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2024-12-29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共7篇)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1

银河镇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年发展规划

(2009年—2011年)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创造,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其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使农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经营是党和国家在农村发展新阶段作出的重要决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根本出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银河镇是典型农业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2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江西省芦溪县现代农业银河示范区,对于提高银河镇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塑造银河农业新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和有利条件

正确认识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把握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是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

(一)银河镇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调

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下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8年,全镇实现农业产业化总产值3.8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8元。

二是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了优质稻、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畜禽养殖、茶叶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51个、总面积达8.5万余亩,种植优质稻4.1万亩、蔬菜瓜果1.36万亩、中药材0.5万亩、其它高效经济作物 2.5万亩,发展养殖专业户247户,新建养殖小区6个。

三是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集体、个体、股份制等企业开始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我镇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按照“上规模、创特色、增效益”的要求,积极培育发展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4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800余人,带动4000余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总额达1.2亿元。

四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新型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机制进一步创新。我镇在建立和完善以中心城镇及农产品基地为依托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乡村集贸市场的同时,扶持发展了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9 个,发展各类农产品流通人员1000余人,年均销售农产品2.2 万余吨、交易总额达1.2 亿余元。各种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营销队伍、农村经纪人等中介组织开始在农业

产业化经营中显示出重要作用,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部分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五是主导产业的形成及区域布局日益明朗。目前全镇优质稻、无公害蔬菜、畜禽养殖、中药材、茶叶等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渐稳定,并开始形成贸工农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格局。乌石、河下、陇田、敖家坊等村的水稻高产区;河下、陇田等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区;乌石、紫溪、长竹等村的茶叶种植区;天柱岗、京竹、乌石等村的中药材杜仲种植区;长竹、紫溪、等村的水果种植区,何家圳、乌石、紫溪、陇田、邓家田等村的畜禽养殖区;墨溪、何家圳等村的奶牛养殖区;何家圳、邓家田、紫溪、乌石等村的杜仲生猪养殖区;陇田、京竹养鸭区;河下、何家圳、墨溪食品加工区。“一村一品”产业全镇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格局。

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近几年有良好的起步,但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速度慢;二是工作中重生产的多,抓加工流通的少;三是龙头企业规模小,似龙非龙多,真龙活龙少;四是利益机制不健全,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兑现订单难。

(二)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当前,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中央出台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

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省、市、县下发了一系列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来抓,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二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将不断加强我镇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化经营;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对一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而我镇的杜仲生猪、苏记供港等产业化项目已列为了全市的重点扶持对象,加之宏观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也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农村经济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主要农产品供应相对充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拓展发展空间和开发领域,搞好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来发展龙头企业和培育主导产业。

二、银河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

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生态立镇,绿色发展”战略,按照“创特色、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活流通、促增收”的总体思路,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产业化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以市场规律促进科学发展,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加快城市转型),把握两个关键(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依托三个抓手(强产业、壮基地、建设

施),坚持四个瞄准(瞄准央企、外企、科企、民企),做好五篇文章(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品牌农业),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推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二)发展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原则。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产业的特点,发挥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显特色。

(二)坚持规模经营、示范带动原则。做大做强龙头产业、抓紧抓实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循环原则。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操作,发展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循环生态农业,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生产能力。

(四)坚持合作共赢、科技兴农原则。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积极对接央企、外企、科企和民企,实现联大靠强,用先进实用技术武装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方位转化科技成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比较效益。

(五)坚持综合高效、持续发展原则。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前提,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全镇形成一批产业化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技术、资金较为雄厚的龙头企业;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发

展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的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有较大提高,传统农业产业得到有效改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新兴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农户与龙头企业形成较为稳定和完善的利益连接机制,通过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机制逐渐形成。到2011年底,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7.85亿元、新增4.0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8500元。农村特色经济区域建设成效明显,优质稻、蔬菜瓜果、中药材、畜禽养殖、有机茶、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的一体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力争新增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头企业,带动全镇1200余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1、2009年,发展“格林米特”杜仲生猪养殖4万头,抓好1.7万亩绿色食品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40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工作,组织实施杜仲生猪屠宰加工、杜仲有机肥厂、苏记供港等产业化重点项目。力争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新增产值0.53亿元,总产值达到2.1亿元,完成国家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大富乳业等龙头企业新增产值0.26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1.55亿元;天涯种业制种基地300亩,产值100万元;一村紫红米200亩;源华榨菜200亩。全镇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5.02亿元、新增 1.2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6500 元。2、2010年,发展“格林米特”杜仲生猪养殖6万头,扩大供港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力争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年总产值达到2.7亿元以上;大富乳业龙头企业新增产值3100万元以上,总产值分别达到1.86亿元,并积极做好国家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苏记蔬果等龙头企业产值超600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和做强苏记供港蔬果有限公司、为民鲜活食品、安康食品有限公司、天涯种业等一批有特色的“三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龙头企业,力争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龙头企业4家;全县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6.28亿元、新增1.2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00元。3、2011年,发展“格林米特”杜仲生猪养殖10万头,继续扩大供港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力争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年总产值达到3.74亿元;大富乳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23亿元,完成国家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工作,使国家级龙头号企业达2家、省级3家、市级4家;苏记蔬果等龙头企业新增产值4000万元以上,年产值达亿元;安康食品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为民鲜活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天涯种业面积达3000亩,产值1000万元;一村紫红米2000亩;源华榨菜2000亩;全镇农业产业化总产值达到7.85亿元、新增1.5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

三、主导产业

着力发展畜禽养殖、优质稻、绿色蔬菜瓜果、有机茶、中药材、生态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使之成为我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1、畜禽养殖产业:按照“改良提高生猪,突出发展草食牲畜,积极发展禽类养殖”的思路,建立优质、节粮、高效的牧业生产结构,把畜牧业培育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大产业。以银河杜仲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和30万头杜仲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建设为重点,采取新建、参股、兼并等多种方式,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小区)+农户”和“五统一”(即:统一建设标准、统一供应仔猪、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及饲养标准、统一加工和销售)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格林米特”绿色杜仲生猪产业,力争到2011年建成杜仲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0个,年屠宰加工杜仲生猪10万头,巩固发展奶牛业;以建设肉鸭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节粮型家禽养殖业;以紫溪上棚獭兔养殖基地为龙头,发展兔皮产业。力争到2011年底,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生猪良种化达100%,草食牲畜良种化达85%,家禽良种化达90%,发展规模养殖业主400户。

2、优质稻产业:围绕“良种、优质、抗逆、高产、高效”的要求,调整水稻生产结构,加强稻米的加工转化和增值。在生产上,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求,大力发展优质粮、专用粮,突出抓好“武功紫红米”的推广种植、源华

榨菜基地和江西天涯种业制种基地建设,实行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投入品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水平;在实现产业化经营上,依托玉峰大米等镇内有影响的加工企业,开发优质稻米的精深加工,重点抓好“武功紫红米”产品加工和开发,提高综合利用能力。力争到2011年,全镇“武功紫红米”推广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以上,天涯种业制种面积3000亩以上,源华榨菜基地2000亩,以何家圳、乌石、墨溪、敖家坊等村为主,稻米品种的优质率达100%,商品率达5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

3、绿色蔬菜瓜果产业:按照“合理开发,规模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国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完善改造基础设施,加大以河下、陇田、天柱岗、邓家田等村为重点的绿色蔬菜瓜果基地建设,以长竹、京竹、紫溪等村为主的果业基地建设,增加特色菜、精细菜、反季菜的种植面积,扩大特、野、精果蔬比重。积极建立一批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流通队伍等中介组织。依托苏记供港蔬果公司等龙头企业,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建设好蔬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抓好酱菜、净菜、泡菜、盐果子等蔬菜系列产品开发,创立名牌、打入大中城市市场。到2011年底,力争建成绿色蔬菜瓜果基地1万亩,培育蔬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5家,把银河建成赣西地区品种最多、门类齐全的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

4、茶产业:通过联合、重组等途径,将资源和市场统领起来,借助万龙山茶场“万龙松针”、“武功绿英”茶叶获得绿色食品AA级产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做大做强,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扩大宣传,发展本地茶叶产业。

5、中药材产业:按照“改良品种、提高单产、深度加工、搞好营销”的思路,重点发展杜仲中药材种植。在天柱岗、乌石、京竹等村大力发展杜仲中药材种植。和平生态园在何家圳建立常规中药材基地。力争到2011年底,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亩。

6、生态观光农业:按照“依托优势,加强宣传,深度开发,搞好结合,突出效益”的思路,依托大武功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境内的优势,积极发展包括农家乐在内的餐饮、娱乐、住宿等服务行业,开办农家乐连锁店;大力招商引资引项,在交通要道创办特色鲜明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农村旅游经济。

四、资金概算

(一)一期工程建设资金概算

银河现代农业示范区一期工程建设资金共需1820万元,主要用于示范区规划设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和形象宣传等。

1、规划设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示范区总体规划设计,共需资金20万元;

2、产业布局:按照示范区总体规划,完成产业基地工程建设,包括天涯种业制种基地、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源华食品榨

菜基地、一村食品紫红米基地、水稻高产创建基地、水稻品比展示基地、獭兔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畜禽养殖基地产业基地建设,共需资金600万元;

3、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示范区内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共需资金750万元;

4、环境卫生整治:完成垃圾池(筒)、垃圾中转站、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等设施建设,购置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共需资金350万元;

5、形象宣传:制作示范区宣传画册、龙门架、企业标示牌、道路指示牌、基地广告牌等,加强示范区形象推介,共需资金100万元。

(二)后续工程建设资金概算

银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设计到2011年,建成杜仲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0个,年屠宰加工杜仲生猪10万头;推广种植“武功紫红米”3000亩以上,天涯种业制种面积3000亩以上;建成绿色蔬菜瓜果基地1万亩,培育蔬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5家;发展茶叶种植基地1万亩,杜仲、紫珠等中药材种植基地2万亩;把银河建成赣西地区品种最多、门类齐全的标准化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宣传推介等项目工程建设,经测算,共需后续工程建设资金3200万元。

以上一期建设和后续(远期)建设共需资金约5020万元。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和主要运行模式(一)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

按照“做大产业,壮大龙头,上大项目”的思路和“上规模、上档次、创特色、增效益”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抓好银河杜仲生猪屠宰加工、苏记供港蔬果基地等产业化重点项目,力争3年内银河杜仲、大富乳业等两家龙头企业晋升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苏记晋升为省级龙头企业。

(二)主要运行模式

1、公司十基地十农户。即以公司为龙头,基地建设为基础,连接众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

2、专业市场十农户。即通过市场带动作用,将农户直接纳入市场体系建设的内容的产业化经营。

3、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十农户。即通过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以产权联合、组织营销、技术指导、信息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的产业化经营。

4、中介组织十企业十农户。即以中介组织为依托,联结加工流通企业和众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

六、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形式,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质特征和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先多样化、后规范化”的思想,鼓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工作力度和支持力度,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明确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和全面落实各种有效的推进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争取上级农业、计划、财政、金融、税收、贸易、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二)扎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三个主要环节

一是加强商品基地建设。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各级政府要统一规划,加强协调,由龙头企业组织实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包、拍卖等形式建立商品基地,真正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加强生产管理,提高基地的科技化含量、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政府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技术、信息服务上下功夫。

二是大力建设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载体和关键环节,必须把培育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度加工的龙头企业作为重中之重,进行重点突破;要坚持“大中小型并举,高中低档并重”和“谁有能力谁发展,谁有本事谁牵头,谁当龙头扶持谁”的原则,培育龙

头企业,鼓励、引导企业及众多的社会资金注入龙头企业,增强现有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积极引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造龙头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企业、供销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及混合型企业,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创办科研机构或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形成直面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买卖关系、契约形式、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紧密型联结机制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合同内容,提高订单履约率;鼓励生产基地(合作社)实行统一作物布局,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投入品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水平;鼓励龙头企业采取最低保护价、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与农户之间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努力把松散性基地建设成紧密型、可控型基地。

(三)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一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正确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按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建立产品销售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相协调,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信息市场、期货和零售市

场相配套,大中小型市场、高中低档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尤其是要抓好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三是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利用高科技手段,健全信息网络,大力发展中介流通组织,取缔阻碍流通的关卡,形成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四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能动作用,加强调控,正确引导,搞好服务,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抓好新品种的引进选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大力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把农业科技成果充分运用到农业发展之中;二是加强龙头企业与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技术难题,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注重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应用,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同时有计划地组织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到外地考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三是稳定和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技人员和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力度 在投入政策上,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和农民资金为主体、信贷资金为支柱,筹集运用社会资金和吸引利用外资为重

要来源的多元化、开放式的农业产业化投入新机制;提高计划、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重,提倡把各项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打捆用于兴办一些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土地政策上,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前提下,鼓励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税收政策上,对重点龙头企业实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暂免征企业所得税,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有关费有一律列入生产成本。在外贸政策上,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支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享有进出口权;在融资政策上,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利用资产重组、控股、参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鼓励龙头企业对外招商引资,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吸引外地企业来我镇投资,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

(六)完善支撑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服务 围绕主导产业,要从改善环境、抓好服务、落实责任入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一是构建训研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与完善镇推广机构与科研实体相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格局,积极与省内外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走民营化、市场化、实体化的自我发展之路,灵活开展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实施沃土工程,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农村沼气“一池三改”、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蔬菜保护地栽培、草食动物规范化用舍饲养等安全、高效、实用技术。二是构建强有力的服务

保障体系。对发展畜禽养殖、优质稻、绿色蔬菜瓜果、有机茶、花卉苗木、中药材、生态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的农民在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要优先审批,并组织专业人员上门服务,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大力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做好技术、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工作,以“农业经济信息网”建设为主,组建好全镇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以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2

关键词: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六型

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祁县按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立足本县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建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而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1 祁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体系指导原则

一是发挥优势原则。按照祁县主导产业及优势农产品,选准示范区发展方向,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全县农村经济整体发展。

二是示范带动原则。运用现代设备、现代技术和现代运行机制来建设示范区,使农业生产过程实现现代化,带动全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三是产业化原则。示范区建设要与全县主导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提高示范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紧紧围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一系列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产业化组织经营和管理。

四是保护耕地和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引导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经营。

2 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体系建设

在确保粮食稳定的基础上,围绕祁县“果、菜、牛”三大主导产业,通过“规范基础树典型、打造精品凸品牌、一村一品创特色、标准生产促安全”的有效措施,使建设规模持续巩固和扩张,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高,创建“六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县种植、养殖、加工、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科技效益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新技术、先进科学种养方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促进优质高效、设施先进的科技效益型农业大力发展,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竞争能力强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产业链完整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根据农业产业特点,推动“产企联合”,培育各产业领域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上档升级,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

循环可持续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能力,使循环农业体系逐步发展,促进全县农业向再利用、资源化和持续高效、稳定运行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型,使得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有效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逐步增强,使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农旅观光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祁县区域各异的生态景观,突出祁县产业特色,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理利用农村青山绿水、农业田园风光、规模化养殖园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农家乐、休闲农业等新型旅游模式。

品牌效应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做强祁县现有的农业品牌,充分挖掘潜在品牌,整合本县各类农产品品牌资源,着力打造高端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绿色有机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2015年祁县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县为契机,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健全监管安全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强化产品质量监测、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有效推动祁县绿色农业的发展。

3 对祁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科技效益型示范区建设

3.1.1 提高水果产业科技发展。

增强防冻减灾机制建设,积极与省果树所、山西农大等机构院校开展合作共同研讨探寻防治水果冻害的有效措施;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采取“农户+财政+保险”的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政府和保险业加强合作、共同承担风险、提高果树产业抗灾能力的支农惠农体制。

促进旧果园提质增效,坚持以打造“四精”(精果园、精管理、精产品、精包装)果业为要求,大力推广普及修剪管护新技术,通过高接换优、测土配肥、高光效树形改造、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大幅提高果品品质和单产水平。

提高玉露香梨产学研基地建设,积极与省果树、山西农大等机构院校加强合作,开展玉露香梨技术引入和更新,把新的种植、管理技术、新的商品化、市场化理念贯穿到园区建设方面,把示范园逐步打造成玉露香梨产学研基地。

3.1.2 鼓励蔬菜园区科技创新。

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园区,通过园区带动引进新品种、改良老品种、推广新技术,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基地+企业+农户”和“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趋势,组织分散的农户,生产经营实行标准化。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采取统一育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的经营模式,以此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3.1.3 扶持大规模畜牧养殖园技术装备水平。

重点扶持规模在1 000头牛以上企业和合作社打造养殖园区,以园区引领、片区扩张的形式积极推广“两标”建设(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本着标准化建设降成本、标准化管理增效益原则,积极应用科学养殖、繁育新技术,使养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不断推进,加快提高畜牧业发展技术装备水平。

3.2 推动产业链完整型示范区发展

围绕“果、菜、牛”三大主导产业,祁县重点扶持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

3.2.1 提高果品价值。

依托龙头企业,分级处理果品以提高果品档次;通过贮藏、加工使果品价值有效提高,延伸产业链来提高效益;包装、挂牌提高商品性能,扩大知名度,使得祁县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提高。对分级底的果品进行深加工,充分提高果品利用率。

3.2.2加强蔬菜营销力度。在营销机制上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各种运销组织、运销大户为骨干的营销网络,通过创建合理的营销机制,提高祁县蔬菜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

3.2.3 研发畜产品附加值。

依托龙头加工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包装,使畜产品趋向多样化、高档化和营养化,提高附加值。

3.3 发展循环可持续农业

通过发展循环农业,逐步构建“粮-畜-沼”、“畜-沼-菜”、“畜-沼-果”、“牛-粪-菌(食用菌)”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产品转化增值,实现效益叠加,形成种养平衡、物质循环、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3.4 打造祁县特色农旅观光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重点打造北线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共存区、南线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一体区、西线现代农业传统文化交融区三大农旅结合的观光型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引领带动,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开辟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径,促进祁县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多元发展。

3.4.1北线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共存区。以乔家大院、千朝农谷、昌源河湿地公园为旅游中心,带动晓义、北堡万亩设施蔬菜园、塔寺苗木观赏园等高效农业示范区协同发展,借旅游品牌和潜力景区为亮点,突出晋商文化和农业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农业格局,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生态旅游。

3.4.2 南线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一体区。

依托“梨花苑”载体,启动祁县—平遥“晋中梨苑”建设,打通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新思路,辐射带动神堂头玫瑰生态园、九牛规模养殖园区、郜北文化旅游区、梁祝生态园、紫金山与麓台山自然风景区、腾达生态园等集农业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生态旅游区域,通过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景点的紧密结合,宣传我县品牌特色和农耕文化,享受回归自然乐趣。

3.4.3 西线现代农业、传统文化交融区。

围绕城赵镇、贾令镇文人、名人之乡,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特色和享誉中国善文化发源地、万里茶路、晋商历史文化故里的独特优势,逐步打造以传统文化为主,肉牛、酥梨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农旅结合发展模式。整合零散的肉牛养殖小区逐步合并成为高规模、高标准的养殖园区。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园区有机融合,促进文化兴业,打造集规模养殖、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传统文化生态区。

3.5 重点扶持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企业

通过品牌效应,占领市场,扩大规模。制定补贴政策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进行“三品一标”认证。鼓励企业使用本县历史名人、文化名城、旅游胜景等申报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等,优化农产品品牌体系,形成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做大做强酥梨、畜牧产业,培育潜在品牌,打造“乔家大院”系列农产品品牌,以此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3.6 打造祁县绿色有机型现代农业样板区

重点扶持规模在33hm2以上的种植园区,打造成为祁县绿色有机型现代农业的样板区。通过园区示范带动,规范生产流程,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引导全县农产品向绿色、无公害、有机方向发展,打造全国农产品安全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1]高嘉峰.庄河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2]田鹏飞.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3]姚辰.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明光市为例[D].安徽农业大,(2013).

[4]蒋和平,江晶,白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3,(25).

[5]张玉民.祁县城镇化发展研究[J].山西建筑,2015,(30):65-67.

[6]王延春.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98-102.

[7]司建学,叶军志,张汉邦.可持续农业要走生态循环之路[J].江苏农村经济,2012,(3):77-80.

[8]高云,矫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3):56-57.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3

一、抓住“三农”发展新问题

当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是要构建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体系,实现城乡产业格局一体化、利益格局一体化和农业服务格局一体化,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通过农业现代化,彻底改变农民几千年来的生活生产方式,使农民能够具备生产与致富能力,能够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能够拥有更丰富的公共文化生活。这就要通过政府完善现代化农业服务新体系,帮助创新农业先进新技术,加快推进农民组织新制度,建立法治的现代农村社会新秩序,构建新型现代农业经营新体系的新格局。

孟河镇将紧紧抓住实施国家级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现代万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的契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 按照“一镇四区”和《常州新北区农业园设施农用地管理及项目实施细则》,孟河镇先后制定了《孟河镇土地利用规划》、《孟河镇现代农业规划》、《孟河镇2013—2017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孟河镇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和《小黄山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区》等专题规划。按照“多规合一”,进一步完善与修编了《孟河镇2014—2030总体规划》,为加快新型产城融合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抓住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机遇

孟河镇根据中央和江苏省政府《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对照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及全省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标准,结合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需要,明确园区发展围绕“生态、科技、精品、休闲、养生”的定位,以适应现代农业新常态为引领,以高新园区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高水准建设,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今年投资850多万元,完成现代农业培训示范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和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总投资20亿元资金,用3至5年时间,将江苏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成为集农业高效、农产品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国知名休闲观光农业胜地,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一流的农、游、养多功能和一、二、三产业产城融合联动发展的国家级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中,孟河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全面推进农业园区5000亩核心区建设,发挥园区示范作用。二是加快推进已签项目落地,对已签约的青岛昌盛光伏农业大棚、荷兰REDSTAR公司番茄工厂化生产和常州康乐农牧等农业公司,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促使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三是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继续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影响、有合作意向的科技型、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四是加快新北农业园区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五是构建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与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为农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搭建平台。

三、抓住现代农产品发展主题

2015年,孟河镇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全年拟投入资金12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20℅,增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采取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度假农场、农民专业示范户[园]、特色品牌精品农业、休闲度假观光农业、先进科技农业、优质农作物品种等方式,重点发展种源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在加快发展新北现代农业园区与重点农业公司的基础上,在全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户、农业合作社与三产农业和 “三新一高”农业。按照中央最近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争取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实施进程。

(一)加快实施“三农”引进和投入的步伐。一是加快江苏东方泓盛农林生态科技公司、常州川野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10家农业企业的引进步伐。二是加快组建河北巷野田牌生猪、南星牌畜禽、兴镇牌水产、超力牌地鳖虫养殖、小黄山牌生态果树与齐梁生态园孟河牌有机稻大米种植、万绥粮食公司云丰牌软米等10大农业专业合作社。三是加快10大绿色食品开发,在加快对怡泰牌无花果酒、饮料与果脯的开发的同时,加快齐梁牌和孟河牌有机大米、奇而佳牌梨、碧耕源牌碧根果等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四是加快新品种引进,栖凤山引进树苗300—500亩,更多地为A4纸提高生产原料。五是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在通江、银河、荫沙等村完成渠道衬砌31.28公里, 渠系配套建筑物1075座,硬化机耕道路8 公里,加快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六是加大奖励,投入200多万元对“三农”示范特色作用明显、农业投入资金较大、土地流转面积较广、示范带动农户较多、农产品规模档次较高、高效优质较强的现代农业项目与农业专业合作社优先予以扶持和奖励。

(二)加快发展绿色生态现代化农业步伐。加快市级农业企业金土地农牧公司引进美国碧根果的栽培技术, 争取再发展300多亩,累计达到800多亩。加快省级齐梁生态农业园和市级21世纪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加快市级龙头农业企业万绥粮食公司再发展有机大米种植500多亩,累计种植基地达到3500多亩,年加工优质(有机)大米3万吨左右。

(三)加快现代“三新一高” 实施步伐。一是发展现代新设施农业,投资500万元用于华美盛超市,发展1000亩绿色无公害有机疏菜基地、绿农公司芦笋基地。二是发展现代工厂农业,加快番茄与疏菜工厂化生产步伐。三是发展现代大棚农业,投资800万元发展河北巷1500亩名贵花卉苗木和鲜切花的基地。

(四)加快农产品的品牌化实施步伐。以市知名农产品商标怡泰牌食品、齐梁牌孟河有机大米、奇而佳牌梨为龙头品牌,抓紧建设万亩水稻丰产、新时代有机品牌水果(葡萄、冬枣、猕猴桃、水丰梨、水白桃、无花果、白玉枇杷)等品牌建设。抓好苏南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及省级无花果示范区和市区无公害蔬菜示范区的建设,争取再培育市知名农产品4个, 争创市知名农产品商标3个,积极争创省级农产品著名商标1个。

(五)加快实施“科技兴农、产业强村”发展战略。2013年,南兰陵村被认定为常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常州最美丽村。该村已形成规模种植业、养殖业并举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目前有草坪2500亩、有机蔬菜600亩、花木2100亩、特色果园350亩、水产养殖550亩。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转变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增加了农民收入。

(六)加快推进旅游观光休闲特色农业建设进程。抓住常州最美丽村南兰陵村特有观光农业风貌资源,积极筹建观光农业网站。下一步将对该村现有的种植业、养殖业基地进行有效整合,添加观光、采摘、垂钓等农家乐体验式元素,让游客来得快、玩得爽、吃得好。还将利用小黄山特有的山地资源,加快建设小黄山休闲度假山庄,大力发展小黄山齐梁生态田园观光农业,创新江边乐、长江之乡、栖凤山草木青等旅游度假观光休闲特色(常州乡村旅游示范点)等趣味性现代三产农业发展模式。

(作者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农村经济研究会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欣闻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4

李文贵

(2011年9月)

尊敬的顾组长及一行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金秋九月,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镇调研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为此,受唐书记、魏镇长的委托,我谨代表洛泽河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农民朋友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洛泽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洛泽河镇是一个集干热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属中深山深切割山地地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幅员面积296.4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0米(全县最高点),最低海拔850米,相对高差1930米,立体性气候突出。全镇有耕地6.29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1.03亩,平坝面积不足2%,林地22.3万亩,森林覆盖率24.8%,是耕地面积的3.5倍。辖13个村2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55人,其中农业人口5834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5.5%,2010年末,全镇农民人均有粮216公斤,人均纯收入2424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产调结构,二产抓服务,三产建平台”的目标定位,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生核桃、花椒、烤烟、魔芋、蔬菜

1等特色产业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林产业初具优势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靠山吃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把核桃、花椒作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加以培植,2007以来,全镇规划完成核桃种植7个村73个村民小组11.3万亩,花椒种植5村43个村民小组2.95万亩,漆树种植2村20个村民小组1.05万亩,2010年,仅退耕还林种植的3000亩花椒,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257.1元。同样,2年后,10多万亩核桃将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

(二)畜牧产业不断壮大。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化发展,把全镇13个村划分为“河谷果蔬区、二半山粮林区、高寒畜牧区、粮烟综合示范区、工矿经济区”五大发展区域。在虎丘、大寨、龙潭、太坪四个村上半村和笋叶村高寒畜牧区,重点抓好土鸡、能繁母猪、商品猪示范小区建设。近年来,全镇已建生猪养殖小区3个,扶持规模养殖大户 6户,规模养殖户生猪出栏占全镇比重的15%。沿蚂怀线和猫谢线建立毛坪湾湾滩、虎丘朝门“现代养猪项目”各一个,扶持养殖户100户;在虎丘村三寨、小苗、朝门新建“退耕还林后续养猪项目”一个,带动扶持养殖户148户。建立虎丘芦茅、小苗、三寨万只土鸡养殖示范点,示范点有上千只4至5斤土鸡已上市。目前土鸡养殖初见成效,为农民带来不错的收益。

(三)其它产业得到有力巩固。2011年,规划完成蔬菜种植15600亩,其中核心样板840亩;完成魔芋种植6600亩,核心样板1600亩,根据目前市场价,预计魔芋一项收入将达1400多万元,农民人

均可增收200多元;烤烟规划种植5700亩,市级样板1000亩,7月份如没有遭受大雨冰雹灾害,烤烟将是我镇献鸡、簸以、仓盈三村烟区农民的经济支柱产业。

(四)农业生产组织更加完善。为了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增加产业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自2007年以来,洛泽河镇相继成立了洛泽河镇花椒协会、虎坵村核桃产业协会、向家塆蔬菜协会等农业产业化新经济组织。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规范产业协会,明确协会职能,进一步建好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保障。

二、下步发展计划

为加快洛泽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要做大做强各项农业产业,必须进一步搞好发展规划。一要注重产业规划的科学性。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加速产业集聚发展。二要注重产业规划的前瞻性。根据全镇不同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紧密结合长远发展需求,科学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努力完善配套设施,有效避免低水平产业结构,确保农业产业可持续长足发展。三要注重产业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执行建设规划,杜绝农户无序发展,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产业建设投入。要建好各项农业产业,必须加大投入。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抓住产业发展政策机遇,有重点的增加产业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积极拓展各项产业

发展空间。二要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规范实施地上栽核桃,树下种牧草的复合型开发模式,辐射带动畜牧产业的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和资源环境容量。

汊河镇创建美好乡村示范镇 篇5

情 况 汇 报

汊河镇是皖东对接南京的桥头堡,是安徽省东向发展的东大门,区位优势独特,产业特点明显。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快,群众生活品位意识增强。我镇按照市、县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整体布臵和总体要求、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制定规划、确定方案、分步组织实施,努力打造美好乡村示范镇、精品村。示范镇建设:

1、以规划设计为引领高点定位,立足于集镇建设,兼顾农村中心村、基层村布点、规划。以打造来安副中心,南京后花园为目标,委托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汊河5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形成集工业区、休闲居住区、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城区,同时编制与之相配套的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坚持规划设计与人文理念、生态理念、自然概念相融合,既突显城市功能特点又彰显新型农村家园风格。

2、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基础设施为支撑。高标准、高档次建设新汊河,汊河新城包含南京湾项目、汊河城乡一体化、汊河经济开发区和汊河新老街镇区综合改造。现已初步形成格局,新建金港湾集镇建设小区,建设面积42200m2,入住居民220户,水电路配套设施完善,绿化及人行道彩砖铺设正在实施,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亮点。各新农村建设点按照美好乡村建设5年规划要求分步实施,将示范辐射覆盖全镇。

3、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进传统产业发展。我镇在全力打-1-

造相官、黄牌两个独县魅力的样板村的同时,以点带面兼顾其他示范点的建设,逐步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水平大提升的美好乡村建设格局。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效传统品牌农业和无公害生态农业,提升产业化水平,优化区域布臵,发展生态观光园城效型农业基地。

4、体现特色,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城效商贸业。大力推广主体生态种植模式,发展绿色农产品,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开展镇、村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着力打造金弘安米业品牌化的优质传统稻米基地、金华萃食品公司无公害蔬菜基地、小李庄农家体验旅游基地、金斗城郊型生态农业基地和景华生态观光园,创新示范新农村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以文明创建为亮点,高品位提升汊河形象。建立保洁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成立保洁队伍,加强镇容镇貌村容村貌的治理,道路交通环境治理,强化管理,增加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服务功能,打造宜人宜居、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环境优美的美好幸福家园。目前,汊河镇已投入30万元对104国道、新老城区进行卫生保洁,投入50万元进行亮化工程改造、投入60万元进行道路硬化,投入50万元实施绿化工程。同时,自来水引进项目正在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已经开工,各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样板村建设:

相官村建设情况

相官村占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辖32个村民组,全村人口4232人,其中相官小李庄(中心村)占地1平方公里已形成集中180户的居住区,乡村功能配套初具完善。黄牌村占地面积7.7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组,全村人口3380人,经过城乡一体化集中安臵,黄牌安臵小区已初具雏形,两样板村交通便捷,自然连接成线成片。

相官村:中心村小李庄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经农村土地集中整治,统一建设,补偿入住等方式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共建成小李庄等四个村民组180户农户的新农村居住群,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水、电、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产业特色明显,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引领。

小李庄美好乡村建设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进,坚持朴素、美好、实用的原则,先后邀请江苏省规划设计院和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科技院、扬州规划设计院和市县专家来小李庄现场指导、探讨规划设计思路,并结合小李庄产业特点和发展状况,量力而行,制订切实可行,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案,形成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建筑设计规划、科教文卫发展规划等六大规划。

小李庄美好乡村经济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发挥紧邻南京的优势,突出发展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提升农产品品质,培植无公害蔬菜品种,培育申报绿色无公害蔬菜

品牌,同时综合发展家禽养殖业、水产精养垂钓、瓜果桃李采摘等,致力发展农家生活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业。小李庄威光绿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6年来创产值940万元,吸纳286人就业,带动周边10个村民组500多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人均创收8000多元。

小李庄的基础建设整合项目共同建设而成。近年来先后争取村村通、土地臵换、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文化综合楼、一事一议奖补等30多个项目为小李庄争取了发展的基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点。

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工程以来,我镇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加快建设。今年5月份投入25万元把亮化路灯进行更新改造为太阳能节能路灯,6月份投入40万元对农民集中居住区进行绿化、补植景观树、栽铺草坪,投入50万元对居住区建设群外墙刷色美化,7月份投入20万元铺设农民活动广场及文化综合楼门前广场彩砖,8月份投入22万元对农民活动广场硬化和部分软绿化,购臵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器材并安装使用,8月份邀请扬州规划设计院制作相官中心村(小李庄)1.5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并对重点景观点、景观带作形象设计方案。8月下旬市委、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来小李庄调研指导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对中心村的建设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具体整改要求。我镇将按照目标任务要求,努力把小李庄建设成为村庄整洁、产业发展、功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9月份至10月份相官村美好乡村建设计划安排:

1、初步形成小李庄规划设计方案;

2、开展卫生保洁,购臵

园林景观配臵型垃圾箱及垃圾清运车辆;

3、对农民健身活动广场添臵器材,部分铺设软化沙地和草坪;

4、拆迁主干道两侧家禽养殖场;

5、清理牛皮癣、小广告;

6、对供水塔贮水箱进行更新,为水塔出新做准备;

7、主干道旁蔬菜大棚恢复更新;

8、农家乐门前广场清理及绿化;

9、制订沟渠塘坝形象提升设计方案;

10、居住区绿化、美化景观升级方案;

11、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清理“蜘蛛网”。

黄牌村建设情况:

城乡一体化建设类型,规划建设安臵房2644套,已建成1648套,建筑为低层与多层相结合,正进行简装修,配套工程为道路建设5期工程,已完成4期,小区饮用水工程投资320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小区电路输送工程计划投资1260万元,已完成招投标。小区污水池工程投资400万元,已完成招投标。9月份将继续实施道路建设工程和已完成招投标工程的合同施工,汊河新城建设指挥部正加快实施。

附:

集镇建设(金港湾):占地面积30000m2

建筑面积42000m2入住220户

人行道铺设彩砖面积2500m2

下水道长度1200m

栽植风景树400棵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6

(2011年10月—2013年9月)为了促进我校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服务社区经济的发展,联系我校实际,特制定后沟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发展三年规划。

一、规划基础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地处高里街办,始建于1984年,是一所近30年的村级完全小学。我们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后沟社区五村的子女,随着社区的发展,学校建设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学校占地11亩,共有6个班级,现在共有学生208人。学校现共有15名教职工,本科以上6人,占40%,区级以上优秀教师7人,占47%,师资绝大部分来源于本地师范毕业生。学校位于高里街办中部,这里有禹王湿地先民们延续至今6000多年积淀下来的丰厚地方人文资源,学校将传承“湿地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先后被评为区规范化学校,学校多次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目前,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管理正向科学、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以“爱校如家,知书识礼”为校风,以“爱生如子,至真求新”的教风,培育 “尊师守纪,好学奋进”的学风,培养“诚、勤、健、能”的学生,努力朝着建设声誉高、特色明、品位高的现代化小学而努力。

(二)发展的优势

1、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实践为学校提供保障

2、拥有多所联谊学校为学校发展提供平台

3、拥有一支以学校发展为自己事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奋斗

(三)存在的困难

1、生源较复杂,参差不齐。

2、师资队伍受到约束。

3、家庭社区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

4、学校管理离规范化管理还有较大差距。

二、现代化建设目标

(一)办学目标:

长远目标:有鲜明湿地文化特色的、和谐的、现代化农村小学。学校长期的办学目标,对内而言,就是把学校办成教师工作过程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享受幸福的乐园;对外而言,要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近期目标(三年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制度完善、管理规范、队伍较强、质量较高、湿地文化、艺术体育特色较明显,得到家长认可的农村小学。

(二)培养目标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与我们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培养成能立足社会的合格公民。

三、具体工作目标、措施和保障机制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建设 1.工作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条例,加强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学校人文管理的水平,建立民主、科学、开放的管理机制,形成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2.工作目标

(1)推进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提高全校教职员工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

(2)健全学校管理机制与领导方式的信息化、人本化与民主化,加强管理层与教职员工之间的互动,为教师参与管理创设平台。

(3)增强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努力增进管理层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

3、工作策略

(1)继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使学校从校长到教职工,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域,事事都能有章可循。为“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2)加强在组织各类教育活动中实施分层管理,坚持有分有合,管理到位,避免管理上的“一刀切”现象。

(3)通过“项目竞标”的方式创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项目管理,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发扬主体精神,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建设。(4)加强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创设多种网络平台,为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改革搭建平台。

(5)依法治校。首先要“有法可依”。一方面,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应加大相关教育立法力度,使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有强大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依法治校中的“法”,不光指国家政权机关制定的有关教育法规,还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或其它贯彻落实教育法规的有关措施。

(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的民主制度建设

1、工作前提

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和基础。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学校的民主化越来越成为学校生活中的核心内容,这是社会民主进程在学校的反映,也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

2、工作目标

学校的民主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中,体现在有组织的学校活动中,体现在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也体现在学校与社区、家庭及其他成员的沟通与合作中。民主治校,即教职工依法、有效地参与学校管 理,是现代学校有效管理的重要原则,是教育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内容。

3、工作策略

(1)提高学校领导的思想认识,加强对教代会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党、政领导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代会制度是学校实现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推进教育民主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特色办学方针和组织原则的重要体现与标志。

校委会对学校教代会的强有力的领导,是学校教代会正确行使职权、充分发挥组织作用的根本保证。教代会是学校内部民主管理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工作的。学校党支部要自觉地把教代会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对教代会的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思想领导就是要对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职工进行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共识;政治领导就是要保证教代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实现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发挥其作用;组织领导主要是要加强对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学校工会的领导,加强对教代会筹备工作的领导,检查督促教代会决议的贯彻落实等。学校党支部要确定分管负责人,定期讨论教代会工作,听取教代会汇报,引导教代会正确行使职权,注重研究解决教代会制度建设上的新问题,协调好教代会与学校行政的关系。

学校领导要增强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意识,明确办学的主体、改革的动力。要提高对健全教代会制度在民主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的认识,应当把教代会作为征求意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形式。应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认真对待教代会决议,及时负责处理教代会提案,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要为教代会开展工作提供人财物等方面必要的支持。在学校管理决策实践中,适当加大教代会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力度也是客观所需。实践证明,两者关系的协调既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性与科学性,同时也有利于教代会充分行使其法律法规范围内的职权,最大程度地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2)创新教代会工作机制,优化教代会组织结构

一个结构完善、安排恰当的教代会制度可以增强学校民主管理的氛围,使学校各项决策更加适合本校情况而获得学校教职员工的首肯,提升学校凝聚力,形成良好的学校制度文化。优化小学校教代会组织结构要遵循“教师优先,兼顾工种,注重效率”的原则。首先是要考虑“教师优先,兼顾各类人员”的原则。在成员构成上,要把握好三个要素:一是人员应由“各方面人员”组成,即既要有教师又要有行政人员,既要有领导干部又要有一般教职工,既要有中共党员也要有民主党派或党外人士。二是要包括党、政、工、团领导干部;三是教师应占多数,体现学校以教师为主体的特点。教代会执委会及教代会专门工作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也要充分考虑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比例,做到各类人员兼顾。其次要遵循“能力优先,注重效率”的原则。在成员构成上,要充分考虑成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把那些思想素质高、民主法制观念强、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代表推选进来,使他们能真正代表广大教职工公正主持,积极而充分地行使各项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作用。

小学教代会的组织优化实践中,我们应着眼于把代表的推选建立在学校人才资源宏观结构优化基础上,发挥代表队伍的整体最大效能。具体应重点调整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构,使代表结构得到优化:一是工种结构,代表应包括在职的教师、干部和工人等各类人员,同时要严格按照教师应占多数即60%左右的原则来分配名额。另外,除正式代表外还要有一定特邀代表或列席代表。二是建立合理的年龄结构,只有年龄结构合理,才能避免出现新的“年龄断层”和“素质断层”。如可按5年一段,一般可以分成7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控制在14%左右为宜。三是学历结构,提高代表的学历层次是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教代会代表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好、有奉献精神、能团结协作、业务能力强的代表比例。

(3)强化代表的角色意识,增强代表的工作实效

程序民主理论指出,要达成民主,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成员的公民资格和良好的素质。成员被当作政治上平等的个体来对待,并且拥有较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可以做出理智的判断。这是在制定协约过程中进行对话、协商的基础和前提。小学教代会代表的素质是指其行使代表权利,履行代表义务所必须具有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其核心内容包括知校政、参校政、议校政和督校政等方面的能力。具体而言,教代会代表的“知政”主要指其要了解或掌握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和教代会的地位、性质、职权、组织制度、运行程序、教代会与党政工的关系以及其作为一名教代会代表;“参政”能力主要指其在教代会会议期间通过履行自身职责来实行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和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向其所代表的部门报告工作、宜传会议决议及日常的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的能力;“议政”能力是指其代表教职工对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发表见解、意见和建议的水平;“督政”能力指其对行政权力的决策、各职能部门的执行的合法性、民主性、公正性、效率性的评议与监督能力。

教代会代表们由教职工按民主程序推选出来,来自学校的各个部门,又扎根在教职工和基层工作岗位之中,最了解学校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部门的情况和教职工的思想动态,能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但要让他们能真正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发挥好代表的角色职能,首先要明确对“代表角色”意义的认识。要深刻认识对教职工的利益是跟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代表,应集中广大教职工的智慧,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献策献力。其次是要加强代表“参校政、议校政和督校政”的实效性。代表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正确认识教代会的性质、任务、职权、工作方法,增强其参与和监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能参与,会参与,能监督,会监督。在工作实践中,每个代表要花时间、投精力,把握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具体规划,深入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生活中,倾听呼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到审到点子上,议到要害处,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辜负广大教职工群众的殷切希望,而不是去“用脚投票”。

(4)建立和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教代会职权行使

全面落实教代会职权是完善教代会制度的关键。笔者认为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四项职能能否得到落实,是衡量学校教代会建设的重要标志。首先,教代会建议权的行使基于“听取相关工作报告”,所以,学校各相关部门在教代会期间应运行“工作报告制”,以尊重和保证教代会代表及全校教职工的知情权,体现“人本管理”。其次,要对应提交教代会通过的各事项之内容、通过方式、实施措施、责任主体等作明确规定,建立“教代会重大事项通过制”。还有,在学校管理运行实践中,行政领导总体上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核心,教代会决定权的行使是有限的。但教代会作为一个以维护教职工利益为天职的民主管理机构有权参与与教职工生活福利有关事项实施方案的制订,并对此问题应拥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些问题由教代会集体作出决定往往比党政领导直接作出决定更加符合教职工实际需要,可接受性更好。这种参与决定,对于行政领导的决策既是一种补充,又是一种制约,目的在于更好的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切身经济利益。最后是应加强教代会民主评议监督的实效性。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确实有效的评议监督制度。如教代会对学校各级领导的民主监督可以与党支部监督、学生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也可以引入行政部门所行使的代表质询制、利益主体问责制等,还可以借鉴国外议会通行的“投不信任票”方法,确立“不信任票制”,定期对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审查。

(5)加强学校民主法制建设,保障民主管理权利行使 “加强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校”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小学教代会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就是按照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管理学校,它是对法制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下学校管理活动及其管理行为性质的概括。在依法治校的状态下,执法问题是中小学教代会制度能否得以坚持和健全的“瓶颈”。要求学校管理权力的行使不得损害法律承认和保护的个人教育权益以及作为个人集合体的集体共同教育利益,对其行使状况实行监督。依法治校中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执法范畴,包括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除增强有关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能力外,还应重点加强教育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教育纠纷仲裁制度和教育法庭制度等教育司法的建设。司法介入是发挥法律监督功能,确保处境不利的学校和师生的切身利益的基本途径。没有强有力的教育司法介入,在教育(学校)行政权力滥用的情下,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就无法保障。

(三)推进校务公开,有利于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

1、工作基础

推进以校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方式,是体现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开放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方面。构筑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

2、工作内容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功能是为了“三个发展”,即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而坚持校务公开,正是为了激发教职工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工作策略

(1)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人是学校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提高学校办学绩效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学校管理机制的创新,首先应该着眼于进行学校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的改革。就当前来讲,就是要继续深化以教职工聘用和管理为重点的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重能力、重实绩,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用人机制和绩效工资制,增强教职工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完善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体系,并设想在校内逐步推行班级教师组阁制,进一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学校用人新机制。

(2)创新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行机制。校务公开是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渠道。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行一向是较为敏感的话题,而其却是校务公开的主要内容之一,指导思想不正确、处理不当会造成误解、隔阂甚至不信任。其实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行公开不仅是对教职工的尊重,对学校的负责,更是对学校领导的一种督促和保护。在现代学校制度下,校长作为法定代表人,对由自己学校的名义获得的财物和资金,拥有依法合理支配和使用的自主权。与此同时校长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校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扎紧经费使用口子,真正把钱用在刀口上,使学校办学条件年年得到改善。这就需要创新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行机制,用于解决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行公开的实践,清晰透明,确实能使教职工心齐状态好,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积极性,推动学校健康发展。

(3)创新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推进校务公开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对于一个基层学校来讲,创新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①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现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现代学校的核心功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依法实施严格的课程管理,而且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本校的特点开发校本课程,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②强化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学校要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尊重和承认学生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发展,并且对学生实施有差异的评价。同时,对教师教育活动,也要实施科学合理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制度,以促使教师专业发展。③完善教育质量监督体系。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质量监督体系,扩大家长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定期向师生、家长、社区报告学校教育发展的实施情况,接受家长、社会和上级部门的质询,定期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督查,以确保学校优质教育。推进校务公开,使学校进一步形成“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的机制,使学校能在依法自主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四)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工作保障

学校安全管理关系到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活动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强化安全管理的工作首要的是要掌握基本情况,明确基本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2、工作内容

以分管副校长为责任人,以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结合本部门管理的基本职责和管理岗位的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全面安全检查活动,要求不留一个死角,不放过一个问题,不忽略一个隐患。全面揭示和发现我们学校在管理层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安全隐患。发现存在的问题隐患,做出专题安全检查报告,提出整改工作意见,明确整改工作期限。

3、工作策略

(1)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要从学校的安全管理的工作的基本方针出发,建立以“预防为主、以保障为先”的管理思想,加强对于规章制度的管理,形成具有保障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制度的结构。因此首要的是要健全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起到维护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管理格局。

(2)要加强安全预案的管理工作,完善安全预案的结构和内容,形成具有快速应急性和反应性的预案管理架构,要依照部门的管理序列建立预案的管理,形成多层次的预案序列,能够对于学校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外来暴力侵害事件紧急处置的能力。

(3)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完善学校教学辅助用房,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完善学校的硬件建设。四、三年工作期望成果

1、校园环境优美,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

银河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 篇7

1 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现状

1.1 产业发展情况

2009年示范区水稻播种面积5 600 hm2, 产量17 220 t, 占全县20.1%;玉米播种面积240 hm2, 产量306 t;油菜播种面积1 246.67 hm2, 产量1 030 t, 产值520万元, 粮食商品率39%。示范区主要以大米加工厂、米粉厂为主, 主要以优质稻生产为订单产品, 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 共计订单农业面积800 hm2。其中太阳升镇为省认定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点, 示范面积为666.67 hm2, 示范面积占示范区水稻播种面积的11.8%, 示范区内6.67 hm2以上水稻种植大户15个, 种植面积总计为120 hm2, 占全示范区面积的22%。

1.2 农田基础设施状况

近5年来示范区实施由低产田改造3 333.3 hm2, 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666.67 hm2, 实现标准粮田建设1 333.33 hm2, 特别是2009年, 省投资500万元, 在太阳升镇实施标准粮田建设, 修复渠道2万m, 平整机耕道3 000 m, 投资1 000万元用于土地整治, 其中400万元在示范区内进行了造地, 已有20 hm2改造成了水田。近5年农业示范区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500万元, 改造和修复水库15座, 修复池塘、堰坝圳25条, 增加1 333.33 hm2旱涝保收面积。坚持“绿色植保, 公共植保”的工作理念和“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中央财政投资250万元, 在修水县建立了有害生物防测防警区域站, 示范区内安装了频振式测报灯200台, 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示范区有效灌溉面积5 333.33 hm2, 灌溉水利用率达到95.2%。

1.3 科技推广情况

示范区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8%, 水稻产量7 515 kg/hm2。示范区近3年开展了“多用一斤种, 增收百斤粮”生产技术, 共计推广面积3 333.33 hm2, 增收2 250元/hm2;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推广应用面积2 000 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35.3%。完成“3414”肥效试验与简比试验各6个, 完成采集土壤样品500个, 检测化验土样300个, 发放施肥建议卡5 000万份, 节本增效600元/hm2以上;推广了水稻轻简栽培技术, 重点推广水稻抛秧、直播、免耕栽培、机插秧等技术, 示范区推广面积达到1 333.33 hm2;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采取了多种形式,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着力培育了科技示范户。示范区承担了省、部级的试验和示范任务, 每年试验不少于2~3个, 连续3年承担了省厅布置的高产创建示范项目。

1.4 体制机制创新情况

在示范区, 一是建立了统防统治的植保专业合作组织,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 333.33 hm2, 占播种面积的28.5%, 示范区平均农药使用量为3 kg/hm2。二是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四都镇成立了天成农机专业合作社, 共计有8台收割机、2台插秧机, 每年机收面积在1 333.33 hm2以上。三是黄坳、黄沙等乡镇成立了集粮食生产、收购、加工等于一体的粮食生产合作乡镇, 促进了当地粮食生产的发展。

1.5 农民教育培训情况

示范区年培训农民达到1 500人次, 示范区科技示范户数1 000户以上, 采用了讲课、放录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各乡镇农技站都已建立培训室。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开展技术培训, 进行技术讲座, 示范区每年集中培训农民2~3次以上, 每次不少于500人, 累计发放科技资料2 000余份。

2 规划情况

2.1 总体思路与目标

立足示范区的优势,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 提高农民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推动农业朝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使粮油生产朝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发展, 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商品率, 打造绿色大米品牌, 提高示范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重点任务:扩大种植面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造中低产田, 各乡镇要抓好标准粮田建设, 抓好高产创建建设, 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2.2 具体目标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8 000 hm2,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优质稻, 优质稻推广面积达到5 466.67 hm2;创建绿色食品基地, 利用山区自然优势, 打造绿色大米品牌;进一步发展和扶持龙头企业, 促进粮食转化;发展和扩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在现有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农机和植保专业组织, 统一机插和机收, 保证耕收面积达到80%, 机插面积达到50%, 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问题。

3 发展对策

一是加强领导, 成立领导和服务机构, 成立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领导小组, 并相应成立技术服务机构[1]。二是贯彻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三是加强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标准粮田建设, 扩大建设范围, 增强水利设施, 提高排灌能力。四是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依靠科技力量, 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和效益水平, 认真开展优质品种推广, 建立1 333.33 hm2优质作物生产基地;创建粮食高产示范区, 重点示范区继续抓好666.67hm2高产示范基地, 相应乡镇要抓好33.33 hm2以上高产示范区;继续抓好病虫害监测, 提高病虫害防控能力, 示范区的每个乡镇要安装50台以上频振式灭虫灯;创新和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建立县农技中心、乡镇农技站村民技术员和村民小组科技示范服务四级推广网络;发展绿色生产, 搞好测土配方施肥, 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 333.33 hm2以上;推广“多用一斤种, 增收百斤粮”和水稻抛秧、免耕栽培等科学技术。五是培植龙头企业, 增强粮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3,4]。六是加强专业化作业体系建设, 重点引导和扶持专业防治组织、农机专业作业服务组织及规模种植和水稻生产合作社服务等组织的建设[5,6,7,8]。

参考文献

[1]陈经勇.抓准科学发展思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J].南方农村, 2009 (5) :9-10.

[2]魏国强.建设农业园区提升现代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 2010 (6) :14-15.

[3]曹绥生, 任宏飞.系统谋划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J].中国农垦, 2010 (4) :53-55.

[4]顾士良.黄岩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 2009 (6) :22-23, 7.

[5]雷岁江, 曹俐.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践及发展策略——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0) :17246-17249, 17296.

[6]程川忠, 谢勇, 苏德林.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区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5) :5, 7.

[7]黄小来, 覃超恒.机械助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J].中国农垦, 2010 (5) :39-40.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个人保教保育计划下一篇:最全的成语猜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