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2024-09-24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通用15篇)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1

怎样上好我们的语文课

——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教学讲座有感

(湛河区李堂小学魏强)

2009年4月6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应邀来我市进行教学观摩,平顶山市全体教师参加了活动。

贾志敏老师从事小学教育已有48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小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更有着深入的研究、独特的见解。由于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多次受政府嘉奖,1994年被评为上海特级教师,1999年获浦东开发特殊贡献奖,2000年被授予“浦东名师”的光荣称号。

此次来我市,贾老师执教了观摩课《卖鱼的人》(两课时),并作了题为“怎样上好我们的语文课”的专题讲座。全体教师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聆听,充分感受到了贾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风格,认识到教学必须创新,但它同时必须遵循自身的规律。课堂教学要在“实效”上作文章,要在“有效” 上下功夫。

他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却激情满怀。《卖鱼的人》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语言文字包括标点符号的积累和运用,注重读中感悟。从贾老的课堂上我深深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没有教师过分的表现,没有花 1

枝招展的空架子,整个课堂从阅读入手,从读中引导体会感悟,同时交给阅读学习的方法,适时画龙点睛,语言精辟,因势利导,因人而异,鼓励独特,把白发下的大智慧化作一支无声的指挥棒,一首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畅游。学习成了享受,为人生打下了重要的奠基。书是读懂的,课堂上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牵强的分析。旨在朗读上与作者,与文本达成共鸣。朗读赋予作品生命,读出层次,读出情感,读得大彻大悟。当学生朗读课题时,贾老亲切地说:“自然点,亲切点,低声点,用心读”,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文本。学生读课文时,贾老不满足于读的正确流利,而是告诉学生,阅读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感,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和想像的空间。要想感动别人,首先感动自

己。贾老字正腔圆,饱含深情的朗读,扣人心弦,震慑灵魂。

一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相比较而言,顿生许多感慨:教书难,教好书更难!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小结这次听课的感受:身为新课程改革一线老师的我们,更应注重锤炼语文功底,加强文化底蕴,焕发语言魅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好老师!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2

一、会议时间、地点:2014年12月18-21日 (周四至周日) , 17日 (周三) 全天报到深圳

二、研讨特色:

(一) 展示缤纷成果, 欣赏百花齐放。

(二) 创新一线课堂, 见证课改成果。

(三) 直面教学困境, 现场互动答疑。

(四) 专家现场引领, 指导成果落地。

三、拟定活动内容 (如因特殊因素需要调换专家和课程, 敬请谅解。)

(一) 专家引领: (5场深度评析、4场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3场专题学术报告)

周德藩国家督学, 江苏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崔峦人教社编审, 小语会名誉理事长。

郑明江全国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培训专家组核心成员。

唐宝成深圳市宝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白莉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语文教研员。

高乃松深圳市南山区小学语文教研员, 曾荣获全国观摩活动一等奖。

陆恕主题阅读实验首席专家。

李亚娜佛山市佛山实验学校校长, “生本趣味联想识字”项目主持人。

宋鹏君深圳市科苑小学校长, “八岁能读会写”实践者。

张立济南市育秀小学校长, “诵读识字”发起人。

(二) 研讨课观摩与学术交流 (9节现场研讨课、5个微报告)

1. 江苏南京“科学认读·潜能识字”实验研讨;2.广东深圳八岁能读会写实验研讨;

3.广西河池“识字阅读说写”三线并举教学研讨;4.山东济南诵读识字教学研讨;

5.广东佛山生本趣味联想识字研讨;6.广东深圳低年级识字与阅读示范课;

7.湖北武汉低年级识字与阅读示范课; 8.内蒙古呼和浩特诵读识字助力阅读研讨;

四、研讨费用:会务费、资料费:580元/人 (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收款方式:银行转账或其他)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深圳西丽支行户名: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账号:4420 1622 6000 5251 2309附言栏内请注明:** 学校深圳语文报名费。

五、报名办法:

电话报名:0755-28773933 13802237528 18138876001周老师邮箱报名:450190837@qq.com

个人微信手机号13632668001网上报名:http://www.dnjy.org/

六、其他活动 (课件下载请实校实名加识字联盟QQ群347236681)

(1) 11月20-22日济南诵读识字高级研修班暨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现场学习会。

(2) 11月27-29日深圳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培训。 (3) 第四届全国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与阅读观摩活动录相课与经验论文评选活动。

扫一扫官方微信号, 关注“东南教科所”, 了解更多详情。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3

“语文教学不是支离破碎的解读,而是要回归母语教育的原点”“希望同学们诵读经典,传唱经典,成就经典”……5月14—15日,在江西弋阳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上,名家这样呼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这项实验从2006年启动。此次研讨会由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和弋阳县教体局共同主办。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观摩分享了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程美琴执教的《识字教学6》,深圳市福田区上沙小学王涛执教的《写熟悉的人》,江西省永丰县恩江小学曾慧琼执教的《渔歌子》;听取了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校长陈耀方、江西省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徐承芸等专家的名师论道。逸夫教育集团汪美琴、弋江镇一小杨依、弋江镇二小游园丽分别献上了三节教学观摩课。与会人员还观摩了弋阳县第五届叠山书院论坛,到“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校参观、学习和交流。

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黎青山,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余芳霖,江西省教育厅教科所所长吴重涵,上饶市教育局局长张义科,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人士共5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责任编辑:万永勇)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4

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潘湖小学吴银宽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五届“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此行真是让受益匪浅。

自从踏入小学语文教师的行列,我就充满了困惑,我不断地思索着: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语文课应该上些什么。在学校的两次公开课,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本是语文的课堂却缺少了语文味。可什么是语文味呢?到底应该如何培养语文味呢?我还是迷惑不解。带着求解问药的心情,我踏上了厦门之行,祈盼迷失的自己可以找到前进的曙光。经过两天的听课洗礼,我真的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四位名师的风采和他们执教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耳目一新。不管是薛法根老师的风趣幽默,还是王文丽老师的从容睿智,不管是王崧舟老师的诗意体验,还是陈金龙老师的真情率性,都让我获得了启迪,收获了感悟。我明白了语文教学应该着重于语言能力的训练,应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教给学生阅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教会他们审美、学会判断。

在这次的听课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各位名师对读的重视,溢满每堂课的都是朗朗的读书声。抑扬顿挫的音调,错落别致的方式,让阵阵读书声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悦耳动听。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听完四位名师的课后,在朗读方面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和感受。

一、读要有目的

每次让学生进行朗读时,一定要先出示目的,说清要求,这样学生在朗读过

程中才能有所针对。例1:薛法根《哪吒脑海》

(讲授第一自然段)第一次读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经过个别读和全班读后,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告诉学生“朗读首先要做到正确,但是光正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这个自然段中有三个关键词语”,让学生在读中找。例2:王文丽《桂林山水》

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王文丽老师分别叫了四个学生要台前朗读。但是在排列在做了一点小动作,她把学生分成了三部分,是121的排列。让学生边听边想,为什么要这样排列让他们读呢?经过这样巧妙的朗读方式,这篇课文总分总的结构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对同一语段进行多样朗读 例:王崧舟《与象共舞》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群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象群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王崧舟老师在对这一重要语段的朗读环节上,采取了多样的朗读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走进文本:

1、表情朗读,让学生有表情的朗读,指导学生注意大象的动作,想象神情。

2、角色置换

①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围观的人群之一

(教师引导:多么欢乐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名观众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在朗读时把自己想象成围观的群众,读得很欢快。

②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舞蹈的象群之一

(教师导语:多么欢乐的舞蹈!多么热烈的气氛!如果你就在泰国、就在东巴乐园,你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头大象吗?愿意的,就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把自己想象成舞蹈的象群,读出大象那种虽然动作很笨重,但是仍然陶醉在音乐中,跟人群很亲密,一点都不害怕人。

【把象群改成第一人称的“我们”】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翩翩起舞,群众都拥到了宽阔的广场上,人群和我们混杂在一起舞之蹈之,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舞蹈的我们,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我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三、朗读要面向全班

有时上课时,我们为了赶进度,惜时如金,总是不敢停下来让学生多读一下。特别是越到高年级,需要讲授的知识点越多,朗读的时间也就越少。即使有朗读环节,我们往往只着眼于班上那些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至于那些读不准、不敢举手的学生也就没了当堂朗读的机会。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要面向全班,做到人多面广,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开口读。例1:薛法根《哪吒脑海》

在读“哪吒”这一名字时,薛老师几乎叫了半班的同学起来读,有齐读,有个别读,薛老师边纠正边赞美,同学们也读得一个比一个更响亮、更准确。

例2:陈金龙《乡下人家》

读课题时,陈老师不只是让学生齐读一遍,而是指名很多同学想象画面读课题,在陈老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和引导下,同学们读课题“乡下人家”越来越有韵味。

四、朗读后要有评价

在每个学生朗读完后,老师都要适时地做出评价,或是给予赞美或是进行纠正。例1:薛法根《哪吒脑海》

薛老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时,有学生在读“滔天巨浪”一词突然高声,薛老师幽默地说道:“吓了我一跳,读书可不能这么吓人啊。”并纠正道:“读滔天巨浪时,要放慢速度,重读。”然后,让学生又试着读一遍。这样幽默地评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又可以纠正学生的错误朗读。

(朗读关键词语时,要让学生放慢速度,读突出、重读,但不能一惊一乍。)

例2:王文丽《桂林山水》

王老师指名学生朗读漓江的水,有学生读得过于急躁,王老师立刻点评,让学生慢慢地读,静静地品味,又让学生重读一遍。这样及时地比较朗读,学生会更有收获。

五、朗读词语有新招

学习生字新词,不再是单纯的辨认字形、解释字义,而是跟学习新课联系起来了。可以通过朗读词语,很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例1:王文丽《桂林山水》 出示词语:

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香山大海西湖泰山

(1)学生读准词语,并搭配好词组。(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出感情。(3)想象画面,去读词语。例2:王崧舟《与象共舞》 出示新词:

熟视无睹冲锋陷阵小心翼翼彬彬有礼翩翩起舞(1)指名读,集体读

(2)扩充语境:在课文中,这五个成语都是写谁的? 出示句子:

大象对人群已经();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大象会()地为人做按摩;大象优雅得像一个()的绅士;大象()的热烈气氛让人难以忘怀。(1)指名读(2)师生合作读 师:在泰国

生: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 师:在泰国 生:……

教师导语:在别的国家看得到吗?为什么大象这样特别的样子只有在泰国才看得到呢?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读课文。

六、想象画面朗读

众所周知,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则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现出来,但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画面实现的。例:陈金龙《乡下人家》

在朗读课题时,就让学生想象画面去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有画面,有韵味。

出示词语:率领觅食捣衣,让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并一一叫学生起来讲述其所看到的画面。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再问到:朗读课文时,你想象到的乡下人家有哪些画面?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都能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且给这些画面取一个较为优美的名字。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环节中不可获取的一个,在教学中我们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教师范读,学生读(单读、合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比赛读等)和师生合作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语言的感悟上,借助文本的语言材料,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感知美趣;引导他们去理解,化抽象为具象,不断激发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才能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5

10月23日----10月25日我受学校的委派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本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本次观摩后的感受:

本次研讨会紧紧围绕“新知识、新体验、新平台、新境界。”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提高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的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特别是薛法根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已经是第二次听薛法根老师的课,薛老师的《黄果树瀑布》深深吸引了我,感染了我。现将他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他通常会让学生概述或是复述课文,而这些是在他给出一定的提示词语的前提下,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归纳、复述能力多有所提升,在学生进行初步回答后,薛老师会根据学生所说的加以补充和引导,然后再找另外的同学进行复述,经过反复的几名同学使全班同学有一个整体的教师引导是非常细致及恰当的,能及时的调整学生的思路及方向,对于学生总结课文和理解课文中心非常有帮助。

第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他对于一篇文章的解读,通常会概括为几个阶段或是过程,比如说这件事有什么起因、经过是怎样、结果又是如何,让学生联系这三句话续编故事。这是对课文之外内容的一个拓展,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这才是语文课追求的一个目标,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要求,如果这四个目标在一堂课都能有所落实,那么无疑这堂语文课是成功的。第三,课堂只要一本书加一个笔记,这样洒脱的学习方式真的让我听起来就觉得充满了向往,也觉得这样的课堂是非常吸引人的,书是工具,笔记本是思想和学到知识的一个载体,就是这个笔记本,记录了多少课堂笔记、听写内容、心得体会、作文等,这个笔记本是学生通过一堂课以及薛老师平时的言传身教所收获的知识与思想,这都是他们点点滴滴积累出来的。

第四,侧重最基础的读,薛老师的课堂通常都会凭借引导孩子反复的读,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普通、最简单的方式,俗话说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在薛老师的课堂上有着完美的体现,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读中学生体会到了课文所表达的内容,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体会到了某个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值得人们赞扬的精神。这种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没有精美的渲染也能达到学生和教师的心灵相通,这种境界只能是大师才能做到。

四、我个人对语文教学的反思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未从根本上解决“高耗低效”的难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目标不明。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头绪繁多,方向不明,不知为何而教,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2、内容缺失。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教学中内容繁杂,分不清学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语文教师缺乏鲜活的、适切的语文知识。缺失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负效,也必然弱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正如薛老师所说,语文老师成了历史老师,地理老师等。

3、方法贫乏。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感悟”,然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

五、今后改进方向

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以经过重组的教学内容为核心,明确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板块”确立以发展学生语文运用能力为主的目标群,然后根据小学生每个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确定训练层次,制定训练步骤,如朗读、体悟、想象、比较、概括、复述等,并整合成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各层次的训练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组块教学以学定教,删繁就简,确立了读、悟、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其灵魂是“联”,读、悟、习的语文学习过程使学生个体与教材语言、情感、形象、思想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达到共振,进入新的学习境界的过程。因此,组块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构建联系的能力和自觉联系的意识,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1)读,主要指诵读。诵读教学坚持六个字:读读,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课文,读懂意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评评,引导学生就课文的某些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喜欢,或不满,提高其评判能力,学习初步的鉴赏;背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段落背一背、记一记。

(2)悟,即体验、感悟。组块教学注重学生与文本、经验与知识、思维与想象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联通,教学中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积累,引导学生通过思维与想象,达到对文本内容、情感及表达规律的领悟,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育学生的灵性。

(3)习,即习得、运用。习的基本途径有:①读中迁移。引导学生围绕某个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体经验,创设综合性的说写活动,促使学生借鉴、迁移教材语言及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言语能力。如组织讨论、辩论、即兴描写、角色表演、创造性复述等。②综合性学习。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切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编辑班报,课本剧表演,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展专题性阅读等。③反思性学习。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之后,自己总结学习收获,寻找存在的问题,坚持写“学后笔记”,既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又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及时加以梳理、整合。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6

2013年10月12日,我心情激动的来到空军礼堂观看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课,感触颇深。其中吴正宪老师讲授的四年级的《乘法分配律》一课,让我受益匪浅。

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共分为六个层次:

1、读懂情景图。

2、筛选数学信息。

3、发现并提出问题。

4、分析解决问题。

5、建立数学模型。

6、解释与应用。

看完整节课,深刻感到了自己的不足,最大的收获有两点:

1、读懂情景图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这样的问题不难,很多孩子都能回答,但是有些很激动举手的孩子只回答他看到了哪些颜色,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为了不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老师一般会让他坐下,然后继续抽问还有哪些数学信息?但是等下次问有哪些数学信息时,这些孩子还是会激动地举手回答出一些显而易见的事物。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但是一直不知道如何解决。而吴正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回答完颜色或者有哪些动物的孩子先站着,听下位孩子回答的数学信息,然后让他说说听了的感受,孩子会觉得她说的比我说的详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吴老师实时指导:你只看到了数学的窗户,而他推开了窗户,看到了里面多彩的数学世界,并鼓励大家都要勇于推开窗户,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听得我在一旁都深

受触动。

2、在分析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时,吴老师提到了一个词语“感觉”。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让孩子看黑板上的板书,然后问孩子们:你们有发现了吗?齐答“有发现了!”抽生起立,支支吾吾答也没法把发现说清楚。其实他们可能是知道一些了,用吴老师的话说,通过看板书,他们已经有一点“感觉”了,但是具体什么感觉,他们也说不出来,那就让他们保持这种感觉,不用互相说出来,利用练习本把感觉写出来,根据板书再写几个类似的算式,写好后自己整理,反复的深化感觉后,他们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发现描述出来。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7

亮点:以大小垫子、管道、自制器材和动感的音乐为载体, 通过摆放不同器材之间的距离变化、各种组合变化来解决本课重点, 在整个实践中, 把情景教学融入到课堂中, 用简单欢快的跳、爬、钻、越等动作, 让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有趣, 有效体现了趣味课堂, 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原来要学生学会的摸爬滚打等逃生的基本技术动作。

思考:本课设计对教材的进行改造与简化, 使得每个教学环节以各种不同情景的形式呈现, 练习手段丰富多样, 不断变化练习形式与场地,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行主动学习, 让学生很直观、直接地进行指向学习, 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如何把体育器材使用、组合与课程标准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把体育教材内容和生活进行有效地结合和拓展;如何在课堂教学体现出健身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八年级《折返跑+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运用》一课的亮点与思考

亮点:本课认真贯彻本次活动的主题思路, 本次课篮球教材内容的趣味, 体现在游戏中教篮球、在竞争中学篮球。在练习设计中, 在篮球从两个人传球到多人传球中, 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本课从“方法”入手, 着重培养学生的篮球运用能力;以运动技能为主, 突出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提高“基本身体活动”, 学会“多种线路”的传球动作, 从而超越自我。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8

教师:毛洪志2012年12月8日到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贵州省六枝特区煤机厂俱乐部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受益颇深。名师们另类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其体会如下:在培训学习中,我观看了3位专家老师的经典课堂教学,聆听了专家老师的专题讲座。充分体会了专家们广博知识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两天的培训学习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思想洗礼。每天的学习都引发我对自己教学和专业发展的不断思考,通过学习让我看到了差距,让我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尤其是在听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仲广群上的三年级《解决问题》这一课时,让我由衷的佩服仲老师思维的缜密,在处理教学环节时,环环紧扣,另外,仲老师只是在一旁进行引导,而让学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仲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仲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他的这节课,让学生“活”了,教师“退”了,课堂“美”了,最后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最终让学生知道有不

同的思想就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做得很好,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推广。

总之,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争做一个专业化的优秀老师,用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力争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9

索考小学:白英明

二○一三年四月十二日到十四日,我参加了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贵州师范大学大礼堂举办的从中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新视角解读新课标暨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真是不虚此行,让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教学艺术,感触颇多。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徐斌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使我有种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原来数学课可以这么上”的感觉。本课以生活中的实例,用天平称水果时几种不同品种水果的变换,引出了“策略”一词,从而开启新课,徐老师把苹果和梨子与400克的砝码进行变换,得到了一个梨子和一个苹果的重量,展现了“替换”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徐老师还举了历史上刘备、周瑜、诸葛亮使用策略的例子,以及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使用策略为解决问题带来的方便;在教学例题后让学生明白倍数关系,替换能凑整,相差关系的数,替换后还有相差的关系。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给学生营造的民主、和谐的环境,充满童趣、乐趣的课堂;这节课让我认识了“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教出课堂人文性的教师”;看到了一个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空间。这些,都无不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给人最大的感受,就在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上,非常有“度”。不断刺激学生,保持课堂的情趣盎然。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

单”这样一句流行语的生动注解。

听了徐老师的课和讲座,徐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中蕴涵着深刻而又令人折服的理论和实践道理,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令我叹服。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今后,自己也要去努力经营一个智慧的课堂,让自己的数学教学也变得简单,简单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简单得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近,简单得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学习徐老师要学到理念、方法,他的简简单单的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刻把握之上的。走进深处,方能发现事物的规律所在。如果浅尝辄止,只停留在形式上,是永远在不会进入教育的自由王国。

其次是符永平老师执教的《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从符老师的学什么?怎么学?到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带着问题,编写教材几个环节的教学中,让我体会到创设情境的趣味性,在本节的教学中,符老师出示了好几个情境图,引发学生的思考,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中一般形式的表达式,让学生动手动脑设计题目,贯穿了“转化”的解题目方法,符老师强调,把难题转化为简单的题,把初三的转化为初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10

开幕式于10月29日上午8:30在蚌埠新城实验学校举行,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包文敏、体育教研室主任江玲, 蚌埠市教育局副局长谢影, 蚌埠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书记王克成、所长罗时新、体育教研员陈侠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 包文敏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 “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研讨会的举行, 为全省各地体育教学工作的研讨、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对进一步加强各地市之间的经验交流、增进各地之间的沟通了解, 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准备性和时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他进一步明确了本次观摩活动的主题, 即“强化课堂教学细节, 提高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包文敏副院长的讲话不仅可以反映出观摩活动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更反映出了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及全省体育教师的工作思路, 以及注重细节、钻研技能、把握体育课堂教学核心——教学质量的工作作风, 并反映于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一、精心准备, 保障研讨会顺利进行

研讨会前, 大会组织召开了准备会, 各地教研员、点评专家和授课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要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积极落实场地器材, 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第二, 没有特殊情况, 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上课,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第三, 对于学生服装的问题, 不要求统一, 但必须符合常规, 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安全, 同时强调授课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教学的组织和方法、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上, 强调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魅力,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四, 针对教材, 强调授课教师不必完全依照教学设计进行, 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 在深度、方法与手段选择等方面做适当微调, 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会议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但同时也彰显了“注重细节, 关注教师教学技能, 积极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活动理念, 和安徽省教研团队、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二、精彩大课间, 展示丰硕学校体育教学成果

展示课开始前, 来自蚌埠市的9所小学向与会者展示了精彩的大课间活动。展示内容主要包括“快乐牛仔”、“欢乐大课间”、“小小毽球踢起来”、“足球基本功展示——加油加油向前冲”、“功夫少年”。其中, “快乐牛仔”是朝阳三小在落实阳光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开发的校本课程。“欢乐大课间”是桃园小学省级课题《农村传统游戏与农村小学体育课的整合研究》的成果, 在该内容的练习中, 环绕的皮筋就像五线谱, 学生们就像跳动的音符;而角斗士们的激烈对抗, 则把学生带回了梦幻的童年,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毽球已经成为蚌埠市多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 龙子湖区和禹会区则每年要定期开展中小学毽球比赛, 毽球运动已经成为蚌埠市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小毽球踢起来”就是张台小学、延安里小学、前进二小三校学生的集体展示。“加油向前冲”是由蚌埠市铁三小和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回民小学、胜利西路小学共同展示, 两所传统项目校的足球队都有着辉煌的成绩, 回民小学就曾两次夺得过全国冠军。“功夫少年”的展示学校高新教育集团第三实验小学一直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传承, 并把武术课作为一项学习中的必修课。

这些内容既有省级课题研究成果, 也有学校的校本课程, 也有民族传统项目;展示学校既有民族学校, 也有省体育传统项目校, 也有农村学校, 从而从多个层次、不同角度展示了安徽省大课间活动和学校体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三、扎实技能, 注重细节与教学质量

这次活动共展示了全省16个地市的18节中小学体育课, 其中小学7节、初中3节、高中6节, 内容涉及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拓展等项目。江玲主任表示, 这些课是经过省级评选和各市推荐相结合产生的, 反映了课程改革10年来安徽省的教学改革成果, 代表了安徽省目前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路和方向。

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 授课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 以及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运用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点评专家也能够抓住课堂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评析。如, 蚌埠九中李阳老师的跨栏跑一课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 教师针对跨栏跑教学内容的特点, 在基本部分的最后环节选择了“蚂蚁走”游戏, 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再如, 安庆十一中金敏老师的“小球操”一课 (教学对象) , 教师抓住项目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感染力并利用学生相互“PK”等手段, 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 合理运用了分组教学、学生互评与教师总结评价相结合等手段, 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 在结束放松环节中, 设置了“手语歌——感恩的心”, 不仅达到了放松的目的,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感恩教育, 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功能。当然, 展示课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包括教师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器材选用的安全性、教学方法与具体教学环节的选用等等。如, 点评专家就“蹲踞式跳远”一课的点评如下:在课的准备部分的韵律操教学环节,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 且韵律操难度对于小学生来讲较大, 有不少学生不能完成;主教材中的踏跳板对小学生的练习效果能起到多少作用, 且在踏跳板运用的安全性方面也值得考虑;对于副教材中的穿越障碍, 部分学生完成不了, 因为其高度很低。因此, 在设计游戏时, 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对于这些问题, 大家还应多思考一些。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11

岱岳实验中学小学部 马美超

能够有幸去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花园校区参加“睿师育人——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也要感谢这两天学习中优秀教师带来的精彩课堂。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优质课和专家的讲座,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在两天紧张的听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东平的刘晓倩老师,刘老师气质优雅,和蔼可亲,最让我难忘的是她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像电台主持人。刘老师在讲座中讲了三点:

一、要想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首先需要让学生走进写文章的作者,体会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这样再去讲授课文,学生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感悟。刘老师在讲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几次介绍叶圣陶老先生及其作品。让学生非常深度了解了作者,为学习课文,感悟文章的真谛打下有力的基础。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要了解编者的意图,大纲的要求以及学龄学情。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三、语文老师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这里的高度是指阅读的高度,思想的高度),这样就能多角度,深入的解读文本,就能引领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度。刘老师强调语文老师要热爱阅读,想办法用自己的阅读热情去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老师要在课上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文字美,内容思想上的人文美。这才是语文老师要实现的目标。刘老师说:“苍白的心灵无法产生丰富的语文素养!我们应用书籍充实自己的头脑。” 陈炳峰老师的课堂也是智慧满满。把主要部分拿出精讲,细讲,不可面面俱到。感情要荡漾一点,该高兴时愉悦一些,该悲伤时就压抑一些。陈老师强调,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不可盲目去效仿某位名师的风格,学窦桂梅的热情奔放学不好就会学成疯子,学支玉恒的深邃丰富,学不好就学成了傻子。名师有名师的特点,自己要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只要是你自己的特长就可以发挥,发扬。我很认同他的这一说法。

从几位名师的教学和专家的讲座中感受到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方面包括语文素养和专业素养。正如吴勇老师讲座中谈到的一样,教师应该加强人文阅读和专业阅读。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作者之间情感碰撞的过程,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正能量,怎么也擦不出情感的火花来。就像王文湛老师说的那样:语文老师要有文学素养,不要说教学的语言有语文味儿,就连批评学生,骂学生都要有语文味儿,让学生听了就觉得是一种享受,感受到一种美。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品读古今中外名家的笔墨,不断去积淀自己的文化内涵。

其次是关于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在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和讲座中,都非常重视文本解读。突出了文本解读要细读和深读,因为文本就是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前我们的教学中最多的是“初读课文,把握大意。”但是,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文章大意,更要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甚至是透过文本字词的缝隙,揣摩词句后隐藏的更深层的含义。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的写作意图。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12

——心得体会

谷硐小学教师:顾 娟

5月12日、13日我和姜老师到贵阳师大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

5月12日上午我们首先观摩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夏青峰的《小数的意义》及报告《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在夏老师《小数的意义》一课中,他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出理性的规律。孩子们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原来学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下午我们听了来自天津的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上的课——《解决问题的策略》。徐老师风趣幽默,肢体语言丰富,常有经典之语爆出,令人捧腹不已,全场多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听他的课感觉是一种艺术享受!在《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堂课中,徐老师用“一张纸的秘密”这个魔术,把学生们吸引住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在徐老师有很强的感染力下,整堂课学生开心极了,学生在愉快中学得了知识。如果课都能这样上,那么学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轻松,快乐的事啦,哪里还用老师家长逼着学呀。

徐长青老师的报告《改善教的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他请现场的两位听课老师做助演,为我们演示他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乘法分配律的内涵的。两位学生来到老师家做客,老师欢迎学生们,和学生们握手,并请大家注意观察握手的次序(老师分别和两位学生握手),老师握了两次手,学生各握了一次手,让学生体会(a+b)×c=a×c+b×c,这样学生在应用乘法分配律时就不会轻易出错了。为了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老师又让两位学生演出另一剧情:来到老师家后,老师只跟其中一位学生握了手,把另一人冷落在一旁,这时学生们就会纷纷指出老师这么做不好,不符合礼仪。从而让孩子们体会(a+b)×c不能写成a×c+b。徐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剧来引导孩子们学习,并且把经常出现的错误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这种数学课有哪个孩子不爱上呢?

徐老师认为,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答案的唯一性,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因此,我们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求得标准答案,而应教给孩子一种思维方式。可见他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思维的火花往往都是被我们的老师于无意中扼杀。

5月13日上午我们听了来自杭州文海教育集团、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刘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率》及听的讲座《小学数学优效教学的策略》,刘松老师平易近人,在课堂教学中用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真正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不时引来孩子们和台下老师阵阵的笑声。刘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知识,把本来很枯燥的数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让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造就了生机勃勃的课堂。最后我们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优效教学的策略》,刘老师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三教三不教。三教是容易混淆的地方要教,容易错的地方要教,学生想不到的地主要教;三不教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要教。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13

一、分析教材,找准重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一定要仔细分析教材,准确找到教学重点,才能有效实施教学。针对教材,教师首先分析该教材是简单教材还是复杂教材,只有在此前提下教师才能对教材进行选择有效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结合多方面的解释和自我理解,简单教材一般被认为是以提高人体基本运动能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是学生平时经常可以接触和运用的身体活动,并且能在生活和学生中自我学习和练习。复杂教材一般被认为是以提高人体运动技能水平为主,是需要学生经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才能提高的运动项目,也是学生今后有兴趣经常性参与的运动项目。

此次活动中《跳: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一课,执教教师选择的是水平一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材内容: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跳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运动形式,可以定性为简单教材。在确定了教材的属性后,就应该准确地找准教学重难点。

执教教师选择的是第4课次,纵观本课的教学进度表,把5个课时的教材内容安排在10个课次里进行。本次上课是10课次中的第4课次,前面3课次的教材内容分别为:单脚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双脚行进跳跃方法和游戏、单双脚交换的行进的跳跃方法和游戏,现在来分析第4课次的教学重点。该教师把本次课次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屈膝缓冲。

笔者认为这个教学重点的确定有待商榷。前3课次笔者认为都是新授内容,教学重点应该是要重点解决学生在练习动作是的技术环节,教学重点分别可以以各自动作的技术动作做为教学重点。但到了第4课次,教材内容为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经过前三次课的技术教学,学生对单双脚的跳跃技术已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单双脚跳是属于简单教材,在第四课次再以技术动作作为教学重点实属不妥。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执教教师的教学始终是围绕连续跳跃开展教学。这时的教学重点笔者认为可以定位为:单双脚跳的衔接和连贯。通过本课次的教学,重点把学生单双脚跳的衔接和连贯性问题解决,帮助学生提高跳跃的整体性,是本课次的重点。而且接下来的第5课次跳跃内容为:跳跃游戏,这时的跳跃已经进入到运用阶段了,更需要前面的教学解决跳跃的整体性问题。纵观这个学期的跳跃教学,在第4课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的准确确定十分关键,教师在确定教学重点时,一定要纵向横向分析教材,准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二、选择方法,实施教学

针对简单教材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呢?运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来教授简单教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教材内容也是多种形式的行进跳跃方法。在选择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上,教师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1.练习内容的多种化,如执教教师教学中的原地跳跃、单脚跳跃、双脚跳跃和单双脚连续跳跃等形式。练习路径的多种化,如本科的“自由摆放纸砖”练习环节,学生通过摆放“纸砖”成四方形、曲线形和叠高等方式让学生练习不同路径的跳跃。练习要求的多种化,如执教教师要求学生连续跳过几块“纸砖”、跳过叠高的“纸砖”和跳过横纵向摆放的“纸砖”等。

2.练习器材的多种化,如第二堂课温岭市林凯挺老师的教学中,通过垫子、篮球和标志桶等器材和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练习形式。

3.组合的多样化。组合既可以是不同技术的组合,也可以是同一技术的重复,还可以是技术和器材组合等等,组合是丰富练习手段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组合的多样化在课堂中也得到了运用,如执教教师要求学生通过“跑跳爬”的组合练习方式,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以上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可以是单一存在于教学中,也可以两两穿插、组合在一起联合运用,目的就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简单教材的教学效果。

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篇14

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10月22--10月23日为期二天的北京“魅力教师、经典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众多的专家、特级教师的上课和讲座使我热血澎湃,激动的难以自制,让我领略了专家名师的教学风采及经典课堂的魅力,感受到了名师的大家风范。这次盛会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名师的可贵,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课堂可以如此精彩,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种满足来自知识的积淀,文化的熏陶,灵感的激发,思想的启迪,理念的更新„„

其中,蒋军晶、何捷、虞大明、窦桂梅这四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蒋老师上课朴实自然,深入文本,以读带练,进行感悟。整个教学过程像讲一个故事,师生在一个十分融洽的氛围里学到了应该学的知识,也拓展了课文外的内容。

何老师上课十分洒脱,一节课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创作,配合简笔画的运用,使整堂课融口与交际、习作教学于一堂,扎实且生动。

虞老师的课让我更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要入其境、体其味、动其情、熏陶多。从学生立场出发,格外注重学生的自然流露,纯真美好的情感。

窦桂梅老师的名著导读课也同样是别具一格,解决了我始终不能够有效的指导学生读书的困惑。尤其是窦老师的朗读水平,真的与配音演员无二般,我发现了教师的范读对孩子、对课堂、对教学情境的重要性,所以,我也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当然老师们的讲座也是很有教育意义,使我明白了小学教师也同样是需要有着非常渊博的知识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质的提高。

纵观以上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课例,我想到:

1、语文要有充分的情感。这里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的情感。语文教材的本身就有着丰富的人文特点,即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也同样是要有这方面的情感,只有我们自己有着丰富的情感,我们才可以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我们的学生,也只有我们的学生自己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够更加促进孩子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才能谈到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2、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的确,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读大量的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把读书作为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还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消化所读的内容,不可一知半解。这次参加会议的上课和做讲座的各位老师无不是学识渊博,有着丰厚文化底蕴。如果说教学方法是形式,那么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就是内容。只有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才会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3、教学方法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我在课堂教学中很彷徨,不知道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处在教学方法的艰难选择与摒弃上。很那抉择,听了这些教师的课后我有所领悟,教学方法的更新是必须的,但是也并不是说明传统的教学方法无一可取,关注教学的生成是应该的但不是说教学的预设就一点没有价值,这需要教师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调整,在重视学生主体的情况下也要重视咱们自身的主导作用,我们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注意目标而考虑,在教学方法是可以允许有较多的选择,不论是哪一种只要能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就可以使用,不管这种方法多么的过时,切忌随波逐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的新颖形式而忽略教学的本质。

4、关于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虽然我已经明白孩子们读课外书的好处,但我在平时的指导还停留在语言的要求上,顶多和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上而已。没有能够真正做到指导学生的阅读。很多孩子们读过的书我没有看过,更没有通过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即使有的书我读了也只是粗知半解,这怎么能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呢?在以后的阅读指导中我将像窦桂梅老师学习深入有效的指导孩子们读书。

5、潜心研究教材,把每节课都上成公开课。在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上好每节课,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课上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窦桂梅老师备课四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文本说了什么?2,文本想要说什么?3,文本能够说什么?4文本应该说什么?我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努力做到这四问,同时还要主动积极的和年级组的老师共同探讨,把课备好。

平顶山市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篇15

――观摩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听课体会

我有幸在江苏淮安参加了第十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我认为,这是一次交流研讨的盛会,我带着虔诚的心聆听了教育专家的报告,领略了专家名师的教学风采及现代与经典的完美结合绽放的魅力,感受到了名师的大家风范。这次盛会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名师的可贵,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课堂可以如此精彩,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这种满足来自知识的积淀,文化的熏陶,灵感的激发,思想的启迪,理念的更新……

此次观摩,先后听取了吴永军老师的报告《谈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王文丽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及《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倪海霞老师执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徐小童执教的《画家和牧童》、赵志祥老师执教的《鹿和狼的故事》及《关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想法》、孙建锋老师执教的《目送》及报告《我的教学观》、薛瑞萍老师的报告《我们班的日有所诵》、周益民老师执教的《巧女的故事》、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及报告《如何上好一堂好课》、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以及报告《朗读新解》、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及报告《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课程虽然安排的满满的,但是我的收获也是满满的,感触更是满满的。下面,我就几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课堂教学来谈一谈。

一、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王文丽)

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越亮文章就越有吸引力。”还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些名言都朴素深刻地诠释了题目的主要性。王文丽老师板书了“桂林山水”后说:“林有两个木组成,一看到林子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答:树多。老师说:桂林很显然是什么树多?学生答:桂树多。老师说:是啊,桂林桂林,桂树成林。老师说:你们知道桂林在哪儿吗?学生都说不知道。老师就引导学生看地图,让学生知道在地图上的位置,并说: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走进美丽的桂林,去欣赏那里的山水。导入新课后,王文丽老师先让学生分别读流利“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波澜壮阔”等词语,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峦”“澜”等字的意思。理解“峦”时,她边打手势边说:“一座挨一座”叫“峦”。学生正确地连线后,她相机引导学生读好短语。读“波澜壮阔的大海”和“峰峦雄伟的泰山”时她指导学生要读出气势来,读“水平如镜的西湖”和“红叶似火的香山”时她指导学生要读出美来。一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读得越来越好。接着,她出示了“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真秀啊”“真奇啊”“真险啊”等带有“啊”字的短语。“啊”在不同的字后读音不一样,要想读好难度很大。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啊”的音变尽管很难,但王老师很舍得下功夫。王老师范读后让学生读,尽管由于习惯使然,不少学生仍没有读对,但我相信王老师播撒给学生读好“啊”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就像在我们每一个听课老师的心中生根、发芽一样。读桂林山的“奇”时王老师建议大家读出自己的感觉;读桂林山的“秀”时王老师建议大家读出色彩美。在老师的点播下,学生能很快读得有声有色。

鼓励语言说得好,能给学生带来希望,带来动力,使他们更加乐学,思维更加积极当王文丽老师听了同学们有滋有味的朗读后,微笑着说:“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励你们什么呢?(稍停,笑)是关于象鼻山的传说。”可想而知,当老师放象鼻山的图片,朗读象鼻山的神话故事时,同学们注意力有多集中,这为他们自编骆驼山的故事做了很好的铺垫,难怪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不少同学都能编出很吸引人的故事。

拓展延伸是教学内容的次要环节,拓展得好,使整节课锦上添花,耐人寻味;拓展得不好,往往本末倒置,甚至无功而返。以前听过的不少公开课拓展的内容太多,别说学生累,就连听课的老师也累,这样的课,谁会说扎实、高效呢?王文丽老师在让学生体会漓江水的“清”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漓江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的各不相同,有的说:看到了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它们正在欣赏自己的影子。有的说:看到了水里的水草在快乐地跳着舞。有的说:看到了小鱼在自由自在地嬉戏。还有的说:看到了江边绿树红花的倒影。这样的拓展,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漓江水的理解,我想,当他们在描写自己亲眼目睹的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湖、小河时,肯定会灵活运用!当强调“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时,王老师出示了古代和现代的文人墨客赞美桂林的诗句,使学生明白这里的人们不但指现在的游客,还指古代的游客;不但指去过的人,还指没有去过的人;不但指中国人,还指外国人。说到这,她谈到了自己游桂林的经历,她说:“我也曾经去过桂林,走马观花地欣赏完以后,就匆匆地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外国人游桂林可不像我们一样,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着车子,一游就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古今中外的人如此钟情桂林,可见桂林的魅力,的的确确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啊!

由于桂林山水是风景名胜,关于它们的实景很多,但在教学时王文丽老师并没有花很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欣赏,讲完课文时,王老师说:“桂林山水不但白天美,晚间也很美。”之后,她用了仅仅不足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夜景。这样的设计,一定会更加激起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向往。

王老师的课注重学习方法的积累,亮点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认真践行,争取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谁凶恶残忍,谁美丽善良?(赵志祥)

赵志祥老师说: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学生都快乐。他坚持四点:淡化课文内容分析、搬开问答式教学这座大山、摒弃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对孩子要求肤浅一点,孩子们往往表现得深刻一点)。

开课伊始,赵老师踏踏实实地指导学生读写文中的十二个重要词语,接着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辩论上:狼和鹿,究竟谁凶恶残忍,谁美丽善良(这一段教学花费了50分钟左右的时间,尽管学生时常被这一辩证性的话题搞得晕头转向,赵老师认为真实的课堂教学允许出错,甚至鼓励出错。)最后,赵老师要求学生以一只狼或一头鹿的口吻给总统写信,实现文本的拓展与延伸。

“谁凶恶残忍,谁美丽善良?”带给学生和听课教师的是的“无限接近真理”的“是与非”的哲学思索。

赵老师本节课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跌宕起伏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美的享受、智的启迪、理的深入、情的震撼,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高。毋庸置疑,这是一节充满着情感和智慧魅力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很简单”的讲座中,赵老师强调了七点,分别是:环节简单一点儿;课件简明一点儿;教材简化一点儿;情感荡漾一点儿;视野开阔一点儿;底蕴厚重一点儿;心态天真一点儿。

三、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窦桂梅)

窦桂梅老师执教了一本书——《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本书是绘画本,讲述的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和父亲(焦尼)一起生活了一天的事情。

窦老师首先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娓娓道来故事情节,穿插进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猜测,接着要学生聚焦文本语言中的一句话——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这句简单的表达的重复出现让我们感到了丰富的感动,为什么?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比较各种各样的语气、语调、神情,甚至配以动作。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细细地研习文本获得了深刻的感悟。既是绘本的学习,她又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语言、动作,还关注绘画本在构图、着色后面的文学审美价值,要求学生站在画家的角度,从插图的细节处感受文字没有或者不能描摹的那份感动。教学层层推进,语言张驰有力,整个教学简单而又充满人情味、文化味,如诗如画,让人在如沐春风般的感悟中,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以提升。

回味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窦老师以一位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演绎着人世间永远无法割断的亲情。也许,我们的脸上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心里却是咸咸涩涩的。这“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也许,还可以叫做“回肠”吧!。窦桂梅老师的课热情洋溢,情节曲折,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总是超乎于常人的想象。分析透彻,引领到位,她从听、说、读、写、看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得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又学会了学习方法。她强调:回到母语。其感言是我是教母语的;我是教人学母语的;我是用母语教人的。她还强调:回到儿童。她带队制订了小学语文阶段性质量评价手册,从而在课程标准与语文教材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她提出“三个一”质量目标,即: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

四、真实的课堂(孙建锋)

《目送》这篇文章内涵深刻,思想境界比较高,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上课时才初次读到文章的学生,真的比较难懂。但是通过孙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字字句句的品味,再加上他个人的情感渲染,课堂效果非常好。孙老师不愧是特级教师,从一言一行的细微中,处处体现出令人敬佩的细腻。比如,在理解“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一句中的“圈”字的时候,孙老师请了几位同学还与他合作表演,并引导他们说“圈”字的内涵,感受幼儿初入小学时的胆怯;在品读“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一段时,孙老师拉来一张板凳扮演起了高大的儿子,并与学生表演临别的拥抱,这一抱把老师高高在上的感觉拉了下来,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以师为友,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所以在课堂上我丝毫感受不到学生的拘束感,倒是能感受到学生都能从课堂中集中精神,积极思考有关课文的问题,积极而顺理成章地去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

孙建锋的《目送》,大气而深情,将高中的课文呈现于小学生,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在场的每一个人带到了那依依不舍的送别场景中,特喜欢孙老师诗意的语言:“目送是一条生命线,一头贯穿着儿子渐渐成长的生命,一头贯穿着父亲慢慢衰亡的生命;目送是一条离别线,一头贯穿着儿子的生离,一头贯穿着父亲的死别;目送是一条情感线,一头贯穿着母子情,一头贯穿着父女情。”他让我感受到了心中沉沉的亲情-----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情。孙老师用润物细无声的读和诗一般的语言让学生渐入佳境,轻松感悟。

我积累的孙老师课堂语言:

1.姿势,读正确流利,读书方式自由读,字字入眼,句句入心。看哪个同学能达到最低的水平。

2.书声琅琅。

3.哪个同学平时读书机会比较少? 4.你把别人的话重复了一遍,无效劳动。5.一个字都没读错,好孩子,很沉稳!6.你的感情很沉重。7.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响亮。8.沉默是一种感受。

9.有怀疑能力的孩子是好孩子。

10.孩子,最后一个境头要映入我们眼帘了。

11.我蹲在你身旁觉得非常值。你的声音响亮,你也应该知道,你用什么方式来回报老师这一蹲。

12.这次蹲得更值,她把一个冷漠的儿子通过朗读表现得淋漓尽致。13.一点一点地读,一点一点地悟,不简单啊!14.机会在溜走,你不来它就过去了。

15.那么好的比喻句,看谁能把它划出来。考验一下,看能不能背。16.情到深处泪自流。

孙老师的课很真实,他用他的爱以及他的教学智慧和高雅的艺术全真心投入,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富有召唤力的手势,那双充满着温情和力量的手始终在学生肩膀上,使学生感受到了师爱,大爱,他用爱在和学生对话。

……

两天半的观摩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赞叹、称颂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反思自己的教学,领悟名师的精髓,修正自己的教学规划及方式:

1、名师们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如:赵志祥老师的机智幽默的风格,窦桂梅老师的教学主题模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备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体现个人的教学特点,还要具有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厚的积淀、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学养,还要有坚实教育理论知识支撑课堂,学会运用巧妙的学习方法和深入研读、挖掘教材设计巧妙的环节来实施课堂教学。

2、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名师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3、“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一理念让我怦然心动,我迫不及待的想去对其进行探究与实验。这就要求自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素质,改善、规范自身的教学用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和文学名著,勤于练笔和反思,在努力实现高效课堂的同时走向优质课堂。

上一篇:柳子沟的真实情况下一篇:电焊工技术比武复习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