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林业局2006年度林业血防工作情况报告(共2篇)
芜湖市林业局2006年度林业血防工作情况报告 篇1
芜湖市林业局
2006林业血防工作情况报告
2006年12月
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我市是血吸虫病流行区,有螺面积较大,污染重,人、畜感染率高,给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而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是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局。做好血吸虫病的防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需要,是优化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兴林抑螺能较好改善钉螺滋生环境,起到科学、安全地抑螺作用。
一、兴林抑螺工程的成果
2006年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36200亩(省指导性计划24000亩),其中一般社会造林34200亩(成片200亩以上的13800亩),长江防护林国债造林2000亩;根据全省地统一安排,认真组织了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回头看”,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630亩;日本小渊基金项目二期工程顺利启动,完成造林750亩,建设质量和管护水平受到了市外办和国家局林业局林业外资项目中心有关领导的好评;完成封山育林114000亩,其中长江防护林国债封山育林3500亩;林木育苗2500亩;低产林改造980亩;迹地更新680亩;四旁及义务植树410万株;绿色长廊建设55公里(精品12.1 1
公里),县、乡道路绿化80公里;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病区皆伐222亩,完成病区外围皆伐1360亩,清理枯死树1870株,通过普查,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为1192亩,同比下降14%,病死树为51株,同比下降44%,基本完成了繁昌县当年发现当年拔点,芜湖、南陵两县发病面积缩小一点的除治目标;一般病虫害害防治面积42000亩次。较好地组织并通过了省级绿色长廊和营造林的检查验收;全面完成兴林抑螺任务。
二、主要做法
血防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它必要也成为林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兴林而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能较地消灭钉螺,这不仅是环保、安全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抑螺手段。2006年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三年,血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执行党和国家对血防工作的方针政策。全市林业血防工作以抓林业血防规划的贯彻为主线,突出一个重点(重点是中长期规划目标的实现,以“林业血防工作质量年”为主题,狠抓防治工作质量),做到两个加强(加强督导检查,加强应用科研)。根据我局与市人民政府签订的2006地方病防治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2006年全市结合林业在建工程应完成抑螺面积2480亩。工程建设在繁昌县及鸠江区,另外在其他各县、区也安排了结合林业工程的抑螺计划。为高质量地完成今年的林业抑螺任务,我局于11月28日开始对全市林业灭螺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根据自查结果统计,全市共完成抑螺造林面积2480亩,其中繁昌县完成抑螺造林面积2430亩,鸠江区完成抑螺造林面积50亩,抑制钉螺危害的效果明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领导,落实兴林抑螺责任
为加强对林业抑螺工程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林业灭螺工作建设领导组,加强工作督导,落实工程建设措施。组织对全市兴林抑螺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增强血防意识、疫情观念,提高林业灭螺工作水平和能力。负责研究制定全市林业血防工作方针、规划,领导全市兴林抑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造林绿化科),具体承担兴林抑螺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制定全市兴林抑螺工作计划。帮助县、区林业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要提高对兴林抑螺工作的认识。并通过分解落实林业灭螺任务,签订防治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质量,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明确兴林抑螺工作思路,科学规划设计。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与各项林业建设工程相结合,制订全市兴林抑螺控制血吸虫病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编制了《芜湖市2006-2010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兴林抑螺)计划方案》,有计划地积极推进林业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探索建立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兴林抑螺预防控制模式,逐步从根本上控制血吸虫病的流
行。为将2006年的造林防治任务落实到小班,市、县林业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突出了集中治理的原则,树立在钉螺重点流行区的江滩、湖滩、洲滩地段安排植树造林,开展易感地带灭螺灭蚴,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压缩流行范围的林业血防思想。
(三)强化责任意识,规范管理。
为提高林业抑螺的效果,我们制订了监测奖惩措施,增强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对血吸虫病疫情信息管理的责任意识,明确监测结果的报告制度,改变防治人员只重视具体工作,不重视资料统计、整理、归档的现象,要求准确、规范、及时上报信息和工作程序,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信息处理微机化,使监测信息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四)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
将兴林抑螺工作经费纳入林业正常工作的经费预算,上级下拨的兴林抑螺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基层。并对县、区林业部门开展兴林抑螺工作给予必要的业务经费补助,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广泛动员和争取企业、个人和社会力量提供资金参与兴林抑螺工程造林。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各级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组织管理行为不到位,防治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和限制了各项林业防治措施的落实。导致基层专业机构缺少业务经费,无法更新补充必需的仪器设备,各级林业专业防治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防治措施无法落实,防治工作难以
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部分血吸虫病易感地区的水面被承包进行养殖,林业灭螺难以开展;二是江滩易感地带面积大,受外界环境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制约,短时间内,兴林抑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三是兴林抑螺工作虽然是科学、安全的抑螺方法,植树造林能够改变钉螺孳生环境,降低活螺感染性钉螺密度,提高灭螺效果,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环改措施,但是,由于投入不足,没有专门的资金,林业抑螺工作的开展进度较慢,效果不明显。
结合林业工程抑螺是根据血防计划而实施植树造林抑制钉螺孳生的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又是我市血防“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因此,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芜湖市2006-2010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兴林抑螺)计划方案》,努力扩大造林面积,加大钉螺重点流行区的江滩、湖滩、洲滩地段的植树造林,开展易感地带灭螺灭蚴,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压缩流行范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灭螺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兴林抑螺的责任意识;二是理清工作思路,按照《芜湖市2006-2010年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兴林抑螺)计划方案》,科学规划并狠抓落实;三是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兴林抑螺的投入;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抑螺效果。
芜湖市林业局2006年度林业血防工作情况报告 篇2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林业局的具体指导下,林业站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参加党委、政府各种学习和会议,全站职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遵守工作纪律。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我站积极开展2011年林业工作自检自查, 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林业生产方面1、2011年营林生产
(1)中低产林改造:规划了13000亩,分布于笼杂、杜吉、豆温、扯寨、庄科、黑尔、阿那黑、龙庆等8个村委会。已完成5320亩,分布于豆温、下寨、庄科、黑尔、阿那黑、龙庆等6个村委会。
(2)油茶:样板2000亩,规划在扯寨、黑尔、阿那黑等3个村委会栽植2400亩。由于近期天气干旱,雨水较少,不适宜栽植。
(3)泡核桃:任务3000亩,具体落实在豆温、笼杂村委会。
(4)在朝阳、豆温村委会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3000亩。
(5)国家和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兑现面积52483亩。
(6)全乡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188878亩。
(7)全乡杉木造林21490亩。
(8)在束米甸、落红甸村委会完成公路沿线绿化造林项目1736亩。
(9)在束米甸、笼杂、杜吉村委会完成川滇桤木造林2867亩,栽植苗木86万株。
(10)在阿那黑、黑尔村委会完成南盘江两岸绿化造林950亩,栽植杉木28.5万株。
(11)在阿那黑村委会栽植小咖啡3054亩。
2、完成全乡216个图班,384个小班石漠化治理区划,涉及10个村委会。
3、义务植树。四旁义务植树30万株(折合面积2727亩),成片造林100亩;全乡义务植树适龄公民尽责率达86.9%以上。
4、招商引资。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增加造林项目种苗200万株;各项林业项目投资达200余万元。
5、认真组织完成全乡7300亩退耕还林的检查验收工作。
6、受冰冻灾害影响,全乡桉树受灾面积2098亩;干旱受灾情况:泥槽、庄科村委会油茶受灾1000亩,经济损失27.38万元;朝阳村委会川滇桤木受灾2000亩,经济损失42万元。
7、林果产值。预计总产值213万元。干果类、水果类产值各12万元,竹木生产161万元,种苗生产20万元,林下资源产值6万元,野生花卉产值2万元。
(二)森林资源保护
加大了林业执法力度,有针对性地查堵私拉黑运、偷砍盗伐,共侦办各类林业行政案件49件,结案率100%。有效地震慑犯罪分子,保护了森林资源,林来行政案件和治安案件明显减少
(三)森林防火
自2010年12月1日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我站加大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墙报、彩旗等形式宣传护林防火,及时张贴县森林防火命令及省长命令120余张,书写标语,制作固定标语,出动宣传车;同时层层落实责任,与有关单位和村委会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强化火源管理,搞好三防工作,健全从乡到村、组逐级的森林防火网络;认真督查统计到各村委会。全乡共发生火警
2起,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二、存在的问题 2011年的林业工作,经过全站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问题。
1、近年来气候反常,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例如:冰冻、干旱,给造林带来了困难,也给林农造成巨大的损失。
2、造林绿化工作季节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3、管理林区社情林情复杂,火源管理难度增大。林地与农用地分布交错,农民春耕生产残留有炼山种田和造林的陋习,每年春季树木返青之前,农事用火多,加上春节和清明节前后上山拜神、扫墓等迷信用火,给森林防火带来了很大隐患和工作压力。
4、项目涉及村寨零星分散,交通条件相对滞后,认识不到位,目标责任不明确,缺少必要的配合和支持。
5、各种林地林权矛盾纠纷因为时间长、跨度大,调解难度大。从而影响林业生产和林农和谐稳定。
三、2012年度工作打算
1、抓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扫尾工作。坚持“质量第一,进度服从质量、验收符合标准”的要求,确保改革不违反法律和规定程序,不违背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不留下隐患。
2、加快中低产林改造步伐。
3、加强雨季和秋冬季节造林。
4、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
5、加强林业案件查处力度,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各项保障能力,加强防火工作,及时排查火灾隐患。
6、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做到早预测、早预报、早防治,积极争取杨树病虫害防治工程治理项目。
7、加强对新造林地的秋冬季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活动,巩固绿化成果。
8、积极探索林地后续产业的开发利用途径,搞好林地种植经济作物的试验推广,使林地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9、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资源管理新模式,认真构建,村小组、村委会、林业站三位一体的管理形式,从而确保龙庆森林资源安全。
10、加强自身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加强林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保障能力,从健全制度、强化职能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队伍素质,为推进新时期林业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
龙庆乡林业站
【芜湖市林业局2006年度林业血防工作情况报告】推荐阅读:
芜湖经济产业分析报告11-14
芜湖市教师招聘考试07-03
芜湖教师招聘:2015年芜湖市弋江区编外聘用教师招聘方案11-05
芜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11
芜湖市中小学教师招聘01-13
芜湖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公告04-11
芜湖市十二中学高考榜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