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2024-07-13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共8篇)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九十一条 【对单位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三百九十二条 【介绍贿赂罪】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行贿罪】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0-12-1

单位行贿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

单位行贿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十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规定关于个人行贿的规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2

1、挪威的广播电视业是公共与商业并存的双轨体制

挪威实行广播、电视一体化运作。挪威广播公司 (NRK) 成立于1933年, 是国营公共服务广播公司, 经营挪威的公共广播和公共电视。挪威广播公司隶属于挪威文化部, 其董事会成员均由文化部任命。董事会不干预该公司的日常节目制作等业务, 但负责任命公司总经理。其资金主要靠执照费。直到1992年, 在挪威电视台上播放广告是被禁止的 (广播电台直到1988年) 。

国家对电视领域的垄断于1981年被打破。1981年, 挪威建立了地方电台和电视台。1988年, 挪威通过《地方广播电视法》, 允许建立永久性的地方广播电视台, 通过广告获取经费。1992年, 挪威建立了第一家私营商业地面电视台, 即电视二台 (TV 2) 。电视二台靠广告费生存。

挪威的私营商业广播公司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建立起来的, 挪威广播公司对全国的广播垄断结束了。1993年, 挪威的第一家私营商业广播公司P4成立, 靠广告费生存, 但必须要承担一些公共广播职责。私营广播电视公司的经费来自广告, 竞争激烈。而挪威广播公司在广播电视领域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2、挪威广播电视法及其监管机构概况

挪威广播电视领域有两个主要法规:1992年12月4日《广播法第127号文件》和1997年2月28日《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

《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的第一章第八条规定, 广播电视法中有关广告的条款由消费者监察史 (The Consumer Ombudsman) 监管, 挪威媒体管理局要监督《广播法第127号文件》和《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中的其他条款, 以及依照这些法案被发展出来的条款的被遵守情况。《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的第一章第八条规定, 挪威媒体管理局依照《广播法第127号文件》第三章第三段 (有关广告的规定) 做出的决定, 可被上诉到市场委员会 (the Market Council) 。挪威媒体管理局依照广播法做出的其他个人决定, 可被上诉到文化部。《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的第一章第六条规定, 广播公司和广播设施的拥有者或经营者有责任提供必要信息, 以便于媒体管理局可以依法实施其职能。

二、挪威广播电视法中对于广告和赞助的相关规定

1、广播电视法中, 对于广告播放的规定

《广播法第127号文件》的第3章有播放广告的详细规定。在解释这些条款时, 媒体管理局也很重视欧洲电视公约。欧洲电视公约为国家规定制定了框架。只有商业广播公司可以播放广告。在现有的规定下, 挪威广播公司NRK只可以在某些节目类型中接受赞助商的资助。

禁播的广告。在监管框架下, 对于包括在《广播法第127号文件》中的全部广播公司, 关于某些广告类型的禁播, 有一个总的禁令。这些禁令适用的广告如下:

·酒精和烟草广告

·医用麻醉剂的广告

·武器、武器模型或武器的玩具版本的广告

·以信仰系统或政治目的为目标的电视广告

·专门针对儿童的广告

·使用了潜意识技术的广告

·隐性广告

·那些时常出现在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时事节目或天气预报中的员工参与的广告

何时才能播放广告。作为规定, 在电视上播放广告, 必须在节目之间成批播放。并且必须通过一个特殊的声音和视觉信号, 使之明显区别于日常节目时间表。广告的插播不能损害节目的价值和完整性。要特别注意广告的自然插播和节目的持续时间和性质。

在其它方面, 广告插播要遵守以下规定:

·在电视上的宗教服务节目不得插播广告

·广告不得连同儿童节目一起播放

·广告不得在耶稣受难日、复活节、圣灵降临节和圣诞节播放

广告时间不得超过每日传输时间的15%, 不得超过每小时传输时间的20%。即, 每小时12分钟。《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的第三章第七条也有每个节目中可以播放多少广告的规定。播放广告的限制取决于节目的类型, 并且主要是以下几个类型:

(1) 基于虚构的系列片和节目

·不管其时间长短, 可以插播一次广告。

·广告插播时间不得超过60秒

(2) 电影正片

·广告只允许插播一次

·广告插播时间须至少持续20分钟, 并且是播放被允许的广告。

(3) 剧院演出和音乐会的播放

·广告只能在节目实际编排中的自然间歇中插播

(4) 具有独立的几个部分或会出现自然中断的体育节目

·广告插播可以在这些部分之间或自然中断时插播, 倘若节目的每一部分至少持续了20分钟。

(5) 不包括在以上类型之中的其它节目

·持续45分钟或更多时间 (更少的广告) 的节目可以插播广告。

·不能由于广告的插播, 导致节目被分割成的部分, 其各自持续时间少于20分钟。

2、广播电视法中, 对于节目赞助的规定

赞助意味着对第三方广播节目的制作或播送, 给予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捐助。所有的商业广播公司都可以接受赞助资金。这同样适用于挪威广播公司NRK。

被赞助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的呈现, 必须继续保持广播者充足的编辑完整性。被赞助节目不得鼓励购买或租赁赞助者或第三方的任何产品或服务。可被赞助的节目。挪威广播公司NRK只可以接受赞助商对于以下节目制作和播送的捐助:

·体育事件

·将要向几个国家播送的, 具有社会影响和文化重要性的其它事件的节目;具有文化意义的节目。或全部或部分是在挪威广播公司赞助下制作的节目。

·教育节目

商业广播公司可以接受赞助商对所有节目的捐助, 除了以下两类节目:

·为青少年制作的节目

·新闻和时事节目]

在节目中怎样识别赞助商。赞助商必须在节目的中断时间给出。挪威广播公司只可以通过不动的图像识别赞助商。商业广播公司可使用移动的赞助广告。在其它方面, 要遵守以下规定:

·在节目的每一部分, 单个赞助商的识别最多可持续10秒钟;如果节目有3个或更多的赞助商, 那么赞助商的识别总共最多可持续30秒。

·有关赞助商的信息, 可以用赞助商的名字、商标或标识的形式给出。

·赞助商的识别不可包含口号、声明、图像、声音或其他形式的, 能与赞助商或随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的信息。

·不可提供有关其它产品商标或主观因素的信息

·不可在节目或节目预告片中进行赞助商的识别。

除此之外, 在一个节目中奖品的呈现也有专门的规定。

3、有关处罚的相关规定

《广播法第127号文件》的第十条, 是对违法情况做出的惩处规定。惩处措施主要包括警告、罚款、坐牢和吊销许可证等。

广播电视法在这部分明确规定了惩罚的标准:若违反了法规中的哪些哪些条款, 会进行怎样的惩罚;惩罚的具体实施;罚款的支付, 若延期支付会有利息等。以《广播管理第153号文件》的第十条基于视听数据上的罚款为例。此条不仅规定了挪威媒体管理局进行罚款所依据的每条的法规条款, 还在罚款原则中有如下规定:罚款是在一个最起码数量的基础上确定的。若重复播放违规节目, 还会提高罚款。

三、结语

由上文, 我们可以看出, 挪威广告和赞助规定的特点主要有:首先, 法规规定了明确的监管标准, 并且处罚规定严格;其次, 法规明确保障了编辑的独立性, 不受政党团体和广告赞助的影响和控制;再次, 挪威媒体法规很注意保护青少年的权益, 尤其是关于色情和暴力的内容。

摘要:本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述了挪威的广播电视业及其法规概况;二是详细介绍了挪威广播电视法中对于广告和赞助的相关规定;三是对其规定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挪威广播电视法规定对于广告和赞助的监管规定,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明确规定了监管标准和惩处标准。同时, 也保障了广播公司的编辑独立性, 还特别注重保护青少年。

关键词:挪威,广播电视法,广告,赞助

参考文献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3

一、经典案例

上诉人(原审被告):A公司;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东某

一审查明:原告东某系被告佳动力公司的股东,并任总经理一职。A公司股权结构为:东某持有49%股权,南某持有40%股权,西某持有11%股权。三位股东以南某为董事长共同组成董事会。A公司章程中规定:董事会行使包括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等职权;董事会须由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出席方才有效;董事会对所议事项作出的决定应由占全体股东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表决通过方才有效。2009年8月17日,A公司董事长南某召集并主持董事会,三位董事均出席,会议形成了“鉴于总经理东某擅自挪用公司财务用于个人借贷赚取利息,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损失巨大,现免去其总经理职务,即日生效”等内容的决议。该决议由南某、西某及监事北某签名,东某未在该决议上签名。

东某向法院起诉申请撤销公司董事会决议。

二、本案的审判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为该公司董事会决议所依靠的事实是否真实存在。一审法院认为,A公司就东某“擅自挪用公司财务用于个人借贷赚取利息,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损失巨大”这一事由未能提供相应证据,A公司作出该决议所根据的事实无法认定其真实性,董事会决议所依据的事实存在严重偏差,故该决议可撤销。因此东某要求撤销A公司股东会决议主张应予支持。

原审宣判后,A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改判驳回被上诉人东某的诉讼请求。

二审经审理认为,从召集程序、表决方式以及决议内容看,A公司董事会作出的决议符合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董事会决议内容中“鉴于总经理东某擅自挪用公司财务用于个人借贷赚取利息,造成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损失巨大,现免去其总经理职务,即日生效”的陈述,仅作为董事会解聘东某总经理职务的原因,而解聘东某总经理职务的决议本身并不违反公司章程,解聘事由的真实性不在法院审理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案件的审查范围。因此,原告东某请求撤销董事会决议的诉讼请求不成立,依法予以驳回。

三、综合分析

我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从该规定看,公司决议可撤销的原因包括: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综上,上述三个可撤销原因是法院在审理公司决议撤销案件中的重点审查范围。在决议操作过程中表现为:1.召集程序瑕疵。常见的召集程序瑕疵包括但不限于①召集人不适格②未按照规定期限发送召集通知③未采用规定的方式发送召集通知等。2.表决方式瑕疵。常见的表决方式瑕疵包括但不限于①未达到法定的表决比例②参与表决的主体不具备表决资格③表决权行使受到不当干扰等。3.决议内容瑕疵。《公司法》将违反章程列为公司决议可撤销的原因,而非无效的原因。须特别注意,《公司法》在上述常见的决议瑕疵的相关规定中,规定前两点瑕疵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情况下股东可提起撤销之诉,而后一点瑕疵仅适用内容违反公司章程时股东可提起撤销之诉即在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案件中,审查决议内容是否符合章程的规定,而不是审查其真实性。

A公司董事会决议解聘东某总经理职务的原因如果不存在,并不导致董事会决议可撤销。首先,根据立法精神,公司对其运营享有高度自治,有关机关原则上不干涉公司运营决策;其次,A公司章程中并未对董事会聘用或解聘总经理的权限作出限制,即无任何理由董事会也可解聘总经理,该章程条款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故应认定合法有效,因此A公司董事会可以根据公司章程赋予其聘用或解聘总经理一职的职权免去东某总经理一职。综上,法院应当尊重公司自治,无需审查A公司董事会解聘公司经理的原因的真实性。

四、关联拓展

上述情况中,根据合同法有关规定,董事会无正当理由在聘任期限未届满之时解聘经理,并给经理造成损失的,被解聘者可以向公司请求赔偿损失。若与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则可依据劳动合同向公司要求赔偿或补偿,被解聘者需另行提起诉讼。

提起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期限为60日。公司法规定了60天的除斥期间,此期间为不变期间,股东自公司有关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上海浦瑞律师事务所吕涛、高超群供稿)

企业职工各种假期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4

一、年休假:

1、劳动者首次工作的,连续工作满十二个月后,才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

2、年假天数: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3、年假天数的计算,是以累计工作时间来确定的。累计工作时间即从员工首次工作开始以来的所有工作时间。可以用社保缴纳证明来确定累计工作时间。

4、劳动者新进一家用人单位的,其当年的年假天数计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5、年假一般当年休。用人单位不安排年假的,应发给员工3倍工资,公司安排,职工本人不休并提出书面申请不休的,可只发一倍工资。

6、年休假不包含公休假和法定节假日。

7、职工享有年休假期间,公司按正常工作时间发放工资。相关法条: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第四条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第五条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前款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 1 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二、产假:

1、正常带薪产假为98天,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的,增加30天。

3、母亲晚育的,增加30天。

4、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增加35天,男方有10天看护假。

5、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一个产假增加15天。

6、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7、产假包含公休日,是否包含法定节假日由各个公司自行决定。相关法条: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新法)

《广东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 》第六条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生育时遇有难产的(如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者),可增加产假三十天。属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按《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增加产假。

《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 》第八条 提倡晚婚、晚育。按法定婚龄推迟三年以上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23周岁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第二十三条 干部、职工实行晚婚者,增加婚假十日;实行晚育者,增加产假十五日。第二十四条 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独生子女父母,享受以下优待:

(三)属干部、职工的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产假、看护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原有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实行晚育并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除按国家、广东省有关规定享受假期优待外,女方增加产假十五天。(深圳特有的:晚育的,增加15天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婚假:

根据法律规定,一般带薪婚假3天,晚婚者多加十天,根据距离远近给予路程假,包含公休日,是否包含法定节假日由各个公司自行决定。

相关法条:

《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

三、职工本人结婚,可享受婚假3 天,晚婚者(男年满25 周岁、女年满23 周岁)增加10 天。职工结婚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途中交通费由职工自理。

四、探亲假:

探亲假方面,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公司可以自行安排。相关法条:

《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

五、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职工,与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地,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内回家居住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的,应在年休假期间安排探亲。其中,国有单位职工探亲时,年休假天数不足于原规定的探亲假天数部分可给予补齐。旅途车船费按财政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享有探亲假:第三条 职工探亲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3(二)已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λ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为四十五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五、看护假:

领取独生子女优待证的父亲,享受10天看护假。相关法条: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本省户籍独生子女父母,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以下优待奖励补助:

(五)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产假、看护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六、节育手术假

接受节育手术的,医院证明,所在单位按下列规定办理,并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1、安置宫内节育器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3日,手术后7日内不得安排从事重体力劳动;

2、输精管结扎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7日;输卵管结扎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21日;

3、怀孕不满3个月人工流产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15日;怀孕3个月以上人工流产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42日。

4、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相关法条:

《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 本省户籍独生子女父母,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以下优待奖励补助:

(一)属于职工和城镇居民的,从发证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独生子女保健费十元,并可给予适当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奖励金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职工以外的其他人员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对于城镇居民中的独生子女父母,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时,按一定标准发放计划生育奖励金;

(二)属于农村居民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或者办理养老保险;

(三)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后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夫妻,由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扶助金;

(四)就业、住房、扶贫救济及子女入托、入学、医疗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照顾;

(五)产妇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产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护假。产假、看护假期间,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前款第一项、第三项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金具体办法和扶助金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自本次修订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另行制定。

《深圳经济特区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接受节育手术的,医院证明,所在单位按下列规定办理,并按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

(一)安置宫内节育器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3日,手术后7日内不得安排从事重体力劳动;

(二)输精管结扎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7日;输卵管结扎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21日;

(三)怀孕不满3个月人工流产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15日;怀孕3个月以上人工流产的,自手术之日起准予休假42日。

同时施行两种节育手术的,合并计算假期。

第二十三条 接受节育手术,依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休假的,休假期间工资照发,原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不受影响。

七、丧假: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丧假一般为3天,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相关法条:

《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

四、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给予3 天以内的丧假。职工配偶的父母死亡,经单位领导批准,可给予3 天以内丧假。需要到外地料理丧事的,可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途中交通费由职工自理。

八、病假:

职工病假在医疗期内的,工作不得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60%,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职工病假超过医疗期的,工资由双方协商确定。

相关法条: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三条 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员工病伤假期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九、事假:

员工请事假的,可以不支付工资。相关法条: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二十五条 员工请事假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事假期间的工资。

十、哺乳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5

一、法律依据

⑴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⑵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⑶ 关于《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有关问题的复函(2009年4月15日答复)

二、享受条件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

三、年休假标准

职工累计工作:

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视同工作期间)。

“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四、年休假的取消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若当年已休的,则不享受下一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五、年休假的待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六、单位的休假安排权

⑴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⑵ 年休假在1个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安排。

⑶ 用人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安排,但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七、年休假天数的折算

⑴ 入职折算

职工新进用人单位的,当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⑵ 离职折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八、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

⑴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

在本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即折算2倍工资)。⑵ 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

天)进行折算。

《反垄断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篇6

法律责任是行为主体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或仅因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反垄断法律制度能否真正得到贯彻实施, 国家能否有力地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保护公平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在《反垄断法》出台之前, 对各种非法垄断行为的制裁散见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招标投标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以下称“《反垄断法》”) 中对各项违反该法的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营者达成或实施垄断协议的法律责任

1.法律责任

《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 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 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该款所称的“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是指经营者实施了本法第13条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或第14条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 且不能证明其协议满足第15条规定的可以被豁免的条件。横向垄断协议包括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及联合抵制交易等;纵向垄断协议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及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等。

经营者实施以上垄断协议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应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其违法所得, 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为能够对垄断协议行为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 经营者已经达成垄断协议但尚未实施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也可以对其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2.宽大政策

1993年8月, 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针对卡特尔行为发布了一个名为《美国反托拉斯局对公司的宽大政策》的文件, 规定从事违反反托拉斯法活动的企业如果能够在活动的初期阶段向政府进行报告, 并且符合一定的条件, 它们可以得到宽大处理。

2002年, 欧共体委员会对其1996年制定的《卡特尔案件中免除或者减轻罚款的通告》 (“《通告》”) 进行了修订, 在这个新的《通告》中, 欧共体委员会根据卡特尔企业在案件中的表现, 明确规定了可以免除全部罚金、可以减少罚金50%-30%、30%-20%以及最多减少罚金20%的各种前提条件。

与美国、欧盟相同, 我们国家也规定了针对垄断协议的宽大政策, 以提高查处反垄断行为的效率, 并为实施反垄断协议的经营者提供悔改的机会。《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适用本款的条件有三个:

(1) 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的经营者参与了垄断协议;

(2) 该经营者不仅报告了其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 而且还提供了重要证据。经营者无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其进行反垄断调查之前还是调查过程中向执法机构报告其垄断协议行为, 都可以得到相应程度的宽大处理。

(3) 该经营者是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提出报告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宽大政策仅适用于反垄断协议, 而不适用于其他垄断行为。这是因为反垄断协议一般都具有高度的隐密性, 尤其是当各方采取非书面形式达成垄断协议时, 证据更是难以搜集。宽大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帮助执法机构高效的查处垄断协议行为。另外, 目前《反垄断法》对于宽大政策的规定还比较宽泛, 没有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给予达成或实施垄断协议的企业何种宽大政策的规定, 这有待于相关部门出台实施细则予以明确。

3.行业协会的法律责任

行业协会是指经依法批准设立, 由同业经济活动主体为维护共同的合法利益而自愿组成, 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的宗旨是依法为会员提供服务, 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沟通行业与政府、社会的联系, 维护公平竞争和行业整体利益, 促进行业经济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行业协会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权威性, 能够号召协会成员采取一致的行动, 一旦其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其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力度更大, 破坏范围更广。因此, 《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行业协会违反本法规定, 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 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责任

反垄断法保护的是整体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而不是个别竞争者, 打击的是垄断行为, 而不是垄断地位。因此当合法的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获取了市场支配地位, 享有丰厚的利润, 而其他竞争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难以为继时, 法律既不会劫富, 也不会济穷。但一旦拥有市场垄断地位的竞争者滥用这种地位, 挤压其他竞争者的生存空间, 剥夺他们的公平竞争权利, 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 法律就会制裁滥用者, 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 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 是指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第18条及第19条规定的标准被认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 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 从事本法第17条第1款规定的低买高卖、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强制交易或者限定交易对象、搭售、差别待遇等垄断行为。

违法实施集中的法律责任

《反垄断法》规定的“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合并、股权并购、资产并购或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经营者间形成一定的集中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 形成规模效益, 但是过度的集中有可能会使集中后的经营者滥用其因集中而获取的垄断地位, 从而妨害正当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

因此早在2003年3月, 由当时的四部委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及国家外汇管理局) 联合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 就规定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或进行境外并购时如果达到了一定的标准, 并购方应在对外公布并购方案之前或者报所在国主管机构的同时, 向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报送并购方案。外经贸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应审查该并购是否会妨害竞争并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2006年8月, 六部委 (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国家外汇管理局) 对《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 单独辟出第五章规定“反垄断审查”, 在该章中, 立法者明确规定了需要进行反垄断审查申报的标准及可以审请豁免的条件。但是, 该规定并未涉及并购境内企业或实施境外并购的外国投资者未依法进行反垄断审查申报的法律责任。同时, 我们可以看出, 在《反垄断法》出台以前, 我国的并购前申报义务只针对外国投资者, 对境内经营者集中并没有相关要求。

《反垄断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第一次规定了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责任, 并第一次将境内企业的经营者集中申报义务纳入法律规定。该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实施集中的, 由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实施集中、限期处分股份或者资产、限期转让营业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复到集中前的状态, 可以处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实施集中”包含以下四种情况:

(1)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 (目前反垄断申报相关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而没有进行反垄断申报;

(2) 经营者在提交反垄断申报后、反垄断执法机构进行审查期间实施集中;

(3) 经营者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做出禁止集中的决定后实施集中;

(4)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 涉及国家安全的, 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未提交国家安全审查申请或未通过批准而实施集中。

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

行政垄断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 限制、排除企业间及地区间公平竞争的行为。在《反垄断法》的立法过程中, 要不要规制行政垄断以及如何规制成为争议的焦点。支持者认为,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以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行政垄断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垄断行式, 它严重限制了市场竞争,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阻碍了我国经济高效率发展的进程, 必须加以规制;而反对者认为,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 以及专营专卖行业予以保护, 使国有大型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民族经济的长远发展。几经反复, 《反垄断法》终于冲破重重阻力, 将行政垄断纳入其调整的范围。

《反垄断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 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 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

本法禁止的行政垄断行为包括: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的招标投标活动;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 《反垄断法》针对行政垄断的法律责任仅限于行政责任, 而不包括民事或刑事责任。

此外, 根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处理另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该款所述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规主要包括电力法、电信法、邮政法、民航法、铁路法、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反垄断法》规定的民事责任

上述针对实施《反垄断法》禁止的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概括而言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这两种行政责任。《反垄断法》第五十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10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经营者因实施《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具体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 由裁判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可适用的责任形式。

妨碍反垄断执法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经营者集中”规定了申报集中的经营者应当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提供的各项文件、材料, 第六章“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调查涉嫌垄断行为时可以要求相关单位和人员提供调查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资料。为保证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够得到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文件和材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手段拒绝、阻碍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审查和调查, 否则将依法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

《反垄断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实施的审查和调查, 拒绝提供有关材料、信息, 或者提供虚假材料、信息, 或者隐匿、销毁、转移证据, 或者有其他拒绝、阻碍调查行为的, 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改正, 对个人可以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对个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单位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2.刑事责任

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反垄断法律都对违法实施垄断行为的经营者规定了刑事责任。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上述针对实施该法禁止的垄断行为的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仅是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并不涉及刑事责任, 而单位或个人妨碍反垄断调查是《反垄断法》中规定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两种情况之一 (第二种情况将在下段中予以介绍) 。

依据《反垄断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妨碍反垄断执法构成犯罪的, 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的刑事责任是指, 当单位或个人以上述手段妨碍反垄断调查, 情节严重的, 可能构成伪证罪, 或者妨害公务罪等。

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

反垄断执法机构应依法执法, 如果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不仅会给相关经营者带来损害或非法利益, 而且会破坏市场竞争, 损害消费者利益。《反垄断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条所规定的刑事责任是《反垄断法》规定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第二种情况。

2.行政责任

根据《反垄断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 反垄断执法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执法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 尚不构成犯罪的, 将依法受到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行政决定不服的救济手段

行政相对人对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行政决定不服的, 可以以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方式获取救济。《反垄断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据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作出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对反垄断执法机构作出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7

关键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共犯;犯罪主体;犯罪未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修正案(七)》)规定的一种新型腐败犯罪,是贿赂犯罪的外围犯罪。笔者试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这一罪名的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以适应我们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运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实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问题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在刑法学界应该存在争议。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既遂标准,存在以下各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既遂标准是受贿人是否索取或者收受了请托人财物,承诺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第二种观点认为,受贿人是否先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自己(主要指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既遂标准;第三种观点认为,受贿人既索取或者收受了请托人财物,又通过其影响力,为请托人谋取到了不正当利益,才是此罪的既遂标准。

笔者认为,是否收受贿赂是判断该罪名既遂未遂的标准,即只要行为人索取了或收取了贿赂,承诺为行贿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就属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既遂,至于是否已经为他人谋取了利益,不影响既遂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中,行为人在索取或者收受了财物的情况下,只要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自己(主要指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形成的便利条件,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虽然没有出卖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但是该种行为使得请托人相信只要自己付出财物(无论是自愿还是不自愿),职务行为都可以被收买,因此,该种行为破坏了公众对于职务行为不可收买性的信赖,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同样构成了对法益的破坏,应视为犯罪既遂。

比较收受型受贿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既遂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既遂标准中,“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这一要件似乎没有得到体现,其实不然,因为在利用影响力受贿中,请托人的不正当利益必须通过受贿人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或者请求这一环节才能实现,受贿人向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要求或请求的这一行为其实正是受贿人对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出了承诺并且实施的手段。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行贿人是否入罪问题

受贿罪是“对合性犯罪”,通常有受贿的就有行贿的。在自然人行贿方面我国刑法设立了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三个罪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也有相似之处,但《刑法修正案(七)》并没有规定影响力交易行贿罪,故影响力交易行贿行为目前尚不能以犯罪论处,更不能以行贿罪处置。

从刑法解释论的角度来看,利用影响力交易罪中行贿人的行为无法定罪。利用影响力交易罪与普通的受贿罪一样,在刑法上属于典型的对向犯,依据现有的规定就出现了对向犯中不对称的现象,即接受财物的一方构成犯罪,而给予财物的一方则无法认定为行贿罪。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在本罪中真正能给行贿一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仅是有影响力的那个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这也说明,真正影响、侵犯、破坏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的不是行贿一方的行贿行为,而是特定关系人利用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力,换言之,行贿一方的行贿行为仅仅是间接地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因此,行贿一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还没有达到行贿罪规定的直接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不可收买性的程度,从而没有必要动用刑罚加以惩罚。

从罪刑法定原则看,目前我国刑法关于“利用影响力交易罪”的规定中,仍未规定行贿一方的刑事责任,只能将利用影响力交易罪中行贿一方的行为认定为无罪。但是从应然角度看,行贿是贿赂犯罪的源头,只打击受贿,而不同时打击行贿,不利于减少贿赂犯罪现象,这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范围的法律适用问题

确定本罪的犯罪主体,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规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二是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目前,“关系密切人”范围的界定存在巨大的法律解释空间,对于认定“关系密切的人”标准的探讨在司法实践中尤为重要。

对于近亲属认定现行法律对近亲属的规定也不尽一致,表现为《刑事诉讼法》第8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第4条都有较大差异。在刑事法治的视野里,罪刑法定原则是最高原则,依据罪行法定的基本原则和刑事法治要求,作为实体法的刑法只能按照与其对应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不能借用民事或行政领域的法规进行扩张解释。因此,目前法律应当适用《刑事诉讼法》第82条。这也体现了对立法原意的尊重和对法治原则的坚守。

刑法中的概念抛弃刑事法律规定而投向民事法律的怀抱是不合理的,国家只有通过立法对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犯罪主体中的“近亲属”的范围作出立法解释,从而减少因法律适用的不统一带来的麻烦。建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六项规定修改为“近亲属是指:夫、妻、直系血亲、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及姻亲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对于关系密切人的认定目前还比较复杂,属于刑法的模糊性术语。“密切关系人”是一个包括范围广泛的概念,有必要进一步确定关系密切人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对“特定关系人”进行了规定,其指“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与“特定关系人”不能等同,从字面上理解,前者应当将后者包含在内,这还需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

对于“密切关系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应作广义理解,具有一定的粘合力和影响力。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形成密切关系。从传统的亲属伦理观念、现实合理性以及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目的出发,除了近亲属(民法通则中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之外其他亲属,应当包括其他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等;二是基于地域和生活形成的密切关系。主要是指情人、同乡、邻里、师生、同学、酒友、牌友、战友、校友关系等;三是基于职业关系的“支援协作”形成的密切关系主要是指除职权、地位以外的老部下、老上级或者老合作伙伴等关系;四是基于特定利益关系的“相互关照”而形成的“关系密切”,主要是有共同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北京.受贿罪主体问题初探—兼评《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J],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2期

[2]高铭暄,陈冉.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2012,(03)

[3]袁剑波.如何界定“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J].中国检察官,2010,(11)

[4]姚爱华,杨书文.试论影响力交易罪[J].人民司法,2009,(09)

行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 篇8

关键词:合同解除;异议权;法律困惑;路径

一、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立法规定

合同解除权在解除权人的解除通知到达对方时即告成立,无需征得对方同意,这对于及时保护合同解除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了平衡双方的利益,《合同法》也规定了合同解除的异议权。有关合同解除的异议权主要规定在《合同法》第96条及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

我国《合同法》第96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这就赋予了非解除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解除的异议权,即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但是本条文没有就异议权的行使期限、行使方式和法律后果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如果相对方没有及时行使异议权,会使合同效力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不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有鉴于此,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对合同解除的异议期做出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虽有异议,但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后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在解除合同或者债务抵销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第九十九条规定的合同解除或者债务抵销的异议期间及其法律后果的解释,而合同法第九十六条是对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规定的解除权行使方式及后果的规定,但是,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又明确规定,解除合同通知到达之日起三个月之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三个月之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涉及如果发出解除通知一方并无合同解除权,相对方未在异议期内提出起诉,人民法院该如何处理,合同的效力状态该如何界定的问题。

二、合同解除异议权存在的法律疑惑

合同解除异议权存在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异议期间的合同效力;异议权的行使方式;异议权的主体及行使对象,异议权性质的界定等。

(1)合同解除异议权的性质关于合同解除异议权的性质认定主要有形成权和请求权的分歧,这种争议焦点的存在直接导致异议期间的适用差异,异议期间始终处在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夹缝与矛盾中无所适从。

有学者认为,合同解除异议权是与解除权相对的,是作为一种形成权而存在的,应适用除斥期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一种不变期间,不适用于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这样,虽然有利于及时解决合同的不稳定状态,可是对合同解除异议权人的权益保护却是不利的。

与之相反,把合同解除异议权界定为一种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是一种可变期间,可以中断、中止、延长,这种观点侧重于保护合同解除异议权的合法权益,却不利于交易的高效稳定。

(2)合同解除异议期间的针对对象合同解除异议权的异议期间的针对对象是否包含无解除权的当事人,是否包含违约方,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也得出不同的结论。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起诉的,法院是否需要进行实体审理?无合同解除权的一方发出解除通知,对方在异议期满后提出起诉的,合同是否发生解除的效果?司法实践中有如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从广义的视角来分析,包括无解除权的当事人与违约方,这样容易导致异议权人的权益受损;

从狭义的视角来说,也根据“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合同解除异议期间的针对对象不包含无解除权的当事人与违约方,这样可以防止合同解除权的滥用,进而实现当事人利益的平衡。

三、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相关路径探析

我国法律有关合同解除异议权规定的缺憾与争议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第一,增加违法解除合同的信用风险;一些继续履行合同义务较重,而违约责任较轻的合同,意图不再履行合同一方,极有可能利用约定解除或是法定解除的条件,违法解除合同,意图摆脱合同束缚。第二,可能导致司法资源浪费;法院类似诉讼案件明显增多,而异议人准备时问仓促,导致司法处理的社会效果不佳。该司法解释确定的三个月内提起诉讼的时问,显然过于仓促,不利于异议人准备充分提起诉讼,不仅使得该司法解释原本消除合同不确定状态的初衷无法实现,而且,造成诉讼程序的拖沓、繁琐,加重当事人的讼累及司法机关的工作压力。第三,法律规范的指引不足;由于合同当事人不甚理解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稳定合同状态的立法原意与规制,加之法律经验与意识的缺乏,很难起到实际的规制作用。

而这一系列不利影响迫切需要对合同解除异议权加以规制,以发挥应有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笔者认为应从立法,司法,法制宣传教育等角度进行探析。

(1)立法方面:进一步细化与规范合同解除异议权的相关疑惑所在,尽可能准确合理地对异议权的主体、行使对象、行使方式、异议期间的合同效力作出相应的解释,从而对司法的适用提供合理的指引作用。这样做到了有法可依,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

(2)司法方面: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审查合同是否应当解除时,不应只是停留在表面进行形式审查,而更应从制定合同的目的出发,衡量当事人的权益,进行相关的实质性的审查,从而维护交易的稳定,尽可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发挥指引作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当事人深入了解合同解除与异议权的立法原意,知晓双方的权利保障,通过自身的途径解救纠纷,而不过多依赖于公权机关与机构。

上一篇:摄影摄像实训报告上海下一篇:变电检修班技术员竞聘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