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执业基本原则

2024-07-03

律师执业基本原则(精选8篇)

律师执业基本原则 篇1

为什么做律师,做什么样的律师,如何做心中所想的律师?这应该是困扰每个年轻律师职业选择与规划道路上的一个永恒命题。每一个年轻律师在步入律师行业或者执业之初,应该都有思考过该问题。

其实,律师执业理念的讨论并非一个全新的话题,它伴随着律师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律师到底是忠于法律还是忠于客户?是为了追求正义还是追求当事人利益?在二者并不能有机统一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选择?

《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从这一角度来看,律师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律师各项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其实也体现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律师作为维护正义的使者,应该是法律的化身,是锄强扶弱的中坚力量。但是从我国当前各地律师执业的普遍状况来看,律师服务为人民的理念并没有完全树立起来, 许多人从事律师执业或者向往律师职业,并不是因为律师职业在维护正义,人权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主要是因为这一职业所可能带来的丰厚收入。那么,当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发生冲突,在金钱和职业道德之间,哪一个会被选择?

目前社会,对律师的评价,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人们曾这么形容律师,“他拥有狮子般的勇敢,狐狸样的狡黠,外交官式的纵横捭阖,演说天才的雄辩技巧,心理学家的暗示煽情”,这一切的溢美之词,都来源于社会中人们的赞美与肯定。而柏拉图是这么评论律师:“有一种人把这种披着正义外衣的恶劣技艺本身以及使用的辩护作为一种商品,无论是谁只用出钱就能买得到。”因为不同的角度以及接触的不一样的律师,让不同的人对律师有各种截然不同的看法。那么,对同笔者一样的刚步入律师行业的年轻律师来说,树立正确的执业理念,应该就是走出律师职业道路的第一步,这将决定以后整个职业生涯的方向。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观点。

一、严格遵守法律,维护当事人利益。

(一) 对当事人负责,维护其最大利益

律师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法律服务,并收取律师费。作为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并收取相应对价的律师费,就要做到对当事人负责。“律师承办的一个案件,或许是1%,但对当事人来讲,却是100%。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这么一个案件,尤其是纠纷案件。因此,律师应使出其全力,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当事人利益

维护委托人的利益是律师的天职,但如果把这作为律师

行为的最高准则,甚至不惜牺牲正义,无止境的为追求委托人的利益而僭越法律,却为大众所不能容忍。作为律师而言,法律是其为当事人服务时所持有的唯一工具,律师唯有法律可以依赖。因此,当当事人利益与法律正义出现矛盾时,在法律范围内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才是律师执业的根本准则。

二、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能

律师是法律工作者,运用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服务

二、树立正确的收费观念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克思也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律师执业理念谈到“金钱”是真正的面对现实。

年轻律师执业初期最先面对的就是生存问题,这就不得不谈律师收费问题了。很多客户在面对律师服务费的报价时总认为收费过高,那么律师成本有哪些呢?

我们可以计算“法律服务高成本”:其一是律师的培训成本:法学院本科四年,研究生两年,外加上司法考试一年,实习律师一年,在律师所磕磕碰碰再两三年,粗略计算没有花上个十年以上还无法得到中国社会认同的“律师”头衔,估计一下这期间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也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其二是律师使用成本:每当一个勤勉尽责的律师接受委托那一刻起,律师的`眼睛、耳朵、四肢、头脑乃至心跳都

属于委托的当事人,他必须将有限时间内的所有资源以及智慧运用起来为当事人服务。律师在接受委托开始,生命已经为当事人而燃烧。如果生命是无价的,那律师收取的律师费是否又相对合理呢?

那么超出律师收费标准收费又是否合理呢?律师量化自己的劳动输出收取律师费并无不当,但现实中也存在律师收取费用是涵盖一些其他的灰色收费,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律师职业的客观评价。

因此,律师执业理念应直面“金钱”,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方式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用优质的法律服务收取相应合理的律师费。

三、律师应具备社会责任感

作为律师,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承担其社会责任,在维护法制衡平、消弭矛盾中实现其社会价值,一直是业内外探讨的课题。

随着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群众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然而现实生活中,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种类繁多、人员混杂,高昂的收费标准,令低收入群体望而却步。“律师应当均衡承担其在法治社会的功能,为各个社会主体提供法律服务,尤其是要为那些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律师既要赚钱,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北京市律协会长张学兵说。

对每一位律师来说,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与法律援助中心对接,为需要律师的困难人群提供民事代理或刑事辩护,还是自行进入社区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帮助,都能为无法获得专业法律服务的人带去帮助,为他们解决烦恼。

律师的社会责任具有十分具体和明确的内涵。它不仅要通过刑事辩护、民商代理等活动来体现法律的公正,而且要在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中运用法律,维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彰显律师作为法律工作者的社会价值。

四、律师应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作为律师执业理念的必不可少的一点,律师必须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并必须严守自身职业道德的底线。

律师职业道德包括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职业道德。律师的基本职业道德包括信仰法律、人格独立、程序公正、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优秀的职业道德则要从以下方面去追求:磨炼正直高尚、诚实守信的品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断努力、孜孜以求,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言行规范、讲究礼仪,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国家法治建设,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每个律师都应该具备的,而优秀的职业道德则是有志于成为优秀律师的人所应当追求的。作为社会工作者,律师自身行为的形成有复杂的社会背景,因此,律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也有赖

于从各个方面来推动和维护。这包括:加强自律,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强化他律,处理好律师执业过程中的各种外部关系;健全制度,加强对律师职业行为的引导和规制,等等。

作为年轻律师,在执业初始,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勤于学习,提高素养,严格遵守执业纪律,才能在律师行业有更好更稳固的发展。

五、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

所谓法律信仰一般是指人们对于法律的一种尊崇敬仰的态度,是对自愿接受法律统治的一种信仰的姿态,一种大众对于法律的忠诚,是对法律之下生活的德性的一种确信,表明人们愿意热忱地投入到捍卫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斗争中,并把参与这种斗争视为自己的一个庄严的使命和责任。人们从对法律的服从和信仰中获得了心灵的归属感和家园之感。律师的法律信仰外延应当包括律师对法所表现出的忠诚意识、神圣崇尚、巨大热情和高度信任,是对法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也就是法律信仰能使律师对法律的忠诚和遵从矢志不渝、终生不变,进而成为律师执业的精神支柱和实现律师价值的精神支点,并贯穿整个执业全过程。具体体现在: 1)思想上,具有独立的律师人格,摒弃软骨症、侏儒症和依赖性,只忠诚和崇尚法律,不畏强权、不淫富贵、仗

义执言、坚持真理;2)业务上,无论诉讼抑或非诉讼,应当“法”字当先,“律”字开路,超越案件表象和外部包括当事人认识上的干扰,从程序到实体,用法律统帅案件全过程;3)文化上,独特的律师文化氛围,从外在到内心,散发着法律的灵气和灵感。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但这应当是律师奋斗的目标。

律师执业基本原则 篇2

一、律师执业风险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所谓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律师执业风险是指律师在执业中因其执业行为而可能承担的一切法律责任或后果。这种风险既包括因律师的过失行为致使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可能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也包括因律师的故意违约或违法犯罪行为致使当事人或国家利益遭受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或刑事责任。甚至还有可能包括因证人、法官、当事人的不当或者错误行为而蒙受不白之冤,受到错误的处罚。

律师执业风险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风险的关联性,律师的执业风险的具体表现为人员、利益的关联。人员上的关联,即每一风险的发生都与诉讼参与人密切相关。而利益上的关联包括合法利益也包括非法利益。(2)风险发生的范围性,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很容易在证据,国家、商业、个人秘密上以及贿赂官员等方面上栽跟斗,受处罚。(3)风险损害结果的直接性。律师在帮助当事人案件中很容易在人身、财产、名誉上受到损害。(4)风险事后处理的间接性,相对于司法人员来讲,司法人员发生工作风险后,具有较强的防范能力与转嫁危机的手段,而律师的自我保护能力相比小得多。

二、律师执业风险产生的原因

律师的执业风险是因律师本身固有的特性而产生的,其成因是复杂多样的,贯穿各个角度。具体而言,法律因素、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制约着律师的执业风险性。

(一) 法律因素──立法缺陷是律师执业风险产生的根源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辩护律师或其他辩护人不得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藏、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准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以及其他干扰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行为,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该规定把诉讼参与人都应当共同遵守的法定义务在主体上进行了限制,似乎把律师推向违法行为制造发生的边缘。实践中,律师的确也饱受如“引诱证人作伪证”而自身受到惩罚的风险。

对律师执业安全的保护不仅立法规定欠缺, 就是立法中已赋予律师的权利, 也因为缺乏完善的救济程序和权利保障制度, 最终得不到贯彻落实。《律师法》只在总则第3条中原则性地写了一笔:“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第32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至于对侵犯律师身权的行为如何处罚, 法律并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规定。也就是说,当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中遭受人身安全威胁及侵害时, 缺乏明确的救济保障。

(二) 社会因素──律师执业环境的复杂性

在古代,律师被称为“讼棍”,名誉受到贬低。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发展,人们对律师认可度增高,但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在我国司法并非完全独立的国情中,律师职业的生存环境变得复杂多样,存在着很多不利的环境因素制约着律师依法执业,因而,增加了的律师的执业风险。

律师与司法人员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处地位具有一定的对立性,某些司法人员政治业务素质较低,对律师的参与深表反感,一旦与律师发生认识分歧,就对律师产生恶意,甚至对他们使诈,打击报复。部分社会公众对律师也存在不理性的认识, 认为律师就是“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的讼棍, 就会拉关系、走后门办案, 替恶人开脱。甚至认为律师为那些罪大恶极的被告人辩护是道德的败坏,人格的沦丧。

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社会不公的问题一时还难以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律师对于这些问题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当然不能对律师这一民间群体有过多的奢望。律师在执业中并非具有通天的法术,他们受到周围诸多环境的制约。

(三)人为因素──律师自身缺乏自我尊重,职业道德丧失,业务水平停滞

在我国律师这个大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勤勤恳恳、爱岗敬业的,他们在维护法律尊严,维持社会公平与正义上洒下了司法公正的汗水,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确实有少部分律师为打赢官司,不择手段,对权势卑躬屈膝,惟利是图,丧失职业道德甚至人格尊严,贪赃枉法。

特别是《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律师工作方式的转变以及许多新业务的出现, 也要求律师在办案的过程中, 必须要具有准确敏锐的思维判断能力, 较高的法律掌握与控制能力。然而很多律师不多加学习,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未及时调整诉讼或非诉讼策略, 就很容易出现工作失误, 不能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三、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

律师执业风险是和律师职业是相辅相成的,要完全消除这种风险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对律师执业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一)完善立法体系,保护辩护律师的合法权益

维护律师依法执业的权利, 最根本的措施是立法的完善。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律师刑事责任豁免权, 这就使律师在执业中悄悄的埋下了安全隐患,使他们不能完全放开的去为当事人谋利。赋予律师豁免权有利于调动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刑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减少律师参与刑事诉讼的风险。

《刑法》及《刑事诉讼法》对律师成为相关特殊犯罪主体的界定,局限性较强,客观方面又过于宽范、模糊。这种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对律师依法执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应该根本上予以修正。与此同时,立法机关需要完善《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律师阅卷及调查取证的权利。

(二)加大宣传力度,根本改变大众对律师的认识

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应最大限度的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律师法》的宣传,增进社会大众对律师的了解,改变人民群众对律师的不良看法,使人们尊重律师。要在舆论上提高和巩固律师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上打造一种良好的尊重法律,尊重律师的法治化、文明化的氛围。

与此同时,公安、司法机关应加大对侵犯律师权益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用行政、司法手段为律师依法执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严格遵守执业纪律和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增强自律意识

律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诉讼, 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和国家司法公正高度统一起来。在代理案件过程中, 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提高抵御风险和诱惑的能力。毕竟,律师遵守执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就是对自身最好的保护,就是防范执业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此外,律师要不断学习, 尤其要认真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增强办案能力,诚实守信,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律师的执业风险。

总之,尽管我国的律师执业起步晚,执业环境复杂多样,充满着机遇,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但是我们坚信,律师业会蓬勃发展,执业律师会披荆斩棘,强化自己,降低内外风险,在康庄大道上开创一个新的未来,为我国的法治化进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光发.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J].法律.社会, 2005, (7) .

[2]关洁玫.律师的职业风险与保护[J].河北法学, 2001, (1) .

[3]夏芬芳.律师执业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园地.

[4]罗兴亮.律师执业与律师风险维权[J].中国律师, 2001, (2) .

[5]吴淞豫.新时期律师执业风险浅析[J].洛阳大学学报, 2002, (3) .

论如何提高律师执业的基本素养 篇3

关键词:律师;执业;职业素养;成功

律师执业的基本素养主要是由职业理念、职业技能和职业案源三个方面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这三方面的素养要求逐渐在升高,律师的执业素养的最低限只有不断地提升才能在律师界立足,但是经过调查发现我国律师在这三方面都有所欠缺,例如缺乏法律检索能力等,因此提升律师的职业素养的亟待解决的,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叙述,希望对律师和社会人员有帮助。

一、我国律师职业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发展目标的提出,高校法学教育的获得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高校中有300多所的高校开设法学专业,学习律师专业的学生有七万多,律师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进入社会,律师人才不断升高。从学校毕业,进入律师行业的实习律师,具有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基本法律知识能力,四年的法学本科教育,学生系统学习了法律专业知识,对我国法律体系有较为深入了解。在学习期间,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毕业论文方向,使得毕业生在某个法学领域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同时,实习律师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筛选,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说,基本具备了从事律师行业的法律知识的储备;二是缺乏法律检索能力,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教育模式存在缺陷,主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实践课程的课时少,有的学校甚至是没有,还有就是法律图书馆作用因为硬件设备欠缺未充分发挥,毕业实习流于形式,不重视实习,因此律师行业对刚入行的实习律师来讲是全新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法律检索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专门学习,并通过法律实践来验证的。对实习律师而言,这方面的能力较弱,当面对接手的案件时,不知从何着手。

二、提高律师执业的基本素养的措施

1.提高律师职业理念的措施

态度将决定一切。律师需要自己更加努力打拼,不能盲目的努力,要树立自己正确的发展观念。在决定做律师时要确定好目标,在工作中朝着目标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提高律师执业理念,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勇于面对困难,律师在执业过程中肯定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例如资历浅的律师会遇到案源偏少、业务经验不足、经济收入微薄等问题,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该坚定信念,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只有在经历过各种的难题以后才会积累到更多的经验;二是要热衷于律师事业,从律师职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一个律师成长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我,这段时都比较长,如果不是因为兴趣而选律师的,那么这样的律师很难做到持之以恒,职业生涯也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只有对律师行业充满热情和喜爱的人才能在律师界得到很好的发展,体现自己的价值;三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律师的职业操守在《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中已有详细规定,其核心就是诚信和敬业,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不二选择,诚信更是律师为人之本,立业之基,敬业的前提是爱业,要把律师事业作为一项崇高的职业而为之奋斗,兢兢业业,勤勉尽责。只有具备真诚、可靠、勤奋、敬业等良好的品行,才能迈进律师事业的成功门槛;四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好的习惯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放纵自己,好习惯对于律师是很重要的;五是要培养独立的法律思维,敬畏法律是律师的天职,法眼看世界,从法律的视角去透视世间百态,养成与职业特性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供出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2.提高律师职业技能的方式

刚进入职场的新手律师业务量少,锻炼机会很少,因此提高律师职业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方式有如下几个:一是提高律师接待当事人的技能,这是律师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是展现自己基本素养的方式,也是能否获取当事人的信任得关键步骤,因此在此阶段律师需要选择有关接待场所、准备接待材料、注意执业礼仪是否得当等,并且认真聆听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其详略得当的回答,当然要防止吹嘘蒙骗等有损律师职业形象的伎俩;二是重视法律文书写作的技能提高,律师文书的写作既要重视文书的格式,又要重视其中内容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需要勤加练习,揣摩优秀法律文书;三是提高规划案件及诉讼策略的技能,主要进行整理设计、搜集、调查、准备证据材料,查找与案件相关的法律规定等,对案件进行详细且有序的整理,理清案件发展方向,将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四是提高出庭的技能,经常参加旁听,适当的作些记录,认真的听法官、律师和当事人的发言,在开庭以后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整理,评价各个环节,提升能力。

3.职业案源的拓展

青年律师要想生存得好,发展得快,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案源。取得收入需要案源,锻炼实战需要案源,经验和能力也都需要在办案中积累和提高。一方面是选择律师事务所,在讲求成效和借势的今天,青年律师必须跟上时代对我们的要求,青年律师要学会选择律师事务所,要学会充分融入团队和发挥团队的优势。向律师事务所里优秀的前辈学习,也经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进入快速成长的轨道,与团队共同成长。另一方面是重视宣传推广,律师要学会在律师事务所营销战略中发挥自己的力量,要珍惜和把握每一次工作機会,真正投入到团队建设中,不去过分地计较个人得失,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带给我们的便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律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还要有良好的律师执业素养,例如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治理资料的方式,总结处理案件的能力,也要学习律师专业以外的知识,例如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等,这样才能处理更多的案件,因此律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在律师界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本森主编.《律师职业道德与执业基本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1页.

[2]柳宪章.《律师执业基本素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修订版,第16页.

[3]柳宪章.律师执业的基本素养:法律检索[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9,02:50-65.

律师执业审核 篇4

------------------

一、许可依据

《律师法》第五条、十一条

二、申报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具有律师资格;

(三)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四)品行良好;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六)未受过刑事处罚,但过失犯罪除外;

(七)未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

(八)非国家机关的现职工作人员;

(九)非担任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期间;(《律师法》第八、九、十三条)

(十)申报兼职律师的,须经所在单位允许;(《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管理办法》第五条)

(十一)申报专职律师的,必须无其他职业。

三、申报材料

(一)在一个律师事务所连续实习满一年的书面证明材料;

(二)本人填写的《律师执业证申请登记表》;

(三)申请人的律师资格证书、身份证复印件;(《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第八条)

(四)公安机关出具的没有因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证明材料;

(五)申报专职的,应提交基层人民政府出具的无业证明或有关单位出具的辞职文件和人事档案存放证明,或退休文件;

(六)申报兼职律师的,应提交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聘用协议”、所在单位允许其从事兼职律师职业的证明以及在法学院校(系)、法学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证明。(《兼职从事律师职业人员管理办法》第五、七条)

四、办理程序

(一)实习人员所在的或拟调入的律师事务所将申报材料报送住所地司法行政机关;

(二)住所地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审查意见后,逐级上报至省司法厅;

(三)省司法厅审核。(《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第八、九条)

五、承诺期限

20日

六、收费标准

七、窗口电话:0551-2866713

投诉电话:0551-2866663

律师执业鉴定 篇5

一类是专门的司法鉴定执业机构。即从事传统司法鉴定的研究所、大专院校依法设立的司法鉴定机构,主要从事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物证技术学、司法会计学、司法生物学等学科的专门性问题的鉴定。其所以叫“专门”,是因为这些机构是专门研究这些学科的鉴定理论与实践,并主要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或教学科研活动。

二类是司法鉴定行业执业鉴定机构。即传统司法鉴定学科以外的为各个专门领域服务的众多学科的行业鉴定组织,因司法鉴定工作需要,按规定取得司法鉴定实施权的兼职司法鉴定执业机构。目前这类机构数量较多,涉及30多个专业学科。如价格评估、会计审计、建筑工程、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等。这类机构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它隶属于行业主管;二是它的主要职责是行业鉴定,司法鉴定是其兼职,所以一般称其为司法鉴定行业机构。

三类是司法机关内设的司法鉴定机构按规定程序已取得对外司法鉴定执业许可证的鉴定机构。已有地方司法鉴定法规的盛市,大多规定公安、检察、法院的司法鉴定机构,在承担职能管辖案件的鉴定外,具备条件的可按规定办理对外鉴定执业许可证。司-法-部关于《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中也有类似规定,鉴定材料《律师执业鉴定》。

山西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品行鉴定制度,今后,政治表现、个人品行将成为山西律师获准执业的先决条件。

今后,山西省的律师事务所要建立对拟接收执业人员的品行考察制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注意收集公安、教育、人事等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料,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做出品行鉴定。把品行良好作为申请律师执业的基本前提,对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政治表现、个人品行和实习期的表现进行认真调查审核,从源头上确保进入律师队伍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同时,要对接收实习人员的律师事务所严格审核。出现无符合规定条件的实习指导律师;受到停业整顿以下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自被处罚或者惩戒之日起未满1年的;受到停业整顿行政处罚,处罚期未满或者期满后未逾3年的;受到禁止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行业惩戒,惩戒期限未满的律师事务所一律不得接收实习人员。

山西省司法厅强调,省律协将成立以秘书处为主,吸收司法行政部门人员参加的考核委员会,各市亦应成立相应工作机构。

执业律师个人总结 篇6

一、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律师

如本文标题所述,这是一篇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个人总结。那么,在写下洋洋洒洒数千字之前,我们确实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律师?

这个问题没想清楚,不论是实习期还是执业期,都容易生怨、容易急躁、容易剑走偏锋。

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律师是一个帮助他人成就自己的职业。人是利己的,但利他是实现利己的重要手段。律师通过专业知识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律师的执业过程可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通过解决更多、更难的问题,使自己成为更精更专的专家。

认清这一点,执业过程中,我们才会更少计较得失,学会以解决客户的问题为导向,以积累行业经验为导向,而不是不顾客户问题的难易程度及自身专业能力,以收费为唯一目标。切忌把自己当成商人,不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及社会经验找出问题最优解,而是一味兜售法律“服务”,徒增当事人诉累。

第二,律师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职业。现在流行斜杠文化,即在本职工作外,掌握其他的技能,并且由此跨界产生收入。而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这决定了在每个社会领域积累的经验,都可以带来跨界叠加效益。我见过前互联网人、前娱乐圈人、前主播、前工程师转行成为优秀律师,也见过律师通过学习成为跨界的专业人士。功不唐捐,在律师职业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我既对律师行业抱有热情,也对其他行业怀有好奇心,选择律师成为我的底色,可以让我发现自己新的职业兴趣时,大胆地投入时间,另辟蹊径。

第三,律师是一个职业寿命很长、后期发力的职业。师傅送过我一本书,书名叫《百岁人生》,介绍了长寿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可预期的未来,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增长及医护水平的提高,在退休之后我们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仍然具备工作渴望和工作能力。因此,选择一份具有职业寿命较长的职业在后长寿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恰好,律师职业便能满足这一需求,我们二十来岁初出茅庐,三十来岁潜心修炼,四十来岁小有成就,五十来岁风华正茂,此后,只要体力和脑力允许,仍然处于职业的上升期。

以上三点,是我选择成为一名律师的主要理由。明白了为什么,给了自己充足的理由,下一步就是要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而成为一个律师的起始阶段就是实习期阶段,这个阶段对我们执业习惯及执业风格的确立尤为重要。下面,我将从实习期间具体工作及由工作而引发的思考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实习期工作总结

律师是一个典型的入行高开低走、长期低位筑底、后期爆炸式增长的职业。高开低走指的是,我们完成了高等教育、通过了司法考试、怀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加入了这一行业,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四不会”,即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说不会做。挫败感和焦虑感扑面而来。

在这个阶段,比较好的入门方法是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多观察多思考,逐步跳出舒适区,主动学习,比客户和师傅期待的再多交付一些。

以上述方法为基础,实习期间,我主要围绕以下几项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和综合能力。

(1)基础辅助工作

基础辅助工作是指打印、复印、扫描、复核、装订、邮寄等不需要法律知识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把这部分工作放在第一位总结,是基于时间顺序和重要程度两点考量。

时间顺序是指它是入行的起手式。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所以我们戏称上班为搬砖也不无道理,除了自嘲,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其积极层面的含义。入行之初,我能做的贡献不多,正是借由这些基础辅助工作我才慢慢找到了工作节奏,适应了实习律师的身份。

而重要程度是基于这些工作给我带来的巨大改变。这一部分将分为以下几点详细总结。

第一,克服浮躁。知乎上有一个阅读量很高的帖子,标题是“是不是律师熬过几年之后,收入都很高?”大部分人关注的只是结果,但是他们并不关心实现这个结果的过程。律师行业相对一般行业,的确算一个高收入行业。刚入行的人尤其容易眼高手低,拿自己既往的辉煌去抗拒基础工作。

我刚开始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比较焦虑,天天打印、复印、扫描、复核也不是个事儿啊,什么时候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呢?后来有几件事提点了我。

一是打印一份提交给法院的材料,主办律师告诉我页眉要写上案号和提交方,页脚要标清页码。并解释这是因为法官案子多、材料也多,标上案号及提交方是为了便于法官区分,标上页码是防止页数不全。这让我惊觉,原来仅仅是一份材料的打印还有这么多讲究。同样是打印,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区别大了,但是在此之前,我只是机械地执行任务,并没有对手中的材料进行阅读、分析和思考。在这件事情之后,我开始珍视手中的每一份材料,并且就工作需要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习Word排版,使我复核、打印的文书更加美观。

二是一次协助主办律师复核文书,以我当时的阶段和水平也只能复核错别字和格式问题。我像往常一样核完就交稿了,正好那天主办律师手上的工作办完了,就问了一下我对这个案子的看法,我一下子就卡壳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虽然我的工作确实只是复核形式错误,但完成任务之外,我还可以做自我提升的练习。这份文书是针对什么问题写的?它的格式和结构是怎样的?如果我写,会怎么写?文书中,有哪些是值得摘抄和复制的?惭愧的是,一开始,我像一个空手入宝山,却认不出什么是宝贝的人。

这几件事下来,我算明白了。只要有学习的意识和行动,简单、基础的活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明白了结果的发生必须有过程做为支持,不要急于看着得到了什么,而要看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不要拿着律师的身份去拒绝做一些基础的工作,而是要以律师身份的严谨、专业来要求自己,从小事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第二,发现问题,善用工具,提升效率。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信用卡纠纷批量案件的材料准备。这类案件的工作特点之一就是需要打印及组合大量不同的材料(如起诉状、授权委托书、所函、交易明细等)。我统计了一下,需要打印、组合的材料有十种之多,一批诉讼又有千余人,而有几类材料的电子版几无顺序可言,有时一次还无法调取齐全,又掺杂着诉讼中不用提交的文件。所以材料的打印、编号、挑选、组合就成了既费时间又废纸张,还容易出错的工作。

有问题,就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开始学习PDF文件批量改名,以便将材料按固定顺序排列,并将一千余份PDF合并成一份,再用文件拆分功能将不需要的材料筛选出去。

这样一来,所有的材料都按照我想要的顺序排列,且删去了不需要的材料。以往组卷的工作需要二到三人一周的时间完成,经过调整,一个人也可以轻松完成组卷工作。

如果我们只是沿用以往的方法,虽说能够完成任务,但“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只劳动双手,不劳动大脑,只是一个低阶的工作者。虽说我在组卷工作中掌握的这些工具不一定再能在其他任务中复用。但这些重复、繁杂、易出错的工作教给我的发现问题,善用工具,提升效率的工作习惯,让我受用无穷。

第三,重视基础,做事严谨。生活中,我是一个有些粗枝大叶的人。但性格不能成为工作疏忽的借口,越是基础差,越要付出更多的能力去约束和改变自己。

打印、复印、扫描、复核看上去是很简单的工作,但过去一年我在这些工作上犯过的错也的确不少。当我看到对方律师提供的材料有错别字、存在编号缺漏等问题的时候,我意识到,问题不会自动解决。只有在执业初期重视基础,严谨做事,才可以尽量避免出现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

基础辅助工作贯穿了我实习期的始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虽然它不会是我工作的重心,但是我会牢记我曾经的轻视和浮躁,提醒自己不贰过。

(2)合同审查工作

因为是互联网公司法务出身,我在接触诉讼案件之前,先承担了所内部分常法合同的审查工作,而能交给实习律师审查的合同通常有以下特点。

第一,金额小,签订频率高,法律关系简单。

第二,因涉及业务推进,反馈速度要求较高。

第三,种类五花八门,部分合同缺乏基本条款。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了解了我们要审查的合同的问题的特点,接下来就是有针对性地做准备工作。

针对此类合同,我做了如下准备。

第一,搜集常见合同的模板,整理出常用及必备条款备存。

第二,针对每类合同进行案例检索,找出实践中常见的争议点及关联法条。

针对具体的合同,我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查。

第一,确认交付时间及我方关于合同审查是否有特殊背景及要求。

第二,根据合同条款梳理业务流程图,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划分清楚,并模拟合同履行过程,找出合同约定是否有缺漏或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部分。

第三,根据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制作必备条款检查项,与合同进行一一核对,查漏补缺。

第四,找出错别字,调整格式、段落及序号。

第五,整体复核,提交修订版、清洁版及PDF版供客户参考。

在此类工作过程中,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及时交付比完美交付更为重要,如有重大风险必须尽早反馈。效率和安全的平衡,是实习律师在审查合同上要学习的第一课。我们的合同是拿来用的,是促进和保护业务的。我在初期犯过错误,在合同的一个小问题上纠结了很久,影响了交付时间。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在工作中,及时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学习则是完成任务后的自主行动。

第二,诉讼能力与非诉能力互相促进。在刚开始接触合同的时候,我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当时在我看来,合同就是文字,我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背后暗藏的风险和可能涉及的法律条款。后来在工作中开始接触诉讼案件,才对一份合同在诉讼中将被如何使用有了感性的认识。两者相互促进,诉讼的经验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合同条款,非诉的经验让我提高了我起草诉讼文书的能力。

随着实习期间接触的合同越多,再看我以往审查的合同,我也觉察出了文字和风格上的稚嫩之处。如经我审查的合同又由主办律师二次审核,两份修订稿的对比更能提升对合同的阅读和审查能力。

(3)法条检索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律师的武器之一就是法条。实习期间,协助主办律师进行法条检索也是我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具体工作中,我逐渐体会到,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法律规定中,找到能解决自己问题的那一条,是需要经验和科学的方法论才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请教、搜索及实践,我将过去一年法条检索工作的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首先明确检索目的及成果的汇报对象。法条检索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的检索成果是需要交付和解决问题的。我的检索想解决什么问题?阅读者是谁?以什么样的形式和排列最便于阅读?我有多少时间可供使用?掌握工作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我在工作初期,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接到活就埋头开始干,快是很快,但是没能理解任务的背景及要解决的问题,导致时间的浪费。因此,厘清检索的目的,是进行检索的第一步。问题越明确,路径就会越清晰。

第二,分析法律关系,提取关键词。所有的法律问题,要回归到抽象的法律关系上,抓准了法律关系,才能准确定位问题的关键。先找到一个小点,再左右扫视,寻求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蛛丝马迹,最后连点成面,将法律问题可能涉及的重要法条一网打尽。

第三,案例搜索法。以史为鉴知兴替,以案例为鉴除了可以更好地找到请求权基础,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判决推演的逻辑。当然,在执业初期,我将案例搜索法放在了最后一步,在法条搜索还不熟练的情况下,过于依赖案例,不利于积累直接搜索的能力。

在刚开始做法条检索工作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我基本只是进行法条的陈列,没有梳理法条和案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导致呈现在主办律师面前的检索报告仍然需要二次加工。后来随着搜索次数的增加再加上主办律师的指点,我提交的检索报告才具备了可阅读性。

(4)诉讼案件辅助工作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我还承担了部分诉讼案件的辅助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第一,基本案件事实的梳理。辅庭工作的基本功就是对案件事实进行梳理,首先要做到熟读材料,关注细节;其次需要基于自己的理解将基本案件事实加工为更加容易阅读和理解的形式。如案件大事记、时间轴等可视化的汇报方式;再次可以归纳争议焦点,列明案件争议事实及对应的证据。

第二,初步法律文件的草拟。实习初期,因为缺乏经验,我做得比较多的是整理证据目录、装订证据材料。以证据目录为指引,我开始学会如何以专业的眼光看待案件事实。

第三,参与庭审,做好庭审记录。庭审是验收案件前期准备工作的主战场,但律师在庭上更重要的是立论,而不是辩论。庭审的核心工作不是驳倒对手,而是让法庭接受我们的观点,因为一个案子的输赢由法庭决定,而不是对手。我初次参与庭审的时候,感觉较为吃力。一方面需要理解双方律师及法官的发言,另一方面又需要进行庭审记录,颇有种手忙脚乱之感。慢慢地,我发现,既然庭审阶段我还远无法驾驭,不如在庭前和庭后多下苦功,做好庭前准备和庭后复盘。这样一来,才慢慢对庭上该说什么,怎么说有所体会。

第四,整卷工作。案卷是一个案子的名片,让案卷材料有体系和逻辑地排列本身就是一项专业修行。需知,案卷并不是文件的简单堆放。对承办人来说,一本合理排放可以减少翻阅的时间,在案件的不同阶段直接看到能用上的材料。当承办人缺位的时候,补位的律师可以快速熟悉案件,节省信息传输和理解的成本。自己辅助办理的案子,通过整卷,也可以梳理思路,总结得失。

(5)信用卡纠纷批量案件的诉讼准备工作

我所作为两家银行的代理人,常年处理银行与持卡人之间信用卡纠纷案件。此类案件的特点是单次起诉案件量大、个案涉及金额较低,且进入诉讼阶段的信用卡纠纷,持卡人通常处于失联状态。我在实习期间,从此类案件的立案开始,一直跟进到执行阶段出具终本裁定为止。

在此过程中,我主要承担了以下工作:

第一,起诉状及授权手续、证据材料的准备。

第二,庭前调解的辅助工作。

第三,与可联系持卡人的沟通工作。

第四,强制执行申请书及授权手续、生效证明、执行依据的准备。

在上述工作中,我的主要收获如下:

第一,熟悉了普通民事案件起诉状的结构及草拟要点。

第二,熟悉了普通民事案件需向法院提交的授权材料及案卷组合顺序。

第三,熟悉了普通民事案件中如何围绕着起诉请求组织证据材料。

第四,熟悉了庭审的主要阶段。

第五,熟悉了缺席审判、穷尽送达手段及公告送达涉及的流程及时限。

第六,熟悉了撤诉、裁驳、调解、判决等流程。

第七,熟悉了诉讼与执行之间的衔接、撤销执行申请及撤销。

第八,熟悉了信用卡纠纷常见争议要点。

以上,就是我在实习期间主要的工作内容。功夫在诗外,除了把工作本身做好,工作中的思考也必不可少。只有实践与总结相结合,才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律师工作。

三、关于实习期工作的思考

一千个律师就有一千种实习期,在律师行业没有形成统一的培训模式时,每个律师都会经历自己独特的实习期。好在,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年多的时光足以让我们对自己、对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再辅以思考,必定可以更快地进入律师角色。

实习期内,我犯过不少错也得到过赞扬和鼓励,关于工作,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坦诚面对自己的无知,是进步的第一步。实习期本身就是给我们适应律师角色的过渡期,切忌不懂装懂,影响项目的整体运作。而面对未接触过的问题,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再及时披露及确认。心态要放平,眼光放在解决问题和掌握方法论上,不可因为自己未曾接触过就有了畏难、抵触情绪。

(2)不迁怒,不贰过

犯错总是难免的,但凡事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人。犯错之后承担责任,及时总结原因,并有觉察地进行改正。

(3)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做什么事都须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从小事做起,才能做到每天都有进步。成为一个优秀的律师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习劳为办事之本,大道至简。把交到手上的活一件件做好,不会的小问题一个个解决,经验自然增多,离目标也会越来越近。

四、关于未来执业的期许

凡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律师执业也不外如是。于我而言,未来执业的“大处”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而“优秀”这个抽象的概念还是需要落实到小处上。过去一年多以来的所见所闻让我知道,与其设立初入行时不靠谱的三年规划五年目标,不如切实找出成为优秀律师的底层逻辑。所以,关于未来执业,我只有一些“小处”上对自己的期许。

(1)坚持踏实工作的态度

对成为一名优秀律师而言,聪明和天赋都很重要,但聪明和天赋都是难以提高的。而踏实,是下定决心后,可以坚持的。那么,什么是踏实呢?心无杂念,不取巧不偷懒,就是踏实。

拿实习面试举例,律协发给每位实习律师一本《实习律师事务训练手册》,厚厚一大本,正文部分396页,我全写完了,确实比有的实习律师多花了一些时间,但好处是面试的时候不用担心会不会因为手册页数不够被面试老师训责。

同样,实习鉴定表要求不少于3000字,基于过去一年的收获,3000字完全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可以选择游刃有余写出3000字交差,也可以选择能写多少就写多少,绝不惜力。

其实写手册和鉴定表都不是什么大事,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比起节省的时间,我们可能丧失了更为宝贵的东西而不自知。

未来执业中,我希望我能谨记教训,继续坚持踏实的做事态度。

(2)培养学习的敏锐度

律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学无定式。只要能为我所用,不必拘泥于形式。和人聊天是学习、读书是学习、研读案例是学习、参加培训是学习。提高学习的敏锐度,在生活中、工作中时刻保持发现的眼光和抽象归纳的能力,勤于思敏于行,做到闻一知十,就能为进步提供充分的养料。

(3)坚持总结和输出

总结和输出是整理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最直接的方法。我过去有种错误的认识,我还是个实习律师,处于学习阶段的我只能被动输入,还无法做到输出。但高阶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不是凭空掉下来的,万事开头难,与其犹豫不如行动。

五、结语

往日不可追,不管途中有多少欣喜或者遗憾,实习期将永久的过去了。

来日犹可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律师执业基本原则 篇7

“共同体”一词的英文为community, 在社会学领域所指范围较广, 近年来, 中国学者对于共同体相关的研究热情较高。高鸿钧教授在《现代法治的出路》一书中指出, 中国法治的建立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指出, 共同体是一种有机的、浑然天成的整体, 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 是一种“原始的或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季卫东在《法治秩序的建构》一书中指出, “一般认为, 职业法律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1) 坚持维护人权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奉行为公民服务的宗旨, 其活动有别于追逐私利的营业。 (2) 在深厚学识的基础上娴熟于专业技术, 区别仅满足实用能的工具性专才。 (3) 形成某种具有资格认定、纪律惩戒、身份保障等一整套规章制度的自治团体, 区别于一般职业[1]。也有学者认为, 法律职业共同体有以下特质: (1) 法律职业共同体使用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概念系统。 (2) 法律职业共同体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3) 法律职业共同体受过同等的法学教育和职业训练, 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和实践传统。 (4) 法律职业共同体拥有共同的价值目标:追求社会正义的实现。 (5) 法律职业共同体拥有职业共同体的精神:信仰法治。

二、法官与律师的互动分析

律师自然具有配合和协助官员实施法律的部分功能, 但也许更重要的是作为制约官方权力滥用的强大武器, 以维护民权[2]。法官与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各方主体, 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良性与否直接形象到共同体本身的形成和发展。那么, 法官与律师之间应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可作如下阐述:

(一) 相互尊重

法官与律师虽然社会角色各异, 但只是分工不同, 他们都是独立人格者, 社会地位应该是平等的。理论如此, 但实际生活中, 两者的地位悬殊很大。法官不尊重律师, 甚至轻视律师是由来已久, 而且司空见惯。要实现两者的相互尊重, 首先在制度上保证两者的地位平等, 这是基础, 是前提条件。从立法上看, 法官是“依法行使管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 字面上“国家审判权”就足以让人敬畏三分了, 就是说, 法官是“官”, 律师呢, 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而如今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远不仅是律师, 很多人都可以干。比如法律工作者、教法律的教师、甚至普通百姓, 也就是说律师和一般百姓没有区别。一个是“官”, 一个是“民”, 地位如此悬殊, 谈何相互尊重?

要实现两者的相互尊重, 还要求双方充分认识彼此的工作, 对各自角色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决定行为, 只有态度正确了, 行为才不会出现大的偏差。法官不尊重律师, 首先不尊重律师的劳动, 认为律师可有可无。在个别法官看来, 法官审理案件是工作, 律师参与某个案件就是赚钱, 律师所做的是钻法律的空子, 肆意狡辩, 给法官找麻烦。其实, 律师收取代理费只是其商业性的一面, 不是全部。在法治社会中, 尊师的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英美法系, 律师所做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没有律师的工作为基础, 法官无法行使审判权。在中国, 律师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在诉讼中架起法官和当事人的沟通桥梁, 诉讼外宣传法律知识,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所以, 法官对律师的尊重, 实际是对审判权工作的重视, 相反, 法官如果不尊重律师, 我们很难判定该法官是一个敬业的法官。法官要尊重律师, 律师更要尊重法官, 律师尊重法官不是因为法官的权势, 而是因为法官是法律由精神王国进入现实王国控制社会生活的大门, 法律借助于法官二降临尘世。法律是抽象的, 法官是具体的, 因此律师对法官的尊重, 实质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法官要尊重律师, 就要从心底树立平等的观念, 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充分保障律师的各项合法权益, 在庭审中要尊重律师的立场, 要认真听取律师的代理意见和所提交的证据, 对代理人、辩护人的代理、辩护意见不采纳的要阐述理由, 不能随意打断代理人、辩护人的陈述。当然要赢得法官的尊重, 律师业要有所作为, 要自尊自重, 对法官不卑不亢, 要靠高尚的品格和高超的专业知识赢得尊重, 要知道, 不正当的手段只能赢得利益, 不能赢得尊重。律师要尊重法官, 就要在庭审中遵守法庭纪律, 服从法官的指挥, 忠实提交证据。在庭审外, 要尊重法官的判决, 不服判决的要通过正当途径上诉、申诉, 不能唆使当事人采取过激言行, 确实发现有违法现象的, 也要通过正当途径检举揭发。

(二) 相互交流

在中国, 律师和法官是两个独立的体系, 律师是自由职业者, 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各级律师协会管理, 法官是国家公务员, 由各级人大任命, 受各级法院管理。他们一般是分明的两大阵营, 一个为官, 一个为民, 两者同为法律这一共同体的共性却往往被忽略。在英美国家, 法官是从优秀律师中选拔的, 当律师是做法官的必由之路。在很多国家, 法官辞去做律师也是被允许的。这种职业的相互交流, 有利于法官和律师对对方职业的认同, 有利于双方的心灵相通、惺惺相惜。

除了职业的交流外, 双方也应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业务的交流。律师和法官同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 有共同的知识背景, 有共同的思维习惯, 所以两者进行适当的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流是必要的。业务的交流有利于互通有无, 法官和律师如果能加强交流, 那无疑有利于提高双方对法律的认识, 有利于对法律的运用达成共识。日本司法研修所的特色之一就是将律师职前培训于法官和检查官的培训放在一起, 其优点在于, 这些未来的法官、检查官和律师在两年的时间里, 研修、生活在一起, 由于教育和专业训练的共同因素, 使他们相互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思想交流, 在这种不断地切磋中, 有理由形成共同语言和法律职业一体化的意识, 正是这种共同的语言和意识使他们在专业上的判断趋于一致, 从而造就一个解释共同体。

(三) 相互制衡

宪政的最高原则是权力制衡。对司法权的制衡有很多途径,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权力的分权制衡, 如检察机关的监督、人大的监督;一是私权利对公权力的制衡, 如人民群众的监督。但由于司法互动的专业性, 普通群众的监督是有限的。律师作为私权利的代表, 其对司法权的制衡是对公权力制衡的不足, 有效的弥补了公权力制衡的不足。

律师对法官的制衡体现在司法权行使使得各个环节上, 对司法权的限制是多方面的, 也是有效的。首先体现在律师的专业性上, 由于法律的专业性越来越强, 非专业人员对法律的认知毕竟是有限度的, 尤其在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都非常缺乏的中国更是如此。而律师是职业的法律专家, 与行使司法公权力的法官有着相当的法律学识、经验, 在法律知识上能与法官平等对话, 在诉讼程序和法律运用上不会被法官蒙蔽, 对法官有任何违反偏离法律规范的行为, 都有能力发现并指出,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法官审理的随意性。其次, 体现在权利上, 国家既然从制度上设立了制衡司法权的律师制度, 必然赋予律师在诉讼中超乎常人的权利, 这在西方尤其明显, 比如律师的豁免权。法国的律师辩护豁免权表现在:“对律师在法庭上的辩护和当面发言, 不得以诽谤、侮辱或蔑视法庭提起诉讼;如果律师认为法院执行的法律是过时的、被废除的或引用不当的, 律师有不遵守这些法律的权利, 律师的这种对抗性权利可使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谨慎行事。

三、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互动

(一) 相互信任

过去普遍认为, 律师就是搬弄是非, 诉讼的目的就是谋取当事人的钱财, 他们从不关心委托事务的完成与否, 只管得到财物的多少。这种普遍的观念反映人们对律师职业的不了解及不信任。就当事人而言, 律师业作为一种职业, 律师在执业的过程中, 其目的并不光是为了钱财, 律师有着神圣的职业使命感, 有着对法治、公平、公正的追求, 有着忠诚于委托事务的理念。律师为当事人成功办理委托事务, 也体现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只有当事人对律师这一职业有着正确的理解, 其信任度也随之增加。当然, 这种信任度的增加也需律师们的努力。律师应改正他们留给社会公众的一些负面形象。让公众认识到律师的神圣使命感、价值追求以及自己在追求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 尽量减少自己所给予公众的负面效应, 不要让公众认为律师像资本家追逐利润那样而不择手段及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而别无其他。

(二) 相互忠诚

律师有忠于委托人事务的义务, 不得随意泄露委托事务中对委托人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给第三者。律师的案源多数来自于当事人, 因此与当事人关系处理的融洽与否也关系到能否获得较多的案源, 虽然经济收入的多少不是评价成功律师的标准, 也不是律师追求的最终目的。律师获得当事人的信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律师开展执业活动具有一定的消极性、被动性。首先, 律师工作的前提是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没有当事人的委托, 律师就不能从事一定的诉讼或非诉讼活动。笼统地讲, 当事人可以是社会任何人或组织, 但并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遇到法律问题都会聘请律师。即使当事人需要法律服务, 但由于律师费用支付困难等原因, 也往往不会请律师。律师不能挑词架讼、无事生非, 主动制造案源。其次, 律师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当事人自己的维权意识。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 但无法完全代替当事人。“上帝助自助之人”, 如果当事人自己的法律意识较弱, 或自己不敢主张其合法权益, 那么律师就是去了用武之地。再次, 律师的工作有赖于当事人的配合。律师对当事人有建议权, 但决定权在当事人手中。无论律师有多么完美的建议, 如当事人不采纳, 则律师的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

总之, 律师在处理与法官和当事人关系时既要具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 也要认同作为职业共同体中各方因遵循的理念、规则。当然, 在处理律师与法官、当事人之间关系时仍有些突出的矛盾有待解决。比如, 律师与法官相处时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是帮助者的角色还是求助者的角色?以及律师在与当事人交往是如何处理“利”与“情”的关系?虽然, 法学界和律师界对上述问题从某些方面作了探讨, 但仍缺乏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和规则;乃至目前律师特别是青年律师的生存环境仍没有得到很大改善。

参考文献

[1]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新刑诉法下律师执业风险 篇8

关键词:律师;刑事诉讼执业风险成因;风险防范

近年来,律师依法执业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律师被指控的犯罪案件也有所增加。新刑法306条有关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伪证罪的规定,犹如高悬在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重了律师执业的心理压力。律师执业的环境日趋复杂。律师的工作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理解,甚至出现律师在执行职务过程中被非法拘禁、绑架的事件,所以,律师执业风险的防范,值得律师界各位同仁的思考……

一、執业风险产生的成因

(一)立法缺陷是形成律师刑事辩护执业风险的重要原因

(1)《刑法》第306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当事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对律师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特别规定;而对于法官、检察官,《刑法》却没有相应的刑罚规定。同样的行为,法官要比律师社会危害性大,对法官的处分却比律师轻得多,这是显失公平的,是对律师职业的歧视。

(2)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有无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未被发觉到的犯罪行为进行举报的义务,律师极有可能以包庇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执业环境复杂性是律师刑事辩护执业风险的另一个原因

(1)目前仍有一些人对律师存在偏见,包括公、检、法人员的偏见,误解和侵犯,认为律师“是替坏人说话的”。不懂得被告人也需要司法公正,不理解律师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案件相对方当事人,经常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仇恨扩大到律师身上,以非法手段进行威胁、恐吓,干扰律师办案,甚至危及律师的人身、财产及生命安全。

(2)一些司法人员对律师存在成见,认为律师挣钱容易,故意刁难律师。有的看守所管理不严,监管人员为犯罪嫌疑人传递信息或财物,一经发现,便转嫁到律师身上;有时由于律师的提前介入,一遇到案件出现翻供、串供、包庇、伪证等情况,就怀疑律师在其中操作;律师对案件中的证据提出异议,侦查人员、公诉人便对律师产生敌意;有的审判人员认为律师接受委托为被告人上诉,是跟他们作对,让他们丢了面子,甚至对律师进行打击报复。

(三)个别律师自身素质较差也是形成律师刑事辩护执业风险的原因。

(1)风险来自于少数律师故意或过失的违法、违纪行为。近年来,不断见诸媒体的律师因指使他人作伪证,贿赂办案人员、私自收费、不履行勤勉尽责的义务,而被判处刑罚,被取消律师执业资格证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些突出的不正常的现象,为谋求私利,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亲属的非法要求,为当事人谋求不正当利益,做出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受到法律的追究。

(2)成名心切导致执业风险。有些律师幻想一举成名,一案成名,其追求轰动效应的欲望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亲属的非法要求一拍即合时,往往为制造有利证据而作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3)包打官司的承诺导致执业风险。有些律师见利忘义,以高额收费承诺为当事人包打官司。其结果是官司输了,当事人到处告状,形成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与矛盾。

二、执业风险的防范

面临日益增大的执业风险,除进一步完善执法环境,完善律师执业保障制度,严厉制裁侵害律师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外,律师自身增强保护意识则更为重要。

(一)建立律师刑事辩护的豁免权制度

律师刑事责任豁免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律师刑事责任的豁免只能发生执业活动中。②律师刑事责任的豁免只限于刑事诉讼中。③律师刑事责任的豁免只限于刑事责任,不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

(二)律师个人自我防范

法律对律师的定位就表明了,律师的双重身份,即法律人和商人身份,也决定了律师执业的价值取向是双重的。物质利益是必然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不妥或不好意思的事情。律师所要做到的是,要将物质和精神两种价值观在内心平衡、和谐相处。律师也要讲政治。律师是非常自由的职业,基本上是自己管自己。对从事自由职业的人讲政治,似乎有点可笑,至少,对于政治而言,律师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打酱油的。但是,正如一首诗所说的那样,最应该记住的最易忘记,律师最应该记住的就是讲政治。

(三)加强律师的自身修养

做律师也要先做人,只有先“律已”,才能“律人”。如果这个基本问题不清楚、不明白、不解决,律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就会毁于一旦。因此,律师的所作所为应有根有据,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维护,非法的要求,如要包打赢官司等,应该拒绝。在法庭上要尊重同行,作到“庭上是对手,庭下是朋友”,维护律师行业的形象,不能得理不饶人,穷寇猛追。避免双方矛盾的激化乃至对立,使自己的人身受到威胁。

(四)正确处理与公、检、法的关系

在于这三家国家司法机关交涉时,一方面要做到有理、有节、不卑不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强联系,尽量多做沟通工作,争取他们对律师的理解和支持;对恶意报复诬陷和其它非法侵害,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及时向律协汇报,争取得到律协维权委员会的支持。如上海市律师协会邀请市公、检、法的领导作为律师协会维权委员会的顾问,在解决律师维权案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nlc202309041027

(五)严格遵守刑事辩护各阶段的规则

律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刑事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执业风险及其防范

根据新《刑诉法》第33条,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由于历史原因,侦查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对律师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律师的提前介入,有些侦查人员认为就是与他们作对,甚至在律师提请会见犯罪嫌疑人时设制障碍。因此,刑事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更加强自我保护,防范执业风险,首先是要处理好与侦查机关办案人员的关系,对侦查机关办案人员明确立场,我们律师也是在履行职务,互相尊重是一个大前提。而刑事辩护律师自我保护的关键是严格依法办案,委托合同必须与律师事务所签订,所函、授权委托书等法律文书都要严格依照《刑诉法》和《律师办案规则》的规定办理。办案时了解案情也只限于了解罪名、羁押地、刑拘、批捕時间等问题,物证、证人证言,在侦查阶段律师都不要主动去调取(特殊情况除外)。在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尤其要注意,在通常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见到自己的刑事辩护律师后一定会急于向律师谈案情,表白自己的无辜,即使侦查人员在场也是如此。而这时律师应当及时予以制止,一方面这是遵守法律规定,另一方面也是律师的自我保护。

2.刑事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执业风险及其防范

(1)刑事辩护律师与公诉人职业冲突的自我保护及其风险防范:审查起诉阶段律师开始与公诉人打交道,公诉人是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检察官,与刑事辩护律师是法庭上的对抗双方,职业上的冲突以及个人素质的良莠不齐,使检察官对律师整体的对抗心理,有时竟表现在对某律师个人的职业报复上!尤其《刑法》第306条,成了所有律师的“紧箍咒”,也成了某些检察官的“杀手锏”。动辄“祭起”这一条,把律师变成阶下囚,甚至在法庭外等着,开庭之后立即把律师逮捕!这种职业风险是每一位刑事辩护律师都十分惧怕的,以致于很多律师都不从事刑事辩护工作,笔者认为这种职业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于律师要严格依法办案。

(2)律师取证时的自我保护及其风险防范:律师取证时的风险防范就是将自己取得的证据与其他证据互相核实查证真伪,对被告人及其家属提供的证据线索和证人名单,认真审核,不真实的证据绝对不能上庭,尤其是证人证言。事实上,刑事案件中的证人的心态是十分复杂的,特别是侦查机关、公诉机关已经做过证人证言的证人,其改变证言有时是出于害怕做证,有时是出于被告人及其家属的威逼利诱而变更了证言,最后,当检察官再找他时,为了逃避伪证罪的嫌疑而把责任全部推给律师,称是律师让他改变证词,指使其伪证的。这一证据被检察官掌控后,足以使该刑事辩护律师变成阶下囚。

(3)刑事辩护律师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在审查起诉阶段的自我保护及其风险防范。

刑事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要严格依法办案,对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不做不正确、不严肃的承诺。要认真分析案情,对案件尽心竭力,会见嫌疑人时不能违反羁押场所规章制度。

3.刑事辩护律师在审判阶段的执业风险及其防范

(1)刑事辩护律师与审制人员的关系处理上的自我保护及其风险防范:律师与法官的作用相辅相承、互为利益,因此,律师与法官的“钱权交易”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双方均抵制对方,互相看不起又互相利用,于是乎法官利用手中党和人民付予的权利与律师利用当事人给的钱进行非法交易。这种不正常的问题,虽为极少数,但足以给司法腐败“添砖加瓦”!刑事辩护律师自我保护在审判阶段的“重中之重”就是不与审判人员私下接触!不私下接触主要是指工作上不私下接触。

(2)审判阶段是律师全面发挥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的时候。取证、阅卷、会见、准备出庭等等,认真把握好法律付予律师的权限,充分掌握证据,与被告人做好法庭上的配合准备工作,在做好充分的辩护准备后提出正确的辩护观点。

(3)庭审中刑事辩护律师的自我保护及其风险防范:①一定不能与审判长和合议庭发生冲突、争执;②不与公诉人对立,不说“过头话”,不进行个人人身攻击。司法实践中常有辩护人与公诉人当庭争吵,甚至进行个人人身攻击的现象;③不做诱导式发问,刑事辩护律师在庭审过程中,无论对被告人或者证人、鉴定人等,都应当注意发问的方式和技巧,切忌做诱导式发问,以致遭到检察官的反对;④发表辩护意见和辩护词要专业,执业律师做刑事辩护案时一定要体现出执业的法律性、职业性、专业性,否则不仅会使自己对被告人的无罪、罪轻的辩护意见不被法庭采纳,还有很大的执业风险,会成为各方矛盾与伤害的焦点。

虽然法律修改的进步之处有目共睹,但谁都知道,一线的办案人员应用的并非全是刑诉法。之后,或就在与此同时,公检法正在加紧制定自己的内部规则,而那些内部规则便是日后他们办案的细则和纲领,任凭律师拿着刑诉法要求权利保障,公检法就是不理不睬,还会以内部规则搪塞之。

律师职业是神圣的职业,在我国走向法制国家的进程中,律师肩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律师在刑事诉讼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律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严格恪守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以法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才有可能预防和避免自己执业风险的发生。

上一篇:环艺专业设计素描教案下一篇:八年级数学试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