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2024-10-22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共8篇)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篇1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教研工作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直接针对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确定的,组织好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对于提高全园保教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是十分有益的。《纲要》中阐述的新教育理念为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和任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要求我们的教研组工作要不断的引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的目标努力。如果说,“教师是研究者,教室是研究室,幼儿园是研究中心。”那么,我们的教研组就是一个研究小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好地贯彻《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

通过思考和研究,结合我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教师队伍发展现况我们确定了“师幼共同成长”的教研宗旨,帮助教师自提高身素质,团队互相协作,共同发展。以下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理论学习与观摩研讨,提高教研的力度。

幼儿园教育“质量就是生命”。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却发现理论与实践脱节。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我们以教研小组为活动载体,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教育》等文章理论,明确目标。通过听、看专家报告、姐妹园的介绍,逐渐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服务观,新观点的认识,我们把它转化为教育行为,并加以分析、提炼、概括,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逐渐构建出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

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没有提高,关键要看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教研组经常开展教师间的观摩活动。

1、听与看相结合。本学期,我们根据市教研室的工作目标,重点研究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为使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好游戏活动,我们首先是针对难点和共性问题,让老师学习有关如何组织好游戏活动的理论,进而让老师们互相当“剖析者”互相观摩。在看的过程中,让老师们结合理论评析,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原先被动的理论学习变为主动吸纳理解。在一次观摩活动后,我们围绕着“角色游戏中教师的适宜性指导有哪些”展开讨论。先是各自分散去找有关资料,然后再集中一起,由教研组长主持会议,大家互相将找来的理论彼此分享、学习、交流、讨论,再由各班自已确定观摩时间,轮流展示。活动结束就“角色游戏中教

师的适宜性指导有哪些”这块相互点评。这样一来,大家在观察指导角色游戏这方面就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了。

2、听与行相结合。教研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因此,这就需要深入实践。每次在学习理论之后,我们总是积极的开展实践。在聆听了专家老师关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几个原则》的讲座后,我们各个年龄段的教研组也积极把专家老师的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过程中。原来幼儿园班级的主题环境创设以墙面布置为主,几乎都是孩子的一些美术手工作品。而现在各班也越来越重视区角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相结合了。通过我们教研组内各班互相观摩、学习,还有与其他年龄段教研组的观摩、交流,老师们对于环境创设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创设环境的一些经验与策略,这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3、思与改相结合。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以使其能更好地运用教育方法、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所以学会反思是至关重要的。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我们提倡教师们能结合实际适时的进行反思教学,并能将自己的反思形成书面材料,在教研活动上交流。如:在师德培训后,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新纲要、新课程的培训后,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书面材料,然后集中交流、讨论等。针对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我们尤为重视培养其反思能力。每次新教师开完课,都让其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然后由其指导老师先针对她的反思进行补充,再由其他老师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要求新教师每周对其一个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以提高新教师的反思能力。同时,鼓励支持教师们把反思中好的做法、想法、先进的理念罗列出来,写成论文或案例。通过这样的反思活动,使教师能总结长处,发现不足,有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调整教研组长的角色,提高教师积极性

以往我们教研活动都是由教研组长来主持,活动一般分为以下环节:提出问题、组织学习、研究讨论、布置任务,在教师们的眼中教研组长的角色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组织者、管理者、评价者,这样的关系使得教师不敢真正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使教研活动成为只有教研组长一个人唱独角戏。

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样的道理,教研组长要做教师的支持者和服务者,才能为教师创造一个创新与成长的发展平台。在工作中发现教师有了新的想法真诚地给与支持鼓励,发现教

师工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赞许,与教师们在共同教研中,分享交流的喜悦与乐趣。教研组长还要与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于是我抱着与教师们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心态,虚心地向她们请教,学习她们身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再用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帮助她们分析、归纳,总结出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通过改变自身的角色我感觉自己的心与教师贴得近了。这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关系,使教师变得敢说了、爱说了,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产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研组内进行实用性强的说课、评课。

说课、评课是教研中常用的形式。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评课中非常注重教师自己的“想法”,在评课之前先给上课教师自评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本班幼儿情况、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方法的选择原由等,然后针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不足。有了对上课老师想法的了解,我们发现了有许多教师身上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及时地在大家面前给与表扬肯定,然后再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对其不足进行集体分析。

教研组是幼儿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平台,更是教师展示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的互动平台。几年来的研究实践使我们年级组的教研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道路,教研组长的组织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在活动中得锻炼,保教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当然我们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多样化的教研模式,切实提高教研质量,促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篇2

1. 把幼儿带到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去,让幼儿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充分感知大自然。

大自然是孩子们智慧的永恒源泉。它的知识如此丰富,它如此具体地将世界的万事万物展现在幼儿面前,它鲜艳的色彩,娇美的姿态,动人的音响,以至于神奇的变化,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促使他们去看、摸、闻、听,甚至品尝,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大自然中,幼儿认识了自然,认识了花草树木、阳光空气、风霜雨露,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自然界各种景象的变化,各种活动的举行无不吸引着幼儿,幼儿的好奇心,在这些地方得到了最大满足,从而促使他们讲话。教师也可以向幼儿提出类似的问题:“春天到了,天气怎么样啊?地里的麦苗怎样了?”“你怎么分辨出什么样的是麦苗,什么样的是草?”给幼儿提供较多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使他们在自然界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既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因语言表达而加深。大自然广阔原野的山川美景,也是对幼儿进行美育、德育的内容。大自然是美的世界,它的美是丰富多彩的,真实直观的,最容易为幼儿所认识,引起幼儿的美感,使幼儿更愿意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感受、体验。在大自然中,幼儿在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获得多方面的知识,陶冶情操。

2. 开发早期智力是指导幼儿绘画的首要目的。

日本的一位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成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比如画一幅画,从开始到完成,整个过程同画画人的眼睛、大脑、心灵、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是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想象力,画画的孩子敢于大胆地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完满地表达出来,这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表现。其次,画好一幅画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认识色彩的能力,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需要耐心、恒心,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一切是早期智力开发所要达到的目的。早期智力开发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个性品质,比如骄傲、虚荣、粗心、自主能力差、半途而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总是口头教训孩子应该如何,其效果是比较差的。要想使孩子的非智力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就必须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会到某种适当的活动中。从这一点讲,绘画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活动。一个孩子当他从随意地画画和制作过渡到能比较客观地去表现的时候,当他从要大人指点过渡到敢于自己大胆创作的时候,他的自主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当他们能做到自己比较有条理地去收拾用具的时候,他们的独立性也就增强了。让孩子敢于大胆地去画,让孩子更加细心去画,让孩子画画时有始有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画中的问题。

3. 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对活动的要求指向不明,难以真正提升幼儿的兴趣。

如,大班数学认识“时钟”,老师出示用包装纸包着的时钟:“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礼物,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于是,幼儿绞尽脑汁拼命地猜想:图书、蛋糕、好玩的玩具、天线宝宝、礼物……可是,当老师打开礼物揭开谜底,随着一声长叹:“唉……”刚才津津乐道的孩子一下全没精打采了。

像这样的“猜一猜”,大家并不陌生。初看,老师的意图好像是引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铺垫,但是幼儿的这种好奇心会随着“神秘”东西的出现而很快消失。像这样毫无头绪、不着边际的无需动脑的猜测,不仅不能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反而是隐性浪费时间。

又如:大班“复习几何图形”教学活动,老师设计了“变魔术”这一操作活动,即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变各种图形。操作前,老师说:“下面请小朋友当魔术师,用这张纸变图形,看哪个小朋友变得又多又好。请小朋友拿起剪刀,开始变。”不一会儿,每个幼儿都剪出了好多图形。当老师请幼儿说说都“变”了哪些图形时,幼儿说得最多的是三角形,其次是梯形,正方形很少,长方形没有一个,而说不出名的碎片却占了相当一部分。

4. 从“题目为什么这样编”展开,让幼儿充分表达相关生活经验。

幼儿的数学学习依赖于具体的生活情境,幼儿编出的每一道数学题都是和其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为此,教师在请幼儿介绍所编的题目时,一定要给幼儿表述“题目为什么这样编”的机会。如有一个幼儿说他编的题目是“10-5=5”,就是用10元钱的交通卡乘了票价5元的地铁还剩下5元钱的事例说明。题目得到其他幼儿的认可后,教师请他说说为什么会想到乘地铁?

谈实验小学教研工作点滴做法 篇3

关键词:规范精细策略落实

太谷实验小学是山西省首批示范小学,近几年来,我校结合新课程改革坚持“四手抓”,倡导“五个一”活动,实施六项策略,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规范各种教研制度,使教研工作走向常规化

近年来,学校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制度。例如我们制定了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子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等一系列的制度。制度引航,让教师们明确方向,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另外,我们还制订了各种常规工作计划,明确规定:每周进行两次教研活动,每周师徒各听一节课。通过这些工作,使教研工作走向常规化。

二、精细每一环节,使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教研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要求真务实,使每项工作做实做细,不能空而虚,为此我校制订了许多措施,力求将各项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坚持“四手抓”

(1)一个意识—课改意识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校开展教师思想交流会,让每位教师真正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了强烈的课改意识,思想转变了,工作就有了思路。

(2)一个推动—行政推动

为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将课改落在实处,由校长牵头进行推门听课,通过行政手段来推动课改。出台了关于教师讲解时间的文件,即每节课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学校领导每天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人的推门听课,发现问题一起研究解决。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一个中心—集体备课

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校成立了新课程实验集体备课组,以年级以学科为单位,集体备课组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定内容,每周活动两次,每次由专人负责。承担研讨课的教师,力求在教学中找到新课改与教学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通过研讨,教师们不仅分享着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分享”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又成了老师们课题研究选题时的焦点。

(4)一个带动—课题研究

抓好课题实验,以课题带动科研,打造一大批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是我校的一大教研工作。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课题研究工作。继省课题了山西省的《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结题后,我校又参加《高效课堂与小组评价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初步估计将在2017年完成并结题,课题研究极大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收到很好的教学成效。

2.落实五个倡导

(1)倡导求真务实,落实教学常规工作

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务实的延伸。在求真务实中,创新是我们基本的工作思路之一。如何让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根据新课改的需要重新制订了教学常规,对教学基本功、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学生的评价等各方面作了全新的阐释和规定,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点和依据。真正将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2)倡导“五个一”活动,提高“五个一”能力,落实教研常规工作

为确保教研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作了一系列量化的规定。“五个一活动”即: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每周一篇教学随笔,每月一次教学记载,每学期一份经验总结,每学期上一节研讨课。“五个一水平”即:一手规范美观的粉笔字,一手简单的简笔画,一个扎实的业务功底,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3)倡导常学常新,加强师资培训

为了让学生与时代同行,紧跟时代的发展,学校倡导大家不断学习,加强了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有全员培训、名师培训和个人的自我培训。

开学初,由校教研室组织进行各年级的教材培训,每个年级分学科进行一次本学期的教材培训,让带课教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总体的了解,对一些疑难问题,有一个把握尺度的定位。学期中我校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级别的各项培训,学习一些宝贵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经常请省市的一些专家和优秀教师作讲座和观摩课,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活动也很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倡导比较式教研,探讨同题异构

我校的“比较式教研”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校本研训为支撑,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其基本特征是:三同、三研、三整合。三同就是同学科,同年级,同课题;三研就是研究课标与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如何改进与提高;三整合就是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学科资源的相互整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

(5)倡导自主探究,控制教师讲解

我校教研室针对调研时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明确规定了每堂课的师生所用时间。即每节课教师的讲解要少于10分钟,学生的活动要多于30分钟,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学校领导每天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人的推门听课,发现问题一起研究解决。这样真正地把学生放在主人的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3.实施“六项”策略,将教研工作精细化

(1)制定总体思路,使教学有章可循

近两年来,我校教研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推广“县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凸显教研工作的“研讨、引领、指导、管理”的职能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此,我们出台了六字教学模式。即:自主—交流—反馈。

(2)通过行政手段,利用推门听课,大面积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大面积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加快研究的步伐,我校由校长牵头,通过行政手段来加快改革的步伐。首先我们在全校开了一个动员会,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让出来,让学生主动探究。针对推门听课发现的问题,领导及时开研讨会,然后校长出台了关于教师讲解时间的文件,即每节课教师的讲解要少于10分钟,学生的活动要多于30分钟,通过行政手段推进。学校领导每天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人的推门听课,发现问题一起研究解决。

(3)进行比较式教研,开展课例研究活动

我校的“比较式教研”的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校本研训为支撑,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引,以课例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其基本特征是:三同、三研、三整合。三同就是同学科,同年级,同课题;三研就是研究课标与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研究如何改进与提高;三整合就是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学科资源的相互整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

通过比较式讲课,教师们将自己的课与本年级的课对比,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既促进了相互交流又加深了对知识的把握。

(4)将教学研究的成果纳入到评估中,促进教师人人搞科研,人人搞研究

本学期为了促进教师搞科研,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我校推出了一项新举措,就是将教师的教学研究纳入到评估中,在学期末的评估中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们创造性地进行研究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浅谈学校教研组建设 篇4

北票市高级中学

赵艳香

浅谈学校教研组建设

北票市高级中学赵艳香

教研组是学校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教改与教研的基础性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研组的教研水平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只有大力加强教研组建设,才能完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成为学者型、专家型、导师型教师,是教师的远大追求,也是教研组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重要任务,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树理想强修养,爱岗敬业多奉献

教研组建设需要把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首位。在该项建设中,除了不断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引导教师畅谈所从事职业的伟大、光荣和高尚,在组内形成一种健康而浓厚的集体舆论氛围,以培养教师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努力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把教书育人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更要把教育当作出于职业责任和良心的活动,而且还要把教育活动当作一种幸福的体验。教师的职业意识达到了这个境界,必然会在无私奉献的工作中感到生命的充实和生活的快乐,在教育活动中感悟到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讲友谊重情感,互帮互助增干劲

友谊是团结的种子,教研组就是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家”。一个教研组的教师朝夕相处,每人都是这个暖和大家庭的一员。教研组应当创造教师生活上相互关怀、思想上交流沟通、工作上取长补短、业务上精益求精的良好环境,这样的人文环境必能使人心情舒畅,工作舒畅,干劲倍增。

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个人的授课也都有其闪光点。有的教师普通话纯正流利;有的教师板书飘逸洒脱;有的教师讲课旁征博引;有的教师谈吐风趣文雅;有的教师喜欢开讲座;有的教师善于搞研究;有的教师长于动口;有的教师长于动手;老教师具有丰富经验,年轻教师勇于开拓创新。教研组内的教师要树立起每个人在强项上都是别人的师傅,而在弱项上则甘当他人徒弟的观念,以谦虚、热情、进取的态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良好教风和学风。

3、改传统变教法,素质教育为指导

冲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自然也是教研组建设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校以全面施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肯定的成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再如我校政治组通过探索总结,提出了“情感辅助教学法”,即以情导课,打开知识之门;以情激趣,引导学生学习;以情知意,解快乐中之谜;以情融文,巩固知识内容。该法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使教学改革深化扎实地开展下去,教研组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改革思路,要求教师做到“三三四”。即发生“三个转变”(由“讲师”向“导师”转变,由“演员”向“导演”转变,由“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注意“三个为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完成“四大任务”(传授学科知识,教会学习策略,培养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抓教研促教学,科研兴组出成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组实际上应当成为“研教组”。在研究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切实搞好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1)认真组织好公开课、观摩课、提高课等评课活动。要求高级教师上好示范课,中级教师上好研讨课,初级教师上好汇报课。通过教师自评、互评、联评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2)集思广益,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3)每周三下午准时举行教学研讨会,及时交流教研信息,开阔教师视野。(4)提倡教师课前说课,在教研组内开展试讲活动。(5)推行课后备课制度。详细要求是:备成功之处;备不足之点;备心得体会;备创新发现。

5、出想法挑重担,学科带头做贡献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智慧是巨大的。教研组的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思广益,就能将教研组建设得更好。如我校语文教研组有19位教师,分别担任三个不同年级的课程。由于教材内容不同,有些教研活动不便统一进行。后来,教研组采纳了一位教师的建议,按年级分为三个教研小组,选拔骨干教师担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学科带头作用。各年级教研小组由于教材内容、教学进度、学生基础基本一致,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教研活动搞得更深、更细、更活、更有成效。遇有整体教研任务,各年级小组又可飞快化零为整,一起参加集体教研活动。

一个精彩的教研组必须有好的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小组长要勇挑重担,以身作则,“困难面前要上,荣誉面前要让”,真正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带领教师大胆实验,敢为人先,走在教改的前列。如我校政治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改革了课堂教学,总结提出了“学案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疑问自己提,主动反刍自参与,行为坐标自己找,思想觉悟再提高”,充分体现了政治课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走出去请进来,学高为师宽胸怀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坐井观天,只会夜郎自大。教师要走出去取经,开阔视野,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还要请进来求教,向专家学者学习,查找自己的不足。

首先,要有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艺无止境,学高为师。不管别人年龄大小,教龄长短,只要博学多才,就是我们的老师,都要认真学习,虚心求教,甘当小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其次,要走出封闭的小圈子。闭门造车、孤陋寡闻无法跟上时期前进的步伐。走出教研组,跨出校门,就会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每年我们的老师去外校学习,例如,前几天各组都派老师去衡水中学学习,使我校教师普遍感到受益匪浅。再次,要请进学术界的知名人士。聘请学术界的内行、知名人士指导教研教学,是加强教研组建设的又一措施。最近,我校教研组请了一位清华TSDC主动本质教育研究院院长姜哲夫来我校做清华学习法讲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明显改善。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篇5

幼儿教育论文:点滴生活,点滴教育

文/龚雨洁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含义:生活含有对人的教育,教育又促进生活的变化,教育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效能:“人生需要什么就供给什么教育”,“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强调学校与社会具有同一性或一致性,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为改造社会而创造新型的学校。效能:即“二亲原则”,与人民和万物亲近。社会与学校的关系:“整个社会是学校,学校不过是课堂。”两者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3.教学做合一

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定义:是以“做”为中心的整体过程,是生活法与教学法合一;有两种含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教学做合一”与教科书的关系:“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要书;它要用的书的数目之大,比现在的教科书要多得多。它只是不要纯粹以文字来做中心的教科书。”

二、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结合我这两年的幼儿教育工作,谈谈我粗浅的认识和一些工作中的做法。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良好生活习惯、品行道德形成的最关键时期。又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说的:一日生活即教育。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品行道德就应该从幼儿一日生活的滴点入手,通过点滴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幼儿,改变幼儿。

记得上学期,有一天放学的时候,班上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张纸,走到操场上的时候突然不想要这张纸了,撕了个粉碎,然后就向空中抛去,撒得满地都是。我立刻叫住了她,我一边蹲下身子捡地上的纸,一边跟她说:“你看!本来很干净漂亮的校园,有了这些纸屑就变得脏脏的了!我们一起把纸屑捡起来吧!”这个幼儿看着我在那儿捡,也蹲下来和我一起把地上的纸屑捡干净,扔进了垃圾桶。从这件事以后,我观察到,这个幼儿有变化了,一次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很主动地就跑过去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这件事对我的印象很深,我想,这样从这个幼儿的生活着手进行以身作则的教育,比起在课堂上一味地在那讲“我们要爱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效果好上好多倍吧!

另外,幼儿的各种经验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的一些事,一些人。通过幼儿的行为举止就能知道他经常接触的是些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记得有一个幼儿,不管是谁的东西,只要是喜欢的,就抢过来占为己有,这样的经验就来自他奶奶对他的.教育,奶奶在每次送小孩来幼儿园的时候,都会说:“孩子,不要怕,喜欢玩什么积木就去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只要我自己喜欢的,不管是什么,不管是谁的,只要抢过来。还有一些幼儿,出口成“脏”,这些也是来源于生活中他们所接触到的人的表现,这些人很多就是他们的家人。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生活着,这个时候,我们自身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对幼儿的教育,幼儿一双双小眼睛都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也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人交谈要面带微笑,使用礼貌用语;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完手在水池甩三下,不要弄到地上;吃饭时不讲话,细嚼慢咽;做事情时认真对待,切忌马虎等等。从生活的细节处入手,从生活的点滴处着手,把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方法,点滴地教育给幼儿。

不仅是在我们的一些日常生活方面,我想在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该结合我们的社会生活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如,在科学领域,我们可以选择幼儿熟悉、感兴趣的生活方面的知识去进行科学探索,记得有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浮与沉,也是从幼儿感兴趣的生活现象着手的一节科学探究活动,孩子们喜欢玩水,喜欢把一些东西放在水里,他们会发现有些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有些东西是沉下去的,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和幼儿一起来探索总结,哪些东西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东西是沉下去的。我记得我还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为什么同样是铁做的,铁块就会沉下去而铁片却是浮在水面上的呢?幼儿都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铁块比铁片重,因为铁片比铁块大,因为铁片比铁块薄等等。那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铁片也沉下去呢?幼儿想了很多办法,在铁片上再放上铁块,在铁片上放上重点的东西等。我想,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学到的不仅仅是什么东西可以沉、什么东西可以浮,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学到了科学探究方法,学到了科学精神。

以上就是我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一些理解和实践。我想,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博大精深的,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些粗浅的认识,还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摸索和实践。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篇6

幼儿园课程整合,能更进一步让幼儿整体、和谐地发展。什么是整合课程?即将幼儿园课程的各个部分、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它更能让幼儿全面和谐的在自主的活动中发展,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幼儿成为主动积极有效的学习者。在课程整合实施中,本人有些点滴感想。

一、幼儿园整合课程是给幼儿提供融生活、游戏、学习为一体的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设制的主题活动内容,体现的是幼儿喜欢学什么?即要依据幼儿的兴趣、经验、生活来安排、延伸的。游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他们的学习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实现,只有从孩子的兴趣着手,才能让孩子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在课程整合活动中,教师制定详细的主题网络图及课程预设,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有机地根据需要,对活动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纸》中,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带来一张拷贝纸,小朋友对这张透明的纸发生了兴趣。随即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有趣的纸》。主题中让幼儿了解了纸的特性的同时,向幼儿介绍纸的由来、演变,引导小朋友对现代的纸认识的调查:你知道现代有什么样的纸?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发现有擦鞋纸、砂纸、蜡纸、写纸、拷贝纸、卡纸……在活动中,幼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新的生成活动: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纸,异想天开的纸。小朋友都来当个小小发明家,发明出不同的纸为人类造福。同时还进行纸的创意性游戏:用宣纸做睡莲花开游戏,用报纸做揪尾巴游戏,纸球游戏,各类宣传纸做剪贴游戏,手工制作游戏,把纸进行裁剪做计算等分的学习等等。这些同时也是教师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对课程重点安排的调整,如在主题活动课程设计重点中,根据幼儿实际水平,把主题重点安排在纸的联想和演变及纸的创意游戏上。给幼儿提供融学习、生活、游戏为一体的自主活动,更进一步强调了学习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

二、游戏材料的合理收集、积极开发和有效运用

在整合活动中,如何让游戏材料更好地使幼儿积极活动,大胆、想象、自主创造、真正地发挥材料的有效作用呢?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忙着引导幼儿朝预设目标走。在整合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是活动情况的观察者,应对活动的预计目标、实际玩法、材料的使用,存在不足进行观察记录。从而了解材料适宜、适时度。同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交流,发展幼儿与人交往、协作能力,在谈话中,让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在使用材料中的创新表现,并鼓励幼儿说出活动中运用材料遇到什么困难。在交流中了解幼儿的需求,教师能有的放矢地投放材料,满足幼儿活动要求。同时教师应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后进一步进行反思:投放材料的合理性情况;有哪些不足,有哪些要增加或删减等,使幼儿使用的材料更加合理,面向全体,更有针对性、有效性。游戏材料的收集中还可以利用环境资源,如在主题活动《树》中,小朋友秋游时拾了许多树叶,拾来的树叶就带回幼儿园进行认知活动:找找常绿树叶、落叶树叶的不同特征;数学活动。根据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排序、点数统计活动;艺术活动:用树叶进行拼贴游戏;表演区活动:装饰成项链、裙子等表演道具。这些活动即实现了幼儿动手制作,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愉快游戏,又让幼儿科学解决了活动中碰到的困难,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利用家庭的资源。如在开展《有趣的纸》活动中,一位家长就为我们带来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纸盒,进一步让幼儿进行了创造游戏,做汽车、面具等等,让孩子在丰富的材料面前动手动脑愉快游戏,获得和谐的发展。

三、发挥孩子收集资料的作用,并让它为孩子发展服务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点滴谈 篇7

一、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1. 建立一日常规, 开展系列化的教育

孩子每天在园的时间不少于八个小时, 教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得以渗透和强化。然而, 幼儿年龄小, 是非辨别能力差, 对许多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 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就得先把有关生活、学习习惯的概念传授给幼儿, 如吃饭前要洗手、睡觉时要把鞋子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玩具要放回原处, 看图书时要轻轻翻书, 保持安静等等。幼儿只有在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后, 他们才能学着遵守常规, 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从小班刚升上来的幼儿, 在幼儿园制定的一日活动常规要求的执行过程中, 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幼儿在饭前便后的洗手过程中, 没有排队, 互相推搡、打闹、玩水、洗湿衣服等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这样的情况, 老师大声的呵斥制止只能保持暂时的安静, 应示范给幼儿正确、规范的洗手方法, 并且通过主题活动与幼儿一起探讨如何洗手, 并且洗手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引导幼儿总结经验教训。在每次活动的过程中, 对于能力稍弱的孩子, 教师要仔细地示范, 通过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言传身教, 让孩子在反复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执行的过程中则要严格, 教师要反复指导提示, 通过一段时间的强调, 并将这些要求延伸到其他活动中, 才能循序渐进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2. 教师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良好习惯

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 得到别人的表扬和认可是一件高兴的事。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活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通过当众表扬、发小奖品等方法, 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及自信心, 在新的目标和要求中他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当幼儿出现问题时, 教师应认真分析原因, 进行恰当的评价, 耐心细致地引导幼儿改正, 或者给予幼儿积极的暗示, 来帮助孩子改过。应避免用消极的命令来要求孩子如何如何, 更不可用一些惩罚的手段来逼迫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 言传身教, 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我们要时刻记住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教师是幼儿入园后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人师表, 教孩子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 教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同事之间相处融洽, 对家长一视同仁, 平等交流, 对孩子要细致耐心。教师的言行对幼儿具有权威性, 幼儿会不加选择的加以模仿, 在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 教师更应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因此, 教师良好的表率作用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做到仪表整洁, 精神振作, 语言亲切, 热情大方, 经常帮助幼儿, 提高其自理能力, 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4. 创设生动的情景教育, 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有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教师可能反复的讲道理、提要求, 由于幼儿没有亲身经历, 就很难体会到其重要性, 往往教师刚刚提醒, 幼儿则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 为幼儿创设生动的情景, 让幼儿在切身体验中, 形成良好的习惯。开学初,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玩完玩具后容易乱扔、乱放, 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学习如何逐步进行自我管理。我就采取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 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 幼儿知道了什么玩具该送到什么地方, 养成了幼儿玩具哪里拿, 哪里放的常规习惯。

二、家长注重言传身教,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行举止, 会对幼儿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如果具备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从中得到熏陶, 受到启发, 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如:要让孩子不喝碳酸饮料, 家长就不能当着孩子大喝饮料而对孩子讲其有害性;要让孩子讲卫生、爱整洁, 父母首先要讲卫生, 保持家中的整洁等等。身教重于言教, 在生活中, 如果家长用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 那么孩子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教师把科学的育儿理念及时反馈给家长的同时, 家长一定要严格执行, 在教育幼儿时不能急于求成。针对个别幼儿在家里的不良习惯, 一定要及时与教师沟通, 教师在不同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幼儿采取强化措施, 最终使幼儿向良好的方面发展。

三、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指导性原则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并不能用一刀切的手段判断是谁对了, 谁错了。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教师、家长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 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让幼儿在隐性的教育中分辨是非曲直, 孰对孰错。

2. 反复性原则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幼儿, 他的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 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 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 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 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 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 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 都要有足够的耐心, 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 等你做太烦、太慢, 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 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3. 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既有教师间的教育方法、手段的一致性, 也有家庭、幼儿园和社会教育的一致性。一些习惯的养成不仅要求每一位教师对幼儿的整体要求一致, 而且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上, 要求前后相一致。绝不能朝令夕改, 随心所欲。家庭和幼儿园通过多种渠道的沟通联系, 确定幼儿在一定时间的常规培养, 步调一致, 方法统一, 在多方配合中, 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总之,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更是如此, 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使幼儿在生活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 巩固良好的习惯, 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在日常活动中深刻体会到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教师、家长必须以科学理念为指导, 以身作则, 并且为幼儿创造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因此,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 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促使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入手, 探讨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良好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教研组建设点滴谈 篇8

体育课中有两种哨声:一种是短哨声(嘟,称为短哨),一种是长哨声(嘟——,称为长哨)。如果频繁使用,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实际操作中,对哨声音量大小、长短哨要合理编排后正确运用到教学中。课中使用的哨声大部分是老师与幼儿约定俗成的。在约定俗成前,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怎样的编排是最好的,最能发挥它的作用,下面谈一谈我在大班体育课中运用哨子进行教学与管理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一短哨一长哨配合使用。运用环境:在课的一开始集合队伍时。运用原理:短哨比较有力,重在提醒幼儿,从分散状态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这儿来。长哨,暗示幼儿不要着急,注意安全,老师会留给我们充足的时间进行集合。一短一长相结合,做到了快而不拥挤,既提醒了幼儿同时又给了他们时间去完成将要进行的内容。预期效果:在短哨的特殊效果下,幼儿会停止各自活动,再根据长哨和老师的手势,幼儿会尽快判断出下面将要干什么,并会迅速完成相应的队形站立。

第二种:连续短促响亮的短哨。运用环境:幼儿成散开队形,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练习时,老师要集中进行纠正动作或讲解时运用。运用原理:幼儿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练习时,不管这时他们的动作是否正确,可以说,这时候他们全部的注意力是集中在他们的活动中的。交流声、练习声等声音混杂在一起,声音是很大的。这时用连续的短促响亮的哨声给幼儿连续不断的强烈刺激,使他们立刻安静下来,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这儿来。预期效果:在连续不断的强烈哨声刺激下,幼儿会自然而然停止一切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这儿来,接受新的任务。

第三种:一声轻而清晰的短哨。运用环境:幼儿在进行短跑的起跑或各种比赛开始时。运用原理:幼儿在进行短跑的起跑或各种比赛时,这些项目本来就有竞争性,幼儿知道这时候保持安静、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项目中来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时候只要轻而清澈的短哨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轻的目的是要求幼儿静下心来、将注意力转移到老师发令这儿。清澈的短哨是给幼儿果断开始活动的暗示。在幼儿保持安静状态下,声音大了以后就会形成噪音,影响幼儿的发挥。预期效果:提高了幼儿在复杂的心情下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幼儿反应速度与活动的质量。

第四种:一声短促而响亮的短哨。运用环境:幼儿在练习投掷项目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幼儿散的比较开,而且是分组轮流进行投掷时,作投的发令运用。运用原理:投掷项目运用到如球、沙袋等体育器材。在组织这些项目活动时稍有不慎就会形成教学事故,尤其是在投的环节。在投掷活动中,当幼儿准备好以后,用一声短促而响亮的短哨,通知幼儿将手中器械投出。哨声短促是暗示幼儿投的时候不要犹豫,响亮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持器械的幼儿全部听到。预期效果:幼儿听到哨声后,立刻将手中持的器械全部投出,既保证了他人的安全也保证了自身安全。第五种:一声强烈的长哨。运用环境:幼儿分散开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活动时,当出现幼儿身体不适、受伤等特发事件急需解决时运用。运用原理:幼儿分散开练习的时候,他们全部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他们练习的项目上,这时特发事件已经产生,教师以一声强烈的长哨强烈的刺激,迫使幼儿立即停止一切活动。预期效果:由于哨声强烈而持久,这样给幼儿以强烈的长时间的刺激,形成了对哨声的兴奋加强与活动的抑制加强相互转换的过程,从而对这种哨声形成有意注意。幼儿达到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老师这儿来,为老师及时、准确处理各种特发事件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第六种:以短哨代替口令。运用环境:整班幼儿进行徒手操、学习广播操等多个八拍的运动时用到。运用原理:体育教师的课堂主要在操场,而这种特殊课堂比较空旷,幼儿在体操队形练习的情况下,教师一味用口令进行练习,教师的嗓子的压力就比较大,以短哨代替口令,可以减轻嗓子的压力,同时又可以让幼儿自己心理默默去数节拍,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对每一个动作进行细化。预期效果:可以有效防止体育教师的嗓子由于过度疲劳而带来的伤害,同时又可以提高幼儿的节奏感与动作与节拍吻合的能力。

第七种:一声轻而长的哨声。运用环境:投掷项目,尤其是球、飞镖、沙袋等危险性较大的投掷项目,教师往往采用散开分组轮流进行练习的方法,这时这种哨声主要用于捡球。运用原理:幼儿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鲜,再加上飞镖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少见到的缘故,幼儿总是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拿到飞镖的,这样可以多玩一会儿,就会存在抢飞镖的现象。通过轻而长的哨声,暗示他们不要着急,慢慢走过去捡飞镖与人人有镖的信息。预期效果:幼儿是走过去捡球的,从而消除了投掷项目中捡飞镖环节的安全隐患。

第八种:无规则排序的长短哨相结合使用。运用环境:幼儿从教室经过楼梯进入操场或从操场经过教室返回教室时用到。运用原理:很多幼儿园将体育课的安全延伸至课前与课后,及教师从教室将幼儿带到操场上课,上完课后送至教室为止。在这一上一下时一般成两路纵队行进,由于队伍比较长,教师只能照顾一部分幼儿,难免一些调皮的幼儿离开老师的视线后进行打闹,存在着安全隐患。这时通过无规则的哨声,提醒少部分幼儿,老师离你不远,正注意你,要认真走路注意安全。预期效果:由于哨声是无规则的,而且楼梯过道是聚音的,哨声幼儿听得很清楚,幼儿会认真走路、认真上下楼,确保了幼儿上下楼环节的安全。

上一篇:公司获奖通报下一篇: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