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有一棵幸福树

2024-12-16

窗外有一棵幸福树(共4篇)

窗外有一棵幸福树 篇1

我家的门前栽了一棵葡萄树,它去年才栽刚种下去的时候,我看到这棵葡萄树嘴巴里面就口水直流,好像已经看到那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紫色的葡萄晶莹剔透,让人觉得非马上摘下来吃到嘴里不可记得这棵葡萄树生命力非常强。种下去不久就成活了。于是,爷爷就用竹竿搭起了一个架子。他把竹竿的下部插到地里一大半露在地上再用绳子捆在一起。现在他的茎差不多有三个大拇指那么粗,枝条爬满了整个葡萄架。

春风吹来,葡萄树长出了黄绿色的嫩芽。过了几天,嫩芽长成了绿色的小叶子。几阵春雨过后,小叶子渐渐长大,开出了许多金黄色的小花。

夏天到了,葡萄树长得更茂盛了 又半个月过去了,那个大架子又全部被葡萄树的叶子和茎占领了,而且不留一点空隙。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火热的太阳照向大地,我在葡萄树下觉得很凉快。我仔细地看着。突然,我发现葡萄的茎上长出了一串绿色的东西。我以为它生病了,于是就问奶奶。奶奶说:“这就是葡萄。”我听着觉得心里一阵激动,认为马上可以采来吃了。于是,我就走过去伸手想采。奶奶拦住我,不让采,还告诉我这些葡萄还没有成熟。成熟了的葡萄才能够吃。小葡萄一串一串的挂着,像绿色的珍珠,我真想吃。

好不容易盼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的,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紫的、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葡萄收下来了,我摘了一个,真好吃,又酸又甜,果汁极多,葡萄真是好水果啊!

以爱之名,种一棵幸福树 篇2

——第六届江苏省十大女杰郑翔颁奖词

荩设身处地一心为民

现年47岁的郑翔大学时的专业是机械,毕业后回到扬州,在广陵区开关厂做一名技工。由于业务拔尖,她很快就被调到了生产科,并担任科长。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企业改制,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作为生产科长的郑翔虽被厂里留用,却几乎无事可干。那时,风华正茂的郑翔一心想要创业,但因为儿子太小,需要照顾,她于是听从了好友的建议,去社区工作。原本打算只是过渡,没想到自己竟会深深爱上这份工作。

2002年9月,郑翔成为文峰街道宝塔社区主任,手下只有两个人。十几平米的办公室破旧不堪,三张办公桌就放满了,招待客人坐的椅子只能放到桌子底下。当时一位老主任给郑翔打预防针:“这个工作不好干啊。”一向不服输的郑翔暗暗发誓,一定要在社区做出成绩。于是,她拜老主任和两位老同事为师,虚心向她们请教社区工作的经验,挨家挨户地熟悉居民,了解情况。可是,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没烧起来,郑翔的热情就被一次次的难题给浇灭了。

宝塔社区的贫困户多,失业家庭多,残疾人也多,管理难度很大。其中,有个老太太为了在社区占地种菜,到郑翔办公室大闹了好多次。当时还没有社区工作经验的郑翔束手无策,她给对方讲道理,不通;劝,没用。很多居民把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看热闹般看她如何解决。后来,郑翔了解到老太太是空巢老人,平时没人跟她沟通,极度缺乏精神交流和关爱,于是,郑翔便常常找她聊天,帮她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久而久之,老太太对郑翔愈发信任,再没为占地种菜的事闹过。这件事让郑翔悟出了一个受用至今的道理:老百姓都是朴实的,只要能够切实地为他们着想,就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于是,郑翔提出了将宝塔社区打造成“爱心社区”的口号,她率先将“居家养老”的概念引入社区,并在社区开办了慈善超市,给贫困居民发放救济卡。小刚是位脑瘫小伙,家中无人看管他,他便成天在外面晃荡。郑翔看在眼里,非常着急,于是,她通过种种努力,在一家企业的支持下,将社区十几平米的办公室扩到近300平米,成立了康复室。郑翔将社区的残疾人组织到一起,定期为他们开办活动,摄影展、趣味运动会、棋牌赛等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她的带领和鼓励下,曾经沉默寡言的残疾人日渐开朗起来。

这些尝试为郑翔以后到文昌花园社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荩社区里的小巷总理

2005年7月,郑翔调至新建成不久的文昌花园社区担任总支书记和主任。文昌花园社区集中着大量失地农民、拆迁户和低保困难家庭,工作环境比宝塔社区更复杂。郑翔犹豫了,心里七上八下,她没信心把这个社区带好。此时,一个人的出现,打消了郑翔的顾虑。

郑翔到文昌花园上班没几天,小刚便一个人摸到了这里。他不会说话,指着公告栏里郑翔的照片向别人打听。36度的高温天气,他的衣服都湿透了,贴在身上。看到郑翔,他用手指指郑翔,再指指自己的心,一脸憨厚地笑着。他是在告诉郑翔:我想你了,就想来看看你。然后,他连水都没喝,笑着离开。郑翔看着他离去,眼泪哗地流了下来。“为了看我一眼,这个脑瘫小伙子竟然穿过了大半座城市!他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莫大的幸福和成就,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社区的决心。”提起此事,郑翔眼圈再次红了。

而热心的徐艳琴,倒在了为居民表演的舞台上。这让郑翔更没有任何理由退缩。

文昌花园社区一万多居民,3750多户拆迁安置家庭,人员构成非常复杂。人生地不熟的郑翔不知该如何开展工作,徐艳琴成了郑翔的“突破口”。

从洼字街拆迁搬来的徐艳琴非常热爱扬剧,她和几个票友常在小区的广场上唱戏。郑翔便找到徐艳琴:“徐老师,你能不能带起支队伍,唱扬剧,打腰鼓,让居民都参与进来?”徐艳琴听了,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她请来老师教大家敲腰鼓,自己则教大伙唱戏。很快,扬剧队和腰鼓队就壮大起来。

徐艳琴一度成了郑翔莫大的精神支柱,她用实际行动支持着郑翔和社区干部的工作,和其他居民一起,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2006年六一儿童节,社区腰鼓队为孩子们表演,当时打铜镲的队员恰好不在,为了不影响表演,徐艳琴主动顶替。可她有心脏病,不能使用这种金属击打乐器。当她刚敲响第一声时,就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郑翔含泪为她致了悼词,同时下定决心,无论社区工作遇到什么困难,她都绝不放弃。

考虑到社区有大批失地农民和低收入困难家庭,郑翔想出了“家门口饭碗”的点子。她千方百计地联系加工制造企业,希望把这些企业的部分操作工序引入社区。施桥镇一家鞋厂的老板被郑翔为民办事的诚信打动了,与她达成了长期委托加工拖鞋的合作意向。不久,“家门口饭碗”的加工范围扩大到装拉链、服装加工、旅游用品包装、辅料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领域,参与其中的居民也扩大到百人以上,可以稳定地为大家带来每月1500元到2000元的收入。

此外,在她的号召下,社区的雷锋信箱志愿者服务队也成立了,電器维修、水电维护、家政服务等涉及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项目都被包含在内,三十多位“社区雷锋”开始为居民服务。她还倡议成立了帮扶助困队、法律咨询队、医疗康复队、环保志愿队、文体宣传队、科普教育队等八支义工队伍,把居民的“十八般武艺”都充分调用了起来。为了宣扬文明风尚,郑翔还创办了“居民报”《和谐文昌》,如今已实现了户户投递,刊印量从最初的每期1000份扩大到现在的4000份。

在郑翔的带领下,文昌花园社区在全市创下了十五个“第一”,先后获得了“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和“全国文明社区”等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荣誉。“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到个人价值所带来的社会认同和尊重感。” 这是郑翔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只有真正实现居民自治,才能建立一个长久和谐稳定的家园。

荩儿子的爱心是最大的骄傲

文昌花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路不平、灯不明、车难停、家不宁,只要拨打郑主任的110,解决问题就是灵。”因为郑翔的小灵通末尾是110,又24小时开机,因此被称为“社区110”。除夕夜,郑翔正吃着团圆饭,电话响了:“我被锁在电梯里了,快来救我呀。”电话还没放下:“我家断电了,不能看春晚怎么办?”一小时的时间,四五个求援电话打进来,让丈夫和儿子气愤不已。曾经丈夫和儿子很不理解她,有一次,她把自己发烧的儿子留在家去照看别人的孩子,让丈夫大发脾气。可是慢慢地,家人都理解了,明白了这个社区里有更多的人更加需要她。尤其让郑翔感到欣慰的是,17岁的儿子也开始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了,他非常有爱心,常常跟妈妈一起到社区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在抗震救灾中,他捐出自己全部的压岁钱,最近一次为一户贫困居民募捐,他又捐出了全部的零花钱。

在社区是书记和主任,回到家就是妻子和母亲。虽然很少陪伴丈夫和孩子,但家务事郑翔从来不少做一件。前段时间,社区忙创建,郑翔常常加班到凌晨两点才回家,但清晨五点她一定会准时起床给儿子做早餐;晚上回家再累,也要把丈夫和儿子的衣服洗掉。在郑翔看来,家庭是事业的重要保障,有了家人的支持,她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我家有一棵柿子树作文400字 篇3

我家门前的柿子树 我家门前有一棵柿子树,高大挺拔。 春天,柿子树抽出嫩绿的枝叶,犹如披上一件薄薄的绿纱,树上开满了淡黄色的小花,招来许多小蜜蜂来采蜜,“嗡嗡”地叫着,忙个不停,蝴蝶也在柿子树旁翩翩飞舞着。 夏天,柿子树长出茂盛的枝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大人们在树下喝茶,聊天,小朋友们在树下游戏,玩耍,成群的小鸟也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曲,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秋天,柿子成熟了,那又红又大的柿子像一盏盏红灯笼挂在枝头。摘下来剥掉皮咬一口,那红红的果肉甜甜的,滑滑的,口感棒极了! 冬天,大雪纷纷落在柿子树上,可柿子树依然坚强地挺立在风雪之中,等待来年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我爱我家门前这课柿子树!

我是一棵幸福的树优秀作文 篇4

贝儿种了一棵树,起名叫幸福树。幸福树开始时很普通,但贝儿拿它当宝贝一样呵护,每天除了给它浇水、施肥、捉虫,还给幸福树唱歌听。贝儿的歌太好听了,婉转清脆,连路过的鸟儿都停下来,静静地听她唱歌。

幸福树听着欢快的歌声长得格外粗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枝繁叶茂了,更奇特的是,它还长出了发着金光的果实,这种果实吃了后会使人变得更漂亮。

丑陋的女巫听说了此事,心里想:如果这棵树属于我,那我就能变成世界上最漂亮的女巫了。于是,女巫来到这棵树前,趁贝儿睡着,刚要施魔法把树挪走。贝儿突然醒来,用自己柔弱的身体护住了幸福树。女巫气急败坏,把贝儿抓进了她那潮湿又黑暗的小屋里。

坚强又勇敢的贝儿没有丝毫胆怯,无论白天黑夜都唱着快乐的歌。女巫听到了,恶狠狠地说:“不要再唱了,再唱我就毁了那棵树。”贝儿不为所动,继续唱着,因为她想让幸福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而且她越唱幸福树会长得越高大,从而不会再害怕女巫。她的举动感动了整个家园的人,就连天上的鸟、水里的鱼、地上的兽都来保护这棵幸福树,从此以后,女巫再也无法靠近这颗奇特的树了!

就在这时,幸福树的好朋友老鼠提出要去解救贝儿。老鼠摇身一变,居然变成了潇洒英俊的王子,他用法力避开了女巫,把小黑屋的门打开,救出了贝儿。

王子看到美丽的贝儿,他被她的善良和勇敢打动了,后来在幸福树的祝福下,两人结成了夫妻。他们日夜守护着幸福树,并把果实分给宇宙家园的人们,全家园的人变得既漂亮又善良。

上一篇:进口跨境电商税收问题下一篇:贾平凹短篇散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