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与读书做人

2024-09-05

论大学与读书做人(通用12篇)

论大学与读书做人 篇1

好好读书 端正做人 扎实做事

读书使人进步,从古至今,读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可,跟越来越多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读书、做人、做事”的命题也是每个人都要书写一生的。

1、为什么要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我们大家目的是不一致的。第一,古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盛传很广,科举制度下它可以光宗耀祖,可以做官报国,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第二,读书能改变命运。过去,为跳出农门学文化,现在实现就业和生计没有知识也不行。第三,为了考试,应试教育的体制,不考试就拿不到学位和专业证书。第四,闲来读书消磨时光等等。其实读书的理由和目的千百条,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和做事。美国教育家托马斯·杰弗逊说过:“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做教授、律师、大夫,让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去干活、做制作、出苦力”。当然,我们讲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职业只是社会分工。但是,客观的说,这句话道出有文化和没文化人的社会地位的层次性,有知识和没有知识的人机会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也讲知书明理。书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基本工具。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许多未知的新学科、新领域,就是上了大学,拿了学位,也还有一个知识

3、怎么样读书

读书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人读书应该思考问题,这是人的思维最有价值的东西,能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果读书过程不思考,实际上等于放弃了思考能力。孟子有一句话叫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这里的“书”指《书经》。在这里推而广之,也就是说,不要迷信书本,读书不要盲从,要独立思考。思考是增长知识,学会融会贯通的基础。所以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怎么样有效读书:精读、泛读、浏览。一是精读:专业课、喜欢的书要做笔记、查资料,逐字逐句读,对每一个问题弄清楚。二是泛读和浏览:就是为了增加更广泛的知识,快速的翻阅和浏览,看看前后,目录、内容提要,知道作者、出版年代,有一个大致了解。精度和泛读都是必要的。另外,工作之余读书、终身读书和随时读书等形式都是必要的。

二、关于做人

我们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自古至今奉行一种阴阳文化(周易、八卦)。联系到做人,说你行时有一千条理由,说你不行时有一万条理由,这就是阴阳文化的反映,其实也有辩证法,有两面性。说这么远,其实想说的是要学会做人,要先做人后做事,人都不会做,肯定干不好事情。

那么,如何做人,我的看法是要用“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字去追求“健康、自由、快乐”六个字。想问题、办事情,事,沿街乞讨者给他点钱,公交车上主动让让座,遇见过客耐心指指路。其实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帮助别人走出困境。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你实际是利益自己,反之亦然,当伤害别人时,实质是在伤害自己。所谓善良,无非就是拥有一颗爱心、同情心,不害人、不吭人、不骗人。有了善良的品性,就有真心爱父母、爱他人、爱自然的基础和可能。我们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所以,做人得要问问你想不想善良。

3、做个有教养的人

我们民族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亘古不衰的美德。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所谓教养,就是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讲规矩、守道义。也就是说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管好自己的心,与人相处时,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方圆做人,圆通做事,自我反思,则事事顺心。所以,做人得要问问自己有没有教养。

4、做个乐观的人

保持良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困难,积极开动脑筋;有条有理,不急不燥(欲速则不达);多听别人意见,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轻言放弃。

3、做事的结果。我们辛苦做事,图的是有一个满意的结果。结果如愿以偿,大家都高兴,其实更重要的是要坦然面对事与愿违的结果,这是十分困难的事。有时候结果本身对做事的人来说打击并不大,压力主要来自于一些没事做的人的闲言碎语,办法只有一个,坦然面对,要知道打碎盘子的都是洗盘子的。

4、做事的原则

(1)做事要方,做人要圆

为什么铜钱是内方外圆?这是中国辩证哲学的集中体现,做事要方,做人要圆。人活在世上,无非是面对两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人,一辈子无非是两件事:做事和做人。做事要方。是说做事就要遵循规矩,遵循法则。人常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就是“方”这个道理。一行有一行的规矩,为政要清廉,经商要诚信,做学问要扎实,我们干工作要的是认真。做人要圆。这个圆不是圆滑世故,也不是平庸无能,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不因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的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力,任何时候也不

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可能会使人终生感激。四是知足者常乐。生活中降一降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五是不要产生自满心理。懂得谦虚能够避免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能力。六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八是简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在生活上简朴低调,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

3、在行为上要低调

一是不要过分的张扬,“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说得都是这个道理。二是不能太精明,不耍小聪明,始终冷静,在“低调”的心态支配下,兢兢业业做事情。三是合理定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起点不要太高。孟子云:“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就是这个道理。四是规避风头,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在待人处世中要低调,这样做,能够避锋脱困赢得主动。

4、在言辞上要低调

一是不拿朋友的缺点开玩笑。不要以为你很熟悉对方,就随意取笑对方的缺点,那样会伤及对方的人格、尊严,违背开玩笑的初衷。二是放低说话的姿态。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虚心,这样才能淡化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就属于自己。要学会鼓励自己,永远保持好心情,坚定生活的信念,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

6、在细节上要高调

一是注重细节。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而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地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并且能在做细的过程中找到机会。二是工作中没有小事。点石成金,滴水成河,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三是悄悄地做好事。试着去真心真意地帮助别人,将会感觉到快乐,心灵就会得到和平、安静、温暖的回报。四是成功=敬业精神+脚踏实地。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不满意目前的岗位,希望改变自己的处境,其实成功无一不是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要相信自己,正视开端,成功都是从小事一点一滴累积而来的。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不肯做的人。五是追求过高,就丧失了眼前。我们可能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不安心本职工作,要改变就要用心做事,尽职尽责,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你的工作、你的单位,就会充满活力与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组织肯定的人,一个拥有事业的人。

“读书、做人、做事”的命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书写一生的,认真读书、老实做人、扎实做事是中国人推崇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基础,我们做不到“治国.平天下”这样的最高境界,做不到“达则兼济天下”,1

论大学与读书做人 篇2

关键词:高校当代大学生,阅读,做人,做事

一、引言

目前, 针对大学生阅读的问题已有较多的调查和研究, 但大都没有结合阅读的新时期特点来分析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甚为重要的做人和做事问题, 因此本文就此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的内容、方法和对象

1.调查的内容。

问卷内容主要涉及阅读与传统文化、时尚阅读、学习、人生、生活、求职等方面的30个小问题。

2.调查的方法和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 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的4所普通高等学校 (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川北医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的在校大学生 (不含研究生) , 涉及14个专业学科门类。共随机抽取65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回收有效问卷582份, 回收率89.54%。较高的回收率和合理的分布, 保证了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可靠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一) 新时期大学生与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

1. 关于传统文化阅读重要性的问题, 39.5%的人认为重要, 29.7%的人认为比较重要, 只有3.8%的人认为不重要。但是仍有2.6%和1.2%的人选择无所谓和不知道。 (注:文中百分比描述及表2—表8所得出的百分比数存在数量交叉, 下文不再一一说明)

2.新时期对做人与做事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书籍 (见表2) 。

排名前三位的书籍依次是历史传记类、文学名著类、哲学宗教类。

(二) 新时期大学生传统阅读与时尚阅读。

1. 关于喜欢传统书籍 (纸质书籍等) 还是时尚书籍 (电子书籍等) 的调查, 46.6%的人选择前者, 32.5%的人表示两者兼用, 18.6%人选择后者。

2. 传统书籍和时尚书籍哪一种对自己更有实用价值 (见表3) 。

3. 关于时尚书对做人和做事有多大意义, 63.9%的人认为是有意义的。

(三) 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学习。

1. 关于学习和课外阅读是否有冲突, 88.1%的人选择没有冲突。当涉及除阅读专业课书籍之外, 所读非专业书籍的数量问题时, 54%的人选择很少阅读。

2. 关于考试类书籍是否占了平时读书量的大部分, 50.2%的人选择是, 当问及原因时, 18.6%的人选择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就业。

3. 关于所要考的证书的调查中 (见表4) , 70%多的人认为必须考英语等级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41.9%的人选择学校所颁发的一系列证书。当问及是否辅修第二学位时, 只有15.8%的人选择是。

(四) 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人生。

1. 关于怎样看待当前大学生阅读与做人和做事问题, 45.4%的人选择在学好专业的前提下, 扩充专业外知识;38.8%的人选择应该博览群书, 提高综合素质;21.1%的人选择有计划的读自己需要的书, 完善做人, 完美做事;只有4.1%的人认为读多读少没关系, 社会才是真正的大学。

2. 关于对阅读、做人和做事影响最大的人 (见表5) 。

3. 关于在读书过程中认为自己最为欠缺的素质的调查 (见表6) , 40.4%的人认为自己缺少社会工作或课外实践活动经验, 35.4%的人认为缺少沟通协调能力, 27.7%的人认为自己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 新时期大学生阅读与生活、求职。

1. 当被问及对未来职业是否有所规划和思考即是否有比较明确的职业方向或者职业生涯规划时, 51.9%的人选择有;当问及毕业后的打算时 (见表7) , 37.8%的人选择毕业后就能就业, 25.6%的人选择考事业单位。

2. 关于就业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因素 (见表8) , 58.6%的人认为是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 36.9%的人认为是实践经历或者工作经验。

四、反思和建议

(一) 新时期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容乐观。

一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阅读传统经典的必要性存在质疑;二是我国当前在大学阶段的阅读教育存在不足。

因此, 各高校要重视这一问题。 (1) 学校可根据教育实际状况, 开设相关指导课程或完善此方面的选修课程配置, 增强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的意识, 提高阅读质量, 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 (2) 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阅读氛围, 提供丰富多元的阅读机会, 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导向。 (3)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只有在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为学生的未来做好铺垫。

(二) 新时期大学生对时尚书籍的过分好感和依赖令人担忧。

因此, 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一是直接干预学生上网的时间, 增加传统书籍的阅读时间, 比如规定按时完成读书笔记, 学科内容不限;二是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每个学生到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和利用率, 从而增加对传统书籍的阅读;三是对购买传统书籍的学生给予补贴或奖励, 等等。

(三) 新时期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及人生价值观等问题棘手。

可以这样来概括当前大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学习方法及人生价值观, 那就是“目标淡化、眼光短浅、目的混乱、责任虚无”。因此, 一方面学校要出台培养大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规定和政策, 在新形势下, 要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人生价值观等予以纠正、引导和培养, 向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天英, 赵惠勤.大学读什么[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群, 敬卿.阅读与人生[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9, (1) :3-4.

[3]刘立祥.读书与做人[J].思想教育研究, 2004, (2) :44-45.

[4]熊俊超.新文化格局下的大学生阅读与导读[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3, (5) :87-89.

谈读书、做人与写作 篇3

不过,书籍毕竟是别人的,所有的感受和体验都很间接,一个作家真正的老师是生活,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是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业余作者大多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身边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因此,学会做一个有心人很重要。作家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爱心。只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才有可能写出感动读者的好作品。如果自己都没有被感动,那么最好就不要提笔做文章。对人对事的敏感程度,衡量着一个作家水平的高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家的看家本领就是从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中发现出美来……

关于做人与做文章什么重要,我想这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做好文章,就得先学会做人,人品永远高于文品。事实上,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人品都是首要的,通俗一点讲,就叫职业道德高于职业技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家成名也罢,挣钱也罢,都得讲作家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都不讲了,作品还能承载起什么样的道义呢?

如今的作家,门槛很低,在许许多多的“家”里面,似乎“作家”的准入门槛低得连小孩子都可以随便进出,因此,我不认为作家需要多大的天赋。但是,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悟性却又的确是少不了的,从这个角度,好像作家又需要天赋。不过,天才大多出自勤奋,多读、多看、多想、多写,工夫不负苦心人,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现在一些媒体很浮躁和庸俗,作家一旦写出了好作品,不是去看作家为作品付出的艰辛劳动,而是一味地去挖掘作家的“天赋”,仿佛是“天赋”决定了作家的成功,只要有“天赋”,什么努力都不重要了。说到底,这样的媒体是在推崇不劳而获。读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写得多,没有“天赋”也有“天赋”,反之,即便是“天赋”十足、聪明过人,也写不出像样的好作品来。静得下心,吃得下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默默地耕耘,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自然是下笔如有神了!

读书与做人 篇4

——“读书、做人,你准备好了吗?”双学心得

本学期第一次双学按照往例正常在我们工业设计的专业教室举行,在双学的三个主题中,我选择了“读书、做人,你准备好了吗?”,在我的眼里,读书与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信您也会同意我的观点。

一代宗师季羡林先生在他的书里《读书与做人》曾经这样讲过:“也许有人认为,‘读书与做人’这个问题提得幼稚而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有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从季先生的这段文字里,我们能够明白,读书与做人一样,凡是都应该讲求个真真切切。

做人,需一生。人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从人生的起点走向人生的终点。每个人的共性之处也就在于人生都有起点和终点,但是起点至终点之间的路却有万万条,每一个人选择的人生路都是不同的。鲁迅先生曾经讲过:地上其实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每一个人的一生,同样是在走路,只不过我们的人生是有参照的人生,即地上已经有很多路了,我们要找到我们所要走的那条路,同样,在走我们路的时候,我们可以走一下别人已经走过的比较好的路,这就是所谓的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因此,为了使我们人生的路走得完美一些,我们需要取舍一下别人走过的路,哪条路是行的通的,哪条路是行不通的,哪条路对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有帮助等,都需要我们去了解,去认识,而了解和认识比较全面和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读书。因此,可以说,读书,是为了认识人生,是为了更好的做人。

写一个人,只需两笔;做一个人,必须一生。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这十六个字,最能够体现出我们读书的真谛。读书是为了更好的做人,读书和做人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懂得做人道理的人来讲,读了书将会使他们的思想、思维、视野更加开阔,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做人。

读书与做人作文 篇5

读书与做人都需要“静”。教育局需要安静的环境,这样才能有所获。毛泽东在青年时代曾到集市上读书,以磨炼自己。刚开始,我是不太看好这种方法的,但后来也就变了。因为,当你真正读一本书时,就会忘掉周围的世界,忘掉自己的存在,与作者共鸣,这也就是心灵上的静。做人就要“静”。诸葛亮就说过:“静,以修身。”静,才能修身养性,提高自我。

读书与做人都还要“净”。读书要心无杂念,心中没有杂念了,自然也就净了。这与做人是一样的。洗濯污浊的心灵,让心中永驻一股清泉,让“净”字常伴身边,就会猛然间发现:呵!这世界竟是如此美好!

读书与做人都讲究“专”。“专心致志”一词就可看出“专”的作用。只有“心”“专”了,才能“致志”。做人与读书都是如此。读书若不专,便什么都读不进去;做人做事若不专,便一事无成。蟹为什么“非蛇鳝之灾无可寄托者”?蚓为什么“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一躁一专,不必多讲。

读书与做人都要切记“思”。读书要思,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思又学什么呢?这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这个道理。做人更需要思,而且要“常思、多思、善思”。有人问,思什么呢?就让曾子来告诉你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楼下不就有“三省厅”吗?今天你思了吗?

读书与做人更需要“悟”。读书需要“悟”。读书如果只读表面,那就没意思了,要细细品味,才能有所“悟”,“悟”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读书竟是有趣!当然,要真正有所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细品。做人更需要“悟”,我们要“常思”才能有所“悟”,悟出人生。我们虽不能像释迦牟尼那样有如此之“大悟”,但我们亦能从自己的“小悟”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论教师与读书 篇6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学生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应试上, 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外, 没太多时间读书, 造成学生将读书狭义地理解为读教科书应考, 学生一旦毕业或考上大学, 就标志着读书生涯的结束, 从此便脱离了苦海。假期里, 一位学生家长向我抱怨, 她在北京大学上大学的儿子, 回到家里一眼书都不看, 成天除了玩手机发短信, 就是上网聊天或玩儿iPad, 似乎与书绝缘。

从许多关于教师读书现状的调查来看, 教师读书的情况也并不理想。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师经常读书, 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 其余大部分教师的读书只限于读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我们现在谈的书是不包括后者的。

在我与教师的工作接触中, 也感到相当一部分教师读书非常少, 搞课题时阅读文献很少或不够, 课题结题时, 只谈自己的经验, 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比对分析, 明显感觉阅读量不够, 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述教师整体读书状况不甚理想的现实。与我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师在读书上远远超过我们。

学生和教师主要读教科书, 较少有时间阅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 这就是我们的读书现状。给人的感觉是功利性太强, 这种状况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担忧。要想让学生读书, 首先要求教师要带头读书, 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

有一个这么大比例的教师群体不读书, 肯定有原因, 因为相关的调查还表明, 超过九成的教师想读书。教师们自己对此做出的解释是“没时间读”。有一位教师说:“从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0点, 天天不是备课、上课、改作业, 就是坐班、开会, 连没有晚自习的晚上还得早早到教室, 安顿学生、找学生谈话, 天天得提起百分百精神看着那些调皮捣蛋鬼, 就怕他们搞出一件事情, 让你饭也吃不香, 觉也睡不好。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啊!”这位教师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时代背景分析, 应试教育当是罪魁祸首。

可喜的是, 应试教育的倾向正逐渐被扭转。随着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 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 必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队伍的素质将取代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教育评价的体制机制障碍因素, 上升为决定素质教育成败的主要因素。

客观地看,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 在精英教育时代, 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急需人才, 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贡献的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面对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人的全面发展被提上了时代的主题, 在这样的时代, 更加强调立德树人,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像过去那样只抓成绩, 不抓学生的综合素质, 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了。抓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这远比应试教育的要求要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要靠常年累月的逐渐积累, 而读书则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过去不读书有理由, 现在这个理由将要不存在了, 时代要求变了, 制度环境也正在逐渐转变。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个变化, 主动迎接这个变化。

二、通过读书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研究表明,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般要经过生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几个阶段。生手指刚刚入职的新教师, 在这个阶段,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实践中摸索课堂教学规律和课堂管理规律, 逐步适应课堂教学常规。经过一轮以上的教学锻炼, 他们开始对教学常规和学生管理变得熟练起来, 步入熟手型教师阶段, 部分教学和管理出色的教师开始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 这个过程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观察和研究发现, 当教师成长为熟练型和骨干型后开始分化, 有相当一批教师开始停步不前, 他们自恃对课堂教学驾轻就熟, 工作开始缺乏新鲜感, 逐渐失去往日的工作激情, 加上不注意读书学习, 这部分教师停步不前, 开始表现出职业倦怠, 目前, 这样的教师占了绝大部分。

也有一部分教师, 经过熟手型短暂的“单调感”后, 开始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 经过反思, 产生更高的职业追求。他们开始产生读书的渴望, 经过一段时期的读书与实践的反思, 进入到一个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的境界, 开始接近专家型教师的状态。下面是一位处于熟手型阶段教师的心路历程, 她的挣扎、反思与突围比较真实地诠释了熟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过渡阶段的典型特征:

“……这样的生活, 我们能够体验教育的幸福吗?不, 不能!这样的生活很累很累, 这是我在做老师, 做班主任后非常强烈的感受。面对你天天辛苦付出的学生, 体会不到半点的幸福, 感到的只有无尽的疲惫、无尽的烦恼, 这样的感觉让我觉得可怕!我还很年轻, 我以后的教育教学道路还很长很长, 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幸福, 我整个的人生幸福又何在?作为教育者, 我都是满心疲惫, 怎么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我教书是为了什么?语文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是理想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理想的教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我的教育?我的幸福在哪里? ……对所有这些, 我曾经痛苦地思索过, 曾经力求寻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模式。困惑的我, 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订阅《语文教学参考》《班主任之友》, 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 我读叶圣陶、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们的教学快乐, 我品大师们的教育幸福。看到别人是那么快乐地教书, 那么幸福地去教育学生, 我很是羡慕!从他们的幸福中, 我明白了‘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 (第斯多惠) , 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育教学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学, 所有的课程, 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一种动态, 一种求索、努力和挣扎。在这个过程中, 有得有失、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苦难、有憧憬与代价。而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需要多读书, 多积累, 增加文化底蕴。就这样, 我和书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学、哲学, 我读教育学、心理学, 课后, 我也写起了教后记、教育札记。我不断地读, 不断地思考, 从书籍中寻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地, 我发觉自己工作起来顺多了, 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了, 生活变得快乐了。”

我们现在讲教师的专业化, 主要应指教师能顺利地进入专家型教师阶段, 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教师不但熟悉课堂常规, 轻松驾驭课堂, 而且经过读书学习, 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开始拥有自己的教育主张, 教学与教育能力兼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瓶颈、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引导教师尽快走出职业倦怠期, 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引导这一阶段的教师走向读书无疑是一条最基本的途径。

现在, 有越来越多的校长在管理工作中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将注意力由单纯放在抓学生发展转向既抓学生发展又抓教师发展。例如, 天津市和平区、河东区、北辰区等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 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等提出了“创办教师幸福的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办学方针。有些学校对教师读书开始重视起来, 为教师读书提供专门阅览室, 为教师购书提供资金支持, 购买读书卡, 组织教师开展专题阅读, 开展教师读书交流活动, 等等。

教师通过读书, 不但丰富了知识, 开阔了视野, 收获了策略与方法, 而且从读书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增添了自信, 丰富了情感, 得到了幸福。教师的这种自我的超越, 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 必定会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最终获益的是学生和教师自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读书有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以为, 他说的既是一种读书境界, 也是一种人生自我超越的过程, 更是获得人生真正幸福的道路。通过读书方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三、要养成“跟踪”和“反复”读书的 习惯

关于教师读书, 要讲求读书方法, 同时对读书内容有所取舍。

第一类教师必读的内容, 我建议教师要及时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 宏观上把握教育动态, 及时了解各地教育改革进展和教育教学典型经验做法。建议教师订阅一份报纸, 如《中国教育报》,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订阅一份专业杂志或适合教师阅读的教育类杂志, 如《天津教育》, 最重要的是要年年订阅, 期期阅读, 做到长期追踪阅读。如果只是偶尔去资料室翻阅一下是不行的。我自己多年坚持采用这个方法, 受益良多。报纸、杂志的主办者均会对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信息, 包括宏观政策和微观教育经验做出及时报道, 长期阅读能帮助教师及时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形成对信息的历史、动态的把握。总之, 这部分内容要做到追踪阅读。

第二类教师必读的内容, 我建议教师加强教育和心理理论名著的阅读。教师职业从根本上讲, 其基本理论基础是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研究表明,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积累和增长。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交集,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教师要把学科知识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教给学生, 不但自己对所教知识要明白, 还要把学生教明白。它更需要关于教学法的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在这方面, 我建议教师最好读些教育学和心理学大家的原著, 教育类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的著作, 心理类如加涅、马斯洛、塞利格曼等的著作。如果教师对这方面的著作不熟悉, 可以去请教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工作者。这些著作教师刚开始读起来可能会感到吃力, 但只要能用心“啃下来”, 就会发现这些著作是教育领域的“极品”, 就会提升我们对教学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我不同意一种观点, 就是这些著作过于艰深, 主要供专业教育理论工作者阅读。这种观点是偏颇的。我们不能为静不下心来阅读和浅阅读找借口。教师读此类书一定要反 复读, 带着问题去从书中找答案, 读一遍往往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就好像是一件艺术精品, 初看也许会觉得它很一般,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只有多看几遍, 仔细把玩, 才会发现它的精致之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主要是这类经典著作。

上述报刊书籍是教师的必读书, 是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如果教师还有余力, 则可以广泛涉猎, 丰富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推荐书目

《教学行为指导》, [美]Donald R. Cruickshank等著, 时绮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 [美]R.M. 加涅著, 皮连生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书与做人》读后感 篇7

季老在自己写的序中,首先就亮出了观点:“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由此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看第一部分谈到季老的读书经历的时候,我都惊呆了,果然是学霸中的学霸!季老果然不愧是语言学家,精通多国语言,包括有文言文、英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德语等等,然而作为学渣的我连英语和文言文都不一定能够看懂,更何况是其他呢。第一部分读书篇是季老的学霸炼成记,出现最多的字就是“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季老描写他在德国求学的时候,刚好是第二次世界战争,当本来敖他的德国老师去上战场,另一位年老已经退休的德国教授出来敖季老,这位德国教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了季老,这让季老感动的同时刻苦学习。同时,季先是真正的学者,他有那份精益求精的劲儿。

大概读完全书后,我对第一部分“读书”的体会是:一是要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季老之所以成为大师,正是他拥有对书籍孜孜不倦的追求,养成了终生读书、常年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今,随着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手机等电子媒介,却越来越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为此,像季老那样养成多读书的良好习惯,无疑是我们拼弃“人浮于事”的当务之急。二是要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时间对任何人是一个固定的常量,绝不会厚此薄彼。我们经常抱怨公务繁忙或家庭琐碎等事务缠身,没时间看书,其实只是我们回避问题的托辞和性情在作怪,关键在于看我们要如何合理分配好读书时间,尽一切可能挤出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日积月累必将有所收获,仰望守住属于自己头顶的一片晴朗星空。三要培养治学的严谨细致作风。季老做学问严谨、细致的作风,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学习借鉴的。

谈教书育人与读书做人 篇8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打开《格言联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句格言。西汉的刘向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初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有追求的人,一生应是与书相伴的。教师是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道德的引领者。因此,教师不应自甘平庸。一个好教师,就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读书人,一位“嗜书如命”的人。

教书育人是一个传统的话题,也有很多人将教书育人理解为传授知识,对书的理解也往往局限在书本知识上,对人的教育也一般是由班主任完成,大部分也局限于日常的行为规范。这种观点在当今的教育中往往会遭遇“非礼”。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对“教书育人”中的“书”也应作出新的解释。“书”的学习有三类:一类是课堂内书本学习,一类是课外各种活动的学习,第三类叫潜在课程的学习,也就是师生之间潜移默化学习。它反映在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这种潜在课程隐含于我们在校内所作的事情之中,它可能被学习得很好,并且比明显的课程的明确目标显得更为长久”。所以我们当今的学校老师应当注意课堂内外、生活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包括自身的人格对学生的潜在影响。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不符合现代所谓“双向引导,“双向疏导”的原则。“教书育人”如果配之以“读书做人”,教育效果也许就会好得多,因为这样师生就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坐标。“读书做人”不仅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老师说的。也就说,每个人学会“读书做人”是一辈子的事。其实“读书做人”就是老师既教会学生读书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学会读书与做人不能分,“读书做人”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对教师来说,要使学生学会读书做人,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而后才能真正教书育人,否则把教书育人变成以教育者自居的单向引导,是收不到教育效果的。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会了读书做人才能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一种教学行为,其行为主体是教师,因此教书育人是单向引导,不要做到教书育人,首先引到学生在学会读书做人上下功夫,读书做人中,做人又是关键。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不能满足于向学生提出一些单纯的大学目标,因为这样有可能脱离实际。学会做人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要出发,这样就较易为他们所接受。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自身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岁月中,好书是我们每个人无声的师长、朋友。生活会因读书不再贫乏、空虚,生命会因读书不再贫弱、苍白,人生会因读书不再孤独、无奈。在读书中,我们可以找到精神的家园、情感的寄托,体验到风景之外的风景。在“大风起兮云飞扬”中,我们感受黄土高原的雄浑,在“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我们感受内蒙草原的辽阔,在“小桥流水人家”中,我们感受江南水乡的柔美;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我们感受人生志向的远大,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我们感受人生无悔的豪放,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中,我们感受人生无奈中的欣慰。在读书中,我们领略着前人的聪明与灵气,体味着前人智慧的光芒,丰富了自身的人生情感,砥砺了自身的高洁情操;在读书中,我们被灵秀的诗意所浸透,被哲理的文字所折服,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品味。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旅程中,好书是我们向名师学习,与名师对话交流的平台。名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高手,更是极具人格魅力的教师。他们拥有鲜活的、时尚的教育理念,他们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着、影响着青春岁月中那些富于进取思想的学生,为他们的一生奠基。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让我们明白了教育的大爱: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读肖川的《受过教育的人》让我们明晓了“受过教育的人”的含义:他严正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他勤勉而又从容,刚毅而又柔情;豪放而又儒雅,平实而又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他是具有民主的性格的人――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人;一个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的人。

读《陶行知文集》让我们读懂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让我们懂得了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通过向名师学习,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探索精神、创业精神的可贵,同时也让我们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净化、理想的升华。

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征程中,好书是我们走出困境、踏上坦途的一把钥匙。从一个心灵走向另一个心灵的道路注定是艰难的,而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要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通往终点的道路,也许会有很多。我认为,读书使自己变得广博应是一条捷径。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较好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出色地引领学生读书,才能让学生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出色;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更好地走近学生,直至走进学生。

论大学与读书做人 篇9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应该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不可争议的共识。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师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所以今天我在这里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第二,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打开一本书,静静倾听,用心去阅读,无声之中,你已领会万千世界。书之声如天籁、如仙乐、如蝉鸣、如鸟语、如风声、如鹤唳,世间一切的呐喊、哭泣、欢呼都在其中。心灵随之波动,感情随之震撼。“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灵魂已飘然于云际之外。这些感觉想必大家都曾有过,特别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让读书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读书来提高我们的素养,让读书来培养我们的气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教导我们的学生。

针对我们语文老师,则需要对读书有着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与之相关的如:追求精致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若不多读书,是很难成就的。

论大学与读书做人 篇1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绿化精神荒园的绿草,是陶冶人格情操的花香。

读书使人明智,使人明理,更能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升华。纵观古之圣贤,近之伟人学者,都已在读书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光辉典范,自孔子汗牛充栋、韦编三绝的故事,到马克思与大英图书馆的不解情缘,再到毛泽东与图书馆的峥嵘岁月。这无不是在用钢铁般的事实说明,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就相当于我们长了一双飞向成功圣地的翅膀,受益无穷。

近期,学校为我们办了借书证,还为我们各班设置了“漂流书屋”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家读书的好习惯。对此愿大家都能积极主动起来,将自己的课外书奉献出来,这本书是一次爱心的传递,一份智慧的洒脱,更是一次信任的流传。一股溪流,终将难越大漠,但若千万条溪流汇集,便无可阻挡。你的一本书,我的一本书,加起来便是无数本书。

“漂流书屋”的设置更能促进我们养成环保节约的好习惯。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人类环保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次活动的开展就是我们奉献出微薄之力的绝佳机会。

那么如何健康、科学地读书,这是我们必然要提及的问题,当今的社会上各种书籍、刊物层出不穷,合理地选择书籍十分重要。培根曾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一本好书,可以慧智;一本好书,可以明心。健康向上的书籍能让我们明辨是非,懂得礼仪廉耻,在益书的引导下调整我们奋进的方向,用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信条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用事迹来引导我们的思想,在精神的世界里为自己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心灵花园。此后,你不会再为自己的困难而担心,你将获得的是享受、是信心、是勇气、是成功。

做人的读书名言 篇11

2.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3. 生命有价值,生活有品位

4.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5.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6.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7.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8. 上帝助自助者

9. 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10. “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1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2. 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13.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14.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

15. 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16. 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17.平和待人留地余:“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18. 时机未成熟时,要挺住: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 哉!”不离口。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19. 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做人,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

20. 在 “愚”中等待时机: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 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 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21. 主动吃亏是风度: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22. 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会成功。

23.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24. 你外表是伤心,内心却在不甘。做人最重要是输得起。区区几百万就当是买个教训,一点也不贵。

25.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却做人的乐趣

26. 我觉得,李益对霍小玉也是真心的。他写婚约时是真心要娶她,没有负心的意思。只是做人往往都输在太天真,以为说出的话,写下的约就成了不可动摇坚如金石的东西;我们都太一厢情愿,忘了人事无常,要留有一线余地 —— 安意如

27. 一直喜欢清纯的她,却不敢表白。 有一天她失恋了,在他面前哭得梨花带雨,不善言辞的他更是心慌意乱,灵机一动想起流传很广的T V B体,就安慰道“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呐,我下面给你吃吧”,她点点头,伸手拉下他的裤链。

28. 明明相爱,却要逃避,何苦呢?做人真应该活在当下,毕竟如李太白所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或许不管未来能否长相厮守,只要记得初见时此刻的感觉就好。

29. 你说做人就要称王,在那万人之上。我说你该细细品尝,她为你煲的汤。

30.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31. “我做人有一条,就是要对自己的情感诚实”

32. 你…… 我做人气得你发晕,做鬼吓跑你的魂。

33.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34. “做人有原则就什么都不怕。”

35. 人生须知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累时就歇一歇,随清风漫舞,烦时就静一静,与花草凝眸,急时就缓一缓,和自己微笑。

36. 做人要快乐碰见什么事要面带微笑,多倒楣都一样,生活就这样儿。

37. 做人的四个准则:生活中不刻意伪装,爱情里不过度依赖,倾听时不着急辩解,说话时不有意冒犯。

诚信做人的读书名言 篇12

2. 把未出口的“不”改成:“这需要时间”“我尽力”“我不确定”“当我决定后,会给你打电话”……

3. 如果你看到一个帖子还值得一看的话,那么你一定要回复,因为你的回复会给人继续前进的勇气,会给人很大的激励,同时也会让人感激你!比如说这一帖。哈哈……

4. 一步登不上高山,但一步不慎,却能从悬崖上掉下来。

5. 我宁愿得到善意的争辩,不愿面对冰冷的沉默!

6. 永远不要以为任何你接触的人比你傻比你笨比你容易上套。

7. 与人打“的”时,请抢先坐在司机旁。

8. 用手写的信函比较有亲切感,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

9. 分享:有形的东西越分越少,无形的东西越分越多!

10. 只要肯开口赞美别人,你将会是最大的赢家。

11. 气质是关键。如果时尚学不好,宁愿纯朴。

12. 挑选朋友要慎重,更换朋友要更慎重。

13. 破裂的友谊虽然能恢复,但却再也达不到亲密无间的程度了。

14. 有一种人总希望别人在耕种时身强力壮,收获时却染病死去。

15. 一个人虽然可以选择许多路,但不能同时走两条路。

16. 自我批评总能让人相信,自我表扬则不然。

17. 第一次敢于嘲笑你自己的时候,你便成熟了。

18. 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

19. 命运与时势紧紧相连。善于审时度势,努力发掘自己,就能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20. 能对你开怀直言的人,便是你的挚友。

21.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婆跳假神。

22. 生活的风风雨雨是一把无形的刻刀,在给每个人雕像。

23. 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24. 看别人骄傲,其实是自己自卑。

25.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26. 蒙住自己的眼睛,并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了;蒙住别人的眼睛,并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的了。

27. 最容易跌跤的地方不是高山而是平地。掉进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才能找到出口。

28. 要更多去探望处在危难中而不是正在走红的朋友。

29. 兄弟不一定是朋友,但朋友往往是兄弟。

30. 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31. 因为有利可图才与你结为朋友的人,也会因为无利可图而与你绝交。

32.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33. 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讲演的时候,如果只要有一个人在听也要用心地继续下去,即使没有人喝采也要演,因为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摇篮,你不要看他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34. 你拥有自尊,你更能尊重别人的自尊。

35. 老是爱欣赏自己脚步印的人,只会在原地兜圈了。

36. 玩弄别人感情,其实是自己情感受过伤害。

37. 你真诚地接纳自己,你更能真诚地接纳别人。

38. 要走好明天的路,必须记住昨天走过的路,思索今天正在走着的路。

39. 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

40. 榕树上的“八哥”在讲,只讲不听,结果乱成一团。学会聆听。

41. 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

42. 不要向朋友借钱。本人觉得很多的时候都是因为“钱”这个东西失去了很好的朋友。

43.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44. 有时要明知故问:你的钻戒很贵吧!有时,即使想问也不能问,比如:你多大了?

45. 为人还是为己,是一个人挂在自己的名字下的一幅内心世界的写生画。

46. 看别人霸道,其实是自己惧怕权威。

47. 有益的聊天使用权人高尚充实奋发,庸俗的言谈使用权人低下空虚,消沉。

48. 当然,自己要喜欢自己。但绝对不能自恋!

49. 喜欢纠正别人,其实是掩饰自己弱点。

50. 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

51.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52. 哪里没有相互间的和睦,哪里就没有生活的富裕。

53. 没有什么东西比围观者们更能提高你的保龄球的成绩了。所以,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

54. 别低估任何人。

55. 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56. 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57. 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

58. 和对自己有恶意的人绝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

59. 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

60. 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

61. 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62. 不要试图给自己找任何借口,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

上一篇:升旗大队辅导员讲话稿下一篇:播音主持必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