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作图考试大纲概述:试题特点分析

2024-08-24

建筑师作图考试大纲概述:试题特点分析(共3篇)

建筑师作图考试大纲概述:试题特点分析 篇1

考试大纲的调整与修订对考试科目影响最大的就是将“建筑方案设计”从原“建筑设计与表达”中独立出来。因此,设题思路就会有很大变化,其主导思想是要真正考出建筑师的水平与能力。从经过考试大纲调整与修订之后的设题意图来看,设题总的趋势比过去要“难”。所谓“难”意味着更侧重对应试者建筑方案设计能力的检测,而不是像以往考试那样;建筑规模小,功能简单,测试应试者方案能力要求不高,而对各工种的建筑技术问题,包括结构布置、构造设计、吊顶上各管线终端口及灯具布置等等,却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该科目的考试更符合建筑学专业的特点。但是试图就20设题的情况摸出今后考试的设题特点与规律也许为时尚早,何况我们不赞成纯粹为了应试而进行猜题。根本的目的是按一级注册建筑师的业务能力标准要求自己,通过考试找出自己在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不足,以便有一个努力的方向。

既然要参加应试,有目的地进行考前准备也是理所当然的,分析往年的设题思路便是

一种较好的准备途径。

我们暂且以年的试题为例,分析一下设题的特点作为参考。

一、设题方向出现新变化2003年的试题(小型航站楼)从建筑类型来说已超出了过去的设题范围。这是多数人没有料想到的,既没有这种设计实践,也许不少人连这种建筑类型的生活体验也没有。其次,建筑规模也突破了10000m2,达到14140m2,而考试时间仍然为6小时,这就加大了该科目的考试难度。不但题型生疏,而且设计任务繁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设题方向的变化?正如前所述:改进后的考试方法就是要客观地检测建筑学专业与相关专业应试者在建筑方案设计能力上的真实差距。如果一位应试者平时缺乏建筑设计的专门训练,要想通过该科目的考试自然感到难度加大了。即使是建筑学专业的应试者,如果建筑设计功底单薄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加大设题难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真正的建筑师脱颖而出。

二、仍保留提供功能分析图

功能分析图可以帮助应试者更好地理解该建筑类型各房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对于生疏的建筑类型,或者对于相关专业的应试者建立一个功能系统的概念会有一定帮助。之所以讲有一定帮助是因为所提供的功能分析图并不能完全表达该类型建筑所有房间之间有机的功能秩序。掌握这一点对于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和平面布局十分重要,这要靠应试者平时对这一类型建筑功能了解的程度,或者生活体验的程度。因为感觉到的才能真正理解它,才能在设计中把握它。

由于功能分析图不代表所有房间在一层进行功能布局,因此,试题又以文字对竖向功能分析作了说明,提示应试者先进行竖向功能布局,再分别对一、二层进行各自的平面功能布局。

三、设计深度有所要求

由于现在的试题题型不需要考虑结构布置、建筑构造、吊顶平面设计等内容,但在建筑方案设计的深度上却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对一些设施做到合理的配置,为此试题会提供一些必要的设施尺寸。如2003年的试题围绕小型航站楼,提供了旅客进出港办理各项手续及行李运送设施的平面图。既然提供这些资料也就意味着你在建筑方案设计中要合理体现出来。正如我们设计卫生间必须画出各种洁具一样,只不过对后者的尺寸及布置方式我们比较熟悉。而对于前者比较生疏而已。    、

在一般设计要求上,仍保持过去设题对设计深度要求的是必须考虑无障碍设计。这是历年考试保留的测试项目。

四、建筑功能单一化

尽管2003年设题题型出人意料之外,面积也突破历年设题规模,但以两层平面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类型方案这一设题原则基本没有变。也就是说建筑功能虽复杂但比较单一,而不是功能综合体,至少到目前为止设题还没有跳出这个框框。今后会不会以控制平面图的适当比例设题两层以上的建筑类型,比如旅馆类型建筑、写字楼建筑等,仍然可以用2~3张1号图纸完成若干层平面设计的内容,不是不可能。因为多层甚至高层建筑设计方案有更多的考核点(如标准层设计、消防规范、垂直交通体系、结构选型与格网尺寸等)也需要对应试者进行检测。

五、强调流线设计

2003年的试题是一座小型航站楼设计,这是最典型的强调流线设计的建筑类型。事实上,交通类型建筑的功能布局合理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流线的组织,这是一个复杂的设计:有旅客人流、有行李货流;有进港人流。有出港人流;有国内旅客,有国外旅客它们各自要符合工艺流程,又互不交叉干扰,要通过流线设计将各种功能空间有秩序地串起来,等等。应试者如果没有较强的建筑设计能力很难把流线组织得井井有条。类似的交通类型建筑如铁路旅客站、长途汽车客运站等,以及其他诸如图书馆建筑、博览馆建筑、餐饮建筑等都十分强调流线的设计,这大概是今后考试的重点之一。

六、图纸内容与要求有所变化

尽管图纸仍按常规以2~3张1号图为限,但由于该建筑规模较大,因此打破历来平面图按1:200比例绘制的惯例,而采用1 t 300比例,这就会影响到绘图时清晰表达的程度。

此外,该试题增加了绘制总平面图的要求。因为往年试题由于建筑规模不大,用地紧凑,可以在一层平面表示总平面设计的内容。而2003年的试题用地较大,场地设计内容较重要,需要单独进行总平面设计能力的测试,因此图纸要求也是合理的。

除上述图纸内容与要求有所变化外,其余的图纸要求与往年试题基本没变。只是由于该建筑面积较大,房间内容较多,在计算建筑面积时允许上下浮动的幅度有所提高(4-10%)。

建筑师作图考试大纲概述:试题特点分析 篇2

(一) 总体评价

1.平稳过渡。

2.体现课改精神与人文关怀。

(1) 试题的命题原则:三方贴近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2) 试题的考查要求:四种能力,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命题中出现争议点个别答案值得商榷。

38 (1) 结合材料一 ,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 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12分)

(2012年全国卷) 第38题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12分)

(3)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 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4分)

(二) 客观题评析

1.客观题难度稍有增加。

2.计算图表题同时出现备考不能放松。

3.从 题型设置看 “四选二 ”题型依然是重点考查形式 , 正确选项多出现两次。

(三) 主观题评析

1.经济生活的特点。

三年均呈现非常稳定的趋势, 个别细节变化没有改变命题的思路和风格。

经济生活稳定性:分值———14分;

设问方式———是什么、怎么样;

侧重点———措施类。

例:2011年:如何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

2012年:如何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2013年:分析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2.政治生活的特点。

政治生活稳定性:分值———12分;

设问方式———为什么、怎么样。

例:2011年: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作用;

2012年 :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2013年: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

3.生活与哲学的特点。

旧课标全国卷都喜欢考大角度, 如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新课标考非常小的角度, 非常细腻, 也比较好答。

例:2011年: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延绵不绝、不断发展;

2012年: 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2013年:认识论知识, 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

4.文化生活的特点。

相对而言, 实施新课标三年以来难度有所增加。

例:2011年:马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我们应该如何发挥马祖文化的作用;

2012年:现代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2013年: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5.主观题设问不难, 做答不易。

主观题仍延续了前两年的风格, 都以宏观为主题, 从微观切入。设问的指向性更加明确、集中, 学生作答思维跨越小, 尊重了学生的思维习惯, 有效避免了审题错误, 充分保证了学生作答方向的准确性, 增强了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考生回答时入手容易, 但要做到深入、全面、准确确实有一定难度, 考生答完可能会有“知道答什么, 却又写不出什么”的感觉, 这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需要具有一定区分度的反映。基础知识要抓牢抓细。

6.主观题不像考政治学科的 , 更像是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并且答案设计太随意, 考生和教师都不明白命题者的意图。

例:39. (3)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 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

二、地方考卷与全国卷比较

(一 ) 试 题简单 , 常规 , 考生很容易下手 , 并且能得高分 。如:2013年北京、重庆卷。

(二) 地方卷探究题型较为多见。

(三) 2013年地方卷出现很多和往年高考卷尤其是和全国卷十分相似的题目。

例:2013重庆13 (1) (3) ———2012全国新课标38 (1)

2013山东30 (2) ———2011全国38 (2)

2013天津13———2011全国新课标38 (1)

2013江苏35———模拟卷

(四) 2012年全国卷个别试题与2011年高考试题有“雷同”现象。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39题 (2) ———2011年浙江卷40题 (2) 、2010年山东省高考题有“重复”和“雷同”现象。

(五) 2013年高考试题与往年全国新课标卷有相似题。

2013年全国卷39 (1)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39 (2)

三、2014年复习思路

(一) 研读考纲说明, 分析命题特点, 调整教学策略。

(二) 抓住主干知识, 把握内在联系, 培养学科技能。

(三) 突出时代主线, 立足长效热点, 突破时政盲点。

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考试之时间把握 篇3

建筑方案设计科目的考试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与学校课程设计既看重设计结果,更强调设计过程不一样。因此,要把任务书规定的图纸内容全部表达出来十分关键。这就要求应试者在提高设计运行速度,加快绘图动作外,还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如果应试者对6个小时的时间把握失控,那么,就容易因感时间紧张,设计任务重而心理慌张,反过来又影响了设计进程和绘图质量,最终导致设计结果不理想。或者,应试者设计能力虽然较强, 但因时间分配不当设计阶段花时间过多,总想方案尽善尽美,结果绘图时间留少了来不及 完成绘图。正如该科目的考试,不少人只画完一层平面,而二层平面根本没时间去 画它,这是很遗憾的。因此掌握好时间的分配至关重要。

那么,怎样把握时间呢?这要因人而异,绘图动作快的应试者,可以多花点时间考虑 设计问题;绘图动作慢的应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一定要把绘图时间留足。方案有不完善 之处,也只能认了。一般而言,6个小时的考试,一开始要花十分钟理解题意,吃透任务书 的要求,包括对命题的领会。然后花两个半小时左右,至多三小时进行设计,剩下三小时 左右就是绘图时间了。这其中包括留一点时间作为最后审查图纸是否有补缺的内容,或者 小的错误需要修改。总之考试的三个阶段,各应试者都要把时间分配好。

其次,要严格控制进度,特别是设计阶段,不可超时过多。应试者总认为设计方案还 没做到位,总想再推敲一下,结果,绘图的时间不够了,不是匆匆忙忙把图画得很潦草,就 是根本画不完图。值得提醒的是:方案设计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会十全十美,只要大的 功能布局合理,总平面设计不出现大的原则问题,因时间关系,方案设计只能到此为止,要 及时转入下阶段的绘图工作。尽管设计方案可能存在自认为某些不是之处,能够有时间把 方案画完总比你再有多么好的想法可是没时间表达出来要强。

上一篇:乡镇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下一篇:好书推荐活动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