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2024-10-14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通用3篇)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篇1

我国负责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发展,我国服装产业产值增长迅猛,产销衔接平稳,服装内需市场持续旺盛。从2010年1月份到10月份,服装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536.604亿元,同比增长25.24%;纺织服装制造业利润总额达到530.462亿元,同比增长35.85%。国内的品牌服装消费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中西部地区的高速发展将成为服装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未来十年国内的服装消费将迎来黄金增长期。

然而在这种大好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殃及国内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另外还有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等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服装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应用不足是尤为令人关注的因素之一。

据相关行业媒体数据分析:2011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924亿元;其中服装类商品销量达到445亿元,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68.9%;服装作为最受用户青睐的网购产品越来越关注。但是相关服装行业中专门设立的电子商务部门的很少,有独立的专门负责电子商务规划、销售或拓展的部门 29.2%;没有独立的部门,但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24.0%;除了IT专业人员外,没有具体的电子商务规划、销售、拓展人员 5.4%;没有IT专业人员,也没有电子商务规划、销售、拓展人员 41.3%;其他 0.1%。即使在已经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中,也仅有不足三成的单位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相

关部门。

而与大的服装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自身管理水平、资金和人

才等因素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据统计,只有9%左右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而在大型企业中,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销售的比例就已分别达到30%和27%。另外不少服装企

业还存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虚拟市场在线产品管理不力等问题。

据某知名电子商务人士透露:比如xx推出的xxxx,即专注服装

生产与贸易协同,致力于为服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专业的管理软件和交易平台,为各级服装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而服装产业链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平台的出现,相信一定会很大程度上的助推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当然服装行业开展电子商务存在着“天然优势”,表现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获取利润。时尚的变化要求服装企业实时跟踪市场行情,预见客户需求变化,迅速对客户要求做出反应;而电子商务,通过对用户兴趣度的调查和客户反馈信息的搜集,并及时提供相关问题的解决,恰恰为企业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在全球化进程的今天,不啻为解决目前服装行业遇到的各种困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篇2

关键词:服装制版;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0 引言

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统计来看,服装专业的就业情况一直较好,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设计、跟单、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从事服装制版工作的寥寥无几。服装设计与制版是服装专业的两个主要方向,但是就业情况却大相径庭。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并不是服装市场的制版师需求已经饱和。相反的是,我国有近一半的服装企业缺少合格的服装制版师,在一些杭州、深圳等沿海服装大城市,甚至出现花百万元重金聘请法国、意大利制版师的现象。在一些服装产业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制版师短缺,很多小服装厂还在采用花钱买版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高校在服装制版的教学已经与服装企业的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寻找问题,加快服装制版教学改革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件事情。

1 我国服装制版行业现状

在我国服装行业中,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存在着重设计、轻制版的现象。很多企业老板认为,制版师只是技术工人,他们情愿每年投入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聘请服装设计师,却不愿在聘请制版师上做大的投入。其实,在国外,制版师与设计师享受同样的待遇,同样受到重视,每一个成功设计师背后都有一个技术精湛的制版师,这也是国外大品牌服装结构新颖、造型优美,在我国受到热捧的原因。一个好的制版师应该具备高超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将设计师的抽象图稿转化为具体的成衣,并且进一步完善创作。因此,制版师被称为“把设计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现实的承上启下的灵魂人物”。而在我国,大部分制版师都是缝纫工出身,在实践中摸索的制版经验,很少人参加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受过高等教育的更少。这样造成制版师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领会设计意图、结构设计、造型审美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所以出现了前面说的高薪聘请却人才难得的情况。

2 我国服装制版教学的不足之处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在服装制版的专业教学上还远不能满足服装企业的用人需求。这虽然有制版专业需要长时间实践经验积累的原因,但是也反映出服装制版人才培养在思维方式、美学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综合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2.1 服装制版教材落后

目前,我国使用的服装制版教材基本以日本原型裁剪法和中国比例裁剪法为基础。这两种方法都是采用公式计算数据,以平面思维处理服装版型,这种方法可以处理简单的服装结构,但是不适合处理结构变化复杂、造型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高级时装款式,也很难进行结构创新设计。而目前,高级制版师一般都采用立体思维方式,同时结合立裁手法进行服装制版,这种方法结合人体的自然结构和运动规律,更贴合人体,更科学合理。并且,用立裁的手法能够直接看到面料所呈现出的立体效果,对处理那些结构复杂、造型夸张的服装款式很有帮助,也比较适合做结构上的创新设计,是一种更科学、更高效的制版方法。

2.2 服装制版、设计、工艺教学相脱节

在我国服装教学体系中,制版、设计、工艺通常分开教学。在设计教学中,教师通常讲授服装色彩,绘画技巧与流行时尚,对服装结构与流行时尚的结合很少涉及,以至于学生的服装效果图中只有装饰性线条,没有造型结构线。而在制版教学中,由于制版款式比较简单,没有结合流行与时尚,结构设计缺少美感和创意,练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制版课没有结合工艺,学生无法观察版型的最终成衣效果,这种没有实践检验的练习,只能纸上谈兵。其实,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制版、工艺是缺一不可、互为依存的关系。这中间,服装制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将三者分开教学的方式不利于服装制版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关于服装制版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服装制版专业学生的艺术修养

服装制版不仅是运用制版技术将设计效果图用平面版型的方式表达出来,更是一次服装结构上的二次艺术创作,好的制版师可以让服装设计作品更上一层楼,而缺少艺术修养的制版师只是在机械地复制一个服装款式。作为一个制版师,应该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使设计作品结构更合理,更贴合人体,更能展现设计美感。因此,在服装制版的教学中,应该强化学生对设计作品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2 提高教师的制版专业水平

从制版师市场的供需关系情况看,高校制版教学与社会需求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也是有些人不去学校而选择社会培训机构学习制版的原因。社会培训机构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高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是其无法比拟的。高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优秀的研究人员,对服装制版理论的研究更深入、更系统。只要高校认识到自身不足,加强校企合作,实行教师顶岗培训机制,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就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了产学研究进一步发展。

3.3 培养复合型服装制版人才

近几年,随着服装产业信息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私人定制业务的迅速展开。服装企业对制版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不仅要求懂设计、会制版,还要求精通服装cad,熟悉服装面辅料、生产工艺流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服装制版的专业课程要更丰富,更多元化,以适应企业和服装市场的需求。

4 结语

服装是流行与时尚的代言词,服装制版专业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升级。高校服装专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大胆进行教学革新,紧跟市场需求的脚步,才能培养出有技术、懂艺术、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服装专业人才,解决校企之间的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http://www.nz86.com/[DB/OL].中国女装网.

[2]http://www.wtoutiao.com/[DB/OL].微头条.

我国服装行业现状及遇到的困难 篇3

1、新课程理论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解放,为师生创造性地学习、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天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规教学依旧占主体。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依然受考试成绩的左右,依然受看不到的评价魔杖的摆布。这样,领导折磨教师,教师折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下进行教学改革,只要身心不受摧残就已经是相当不易,怎敢奢望追求那么多的“面向”和“平等”呢?

2、新教材虽图文并茂但一些知识点跨度太大,又由于学生的起点不均衡,接受力参吃不齐,因而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感觉一部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有的是很吃力,从各个单元的质量分析表中的不及格人数可以证明。这样就影响教学进度的进程,每次期末复习时间都不够用,只是草草复习,不够深入、全面,即使老师加班加点,进行个别辅导也不能有效解决差生面。针对教材的原因,我们作为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学习新理念,课堂上采取符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教材中的不少讨论和思考题价值不大,脱离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新人教版教材每一节开始都有导言,来创设情境很好,但:

里面的不少问题是学生现有知识作经验不具备的,无法开展讨论,而且有些问题讨论对于引出后面内容作用不大。

4、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探索的时间不够

有些课堂的学生活动是很好的,让学生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探究或者讨论或者交流,但在课堂仅有的四十分钟中,学生很难完成一些活动,或者完成了活动,剩下的内容讲不完,但这些内容又有整体性。分开到下一课时显得活生生断开,而且要增加课时数。

5、过程性评价体系实施不易操作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改革促使评价的功能田以往注重甄别、选拔转向重视个体生命发展,因此新课程的评价被称为“发展性评价”。新课程倡导的质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描述和记录,以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树立自信心,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因此,过程性评价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成长记录袋”,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过程性评价方法之一,是老师们提得比较多的。建立成长记录袋需要收集、记录学生的作品以及他们的相关材料,需要定期对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而且还存在档案袋的管理问题,由谁来管理?存放在何处?此外还有课堂观察,老师们一边要教学,一边要对课堂里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似乎难以做到两全。特别是现在有些老师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教学,要求教师对每一位生长期进行质性评价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使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新课程所遇到的困难?

首先,转变教学理念:这是老调重弹。但在新课改下,我的看法是:要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教师应由过去“课堂的绝对控制者”转换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一定控制权)、参预者(与学生平等)、知识平台(与教材等同)。课前教师要做好如下准备: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去吸收融汇教材的教学内容。将自己教材化,使自己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教材;将教材内容人性化,使教材也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教材。使自己和教材融为一体,共同搭建教授学生知识的平台,然后在课堂上才能将学生吸引过来,共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

其次,改变教学方法:这也是一个老话题,我的理解是:新课程与以往的教学不同。“在探究中学习”,教师的任务是根据教材的内容,积极创设情景,引导、组织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对探究的结果,不要急于作出肯定或否定,要鼓励学生总结在探究中学到了什么;不管是理论探究还是实践探究,学生都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探究重怡情”,学生在探究中,即体验到求知的乐趣,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乐趣。

第三、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向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历史,历史就在身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较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第四、营造必要的氛围:热烈而有极大冲击力的改革氛围有助于教师形成接受和参与改革的心理背景。一个既听不到改革的呼声,又看不到改革的论争,到处弥漫着静谧、保守氛围的环境,是不可能唤起教师投身课程改革的动机与激情的。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研部门的课程执行能力、领导能力,领导者的观念、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师有效的课程实施。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新课程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可以为课程改革提供咨询意见和资源支持。此外,新课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许多学习活动的开展,都要依赖社区和周边环境的建设。新闻媒体的积极宣传,可以形成一种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一个关心、理解、支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社会环境,将为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五、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教师接受和参与课程改革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励机制不能不考虑物质激励,改革应当给教师在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及条件等方面带来实际利益。然而,仅凭物质激励是不够的,最大的激励力量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社会和国家的强烈责任感,还需要尽可能满足教师的内心需求,使其体验到成功和成长的喜悦。

上一篇:内蒙古物业管理条例下一篇:关于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效果的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