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篇1
生物组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陶红梅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3、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4、通过种间竞争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竞争意识,要在学习上有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种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结合“某个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这个池塘中至少有多少种生物? 每种生物全部个体组成一个种群,那么由不同的生物种群又会形成什么呢?
通过池塘实例,使学生明白一个群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区的生物大家庭,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为学生领会和把握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等知识做好铺垫。
二: 归纳提炼“群落”的概念
教师:结合问题探讨中池塘生物种群组成的例子,强调各个种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群落的概念。根据学生的归纳情况,突出“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等判断要点。
提问: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都不是)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构成的群体便是群落
通过上节的学习咱们知道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动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
组成、性别比例等。那么种群水平研究哪些问题?
三:探究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教师:结合课本P71研究群落图表
设问:(1)个体、种群、群落的相互联系?
(2)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和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领悟: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认识。四:群落的主要特征
(一)探讨“群落的物种组成” 教师:(1)展示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其它相关图片和物种资料。引导学生理解群落在物种数目和组成上的差别,包括常见的物种、占优势的物种等。
(二)引导学生归纳丰富度的概念。学生:(1)观看课件展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对比、回答: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福建武夷山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归纳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并理解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与气候有关。
(三)、探讨“种间关系”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P72-73的资料分析,再进行讨论: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
单独培养时,两种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2.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教师: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为下一环节学习种间的四种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图4-10种间关系。
设问: 1.在资料分析中,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猞猁与雪兔的种间关系分别是什么? 2.请举出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的例子。
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关系类型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物种A B+++---+-关系一般特征彼此有利,彼此依赖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种群B有害实例地衣、根瘤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狼与羊学生:读图,理解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的概念。
学生:思考、回答:
1.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之间是竞争关系,猞猁与雪兔之间是捕食关系。
2.列举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的其他例子。
教师:及时对学生列举的例子进行评析。使学生明白种间的关系非常普遍;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空间的相互争夺。
(六)探讨“群落的空间结构”
教师:结合课本P74-75图4-11、12、13,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引导学生阅读图片,并对不同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进行对比。
设问: 1.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结构有什么意义?
3.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动物的垂直分层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图片,讨论、归纳:
1.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的特点。2.可以更好的利用资源,如阳光。
3.在垂直方向上,动物的分布依赖于植物的分布。
教师:使学生认同不同群落在结构上的差异与气候、人为因素等有关;不仅陆地群落具有空间结构,水生群落一样具有。
(七)小结:小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群落:同意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体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更高层次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三、种间关系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篇2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诵读诗歌, 分清节奏, 读出感情。
2.识记“缥缈、定然、闲游”等词语, 品味诗歌语言。
3.理解联想和想象手法的作用, 把握诗歌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默读, 快速了解内容;运用朗读, 读准语气, 体会感情;自由诵读, 当堂背诵。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启发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 品味语言, 把握内容。
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教法和学法导航]
教法:导学法、创设情境法、交流点拨法。
学法:诵读法、联想想象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文朗读视频, 收集作者资料, 查找想象、联想的有关知识, 充分预设课堂。
学生:1.查阅写作背景, 了解牛郎织女传说。
2.朗读预习, 扫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一、学法导入
同学们, 老师很喜欢读诗, 你们喜欢吗?“诗以言志”, 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是诗人心灵世界的呈现。今天, 我们走近诗人郭沫若, 去感受他笔下《天上的街市》的美妙神奇。
读诗首先要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心中有作者, 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同学们课前查阅了资料, 老师看大家对诗人郭沫若了解多少。
(学生介绍, 小组相互检查)
教师投影补充:
郭沫若 (1892-1978) , 原名郭开贞, 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学者。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话剧《屈原》等。
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星空》, 写于1921年10月24日, 当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 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处于军阀混战、列强掠夺、民不聊生的黑暗中。面对现实, 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 他痛恨黑暗的现实, 向往光明的未来, 因此, 写下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
二、初读感知
1.默读, 初步了解内容。 (导学:抓诗题, 快浏览, 写什么?找名词。怎么写?找动词、形容词)
2.朗读, 体会思想感情。 (导学:读准字音, 分清节奏, 把握基调)
播放朗读视频, 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朗读展示。
3.自由诵读, 小组竞赛, 看谁背得快。 (导学:理清思路, 抓关键词)
三、再读品析
1.品析诗歌精练的语言。 (小组合作交流, 老师点拨)
第一节:比较两组动词“明”———“现”“闪”———“点”。
后三节:“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等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2.感受诗歌美妙的意境。 (学生展示)
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画面, 描述画面, 概括画面。
三幅画面:街灯明星辉映图、天上美丽街市图、牛郎织女闲游图。
3.感受诗歌情感美。
通过以上环节, 学生能把握诗歌美好、恬静的感情基调;能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再次指导朗读, 要求节奏不宜强, 声音不宜大, 速度不宜快, 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的朗读深深打动了老师的心, 这真是首美妙神奇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美妙神奇。提出探究问题: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的运用。 (投影)
1.作者由街灯想到明星, 它们有什么相似点?从地上写到天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谈谈你对联想和想象表现手法的认识。
2.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传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探究成果, 老师评价补充)
答案:
1.发光发亮联想和想象
教师补充: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或相似的另一事物。想象则是指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 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板书:街灯———明星———天上街市———物品———天河———牛郎织女
2.通过比较得出:诗人创造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的图景, 就是为了表达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主题。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有感情背诵, 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
五、拓展训练
1.思维训练题:写出由“天空”联想到的事物, 要求五个以上。
2.仿照续写题: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 续写句子。
示例: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月光照在地上, ……
(以小组竞赛的方式, 竞选答案, 要求学生课后做整理积累笔记)
六、课堂小结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1.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本讨论题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第三节群落的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板书〗
一、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71。
〖板书〗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三、种间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P72倒数第一段到P73,完成资料分析的“讨论”。
〖提示〗1.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桥的教案 公开课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胸膛、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重点感受洪水的肆虐、村民的惊慌。
二、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上过的课文中,哪些课文是与桥有关的呢?
(《赵州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恩,那请同学来回忆一下,这两篇关于桥的课文,有什么区别?(赵州桥:写的是桥的结构,是真实存在的桥;
生命桥:写的是海峡两岸人民两岸的友谊桥,是虚构的桥。)师:好,那我们今天开看看我们要学的课文(板书: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个标题。
师: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疑问的啊?
2.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老师:让我们带着疑问,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全班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读的过程中,老师有两点小要求:(PPT呈现)。好,开始自由朗读 老师:好,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字词;
(PPT)咆哮 狂奔 势不可当 狞笑 放肆 没过腿
惊慌 跌跌撞撞 你拥我挤 疯狂
拥戴 清瘦 胸膛 豹子 祭奠
老师:这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大家都认识吗?大家先自己练读一下。(学生练读)哪位同学能来读读?(请两位同学读。)老师:在这组词语中,有没有同学要来提前一下大家的啊? 学生举手回答:惊慌(近):慌张、慌乱;(反)镇定、从容;放肆(板书);拥戴(近)爱戴、拥护;瞪眼(板书);;祭奠(板书);势不可当。
(奔、没的随堂练习)
老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组词语,你发现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这组组词语都是来描写:洪水/村民/老汉的,从这组词语中,你看出这个洪水/村民有什么特点,请用1~2个词来形容一下。)
老师:全班齐读词语两遍。
老师:好,学好字词后,请同学回顾一下课文,哪位同学能来讲讲,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PPT)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抽1-2个学生回答
老师:那我们一起来填填。
(PPT)()的洪水来了,村民们(),这时老汉(),最后()。
老师:所以大家明白,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是:找出课文的地点、人物和事件。
3、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PPT)读1-5自然段,找出文中对山洪的描写,用“——”划出来。(学生交流)(讲句子。)
老师:找到的同学举手来说说,你找到了哪句? 老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句话在描写山洪的凶猛? 老师:那你能来给我朗读一下么
老师:谁能再来朗读一下,让我们能感受到山洪的凶猛。老师:好,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老师:大家读的非常好,你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山洪?(板书:凶猛、肆虐、来势汹汹、势不可当)
(PPT)快速回顾1-5自然段,找出文中对人们的描写,用“ ”划出来。
(学生交流)(讲句子。)
老师:找到的同学举手来说说,你找到了哪句?
老师: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这句话在描写惊慌地村民? 老师:那你能来给我朗读一下么 老师:谁能再来朗读一下。
老师:好,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
老师:大家读的非常好,你们感受到了此时的村民是怎么样的心情?(板书:惊慌、发疯似的)
老师:此时情况已经十分的危急了,但是,文中有一句话,让危急的时候变得更加危急。请同学们把他找出来。
(PPT)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老师:只有一座木桥,一座窄窄的木桥,所以说这木桥代表着什么?(生命之桥、生的希望。)
老师: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1-5自然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能展现出洪水的凶猛、村民的惊慌、情况的危急。(全班齐声朗读。)
老师:好,下节课,我们的主人公——老汉登场了,让我们来看看在如此危险的时刻,老汉做了什么事呢?
四、板书设计 桥
洪水
凶猛、肆虐、来势汹汹 村民 惊慌、疯狂、逃命
老汉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篇5
学前班英语公开课教案-学前班英语公开课教案
学前班英语公开课教案 每天学习1小时,30天说一口流利的英语!4天记忆1000单词,30天轻易突破中小学英语、四六级、商务英语、GRE。适合于各类想学英语的人群! 中国最领先的英语学习。点击进入>>学前班英语公开课教案 你能想象吗?用100万倍的记忆力来学习英语,将是怎样一种震撼!也许.....你可以成为这项重大突破的.最大受益者!点击进入>> 20最火爆的英语学习方法! 激活100万倍英语记忆潜能,使英语就像录音一样永久储存于右脑中,绝对的英语语感,像母语一样使用英语! 点击进入>> 学前班英语公开课教案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 供试土壤类型属典型黑土, 农田生态系统种植方式为小麦-玉米-大豆轮作, 大豆田设3个处理:无肥、化肥、化肥+有机肥。施肥量分别为:N32.26 kg·hm-2、P2O582.44 kg·hm-2、有机肥15 000 kg·hm-2, 有机肥为腐熟猪粪。每个处理4次重复。
1.2 土壤样品采集
1.2.1 取样方法
去表土, 用直径3 cm土钻取0~20 cm大豆根围土样。每小区棋盘式取10个点, 将土样混匀, 用4分法取200 g作为1次重复, 每个处理4次重复, 用塑料袋包装保湿带回实验室, 放在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 取样时期
取样时期为大豆的播期 (5月6日) 、苗期 (6月7日) 、开花期 (7月11日) 、鼓粒期 (8月29日) 和成熟期 (10月3日) 。
1.3 线虫的分离
线虫分离采用淘洗-蔗糖梯度离心方法[1,2]。
将新鲜土壤小心混匀, 挑出其中的植物残茬, 取100 g土壤放入1 000 mL烧杯中, 加600 mL水, 用玻棒搅成匀浆;上悬液经20目网筛倾倒入500目网筛, 反复冲洗;从500目网筛上冲洗杂物和线虫混合物至150 mL烧杯中;将冲洗的混合物倒入离心管中以2 500 r·min-1的转速离心4 min, 弃去含植物残茬的上清液;加入浓度为800 g·L-1的蔗糖溶液 (比重约为1.30) , 立即充分搅匀, 转速500 r·min-1, 再次离心4 min;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倒人盛水的大烧杯中, 用500目筛过滤线虫, 并反复用清水冲洗以除去蔗糖。
1.4 线虫的杀死与固定
采用热杀死法:将土样收集到的线虫饥饿48 h后放在60℃的水浴锅中水浴10 min。线虫的固定采用TAF液 (三乙醇胺∶福尔马林∶蒸馏水=2∶7∶91) 固定:线虫热杀死后, 立即往线虫悬浮液中加入等量的双倍固定液。固定后的线虫保存在青霉素的小瓶中备用。
1.5 线虫种群计数
根据陈立杰[3]的方法, 将保存的固定液定容后, 取1/4线虫悬浮液倒入皿底被均分成8格的计数皿中, 进行植物线虫鉴定和数量统计。线虫总数通过Motic体视解剖镜直接计数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期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大豆根围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 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最小, 为 (134±15) 条· (100 g干土) -1, 与单施化肥和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差异显著 (P<0.05) 。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最大, 但不同施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是有机质促进了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种群增加, 而其种群密度的增加势必会竞争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态位, 从而导致植物寄生线虫数量减小。
2.2 苗期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大豆根围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 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最小, 为 (554±63) 条· (100 g干土) -1, 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最大, 为 (1 056±95) 条· (100 g干土) -1。不同施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分析原因可能是施肥促进大豆根系的生长, 为植物线虫提供了更多的食物资源, 因此, 施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较大。
2.3 开花期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大豆根围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 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最小, 为 (511±68) 条· (100 g干土) -1, 与单施化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 但与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差异显著 (P<0.05) 。无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最大, 为 (1 106±87) 条· (100 g干土) -1, 与单施化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 但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差异显著 (P<0.05) 。分析原因可能是有机肥分解时产生杀线虫物质, 如NO2、N2O、CH4和NH3等, 因此, 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小。
2.4 鼓粒期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大豆根围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的影响
由图4可见, 单施化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最小, 为 (900±86) 条· (100 g干土) -1, 与化肥配施有机肥和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最大, 为 (1 549±26) 条· (100 g干土) -1, 与无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 但与单施化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差异显著 (P<0.05) 。
2.5 成熟期对不同施肥方式下大豆根围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的影响
由图5可知, 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最小, 为 (915±67) 条· (100 g干土) -1, 与单施化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 但与无肥处理植物线虫密度差异显著 (P<0.05) 。无肥处理总体线虫密度最大, 为 (1 506±71) 条· (100 g干土) -1, 不同施肥处理之间总体线虫密度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施肥方式对线虫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有机肥料的施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植物寄生线虫种群密度[4]。堆肥、秸秆还田和绿肥可控制或抑制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5]。施有机肥降低了植物寄生线虫数量, 可能是由于有机肥分解时产生了含氮化合物——杀线剂积累[6]。Chadwick等[7]研究发现草地施入牛粪后, 会释放N2O和CH4。Schmitt等[8]研究结果表明, 施入牛粪以后, 由于pH增高, NH4-N还原释放NH3和NO2, 影响了玉米的生长。该试验结果表明, 农田中施有机肥降低了植物寄生线虫所占比例, 说明有机肥在分解时可能产生了杀线虫物质, 如NO2、N2O、CH4和NH3。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中食真菌线虫和食细菌线虫的数量, 猪粪可以使食真菌线虫和食细菌线虫种群密度提高2倍[9]。Hominick等[10]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可以减少植物线虫数量, 使植物寄生线虫对作物的危害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机肥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 使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种群的增加, 而食细菌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的增加势必会竞争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态位, 从而导致植物寄生线虫密度下降[11]。该试验研究表明, 农田施有机肥植物寄生线虫与非植物寄生线虫呈负相关, 有机肥降低了植物线虫与非植物寄生线虫所占比率, 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的影响。
摘要:线虫病害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容忽视的主要病害之一, 其危害超过细菌和病毒, 仅次于真菌病害, 为了探讨施肥方式对植物线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对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大豆田 (无肥、化肥、化肥+有机肥3种施肥方式) 不同时期植物线虫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较小, 随着大豆生育期的推进, 植物线虫密度和总体线虫密度增大, 施肥方式没有改变植物线虫优势种群, 但施有机肥降低了植物线虫所占比例。
关键词:大豆,施肥,植物线虫,群落结构
参考文献
[1]刘维志.植物线虫学研究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2]梁文举, 葛亭魁, 段玉玺.土壤健康及土壤动物生物指示的研究与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32 (1) :70-72.
[3]陈立杰, 梁文举, 段玉玺, 等.施用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大豆科学, 2003, 22 (4) :251-256.
[4]Neher D A.Nematode Communitiesin Organically and Con-ventionally Managed Agricultural Soils[J].Journal of Nem-atology, 1999, 31 (2) :142-154.
[5]Abawi G S, Widmer T L.I mpact of Soil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oil Born Pathogens, Nematodes andRoot Diseases of Vegetable Crops[J].Appl.Soil Ecol, 2000, 15:37-47.
[6]Rodriguez-Kabana, R.Organic and Inorganic Amendmentsto Soil as Nematode Suppressants[J].J.Nematol, 1986, 18:129-135.
[7]Chadwick D R, Pain B F, Brookman S K E.Nitrous Oxideand Methane Emissions Following Application of Ani malManures to Grassland[J].J.Environ Qual.2000, 29 (1) :277-287.
[8]Schmitt MA, Sawyer J E, Hoeft R G.Incubation of InjectedLiquid Beef Manure:Effect of Ti me and Manure Rate[J].Am.Soc.Agron, 1992, 82 (2) :224-228.
[9]Bulluck III L R, Baker K R, Ristaino J B.Influence of Or-ganic and Synthetic Soil Fertility Amendments on NematodeTrophic Groups and Community Dynamics under Tomat-oes[J].Appl.Soil Ecol., 2002, 21:233-250.
[10]Hominick B.Nematodes[M]//Alain A.Proceeding of theInternational Workshop Tropical Soil Biology.Nairobi: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African Agriculture, 1999.
姥姥的剪纸公开课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心灵手巧 无所不能 深入人心
无可挑剔 身心入境 清清爽爽
2、师:这几个成语都和什么有关?(姥姥的剪纸)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剪纸是贯穿这篇课文的主线索,围绕剪纸课文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相机板书:技艺高 情意浓
二、学习课文1—6节
1、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呢?又是怎么写的呢?请默读课文第一至第六自然段,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教师巡视。)
2、抽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幻灯出示:①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师:这一句你的体会是什么?(“都”“心灵手巧”体会到姥姥剪纸技艺高,体会到姥姥的剪纸很受欢迎。)
幻灯出示:②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1、学生说体会。(两个“普普通通”用得很好,与“无所不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姥姥的剪纸技艺就高超在她能用最普通的材料剪出不普通的作品。)
2、读这句话。——齐读
幻灯出示:③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学生说体会
3.有一个字高度凝练的表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哪个字?(板书:神)这句话读起来也特别有意思,自由读一读,感受。(生自由读)师:读起来感觉怎么样? 生:很有节奏。生:很押韵,像顺口溜。
生:理解起来一点儿也不难。4.用乡亲们的语气来读一读。
5.用乡亲们的语气自己夸一夸(出示幻灯:你姥姥神了,剪 像,剪 像,剪 能。6.出示幻灯,比较第二段两句属于什么描写?
幻灯出示:④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1.学生谈体会。说说“嗬”这个字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惊讶、赞叹)2.抽生读。
师:姥姥的剪纸技艺这么神,我们想不想看一看姥姥的剪纸?(展示幻灯)
用一个词语夸一夸姥姥的剪纸(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巧夺天工„„)
3.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是怎么来的?用姥姥自己的话说(出示幻灯:孰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熟能生巧”什么意思?(幻灯出示下一段)师:“熟”体现在那一句?“巧”体现在那一句?抽生读。你会想到哪些谚语?
4.师:1-6节我们除了能感受到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还能感受到姥姥的什么特点?(抽生说,自己体会到的)
三、学习7—13节
1.师:其实,姥姥的剪纸不仅“神”在剪纸技艺上,更“神”的是它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出示句子,指名读)这句话中哪一个字传神地表
现出了姥姥剪纸的另一种“神奇”?(板书:拴)
师:“栓”本来指用绳子扣住,这儿指?(吸引)
快速默读7-13节,找一找姥姥拴住我的是哪些剪纸? 2.抽生读自己找到的剪纸,说说每一幅剪纸是什么意思,给每一幅剪纸起个名字。重点第三幅:姥姥“期待”我什么?
3.让孩子拿起笔:写几句话。可以选择孙儿,也可以选择姥姥,写出真情实感。
师找几个同学起来说一说,分享一下。
4.师:同学们,姥姥是个明白人。她知道,孙儿终究要长大,离开疼他爱他的姥姥,离开生他养他的小屯,就算是无所不能的剪纸也不能拴住孙儿去寻找梦想的脚步。但是无论他的孙儿走多远,那一份浓浓的情谊都被剪纸牵着。文章的最后一节也是作者感情的最集中体现。5.配音乐读最后一节。(师旁白)
四、小结作业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记忆高
祖孙情
公开课《我的发现》教案 篇8
级
三
学
科
语文
章(组)
学习内容
《我的发现》
学习内容
分
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我”通过脚步声判断出是哪位老师的故事。班主任徐老师脚步的特点是快,像蜻蜓点水;李校长的脚步声很轻,像猫儿走路;体育老师的脚步声很重,但他又瘦又矮;音乐老师的脚步声一响一闷;辅导员的脚步声变化最多。通过各位老师的脚步声,我们可以做课前准备,也可以多看会儿课外书,还可以多说几句话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有了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对于本课的理解是比较轻松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熟读课文的方式,找到各位老师脚步声的特点。
学习目标
1.会认“据、伐”等12个生字;会写“判、断”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了解每个老师脚步声的特点。体会“我”观察细致入微的习惯。
4.学习本课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各位老师脚步的特点。
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特点及我善于观察的习惯。
学习方式
方
法
小组探究法
学习准备
多媒体、图片、音乐
学习时数
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据、伐、蜻、蜓、措、育、瘦、矮、辅、踱、撒、羔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答:这篇课文,主要讲我在课前经常手忙脚乱之后,对每个老师的脚步声都特别熟悉,我由此获得了很多好处
3.让同学们谈谈文章标题中“发现”和“看见”的不同。
答:大家都见到了并都注意到的就是看见;就是一个东西本来就有的,然后一个人把他找出来了。本文中,对于老师的脚步声大家都很熟悉,却都没去关注,只有我认真观察注意到,所以才能叫“我的发现”
板书课题《我的发现》
4.课文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作者发现了什么呢?
答:我发现每一位老师走路的声音是不同的,根据声音我们就能知道是哪一个老师来了。
二、整体感知
1.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2)思考
①“我”可以根据什么判断出上课的是哪一位老师呢?(脚步声)
②“长长的走廊”为“我”提供了什么?
(判断脚步声的时间长一点,做出的判断更准确一点)
2.学习第2~6自然段,读一段,学一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几段主要写了哪些老师脚步声的特点?每位老师的脚步声有什么特点呢?
2)课件出示
第2自然段:
描写的谁?步伐的特点是什么?怎么描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班主任→很快 像蜻蜓点水 说话或做准备。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没落稳就提起;用比喻:像蜻蜓点水)
第3自然段:
李校长→很轻 像猫儿走路 措手不及
李校长的脚步声为何让大家措手不及?
(突出她脚步很轻,让大家很难察觉,等到察觉已经到眼前了)
第4自然段:
作者对体育老师的脚步声的描写很有趣,你有同样的感受吗?
写的很幽默,脚步声重,那么交一定是狠狠的剁在地面上,所以,作者用“和地面有仇”来写,既贴切,又生动有趣。而他人却又瘦又矮,两者对比让人忍俊不禁。
体育老师→很重 又矮又瘦
第5自然段:作者从哪个角度写高老师的脚步声?
从脚步声一响一闷形成的原因角度来写。
音乐老师→一响一闷 鞋掌一新一旧
第六自然段:
辅导员→变化最多
学生自主认识写陈老师脚步声的写作特点。
(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来写其变化)
3.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读。
4.模仿喜欢的脚步声
5.学习第7自然
(1)指名读课文。
(2)“我”的发现有什么作用呢?
(做好课前准备;多看一会儿课外书;多说几句话„„)
三、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我”能听音辨人。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描写5位老师脚步声不同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能听音辨人的原因。
四、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要读出不同老师脚步声的特点。
2.找出文中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你有类似的发现吗?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作
业
设
计
1.摘抄喜欢的句子
2.仿写句子。
3.字词抄写
板
书
设
计
我的发现
人物:
脚步特点
“我”的感觉
班主任→
很快 像蜻蜓点水 说话或做准备
李校长→
很轻 像猫儿走路 措手不及
体育老师→
很重 又矮又瘦
音乐老师→
一响一闷 鞋掌一新一旧
辅导员→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及样品的采集、培养方法
此次试验于2006年4月22~27日在沙埕港湾口处沙埕镇附近海域的网箱养殖区进行。
于现场培养点取表层海水,用200 μm筛绢过滤以去除大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干扰和其它大颗粒悬浮物后,分装到5 L透明塑料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N、P营养盐,并通过照度计和各种有色透光塑料袋设计出使培养桶内光照强度分别为1%、10%、50%自然光强度,对某些培养桶进行前面所示梯度的遮光培养,以模拟不同的水层环境,同时设1个平行组,盖紧桶口,在桶口处包扎聚乙烯膜,以防止外海水进入桶中,并设置空白对照。样品置于渔民网箱中培养,以保持与现场温度条件一致,并经常振荡以防止浮游植物聚集。培养周期为4 d,分别于第0、2、4天定时取样测定叶绿素(Chl-a)、营养盐和浮游植物。试验组的设计见表1。
注:-表示未添加营养盐 Note:- Means no nutrient addition.
试验所用绢筛、培养桶和过滤器等先用1:5 HCl渍泡24 h以上,再用去离子水洗净,使用时用现场海水润洗。
1.2 取样、样品保存及样品分析
Chl-a、营养盐、微、小型浮游植物和微微型浮游植物的取样、样品保存及分析方法依据《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1998)进行。其中Chl-a采用荧光法测定,亚硝酸盐(NO2-N)、硝酸盐(NO3-N)、氨盐(NH4-N)和磷酸盐(PO4-P)分别采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锌-镉还原法、次溴酸钠氧化法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期间Chl-a浓度的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培养2 d时,试验组1~6(除试验组3外)的Chl-a浓度均下降,试验组3有小幅上升;培养4 d时,试验组1、2、4的Chl-a浓度已上升,而试验组3的Chl-a浓度下降。
2.2 培养期间微、小型浮游植物的变化
2.2.1 培养期间微、小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
培养过程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变化见表2。
培养2 d时,与对照相比,各试验组普遍出现布氏双尾藻、针杆藻、楔形藻、端尖斜纹藻、长菱形藻、弯端长菱形藻、双菱藻、双眉藻、二角原多甲藻等种类;但中华半管藻、叉状角藻和夜光藻只在试验组1出现;颤藻只在试验组4出现。
培养4 d时,与对照和培养2 d时相比,各试验组又普遍出现膝沟藻、柔弱根管藻、奇异菱形藻、棕囊藻等种类,夜光藻消失。试验组1出现海生斑条藻;试验组2出现太阳双尾藻、劳氏角毛藻;试验组3出现菱形海线藻;试验组4出现小等刺硅鞭藻、冰河拟星杆藻和梭角藻。
2.2.2 培养期间微、小型浮游植物种类数、丰度和多样性的变化
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浮游植物种类数和丰度在培养过程中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原因可能为试验初始为阴雨天,低光照强度及雨水的冲淡作用都会对浮游植物丰度产生较大影响,培养期间,天气逐渐放晴,光强增高,加上小容积封闭培养空间的局限,这些都可能使浮游植物丰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为了消除培养期间对照组本身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变动,下面比较时均以当天的对照为参考。
从浮游植物种类数的变化看,培养2 d时,试验组1~6的种类数均有小幅增加,以试验组3更为明显;培养4 d时,试验组1~6的种类数均大幅下降,以试验组5、6降幅更大。
从丰度变化看,培养2 d时,试验组1~6的丰度均增加,且以中浓度N(0.3 mg·L-1)、低浓度P(0.012 mg·L-1)加富的丰度增幅更大,10%自然光强下的丰度明显高于1%和50%。培养4 d时,试验组1、2的浮游植物丰度继续增加,但增幅较培养2 d时明显降低;试验组3~6的浮游植物丰度均下降,且试验组5、6的丰度降至很低。
从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看,试验初始时为2.806,培养期间所有试验组的Shannon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不断降低趋势。培养2 d时以试验组2降幅最大,培养4 d时以试验组1降幅最大,试验组5、6比其它试验组的Shannon指数高。
2.2.3 营养盐和光照对主要优势种生长的影响
将各试验组的每个浓度梯度作为一个样本,则本次培养试验共有47个样本,根据优势度公式[9]计算每个物种的优势度Y,表4列出了Y≥0.002的物种。
从表4可以看出,在各样本中出现频率>0.75的种类有柔弱菱形藻、海洋原甲藻、离心列海链藻、舟形藻、菱形藻、具槽直链藻和圆海链藻,其中以柔弱菱形藻出现频率最高,为0.98。从各物种细胞数占浮游植物细胞总量的百分比看,柔弱菱形藻高居首位,达74.56%;海洋原甲藻和圆海链藻次之,分别为16.23%和3.31%;其余种类的细胞量百分比均<1%。因此,柔弱菱形藻、海洋原甲藻和圆海链藻是此次培养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优势种。培养过程中各试验组中上述3个主要优势种的丰度变化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培养2 d时,低水平P对优势种的生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中水平的NH4-N、NO3-N对海洋原甲藻和柔弱菱形藻的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中、高水平的NH4-N明显促进了圆海链藻的生长。3种优势种对NO2-N的反映不很敏感。低光照对各优势种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时即使伴以营养盐加富,其生长仍受抑制。
注:上表为整个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全部物种名录;* 表示试验初始自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 Note:The table shows all the species during the cultivation;* Denotes the species in the natural wat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培养4 d时,试验组1、3、4中高营养盐水平下的柔弱菱形藻和海洋原甲藻丰度大幅下降,而圆海链藻丰度则上升,试验组2中高NO3-N水平下的各优势种丰度均降至很低。试验组5、6中光照限制下的各优势种丰度均降至几乎为零。
2.3 营养盐和光照对微微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试验初始,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Picoeukphytoplankton,Euk)和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的丰度分别为2.90×106和10.50×106 cells·L-1。培养2 d时,Syn丰度大幅下降,全部试验组中Euk丰度均高出Syn。培养4 d时,试验组5、6中50%自然光强下Euk的丰度分别高达20.00×106和28.37×106 cells·L-1,大大高出其它试验组中Euk丰度和全部试验组中Syn丰度。
2.4 相关性分析
从前面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光照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已很明了,为了进一步明确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表5分析了营养盐浓度变化与各类群浮游植物丰度之间的关系。
由表5可以看出,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NO3-N呈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625和0.007;与N/P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521和0.032;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880和0.000。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PO4-P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和显著水平分别为0.530和0.029。
注:*显著性水平为0.05;**显著性水平为0.01
Note:* Denotes significance level at 0.05;** Denotes significance level at 0.01.
3 小结与讨论
3.1 光照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对浮游植物的生长有明显影响,微、小型浮游植物在高光照(10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光强越弱,生长越慢。微微型浮游植物(主要是Euk)在5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高光照(100%自然光强)或弱光照(10%自然光强)下生长速度减慢,暗光照(1%自然光强)下生长最慢。
3.2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此次试验中,营养盐加富在短期内引起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之后随着营养盐的消耗,浮游植物又快速衰败。培养前期P加富的浮游植物比N加富生长快,这与培养水体存在潜在的P限制(N/P值大于Redfield比值16:1)有关。培养后期NH4-N加富的浮游植物丰度低于NO3-N和NO2-N加富,这与过量NH4-N(试验水体中高本底NH4-N、试验初始NH4-N加富以及培养过程中水生生物代谢产生NH4-N)对浮游植物的毒副作用有关。
有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营养盐加富会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这是因为环境中N、P浓度的上升使藻体利用N、P的一系列生理过程的底物浓度升高,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其同化作用增加[10,11]。此试验中,由于培养水体中P(0.020 mg·L-1)和NO2-N(0.008 mg·L-1)的本底浓度低,两者的加富均促进了Euk和Syn的生长,但Euk对营养盐加富的响应速度比Syn快。据报道,当N浓度或P浓度到达一定值时,浓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趋于稳定[10,11]。而此次试验中,当营养盐浓度超过一定水平后,其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还会抑制某些物种的生长,该抑制作用在主要优势种上得以充分体现。高水平NO3-N下,圆海链藻和柔弱菱形藻的生长几乎停止,海洋原甲藻的生长也明显减缓,这表明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有一定限度,且因浮游植物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影响特征。另外,随着营养盐的消耗,海洋原甲藻首先出现丰度下降,说明柔弱菱形藻和圆海链藻比海洋原甲藻更具有竞争优势,并且,圆海链藻对NO3-N加富的响应速度慢于柔弱菱形藻和海洋原甲藻。
此试验还发现,在无机N盐(NO3-N、NO2-N、NH4-N)和PO4-P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存在潜在的P限制,浮游植物也会首先利用N盐,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2,13]。
一般地,处于某种营养盐限制的藻类被移入含该营养盐丰富的环境中,其吸收速率有明显的增加,限制的程度越大,吸收速率的增加就越明显[14],此试验自然水体中的NO2-N浓度很低(0.008 mg·L-1),其加富便引起了浮游植物对其的大幅吸收。
N加富后NO3-N浓度先下降,后上升,这与浮游植物呼吸和浮游动物排泄等释放营养盐有关,浮游植物吸收和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是营养盐最大的源和汇[15]。
营养盐加富使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这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生态异常和不稳定趋向,这也是其对环境信息的反馈。
相关分析表明,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NO3-N、N/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0.521;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PO4-P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可见,在相同条件下,微微型浮游植物更易受P限制的影响。
3.3 营养盐和光照互作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从营养盐加富对微、小型浮游植物的影响上看,营养盐加富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低光照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且营养盐浓度越高,缓和作用越强。高光照对浮游植物吸收P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N吸收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文章只是关于营养盐和光照对浮游植物生长及其群落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在该领域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通过扩大研究地点、延长培养时间、增加营养盐研究的多态性以及应用生态学软件等诸多方面继续深化。
摘要:2006年4月在沙埕港湾口处网箱养殖区,研究营养盐和光照对浮游植物类群及其优势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小型浮游植物在10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微微型浮游植物在50%自然光强下生长最快。在各形态无机氮(N)、磷(P)营养盐存在的情况下,浮游植物会首先利用氨氮(NH4-N),但培养后期NH4-N加富组的浮游植物丰度低于亚硝酸盐(NO2-N)加富组和硝酸盐(NO3-N)加富组。营养盐加富在短期内引起浮游植物数量的快速增加,当营养盐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对浮游植物的生长不利,其抑制作用随浮游植物种类而异;随着营养盐消耗,浮游植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均下降。微、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与NO3-N、N/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0.521;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与磷酸盐(PO4-P)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30。
光的折射教案(公开课)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光从空气射向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能够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新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
三、教学难点:
光折射规律的应用,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为透镜的学习做铺垫。
四、教法方法:
启发式
五、教学用具:
铁架台;水槽;适量的水;激光笔;蚊香;玻璃板;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光在什么条件下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二、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那光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呢? 创新实验:
1、用淀粉溶液代替水,由于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40nm-90nm之间当有光线通过时容易发生散射,因而现象更明显。
2、在淀粉溶液上方灌入蚊香产生的烟雾,用一块玻璃板盖住。这样光在空气中的径迹更加明显了。
3、用铁架台固定激光笔,使光线稳定。
4、用一个笔芯来充当法线,方便学生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演示】: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光线发生偏折,并比较当光垂直射入时的情况。
通过小组讨论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
(1)光的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强调斜射,当光垂直射入时不偏折(2)自主学习;光的折射相关概念:
入射点: 0 ; 法线:MN 入射光线: AO ; 入射角: i 折射光线: OB ; 反射角: r 练习:
右图中,请标出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
线。
根据光的反射现象中的角度定义,请标出
入射角i 和 折射角
2、组织学生活动讨论研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回答: 提出问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后回答。
同时将一红光激光笔放入水中向空气中射,让学生直观体会到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通过讨论总结规律:
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其余与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结论相同。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①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靠近)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离(远离)
② 折射角度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不成正比(线性)关系。
③ 光线垂直射入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④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4、思考
(1)解释潭清疑水浅 ;(2)渔民叉鱼为什么不能对着鱼叉?(3)水中的鱼看到岸上的人的身高和实际人的身高那个大?为什么?
5、布置作业
《永远的歌声》公开课教案 篇11
设计人:项城市新华学校 王婷婷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永远的歌声》。(板书课题)回顾上节课,我们所学习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板书: 老师 学生 挖药 捉鱼)上节课我们还有两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哪两个问题?(1)为什么要以“永远的歌声”为题?(课题旁板书问号)(2)、这歌声里包含着什么?(“歌声”下板书问号。)师: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交流探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会更加清晰,明确。二.快速浏览课文,感受老师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最能概括老师的一句话。
在学生的回答中出示: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2、朗读2-5自然段,从哪些句子、词语当中体会出我们老师哪都好?并写下你的感受。学生读句子,谈体会。(出示幻灯片)。(1)我们老师是个从„„又年轻,又漂亮。年轻、漂亮,概括地说不就是说这位老师什么好?(长相好。)这样的老师你喜欢吗?就请你带着喜欢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2)她用好听的嗓音教我们唱“小放牛”。(嗓音好)
(3)她还教我们唱劝人识字的小歌剧.....(品质好)为什么这一句后面加省略号而不加句号?因为老师还有许多特长没有写出来。如教我们画画、跳舞等等。(4)我还和姐姐争论过,到底是我们老师有知识„„。——有知识。(板书:有学问)
指导朗读:这位老师又年轻,又漂亮,嗓音还好,又有学问,所以,我们说——(齐读)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喜欢、自豪、敬佩)过渡:有一位这样好的老师,学生是怎样爱他的? 三.细读课文,感受学生对老师的真挚情感。
默读6-10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现学生爱老师的句子,并在旁边加上批注(师出示幻灯片)。
1、老师嗓子哑了,学生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老师治病,感受到学生爱老师。
2、明知进山有危险,还要进山为老师采药,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爱。
3、“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
“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学生的心多细呀!
“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为老师抓鱼不顾一切。
“摸、捉、追、堵、甩、穿”——想尽一切办法抓小鱼
„„把它们一条一条的穿起来”表示学生对老师的爱戴。
A.“摸呀,捉呀,追呀,堵哇” 其实学生抓鱼的这几个词是描写人物动作的词,抓住了几个非常关键的词,那么能不能把你的理解带进去读一读?再读,“摸呀”(打断生)摸呀?这么容易就能摸到吗?是呀,那该怎么读呢?(如果还读得不好,师:这样摸摸不到,摸得再仔细些)摸到了赶快——“捉呀”(鱼早就跑了,该怎么读?),可是鱼太光了,吱溜一下跑了——“追呀”(鱼跑了你心里不急吗?急,急该怎么读?)太快追不上怎么办?——“堵呀”。谁再来读一读?(指一生读)全班读。
B.同学们你们再仔仔细细读读这句话,其实,读着读着你还能听到一些声音,不信你读读看。听到了吗?(听到了)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摸到鱼的欢笑声;叫喊声;水花的声音;扑嗵声„„)是呀,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那不就像一首——歌。同学们,把我们的感受带进去再来读一读。(生再读)你们看,我们不仅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其实隐隐约约的我们还感受到了这里面包含着他们童年的那份——(快乐,高兴,欢乐„„<板书:童年的欢乐>)作者仅仅用了几个动词,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学生爱老师的画面,也为我们展示了作者童年时的那份欢乐,用词多么精炼呀!看来,准确使用词语,有利于我们表达真实的情感。
教师小结:从学生的一连串抓鱼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浓浓的爱。
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4、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幻灯片出示相应的问题和图片。)
提问:(老师被“我们”为了给自己治病,而冒险为她挖草药、捉小鱼的行为,所感动了。)
是啊,学生们的童真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同样感动了他们自己,以至于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依然是那样的美好。请同学们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四、学习开头和结尾,体会写法
1、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2、要求学生要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
五、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此时此刻,假如我要问你这歌声里包含着什么,你知道吗?(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童年的欢乐。擦问号)你们看,这些零零散散的内容就像那跳动的音符,为我们谱写了一首人世间最美、最令人难忘的爱之歌。此时,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以“永远的歌声”为题吗?学生抢着回答:(因为这歌声里包含着那么多的爱,这爱让作者难忘,所以„„)
师小结: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生难忘;爱是伟大的,他给人无穷的力量。让我们都成为爱的使者,去继承爱,弘扬爱,传承爱。
六、作业(幻灯片出示)
当孩子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如果此时你就是那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你会怎样说,还会怎样做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板书 :
永远的歌声 ↙ 爱 ↖ 学生 → 老师
【群落的结构公开课教案】推荐阅读:
群落结构特征10-09
细菌群落结构11-01
植物群落结构论文07-13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08-13
从东江调水后契爷石水库的水质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10-08
生物群落的演替教学教案10-17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05-17
第4节群落的演替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