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2024-11-09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精选11篇)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篇1

安全事故 模拟演练记录 为了提高义务救助援队员的素质,达到检验队伍的目的,使之在真实事故发生的情况时能够迅速到位,做好救援工作。

演练项目:模拟触电事故演练 演练目的:检查救援组织反应速度、救援能力、协调配合、救援技能。

演练地点:

演练时间:

参演人员:

演练记录:

安全员接到触电事故:某某地点一名工人随意开启电箱接线导致触电。

安全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安全员拨打了120 急救电话(并未真打),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治,然后安排 4 名救援人员携带木制担架同医生进入演练现场,由工地负责人简单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伤员没什么外伤,救援人员把伤员抬上担架到安全位置,并由医生进行了初步检查和人工呼吸。最后送人模拟 120 急救车。

现场救援讲评 1、这次演练报告快,统一指挥,救援快,用较短的时间,让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

2、通过演练提高应急能力,掌握了救援程序,对突发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

3、演练统一指挥,协调配合。

4、救援装备齐全,救援的方法正确,对救援行动起到积极作用。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演练计划的要求, 凡石家庄市疾控系统从事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处理的主管领导、专业人员都需要参加演练。因此, 本次演练人员有24个县(市)区疾控中心主管主任、从事食品卫生、流行病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事卫生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

1.2 方法

由考核人员模拟患者于凌晨2点电话报告各县(市)区疾控中心,请相关人员携带所需物资于6时50分前到达灵寿县京获路滹沱河大桥下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同时做好附近有关医院的衔接,尽可能提高演练的仿真性。24个县(市)区分成了山区县、县级市、市内区、平原县4个大组。各大组均有6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扮演模拟患者,各调查队要依次对这6名模拟患者进行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通过对模拟患者的调查,核实就餐时间、就餐地点、就餐人数、就餐食谱、患者主要症状、事故经过等至关重要的信息。从而确定一个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找到其调查处置的方法。在个案调查的同时,各调查队还要对不同情况的模拟患者进行采集样品的填写,对部分演练要求的样品还要填写产品、非产品样品采样单。通过采样单的填写查找问题,加深印象,纠正错误,规范操作。同时在现场调查处置环节还模拟设置了后厨加工场所,要求调查处置人员对其进行模拟现场采样的操作并进行现场评分,通过操作锻炼调查队员的技术能力、规范采样的技术要求。

1.3 评价方法

由市疾控中心专人制定演练项目评价标准,评价各区县级疾控机构演练前后各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信息获取分析和利用能力、样品采集能力、报告撰写能力,提出防控措施能力。

1.4 统计方法

为确保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个案调查表及此次演练报告均由专人负责验收,评分采用统一标准,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评分采用秩和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应急物资调查

本次演练对各县市区的应急物资进行了调查,市内区、县级市、平原县、山区县在采关工具、医护用品、检验设备、卫生文书、医疗器具方面的配备率都达到了100%。样品容器方面市内区、县级市的配备率都能达到100%,山区县86%,平原县83%。参考资料的配备率在60%~100%之间,取证工具的配备率普遍偏低,均低于50%。见表1。

2.2 食品安全事故的技术调查能力

通过演练培训,在个案调查和样品采集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统计学分析显示,在演练前各县市区个案调查的平均成绩的Z值分别为-2.214、-2.023、-2.207、-2.375,P值分别为0.026、0.043、0.02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调查报告的分析能力

通过此次演练各县市区充分掌握了事故报告方式、报告撰写等各项知识,调查能力显著提高。培训后事故报告从县市区最低分从(51.42±17.25)分提高到(77.14±13.02)分,终结报告从最低平均分(68.14±7.22)分提高到(80.42±3.40)分,Z值市内区、县级市、平原县、山区县依次为-1.892、-2.060、-1.992、-2.371,P值分别为0.058、0.039、0.046、0.017。证明演练前后除市内区外,各县市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培训取得理想效果。见表3。

3 讨 论

本次演练的设计融合多种元素,新颖独特,注重了演练的现场性、切实性、流程的完整性,并在处置的环节及进程上有所侧重,融合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创新了演练模式。一改往日特定人员表演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各队现场的真实操作竞赛。强调了实地感、实战感,调查表、测试题一些固定模式的文字测试,改为采样单填写,事故报告过程答卷和事故报告撰写。本次演练除了个别县(市)区个案调查表、询问笔录等调查用表数量未按要求准备充足外,各县(市)区疾控食品安全调查处置物资准备情况均比较好,主要因为地方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3],疾控中心逐年装备了大量现场检测仪器和个人防护设备,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新发公共卫生事故的不断出现,各级疾控中心装备完备率差异很大,受地域、经济条件影响较大。有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品、常用试剂等[4]。由于工作经费的紧缺,一些山区县疾控中心未能及时配备或无经费配备标准品、常用试剂,使仪器设备无法使用。一些现代化的取证设备如录音笔、摄像机等无法配备,给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取证工作带来不便。在模拟演练的事故调查中,部分调查员的专业基础不扎实。如在个案调查过程中,存在对报告人的信息提供判断不清、缺乏主动沟通能力、不注重基本的三间分布、忽略对发病者病史的调查和对同餐未发病者的调查、无菌操作不规范、未做好样品的编号、未使用增菌试管或生理盐水等问题。演练后,对各调查组撰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估,认为此种培训对切实提高基层疾控人员现场调查能力起到了很好作用。食品安全事故的事故报告形式有网络、电话、传真、邮件、书面报告等。石家庄市现行报告系统包括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监测系统,演练前初次测试中部分参赛队未将考核内容填写全,终结报告结构框架、报告内容、报告语言的使用上出现的问题较少,各县(市)区均能正确、完整地完成终结报告的撰写。主要问题为发病人数判定错误,在判定前未做出准确的病例定义。未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判定规范对事故进行分析判定,导致对本次模拟事故最终的判定错误,根据各区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培训前后演练各项能力指标评分比较,总分显示有了明显提高。

4 建 议

4.1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工作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疾控工作职责要求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具体的责任和程序[5],制订应急相关的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明确工作原则、程序和操作要点,使应急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4.2 完善应急演练预案势在必行

良好的应急演习预案和定期的开展,将有效地促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此次的演练的资料共涉及事故接报通知、个案调查表、询问笔录、现场调查笔录、接诊记录、检测结果报告等食品安全事故事故调查处置文书与相关资料,几乎包含了食品安全事故事故调查的各环节内容。虽然案件较大,案情复杂,但整个案例所有资料前后对应,相互吻合,未出现连接缝隙、表述不准、资料矛盾等失误。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程序进行了强化,规范了处置技术,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也提高演习的逼真感,可全面评价各地的食品安全应急工作。

4.3 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工作

今后应加强对全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骨干的培训,建立起事故处理的专家库并实行资源共享[6],针对应急队伍的建立,应该打破单位的框框,由市政府相关部门搭建平台,建立起现场流行病、实验室检测、监督执法等应急队伍。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及时组成调查组进行响应。

4.4 进一步加强现场检测仪器

建议各地逐步装备现场快速监测设备。合理规范购置标准品、易耗品。建议在统一配置仪器时,在市设立几个标准化区域,重点加强对这些区域的装备,实行仪器共享。

参考文献

[1]孟军,董柏青,唐振柱,等.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处置能力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261-262.

[2]张永伟,王会敏,郝海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J].职业与健康,2010,26(9):1008-1010.

[3]纪汉良,康天尝,叶永同,等.县(区)疾控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3):72-72.

[4]徐进,杜春明,李志刚,等.四川地震灾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需求[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20(6):484-485.

[5]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15-18.

应急演练,食品安全事故未雨绸缪 篇3

演练,为实战做好准备

一来沪旅游团50多名游客在用餐后陆续出现呕吐、口唇发紫、呼吸困难、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在一建筑工地食堂用餐的80多名工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在上海市卫生局开展病人救治工作的同时,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阎祖强按照《预案》要求,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事故调查、危害控制、新闻宣传、专家咨询等多个工作小组快速展开工作。各部门分工明确的同时又紧密配合,全面检测食物中毒来源;了解和控制问题食品的生产销售情况、市场流向,防止事态蔓延;及时发布事态进展以及做好后续调查工作。最终演练指挥部经研判,认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应急响应终止。

以上是根据上海市常见食物中毒事件的特点模拟的一起Ⅲ级食品安全事故。整个演练分为7个阶段:事故报告、先期处置、预案启动、应急处置、事故评估、相应终止和总结,历时3个小时。

“这是我市第一次由食品安全部门完成的演练。通过完整的模拟演习,能够打通整套应急系统的脉络,对今后处理突发情况具有借鉴意义。” 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郑光辉评价。

网络技术提供应急支持

在整个演练的7个阶段中,基于3G网络技术的视频传输功能被大量应用,为应急处置过程提供联络的技术支持,成为这次模拟演练中的一大亮点。

在总指挥部办公室,能够从大屏幕看到各个分小组的现场情况,拨通现场负责人电话即可进行对话。其中一个场景显示,工作人员正对事发的工地食堂进行现场调查。从画面上可以看到,调查小组对可疑食品进行快速检测,确定检出违禁物品后,采样送往上海市疾控中心检验,并封存其余问题食品;此外,还对该食堂的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现场加工环境和从业人员证件等进行全面盘查。现场负责人向总指挥部进行报告后,指挥部人员进行下一步指示。

各小组现场处理的情况通过视频传输的方式发回总指挥部,能够更清晰、全面地了解现场情况,便于指挥部准确制定下一步应急方案;同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参与,将富有现场感和真实性的画面呈现在市民面前。

这次应急演练充分检验了上海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构的指挥协调能力、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和新闻单位的配合能力。阎祖强主任指出,要通过演习认识到安全监管工作和事故应急工作的艰巨性,各个部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保障市民的饮食健康安全。

小贴士:

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 篇4

时间:2008年6月12日下午3时30分 地点:新纪元有限任公司厂房

人员:新纪元有限任公司全体管理人员、班组长 指挥人:张锦明

内容: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1、2、3、领导讲话 演练现场讲解 进行现场伤员救护 进程:

演练由安全生产科长张锦明主持

首先由公司总经理顾志均做动员,讲清这次演练的意义和安全生产在企业活动中的意义。

然后由公司安全员讲解触电事故演练的过程和要求及各步操作注意事项。

现场救援演练。

现场由施工班几名电工进行实战演练。

三名工人在配电柜前进行操作,一工人过来进行巡线,检查到一地点突然触电倒在地上。

工人甲现情况并向班长报告。

班长上场,制止了工人甲用手去拉触电者,用木棍将电缆拨走。工人甲去拉配电箱刀闸。班长组织进行胸部按摩和人工呼吸。反复多次不停的进行。救援人员到来,把触电者抬到木板上。把触电者抬上救护车。

16时45分演练结束,总经理讲话,对这次我公司组织的演练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公司进一步做好演练活动,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更好。

消防安全演练记录 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我校开展了一场以人员疏散、火场救护、灭火救人为内容的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根据预案,演练分三个阶段:一是演练前进行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二是组织安排;三是火灾发生时,组织逃生、自救、互救、消防官兵奋力救助。

1.演练目的:增强师生预防突发事故的意识,培养师生重特大事故发生时救援的能力。

2.演练项目:教学楼因电路漏电导致火灾时人员紧急疏散,迅速撤离现场,并快速到达安全地带,伤员简单救治,灭火器材的使用。

3.参演人员:全校师生员工。

4.组织指挥:学校应急救援小组。

5.火灾事故应急援救演练过程记录。

(1)火灾事故演练过程:

①教学楼因电路漏电起火,闫庆年老师果断按响报警铃。

②小组长(李校长)各教室喇叭喊话指挥,紧急宣布救援行动开始。③副组长(靳校长)亲临现场手持手提喇叭指挥师生按照顺序从楼道快速撤离教学楼。

④小组成员迅速各就各位疏散学生,具体安排如下:

各班班主任负责教室里的疏散,迅速有序的出教室。各楼道口安排教师负责秩序,教学搂中间楼道口,二层刘爱丽、任新杰等老师负责。⑤师生进入安全区域。

⑥指挥小组迅速向消防队(电话119)和医院(电话120)发出请求紧急救援的指令。

⑦学校消防安全应急小组迅速赶到现场维持秩序,扑灭大火和救治受伤人员。

⑧教师灭火队员使用灭火器材迅速灭火。

⑨小组长宣布演练结束。

(2)教学楼火灾事故时师生疏散演练责任划分:

①小组长下达演练开始令。

②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实施演练预案。

③小组成员分头到达指定位置。

④拉响警报。

⑤副总指挥指挥各班班主任按照次序从楼道快速撤离教学楼,撤离次序为: 第一序列是教学楼二楼六年级、五年级。第二序列四年级、三年级随后撤离。⑥师生进入安全区域。

⑥指挥部迅速向县消防队(电话119)和医院(电话120)发出请求紧急救援的指令。

⑦学校消防安全应急小组迅速赶到现场维持秩序,扑灭大火和救治受伤人员。

⑧教师灭火队员使用灭火器材迅速灭火。

地震安全演练班会记录 篇6

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同学们,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组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学生: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四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6、地震防护演习。

电网综合反事故演练仿真系统 篇7

为了让变电运行人员、调度员、继电保护人员在岗进行仿真培训,提高变电运行人员、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提高继电保护人员设备应用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商丘供电公司开发研制了商丘电网综合反事故演练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实现了电网及变电站联合反事故演练、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及保护人员联合业务培训、技术比武等多种功能,可为调度员、运行人员和保护人员提供逼真的训练环境,使调度员、运行人员和保护人员了解和掌握各项设备的运行特性及各项设备故障时对供电系统的影响,熟悉各类设备实际的状态信号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功能,制定合适的运行方式,正确及时指挥、调度及操作;通过反复故障演练,使调度员准确掌握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实现事故预想、潮流分析等,并迅速提高调度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在各种事故下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应变处理能力,以便在短期内提高运行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1仿真系统技术原则

仿真系统本着真实性、一致性、开放性、灵活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原则进行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a.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上,或在 Unix 和 Windows 操作系统上 (混合平台),跨平台的 SimpleV1.0 仿真支撑软件的系统,既可以在 Unix 上运行,又可以在 Windows 上运行,具有灵活性、方便性、可靠性。

b. 利用平台提供的 Web 服务技术为商丘电网的联合反事故演练、技术比武提供高效的 Web 服务平台。

c. 通过接口模块从 SCADA 系统的实时数据库获取实时数据作为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的工况,包括电网拓扑信息和电压潮流信息,作为初始值,通过仿真系统可以预知单位的变化趋势,实现系统与运行电网的真实性,可以培训人员在电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事故处理能力。

d. 仿真系统保护装置与实际电网一样,采样本装置的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电流电压,按照保护原理计算,与自己的物理量定值和时间定值比较,实现保护装置功能,能自动适应保护装置间相配合的特性,包括定值配合和时序配合,能够真实地再现二次系统的行为特性。

e. 仿真平台的组态工具支持维护人员系统组态、维护和升级,可以在此平台上按照自身需求开发仿真系统。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一次接线、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修改和更换,仿真系统可以同步于现场变化,能够适应现代电网的迅速发展。

2系统硬件构成

仿真系统采用联网模式和单机模式。硬件配置具体为:教练员台为 DELL 工作站(处理器为酷睿TM 2 双核处理器 E6850,芯片组为英特尔® X38 Express, 内存类型为2GB DDR2 800,硬盘驱动器为160G SATA 3.0Gb/s 10 000 rpm,显卡为ATI FireGL V5600(512 MB),显示器为21英寸,光驱为SATA 16 倍速 DVD+/-RW),2台;学员台为 DELL 工作站(处理器为酷睿TM 2 双核处理器 E45000rpm,芯片组为英特尔® X35 Express,内存类型为1 GB DDR2 800,硬盘驱动器为160 G SATA 3.0Gb/s 7 200 rpm,显卡为Radeon HD 3850 PCI - eX16 256MB DVI - I,显示器为21英寸),5台;Unix or Windows服务器为HP(处理器为英特尔® 至强® E5450 四核处理器,芯片组为英特尔®5100芯片组,内存类型为4GB DDR2 800 ecc,硬盘驱动器为146.8 G/15 000转/SAS/热插拔*2,显卡集成,显示器为17英寸,光驱为16 倍速 DVD - ROM 光驱)。

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3系统软件构成

仿真系统主要由操作系统、仿真支撑软件、EMS 系统仿真软件、教练员台软件、电网模型软件、自动界面组态软件(保护屏、测控屏、综合自动化、就地、三维场景)、图形建模工具软件、绘图工具软件、SCADA 仿真软件构成,如图2所示。

4突出的技术特点

对商丘电网内变电站和电厂仿真到与调度相关操作和主要自动装置及保护装置动作一致的程度。在仿真范围内对潮流和调度工作有影响的系统进行全范围仿真, 对上级电网的进出线作为与外部系统相联的边界条件考虑, 以外网形式进行仿真; 对下级电网的出线以等效负荷形式考虑。实现电网及变电站联合反事故演练,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及保护人员联合业务培训、技术比武等多种功能。仿真范围包括一次系统、二次系统、站用直流系统和站用交流系统。

仿真系统可以实现商丘电网1个500 kV 变电站的含三维场景的详细仿真、2个220 kV变电站的含三维场景的详细仿真、4个220 kV 变电站的详细仿真(不含三维场景)、2个110 kV 变电站的含三维场景的详细仿真,其余为 DTS 型仿真站。

本系统已实现模块化,可以根据不同应用组建不同的系统。

DTS 系统:支撑系统、电网一、二次模型、负荷与发电机模型、就地、EMS 系统、RT 接口系统、建模工具等。

变电运行系统:支撑系统、电网一、二次模型、保护屏、测控屏、交直流、3D、综合自动化、集控中心系统、五防与开票等。

保护培训:支撑系统、电网一、二次模型、保护屏、定值计算、虚拟测试仪等。

4.1 仿真支撑软件

4.1.1 支撑系统

仿真支撑软件是一个完整的、支撑实时仿真软件开发、调试和执行的软件工具。它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源程序生成系统、仿真程序编译系统、连接装入系统、实时调试系统、实时执行系统、实时控制系统和I/O执行程序等部分组成。 支撑系统完全与模型无关,能够支持各种大型仿真系统的开发[1]。

4.1.2 教练员台

仿真机的培训功能是通过教练员台实现的。人机界面要求形象和具有更多层次多重并发功能, 扩大教练员操作和思考的视野,提高仿真机功能水平,充分利用和发挥培训能力。教练员台把对学员的培训建立在最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之上,是拥有功能丰富、控制灵活、操作方便、评价科学、图文并茂等一系列特点的理想仿真培训控制界面工具。功能包括[2]:运行/冻结;仿真机状态抽点快存;初始状态点的选择;故障控制;就地操作功能;外部参数;操作记录,包括教员操作、学员操作、巡视、安全工器具使用、汇报等;监视变量;教案管理,自动评分。

4.1.3 系统组态工具

a. 一次系统建模工具。建模工具是电网模型的可视化建立工具,用户可以绘出仿真范围内各个变电站的母线及其连接方式,选择设备类型,并输入相应的系统参数。工具软件以母线为节点,母联与旁路、变压器、联络线等为支路,生成静态网络拓扑结构,自动定义变量,并存入数据库中。作为动态拓扑分析、潮流计算、故障分析的基础[3]。并形成远动图、就地画面等。

b. 二次系统组态。在系统图上拖动代表各种保护的图元,放置于保护安装点;或在保护配置表中直接添加保护,设置好被保护的设备,则系统自动生成保护程序,并设置好出入口参数[4]。

c. 自动组屏工具。根据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配置,系统自动生成保护屏、所用电屏、测控屏、开关柜等。

d. 综合自动化、监控中心画面自动生成工具。根据一次系统和二次配置自动生成综自系统画面。

4.2 模型软件及应用软件

4.2.1 电网模型软件

电网模型用数学物理方程建立电网变电站的所有一次设备和二次系统模型,全部采用动态数字模拟,其原理和物理参数按实际资料仿真,静态动态特性与实际系统相同,其故障和现象与实际一致,其逻辑关系与实际相同。能对各种不同的故障进行动态模拟,给出动态过程中的电压、各子网频率、线路潮流、短路电流等模拟结果。同时还能计算各保护的启动值,如各相/序电流、电压、阻抗等,实现继电保护的定值比较[5]。

a. 动态频率模型。根据各孤立系统有功出力和负荷的大小,计算各孤立系统各时刻的加速功率的大小,并根据调速特性、负荷特性的数学模型来确定各孤立系统的频率,模拟故障或操作后各解列岛的频率变化过程[6]。

b. 外网模拟。由于地调和省调不同,对网络频率和联络线功率没有调节手段,所以外网仿真主要有3个目的:模拟外网容量特性,提供控制联络线功率手段,模拟外网的频率特性并提供调节方法,能够实现外网正序和零序网络等值。采用辐射独立电源法(REI)[7]和多端口网络诺顿等值[8]。考虑到外网结构和系统参数资料不足等因素,一般取部分潮流断面,反求等效参数。通过调节内、外部电网的发电和负荷来调节联络线上的潮流,实现上级电网管理部门对联络线计划的控制模拟。下级电网做负荷等效。

c. 负荷模型。考虑负荷的频率和电压复合特性[9]。

4.2.2 电网二次系统模型

保护装置与实际电网一样,采样本装置的TV、TA电流电压,按照保护原理计算,与自己的物理量定值和时间定值比较,实现保护装置功能,能自动适应保护装置间相配合的特性,包括定值配合和时序配合[10,16]。

真实再现了保护的原理和内部逻辑以及外部操作特性,可以作为保护人员的培训工具,包括现场操作培训,电量和时间定值的整定及验证,控制字整定等。

4.2.3 保护定值计算软件

系统内嵌一个完整的保护定值计算程序[11],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方式和配置计算保护的电量定值、时间定值、保护控制值、压板的投退等,作为系统工况的初始值,运行人员可以根据保护定值通知单,在保护屏中修改。

4.2.4 保护屏

在计算机中再现保护屏形态,按保护原理开发的保护模块,与真实的保护一致,不仅增强了现场感,而且可以与现场一样全面实现保护液晶屏及其操作小键盘的全部功能,可以进行保护定值的整定、时间整定、控制字整定、定值换区,含故障量的真实故障报告的显示打印,压板、开关操作,信号复归等。

4.2.5 三维场景

采用三维动画技术,真实再现变电站工作场景,让培训人员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实现:全部就地操作功能;故障、设备异常与缺陷设置;挂牌及围栏,安全工器具使用;气候条件设置;巡视操作、记录与汇报。

有如下应用:

a. 熟悉现场设备环境;

b. 增强仿真系统的真实感;

c. 进行设备巡视的训练,如各类设备的巡视点、正确的巡视路线等;

d. 通过机构箱等设备中的可操作按钮实现仿真操作票与现场操作票的统一,现场操作票中的各项均能在仿真系统实现;

e. 体现现场操作中的三核对原则。

4.2.6 就地

仿真那些系统必要的、在远动系统中未能包括的变电站就地操作,主要为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设置变量。

4.2.7 远动终端单元(RTU)仿真软件

仿真 RTU 通信功能(采用TCP/IP协议)、遥控返校功能、保护定值管理功能,其管理的对象为变电站一、二次模型。模拟仿真遥视:如变压器着火、互感器冒烟、开关爆炸等。

4.2.8 综自站

仿真综自主站的全部功能、操作特性。

4.2.9 变电站集控中心

可以实现变电站集控中心监控功能、操作特性。

4.2.10 SCADA 仿真

SCADA 仿真可以模拟四遥功能,可采集由数据采集仿真子系统发送过来的遥测、遥信等数据,完成各项常规的 SCADA 实时应用功能。

仿真的 SCADA 功能主要包括:事件和告警服务;拓扑着色;遥调、遥控操作;数据采集、处理、更新;人机界面;派生数据计算、数据统计;趋势曲线[6]。

4.2.11 与 SCADA 系统接口

通过接口模块从 SCADA 系统的实时数据库获取实时数据作为 DTS 的工况,包括电网拓扑信息和电压潮流信息,以此作为初始值,通过仿真系统,可以预知电网的变化趋势[7]。

5主要功能

5.1 正常操作运行仿真

5.1.1 正常操作仿真

按照调度下达的操作任务,填写操作票,完成变压器操作、断路器操作、隔离开关操作、压板操作、保护投停、电压互感器的切换,电容器的投停等各种操作实现系统运行、热备用、冷备用、检修方式间的相互切换。

5.1.2 运行方式仿真

当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如环网运行方式变为单网运行方式时系统潮流变化是否满足设备运行要求,可以分析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负荷分配,制定出合理安全的系统运行方式,研究电网特殊运行方式下的动态和静态稳定。

5.2 故障演习仿真

5.2.1 故障设置

教练员可以根据故障类型进行题目选择,设置故障。

断路器故障:拒动、误动、偷跳、爆炸、压力低闭锁。

隔离开关故障: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电合接地隔离开关。

变压器故障:包括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变压器过负荷、变压器油温过高。

母线故障:母线短路、母线接地、瓷瓶断裂。

线路故障:近区短路、接地、断线等。

继电保护故障:装置失去电源、压板漏投、误投、定值错误、接线错误、极性错误等。

此外,还有电容器故障以及直流故障等。

5.2.2 事故处理

通过各种故障现象,迅速分析判断事故,通过3D动画巡视设备,作出正确的操作处理。

5.2.3 事故评估

教练员可根据设定的操作任务或故障,对学员在系统上进行的操作或处理,给予提示和讲评。

5.3 操作票生成与培训系统

可对线路、主变压器、母线、电容器等设备开票培训;可对学员的操作以操作票的形式进行记录,并与典型操作票进行核对。

5.4 保护定值验证、保护设备操作

继电保护人员利用DTS进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配置及整定值的校核和研究[8]。

5.5 系统维护功能

系统可根据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如:双母接线方式、双母接线带旁母接线方式)和正常运行方式的差异及实际变电站的工作情况进行选择和修改,可对故障类型进行增加或修改,还可更改线路名称和隔离开关、断路器号,使其更加接近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

6结论

商丘电网综合反事故演练仿真系统投运后,作为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继电保护人员培训、考试、升岗、竞赛的平台,提高了培训效率,缩短了培训周期,降低了培训成本,提供了逼真的环境,使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继电保护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商丘电网以及电网内一、二次设备,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全面协作,迅速正确判断、处理故障,提高演练人员事故应变能力、综合素质,保证了商丘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摘要:介绍了商丘电网综合反事故演练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跨平台仿真支撑系统,由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执行与进程调度系统、进程通信与I/O执行系统等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实时数据库相比,增加了抽象数据结构的管理能力。电网一次模型采用不对称网络实时故障潮流分析技术,动态计算全网各节点故障电压、各支路故障电流,并用以直接启动保护和自动装置;电网二次模型采用的保护装置与实际电网一样,采样该装置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电流、电压,按照保护原理计算,与自己的物理量定值和时间定值比较,实现保护装置功能;采用图形矢量化保护屏,在计算机中再现保护屏形态,而且可与现场一样实现保护装置各种操作的全部功能。变电站内设备的仿真模块,采用三维动画技术真实再现变电站工作场景,现场操作票中的各项内容均能在仿真系统实现,并具有在线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各种功能。实现了电网及变电站联合反事故演练,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及保护人员联合业务培训、技术比武等多种功能。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篇8

为切实加强我校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密切配合上级关于消防安全的专项行动,我校特制定“校园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开展对校园及周边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治,进一步强化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管理,有效消除火灾隐患,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为我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机构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我校成立学校预防火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组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

成员:德育主任

总务主任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措施

1、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2、对我校校园及周边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大排查,重点安排对校舍用火用电安全的检查,对校舍建筑消防设施运行和管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从快从严处理发现的火灾隐患。

3、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开展面向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检查。

4、保证通道、安全出口时刻畅通,安排若干次全体师生参加的消防演练。

5、细化校园预防火灾工作的任务分工,明确每人每天的排查预防职责,做到不遗漏一个细节,一个场所。

6、积极配合综治、消防等有关部门对我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切实提升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

阿克塔木小学2012年10月12日

消防安全教育演练总结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我校于2012年10月13日课间操时间在全校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此次消防演练以加强全校师生在消防安全上的自我救助能力主,加强生命教育,提高学生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此次演练,我们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了一次“防火逃生技能演练”活动,活动包括:“模拟火情”;学生逃生;本校学生积极热情地参加演练,这次仿真演练提高了我校学生的逃生技能和安全意识,进一步明确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教育主题。

一、我们的严密部署

针对这次防火演习,校长召开全体老师会议,布置了消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每个员工的具体位置和职责要求。反复强调此次消防演习的重要性和每个员工在这次演习当中的所起到的作用。

二、消防演习

12月23日课间操时间,警报一响,学生们迅速从各班撤离。只见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用衣物帽子捂住口鼻,迅速而有序的从班里撤离“火灾”现场。疏散人员按照预先的消防演习方案疏散学生,保证在班内学生的安全,以免慌乱中出现拥挤或者踩伤学生现象。学生们逃生到操场之后,就会招到相应的队伍排成方队。

本次消防安全疏散演习历时48秒,可以说是在学校安全小组的认真组织下,是一次必要的、成功的全校师生安全疏散演习。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活动万无一失。通过演习,使大家更加明确,一旦发生火情,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正确报警;如何正确扑救;如何疏散学生;如何自救和逃生。

演习中,学校教职工态度认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通过集中演练,使大家在实战中得到锻练,取得经验,达到重视安全、防火工作。演习结束后书记以“珍爱生命,远离火灾”为主题对本演习做小结。本次演习取得了圆满成功。

阿克塔木小学

2011年12月23日

逃生图片属于记录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篇9

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面临地震等然灾害时,能够有序、安全地组织全校师生员工疏散,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救护的能力,全校防震防火紧急疏散应急演练活动于11年3月4日下午在学校举行。

从教学楼楼梯下到地面直奔操场,撤离过程中所有同学组织有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没有推搡、拥挤现象发生。到达操场后,班主任清点人数,各班级向总指挥报告人数。整个撤离过程井然有序,没有任何意外事故发生。此次演练仅用了5秒钟,比上一次快了5秒。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篇10

事实证明[1], 通过针对各类事故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提高各级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反应能力、促进各部门之间的磨合, 从而有效的减少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目前的应急演练主要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为主, 这种方式花费较大, 因此不可能进行多次重复演练, 不能对比多种救援方案的后果。同时, 由于大型灾害多数为复合性灾害, 具有发生机率低、单次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 依赖实际灾害应急经验积累灾害管理和应急能力, 风险过高, 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也不符合实际需要。

如果能把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练, 将解决以上问题。这是一种类似军事仿真演练的过程, 它使多个用户在同一个虚拟环境中进行各类交互式仿真, 从而能够广泛用于复杂操作训练、过程排演等领域[2]。

美国已将这种思想应用到灾害管理系统和事故管理系统中, 美国应急管理署在前几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日本政府也将应急仿真演练作为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一部分。在国内, 台湾科学家参照美国应急体系建设, 把应急仿真应用在台风灾害中;上海大学的覃朝勇等人对航空火灾应急处理仿真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对关键技术进行描述[3];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李建臣实现了基于HLA的海上搜救模拟系统[4]。而在化工行业中,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以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为主, 但这无法提供应急流程的模拟以及决策方案的讨论, 不能有效地应用于应急演练。因此, 需要建立化工园区的事故应急救援仿真演练系统, 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辅助决策支持技术, 使应急演练科学化、智能化、虚拟化。从而训练各级决策与指挥人员、事故处置人员, 发现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检验和评估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提高应急能力。

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的设计需求, 是在同一虚拟的事故环境中, 不同的应急救援部门或人员在各自的计算机上, 履行相应的职能, 协同作战, 完成所设定的救援任务。利用相关数据, 模拟事故场景, 设计相应的事件驱动程序, 将演练的过程在计算机中实现, 其开发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首先根据工厂实际生产环境及周围的地形、天气等自然环境, 利用Creator、Vega等三维建模和转换工具, 为所有对象建立虚拟模型;然后结合三维图像模型库、数据库, 构造事故场景;根据虚拟事故场景、场景中各种对象的交互关系设计驱动程序, 使对象按照实际情况在虚拟场景中显示;完成虚拟场景的构造和显示后, 基于GIS系统、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危险化学品的燃爆与毒性数据库、应急救援资源与预案数据库、泄漏扩散与疏散模型等[5], 进行化工事故分布式交互仿真设计, 保证通过广域网、局域网的各个救援部门和相关人员共享一个统一的虚拟仿真环境;最后, 模拟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操作, 对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仿真演练。

2 基于HLA的仿真系统

参考国际发展的趋势, 分布交互仿真设计采用更为完善的高层体系结构 (HLA) [6], 它是用于计算机仿真系统的通用技术框架, 可以接受现有各类仿真过程的共同加入, 在HLA中, 为实现某种特定的仿真目的而进行交互作用的集合称为联邦成员, 各联邦成员通过RTI (运行时间支撑框架) 构成一个开放性的分布式仿真系统, 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分布交互系统, 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重用性。在联邦的运行阶段, 这些成员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RTI。根据事故应急救援仿真的需求, 设计基于HLA的仿真结构如图2所示。各联邦成员的功能和开发要点如下:

(1) 管理联邦成员:这是一个特殊联邦成员, 它是整个仿真系统的控制中枢, 提供联邦的创建、结束以及管理多个不同的联邦成员运行状态的人机交互接口, 确定仿真的对象及仿真初始条件, 负责联邦声明管理、对象管理、所有权管理、数据分发和时间的推进。

(2) 场景联邦成员:这是虚拟现实场景仿真系统,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大型三维地形建模, 构造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需要的三维场景, 实时模拟事故发展过程。场景的实现包含以下主要的类库和算法[7]:

①场景节点类库。主要是包括一些地形、道路、人物以及工厂的生产设备。

②数学模型计算类库。包括显示场景细节度的LOD算法类库、几何图形构建算法类库、工艺仿真算法类库和一些数学运算类库。

③3D图形和声音特效类库。例如:特殊的天气情况和事故发生后爆炸、火焰、烟雾等特效的显示。

④场景管理和交互类库。碰撞检测、对象捕捉和交互类、检测类。

(3) 事故联邦成员:结合化工过程工艺仿真模型, 为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系统提供实时的大型灾难事故, 控制和管理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等的发展过程。选取典型的化工事故火灾、爆炸和泄漏模型, 对事故进行实时模拟。

(4) 救援联邦成员:模拟各部门在事故发生时的救援过程, 包括各应急救援部门的名称、救援力量、装备等各种影响救援的信息, 对人员的疏散, 救援现场的指挥决策等。

(5) 预案联邦成员:它是一个运行程序, 管理联邦成员的加入和退出, 负责收集、分析联邦运行过程中的数据, 并提交运行报告, 并对预案演练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在预案联邦成员中, 还加入了预案逻辑和预案评估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方法, 使人机交互更加智能化,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仿真程序可参考HLA仿真应用程序的通用流程图[8]。最后, 可以在设计专家库的基础上, 利用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整个预案的演练结果进行评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仿真是一个复杂的仿真系统, 它不仅涉及到连续、离散和混合仿真, 还涉及到定性和定量仿真, 原来的DIS (分布式交互仿真) 对有不同时间管理策略、不同精度和不同粒度的仿真还不能提供互操作联合仿真的能力。此外, DIS在对象模型、数据表示和通信协议上缺乏灵活性、有效性, 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技术。

相对于DIS而言, HLA是为了主动地建立一种更适于各种类型的模型和仿真系统以及C4I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 系统之间实现互操作的体系结构而产生, 解决了DIS存在的仿真资源可重用性等问题。

3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参考软件开发经验和目前流行趋势以及各软件之间的兼容性, 系统拟采用的部分开发环境和开发用具如下:

操作系统:windows XP操作系统;

集成开发语言:Visual C#.NET;

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或Oracle;

Web服务器:IIS6.0;

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系列产品;

3D建模工具:ProE;

视景仿真平台:Vega和OpenGL;

HLA接口:pRTIv2.0;

数学计算工具:Matlab;

客户端:P4以上处理器, 256M以上内存。

4 结束语

本文从整个系统的开发流程设计, 对开发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给出了开发要点并建议采取的开发工具, 给整个系统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前提。

这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桌面推演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政府应急机构、化工园区应急机构、企业应急机构都可以应用;无破坏性、可多次重复;安全、经济、可控;不受气候条件和场地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救灾模拟演练, 让各应急机构和应急救援人员通过模拟演练, 不仅对各种灾害事故有感性上的认识, 还能够培养其对事故进行分析、判断和如何采取应对措施的能力;使救护技术和业务知识形象化、系统化, 弥补现实训练具有间断性的缺点, 提高救护队员的救护技能。

参考文献

[1]吴宗之, 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3WUZong-zhi, LIUMao.Discussion on emergency rescuesystem and contingency plan of Heavy accidents[M].Beijing: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03

[2]Wouter Favoreel, Bart De Moo, Peter Van Overschee.Subspace state-space system identification for industrialprocesses.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1, 2000, 10:149~155

[3]覃朝勇, 袁世忠, 王兴红.基于DIS的航空火灾应急处理仿真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6, 23 (3) :69~70QIN Chao-yong, YUAN Shi-zhong, WANG Xing-hong.Air fire fighting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DIS[J].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Software, 2006, 23 (3) :69~70

[4]李建臣.基于HLA的防救模拟训练方法研究与实现[D].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04LI Jian-chen.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rescue simula-tion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HLA[D].Shenyang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 2004

[5]贾连兴.仿真技术与软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JIA Lian-xing.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and Industry Press, 2006

[6]周家铭, 邢培育, 汪丽莉等.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桌面推演的设计与实施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9) :39~44ZHOU Jia-ming, XING Pei-yu, WANG Li-li, etc.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sktop ma-neuver of emergence plan for work safety[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 (9) :39~44

[7]康凤举.现代仿真技术与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KANG Feng-ju.Modern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M].Beijing:National Defense and IndustryPress, 2001

[8]王灏.虚拟化工厂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6WANG Hao.Design and implement of virtual chemicalworks system[D].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6

[9]易涛, 周永平, 李颖.基于HLA架构下的化工安全虚拟现实仿真演练系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7, 24 (4) :519~523YI Tao, ZHOU Yong-ping, LI Ying.The VR system ofsimulation for security of chemical industry based on HLA[J].Computers and Applied Chemistry, 2007, 24 (4) :519~523

安全生产事故演练记录 篇11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编制人:xxxxx

审核人:xxxxx

活动议程 1、6月25日9:00-9:45,各观摩单位进场 2、6月25日9:55,领导进入主席台,各观摩单位就坐 3、6月25日10:00,领导致辞 4、6月25日10:05,演练开始 5、6月25日10:05-10:30,实施演练 6、6月25日10:30-10:35,各参演单位列队,领导讲话 7、6月25日10:35-10:40,领导退场,各参演单位退场

活 动 方 案

为进一步加强xxxxx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增强安全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实施模拟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一)锻炼队伍。提高各救援队伍作为社会联动力量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二)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三)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原则

(一)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演练。

(二)切合实际。结合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组织开展演练。

(三)注重能力提高。以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主要出发点组织开展演练。

(四)确保安全有序。在保证参演人员及设备设施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开展演练。

三、演练类型及内容

(一)演练类型:现场综合演练

(二)演练内容:模拟天然气泄漏事故处置。

四、演练时间及要求

2016年6月25日上午10:05启动演练,10:40演练结束。

五、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此次演练由xxxxx安全生产委员会、xxxxx县人民政府和xxxxx有限公司主办,xxxxx协办。设总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警戒疏散组、检测组、消防组、救护组、抢修组、应急器材保障组。

——现场管理相关职责:

1.警戒疏散组:事故发生后,立即对事故现场周围区域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并紧急疏散周边区域作业人员。

2.检测组:负责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佩戴防护装具进入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侦察并第一时间汇报指挥部。3.消防组:佩戴呼吸器进入现场设置水枪阵地,对现场进行灭火工作并掩护救护组进行人员搜救。4.救护组:佩戴呼吸器赶到现场搜救中毒人员,将现场中毒人员转移到安全区(上风口、救护站),对中毒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抢救,并根据中毒人员情况,按中毒程度送往医院救治。

5.抢修组:佩戴空气呼吸器和对讲机到井口泄漏点,查明泄漏原因,并采取措施切断泄漏,并确认无泄漏。6.应急器材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器材和应急物资的配备协调工作,事故处理完毕后,清点器材数量,防止遗留在事故现场。

六、模拟现场设置

本次演练地点设置在别古庄工区西侧空地上,模拟京58储气库C井场华2-3井口泄漏事件。其现场实际照片详见图1:

图1:演练场地现场实际照片

本次演练场地长70米、宽60米,场区平面中部为演练作业区,南侧为主席台,东侧为观摩区,详见演练场地平面图,见图2

图2:演练场地平面布置图

七、任务分配

xxxxx县公安局:设立警戒区域,疏散周边群众; xxxxx县消防大队:消防车喷水,稀释有毒气体浓度,降温和防止起火爆炸。

xxxxx救援队:对现场伤员进行救治。

xxxxx救援队:现场对风向及事故点周围进行检测。xxxxx救援队:对井口泄漏点进行抢修。xxxxx县卫生局: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xxxxx卫生局:对中毒人员进行抢救。

xxxxx县人民政府:成立由主管县长任指挥长,安监、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同志和xxxxx有限公司主管领导参加的现场指挥部,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现场指挥。xxxxx有限公司主管领导任现场执行指挥,发布实施现场指挥部命令。

市消防支队:受市安委会指派牵头成立总指挥部,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xxxxx救援队:携带有关器材设备现场值守。xxxxx救援队:现场备勤。xxxxx救援队:现场备勤。其他参演队伍:现场备勤。

八、演练程序

场景(9:55):各应急救援队伍主席台前列队。各观摩单位就坐,领导同志进场入座。……音乐起…… ……音乐停……

解说: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解说:朋友们、同志们: 解说:大家上午好

解说:本月是全国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按照xxxxx政府,xxxxx县政府、xxxxx有限公司的工作安排,紧紧围绕 “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这一安全主题为中心,开展本次应急救援演习活动。

解说:这次演习,选定井口设备损坏造成含硫天然气泄漏事故,引发人员中毒,来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工作人员布置的模拟现场,就是这次演习的区域。

解说:整个演习背景是:某储气库井口损坏,大量含硫天然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周边群众安全受到威胁。

解说:为使本次演习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即将开始的演习动用了大量的应急救援器材和救援车辆,使本次应急救援更加切合实际。

解说:下面有请领导讲话 场景:xxxxx局长致主持词词。场景:xxxxx县领导致辞。

解说:下面演练开始,请各参演队伍离场准备。……音乐起……

(各参演队伍带队离场)……音乐停……

解说:演习开始了!看!2016年6月25日京58储气库C井场,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分公司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华2-3井修井作业,华北分公司人员在现场监护。上午9时,华2-3井突然发生井口泄漏,施工人员立即撤离,撤离过程中,3名施工人员因硫化氢中毒晕倒在现场。

解说:事故发生后,企业负责人立即拨打了119、110和120急救电话并向xxxxx县安监局报告了事故情况。xxxxx县政府成立了由张兵县长任指挥长的现场指挥部,赶赴现场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xxxxx安委会指定由市消防支队牵头成立了总指挥部,对事故救援工作进行统一调度。

场景:xxxxx县公安局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封锁,对周边群众进行疏散。

对白:指挥长:请xxxxx救援队立即进入现场抢救伤员。

xxxxx:明白。

场景:xxxxx救援队队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将伤员救出。

解说:xxxxxxxxxx救援队赶到现场后,立即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现场,每两人一组迅速将3名伤员抬至安全地点。

场景:医护人员在伤员救治区实施抢救措施。解说:卫生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携带急救设备进入伤员救治区实施抢救。首先确定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迅速对伤员进行减伤分类,并在伤员身体明显部位配置与病情相对应颜色的分拣标识。按照病情轻重缓急的原则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在救治的同时,由领队将现场患者的数量、病情等情况报告给急救中心(现场三名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卫生应急队正在进行现场抢救)。完成现场救治后,xxxxx队员立即配合医生将伤员抬上救护车,救护车驶离现场,送往救治医院,同时由卫生应急救援队的医护人员电话告知医院做好接收准备。对白:指挥长:请xxxxx救援队进入现场检测风向和气体浓度。

xxxxx:明白。

场景:xxxxx救援队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风向仪和可燃气体探测仪进入现场检测。

解说:与此同时,xxxxx救援队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风向仪和可燃气体探测仪进入现场对风向、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对白:xxxxx:经检测,现场可燃气体浓度****,风向*** 指挥长:继续监测。

对白:指挥长:请消防大队向井口实施喷水作业。场景:xxxxx县消防大队赶赴现场,消防车喷水(喷雾)解说:现在支援抢险的是xxxxx县消防大队,消防战士正在连接水带,启动消防车,准备向井口上方喷水。喷水的主要作用是稀释有毒气体浓度,降温和防止起火爆炸,喷淋应保持到抢修作业结束。(喷水XX秒)

对白:指挥长:请xxxxx立即携带卡具进场封堵泄漏点。场景:xxxxx救援队抢险人员6人佩戴正压呼吸器,每两人携带一半卡具,另外两人各携带2条螺栓到采气树前。

解说:在消防水喷淋保护下,井下作业公司组织6名井控抢险队员,对井口泄漏点法兰安装卡具,加固法兰。

解说:该卡具的用途是加固泄漏部位,防止泄漏高压气体伤人,同时为下步压井作业做好准备。

解说:本次现场抢修作业由xxxxx承担,负责带压封堵、模拟压井。

场景:井下技服抢修人员安装卡具上螺栓。解说:xxxxx……介绍。

场景:当看到卡具安装完毕,人员撤出后,下令连接压井管线。

对白:指挥长:立即连接压井管线。场景:抢险人员连接压井管线。

解说:此次压井采取先封堵再进行正挤压井的方式。在压井管汇中加入塑料球和碎胶皮,塑胶球和碎胶皮随压井液进入井筒后,向井口泄漏点堆积,随着泵压的逐步升高,将泄漏部位封堵住。

场景:抢险人员连接压井管线。

解说:井下作业公司组织抢险队员连接直径73毫米压井管线,并用防爆铜锤砸紧连接由壬。

场景:连接压井管汇。

解说:压井管线连接好后,继续连接压井管汇。场景:压井管汇连接完成后,向泵工打手势示意,泵工启泵试压,对采气树至泵车间压井管线试压至25MPa。

解说:压井管汇连接完成后,泵工启动泵车对采气树至泵车间压井管线试压至25MPa。场景:模拟打开泵车侧生产1#、2#阀门,然后打开1#主阀门。

解说:打开泵车一侧1#、2#阀门,然后打开1#主阀门,导通压井流程。

场景:启动泵车,进行正挤压井作业。解说:泵工启动泵车,进行正挤压井作业。

场景:抢险队员在压井管汇中加入塑料球及碎胶皮。解说:与此同时,抢险队员在压井管汇中加入塑料球及碎胶皮。

场景:观察井口溢流情况,再次进行正挤压作业。解说:根据井深及油管直径计算,泵入30立方米压井液后,挤压井结束。观察、确认井口无溢流。泵工开泵,再挤入压井液20立方米。

场景:检测人员对环境进行检测。

解说:此时压井已经成功,检测人员对环境进行检测,确认作业环境安全。至此,抢修作业结束。

场景:抢修结束,宋迪向指挥长汇报。

对白:宋迪:现场抢修作业已完成,井口泄漏得到有效控制,请指示。

指挥长:现场应急状态解除。清理现场,清点人员器材后,参演单位迅速于主席台前集合。

解说:本次演习内容全部实施完毕。解说:各参演单位正在清点人员器材。……音乐起…… 人员于主席台前集结。……音乐停……

解说:下面请张显强局长做重要讲话。场景:张显强局长讲话。

解说:谢谢张局长,xxxxx2016年天然气泄漏事故演习圆满结束。

解说:请各位领导离场 ……音乐起……

九、其他事项

xxxxx卫生局、xxxxx县卫生局参演救护车和医护人员负责对演练中发生意外对有关人员及时抢救。

十、演练期间的安全提示

(一)演练所用临时用电设备、烟雾弹应经安全主管部门认可,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二)演练期间,抢险人员应注意安全,防止摔伤、滑倒、触电等伤害;

上一篇:父爱作文600字感动九年级下一篇:幽默农村婚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