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春写景散文

2024-10-04

初中初春写景散文(精选13篇)

初中初春写景散文 篇1

初中初春写景散文5篇

初春_初中写景散文600字

早春是美丽的。外面下着绵绵细雨,淅淅沥沥。春雨打在铁皮屋顶上,声音滴滴答答,落在地上,叮叮咚咚,洒在树叶上,叮叮沙沙。雨滴顺着叶脉滑落到地上,滴在水坑里,“叮”,如同奏响了某种乐器。没错,春雨的世界就是音乐的世界,铁皮屋顶是一面鼓,地面是一架琴,雨滴便是一支萧,那树叶自然就成了一架精致的木琴。这早春的雨的世界中,雨声仿佛奏着一首春天交响曲,时而欢快,时而低沉,时而铿锵有力,时而低回婉转。早春还是很清冷的,路上的行人穿着毛衣,打着五颜六色的花伞,这花伞好比早春里盛开的鲜花。地上冒出了一些又嫩又绿的草尖儿,好似娃娃的头,由于是刚下过雨,草尖儿上有许多晶莹剔透的露珠,在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微风掠过,露珠掉在地上,小草轻轻摇摆。啊,多美得春景。

人们都说:春雨是温柔的。其实春雨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的慈爱滋润着大地,因此,大地才得以生机勃勃,神采奕奕。春雨的气魄是磅礴而壮大的,它能让大地万物复苏,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春雨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细滑而润泽,清新而优美。如果用一句话形容春雨的特点是:磅礴细雨落人间。虽是早春,但是,除了树叶和一些嫩嫩的草尖儿外,再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证明现在是早春。我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棵极其美丽而鲜嫩的小草,仿佛沾了所有春雨才长成的。走进一看,却什么也没有。

细细的春雨朦胧了我的双眼,我看到的一切景象都是雾蒙蒙的,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雨帘吧?眼前的景色让我深受感悟,我不禁为这早春的美景深深的赞叹,这早春的景色不但美不胜收,也应了古人的那句描写早春美景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

初春景色_春的散文600字

冬姥姥送走了世界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世界,因她而变得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

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不,比花坛更芬芳。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春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开了笑脸,太阳,红红的光束射过来,那温柔地抚摸你,像年轻的母亲的手。

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男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与快乐;再看柳林,女孩子们在垂柳中流连忘返。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见春雨在竹枝、竹叶上跳动着。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如烟、如雾、如纱、如丝的倩影,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铉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放风筝呀。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自在地飘舞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啊,春天的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生机勃勃。

啊,春天真美啊!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吧。

初春_初中散文600字

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把第一束阳光洒给了大地。小鸟欢叫着:“初春来了,初春来了!”

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动物们,都被这清脆的声音惊醒了,于是争先恐后的爬出了洞穴,在和万物招手呢!然后,各自开始忙碌起来。

这时,一阵柔和的风儿拂过,好像和蔼可亲的母亲,抚摸小弟弟或小妹妹的脸蛋儿。风妈妈也抚摸着一切万物,让它们又重新拥有了绿色的生命。柳姑娘抽出嫩绿的枝条,在风妈妈的怀抱中,跳起了一支优美的舞蹈。小草弟弟努力地爬到地面上来,看见这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弟弟也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风妈妈又继续前行。她来到了森林,小树和老树在风妈妈的指挥下,唱起了悦耳动听的歌,那“沙、沙、沙”的声音可好听呢!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农民伯伯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们翻土,然后播种,每天还要浇水、施肥和松土。阳光,水和空气养育着种子,让它们很快就发了芽。农民伯伯很辛苦,但他们从来都不会抱怨,每天仍然是辛勤的耕种着。

初春最美的要数油菜花了。一朵一朵花,一片一片花瓣,都是金黄色的,就像是太阳的光辉使者一样;又像是一位穿着金色镶边裙的少女,亭亭玉立。风儿一吹,边跳起了华尔兹。跳舞时,花朵的香气散发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小动物们被这香气吸引住了,于是纷纷来到这儿,看这场“舞蹈盛会”。它们都在为这支舞蹈伴奏啦!连蝴蝶与蜜蜂都在赞扬:“真好,真好!”此时此刻,天那么蓝,水那么绿,它们与大家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啊,初春真美。她是季节中最璀璨的明珠!

初春_写景散文600字

初春,是万物的开始,饱含着暖意与幸福。春,悄悄地来到人间,她拿着七色彩盘,为这平凡的人间增添了数不尽的色彩。

初春,是绿色的。我来到田野,发现那饱受风寒的枯树枝上,已出现几分绿色,那是树的新芽,春的造化,它们带着初春的气息,在清香的空气中愉快生长;春拿着绿笔往地上一挥,小草们便争先恐后地探出小脑袋,织成了一张绿色的地毯;春来到了那小溪边,带走了寒意,春雨落在了小溪里,把小溪染绿了,鱼虾快活得在溪里游来游去,相互嬉戏,溪边的大树尝着甜甜春雨,也绿成了一片。

初春,是红色、黄色的。春天拂着桃树与花朵,这些害羞的家伙马上红成了一片,黄成了一片,一团团,一簇簇,有的是粉红,有的是淡黄,有的是紫红,有的是深鲜黄,还有殷红的.……我抚摸着这些小巧玲珑的花儿,觉得它们似冰一样纯洁,如玉一样珍贵,那花的香味喧染着我。

初春,是蓝色的。我凝视着天空,觉得它,有着不同以往的宁静与湛蓝。突然,有几只小鸟儿从天空中掠过,它们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歌颂着春天……

初春,一个充满幻想、充满生机的季节。我来到初春的天空下,感受着春的喜悦,春的自豪。我任春风吹拂着,任一丝丝春雨滋润着。我感觉,空气是湿润的,万物是快乐的,我的心,是暖暖的。在那数不尽的花蕾里,已经孕育了秋的果实,我心想:没有春的滋润,何来秋的收获?我品着那细细的春雨,觉得那种味,胜过所有的味!啊!蓝天、动物、植物,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幅美丽的画!我想珍藏几片叶,几棵草,留住初春,却不忍破坏这些属于自然的生灵。

初春,向征着美好与幸福。彩色,是它永久的颜色,不是哪一种颜色可以代替的,在初春来到人间的那一瞬间,万物都已经做好了复苏的准备……

初春_春天写景散文600字

春天的脚步已经悄悄来临,在春雨潇潇之中,春姑娘已经在万物苏醒之前撒下了一滴滴调皮的春雨,让万物有足够的水分发芽,生长,所以,不论是庄稼还是野草或者是人们,都非常欢迎春天的到来。

雨露斜斜地伏在小草上,懒洋洋地身着懒腰好像在说:“小草啊!小懒虫,快伸出头来,春天已经来啦,咱们快去迎接春姑娘吧。”小草们听了,一个个都探出头来,兴奋地说:“真的吗?真的吗?小露珠们,让我们快去准备一下。”它们一个个都穿上一件嫩绿嫩绿的外套,齐刷刷地站在一起,等候春姑娘。小花苗儿们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还看见小草们齐刷刷地站在一起,就奇怪地问:“唉,小草,小草,你们在干吗?”“我们正在排练怎样迎接春姑娘呢!”“春姑娘已将来了吗?那我们也快去准备准备,好让我们一起迎接她来。”这消息惊动了所有熟睡的花儿,她们得知春天将要来临时,也急急忙忙准备穿戴:五颜六色的飘香十里的花衣裳。这香味飘到了蜜蜂蝴蝶的鼻子里,痒得蜜蜂蝴蝶不得不飞来问花儿们:“漂亮的花小姐们,你们怎么这么早起床?你们看,冬天还没过呢!”只见小蝴蝶指着一株腊梅说。“不,春天已经来了。”腊梅说:“别看我没有花,我是在冬天开花的,到了春天,我的花才谢。所以,春天已经来了!”蜜蜂一听,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怪不得。我们偶尔在冬天醒来,看见你在开花,还以为看错了呢!”蝴蝶说:“听来没错,我们赶快通知柳树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春天就要来了,就各自准备:树木上生长出了一串又一串翠绿翠绿的叶子;小鸟在空中唧唧喳喳地欢叫着。

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动植物都已经起来,不再睡了,还给她一个惊喜呢!

初中初春写景散文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景抒情散文 教学方法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同学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展示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从而陶冶同学们爱美的心灵,锻炼其发现美的眼力。这单元有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诗人何其芳的《秋天》,这四篇文章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是四篇经典写景美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这样告诉自己的弟子子贡,一个做手工艺的工匠,要想把工作做好,做得完善到位,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因此教师想要上好此单元写景抒情散文的课,就应先要掌握教学的方法,才能把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做好。以下是笔者对本单元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理清文章思路

在学习和阅读写景抒情的散文时,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在每一篇的散文中,作者往往会着力描绘多幅图景,每幅图景如一条灵性的河流,将作者的情感贯穿始终。早在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提到关于文学构思和创作的论述。“神与物游”[1]作为创作主体的“神”作为创作主体的“物”相融合统一,是艺术构思活动的基本美学原则。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总是和客观物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单元的四篇散文都有十分清晰的思路,都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描绘四个季节的图景,如下图所示: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理清思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训练点,这是一项基本功。叶圣陶先生曾说:“我相信用这个办法读和写,练就这样一项基本功,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阅读首先要求达到真正的理解,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自觉地注意思路的开展是重要方法之一。”[2]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叶圣陶先生认为“甚解岂难至?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智赡德日新。文理亦畅晓,习焉术渐纯。”[3]他把“遵路”放在“潜心会本文”的第一位,可见,他认为理解课文首要从理清思路入手。《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阅读”部分的要求为“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与此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进一步提出“理清作者思路”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极有意义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进入了作者的思路,随着作者的思路走,遇到个别生字词不理解并不要紧,还是能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只要遵循着作者的思路,利用思路的连贯性,就可以解读文中难懂的词句。同时理清思路对于学生的背诵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这些美文是学生写作的借鉴,很多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背诵下来。而理清文章的思路犹如透视,中间的条理脉络一清二楚,这样文章就了然于胸,将其背诵下来就不在话下。然而如果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不清晰,自然背诵起来有时会“卡壳”,会一时想不起来。理清文章思路,大大有利于文章的背诵,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品味优美语言

在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和教学中,文学欣赏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新课标中对于阅读的要求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同时中考阅读要求为:1.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鉴赏文学作品所运用的写作特点、表现手法;3.感受评价作品的形象或主题;4.能从作品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掌握以下品味精美语言的方法:

首先要确定角度。这些角度包括:语言表达方面的句式、用词、修辞、词语的搭配等;表现手法方面的先抑后扬、寓情于景、侧面烘托、动静结合等;还有文章主题等方面。

其次分析作用。这些作用有一般作用,比如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是:比喻的一般作用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具体。如《春》中描写春雨润春图: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运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春雨细、密、润的特点,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给读者看。拟人,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情意,增强感染力。如春花闹春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赋予了桃、杏、梨争奇斗艳的动人的情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一个“闹”的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如文章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读来句式整齐,有节奏感,琅琅上口。还有对比,突出强调;对偶,句式整齐,具有音乐美等等。句式的一般作用是:长句,语势连绵起伏;短句,活泼轻快、铿锵有力;整句,整齐而朗朗上口;散句,错落有致,灵动多姿。词语的一般作用是:动词,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叠词,使节奏舒缓,具有音韵之美;褒义词和贬义词,表达了鲜明的爱憎;四字词语,整齐而具有强烈的气势,如此等等。

最后在掌握一般作用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如何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语句在形象的刻画、意境的营造和主题的表现上的具体作用。

1.品味语言的准确、严密

答题格式: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解释这个词语的本义),它表明了……(结合语境分析它的具体作用),体现了用词的准确与严密。

如《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钻”这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时的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破土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情。“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叠词上,突出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让人感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endprint

2.品味朴素语言的表现力

答题格式:“xx”词表明……(解释词语本身的意义),表现了……(结合语境具体作答)。

如《济南的冬天》: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协调,有一字传神之效。

如《夏感》:“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有动作,有形象,还有节奏感;“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而夏呢,总是在苦涩的汗水里”,非常简朴,又形象生动。

3.品味精美语言的表达效果

精美语言指运用灵活多样的修辞方法、丰富多彩的句式或者不同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如《秋天》中“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发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露珠“满披”写出清晨时间之早,同时体现一种景观美。“飘”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其中“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这里运用倒装句;体现了渔民悠闲的心情。

三、朗读把握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十分关注,对于各个学段都有其不同要求,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对七至九年级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其实学生念单字、词语情况还不错,但读句子的能力却不十分理想。首先,从节奏、停顿来说,停顿前的一个字的声调大部分同学处理不当。比如:“春天的脚步近了”,正常的节奏是×× × ×× ××,可学生们总爱读成× ×× ×× ××,而且“步”的调值应是51,一般学生常会读成54或541,听起来总是比较别扭。其次,很多学生重音处理不当。他们喜欢用较为夸张的音调来读句子的重音,特别是五言诗中的第三个字,他们常常用重音来朗读,使诗歌朗读听起来不够流畅,同时影响诗人的情感表达。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句中的“青”“绿”,他们都爱用拖长的声音来读。此外,文言文中的一些虚词也常被都成重音,如:“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中的“其”“之”,往往被读成重音。针对这些朗读上的问题,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需要找出朗读教学中的共性,引导学生找出朗读中错误,并能够举一反三,把握朗读中的情感。与此同时,能够不断地训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语文的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正确的朗读是其领略课文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就是对课文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在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课文朗读的指导,读出情感,读出韵律,读出意境。如《春》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指导学生用期盼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盼。第二段:“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朗润”“长”“红”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作者一样沉浸在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中。

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曾说:“运用声音朗读文章是两个合拢,一是说的语言和写的语言的合拢,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朗读者思想感情的合拢。”可见朗读必须掌握情感,要在领悟原作者的感情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感情,传达出来新的情感。如果说优美动听的朗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加上恰当的情感发挥则更能给人心灵上的震撼,这或许是朗读的艺术魁力所在。“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的再创造。朗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朗读感情培养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3]可见朗读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朗读训练,采取有效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朗读感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摘抄积累材料

关于语文的摘抄积累。郭沫若先生曾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游刃有余,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积累呢?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老师认为摘抄是语文课外学习的一项任务,其实何必舍近求远,课内这些文章都是经过国学大师们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文章,特别是这些写景抒情的散文,更是摘抄积累的经典之作。所以摘抄积累首先可以从课内开始,一方面能够熟悉内容,激发学生摘抄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助手,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春》这篇经典美文,作者用词十分丰富。在整体感知时,我们可以边读边按作者所描写的不同景物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如描写春草的、春花的、春风的、春雨的等词。通过这样的积累,既初步感知了春的美景,又为进一步揣摩品味词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春》一文中两次出现描写春草色彩的词,“绿绿的”与“青得逼你的眼”,通过比较分析,就能体会到,词语“绿绿的”是描写刚出土的小草嫩绿非常讨人喜爱之态,而“青得逼你的眼”则强调了雨后小草绿得滋润、绿得鲜亮的特点。通过对课文相关内容的摘抄,有利于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同时在学习结束的阶段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四至六个相关的词语如春意盎然、烘托、繁花嫩叶、花枝招展等词语来写一段赞美春天的话。学生通过摘抄积累和仿写训练,既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写作能力。

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摘抄,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如荀子《劝学》所说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摘抄时,要在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进行。在内容、形式、时间、容量上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摘抄,可以读杂志、读书报;可边读边抄,也可以读后再抄;可以在校快速阅读摘录,也可以在家品味抄写。让摘抄积累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和需要,真正促进学生主动阅读积累。总之,指导学生进行摘抄,同时还要督促其坚持不懈的学习,使之逐步形成影响学生一生的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勤积累,在不断地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注释:

[1]刘勰著,王利器校笺:《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人民教育,1962年,第6期。

初春五年级写景作文 篇3

初春五年级写景作文

初春,是万物苏醒的开始。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新的季节即将来临。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小草又从干枯的黄色变成了,清新宜人的新绿的色彩。因为初春的到来,在远处看大树变成了淡淡的绿色,说明树已经发芽了,特别是柳树,在远处看,长长的枝条上长满了碧绿的小绿芽,好像小姑娘随风飘动的小辫。是春天给了他生机,初春中最明显的是花朵,因为可以近进的看到,他干枯的花枝上有了很明显的碧绿的`小嫩叶。

3月5日——3月14日是桃花花蕾含苞欲放的时候。初春,冬眠的动物苏醒了,河边的蟾蜍在低低吟唱。古代语言;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大地苏醒,铁牛奔驰在田野上,来年有个好收成。初春,是个美丽的季节!!

初春的早晨写景作文200字 篇4

早晨,我和爸爸去踏青,一出门,迎面吹来一阵春风,但是又不是那么刺骨,我和爸爸吃好早餐,我们就到江滨公园去了,柳树虽然还没有长叶子,但是已经长出嫩嫩的芽儿了,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偷偷的冒出来,田野里的花已经开花了,树上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着,河里的小鱼欢蹦乱跳的游来游去,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柔和的光来,几位老奶奶在练太极剑,瞧,那阿姨手上提着一个大蓝子,里面有绿油油的青菜,有红扑扑的西红柿,还有新鲜的鸡蛋,让我们嘴馋。

初春的早晨真美啊!

初春的早晨写景作文200字 篇5

黎明时分,雾气渐渐散去,天空和大地又变得友好起来。嘿,你为什么没看见太阳?他一定还在睡懒觉,不会来上班了。而他的女儿云姑娘,已经出来散步了,把身体弄得花白。

看着电线和大叔,脸上挂着喜悦的泪水。我把手伸出窗外,啊,小雨滴轻轻地落在我的手上,像牛毛,像花针。我高兴得跳啊跳。“这是春雨,这是春雨……”

我和妈妈打着伞来到公园。柳树似乎在跳舞,柔软的柳枝在风中漂浮,仿佛欢迎我们探索春天。桃树长出绿叶,开出艳丽的红花,像一群微笑的少女。我看着,完全沉入这醉人的春天。突然一阵噪音把我从着迷中拉了出来。原来是有小朋友在种小松树,胸前飘着的红领巾好亮。我和妈妈冲上前去帮忙,拉直,种地。那棵小松树幸福地依偎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舞动的枝条仿佛在告诉我们,她是多么的甜美。

把握写景状物散文情感脉搏八法 篇6

一、知人论世

文学作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作家心灵的产物。写景状物散文也不例外,它们也往往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和作家主观的印记。所以,我们在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情感时,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性格、气质以及文学主张等有所了解。这一方面可以消除时代隔阂: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囚绿记》这三篇文章,都创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的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知识分子也深受其苦,他们中很多人或是陷入了迷茫彷徨,或是疲于奔命,或是奋起反抗。朱自清就因此钻进了古典文学的象牙塔里;郁达夫则是千里辗转、颠沛流离;陆蠡则以笔作“投枪”泄愤。尤其是郁达夫,正是那样的时代使他饱尝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之苦,饱受人生之烦愁与哀痛,才会在清、静的故都之秋中读出了悲凉。而且这种“悲凉”已不单单是赏景时的心态,更是他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当然,在品味这一类文本时,应该更多地从文本自身出发去体味感情,不宜作过多政治化倾向的解读。

另一方面这也是对“文如其人”主张的运用:如朱自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他在《荷塘月色》中所表现的情感特点就是淡淡的忧愁伴随着淡淡的喜悦的:因处忧愁而向往喜悦,但喜悦又受忧愁的牵掣。这既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也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体现。所以他的忧愁和喜悦都是“淡淡的”。至于郁达夫,他在三十年代提倡静的文学,所以他在这一时期写的以《故都的秋》为代表的作品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他所选取的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清”、“静”、“悲凉”的景物,既是这些景物本身固有的特点,也和他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以及他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密不可分。郁达夫有着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委婉深沉。由此看来,对于作者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负面”情感的理解,只有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

二、分析写景

有人说,高明的散文家都是丹青高手。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对写景状物散文尤其适用。在优秀的写景状物散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总能实现完美的交融与统一。作者笔下之景,既是客观之物,又是主观之品,“我”的份量是很重的。这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因“心里颇不宁静”而“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说明作者是想摆脱忧郁而欣然前往荷塘的,为全文定下了忧愁与喜悦交错相伴的抒情基调。所以尽管朱自清笔下的“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但他又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景是为情而设的。故都之秋,也一方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另一方面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文中飘零的槐叶和哀鸣的秋虫都是郁达夫孤独、落寞心境的反映。而《囚绿记》中那位被幽囚的“绿友”之“固执”反抗,正是作者隐藏心底的呐喊。作者从一株青藤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慨叹,又很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展开想象

阅读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的。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善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联想与想象,力求身临其境,并以此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如《荷塘月色》中,作者一个人走在小煤屑路上,感觉那一片天地好像是他的,并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种独处的喜悦之情只有通过角色换位的想象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得到;而从只属于蝉与蛙的热闹中,通过想象,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作者的失落之情。而对于《故都的秋》中“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和“潭柘寺的钟声”这一组蕴含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的景物,因为作者并没有作具体描写,我们只能借助想象去感受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限向往之情了。

四、理顺思路

写景状物散文多是以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为描绘对象的。景物描写或集中,或分散,而作者的情感也会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理顺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来分析文章的结构,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作者既有一条以游踪为明线的写作思路,也有一条以情感为暗线的写作思路,同时全文又是围绕“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来展开的。正是因为“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也正是因为“不宁静”,才要去寻找宁静,并在“另一个世界里”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又从宁静走出来。再如《囚绿记》,作者寻绿、继而观绿、继而囚绿、继而释绿、最后怀绿,这都和他对绿的喜爱之情是分不开的。总之,只有理顺作品的行文思路,我们才能以此为纲,梳理文章繁多的材料,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

五、品味语言

语言既是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因此,我们阅读散文,要善于通过品味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来领悟作者的情感。如《荷塘月色》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就成了作者传情达意的使者:“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不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么?另外,大量叠词的使用也透露出作者对眼前“无边的荷香月色”的喜悦之情。在《故都的秋》中,“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六、厘清手法

散文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在读这类散文时,要通过分析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手法,将嗅觉形象和听觉形象以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沟通起来,作者沉浸在美景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都的秋》通过排比和对比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囚绿记》则运用了拟人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的反抗之情。这几篇文章尽管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含蓄,有的直接,但都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七、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前提是要弄清文本的字面意思,再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对于写景状物散文更是如此,这类文章往往语言优美、音韵和谐,特别适合诵读。诵读时,既可以全篇诵读,也可以择段诵读,最好能把自己的情感调整到最饱满的状态,同时专注于查寻作者的感情基调、感情线索和感情变化等要素,把这些文章当作“情文”来读,诵读时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诵读者自己在抒发情感一样,以求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促情”的效果。

八、亲身体验

写景状物散文情感的载体是语言,而情感的外壳应是景物。所以,为了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在时间、地域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实地考察、感受的方式去体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如要是能在秋天到北京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地理风物,肯定能帮助我们加深对《故都的秋》的理解。一句话,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才能更加贴近作者的心灵。

当然,由于每篇写景状物散文都有其独特之处,对其情感的把握也要因文而异,具体文章具体分析。

初中写景散文 篇7

打开窗户静观春雨,她就象那思凡的仙女,匆匆地、多情地、摇曳着旋舞翩翩来到人间,似乎对凡人思绵绵,情切切,卿卿我我,渐入佳境……。

躺在床上聆听春雨,她似乎在对人们不停地诉说着什么,又似乎在歌唱着,又好象是一边诉说,一边歌唱,还好象什么都不是,淅沥沥,淅沥沥……。正是这似懂非懂的华美乐章给正在听雨的我带来了无限乐趣。

走在路上感受春雨,她如同风情万种的情人,在你身边飘荡不已,凉飕飕的雨点冷不丁的拍打在脸上、身上,感怀却在心里,节奏时而明快、时而舒缓,多么浪漫、多么惬意,尽情沐浴在春雨里,令人感慨万千,令人心旷神怡。

春雨的降临,使久旱的田野万物复苏,张开甜美的笑脸,参天大树张开粗壮的手臂,热情的拥抱春雨;刚刚破土的嫩芽,张开甜甜的小嘴,尽情地热吻着春雨,大自然的万千生物欣然地接受着春雨甜欣的沐浴、滋润,多情的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无限生机,百姓的脸上露出了“久旱逢甘露”般的笑意,情不自禁,喃喃自语:“这雨下的正是时候,好雨啊!”此刻的我不免接上了诗圣杜甫《春夜喜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仿佛当年诗圣的感受与我此时的心情是那么的默契。

适时的春雨,奉献于人类,滋润了万物,渗入了大地,却牺牲了自己,这博大的胸怀,穷尽多少诗人的咏叹;这高尚的品质,耗尽多少画家的彩笔。

水墨江南初中写景散文 篇8

置身于江南的亭台水榭,倘徉在小桥流水,垂条烟柳曳痕,走过一树一树的花开,桂花香了鼻尖,仿若薄雾轻拢纱,氤氲成一幅素雅的丹青水墨画,似风若沙,飘入空灵澄澈的梦境。睡莲呢喃,微雨湿了窗棂。曾几何时,文人墨客一袭长袖青衫,在幽径徘徊,提笔描写着风雅,着墨记载着年华。就如戴望舒《雨巷》所写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走在小巷,围墙不高,上有苔痕斑驳,墙里人家后院,修竹森森,小径曲折回环,巷陌深深,亦加幽静,泼墨处,恰如唐人常建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夜凉如水,月尽清寒。风将水的容颜刻画,雨落凝香,丝丝扣入心扉。幽雅迷离的江南,定格了多少留恋的目光;含蕾婉转的江南,倾泻了多少画屏般的深情古意?

江南的美,是朦胧而古朴的,是树下悠然的下棋,是花间醉然品酒,是庭中淡然品茶。绿水萦绕着白墙,红花洒落于青瓦,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夕阳中浅吟低唱。乘一叶扁舟撑一支蒿,穿行在青山绿水中,两岸是历经风浪的班驳和亘古柔情的飘零,一泓清水所承载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是谁,在绿荷苑中题词诉怀,又是谁在亭内研磨斟茶?临水画溪,一梦千寻。庭院深深深几许,花颜凋零,然,暗香盈袖。相遇江南,一曲琴音一阕词,山水一程,风雪又一更,几笔浮云梦,余霞沾染几抹乌墨。

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鉴赏写景散文 篇9

【关键词】写景散文鉴赏;解读题目;理清脉络;鉴赏意境;品味语言;朗读背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散文的阅读对学生大有裨益,可以让学生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可以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生应该学习鉴赏散文的有关知识和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的不同艺术特性,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散文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是语文学习中的难点。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鉴赏散文,还要授人以渔,教给他们阅读鉴赏散文的技巧,让他们终生受益。在教学写景散文时,我教给了学生一些鉴赏技巧,现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一、解读文章题目,初步了解描写对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题目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是灵魂所在。把握好这篇文章的题目对鉴赏这篇文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因此它的题目也大多点明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我们在了解写作对象的同时还要对标题中的一些字词加以揣摩、玩味。比如《荷塘月色》,作者就点明了这是夏季晚上荷塘及月色的特点,因此鉴赏这篇文章就应该从荷塘和月色两方面入手;《祖国山川颂》,顾名思义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鉴赏时就要从了解祖国美景及感受热爱祖国情感入手;《我的空中楼阁》则不仅告诉了我们这篇文章要写的对象是“我的楼阁”,还要揣摩玩味为什么是“空中楼阁”,了解了它的一语双关,就能明白本文描写对象的特点,还能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散文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但作者用什么线索把这些较散的景物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这就是学生学习鉴赏写景散文要掌握的一个方法技巧了。在这点上我让学生们比较了几篇写景的散文,发现了一个规律,写景散文通常是以空间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顺序的变换,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如《荷塘月色》,就用作者的行踪作为线索。作者从自己家门出发,沿着小煤屑路来到荷塘,赏完景色又回到自己家门,这是移步换景;来到荷塘之后作者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又写荷塘四周的景色,观察角度有平视、仰视,有远处的景色,也有近处的景色,作者用行踪把这些景物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又如《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把小屋作为一个中心点,围绕小屋运用定点换景,定景换点,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小屋。先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接着写了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始终以小屋为中心,一切都是为衬托突出小屋服务。

通过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对文章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三、调动想象的翅膀,走进作品的意境

写景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怎么表达出来?通过景物描写和抒情传达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中的景物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一个个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景物就是意象,将一个个意象组合而形成的一幅美的图画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意境。如果前边的理清文章脉络我们是找到了一篇写景散文的骨架,那么我们现在鉴赏意境则是在寻找写景散文的灵魂。写景散文的灵魂在哪里,在饱含作者情感的意象里,在作者用一个个意象构成的整体画面意境里。怎样让学生鉴赏意境呢,以《我的空中楼阁》中一段文字为例说明: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我们可以先找到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活泼,整齐,姿态翩然,轻灵而自由。我们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内心是愉悦的,是自由的,是轻松的。接着我们调动自己想象的翅膀,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把这些美丽的意象在自己头脑中组成一幅画面:满目青翠的山中,一幢蓝墙白窗的小屋像鸟一样,蝶一样,轻灵而自由地休憩在绿树枝头,就真的像是一座空中楼阁。体会自己置身于这个优美画面中的感觉,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自由、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真情

散文语言极富作者的深情。有的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有的娓娓而谈,情真意切。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品味语言,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内容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朗读贯穿始终,提升思想境界

散文教学中一定不能忽视朗读的作用,我们一定要让琅琅书声伴随着我们整个的散文教学。只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甚至背诵课文,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才能真正领会文章语言的精妙;才能感受意境的优美;才能深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引起学生和作者思想的共鸣;才能激发他们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情感。只有朗读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才能提升审美的境界,得到美的享受,也才能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表达情感。

初中写景散文欣赏:忙碌的秋 篇10

秋天的早上显得嘈杂纷乱,人们大都是被声响弄醒,随后不情愿地离开床铺;这就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切从不情愿中情愿、从静止中行动,人们在行动中慢慢协调起来,思维也开始按部就班地运转起来,在晨起的过程中,太阳也已升高起来,其实我们的所有行动,相对大自然而言,丝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而我们却不自觉地背负着这些沉重,向着不知何时能轻松的日子迈进。阴沉地天气盘起丝丝的寒意,我们的呼吸也变得悠长畅快,车马扬起的.灰尘连同炊烟侵蚀着清新的空气,一种静止湿气就这样被轻易破坏了。

秋天的早晚开始阴冷起来,人们不得不穿起厚厚的外套,而白天又是异常的炎热,使我们在这个温差较大的季节里,去体验收获的忙碌和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夜空是高远灿烂的,星河亮丽,让我们重温着儿时的梦想。向往星空是儿时的专利,我们成人以后便无遐关注过它,是我们失去童真,还是失去想象,还是真的被生活蒙住了双眼,我无法找到真实的答案,只是觉得这个自然景观不再属于我。也许望一望星空,我们浮躁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我们会对自己有个短暂的回顾,对生命充满清透的觉悟,总之生活于自然,便要贴近自然、欣赏自然。

秋天是实现梦想的季节,一年的劳作,促成了累累的硕果,展现给劳动者无限的希冀,人们的内心盛满激情、盛满欢欣,把整个心思、精彩投入到这个圆梦的季节。秋天是美好的,无论瓜果蔬菜,无论庄稼作物,处处都散发着果实的香味,与其说我们热爱秋天的美景,不如说我们更爱这秋天的气息、秋天的成熟。

我们走进秋天,便有了成功的感觉:走进秋天,一年的辛劳此刻溜得无影无踪;走进秋天,绿色从你我身边闪过:走进秋天,秋风给你我降温;走进秋天,我们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伟大。

初春早晨散文 篇11

远处雾气中的高大的树木还是只有满树褐色的枝条,像一幅素雅、静寂的水墨画一样。可在那无数的错综交错的褐色枝条中,我却一眼就能辨出白杨树的身影,白杨树的枝条。现在白杨树的每一条枝条上都布满了饱满而强壮的苞芽,苞芽与枝条的颜色从远处看是一色的,可我知道那苞芽是由红褐色的薄薄的皮包着的,有的芽儿正微微地张开,透出一点儿嫩嫩的绿色。春天的颜色正在悄悄地孕育着、生长着。我能看见远处的白杨树上的鸟儿,它们正站在褐色的枝条上,新奇地看着可爱的苞芽,看着树的变化。远处的我却在担心,鸟儿别将白杨树嫩嫩的绿色当成了果子啄掉了。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的,鸟儿应该比我们更了解树,因为树是它们的家,是它们的朋友。不久当我们走在户外,无意中一抬头,高高的白杨树已经成了一棵淡绿色的树,你会惊叹春天来得真快,一夜间就到了我们的身边,其实春天早就来了,那绿色早就悄悄地、新奇地在高高的树上看着你。

远处路边的垂柳安静地站着,满树柔软的灰褐色的枝条像秀发一样垂着,随着微微的春风轻轻地飘动。我却能看见那飘渺的绿色,像淡淡的绿雾,在今日淡淡的白雾中,我能感觉到绿雾在柳树的枝条间飘荡着,一棵棵柳树是那样的美丽,乳白色、淡绿色的雾轻轻地飘在它们柔软的枝条上,这是一幅美丽的水粉画,多想将它留下来,可又有哪个画家能画出来,我们又怎样才能拍下它的美?只有静静地看着它,将这美留在我的心里。

远处曾经黄黄的草地,今日已经开始泛绿了,那绿色的小草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已经悄悄地探出了头,草地变成了黄绿色,显出了浓浓的生机。也许过几日,我们会发现草地变成了绿色的,黄黄的草会在一夜间消失,春天的脚步总是那样的轻快,一夜间草地换上了漂亮的绿色的外衣。

路边的修剪整齐的冬青树,那往日曾经显得饱经风霜,有点儿憔悴的绿色,现在也变得润起来了,好似春姑娘刚刚给它抹摸过绿色的粉脂,显得那么美。一只黑色的小狗面对冬青站着,嘴巴碰着冬青树的绿叶,也许它正跟冬青说着话;也许它正用嘴巴尝着冬青树嫩嫩的新叶的光滑和柔嫩。

一棵棵褐色的树下,有着一点点、一小片一小片的翠绿色,那是刚刚出土的绿色的小草,它们三五成群地挤在一起,享受着日月的光泽,生长着。几天后那绿色的小草就会开出白色、粉色、蓝色……各色的小花,它们也在享受着春天的明媚的阳光,绽放出自己最美丽的花朵。

路边的小花园里,有几株灌木,枝条柔软地垂着,有点儿深黄绿色,我看着它的黄绿色的枝条,尽力想着几天前它的颜色,可却怎么也会想不出来。这几日,它的褐色的枝条渐渐地变成了今天的可爱的黄绿色,也许它的枝条本来就是黄绿色的,只是我每次经过时没有在意。

高大松树的枝条连成稍有起伏的绿毯,起伏的地方是下面的松树的枝条。冬日里显得粗造的绿毯,现在那绿色显得有点儿润了,绿毯显得更柔软了。

我们在各忙各的,车在路上奔驰;小鸟在空中、树上、田野里忙碌着;冬日里曾经那么安静的树木、小草,现在也和我们一样的忙碌着。我能看见树上褐色的枝条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褐色的小点儿, 那是无数绿色的生命正要诞生,每一棵树都在积极地做着准备,迎接新的生命。

初春情思抒情散文 篇12

冬寒还没有完全退去,初春便到了。空气中到处氤氲着生命的激情,暖暖的阳光洒在柳枝上,孵出一串串鹅黄色的梦。暖阳初升,天空碧蓝,点点清新的鲜绿中正孕育着全新的希望,周而复始的春耕播种开始了又一年的轮回。

初春,虽代表着柔风与暖阳,却艰难地行走于冰雪料峭的寒冬的脊背上,印证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千古诗句。在严寒的冬季,我们都盼望着春的到来,盼望着叶上枝头花开叶间的融融春意。已是春天,大地渐渐接受阳光的温存。从这开始,大地上的一切生命开始攒动,一切声音开始清脆。我知道,小草此刻正从泥土里展开绿色的耳朵,聆听春天的脚步;我知道,池塘边婀娜多姿的柳树,面对身下的明镜,抚弄着发辫,正着手编织一个个绿色的梦想;我知道,过不了多久,那些埋在泥土里蜇伏了一冬的.生命都将破土而出,眼前满目枯黄的野草定会变成一片生机盎然。那一朵朵含羞的花苞,仿佛一瞬间充盈了枝头,敲响春季最初的萌动;那一簇簇崭新的枝芽,好像一串串跳动着的音符,奏响了生机勃勃的乐章。

初春,旖旎蹒跚在山岗上。高山流云,云卷云舒,空旷辽远,莺歌深邃,鸟雀飞舞,一派醉眼。无人的旷野里,放眼望去,暖日当暄,坚冰消融,软翠见角,碧水淙淙,丝丝暖春的气息已隐隐浮动。更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漫无目的地飞行,很久没有看到过的喜鹊竟然也蹲在江边的枝头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也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田间,农民为麦苗而忙碌着,稻草人守望又一年的心愫,种庄稼的老汉每天看着日出日落,感叹迟暮之中,喝下岁月的小酒。

初春的早晨优美散文 篇13

昨天的雪,飞扬了一个下午,它容不得人们视觉的品味,落地面就溶化了。它融化的速度,不亚于日月的轮回,容不得他人过多遐想,就不见雪的踪迹。雪化成了水,却不曾结成冰霜,这是地表温度送给雪的温暖。雪是天与地之间这般默契“传情”的纽带,它不带一丝丝体温,降落到这一个村落,就这样被大地拥抱。我是怎么踩着雪水渲染的街道回来,怎么弄脏了鞋子、裤管,仿佛早晨醒来,皆然不知晓了。

虽是早晨,不闻鸟叫,是雪的到来,惊退了鸟的歌唱吗?

狗的吠声,起起伏伏,嘎然静止。忽而从屋子外面传来扫雪的声音。我缩头在被窝里,在想父亲,想父亲的一切过往。父亲啊,我的父亲,您年轻的时候,看到我,从来没有笑过。现在,您老了,脊背已经有点弯了,脸上却多了笑容。

这几天,这几个月,这两三年,我时常回来。我在家乡县城医院发展了药品业务,为的是可以常回来照顾父母亲。虽然我时常回来,可是我儿时的性情,依然没有改变,热爱和朋友在一起。我就像是一只流浪猫,时常不回家吃饭,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儿时的我,就是这样吃百家饭长大的。如今的妻子,时常说我脸皮厚,吃饭也不知道回家来。我想也是,儿时的习惯,一辈子也改不掉了。可是,父亲年轻时的习性,已经改变了。他过去的岁月里,从来不关心我是否吃饭,或者饥饿着肚皮,满世界乱跑,抑或是在哪里。现在不一样了,也许是父亲默认了我的成长,他看在眼里,暖在心底,每当吃饭的时候,他不管午时,或者晚上,总是能给我打一个电话,呼唤我回去,让我回家吃饭。变了,变了啊,生活中的一切都变了,我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父亲,他也有所改变了。他从一位沉默寡言的父亲,变得可以和我说几句话,虽然他话语不多,却总是含着衣食丰足的笑容,可以从细微之处关心我了。每当接到父亲催我回去吃饭的电话,虽然我不能按时回去,心里总是暖暖的,是一种期待了几十年的暖流在我内心涌动。

春天的早晨,如往日一样可爱,我想不到什么豪言壮语,就这样不紧不慢的活着,应对着岁月变迁的节奏。我倾听着父亲在院子里扫雪的声响,感悟着父亲过往的一切,悄然从舒适的被窝里钻出来,伸一个懒腰,穿衣起床,朝屋外走,却不小心碰到了瓶子,发出一声叮当的声响。瓶子,是我床头儿挂的吊瓶,这是村里的大夫给我输液的瓶子。昨天晚上,从朋友家里回来,感到头脑昏沉,拿出血压计测量,嘿!高压一八零,低压一一零,输液吧!我静静的躺在床上,实在不想惊扰父母亲了,是儿时一起长大的伙伴帮我喊来大夫治疗,是朋友倍伴着输液。这是昨夜的小插曲。当时朋友笑谈,伙计,你有病了,说一句心里话,我很想这样陪着你,因为这二十多年,我欠你的人情太多了,总是没有机会表示谢意。我面对重情义的朋友,笑一笑,想说的话,没有说出口,因疾病而保持了沉默。其实,我想对他说,我要好好的活着,好好的活下去。我若偏瘫在床,上有老下有小的,这生活怎么过啊!我病倒了,父母亲的福气要弱化了。我的两位兄弟,他们远在苏州谋生,生活依然艰辛,怎么能尽到做儿子的义务!唯独一个妹妹,远嫁他乡了,回来一次很不方便!

我深深明白,近十年的高血压疾病,都是读书和写作给我换来的。病情的复发和一次次的加重,出乎我的意外,我再也不能大意了。疾病和死亡,虽然无法逃避,但是我不想现在就视死如归,我要面对未竟的事业,我要对父母亲尽够我的孝心和义务,我要让父母亲颐养天年!

这一个春节的前夕,我是在医院度过的,父母亲不知道,我在外发病输液期间,是怎么放弃住院,是怎么拖着病体忙业务的。我是药商,药商除了赚钱,我总是以为,还要承担一种责任。我不送药,医院就会断货,断货了,很多住院病人就无药可用。为了送药,为了挣钱,为了治病救人,早晨驾车,在送药的路上,高血压病情加重了,那一时刻,我没有想到,120救护车,他们来的会那么快。他们是五分钟的速度赶到的。大夫给我量血压、服药、输液,过程紧凑。住院的过程,实在不想惊动家乡的父母亲,我什么也没有说。说了,我害怕父母亲心酸。

早晨的天气,满眼是雪的天地,有点寒冷。我需要休息,更需要锻炼。我深刻明白,想干的一切事情,需要一个好身体,没有好的身体,天地之间的一切,都会失去意义。我走到屋外,望着扫雪的父亲,没有说什么。父亲停下扫雪,关心地问我的病情。我说,没什么,已经好了。父亲的心情,似乎很沉重。说几句让我休息和按时吃药的话,又低头扫雪了。我望着院子里的积雪,望着父亲弯腰扫雪的背影,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儿,又不想说了。现在的我,却成了父亲年轻时的缩影。

这美丽可爱的早晨,因为有了雪的存在,仿佛蕴含着温馨的情调。我不是摄影家,却有了摄影家的情怀。

我折身回到屋子,拿起相机,走上楼顶。这一个早晨,有了雪,就有了我的兴致。我迫不及待地拍下眼前的村庄和房舍。雪中美丽的村景,就这样定格在我的相机里。之后,我下楼和父亲打一声招呼说,吃饭时不要打电话了,我想到外面走一走。父亲再次停下扫雪,温和地笑着说:“中,我不打电话了,天气很冷,你要早点回来吃饭。”

上一篇:那时,我是一片浪漫的叶子(一)-初三作文下一篇:磁窑镇2012年教育工作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