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通用8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1
9、烂漫的点地梅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4.学习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歌曲《青藏高原》及点地梅、青藏铁路建设的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媒体展示青藏高原的美景(可配《青藏高原》的歌曲),激发学生的情感。
2. 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藏高原,去认识生长在那里的一种奇特的植物,请齐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
3. 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4. 文章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抽生答,课件展示。)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体会点地梅的顽强和美丽
请同学们默读描写点地梅的段落,(3~13段)看看点地梅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把你的阅读感受批写在旁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顽强 美丽)1.精读感悟点地梅的顽强。
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点地梅的顽强?
(1)“……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① 点地梅到底拥抱的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知道的?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
② 同学们,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个句子中的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请大家勾画出来。(扎、贴、拥抱)
③ 点地梅的根为什么要扎得很深,枝蔓为什么要贴着地皮,还要一团团地拥抱土地呢? ④ 激情导读:是啊!因为青藏高原常年天寒缺氧,四季冻土封固,所以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因为点地梅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顽强地活下去,所以它的根扎得很深,枝蔓却细小而矮,一丛一丛地几乎贴着地皮,一团团地拥抱着土地。
(2)“啊!那棵植物居然活了,长出了一片片泛绿带黄的叶子。”
“居然”是什么意思?从“居然”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咱们一起来读出作者的惊讶和出乎意料的欣喜。
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 “扎”“贴”“拥抱”“居然”这几个词语体会到了点地梅生命力的顽强。你们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点地梅的美丽?我们继续交流。(你们还体会到点地梅的哪些特点? 2.体会点地梅的美丽(以读代讲)。
“点地梅开花了,怒放的点地梅十分美丽……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①孩子们,这段话写得很美,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②在天寒缺氧、冻土封固的冰天雪野,点地梅居然能如此艳丽地开放,这种独特的美,不得不让我们惊叹!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学生配乐齐读这一段。)
③ 点地梅既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桂花的香气袭人,但它却把自己的美丽和芳香留在了遥远的青藏高原。再读——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蓝,云有多白,点地梅就有多美!
(二)体会高原筑路兵的平凡与伟大
1.点地梅的顽强与美丽让我们惊叹,那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筑路兵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5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2.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
①“如果我在青藏铁路工地上光荣牺牲……我要亲眼目睹列车在自己筑起的铁路上呼啸飞驰……”学生交流到这句,教师可相机介绍:要修一条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铁路,难度可想而知,已经有55个战士因修路而长眠在了青藏高原上。他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②“妈妈去世了,作为长子却不能尽孝送终,他的心里该是多么难过啊!”学生交流到这句,教师:是啊,虽然母子连心,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
③“作为父亲,一定希望第一个见到自己的孩子,也是因为要修路,他却未能守在临产的妻子
身旁,只能通过电话安慰妻子。”——生说到这句,师:老师也被这个故事感动着。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读这一段,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心急如焚)这个词语你们是如何理解的?丈夫为什么会心急如焚?(因妻子难产)难产会有些什么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孩子死亡,可能是妻子死亡,也可能是母子双亡。最亲最爱的人在生死边缘挣扎,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都是煎熬,而这种煎熬整整持续了一夜,你们能想象出这一夜他是怎么过的吗?
(2)妻子难产,丈夫多么想陪在她的身旁,但他却远在青藏高原,这怎不令他心急如焚?一起来读读。此时此刻,年轻人……教师引读。(3)既然他心急如焚,为什么不赶到妻子的身边呢?
教师相机小结:一个“心急如焚”,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丈夫对妻子的关爱,更让我们感到了高原筑路兵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家为国家的崇高精神。
(4)(师指着课件最后的省略号)在青藏高原铁路工地上,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正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这样牺牲了家庭、青春甚至生命的高原筑路兵以及家属的无私奉献,才筑成了这条举世瞩目的天路。(播放课件韩红唱的《天路》片段以及火车在铁路上奔驰的画面。)
(5)如果此时,你就坐在这列开往拉萨的列车上,在天路上奔驰,你最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的是什么?请大家提起笔把它写在课后练习第三题的下边。
(6)学生相互交流。教师相机评价——这样的战士,怎不令人亲近,怎不令人敬佩?(相机板书:平凡伟大可亲可敬)
四、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1.学生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学了课文,我们都深深地爱上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因此我们也发出由衷的赞叹: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而美丽的点地梅,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
2.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到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抽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他们的共同之处——顽强、平凡而伟大,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 因为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具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作者借点地梅表达了他对高原筑路兵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
五、回扣课题,升华情感
1.因为作者喜欢点地梅,所以他写下了这篇——《烂漫的点地梅》(齐读课题)2.课题中的“烂漫”都包含了怎样的意思呢?
3.让我们怀着对点地梅顽强生命力的敬佩,再读课题——《烂漫的点地梅》;让我们怀着对高原筑路兵的无限敬意,再读——《烂漫的点地梅》;就让点地梅不但盛开在青藏高原,也静静地盛开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再深情地读——《烂漫的点地梅》。
10、《“妙极了”与“糟透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后,对“妙极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得意洋洋”,而对“糟透了”的评价的反应是“痛哭起来”。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这两种看来截然相反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教学预设
1、抓住“妙”和“糟”两个词语,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2、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提出问题“到底什么妙极了?什么糟透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思考“母亲和父亲在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1)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教师相机引导。重点提示:理解“腼腆”的意思,体会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以及作者的心情。训练学生朗读,仿照课文的写法练(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引起学生争议,展现学生个性
4、研读课文后半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感受父母的爱。
5、积累喜欢的语句,练习背诵,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教学实录
一、抓住两个关键词,导入课文题目
师:今天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老师感到特别荣幸,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因为同学们的积极投入而上得妙成功!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词。(板书“妙”、“糟”)师:谁愿意读这两个词? 生:读词语
师: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举例说说什么时候你分别用到了这两个词? 师:(指名学生举例回答)
师:你们用得真准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以这两个词为主的拟题的文章。(板书课题)谁能带着感情色彩读出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自学研讨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到底什么妙极了,什么糟透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汇报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诗”“找”“父亲”“母亲”。)师:母亲和父亲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我”对父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我们来读课文的前半部分,谁愿意读?(提出要求:边听边用笔划出有关父亲、母亲、作者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词语,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生:(读书交流,教师巡视)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母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师:我们先来汇报对母亲的描写及“我”的当时反应。
生:“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这是对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师板书“兴奋”)生: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呀,妙极了。”这是对母亲语言的描写,他妈妈赞美他写的诗妙,可以看到他妈妈当时特别高兴,她在夸奖巴迪。(板书“赞美” 明父亲的态度冷淡,而且坚持意见,不因为母亲而改变自己的观点。(板书“放回”)
生:“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但我觉得父亲读了很长时间。”这说明我心里挺紧张,在等待父亲的评价,也说明父亲读得很认真。
生:“我”听完父亲的评价,“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我从对作者的这些描写感到作者心情挺不好,肯定挺伤心,特别失落。师:谁能读出作者失落伤心的感情?(指名学生读)
生:“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这是对作者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伤心的心情,我感到作者有点受不了了。
师: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生:因为作者一直以为父亲能像母亲一样赞扬他呢,但是没听到,所以受不了了。生:因为作者“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父亲回来。”这就看出作者一直满心以为能得到父亲的赞美,所以一听到糟透了,就受到打击。
生:因为作者“把诗重抄写了一遍,还描上了花边。”这都看出作者挺重视父亲的看法,尤其父亲还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所以受到打击,他就受不了了。师: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师:此时巴迪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生:失落。生:伤心。生:难过。生:没面子。
师: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试读。(生读、齐读)
4、学习课文写法,课堂进行小练笔。
师:我们刚才通过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练习一下这种写法。师出示练习:
(1)听到这个好消息,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到妈妈买生日蛋糕,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读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生:听到这个消息,我三步并两步,快速回到家里,向妈妈报告了喜讯。生: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一蹦三尺高,高兴地喊道:“我成功了。”
生:看到妈妈买的生日蛋糕,我赶紧接过来,把鼻子凑过去闻了闻,“啊,真香啊。” 生:我比较喜欢巴迪妈妈鼓励的方法,我的作文不太好,我爸爸我妈妈总说写得不好,总贬我。我都没信心写了,但我的老师总说不错不错,这句子挺好,这也有进步,我才坚持写作文的。
生:老师,我认为这两种方式都得有。要是总鼓励吧,就该骄傲了,要是总批评也不行,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这两种都得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生:老师,我觉得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为我们好,我小时候特别挑食,不爱吃饭,我爸挺严厉,总是逼我吃这菜,吃那菜,当时我都烦死了,但现在一想他也是为我好。师:怪不得你长这么高!
四、注重语言积累,渗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师:同学们说出了心里话,老师也看到你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作者成年以后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受,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作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写在文章最后两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两段,从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句,试着背诵下来,好不好? 生:(练习背诵)
师:(指名背,要求背出感情,背出气势)
师:不论慈祥的母亲,还是严厉的父亲,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鼓励我们健康成长的爱。(板书“爱”
师:请同学们拿好书,齐读最后一段,用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再次体会来自父母的伟大的爱。
(全班齐读)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对这种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老师更加希望你们把父母的理解化作实际行动,用你们的进步和成功来汇报父母的爱!(下课)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关爱,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给每一个读者都能留下人生的启迪。面对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娇子”,如何让他们从文本中得到人生的感悟,确实需要教师精心地建构课堂。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自我感悟、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自我交流,并且处处体现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充分地转变了角色,教师成为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建设者、点拨者。教师很好发挥了导学的功能,学有针对,学有实效,学有收获。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所以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进行了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模仿,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课堂妙之处在于,教师能引发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中“父母对我的两种评价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个性张扬。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按着阅读的规律来理解汇报的,首先是抓住重点词句,读懂内容,再分析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情感。最后是通过朗读体验、升华。这是非常有实效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扎实的语文训练。
回顾整个课堂,教师的语言并不多,但是很精练,提示很到位,凸现文本价值。
11、在急流中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理解和正确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推想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坚强勇敢。4.学习作者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心情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推想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坚强勇敢。难点:学习作者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心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一、识图说话,激趣导入
1. 教师:平时老师都告诉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今天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观察能力的训练结果,请看这幅插图,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在图中的所见。2. 生畅所欲言后,请生归纳概括插图中描绘了哪两大景观?(江水、妇女)这两大景观各具什么特点?(板书——江水:湍急妇女:勇敢)
3. 师请生把这四个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湍急的江水上一位勇敢的妇女正划着竹筏。或一位勇敢的妇女在湍急的江水上赶路。)
4.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在急流中》。生齐读课题两遍,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主学习生字。师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方法。
2.生概述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并谈谈自己初步感受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汹涌湍急的江面上,一位年轻妇女背着孩子沉着勇敢地逆流前行的事。感受到了妇女的镇定自若、勇敢自信……以及作者对妇女的钦佩、赞扬等感情。)
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
1. 生默读全文,迅速找出文中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第4段)2. 生大声朗读具体描写插图的段落,思考:
(1)此时你就是大船上悠闲的作者,看到此情景,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意外、震撼、大吃一惊,师板书:震撼)你是从哪些重点词体会到的?(竟是、年轻的母亲、居然、酣睡,板书:年轻母亲)(2)生自行练读,读出作者的那种惊讶、难以置信,然后抽生读。
(3)在人物刻画上,作者采用了哪些细节描写?(神态、动作)这样描写有何用意?(表现了妇女的镇定、平静、勇敢、坚强、沉着以及对竹筏操控的游刃有余等。)(4)男女生分别用朗读的方式感受妇女的镇定、平静、游刃有余
(5)生想象襁褓中的孩子在颠簸和惊险中做着什么样的梦,并说说做这种梦的原因。
四、细读课文,学习写法 学习文章前后呼应的写法:
1. 小筏子渐渐远去,它在作者眼中变成了什么?(“一簇不息的火苗”)这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与第3段结尾处“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相呼应。)
2. 以上两处作者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对这对母子的美好祝愿,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奋力划桨的鼓励,对执著奋进精神的肯定等。)
五、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再次感受人物,与作者的联想产生共鸣:
1. 教师:贝江上的这一幕给作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很难忘记,师板书:难忘)为什么难忘?(“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师板书:感人)“这一切”究竟是指的什么?(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师板书:神态、眼神、动作、孩子)
2. 这是作者的感受,你还在文中哪些地方受到了感动呢?(例:“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说说原因。(这个句子通过将小筏子比喻成落水挣扎的蜻蜓,在汹涌的急流反衬下,突出了母亲的坚强勇敢)小结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坚强勇敢、坚持不懈……师板书:伟大母爱)
3. 是啊,这种源自伟大母爱的感动永不消失地存活在了作者脑海中,于是他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了生活的急流,请勾画出相关语句(文章最后一句),读读悟悟,分小组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的征途
上我们应该如何勇敢沉着地面对那些失意、沮丧;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各种挑战、诱惑、挫折。)
六、发现问题,探究难点
1. 教师:伟大的母爱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在感动之余,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同解决。(生能够质疑文章1、2两段被老师忽略了。)
2. 生默读1、2段,发现与后面几段的不同之处。(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3. 读读想想,这两个段落可不可以省略不写?不能,又是为什么?师归纳小结。(不能,因为作者借“卷、打、翻腾”正面写出了江水的急、险,实则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当时紧张、危险的气氛;又借对江两岸美景的描写衬托出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二者共同地为后文年轻母亲泰然自若的出现作了铺垫。师板书:美景、悠闲、铺垫)
七、回顾全文,采撷精彩
1. 作者用自己的双眼和内心见证、感受了年轻母亲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伟大而动人的母爱,她启示着我们也应该积极乐观,笑对生活中的种种急流,请看黑板,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条线索,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读出对年轻母亲的敬意。
2. 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背
12、把耳朵叫醒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沃尔特·迪斯尼的创业故事。学生:搜集米老鼠的各种动画形象。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展示课题
1. 出示迪斯尼公司创作的“米老鼠”动画图片,谈话引入。
这是谁?是哪部动画片中的?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知道它是怎样诞生的吗? 2. 答案全都藏在《把耳朵叫醒》里。请读课题。3. 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你觉得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 同桌相互说说,相互交流补充。(1)说说课文大意。(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检查自读情况,集体汇报交流 1. 全班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用心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沃尔特·迪斯尼创作“米老鼠”的艰难过程的词语。(学生默读、勾画、同桌交流)
3. 集体讨论,汇报自己找到的词语。
(1)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并引导学生集体讨论,互相补充,从学生的发言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概括能力及时给予肯定。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贫困潦倒——相依为命——举步维艰——灵光乍现——蜚声世界。(3)读一读这些词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并留下学习的足迹(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一写体会)。4. 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交流体会。
(1)“虽然报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面对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全力以赴,可见他工作非常努力,但是仅有努力就能成功吗?(2)“他熄了灯,陷入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 “静得可怕”与“吵闹不休”看似矛盾,实际正是作者狂躁与绝望情绪的生动写照。
(3)“他拉开灯赶走那只讨厌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让他干什么都没劲,只好听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听老鼠的叫声,他甚至听到它在自己床边的跳跃声。”
“听之任之”“反正”这些词语说明画家最初是在无奈之下听老鼠发出的声音的。(4)“渐渐地,他听到了一种美妙的音乐,如一个精灵在这个寂寞的午夜与自己相伴。” 从“美妙的音乐”、“精灵”、“相伴”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在倾听中对老鼠的态度和情感有了很
大转变,他在倾听中发现了美,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机,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则成了它的观众,彼此相依为命。” 瞧!倾听让年轻画家在普通老鼠身上找到了爱。
(6)“那一刻,灵光乍现,他拉开灯,支起画架,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
伟大的创作过程似乎仅在一瞬间,但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知道,创作的过程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倾听,经历了那么多的“举步维艰”,才有了这一刻的“灵光乍现”,又怎能说是“一瞬间”(7)读课文最后两段,理解“原来,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倾听世界。相信总有一个声音属于成功”这两句话的意思。
灵感的获得需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这样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爱与美。
(8)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试着给课文另外取个题目,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四、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 你觉得沃尔特·迪斯尼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 你还了解沃尔特·迪斯尼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听。3. 课后写一写读后感。
五、总结全文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常有不如意的时候,如何把握机会走出困境,勇气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有时光凭奋斗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细细观察,用耳朵静静倾听,发现在平凡甚至窘迫生活中的爱与美,获取成功。
13、卧看牵牛织女星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能工整美观地写好这些字。
2.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天文知识。对自然界中的天文现象产生兴趣。3.进一步了解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教学重点
1.能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天文知识。2.掌握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教学准备
1.了解关于星座的常识。
2.观察星空,找到牵牛星和织女星。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茫茫宇宙,无边无涯,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些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吧。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天文知识的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板书)
二、课题入手,引入新课
1.看题目,你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2.你怎么理解“卧看”?
三、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银河和其他一些星星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对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介绍;其他天文知识的介绍。)
2.抽生回答,师相机指导。
四、细读分享,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段
1.生读课文一、二段,想想这段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天文知识。(这是介绍织女星的位置,天琴座的形状及名称来历。)
2.理解“神妙”、“陶醉”两个词的意思。
3.介绍了外国有关天平座的名称及故事传说。
4.请发挥你的想象,用几句简单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还介绍了什么内容?(牛郎织女的故事。)
6.简单补充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学习第三段
1.抽生朗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牛郎星)
2.“越过”这个词说明了什么?(织女星和牛郎星的确是在银河的两边。)
3.教师指导学生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理解“挑担星”、“牛郎星”、“牵牛星”的位置。
4.适当补充“挑担星”、“牛郎星”、“牵牛星”涉及牛郎织女故事的情节。
(三)学习第四段
1.默读课文第四段,想想你了解到了哪些天文知识。(牵牛星和织女星都是恒星。)
2.理解“恒星”。
3.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什么?(亮度和距离。)
4.这里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和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这一段中提到的哪一点天文知识与前面传说中的不一致?(这两颗星永远也不会相遇。)
(四)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自学第五段:
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分小组讨论交流:
(1)本段主要讲了哪两方面的天文知识?
(2)这一段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和举例子。)分别用“——”和“”勾画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理解“惊异”、“崩毁”、“浩瀚”的意思。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生联系前面的叙述和数字,结合这部分内容,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五、深入学习,体会写作方法
再读课文,了解文中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六、课堂小结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对于宇宙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正在一次次地探索它们,一天天地接近它们,一步步地认识它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共同去探索美丽神奇的星空吧!
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星星的哪些传说?讲给同学听一听。
2.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完成选作题,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不强求一致。
14、数字图书馆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知道数字图书馆是怎么回事并知道它的好处。
3.培养爱进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学习用多种方式获取信息。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数字图书馆,并知道它的好处。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可在课前去图书馆或阅读室翻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有条件的学生可在互联网上查阅自己喜欢的书籍。
教师:多充实有关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知识,把握数字图书馆的本质及好处。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质疑,引入课题
1.学生谈谈图书馆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在图书馆有没有遇到过麻烦。2.板书课题。3.学生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2.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识情况及朗读情况。
3.交流初读课文后了解的课文主要内容(同桌或全班)。
三、学习课文1~4段
1.读第1段,了解作者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并知道这样写的好处,使枯燥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活泼、简明易懂。2.了解传统图书馆的情况。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图书馆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4.细读2~4段,学生勾画出文中描写传统图书馆不足的词句体会。
(1)从语句“当读者需要的图书……读者失望的神情”“每当这个时候……让更多的读者阅读”体会传统图书馆不足之一——功能局限。
(2)从词语“容颜变化”“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体会传统图书馆不足之二——图书容易毁损 5.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传统图书馆还存在哪些不足。(如:藏书有限、借还麻烦、不能勾画……)
四、深入重点,合作学习1.学习第5段。
(1)细读第5段,思考: ①什么是电子图书? ②什么是数字图书馆?
③和传统图书比较,电子图书有什么好处?(2)交流思考题。
(3)用传统图书的不足与电子图书的好处相对比,体会“革命”一词的含义。2.略读6、7段,了解一本普通的图书是怎样变成电子图书的。3.合作学习8、9段。
(1)自己默读,勾画出说明数字图书馆的优点的相关语句。(2)小组交流,总结出数字图书馆的优点。(3)全班汇报。
4.把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前面找出的传统图书馆的不足进行对照比较,深刻体会数字图书馆的好处。
五、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1.激发学生进图书馆、阅读室的兴趣。2.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
13、仙人掌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仙人掌的特点和品质,对仙人掌产生崇敬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环境恶劣的课件)
2、看完了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呢?(学生围绕环境恶劣去谈体会)
3、是啊,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小草枯萎了、树木枯竭了、花朵凋零了,可仙人掌却顽强地生长着。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墨西哥,走进仙人掌的世界,去聆听作者心中的那首仙人掌之歌。(指着板书说,齐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
1、让我们拿起课本,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把你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到你情不自禁地想说些什么为止。(学生自由读课文)
2、读完了课文,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把你的感受在学习小组中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小组交流)
三、集体交流汇报
读着读着,你情不自禁地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交流的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而定。)
(一)体会仙人掌的外形美
1、生: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说:“仙人掌可真美啊!”(学生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其他同学补充)
2、这么美的仙人掌,你能把它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
3、是啊,墨西哥的仙人掌可真奇特、真美丽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仙人掌图片的课件)现在,你想说些什么吗?
(学生谈体会:用成语概括、说出仙人掌的美、表现出对仙人掌的喜爱之情)
4、墨西哥的仙人掌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可真令人喜爱啊!让我们拿起书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在音乐声中齐读)
5、过渡:读着读着,你情不自禁地还想说些什么呢?
(二)体会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
1、生:读着读着,我情不自禁地想说:“仙人掌的生命力可真顽强啊!(学生谈体会)
谁跟他有同样的感受也想来说一说?
(出示第五自然段的文字投影,学生谈体会并读好)
2、是啊,在恶劣的环境中,在经受着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下,仙人掌仍然顽强地生长着,它真不愧为是生命的强者啊!好好地读一读这段话,相信你一定有更深刻的感受!(学生自由读)
读着读着,你想对仙人掌说些什么呢?(说出赞美、敬佩、歌颂等感情)
3、学生自由对仙人掌说。
4、仙人掌的生命力是如此的顽强,我们的心中怎能不对它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呢?好好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你觉得怎样读能表达出你的感受你就怎样读!(自由读)
谁敢说我是我们班读书读得最好的同学就站起来,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评价)
(三)体会仙人掌乐于奉献的精神
1、引读:”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它不公正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它会……它会……它会……“
2、自由读这一段,看看怎么才能读好?待会儿我们开展个读书比赛,看谁读得最好。(学生自由读)
3、比赛读:男女生各推选出一位代表,在这两位同学读之前,你们想给他们一些建议或鼓励吗?(学生提建议或鼓励,其实就是理解的过程)读得真好啊,听了他们的朗读,你的心情怎样?(敬佩、肃然起敬……)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4、读着读着,你还想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发展学生的个性,如:自强、团结……)
四、升华中心
1、仙人掌用它美丽的外形、顽强的生命力、乐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所以当朋友要送作者画时,作者说:”画仙人掌吧,画一株体现出信仰与生命力的仙人掌!"仙人掌不仅打动了作者,也打动了老师,相信也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吧!假如你就是那位画家,你会怎样画呢? 假如你是一位诗人,你会写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一位歌唱家,你会唱些什么呢? 假如你是一位…… ……(边说边出示文字投影)
2、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方式准备准备吧!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找你的学习伙伴共同完成。
(学生自由准备)
3、假如你是……(学生汇报)
4、是啊,仙人掌在作者心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谱写了一曲美丽之歌、奇特之歌、顽强之歌、奉献之歌、自强之歌、团结之歌……(指着板书说)
14、神奇的音箱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快速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
2. 初步知道生态农业的好处。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知生态农业的好处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神奇的音箱”的基本原理和作用,知道它带给植物的好处。
一、题目入手,谈话引入
1.读课题,说一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谈话,说说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己快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再学课文,质疑问难
1.再读课文,想一想,找一找,神奇的音箱还有一个名字(学名)叫什么?
2.根据课后第1题,自己在课文中找出神奇的音箱神奇之处在哪里,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课文中还有哪些问题弄不明白,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解决。
4.老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请小老师来解答,最后剩下的师生一起来探讨。
四、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1.联系日常生活,你对哪些农产品有意见,能提出改进意见吗?
2.展开想象,你还希望有哪些生态农业的新成果?
五、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
1.自由组合,作简单的排练准备。(只要求能帮助对课文的理解就行,不要求太高)
2.分小组试演,老师巡视,随时可以给予鼓励和指导。
3.推选几个代表表演给全班同学欣赏。
(此次教学活动可以和本单元的习作百花园结合)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2
突然, 从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声, 西尔维娅知道这不是友好的鸟鸣声。“你好, 小女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高兴地叫道, “这儿离大路多远? ”西尔维娅发抖着低语道:“两里。”她面对的是一个带枪的高个小伙子。
陌生人开始和西尔维娅赶着奶牛在森林里穿行。“我一直在打鸟, ”他抱怨道, “但我迷路了, 你认为我可以在你家过夜吗? ”
西尔维娅 没有回答 , 她很高兴就要到家了。她看见祖母正站在农舍门口。陌生人放下枪, 把他遇到的问题告诉微笑着的西尔维娅的祖母。“当然, 你可以和我们待在一起, ”她说, “我们不怎么富裕, 但欢迎你和我们分享我们拥有的东西。”吃完饭, 他们三人坐在屋外, 年轻人说他是个 研究鸟类 的科学家。
“你把它 们装在一 个袋袋里? ”西尔维娅问道。“不, ”他慢慢回答道, “我用枪把它们打下来, 然后用专门的化学药品把它们制成标本保存起来。在我家的实验室中, 我收集了100多种全美 国不同种类的鸟的标本。”“西尔维娅对鸟也知道一些, ”她祖母自豪地说 , “她十分 熟悉森林, 鸟就在她手边吃食。”
“那么 , 西尔维娅也许能帮助我。”年轻人说, “前些天我在不远 处看见一 只白苍鹭, 这几天一直在找它。白苍鹭是一种十分稀有的 鸟 , 你见到过吗? ”他问西尔维娅, 但她沉默不语。“它是一种高大、奇特的鸟, 有柔软的白毛和又细又长的腿, 它可能在大树的顶上有自己的巢穴。”西尔维娅的心开始狂 跳 , 她在森林的另一边见过它! 年轻人正盯着西尔维娅, “我将付给告诉我白苍鹭在哪儿的人10美元。”那天晚上, 她的梦里全是她和她的祖母用10美元能买的好东西……
第二天, 西尔维娅和年轻人一起待在森林里。如果年轻人把枪留在家里 的话 , 西尔维娅会过得更快乐 些 , 她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杀死他似乎很喜欢的鸟。
但西尔维娅看着年轻人, 眼中流露出爱慕的神情, 她从未见过这样英俊漂亮的人。
第三天, 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 她静静地离开家匆匆地赶往森林。最后她找到一棵大松树, 从那儿可以看见整个森林。她确信她可以看见白苍鹭把巢藏在哪儿。
突然, 西尔维娅又黑又灰的眼睛看见一道白光一闪而过, 一只有着宽阔白翅膀和又长又细脖子的鸟飞了过来, 停在她面前的一根树枝上。白苍鹭松开羽毛并呼唤坐在旁边另一根树枝上的配偶, 然后它们张开翅膀飞走了。西尔维娅长叹了一口气, 现在她知道这只野鸟的秘密了。
大约一小时后, 西尔维娅回来了。当她跑进厨房时, 她的祖母和年轻人全站了起来。现在是她说出秘密的最佳时刻, 但西尔维娅却沉默不语。年轻人友好的目光深入到她的眼里, 他可以给西尔维娅和她的祖母10美元 , 他答应过, 她们也需要钱。除此之外, 西尔维娅想让他开心。
但西尔维 娅沉默不 语 , 她想起白苍鹭在金色阳光中飞行的情景和它们一起在世界顶端观望日出的情景。她不能说出白苍鹭的秘密而出卖它们的生命。年轻人那天晚些时候失望地离开了。西尔维娅很伤心, 她想成为他的朋友。他再也没回来过, 但许多个夜晚, 当她赶着祖母的奶牛回家时, 她仿佛听见了他的口哨声。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3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提示:仔细看图,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endprint
一、照样子连线。(9分)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提示:仔细看图,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endprint
一、照样子连线。(9分)
1.看清楚,再连线。
2.读准确,再连线。
二、用“○”圈出声母是翘舌音的字。(5分)
三、看拼音,写词语。(10分)
四、读一读,选一选,在括号里填上序号。(9分)
五、比一比,组成词。(8分)
象( ) 为( ) 找( ) 可( )
像( ) 力( ) 我( ) 河( )
六、读词语,按要求分类,把序号写在合适的横线上。(6分)
①飞机 ②学校 ③蝌蚪 ④云彩 ⑤汽车 ⑥水草
⑦太阳 ⑧黄鱼 ⑨军舰 ⑩柳树 燕子 羊群
天上有:
水里有:
地上有:
七、照样子连线。(11分)
八、照样子,写句子。(6分)
九、选择合适的词填空。(7分)
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十一、读短文,完成文后题目。(6+3分)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十二、看图写话。(16分)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4
保护环境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小编收集了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500字,欢迎阅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500字【一】
县长叔叔:
我是长庆一小的一名小学生,近几年来,全世界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就拿我们小区来说吧,几年前,在我们小区的清晨走到哪儿都可以听见鸟儿婉转的啼叫,花丛里的小树下面,每天都可以看见新鲜的鸟便,但是,几年过去,这样的景观却一天天的在消失,每天早上当你漫步在花丛旁边时,只能听见零星的几只鸟儿在啼叫了,树下的鸟便就更不用说了。
几年前,在小区的凤园里,清澈的小湖一望见底,潺潺的流水声悄悄的溜进了你的耳畔。遥望湖水之中,一朵朵荷花在水上婷婷玉立,不时的会从下面蹦上几条小鱼,但是现在再也看不到婷婷玉立的荷花和小鱼了,湖面上到是多了很多烟头和纸屑......真是不堪入目。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淡化。人们为了图一时之利乱砍乱伐树木,使鸟儿无家可归,在公园的草坪中,湖水中乱扔垃圾使凤园环境恶化,这一桩桩,一件件由于环保意识所引发的自然灾害,难道还不能使人们反省吗?
所以,我建议县长叔叔,多做一些关于环保的宣传,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要在公园内多贴一些标语,提醒那些环保意识差的人,最好可以在公园内多安放一些垃圾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让地球更好的造福人类吧!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500字【二】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的校园多美啊!春天百花齐放,夏天树木葱郁,秋天果实累累,冬天雪花纷飞。我在校园里学习已经六年了,清晨,小鸟听我们读书,下午夕阳陪我回家,我与校园挥手告别。我与校园朝夕相处,使我与她有着浓厚的感情。
可是吧,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中,却存在一些人为的问题:高年级同学刚清扫干净不久,地上就有很多果皮纸屑;厕所里,水龙头在伤心的流泪;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被糟蹋得面目全非;还有,地上有很多只用了几页纸的本子已经被丢弃,水沟里还塞满了垃圾。像这样不节约资源,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有很多。这使得校园变得很脏,如果你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你愿意吗?所以,我向同学们提出建议:
一:不随意践踏树木,不乱摘花,不能进花圃里玩,在班里宣传爱护花草树木。
二:珍惜资源:上个学期没用完的本子可以用来做草稿本,先用铅笔写,再用水性笔写。用完水时及时拧紧水龙头。
三:不乱扔果皮纸屑,要扔进垃圾桶,看到垃圾时要及时清理,看到别的同学扔垃圾时,要好言相劝。
四:在自己班里出黑板报时,多出内容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采取我的建议,让我们这个校园变得更加美好!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作文500字【三】
保护环境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 篇5
暖
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出去了,我独自去广场上玩等他们回家,突然我的肚子一阵剧痛,我蹲了下来。这时,一位阿姨看到了我,走过来低下头和蔼的问:“你怎么了,小朋有”我断断续续的说:“我„„我肚子疼。”阿姨着急地连忙问:“你家住哪里啊?我扶你回去。” 我忍着疼说到“我家就在马路对面。”阿姨用手抓住我的胳膊,放在她的肩膀上使劲把我拉起来,我重重的身子压在她的身上。马路上这时车很多需要加倍小心,我和阿姨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平时那么短的路我们走了很长时间才到家门口。敲了半天,门也没有开,这时我才想起来,爸爸妈妈不在家。阿姨说:“别担心,我送你去医院吧。”阿姨又从新扶起我,走回马路边阿姨想腾出一只手拦出租车,好不容易拦上了一辆车。到了医院我就迷迷糊糊的睡了,醒来时发现爸爸妈妈已经在眼前了,却没有看到身材瘦小的阿姨,就问:“妈妈,送我来医院的阿姨呢?”妈妈说“她给我打通电话后,交完钱就离开了,我也没有看到她。”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6
教学内容: Unit 1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学习任务: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We always have a special meal.We say “thank you ”for our food, family and friends.功能:谈论和描述感恩节等西方节日。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导学生说出他们了解的西方节日的名称,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例如:Christmas ,Halloween 等等。再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个节日的情况,例如: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按照传统,人们在这两个节日里会做些什么?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向学生出示与圣诞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问题:When is the Christmas Day? Do you like it ? What do people do on Christmas ?
2、用同样的方式谈论万圣节。
3、出示美国国旗,问学生是否了解美国有一个关于国旗的节日和一个感恩节。引导学生开始今天的课文学习。
三、课文学习:
1、把本课的教学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活动1的内容。让学生看图认真听,要求学生:了解故事大意,弄懂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句子。
2、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出示卡片教读单词。
Festival 节日
special 特别的 meal 一顿饭
sound 听起来
football橄榄球
Flag Day 国旗节
Thanksgiving 感恩节
fly(使)(旗帜)飘扬
3、放录音,思考下列问题:
What are the two American festivals in the story ? What do people do on Flag Day ? 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 Day?
4、讲解课文。
5、让学生跟读课文中的句子,熟读课文。
四、练习巩固:
1、让学生看SB活动2的图片,试着谈一谈图片的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后作业: 1、抄写单词。2、熟读课文。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学习任务:Can you tell me more aboat American festivals? Well,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What do you do on Thanksgiving Day? We always have a special meal.We say “thank you ”for our food, family and friends.功
能:会谈论节日是怎样过的,并能用英语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日常问候。
2、出示卡片复习单词。
3、让学生读课文。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学习:
1、学习四会句型: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at American festivals? Well,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What do you do on Thanksgiving Day? We always have a special meal.We say “thank you ”for our food, family and friends.2、领读,分组读,个别读。
3、用Flag Day/ Christmas 来替换Thanksgiving Day 操练。
4、让学生看图、听录音并跟读,要求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5、活动4。请学生看图,理解活动要求:根据图片提示,写一篇介绍圣诞节的短文。
6、让学生回顾四年级上册Module10 Unit1介绍圣诞节的课文。
7、请学生说一说,并展示一些节日活动的行为动词。
8、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独立完成短文。
9、请学生四人一组,在小组内朗读自己写的短文。然后请一名代表向全班朗读自己写的短文。
三、练习巩固:
1、正确抄写四会句型Can you tell me more aboat American festivals? Well, 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What do you do on Thanksgiving Day? We always have a special meal.We say “thank you ”for our food, family and friends.2、背诵四会句型。四、课后作业
1、熟读四会句型。
2、正确抄写四会句型。
五、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学习任务: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Lantern Festival.功
能:介绍中国主要节日。
比较中西方节日的差异。
交流自己对节日的喜好。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带领大家复习上一模块学习的韵诗。让学生跟着录音边说边做动作,活跃课堂气氛。
2、针对节日的主题向学生提问:What do people do on Thanksgiving Day ?
What do people do on Flag Day ? 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回答。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出示SB第二单元活动1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所表现的是什么。(元宵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2、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西方节日的传统,如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Halloween ,如果有外国朋友想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怎样介绍呢?
3、让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关于春节的情况。如:Spring Festival is Chinese New Year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at Spring Festival.We have peanuts and sweets.4、让学生看活动1的图片,并跟读。
三、课文教学:
1、将本课的挂图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2。让学生对照着书听录音,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
Girl1: I love this festival.we all go to see the Dragon Boat race ,We eat zongzi.It’s very delicious.Boy 1: My mother loves this festival.She makes mooncakes.Her cakes are delicious , my father likes this festival , too.He sings moon songs.His songs are very good.Girl 2: This is my family.Our favourite festival is the Spring Festival , we have a special family dinner.and we eat jiaozi.Boy 2: My favourite festival is after spring festival.It’s at night.there are lots of lanterns and there’s a dragon dance.2、听过第一遍录音后,让学生看书上的图,说出每幅图表现的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对应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把Lantern Festival , Spring Festival , Mid-Autumn Festival , Dragon Boat festival 写在黑板上,进行单词教学。
3、放录音,让学生说出该段文字描述的是哪一个节日,向学生讲解语言点。并让学生跟随录音模仿重复。
4、让学生熟读课文。
四、练习巩固:
1、让学生以SB第二单元活动2为示例自己分组展开问答练习。五、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六、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活动3至活动7。
学习任务:复习巩固介绍中国的主要节日。功
能 :谈论自己喜欢的节日。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单词卡复习“race,lantern,the Lantern Festival,hang”。
2、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活动2。
二、任务呈现:
1、活动3。引导学生理解活动要求:仿照示例编对话,表演图中的内容。
2、请学生依次说出各图展现的节日,并朗读例句。
3、请学生4人一组,任选一幅图,仿照示例编几句简单的对话并进行表演。
4、请部分小组展示,注意评价学生的对话是否符合语境和逻辑,人称代词、物主代词、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使用是否正确。
5、全班一起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4的韵诗。这是一首练习人称代词的韵诗。
6、放录音,让学生看书听韵诗,从整体上把握诗句意思,讲解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再放录音,每句后停顿,学生模仿。
7、全班一起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5。请学生观察图片,猜测韵句大意。
8、播放韵句的录音,请学生整体感知。
9、然后播放朗读韵句的录音,请学生逐句跟读。
10、再跟读,小组练习。
11、全班一起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6。引导学生理解活动要求:学生A在心中想好一个节日,学生B用一般疑问句询问节日的相关信息,从而猜出这个节日。学生B猜对后。学生A要简单介绍这一节日。
12、两人一组,仿照示例开展活动。
三、课后作业。
完成活动7。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节日。
四、课后反思
Module 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 学习任务:句型Can you speak English? 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 I can speak French.单词pen friend,address, Pleased to meet you.功能:表达自己的能力、请求、意愿和喜好。
通过介绍自己的情况结识笔友或网友。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互致问候。.2、带领学生打着拍子一起说上一模块所学的韵句。
3、播放活动1的录音,请学生听录音,理解语境。
4、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依次进行全班跟读、小组跟读、个人跟读。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把话题引到语言上来。把几个问题写到黑板上,让学生回答: Can you speak Chinese ?
Can you speak English ? Can you write Chinese ?
Can you write English ?
2、导入课文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
三、课文学习:
1、使用教学挂图和录音整体呈现SB活动1。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故事大意。如:Who’s Laura?
Where is Laura from?
How many English friends has Daming got ? Can Laura write Chinese ? Can Daming write English? Can they be pen friends ?
2、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整地再听一遍录音,并帮助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整体印象和初步理解。对每幅图片及对应的对话进行学习。
3、讲解课文语言点。请学生圈出对话中的“can,”尝试归纳“can,”的用法
4、出示卡片学习词语pen friend,address, Pleased to meet you.5、放录音,让学生逐句跟读,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
6、请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课文,请部分小组上台展示。
7、鼓励学生看图复述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
四、课后作业:
向家人展示自己跟读模仿课文录音的情况。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
教学内容:活动3,4 学习任务:巩固复习活动2的重点句型 Can you speak English? Yes,I can speak some English.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 Yes,of course.This is my address in China.学习策略: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复习单词。
2、让学生跟读活动2的录音,然后回答问题:(1)Where is Laura from?
(2)Can Daming speak English?(3)Where are Amy and Sam from?
二、任务呈现:
1、SB Unit1 活动3。请学生看图,听录音并跟读,提醒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和语调。
2、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3、请学生四人一组,背诵句型。
4、SB Unit1 活动4.请学生看图,朗读例句,了解活动要求:这是一个接龙活动,考查记忆力和对“can”的运用。
5、先与三名学生示范,然后请学生四人一组,仿照示例开展活动。
6、最后请部分小组展示,评出最好的三组表扬。
7、请学生用“can”造句,不少于5句。
8、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造的句子,然后请部分学生说。
9、讨论一下希望结识什么样的笔友。
10、示范::“I want a pen friend from London.I can write to her in English.I can tell her about China.She can tell me about the UK.I can also tell her about Chinese Dancing I love Chinese dancing.”
11、请学生四人一组,在小组内分享自已的想法。请学生注意相互评价“can”的运用是否正确。
课后作业:
正确抄写四会句子。
Can you speak English? Yes,I can speak some English.Can you be my Chinese pen friend? Yes,of course.This is my address in China.教学反思:
第三课
教学内容:Unit 2
I can speak French.学习任务:I can ….I like….做自我介绍。
功
能:讲述能力。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交笔友或网友。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让学生汇报关于自己的朋友、笔友或网友的情况。将name ,age ,hobby ,language ,can 这几个项目分别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把学生所说的内容的填入表格。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的网友或笔友,但是有一些同学可能没有找到。今天,我们将认识几个新朋友,他们也在寻找笔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要给自己的笔友或网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
三、课文教学:
1、讲解生词: Sydney , Australia , Hong Kong , painting , pet , French ,candy.2、播放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1。让学生看书听录音,弄清课文大体意思。
3、让学生跟读录音,然后分角色朗读。
4、提问:“为什么Tom 不需要‘pen friend’,而需要‘phone friend’呢?讨论。
5、播放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2。让学生看书听录音,理解课文大意。
6、录音原文:
Mike :hi ,I’m Mike.I’m eleven and I’m from Sydney.I like football and swimming.Yao Tingting : My name is Yao Tingting.I’m form Hong Kong.i can write emails and stories in English.I like drawing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Jim: hello, I’m Jim from London.I’m twelve.I can speak French and English , of course!I like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Linda: Hi ,I’m from san Francisco and my name’s Linda.I can 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I like dancing.painting and I love my pet dog, Alex.7、放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两遍。问学生:Who can be your pen friend ? Why ? 让学生读一读书上的文字,说一说这几个人的基本情况。
8、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然后请他们试着脱离课本把这几个人物的基本情况讲述出来。
9、两人一组互相问答,运用以下语言: A:Who can be your pen friend ? B: Linda can.A: Why ?
B: Linda loves her pet dog, and I love my dog , too.Linda is American and I want to learn English from her.四、练习巩固:
1、分组根据课文的人物复述。注意“can”和“like”的用法。
2、让部分学生口述自我介绍。
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3至7。
学习任务:巩固复习活动2的内容。功
能:运用语言做自我介绍。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互致问候。
2、出示卡片复习单词。
3、听活动1录音并跟读。
二、任务呈现
1、SB第二单元活动3。理解活动要求:这是一个简单的征友活动。
2、请学生在方框中画出自画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信息。
3、完成后,请学生两人一组,仿照活动2进行自我介绍。最后请部分学生展示。
4、SB第二单元活动4。播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听句子,整体感知单词的重音和句子的重读。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逐句跟读,体会句子中黑体部分与非黑体部分、黑体部分中画线部分与未画线部分的语音差异。最后请部分学生读句子,和学生一起根据书中的重音标注,评价展示者的朗读是否正确。
5、让学生仔细看SB第二单元活动5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有些什么。放录音,让学生完整的欣赏,然后让学生边听边小声模仿。最后让学生大声跟唱。
6、SB第二单元活动6。引导学生理解活动要求:这是一个挑战活动,学生A展示自已的能力,学生B、C、D也试着展示相同的能力,对学生A进行挑战。请学生听录音,理解活动如何进行,然后四人一组,仿照示例开展活动,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学生A的角色。鼓励学生替换活动中的能力,比如换一个动作、换一个口令或换一首英文歌。最后请部分小组展示,对拓展不同能力的小组进行奖励。
三、课后作业:
给你的笔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
四、教学反思:
Module 6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Unit 1 You’ve got a letter.From New York.学习任务: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 and we fly it in the park.Have you got a book about the US? I can send you one.功
能:谈论自己和他人拥有的物品。
复习have got 的用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带领学生演唱 第五模块中的歌曲I can speak English.2、通过提问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1)Do you remember Laura ?(2)Can Laura speak Chinese ?
(3)Can Daming speak English ?
(4)Are Daming and Laura pen friends now ?(5)Does laura want to write to Sam and Amy? 引导学生作出正确回答。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问:Have you got any stanps from China? S: Yes,I have./No,I haven’t.2、引出活动1.Have you got a book about China/the US? Yes,I have./No,I haven’t.听录音,跟读。然后小组读,个人读。
3、学习“world”.教读,个人读。
三、课文学习;
1、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活动2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 Where is the letter from ? Is the letter from Daming ? What has Daming got ? What has Laura got ? 放录音,帮助学生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针对“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中的have /has got 进行讲解。如:A、I have got a kite.Have you got a kite ?
B、Yes ,I have./ No ,I haven’t.A、She has got a skirt.Has she got a skirt ?
B、Yes , she has./No ,she hasn’t.C、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 and we fly it in the park.大明有一只中国风筝,我们在公园里放风筝。
3、让学生跟着录音读课文。
4、让学生圈出文中出现的“have got”
5、请学生观察课文中出现的连词“and”和“but”,两个词连接的句子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顺承和转折)。让学生造句。
6、出示卡片教学“often,difficult”,并对其进行运用训练。
四、练习巩固:
1、用often,difficult,and和but在练习本上造句。
2、自由读课文。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3,4.学习任务:重点学习句子Daming has got a Chinese kite and we fly it in the park.Have you got a book about the US? I can send you one.功
能:巩固“and”和“but”,两个词连接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复习单词。
2、请跟读活动2的录音。
二、任务呈现
1、Unit1活动3.请学生看图、听录音并跟读,注意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
2、让学生自由读,然后背诵。
3、Unit1活动4.请学生看图、理解活动要求:判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选择合适的连词。
4、让学生完成活动4的练习,然后核对答案。
5、以Sam 和Amy的名义给Laura写一封回信。例如:“Do you want Laura to be your pen friend? Can you use chopsticks well? Have you got a book about the US?Ifnot,do you want one? Do you miss Daming?”请各小组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确定回信内容。
6、请各小组选一人执笔,共同完成一封回信。注意信件的格式、称谓和落款等细节。
7、请部分小组朗读回信,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课后作业:
1、抄写单词和句子。
2、请各小组进一步完善回信,并展示。
四、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Unit 2 I’ve got a stamp from China.学习任务:I’ve got a knife and fork and chopsticks.I’ve got some stamps from China but I haven’t got any stamps from Canada.功能:谈论个人所拥有的物品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
针对上一篇课文内容提问:
Where is the letter from ?
What has Laura got ?
Can Laura use them ? What has Daming got ?
Does Laura want to visit China ?
What does Laura want to send Sam and Amy ?
二、任务呈现与课文导入:
1、让学生说出I’ve got a ….提问:What has he got ? He has got…
2、播放活动1的录音,让学生看图听,了解意思。
3、齐读,分组读。
三、课文教学:
1、用挂图和录音呈现SB第二单元活动2的内容。提出问题:
Has Lingling got a knife and fork or chopsticks ?
Has Sam got a Chinese kite or a Japanese kite ?
Has Lingling got a book about America or a book about China ?
Has Sam got stamps from China or stamps from Canada ?
How do you know ?
2、再放录音,让学生看图听,进一步理解语句。
3、出示卡片学习“knife,fork chopsticks Janpanese”.4、跟录音朗读。练习几遍后,两人一组展开对话。
5、巩固“have got”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用法和“and”及 “but”的连接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对SB第二单元活动6的游戏进行扩展练习。这是一个接龙游戏,第一名学生说出自己拥有的一件物品,从第二名学生起,先说明自己是否拥有前面一名同学所说的物品,然后再说出自己拥有的一件物品。先示范,然后四人一组开展活
五、课后作业
1、抄写单词。
2、朗读课文。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3,4,5,7.学习任务:巩固活动2的句型:Have you got…and…? I have got…,but I Haven’t got….功
能:谈论自己与他人拥有的物品。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读。
2、跟读活动2的录音。
二、任务呈现:
1、活动3。引导学生理解活动要求:阅读澳大利亚女孩Sally征集笔友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补全句子。
2、请学生独立阅读短文,然后逐段回答一些针对短文的问提,如:“What’s the girl’s name? Where is she from?最后请学生将句子补充完整,并请部分学生朗读句子,全班核对答案。
3、活动4.请学生先试着读一读这四个句子,注意将调符号。播放第一遍录音,请学生先听句子,体会句子的语调。再次播放,请学生跟读,然后请部分学生展示。总结陈述句语调的规律:陈述句通常为将调。
4、学习SB第二单元活动5的韵诗。
先放录音,让学生听韵诗,从整体上把握韵诗的大意和节奏。然后请学生一句一句的跟读,向学生讲解韵诗的意思。
5、注意这首诗的韵律。
6、活动7。请学生朗读示例,引导学生增加“I’ve got a book about Beijing and Anne has got a book about New York.I’ve got a dragon kite,but Anne hasn’t got a kite.”等运用“have got,and,but”的语句。
7、先向学生展示范文,如:“I have got a friend from the UK.Her name is Mary.I use chopsticks,but Mary uses a knife and fork.She likes dancing and I like dancing too.Her school starts at nine o’clock, but my school starts at eight.I’ve got a Chinese dragon kite , but she hasn’t got a kite.I will send one to her.”
8、请学生仿照活动的示例和范文独立完成写作,鼓励学生尽量选择一位跟自已差异较大的朋友进行描述,并充分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9、请学生四人一组,在小组内介绍自已与朋友的异同,并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和补充。
10、请部分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已与朋友的异同,进行点评和指导,注意评价“have got , and , but ”运用的正确性。
三、课后作业:
1、向家人展示自已跟读模仿课文录音的情况。
2、听活动4的录音,跟读并模仿陈述句的语音语调。
3、打着拍子向家人或同伴展示本模块新学的韵句。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7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过去式单元的复习课, 由于本单元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过,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导入复习、练熟词句、交际运用、巩固提高四个阶段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过去式的句型, 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
1. 基本目标
(1) 词汇:能较好的掌握本单元过去式的动词词组:took the pictures, climbed mountains...
(2) 句型: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句型:What did you do?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并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2. 能力及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过去所做的事情, 并借此增进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
3.本课时为单元复习课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磁带、词卡、幻灯片演示。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StepⅠ:导入复习
1.Let’s chant. (五年级下册P2)
T:I often do housework on the weekend.And I usually take pictures too.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Can you ask him/her?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 (通过chant, 引出一般现在时态句子并对话练习)
2.T:Look at the phrases.Can you read them? (练习一般时态词组take the picture...)
3.T:You know, I 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Look!Last weekend, I tookthe picture.Is it beautiful? (拿出卡片, 领读take the pictures, took the pictures) Can you spell take?And took? (板书take, took) I often clean the windows.Last weekend, Icleaned the windows. (引导学生把所列词组用一般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
通过一般现在时态句型的对话练习导入到过去时态知识的复习。教师运用句型Ioften take the pictures on the weekend.和Last weekend, I took the picture.的鲜明对比再次让学生一目了然的理解了过去时态的意义, 通俗易懂, 为后进生的知识掌握和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提高做了有效的铺垫。
StepⅡ:练熟词句
1.T:Next, Let’s play a game.I say the verbs.You say the past tense. (通过教师说动词, 学生说动词过去式来巩固单词的过去式。)
2.T:Take out your paper.Finish the Exercises 1.Let’s check. (落实书面练习)
3.T:Let’s chant. (六年级下册P41.) Can you read them? (引出本课重点句Where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How did you go?) “
4.T:Please read and write them twice!Who’d like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a
(借学生活动板书重点句)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good.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书面练习的方式, 进一步巩固重点词句以达到熟练掌握, 并为下一阶段的交际运用作好了充分准备。
StepⅢ交际运用
1.T:Look!I took another picture on my holiday.Would you like to ask me some questions? (展示教师出去游玩的照片, 引导学生用Where?What?How?提问。)
2.T:Did you have a holiday?Please 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运用重点句, 做对话练习)
3.T:Just now, We reviewed and practiced the words and sentences.Next, let’s do the 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
设计意图
教师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提问, 进而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自由对话练习。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思考的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Ⅳ巩固提高
1.Exercises 2:Listen to the tape, write“T”or“F”。
(听录音, 判断正误) Check!
2.Exercises 3: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choose the answers.
(阅读对话, 选择正确答案) Check!
3. (板书简笔画) Look at the pictures.It’s you.Can you talk about your holiday.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write yourholiday on the paper. (看图说话, 并书面表达。) Check!
4.How many stars did you get? (课堂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Exercises 2 and Exercises 3对学生进行了听音判断和阅读选择的训练, 培养了学生的听音判断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通过看图进行书面表达, 培养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Ⅵ家庭作业
1.Finish the activity book of unit 4.
2.Please write a letter about your last holiday to your friends.
设计意图
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 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 把课堂语言能力的提高延伸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板书设计Revision Unit 4 My holiday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go?
教学反思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 篇8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六年级语文教案第3、4单元】推荐阅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0-23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07-10
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07-31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06-12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试卷09-10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09-1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11-25
语文六年级第六单元测试题08-02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材分析10-04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及反思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