩《美学史》 夏乾丰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 第91页

[9]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第68页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 《诗学》 陈中梅译注 商务印书馆 1996年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3]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张隆溪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

[4]凯·埃·吉尔伯特 赫·库恩《美学史》 夏乾丰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年

[5]鲍桑葵《美学史》 张今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第一版

[6]柏拉图《理想国》 郭斌 张竹明 译 商务印书馆 2012年

[7]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翁绍军 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二版

上一篇:弱不禁风的女孩700字作文下一篇:下半年幼儿园招生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