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消逝中小学生作文

2024-08-18

行走在消逝中小学生作文(精选12篇)

行走在消逝中小学生作文 篇1

行走在消逝作文

人生是一场繁华的葬礼。

第一季:走过繁华。

Boys: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尽英雄。梦中的江南,是竹箫玉管,奏出历史的乐章,于是怀想,在单调的车轮声中抵达梦幻般的上海参加新概念。那是一个自由的领地,只有常春藤、面包和玫瑰。可是,我们初三了,我们已经向时间表白:黑白颠倒的世界,轻摇细腻的青春已经磨上厚厚的老茧,血色残阳背后才是对纯真年代的渴望。胸吐万丈长虹的男儿也会独倚在海岸边,望着深沉的海水,涓然泪下。

风去竹无声,月归天不明。默默点上一盏心灯,走过一季繁华。

Girls:我们与课本存在着默契,然而在心灵的巷口,有一种寂静。面对镜子,有时怅然若失,时间流过是怎样的容颜?初三,该拥有怎样的自由?我们是公主,但不幼稚,亲情友情爱情乃至师生情,人界仙界魔界乃至浑沌界都蒙上了一层虚伪,长发拂过的蓝天,竟成了疯狂压抑的代名词。AmIblue?AmItrue?嘴角的肌肉已经松懈,拉开弧度竟是这么费劲,墙脚的绿痕化为颓废,到了初三,我们不再是淑女。

走过一季繁华,成长的路要我去涉足,早熟的心扉不仅仅是思念。

第二季:初三的`岁月。

Students:我们翻开书本就想起教学楼的末端,想起老师们的一脸狂态和山似的练习册,感慨着以斤算比本算来得更妥当些罢!曾经天真地认为翻开书就能充满纯真的幻想,然而面对水天一色知识的海洋,我们迷惑了。迷惑在树影交织的尽头,阳光撒下一片,落在空虚的心中,然后沉淀,沉淀在似水流年的伤口,不是鲜红,而是淡蓝的孤寂和忧伤。我们正在过滤,可笑的是,我们把简单的心灵(情)过滤成复杂的心情。初三,喜爱把蓝霉和柠檬mixup,然后摇晃杯子,淡淡地说道,我喜爱复杂。初三,属于我们的花儿落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Teachers: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们的痛楚,因为我们也曾走过那段艰辛的岁月,这是我们万般无奈下的抉择。“春蚕”、“蜡炬”、“粉笔”、“园丁”都离我们远去,“狱卒”才是我们的称谓,其实,我们的责任比孩子们更重大,学生们是一片树林,我们便是高山,学生们是溪流,我们便是汪洋。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压力便是学生们的反抗力,青春年少,有冲动,有渴望,我们宁愿看见他们奋笔疾书的悲伤,也不愿看见他们嬉笑追逐的喜悦,因为,那,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没有理由比学生们付出得更少。

第三季:行走在消逝中

Everyone:我们正在匍匐前进/随时等待一场战役/天边吐露血色的黎明/每个人脸上都是坚毅/清晨震落枯叶的眼睛/那是曾经绿过的影迹/远处幻影的园丁/耕耘着一片凄厉/黎明过后是阳光的碎金/消逝在路迹/行走在消逝中/永不回头地行进/

行走在消逝中 篇2

8月15日

翻开从前的相册,打开以前的日记本,每一张相片,每一个字眼,都是我从童稚走向成熟的见证。

回眸过去,最让我魂牵梦萦的,是幼年生活在乡下,奔跑在田间的那段时光。在童年的记忆中,农村有下个不停的淅沥细雨,有飞舞在菜花丛中的蝴蝶,有黄昏升起的袅袅炊烟,更是有爷爷奶奶那粗糙而又充满了亲情的手,爸爸妈妈那温暖的怀抱。

那时,我记得玩儿得最“疯”的就数春天了。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拿着一只鸟儿般的风筝,蹒跚地走在泥泞的田埂上,幻想着风筝就是我的翅膀,带着我已飞上了蓝天。有时,竟不顾滑倒,不顾溅起来的泥土,不顾妈妈的召唤,疯狂地飞奔向前。我也爱赤脚去淌溪水,尽管顶着蒙蒙细雨,尽管早已弄湿了裤管……儿时最盼望的是立夏。我和小伙伴们时常趴在桌子上,在日历中找寻立夏的日子。到了那一天,我们一起去寻找野炊的原料:新生的蚕豆圆鼓鼓的,马铃薯也长着乒乓球大小的个儿……在搬砖头时、在点火时、在吃“野米饭”时,欢快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每当村子里升起炊烟的时候,我常端起小板凳,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让妈妈给我扎小辫儿,这个时候,爸爸总爱泡上一杯茶,讲他童年的故事。听着爸爸那粗粗的声音,有时我竟会泪流满面。过了一会儿,又会咯咯地笑。那时的世界,仿佛仅仅为我俩而存在……

正是那个时候我喜欢上了涂鸦、写字。即使是只画一棵草一朵花,即使是只写一句“今天玩得真开心”。在画的空白处,用彩笔点满小点,在日记的后面写上“……”,因为还有很多不会画,不会写的。所以当时自己的梦想都是用拼音拼出来的。

渐渐地我长大了,有时我仰望蓝天,想象着回到了过去——我的童年。在我成长的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小小的脚印,时间在成长的路上,正在一点点地消逝……

浙江省平湖市艺术小学六(1)班

行走在消逝间作文 篇3

在崭新的街道中信步而行,目睹着那些永无休止的灯红酒绿,那些川流不息的奔驰、奥迪。那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我觉得似乎在这个时代,速度和更快的速度充斥在肌肤和骨髓,色彩和更炫的色彩则令每一个细胞眼花缭乱。这个时代的魅力好像就是追求速度,速度裹挟着我们往前冲。同时,在第三者眼中,慢下来就是不合时宜,就是逆流而行。于是,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交通事故,似乎是无所不“快”的现状引起了某些精神文明的消逝。

当你为了所谓的“赶时间”而罔顾原则准备闯红灯时,你是否想过迎接你的也许将是一场血淋淋的震撼教育,代价将是你的生命?你是否想过你的行为将导致另一个无辜行人或司机的不幸?当你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而罔顾交通规则,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时,请摸摸自己的良心,它是否还在跳动,审视自己的行为,文明与道德是否还在举手投足间?

闪烁的霓虹背后,又有谁会看到那丝丝脆弱?我听见了脚步沉重的叹息,交通是否文明,出行是否平安的担忧正折射着人性的悲哀。

透过交通行为看人生,我发现了人们的浮躁与空虚。人们常说如果人没有了文明的内涵和底蕴,常常就显示为魂不附体。可见文明于人的重要。因此,我们要让文明常留心间,莫让我们遗忘它的美好。

行走在家和学校两点间固定的轨迹,这一路上,槐树由苍翠蓊郁、花香倾城渐变为萎叶调零、凄冷孤单。新楼成旧楼,新人成旧人。东风的跫音敲醒了多少个春秋,飘逝的落叶苍凉了多少个冬季。我们的生命如指尖滑过的沙粒匆匆消逝,脚步声渐行渐远,但我希望我们所消逝的只是时光,永不消散的是文明的精神。

行走在消逝中小学生作文 篇4

小时候,我总会问一些现在听起来比较幼稚的问题。有一次同妈妈去拉麦子,我坐在车上,妈妈推着车跑,这时我发现路旁的大树却向后跑。我就问:“妈,树为什么倒着往回跑?”妈妈笑了:“因为我们在往前跑。”当时听了不大懂,长大后才知道这是相对运动和所选参照物的问题。于是我明白了,有些东西离我远去。是因为我在前进。

可是我们的友谊,是因为我的前进,它才离我而去吗?当时天真的我以为,我们一辈子都会这样如影相随,甚至不着边幻想我们一起长大,一起工作,一起开心玩到永远。可是时间无情地证明了一切,一切仅仅只是幻想。

相识也许只是偶然,但相聚就倾注一定的真诚和信任。你的沉稳无人能比,你的潇洒也无人匹配,你很特别,特别的让我会倾注太多的泪水,而泪水是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而流。最终我们却因一件小事起了矛盾争执,在这场矛盾之后,你选择了以苦学寄托,而我选择了沉默与逃避,选择了哭泣和伪装。这是真的,曾有多少个夜晚想起此事,我会泪流满面;曾有多少个白天,我们互相注视无语而过,我便偷偷的哭泣。我曾为琼瑶小说中的悲欢离合倾注许多的泪水,也常常躲在无人的角落里独自垂泪。而如今,我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泪水。

现在的我们明显觉得彼此间生疏了许多,两颗心都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只不过方向相反,距离在不断拉长,就像车中的人和路旁的树,总是背道而驰,擦肩而过。不经意间,我已逐渐淡忘了这样一段单纯天真的感情,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但,行走在消逝中,失去的同时,我还收获着。

我失去了儿时门前的玩伴,收获着陪自己共同成长的良师益友;我失去了单纯无忧的童年,收获着成熟自信的.少年锐气;我失去了大胆泼辣的性格,收获着女孩应有的温柔可爱;我失去了儿时无忧的放肆和自由,收获着多人和我同甘共苦。我已然失去了很多,但收获的仍多于失去的。

不用为失去而感到惋惜。应为收获的倍加珍惜。

春弃冬之寂静,迎来生机;夏弃春之新鲜,拥有激情;秋弃夏之热情,收获沉重;冬弃秋之满足,创造考验。四季之所以个性鲜明,是因为它们珍惜收获而不是怀想过去。我们是否也亦当如此?

行走在消逝中 篇5

在江南的山水之乡是看不到这样壮丽的景观的,也仅有在北方,具体地说应当是大西北,才会有如此庄严肃穆的壮景。

在江南,群山遮蔽了视线,在太阳的火线还会灼伤眸子的时候,它就已经被群山,被云层所吞噬了,消失在视线之外了。就在它入墓的前一秒,一毫秒,我们都还是不敢直视它,所以他的浑圆我们仅有耳闻但未目睹了。至于他的火红,他的鲜艳欲滴,我们更是与它无缘了。倘如天气好,我们还是有机会窥视一下它消失在视野之外后反射到在蓝天中漂浮的云层上彩霞。至于他本身的红,本身的艳,我们——南方的娃——只能经过书本上描述的千篇 一律的文字来发挥我们贫瘠的陈旧的想象来一次满足自我的那一点点的欲望。若不是亲身体会,亲眼目睹,怎会想象得到它是如此之神奇呢?

在雄鸡西北的地面上,一个火球正置于天际,没有任何的依托,就那样单单的置在那儿。它也不需要任何的依附,所有的金丝银线对它来说都是一种累赘。也许正应如此,才显出它的庄严,它的肃穆。

你看,如此之令人震惊的火球它也在慢慢的滑落。渐渐地,陷入了灰暗的云层中,那六分之一的火球已变得暗红,黄褐色了,它不再那样的鲜艳了,它已经变得暗沉了。慢慢地坠,慢慢地落;缓缓地行走,渐渐地消失。哦,已经消失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了——噢,原先太阳也在消逝中——只剩下一小半……仅有一条光弧了,以致最终彻底的完全的消失在了黑魆魆的天际。一轮挂在东边天际的圆盘借着它的余晖又把人间洒满了皎洁迷蒙的月光。

行走在消逝中 篇6

鞋的故事

文/孙 犁

我幼小时穿的鞋,是母亲做。上小学时,是叔母做,叔母的针线活好,做的鞋我爱穿。结婚以后,当然是爱人做。现在老了,买的鞋总觉得穿着别扭。想弄一双家做鞋,住在这个大城市,离老家又远,没有办法。

在我这里帮忙做饭的柳嫂,是会做针线的,但她里里外外很忙,不好求她。有一年,她的小妹妹从老家来了。听说是要结婚,到这里置办陪送。有时闲下来,柳嫂和我说了不少这个小妹妹的故事。她家很穷苦。她这个小妹妹叫小书绫,因为她最小。在家时,姐姐带小妹妹去浇地,一浇浇到天黑。地里有一座坟,坟头上有很大的狐狸洞,棺木的一端露在外面,白天看着都害怕。天一黑,小书绫就紧抓着姐姐的后衣襟,姐姐走一步,她就跟一步,闹着回家。现在大了,小书绫却很有心计。婆家是自己找的,定婚以前,她还亲自到婆家私访一次。定婚以后,她除拼命织席以外,还到山沟里去教人家织席。吃带沙子的饭,一个月也不过挣二十元。

我听了以后,很受感动。我有大半辈子在农村度过,对农村女孩子的勤快劳动,质朴聪明,有很深的印象,对她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柳嫂在我这里帮忙,时间很长了。用人就要做人情。我说:“你妹妹结婚,我想送她一些礼物。请你把这点钱带给她,看她还缺什么,叫她自己去买吧!”

柳嫂客气了几句,接受了我的馈赠。过了一个月,妹妹的嫁妆操办好了,在回去的前一天,柳嫂把她带了来。这女孩子身材长得很匀称,像农村的多数女孩子一样,她的额头上,过早地有了几条不太明显的皱纹。她脸面清秀,嘴唇稍厚一些,嘴角上总是带有一点微笑。她看人时,好斜视,却使人感到有一种深情。

我对她表示欢迎,并叫柳嫂去买一些菜,招待她吃饭,柳嫂又客气了几句,把稀饭煮上以后,还是提起篮子出去了。

小书绫坐在炉子旁边,平日她姐姐坐的那个位置上,看着煮稀饭的锅。我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你给了我那么多钱,”她安定下来以后,慢慢地说,“我又帮不了你什么忙。”

“怎么帮不了?”我笑着说,“以后我走到那里,你能不给我做顿饭吃?”

“我给你做什么吃呀?”女孩子斜视了我一眼。

“你可以给我做一碗面条。”我说。

我看出,女孩子已经把她的一部分嫁妆穿在身上。她低头撩了撩衣襟说:

“我把你给的钱,买了一件这样的衣服。我也不会说,我怎么谢承你呢?”

我没有看准她究竟买了一件什么衣服,因为那是一件内衣。我忽然想起鞋的事,就半开玩笑地说:“你能不能给我做一双便鞋呢?”

这时她姐姐买菜回来了。她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只是很注意地看了看我伸出的脚。

告别的时候,她的姐姐帮她穿好大衣,箍好围巾,理好鬓发。在灯光之下,这女孩子显得非常漂亮,完全像一个新娘,给我留下了容光照人、不可逼视的印象。

过春节时,柳嫂回了一趟老家,带回来妹妹给我做的鞋。她一边打开包,一边说:“活儿做得精致极了,下了功夫哩。你快穿穿试试。”

我喜出望外,可惜鞋做得太小了。我懊悔地说:“我短了一句话,告诉她往大里做就好了。我当时有一搭没一搭,没想她真给做了。”

“我拿到街上,叫人家给拍打拍打,也许可以穿。”柳嫂说。拍打以后,勉强能穿了。谁知穿了不到两天,一个大脚趾就瘀了血。我还不死心,又当拖鞋穿了一夏天。

我还是没有合适的鞋穿。这两年柳嫂不断听到小书绫的消息:她结了婚,生了一个孩子,还是拼命织席,准备盖新房。柳嫂说:“要不,就再叫小书绫给你做一双,这次告诉她做大些就是了。”

我说:“人家有孩子,很忙,不要再去麻烦了。”

柳嫂为人慷慨,好大喜功,终于买了鞋面,写了信,寄去了。现在又到了冬天,我的屋里又升起了炉子。柳嫂的母亲从老家来,带来了小书绫给我做的第二双鞋,穿着很松快,我很满意。柳嫂有些不满地说:“这活儿做得太粗了,远不如上一次。”我想:小书绫上次给我做鞋,是感激之情,这次是情面之情。做了来就很不容易了。我默默地把鞋收好,放到柜子里,和第一双放在一起。

柳嫂又说:“小书绫过日子心胜,她男人整天出去贩卖东西。听我母亲说,这双鞋还是她站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孩子,一针一线给你做成的哩。眼前,就是农村,也没有人再穿家做鞋了,材料、针线都不好找了。”

她说的都是真情。我们这一代人死了以后,这种鞋就不存在了,长期走过的那条饥饿贫穷、艰难险阻、山穷水尽的道路,也就消失了。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小书绫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甜蜜美满的。

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淳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

[品鉴]

散文《鞋的故事》写的是家常琐事,语言也朴实无华,但它蕴藏着深层的哲理意蕴和强大的感发力量,是一篇思想和艺术都臻于“化境”的佳作。

文中的鞋和人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质朴、本真、不加雕饰,即写作对象为美好的物与人。文章围绕作家与小书绫之间有关鞋的故事,表达了对物质文明进步下农村女孩子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文章结尾写道:“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淳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这句话起着升华主题的作用。作家用了“也许”这个语气不确定的词,其含义是相当丰富的,期望之中隐含着淡淡的忧虑:但愿美好的自然风光,人类美丽的心灵、淳朴的品格,不会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生存际遇的改变而丧失,即“对人的改变表达忧思”。

谁人故乡不沦陷

文/熊培云

“我刚刚离开我的摇篮,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大约在两百多年前,当夏多布里昂回到湿漉漉的布列塔尼故乡时,曾经这样感慨。因为在那里,作家再也寻找不到“儿时的圣马洛”了,小时候曾在船舶的缆索间玩耍,现在港内看不到船;而自己出生时的公馆也已经变成了旅店。故乡,游子梦里的天堂,和作家远去的岁月一起,一去不返。

……

和夏多布里昂不同的是,在我的疼痛里不仅有失去故土的惆怅,更有失去故土的羞耻。一切是那么猝不及防地发生了,而且是在一个风平浪静的年代里,这里没有硝烟蔽日的战争,没有饿断人肠的饥荒,更没有手握刺刀一进村子就牵猪抢鸡的日本兵。

我在江南乡下生长了17年,和我的农民父亲一样,曾经向往城市没有泥水的生活。然而当我终于提着笔杆子进城,发现这里不过住着一群有房屋没家园的可怜虫。只有乡村,才是游子栖息灵魂与双足的地方。疲惫的时候,我不必像城里人一样去桑拿房、歌舞厅,我只要买张还乡的车票便可以了。回到村子里,就像回到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那艘轮船之上。望着童年的老房子,无论在外面的世界有多少挫折困苦,即使失去一切,都有信心从头再来。又因为,我原本一无所有,或者我并不需要那么多。不幸的是,2000年以后,当老家的房屋被移民建镇的风潮彻底淹没时,我栖居乡村的信心与骄傲已荡然无存。曾经生养我的村庄如今变成一片废墟,我从此成了一个在心灵上既没有城市又失去了村庄的流浪汉……

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此后几年间在老家发生的一件事比拆房子还要严重,那就是村子里的一些古树被远道而来的树贩子连根盘走。坦率说,尽管我也时常遭遇人生的挫折,但很少失去内心的安宁。然而,当我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老家的古树早在几年前便被人强买一空,其时内心不可不谓翻江倒海,无以诉说。

我曾经看过一部名为《柠檬树》(Lemon Tree)的以色列电影:巴勒斯坦女果园主萨玛,为了保卫自己的果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新邻居、以色列国防部长告上法庭,因为以色列当局出于安全考虑要砍她的果树。尽管以色列当局表示将给予萨玛足额的补偿,但在她看来,这些柠檬树不仅有自己的记忆和生命,同时也是她与父亲甜蜜生活的见证者与给予者,而这一切是任何钱财都无法补偿的。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有一些难以割舍的人与事。对于我来说,最能牵动我的故乡之物,便是村边晒场上的那棵老树。它有几十米高,不仅在我孩提时代给了我昂扬挺拔的斗志,同样见证了这个村庄的几百年历史;而当我有朝一日离开故土、远足他乡,它又是那样温情满满,成为游子望乡之时的归所。就像《乱世佳人》里陶乐庄园里的大树,总会让离乱中的孩子挂念,梦萦魂牵。

没有树,土地会失去灵魂。在我眼里,晒场边上这棵高大挺拔的古树之于这个村庄的价值,无异于方尖碑之于协和广场,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即使是出于审美或者某种心理层面的需要,它也应该永远留存。记忆中,这棵大树同时支撑起了这个村庄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在耕作季节,劳累的人们多会在这里休息、闲聊,而那些伸出地面的巨大树根也为大家提供了天然的长条板凳。据村里的老人们说,早在几代以前,曾经有人想卖掉这棵树,一位有公益心的老人便自己掏了钱将这棵树买了下来,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忙完农活时有个好地方乘凉。

就是这样一棵古树,被树贩子里应外合,名义上以“2000元”(最初是1000元)的价格在光天化日之下连根刨出,然后运走。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经在这棵大树旁,边收割水稻,边听崔健的《一无所有》,与父母在田间地头忙着“双抢”。而现在,虽然表面上我在城市里过得意气风发,掸去了泥土,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心底的家园。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离开乡村的游子写下了“故乡沦陷”的文字。他们站在中国与世界的不同地方发问——为什么我们曾经“热爱的故乡”,变成了一个自己不愿回去或回不去的地方?

[品鉴]

《谁人故乡不沦陷》夹叙夹议地述说了一种对故乡“沦陷”的担忧和思考。“沦陷”一般指领土或国土被敌人占领,作者特用“沦陷”一词表示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遭受的破坏,其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味:在作者看来,故乡现在的生存状态是惨烈的。一个于他而言,同时是地理指向、物质指向和心灵指向的乡村,因为移民建镇的风潮而变成废墟,这种惆怅有如亲眼看到家园国土在战火中一寸寸失守,因此故乡的“沦陷”首先是令人沉痛的。对此,作者援引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话“我刚刚离开我的摇篮,世界已经面目全非”来注解这种感受。但同时,作者也点出两者的差异:“在我的疼痛里不仅有失去故土的惆怅,更有失去故土的羞耻。”在一个没有战争与饥荒的平静年代里,故乡“沦陷”的背后包含的是短浅利益的驱动,象征故乡之物的老树被树贩子连根盘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作者看来,老树之于村庄的意义是与方尖碑、埃菲尔铁塔一样带有美学需求、历史意味和精神寄托的。

文章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叙述了作者的真实经历,其中巧妙穿插了许多文学、电影、建筑等方面的例子,一方面使文章亲切可感,另一方面也使故乡“沦陷”超越时空,成为了天下游子共同关心的话题,从而加强了文章叩问的力度和思考的深刻性。

时 光 沙 漠

文/叶倾城

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

是多年前,在小三峡。大宁河水青青如雨,船只驶过后的水面,浪花涌动,波光激激,似风中不断抖动的大幅丝绸。两岸苍翠欲滴的山,缓缓围拢,仿佛近在咫尺,伸手便可以触及。而在山的最高处,有我从没见过的最干净最高远的天空。

这样的水色山色天色,让大二女生简单的心,在刹那间便蓄满了山的青和水的蓝,心里的震动,一直一直地波光潋滟。

然而回头间我发现,同船的大部分旅客都睡着了。水光阳光的阴影在他们的脸上交织,他们却睡得莫知莫觉,好像他们高额的旅游费用就是用来睡觉的。

不懂得那些熟睡的脸孔,不明白如此的美色当前,怎么竟会有人无动于衷,因而不解里便包含了鄙夷,想:有些人或许天生对美没有感觉,他们的灵魂迟钝。

今年夏天,很偶然的机会,我去了毛乌素沙漠,最后几天,宣布要到一个叫红碱淖的地方。

淖,是蒙古语中湖的意思;碱,表示水质含碱;红,晚霞中湖水的颜色吧。红碱淖,便是沙漠中的一个大湖。

初听时便是无法出声的惊奇:沙漠与水的距离,应该是比天堂离地狱的距离更远的吧;沙漠中的湖泊,也应该比患难中的爱情更为珍贵的吧。我听见自己心里无法抗拒的渴望。

便去了。穿过沙漠,到处都是深坑和巨大的裂缝,仿佛曾经天崩地裂留下的遗迹,面包车躲着这些坑,找最像路的地方走,一路颠簸,卷起漫天的沙尘,窗外,是高原上格外毒辣炽热的阳光,劈头盖脸地射过来。我整整坐了一天的车,满身满脸的灰沙,疲倦到了极点。然而想着那湖,想象着它如深闺女子的寂寞与华美,觉得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那湖,是真的美丽。

我们到达的时候是黄昏。夕阳西下,风起云动,满天彩霞倒映在湖水里,仿佛半个湖都在燃烧变幻,而另外半个湖,却仍是海的安静蔚蓝——红碱淖,竟是出乎意料的大,一眼望不到尽头。当我走向湖边,金色的细砂磨着我的足心,咸而湿润的风掠过我凝结了沙块的发,在我的面前静静呈现的,是海一样广大的红碱淖,而我的背后,依然是落寞的黄沙。

我明明确知这是大自然的神迹,我明明清楚第二天就要离去,我明明被它的美丽深深撼动——但是坐在湖边,我努力睁大眼睛,却仍然不可抗拒地睡着了。等我惊醒的时候天当然已经黑了。就在我后悔不迭而且深深自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小三峡的船上,我曾经对那些睡着了的游客投去怎样的眼光。

并不是红碱淖的美远逊于小三峡,只是当年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隔了四年的时光。时光,将当年心中充满爱和美的幻想的大学女生,变成了一个最平凡的女人。

年轻时代的心,是水晶做的,只要一点点光的照耀,就可以立即折射出万道瑰丽的七彩光环。可是那样的心,在生活里到处遇到的都是利器和棱角,即使不至于破碎,也渐渐地布满擦伤的痕迹,被磨得起毛,永远失去了它的晶莹。

童年时心爱的游戏,被第一朵玫瑰点缀过的青春,所有单纯快乐的喜悦,不都是这样,被我们遗忘在时光的背后,再也不能捡拾吗?而即使一切可以重来,又要到时间的哪个角落,才能找回那个打了一个学期工攒路费,甘心吃一路方便面,却仍然心中喜悦,被美深深蛊惑的女孩呢?所以注定了错过,就像盲人注定要错过每一朵花。

入夜的红碱淖有深紫柔软的天空,面对着那大片模糊的湖水,我深深地知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有当年初遇小三峡的心动,就好像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最初的恋情。

夜越来越深了,我起身回房,路上,听见遥远的地方有风的声音,那是从沙漠里传来的吧。而我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

[品鉴]

这是一篇构思新巧的优秀散文。一看到题目“时光沙漠”,不由心生疑问:是把“时光”比作“沙漠”吗?也就是说,标题即设下了悬疑。文章先描写“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这段经历,通读全文便不难发现,这样处理,与后文写“我”风尘仆仆、费尽心力到达红碱淖,面对红碱淖美景竟然睡着了作对比,不仅表达了“我”对自己昔日无知的愧疚,更揭示出随着时光流逝,人的感情变得迟钝、心灵不再如年轻时敏感的主题。而从结构上看,“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一语,与第十二段的“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小三峡的船上,我曾经对那些睡着了的游客投去怎样的眼光”遥相呼应。

同时,这又是一篇内蕴深刻的佳作。比如篇末处说“而我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句中“时光的沙漠”实际指的是随着时间流逝,年轻时代单纯的心因生活的磨砺而变得粗糙起来。作者有关时光真的可以让人心少一分感动,让人生变得苍白而缺少美丽色彩的感慨,可谓“新异的滋味和独得的秘密”(朱自清先生语)。

行走在消逝中 篇7

时光是什么?

时光还是一个教师。

不忘恩师。他教导了我们千千万万个道理;他引领着我们亲自体会了“不听时光言,吃亏在眼前”的原因;他教会了我们好好做事,抓紧时光,这天的事这天做,若推到明天,将会得到最严重的惩罚;最重要的是,他告诉我们,人类行走在消逝中,聪明的人会去做“愚蠢的事”,愚蠢的人却自作主张地做“聪明事”。他说期望我们都去做“愚蠢的事”。有人天真地提出为什么,他笑着和我们说:“如果你很穷,却看见一个可怜的老人,你会去帮忙他吗?”

“当然!”我们一齐说道。

“噢,你们都是愚蠢的人,我喜欢你们!”

于是,我们在有空时,都会帮忙他人。长大了,渐渐明白什么是“消逝”了,却更加坚定了助人为乐的信念。

行走在消逝中啊,你看不见时光。

行走在消逝中啊,你看得见时光。

怎样样?你打算用你剩余的时光来干什么呢?游手好闲?吃喝玩乐?还是……

心情随笔:行走在消逝中 篇8

总爱说,人生就如一条路。从我们一来到这世界就开始行走,从毫无站的能力到一点点地学会站立,从摇晃的步伐到逐渐的稳健,从沉稳的脚步跨向衰老,走到人生的尽头。

这一路,有人说漫长,也有人说短暂;有人说忙碌,也有人说悠闲;有人说残酷,也有人说仁慈,有人说坎坷,也有人说顺利……

更有人说,人生是风景,我们边走边欣赏。

每一个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让我们看到现实;每一次成长的经历,让我们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的滋味;每一次跌倒爬起,让我们清楚了自己的能力与毅力;每一次成功,让我们体会了人生的美丽;每一个美好的诞生,则让我们看见了人生之灿烂。

这些风景都是我们用心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才能欣赏到的一切。

这一路我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停留,因为时间的步伐在无时无刻地催促着,未来的路,还需要我们用更稳健的步伐去跨过。

这些风景我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回过头去看,因为眼前的一切已足够我们忙碌,未来的风景,还需要我们用更宽阔的视觉去欣赏。

我们在跨步中成长,我们在欣赏风景中丰富阅历,我们在边走边欣赏中学会了面对得与失,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学会珍惜眼前正拥有的一切,学会珍惜未来即将遇见的一切……

在记忆深处消逝作文 篇9

而如今,我却更陶醉于“亚当夏娃”的飘逸浪漫,更迷恋奥斯卡金奖的雍容华贵,也更沉醉于迪斯科的动感十足.……在某一个角落,被遗忘的文化在不知不觉的搁浅,我欣然的接受着西方文化的高贵典雅,却忘记了东方文化的深沉韵味.

有一天,当我猛然想起在那个忧伤的江畔,屈原饮恨投江,今天我们用龙舟去悼念,在那个繁灯的夜晚,我们吃着元宵品味过去的时光…….我才意识到,记忆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在不经意间离我而去了.

行走在路上作文 篇10

(一)厌倦了灯红酒绿的喧嚣,车水马龙的嘈杂,人来人往的拥堵,尔虞我诈的险恶。总喜欢,背上行囊,行走在路上。

懒懒的坐在列车上。或听听音乐,享受这难得的独特;或看看车窗外飞逝的风景,向右走的她,和向左走的他;偶尔四处走走,听人们交谈的南腔北调;每每有感之处,提一只笔,一张纸,写下些什么„„非常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是啊,此时难道你还会问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到何处去?

从来都不带相机出门,尽管有好多风景,仅靠记忆或许记不住。其实当你真正地在品尝一次旅行的时候,你会发现,旅行早已不是简单的几张可以炫耀的照片了。照片是死的,自从快门声响起的那一刻起,一切便给这声惨叫化作乌有。只愿,用记忆做底片,录一部永恒的真实的剧。当有一天,我老了,靠在摇椅上,一杯浓咖啡,回忆那些即将遗失的美好。

然而,就算不想问自己目的地在哪儿,终点也将会不期而遇。或许在如梦初醒的时候,我们怅然。有些事情,无论在现实,还是在回忆里,都已不能再来过了。

行走在路上作文

(二)“叮叮叮,叮叮叮„„”放学了,同学们欢呼着,我也飞快地向家的方向冲去。

跑着跑着,我飞快的脚步突然缓慢起来,再是完全停下来。

那行人繁多的步行街头,跪着一个衣衫不整而面容憔悴的母亲,她怀里抱着一个一两岁的小孩。

我想:“这肯定是一对家境贫寒的母子,要不然怎么会沦落到母亲上街头乞讨呢?嗨,太可怜了„„”

再看看旁边的一个小铁罐里,仅仅只放着街上行人施舍的几个硬币。

一阵寒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寒颤,缩了缩脖子,把手放在口袋里,()再次把目光投向那位母亲,她也明显感到了一阵寒意,只见她直立起身子,把有些凌乱的衣服再次拉了拉,裹紧了耗资的身子。寒风丝毫没有打扰孩子甜美的梦。“在这天气异常寒冷的情况下,这位母亲为什么还会跪在街头乞讨呢?哦!对了,她也许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好好或下去。”我心中默默想着。

我一边沉思,一边不知不觉向家的方向移动脚步。突然听见背后“碰„„”的一声响,我不由回头看了看。我呆住了,一个差不多五六岁的小姑娘把一枚光闪闪的硬币轻轻地放在那位正在乞讨的母亲身旁的铁罐里。随后,我又听见了那为母亲那句对小姑娘说的“谢谢”。

小姑娘走了,她迈着轻盈的脚步走了;而我却挪动像灌了铅似的脚再次转过身走到了那位母亲身旁。

看看这位亲期望的目光,看看这位母亲怀里小孩熟睡的面庞,再想想刚才的那一幕,我也把口袋里仅有的五角钱轻轻地放在那聚集着多人爱心的铁罐里。然而,我也听见了那位母亲发自肺腑的一句话——“谢谢”。

我笑了。

行走在路上作文

(三)走在车如流水人如龙的街头,一个人独自前行,心里有一丝的冰冷,这么多年了在不断开始,不断启程,不能回首。

虽然寂寞常常侵入心灵,却不能轻易停下脚步,匆匆忙忙的人群,看不清真实的表情,我们依然要昂着头,依然要面带微笑,虽然可能心早已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当梦想走出现实,发现已经跋涉了太久,心似乎再也承受不起重重的负荷。眼睛凄迷成雾,渺渺茫茫看不到来时的路,伪装的坚强外表下面,其实很多人都很脆弱。也想让泪水成河,却不肯舍弃自尊与冷傲,在没有停歇的艰辛中,不停地赶路,风雨兼程,把温情揉碎在自己的手里,把眼泪流淌在自己的心底。

虽然可能不需要海誓山盟,但人生需要承诺,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应该付出真心与真诚。走过千山万水,体会到瞬间就是永远;寻回千遍万遍,知道心才是最好的停泊。也许有的人一生之中都在寻寻觅觅,却没有一个最好的结果。可是,我们不总是快乐,偶尔欢跃,象昙花一现的绚丽,其实已是珍贵。人生本来很短,不能让光阴流逝的那一刻尽是苦涩。冬日乍暖还寒的午后,一个人流连在长长的大街,没有想去的方向,也没有太注目的风景,心已经不再记住那些伤口。

走在路上,走在自己的路上,岁月赐予收获,也赠送我们失落,手紧紧地相握,自己温暖自己,人不能伤心得太久,否则就再也找不到释怀的借口。阳光还是那么灿烂,穿透我的目光,穿透心底的伤,其实我们真的不能辜负这大好时光,真的没有理由让幸福流走。

行走,在路上作文 篇11

从那条小胡同开始,与酷寒一直“厮杀”到略为繁华的商场门口,踱着步子,不觉抬头张望几眼,终于在一个角落中发现了一个卖冰糖葫芦的铺子,我连忙走过去,“老奶奶,我要一串冰糖葫芦!”卖东西的,是一位老奶奶,或许是因为今天零下的温度,她用围巾、帽子和头罩把脸部捂得严严实实,可那双眼睛以及刻在黝黑皮肤上的沧桑皱纹依旧透露出一种慈爱与亲切感。“好的!小姑娘,给你糖葫芦!”我忙接过来,张开嘴就要吃,不料,竟被老奶奶拦下,“哎呀,先别吃先别吃!”老奶奶皱着眉头,“小姑娘呀,外面太冷了,风又大,在外面吃肚子会疼的!俺给你找一个袋,你装起来回家吃……”

听到这真诚朴实的话语,我不禁一愣,我本与她素不相识,她却可以为一个陌生女孩担心……

老奶奶皱眉的表情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在冬日里、在心中,为我架起火炉,送来阵阵暖意……

周末,与姐姐一同散步,在路上,一个身影引起我的注意。

她低着头,弯着腰,拿着一把甚至比自己都庞大的扫帚,一下、一下地扫着厚厚的积雪。在我看她正出神时,两个食品袋飘进视线,原来是一个顽皮的男孩随手丢的垃圾,“人家辛辛苦苦扫地,你凭什么随手扔食品袋呀?你扔的倒容易,可扫起来却很辛苦啊!”我很愤怒,正想训斥男孩时,眼前的一幕却让我为之震惊,清洁工阿姨只是默默地、无声地把垃圾扫了起来,没有不满地抱怨,没有愤怒的训斥,只是理所当然似地承受了一切……

她那渺小、疲惫的背影使我念念不忘,那一刻,心中好似打翻了一瓶醋,又恰好洒在那最柔软的地方,心酸与感动弥漫在心中……

最平凡的生命,却有最宝贵的精神,最简单的生活,却能为他人送去感动与温暖……

我仍在路上。

花开花落,春去秋来。

抬头、回眸、转身。

看着那些平凡的人们。

行走在…作文500字 篇12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行走,从盘古开天地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一段段精彩的历史,漫长的或短暂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简单的或复杂的:一个个浓墨重彩的任人物,高尚的或卑鄙的……都在我面前一一呈现。漫漫五千年的变迁,无数人在历史的舞台上来了又去,最终成为遥远的过往。走进这本书,我仿佛感受到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亲眼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变更。这是一次历史的旅程。

在《小王子》中行走,我跟随小王子的步伐,在浩瀚的宇宙中,从一颗行星走向另一颗行星,遇见各种奇怪的人,他们都因为各种事情而烦心。找不到快乐的小王子,最终来到了地球,降落在撒哈拉沙漠上,与作者――一位飞行员相遇。他们的心灵一点一点交汇,我也与他们一起,重温天真与感动。这是一次童话的旅程,每个人都能在这个格外童真、充满童趣的世界里荡涤心灵、返璞归真。

在诗词中行走,我细细品味唐诗宋词的古典书韵,或与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一同出游,抑或在被雨水打湿的秋天倾听诗人的心灵絮语。诗词中的场景如一幅幅水墨画,人在画中行,这是一次诗意的旅程。

上一篇:女人要学会认错下一篇:成长的浪花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