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观后感

2024-10-13

丛飞观后感(精选5篇)

丛飞观后感 篇1

[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丛飞读后感

1.去年在电视上认识到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便有这篇文的主要内容:

丛飞是位著名的歌手,丛飞读后感。如果按他每场商业演出纯挣上万元,他早已过上了富有的生活。但他却在10余年来对178个来自十多个少数民族的贫困生进行捐助。丛飞的做法使妻子接受不了,因而和他离了婚;年幼的女儿也抛给了他,过度工作劳累,让他得了晚期胃癌。他却因住院贵,而选择只吃药物控制病情;他有时借遍了所有人,也没人愿借给他这个“借钱鬼”„„但丛飞从没想过放弃,也从没拖欠过一个孩子的学费。尽管他的固执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但他仍拖着病去演出挣钱„„ 我想这才是丛飞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2.丛飞是深圳的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丛飞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当他得知自己身患晚期癌症,癌症细胞已经扩散的情况下,他想得最多的还是别人,他把自己有用的器官和遗体都捐了出去。

他这样奉献爱心给别人和社会,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们身边有些同学不尊重老师,不爱护公共卫生,不互相帮助,和丛飞叔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相比,真应该觉得羞愧。我们应该向丛飞叔叔学习,时时有一颗关爱别人的心。在别人有困难时行个方便;在公交车上给老幼让个座;在与人相处时多一份谦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只要我们像丛飞叔叔那样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社会就会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今天我为人,明天我为人’’的良好氛围。

丛飞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读后感《丛飞读后感》。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④禁止写成流水账!编辑本段要写关于学习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4)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读丛飞有感 篇2

虽然丛飞的生命已逝,但他的精神永存,生命价值的意义在于关爱与奉献,而不是索取与回报。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不会因为市场经济而走下滑坡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我相信:只要有爱心与奉献,人间就有温暖,世界才会变得美好,社会才会变得和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腐败和道德败坏日益猖狂。一些大学生受西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认为舍个人为集体的价值观难以接受,社会上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越过道德底线,徇私舞弊贪污贿赂,兴起“人情案”“关系案”的**、贪污腐败的现象等已经屡见不鲜了。因此,大学生廉洁修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道德修养产生的巨大精神力来改变我们的观念,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促进全面发展。

从飞精神与现行社会形成的强烈反差,这更显得难能可贵。大学生廉洁修身,透过丛飞,反省自我,更加坚定做人的道德信念和底线,找回心中或许丢失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以社会主义集体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发扬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精神,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养成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以丛飞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的人,积极为国家、社会、他人做贡献。

丛飞(6.4 速度的变化) 篇3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用变量来描述的数量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函数概念的一个核心要素。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在学生对变量形成初步认识,这是学习函数的基础。在此刻之前,已学习过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并已掌握列表、列关系式和图象的方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要求学生能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观察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说出图象所表示的丰富内容,在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用数学 的符号语言表示多彩世界的作用,发展符号感,发展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在本章前面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学习了变量之间关系,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变量之间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进一步通过看图、识图,分析速度与时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用有条理的语言刻画现实情境

教学难点:

(1)进一步通过看图、识图,分析速度与时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用有条理的语言刻画现实情境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速度对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境,进一步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加深对图象表示的理解,进一步发展从图象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2)给出实际情境,能大致描绘出它的关系图。

(3)鼓励学生大胆、合理地解释实际情境,为学习数学树立信心,提高兴趣。

(4)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和解释身边发生的数学现象,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以引导发现法为主体框架,以“问题情境──例题讲解──巩固训练──拓展延伸”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

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中对于不同的内容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对于通 过图象描述变量关系,既是本节课的难点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可设计引导步骤,分解知识与技能的难点,循序渐进。

丛飞事迹搬上银幕 篇4

会。该片以“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深圳歌手丛飞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4月20日,丛飞本人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逝世,一个月后的5月20日,电影《丛飞》在深圳开机,制片人

刘春晓表示丛飞在去世前曾叮嘱他电影一定要在深圳拍摄。这次是电影《丛飞》

第一次正式和全国媒体见面。据悉,影片将于本月底杀青,预计10月份上映。

电影《丛飞》由北京电影学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摄制,由共青团中央社区和权益部、深圳市精神文明建

设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金华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深圳宝昌利外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电影《丛飞》特别得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大力支持,导演系主任

田壮壮担任艺术总监,党委书记籍之伟出任总监制,院长张会军担任总导演,导演扈耀之、主演高峰和刘琳也都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

编剧李晓明曾经是

轰动全国的电视剧《渴望》《过把瘾》和《北京人在纽约》的编剧。

丛飞同志一生执著艺术追求,潜心向学,酷爱声乐表演艺术,虽身患绝症,

仍长期坚持舞台演出,用自己的歌声为普通观众服务,赢得了“爱心歌手”的美誉。他热爱公益事业,热心义工工作,无私奉献爱心,来累计捐款捐物300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丛飞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全社会激起了强烈反响。

年4月26日,中国文联发出通知,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学习丛飞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努力争做“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5月17日,中国电影家协会也发出“向青年歌手丛飞同志学习的倡议”,要求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学习他对祖国和人民无比忠诚,对文艺事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执著精神,将丛飞精神化为工作的动力。(小巴)

责任编辑/苏欢

丛飞观后感 篇5

[日期:2006-05-08]阅读:270 次

曾经,有一首歌唱红大江南北,那就是《爱的奉献》。近来,有个名字感动着中国,那就是歌手丛飞。

丛飞,深圳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丛飞,10年捐款300万元,178个孩子亲切称他“代理爸爸”;丛飞,身患晚期胃癌,却连医药费都负担不起;还是丛飞,他捐献了角膜,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件善举。

好人丛飞的事迹感人肺腑,情真意切,每每看完丛飞的先进事迹,我都不禁热泪盈眶。

4月20日,丛飞走了,一个助人为乐,一生倾全力资助困难学童的他走了,临终前还留下遗嘱把角膜捐献给失明者,丛飞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国人民,他的离去让很多人悲伤不已。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有这样一个好人丛飞,真是难能可贵。40多年前,出了一个好榜样——雷锋。曾几何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雷锋成了一个很遥远的名词,人们都在说“雷峰三月来四月走”。40多年后的今天,出了一个好人——丛飞,无疑使对雷锋精神远去感到困惑、无奈的人们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当年,毛主席他老人家大笔一挥,亲笔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使雷锋精神唱响神州,成为中国精神的象征;而在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日,丛飞又以他的“好人精神”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中国人。丛飞去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丛飞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丛飞事迹感动广东,丛飞精神是时代的强音。丛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并呼吁全省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要以丛飞为榜样,学习丛飞精神。我认为丛飞是当代的、新时代的真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又一个好榜样!

当雷锋精神开始成为社会缺稀资源,雷锋主义日益成为了一种形式主义时,甚至有人认为现在谈雷锋精神已经过时,雷锋精神在讲市场经济的今天也不在拥有市场。雷锋精神真过时了吗?丛飞为我们做出了强有力的回答。也许有很多同学会认为,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出向丛飞那样感人的事迹,学习丛飞,一个字:难!其实不然,我们学习丛飞,学的是他的精神,学的是他十多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的可贵精神!在学院今年的五四表彰上,学院党委刘书记也寄语同学们感受丛飞魅力,学习丛飞精神。

学习丛飞精神首先贵在坚持,一天一时学雷锋谁都可以做到,但是天天时时学雷锋可不是轻巧的事。我们学院有比较健全的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每年的3月都会开展一系列的学习雷锋活动,义务献血、义务维修、义教;到敬老院、下农村、进社区„„惠州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活跃在每一个角落,为当代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作出了有力的诠释,也为我院的其他学生作出了表率,提供了榜样,还为学院、为学院的学生赢得了赞誉。笔者曾经在一次等公交车的时候听过令许多惠院学子都会深感欣慰的对话。当时,有2个中学也在一旁等公交车,她们在讨论坐7路还是15路,其中一个女生是这样说的,还是坐7路吧,坐车的大部分是惠州学院的学生,经常见到他们给老人、小孩让座,这部车比较文明。虽然后来15路车先于7路车到站,但是那两个中学却没有上车,与笔者一样上了7路车。

然而,我在这里还是要泼下冷水,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我们的青年志愿者开展的活动几乎都是安排在3月份的雷锋月,声势浩大,活动此起彼伏,令人眼花缭乱。而3月份一过,又销声匿迹,难觅其踪了。难道正是印了那句“雷锋3月里来,4月里走”的话?但愿我们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不再出现此类的尴尬,实现经常化、正规化。

另外,公交车站那两名中学的对话也引起了我的另一些思考。她们对我们惠院学生表示赞誉的同时,无疑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一个要求。坐在7路车上的惠院人代表的是整个惠州学院的形象,我们的一举一动,体现着惠院学子的素质。也许有些同学有时会发现,其实有时7路车也不太文明,例如情侣搂搂抱抱的不雅,不让座的不美。对于这些行为来说,那两名中学生的话在我看来不是赞誉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学习丛飞精神还贵在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习丛飞应该是一种行动,而不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思想上。当我们走过身边的一堆垃圾而无动于衷时,当我们指责别人到唾沫飞溅时,当我们在车上舒舒服服的坐着而对旁边站着一位老奶奶视若无睹时,我们也许会感慨,现在的社会还真是缺少雷锋啊,雷锋精神都跑哪去了?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指责的同时又有几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呢?又会有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堵住自己聒噪的嘴巴?我们大多数人都只会睁大眼睛去看社会,看周围有没有雷锋,盼望雷锋能站出来。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自己就能成为雷锋,不要总是期盼别人的付出,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平凡中见真伟大!

同学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在校园中掀起自觉实践丛飞精神的热潮,在学习中感受丛飞精神的魅力,在实践中加深对丛飞精神的认识,用我们的行动美化社会风气,做文明生活的倡导者、和谐校园的参与者和服务社会的志愿者,使丛飞精神真正成为我们行为规范的坐标,成为校园文化精神的强音!

上一篇:公司人力资源部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找回自我中考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