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024-08-18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精选8篇)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希姆博尔斯卡的生平、创作风格和她的作品。

2.理解《底片》的内涵。

3.鉴赏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教学中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希姆博尔斯卡,即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 Szymborska),1925年7月2日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库尔尼克的布宁村。1931年举家迁居克拉科夫,从此希姆博尔斯卡就一直生活居住在克拉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姆博尔斯卡在地下秘密学校完成中学学业,随后在铁路部门工作。1945年波兰解放后,希姆博尔斯卡进入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同时开始写作,在《波兰日报》的青年副刊《斗争》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寻找词句》(1945年)。195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我们为什么活着》,并于同年被吸收为波兰作家协会会员。

1953年成为《文学生活》周刊的编委,并主持该刊的诗歌部达20多年之久。

1954年出版了她的第二部诗集《询问自己》,并获当年的克拉科夫城市奖。

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相继出版了诗集《呼唤雪人》(1957年)、《盐》(1962年)、《一百种乐趣)(1967年)、《任何情况》(1972年)、《巨大的数字》(1976年)、《桥上的人》(1986年)和《结束和开始》(1993年)。由于希姆博尔斯卡在诗歌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她先后获得了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1963年),德国的歌德奖(1991年)、赫尔德奖(1995年)。1995年波兹南的密茨凯维支大学还授予她“名誉博士”称号。,希姆博尔斯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说她的诗歌“以精确的讽喻揭示了人类现实中若干方面的历史背景和生态规律”。诗人表示,她将把这笔奖金的一半以上用于发展波兰的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这对波兰非常重要。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我们为什么活着》和《询问自己》为代表。在这个时期里,她的诗歌揭露了法西斯战争的残暴和罪行,热情歌颂了祖国波兰的复兴和建设。1956年以后,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是题材、主题,还是形式和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更为丰富,也更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其诗歌主题大多涉及人的生存环境和人与历史的关系、人在历史上和自然环境中的位置等重要问题。自然和动物、科技和发明、爱情与婚姻、贫穷和富裕、欢乐与痛苦……都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反映。然而作者在描写这些客体时,并不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又不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她对所描写的主题既深切关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讥讽等冲淡和掩盖。在表现手段上,希姆博尔斯卡喜欢采用提问和对话的方式去提出一些极富哲理性的问题,她的诗歌语言也极富个性,往往明白如话而又含义深奥,带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无穷,从而使她成为波兰当今最杰出的一位女诗人。

希姆博尔斯卡多年来磨练出她独特的诗风,她的诗艺建立在二十世纪诗歌传统和人道主义主流的基础之上,但是,本着一种强烈的个人主义品格,她始终置身于时兴的哲学、美学、文化潮流之外。按张振辉先生的观点,她的诗歌主题有三:一是哲理的思辨,二是对宇宙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三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情感、见闻,涉及爱情、亲情、友情、命运、时间、生与死、不同个性的人甚至生活中的琐事等等。?

希姆博尔斯卡的诗歌风格清晰、直白、细腻,有人认为属于古典主义。她是驾驭反讽和悖论的高手,她在诗中时常进行的幽默调侃让人难以相信出自女性之手;她早年的诗歌歌颂过法国大革命,歌颂过苏联军队,但很快便向理性的方向转变,转而对普遍意义上的人和世界的深沉思索;在讽世谕世的同时,她也表现了一种广泛的、真挚的爱;她也有深情的一面,只是这种深情由于往往用平实的语言写成,反而容易被人忽视。?

希姆博尔斯卡是一位谦逊的诗人,她认为了解诗人的生平对理解她的作品无所助益,研究诗歌必须从哲学和语言角度入手。所以她从不写自传,不喜欢接受采访,更不愿意向他人吐露私生活。有关她的个人资料公开的非常稀少,给我们的搜寻带来很大困难。

二、这首诗比较难理解,可以让小组讨论,通过学生的争论,从不同角度尝试理解诗的内涵,这是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学生很少见到底片的样子,可以用幻灯展示几幅底片,帮助学生理解底片中的形象与真实形象的不同。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底片》中写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哪几个方面的对比?

2.《底片》通过这些对比表达了什么思想?

三、小组交流。老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发言,小组之间可以争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点和分析方法。老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

1.作者对底片的影像做了准确的描述,指出了底片中的景物和人,她写到了天空、乌云、太阳、樱桃树、花和底片上的人。她特别注意到了底片和其所反映的真实的事物在几个方面的对比:

第一,黑白色的对比。真实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反映到底片中只有黑白两色,这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既真实又不真实。

第二,左右位置的互换。底片从正面看和反面看,它所反映的影像是一样的,但是左右刚好相反,而看底片的人很难知道哪一面是正确的。

第三,鬼魂与活人的对比。真实世界生动的人物到了底片中,感觉就像鬼魂一样。

2.诗的内涵的理解:

理解一:因为上述这些对比构成的奇妙的感觉,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的界线,将内心的感觉与真实的世界融为一体,所以就有了问候和提问,这也可以看作自己向自己问候和提问。心灵的自我沉思借底片这一独特的客体找到了一种表达的方式。

理解二:是对生活真实性的怀疑。

理解三:现实生活是无法用一种形式准确反映的。

四、师生探讨:《底片》有哪些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却含义深奥,令人回味无穷。

在表现方法上,本诗采用了白描、独白的方式。

在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单一和多样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张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2

基于这样的考查趋势, 我觉得高一语文现代文教学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1、真情感悟与理性思考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非常讲究情感教学的学科。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亲近老师, 亲近语文, 亲近文字。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思想与艺术的精品, 它们身上承载着人类最为真实朴素的情感, 因此我们老师应该带着感情与学生沟通, 让学生带着情感与作品沟通, 只有这样, 才能走进文本, 走近作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要以情感沟通贯穿教学的始终。然而仅仅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还是很不够的, 因为这些往往是模糊的, 朦胧的, 还需要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我们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两件事, 一是精心设计提问, 二是鼓励学生提问。适当的提问, 可以开启学生心灵, 增长学生智力, 活跃课堂气氛。老师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要重视学生的提问, 其实很多著名的教育家也都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2、鉴赏品味与知识传授相结合

高一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我们更多的是在带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与意境,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传授一些文学鉴赏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做不好现代文阅读题, 失分较多, 很大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知识不系统, 概念不清晰;或者是我们训练不系统, 指导不到位。因此我们要做好下面几项工作:首先帮助学生构建阅读与鉴赏的相关知识系统。比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选材特点、结构特点等等, 当然相关的知识不是在一节课上全部都教给学生, 而是慢慢地渗透, 经常地巩固复习, 做到一节课就有一节课的收获。当然这与高三复习课不一样, 高三复习课重在归纳与应用, 而高一的课堂教学重在识别与理解。比如我们在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就可以穿插讲一讲小说的情节特点, 了解什么是伏笔, 怎样做到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其次我们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和鉴赏的方法, 比如说怎样整体阅读文章;怎样抓开头重结尾, 寻找关键语句, 从而领会文章主旨;怎样联系上下文思考某一语段的作用, 理解句子的含义等等, 这些方法应该慢慢地教给学生, 并且逐渐地成为一种习惯和能力。

3、探究意识与规范意识相结合

在课堂上, 我们要重视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面对一个问题, 要能够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思考。从本质上说, 探究性试题是具有开放性的, 它鼓励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因而, 其答案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 只要符合问题要求, 言之成理, 自圆其说, 就应该得到肯定。但是尽管探究性问题注重开放性, 但探究性问题答案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随心所欲, 想怎样回答就怎样回答。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如果缺乏评价, 就会造成学生的认知目光迷失, 优劣境界混乱, 这样不利于准确理解文意, 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所谓“规范”, 就是答案要符合题目要求, 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 答题要有针对性, 表达要有呼应性。题目有几问, 你就要有几答, 题目问“几个方面”你就要答几个方面;题目问“为什么”, 你就要用“因为”“所以”来呼应。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条分缕析的习惯。

高一上册重点单词辨析(1) 篇3

但单词辨析一直散见于课本的各个角落,系统复习起来很不方便,故笔者将整个高中阶段可能成为和已经成为高考考点的易混词都做了总结与辨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期主要针对高一上册(人教版)的单词辨析。

1、academy, school, university & college

academy 指学习专门技艺的学校,如: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中央戏剧学院。

school则表示学校;学院;学派;鱼群。如:graduate school研究生院 / finish school完成学业 / a school of fish一群鱼 / a school of thoughts一个思想学派。

university特指综合性大学。如: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

而college则是综合大学中的学院或者独立学院。

2、accept & receive

accept接受,着重于主观。如:Peter accepted her gift readily. 彼得欣然接受了她的礼物。

receive收到,着重于客观。如:We don’t want to receive bad news. 我们不希望收到坏消息。

下面这个例句可以很好地显示这组词的不同:

I have received your gift, but I can’t accept it. 我已经收到你的礼物,但我不会收下它。

3、adapt & adopt

adapt适应。如:She has adapted to life in China easily. 她很容易就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

adopt采用,收养。如:adopt a new technique采用新技术。

这组词就意义而言没有相似处,但因为其拼写接近,学生容易误写,故也是常考点之一。

4、adventure & risk

adventure冒险活动。如:Climbing the Everest is an exciting adventure. 攀登珠峰是令人兴奋的冒险活动。

risk风险,遭受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如:It does a great risk to argue with him. 跟他争论得冒很大风险。

5、apologize & sorry

apologize道歉,通常较正式。如:apologize / make an apology / be (feel) apologetic to sb. for sth. 因为某事向某人道歉。

sorry遗憾的,抱歉的,通常口语化。如:Sorry for interrupting you.对不起,打扰你了。

6、argue & quarrel

argue争论;主张(这个含义尤其重要)。如:Stephen argues that stud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glish. 史蒂芬认为学生们应当更加重视英语。

argument是argue的名词形式,表示“论点,意见”。如:I have never accepted the argument that if only we all understood each other better, there would be fewer wars. 我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样的观点,即如果我们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语言,战争就会减少。(NMET-2004 (北京春) 阅读理解D篇)

quarrel争吵。如:The newly-weds quarreled bitterly about money. 这对新婚夫妇为了钱大吵了一架。

7、board, aboard, broad & abroad

board木板。如blackboard黑板。引申为上飞机、轮船。如boarding pass登机牌;They are on board the ship. 他们上船了。(注意on board是一个复合介词,on board:到船上,在船上)

aboard相当于on board,可以作副词或者介词,在轮船、飞机上。如:She has gone aboard. 她已经登机了。

broad宽的(强调宽广)。如:broad shoulders宽厚的肩膀。而wide虽然也表示“宽的”,但更强调从一侧到另外一侧的距离,如:The road is 8 meters wide.路宽8米。

abroad到国外。如:go abroad出国;come back from abroad回国。

8、career, job, work, occupation & profession

career职业;生涯。The player is at the end of his long career. 这位运动员正迈向他漫长职业生涯的尽头。

job一件工作,在职业概念上指“事”。如:You誺e done a really good job.

work劳动,如:I am too tired to do any work. 在职业概念上指“工作”,如:I like my work as a hospital volunteer. 我喜欢做医院义工工作。

辨别 job和work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job可数而work不可数。

occupation职业。源自于“占有”这个词源,特指某人常规性的投入或自身喜好的工作,尤其是因为训练或经验累积的结果。如:It誷 very important to choose a good occupation. 择业非常重要。

profession职业,侧重于指需要大量训练和专门学习的行业。如:He is an expert in his profession.他是他所在行业的专家。

9、character &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性格。Character is destiny.性格即命运。(Hericleitus赫拉克里特的名言)

characteristic特点。如:A characteristic of American culture that has almost become a tradition is to respect the self-made man. 美国文化中几乎已经成为传统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们非常尊敬自力更生的人。

10、cloth, clothing & clothes

cloth指布料,clothing是服饰的总称,而clothes才是衣服的意思。

11、compare to & compare with

compare A to B:把A比作B。如:He compared his daughter to a sapphire.他把他的女儿比作一颗蓝宝石。

compare A with B:把A和B进行比较。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4

核心工作

学生是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 语文能力只能在言语活动中养成, 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保证、规范与促进学生的课内外的语文活动。本刊第四期“服务学生”所谈的四项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 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但这四项工作并不能很好地起到规范促进学生言语活动、言语能力提高的作用。所以本期的中心是探讨语文教学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核心的关键性的工作任务— —言语技能训练。张纲等老师这一组文章的看法与做法方向是正确的。但从小一到高三到底应进行哪些言语技能训练、怎样做才是科学高效的训练, 有待语文教学界广泛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本栏目还将逐步展开这一问题。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读过不少古诗,如《静夜思》《鸟鸣涧》等,古诗有什么特点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呢?

生:古诗很短,蕴含丰富的内容。

生:古诗句末押韵,朗朗上口。

生:学古诗多数是朗读、背诵。

师( 微笑):同学们答得很好,在我们所学过的诗歌里,古诗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运用朗读、背诵、默写等方法学习古诗,以体验诗歌的思想情感、理解诗歌的意象,大家也已掌握了学习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不是古诗,而是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戴望舒的《雨巷》,同学们知道如何学习这首诗歌吗?

生( 齐声):读。

师( 笑):不错,读!,朱自清曾经说过读的方法有“ 背、读、诵、说”四种,学习不同的文章运用不同的读法。《雨巷》是一首现代诗歌,我们需要通过读和诵两种方法品味其中的情感,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一些“ 读”的知识和进行了“ 读”的训练,这节课重点讲解朗诵的知识,并进行训练。你们知道朗诵有哪些具体的技能呢?

( 生议论,有些说能,有些说不能;有些能说出停连、轻重等朗诵技能,有些神情显示并不清楚。)

师:好,大家的基础不一,这节课我们就着眼于朗诵基础技能的训练,为基础差的同学补课,让基础好的同学得到提高。在诵读诗歌时,首先要扫清字音上的障碍,请同学们找出生字并注音。

生:老师,彳、亍、颓圮怎么念?

师: 有同学会念吗?请作示范。

多个学生举手,请一位学生大声念出。

师:很好,很多同学都查了字典,读准了字音。朗读的第一个步骤就是要扫清语音上的障碍,能读准字音,用准确的普通话朗读,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

师:下面请大家先尝试运用朗诵技巧自由朗读诗歌。

( 生小声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检查。)

师:下面请大家先说说品味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没感觉,读不出。

生:读出来了,作者好像是失恋了。( 众生大笑,师亦笑)

师:这种感觉比较接近了,但说是失恋则过于具体而显得不够明确了。

生:忧伤、孤独的感情。( 部分学生附和)

师:何以见得呢?

生:感觉吧,说不出。

生:这首诗运用了“ 独自、彷徨、寂寥、忧愁、叹息”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诗中的主人公应该很不开心。

师( 点头):你说得很对,全诗弥漫着忧伤、惆怅的感情色彩。

师:那应该用什么样语调、语速朗读才能读出这种感情?

生:慢慢读才能读出忧伤的感情,读快了就不是这种感觉了。

生:朗读不是有四种语调吗,我觉得应该用降调读才能表现诗人的惆怅和忧伤。

师:好,部分同学在自由朗读时已经把握到此诗的基本情感,也初步懂得了该运用何种语调、语速等朗诵技巧。但是你们真的能正确运用朗诵技巧读出此诗的感情吗?我们来检查一下。下面请一位同学( 前面回答问题比较好的一位学生)朗读此诗,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 生开始有感情地朗读。众人留神倾听。)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是否恰如其分地运用了朗诵技巧?为什么?

生( 齐声):还没有。有些地方停顿得不够恰当,声调高了,语速快了,没有读出感情。

师:对,要想把诗歌的感情读出,还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我们接下来分析这首诗在技巧上的读法。首先,朗读应该根据什么规律安排停连?

生( 议论纷纷):停顿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根据内容停顿..。

师:大家说得很正确。安排停连是要根据语法规律、逻辑规律、气息停顿等,根据标点符号的停顿最容易看出,其他两种相对难找。请大家讨论第一节停顿的处理,长停顿用∧表示,短停顿用▲表示,连接用)表示,请在诗中标注。

( 学生标注,教师检查。)

( 课件演示):

停连的原则

1. 根据作品内容和具体语句安排停连

2. 停连要考虑“ 听”和“ 读”的.需要

3. 参考标点符号安排停连

4. 句子长短、内容丰富与停顿的次数成正比( 长句停多,短句停少,感情凝重深沉时停顿较多,相反,感情欢快急切时连接较紧。)

5. 两个词以上相组合,就产生停连

6. 停连必须同重音、语气、语速一起发挥作用①

师明确:大家的标注,还存在着问题,一是长短的停顿区分不清,二是不能准确判断停顿,不能表达清晰、关键的语意,如“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句, “ 独自彷徨”需要短暂的停顿强调“ 独自”的意味,“ 寂寥的”这里也需要作一个短暂的停顿,这既是一个气息上的停顿,也是一个强调“ 寂寥”意义的停顿。这节正

确的停连标记应当如下(课件演示):

撑着▲油纸伞,独自▲

· ·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

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标注自由朗读一遍,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经过这次读以后,你们读出感情了吗?

生:根据标注慢慢读,脑海里好像浮现了诗人独自彷徨在雨巷的形象。

生:我觉得诗人好孤单,他很寂寞又带点希望。

师:这些感觉就对了,恰当的停连是朗读的基础,也是读出感情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家刚才说这首诗应该用慢速读,那要怎样读才是慢速呢?

生( 齐声):不清楚。

师:在同样多的时间里,读2 个词和读3 个词相比,如“ ∣一个丁香一样地∣”与“ ∣丁香一样地∣”相比,哪个语速慢一点?

生:读2 个词的相对慢一点。

师:对,在同样多的时间里,读的词越少,就表示词的密度越小,速度就越慢,这就好像歌曲一样,两个音构成的节拍比4 个音构成的节拍要慢,这就是慢速。在《雨巷》里,应该用两个词语作为一个节拍,用一条竖线作为语节的标记,如∣一个—— —∣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 娘- ∣。朗读诗歌时,语速还需要结合停顿进行,如第一节的停顿和语节分析如下:

∣撑着▲油纸伞∣,∣独自▲

· ·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 巷- ∣,∣我

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 娘- ∣。

( 老师示范练读这一小节)

一个男生:老师, 《雨巷》其他小节的停连、语节、语速都是这样吗?

师( 微笑):大家认为呢?不如我们自由朗读第二、三小节,大家边读边分析这两个小节的停连、语节、语速,然后再解答这个问题。

( 生自由小声朗读,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

师:先请一位同学划分第二小节(课件演示)。

一生回答划分,其余学生对照。(划分如下)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 愁- ∣。

师:这位同学的划分是读作∣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 色- ∣,对吗?与第一小节的是否一样?为什么?

生( 齐声):对,都是一样的。好像歌曲一样,节奏不变的。

师:对,这位同学和大部分的同学都基本掌握了这首诗歌的停连、语节、语速的划分要求,在同一首诗歌当中,语节、语速是基本固定的,就像歌曲的节奏一样,不变的。《雨巷》这首现代诗歌,它的首尾两节在内容上基本相同,在这两节中,停连、语节、语速都是一样的;其他五节语节、语速基本一样,停连的位置、时间也类似第一小节,但是因内容不同会略有不同。

第二课时

师:我们读这首诗,除了注意停连、语速,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要注意哪方面的朗读技巧?

生:语调。

生:轻重还没有讲呢!

师:对,还有两个方面的技巧还没有说清楚。什么是轻重?

生:重读和轻读。

师:在一首诗歌里,哪里该重读?哪里该轻读?根据什么规律安排?

生:要突出、强调之处要重读。

师:不错,在我们的课本中,有逻辑重音、语法重音、感情重音之分,但是这些还是难以区分和寻找的,现在给大家讲解从位置和表达上寻找重音的规律。( 课件演示):

重音的规律

(1)并列性重音(存在并列关系的词读重音)

(2)对比性重音( 存在对比关系的词读重音)

(3)呼应性重音( 前后呼应的词读重音)

(4))递进性重音( 存在递进、连续关系的词读重音)

(5)转折性重音( 存在转折关系的词读重音)

(6)强调性重音( 突出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读重音)

(7)比喻性重音( 比喻句中的喻体读重音)

(8)拟声性重音( 拟声词读重音)

(9)肯定性重音( 表示判断的词读重音)

(10)反义性重音(表示反语的词读重音)②

生:老师, “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这句中, “ 丁香一样”是否是一个比喻性重音?“ 颜色”是否是一个强调性重音?

师:大家说呢?

( 生讨论后大部分表示赞同)

师:对, “ 丁香一样”是一个比喻性重音, “ 颜色”是一个强调性重音。为了强调,这句还有一个词要读出重音,是哪一个词呢?

生:老师,是不是要强调“ 她”,所以要读重音?

生:当然强调是“ 她”,要不谁有“ 丁香一样”的“ 颜色”呢!

师:好,大家已经在思考问题了,根据重音出现的10 种情况,下面请你们找出第一小节的重音。

生: “ 油纸伞” “ 独自” “ 丁香一样” “ 雨巷” “ 愁怨” “ 姑娘”。

生: “ 悠长”和“ 寂寥”表示递进,应该重读。还有“ 我” “ 一个” “ 希望”。

师:大家找得不错,这些词语根据上述10 种情况都应该读重音。但是,在同一句诗里或同一句话里,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增加感染力,重音还须分为重音、次重音,重音的读法也有重读、轻读、延长读等读法,这方面的内容安排在下节课再学习。现在请大家先找出全诗各节里的重音。

学生讨论交流,在书中做笔记。

( 师检查后,课件演示全诗的重音)

师:下面请第一组同学先读一遍整首诗歌,然后请第二组的同学读,请注意停连、重音、语速的运用。大家作评判,看看哪组读得好。( 另两组学生议论后,表示第一组运用技巧好,读出了感情。)

师:大家说得不错,下面请说说怎样读才能读出降调?

生:声音低一点就可以读出降调。

生:表示沉重、哀伤的感情时用降调。

师:说得还不够恰当,在实际运用中,升、降调主要都体现在句尾,因此,在朗读时,升和降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句末集中体现出来,如“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句,语调在句中慢慢下降到句末集中体现出来。把握语调,必须体现在停连、轻重、语速当中。

师:现在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最后一小节的诗句,请注意按要求读出语调。大家仔细听听有否读出要求和感情,并比较哪位同学读得好。

( 一女生二男生分别朗读。其中一人朗读水平较高,读时按照要求慢慢地读,轻重、停连、语调都恰到好处,读出了诗歌孤独、忧伤的情感,众生深受感染。另外两人水平一般,在随后读的过程中因受到第一人的影响,注意了朗读技能的运用,基本达到要求。

众人一致认为第一人读得好,因为她的朗读技能运用比较自如,能力比后二人强,体现了本节课所教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雨巷》,进一步掌握了诵读的技巧要领。请注意在现代诗歌朗诵过程中,要多读几遍才能读出诗意,第一遍是粗读,在扫清字音障碍的基础上,读出感情的基调和节奏;第二遍是细读,读出诗歌的停连、轻重;第三遍是精读,运用朗诵技巧读出诗歌的韵味。下一节课还要在掌握朗诵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运用重音和语调的技巧。下面请听名家录音示范朗读,感受朗读的魅力,领会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 在倾听著名配音演员乔榛配乐朗读《雨巷》后,结束学习。)

注释: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5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①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②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高一语文上册说课稿 篇6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而大半篇幅用于叙述秦王朝兴亡的历史过程,实际上是以史实作论据,论证秦的迅速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教学重点应是最后一段。

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它是高度概括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本文又是用骈体写的,这种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要讲清这一点就很难。此外,还要考虑到本文的背诵量较大,要使学生既能背得顺畅,又不增加他们的负担。

2.教学方法。

课文练习只要求背诵最后三段,也是出于不增加学生负担的考虑,但从教学的需要来看,背诵全文是大有好处的。为此,拟采用诵读教法。

背诵应有严格要求,但个别地方可以放宽。如第2段列出九国的顺序是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而第5段则是,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据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排列方法是以山东六大国置前,三小国置后,至于六大国中孰前孰后并无一定的准则。背诵时就不一定非照原文顺序不可。其次,第2段还列出20个人名,是举例性的,不过是作此随手拈出(例如乐毅是制兵的人,而被列入通意一类),背诵时不一定一一背出,也不必照原文的顺序。总之,要从总体着眼,只要不违背作者本意,就可以不计较个别字眼,当然,关键的字眼决不容许出现错误,这是背诵长文(千字以上)的原则。

3.课时安排。

本文拟用3课时诵读。

第一课时:简介作者及《过秦论》写作意图,分析全文布局,诵读第1、2两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4段。

第三课时:诵读第5段。

预习安排

1.朗读课文2-3遍,要求字音准确。

补充注音如下:殽(xio)函 膏腴(y) 合从(zng)(以下约从从散之从皆读zng)翟景之翟读zhi(凡姓皆如此读)墨翟之翟读d(名) 召(sho)滑之滑、王寥之寥皆依今读。

镞(z) 笞(chī) 因利乘(chng) 万乘 (shng)之势 将(jing)数百之众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是一篇史论,为什么大半篇幅是叙事?作者这样叙事有什么目的?

2.文章将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和《过秦论》写作意图。

贾谊的《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我们学的是上篇,文中概括叙述了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了秦始皇的暴政,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它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了中篇,作者对这个观点作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秦二世不顾天下之嗷嗷,继续实行暴政,重之以无道,然后从正面提出治理天下的原则: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这是作者为文的本意所在。下篇主要指责秦王朝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

君主--子婴的过失。

《过秦论》鲜明地表现了贾谊的政治立场。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18岁时以能读诗书、善属文,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汉文帝,被任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32岁时郁郁而死。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论古是为了说今,这是读本文时首先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二、粗略分析全文布局。

1.先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一)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二)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2.再分析记叙部分的层次,可分两大层。

(1)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2)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可以一边讨论一边板书要点,最后形成下表(表中圆括号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

三、诵读第1段。

在诵读练习中以提问方式明确本段的内容要点:

①秦的地理优势;②秦孝公的政治雄心--统一天下;③基本国策(耕战、连衡)及成果。

史实补充:①外连衡而斗诸侯--这是跟上文内立法度......修守战之具相对应而言,其实这是后来的政策。有些教参上甚至把它跟连衡政策的创立人张仪联在一起,这是不正确的,张仪相秦是在秦孝公死后十年,即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由此可见,史论叙史不同于史传,重在会意。

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史记?魏世家》:三十一年(即秦孝公22年,公元前340年),......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东至河。即秦得河西之地。这是秦以诈力夺取诸侯土地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按:这是秦取河西地的开始,秦惠文王八年(前330年),魏又献河西地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四、诵读第2段。

提问:本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即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惠文王即位是前337年,庄襄王死于前247年,其间长达90年,作者是怎样叙述这90年间的历史的?

讨论后,归纳如下:

① 将惠文、武、昭襄三朝87年间的事情集中到一点上来写:秦的领土日益扩大引起诸侯恐惧,以诸侯反衬秦。孝文、庄襄二朝则一笔带过。这是从总体上看。

② 写秦扩大领土,按南、西、东、北四个方位说,显出其军事力量无比强大;写诸侯,按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解的顺序说,并极力渲染其声势,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是从局部来说的。

③ 统观此段叙史,近乎艺术概括方式,本质是真实的,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非如此。

史实补充: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苏秦说六国从亲,约在前334--前332年之间,其时苏秦任从约长,并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这是第一次合从。前3,苏秦再次约从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年表》中作五国)。这是第二次合从。此外,前2,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齐。还有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这已不在上述87年之内了。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所谓九国之师只是一种笼统的说法,这也说明史论叙史跟史传的不同。

背诵要求:①可以从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直接过渡到尝以十倍之地②于是六国之士......制其兵这一段可略读。

五、留作业。

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用提问过渡:本文题目是过秦,这两段说到秦的过错没有?(没有,虽然也表现了秦的诈力政策,但在斗争中使用诈力是每一方都会有的,只是看谁用得更好。)既然如此,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下文作铺垫,以统一过程中的强大跟后来的迅速灭亡做对比。)所以,下段就先说秦的过错。

二、诵读第3段。

先默读一遍,说说秦始皇的过错是什么。

找出写过错的那一层(于是废先王之道......陈利兵而谁何)试用几个字来概括秦始皇的对内政策。(愚民、弱民、以民为敌。)

划分全段层次并答问:

① 首句写秦始皇统一全国,只有一个意思,却连用四句来表达,为什么?(这是中国空前的统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加以铺排;极言秦王朝的无比强大。)

高一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篇7

三年级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设计是为了在对语言文字充分理解感情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 同时知道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笔者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能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为课文“补白”。

二、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二: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目标三: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 懂得关爱别人, 用心对待生活。

三、教学过程

1. 设置情境, 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干旱图片) 师叙说: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都没有下过雨, 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庄稼都枯竭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此时此刻, 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2) 是啊, 那个时候, 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水罐去找水, 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2. 初读课文, 理清文脉

(1) 要求学生大声读2—3自然段, 将觉得神奇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 并想想为什么神奇。

(2) (课件出示文中五处描写神奇的句子) 学生读一读, 并帮助学生们归纳出神奇的是水罐不断地发生了变化。

(3) 水罐到底发生了哪几次变化呢? (课件显示四次的变化)

3. 小组合作, 探究课文

(1) 第一次变化——空罐变水罐。 (1) 为什么空罐能变成水罐? (小姑娘很孝顺, 用孝心感动了上天, 使罐子发生了第一次变化板书:孝心感天) (2) 小姑娘很辛苦地找水, 想象一下, 小姑娘会怎样去找水? (指名读, 要求读出艰辛) 如果你是天上的一位神, 看到了小姑娘在那么艰辛地找水, 你会怎样想? (3) 天上的神和你们一样, 有着善良的心, 看到了小姑娘那么辛苦、那么孝顺, 就给了小姑娘一罐清亮清亮的水, 小姑娘—— (引读, 要求读出喜出望外并出示)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 第二次变化——变银罐。 (1) 找一找变银罐的理由? (2) 小姑娘因同情焦渴而“哀哀地尖叫”的小狗得到了快乐, 这颗善良的心使她的水罐变成银罐。 (3) 多么善良的小姑娘呀, 她看到这只可怜的小狗在叫, 你听到了吗?小狗在哀求什么? (说话练习) 小姑娘也听懂了, 善良的她把水倒了一点给它 (引读) 。 (4) 原来是小姑娘的“爱心如银”, 让水罐变成了银的,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次这神奇的变化! (5) (质疑, 如果学生提出最好) 水罐摔出去了, 为什么水却一点也没有洒出来呢! (因为孝心)

(3) 第三次变化——变金罐。 (1) 为什么? (2) 因为母爱, 无私的爱, 宁愿自己死去, 也要把水留给自己的女儿, 伟大的母爱再次感动了上苍, 银罐又变成了金罐了! (板书:母爱似金) 。 (3) 指导朗读。

(4) 第四次变化——跳出钻石。 (1) 为什么? (2) 指导朗读, 要求读出, 小姑娘自己也很想喝, 但有着善良的心, 宁愿自己不喝也要让给别人! (3) 想象, 有了水, 发生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 因为有了爱心, 才有了水!只要有爱心, 世界就能变得美好!) (4) 播放《爱的奉献》。

(5) 最后一段。在人们的欢声中, 七颗钻石升上了天空, 就变成了大熊星座! (1) 自读。 (2) 理解“七颗钻石的含义” (懂得星星像钻石一样, 把爱洒向人间) 。

四、扩展思维, 总结全文

提问:学了这课, 你有什么话想对小姑娘和母亲说?

总结:今天, 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 老师也被感动了, 让我们从今天起, 学会关爱父母, 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 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五、作业

练习一:造句。

练习二:收集有关其他星座的故事, 准备故事会。

六、板书设计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8

C. pìn/pīnɡ mú/mó jīnɡ/jīn D.wù xiè/jiè guǐ

2. A【解析】A.沧桑 脉搏 B.安详 C.寒暄 暴戾 病榻 既往不咎 D.污垢

3.B【解析】“名噪一时”的意思是“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引起轰动”,也可解作“名声在一个时候广为传扬”,这个成语比较容易被误认为是贬义词。A.“罪不容诛”指所犯之罪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形容罪大恶极。C.“久假不归”,意思是久借不还,用在此处望文生义为“假期长不回返”;D.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

4.C【解析】A.缺少主语,可把“凭借着”移到“长三角地区”后面;B.两面对一面,“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D.结构混乱,“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中,“包括了……”和“由……所组成”两个句式杂糅了。

5.C【解析】语段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描述芦苇荡的。“无边……荡荡 ”与下文“如绿透了的海”构成比喻句,是描述“整体”,故第一处选①;“淡淡的亮色”与“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相衔接,因而第 二处选③;“新穗”与上文“苇穗拔节”及下文“待开待展的高粱穗”相衔接,所以第三处选 ②;“底色”“敷抹”“点染”是画画的先后顺序,因此第四、五、六处依次选⑥④⑤。

6. D【解析】语言美应改为建筑美。

7. C【解析】“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是拟人的手法,将景物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黎明时的景象,而非“我”睡眼惺松。

8. B【解析】B项都是动词,产生,引发。A项前句连词,表假设,如果;后句动词,表祈使,让,叫。C项前句动词,经过;后句动词拜访,探望。D项前句副词,互相,一起;后句动词,互相交往。

9. D【解析】D项都是动词,到,前,往。A项前句连词表目的,来;后句连词表修饰,可不译。B项前句连词,表转折;后句连词表目的。C项前句形容词,众多;后句兼词,之于。

10. C【解析】无“老妪”。

11. D【解析】A项“函谷举”被动句式没有译出,“可怜 ”翻译 错误。B项“曹操围困周瑜”翻译错误。C项“儿子”“竟然”翻译错误。

12.B【解析】A.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13.D【解析】A.代词,他的/用作副词,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B.代词,代亡卒/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介词,译为“用,拿”,“何以济”即“以何济”,意思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D.都是副词,竟然。

14.C【解析】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选项,答案选C。

15.D【解析】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16.(1)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李迪/贤相也” 和“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两句的中间可断可不断。错3处扣1分。)

(2)①(太后)对李迪说:“您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大事,大概错了。”

②皇帝下令不允许,但是非常赞赏他的志向。(或:皇帝下令不同意,但是认为他的胸襟很豪迈。)

【参考译文】

李迪表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他的曾祖为躲避五代的战乱,迁家到濮地。李迪沉厚有才识度量,曾经带着他所写的文章去拜见柳开,柳开认为他与众不同,说:“您真是辅臣之才啊。”李迪考进士排第一,提拔任知制诰一职。真宗驾幸亳州,李迪任留守判官,于是掌管亳州。逃亡兵士聚集在一起劫掠城镇,官府派兵捕捉,很长时间没能捕获。李迪到任,将所派兵士全部撤回,暗中打听探察知道了盗贼居住的地方,带领骁勇精锐的兵士,将贼擒获,斩首示众。

曾经在休假时,忽接到诏命在内东门应对,皇上将三司使马元方上奏的年出入财用数额出示给李迪看。当时连年蝗旱灾害,(皇上)问他有什么办法,李迪请求打开内藏库来资助国家费用,这样就可以放松赋敛,民众不会劳苦了。皇帝说:“我想任用李士衡代替马元方,等他来了,一定拿出几百万金帛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不分内外,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皇上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当初,皇上准备要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多次上疏进谏,认为章献出身寒微,不能母仪天下。章献皇后非常恨他。天禧年间,李迪被授予给事中之职。周怀政被诛杀之时,皇帝很生气,想要追究太 子罪责,群臣没有人敢进言。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儿子,竟想这样行事。”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是诛杀怀政等人。

仁宗登上帝位,章献太后参政,将寇准贬至雷州,又认为李迪朋党勾结,贬衡州。丁谓派人逼迫他,后来丁谓事败,李迪掌管河南。来京师朝见,当时太后垂帘听政,对李迪说:“您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大事,大概错了。现在我辅佑养育天子成这样,你认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蒙受先帝厚恩,现在见到天子圣明,我不知道皇太后盛德,竟到了如此程度。”太后也很高兴。

在掌管徐州时,李迪想要巡县祭岳为皇上祈求丰年,仁宗告诉辅政大臣说:“祈祷不是李迪应做的事,还是不要让他去了。”元昊进攻延州,州里的军事长期废弛,守将有的以其他名义逃避作战,李迪希望去守卫边境,皇上下令不允许,但是非常赞赏他的志向 。

李迪是贤能的宰相,当仁宗刚即位时,章献太后临朝听政,颇自恃其才,将有专制的隐患。李迪庄重直言,能够让宦官近臣不敢窥伺觊觎,而仁宗君主之德一天天成就,章献太后也保全了美名,古人所说的社 稷之臣,在这儿可以见到了。

17.(12分)

(1)架梁之椽 多于在庾之粟粒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蛟 (4)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5)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18.①窗台上:衰败的藤草;②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③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19.(1)答题要点:“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2)答题要点:“泥公鸡”代表的是传统民间工艺,而“幸存的泥公鸡”则表现了传统的民间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所剩无几,“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则表现的似乎是“泥公鸡”对自己命运的悲伤,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20.要点提示:“神奇” 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

21. 【答案示例】

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雨巷,你的悠长寂寞,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

22. 【答案示例】

内容上要先承上、后启下,要找到合适的“衔接点”、过渡自然,最好要涉及《红楼梦》的具体内容。

上一篇:小学个人校本培训计划下一篇:高职教学中理论考试方式的改革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