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2024-07-1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精选11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篇1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复习考试题

一、填空。(18分)

1、()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和()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且();它的四个内角和是()。

2、平行四边形过它的一个顶点可以做()条高,平行四边形有()条高,它具有()性。

3、()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4、钟面上()时和()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5、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时,这个图形就变成了()形。

6、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52㎝;一边的长为32㎝,另外三边的长分别为()、()、()。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从平行四边形的一顶点可以向对边作1条高,所以平行四边形有4条高。()

4、用两根8厘米和两根6厘米的小棒,一定能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是15厘米,一腰和上底的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它们的下底是8厘米。()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个长方形框架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

不变变大变小无法知道

2、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

4、一个梯形可以画()条高。

1条2条无数条

5、右图中有几个梯形()

689

四、根据四边形的关系,在下面的()里分别填出四边形的名称。

五、在()里加上合适的条件,使图形转化成下一个图形。

六、实践与操作。(21分)

1、将下图画完整,使①②图成为一个梯形,③④图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

①②③④

2、用线段把下面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并作出三角形的一条高。

3、下面是一张长方形对折两次后的展开图。

以折痕与长方形的交点为顶点,画一个梯形。你所画的梯形的上底是()㎝,下底是()㎝,高是()㎝。

4、摆一摆,找规律。(4分)

三角形个数123……

拼出图形周长172029……

拼出的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三角形的个数为11时,拼出的图形是(),周长是()㎝。

七、解决问题。(25分)

1、一个直角梯形的一个内角是750(如图),这个直角梯形另一个内角是多少度?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8厘米,另一条边比这条边短3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梯形的上底是下底的3倍,如果将下底延长6厘米,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多少厘米,下底是多少厘米?

4、把两个边长分别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最小是多少?

5、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39厘米,上底比一腰短2厘米,下底长是上底的2倍,求这个梯形各边的长度。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篇2

关键词:新授课,练习课,家庭作业,车轮直径

望课堂内外, 小组忙忙;大组小组, 讨论声声。您瞧:三个一群, 五个一伙, 小组成员忽多忽少;您听:三句讲一题, 五句指迷津, 小组声音忽有忽无。在这样的课堂中, 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中成就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能力。在各项活动中, 我班孩子都能“巧”然应对, 展现出他们独有的自信, 洋溢出幸福的笑脸。这些成绩的取得, 都源于教师的“懒”。

一懒:在新授课中要适时适课而“懒”

学生能自学的新课, 教师不抢着讲;学生能讲清楚的, 教师不重复讲。经过四年级一年的培养与训练, 各小组已经养成了很好的合作习惯, 所以, 在五年级的很多课中, 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学。比如:刚学完“圆的认识”这节课时, 由于刚认识圆规, 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它的神威, 也想认识一下“圆”这位新朋友。刚宣布完学习内容, 学生已翻开课本看了起来———圈画重要知识点, 找出疑问之处。我在教室里巡视, 观察各小组的反应, 只听第二小组组长说:“你们看完了吗?”她先选的4 号种子选手李×, 让她说出自己圈画的重点。李×说:“我知道圆也是平面图形, 但它是由曲线围成, 没有顶点。我还知道怎么画圆, 将圆规两脚分开, 针尖固定, 另一只脚转圈, 边说边画。”孙×同学快速补充说道:“你们看我画的圆, 针尖的地方叫圆心, 用字母‘O’来表示, 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 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 把书上的知识点快速地复述了一遍。

二懒:在练习课、试卷讲评课中要适时适题而“懒”

在练习课中, 采用多种形式, 让练习课首先具有趣味性, 其次是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练、自查与自纠,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练习, 选用闯关练习法, 看哪一小组先闯过所有关, 到达胜利的彼岸, 摘得一颗智慧星, 要求小组成员无掉队。教师根据小组长的汇报和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 做出机智讲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再也不会走神了, 真是事半功倍。试卷讲评课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教师在上面讲得是抑扬顿挫、口若悬河;而孩子们却是无精打采、昏昏沉沉。改变这种现状的方法是, 老师“懒”一些, 把课堂交给孩子, 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具体做法是:先小组内自纠, 纠正因马虎而错的马虎题目;再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 向本小组成员请教;本小组都错的题目, 可通过跨组学习来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查自纠能力, 又培养了一部分学生的讲解能力, 还使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得到了发展。例如,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的单元测试”, 发下试卷后, 先进行试卷总评, 表扬一些表现突出的同学, 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各小组按上述方法订正完成后, 进行汇报, 提出试卷中的疑问之处。一堂试卷讲评课, 看不到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滔滔不绝“演讲”的身影, 下课后却收上来一张张用红笔圈画的试卷。

三懒:在家庭作业的批阅中要“懒”出成效

努力让学生对每一次作业都产生兴趣, 这是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作业的乐趣所在。每次的家庭作业布置, 一定要做到题精而量少, 便于组长批阅、讲解、汇报。

例如: (6月16日家庭作业)

1.只列式不计算。

(1) 在一个长4 厘米, 宽3 厘米的长方形里, 画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一个圆形花圃, 它的直径是12 米, 用一半的地方种一串红, 种一串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一根铁丝, 正好可以做成一个边长是157 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做成一个圆, 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4) 一张圆桌的半径是40 厘米, 在它的周围加上一圈铁丝, 至少需要铁丝多少米?

2.小明骑自行车通过一座长816.4 米的大桥。已知车轮直径约是0.65 米, 车轮平均每分钟转80 圈, 求小明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

五个小组长互对答案批阅后, 再给自己的组员批阅, 对本小组的书写和正误情况做简单的汇报 (带着作业纸) 。第3 小组徐×× (冠军组、优秀组长双重头衔, 对工作认真负责, 原来我班的学困生——李××, 经常不认真完成作业, 成绩可想而知, 在她的管理和影响下, 家庭作业能按时完成, 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说:“老师, 今天的课外作业, 做得有点不好, 特别是计算错误率高, 张××错的最多, 你看这几题……”我听了各组长的汇报, 并看了他们的批改情况, 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教案做了及时的调整, 把两道错误率高的题目加进了下次练习和重点讲解的行列。这样重点突出了, 难点更容易突破。老师“懒”了, 学生“勤”了, 学生能力有了, 教学效果增强了, 何乐而不为。

老师让一步, 就可能让出学生讲题的精彩瞬间;老师退一步, 就可能退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老师慢一步, 就可能慢出学生自我探索的沃土。

参考文献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试题 篇3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77%+1.33=20×70%=70÷1.4=19+35%=(0.18+9)÷9=

10-0.09=45÷90%=50%÷6=12.6-1.7=200×(1-40%)=

2.解方程(6分)

χ-65%χ=7049+40%χ=89x-25%x=12

二、填空:(21分)

1、()÷()==()%==()成()=()折

2、5千克减少()%后是3千克。比80米少20%的是()米。

3、甲乙两数的比是3∶4,甲数是乙数的()%。

4.六年级某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那么男生占女生人数的()%。

5、某水泥厂3月份生产水泥300吨,超过计划60吨,3月份超产()%。

6.最小的质数比最小的合数少()%。

7.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0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元。

8.小红把3000元钱存入银行2年,按年利率3.50%计算,到期时她可得到利息()元。

9.一件衣服原价200元,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元。

10.一根绳子8米,把它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11.50克盐溶解在200克水中,盐占水的()%,盐占盐水的`()%,水比盐多()%。盐比水少()%。

12.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行需要8小时,货车行需要10小时,客车速度比货车速度快(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验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2分。)

1.把整体“1”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30份的数用分数表示是(),用百分数表示是()。

2.34.7%读作:(),百分之一百二十写作:()。

3.五(2)女生人数占全班的47%,该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4.在500件产品中,有25件不合格,合格率是()。

5.某班今天到校人数是49人,缺1人,这天该班的出勤率是()。

6.五(1)班在植树节时植树200棵,有196棵成活,这些树的成活率是( )。

7.有一批衣服,9月份卖出了,10月份卖出了28%,两个月一共卖出了()%。

8.=()÷()=()%=()(填小数)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出勤率是99%,就一定表示有99人出勤。

()2.用105粒种子做实验,有100粒发芽,发芽率就是100%。

()3.400吨是800吨的50%。

()4.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9%,这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一定相等。

()5.把20克盐溶于100克水中,这时盐水的含盐量是20%。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列几个数中,最小的是()。

A、33.3%B、C、0.33D、3

2.甲数是乙数的80%,若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A、80B、3200C、60D、50

3.一本书共200页,看了20页,还剩()%没有看。

A、180B、80C、90D、无法计算

四、按要求作答。(共34分)

1.把表填写完整。(8)分

百分数125%

分数

小数0.45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9分)

30×30%=8×25%=80%×90%=

30÷30%=8÷25%=60×(1-40%)=

60÷(1-40%)=48÷(1+20%)=-25%=

3.解方程。(12分)

20%y=30χ+χ=60(1-55%)m=90

4.合理包装。(5分)

将如下图这样的三个饼干盒包成一包,怎样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三、判断题(5分)

1.一批产品有95件合格,5件不合格,合格率为95%.()

2.一个数除以25%,等于这个数缩小4倍.()

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60%,已修与未修的比是3:2。()

4.甲数比乙数多20%,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0%。()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篇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下列说法:

(1)开方开不尽的数的方根是无理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A.1B.2C.3D.4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B.

C.D.

3.已知=-1,=1,=0,则的值为( )

A.0B.-1C.D.

4.(广东中考)在0,2,,5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0B.2D.5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D.有限小数是无理数

6.若是169的算术平方根,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2的平方根为()

A.2B.4C.±2D.±4

7.(2015杭州中考)若(k是整数),则k=()

A.6B.7C.8D.9

8.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B.C.D.

9.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图所示:当输入的=64时,输出的y等于( )

A.2B.8C.3D.2

10.若均为正整数,且,,则的最小值是( )

A.3B.4C.5D.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2015南京中考)4的平方根是_________;4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12.(2015成都中考)比较大小:________.(填“>”,“<”或“=”)

13.已知+,那么.

14.在中,________是无理数.

15.的立方根的平方是________.

16.若5+的小数部分是,5-的小数部分是b,则+5b=.

17.对实数、b,定义运算☆如下:☆b=例如2☆3=.

计算[2☆(-4)]×[(-4)☆(-2)]=.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 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教后记:

练习一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出示练习题目引导学生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二.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练习二

教学班级:四年级()班 教学时间:2007年()月()日 备课人:郭剑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4、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5、提高解题能力。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新课:

2、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3、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4、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 345.1(千米)(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8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复习巩固

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算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 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2.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1).9.26-3.96+8.905=(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20 1.1 1.19)(3).40-9.05-(3.8+6.02)=(21.13 33.35 20.95)3.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8.43+2.87+0.57+0.13

4.列式计算:(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二.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试题 篇6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试题”一文由编辑整理,更多精选内容请关注本频道四年级数学试卷栏目!

一、填空题(17分)。

1.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 )来试商,。

2.甲数是乙数的12倍。①如果乙数是24,那么甲数是( )。②如果甲数是180,那么乙数是( )。

3.800÷25=(800×4)÷(25×4)这是根据( )。

4.花店有615支花,如果每次用28支花制作花篮,能做( )个花篮,还余( )支花。

5.□里最大能填几?□÷25<15□÷31<5

6.一个数除以31,商是20,余数是18,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10分)。

1.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只要试商必然一次成功。 ( )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 )

3.一条放射线的长度是3000米。 ( )

4.被除数和除数只有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才能不变。( )

5.270里面有90个30。()

6.408÷68的商是一位数。()

7.甲数除以乙数商15;如果甲数和乙数都扩大3倍,商就是45.()

8.用100元钱最多可以买3颗篮球。()

9.1520÷50=30……2()

10.49÷7与490÷70的商相同,50÷7与500÷70的商也相同。()

三、计算。(总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9分)。

4500÷500=840÷40=93×200=35×35×64×0=1400÷20=

180÷20=240÷60=534×(5-5)=350÷70=

2.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12分)。

858÷39125÷24918÷27

503÷21448÷89(*)184÷46(*)

3.比一比,谁算得快。(8分)

3500÷500 18000÷ 7300÷25÷4 800÷25

4.列式计算。(6分)

①什么数与43相乘得559? ②832是哪个数的32倍?

③32与13的`和去除405,商是多少?

四、填表。(6分)

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完成下表。

路程300米180米

时间6时25秒

速度120千米/时15米/分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完成下表。

篮球足球排球

单价/元6845

数量/个1112

总价/元638540

五、应用题。(32分)

1.李师傅每小时加工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36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2.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经测算金字塔塔高106.5米,绕塔底一周近1000米,小燕3分钟能走155米,照这样计算,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底走一周吗?

3.①如果用1000元买了4台电风扇,应找回多少元?

②如果打算购买10台录音机和5个电风扇,你估计4000元够用吗?

③建国路小学今年新添置了11台幻灯机和5台电风扇,共支出7245元,你能推算出幻灯机的单价吗?

4.下表是小青、小华、小敏、小芳四人每天练习打字的时间与一次测试的记录。

小青小华小敏小芳

平时每天练习时间/分20303560

时间/分12191813

测试 字数/个384631846728

记录 速度(个/分)

①请你根据测试记录计算出每个人的打字速度,并填表。

(打字速度=打字总数÷打字时间)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物品名称单价(元)

录音机278

幻灯机

电风扇195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篇7

班级姓名等第一、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

480÷20=41×5=47+53=1000-300=

306÷3=480÷80=900÷9=52+68=

21×40=850-300=32×30=20×14=

75-29=15×40=13×3=76÷4=

150×3=750-570=69+31=400÷10=

二、递等式计算(每题5分)

(37+3×29)÷458×(20-78÷13)25×(22+80÷2)

(75+35)÷(33÷3)540÷(30×15÷50)(600÷10+120)÷603、(1)如果这3人排成一排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如果在3人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4、丁丁来到儿童用品商场,看到了一些文具和一些动物玩具。他想买一种文具再买一种玩具,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

5、甲、乙、丙、丁四支篮球队,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先在下面用线连一连,再回答。

甲队··乙队

丙队··丁队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篇8

1、在同一个平面里,两条直线相交,有个交点,形成()个角。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交点又叫()。

3、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可以画()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

5、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

6、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只要有一个角是90°,其余3个角都是()角。

7、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其中一个角是50°,其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8、一个正方形中有()组互相垂直的线段;一个平行四边形中有()组平行线。

9、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条线段与已知直线相交,其中()距离最短。

二、判断。

1、小明的生日是2月30日。()

2、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直角三角形中有一组垂线。()

4、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有无数条,且任意两条都互相平行。()

5、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6、明天可能要下雨。()

7、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

三、按要求作图。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3、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4、过直线外一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考试题 篇9

学习内容:教材P42―43整理与复习(一)

学习目的:

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地评价。

3、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4、进一步认识物体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掌握质量单位之间关系。

5、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上一节“整理与复习(一)”课,对我们前四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

二、整理与复习:

1、回忆知识点。

提问:前四个单元,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出示板书,如下所示:

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一、乘除法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学会正确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观察物体学会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学会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了解克、千克、吨的实际重量

三、千克、克、吨

掌握克、千克、吨之间的关系,学会简单的换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四、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连乘

教师指出:我们还学习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讨论疑难点。

提问: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你认为哪些问题是学习上的.难点?

指名口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1千克、1克、1吨到底有多重,我还不太清楚。

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等方法让学生再认识。

3、体会成长的快乐。

提问:通过这四个单元的学习,你取得哪些进步?

指名口答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我了解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学会了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我读了一本有趣的数学读物。

……

学生只要能简单地说出自己在某方面取得的进步,教师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4、学法指导。

指出:我们每学完一些知识都要进行整理和复习,进行知识的疏理,整理时要回顾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问题你感到还弄不太清楚,通过回忆、交流、请求别人帮助及适当的练习等形式深化认识。

三、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做:“练一练”中的1、2、3、4题。

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把计算结果和题中相应的数用线连接起来,全班交流时,教师指名口述答案。

2、第2题。

让学生口述自己家中的一个物品并估计出它有多重,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口述的同学是否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4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书,进行全班交流。

4、第3题。

第(1)、(2)、(3)这三个问题先由学生独立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板书,并让板书学生说明列式理由。

第(4)个问题要让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多提一些有实际意义,或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在课内解决的,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内解决,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暂时无法解决的,教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四、全课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试题 篇10

一、细心算一算。(36分)

1、直接写出结果。(4分)

8.4÷0.4=0.15×8=0.1÷0.01=6.3÷0.63=

0.32÷0.8=1.06÷2=0.25×3=0.3×0.4=

2、用竖式计算(16分)(第4、5、6小题每题4分,其余每题2分)

(1)1.25÷0.25(2)8.4÷0.56=

(3)8.54÷0.7(验算)(4)78.6÷11=(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5)5.63÷7.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递等式计算(12分)

16.2÷(48.6+5.4)×0.50.36÷[(6.1-4.6)×0.8]

2.38÷(59.5÷0.25)37.6-1.5÷0.24

4、列式计算。(4分)

12.5乘0.32除以0.4的商,积是多少?

8.1加上4.5的和除以7.5减去1.5的差,商是多少?

二、专心填一填(19分)

1、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的小数点对齐。

2、0除以一个非0的数仍得( );任何两个相同的数(0除外)相除,商是( )。

3、6.4÷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 )位上。

4、5.8657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保留整数约等于()。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0.81÷0.9=()÷96.6÷0.2=()÷2

0.78÷0.03=()÷30.084÷0.07=()÷7

6、2是0.25的()倍,()个0.03是27.9.

7、在5.454,5.,5.4,5.,5.这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8、在○里填上“>”、“<”、或“=”

2.4÷1.2○2.40.35÷0.99○0.350÷9.9○9.9

9、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6.8,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用心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5分)

1、0.52666666是循环小数。()

2、1.47÷1.2的商是1.2,余数是3。()

3、近似值6.20和6.2大小相同,精确度也一样。()

4、69.7÷2.5÷0.4=69.7÷(2.5×0.4)()

5、37÷0.25=(37×4)÷(0.25×4)()

四、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填入下表。(6分)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9.72×8.02

90.8÷30

五、精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

A、除数B、商C、被除数

2、下列各数是循环小数的是( )

A、0.151515B、0.1515…….C、0.511512

3、0.07÷0.04商1,余()。

A、3B、0.3C、0.03

4、商最大的.算式是()。

A、3.9÷1.2B、39÷120C、0.39÷0.012

5、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28,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是()。

A、0.28B、2.8C、28

6、2.9995精确到千分位是()

A、2.999B、3.000C、3

7、下列数中不是循环小数的是()

A、1.48383……B、0.1875875……C、4.252525D、4.

8、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0),当除数大于1时,商()被除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9、3.6与2.4的和除0.6,商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A、3.6+2.4÷0.6B、(3.6+2.4)÷0.6C、0.6÷(3.6+2.4)

10、下列算式中,与7.2÷0.36不相等的式子是()。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 篇11

一、填空。(12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把相同数位(),也就是()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

2、67.32+9.87+32.68=(67.32+)+(),运用加法的()和()。

3、1000个3.25相加的和是()。

4、15个0.1和15个0.01,它们的和是(),差是()。

5、两个数的和是86,如果将一个加数增加了7.8,另一个加数少5.2,和是()。

6、设m是一个两位数,如果在m的左边添上一个和一个小数点,那么所得的数是()。(用分数表示)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就小数末尾对齐。()

2、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所以5.42+3.78=9.2。()

3、把254克+63克改写成小数是2.54千克+0.63千克。()

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三、选择题。(填序号)(5分)

1、三位小数减去两小数,所得的差是()。

A、是一位小数B、是两位小数C、是三位小数

2、4.84-(0.85+3.84)=()。

A、4.84-0.85+3.84B、4.84-3.84-0.85C、4.84-3.84+0.85

3、从20里面减去0.2,连续减()次,结果是0。

A、10B、100C、1000

4、一个数减0.01和减0.001,结果相差()。

A、0.009B、0.001C、0.1

5、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增加1.2,另一个数减少0.7,和()

A、增加1.9B、增加0.5C、减少0.5

四、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再计算。(12分)

+++

++-

五、计算。(最后两题要验算)(12分)

7.8+15.8=10-6.207=48.693+2.07=

5.74+38.83=100-8.67=12.94+2.872=

六、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8.81+7.4+0.657.64-4.53-1.472.94+2.7+2.06+0.34.92+3.27-4.92+3.73

七、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12分)

4元8角5分+9元7角5分7千米580米-5千米790米

3米75厘米+15米78厘米10吨500千克-4吨650千克

八、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6分)

54.37-()-9.2335.67+()+21.35

=54.37-(+9.23)=35.67+(+21.35

=54.37-10=35.67+50

=()=()

九、解决问题。(25分)

1、小明家书柜最上层距地面1.6米,小明身高1.27米。

(1)小明的身高与书柜最上层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2)如果小明站在高0.25米的小凳子上陛这层的书,能取到吗?

2、甲、乙、丙三数的和是10.43,甲、乙两数的和是6.18,甲、丙两和是6.75,求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

3、张伯伯把一根4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自家的鱼塘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7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05米。鱼塘水深多少米?

4、一只蜗牛要爬到一棵15米高的大树的树项上。它每天白天往上爬4.25米,但晚上又在睡梦中滑下3.25米。这只蜗牛几天后才能够爬到树项?

5、用彩色笔在右图中画出三条线,使各条线上所有数的和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正好等于1

(2)接近18

(3)最大

6、用下面的五根小棒,你能摆出几种三角形?

长2.5分米的两根 长5分米的一根 长5.3分米的两根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从我做起,爱班,爱校,爱国演讲稿下一篇:太原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