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权转让协议

2024-10-04

受益权转让协议(精选7篇)

受益权转让协议 篇1

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

合同编号:

出让人: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件号码:

(法人填写营业执照注册号或组织机构代码): 住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E-mail:

邮编:

受让人: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件号码:

(法人填写营业执照注册号或组织机构代码): 住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E-mail:

邮编:

受 托 人:信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职务:董事长 住所地:))

—1—

鉴于:

一、出让人作为**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股权收益权投资单一资金信

托”(以下简称“该信托”)号资金信托合同

(下称“资金信托合同”)项下的信托受益人,持有资金信托合同项下

100%的信托受益权(对应原始信托资金人民币万元所占权益);

二、出让人同意将其所持信托受益权中的100%有偿转让给受让人,受

让人亦同意受让该部分的信托受益权。

为此,双方基于平等协商、互利互惠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条款,以

兹共同遵守。

第一条 定义

除本协议另有约定之外,本协议中所使用的专用术语同**信托有限公司号资金信托合同中所使用的专用术语具有相同的定义。

第二条信托受益权转让

出让人同意将其合法持有的**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号资金信托合同项下的信托受益权中的100%(对应原始信托资金人民币万元所占权益)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同

意受让该等信托受益权。

第三条 出让人陈述与保证

1、出让人是所转让信托受益权的合法所有人。截至签署本协议之日,该等信托受益权上均无设定任何担保权益及第三者权益。

2、出让人已经取得向受让人转让所持有的 100 %信托受益权所需的各

项授权和批准。

3、出让人将积极签署一切必要文件和积极履行一切必要行为(包括但

— —

2不限于在资金信托合同的受托人处办理有关的信托受益权过户手续等)以促使本协议项下的信托受益权转让行为顺利进行。

4、出让人保证不从事任何违反本条陈述与保证或者影响本协议效力的行为。

第四条 受让人的陈述与保证

1、受让人按照本协议约定的条件支付全部信托受益权转让价款。

2、受让人已经取得受让出让人所持有的 100 %信托受益权所需的各项授权和批准。

3、受让人指定信托利益收付账户如下:

开户银行:

账户名称:

银行账号:

4、受让人将积极签署一切必要文件和积极履行一切必要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在资金信托合同的受托人处办理有关的信托受益权过户手续等)以促使本协议项下的信托受益权转让行为顺利进行。

5、受让人保证不从事任何违反本条陈述与保证或者影响本协议效力的行为。

第五条 转让日及转让登记

1、本次信托受益权转让日期为年月日。

2、出让人转让信托受益权,应按资金信托合同约定,持其享有受益权的证明文件和受益权转让申请书、受益权转让协议,与受让人共同到信托受托人处办理转让登记手续。

第六条 转让价格及付款方式

1、本次信托受益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万元整。

—3—

2、全部转让款由受让人在本协议生效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支付给出让人。

3、转让价格可包含溢价,由双方协商确定。

4、其他约定:无。

第七条 信托利益分配1、100%信托受益权转让的,该信托合同项下尚未分配的信托利益归受让人所有并按信托计划说明书约定于信托利益分配时取得。

2、部分信托受益权转让的,受让人按受让份额的所占比例享有尚未分配的信托利益,按信托文件约定于信托利益分配时取得。

3、该信托计划的预计年收益率为%。

4、其他约定:无。

第八条权利、义务

1、从信托受益权转让日起,出让人依据所转让的信托受益权所享有的一切权益转由受让人享有。转让方转让标的信托受益权时,其依据《信托合同》享有的相应的委托人权利义务与标的信托受益权同时转移至受让方。

2、从信托受益权转让日起,受让人作为号资金信托合同的受益人承担信托文件规定的义务。

第九条税费

有关办理信托受益权转让的任何手续费、登记费等相关税费用由合同各方依法律及行政法规及有关合同的规定各自承担。

第十条 违约责任

如果一方未履行其在本协议项下的任何义务,该方即被视为违约。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足额赔偿。

第十一条 法律的适用和争议解决

— —

41、本协议的订立、执行、效力及解释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合同各方在本协议的解释及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协议的附件

1、本协议的附表、附件以及有关本协议的任何书面补充说明声明及修改是本协议不可分割的部分,与本协议有同等法律效力。

2、任何对本协议及附件的修改、补充须以明确书面方式做出,方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 协议的生效

1、本协议由出让人、受让人签字盖章后生效。

2、本协议一式四份,出让人、受让人、受托人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出让人:受让人:

(签章)(签章)

本协议于年月日于签署。

—5—

— —6

受益权转让协议 篇2

一、美国APA转让定价方法的应用

(一) APA转让定价方法的分类

美国自1991年实施APA以来, 按正常交易原则对关联企业交易进行调整的方法较多,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方法:一类是以交易为基础的方法——比较价格法, 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价法等;另一类是以利润为基础的方法——比较利润法, 包括可比利润法、利润分成法等。对其转让定价方法的实践情况进行汇总, 如表1所示。

(二) APA转让定价方法的特点

根据表1, 可以发现APA转让定价方法的特点包括:一是比较利润法的使用数量超过比较价格法。从1991年以来, 比较利润法使用数量是比较价格法的1.95倍, 自2000年以来, 除2002年外, 各年比较利润法使用数量都超过了比较价格法。二是在比较价格法中, 成本加价法采用数量最多, 居二、三位的分别是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和再销售价格法。自1991年来, 成本加价法的总数 (244) 远超过了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和再销售法的总数 (163) , 证明该方法比后两种方法应用的更加广泛。三是在比较利润法中, 可比利润法采用数量最多, 它是美国1994年修改转让定价规章时新加入的方法, 利润分成法次之。

二、转让定价方法应用情况的原因分析

(一) 应用比较利润法超过比较价格法的原因

一是比较价格法在现实采用过程中存在困难。从APA理论和原则两方面看, 比较价格法是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 但以非关联企业之间交易数据为基础的比较价格法, 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用的可比价格, 其可靠性程度取决于受控交易与非受控交易之间的可比程度, 可比性越高可靠性越强。但由于一些原因, 导致这种可比程度较低, 从而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主要有: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同于完全独立企业之间的交易, 作为参照的非受控交易与作为调整对象的受控交易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存在一些只在关联企业内部进行而独立企业之间不会进行的交易, 很难找到适用的可比价格;美国APA中关联方间关系的性质适于应用比较利润法, 关联企业间的交易经常具有独特性, 关联企业间经常共同开发无形资产, 开发的成本需要在各企业间进行适当分配;纳税人负有拟采用转让定价方法的举证责任, APA需要付出成本和时间, 纳税人的关联交易一般都是非常规方法所能解决的, 而比较利润法的较多应用, 也正是这种非常规性的一种反映。二是1994年美国新的转让定价税制规定了最优法原则。此前规则中对调整转让定价的具体方法, 规定了优先顺序, 其中可比非受控价格法为第一选择, 其次为再销售价格法或成本加价法, 而这些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则被排在第三顺序。1994年新规则改变了这一规定, 认为某些类型的交易并不和特定的方法相对应, 对于具体的情况, 需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这使得转让定价方法的确定有了很大的灵活性。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方都同意灵活的方法安排, 这也是预约定价协议实行的初衷, 避免了事后调整所带来的争议。三是比较利润法适应了美国转让定价税制的需要。该法的大量适用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二十世纪90年代后, 跨国公司的结构与内部交易活动日趋复杂, 内部交易所占整个公司交易的比例越来越高, 且难以在外部市场上找到可比交易, 比较价格法的适用越来越困难;外国企业在美国境内的直接投资迅速增加, 若通过转让定价将利润转到国外, 美国的税基将受到严重侵蚀, 比较利润法是提高美国跨国公司所得税的一个有效办法;比较利润法从比较具体交易项目的利润入手, 反证交易定价的不合理, 并将不正常的应税所得调整为正常的应税所得, 能排除功能等差异对可比性的影响, 因而容易被使用者接受。

(二) 比较价格法中各方法结构的原因

一是关于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应用情况的原因。该法依赖于产品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分析。在签订APA时, 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需要紧密合作, 以便找到最适合的参照物。根据APA实践,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大部分都是内部交易的可比性, 由于很难找到与受控交易非常类似而不对价格产生影响的产品, 再加上非受控交易的资料获得往往涉及到商业秘密, 因此在实践中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所适用比例不高。二是成本加价法与再销售价格法应用情况的原因。与可比非受控价格法相比, 这两种方法对产品的可比性要求较低, 更依赖于功能分析和会计方法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程度。在APA中, 成本加价法采用数量相对较多,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关联买方与关联卖方之间的交易并没有可比非受控交易, 且关联买方在购进产品后作进一步加工然后出售的情况下, 采用该法比较适当。因为在适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时, 一个基本的条件是在关联企业之外存在可比非受控交易;在使用再销售价格法时,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关联买方在出售其从关联卖方购进的产品时未对该产品增加重大价值。当这些条件都不存在时,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适用, 而实际的关联交易中较难找到可比非受控价格法中所需的非受控交易价格, 以及再销售价格法中买方再销售给第三方的价格。另一方面是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款项不是单笔结算, 而是按一定的安排进行交易和结算, 如关联企业之间签订有联合使用设施协议或长期购买与供应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成本加价法最为适合。

(三) 比较利润法中各方法结构的原因

一是可比利润法。可比利润法是利用可比非受控纳税人的利润水平指标, 对受控交易的价格进行调整的方法。与可比非受控价格法相比, 可比利润法对“可比性”的要求更具弹性, 可比利润法要求的关联企业与独立企业之间的可比性将大大低于其他方法, 其适用范围更加灵活, 而独立企业的行业分类、业务描述和营业利润比率可以相对容易获得。二是利润分成法。在可比利润分成法下, 首先要进行可比性分析来判定非受控纳税人和受控纳税人之间的可比性程度。由于此法基于受控与非受控纳税人的营业利润的比较, 特别依赖于所用的资源和承担的风险因素, 如果无法找到合适的非受控可比方的合并营业利润数据, 就不能应用, 因此在APA中较少使用。在APA中剩余利润分成法的应用较多, 它可以避免逐笔审核关联企业之间交易定价、逐笔分配国际收入与费用的复杂且繁重的工作, 从而简化税务管理。同时关联方关系中大量的母子公司关系, 使得关联企业在营业活动类型上经常很类似, 加上该类关联公司存在较多的无形资产转移、管理费往来、成本分担等情形, 使其具有适用利润分成的基础。

三、美国预约定价中转让定价方法应用的借鉴意义

美国实施预约定价已有十几年的时间,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所采用的转让定价方法呈现的特点对我国APA中转让定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关注转让定价调整与预约定价协议中转让定价方法的区别

一是适用目的不同。对于转让定价税制, 其转让定价方法是一种事后调整, 而预约定价协议中的定价方法则是事前调整, 适用目的不同将使得在调整中纳税人与税务当局各自的角色有所不同预约定价安排实施的数量要远远少于一般纳税调整, APA申请人往往是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二是预约定价协议中转让定价方法适用往往需要国际合作, 双边及多边的预约定价协议需要涉及双方或多方之间签订有相关协议。三是预约定价中转让定价方法确定的难度更大。预约定价协议的签订需要纳税人付出相当成本纳税人会对是否签订预约定价协议进行权衡, 因此决定签订预约定价协议的关联交易比一般交易复杂。

(二) 完善我国预约定价制度中关于转让定价方法的规定

目前, 涉及到预约定价制度中关于转让定价方法的法规有:2004年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预约定价实施规则》, 2008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目前的法规中, 一方面没有规定APA中转让定价方法优先顺序, 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另一方面没有对APA转让定价方法与特别纳税调整中转让定价方法进行区分。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APA中转让定价方法运用的具体指导性文件, 以保障预约定价安排的顺利实施, 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三) 加强比较利润法等转让定价方法的研究与运用

我国转让定价税制中, 主要采用的是比较价格法, 而较少利用比较利润法。由于采用比较价格法操作的难度加大, 存在的争议也很多, 需要加强对比较利润法等其他方法的研究。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步融入全球市场, 将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投资, 同时我国企业也将走出国门向外投资。涉及双边甚至多边的关联交易调整及预约定价协议的采用, 亟待建立完整极、灵活的转让定价方法运用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永伟:《我国与西方国家关联企业间有形财产购销业务转让定价方法的比较探讨》, 《涉外税务》2002年第12期。[1]刘永伟:《我国与西方国家关联企业间有形财产购销业务转让定价方法的比较探讨》, 《涉外税务》2002年第12期。

论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的效力 篇3

关键词:仲裁协议;债务承担;债权让与

中图分类号:D99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103-02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将其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但如果合同是含有仲裁协议条款,当合同转让给第三人时,该仲裁条款是否也应同时转让给第三人,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先行的国际商事仲裁立法和国际公约均未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各国的司法实践也不尽相同。

一、仲裁协议转让的理论

在国际商事交易中,当事人订立合同之后将其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是很常见的,理论上也没有太大争议。但是如果合同中含有仲裁条款,合同的当事人将其权利或义务转让给第三方时,该仲裁条款是否同时转让给第三人?换言之,第三人是否应受该仲裁条款的约束?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尚存争议,各国的做法也各不相同。下面就理论上的分歧作一归纳。

1、支持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理论

仲裁协议同合同一样,其效力仅及于合同当事方,而合同的效力只有在当事人合意之下才能及于第三人。因此,仲裁协议作为合同的一种,是否应当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仲裁协议是否可以因当事人的合意对第三人产生效力的问题。仲裁协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契约,且是一种实体法上的契约。从契约的相对性原则来讲,仲裁协议仅仅在双方当事人之间有效力。但随着仲裁实践和仲裁理论的发展,当前的主流做法则认定,在特定情况下仲裁协议对未签署仲裁协议的当事人也产生约束力。

实践中,有许多国家采取仲裁协议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做法。在美国法中,涉及仲裁条款转让的多数案件均是在整个合同转让时讨论的。在转让整个合同的情况下,美国法院认为,仲裁条款随主合同一同转让,主合同中关于仲裁条款的规定均可以用来抗辩受让人。法国对仲裁条款的转让无专门规定,法院一般判定在主合同转让时,仲裁协议自动转让。在瑞士,除非某些特殊情况,仲裁协议也应当与其他的权利一同转让。

2、反对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理论

反对国际商事仲裁条款与主合同同时转让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仲裁协议的独立性

从仲裁条款独立性来看,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是与合同不同的单独协议,仲裁条款独立于合同的其他条款而存在,不因合同其他条款无效而无效,也不因合同本身的存在与否受到任何影响。因此,当主合同转让时,仲裁条款不随主合同转让而转让,除非双方当事人同意此项转让。

但是,依据仲裁条款提起仲裁的权利应当与其他从权利一样随着主债权的转让而转让。如果争议一方能够在争议出现后,随便以合同无效或不成立对抗仲裁管辖权,那么仲裁条款也就事实上失去其约束力。因此,独立性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开始,而仲裁条款的转让则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顺利完结,以仲裁条款自治性反对仲裁条款随合同转让自动转让是不合理的。

(2)缺乏书面仲裁协议

仲裁是基于双方的合意而产生的协议。各国仲裁法与国际上有关的公约均要求仲裁协议是书面的方为有效。双方当事人如果没有在书面的仲裁协议上签字,就不受仲裁协议的约束。但是随着商业实践的发展,这一要求已逐渐放宽,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确认或者正逐步接受一些没有签字的仲裁协议的效力。所以以需要书面仲裁协议来反对仲裁协议的自动转让的说服力不强,也不符合放松仲裁协议形式要求的国际趋势。

二、不同情形下仲裁协议的效力

合同的转让,准确地说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指在不改变合同关系内容的前提下,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合同转让分为合同承受、债权让与和债务承担三种情形,若合同出让人与合同相对方之间在原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那么对该仲裁协议效力的确认应区别对待。

1、合同承受时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

合同的承受又称合同概括转让,即合同的整体权利义务全部转让给受让人。在合同承受中,合同的转让人经合同另一方或者其他方当事人的同意,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概括移转给受让人,如果原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该仲裁条款对合同的受让人与合同的其他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除非在合同的转让过程中,受让人或合同的其他方当事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即在合同承受的情况下,适用的是仲裁条款“自动移转规则”(Antomatic Assignment Rule)。这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2、债务承担时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

在合同债务承担的情况下,与合同承受的情形类似,债务人转让债务同样需要得到合同的另外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因此,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除非受让人或者债权人双方或者一方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对于合同债务承担,各国一般都规定:债权人的同意是使债务承担有效的最主要条件。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债权人若愿意继续采取仲裁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明示同意债务转移时就视为同意仲裁条款一并转移给受让人。若债权人未明示同意,同时在合理期限内未作出有相反意思表示的特别声明或保留,也视为债权人同意原债务人将仲裁条款中的权利义务随合同债务一并转移给受让人。因此,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权人应当具有约束力,除非受让人或债权人双方或者一方有相反的意思表示。

3、债权让与时仲裁条款的效力认定

这种情形在国际上争议较多,各国做法不一。在合同权利转让的情况下,各国大多规定转让不需债务人同意,而只要对债务人通知即可对其生效。所以,大多数国家否定了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务人的效力。但是,近来也有国家承认在债权让与时,原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债务人即合同的另外一方当事人同样有效。法院和仲裁庭对此种情况下仲裁条款自动转让原则的论述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将仲裁条款视为基础合同的从属权利。仲裁协议作为主合同的一个组成部分,唯一的目的是保障合同权利的实现,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属于合同的附属权利,应当与合同其他条款项下的权利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受附属权利转让规则的支配。因此在主合同转让时应该自动转让。(2)对各方公平合理的期待进行分析。合同权利的转让仲裁条款自动转让并不损害相关当事人对合同的公平合理预期。从债务人的角度分析,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合意达成仲裁就意味着仲裁不仅是其应当承担的义务,也是其享有的权利。债务人的义务在原合同权利转让后一般并没有实质地改变。如果仲裁条款不能自动转让,那么只要原合同当事人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他就可以逃避仲裁的义务,这样仲裁条款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从债务人权利的角度而言,原合同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有理由认为债务人本来是希望以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履行合同产生的争议的。如果仲裁条款不能自动转让,债务人就必须通过诉讼解决争议,其仲裁解决争议的合理期待就要落空。从受让人权利角度看,只要转让合同有效,他所受让的合同权利就应该得到保护,没有理由认为受让人就其受让的权利所受到的保护要比转让人少,故在一项转让中,仅仅让与合同权利而不转让对该权利的保护是难以想象的。从受让人义务分析,受让人不应当被置于比转让人更优越的地位,如果原合同对债权所附加的条件之一是以仲裁方式解决有关争议,那么受让人无权摆脱仲裁的约束。

三、结论

无论从仲裁的产生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国的普遍实践来看,仲裁制度的最根本属性在于尊重当事人的自主意志,实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当事人在选择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方式上拥有一定的意思自治,这种意思自治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尊重,而且当事人自己也要受到自己选择的制约。在国际国内民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中,仲裁所具有的合同因素就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一原则。“无合意则无仲裁”是由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决定的,根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是一个合意的过程,前提是当事人一致认可以其选定的方式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从表面上看,对仲裁合意的要求形成了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强有力的阻碍,因为原仲裁条款中没有也不可能表现出非转让方当事人与受让人之间的仲裁合意,如果仲裁条款签字方在未经受让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仲裁义务强加给他,那么受让人的权利就会受到侵害,使其不能享有通过公正和公开的法院审判维护自己权利的自由,也就否定了他应得的法律援助。但实际上,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并没有否定“无合意则无仲裁”这一基本定律,恰恰相反,确定仲裁条款对受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力,必须以当事人意图为基础,因为在国际商事合同发生转让的情况下,通常在转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条款中根本没有提及该仲裁条款对受让人的效力,在合同转让后,就必须借助对当事人合意的推定来实现仲裁对当事人合意的要求。在国际商事合同转让中,不论从常理还是法律的观点看,合同当事人都可以在授予受让人权利时加以一定限制。合同转让,其中的仲裁条款是否一同转让,是转让协议的解释问题,归根结底,这一解释要服从当事人的意愿。在合同转让时,如果转让人、受让人和非转让方合同当事人明确改变或排除了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原仲裁条款对受让人不具有拘束力,反之,则对受让人有拘束力。

对受让人而言,当债务人与转让人之间的合同载有仲裁条款时,受让人有合理的机会考虑在其受让了合同权利,取得债权人的地位时,通过仲裁解决他和债务人之间的争议对他是否有利。如果他不愿接受仲裁条款,他就应当在合同转让时向转让人表示反对继续适用仲裁条款;否则,他就应当受仲裁条款的约束。

参考文献:

[1]谭兵.中国仲裁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2]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赵秀文.国际商事仲裁及其适用法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乔欣.比较商事仲裁[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于喜富.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与协助——兼论中国的立法 与司法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6]张圣翠.国际商事仲裁强行规则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顾华宁.国际商事仲裁条款转让问题研究——基于国际商事合同转让[D].西南政法大学,2003.

[8]赵健.长臂的仲裁协议——论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效力[J]. 仲裁与法律,2000,(1).

票据收益权转让协议 篇4

合同编号:

甲方(受让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乙方(转让人):

法定代表人:

地址:

甲、乙双方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条款:

第一条 票据收益权转让

1.本协议所约定的票据收益权指乙方所拥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及相关金融产品产生的收益权,以下简称“票据收益权”。2.甲方受让乙方取得的上述票据收益权。

3.本转让行为自甲方向乙方支付转让价款之日生效。

第二条 转让价款

本协议项下收益权的转让价款为人民币

元。由甲方向乙方指定的账户支付转让价款。

户名:

/ 4

账号:

开户行:

第三条 票据收益权收款账户

上述票据收益权转让行为生效后,票据收益权产生的收益进入甲方指定账户,甲方指定账户为: 户名:

账号:

开户行:

第四条 甲、乙方各自的权利及义务

1.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受让票据收益权,并按照本协议第二条之约定向乙方支付受让票据收益权的价款。

2.票据收益权转让生效后,甲方有权自由处分(包括但不限于转让、质押等)所受让的票据收益权。甲方处分票据收益权的行为无须经过其他各方同意。如甲方将票据收益权转让给第三方,乙方本协议项下义务并不因此而减少,乙方有义务协助甲方完成票据收益权的转让。

3.乙方保证所转让的票据收益权为乙方合法所有或依法享有处分权,保证提供与上述票据收益权有关的所有文件、材料均真实、准确、合法、有效。

4.乙方保证所转让的票据收益权不存在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任何形式权属争议、法定限制或其他权利瑕疵,且乙方根据本协议所产生的票据收益权转让行为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及规章的相关规定。

/ 4

第五条 声明和承诺

1.甲、乙双方均具有签订并履行本合同的主体资格。

2.甲、乙双方均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各自章程性文件的规定取得了签订并履行本合同的批准和授权,且对本合同的履行不会与各自适用的法律法规、章程性文件或对其权力进行限制的文件以及对其或其任何财产具约束力的协议或法律文件相冲突。

第六条

保密

甲、乙双方对于本合同以及与本合同有关的事项承担保密义务,未经其他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合同的任何有关事项向除本合同以外的第三方披露,但是因以下情况所进行的披露除外:

1、因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信息披露义务。

2、甲方向任何第三方转让其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时向第三方进行披露。

3、向在正常业务中所委托的审计师、律师等工作人员进行的披露,但前提是该等人员必须对其在进行前述工作中所获知的与本合同有关的信息承担保密义务。

4、该等资料和文件可由公开途径获得或者该资料的披露是法律法规的要求。

5、向法院或者根据任何诉前披露程序或类似程序的要求,或根据所采取的法律程序所进行的与本合同有关的披露。本条规定在本合同终止后仍然有效。

第七条 违约责任

/ 4

甲、乙任何一方未如实履行本协议约定义务,均应负责赔偿守约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并向守约方支付有关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差旅费等为实现债权而产生费用。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因本协议所产生的争议与纠纷,由甲、乙方协商一致解决;协商不成的,向签约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第九条

其他

1.本协议经甲、乙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式贰份,甲、乙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可另行协商补充并签署补充协议。

甲方(受让人):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签署日期:

****年**月**日

乙方(转让人):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签署日期:

****年**月**日

承包权转让协议书 篇5

甲方:身份证号码:乙方: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在公平、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甲方将其承包的部分荒地和通往荒地的道路的使用权转让给乙方的协议,双方愿共同信守执行,其内容如下:

一、甲方将其承包的位于的英谷堆山上的部分荒地和通往荒地的道路使用权出让给乙方,面积近亩,乙方一次性给予甲方出让金元(大写:整)。协议期内,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增加或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二、乙方受让该荒地使用权后,有权在该荒地内种植、自主开发等。甲方不得进行干预。同时,甲方应保证村委和村民不得向乙方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侵害乙方一切合法权益。

三、荒地使用权出让时间自年11月15日起,至年5月1日止(与年5月1日,甲方与签定的“荒山承包协议书”时间同步),共计年。

四、协议期内,如遇政府征用荒地,附属物赔偿归乙方所有。

五、本协议经村委同意,并作见证人。

六、未尽事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作为补充条款。

七、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持两份,双方签名后生 甲方:乙方:

见证人:

外资股权转让协议 篇6

股权转让协议

甲方: **********·谢缅诺维茨·捷格佳列夫先生

国籍:俄罗斯

乙方:**********

国籍:中国

由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目标公司”)股东俄罗斯**********·谢缅诺维茨·捷格佳列夫先生经营策略变化,经与中国**********女士协商,**********·谢缅诺维茨·捷格佳列夫先生自愿将其在目标公司所持有的全部股权全部转让给**********女士,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如下:

第一条、股权转让标的及价款。

甲方同意将其在目标公司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以人民币82.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方**********女士。

第二条、股权转让价款的支付:

1、甲乙双方签订本协议作为转让款保管协议的基础合同后,共同与中国银行乳山市支行签订《账户收支银企通产品协议》(以下简称为“转让款保管协议”),乙方将82.6万元人民币转让款打入《账户收支银企通产品协议》所规定的帐户,并将汇款凭证的复印件提交给甲方。

2、转让款在下列条件下从中国银行的监控账户支付:

(1)、双方签订股权转让的相关文件(仅限于本协议第三条第3款及向审批、登记机关办理股权转让的相关文件)。

(2)、本协议所规定的股权转让获乳山市商务局的批准。

(3)、本协议所规定的股权转让在乳山市工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并获得了新的内资营业执照。

3、甲乙双方应在上述第2项条件满足后,乙方立即向外汇管理部门申请办理付汇支付外方股权转让价款的手续,并在获得外汇管理部门的批准后,立即通过中国银行乳山市支行将82.6万元人民币的转让款全额汇给甲方,甲方同时提供等额的票据给乙方。

第三条、股东权利、义务的转移:

1、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乙方继承甲方在目标公司中的一切权利和义务,甲方必须保证账目真实可靠,如果发生账外的债权、债务与乙方无关,由甲方负责。甲方退出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

2、自协议签订之日起,目标公司新形成的债务均由乙方承担,乙方应使甲方免于遭受与之相关的任何诉讼或索赔请求并赔偿甲方的相应损失。本协议签订之前,甲方留有和形成的债务均由甲方承担,甲方应使乙方免于遭受与之相关的诉讼或索赔请求并赔偿乙方的相应损失。

3、在签订本协议及乙方将82.6万元股权转让款汇入中国银行乳山市支行《账户收支银企通产品协议》所规定的帐户后十日内,甲方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土地证、房产证、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资料、解除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劳动保险资料、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真实有效的财务帐目等有关资料,移交给乙方,资产以交接时为依据,移交给乙方。

4、于本协议签订后十日内,甲方按交接时的财产状况向乙方

移交目标公司的财产,同时目标公司交由乙方管理。

5、于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办理交接手续前,甲方撤销对原公司董事会成员的委派,由乙方重新委派执行董事。

第四条、交割:

1、甲乙双方同意,乙方提供本协议第二条第3项所规定的汇款凭证之日为本股权转让交易的交割日。

2、双方同意,若在新的内资营业执照颁发后10个工作日,如因乙方原因未能履行第二条第3项中规定的其义务,则甲方有权向乳山市商务局和乳山市工商局申请将本次股权转让交易恢复到转让之前的状态。

第五条、交割前履行事项:

1、本协议签订后,乙方应负责重新制定目标公司的章程,并负责在最短的期限内获得乳山市商务局对本协议的批准,并在最短期限内获得乳山市工商局对新章程的批准文件并向乳山市工商局办理相关的变更登记手续。在上述工程中如有需要,甲方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2、本协议签订后,乙方应立即协助甲方向乳山市税务当局办妥有办涉税事宜。

第六条、税费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如产生税费,由双方按照法律规定各自承担。

第七条、协议的解除

1、若本协议签订后,如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对方有权解除本协议,违约方应向对方支付股权转让价款30%的违约金。

2、协议签订后,甲方要留有有权人员负责解决双方交接过户、资金汇出的协助和办理。

第八条、适用法律及争议的解决

本协议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和争议的解决均适用于中国法律。本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及与其有关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首先通过协商解决,若协商未果,则提交北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第九条、协议的生效。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成立,双方应自本协议成立之日起履行本协议项下的义务,如未能按照本协议履行相应的义务,双方应根据本协议规定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本协议需经乳山市商务局批准后生效。

本协议一式八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公司存档一份,交有关部门五份(商务局、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外汇管理局)。

甲方: **********·谢缅诺维茨·捷格佳列夫先生

乙方:

受益权转让协议 篇7

摘 要 合同转让后原合同中的仲裁协议的效力是否及于受让方成为了突出的问题,就该问题国内外并存着两种理论,一是以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要求及合同相对性原则为依托的非自动转移理论,二是以禁止反言原则、公平合理期待原则为基础的自动转移理论。本文即以该两种理论为研究基础,辅以对相关实践的分析,最终落脚于我国该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仲裁协议效力 自动转移 非自动转移

一、仲裁协议效力非自动转移理论与实践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愿意把他们之间将来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的协议。作为契约的一种,它受合同相对性原则的规制。此外,书面形式作为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1.形式的书面要求

1958年《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以下简称《纽约公约》)和《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均对仲裁协议的形式做出了严格的要求。

《纽约公约》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书面协定,是指当事人所签订或在互换函电中所载明之契约仲裁条款或仲裁协定。”意大利Zimmer v. cremascoh案的法官即以上述条文规定否定合同转让后原有仲裁协议对受让方的效力。该案涉及一份包含有仲裁条款的协议的转让,但转让行为本身并没有特别涉及仲裁条款。后受让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意大利最高法院认为,在转让合同中不明确提到仲裁条款的话,不能满足《纽约公约》第二条关于同意仲裁的表示应当是清楚的无异议的规定。

然而,国际商事活动的实践已经越来越多的突破该限制,联合国贸法会就《纽约公约》第2条第2款的解释建议为:认识到其中所述情形并非详尽无遗。2006年对《示范法》中的有关仲裁协议的定义和形式做出了重大修改,其中备选案文之一规定:“仲裁协议的内容以任何形式记录下来的,即为书面形式,无论该仲裁协议或合同是以口头方式、行为方式还是其他方式订立的。”备选案文二仅规定了仲裁协议的定义,而不再对仲裁协议的形式做出规定,这也就意味着仲裁协议不再拘泥于双方当事人的书面签署,为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效力及于合同受让人提供了可能。

2.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相对性是指“只有合同当事人才受到合同约束,只有对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达成一致的当事方才有权享有或应当负担自己缔结的条款中的权利义务①。”由于合同受让人是合同关系的第三人,不享有合同权利也不负担合同义务,所以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扩张,实际上是对合同相对性的一种背离②。

英国的承包商Cottage Club Estates Limited与房主Woodside Estate Co.之间的建房合同中包含了仲裁协议,承包商将该合同项下的应得款项转让给了银行,后承包商对该应得款项产生争议而提起仲裁,房主辩称因合同权利转让,承包商不能提起仲裁。法官认为,仲裁协议只约束签署合同的当事人,因此合同权利的转让不涉及该合同中仲裁协议的转让。

但是,随着商事实践的发展,合同相对性原则逐渐出现了例外,首先就表现为利他合同。比如,20世纪50年代德国联邦法院创设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及《美国统一商法典》确立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制度。

二、仲裁协议效力非自动转移理论及实践

1.“禁止反言”原则

衡平法上的“禁止反言”原则是指当事人在从事法律行为或实现权利时应“言行一致”(my word in my bond)。也就是说,当仲裁条款的签字方利用合同中的实体条款来主张自己对非签字方的权利时,其主张事实上确认了双方之间合同的存在,并且签字方的主张完全来源于合同或者与合同的内容相关。此时,如果他否认非签字方的仲裁权利是不被允许的③。美国Enron Congeneration Limited Partnership Inc. v. Smith Congeneration Intenational Inc.案中原合同非转让方向法院起诉受让人,受让人以合同含有仲裁协议为由,要求将争议提交仲裁。美国第二巡回法院认为,“受让人要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源自于包含了仲裁协议的原合同,而原合同当事人已经表示了通过仲裁解决合同项下争议的意愿,根据禁止反言原则,原合同当事人不能逃避仲裁”。

2.公平合理期待原则

公平合理期待原则要求以合同当事人合理的利益来推定当事人的意图,如果当事人有不同于此的意图,应当作出特殊的约定④。笔者认为,讨论仲裁协议的扩张效力实际上就是要对合同进行解释。在无法获知当事双方的真实意图时,公平合理期待原则就应当被运用以推定当事双方的意图。因为,一个理性的正常人都是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但是如果双方都想在获取更大的利益则不免会产生冲突,因此又要兼顾对方的利益,也就是得到自身合理的利益而不追求过分的利益。

美国法院审理的Hosiery Mfg. corp. v. Goldston案,原告作为包含了仲裁协议的合同的受让人,向法院起诉债务人,法院认为,“如果仲裁协议一方可以通过转让受制于仲裁协议的权利而逃避仲裁协议,仲裁协议将没有任何意义。”

三、我国的相关制度建设

我国《仲裁法》并没有对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9条规定:“债权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但当事人另有约定、在受让债权债务时受让人明确反对或者不知有单独仲裁协议的除外。”

笔者认为,该条文包含了以下三层涵义:

1.无论债权受让还是债务承担,受让人都不加区分的适用这一条款。

2.采用自动转移理论,只要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限制仲裁条款对当事人之外的人适用,或受让人没有明确反对适用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受让人无需重新做出同意仲裁的意思表示就可以自动的、直接的适用仲裁条款。

3.强调对受让人知情权的保护。若原合同当事人以合同之外的单独协议约定仲裁的话,那么受让人必须实际明知此协议的存在才受仲裁协议约束。

四、结论

综上所述,筆者认为,自动转移理论与非自动转移理论的区别在于前者需要受让人默示同意,只要其没有做出相反的意思表示就推定接受仲裁协议;而后者则需受让人的明示同意,如果当事人没有做出明确的意思表示接受仲裁协议,则主合同的转让不及于仲裁协议。

然而,自动转移理论也存在弊端。比如当事人A、B原合同中包含有仲裁协议,为了保证仲裁的公正性,双方当事人选择了C地仲裁,而后,A将合同转让给C地的D,间接导致了B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了不利的地位,而D相较于A而言获得了更优的仲裁便捷地位,换句话说合同转让后受让人获得了优于转让人的地位。因此笔者认为在该理论和非自动转移理论之间进行比较,只能说相较于后者给合同非转让方带来的更为不利后果而言,一定的便捷性甚至“公正性”的丧失是整个制度寻求平衡的后果。

我国的《仲裁法》解释是在支持仲裁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符合了国际发展趋势,采取自动转移理论,同时注重保护受让人的知情权,笔者认为该条司法解释合理的解决了现实中存在的合同转让中仲裁协议对未签字人的扩张效力问题,应当给予积极评价。

注释:

①李永军.合同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5:504.

②徐伟.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效力扩张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26.

③Hughes Masonry Co. v. Greater Clark Country School Bldg.Corp.

④刘晓红.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理基础.北京仲裁.2004(1):60.

参考文献:

[1]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

[2]李永军.合同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5.

[3]刘晓红.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理与实证.商务印书馆.2005.

[4]刘晓红.论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的法理基础.北京仲裁.2004(1).

上一篇:做包子五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学术会议主持人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