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2024-09-17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精选15篇)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

许多人不能理解屈原,认为他是个心理脆弱,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但只知一死了之的懦夫,在他们看来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当一个人真正绝望的时候,死也许是他最好的出路。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在屈原看来,他的“美政”理想正慢慢地在生根发芽,只要楚国坚定不移的走这条路,那么最终会摆脱被秦欺凌的处境从而达到富强,国泰民安。屈原在脑子里勾勒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前景,那时的他是多么的`壮志勃发,雄才伟略啊,他的爱国热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好景不长,“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他的才干很快遭小人的妒忌,不久便被楚怀王疏远,于是他的治国宏图立马变为泡影,一切抱负沉入海底。屈原从天上重重的摔入深渊,其心中的愤懑与愁苦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处境下,屈原对混沌的政治局面毅然加以斥责,不顾遭到更严峻的迫害。“亦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而转念一想,又何必死呢。不如“及行迷之未远”,“退将修复吾初服”。但屈原毕竟是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无法面对混浊不堪的局势退而独善其身。朝廷中没有同道之人,就连自己最贴心的女伴也劝自己明哲保身。现实中他是如此孤独,无处申诉内心的忧愁和痛苦,无奈之下,“就重华而陈词”。其实这仍是屈原面对苍天,面对虚无的一次内心独白。这种寻求安慰的申诉并得不到回应,他的心绪仍不见平静,他仍旧一再抽泣,“沾余襟之浪浪”。这泪是一个充满理想抱负的男人在理想破灭之时,在失意、悲痛、被世界遗弃之时流下的泪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哭过之后他却发现自己近乎绝望的悲歌不但没有使自己妥协,却使自己的政治观点更加系统化,思想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他又一次想起怀王,于是又一次“叩关”,然而司门人却根本不给他开门,求见天帝的愿望落空。对怀王的思恋和欲亲近而不得的现实矛盾、心理矛盾以及思想上的追求、挫折、失望和苦恼,再一次深深的触痛了屈原。

我们是人,不是神,即使承受力再强的人也经不住这人生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屈原无法在沉默中爆发,于是只能选择在沉没中灭亡。

我们可以想象,在屈原满腔爱国热血无处挥洒、自己惨遭谗被害、眼看祖国大好河山倍受秦国蹂躏、老百姓流离破散食不果腹的情境下,他唯一能做的仅仅是眼睁睁地看着,肉体上和精神上饱受着无法救祖国于水深火热的苦闷的双重折磨,死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解脱了:那么痛苦的继续还不如结束一切痛苦。现在我们可以那么轻巧地评论着屈原的感受好象我们也如此经受过一般,可是,真的,他所承受的苦我们又能理解多少呢?

有时我会想屈原你老老实实活着做一个平凡的人不好吗?干吗想那么多爱国不爱国的事,无故的这样折磨自己何必呢?!可是后来又转念一想,社会上的确是需要有这么些我们眼里的“傻人”,否则人们在精神上就没有向善的、美的追求,这些人是我们膜拜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的善恶,也就无所谓的社会精神,人活在世还是需要一些心灵的震撼的。

我很佩服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在他面前我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有过的渺小,同时也留给我其现实意义的思考:如今,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社会更需要像屈原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奉献、需要爱。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2

1. 认真钻研教材,增强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是实施有效备课、有效课堂的前提。对于教材使用,我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1.1 走进教材吃透教材。

对教材的处理,我首先认真研读把握教材特色;其次和教材平等对话,明确目标、把握要求,吃透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点,做到尊重教材、源于教材。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第一课时,依据教材,凸显画线段图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策略之一,突出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精心组织教学。

1.2 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情境化。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力求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或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与补充,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以本班学生抖空竹的例子改编例题,让学生感到亲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六年级数学教学要从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这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础。因此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就能防止因脱离实际、学习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使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启发诱导,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的参与是否积极,努力;二是认知参与,也就是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思考的程度;三是情感参与,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我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三个层面有效参与。如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自己发现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半径是直径的1/2。再通过欣赏: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古老的阴阳太极等,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生活中圆的美。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有效参与使课堂绽放出生命的活力。

3. 总结经验,教给方法。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无捷径可走,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抓住课堂。

理科学习重在平时,突击复习是不行的。平日学习最重要的是课堂40分钟,听讲要聚精会神,思维紧跟老师。同时要说明一点,许多同学容易忽略老师所讲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而注重题目的解答,其实诸如“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远远重要于某道题目的解答。

3.2 高质量完成作业。

写作业时,有时同一类型的题重复练习,这时就要有意识地考查速度和准确率,并且在每做完一次时能够对此类题目有更深层的思考,诸如它考查的内容,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规律、技巧等。另外对于老师布置的思考题,也要认真完成。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成功会带来自信,而自信对于学习理科十分重要。

3.3 勤思考,多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3.4 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更深一步是涉及具体内容的学习方法,如:怎样学习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法则、数学定理、数学语言?怎样提高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数学题?怎样克服学习中的差错?怎样获取学习的反馈信息?怎样进行解题过程的评价与总结?怎样准备考试。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将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注重反馈,提高质量。

4. 突出思维,发展个性。

六年级数学课必须突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六年级数学课应责无旁贷地促使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材料的选择上,要做到“不超纲,不超前”,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否则,就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长才能的教学目的就会落空。

5. 寓于思想,提高品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重视学生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介绍一些我国的数学历史和我国的数学家及研究成果。比如: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一千年;又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其精确度远远超过当时其他各国数学家……通过介绍历史,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了他们为祖国发展而学习的热情。

6.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开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求知上来。

7. 深入细致地备好每一节课。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3

一、做好数学知识的归纳概括

书本上的知识有些比较零散,我们可以概括出一些规律或一般解题思路,使学生见到题时不会产生“狗咬刺猬,无从下嘴”的局面。比如:讲复合应用题时,应用题是一大难点,涉及类型较多,用到的数量关系也很多,这时我们就不应只是就题论题,而应教给学生一些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复合应用题解题方法就是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要么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最后的问题;要么从问题出发,推到最原始的已知条件。再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我们可归纳几类,然后教会学生找等量关系的方法,这样就可把内容繁杂的知识归为几类,以一般的规律性知识去对待多种题目,从而把课本从厚教到薄。

二、重视数学知识的扩展

我们还要重视数学知识的扩展,比如:还说复合应用题,我们总结了一些规律或解题思路,但复合应用题可能涉及好多数量关系,但它们用到的分析方法就只有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我们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去分析涉及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从而教会学生解答不同类型的复合应用题。实现对知识的扩展过程。再比如:几何初步知识的复习,课本上只出现了一些计算公式,而推导过程表现得不太具体。我们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就应该细讲一下推导过程,把课本上的知识展开。课本上出现的题较简单,或类型较少,而实际做题时发现学生好多题无法做,这也许是没把课本知识进行扩展的缘故。

三、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只有把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结合起来,才会对知识有充分的掌握。比如:应用题的教学,在初学过程中,纵向联系比较突出,分为整数、小数、分数几大类分别讲解,而在12册复习时横向联系比较突出,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我认为可在复习12册时涉及到哪类应用题,就拿出初学这部分应用题的课本进行纵向复习。然后再复习12册相关内容。再比如:一些应用题,既可用算术方法解,又可用方程解,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从多种角度加以分析,加强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中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四、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5粒,小圆吃了6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6>5”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就需要我们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例如“某村计划修一条长150米的路,前3天完成了计划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路还需多少天?”首先老师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在学生没有学习工程问题时,解法一般集中在以下三种上:①(150-150×20%)÷(150×20%÷3)=12(天);②150÷(150×20%÷3)-3=12(天);③150×(1-20%)÷(150×20%÷3)=12(天)。

针对这些解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三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全程150米”这一条件的共性。针对这一共性,老师可打破思维定势,启迪学生的新思维:“假如把150米当作一条路(用1来表示),还可以怎样解答?”这一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如下解法:④3×[(1-20%)÷20%]=12(天);⑤1÷(20%÷3)-3=12(天);⑥3÷20%-3=12(天)。

综上六种解法,显然后三种解法(尤其是解法⑥),列式简洁,想象丰富,充分可以显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的教学辅助设施,它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直接获得动态信息,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学中许多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数学知识的纯理论性和抽象性,使许多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拉开了距离,而通过影视和课件的特别设置,就会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很容易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数学有关原理,减少学生抽象思维过程,增强了学生理解能力。如在学习点、线、面、体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运用大量的图像和影视片段让学生感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这一几何事实,这就比干巴巴的纯理论讲解知识让学生接受快得多。因此,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无论是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上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采取措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首先应保护好后进生的自尊心。每次考试丢分最多的是后进生,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很强,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充分保护好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这要求教师说话时注意不说一些挖苦、讽刺的话,适当给予这部分学生一些鼓励。我们应全面看待后进生,不管哪方面,只要有进步,就适当地给予一些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后进生的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老师对这部分学生课上应该多提问,课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应区别对待,那些难而深的题或练习让尖子生去做,对后进生训练重点应放在中等难度或简单的题型上,学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总之,我们要针对学生实际, 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条理、有计划地搞好六年级数学的复习工作,使学生圆满完成小学数学学习的全部任务。

六年级学生《童年》读后感 篇4

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他四岁丧父,跟着悲痛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暴力的外祖父家生活,处处遭到外祖父的毒打。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太多了残酷的事情。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的,更是无忧无虑的。

天哪,按照这样的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里,被甜水泡着,被金钱堆着......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但拥有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贪婪地奢求更多。

六年级学生《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5

葵花从小没有妈妈,妈妈是病死的,所以葵花只有爸爸,她的爸爸是一个雕塑家,非常喜欢葵花,所以把自己的女儿取名为葵花,有一天她正在玩耍,她的爸爸正在船上画画,可是前面刮来了一股飓风,把他画的画吹走了,他试图想把离他最近的一幅画捞上来,但人不幸落水,从此没了父亲,成了一个孤儿。青铜是一个哑巴,在他一岁时发了一场高烧,成了一个哑巴。葵花被青铜家收养,当葵花走进他家第一步的时候,他们仿佛成了一家人。

青铜家很穷,只能够一个人上学,最后选责了葵花。而青铜也是很想上学的但家里没有钱所以他只好放牛。青铜家还有一段传奇经历,茨菰田被吃光,蝗虫成灾,最后奶奶也死了。本书让我最难忘的是最后一个章节,葵花将回到城里读到这里我变的热泪盈眶,葵花在大麦地度过了好几个春秋,和他们一气吃苦,一起玩耍,现在她要走了,青铜一直座在草垛,当葵花回来的那一刻,一个不回说话的哑巴,竟然说话了。

六年级学生《母亲的心》读后感 篇6

这个故事讲了:有一位老人患上了老年痴呆,忘记了一切,却还是记得自己的女儿——毛毛。有一天,女儿亲自下厨招待客人,老人鬼鬼祟祟地“偷偷”夹菜放入自己的口袋中,当女儿终于做完了菜出来时老人吧女儿偷偷拉到一边,把菜拿出来,对女儿说:“毛毛,吃,吃。”女儿哭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眼泪缓缓滴了下来,这位母亲忘记了她的丈夫,她的外甥,甚至她的家,唯一没忘的就是她的女儿,没有忘记为女儿操心的习惯。她忘记了身边一切最亲爱的人,唯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永远不会死去的,是一颗母亲的心啊。母亲为了儿女什么都可以割舍,如果有一天,上帝允许一位丧子的母亲的儿子复活,但她会失去才华、金钱、美貌,我相信那位母亲也一定会同意的。

当今社会上,有许多因为一点挫折就想不开跳楼的青年,他们想过吗,自己死了,自己是轻松了,没有可挂念的了,可是自己的父母呢?他们想过自己的父母有多伤心悲痛吗?当失去自己的儿女后,父母就会遭遇天塌地陷、痛不欲生!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回家过年,便寄给了父母一些礼品,以为这样就可以让父母高兴,以为这样就可以尽到自己的孝道,其实父母并不想要什么好东西,他们想要的只是希望儿女回家陪他们吃一餐团圆的饭、陪他们过一个团聚的年,读后感《六年级学生《母亲的心》读后感》。

我的妈妈最爱我了,每天都为我操心一切,怕我冷、怕我热,担心我的安全、担心我的健康,督促我学习、帮助我进步,每个寒暑假协助我开展雏鹰小队的各类活动。为了我她付出一切,无论是生病还是疼痛,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总是一如既往的呵护着我……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7

苏教版全册语文教材有个同题的开篇文, 那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内容包涵了语文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语文学习的品质。这些“习惯”, 任何一个都没法凭着一朝一夕的教育就能速成的, 它们也不是互为独立的个体, 培养过程中总是密切相连的。预习, 作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 》的要求, 在小学三年级就被作为训练重点。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将预习要求作深化、忽视了使预习习惯内化。

六年级学生完成预习应该做到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熟读通课文、读书做记号、写读后感悟、质疑问难、根据学习需要搜集相关资料辅助学习等。然而, 预习现状是:学生主动性差, 对于在预习中要完成哪些任务更是混沌不清。可以说, 学生在预习方面的习惯是个空白, 甚至和低年级预习的要求也几乎雷同, 我们没有根据学段的提升而提高预习要求, 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了一个障碍。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 也帮学生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储备添砖加瓦, 我们必须寻找合适的途径, 有效训练, 实现自主学习品质的内化———预习, 正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每个年级都应当有不同的预习要求, 它们应当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能够激发学生乐学好学, 更可以融合多层面的能力训练, 比如搜集、选择、整理、质疑、拓展等。“预习”, 成了首抓, 而且必须抓、要抓好!

二、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预习要求

“今天作业是预习第×课!”我们几乎习惯了这样布置任务, 无论是哪个年级。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能力差别, 甚至环境因素。预习是一种自学, 应当是个性化的, 完全不同于课堂学习。为六年级学生“量身定做”一份预习要求, 内容需实, 形式求新。

预习我作主

适当预习, 可让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也能帮你提高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三类预习要求任你选择, 请为自己的学习作主!请当学习的小主人!

一类要求:熟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抄写生字新词三遍, 并能给生字扩词。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二类要求:熟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生字可以不抄三遍, 但要保证不出现错误。可采取默写的方法来检验自己。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1~2处, 并有感情地朗读, 直至能诵读。思考练习, 提出问题, 然后试着做一做,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查阅课文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或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

三类要求:熟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生字可以不抄三遍, 但要保证不出现错误。可采取默写的方法来检验自己。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1~2处, 并有感情地朗读, 直至能诵读。思考练习, 提出问题, 然后试着做一做,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查阅课文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或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对于文章中印象深刻的地方或使你感动的地方, 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悟。根据课文的结构仿写一段或写一段自己读了文章的感受。 (150~200字)

这份预习要求布置给学生的时候, 深受学生喜爱。首先, 它任务明确。预习任务分层分级, 有简单容易的, 也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的。其次, 个性突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要求因人而异, 个性呈现及鲜明。当然, 它不是一份只满足学生兴趣的预习要求, 它对学生理解思考、收集整理、积累运用等能力提高都给予了训练空间。

三、目标明确的评价实施方案

为学生拟定了这份内容形式都较合适的预习要求, 还应有一套评价实施方案, 因为不坚持做不会有效, 不具体指导则是空的, 不及时评价反馈则无法保证效果, 更别说养成好习惯了。

1. 类目选择民主化。

预习要求分三个难度, 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选类目, 这样做照顾到了班中不同等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要求自选, 在实施一个阶段后, 有部分学生上升了一档要求, 挑战自己。从选择到变动, 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在做。“自己做主”来学习, 这是贴近学生的有效做法。乐学, 是我达成训练目的保障。

2. 训练过程严格化。

曾和学生约法三章:类目自选, 难易自定, 但任务完成必须毫不含糊。我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学进度把握预习时间, 还要求学生按照所选要求逐条完成预习任务, 每课必做预习笔记。我做到每课必查, 并且及时点评、及时交流, 以此加强督促管理。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六年级学生, 严格检查是必要的。

3. 指导形式多样化。

在各个类目的预习要求中, 都十分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听说读写等各项任务, 要求是固定的, 但是每一课的预习笔记是不同的。在学生自主安排时间预习的基础上, 我再作针对性指导。如结合具体课文补充或变动一些预习要求。遇到散文类文章, 要求学生品读赏析;遇到叙事类文章则学着评价人物……如单独辅导, 帮助学生解决一两个预习难题;或者提供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 联系电脑房, 安排学生上网浏览, 到图书馆开架借书……在形式丰富的指导中, 我做到多为学生想,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解决学生的困难, 保证预习质量。

4. 巧妙评价趣味化。

抽查预习笔记时, 我对满意的预习给予简单评语, 或者画些肯定性的标记。小组互评也是一种巧妙招术, 在组织学生分小组相互评比中还能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上进心理。

巧妙评价还应利用课堂。比如字词的掌握, 在新授课开始时通过默写进行, 或直接完成补充习题上的基础题。在新鲜变换的检查方式中, 逐步提高预习质量的要求, 学生很容易接受。有时还能针对学生的预习笔记, 有意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直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只要花心思, 我们总能在课里课外巧妙地激励学生深化预习, 让学生在有效的检查反馈中增强意识、提高能力。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8

一、目前本校六年级学生学习反思的现状

调查内容:从学习新内容后的反思、解题反思以及数学反思记录三个方面方面进行反思能力与习惯的现状调查。笔者对调查的各项做了统计,如下:

(一)对学习新内容后反思的数据调查

调查中对学习新内容后展开两个维度的调查,分别是1.“总结当天所学重要内容”; 2. “课后比较,思考新内容与旧知的联系”。其中第1题有47人选择从来都不总结,占71.2%。对2题的调查中也有33人从来都不比较新内容与旧知的联系,占50%,只有15.2%同学经常会那样做。从这也不难看出,很多同学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上课跟着走,思考所学内容的时间少。

(二)对解题反思的数据调查

在针对解题后反思设计的9个小问题中,选择“我经常这样做”的最高项是第四题“数学解题不下去的时候,你会回头看看自己的想法,明白这种想法为什么不行”,占33.3%。“思考一题多解”最少,占1.5%。“思考更简洁方法、回顾解题过程以及思考与旧知识的联系,解题后会分析困难原因”均占到11%左右。而在解题方法的总结、推广以及会总结不同解法的优缺点都在5%左右。

(三)对错题反思的数据调查

在对错题的反思中,“弄清错题的关键所在”所占比例最高,原因是因为教师在每次作业订正时都要求说出原因所在。作业后的经常检查,大部分限于有成绩优秀,习惯良好的同学。而“收集错题方面”很少有学生去做,只有6.1%的同学经常去积累。

二、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途径

(一)在课堂小结中,培养反思的意识

课堂小结是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概括,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在我们的“家常课”上,它不被重视。原因很多“课来不及上”;“反正要教的在新授环节都教完了,还不如把3,5分钟让给练习”;“好像也没什么意义”种种理由导致了这一环节被忽视。

(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反思的能力

新课程加强了数学素养的考察,留意最近几年的毕业试卷,我们的学生一旦涉及到没碰到过的题目,失误率就高。笔者认为主要因素之一是平时在解决问题中存在着解题多反思少的现象。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不满足于完成解题任务,重视对解题后的反思。

1、引导学生对题意理解的反思

“读数学”不同于其它的读,它有区别在于不仅仅局限于认识到文字本身,而是一个边思考边阅读的过程。高段学生面对更多的是叙事比较多元的题目解决问题,在条件的处理上容易 照顾不周,不是漏了这个条件,就是条件之间的联系没有把握恰当。对题意的理解过程进行反思,就是在解题活动完成以后,对自己最初理解题意过程中是怎样“获取信息”进行再思考。

2、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面对紧张的毕业学习,学生在解题时,带有为完成任务而解题的思想,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都不加以评价。作业中经常会出现解题过程单一,过程繁琐,思路狭窄等不足,这也反应出我们的孩子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可以使学生的视野逐渐开阔,思维逐渐精细,在不断深化问题本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反思数学思想方法

有不少学生认为,数学不过是一大套公式和法则,只要能用就可以了,他也很少去想一想公式,定理背后的数学思想。今天这个情境会做了,改天换一个情境,就不会解决问题。学生往往受具体情景的制约,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思想方法如果不进行提炼,它的适用范围就会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在解题后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分析具体方法中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在反思记录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智慧锦囊

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客观规律来分析,学生受到自身个体的认知水平的局限,学习过程中难免犯错误,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最真实的学习产物,它能够真实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于学生,贴近学生,最后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智慧锦囊(错误记录本)的应用“放大”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可以帮助学生辨清所学知识,更加通透地认识“对”之所以“对”的原因。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孩子想得远些。

2、错误箩筐

错误箩筐主要集中用在复习时,以便签的形式在提醒墙上进行粘贴。每次数学练习后都认真总结,师生共同“晒”反思,反思公开话。使参与中的感受变成宝贵的经验。学生的每次提醒都在当天换成一定的学习奖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让反思成为一种意识。

反思之路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学习过程和学习者进步的过程,它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我们抱着对数学反思能力存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期望,让学生逐步经历反思的活动,体验反思的好处。同时我们也坚信,数学反思意识已经在学生的头脑里悄悄生根并且发芽,看似无形实质有形。

六年级学生《夏洛的网》读后感 篇9

但是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人,人们习惯了过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生活,真挚的友谊已渐渐消声灭迹。然而,打开《夏洛的网》,那只灰色的小蜘蛛却深深打动了我――夏洛,是它诠释了友谊的真谛!

这是一个感动了半个世纪的友谊故事――夏洛只是一只小蜘蛛,它没有能力反对人类的行为,但在朋友威尔伯面临生命危险时,它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鼓励与伸出援手。夏洛曾说过“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夏洛虽然自身微不足道,但它没有服从命运的安排,为了自己的朋友,它一直坚持着,一直付出着,直到生命的尽头……

夏洛和威尔伯的友谊令我感动。夏洛无私地为威尔伯付出着,为了挽救威尔伯的生命,它甚至甘愿牺牲自己;而威尔伯也在夏洛去世后尽心照料它的孩子,并且在夏洛千千万万的孩子中,从没有一只蜘蛛可以取代夏洛在威尔伯心中的位置。它们一直在默默地帮助着彼此,不求回报,不顾生命,这才是友谊的真谛!

在被夏洛为朋友牺牲自己的美好品质所感动的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还记得升入初中后,我对成绩越来越重视,学习也开始浮躁。当我正专心致志地做作业时,一些成绩较差的朋友有时会来请教我问题。这时本来就心烦意乱的我更加急躁了,不耐烦地摆摆手:“我写作业呢,你去找别人吧。”现在想想,与夏洛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在帮助自己的好朋友渡过难关的品质比起来,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却也不愿去做的我显得多么自私。这不仅让虚心求学的朋友失望沮丧,也使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六年级小学生《詹天佑》读后感 篇10

《詹天佑》这篇文章记述了詹天佑这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不畏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京张”铁路。

詹天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一种宝贵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我想,詹天佑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那些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所缺少的吗?

说实话,我做事时,也是个“马大哈”。在平时,写完作业总是不检查。爸爸妈妈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我“做作业要认真仔细,做完作业要检查。”我还是把她们的话耳旁风,这只进那只出。

记的有一次,我以极快的速度做完了以我来说很简单的数学题。然后,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一眼问道:“你确定你自己做对了吗?”我脱口而出:“我肯定做对了!”可是,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错了很多道题目。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1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成就情绪调查

成就情绪是指与成就活动或成就结果直接有关的情绪[1]。学习中的愉快情绪及完成困难任务时的愤怒情绪属于成就活动有关的情绪;成功带来的自豪情绪及失败引起焦虑和羞愧情绪属于成就结果有关的情绪。研究表明,成就情绪对学习、记忆、动机、发展、心理健康和神经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2]。如成就情绪可以通过改变大脑的多巴胺水平来影响长时记忆,通过影响注意过程和认知资源的使用,通过引发和维持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触发不同的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模式,通过促进或妨碍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节等方式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而且研究表明,成就情绪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中的个体都非常重要[2]。

尽管成就情绪在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但长期以来成就情绪研究却仅限于考试焦虑研究和成功或失败引起情绪的归因研究。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虽然学生成就情绪的研究有所增加,但与认知和动机研究相比,成就情绪研究仍然较少,对小学生数学成就情绪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因此本研究试图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进行调查,探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数学成就情绪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龙岸中心小学、怀群小学、桥头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42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2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仫佬族小学生100名(25.4%),汉族小学生104名(26.5%),壮族小学生159名(40.7%),苗族小学生5名(1.3%),侗族小学生5名(1.3%),瑶族小学生4名(1.0%),15名小学生民族信息缺失(3.8%);其中男生228人(58.2%),女生164人(41.8%);五年级学生237人(60.5%),六年级学生155人(39.5%)。

2.研究工具

数学成就情绪问卷采用Pekrun等人(2007)编制的数学成就情绪问卷(中文版本)(AEQ-MChinese)。该问卷共由37个项目组成,包括学生对数学课、数学考试、数学作业的情绪体验。其中,愉快数学成就情绪包括9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自豪数学成就情绪包括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愤怒数学成就情绪包括8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焦虑数学成就情绪包括6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羞愧数学成就情绪包括8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该问卷采用5级计分,1分表示十分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中立,4分表示同意,5分表示十分同意。

3.研究程序

在自习课上,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测试,问卷当堂收回,测试时间约为15分钟。对未能完成全部题目和整份问卷明显呈规律性作答的问卷进行剔除。

4.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PASW Statistics 18.0中的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数学成就情绪的平均数和标准分

由于数学成就情绪问卷中5种数学成就情绪所包含的项目数量不等,为了对5种数学成就情绪之间的得分进行比较,我们分别将5种数学成就情绪的总分除以其项目数后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数学成就情绪的平均数和标准分

由表1可知,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平均分最高的数学成就情绪是愉快情绪,接下来依次是自豪情绪、焦虑情绪、羞愧情绪,平均分最低的数学成就情绪是愤怒情绪。

2.数学成就情绪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2。

表2 数学成就情绪的性别差异

由表2可知,男生的愉快数学成就情绪显著低于女生(p<0.01);男生和女生的焦虑、愤怒、自豪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数学成就情绪的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五年级学生的愤怒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p<0.01);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愉快、焦虑、自豪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4.父母外出务工对数学成就情绪的影响

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检验父母亲外出务工对数学成就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父亲外出务工和母亲外出务工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0.573,p=0.721);父亲外出务工的主效应不显著(F=1.076,p=0.373),表明父亲外出务工对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母亲外出务工的主效应显著(F=2.860,p=0.015):母亲外出务工学生的愉快情绪显著低于母亲没有外出务工学生(p<0.01);母亲外出务工学生的焦虑和愤怒情绪显著高于母亲没有外出务工的学生(p<0.05);母亲外出务工学生与母亲没有外出务工学生的羞愧和自豪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三、讨论与分析

在本研究中,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数学成就情绪从高到低依次为愉快、自豪、焦虑、羞愧和愤怒,说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考试中,以自豪和愉快为代表的正向情绪高于焦虑、羞愧和愤怒为代表的负向情绪,总体上来说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比较积极。

在本研究中,男生的愉快情绪显著低于女生;其它的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熊俊梅等人对高中生数学成就情绪的研究表明,高中男生的愉快和自豪情绪显著高于高中女生,高中男生的焦虑、羞愧和愤怒情绪显著高于高中女生[3]。这种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女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而比男生表现出较多的愉快情绪;而到了高中阶段,女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处于劣势,因而比男生体会到更多的焦虑、羞愧和愤怒,更少的愉快和自豪。研究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会逐渐转变为劣势,其中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3]。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持有的认为女生的数学能力不如男生的观念。这一刻板印象导致女生不愿意在数学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使女生在数学上表现出较低的成绩。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女生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没有优势,所以付出较少努力,进而导致女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劣势。因此,要改善女生在中学及以后数学学习中的劣势,首先要从改变数学性别刻板印象开始。

在本研究中,五年级学生的愤怒和羞愧情绪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其它3种学业情绪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董妍和俞国良研究发现,初中生的正向成就情绪多于高中生,负向成就情绪少于高中生[4]。徐速的研究发现六年级学生的正向成就情绪显著高于八年级学生,负向成就情绪显著低于八年级学生[5]。董妍和俞国良[4]的研究及徐速[5]的研究似乎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负向成就情绪、越来越少的正向成就情绪。但本研究的结论与这一趋势并不一致,因此该趋势是否具有普遍性仍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检验。

在本研究中,母亲没有外出务工的学生比母亲外出务工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愉快情绪,更少的焦虑和愤怒情绪。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儿童与母亲更为亲近,有事情喜欢告诉母亲,更希望能从母亲那里获得温暖和帮助。母亲外出打工,小学儿童少了重要的倾诉对象、情感慰藉和支持,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小学儿童的学习,影响到其数学成就情绪。吴霓等人[6]和罗静[7]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母亲的外出务工,会导致儿童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何朝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比母亲未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8]。因此,从有利于小学儿童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母亲与小学儿童最好不要分离。在本研究中,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数学成就情绪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在家庭中,父亲更多承担着挣钱养家的角色,对孩子的抚养和照顾较少顾忌,因此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何朝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无显著影响[8]。不过,我们并不能据此推论父亲外出务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无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进行检验。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从高到低依次为愉快、自豪、焦虑、羞愧和愤怒;男生的愉快数学成就情绪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焦虑、愤怒、自豪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的愤怒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愉快、焦虑、自豪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有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

————————

参考文献

[1] Pekrun,R.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assumptions,corollaries,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2006(4).

[2] Pekrun,R.,Elliot,A.J.,Maier,M.A.Achievement goals and discrete emotions:a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ospective tes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3).

[3] 熊俊梅,龚少英,Frenzel,A.C.高中生数学学业情绪、学习策略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

[4] 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心理学报,2007(5).

[5] 徐速.儿童学业情绪的领域特殊性研究.心理科学,2011(4).

[6]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5).

[7] 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

[8] 何朝峰,覃奠仁,李培.河池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行为.河池学院学报,2010(2).

[作者:何朝峰(1982-),男,河南浚县人,广西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刘永庆】

*该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广西仫佬族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研究”(编号:FMB110045)的阶段性成果

在本研究中,母亲没有外出务工的学生比母亲外出务工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愉快情绪,更少的焦虑和愤怒情绪。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儿童与母亲更为亲近,有事情喜欢告诉母亲,更希望能从母亲那里获得温暖和帮助。母亲外出打工,小学儿童少了重要的倾诉对象、情感慰藉和支持,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小学儿童的学习,影响到其数学成就情绪。吴霓等人[6]和罗静[7]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母亲的外出务工,会导致儿童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何朝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比母亲未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8]。因此,从有利于小学儿童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母亲与小学儿童最好不要分离。在本研究中,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数学成就情绪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在家庭中,父亲更多承担着挣钱养家的角色,对孩子的抚养和照顾较少顾忌,因此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何朝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无显著影响[8]。不过,我们并不能据此推论父亲外出务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无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进行检验。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从高到低依次为愉快、自豪、焦虑、羞愧和愤怒;男生的愉快数学成就情绪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焦虑、愤怒、自豪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的愤怒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愉快、焦虑、自豪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有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

————————

参考文献

[1] Pekrun,R.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assumptions,corollaries,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2006(4).

[2] Pekrun,R.,Elliot,A.J.,Maier,M.A.Achievement goals and discrete emotions:a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ospective tes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3).

[3] 熊俊梅,龚少英,Frenzel,A.C.高中生数学学业情绪、学习策略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

[4] 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心理学报,2007(5).

[5] 徐速.儿童学业情绪的领域特殊性研究.心理科学,2011(4).

[6]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5).

[7] 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

[8] 何朝峰,覃奠仁,李培.河池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行为.河池学院学报,2010(2).

[作者:何朝峰(1982-),男,河南浚县人,广西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刘永庆】

*该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广西仫佬族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研究”(编号:FMB110045)的阶段性成果

在本研究中,母亲没有外出务工的学生比母亲外出务工的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愉快情绪,更少的焦虑和愤怒情绪。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儿童与母亲更为亲近,有事情喜欢告诉母亲,更希望能从母亲那里获得温暖和帮助。母亲外出打工,小学儿童少了重要的倾诉对象、情感慰藉和支持,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小学儿童的学习,影响到其数学成就情绪。吴霓等人[6]和罗静[7]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母亲的外出务工,会导致儿童学习成绩显著下降。何朝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母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比母亲未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8]。因此,从有利于小学儿童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讲,母亲与小学儿童最好不要分离。在本研究中,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数学成就情绪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在家庭中,父亲更多承担着挣钱养家的角色,对孩子的抚养和照顾较少顾忌,因此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何朝峰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父亲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无显著影响[8]。不过,我们并不能据此推论父亲外出务工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无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仍有待更多的研究来进行检验。

四、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从高到低依次为愉快、自豪、焦虑、羞愧和愤怒;男生的愉快数学成就情绪显著低于女生,男生和女生的焦虑、愤怒、自豪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的愤怒和羞愧数学成就情绪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的愉快、焦虑、自豪数学成就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有显著影响,父亲外出务工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情绪无显著影响。

————————

参考文献

[1] Pekrun,R.The control-value theory of achievement emotions:assumptions,corollaries,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2006(4).

[2] Pekrun,R.,Elliot,A.J.,Maier,M.A.Achievement goals and discrete emotions:a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ospective test.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6(3).

[3] 熊俊梅,龚少英,Frenzel,A.C.高中生数学学业情绪、学习策略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

[4] 董妍,俞国良.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心理学报,2007(5).

[5] 徐速.儿童学业情绪的领域特殊性研究.心理科学,2011(4).

[6] 罗静,王薇,高文斌.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5).

[7] 吴霓,丁杰,唐以志等.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

[8] 何朝峰,覃奠仁,李培.河池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行为.河池学院学报,2010(2).

[作者:何朝峰(1982-),男,河南浚县人,广西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刘永庆】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2

一、“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七年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1. 自卑心理

合作小组中的学困生, 由于学习成绩差, 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 对学习丧失信心, 一旦失意, 就会陷入孤独、苦闷的羁绊中, 形成一种心理定势, 觉得“我不如人”, 即自卑心理。

2. 胆怯心理

学生胆怯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 怕别人讥笑, 比较内向、胆小, 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形成恶性循环。

3. 惰性心理

学习上不肯用功, 思想上不求上进。只图安逸自在, 怕动脑筋, 缺乏吃苦精神, 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

4. 厌烦心理

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课堂上思维混乱不成熟, 语言颠三倒四、不能和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 觉得学习无趣, 对合作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

5. 逆反心理

中学生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学习生活中, 当主观愿望与客观需求不一致时, 就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常以抗拒、不顺从、不理智、偏执、冷漠、不合群、感情疏远、情感不认同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解决“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七年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

1. 做好“看客”学生的思想动员,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管做什么事情,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 只有认识到所做事情的重要性, 才能用心去做, 才能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好。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学习心理,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心境状态, 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作为教师, 我们可以通过心理疏导, 使这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奋斗目标, 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 帮助他们学会自主调试学习心理的压力, 较好地调节和控制情绪, 保持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 帮助他们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增强他们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2. 组建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 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

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性别差异、能力差异以及家庭背景差异, 分成互补型学习小组, 每组以4到6人为宜。刚开始可以选择学习成绩比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随后可由组员轮流当小组长, 同时, 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 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如组长、激励员、检查员、记录员等。

3. 创设轻松、活泼、快乐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的催化剂。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 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 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快乐的情境中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六模块”建构式课堂, 就让我们从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开始吧!

4. 恰当运用激励机制,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 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一个没有受激励的人, 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受到激励时, 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学生需要赏识和激励, 犹如禾苗需要阳光和雨露。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 学习者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因此, 在“六模块”建构式课堂中, 我们要增加感情投资, 带着微笑上课, 对孩子充满信心, 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赞美之词, 多采用鼓励性原则, 批评学生要中肯, 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 多倾听其意见、要求, 加强相互信任, 使学生爱其师而信其道, 便可尽快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 不求上进的孩子乐于求知。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3

这本书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做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任何办法来躲避处罚。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醉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约好晚上一起去墓地,却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他们看到鲁滨逊医生、恶棍印第安・乔和喝的醉醺醺的莫夫・波特。混乱中,印第安・乔将鲁滨逊医生杀死了,然后嫁祸于波特。波特被捕后,汤姆事事不顺――他爱的贝基不理他,波莉姨妈也总是训斥他,他觉得没有人关心他。于是,汤姆、哈克和村上的另一个孩子一起乘小船去了一个海岛。可没过多久,村上的人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搜寻他们的尸体。晚上汤姆悄悄溜回家,发现姨妈正为他的‘死’悲痛欲绝。汤姆觉得非常惭愧。最终他们在为他们准备的葬礼上‘悄无声息’的回来了。夏天来临,汤姆便感到更加不安,因为法官将对波特的罪行做出判决。汤姆战胜了恐惧与自私,指出了杀人凶手,可凶手还是逃走了。后来汤姆想出来一个好主意:寻找宝藏!汤姆和哈克偶然就发现了印第安・乔和他的一大笔不义之财。的他们却不知道他把钱藏在哪了。在贝基和同学们外出野餐时,哈克得知印第安・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因为她的丈夫曾经送他进过监狱。幸亏哈克及时报信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可印第安・乔再一次逃之夭夭。此时,汤姆和贝基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因为洞太深而找不到回来的路,被困在里面。他们在山洞再一次遇见了印第安・乔。村民费尽心思救出汤姆和贝基之后封死了山洞。后来汤姆告知村民,印第安・乔还在里面。当他们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山洞里了。恶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汤姆和哈克再次回到山洞里,找到了那笔宝藏。

汤姆・索亚让我吃惊,但马克・吐温更让我惊奇,少年时代的浪漫梦想、纯真的惊奇和喜悦,也都生动的描写出来,实在是不折不扣的名著啊!

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学传统以温柔敦厚见长,现代则以热情抒发见长。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4

祥子因为偷情最终在男友藤堂一句话与自责中选择了自杀;看到自杀现场的藤堂没有及时施救而是选择像杀人犯一般默默离开;华江为了让男友毕业后顺利录取而对大赛在即的朋友波香下了黑手;知道藤堂秘密的波香以此为筹码和藤堂联手向若生复仇;藤堂却因为波香知道真相而下毒置其于死,最后在坦诚真相前选择投海。

故事就是这样,最终他们迎来了春天的毕业。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变成这样了?我想是,因为他们长大了吧。不难看出,他们都渴望着,亦或是害怕着一些事情,才做出这种逐渐让这个团体破碎的行为,有人因为欲望,有人为了秘密,有人为了修补自己破碎的梦想……

最终他们毕业了,迎来了学业的毕业,迎来了人生的毕业,迎来了一段友谊的毕业。就如起初在想祥子为何自杀的时候,沙都子所想的一样:如果有什么烦恼没有对朋友说,是否意味着我们长大了……

成长就是这样,在一步一步地迈向未来时,逐渐变得不愿意和朋友倾吐自己心声了,而更宁愿选择做出一些阴暗的手段满足自己的利益。

即便是朋友也下得去手么?是的,人就是利己的。

《离骚》六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5

一、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发展形象思维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 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习现实的生活空间, 学生的空间感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 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身边的生活数学”来拓展学习背景, 促使学生主动地将数学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教学学生认位置, 我们可以以学生坐的位置为例, 就可以认识前后、左右等位置, 说明某个同学所在的位置, 就要说清楚第几组, 第几排, 第几个, 也可以说在哪个同学的前面、后面、左面或右面等。

二、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

学生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 对物体视图的初步认识, 以及常见的平面图形的了解, 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等, 都需要学生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猜测验证以及交流与讨论, 可以了解现实的生活空间和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 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 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案例1】观察物体

1. 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小汽车, 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个部位。

2. 用屏幕显示小刚、小强、小芳三

人在不同位置观察小汽车的情境图, 并给出他们三人所看到的三幅不同形状的图形。

3. 让学生独立思考, 合作讨论:

小刚、小强、小芳三人分别应该看到的是汽车的什么部位?你是用什么方法认知的?

4. 交流汇报:学生合作讨论后交流汇报他们三人应该看到的汽车的部位图。

5. 猜测想象:

小芳想到高处去看看小汽车, 于是她乘上了热气球, 想一想她现在是从什么位置观察小汽车的, 猜猜她看到的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先想象再自主观察、选择判断。

通过这种活动情境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他们用眼去看, 用口描述, 用脑思考, 用心感受, 使学生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的活动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案例2】观察物体

1.先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2.让学生用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再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 然后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 也可能是不同的。

3.出示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 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学生自主探究后,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拼拾方法。

通过这些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不断认识、了解和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 在切身感受和体验中建立空间观念。

三、积累经验, 实践与应用相结合

学生的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 对学生来说, 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 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一直以来,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的重心是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 学生课堂中的大量时间被牵制在解答形式问题中, 这不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将这种只关注计算的教学向关注观念、能力、计算并重的教学转变。加强操作探究题的训练, 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分析、探究、推理中生成与发展空间观念。

操作探究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1. 探究平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 出示一个长方形, 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从而提出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问题。

(2)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注:不满一格的按一格算) , 学生独立数一数, 数完后与同桌交流一下, 并找出它们的长和宽, 再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长、宽和面积进行比较。

(3) 学生独立思考, 全班交流后,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长与长方形的长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宽与长方形的宽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教师进一步提问:根据你的发现, 你能想到什么?

(4) 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一步:提出假设:是否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第二步: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拼。

第三步:小组讨论: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你发现了什么?

第四步: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叙述出自己的推导过程, 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 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上一篇:中学文艺晚会策划下一篇:制丝设备技师教案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