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用

2024-05-16

征用(共11篇)

征用 篇1

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变迁论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

2008-08-0

4一、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变迁

1.计划经济时代重安置轻补偿的征地补偿制度。建国后,为了适应城市建设与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在1950年11月10日《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就提到了对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并在1953年和1958年进行了修改。总体补偿标准为土地年产值的2~6倍。1958年征用办法规定了农业安置和移民安置办法;1982年的安置途径增加了集体所有制企业吸收、用地单位吸收、农转非后招工安置等多项安置途径。总体来说,这个时期补偿标准严重偏低。但由于较好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安置问题,所以征地进展顺利。

2.20世纪80年代安置和货币补偿并重的征地补偿制度。1986年6月25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采纳了《条例》中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大部分规定,在安置途径上增加了非农就业安置方式。虽然征地补偿标准仍然偏低,但是由于增加了非农就业安置方式,对失地农民而言增加了农转工的机会。由于当时重工思想和巨大的工农业“剪刀差”,它给失地农民带来的诱惑是巨大的。所以,这种招工和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征地制度在当时得到了失地农民的认同,征地工作顺利进行,没有出现因为国家大量征地而引发较大社会矛盾的情况。

3.20世纪90年代单一货币补偿方式下的征地补偿制度。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除了规定政府在征地后应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外,对征地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导致大规模失地农民问题产生。

4.21世纪初多种安置模式并存的阶段。2004年国土资源部㈩台了《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提㈩征地补偿安置原则是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闲征地而降低。它创新了安置方式,在法律规定原有安置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地入股等安置方式,形成了土地入股安置、农业就业安置、社会保障安置和移民安置等安置办法,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安置模式并存。

二、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特点

1.实行相当补偿原则。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主要实行相当补偿原则。从建国初期1953年平均年产值三倍到五倍的补偿,到1982年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被征土地年产值的20倍的补偿价格,一直到1998年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补偿,均实行相当补偿原则。这种原则的施行,考虑到了政府的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但却可能导致补偿成本与市场价格的背离。以南京市2002年为例,政府向农民征用土地的最低价为每亩8万元(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属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最高价为20万元。而政府转手拍卖最高价为每亩980万元,最低价为每亩120万元,差距大得惊人。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地方政府土地㈩让金每年平均达450亿元以上,而同期征地补偿费只有91亿元。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收取土地出让金达到6000亿元。压低征地补偿费标准,高价出让,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土地流转的政府垄断权。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情况除外。”并且《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得转让,集体所有的土地不得出让,农村集体公共组织没有批准权,国家却可以根据公共利益为目的对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强行征用,使集体的土地成为国有。所以,国家征用成为集体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唯一途径,并将征地的范围从公共利益用地扩展到国家建设用地。所以,只要符合国家建设要求的,不论是否符合公共目的,都可以采用征用的方式将集体用地转为非农用地。

3.强调土地征用的强制性。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强调民众对国家利益的服从,强制征地具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虽然土地补偿费标准偏低,但是失地农民的后路有保证。尽管补偿费用降低了,由于不完全损害个人利益,农民还是能够接受。总之,在这一阶段,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保障,社会相对稳定。1986年实行招工和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征地制度在当时得到了失地农民的极大支持,使征地工作顺利进行。所以,征地制度的强制性是建立在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的基础上的。而1998年以来由于征地补偿价格偏低和征用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安置政策的失效等原因,引起农民对土地征用的抵制。据调查,目前在全国的土地上访案件中,70%以上是因征地而引发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几乎百分之百的地区都因为征地补偿价格问题引发过矛盾,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由于农民抵制强制征地而引发的武装械斗事件,导致干群关系恶化,甚至出现公共性项目用地征地困难。

4.强调政府安置责任。从国家1950年制定第一个征地安置办法开始,政府一直强调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安置方式也主要以农业为主。从最初的失地农民农业安置强调要“给群众以必要的准备时间,使群众在当前切身利益得到照顾的条件下,自觉地服从国家利益”,到1953年对失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和安排。另外,1958国务院公布修订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中指出:“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既应该根据国家建设的实际需要,保证国家建设所必需的土地,又应该照顾当地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对被征用土地者的生产和生活有妥善的安置。如果对被征用土地者一时无法安置,应该等待安置妥善后再行征用,或者另行择地征用。”而1982年的安置途径除了发展农业生产安置外,又增加了发展社队工副业生产、迁队或并队、集体所有制企业吸收、用地单位吸收、农转非后招工安置等多项安置途径,使失地农民安置途径增加。1986年的招工安置和货币安置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又使农民积极配合征地,使征地下作顺利进行。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一根本性变迁,在征用补偿安置机制已明显失效的同时,仍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补偿安置体制,法律严重滞后于现实实践,导致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直到2004年出台的《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又重新提出土地入股安置、农业就业安置、社会保障安置和移民安置等安置办法,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综上所述,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征地权的滥用,导致失地农民过度非农化。政府强制征地和低价征地导致失地农民被动非农化。安置政策失效使失地农民无法顺利实现就业非农化,并使农民在农村的利益受到损失。所以,征地补偿制度的实施导致失地农民出现生活方式非农化,但就业方式无法同步非农化的困境。必须从严格土地征用范围、完善土地征用权和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模式入手,解决失地农民问题。

三、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1.严格土地征用范围。借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纯公共物品”定义,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在这里,公共利益的界定至少应包括以下要件:第一,公共利益所涉及的受益主体应当是不特定多数人;第二,公共利益的义务主体是国家,具体的义务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第三,公共利益的目的应当是非营利性;第四,公共利益的效益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第五,公共利益的投资应当由国家作为投资主体来进行。只有同时满足以上条件的建设行为才能界定为公共利益的范围。为了限制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应将“公共利益”的目的进行列举,严格限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可以将公共利益限制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设施用地;(2)基础设施用地,包括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公共交通、环境卫生、道路、广场、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3)公益事业用地,包括非营利性教育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公益性科研机构用地;(4)特殊用地,包括监狱、劳教所、戒毒所、看守所、治安拘留所、收容教育所等用地;(5)享受特殊政策优惠的用地,如涉及国家安全领域和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开发企业用地、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等。目前我国土地经济呈现多元化,混合经济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公共利益用途”也往往与非盈利性质联系在一起。应根据土地征用的目的和盈利情况对征地行为进行进一步界定,进一步划分为:纯公共利益、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各性质的划分可采用概括方式进行列举。(1)纯公共利益用途:在上述定义下征地项目具有非盈利性质的,例如军事用地、国家机关、文教卫生等。目前,可以把《划拨用地目录》规定的用地项目划入该领域。

(2)准公共利益用途:符合上述对“公共利益”定义,但是具有明显的盈利性质的土地需求,如高速公路、国家由于经济政策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园区、“大学城”等。(3)非公共利益用途:如房地产开发等。这类用途的土地征用不应具有强制力,属于商业用地,应该利用市场机制解决。同时,国家应通过征收土地流转税的方式适当参与土地增值的再分配。通过以上界定土地征用范围,可以改变过去滥用征用权或者“擦边球”理解动用征用权,过去通过征用途径获取土地的非公共利益建设项目必须通过正常土地市场解决,或者通过土地供给制度创新,如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来满足需求。这样既可以解决目前法律上只有通过土地征用这种单一渠道获取集体土地的困境,也可以促进土地使用效率,防止因为土地征用而导致损害失地农民利益的情况发生。

2.有条件地引入完全补偿原则。现行的土地补偿价格采用“产值倍数法”来进行补偿明显偏低。因为现行农业已不是传统农业,其产值都是高附加值,而非传统的粮食和蔬菜等产值可比。应以土地用途变更为依据,以市场价格为导向,确定土地补偿价格。土地征地补偿价格应包括一次性补偿和持续性补偿两部分。一次性补偿主要包括农民的货币收入、培训费用和社会保障费用,而持续性补偿主要是土地的增值收益。让失地农民分享土地增值带来收益是补偿价格制定的宗旨。应以土地用途变更为依据,以市场价格为导向,确定土地补偿价格。应根据不同区位和农地的质量以及产值情况,确定土地区片价格。在土地征用时,以确定的土地区片价格为依据,并参考土地的区位、面积的大小、承载人口的多少,确定土地征用价格。

3.将失地农民的安置同村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不是补偿问题,而是就业和安置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和20世纪80年代虽然征地补偿价格较低,但由于采用了较好的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1986年以招工和货

币安置相结合的安置补偿方式,由于为失地农民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受到了失地农民的欢迎。应针对我国目前失地农民存在的普遍文化程度偏低、非农就业技能较差的特点,将失地农民的安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有限的土地补偿款进行开发。这既可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又可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难题。

4.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要成为安置政策选择的核心。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很多地区因为创新了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顺利化解了农民失地和城市化的难题,实现了失地农民和经济的双赢。目前比较成功的安置模式有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土地换保障型”安置方式,广东南海地区“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湖南咸嘉地区“留地安置和综合开发相结合”综合安置模式和石家庄槐底村的“集中开发型”安置模式等。总体来看,“土地换保障型”的安置方式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却没有考虑到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没有发展的市民化之路,使农民最终不能免除沦为城市贫民的惨剧。而“土地入股型”安置模式、“留地安置和综合开发相结合”综合安置模式和“集中开发型”安置方式都是通过土地统一规划,土地集中开发,让市民获取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以及通过分享土地开发收益为失地农民开启发展之路,并为失地农民提供长久的保障。所以,这三种模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属于开发型的安置模式,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单纯留地安置和就业安置并不能使咸嘉农民走上致富之路,而是综合开发使农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槐底村村民只是因为敢以征地款去分吃城市化的一杯羹,才追上了现代化的脚步;南海人民勇于以地生财,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做享城市化之利。所以,如何以有限的土地补偿款进行开发,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项目开发成功才会有失地农民的发展,否则会使失地农民陷入灭顶之灾。因此,开发性安置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从咸嘉、槐底和南海等其他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必须选择市场风险较小、资金收益比较稳定的项目,特别是考虑与工业区建设、城市化功能相配套的经营开发项目,利用有限的土地征用款参与城市化功能相配套的物业开发,使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从中得到长久的持续收益。这种经营方式是使农民在失地后不失利,确保失地农民长期保障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解决失地农民贫困化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失地农民问题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该问题的存在不仅对失地农民心理、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的稳定。如何顺利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必须从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入手,从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安置模式各个角度妥善安排,切实制定一条适合我国特点的失地农民市民化之路,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失地农民问题,防止损害失地农民利益的情况发生。(刘海云)

征用 篇2

现行有关征地补偿操作性方面, 远不如城市房屋拆迁那样, 它有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操作性是很强的。因此, 对于土地征用来说, 国家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部法律来加以规范。

(2) 在土地征用执行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引进听证制度、电视电话会议制度和电子行政等制度。因为征地政策执行计划关系到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权益, 所以通过民众尤其是农民参与执行计划的制定, 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土地征用政策的关注程度, 加强民众对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的认同感。目前应该构建征地政策执行中的听证制度、电视电话会议制度和电子行政等制度, 这些制度有助于群众表达自己的意愿, 从而大大降低征地政策执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建立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的行政契约制, 参与对执行过程的监督。目前, 我国民众参与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监督的主要保障机制是行政契约制。行政契约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策执行机关与目标群体的权利和义务, 以实现政策执行者主体与政策的对象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正透明和实现政策目标的有益实践, 可以改变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双重混合角色, 实现公民与政府委托———代理关系和服务与被服务关系的良性运行”。行政契约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政策执行行为的良好制度, 它体现了民法中的平等、民主、自由精神,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贯彻土地政策的积极性。

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的行政契约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府和土地部门签订的各种目标责任书, 如土地管理达标责任书;二是政府与用地单位签订的土地利用、开发、建设合同;三是国土部门实行征地监督员的推选、聘用、试用期制度。建立与完善行政契约制度将大大推动民众包括农民参与土地征用政策执行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实现征地政策执行的民主化、法制化, 有力地防止土地征用政策执行偏差, 降低土地征用政策执行成本。

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的社会评价机制, 参与政策执行评估。政府不能只重视民众参与土地征用政策的决策和执行的某些环节, 而对民众参与执行评估却有所忽略。民众参与执行评估有利于土地政策评估的公开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土地征用政策执行信息反馈的公开和及时, 防止土地征用政策执行评估的“暗箱操作”和扭曲变形, 防止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结果的浮夸与失真, 也有利于加强土地征用政策执行的责任追究力度, 有利于对土地征用政策执行主体的重大责任问题和执行偏差问题及时披露, 防止执行不良结果的继续恶化, 加强征地政策和法律的权威性。

在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过程中, 农民作为土地的使用者, 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时, 农民的话语权和应有的决定权在多大程度上被尊重?如何进行制度安排以有利于节约土地和稳定农村社会?如何保障农民在土地征用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取得自身利益?这些都是土地征用政策执行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正如它更一般地在政府土地征用的补偿领域所表现的, 要界定和保护的是单个农民而不是集体的利益和权利稳定性。

(3)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 可以真正实现政府垄断城市土地一级市场, 城市公益性用地可以通过征用农地解决, 其它非公益性用地则主要通过土地储备机构在城市存量土地市场上采取“回收、收购、置换、整理”方式取得的土地来解决。这就为收缩征地范围后非公益性用地找到了途径, 这既盘活了城市土地存量市场, 又十分有利于保护耕地。二是缩小征地范围, 实行依价补偿, 就为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非公益性项目用地则由市场来解决, 这就需要建立集体土地产权市场, 尤其是要建立和开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但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运作。

行政征用行为研究 篇3

政府为维持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须以一定财产作为基础。财产的取得一般可以通过民法或行政法上合同的方式,但这两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完全满足行政的需要,于是以强制性手段取得财产的行政征用便成为一种

补充形式。征用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法律制度。

一、行政征用的含义

行政征用并不是一个法律名词,而是学者对某类行政活动的概括,或许因征用行为并非所有行政主体普遍享用的权限,行政征用的概念在诸多行政法学教材中鲜有提及。

国家采用强制手段有偿取得私人财产用于公益目的的现象虽然在许多国家都存在,但在其称谓及含义上并不一致。日本行政法称行政征用为公用收用,是指为特定公共事业之用,而强制地取得私人的特定财产权的活动或制度。法国行政法将行政主体强制取得财产的行为分为公用征收和公用征调。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目的,按照法定的形式和事先公平补偿原则,以强制方式取得私人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程序叫做公用征收;公用征调是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在公用征收外,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取得财产权或劳务的常用方式。不同的是,在行为的客体方面,公用征收适用于不动产,公用征调则不仅适用于不动产,而且适用于动产和劳务,但它对于不动产只能取得使用权,不能取得所有权,对于动产则可以取得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我国行政立法中,征用的客体不仅包括不动产,如征用土地,也包括动产和劳务,如征用运输工具和通讯设备、调用人力;既能取得不动产所有权,如征用集体所有的滩涂收归国有,也可以仅取得不动产的使用权,如临时征用房屋等。因此,我国行政征用的内涵要大于单纯的公用征收或公用征调,所涉及的财产权的内容更为广泛一些。

我国所以未采用公用征收、公用征调等概念,是因为“征收”一词,在我国行政法上另有特殊的含义。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行政征收包括税收和行政收费两种形式,它与征用的显著差异是行政主体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人的财产所有权,二者属于性质完全不同的行政行为。至于“征调”这一行为方式,则是征用制度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的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公共利益目的,根据法律的规定,以强制的方式取得相对人财

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适当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征用的宪法基础

无论各国实行何种性质的经济制度,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权都是一项基本的宪法原则。行政征用作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以强制方式取得财产的重要法律手段,涉及相对人的私用财产权益,必然有其权力的法源。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国是较早建立公用征收制度的国家,它于1789年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即《人权宣言》中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该项规定构成法国行政征用制度的权力基础。日本宪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私有财产在正当补偿下得收为公用。”在英美法系国家中,美国1789年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凡私有财产,非有恰当的补偿,不得收为公有。”英国的宪法性文件《紧急状态法》则规定:“内阁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征用车辆、土地和建筑物。”

我国现行宪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该条构成我国政府行政征用的权力基础,是征用行为立法的根据。

通过比较上述各国宪法所作的规定,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各国的行政征用一般都能在宪法中找到其权力的来源,这在其他种类的行政行为是不多见的。因此,行政征用行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区别于一般的行政执法行为,突出其重要性,笔者将其称为宪法性行政行为,意即该权力来自于宪法的直接授予。

三、行政征用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种宪法性行政行为,行政征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法国自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就确定了公用征收的基本原则:(1)合法认定公共需要的存在;(2)公平补偿被征用人的损失;(3)在占有被征用财产权前,事先支付补偿。上述原则直到今天仍继续适用,并成为各国通用的原则。我国的行政征用基本上也遵循了上述原则(事先支付补偿除外),但在适用上有所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征用行为的目的认定方面,我国缺乏相应的程序规定。作为剥夺私人财产权的一种公权力行为,行政征用只有在满足公共利益需要时才能采取。因此,公共利益需要成为各国征用行为遵循的首要原则。但如何认定公共利益的需要,我国与其他国家却存在差异。外国如法国有专门的公用征收目的的调查及审批程序。我国法律法规虽然也规定行政征用以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但在公共利益需要的认定方面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也未将此作为行政征用的程序性要件。

(二)在征用补偿标准方面,我国适用适当补偿原则。行政征用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其实施无须征得被征用人的同意。在行政征用法律关系中,处于被管理地位的行政相对人无法与强大的政府相抗衡,因而公平补偿被征用人的损失即显得尤为重要。何谓“公平的补偿”,由于法律观念的不同,大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应对损害给予完全补偿,即完全补偿论;一种观点认为应按社会的一般观念,客观地予以补偿,即适当补偿论。法国所采用的是完全补偿论,完全补偿一般应等同于被征用财产当时的市场交易价格。我国行政征用制度则不同,在补偿问题上更多地采用了适当补偿的原则。决定一国征用采用何种补偿原则,与该国的国力、经济制度及相应的观念等因素有关。我国以适当补偿为原则,一方面与国力比较弱有关,即使有征用补偿的规定,但补偿的标准一般比较低;另一方面,公有制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征用补偿原则的确定。

四、完善我国行政征用制度之思考

我国虽已形成行政征用法律制度,但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没有形成体系,理论上对行政征用行为也缺乏系统的研究。为完善我国行政征用制度,首先,应进一步明确行政征用制度的宪法地位。从各国宪法有关征用的规定来看,大都突出“公平补偿”或“正当补偿”,所体现的立法目的在于对征用权力的限制以及对私有财产权利的保护。而我国宪法的规定,则更多地体现了征用权力的行使,突出了权力与服从,对于“公平补偿被征用人的损失”

这一重要原则却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不能不说是立法上的一大缺陷。

另外,现行宪法只对土地征用作出了规定,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征用的客体已不再局限于土地,而是扩大到土地以外的其他财产权。因此,有必要在宪法中重新规定行政征用对象的范围,如可以规定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等,为行政征用的进一步立法确立原则。

其次,应尽快完善行政征用程序立法。受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行政立法历来忽视行政行为的程序性规定。表现在行政征用制度中,除土地征用外,其他大多无程序性规定,这种状况与行政执法的实践是不相适应的。当前已有不少学者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制定出一部完善的行政程序法典,这是我国行政程序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土地征用申请报告 篇4

香坝乡党委政府:

我企业现申请征用一块农村土地,建一个农业机具加工厂。本着保护环境、珍惜土地的原则,我们已尽量将占用的土地面积缩小到最小。并在此郑重承诺,一旦土地使用权批复下来,我们将严格遵守土地批复的使用面积,绝不越界扩占,而且保证切实保护好周围的生态环境,待工程完工后,负责恢复工程建设中不得不暂时毁损的生态植被。在工厂开工生产后,坚决按照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到规定的各项环保标准,绝不破坏周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现将我们发展农业工具加工厂的思考简述如下:

此次申请征用6100平方米土地,建一个农业机具加工厂,产后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取暖炉 打谷机打米机 电动风簸等农村实用机具。

思南县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

土地征用问题整理 篇5

一、当前土地征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征用过多、过滥,失地问题严峻

(二)征而不用现象普遍,土地大量闲置

(三)开发用地获得困难,成本过高

(四)补偿标准偏低,农民损失严重

(五)补偿方式单一,难以解决农民的长远生计

(六)补偿金发放监管不力,克扣、贪污现象严重

(七)腐败现象严重、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二、影响

(一)极大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严重影响耕地保护

(三)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严重危及社会稳定

三、原因分析

1、畸形的政绩观在作怪。部分领导干部缺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念,急于把眼前的形象工程搞起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主要是看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成果,而在保护耕地、保护农民权益方面缺乏相应的考核内容。这就难免造成部分领导重经济发展,轻耕地保护;重为政府创收,轻农民权益;重自身升迁,轻农民的生计。

2、土地征用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当前造成土地征用中种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政府征地的权力受不到有效的制约,可以随意决定是否征地、如何征地、是否给予或给予多少补偿:

3、宪法对补偿未作明确规定,补偿立法漏洞较多。由于没有宪法的明确规定,也没有其他的统一立法,导致许多应当予以补偿的情形没有相应立法规定,使失地农民所遭受的重大损失有时根本得不到任何补偿。

5、政府单方定价导致补偿标准不合理。政府单方定价是导致补偿标准偏低、农民损失严重的根本原因。

6、补偿金发放程序存在缺陷,监管不力。现行补偿金发放程序环节过多,时限不明确。补偿金被克扣、贪污及滥用现象严重。

7、行政法制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司法监督。由于监督制度不健全,即使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在征用与补偿时也不依法办事。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公正的司法监督。

8、土地税费制度不适当。按照当前国家的有关规定,土地收益大部分留给地方,就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收费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土地征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认真领会并全面贯彻十六大报告,特别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认真落实全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决定。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改革和完善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切实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好广大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切身利益。将保护耕地、维护农民权益纳入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指标,防止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搞形象工程乱占耕地,侵害农民权益。

增加赔偿金发放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土地征用的补偿金应在法定期限内全部、直接发放给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截留、克扣。必须通过事前公告、听证等方式保障利害关系人知情权和参与权,并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除了在征地时给予农民经济补偿外,更重要的是解决农民在失地后的谋生问题。要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长远失地的有效办法。避免因征用导致农民失地和社会保障问题。建立设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等。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通过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劳动技能和谋生能力,还可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扩宽农民增收渠道。

完善相关的土地征用和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土地征用用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一套完备的土地征用体系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完善对土地征用的监督机制。完善监察、审计以及上级机关的监督机制。加强党委、人大、司法机关的监督。重点保障司法机关对征地纠纷解决的公正性和最终性。

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创新,采用多种手段技术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之,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护好土地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一,切实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健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第二,切实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完善土地使用标准。

第三,切实维护群众土地合法权益,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加大土地督察和执法力度,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集体土地征用协议 篇6

甲方:

乙方:

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征收土地公告办法》、《河南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规定,乙方拟征用甲方土地亩为丙方建设工厂厂房所用。现经过甲乙丙三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地块的位置和面积

1、拟征用(收)甲方地块(以下简称该地块)位于,四至为: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具体位置和四至详见附件一。上述地段总面积 为亩。

2、该地块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现属于甲方, 拟用于丙方建设纺织有限公司厂房。

第二条 土地补偿费

1、补偿费标准: 每亩元人民币。

前述补偿费标准包括:

2、补偿费总额:按土地面积亩,每亩元计算,补偿费总额为万元。

第三条 土地补偿费的支付

乙方按本协议约定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编制征地方案,该征地方案和本协议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后, 乙方负责对经上级政府批准后的土地补偿、安置方案依法组织实施。在政府方案公告之日天内丙方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社会保障费用直接支付给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全额支付各项费用的,根据《国土资源部完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查报批工作的意见》第15条的规定,甲方和甲方村民有权拒绝交付土地。

第四条 丙方必须招收甲方300名村民作为丙方工人,并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工人工资,社会保障费用等其他福利待遇按劳动合同法和河南省的有规定执行。

第五条 丙方不得违法随意辞退作为丙方工人的甲方村民,确实要辞退的,丙方要和甲方协商并经过甲方的同意。

第六条 丙方所用甲方的土地只能按照其申请的并经国家审批的土地用途使用,如丙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甲方有权收回土地。

第七条 丙方厂房的基建施工,装饰装修等工程由甲方负责承揽施工。建筑施工合同可另行签订。

第八条 如丙方违反本合同有关条款所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和损失由丙方负完全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 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协商解决。

甲方乙方丙方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制度的理论综述 篇7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工作属于行政征用补偿范畴, 相对于其他行政征用补偿 (如土地征用补偿) 来讲, 尚属于比较新的领域。它主要是对被征用应急的财产造成的损耗以及被征用期间对财产所有者 (个人或组织) 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的一定补偿。

1.1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的含义和范围

由于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多是应对突发性的公共事件, 所以, 首先要界定下突发公共事件的含义。突发公共事件, 它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 影响或威胁本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的, 有重大社会影响, 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涉及范围也相当广泛。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 大致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因此,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工作范围主要就是围绕这四大类突发事件展开的。

具体的讲,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 是指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 如果行政紧急权利的行使给相对人造成侵害或增加负担的情况下,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相对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防止和补偿这种侵害或负担, 以保护、救济相对人的权益。被征用的物资、场所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应当及时返还。物资、场所被征用或者被征用后毁损、灭失的, 应当给予补偿。

应急财产的征用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征用、财力征用、物资征用、医疗卫生征用、交通运输征用、人员防护征用、通信与信息征用、现场救援与工程抢险装备保障征用等。因此, 补偿的范围就是与其所发生的征用相对应的。

1.2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的特征

所有的突发事件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难以准确预测。人们都知道可能发生地震, 但是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间发生, 却是难以准确预测的;二是难以有效的防御。因为突发事件一般容易超出人们的防御思维, 在防御方法的选择上, 防御力度的准备上, 防御效果的预测上, 都对现实生产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在应对上感到极大的困难;三是难以彻底根除。在一定时期内, 不同种类的突发事件可能交替出现, 也可能同类突发事件在不等的间隔时间内连续出现, 这表明突发事件是难以彻底根除的。

正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以上特征,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工作也相应地具有了以下特征:

第一, 紧急性。由于事件的突发性, 使得决策时间比较短, 需要较快的对突发事件做出应对。而事件的危害多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财产安全、社会政治稳定, 所以, 应急财产的征用工作通常比较紧急。

第二, 程序性。虽然应急财产的征用工作具有紧急性, 但它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征用时, 享有征用权的主体只能是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的处置突发事件领导组,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征用权。在补偿时, 也要遵守补偿的管理程序。

第三, 有偿性。由于被紧急征用的应急物资在社会中是由某些个人或集体所拥有的, 它们具有特定的权属, 所以, 在征用之后, 要对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补偿。

第四, 临时性。由于征用的物资多是那些平时无法储备或不易储备, 但在紧急状态下却又大量急需的生活、生产和救灾等物资, 对这些物资的征用多是为应对突发事件的临时性征用, 并不具有长期性。

2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与公共财政的关系

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中, 消除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是公众的共同愿望, 但是为此需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 而且这些资源的耗费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私人成本, 因为无法在市场中找到承担这种耗费的私人主体。因此, 在消除突发事件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成本就必须由政府来承担, 也只有政府承担, 才能有效地进行及时的防御和加快消除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 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所以, 应对突发事件, 化解社会风险就成为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

2.1 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只能通过公共财政得以解决

首先, 应对突发事件, 是无法通过市场途径加以解决的。尽管保险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但其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有着致命的缺陷:一是保险机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因此没有外部性的领域才是保险市场关注的领域, 一旦所属领域具有很强的外部性, 往往会造成市场供给的不充分。二是保险是分散风险、互助共济的一种机制, 是需要投保人支付一定保费的。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和弱势产业而言, 他们支付保费的能力比较差, 往往无力支付高额保费, 那么其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需要只能由政府财政予以解决。

其次, 从本质上说, 政府的应急管理属于公共产品。它涉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外在表现就是成本由财政支付。财政作为掌管社会资源再分配的重要部门, 应当通过完善制度, 调整支出结构, 整合资源的方式, 以保证突发事件管理准备和救援工作资金。

2.2 公共财政在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工作中的作用

政府作为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主力军, 无论在资金、人员的投入, 还是在应急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等各个方面, 都占据主导地位。当社会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 需要政府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协同工作。而财政作为一种掌握最高效、最直接的资源, 连接上下、制约全局的职能系统, 在公共突发应急体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2.2.1 财政的资源效用

财政资金是政府非常重要的资源。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是公共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应急体系的保障。而财政资金是“保障中的保障”, 它能及时、迅速地补充物资储备, 是应急体系中人力、物力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条款指出, 每年按照财政支出额的适当比例安排政府预备费, 主要作为公共财政应急储备资金。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六条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治突发事件相关科学研究,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有关物资、设备、设施、技术与人才资源储备, 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两者从法律层面上赋予了财政在应急体系中首先应承担的职责。

2.2.2 财政的职能作用

财政是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 联结和制约着其他部门。当发生公共突发事件时, 政府的一些政策通过财政职能得以迅速贯彻执行。

第一, 能够有效的整合资源。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 财政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部门预算结构, 削减部门支出预算, 集中财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经县市“应急委”批准后启动应急专项资金, 必要时动用公共财政应急储备资金。能够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合力。

第二, 具有杠杆调节的作用。

对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可采取包括地方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 (减免) 等财政收支政策措施;对局部性突发公共事件, 可采取部分财政支出政策或资金快速拨付等措施。

第三, 能够有效的发挥监管评估的作用。

财政会同审计部门对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应急保证资金的使用与效果进行及时的跟踪管理, 通过评价其使用的成效, 可以防止挤占挪用和腐败行为, 并据此调整资金投入的力度、方向和范围, 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3 建立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紧急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是保障及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措施, 这是近年来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等应急实践的经验总结。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赋予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的权利。

由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对应急征用的财产 (包括物资、设备、交通工具、设施、场地等) 及时合理地进行补偿, 是非常必要的。建立科学的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制度, 合理、规范的实施应急财产征用补偿, 对于充分调动单位、个人和社会各界的积极主动性, 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虽然提出了应急财产征用补偿的一些处理办法, 但是规范、统一、科学、合理的带有全局性的管理制度还尚未建立, 补偿的原则、方式、标准、负担方式及补偿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分工和监督机制均待明确。这些工作的滞后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应急财产征用补偿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的担忧, 甚至开始质疑补偿结果。因此, 在当前的情况下, 非常有必要建立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制度, 以规范和推动应急财产征用补偿工作的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明, 刘彦博.我国加强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J].经济管理与研究, 2008 (4) .

[2]许卫红, 苏云兰.浅析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中县市财政的职责[J].地方财政研究, 2006 (1) .

土地征用法律问题研究 篇8

摘 要:中国现阶段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要开发城市,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土地征用必不可少。但随即而来的诸多有关土地征用的法律问题,例如土地征用的基础理论尚不明确,土地征用在实践运用中存在困惑。因此,通过土地征用法律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解决“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公正补偿的法定基准、征用法定程序、征用主体的权利义务等诸多法律问题,为土地征用法律的确立、修改、废除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在实际中,切实落实土地征用程序,围绕土地征用补偿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土地征用法律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土地征收;公共利益;公正补偿;不征用主体的权利义务

1 土地征用的概述

土地征收的概念:

通常来讲,国家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公权力,以补偿为条件,强制取得他人的土地所有权,这样的行政行为就是土地征用。被征用土地者因其土地所有权征收而消灭。由于需要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必须经过法定程序,要依法给予土地被征用者经济补偿。有时,协议并未达成时,国家依然会发挥手中的公共权力,强制性收取部分土地使用权利,一些土地权利因为国家征用而消灭或者终止。

2 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征用过程缺乏公众参与

法制健全国家为了实现保障土地被征用者的利益,基本都是运用法定程序来限制国家权力,解决这一矛盾。其中,相关公众参与的程序设计是其中最有成效的一项制度。相比之下,我国法律对农民参与征地的程序设计并未明确,甚至,现行征地程序还存在某些问题。这就表明政府单方面决策之后,公众才能够知道征用事宜的具体内容。此时,集体土地被征用者才可以申請办理征地补偿登记。集体和农民想就补偿问题提出己方意见时,必须等到补偿办法决定并公布以后。如果意见与补偿标准有异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尽量解决,但是,如果达不成协议,则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单方面确定补偿标准,没有让集体和农民参与到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去。

公众参与程序上的缺陷,不但使集体和农民的知情权受到侵犯,还助长少数官员了滥用职权的风气,为其违法使用土地补偿金,甚至扣留补偿金,少发补偿金等任意挪用专款等行为提供了无形的“保护伞”。

2.2失地农民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农地对农民来说,不但可以提供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较低层次的医疗保险,同时也是农民职业选择的一条退路。很多农民进城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自己和下一代的在农村的贫困状态,也就是说,失业可能促使大批农村劳动力回流,但是还有另一种可能,农民工自主选择了职业,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回到农村,继续从事久不耕作的农事。显然,职业选择一条的退路就是返乡务农,这就可以看出,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也十分重要。

但是,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被征用土地的数量正在增加,而被征用土地这的生活确得不到基本保障。而农民生活存在困难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征地,而是因为征地后得不到应给予的土地征收补偿,所以才导致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对政府的许多工作不能理解,导致土地征用问题越发恶化,激发民众与政府和第三方的矛盾。

3 土地征用问题的完善

3.1加强土地征用的公众参与程度

完善有关土地征用公众参与的法律规范。通过向高级立法机构申请,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明确公众参与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力。通过普及广大群众对土地征用中公众参与的了解,获取群众支持,为土地征用中公众参与的法律规范做好公共知识普及工作,完善土地征用法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规范,为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权利提供法律基础。

3.2监督规范土地征用程序

实行全程透明的征地程序。实行全程透明的征地程序,要建立征收土地全程公告制。完善征前公告,让社会之情;强化征用公告,避免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征后跟踪公告,保障失失地农民的根本监督权利。

4 结语

我国土地征用的案件中一直存在着一些土地征用管理部门利用法律漏洞的行为。因此,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应该尽快科学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同时从制度上更严格地规定受理先予执行申请的条件和程序,并增加滥用先予执行制度人员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更加规范,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才确实有法可依,使得土地征用案件的审理有理有据,真正地解决土地征用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太高.行政补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2.

[2]钟京涛.征地补偿法律适用与疑难解释[M].北京:北京法制出版社,2008.8.

[3]王坤,李志强.新中国土地征收制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4]柴岳松.从战略高度抓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J].求是,2002.(2).

[5]王藏春.房地产商如何面对新的土地政策[J].中国房地产导报,1997.(2).

[6]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1994,(5).

[7]李英丽.地上权制度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0.

[8]付娜,曹锦,周婷婷,任冬梅,李佳.浅析农村土地征用若干法律问题——农村土地征用中农民利益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32).

[9]刘贵丰.试论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改革[J]. 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10]龚妮娜.关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若干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16).

[11]窦衍瑞,王珍行.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程序的法治化[J]. 法学论坛,2007(02).

[12]余广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法律保障——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微[J].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5(08).

[13]钱忠好,曲福田.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 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J].中国农村经济,2004(12).

[14]王怀勇,黄坚平.论土地征用的公共利益界定及相关制度重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02).

作者简介:

秦琳(1990~ )女,汉族,山东济宁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会计硕士;

邢玮(1988~ )男,汉族,山东枣庄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会计硕士;

弃土场征用协议 篇9

为建设宜慈公路服务广大过往车辆,经甲乙双方代表协定,现甲方需征用乙方部分土地作为公路弃土场,双方现就土地征用事项商定,达成如下补偿协议。

一:征用时间:至宜慈公路竣工通车日止。

二:土地面积:12.445亩。

三:乙方土地征用补偿费:叁仟圆每亩,共计三万七千三百三十五圆

四:双方权利及义务:

1:合同签字生效,即表示甲乙双方同意征用协议且均没有异议。2:合同生效后,该块地即归甲方所有,甲方有权改变土地的用途。3:土地征用后,乙方不的无故阻扰、破坏、干扰甲方正常施工。

4:如乙方违反合同,除全额退还甲方支付的费用外,另赔偿给甲方因此而造成的一切损失。

5:合同生效后,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增加土地征用补偿之外的其他补偿款。6:未尽事宜可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可订补充协议。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同意签字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宜慈公路八工区经理部

法人代表:

乙方代表:

征用土地协议书 篇10

立协议单位 甲方: 乙方:

甲方因人口增长,居住困难,特向乙方申请征地建私房,乙方经研究并同意甲方的建房用地申请,拟安排在 组

处建房。为此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以《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和村制订的相关制度为用地原则,乙方同意甲方征用集体土地建私房,征用面积为

m2,其中:宅基面积

m2,道路红线面积

m2,具体地点

侧,序号为。

二、甲方使用面积的四界划分:东

;西

;南

;北

;东西长

米;南北宽

米,合计使用面积

m2。

三、甲方建房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村政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动工前必须办理城市规划许可证、建设许可证、建房用地通知书。未办“两证一书”的视为非法用地。

四、甲方必须按有关政策规定,向乙方交纳土地补偿费、青苗费、劳力安置费、土地平整费,合计金额为

拾元。并按规定向相关部门交纳各项规税。

五、甲方占用土地面积:由乙方向其小组支付青苗费、劳力安置费,由组分解到户,乙方根据甲方有关法定手续,维护其使用集体土地的合法权益。

六、此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及所在小组各执一份,此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组长(签字):

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几点研究 篇11

关键词:农村土地征用 补偿 问题 对策

这几年,是经济加快发展,城市化建设迅速推进的重要时期。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出现了征用土地的高潮。这些土地的及时征用,确保了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为了做好土地征用工作,各镇、乡和街道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部分镇乡、街道在一定时期内,把土地征用工作列为中心工作,分片、分村、分户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夜以继日,深入细致地做好被征地农民的思想工作,确保了土地征用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对土地征用补偿存在争议,在集体发展留用地、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土地征用工作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有些土地虽然已经完成征用补偿协议的签订,但也难以及时交付使用,有些甚至在使用过程中还出现上访或直接阻碍工程建设的现象。

一、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尽合理。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区域间差异较大,现行中心城区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根据城市规划路网依次递减的办法,使得同一村、同一地块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各异,相邻地块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悬殊,在实际土地征用补偿中很难操作到位,并且极易造成征地补偿争议和纠纷。

(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几年来,我国在土地征用中普遍存在采用单一的货币处置办法,对被征地农民的就业要求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大片征用土地,往往使农民一夜之间就失去土地,因此使被征地农民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这种感觉和思想情绪也影响了土地征用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土地征用補偿费分配不规范。政府对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和监督,分配中“一村一策、一组一策”,分配方案比较混乱。多数村庄在分配中违背了法律和政策的基本精神,常常出现“吃小户”现象,个别农民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由于缺乏政策的规范和约束,各村的土地征用补偿费已趋向全部分光的现象。

(四)土地征用没有依法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先征后批、边征边用边批”现象比较普遍,从而使土地征用工作理不直、气不壮,对征地过程中出现的阻挠、干扰行为也不能及时给予依法处理。国土资源部门不直接参与土地征用政策处理工作,因此,对统一执行政策,依法实施征地,形成征地工作合力带来消极影响。

二、完善我国土地征用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县级有关部门和镇、乡、街道,千方百计抓土地征用政策处理,确保被征用土地顺利按时交付使用。但是,我们也要摒弃单纯的土地征用观,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土地征用和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在土地征用补偿、被征地农民就业安置及社会保障工作等方面予以及时完善和健全。

(一)及时修订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政策。

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政策最为被征地农民所关心,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了使征地补偿政策更趋合理,最大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利益,对土地年产值的计算及补偿倍数应适当给予调高,尤其是中心城区以外的镇、乡。在这一问题上,政府应有决心缩小中心城区和其他镇、乡在土地征用补偿上的差距,从而使我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在区域间公平合理。同时,对土地出让收益,政府也要切出一块作为专项资金,对被征地农民的培训、转业及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给予支持或补贴。另外,在修订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政策时,对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必须遵循“区片综合价”的办法,并要力求区片划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千方百计创造就业门路,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

(二)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工作程序,依法实施征地。

1.征用土地必须依法批准。未经批准的土地,政府不能随意征用。

2.土地征用必须统一。《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征用只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而具体承办单位是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实施统一征地。

3.土地征用必须公告。《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征用“两公告一登记”的工作程序,即土地征用公告、征地补偿方案公告和征地补偿登记。

4.土地征用必须公平。在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中,对同一片区、同一物类必须实行同一补偿标准。

(三)强化征地补偿费用管理,规范分配使用。对青苗和地上设施及付着物的补偿可直接到个人,而安置补偿和土地征收补偿两项费用,应作为村、组开办企业、安置劳动力及村民今后的养老保险等费用开支,这样的管理模式,既可避免有些农民拿着这些补偿费吃光花光后又找政府麻烦,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保证土地征收后解决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和今后的养老问题。

(四)加强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征地工作氛围。首先,要加强对土地征用工作的正面宣传。国家重视对土地的保护,不是杜绝对土地的使用,而是要求节约用地、依法用地。其次,要纠正“土地私有、买卖自主”的错误认识。第三,土地征用时政府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土地征收不取决于农民个体的认可和同意。

三、我国农村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征地法律体系,明确征地利益各方的法律地位。(1)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法律体系。赋予农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的权利。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同价”。(2)加强法律援助。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在利益受到侵害时,没有能力支付维权所需的各种成本,因此处于维权劣势。如果失地农民专设法律援助机构,强化失地农民的维权意识,并提供一定法律援助则有利于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第二,逐步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寻找政府、征用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是解决完善农村土地征用机制的基础。(1)全面考虑土地价格的变动因素。影响土地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如区位优势、当地的人地紧张程度、土地质量等,必须认真权衡多方因素,根据征地用途、土地条件以及市场条件,尽量全面的反映土地价格。(2)动态提高补偿标准,允许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政府在对农民的同期损失给予补偿的同时,还应该加入预期的利益。预期的利益可以从失地农民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平均利润中予以确定,并随国民收入增长而提高,让农民分享增值权益。

上一篇:股权交易中心律师需做事情下一篇:珍贵的生日礼物五年级优秀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