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通用7篇)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1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来源:【】 2011-3-11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古老的纺织行业正在经历着一次次主动或被动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展望2011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形势,利弊参半,基于对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预测,投资者应谨言慎行。2010年纺织服装行业“复苏”和“压力”并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利润1745.01亿元,同比增长75.92%;1-11月累计出口186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9%;前十个月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零售额月均同比增长幅度为25.46%。在国际与国内经济复苏需求回暖的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内销都获得了恢复性地增长。尽管如此,复苏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棉价暴涨暴跌折射供应链的危机。近几年棉价暴涨暴跌变成了常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纺织服装业出口受到重挫,作为纺织服装行业主要原材料的棉花需求随之骤减,2008/2009用棉需求为958万吨,较2007/2008年减少152万吨,而同期棉花产量仅减少13万吨。过剩的棉花供应使得棉价在2008年9月新棉进入丰收期后呈现直线下滑的趋势,这在棉农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2011年服装行业存在着“危险”也存在着“机遇”。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产业结构升级、落后产能淘汰、产业转移将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主导趋势,技术落后、利润微薄的小企业将逐渐被淘汰出局,市场资源将更多地集中于优势企业。2011年又是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转向之年,民营企业占多数的纺织服装企业在争取信贷方面的难度将加大、融资成本也相应增加;个税体制改革、通货膨胀程度与消费能力及消费结构息息相关,直接影响了纺织服装行业的内销市场。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服装行业将继续在品牌企业中寻找投资机会。在外需不甚明朗、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的情况下,专注于日益壮大的国内市场的品牌服装企业逐渐凸显其优势。面临不断上涨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品牌服装通过传递品牌价值和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价格、转嫁成本。品牌企业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实现价值环节和技术层次上的升级,所以未来的服装市场发展趋势将是新兴品牌不断加入竞争、优秀品牌做大做强、弱势品牌退出市场或被并购。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2
(一) 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 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3%, 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 略高于1978-2009年9.9%的长期增长趋势线。分季度看, 一季度同比增长11.9%, 二季度增长10.3%, 三季度增长9.6%, 四季度增长9.8%, 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 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 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 增长9.5%。工业和建筑业恢复性增长最为明显,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工业生产回升势头强劲, 从内需到外需, 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已经基本恢复到较为正常的运行状态;企业效益也全面得到恢复, 1-11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28亿元, 同比增长49.4%, 企业对结构调整和总量紧缩政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针对经济回升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出台了节能减排、稳定房价和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等调控措施, 并强调政策稳定和“有扶有控”。在政策引导下, 全年经济呈前高后稳走势, 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需求结构看, 2010年经济增长的结构协调性都比上年明显改善。
(二) 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效果初现, 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得到控制
2010年, 四万亿政府投资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在落实地方和社会配套资金、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加大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等方面, 扩大内需的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在落实好政府投资项目的同时, 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 着力推进从政府投资临危受命向民间投资全面跟进的转变, 这是培育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关键举措。控制政府投资新开工项目的政策取得预期效果,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已经回落到25%的正常水平, 比上年大幅下降, 政府投资比重和增幅明显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 比上年增长23.8%, 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9.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5%, 投资增速已经回落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附近, 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的比重也在常态化。
(三) 城乡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加,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
2010年,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带动城乡就业机会持续增加,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增加较多,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用工紧张局面。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 增长11.3%,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 增长14.9%,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政府的消费刺激政策对消费品市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4.8%, 实际增速虽低于2009年, 但仍处于近三年的平均水平。热点商品销售旺盛, 其中乘用车销售1375.78万辆, 同比增长33.2%。2010年下半年, 在节能汽车推广政策的作用下, 小排量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逐步回升, 全年共销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945.92万辆, 同比增长31.8%, 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8.8%。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 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其中, 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 同比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 同比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达1.34亿人次, 同比增长5.8%;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 同比增长20.4%。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稳定因素, 投资消费增长更趋于协调。
(四) 外贸增长好于预期, 出口结构有所优化
2010年, 我国稳定外贸政策和国际市场库存回补短期需求共同推动我国外贸恢复性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 贸易顺差有所减少。全年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34.7%。其中, 出口15779亿美元, 增长31.3%;进口13948亿美元, 增长38.7%。进出口相抵, 顺差1831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6.4%。2011年1月份我国出口1507.3亿美元, 增长37.7%;进口1442.8亿美元, 增长51%。贸易顺差64.5亿美元, 减少53.5%。由于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比世界其它经济体强劲, 我国一般贸易进口强劲增长, 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贡献。为了抑制钢材等高载能产品出口带动国内能耗过快上升势头, 国家从7月15日起取消了406种高载能产品的出口退税, 对改善出口结构起到微调作用。受近期国际市场库存回补需求减弱和基数抬高等因素影响, 2010年后几个月进出口同比增幅呈小幅回落之势。
(五)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2010年以来, 中央将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货币政策实际执行情况基本符合适度宽松政策要求。2010年末, 广义货币 (M2) 余额72.58万亿元, 同比增长19.7%, 增幅比上年末低8.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 (M1) 余额26.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2%, 增幅比上年末低11.2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有利于抑制后期物价总水平上升。受自然灾害比常年偏重和国际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 创出28个月以来新高。针对物价变化新动向, 国务院专门就“菜篮子”工程和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入手稳定农产品价格作出工作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动用了两次加息和6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稳定物价的政策措施开始逐步发挥作用, 11月下旬一些蔬菜产品价格比11月中上旬下降了10%左右, 其他一些产品价格从12月份以后逐渐趋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上涨7.2%, 居住上涨4.5%, 成为拉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重点关注的突出问题
当前, 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有:
(一) 转变发展方式面临诸多体制性、结构性深层次障碍
2010年,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看到, 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既面临财税体制、资源价格管制、政府过度介入投融资领域等体制性障碍, 也受到高耗能行业产能总规模过大等结构性限制。一季度出现的能耗强度反弹现象, 充分暴露出我国过多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 节能减排的体制性保障尚未建立健全, 相关配套改革亟待破题和推进。不少地方和企业对资源密集型高能耗项目投资热情不减。有色金属、非金属等行业从采矿到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速度。有些沿海省份计划在临港工业区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大进大出”国际大循环, 钢铁、石化等行业仍是投资热点。这些高耗能新增产能项目如果真的变成事实, 现阶段的投资结构将固化未来几十年的产业结构, 对我国顺利实现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40-45%的目标十分不利。
(二) 各地投资冲动强烈, 财政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
一方面, 为应对危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规模不断膨胀。截至2010年6月末,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达7.66万亿元, 其中, 划分为风险级别的贷款占23%。这意味着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敞口约在1.8万亿元, 已超过了目前整个银行业约1.3万亿元的拨备水平。另一方面, 各地投资冲动依然强烈, 纷纷公布天文数字的投资计划。不少地方的“十二五”时期预期经济增长率目标定得偏高, 而支撑高速度的投资内容不少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重化工业“高碳”项目。如果世界经济根本好转, 主要经济体可能全面推出“碳税”和“碳关税”政策。届时, 这些新增“高碳”产能无法出口, 同时国内也难以消化, 结果将有一批企业倒闭, 一些投资项目损失惨重, 由此将造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金融风险必然传导为财政风险, 给我国财政和金融系统带来系统性风险。这种无视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调整基本动向的“高碳”投资行为, 充分暴露出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的隐患。
(三) 农业基础薄弱, 农产品供求脆弱平衡关系将长期危及我国物价稳定大局
2010年, 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从表面上看, 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诱因是自然灾害偏重。2010年入春以来, 我国先后遭遇了西南五省市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全国大面积洪涝等灾害性天气, 这对蔬菜、粮食、鸡蛋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产生较大影响。但进一步分析, 食品价格的上涨凸显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脆弱性。近年来, 我国基础建设资金在城乡、工农之间投入极不平衡, 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加上房地产热、城市扩张热挤占了不少农田,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打工, 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供给与快速人口城市化对农产品商品量需求之间维持十分脆弱的紧平衡关系, 稍有天灾就矛盾突出。农业比较利益低, 不利于吸引资金流向农业。如果政府不进一步加大农业保护政策力度,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 农产品价格波动将会长期危及我国物价稳定大局。
(四) 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需求之间矛盾依然突出
2010年以来,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 部分城市出现房价、地价上涨过快和投机性购房活跃等问题, 社会反映强烈。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 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房地产调控措施使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市场预期有所改善, 住房成交面积总体回落, 政策短期效果初步显现。但是, 部分城市房价水平居高不下, 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矛盾较大。近期住宅成交面积回升已经带动房价环比回升。市场在预期房价难以深幅调整的情况下, 刚性需求在沉寂了几个月后大批入市。部分城市成交量回升推动房价回升, 将明显加大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度和压力。“国八条”出台后, 各地落实“国八条”的细则正在陆续公布, 但执行效果如何仍有待观察。
三、2011年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前景预测
(一)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2011年, 世界经济总体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世界经济还没有进入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 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 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依然极为复杂。
首先, 全球经济正处于“短、中、长”几种经济周期下行的叠加期,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从短周期看, 回补存货周期带动下的全球经济快速回升已于2010年一、二季度见顶, 在政策刺激效应递减、库存回补结束的影响下, 2010年二季度开始, 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增速回落趋势。从设备更新中周期看, 因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投资回报率较低, 企业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尚未到来, 处在“产业换挡”调整期。目前欧美等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极度低迷, 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从技术创新长周期看, 目前全球正孕育着新能源、低碳技术革命, 但尚未出现重大技术突破。同时, 发达国家清理金融“有毒资产”工作进展缓慢。据IMF估计, 2007-2010年全球金融机构累计出现的有毒资产规模可能达到4万亿美元, 目前仅核销了一半左右, 其中欧洲较为滞后。坏账和大量存在的不良资产使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和市场流动性都受到严重制约, 金融体系功能完全恢复还有待时日, 金融机构还没有做好推动实体经济进入新周期的准备。因此, 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着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 短期内无法进入下一轮经济上升期。
其次, 发达国家的“滞”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胀”为各自的主要矛盾, 世界各国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将明显分化。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 目前, 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维持在9.6%、10.0%和5.2%的高位, 表明各国的经济复苏只是从低谷恢复性反弹, 并未带动就业增长, 是一种无就业复苏。IMF预计, 2011年发达国家失业率仍将处于9%左右的高位, 将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高失业率将制约消费需求这一经济复苏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可能转化为结构性失业, 对其长期潜在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持续高失业率有可能引发罢工等社会动荡, 各国贸易政策将更趋保守, 甚至出现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2011年发达国家将难有好的经济表现, 多数国际机构预测, 主要发达国家2011年经济增速普遍低于2010年, 陷入低速增长的“停滞”状态。发达国家已着手采用“二次政策刺激”来对冲“二次衰退风险”, 这将严重影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节奏, 2010年初曾被广泛预期的全球刺激政策“退出”将被搁置, 全球流动性将进一步宽松, 新兴市场国家受到国际“热钱”的追捧, 物价和资产价格上行压力较大。为了应对国际“热钱”流入, 巴西不得不将限制外资流入的“托宾税”率由2%提高到4%;由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巴西央行连续多次加息, 基准利率已经升至10.75%,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5%提高到20%。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粮食价格上涨明显, 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印度年内连续多次加息, 基准利率升至5.5%。全球性货币超发正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在美国经济真正好转之前, 美联储将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美元大量放出, 涌入大宗商品市场, 加上国际投机资本的借机炒作, 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最近中东、北非的紧张局势为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火上浇油。同时, 去年和今年自然灾害频发, 国际粮食价格短时间内出现暴涨, 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物价影响比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大得多。2011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将进一步分化, 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将基本维持宽松取向甚至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 但新兴市场国家宏观政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压力, 转向紧缩取向。
2011年世界经济将面临众多的不稳定因素, 复苏的复杂性、曲折性将进一步显现和放大, 预计世界经济在底部徘徊的时间将延长。多数机构预测, 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低于2010年, 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将对我国外需、物价和汇率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二) “十二五”规划注入发展新活力, 国内环境进一步好转
2011年, 我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具有不少有利条件。“十二五”规划的公布实施将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动力。在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导下, 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投资项目的开工, 催生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我国将走在世界“产业换挡”的前列。中央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布局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2009-2010年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 批复了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三角等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再加上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政策措施, 我国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在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导下全面启动, 必将带动各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并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形成区域轮动的新格局。随着“新非公36条”政策不断细化和落实, 民间投资领域逐步拓宽,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启动将使居民收入加快增长有了体制性保障。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也有利于劳动者报酬水平的稳步提高。随着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断推进, 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向有利于居民、劳动者的方向调整, 这将推动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繁荣活跃局面。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要求、产能严重过剩的客观环境、欧盟开始征收碳关税等国际动向都将对我国传统产业形成较大的调整压力。为完成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 2011年将启动“十二五”新一轮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分解任务, 淘汰落后产能并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投资项目将对部分行业和地区增长速度有所抑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短期增速。清理整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规范和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扩张。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项目开工比较集中, 地方政府投资需求与融资能力的矛盾将显得较为突出。
总体上,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 也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综合考虑国内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011年我国仍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环境, 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 2011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1.经济增长率9.5%左右。
如果主要经济体不再出台新的金融刺激政策, 同时也不强力紧缩财政, 基本维持政策现状, 2011年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的可能性较大, 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虽然略低于2010年, 但不会出现衰退。同时,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并用, 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余额增长16%左右, 企业从证券市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规模大于2010年, 全社会融资总量规模预计与上年大体持平。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进一步突出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导向,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点、民生工程、民间投资等鼓励性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同时, 坚决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的新开工, 严格把好政府新开工投资项目质量关。在这一国际环境和政策假设情景下, 根据模型测算, 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GDP增长9.5%左右。
2. 物价上涨压力大于上年。
农产品价格涨幅受自然气候影响有较大不确定性, 服务业价格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推动有一定上涨压力, 政府主动推出的资源能源类产品价格和环保类收费改革对物价水平也有一定影响。初步测算, 2011年CPI与PPI同比涨幅中的翘尾因素均在2%-3%, 翘尾因素较高的月份集中在上半年。从各月翘尾的变化看, 2011年1月份和6月份物价涨幅会较为突出。2011年我国将适当收紧货币信贷供应, 但在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继续吸引“热钱”快速流入, 国内流动性仍比较宽裕。如果不能通过适当的途径对过剩的流动性加以吸收, 这些资金可能冲击相关市场供应和价格, 并导致通胀预期加剧。2011年物价仍将保持上涨的态势, 如果新涨价因素能控制在1.5个百分点左右, 2011年CPI将上涨4%左右。考虑到前期已积累了充裕的流动性, 农业生产基础较为脆弱, 资源价格改革压力较大, 因此, 不排除农产品、能源资源类产品和劳动力价格快速上涨的可能, 应予以重点关注。
3.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规模和增速。
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一大批“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将集中开工, 加上前两年大规模开工的项目投资增长惯性较强, 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仍然较大, 所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规模的有利条件较多;但对部分传统行业的新增产能投资的限制、房地产商可能出现观望徘徊而放缓投资进度、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规范性要求的约束等因素将影响201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特别是新兴产业尚未发展到企业开始大规模产业兴替型固定设备更新投资阶段, 民间投资自主增长意愿不强, 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24%左右, 名义和实际增速均比2010年有所回落。
4. 居民消费保持平稳增长。
近年来就业形势和工资水平变化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储蓄消费型增长模式使我国消费有较强稳定性, 但房价、物价上涨对部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较大负面影响, 家电下乡、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扩大消费政策出现效应递减现象。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预计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6%左右, 实际增长14%, 比2010年低1个百分点左右。
5. 外贸出口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发达国家高失业率使居民消费增长疲弱, 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中国商品的需求;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 贸易摩擦明显增多。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将减弱对原材料进口的新增需求, 人民币一定幅度的升值对贸易结构调整有较大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将带动出口贸易结构升级, 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本品出口增长快于传统优势产品, 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比2010年明显回落。初步预测, 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6%左右, 进口增长20%左右, 顺差1650亿美元, 下降13.2%。
摘要:2011年, “十二五”规划和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启动、收入分配改革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但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中东、北非等局部地区局势紧张引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经模型测算, 预计我国经济增长9.5%左右, 速度略低于2010年, CPI涨幅可控制在4%左右。2011年宏观调控的最大难点不在于总量矛盾, 而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要保证“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在开局之年落实到年度工作中, 必须在深化改革方面给力, 力争在调整结构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3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按照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划分,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可以分为三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整个银行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1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资产规模继续稳步增长,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总资产余额达83.3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7%;负债规模达78万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6.2%。
未来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继续提升,中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6-8%高速增长,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得益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
1、国内外经营环境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的态势,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受欧美债务危机及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也逐季放缓。
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欧债危机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美国经济可能趋于好转但明显回暖的可能性不大,日本受灾后重建短期提振经济增速可能稍微加快,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和通胀压力可能继续下行。中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
2、货币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1年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三次加息和数量型工具的收紧操作引致银行信贷增速下降、净息差扩大,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加大了流动性压力,人民币汇率及其预期变化对外汇存贷款业务影响显著。
2012年,预计货币政策维持稳健的总体基调不变。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下调1-3次,每次0.5个百分点。存贷款基准利率稳中趋降,信贷增量适度扩大,人民币升值放缓,并呈现双向波动的运行格局。
3、银行业监管政策分析与展望
2011年,监管机构推动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服务实体经济,搭建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银行监管新框架,规范银行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也对银行业的监管达标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2年,在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以后,预计将对推动现有政策的完善和执行,同时监管政策将会适度灵活 。监管部门将推动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做好风险防范,并统筹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完善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2012年,银行业将不断加强资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并继续通过战略转型来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转型
1、银行业机构概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流程再造、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均呈现可喜变化。
2012年,银行业将继续本着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宗旨,严格遵循监管指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规范有序开展竞争,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力争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格局。
2、战略转型综述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稳步推进。信贷结构更趋合理,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综合化稳步发展,经营布局不断优化。国际综合竞争力增强,品牌声誉继续提升。未来不同类型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和趋势也有所差异。一是政策性银行将继续探索、深化专业化或商业化改革。二是大型商业银行将深入优化调整经营结构,积极审慎推进综合化、国际化发展。三是中小商业银行将加强在专业市场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将进一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或区域优势。
3、综合经营发展概况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试点持续稳步推进。在综合经营平台功能不断健全的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探索和完善集团管理体制机制,与非银行控股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日益提升,并对国际化战略推进及整体战略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2年试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积极审慎地探索综合经营新领域、不断完善综合经营机制。监管机构也将持续加强监管,审慎稳妥推进综合化经营。
4、国际化发展概况与展望
2011年,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在“走出去”方面取得新的成绩,服务网络向纵深拓展,本地化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未来中国银行业将跟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全球金融服务能力,继续坚持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并举原则选择国际化目标市场,以物理网点、电子渠道、业务拓展的有机结合来拓展服务网络,通过股权并购和战略合作探索国际化发展新思路。
5、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化发展
在监管机构的规划和指引下,中国银行业愈加认识到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正在谋求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变,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子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也逐步从业务生产向经营分析、风险控制、战略决策、深入的客户信息挖掘等管理环节渗透。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业务
2011年,资产业务平稳增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资产同比增长18.90%,增速继续回归常态,中小银行市场份额继续稳步上升,贷款增速继续回落,不良贷款保持“双降”态势。从结构看,公司贷款比重略有回升,贷款长期化趋势有所减弱,行业投放有所分化,区域投放日渐均衡。个人贷款整体发展势头良好,消费贷款短期化明显,经营性贷款期限延长。
2012年资产业务增速可能继续有所放缓,结构调整压力相应有所加大。中国银行业将紧随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优化资产业务结构、夯实业务发展基础、拓展优质特色业务、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确保资产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业的负债业务
2011年中国银行业负债同比增长18.6%,比2010年下降1.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比重有所提高,负债成本明显上升,外币存款总额快速增长。为破解存款增长难题,银行业积极探索主动负债业务,同业存放大幅增加,发行次级债规模创新高,卖出回购金融资产规模明显增加。
2012年,预计银行业负债业务和存款规模仍将适度增长,增速继续呈回落趋势。储蓄存款占比保持稳定,增长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定期存款占比趋于上升,但增速可能回落。主动负债业务将稳中有升,同业存款、拆入资金占比进一步提高,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等业务的规模将明显扩大。
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
2011年除了与股市相关的代理类中间业务增速相对较慢外,银行业其他各类中间业务快速发展,增速均在3成以上。中间业务还呈现出发展策略差异化、产品创新高频化、经营发展国际化等特征,发展水平及层次持续提升。
2012年,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推进、直接融资市场加快发展、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等将为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银行转型发展积极性的持续提高也将为中间业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中间业务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趋严等等。预计2012年银行中间业务整体上仍将呈平稳发展态势,但收入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并将更加注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业务竞争将更加依靠服务、创新和管理驱动。
中国银行业的服务改进与履行社会责任
1、金融服务改进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持续改善,分别从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渠道、优化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服务、展示服务亮点、组织专题活动、正视差距问题等七个方面持续推进服务改进工作。
2、银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2011年中国银行业加快推动社会责任管理:一是发挥金融核心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二是引导信贷资源配置,深入推进金融普惠;三是践行绿色金融,全面促进环保建设;四是提升专业金融服务,满足客户金融需求;五是强化人本管理,推动行业幸福成长;六是致力和谐社会发展,积极增加公众福祉。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与资本管理
1、信用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实现“双降”,资产质量保持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结构持续优化,组合管理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银行业将积极应对经济增速趋缓、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上升带来的挑战,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持续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
2、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环境下,中国银行业持续优化、提升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风险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面临一定挑战。
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努力提高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市场风险管理工具、技术和流程,强化市场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加强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增强流动性风险监控和预警能力。
3、合规及操作风险管理
2011年中国银行业不断加强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工作。操作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不断完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但在合规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和能力等方面仍有待加强。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持续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全面合规理念,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深入推进操作风险高级法实施和应用,通过持续加强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提升整体案件防控能力。
4、新资本协议实施与资本管理
2011年,新资本协议分类、分层实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监管标准,全面加强资本管理,不断拓展经济资本管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资本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断提高。但银行业仍面临着新资本协议实施的数据基础不够扎实、资本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经济资本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2012年,中国银行业将继续依托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工作,持续夯实数据基础,以内部评级系统为核心,积极提升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和水平,并结合银行发展战略,动态制定中长期资本规划,积极推进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建设。
中国银行业的经营业绩
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生息资产增速有所下降,净息差持续反弹,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手续费收入增速提升,部分银行的信用成本小幅提高,拨备力度微幅上升。从驱动盈利增长的各个因素来看,2011年的情况与2010年基本类似:第一,生息资产增速虽然继续有所下降,但仍是驱动银行净利润增长的最稳定、最主要因素;第二,受贷款供求关系和上一轮加息的影响,净息差持续反弹,对银行利润的贡献作用继续回升,是驱动2011年盈利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三,银行业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对净利润的正向贡献有所提升;第四,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和信贷投放额度被有效管控等因素客观上推升了手续费收入的增速,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第五,为了逐步达到“拨贷比”(拨备率)的监管规定,一些银行的信用成本小幅提高,拨备力度微幅上升,对净利润增长的贡献也由正转负。
预计2012年银行业盈利增速将明显下滑。各驱动因素的具体影响是:第一,受银行信贷总体需求放缓、贷款新规继续深入实施、境外资金流入放缓、存款增长形势依然严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银行业生息资产增速可能略有放缓,但仍是拉动盈利增长的最主要因素。第二,经济增速下行使得信贷需求有所放缓,稳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微调预调,信贷供给的绝对规模可能略有扩大,信贷供需矛盾有所缓解,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下降,净息差逐步见顶回落,对银行盈利增长的贡献度有所降低。但我们判断,由于2011年净息差呈现单边上行走势,翘尾因素仍然会使得2012年净息差产生正贡献。第三,由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和社会总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以及信贷供求环境和中间业务收费环境的变化,传统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增速可能平稳回落,信贷替代型等中间业务收入增长速度可能显著放缓,手续费收入对银行业盈利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第四,由于银行业收入增长放缓而管理费用增长稳定,前期持续下降的成本收入比已经达到历史新低,未来一个时期将基本保持稳定,不会对银行业盈利增长产生明显贡献。第五,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可能出现反弹,“拨贷比”的监管要求为信用成本率设置了“底限”(即当期拨备至少应达到增量贷款的2.5%),银行进一步降低信用成本率来释放盈利的空间将受到一定限制。
总之,中国银行业盈利增长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适应,且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阶段性特征,也是良好外部环境下银行积极参与竞争、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结果,不存在所谓“暴利”之说。前瞻地看,受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发展、金融改革加速、监管更趋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银行业可能出现资产增速适度下降、息差逐步收窄、不良资产有所反弹的态势,利润增长将明显减速、较为温和。
中国银行业的现今问题
1、影子银行和社会融资规模
2011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银行表外融资波动剧烈,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发展较快。部分“影子银行”机构出现非规范经营行为,民间借贷在局部地区迅猛发展并出现风潮。社会融资规模和结构的显著变化、影子银行和民间借贷问题的出现,是金融结构、法律环境、信用体系等制度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走势等周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2年,受经济金融走势变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改革深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表外融资占比下降。非银行融资仍将维持较快增速。影子银行问题将逐步得以规范,民间借贷增速放缓。
2、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
利率市场化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诸多重大挑战,但也将提供一些业务机遇。银行需要提高定价能力,资产需要重新配置,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将更加突出,价格竞争加剧导致利差收窄,短期内银行业盈利能力将受到影响。同时利率市场化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有利于银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将更加活跃,有利于增加金融市场业务收入;债券市场发展壮大给银行开展相关中间业务带来机遇。中国银行业将从提升定价能力、强化金融创新、推动业务转型、改进风险管理和加强同业协调等方面入手,确保在利率进一步市场化的环境下持续健康发展。
3、银行理财业务发展
2011年银行理财业务呈爆发性增长的态势,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引发了少数银行违规高息揽存、资金池类理财产品黑箱运作、表外资金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变化,既有来自市场需求和银行供给层面的因素,也有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等因素。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篇4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四大元素。人们把“衣”放在首位,可见衣服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人类对锦衣美服的追求似乎永远没有止境。不管是遍布大街小巷、星罗棋布的个性服装店,还是各大商场的高档品牌服装,从几十元的低档地摊货到高达数千元甚至数万元的进口服装,只要符合潮流和消费者的口味,都有人愿意掏钱捧场。很多城市月光族们的消费清单上,至少有1/3是为追求靓丽而血拼服装的开支。中国人口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本身就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服装消费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飞升,中国市场将进入精品消费时代,服装消费将不再仅仅为了满足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将向更高的心理需求、自我满足需求跃进,特别是几千万人口跨入中产阶级后,其对反映自身社会地位和品位的服饰的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将成就一批抓住了该阶层需求的服装品牌。
2005年我国实际完成服装总产量465亿件,比2004年增长11.2%,其中梭织服装产量170亿件,比2004年增长13.3%;针织服装产量295亿件,比2004年增长10.1%。
2004年中国在世界服装贸易中的份额从2003年的23%增长到2004年的24%。但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在我国出口总值中的比重逐年明显下降, 2000年服装出口金额占我国比重是14.5%,到2005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仅占我国出口总值的9.7%。
2005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又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出口73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低于我国出口总值增长幅度8.5个百分点。服装出口数量为219.73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8.1%。其中,梭织服装及附件出口350.3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9%;出口数量为74.34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2.2%。针织服装及附件出口308.7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出口数量为145.38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
6.2%。
在所有的行业中,服装行业是个永恒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消费国,因为与时尚潮流的密切接轨,使人们的服装更新频率日益频繁。与其他行业相比,服装业的投资门槛低,不需要太多的专门技术,3万元就可以开个不错的小店面,而且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开个服装店是许多人创业的第一选择,踏踏实实地从小生意做起,也是大多数成功商人的必由之路。
服装制品的内需市场正由量的膨胀向质的细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领域也从正装到晚装、个性化时装,从一般设计到多元化设计方向扩展。流通也随着传统的流通体制转变为当今大型时尚购物中心、品牌商店、网上购物等新的流通方式。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变化,服装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加也正加速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化,服装业界的海外贸易也逐步增加,海外贸易的方式也将向多样化发展。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5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是以影院为依托,以资本和供片为纽带,由一个电影发行主体和若干电影院组合形成,是电影放映行业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经营体制。它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拍片、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发行放映机制。
随着近年电影票房的迅猛增长,电影院线无疑是当前文化产业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推动的刺激下,中国院线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注册院线40条,正式挂牌运营的39条院线中有23条院线票房过亿元,占院线份额60.5%,其中4条院线票房超过10亿元,万达院线以17.85亿元票房领军全国院线。截至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城市影院数量达到2803家,银幕总数9266块,其中90%的银幕已经实现数字化。
2012年,影视公司迎来上市潮。不仅万达电影院线、广州金逸影视传媒等民营资本等待上市融资,如今,电影国家队“中影”“上影”也出现在拟IPO队伍中。资本市场是行业的晴雨表。在影视集团争相上市的背后,折射了我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对资金的“渴望”,中国电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文化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电影行业的政策利好也是源源不断。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从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对影视产业的重大领域重点项目都给予了支持;201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中国电影迎来了最大一波利好拉动。万达集团、中影星美、广东大地等民营资本纷纷进入电影产业市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也正在抓紧考察推进中。而在广播电视这个大的领域里面,电影将是国家从法律层面进行扶助的首个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已然呈现出飞跃式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我国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到“十二五”末期,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电影院线和电影院运营管理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国内电影院线行业的发展,接着细致剖析了中国的电影产业,然后重点分析了中国电影院线的市场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对电影消费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详细分析了电影院线行业重点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竞争格局、企业管理和营销战略,最后重点分析了电影院线行业的投资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 篇6
网络游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经历了20世纪末的初期形成期阶段,以及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现在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处在成长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呈现快速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不仅形成日渐完善的产业链和相对成熟的产业发展环境,而且本土原创网络游戏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跨越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网络游戏在游戏品种、数量、题材类型、市场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由单一大型多人在线到网页游戏、社区游戏、手机网游等新品种不断的涌现,由以魔幻类游戏题材为主到益智、军事等游戏投放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包括互联网游戏和移动网游戏市场)为468.5亿元,同比增长34.4%,增长速度止跌回升。其中,互联网游戏为429.8亿元,移动网游戏为38.7亿元。2011年互联网游戏用户总数突破1.6亿人,同比增长33%。2012年第2季度中国客户端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114.2亿元,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30%。当前,电子游戏的网络化是全球性的大趋势。无论是PC游戏还是电视机游戏,不管是在欧美、北美,还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网络游戏都是一个重要的潮流。未来几年,中国网游企业将借机扩大海外领地,但目前来看,最大掘金点仍在亚洲地区。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计2013-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仍将处于快速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网络游戏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网络游戏产业的现状,并具体介绍了四川、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网游产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网络游戏市场做了运营与盈利分析、用户特征分析、竞争营销分析、投资潜力及前景趋势分析。最后,报告详细列明并解析了与网络游戏产业相关的政策法规。
四川服装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篇7
服装业是四川的传统产业, 到2008年年底已有服装企业4000~5000家, 规模以上企业420多家;全省服装企业从业人员逾30万人, 产品销售收入90多亿元, 出口创汇10多亿美元。服装业与省内缫丝、纺、织、印染、化学纤维制造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其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等指标均为西部第一。服装对外出口也逐步扩大, 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 但服装工业产值在全省工业产值比重和上缴利税占省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很小, 都仅为1%左右。从总体上看, 四川服装工业的发展与全国基本同步, 但整个西部地区的服装工业在发展的水平、质量、效益等方面与东部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尤其在最近十年, 差距不是缩小而是逐步扩大。
1.1 四川服装业产值低于沿海省市
国内服装大部分来源于华东地区 (浙江、江苏、山东等) 。国内主要服装产区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东部地区仍然占据巨大的生产份额, 但生产已经开始收缩, 中部地区产能平稳增长, 梯度转移平稳推进。2007年我国服装产业资源迅速向大企业转移, 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占比大幅提高。东部沿海地区占我国服装生产总量的92.2%, 中部地区占5.7%, 而整个西部地区仅占2.1%。2007年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服装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4.67%、20.28%、16.72%、13.71%。华东地区2007年占全国比重最大, 为64.07%。
在西部12省 (市、区) 中, 四川服装经济总量居西部第1位, 占西部纺织经济总量的23.4%, 出口创汇居西部第1位。而作为西部的龙头, 四川服装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在逐年减少,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服装202.78亿件, 而2007年四川服装产量为2.4亿件, 仅占全国产量的1.2%。无论是本行业中各省市之间进行比较, 还是从本省内各行业之间进行比较, 四川服装业的分量都非常小。
1.2 四川服装业品牌竞争力低于沿海省市
注:1:中国驰名商标;2:中国名牌;3:国家免检产品;4:台湾品牌;5:世界品牌
从表1、表2看, 中国服装名牌几乎全部为沿海省市拥有, 其中表1为浙江4家, 江苏3家, 广东、内蒙古、福建各1家, 表2中浙江3家, 广东2家, 福建、台湾、江苏、山东、上海各1家, 中西部省市无一家上榜。
四川服装业成规模的企业不多, 规模以上的企业占行业企业总数的12%, 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 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几十家, 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几百家。而泉州上亿元的服装企业有20家, 温州有16家, 宁波有20多家。四川仅拥有1个国家驰名商标、10多个省著名商标和省级名牌。琪达、巨人树、金瑞通、得福、双舒、六合、千细、万事康、天歌、金嘉、可可斯、梦里人等50多个品牌在西部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成都集中着上规模服装企业2000余家, 占全省的40%, 成都市场上出现的几千个服装品牌中, 属于四川自己的品牌服装只有100个左右, 只占市场品牌数量的3%, 新的品牌没有形成, 巨人树等老品牌还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丢掉市场。
1.3 四川政府对服装业的扶持低于沿海省市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 即其总产值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税收等在一国或一地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 构成其国内生产总值和总就业水平中的重要份额, 具有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 支柱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一国、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四川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食品饮料、旅游六大支柱产业的思路。据有关指标统计, 这些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已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以上。
四川省2007年推出的《四川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工作实施意见》, 扶持重点放在大企业、大集团, 资源型、能源型企业的成批崛起。并借此希望, 到2010年, 销售收入达到50亿~100亿元的企业30户, 100亿元以上的企业30户, 力争 2~3户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显然, 服装业由于其规模和产值太小而不在其重点考虑范围之内。
相比之下, 沿海地区对服装业扶持力度要大得多。
1998 年, 广东省确定了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 即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和石油化工为三大新兴支柱产业;服装、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为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汽车、制药和森工造纸为三大潜力产业。
浙江省的工业支柱产业为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机械 (电气机械和普通机械) 制造业。
福建省2005年前五大支柱产业为: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造业;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台湾的支柱产业既有新兴产业, 也有传统产业, 主要有高科技产业中的电子信息业、服务业中的金融保险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钢铁、石化和纺织业等。高科技产业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流, 也是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 其中电子信息业的成绩尤为突出, 已成为台湾最优秀的明星产业。
从上述几个沿海省份的情况可看出, 服装业都是它们的支柱产业, 且在有的省区是排在第一位的重中之重。四川服装业本身的弱小, 即使加上了纺织业也与省内支柱产业无缘。
2 四川服装业相对弱小的原因分析
2.1 内销企业与外销企业的竞争力差距
中国服装业的对外依赖度非常高, 生产能力远高于本土市场的容量, 仅靠本地市场容量生存的企业在技术、设计、成本、理念等各方面都无法与面向全球市场的企业竞争。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 廉价劳动力是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 服装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优产业选择。改革开放之后, 服装业对所有资本全面开放, 国有、集体、私营与外资一起上, 从而成就了其繁荣景象与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服装业的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 占全国工业就业人口的13%以上, 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出其他产品, 在世界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也从1980年的4.62%上升到2004年的超过20%, 特别是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 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速度更为迅猛。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前五位的省市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和山东省, 这五省市出口金额占服装总出口的76.70%。广东省稳坐服装出口第一位, 出口金额占全国服装总出口金额的29.50%, 高于第二名浙江省12.86个百分点。全国2008年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1196亿美元, 其中, 广东地区服装产量在国内仍排第一, 总产量48.97亿件, 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253.5亿美元。相比之下, 四川服装2008年总产量仅2.4亿件, 出口创汇10亿美元, 仅占全国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
中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优势, 主要由面向全球市场的服装企业及拥有最多此类企业的沿海地区集中表现出来。四川本地的服装企业更多是面向省内市场或为沿海企业贴牌生产。出口订单的时效性、竞争压力强迫沿海服装企业进行先进技术的引进和高效的成本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等一系列自我进化, 同时也带来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市场信息等, 而面向本地市场的四川服装企业在这方面的压力要轻得多, 竞争力也要弱得多。
2.2 西部服装企业在运输成本上的天然劣势
现代服装企业已经不仅仅是开工厂做制造, 更多的是在创造一个物流, 创造一个服务, 在做流通, 做零售。这使得产业转移不能仅仅凭制造业的概念来看, 更多的要从零售业、服务业的概念来思考。服装的运输成本在出口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很大, 比如鞋空运到墨西哥的运费是每公斤8.5美元。因为成本不菲, 商户对到货时间和货物安全格外在意。一件服装从走出厂家大门到摆上商场的货架, 离不开物流环节的周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07年企业物流调查报告披露, 在服装的物流环节中, 用于运输的费用占了大头, 而且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的比例有逐步提升的势头。服装零售行业在仓储、管理、包装等用于物流的支出中, 运输费用占了61.93%, 这一比例比2006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服装等零售行业调查企业物流费用增幅比销售额增幅高7.2个百分点, 比货运量增幅高14.8个百分点。物流费用率为21.83%, 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 为所有流通行业中最高。
服装业作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工业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 其出口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四川当年出口的整体情况。由于地处内地, 四川发展对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相对东部地区, 原料价格更便宜, 劳动力成本低, 但是没有品牌的优势, 信息成本和运输成本远高于东部, 就是在西部各省区中相比, 运输成本仍是相对最高的一个地区。因此四川服装主要以低价进行竞争, 换取非常薄的利润。
四川的服装企业出口大多是低附加值产品, 利润空间很小。运输成本对这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 往往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导致一些产品只能留在国内销售, 无法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的西部地区运输成本高, 导致其比较优势的发挥受到负面影响, 而沿海地区则由于对外贸易时相对更低的运输成本, 有利于其比较优势的强化。
四川的运输系统远低于国际标准。主要问题如下:第一, 四川地区缺乏集装箱货运站、场地、集装箱卡车。第二, 过境程序非常复杂、费时, 原因是需要大量的证书和复印件, 并且涉及不同运输方式的政府部门之间协调能力差。第三, 集装箱跟踪能力弱, 托运人通常都不知道自己的集装箱在哪里。第四, 联合运输系统整合差, 没有流水程序支持集装箱在沿海与内陆之间持续移动。
2.3 四川服装业的实力未得到政府认可
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市场的趋势, 四川确定了以电子信息业、水电业、机械冶金业、医药化工业、饮料食品业、旅游业六大产业为支柱产业。纺织工业不是四川的支柱产业, 这里有非常现实的考虑, 作为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 我国的纺织工业有着全球都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 但在我国的中西部, 纺织工业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制后并不明显, 无法与沿海地区的纺织工业进行竞争, 因此, 政府对纺织工业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都远小于其他支柱产业, 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 纺织工业在四川省内的地位一直呈下降趋势。
表3为除旅游业外的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与服装工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私营企业数据对比统计表。
数据来源:2006年四川省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出, 五大支柱产业的资产、负债占全省工业企业比重分别为85%、90%以上, 反映出四川经济对支柱产业的依赖很深。而服装业两项指标都仅为1%左右, 于全省经济无足轻重。而其产品销售收入占到了全部销售收入的1.5%左右, 说明服装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以从业人员数来看, 服装业所占比例达12%, 远高于它的资产、负债、利润及利税所占比例。
由上可知, 四川政府不扶持服装业的发展, 原因在于服装业在省内经济比重过低, 而过低的经济比重反过来更得不到政府的扶持, 形成恶性循环。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 服装工业对四川而言, 利税是次要的, 吸收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才是主要的社会意义。在前几年GDP挂帅的竞争压力下, 四川省不扶持服装业也是情理之中, 而在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稳定压力之下, 政策向服装业倾斜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
3 金融危机带给四川服装业的机遇
3.1 金融危机给四川服装业带来了机会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中国服装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沿海地区众多中小服装企业纷纷关、停、转、闭, 员工大量流失, 出口受阻, 长期以来靠OEM生存的服装企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做转型高档品牌, 继续走出口之路;二是转型做国内市场。历史数据表明, 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时, 居民对服装的消费会呈现大幅提高的趋势, 同时服装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也会逐步加大。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00美元, 从趋势上看, 中国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呈逐年加大的趋势, 可以对中国服装的长期未来保持乐观的预计。现实情况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2008年全年的出口及同比走势与往年不同, 波动明显加剧。上半年, 服装出口受国内政策及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当时国内经济政策定位为“两防” (防通胀、防经济过热) , 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 收缩银根, 人民币升值, 原材料、油价、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 这些因素均使企业出口倍感压力。二季度出口增幅逐月下降, 6月还出现了负增长, 这是自1999年以来旺季出口的首次下降。下半年, 出口更多地受制于外部需求减少和收汇风险加剧, 自8月开始出口额逐月回落。年底, 国家连续出台扶持外贸出口的利好政策, 企业信心有所增强, 12月出口小幅反弹。2009年1月服装出口额同比小幅增长5.7%, 2月同比下降11%。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外需求的下降。另外, 2009年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趋向稳定, 但对欧元与日元却同比升值5%、8%。在这两个重要市场, 出口受阻。美国、欧盟、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在底部徘徊, 甚至创下新低, 2009年二季度我国服装出口仍不乐观。而国内服装市场却形势大好, 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增长17.3%, 其中1月全国百大重点商场服装销售额增长40%。与沿海服装企业纷纷关门歇业度寒冬的窘况截然不同, 集中在成都的不少大小服装厂家生意红火。金融危机风暴从沿海城市刮来第一批总价值超亿元的海量订单, 也将一个难得的提档升级机会送到长期与低档次、低价位画等号的四川服装企业面前。
3.2 当前经济形势迫使政府调整扶持思路
金融危机导致大量返乡民工失业, 扩招后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 政府开始把追求GDP增长的思路向“两保一促”转变。
2008年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的6项政策措施, 提到继续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 此外, 还包括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 充分利用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扶持轻纺企业开展营销、研发和并购活动, 以及加大轻纺工业技术改造力度, 推动产业升级等。到2009年4月1日,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已经连续第六次调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这是自2008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后连续多次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退税率, 对抑制中国轻工产品出口过快下滑正在发挥作用。
2009年4月, 四川出台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 着力推动全民创业, 这标志着四川省从优先扶持大企业到优先扶持中小企业的一种方向的调整。对于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的服装业来说,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3.3 品牌的高附加值将降低运输成本劣势
目前国家对服装的扶持政策基本给足, 但这只能减轻企业成本压力, 无法扭转国际需求萎缩的局面, 更重要的还得靠企业自救, 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时拓展国内市场是“过冬”的一种方式。在国内服装消费实际增长趋缓的背后, 出现中高档品牌与低档产品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现象, 与低档市场难以抢到一杯羹的情况不同, 中高档服装品牌正保持良好的销售增长态势, 成为支撑国内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服装行业的发展, 很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服装企业的品牌价值在逐步提升。一个好的品牌不仅仅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的创造力, 同时对社会的发展还要有很强的推动力。服装行业有很多的品牌在近些年也成为政府重点推导的对象, 比如鄂尔多斯品牌, 在近年的品牌价值评定中, 以43.67亿元连续两年排名十七, 列服装行业第一名;同时入围的还有雅戈尔、恒源祥、杉杉等服装品牌。
金融危机下, 外销企业、订单企业纷纷改做内销, 而内销没有品牌就无法占领更大的市场。有品牌的服装将获得更高的售价、更低的营销门槛、更高的贷款授信、更高的忠诚度。四川服装要想突出重围, 获得竞争优势, 最好走品牌建设的道路, 用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弥补运输成本的劣势。品牌的塑造和附加值的提升将使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在服装产品中的比重下降。原有的明显劣势不再明显。
3.4 四川服装业的振兴任重而道远
四川服装业的振兴并不是必然获得成功, 中西部各省对沿海纺企内迁争夺激烈, 政策扶持更早更到位, 产业集群发展更完整。
金融危机使服装出口企业面临的不仅是订单减少的问题, 还不时被客户要求延迟交货期, 退货风险也在加大。消费市场低迷使欧美采购商变得更挑剔, 动辄挑一些小毛病来退货。由于出口难度加大, 一些企业扭头转战内销。此外, 不少退货也回流到国内销售。
在全国最大的服装集散地广州, 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外贸服装店。据一些店主反映, 现在到外贸制衣厂拿货确实比以前容易, 以前剩单少, 大家拿货都是“抢”, 现在工厂退单多, 价格同比便宜近三成。国内服装市场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本来就严重, 而2008年年初至今出口形势不断恶化, 大量企业转向国内中低端市场, 更使这一市场的竞争加剧。出口与内销多年来基本维持在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2008年中国服装总产量大约是590亿件, 其中大约290亿件出口。今年来更多企业向内销倾斜, 国内服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此外, 我国服装业一直供过于求, 正处于“库存甩卖”阶段, 目前库存在120亿件左右, 廉价清货冲击着整个行业, 这也是衣着CPI与衣着PPI、整体CPI相背离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川服装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 很多企业的服装工艺已达国际水平, 不少企业服装加工设备均是世界品牌机组, 一些大型企业先后引进了自动裁床、自动测量机。很多厂家不仅为沿海的服装企业生产, 还接受国外的订单。而四川表面上缺乏成熟的服装品牌、服装知名企业、服装扶持政策, 根子上缺乏的是人们对四川服装的定位。金融危机对欠发达的四川服装来说是一次翻身的机会。面对危机, 四川服装的生存法则是一方面要呼吁社会和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获得更好发展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发展, 打铁还要自身硬,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把内功练好, 四川服装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消费者的认可,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卫红.广东省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企业经济, 2005 (1) :124-125.
[2]刘斯康, 金美贞.浙江省工业支柱产业的确定[J].华东经济管理, 2003 (4) :8-10.
[3]刘炜, 黄福来.福建省支柱产业的定量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9) :110-113.
[4]高巍.台湾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向岛外转移的趋势[J].亚太经济, 2006 (3) :63-66.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推荐阅读:
服装行业前景05-10
生活用纸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分析08-20
中国服装行业SWOT分析及国际化战略07-25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报告08-21
服装行业盈利能力分析07-13
2023-2028年中国婚纱摄影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06-14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10-14
服装行业全景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咨询分析07-09
服装行业消费者行为分析调研报告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