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测试题填空题

2024-09-07

数学测试题填空题(通用8篇)

数学测试题填空题 篇1

数学必备测试题填空题

1.3个 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3个 相乘的积是多少?列式是( );一个数的 是3,这个数是多少?列式是( )。

2. 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它本身。

3.要运800立方米的河沙,甲车单独运要20天完成,乙车单独运要25天完成。那么,800:20的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实际意义是( ),甲、乙两车平均每天所运河沙数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

4.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就应知道物体的( )

和( )。如右图:

①B点在广场的( )方( )米处。

②C点在广场的正南方60m处,D点在广场的西

北方80m处,请在图中分别点上小黑点,并

用“C” 、“D”符号标注。

5.像+7,0.3, ,400……这样的数都是( )数;像-610,-22.5,- ,

-3.5……这样的`数都是( )数。

6.华兴商场今年二季度赢利60万元,记作+60万元,那么,三季度亏30万元,应记作( )万元;比海平面低40m,记作-40m,那么,+20m表示( )。

7.大宇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有2个班,五年级有3个班。如果从这三个年级中任抽一个年级的学生参加团体操表演,抽到四年级的可能性是( );如果把这三个年级的所有班编成不同的号码,从中抽一个号码,抽到的班是五年级的可能性是( )。

8.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 , , ,……

9.观察: + = × , + = × , + = × , + = × ,……

根据你观察所得的规律:①请写一个类似的式子:( )(上面已有的除外);②如果 + = × (a,b,c均不为0),请你用式子表示出a,b,c之间的关系:( )。

10.一辆小轿车穿过900m长的遂道用了 分,它平均每分行驶多少米?

分行900m

1分行多少米?

900÷ ………………这样列式的依据是( )

=900÷3×4………………这步中“900÷3”求的是( )

=900× ×4w ww. xkb1. com

=900×( ×4)………从上步到这步的计算依据是( )

数学测试题填空题 篇2

完形填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文章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充分考查考生对事物判断的逻辑能力。完形填空一般是从交代背景开始, 依次推进, 直到高潮, 而后结局, 环环相扣, 条理十分清楚。 (2) 文体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充分考查考生对事物的应变能力。近几年出现了故事、新闻报道、应用文、夹叙夹议的文体等, 突破了单一的叙述文体。 (3) 从选择最佳答案中, 增加词义辨析来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4) 以单词填空为主, 短语整体填空为辅。 (5) 备选答案的单词多以实词为主, 虚词为辅, 而虚词又以连词为主。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完形填空正朝着语言交际化、情景生活化、词汇运用灵活化的方向发展, 语言运用和情景交际融为一体。因此, 在备考以及平时的学习中, 要加强语言的实际功用, 而不能一味以语法为中心, 脱离语言的实际作用, 同时还要注重各种文体的阅读。根据完形填空的特点, 学生在应试完形填空题型的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略读全文, 掌握大意

略读即快速地读, 以了解文章内容、结构为目的。完形填空首先是测试理解能力, 所有的题目只有在比较准确地理解短文意思、了解其文章结构和句子结构后, 才能有把握去选填。很多考生在考试时为了节省时间, 边读边选, 这样做是十分容易出错的。因为边读边选会一再打断阅读理解的整体连贯性, 不易统揽全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边读边选还很有可能造成断章取义, 一空填错, 后面都跟着填错。较好的办法还是先花1分钟~2分钟把文章略读一下。注意:快读的目的是读懂, 只快不懂或似懂非懂, 走个过场, 那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考生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情况, 调整自己的心中有数。

完形填空短文的第一句通常不设空。这便于考生对短文主题、内容或背景有个大概了解。第一句也常直接点明主题内容, 是设置语境的框架性句子。通读全文时, 不要拘泥于一词一义的理解。对个别不理解的单词、短语, 只要不影响理解就可以不管它。

二、瞻前顾后, 谨慎选择

文章既明, 就开始选择。完形填空的每个空格究竟该选择哪个选项才恰当, 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语境。语境即上下文。它包括选择项与所在句子中的语意联系, 所在句与周围语句的意义上的关系, 所在句在本段中所起的作用, 所在句在整篇短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文章内容主线的关系。有些选择项根据上下句就能比较容易地做出判断, 而有些选择项就必须根据整篇文章的大意才能推出。第二, 语法知识。从语言环境角度筛选后, 不能得出最佳答案, 还要从语法角度再考虑动词的形式、句子的结构形式等。第三, 必要的常识。第四, 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区别和一些固定搭配。总之, 判断正确答案要从多角度去考虑, 把语境、语法、词法、常识、固定搭配等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考虑, 是做完形填空题的最佳方法。

三、复读全文, 仔细检查

完成选择后, 最好再用一两分钟时间将短文从头看一遍。为了使这一遍阅读顺畅, 建议考生第二步就把选择的词语填在空格中。阅读时, 对感觉不恰当的, 可尝试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纵观加联想。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在通读的过程中, 通过前后联想, 猜测空格词的意思, 以期达到掌握大意的目的。第二步:先易且定夺。对照选项再读全文, 验证、修正原来的猜测, 将有把握的答案确定下来。这时, 往往绝大多数小题都已解出。第三步:攻难再复读。重点检查尚未解出的小题的前后句子, 解出那些原来拿不准的少数题。第四步:反思并修正。将所选单词放入原文中。重读全文, 看看有无逻辑上的问题, 以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数学测试题填空题 篇3

热点一:考查交际用语,重在考查实际应用和英汉思维差异,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I think youd better type this letter again before Mr. Smith sees it.

—Oh,dear!______

A. Who cares?

B. No problem.

C. I dont mind at all.

D. Is it as bad as that?

【答案解析】 D。本题考查对对方的建议的答语,关键要抓住应答时惊讶的语气。A项答非所问,B项是对请求帮助的答语,C项是对征求许可的答语。

【应试对策】交际用语旨在考查考生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英语口语的得体性(语用能力)。因此,考生应该在不断领悟题干内涵(语用能力、话语场合、中西文化习惯、交际身份等),通过充分的语言活动熟悉并掌握各类常见的表达方式且能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

热点二:考查情态动词,主要考查常见的情态动词:can,must,may,need,dare,should,will,shall等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用法;情态动词表推测;“情态动词 + have done”的用法。

What a pity!Considering his ability and experience,he______ better.

A. need have done.

B. must have done.

C. can have done.

D. might have done.

【答案解析】 D。根据“What a pity!”知道事实并未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再抓住“考虑到他的能力和经验”,我们认为“他本可能做得更好。”

【应试对策】考生应熟悉常见情态动词的基本意义和特殊用法,重点掌握can、could、 may、 might、 must表推测的用法和“情态动词 + 完成时”的用法。此外,正确使用情态动词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所以做题时要利用细节,想像出会话的实际情景,体会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热点三: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特别是v-ing和v-ed形式作定语、状语和补足语以及不定式作状语、宾补和不定式的省略等情况。

① My English teachers humor was______ make every student burst into laughter.

A. so as to B. such as to

C. such that D. so that

【答案解析】 B。本题的句意是:我们老师的幽默竟达到使所有学生都哄堂大笑的地步。该题出得有点偏,考生易误选A项。A项一般作目的状语,不作表语。例如:

His high blood pressure wasnt such as to cause anxiety. 他的高血压还未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②We finished the run in less than half the time______.

A. allowing B. to allow

C. allowed D. allows

【答案解析】 C。考查分词作定语,根据分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time之间的被动关系,应选择过去分词allowed。 A项v-ing作定语表示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是主动关系,B项不定式作定语表示一个将来的动作,D项在句中作谓语。

【应试对策】 掌握三种非谓语动词(不定式、v-ing形式、v-ed形式)的基本用法及区别;注意非谓语动词与其所修饰的词的关系,根据其逻辑关系选择表示主动或被动意义的非谓语动词;根据非谓语动词与谓语动词的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确定是用一般式还是完成式。

热点四:考查动词的时态、语态,注重在语境中考查时态的正确使用、主从句时态呼应和固定句式。主要考查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以及完成进行时。

—Do you think we should accept that offer?

—Yes,we should,for we______ such bad luck up till now,and time______ out.

A. have had;is running

B. had;is running

C. have;has been run

D. have had;has been run

【答案解析】 A。由时间标志词up till now知道,动作是从过去延续到现在,所以第一空要用现在完成时;而根据语境可知时间快要耗光了,所以第二空要用进行时表将来。

【应试对策】考生应熟知常用时态和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高考题往往不会涉及单一的时态语态,而是更多地侧重于时态的交叉使用和呼应及与语态的结合使用。所以解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弄清时间的先后关系,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找标法”(寻找时间标志词)、“呼应法”(主从句时态呼应)、“搭配法”(固定搭配)、“语境法”等解题技巧。

热点五:考查各种复合句的用法。常考的复合句有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名词性从句主要考查:语序问题;连接词的选用;时态呼应等;定语从句主要考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特别是由whose,where,when,that,as和“介词 + 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要考查:时间、条件和让步状语从句,涉及状语从句的时态、特殊结构、省略句式、引导词的选择和辨析等。

①Animals suffered at the hands of Man______ they were destroyed by people to make way for agricultural land to provide food for more people.

A. in which B. for which

C. so that D. in that

【答案解析】 D。考查的是状语从句,关键是理解句子意思,此外要了解in that意思是“既然;因为”,它引导原因状语从句。而A、B项都是引导定语从句,C项引导结果或目的状语从句。

② Later in this chapter cases will be introduced to readers______ consumer complaints have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 law.

A. where B. when C. who D. which

【答案解析】 A。考查的是定语从句,关键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从句与cases的关系。题意为:以后在这一章中,消费者的投诉已经导致法律变化的情况将会介绍给读者。引导词在从句中作地点状语,where相当于in the cases。要特别记住当先行词为case,stage,point,situation等抽象的地点名词时且从句缺少状语时,那一般情况下都是由where来引导定语从句。

【应试对策】三大从句引导词的选择各有诀窍:名词性从句引导词的选择采用从句中“缺什么成份补什么成份”的原则;定语从句关系词的选择需要“看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何成份,作主语、宾语或定语用关系代词,作状语用关系副词”;状语从句引导词的选用主要根据句子的意思。

热点六:考查代词的用法。主要考查替代词、不定代词的使用。

①Isnt it amazing how the human body heals______ after an injury?

A. himself B. him C. itself D. it

【答案解析】 C。考查反身代词作宾语。主语the human body的反身代词为itself。

【应试对策】 考生应熟练掌握替代词one/ones,that/those的用法,注意与指示代词it的区别;特别留意表示两者的either,neither,both与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all,none等不定代词的区别。

热点七:考查动词(词组)词义辨析。主要考查在特定语境中常用动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常见近义词的辨析、拼写、相似动词的辨异及习惯搭配等。

If a person has not had enough sleep,his actions will give him______ during the day.

A. away B. up C. in D. back

【答案解析】A。考查give短语的辨异。give away意为“泄漏(秘密),赠送”,give up意为“放弃”,give in意为“屈服”,give back意为“归还”。句意为:如果一个人没有睡够的话,白天他的行为便会显露出来(意即别人知道他没精神是因为没睡好觉)。

【应试对策】考生应熟练掌握常用动词的含义和用法,并学会在特定语境中灵活运用。平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去理解动词短语的新意义。注意一词多义现象,特别注意一些搭配能力强的动词,如come,go,get,put,break,make,turn,care等构成的短语。

热点八:考查冠词的用法。主要考查不定冠词和定冠词的基本用法以及零冠词和固定搭配。

① —I am so sorry to have come late for the meeting.

—It is not your fault. With______ rush-hour traffic and______ heavy rain,it is no wonder you were late.

A. a;a B. the;the

C. /;/ D. /;a

【答案解析】 B。介词with + n.作原因状语,“高峰时刻交通拥挤和下大雨”都是迟到的原因,所以应是特指。

【应试对策】考生应熟知不定冠词表示泛指和定冠词表示特指的意义;特别要注意抽象名词具体化和具体名词抽象化的现象;注意零冠词和固定搭配的使用情况。

热点九:考查形容词、副词的基本用法及其比较等级。主要考查形容词比较级、同级比较时倍数及名词的位置、副词(词组)的意思、用法及位置等;比较等级及其修饰语;在特定的语境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① Jack is late again. It is______ of him to keep others waiting.

A. normal B. ordinary

C. common D. typical

【答案解析】 D。这道题有难度,易误选C。It is typical of sb. to do ...意为“某人做……是他的特征”。

② The melon the Smiths served at dinner would have tasted______ if it had been put in the fridge for a little while.

A. good B. better

C. best D. well

【答案解析】 B。本题在虚拟语气的句子中考查了形容词的比较级。句意为:史密斯夫妇晚餐提供的甜瓜如果在冰箱里放一会儿的话,尝起来会更好的。

【应试对策】要掌握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表达方式的常见句型;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做题时不能墨守成规,要辨证地分析问题。

热点十:考查特殊句式,如强调结构、倒装句、省略句等。强调结构主要考查it所构成的强调句型;高考考查倒装句式只考部分倒装,一般考查“否定倒装”和以only和so起首的倒装句;省略句考查状语从句的省略句式、不定式的省略、不定式符号to的省略。

① It was announced that only when the fire was under control______ to return to their homes.

A. the residents would be permitted

B. had the residents been permitted

C. would the residents be permitted

D. the residents had been permitted

【答案解析】 C。考查only + 状语(从句)引起的部分倒装。又因“居民被允许回家”应在“大火得到控制”之后,所以要用将来时。句意为:根据通知,只有当大火得到控制后居民才被允许回家。

语言学概论试题 填空题 篇4

填空题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1、“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一般(普通)(理论)语言学。

12、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

13、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的东部语支。

14、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

15、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16、文字是在(记事图画、词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语素)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17、“吃饭”、“煮饭”和“混饭(吃)”中的具体语义关系分别是动作与(受事、结果、目的)的关系。•

18、语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社会))和内部(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

19、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20、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

普遍唯理语法 》)。

21、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22、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23、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24、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25、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

26、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27、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28、(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9、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选二))等五个语系。

30、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31、国际音标是在拉丁、•音标和音素字母的基础上根据(一对一(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创制出来的。

32、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语境)起了补 充说明的作用。

33、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字),(中美洲的)

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34、分化歧义,经常采用语法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

35、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借用、(同化(融合、替换))、混合等结果。

3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7、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38、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

39、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40、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

41、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42、不同级别的语法单位都可以从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差别进行两种分类。

4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英语和德语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文字)),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43、1786年,英国的Sir William Jones(威廉、•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梵语跟希腊语、拉丁语以及日耳曼语)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44、世界上的语言一般分为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等九个语系。

45、八个标准(基本)元音,其中前元音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iea),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o u ɑ)。

46、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音位变体)。

47、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位(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48、句子结构关系的意义可以分为(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两种。

49、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亲属语言•;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50、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51、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52、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和(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53、汉语中的字基本上以(语素)为造字单位或者记录对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音素(音位))为造字单位。

54、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5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国语是选择一种主体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形成的。

56、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式产生。

57、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物。

58、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 普通语言学教程 》)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59、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6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61、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 的个体符号(单字)以(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62、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对于缺乏形态变化或者缺乏词法范畴的语言来说,划分词类只能依靠语法中的(功能)特征。否则划分词类只要依靠语法中的•(形态)特征就容易划分。

63、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上面,它不可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64、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是并不引起表达中的混乱,这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

65、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66、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67、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和(内部屈折)等形态性的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68、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69、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末人的(楔形文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70、划分词类有意义、(功能)和(形态)三个标准。其中(功能)是决定性或者根本性的标准。

71、人类语言的统一,就是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现象)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或者方言,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就是 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使用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72、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和(能产性)。

7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他的代表著作是(《 句法结构》),他的作为“标准理论”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7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多式综合语)四种。

75、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

76、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

(文字类型的更换)、(表音字母的更换)、(文字的调整与改进)等三种。

77、一个结构成分完全的句子类型通常叫做(主谓句)。

78、人类语言的统一,就是 通过语言接触中的(双语)阶段•,让不同层次的共同语逐渐替换原来的语言或者方言,•从而统一成最后的共同语。语言的分化就是在接触减少或者缺乏的情况下,•逐渐扩大不同区域的人使用的原来相同或者相近语言的差别,•从而形成不同的(方言)甚至亲属语言。

79、传统语言学在世界范围内有三个中心,也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它们分别是(古代印度)、(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中国)。

80.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索绪尔)(语言学家名字)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1916年,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81.语言符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8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8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心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

8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

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85.超音段(非音质)音位包括由音高决定的(调位),由(音强)决定的重位,以及由音长决定的(时位)。

86.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87.词的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五种。

88.句式变换常使用的手段有(成分移位)、(增添成 分)、(省略成分)、(改变语调)四种。

89.超音段(非音质)音位包括由音高决定的(调位),由(音强)决定的重位,以及由音长决定的(时位)。

90.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即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汉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91.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1933年出版了(《语言论》),此书成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纲领性著作。

9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93.句式变换常使用的手段有(成分移位)、(增添成 分)、(省略成分)、(改变语调)四种。

9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

95.发出的辅音是鼻音和还是口音,是软腭和(小舌)在起作用。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96.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阻)。

97.词的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五种。

98.中国的传统语言学过去称为(小学),包括三门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99.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索绪尔)(语言学家名字)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1916年,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00.语言符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点,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101.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部分是(肺),发音体是(声带),共鸣腔包括(口腔)、(鼻腔)、(咽腔)。

102.请用国际音标写出八个基本元音:[ i ]、[ e ]、[ ]、[ a ]、[ u ]、[ o ]、[ ]、[ ]。

103.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属于(自由)变体。

104.词的结构类型体现了词的(组合)关系,最常见最基本的结构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

数学测试题填空题 篇5

BLANK1 BLANK2 BLANK3

A differ profoundly D reverse G distinction B convergent E conventionality H equilibrium

C slightly differentiate F similarity I dissemination

2. Although the legal systems of 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superficially similar, they (i)___in their approaches to and uses of legal reasons: substantive reas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as in England the (ii) ___ is true. This (iii)___ reflects a difference in the visions of law that prevail in the two counties. In England the law has traditionally been viewed as a system of rules; the United States favors a vision of law as an outward expression of the community’s sense of right and justice.

BLANK1 BLANK2 BLANK3

A hamper D circumstantial G incapable B influence E inevitable H determined

C incorporate F neutral I possible

3. Although some censure became (i)___ during the 1980s, Dahl himself seems to support some of such earlier criticism. Although he (ii)___ that some Western intellectuals demand more democracy from polyarchies than is possible, he nevertheless ends his book by asking what changes in structures and consciousness might make political life more (iii)___ in present polyarchies.

BLANK1 BLANK2 BLANK3

A a fixed number of D revolution H reproduction of older ones

B abundant E disease G modification of connections

C minimal F generation I deduction of similarities

4. A major tenet of the neurosciences has been that all neurons (nerve cells) in the brains of vertebrate animals are formed early in development. An adult vertebrate, it was believed, must make do with (i)___ neurons: those lost through (ii)___ or injury are not replaced, and adult learning takes place not through generation of new cells but through (iii)___ among existing ones.

BLANK1 BLANK2 BLANK3

A characterized D monocratic G reveals B subdued E gerontocracic H regrets

C overruled F democratic I approves

5. Evidence that the defendant in a criminal prosecution has a prior conviction may (i)___ jurors to presume the defendant’s guilt, because of their preconception that a person previously convicted of a crime must be inclined toward repeated criminal behavior. That commonly held belief is at least a (ii)___; not all former convicts engage in repeated criminal behavior. Also, jury may give more probative weight than objective analysis would allow to vivid photographic evidence depicting a shooting victim’s wounds, or may (iii)___ the weight of defense testimony that is not delivered in a sufficiently forceful or persuasive manner.

BLANK1 BLANK2 BLANK3

A stimulate D partial distortion of reality G underestimate

B deter E vivid reflection of imagination H exaggerate

C participate F precise calculation of certainty I reflect

6. The usage suggests that the creation and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are not (i)___ but mechanical processes; that the author of any piece of writing is not (ii)___ artist, but merely a laborer who cobbles existing materials (words) into more or less conventional structures. The term deconstruction implies that the text has been put together like a building or a piece of machinery, and that it is in need of being taken apart, not so much in order to (iii)___ it as to demonstrate underlying inadequacies, false assumptions, and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BLANK1 BLANK2 BLANK3

A instructive D a derivative G repair

B literal E an insipid H qualify

C organic F an inspired I construct

7. Most psychologists, perplexed by the feelings they acknowledge are aroused by aesthetic experience, have claimed that these emotions are genuine, but different in kind from nonaesthetic emotions. This, however, is (i)___ rather than an empirical observation and consequently lacks explanatory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Gombrich argues that emotional responses to art are (ii)___; art triggers remembrances of previously experienced emotions. These debates have prompted the psychologist Radford to argue that people do experience real melancholy or joy in responding to art, but that these are (iii)___ responses precisely because people know they are reacting to illusory stimuli.

BLANK1 BLANK2 BLANK3

A a descriptive distinction D vivacious G zealous

B a body of profound knowledge E synonymous H lugubrious

C a valid evidence F ersatz I irrational

8. Until recently many astronomers believed that asteroids travel about the solar system (i)___ satellites. These astronomers assumed this because they considered asteroid-satellite systems inherently (ii)___. Theoreticians could have told them otherwise: even minuscule bodies in the solar system can theoretically have satellites, as long as everything is in proper scale. If a bowling ball were orbiting about the Sun in the asteroid belt, it could have a pebble orbiting it as far away as a few hundred radii (or about 50 meters) (iii)___ the pebble to the Sun’s gravitational pull.

BLANK1 BLANK2 BLANK3

A unaccompanied by D scathing G without losing

B unprecedented by E unstable H before reaping

C unparalleled by F soporific I as well as easing

9.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i)___ political conduc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common crimes that are so (ii)___ from a political act that the entire offense is regarded as political. These crimes, which are called “(iii)___” political offenses, are generally nonextraditable.

BLANK1 BLANK2 BLANK3

A salutary D unpredictable G aristocracy

B equality E general H promotion

C complicated F efficacious I grandiloquence

10. Social democracy is a general ethical ideal, looking to human (i)___ and brotherhood, and inconsistent, in its radical form, with such institutions as the family and (ii)___ property. Democratic government, on the contrary, is merely a means to an end, an (iii)___ for the better and smoother government of certain states at certain junctures. It involves no special ideals of life; it is a question of policy, namely, whether the general interest will be better served by granting all people an equal voice in elections.

BLANK1 BLANK2 BLANK3

A illegal D inseparable G ambiguous

B political E distinct H vague

C licit F capricous I relative

中考数学填空题解题技巧 篇6

答选择题时,必须用合格的2B铅笔填涂,如需要对答案进行修改,应使用绘图橡皮轻擦干净,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透明胶带改错。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二、答题规则与程序

①先选择题、填空题,再做解答题。

②先填涂再解答。

③先易后难。

三、答题位置

按题号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可将需修改的内容划去,然后紧挨在其上方或其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在书写时与正文一样,不能超出该题答题区域的黑色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

四、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要求

《考试说明》中对选择填空题提出的要求是“正确、合理、迅速”,因此,解答的基本策略是: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

稳——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

全——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

活——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

浅谈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策略 篇7

填空题的特点:形态短小精悍, 跨度大, 知识覆盖面广, 考查目标集中, 形式灵活, 答案简短、明确、具体, 评分客观、公正、准确等.

解填空题的基本原则是“须小题小做, 忌小题大做”, 解题的基本策略是“巧做”.快——运算要快, 力戒小题大做;稳——变形要稳, 不可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 力避残缺不齐;活——解题要活, 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 不能粗心大意.

一、数学填空题的解题方法

解填空题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数形结合法、特例法 (特殊值法、特殊函数法、特殊数列法、图形特殊位置法、特殊角法、特殊点法、特殊方程法、特殊模型法) 、转化法、构造法等.

1. 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 利用定义、性质、定理、公式等, 经过变形、推理、计算、判断得到结论的, 称为直接法.它是解填空题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使用直接法解填空题, 要善于通过现象看本质, 自觉地、有意识地采取灵活、简洁的解法.

例1 (2009江苏)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A1, A2, B1, B2为椭圆的四个顶点, F为其右焦点, 直线A1B2与直线B1F相交于点T, 线段OT与椭圆的交点M恰为线段OT的中点,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解析考查椭圆的基本性质, 如顶点、焦点坐标、离心率的计算等, 以及直线的方程.

2. 数形结合法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既分析其代数意义, 又揭示其几何直观, 使数量关系的精确刻画与空间形式的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利用这种结合, 寻找解题思路, 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从而得到解决.依据特殊数量关系所对应的图形位置、特征, 利用图形直观性求解的填空题, 这类问题的几何意义一般较为明显.由于填空题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因而有些问题可以借助于图形, 然后参照图形的形状、位置、性质, 综合图像的特征, 进行直观的分析, 加上简单的运算, 一般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事实上许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与形的结合, 利用图形解题既浅显易懂, 又能节省时间.

例2若函数y=x2-4|x|+5与y=m有四个交点, 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解析只需作出函数y=x2-4|x|+5与y=m的函数图像即可.

函数

由图可知, m的取值范围是 (1, 5) .

3. 特例法

特殊值法在考试中应用起来比较方便, 它的实施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当填空题已知条件中含有某些不确定的量, 但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题设条件中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是一个定值时, 就可以取一个特殊数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特殊关系、特殊数列或特殊函数值来将字母具体化, 把一般形式变为特殊形式.当题目的条件是从一般性的角度给出时, 特例法尤其有效.

下面看几个有关特例法的实例:

例3在△ABC中, ∠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如果a, b, c成等差数列, 则

简析此题中, 所求代数式的值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 只需满足三边成等差数列, 不妨取a=b=c或者取特殊值3, 4, 5等具体数值, 都可解本题.

例说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策略 篇8

一、填空题的特点

因为填空题只需填结果而无需过程,所以其求解的策略是要“快”“巧”“准”。合情推理、优化思路、少算快思是快速准确解答填空题的基本要求。

二、解填空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1.直接解法。直接解法就是从问题的题设出发,利用定义、性质、定理、公式等经过变形、推理、计算、判断得到结果。由于不需要过程,可以跳过一些步骤,为了节约时间,还可以笔算与心算结合。

例1 函数y=√4x-1+2√3-x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

解析:由于y≥0,所以y与y2=11+4√-4x2+13x-3单调性相同,根据x∈[ ,3],不难得出减区间为[ ,3],另外,本题也可用导数法求解。

例2 tan20°+tan40°+√3tan20°·tan40°=________。

解析:将tan60°=tan(40°+20°)展开,得所求的结果为√3。

例3 点M到点A(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

解析:点M到A的距离等于到直线x+4=0的距离,故点M的轨迹是以A为焦点,x=-4为准线的抛物线,其方程为y2=16x。

2.特殊化方法。当填空题的结论唯一或为定值时,可将题中的一般情况(或变量)用特殊情况(或特殊值)代替,从而得得到结果的方法。这里特殊情况可以是特殊数列、特殊直线、特殊函数、特殊角、特殊位置、特殊图形等。

例4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4+a6+a10+a12=240,则a9-a11=

__________。

解析:由于题中对等差数列没有特殊限制,因此可以用常数数列代替,令an=48,应填32。

例5 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为p、q,则+=___。

解析:当PQ垂直于对称轴时,p与q相等,为通径的一半,问题获解。

例6 (2005年全国卷Ⅰ15题)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圆心为O,两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则实数m=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结果一定是常数,因此,可取特殊三角形使问题获解,取以B为直角顶点三角形,易知B与H重合,O为斜边AC的中点,则 。

3.数形结合法。根据题目特点,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借助图形的直观性解题。

例7 已知向量的夹角为60°,

=__________。

解析:令 ,由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知,结合已知条件得,三角形OAB为正三角形,故填5。

例8 当x∈R时,√(x-4)2+9+√(x-1)2+1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从式子的结构形式上看,可将所求的式子看成x轴上的点P(x,0)到M(4,3)和N(1,-1)两点的距离之和,由图形可知MN的长度即为所求。

4.构造法。将原数学问题变成新的数学形式,并借助它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9 如果(1+sin4θ)sinθ>(1+cos4θ)cosθ (0,2π),那么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解析:原不等式两边结构形式一致,可构造函数f(x)=(1+x4)x,由于f'(x)=1+5x4>0,该函数为增函数,结合已知条件得sinθ> cosθ,故θ∈( ,π)。

5.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推理,从而得到结论的方法。

例10 (2008年江苏卷)设△ABC的顶点分别为A(0,a),B(b,0),C(c,0),点P(0,p)为线段AO上一点(异于端点),这里a、b、c、p为非零实数,设直线BP、CP分别于边AC、AB交于点E、F,某同学已正确求得直线OF的方程:( )x+( )y=0,请你完成直线OF的方程: 。

解析:观察图形和方程的结构,利用OE、OF与点B、C的对应关系,运用类比推理易知应填。

上一篇:大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下一篇:雾霾的环保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