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共18篇)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 篇1
看了这个题目后,大家一定觉得很怪吧!姥姥嘛,应该年纪很大了,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可爱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我的姥姥与众不同。
姥姥今年65岁啦,已经退休十年多啦,可看上去还是那么精神抖擞,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经常看见姥姥追公交车时的矫健身姿,年轻人都跟不上。姥姥的性格开朗,脸上总是挂着亲切的笑容。我从小就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她总是把我照顾的无微不至,给我买漂亮的衣服穿,帮我梳各式各样好看的头型,小朋友们羡慕极了。姥姥喜欢运动,每天早上出去练剑,打扇子,动作做得既优美又到位,还参加过全市的武术表演呢。大家都说姥姥越活越年轻了。
姥姥有几句口头禅时常逗得我们大笑。每当我画画、舞蹈比赛获奖时,姥姥就会随口说道:“我老外孙女,世界第一啊!”有时候我做错数学题的时候,姥姥就会指出我的错误,我很惊讶地问姥姥:“你怎么会做这么难的题。”姥姥就会风趣地说:“你姥姥可不是一般的姥姥。”当时逗得我哈哈大笑。
姥姥各方面对我的帮助都很大。小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听着姥姥讲故事进入梦乡的,她讲过的故事我都能背下来。长大了,姥姥指导我画画,帮我练舞蹈、翻跟头,没事的时候陪我下棋、打扑克,不但教会我很多知识,也带给了我无尽的欢乐。
姥姥半年前离开我去了外地,现在想起姥姥从前的话语和神态,我还忍不住发笑。可爱的姥姥,我永远爱你。
点评:本文抓住了作者和姥姥在一起生活的点滴事例进行了细致描写,形象生动。突出了姥姥爱开玩笑、爱运动,充满了活力。从姥姥陪孩子一起学习、玩耍的语气、神态中表现了姥姥的可爱。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 篇2
一、悉心观察,让人物“神韵”丰满起来
人物“神韵”要丰满,离不开表情刻画。而表情的刻画来源于对生活的悉心观察,将一个个表情贮存于记忆里,以备写作时调用。当然,这些表情在适当的时机,借助适当的写作技巧,在作文中展现出来,会使人物丰满起来。
一是在悉心观察中积累人物表情。观察不仅仅是观看与记忆,还需要透过表情去揣摩背后的情感,使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外婆时常露出满脸笑容,但有一次外婆扭伤了腰,在疼痛中仍然绽放出了笑脸。当学生描述这个情节时,教师则启发学生去挖掘外婆笑容背后的情感世界,并引导学生总结出外婆身上坚强的精神。在写作中,学生便借用了教师的分析,以坚强的品质作为描写外婆的切入点,并以微笑作为外婆的象征性表情,使人物表情丰满,富有神韵。
二是在环境渲染中刻画人物表情。同样是描写笑容,还可以运用环境渲染,与人物表情形成强烈的对比来刻画人物,更加深入人心。以《李时珍夜宿古寺》为例,文中描写李时珍师徒二人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寻访药材,却要夜宿破庙,饮凉水,啃干粮充饥,在这种环境的渲染下,作者描写了李时珍的笑,使人物身上增添了坦然与乐观,不禁令人肃然起敬,使人物形象深刻。学生可借鉴这一方法,在上面的案例中,渲染外婆腰痛的人物经历,在环境对比中描写外婆的笑,人物神韵则更加丰满。
二、揣摩心理,让人物“语韵”鲜活起来
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所谓“言为心声”,刻画人物即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其情感变化,才能使人物读来成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只是作文中的一个形象。人物语言的刻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更加紧密直接了。
一方面,语言要符合人物特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日常生活中这是常见的情况。如学生在描写一位成年人时,语言不能过于幼稚;而描写一位同龄的小学生时,语言又不能过于成熟,要突出儿童的童真,尽量减少成人化的语言出现。如上面的习作案例中,学生在描写外婆称赞食物好吃时,写道“这东西味儿不错”,基本上符合成年人的语言习惯;若写成“这个东西太好吃了,下次我还要吃”,就过于儿童化了,不符合外婆的年龄特征。
另一方面,语言要留出遐想空间。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是语言描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人物语言描写需适当、适度,给读者一定的遐想空间,反而比全部交代出来收效明显。如上面提及的课文中,作者描写了庞宪见要在破庙夜宿时失望地没有再说话,此处缺省的语言描写,反而比语言描写中的“失望”给人印象更加深刻;与李时珍从容淡定的语言相比,更加突出了一代医圣的胸襟。又如上面所提到的习作案例,学生在写外婆扭伤腰时,如不刻意用语言来体现疼痛,而是用微笑和沉默来表现外婆的坚强,反而达到了衬托人物形象的效果,这里“无声”比“有声”更具有表现力。
三、空间想象,让人物“体韵”灵动起来
肢体动作是使人物立体、灵动的重要表现力。动作描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特点、年龄层次,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写作前教师启发学生酝酿情感,想象人物的肢体动作,可以从生活中寻找人物原型,通过迁移等写作技巧,使之作用于人物身上。
首先,细化人物动作,突出人物特征。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中,作者描写李时珍品尝草药时,没有直接写“品尝”的动作,而是将整个过程细化。先用“端详”一词,进而用“嚼嚼”,深化了对待科学研究严谨认真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其为事业的奉献精神,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灵动起来。
其次,多维度描写动作,突出人物的生活化。人物描写要生活化,除了语言外,肢体动作也要具备常态化,过于书面的肢体动作,会使人物动作显得僵硬,缺乏灵性。如上面提及的习作中,学生在描写外婆走路的肢体动作时,写道“外婆腰痛,总是捂着腰”,未免有些生硬,人物动作设计欠缺想象力。若改用“弓着身子”或“弯着腰走路”,则突出了外婆腰痛的症状,动作设计则生活化许多,一下子使人物“活”了起来。
浅谈小作文的人物描写 篇3
小作文就表达方式而言,以考查描写为主,与大作文的议论和记叙方式相辅相成,丰富了考查的内容。小作文就描写对象分类,大致可分为写人、绘景和状物。现就人物描写,结合具体题型,浅析如何可以让所绘形象更准确、更鲜明。
例:鲁迅在《祝福》中通过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祥林嫂的生存状态,成功地塑造了这个人物形象。请借鉴外貌描写的方法,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自己母亲的外貌,写出她的形象特征。(200字左右)
对于一般学生而言,对于外貌描写学生并不陌生,可以从五官、手脚、身体及着装方面考虑进行人物塑造。但每一个方面都蜻蜓点水,平分秋色,从而使人物形象不够鲜明,也缺乏感染力。究其原因,学生在写作时只是一味追求外貌描写,而忽略了写作要求中的“形象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缺乏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没有了描写的重点。学生在动笔之前,就应该知道和明确写作时想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怎样的母亲形象有利于运用外貌描写的方式进行塑造。比如:朴素的母亲,勤劳的母亲,善良的母亲,温柔的母亲等等,可是善良和温柔的形象如果通过外貌来塑造,难度是比较大的,而朴素的母亲和勤劳的母亲就较容易了。朴素可以重在着装,勤劳主要可以通过手脚、腰的描写,从而在原有的描写点上突出,而不显得平淡,同时人物形象也是比较准确和鲜明的。
但与此同时学生既要使形象更加突出,又要在字数上达到要求,那就必须增加描写点。巧设情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要将母亲只是定位成一个固定不动、已成型的形象出现,而是活动于某一个有助于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的情境中,这样可以让描写的人物更加丰满,形象可以达到不言而喻。如田间劳作的母亲,雨中送伞的母亲,为“我”做早餐的母亲等等,同样是白发,可以从远近两个点切入,从远看到田间劳作的母亲到近看母亲的白发,同样是汗水,可以有汗水湿透的衣背,还可以有粘满泥巴裤腿等等,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马上就跃然纸上了。
创设情境,将人物活动置于有助于形象塑造的情境中,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细胞,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点可描。此法可以让小作文成为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催化剂,更希望此法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言无不尽”。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县中学南区(341100)
描写人物外貌的作文400字 篇4
我的好朋友很多,不少都是聪明、机灵、诚实、善良……但要在百里挑一的话,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她。因为她简直是十全十美。
先说说她的外貌吧,个子偏高,在高高的鼻子上长了一双迷人的电眼睛,只要你一盯着她的眼睛,她就会闪电似的望着你。
她的成绩,只要一提,全班同学都不禁竖起大大的拇指,表示超好的意思。举个例吧,每当遇到难题,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抓耳挠腮,而她就如神仙一般手握着笔,如同杜甫诗人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支手上的比“唰唰”地无刻不停地写了来。大家都对她钦佩不己。再举个例子吧:每当老师说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她仍然能回答得伶牙俐齿……这时,她就会谦虚地说:“不,还有人比我更加聪明,难道不是吗?”只要你询问起她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这么好,她就明确地告诉你:“改正好你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超出一般!”
她那乐于助人的那一面,是我们都能看在眼里的。
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400字 篇5
我的弟弟才一岁半,但他的“破坏”能力不亚于“怪兽哥斯拉”。有一次,我发现我最爱的歼-10飞机模型不见了,我就到处去找,但翻遍了家里所有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就在万分沮丧的时候,我发现弟弟拿着模型的一个飞机翅膀在那儿使劲摔,就这样,我的飞机被他给彻底毁灭了。即使这样,我也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因为他才一岁半啊!
弟弟不但是个捣蛋鬼,而且还很贪吃。他最喜欢吃的是棒棒糖,一见到棒棒糖,他就会把手里所有的东西全部扔掉,一心一意只要棒棒糖吃。如果不给他,他就会大哭不止,直到得到棒棒糖为止。弟弟的贪吃不仅表现在吃棒棒糖上,吃饭的时候表现得更为强烈。每次吃饭,他都会把盘子拉到他跟前,然后开始狼吞虎咽用手抓着吃;如果有人要吃他盘子里的菜,他就会把别人的筷子抢过来,然后扔到地上,还会用责备的眼神看着那个吃菜的人,好像在说:“这是我的菜,谁让你吃的?”每次我们都被他逗得哭笑不得。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 篇6
刘老师长得不算高,但“鬼点子”不少,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四年级的时候。我、王华杰、李涵、刘宓雨被老师邀请到清英外国语学校,帮那边学校画围墙,可能是因为那里的老师太好了吧,画完之后送给我们一人一个大海宝和两块蛋糕,我们抱着海宝,吃着蛋糕,如愿以偿的回到了教室。
一踏进教室,同学们异口同声叫道:“哇!”说是迟,那是快。刘老师叫上朱天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走了刘宓雨的海宝,我见机行事,迅速跑到自己的位子上,“捍卫”自己的海宝。
刘老师来了,她眼神凶神恶煞,双手乱比划着。想夺走我的海宝。我只好把海宝扔给了外面的王琛,刘老师说:“你要是把海宝上交,让你做语文课代表。”最后,四只可怜的海宝“再见”了。
从人物的肖像描写上把握人物形象 篇7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 (外貌) 描写、语言描写、行动 (动作)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在这些描写方法中, 学生最容易弄混淆的是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共同点在于都可以描写人物的面部, 不同点在于肖像描写反映的是静态的五官, 而神态描写表现的是一种动态。除此之外, 肖像描写还包括人物的形体、衣着、打扮等。
从肖像描写上分析, 肖像描写, 就是描写人物外貌特征, 包括容貌、声音、表情、身材、神态、服饰以及风度、气派等。通过肖像描写, 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请看《一面》, 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肖像作了多次集中描写:“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竹枝似的手指”, 这三次集中肖像描写, 不避重复, 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抓住“瘦”的特点, 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同时也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章中心也因之而得以具体表现。
通过肖像描写, 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例如在《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彩场辉煌, 恍若神仙妃子;头土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银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出场时的肖像描写, 作者浓墨重彩, 写出了她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地位, 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 因此博得贾母欢心, 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 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也突出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
从肖像描写看性格。俗话说, 人如其面, 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 “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这些肖像描写, 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肖像描写, 说他的脸上有了很多的皱纹, 原来紫色的脸庞也变得灰黄;他的眼睛也由于海风的吹拂变得通红;身上只穿着一件棉衣, 冻得浑身发抖。透过这段肖像描写, 我们依稀可以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是当时残酷剥削的社会制度已经将老百姓残害到了何种地步, 我们可以读出当时的农民在这种社会制度之下, 生活是多么艰难。
小说中用的肖像描写类型通常有两个:一个是静态的肖像描写, 另一个是动态的肖像描写, 最常用的还是以静态描写为主, 但动态描写更能够展示人物身份的变迁、思想感情的起伏, 他所带给小说人物的震撼更大。大家看这样的一个动态的肖像描写:一:“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 手脚都壮大”;二:“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三:“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木刻似的。”这个动态的肖像描写是鲁迅的《祝福》一文里对祥林嫂肖像描写的一个动态展示, 其肖像变化生动得写出了祥林嫂悲苦的一生, 逐步沦落潦倒的一辈子, 反映了当时地妇女在社会中的悲惨命运。
《爱的教育》中有一篇《卡罗纳》, 写的是四年级学生卡罗纳的母亲因病去世, 老师、同学和乡亲们安慰、同情、帮助他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 有几个细节, 作者描写卡罗纳“面容灰白, 眼睛哭红了, 好像大病了一场似的。”这样的外貌描写, 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内心巨大的痛苦。当卡罗纳的同桌看到了这个不幸的孩子时,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 这同情和怜悯, 是同桌对卡罗纳的爱。
阅读中学习描写群体人物之法作文 篇8
一、逐一描写
当描写群体人物时,怎样才能展现出所有人物的言行举止,突出所有人物的性格特征呢?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去描写,这样就可以彰显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比如说,《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作者对五壮士的描写: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作者或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或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逐一地进行描写,彰显了每一个战士内心的仇恨和英勇无畏。不仅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的内心情感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整体描写
可以逐一描写,也可以整体描写。所谓整体描写,就是把所要描写的诸多对象看做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描写。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人物呈现出同样的动作、同样的神态,这时就可以整体描写。这样更加简洁明了,而且读起来,更能感受到一种气势,一股不可屈服的正义的力量。
三、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当描写群体人物的时候,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这样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比如: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再比如: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在这两部分中,作者都是先写马宝玉的动作和语言,然后再写其他几个战士的行为举止。这样,既有“点”的详细描写,又有“面”的概括性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让人物鲜活生动,震撼人心。
描写人物特点作文400字 篇9
爸爸还身兼学校体育组组长的工作。这份工作非常辛苦,大多数的老师都是在教室里上课,我老爸却得在炎炎烈日下,辛苦的带着学生上体育课,打球、跑步,每一样都不轻松。
毕竟辛苦是会有回馈的,爸爸的学生在全国的体育竞赛里表现优异,有一个已经破了全国记录,还有一个也差不多就快要变成全国第一了呢!
所以我常想,爸爸的工作新辛苦,他的每一分成果,都是他用一点一滴的汗水所换来的辛苦代价啊!我和妹妹光是吃喝玩乐,就可以把老爸的劳动成果花掉大半,所剩无几的,我好希望他能买点东西,好好慰劳自己一下。
除了教体育,他也是个十项全能,我常看他耐心教导学生,那些我看了就头大的数学英语,到了老爸的手上,一下子就变得不难了。我爸可是“头脑不简单,四肢也很发达”的达人呢!
人物肖像描写400字作文 篇10
同学们都称白老师有三爱,爱运动,爱看书,爱学生。
白老师经常跟我们说:“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嫩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学习。”陶行知说过:”以教人者教己。“白老师就是那么以身作则。她不仅每天坚持绕学校操场跑十圈,而且每个周末都会在黄桥跑十公里,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所谓爱看书,那可是说来话长呀,那时候我问同学殷凌志借了一本限量版《野马归野》,恰巧被白老师看见了,她两只眼睛立刻放射出“贪婪”的目光,集体晨会时,她把班交给了数学老师,向我借了书,立刻迫不及待地看起来。集体晨会结束了,白老师仍在看书,那样子,恍如身临其境。到上课时间了,白老师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野马群的“世界”。唉,白老师呀白老师,你可真是书虫呀!
谈起爱学生,那可是全班出了名的。有一次,我因为有点儿头晕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上,白老师看到了就追着我问:“吴与伦,你那儿不舒服,跟老师说,老师带你去医务室检查……”还有一次,同学叶旻昊刚做完手术,来学校的时候有一些咳嗽,白老师立即给他倒了一杯水,还把他请到办公室里休息。白老师,你真是爱生如子呀!
论《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 篇11
关键词:思想性;艺术性;人物描写;性格特征
《史记》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结构的构造、语言的运用、人物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其中人物描写艺术最为突出,最能显示出《史记》不朽的艺术魅力,最为后人所称道。
一、把握人物性格准确深入,选择历史材料精心细致
《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作者司马迁对历史人物性格特征的准确深入地把握,对历史材料精心细致地选择上。作者在深入研究,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书中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选择了材料之后采用互见法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二、细致入微地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史记》成功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又一原因是:作者司马迁对选取的历史材料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如,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中,通过对信陵君亲自迎侯生的情节进行细致入微地描述,从而把信陵君“仁而下士”和侯生傲岸的性格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正面描写信陵君和侯生的言行、神情之外,还描写了其他人对这件事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礼贤下士的性格。
三、通过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史记》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在《鸿门宴》中,作者写范增命项庄舞剑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在支配别人时,故称:“若属”,等到他在项王面前发脾气:“吾属今为之虏也,”这时脱口而出,自己也不能置之不理,则称“吾属”。写范增,则使用很爽直而坚决的口吻:“此道矣臣请人与之同命!”写到张良的口吻,则表现为缓和。写刘邦对于自己的谋臣张良,也运用了笼络的手腕,在鸿门宴前称张良为“君”,“孰与君少长”?而在鸿门宴脱逃时,情势紧急,则对张良称“公”,“公为我獻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是非常妙的。
总而言之,《史记》的人物描写艺术对于中国史传文学乃至小说、戏剧创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纵使略有瑕疵,可是瑕不掩瑜,这些不足对于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没有丝毫影响的。
描写人物外貌和神态的方法 篇12
一、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方法分析
在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用精炼、简单的文字对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描写,也可以运用较为生动的语言,将人物的面型、着装等进行诠释。神态描写,则是通过对人物的表情、身体姿势等方面的描述,使得文章所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外貌描写的作用旨在对文章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当时的环境等进行交代,其常用的写作方法包括白描法、漫画式描写法等。而在对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的过程中,需要作者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人物在当下环境中面部表情变化、身体姿势的变化进行描述。
然而两者所不同的是,在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其外貌是已设定完成的,是人物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经历以及习惯等对其产生影响的结果,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先天因素。例如在文章《孔乙己》中,鲁迅对孔乙己的形象有着这样几个描述,即“花白的胡子”、“破夹袄”等,通过短短数语,就将孔乙己的外貌进行了描述,并能够使得读者通过其外貌,了解到当时其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艰苦。
而对人物神态的描写,则注重在特定的时刻,人物思想感情以及脸部表情的变化。一般而言,人物神态的描写往往是通过人物感官等进行表现,其中包括人物心理的变化,尤其是对其瞬间心理活动的刻画。这就像在电视剧拍摄的过程中,将镜头进行拉近,对人物的表情变化进行完美的诠释,从而使得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
二、描写人物外貌、神态方法的运用分析
在教授学生对人物外貌、神态的写作方式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为积累阶段,其二为教学阶段。
1.积累阶段。第一,对描写人物的优秀作品进行鉴赏。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是对表现手法进行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文章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描述技巧等进行概括。随着学生对优秀文章阅读数量的增加,在其思维中将会产生较好的人物描写模式。而当这种模式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之后,则在其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写作模式以及写作目标,从而为学生熟练运用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方法奠定基础。
第二,在对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其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总结。然而在对人物外貌、神态的描写方法进行获取之后,只有通过同学之间深入讨论之后,才能使得学生将其融入到自身的写作思想当中。在实际写作期间,学生应在该种思维的指引之下进行创作。
2. 教学阶段 。在对描写 人物外貌、神态的方法进行运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重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学生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对人物刻画期间,学生通常运用白话描述的情况较为普遍,而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写的现象较为少见。因而其文章在完成之后,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其人物特点鲜明程度较差。所以,在描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方法运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着重强调突出人物的个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第二,一般而言,初中学生的阅历相对较为贫瘠,写作时间相对较短,因而在文章中对人物进行刻画的过程中,其语言组织、词藻运用的情况相对较 差 , 使得文章 平淡无奇 。“文似看山不喜平”,因而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应尽量采用生活中观察到的较为鲜明的形象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大对身边人物的观察力度,进而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对该类特征进行修改、补充,最终使得文章中的人物活灵活现。
描写人物景色四年级作文400字 篇13
我家乡的小公园,是美丽的小公园,它不光一个季节美,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叶,小草弟弟戴上又绿又尖的帽子。公园里迎春花、百合花、瑞香、月季花、君子兰等鲜艳的花儿争相开放,花匠叔叔们,展现他们高超园林艺术--蛋糕形花坛,把这个春天装扮的更美丽了!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的,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树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到了傍晚我总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去树下乘凉,哪里人可多了,大家说说笑笑,热闹非凡。这些树除了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好去处,到了下雨天还能挡风遮雨呢!
秋天,果实累累,高高的柿子树上的柿子熟透了,像天上挂下来的灯笼,苹果被秋姑娘吹红了脸,鸭梨像一片片梧桐树上掉落下来的叶子,黄黄的。菊花开了,颜色各种各样的,白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秋天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临,小喜雀叼来树枝造房子,池塘里小青蛙,正在加紧的挖洞。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
冬天,大地被雪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我和小伙伴们快活的堆雪人,我们堆积的雪人有一个粉红色的鼻子,戴着一双黑色的手套,戴着一个蓝色的帽子,一身深蓝色的衣服,威武极了!
家乡的小公园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我爱这个美丽的小公园!
2.我家的小院子
要说我家院子里的景物,那可真不少!有石榴花、绣球花、四季豆,还有刚成熟的葡萄和杏子……可真是五花八门、丰饶美丽呀!
先说石榴花吧,它的花萼有六个同样大小的锐角,花有红色和白色的,花朵里藏满了密密麻麻的黄色花蕊。远远望去,绿树红花,格外娇艳。绣球花刚开放时,像个大盘子;全开放了,就像仙女从天上抛下的一个个大绒球,有白、蓝、红三种颜色。
再说四季豆吧,细细的藤蔓爬上竹竿。它每天都在爬,竹竿有多高,它就爬多高。如果竹竿伸到天上去,也许它也会爬到天上去了。
枇杷树上垂下一簇簇诱人的果实,一颗颗枇杷果挨挨挤挤的,就像永不分离的好兄弟。有的枇杷是青的,有的已经成熟了。橙黄的杏子在枝叶间藏不住了,常常被馋嘴的小鸟啄下来,掉的满地都是。它不像枇杷那么硬,而是软软的,摔到地上就是个稀巴烂……
我家小院里的景物是不是很漂亮呀?有机会,你也来我家院子玩玩吧?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 篇14
关键词:《史记》,实录精神,创作原因,当下意义
笔者在拙文《从〈史记〉的帝王类的人物外貌描写管窥其“实录”精神》 ( 详见《读写月报》) 和《从〈史记〉的人物外貌描写管窥其“实录”精神》 ( 详见) 初步探析了太史公在描写帝王国君、先贤将相和凡夫俗子的外貌描写坚持“实录”精神, 那么太史公为什么会这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能这样做? 笔者根据有关资料猜测, 这是因为太史公私家修史、“无征不信”和受“宫刑”而发愤著书等原因,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当下文学创作也有着重大意义。
一、太史公私家修史
太史公司马迁的祖先曾经在周朝做过专门掌管修史的“太史”, “当时, 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无泽生喜, 喜为五大夫, 卒, 皆葬高门。喜生谈, 谈为太史公。” ( 《史记·太史公自序》) 父亲司马谈在时担任太史令, 职掌记录国家大事, 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可以观看西汉国家藏书, 是位知识渊博、职责强烈的人。司马谈在陪同汉武帝东巡泰山封禅时, 因为生病了而滞留洛阳, 导致他遗憾终身、抑郁而死。临终前, 他所要论著历史的理想要让儿子司马迁去帮他实现, 于是一边握着司马迁的手, 一边哭着嘱托道“余先, 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 典天官事。……今汉兴, 海内一统, 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 余为太史而弗论载, 废天下之史文, 余甚惧焉! 汝其念! ” ( 《史记·太史公自序》) 正因如此, 司马迁忠诚地继承父亲的遗愿, 勇敢地担当起家族的责任, 秉承家族修史的宗旨,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对历史事件秉承实录精神, 对人物外貌坚持客观描写。同时, 司马迁修史为个人行为, 受皇室干扰较少, 因此太史公可以自由客观地在《史记》的每篇文章的末尾发出“太史公曰”的言论。正是因为司马迁私家修史, 秉承实录精神, 所以他也知道自己修撰的史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公开于世, 正如他自己在《报任少卿书》中说“仆诚以著此书, 藏诸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现, 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但是他对此宁愿遭受千刀万剐, 也无怨无悔。这就是司马迁“不隐恶、不虚美”的实录精神的可贵之处, 造就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这也得益于他私家修史。
二、太史公“无征不信”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外貌时坚持实录的客观精神, 这既是由于他私家修史, 修成后不公布于世, “藏诸名山, 传之其人”, 还因为太史公刻苦学习, 接受了良好的修史教育, 坚持“无征不信”的原则。一是家庭环境影响。从上文可以得知, 司马迁家族有着长期担任太史的经历, 他从小受到父亲司马谈的影响, 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 又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 尤其喜欢阅读历史文献书籍。二是刻苦认真学习。司马迁不仅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而且他刻苦认真学习, “年十岁则诵古文” (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又跟随博学大儒伏生、孔安国和董仲舒学习, 知识渊博, 为客观公正地修史积累了深厚的知识。三是广泛收集文献。太史公司马迁在刻苦认真学习的基础上, 还广泛地收集文献, 既利用自己可以翻阅皇家藏书的机会, 还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二十而南游江、淮, 上会稽, 探禹穴, ?九疑, 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 讲业齐、鲁之都, 观孔子之遗风, 乡射邹、峄;?困鄱、薛、彭城, 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 奉使西征巴、蜀以南, 南略邛、笮、昆明, 还报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四是坚持“无征不信”。司马迁对于史料文献是辩证的看待, 正如《孟子·尽心下》所言“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特别是他在修撰《史记》时更是坚持“无征不信”, 他游览各地收集材料, 考证研究, 如《史记·孔子世家》云“余适鲁, 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对于有些无法考证的事情, 他还询问知晓事情的遗老或有关人士, 如《史记·信陵君列传》云“吾过大梁之墟, 求问其所谓夷门。夷门者, 城之东门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道:“吾如淮阴, 淮阴人谓余言: 韩信虽为布衣时, 其志与众异。其母死, 贫无以葬, 然乃行高敞地, 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 良然。”《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论》言“吾适丰沛, 问其遗老, 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 及其素, 异哉所闻! ”正因如此, 司马迁能够客观真实地描写那些人物的外貌。
三、太史公发愤著书
天汉二年 ( 公元前99年) , 太史公司马迁正值全身尽意地撰写《史记》之时, 却因为在“李陵事件”中坚持正义, 痛恨那些见风使舵、朝秦暮楚的大臣落井下石、污蔑李陵, 尽力为李陵辩护而受到死刑的处罚。根据汉朝的刑法规定, 死刑者可以拿五十万钱赎罪或接受“腐刑” ( 即阉割的宫刑) 而免死, 但是由于太史公官小俸少、家境清贫, 自然无法拿出这么多钱来赎罪, 为了活着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愿而忍辱负重地苟活下来, 于是只能不得已接受残酷地摧残身体和精神的宫刑, 这对任何男人来说是人格玷污和奇耻大辱, 他曾说“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 《报任安书》) 。在不得已接受宫刑之前, 悲痛欲绝的太史公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是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 担起家族的责任, 并且想到人总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因此他含垢忍辱地坚持活下来, 发愤著书, 一定要完成巨著《史记》, 用历史事实去昭示后人。正因如此, 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的司马迁, 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有了重新的、深刻的认识。司马迁被迫从一个被人们看不起的社会最底层的那个社会身份去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看待历史, 这更加牢固的树立了他实事求是的历史观、大义凛然的生死观。因此他在著述《史记》中坚持实录精神,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外貌的描写也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 让公公正正的历史事件、原原本本的历史人物、实实在在的人物外貌去告诫后人真实的历史情况、去为他洗刷奇耻大辱、去为他扬万名于后世。同时正如上文所言, 太史公一直立志从事著述史记, 家风的熏陶, 游览的经历, 渊博的知识, 也使得他要发愤著书, 直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以名垂青史, 故《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诗》《书》隐约者, 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 演《周易》; 孔子厄陈、蔡, 作《春秋》; 屈原放逐, 著《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而论兵法;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 思来者。”
综上所述, 正是因此太史公私家修史、“无征不信”和遭受“宫刑”而发愤著书等原因, 他在著述《史记》时能够秉承客观公正的态度, 直录历史人物的外貌, 这种实事求是、不畏强权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2]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上海:三联书店, 1984.
多样的心理描写,丰富的人物情感 篇15
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
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说的话说出来,就是平常我们写日记常用的内心独白方式。袒露的心声一下子就能揭示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来。比如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文,写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
“愿上帝可怜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
“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決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因为是不可告人的,是内心的活动,这位老大臣自私、虚伪的性格品质,只能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出来。
二、动作暗示心理,表现人物思想。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也是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一种方法。如孙犁的《芦花荡》一文中的一段描写: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这一段多用的是动作描写,却生动地写出了“老头子”那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举起篙来砸”“狠狠地敲打”写出了他对日本鬼子的极端仇恨的心理;“向着苇塘望”写出了他想让两个小姑娘看到此景的心理。两种心理活动正好体现了“老头子”勇敢无畏又自尊心极强的性格特征。
三、景物衬托心理,展现人物性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情、景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通过景物来衬托,能够很委婉地表达出人物的心理,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李森祥的《台阶》一文的一段描写: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桃树”“柳树”“烟雾”这些景物描写,是从侧面来写人物心理的。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这样就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的心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体会到心理描写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不过,任何一种描写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我们要学会灵活和综合使用各种描写方法,才会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描写人物的作文600字 篇16
记得有一次课后练习,你出了这样一道题:10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82千克,1千克小麦能磨多少千克面粉?磨1千克面粉需要多少千克的小麦?一看到这两个问题,我就懵了。怎么看上去差不多呀?一个人思考了半天。细心的徐老师发现,平时作业一向很快的我,今天却眉头紧皱,笔不停地转来转去。于是,徐老师来到我身旁,歪下身子,轻声轻语的说:“是不是这两道题有疑惑呀?”我羞愧地点点头。徐老师却说:“没关系,这两道题是比较搞的,但只要抓住小窍门就通了。第一个问题求的是1千克小麦磨出的面粉数,所以面粉是总数,小麦是份数,算式是82除以100。第二个问题求的是1千克面粉需要的小麦数,所以小麦是总数,面粉是份数,算式是100除以82。小盛,你看看还有什么小窍门吗?”在徐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我突然茅塞顿开。如果求面粉,那么面粉就是被除数;如果求小麦,小麦就是被除数。原来有了解题窍门,学习就这么简单了。徐老师,有你真好!我的学习难题总能解决。
有一次期中我的了满分,你奖励我一张免做单。我激动万分,心想今天回家作业可以免做了。可是,妈妈不准我用免做单。薄薄的纸片都快发霉了。你发现后,和妈妈进行了沟通。“免做单不准用,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适当的奖励,对孩子促动更大。”有了你的开导,妈妈终于同意我用免做单了。徐老师,有你真好!免做单,给了我学习的无限动力。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 篇17
一、听声音
蒋干来江东之前讲了三句话:“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 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丞相放心, 干到江左, 必要成功。”“只消一童随往, 二仆驾舟, 其余不用。”蒋干于曹操面前口出狂言, 一下子便看出他求功心切又非常轻率、志大才疏的特点。到江东以后, 与周瑜相见, 却不料周瑜并没有与他寒暄, 而是一见面就点穿他的来意:“子翼良苦, 远涉江湖, 为曹氏作说客耶?”蒋干无奈只得回答:“君久别足下, 待来叙旧, 奈何疑我作说客也。”周瑜进一步又说:“吾虽不及师旷之聪, 闻弦歌而知雅意。”这句话巧引典故, 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使蒋干无所适从, 只得假装生气回答:“足下待故人如此, 便请告退。”周瑜见机便说:“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 既无此心, 何速去也?”这样一来, 就让蒋干自己把自己的说客身份给否定了。群英会上, 周瑜又向众官说:“此吾同窗契友也, 虽从江北到此, 却不是曹家说客, 公等勿疑。”又对太史慈说:“如有席上言军事者即斩之”。这样极其巧妙地将蒋干劝降之口给封住了。读到这里读者不能不为周瑜才智过人的话语而赞叹。以下时间, 周瑜口若悬河, 而蒋干只得随声附和或无言以对。周瑜夸耀说:“吾之军士颇雄壮否?”蒋干说:“真熊虎之士也。”周瑜又说:“吾之粮草颇足备否?”蒋干说:“兵精粮足, 名不虚传。”周瑜又向蒋干夸耀今日的地位, 表明自己对孙权的忠心:“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 不曾望有今日!”“大丈夫处世, 遇知己之主, 外托君臣之义, 内结骨肉之恩, 言必行, 计必从, 祸福共之, 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 口似悬河, 舌如利刃, 安能动我心哉?”一席话声情并茂, 显示了他在东吴的重要地位及对孙权的一片忠诚, 令蒋干张目结舌, 彻底打消了他劝降的念头。群英会上周瑜先发制人、口若悬河、语言机智而又不乏文采。蒋干处处被动, 时而假意搪塞、随声附和, 时而哑口无言。自始至终, 这个说客竟没能说出一句劝降的话!
二、看神态
周瑜和蒋干二人的神态变化也很值得研究。文中写了周瑜“大惊”、“心惊”各一次, 六次写周瑜的“笑” (其中三次大笑) 。写了蒋干由“昂首而来”到“面如土色”一系列的神态变化。两人神态的描写无不切合人物当时心情, 又使两人相映成趣。周瑜远见曹水寨“火光通天”, 感到“心惊”。待到近前窥探乃“大惊”。曹军蔡瑁、张允二人确实治水军有方。两处心理描写极有层次, 同时也突出了除去二人的重大意义。待到听说蒋干前来, 于是由“思”转“笑”, 这是为蒋干送上门来助施反间计而高兴, 破曹之计已出。二人相见, 周瑜一语道破蒋干说客身份, 蒋干出乎意料一下“愕然”, 并加以否认。于是周瑜再“笑”, 这里的“笑”乃笑蒋干欲盖弥彰。蒋干假意要回, 周瑜“笑”而挽其臂, 婉言相留, 这第三次“笑”是对蒋干表示亲切, 以便稳住他, 诱他上钩。这三次“笑”已使蒋干有点被动了。继而周瑜下禁言令, 违者斩, 蒋干“陈愕”, 不敢多言。群英会上周瑜“大笑”畅饮, 佯醉“大笑”, 夸耀显赫, 表明忠心, 言罢“大笑”。这三次“大笑”充分表现了他雄姿英发、豪迈自信的性格特征。相比之下, 蒋干是“面如土色”。他的神态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他貌似聪明实则胸无城府, 欲充大任实则胆小如鼠。事前的口出狂言、盲目自信与现在的胆战心惊、束手无策形成鲜明对比。这里二人的神态描写真可谓细致入微而又相映成趣。
三、观行为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 篇18
【关键词】《平分生命》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75-01
语文S版第五册课文《平分生命》是一篇小小说,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小男孩时,成功介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结合人物典型言行,展示人性美、亲情美,渗透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具体教学设计时,教师从正面、侧面描写入手展开文本教学,通过对具体描写案例分析,让学生进入人物情感世界,领略男孩那份心灵的纯真之美,获得习作方法的积累。
一、正面介绍,侧面铺垫人物背景
正面描写是指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展开的直接描绘,而侧面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环境,或是对周围人的反应、介绍,来塑造中心人物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常常结合起来应用,相互关照、相互补充,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平分生命》这篇课文开头介绍小男孩的悲惨遭遇,是典型的正面描写,但从描写作用来看,又从侧面铺垫人物形象成长基础。教师在具体施教时需要交代清楚正面、侧面描写的操作起点,让学生了解人物成长背景对塑造人物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生动的讲述导入课堂:“一个小男孩与妹妹相依为命,其生活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更为不幸的是,男孩的妹妹患上重病,男孩该怎么办?这兄妹两人会绝处逢生吗?阅读课文,你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答案。”学生快速自主阅读学习,教师提出思考问题:男孩是主人公,课文开头陈述男孩和他妹妹的遭遇,对塑造男孩形象有什么作用呢?有的学生认为:“开头部分的家境介绍,为突出男孩崇高品质作铺垫和衬托。”教师总结:开头是正面介绍,发挥的作用是侧面烘托,正面、侧面描写相互融合,表达效果更为突出,学生习得对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认知。
二、正面描写,塑造人物细节
细节描写是抓住人物表情、动作、言语等进行描写,以引起读者的重点关注。《平分生命》中小男孩的“犹豫”“声音颤抖”,还有抽血过程的“笑”,都属于细节描写,这是作者从正面写出男孩内心的斗争。这些细枝末节的描写,将活生生的小男孩形象塑造得真实可感,令人心生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对正面细节描写有更为真实的体验感知,教师与学生展开一段精彩的课堂演绎互动。
师(医生):你妹妹危在旦夕,如果不及时输血,恐怕她活不过明天。
生(男孩焦急地):那可怎么办?
师:你的血型和妹妹匹配,你愿意给妹妹输血吗?
生(犹豫):这……这……好吧,为了妹妹,叫我做什么都行。
师:你真是一个勇敢而且有爱心的孩子。(生微笑)
生(声音颤抖):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师:你还能活100年。
生(一跃而起,欢快地伸出胳膊):医生,那把我的血抽出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人每人活50年!
教师与学生合作展开课堂演绎,展示文中的人物形象,给学生带来更多感知体验,让他们对正面描写的作用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三、侧面烘托,生成感人的力量
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侧面描写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往往起到重要的烘托作用。《平分生命》中的侧面描写有很多,如医生听到小男孩问自己能够活多长时间的瞬间反应“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气所震撼”,“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男孩的手”,用医生的具体反应来衬托小男孩的形象。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感悟性训练:“生命是短暫的,能够同别人平分生命,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出这样的承诺呢?然而这个小男孩做到了。如果这个小男孩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课堂展示环节,学生获得深刻的心灵感悟,如有的学生写道:“你不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你是我心目中的大丈夫。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世界上最伟大的是亲情。”也有的学生写道:“你很无知,但更可爱,你的心纯净到透明,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人间真的会成为美丽的天堂。”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有机融合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教师从描写欣赏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学习正面、侧面描写的观照应用,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习作认知启迪。
【描写人物的400字作文】推荐阅读:
描写人物400字作文12-24
作文描写人物细节为话题400字10-28
描写人物的作文200字01-15
描写人物的3年级作文300字10-08
五年级描写人物的作文500字12-29
初中关于描写人物人的作文800字12-02
高一描写人物作文800字11-15
怎么写好关于描写人物的600字作文11-26
五年级人物描写作文500字11-09
描写人物的作文初中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