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2025-01-01

五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精选9篇)

五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1

一、班风:团结、勤奋、诚实、创新

班训:要做就做最好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3人,学生体质健康,从整体上来说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但后进生较多。其次,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思想方面:

1、利用班队会、早晚的教育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学生按要求去做,同学间互相监督,由班干部负责检查。根据学校的部署,严格按照要求去完成对学生的教育,让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充分利用升旗活动、重大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每周一严格遵守升旗制度,不迟到,不随便请假,衣着整洁,排队时做到快、齐、静,升旗时要行队礼,唱国歌时声音响亮、整齐,认真听并思考“国旗下的讲话”,与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每天佩带红领巾。

(2)遇到节假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活动,教育学生做文明学生。

3、树立良好的班风,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认真开展“我为班级添光彩”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争创星级班级的细则、星级学生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明确,结合班级情况认真落实。各位同学积极争取,月末展开总结评比。

四、教学方面:

1、重点抓好课堂常规训练,随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持之以恒,不能时紧时松,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在班级里开展让任课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纪律进行当堂评定,周日班队会时进行总结评比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2、注意抓好学生的辅导,通过多种渠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必胜的信心,通过“一帮一”活动,使学生共同进步,以达到差生不差、优生更优,中游变上游的目的。具体方案:全班展开小组之间的竞争;同学之间也找好自己的对手进行竞争。

3、参加校本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上好兴趣课,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五、安全纪律方面:

1、教育学生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的小学生。

2、课堂纪律的好坏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抓好课堂常规管理,做到“明、细、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好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间纪律,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既要玩好,又要不发生任何意外。

4、路队纪律。教育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排好队,走好路。

六、卫生方面:

1、教室卫生:值日生每天按时清扫卫生,要求学生保持好卫生,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个人卫生:衣着整洁、大方,天天洗脸刷牙,桌箱里的物品要摆放整齐,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操。

七、家校沟通方面:

教育学生,即时与家长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长也需要学习,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和父母是天然的朋友,但是,为什么孩子常常表现出逆反呢?这是因为我们家长落后了,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要争取多和家长沟通,在沟通、交流中进步。

总之,我将会付出努力,抓好班级工作,努力达到优秀班级的标准。

六、工作安排

九月份:

1、9月1日报名注册。稳定学生情绪、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教育;成立班委会。

2、刊出第一期班级手抄报: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3、开展“谢谢你,老师”的主题班会。

4、制作雏鹰争章台,确定章目。

5、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

6、开展爱护公物教育主题队会。

7、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迎国庆”主题队会。

8、队列队形及广播操比赛。

十月份:

1、庆祝国庆节。

2、法制教育讲座。

3、消防安全教育及应急演练。

4、五小制作活动。

5、班级手抄报第二期:安全、法制教育。

十一月份:

1、召开家长会。

2、五小作品展示活动。

3、开展感恩教育主题队会

4、逃生演练。

5、开展诚信教育主题队会。

十二月份:

1、经典古诗文朗诵比赛。

2、作文竞赛。

3、学生养成教育评比。

4、开展自制贺卡“为同学、老师送上一份新年祝福”体验。

五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 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职业学校必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工具课程。语文水平的高低, 不仅是最直接反映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一面镜子, 更影响着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因此,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避免被社会淘汰, 就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 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语文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专业素质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为人的全面发展、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 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

另外,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本内容涵盖广泛。古今中外名家名篇, 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 能够熏陶思想情感, 明辨是非善恶, 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应用文写作是日常生活、工作交往中最基本的交流途径。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尚未成熟, 加上当局者迷, 轻视语文学习是很正常的。所以,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创新的措施

1. 明确教学目标, 确立专业化导向

专业化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切入点。一方面要在重视学生个性、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因素的基础上, 努力追求学科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的人文目标。但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让学生不能只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 而要掌握那些对他们一生都有重要价值的最基本的知识, 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要求所必需的知识。

2. 改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是要创造宽松的创新教学环境。创造性的灵感总是在主体迷恋、执著、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因此, 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成为创新教学的首要任务。第二是教学体系要多样化。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学时数也不一样, 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 结合专业特点, 在教学中建立选修与必修、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教学体系。第三是要将审美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各专业的教学中, 还要以语文智育为主干, 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渗透于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的训练中。

3. 创新教学内容

一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文本为中心, 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 通过对名作名篇的阅读与欣赏等, 从审美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二是在重视文本教学的基础上, 适当发挥与拓展, 将哲学、历史、艺术等知识加以渗透与融通, 借以开阔学生视野。三是在对文学作品分析讲解的过程中, 注意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的赏析, 提高审美趣味, 培养高尚情操。四是要充分融进社会生活。要使大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除了讲解课本知识外, 还要融入社会、生活内容, 借以增强课堂的时代感、新鲜感。五是要重视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把提高学生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置于重要位置, 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层面出发, 尽可能地安排应用写作、语言训练等语文能力训练内容, 确保高职语文“学以致用”。

4. 创新考核方法

五年制高职语文应该不拘一格, 尽量遵循“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 变一元化为多元化, 根据语文课程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 全方位地动态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使考核方式不仅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比较准确、科学的标尺, 更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推进器。

总之, 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话题,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 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摘要: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 是一个值得探索与研究的课题。语文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关键, 区别于高中语文教学, 也不同于大学语文教学。因此,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必须有所创新。本文拟从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实际出发, 从创新的必要性、创新的措施等方面来阐述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五年制,语文,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小青.问题与对策:从创新教育视角看高职语文教学[J].职教通讯, 2005, (11) .

[2]孙华天.浅谈高职语文教学中几个关系的处理[J].成人教育, 2006, (02) .

[3]潘亚茹.对高等职业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冶金教育, 2005, (01) .

[4]李保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01) .

[5]赵秀兰.“参与型”课型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01) .

[6]卢锦明, 王建萍, 何兰玉.高职语文教学的定位与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3) .

[7]尹文彬, 钱耐香.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定位[J].新余高专学报, 2006, (01) .

[8]宋园园.关于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实用性与教法的构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有感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动学习、深入探究

随着对五年制语文课程教学的深入,总感觉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学生的一些行为举止传递出了对语文学习的无所谓的心态。从这些细节中给作者的感受就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必须要有一些改变,这种改变是双方面的;一方面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想学语文、爱学语文;另一方面,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一、对学生的分析。

五年制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都是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的学生,可想而知这些来上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学生的人文学科的基础是很薄弱的,加上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是没有一个好的摄取知识的求知欲,所以招来的这些学生从层面上讲是基础不怎么好的,而且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的差距也是存在的,但是总体来讲基础层次较差的占多数,基础较好的只是鳳毛麟角而已。

在这个以考分论成败的社会中,这些学生被定义位是失败者,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孩子。五年制高职院校无疑给了这些失败者一个新的平台,让他们能在这个平台中找到自我,能够将自己的正能量充分发挥。这类学生有他的优秀的一面,他们情商较高,为人热情、为事积极,散发着较高的正能量。

二、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分析。

五年制教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了解。当前的教师在教授学生课程时往往会出现这些状况:

首先,在教授课程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调整授课计划而是驾轻就熟地按部就班上课,只是从数量上完成整个的授课计划,学生学不学、学成什么样子教师不去过多关注。

其次,教师的授课形式总是千篇一律的讲授式—老师在讲台上按照传统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授课,学生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师在控制课堂气氛时往往力不从心,学生总是死气沉沉的,让教师感到课堂气氛像死水一般,从而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深浅和多少。

最后,教师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考虑转变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考虑去利用先进的网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从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始,从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入手,让学生的手和脑都动起来,这样教师也不累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

三、高职语文教学有感。

通过上述对学生和教师的分析,结合本人教授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经历,对如何教授语文课有些自己的想法,并且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尝试。本人的教学想法大致如下:

首先,要热爱学生。尽管前面已经说到这些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很差,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学生进入到新的环境就是想要一个新的开始,那么我们教师就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学生,要从心里面真正的去接受我们的新学生。只有这样教师的心理就会有一种积极的暗示来激励自己主动爱学生,让学生走进教师的心中。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对学生先入为主的看法,一些不必要的心结也就打开了。

其次,教师要有主动探究适合班级的教学模式,可能同一个班级运用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起来并不轻松。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中一定要确立教师的角色—学习促进者。教师扮演的就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角色,所以教师要在这个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去考虑课堂教学模式的选取要适合教师的角色定位。比如说现在的学生基本上每人一个手机,大部分都支持3G上网,那么在上语文课时能不能利用学生的手机这个功能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渐渐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可以真正担当学习促进者了。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有了目标,老师教起来也有了针对性,形成一个双赢的循环模式,这样不是很好吗。

最后,要给教师一个政策上的平台,让教师专心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上来。政策平台的给予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个平台的支撑教师才能够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去投入到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的环节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教的针对性,去考虑如何组织学生主动学习等。

另外,语文教师教授的对象是五年制的学生,这些学生对自己今后的专业选择还没有定位,那么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专业素养,站在一定的专业定位平台的高度来有意识地去塑造学生的知识体系。

这些就是我在高职语文五年制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也是自己的感受,希望这些体会能给和我一样的高职语文老师一些教学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郑洁.主编职业院校语文课典型教案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郑洁.主编教育文化谈话录[J].上海人民出版社.

科教版五年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篇4

转眼间又到期末了,心中紧绷的弦终于渐渐松弛下来。也就终于有那么点空闲时间,来盘点已经走过的这4个多月。

细细地回味着走过来的路,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个事件,真的惊叹于自己的成长,同时也感动于身边的人和事。如果说自信、虚心、务实、反思是我前进的根本动力,那么前辈们、同事们的无私、热情则是让我坚定、勇敢走到今天的定心之石。又经历了一学期的锤炼,我有了很多的收获,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教学思想上,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将在大学校园中学习到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新课程中上的教育理念相对比和相结合,取其先进的,创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的用这些理念丰富和武装自己的大脑,以求自己以更新,更丰富的教育思想投身到工作中去。同时在通读教材的过程当中,我对教材的各单元各课之间的构架、联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方便了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教学工作中,我认真了解孩子们的想法,虚心听取教研室有经验的老师们给我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努力摸索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争取通过我的课堂在带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再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我爱孩子们,想给他们每个人最好的教育。在日常教学当中,我尽量去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因材施教,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也是这样,通过对某些孩子“特殊”的教育,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兴趣反过来就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慢慢慢慢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组织教学方面,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也是难点。我经常虚心向学校里有经验的老师们、班主任们请教管理学生的好方法,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一套独特的评价体制,并且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对一些调皮的学生,及时的了解情况,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向班主任请教,共同管理好班级。

另外小组建设方面。这是科学组沿袭的传统,但是却是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由于之前对小组建设了解的很少,所以就没有太多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之后才发现,是我的失误了。忽视了小组建设,使我缺少了一个有效教学的制胜法宝。我想这将是我下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五年上册成功教案 篇5

五 年

王秀芳

乾安县第七小学 2011年8月

我真幸福

目标:

1、强化学生的感恩心。

2、强化学生积极看待人生的思维方式。

3、发展学生感受美好生活和理解生活的意识。重点:激发学生积极看待人生的思维方式和感恩心。

难点:发现生活中的幸福,认识到幸福生活关键在于“拥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

教具学具:参考书、第十册语文书(旧版)

记录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幸福是什么》故事的前半部分。

2、讨论:故事中的三个青年会找到幸福吗?你认为幸福是什么?或怎样生活才是幸福的?

3、谈话:其实幸福是每个人本来就有的,只是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一点。

二、找一找,说一说:

1、找一找让自己感觉幸福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写下来。

2、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说时的态度,是否真是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关注哪些孩子拥有感受幸福的心。

3、反思讨论:同学们在交流时,一定说出了“我真幸福”的理由,为什么平时没注意到这些?

教师揭示:无论我们是富有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身有残疾,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无穷无尽的幸福,前提条件只有一个:拥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

4、把同学们列出而自己没想到的“幸福理由”抄写下来,大声地对自己说几声“我真幸福”!

5、教师读参考书资料《大脑总是随意的自圆其说》

三、拓展阅读:教师读参考书资料《幸福是简单的》

四、总结:教师讲《幸福是什么》故事的后半部分。

领导与下属

目标:

1、发展学生的领导意识。

2、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3、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发展学生的领导意识

难点:认识到领导意识的内涵。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社会生活中,很多人扮演着领导的角色,他们支配着下属,完成着自己设计的各种任务。

你见过哪些领导?

每个人将来都可能担任领导,或在某一时刻成为领导,领导者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怎样做一名领导呢?

二、游戏体验:

1、分组:把学生随机分成7人一组的若干团队,随机指定“领导”,其他人为下属。

2、说明:领导们,你们的任务是在游戏过程中对下属进行活动监督和指导,以保证团队的任务完成的又快又好。扮演“下属”的同学,你们的任务是在工作纸上画一个微笑的人脸,但是在没有得到领导的指令之前不允许开始。在画画的时候,可以用圆圈代表脸,两个点做眼睛,弯弯的曲线代表微笑的嘴。游戏结束后,我会以各团队作品的“创造性”“准确性”为标准评判各自的成绩。最重要的是,“下属”在画画时要蒙上眼睛,并在画完前不允许拿下眼罩。在开始画画之前,每个团队有3分钟时间做准备,之后我会发出“开始”的命令。那时再动手画画。现在开始准备。

3、团队准备3分钟时间。(教师要关注各团队是否有拟定计划、团队动员行为。)

4、作画。(教师要关注领导是否自觉地位下属提供帮助,下属是否有意识求助于领导,并听从领导指挥。)

5、评比。(看团队是否有统一的行动计划,是否有创造性。如果缺乏创造性,要问学生:说的是“可以用圆圈代表脸”,没说是必须,为什么没有想到用方形、椭圆形代表脸?为什么没有画上鼻子、耳朵等?)

三、反思:

说明:游戏主要考验“团队意识”“领导的服务意识”“下属的寻求指导意识”。

反思:按工作纸上的顺序引导学生逐条反思。

总结:每个人都要有领导意识,领导意识包括指导、帮助等服务意识,还包括接受领导的意识。

四、拓展:阅读解释“成功加油站”文章:《团队ABC》

愤怒

目标:

1、理解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2、多角度认识愤怒。

3、学会控制愤怒、表达愤怒。

重点:认识和理解愤怒;学会表达愤怒、控制愤怒。难点:讲述愤怒的故事。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对愤怒这种情绪一定不陌生,不过,并不是每个人对愤怒都有全面的理解,能够正确处理愤怒情绪的人就更少。

二、活动,认识:

1、全体同学按5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每个人用简洁、概括得语言讲一个“愤怒”的故事,故事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讲故事时,重点是把“愤怒”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2、交流,认识愤怒: 引导学生交流:

①回顾刚才大家讲的关于愤怒的故事,想一想:引人愤怒的多数原因是什么?(被欺骗、被侮辱、不公平)

②多数人愤怒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变脸、谩骂、打人)③多数人发怒后有什么行为?(攻击伤害)④生气、愤怒、仇恨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⑤愤怒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吗?为什么?(是正常情绪)

3、学习如何表达、处理愤怒:

压抑并不是最好的控制愤怒的办法。①如何表达愤怒?

情景设置:别人因误会骂你了:

同学在玩时起了冲突,给了你一拳:

②如何宣泄愤怒?最好的方式有哪些?

③如果想控制愤怒,不让他爆发,最好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愤怒的认识。

三、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控制愤怒》

师生换位

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换位思考”方式。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重点:理解和掌握“换位思考”方式。难点:真正认识到“换位思考”的意义。教具学具:笔;工作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长时间和自己的老师在一起,师生之间建立了紧密地联系和密切的关系。我们对老师有着不同的期待,每个人对老师的印象和看法也不相同。有人可能不满意老师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但是,想过没有,如果我们是老师,我们会怎么做?

二、想象,换位:

1、以“假如我是老师”为主题,想象,会怎么对待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工作纸上,一定要写真话,写心里话。

2、交流想象:教师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引导讨论。重点分析老师不理解学生从而造成师生情绪或认识对立方面。

3、二次想象:

以“我现在是学生,因此„„”为主题,再一次接续句子;同时,教师会以“假如我是学生”为主题,把这些句子续完。

师生交流、比较。

4、回顾反思:

通过刚才你做老师和老师的想法,你有什么感受? 揭示:这就叫“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更好地理解别人,减少人际关系矛盾。

5、“换位思考”演练:

你生活中有过和别人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吗?回忆一下,运用换位思考方式进行再思考,看一看能不能有新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总结:“假如是我”是面对人际冲突时一个不错的设定。

三、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收集信息

目标:

1、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发展学生的说服能力或谈判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意识。

重点:团队间的沟通和谈判。难点:团队间的沟通和谈判。

教具学具:每组信封一个;每组名牌一个。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根据已有经验,怎样沟通?知道什么是谈判吗?怎样谈判?

二、活动体验:

1、分组:7人一组。命名。自愿出一名观察员。说明观察员任务:观察三项:本组队员怎样工作的、怎样沟通和谈判的、有无违规的。但不要以任何形式参与团队内的活动。

2、说明团队任务:在10分钟时间内,把描述本组农作物的若干张卡片搜集齐全。

3、说明游戏规则:

(1)每个团队只能通过沟通和谈判来搜集自己需要的卡片。

(2)每个团队选出一人作为代表与其他团队谈判,可以在任何时候更换谈判代表,但不允许同时派两个或更多的代表去与其他团队谈判。

(3)一场谈判只能有两个团队参加,不允许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团队同时在一起谈判。如果另外一个团队想与正在谈判中的两个团队沟通,只能排队等候。

(4)在一次谈判中,你可以只把一张卡片交给对方,但对方不一定会回赠给你卡片。

(5)用时最少、搜集卡片最全者获胜。

4、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各团队间合作情况。

5、通报:各组完成任务情况。

三、反思:

1、与其他团队的沟通顺利吗?发生了哪些情况?

2、在这个游戏中,哪些事项是比较关键的?(如何沟通、如何谈判、怎样合作)

3、做好哪些事情有助于完成团队的任务?(团队间分工协作、熟悉自己的资源等。)

4、这个游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经过本次活动,你认为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总结:团队内部要合作;团队之间更要合作,通过沟通和谈判实现互惠互利。

四、拓展:阅读《没有他人帮助,难以获得成功或保持成功》

密码记忆

目标:

1、了解系统学习法,认识系统学习法的作用。

2、激发改进学习方法的意识。

3、重点:了解系统学习法,认识系统学习法的作用。难点:认识什么是系统学习法。教具学具:密码表35张,记录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因此,每个人的学习效率也有高有低。及时地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淘汰那些效率比较低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必要途径。

二、游戏体验:

1、教师给学生介绍“计数”密码,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密码纸(教师把学生秘密分成三组,发给不同的密码表。)

2、学生用一段时间学习这套密码,相互间不允许商量。

3、收回密码纸。

4、教师念五组数字,要求学生用新学会的密码记录下来。

83210479

92307583

14672508

95401273

64975208 90872461

64380219

23480597

79254380

25469238

5、老师检查每个人的记录并确定每个人的成绩。准确记录一组数字得10分。

三、反思:

无论“测验”的成绩如何都不要太在意。讨论:

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为什么?

哪些同学在测验中的成绩比较高?知道为什么吗?(教师出示三张不同的密码表比较)这些不同的密码表象征着什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寻找规律学习;系统化学习)

你经常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吗?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要快速的记住枯燥的材料,有哪些有效的办法?(这个游戏可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哪些启示?)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系统学习法》教师讲解:学习数学知识、科学知识要和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支票的使用

目标:

1、激发学生管理时间的意识。

2、发展学生的目标管理意识。

3、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方法。

重点:激发学生管理时间的意识,掌握管理时间的方法。难点:如何计划时间的使用。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列金钱消费计划。

1、如果得到一张2400元的支票,你会怎样使用?如果要求你24小时内花完这笔钱,你会怎样花?列个消费计划吧。提示:要按所办事情的重要程度把消费的先后顺序写清楚。

2、交流,讨论:

选几个人的消费计划交流,讨论:计划合理吗?有没有按重要程度列顺序?

二、学习管理时间:

1、谈话:金钱需要管理,那么时间呢?时间需要管理吗?

2、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日常奇迹》

3、讨论时间的特点:除了“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之外,时间的特点还有:时间是不能的;时间是不能的;时间是不能的。

3、反思:

①你在利用时间方面制定计划并且严格执行吗?为什么? ②对你来说,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③你每天在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方面安排了多少时间?(先问学生:你有奋斗目标吗?)

④现实生活中,你浪费时间的事情主要有哪些? 总结:树立人生奋斗目标,珍惜时间,管理时间。

自由的想象

目标:打破学生思维的束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难点:打破思维的束缚,激发想象力。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想象:

1、联想:猫和冰箱相似的地方。

①引导:指名说一相似之处,教师评价引导,使学生明白怎样想象。②学生自由联想,写在工作纸上。能说出5个得60分,说出10个得100分。

③小组内交流,评选出小组最佳创意。④组织组际交流,评选出最佳创意。

2、联想:“嚎啕大哭”和“亮光”的相似之处。

①引导:指名说一相似之处,教师评价引导,使学生明白怎样想象。②学生自由联想,写在工作纸上。能说出5个得60分,说出10个得100分。

③小组内交流,评选出小组最佳创意。④组织组际交流,评选出最佳创意。

二、拓展:

1、说明:统一的课程、标准的答案有时束缚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对学习、生活、成就都是非常重要的。

2、听读《一个学生家长的手记》

3、听读参考书上的三个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案例。

4、自读《乡愁》

乐观地表达

目标:

1、强化学生的积极态度。

2、巩固和发展学生乐观的倾向。

3、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发展学生的团队创造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难点:。

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挂在悬崖》的故事,说明:悲观、乐观一步之差,乐观的人能看到不好的事里光明的一面,而且只看好的,不想坏的;而悲观的人在好事里也只看到不好的方面,只关注坏的。

二、活动,发展:

1、说明活动任务:5人一组,画一幅漫画表现“乐观”。规则:时间20分钟;小组内共同商量漫画内容和画面,也可以采取某个同学的好想法,但是漫画必须是5个人用流水线方法共同完成。每个人使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区分自己的部分。20分钟内,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纸上都有一副相同的漫画。最贴切的表达了“乐观”的作品将受到表彰。

2、提醒学生:不要无计划而行动,应先集思广益拟定好一个方案;再做好分工(怎样分工绘画水平不一的小组成员),然后按照方案和分工完成自己的工作。绘画好的成员不要越俎代庖。

3、分组,小组开始合作活动。

4、展示,评比。

三、反思明理:

你们的方案是如何确定的? 各成员间是怎么分工的? 有没有人批评过别人的工作?

绘画技法差的同学是如何工作的? 用一句话概括你们小组的工作特点:(如合作愉快,充满争吵,分工不清等。)

四、拓展:阅读“成功加油站”文章《“高明”的方法》和参考书文章《走进人群,改变自己》

脑筋转换

目标:

1、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重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具学具: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脑筋越用越灵活。

二、活动发展:

1、试一试:

例子:我——(超市)——面包

通过一条线索把“卫星”和“水龙头”联系起来,中间要经过3个环节(用三个词汇概括出来)

再试着把“成功”和“开除”联系起来,中间要经过4个环节(用4个词汇联系起来。)

评价:谁的逻辑线索更有创意。

2、再试一试:

用哪些方法可以画圆形?用哪些方法可以画一条标准的直线?(别局限于平面上,也别局限于画笔,如:一束阳光走过的路线;一束激光照射在纸上。)如果想到5种方法,可得60分;如果想到12种方法,可得100分。交流。

评价:谁的想法更大胆、更独特。

三、拓展:阅读参考书文章《用于独辟蹊径》《炸掉油漆》

雕塑

目标:

1、强化学生的沟通意识。

2、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其区别。

3、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理解沟通的重要性、不同的沟通方式。难点: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其区别。教具学具:笔、纸;空场地 教学过程:

一、导入:父母和子女有了“代沟”,需要沟通;亲朋好友有了误会,需要沟通;公司领导和员工有了矛盾,需要沟通。沟通有哪些途径?怎样沟通效果最好?读《沟通,其实很简单》

二、活动体验:

1、说明规则:8人一组(有一组10人)里圈4人,外圈4人,面面相对;外圈的人用30秒时间把自己正对着的里圈的人塑造成一座“雕像”。当老师说时间到时,不得再下指令或移动;一旦被塑造成“雕像”,就不得移动;里圈的人必须听从外圈人的指挥。

2、塑造活动:第一、二轮:语言沟通;第三、四轮:书面命令;第四、五轮:不许说话,只许示范;第五六轮:不能说,只允许对方询问;第七、八轮:通过右边同学转达。

三、反思明理:

1、你感觉对方摆出的姿势达到了你的要求吗?

2、你认为沟通中哪些方式让你感觉最好?

3、你被别人塑造时,有“委屈”的感觉吗?为什么?(总结:强迫别人是达不到良好的沟通效果的)

4、你“塑造”别人时,采取了强迫的行为吗?为什么?(在沟通时,不要强迫别人)

四、拓展:阅读参考书文章《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善于影响他人的神奇魅力》

组合

目标:

1、强化学生的社会合作意识。

2、理解个人自由与团体自由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理解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发展合作意识、团体意识。难点:理解个人与团体的关系。教具学具:装有词卡的信封四个。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像我们这样的分子组成的。

二、游戏体验:

1、说明规则:8人一组,每组每个成员会得到一个或多个词汇卡,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小组所有卡片上的词汇组合成两句话。在组合词汇之前,每个人都要简单说明自己卡片上的词汇的意思。所有的词汇卡都要用上,不允许有遗漏;组合出来的句子应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小组间不允许交换词汇卡。

2、分组游戏。

三、反思:

1、用一句话概括词汇在句子中的作用;

2、用一句话概括句子与词汇的关系。

3、说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好比词汇和句子的关系。每个独立的分子,只有融入社会中,才能充分体现和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小学五年语文教学随笔 篇6

这是一篇“文包诗”,文章是古诗的背景,古诗是故事的浓缩。根据以往的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三方面。为了理解得更深刻些,我搜索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阅读了多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自认为胸有成竹。但在试讲时,暴露出诸多问题:1、引导孩子们读文体会两位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后,汇报时有孩子直奔文章末尾,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赵老师告诉我,交流时要有调控。2、教学语言随意,要求读,展示时却让孩子演,有些为难孩子们。王老师告诉我每一步的教学要干什么必须心中有数。3、对学生的评价语起不到激励和导向的作用。4、对教材的理解没有高度……

经过多次修改和推敲之后,我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读诗,解诗意,想意境,悟感情,虽然每一步的教学我都清清楚楚,但教起来总感觉有点费劲,教学时间前松后紧,教学任务完成不充分。要老师告诉我,诗题的理解花费时间过多,可以在回顾课文内容之后顺便解决。另外,教学过于理性,侧重古诗,朗读课文时间少,有些教学环节重复。这些点评实实在在,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接下来,两位师傅和我一起分析哪些环节出了问题,该怎么问,怎么导。每试讲一次,我都要征求同组教师的意见,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四次试讲,四次反思,我的教学思路逐步明朗,教学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都心中有数。又一次面对外校的听课教师,我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心中无比高兴。因为我明白每一次登台不仅仅是对自己和孩子们负责,更是对学校负责。

五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7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特点。同时,语文是一门拥有丰富德育资源的课程, 是一条很好的德育途径, 通过语文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那么必将起到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业教育工作,做好这一工作既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 同时又要具备比较全面的道德理论知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道德教育乃国民教育之根本,养成完善人格之关键。这一观点指出了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每一个指明了一线教师方向。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教材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1.1通过讲授优秀美文,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年一贯制大专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欣赏美文,吟诵美文,在优美的文字和语言中感受文化魅力和文学之美。 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时,学生沉浸在泰山那 “山岚流瀑, 云开雾合, 奇松怪石、山花野草、 人文古迹”的美景中, 读者可以深深地体会作者“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独乐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和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使学生深深地受到感染,自然就生发热爱祖国之情。

1.2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

五年一贯制大专的语文教材精选了很多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处处彰显了古人仁厚的道德品行和坦荡的君子之风。 比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进谏从个人琐事娓娓道来,自然过渡到国家大事, 用叙事设喻的方式讲述大道理, 表明自己的见解, 含蓄委婉而又浅显易懂,极富感染力。齐威王勇于纳谏, 以至于在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彰显了一国之君的大气和风度。 诗人臧克家就认为读此文“如饮醇酒, 其味无穷, 久而弥笃”。

高职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通过抓住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细节, 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引导, 使学生叹服大智慧的同时, 启发道德的思考, 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探索新的德育模式

高职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为学生创造有浓厚兴趣的德育教育网络课堂,使学生通过网络环境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

2.1创造良好的网路教学环境

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 或教室内部安装的多媒体,补充相关的课内外书籍,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 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阅读参考资料。此外,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访问各大高校的网络图书馆及BBS网站,领略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2.2制作优美的课件,扩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多媒体等新形式的广泛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充沛的活力。海量的高清图片、多样的音像资料和精美的动画等资源在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同时,丰富着他们的情感体验。随着课文教学内容不断充实,课堂的内涵获得了极大地提升。如此以来,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就由单纯的文字讲解和图片演示转变为“全方位立体式”的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感受人文性的熏陶,从而使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以实现。

3充分发挥教师的师德魅力,利用无形资源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而言,语文教师所起的作用有时候比班主任或辅导员的都有效得多,高职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自身的个人修养和素质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学生标榜,使学生在积极引导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和智慧的启迪以及道德的升华。

3.1高职语文教师要有意渗透

语文德育渗透虽润物无声,但可以有意渗透。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学校丰富的信息,掌握丰富的德育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去认知、探索和判断,这就是所谓的直接德育渗透,只要教师有意渗透,那么学生就会有直接的德育体验。教师可以举身边鲜明的实例,比如举例在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中涌现的那些平凡的舍己救人的英雄模范,或者在灭火中牺牲的消防员,为救同伴舍弃自己生命的青岛警察,语文老师可以边播放相应的视频资料,边让学生起来发言自己的体会,同时也可以上网发表自己的看法。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大到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方面,小到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坚强意志方面,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对于个人的道德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2高职语文教师可以把德育教学与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进行有机渗透

高职语文德育教学可以同各种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发挥专家讲座和校企合作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注重实用性,专业技能掌握很好,十分关注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通过聆听本专业的学科榜样的讲座,与同行业的人才交流谈心,通过模范们的言传身教,更能达到育人的效果。 积极配合学校邀请高水平的“接地气”的大师来校为学生做报告,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享用这些“精神大餐”,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另外,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适应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活跃、性格活泼和个性张扬的特点,通过演讲、征文、朗诵和辩论等形式使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充分表现自我。

五年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8

摘 要: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以证代考”,是指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代替语文课程期末考试,以资格证书换取语文课程学分。作为促进五年制高职语文口语目标教学的有效手段,实施“以证代考”,可以充分发挥目标导向功能,以测促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 以证代考 口语目标教学

近年来,“以证代考”引入五年制高职语文口语教学,充分发挥“以证代考”的导向功能,以测促学,初步改变了五年制高职语文口语教学被视为薄弱环节的现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以证代考”的界定

“以证代考”是指以国家的职业资格和社会的技能鉴定认证代替学校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结业考试,其实质是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

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以证代考”是指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代替语文课程期末考试,以资格证书换取语文课程学分。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语言考试。

二、“以证代考”的基本途径

1.教学目标具体化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其具体技能而言,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1)社会语言能力,即灵活运用功能变体的能力;(2)语篇能力,即掌握不同的语篇类型,用语言做事的能力;(3)策略能力,即运用交际策略达到既定交际目的的能力。五年制高职语文口语教学应紧紧围绕交际能力这几方面的内容,将“以证代考”纳入教学计划,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变为“教学目标”,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内容变为“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环节有机结合,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得体、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2.教学内容系统化

从制订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着手,以五年制高职语文应用能力和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为依据,按照“一体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及其相关教辅材料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人间如梦”,而通行本都作“人生如梦”。

到底是“人生如梦”还是“人间如梦”?翻看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注释,该课选自1956年中华书局出版唐珪璋主编的《全宋词》。查找《全宋词》及其《宋词鉴赏辞典》《宋词三百首》等既有“人生如梦”,也有作“人间如梦”的。因为资料限制,笔者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大方。

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八“诗词改字”上说“向巨原云:‘元不伐家有鲁直所书东坡《念奴娇》,与今人歌不同者数处,如浪淘尽为浪声沉……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为多情应是笑我生华发,人生如梦为如寄不知此本今何在也?”由此可见,东坡所作当为“人生”而不是“人间”。只是将“人生如寄”改作了“人生如梦”,这是诗人出神入化的化用之举。古诗十九首有这样的诗句“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曹丕也曾写到“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三国·魏·魏文帝》善哉行)宋书乐志三作“人生若寄”。人生如寄意思是人的生命短促,犹如暂时寄居世间。因此,我认为苏轼一词中只能是“人生如梦”,这符合当时的用词习惯。

其次,从词语义项的角度来看,“人生”和“人间”是不同的:“人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的生存和生活”人生是一个为自己而创造的过程;人生是一个让自己发光发热的瞬间。而人间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人间是人和人之间,是你和我之间。人间好,你的人生才会好,你才能活得踏实、活得没有疑惧。最起码不会疑神疑鬼,不会有那么多的恐惧。所以我们说要预约“人间净土”,而不是说要预约“人生净土”。你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得非常好,经营得非常多姿多采,在家关起门来自己做一个好人;所以我们说“人生如梦”,而不是“人间如梦”。

第三,从苏轼创作本词的背景和词的主旨来说也应是“人生如梦”。《赤壁怀古》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的第三年。是年七月,苏轼游于黄州城外的赤鼻矶,面对如画的江山,缅怀古代的英雄人物,凭吊之间,诗人心情激动不已,遂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千古传诵的名篇。这首词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追慕向往,以无限深情,塑造出周瑜这个雄姿英发,丰采绝伦的英雄形象,并以周瑜自况,寄托了自己建功立业的伟大理想。可是,当作者从神游回到现实中时,他所面对的,却是自己非罪获谴,远谪荒州。早年华发而一事无成的冷酷现实。这不啻是对诗人理想的一个绝大讽刺!正因为如此,全词结尾发出多情应笑我这样痛苦的自嘲,和人生如梦这样悲哀的长叹,可以看出,这首词以热情讴歌心中的理想始,以抒写内心理想破灭的痛苦终——这样一条思想主线,在词中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全词的结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就应当是这一线索的必然衍生:诗人洒酒于大江之中,正是理想的破灭悲哀哀悼,为心之破碎而长歌当哭!

怀古类诗词虽是怀古,其实是借古人写今人,抒发诗人的个人之情。苏轼贬官黄州以后,明显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他的弟弟苏辙也曾指出,苏轼自“谪居黄州……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崖也。”(《东坡先生墓志铭》),可见苏轼贬谪黄州之后,由于特殊的遭遇,的确有过出入空门,濡染佛释的经历,他的思想也明显受到过佛家的影响。我们今天看苏轼黄州时期的诗词,也确有一些表现出“归诚佛僧”,“身心皆空”虚无空幻的色彩。如“心困万缘空”(《安国寺浴》),“人生如梦”(《赤壁怀古》),“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所以,苏轼在《赤壁》中,完全有可能受佛家思想的影响。用“人生如梦”来抒写内心的悲哀,亦不足为奇。词人追慕周瑜的英雄业绩同时也引发了自己的感伤。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年近半百,却贬谪黄州,功业无成,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怎能不感慨万分?因此“多情应笑我”的“笑”是作者从“故国神游”中猛醒后无奈的自我解嘲式的苦笑,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在两鬓斑白、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人生如梦”道出了词人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报国无门的焦虑感。命运多舛、远谪他乡,使词人的身心受到前所未有的煎熬。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祭奠自己的英雄梦。这首词尽管着力于周瑜形象的勾画,实际上指向的还是现实世界中词人自己的身世感慨。

综上所述,苏教版将苏轼一词最后改为“人间如梦”是不科学、不恰当的。最后一句应该如通行本所作为“人生如梦”。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两翼”的思路构建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知识教学和实训体系:“一体”就是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关键的职教理念构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体系主体;“两翼”就是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职业资格标准。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定向出发,构建适合职业能力训练的模块。

3.教学方法多样化

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灵活训练形式和扩大训练内容,如采用“就地取材”式的口语训练材料如普通话、朗读、复述、对话、演讲、辩论和“情景即兴”式的有话题限制的口语训练,如现场口头解说、口头作文、讨论、结合爱好理想定位话题等形式,充分利用课堂的发言和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口语潜力;多用典范的口语交际实例给学生实在的示范,从讲授知识转而传授方法,强调规律,培养能力。

4.教学过程形象化

为适应传声技术、人机对话的发展,采用CAI课件、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模拟仿真软件等多种方式组织实训教学,注重对学生口语能力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通过模拟仿真等手段,让学生拟定针对性实训方案,快速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

5.成绩评价科学化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状况,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考核评价为重点,制定了目标定向教学考评体系。考评体系由“阅读、写作、口语”三大模块组成,定位于能力本位,赋予模块的灵性,凸现应用特色,三足鼎立而又共成一体。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期语文总成绩评定的范围、权重和方式简表

该评价体系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

三、结语

口语教学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说”的价值和作用越发突出。“以证代考”搭建了五年制高职语文口语教学从理论知识到具体实际运用之间的一座桥梁,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双证融通”三个着力点.中国教育报.2007年09月27日

2.王宏启,戚文革,王鹏.论职业教育实行“双证制”的必要性与措施.教育与职业.2006(20)

五年上册教案U1-4 篇9

1、What does she look like?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tall, short,young,old, round ,long.2、能掌握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e’s tall and has long hair等描述外貌的句型

3、能正确运用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e’s…描述人物外貌特征。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四会单词tall, short,young,old, round ,long.句型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e’s…

难点:用What does she look like? She’s…结构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

三、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和图片、画画工具、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2、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复习人体各部位的单词

(1)在黑板上画一个人脸,边画边问:What’s this? It’s a nose/eye/hair/an ear.This is a face.A round face.(2)运用句型:touch your…nose,eye,ear ,head,hair,hand,leg, foot,face.朗读2遍,翻译一遍。Ear ,ear, touch your ear…ect.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引入新知。把我们班新来的一名同学悄悄叫出去不让大家看见,然后问大家:we have a new student this year.What’s her name?What does she look like?先用中文猜猜新同学的长相高矮,头发短长,眼睛鼻子的大小,脸型等。然后边谈论边板书新单词tall, short,young,old, round ,long.板书完以后,让学生自学单词:理解词义,猜猜读音。然后教几个来认读,如果有读得非常好的同学,就让他们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读,发现有错误的马上进行纠音。单词中有难点young, round的发音比较难掌握,多练习几遍。接着来记忆单词:我们现在来开展比赛,看谁能最快记出这些单词,老师先带拼几遍,然后比赛。

2、教学句型。我们要询问某个人长得怎样,应该用什么英语呢?出示句子: What does she look like? 带读三遍,然后指名学生读,纠音。再教答句:She’s tall and she has long hair.带读,纠音。分组问答。学习She has two big /small eyes.She has a big/small nose.2

Unit 2 I’d like a hamburger

Period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hamburger sandwich Coke food fish chicken beef

2)能听懂会说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hamburger, please.I’d like a some fish, please.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乐趣和热情,做到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习策略目标: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倡导自主合作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有关食品的词汇。

2.掌握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hamburger, please.I’d like a some fish, please.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三、教具准备:

食物图片:hamburger sandwich Coke food fish chicken beef等,多媒体课件一套。

四、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up(1)Let’s do some sports(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做动作)Stand up!/ Turn left./ Turn right/ fly like a bird/play volleyball/ run slowly/ run quickly/ jump five times(教师辅以手势)

(2)这些动作做完后,教师做干渴状和摸着肚子说:I’m thirsty.I’m hungry.通过游戏形式制造轻松,活跃,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也为下一步单词句型的引出做好了铺垫。

Step2.Presentation and drill(1)T: After doing sports, Are you tired? Are you hungry?

Ss: Yes.T: I bring some food for you.教师出示卡片并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引导学生用“I’d like…”回答。教师把该食物卡片送给说出想要某样食物的学生。

(2)教师把手中卡片送完后摊开双手说:“No food left!But don’t worry,let’s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a big meal..There are some specials there.You can choose whatever you like”

(3)运用CAI展示一系列精美的图片,学习食品词汇。

Period 2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1、能理解并能表演课文A部分。

2、能正确运用句型购买自己所需的食物。3.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课文A部分,能表演A部分对话。难点:理解并表演课文A部分。

教学准备: 单词卡片、教学挂图、教学磁带

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2、利用卡片或课件复习单词: hamburger sandwich Coke food fish chicken beef

3、Let’s chant

What, what, what would you like? Beef, beef, I’d like some beef.What, what, what would he like? Fish, fish, I’d like some fish.What, what, what would you like? Hamburger, hamburger, I’d like a hamburger.What, what, what would you like? Chicken, chicken, I’d like some chicken.4、Game 采取四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造句I’d like some fish.I’d like some fish.用游戏代替机械,枯燥的单词句型操练.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学习课文A部分。

1、listen & answer:

(1)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dailogue?Who are they?(2)Where are Anne and Lingling ?(3)What are they doing?(4)They would like some food and drinks.What would they like?

2、理解课文A部分的含义。3.听CD跟读 4.自由朗读课文。5..表演A部分。

Step 3 Communicative practice

(1)屏幕上出现招聘服务员的海报“Waiters wanted”,We want a waiter and a waitress for our restaurant.Can you work late? Can you work hard? Can you

meet people? Please call Lisa at 1234567.教师扮演店的经理,并说:“Our restaurant needs a waiter and a waitress.Who’d like to have a try?”

(2)邀请几位学生上来并让他们站成一排;然后,教师(扮演经理)对“应聘者”发指令:Turn left!Turn right!Smile and say: Welcome!Can I help you? 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等。每做几个动作,就请不合要求的“应聘者”回去,最后剩下两位“应聘者”。

(3)教师说:“Now 1et’s open our restaurant .”屏幕显示一些用餐的日常用语,引导所选的“服务员”与教师扮“顾客”进行对话。S: Good morning!Can I help you? T: Yes, please.I’d like some food.S: This way, please.What would you like? T: I’d like a hamburger, please.And I’d like some fish, please.T: Yes.S: Wait a moment, please.Here you are.T: How much is it? S: Ten yuan.T;Here is the money.S: Thank you.T: You’re welcome.再让其他同学充当“顾客”与 “服务员”进行对话,并让学生评价对这两位“服务员”的服务态度满意程度。

(4)学生两人一组编一个“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对话。

学生在听,读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编对话,这样就给学生搭建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挖掘学生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此次活动拓展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并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技能(5)Show time

家庭作业:读熟课文A部分,能和同学或者家长流利的对话。

Period 3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1、复习课文A,B,C,表演对话A部分。

2、理解课文D,E,F.3、抄写课文标题和新单词

3、教学重点及难点

二、重点:理解课文D,E,F

三、难点:理解课文D,E,F

四、教学准备

练习本,单词卡片和图片、教学CD等

Unit 4 Can I use your pencil,please?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新单词:borrow,use,English book,Chinese book,dictionary,mark,eraser,glue.2、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3、应用目标:运用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表达个人的需求,并能礼貌地回应;学会B部分的单词,能做句型替换练习。

二、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新单词:borrow,use,English book,Chinese book,dictionary,mark,eraser,glue.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2、难点:学会B部分的单词,能做句型替换练习。

三、教学准备:单词卡片,教学CD,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Greetings.2.Game: Show me your things.Let’s play a game: Show me your things.Please show the things as soon as possiple.Read aloud while you show the things.T:Where is your English book? Ss:Here it is.This is my English book.T: Where is your pencil? Ss:Here it is.This is my pencil.T:Where is your eraser? Ss:Here it is.This is my eraser.要求学生边读边展示物品。还可以发出一下命令:寻找schoolbag, Pencil sharpener,glue,pen,book等。

Step 2 Presentation 1.Listen to the tape of Part B and repeat.有些单词以前接触过,要鼓励学生听清楚,发准音。

2.运用“直观教学法”教授单词,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习得语言。T: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4.Open your books.Oh,I’m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词汇:能听,说,读,写新单词:borrow,use,English book,Chinese book,dictionary,mark,eraser,glue.2、句型:能基本运用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3、应用目标:运用句型“ Can I use…”寻求帮助,并能礼貌地回应;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

二、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运用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表达个人需求与寻求帮助,并能有礼貌地回应。

2、难点: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单词卡片,教学CD,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Greetings.2.Game: Bingo.以B部分为复习内容,教师按任意顺序报9个单词,要求学生随意将单词听写在九宫格内。然后教师任意报3个词,学生在相应的单词旁打上×,如果×在一直线上,游戏则完成,该学生可以说“Bingo”。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黑板刷,书本,铅笔等实物,让学生用“Can I use…?”回应教师的要求。

T:

Clean the blackboard ,please.S1: Can I have a brush,please? T:

Yes.Here you are.S1:

Thank you.T:

Draw a line,please.S2: Can I have a ruler,please? T:

Yes.Here you are.S2: Thank you.1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Greetings.2.Game: Find the ruler.请两名学生离开教室,大家把尺藏起来。这两名学生返回教室后,用句型提问来借尺。看谁借到,谁就是胜利者。

Step 2 Consolidation.巩固操练。Make sentences.Make sentences with “borrow,use, ruler,pen, pencil,dictionary, English book,Chinese book, glue,eraser…”

依次出示上面的词,让学生进行造句比赛。没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就加一颗星。教师要鼓励和尽量控制造句内容不要雷同,这样有益于巩固句型,拓展知识面。

如:T:

Make a sentences with “borrow”.S1: I want to borrow an eraser.S2: Can I borrow a pen,please? S3: Woud you like to borrow your pencil to me? S4: Lingling borrows a pen to Liming.Steps 3 新课呈现

1.自编对话:设计情境,如写字时,需要笔,该怎么说;下雨了,需要伞,怎么说;天冷了,需要围巾,怎么说?想要看一看别人的话,该怎么说;等等。

2.Show time.3.Let’s write.给出2-3分钟让学生自由写,可以参考教材、资料。如果独立完成有困难,也可两人合作,但不推崇。独立写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意识,避免抄袭。然后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让他们读出自己写的对话,评选出“最佳朗诵奖” “最佳创作奖”“最佳合作奖”,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4.完成D,E部分。

Step 4 家庭作业:

跟读CD,背诵A部分。表演对话给家长听。

S1:Do you want some buns? S2:Do you want a hamburger?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所有食品名称会话。也可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组织该游戏。

游戏——Dragon game。

教师将有关食品的单词卡片分给各组,学生边传边进行回答。游戏结束后,评选出“who is polite? who is rude ? S1:Do you want some.? S2:Yes ,please.Thank you.Do you want some ?

3、课文A部分。

1)听录音,复述所听内容。

2)听录音,跟读。解释难点 some more。Step 3 Practice

1、分组练习课文A部分。

2、分角色表演课文A部分。Step 4 Consolidation

1、创设情景,大胆会话

情景A:生日晚宴上,主人热情地招待客人,客人礼貌地回应。情景B:快餐店里,服务员热情周到地招呼前来就餐的顾客。S1:Hello.S2:Hello.S1:Do you want some soup? S2:Yes,please.Thank you.2、评价

3、练习(见《练习册》P5)

Period 2 教学目标:

能掌握本单元单词water, soup, vegetables, breakfast, lunch, dinner,.在小组活动中能灵活运用句型“Do you want some.? yes,please./No,thank you进行对话。

教学准备:一杯水、一碗汤、单词卡片、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候。

What kinds of vegetables do you like best? S:

4、教单词breakfast,lunch,dinner。1)教师出示图片并给学生提示,学生猜出单词。T:Morning.Eat bread.Drink milk.S1:早餐

T:Yes.Breakfast.板书单词breakfast,带读

2)T:Look!It’s twelve o’clock.The girl is having lunch.板书单词lunch,带读。3)同样方法教单词dinner Step 3 Practice

1、听课文B部分录音,跟读

2、情景练习

引导学生就彼此的喜好相互进行调查了解。例如:你喜欢咖啡里加点什么?你喜欢面包里加点什么? Step 4Consolidation

1、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准备好pepper, rice ,noodles,soup,vegetables, tomato, potato, cake,orange,apple等图片,通过交换卡片进行交际活动。

2、评价 3、练习4、家庭作业

Period 3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运用please和thank you寻求他人的帮助及对他人的帮助致以感谢。会唱英语歌曲“please and thank you。“。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运用please和thank you寻求他人的帮助及对他人的帮助致以感谢。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磁带等 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师生问候。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Unit 4 Can I use your pencil,please?

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6、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新单词:borrow,use,English book,Chinese book,dictionary,mark,eraser,glue.7、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8、应用目标:运用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表达个人的需求,并能礼貌地回应;学会B部分的单词,能做句型替换练习。

四、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新单词:borrow,use,English book,Chinese book,dictionary,mark,eraser,glue.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2、难点:学会B部分的单词,能做句型替换练习。

三、教学准备:单词卡片,教学CD,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3.Greetings.4.Game: Show me your things.Let’s play a game: Show me your things.Please show the things as soon as possiple.Read aloud while you show the things.T:Where is your English book? Ss:Here it is.This is my English book.T: Where is your pencil? Ss:Here it is.This is my pencil.T:Where is your eraser? Ss:Here it is.This is my eraser.要求学生边读边展示物品。还可以发出一下命令:寻找schoolbag, Pencil sharpener,glue,pen,book等。

Step 2 Presentation 3.Listen to the tape of Part B and repeat.有些单词以前接触过,要鼓励学生听清楚,发准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词汇:能听,说,读,写新单词:borrow,use,English book,Chinese book,dictionary,mark,eraser,glue.2、句型:能基本运用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3、应用目标:运用句型“ Can I use…”寻求帮助,并能礼貌地回应;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运用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表达个人需求与寻求帮助,并能有礼貌地回应。

2、难点: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单词卡片,教学CD,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3.Greetings.4.Game: Bingo.以B部分为复习内容,教师按任意顺序报9个单词,要求学生随意将单词听写在九宫格内。然后教师任意报3个词,学生在相应的单词旁打上×,如果×在一直线上,游戏则完成,该学生可以说“Bingo”。

Step 2 Presentation 4.教师出示黑板刷,书本,铅笔等实物,让学生用“Can I use…?”回应教师的要求。

T:

Clean the blackboard ,please.S1: Can I have a brush,please? T:

Yes.Here you are.S1:

Thank you.T:

Draw a line,please.S2: Can I have a ruler,please? T:

Yes.Here you are.1

Period 3

一、教学目标:

1、能初步运用B部分词汇.2、句型:能基本运用Can I use your …? 句型及相关的礼貌用语。

3、应用目标:熟练运用句型“ Can I use…”寻求帮助,完成D,E部分.4、书写课文重点对话,要求强调四线格式与标点: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二、教学难点、重点:

1、重点: 熟练运用句型:Can I use your pencil? Yes.Here you are.Thank you.You’re welcome.完成D,E部分。

2、难点:能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英语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单词卡片,教学CD,课件。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Greetings.2.Game: Find the ruler.请两名学生离开教室,大家把尺藏起来。这两名学生返回教室后,用句型提问来借尺。看谁借到,谁就是胜利者。

Step 2 Consolidation.巩固操练。Make sentences.Make sentences with “borrow,use, ruler,pen, pencil,dictionary, English book,Chinese book, glue,eraser…”

依次出示上面的词,让学生进行造句比赛。没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就加一颗星。教师要鼓励和尽量控制造句内容不要雷同,这样有益于巩固句型,拓展知识面。

如:T:

上一篇:关爱800字九年级作文下一篇:值日值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