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地球》三年级学生读后感(共8篇)
《八十天环游地球》三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1
再比如这部《八十天环游地球》到了现在,好像我们可以自豪的回答凡尔纳先生在书的末尾提出的问题:“人们可以用比这更短的时间环游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是一部基本上人人皆知的科幻小说,普遍程度简直可以比拟大多数人知道汽车。只不过,这部书里始终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菲莱亚斯·福格回错误地把80天算成81天?
如果学习过地里的人会清楚得很,因为书中给过暗示——就是固执的仆人路路通坚决不肯调整他的表,也就是说这位固执的法国人始终保持着伦敦时间,后来他主人讲道理的时候透露了一点。
《八十天环游地球》三年级学生读后感 篇2
八十天环游地球?当我听到这个赌注时,也和福格的朋友们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遇到危险,那才绰绰有余,可如果遇到了什么危险,什么轮船没油,下大暴雨等等等等,那么一百天都有可能不够。两万英镑啊!这个福格真是有钱没处花,这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赌注,他偏偏要赌。可就在这八十天的最后一天,福格狼狈地回到了俱乐部,他的朋友们大吃一惊,输得心服口服。
其实福格在这一次旅行中,遇到的危险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海上轮船燃料告急,他砍船烧柴给足动力;置身荒村无路可走,他买大象穿密林赶车;遭密探暗算被监禁八天,他花重金取保释摆脱官司……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被密探盯上了。原来福格离开伦敦不久,那里发生了一宗抢劫银行案,两人被涉疑,而且那个抢劫犯长得特像福格,所以密探一路跟踪过来。
当我读完这一本书后对福格的第一感觉是:他很有钱。是的,谁会花很多钱买一头大象只是为了穿越密林去赶车?赶上之后又慷慨地把大象送给向导?估计只有福格吧。还有一点就是:要冷静。误了轮船,冷静,赶上了!仆人失散,冷静,找到了!拦路劫匪,冷静,战胜了!海关被囚,冷静,出来了!无论眼前有多大的危险,福格都很冷静,正因为有这种冷静,危险才被他制服。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篇3
在暑假里我读了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小说它使我受益匪浅。
八十天环游地球主要讲述英国绅士菲利斯福格与朋友打 赌,用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故事,一路上福格先生和他的仆人让万能克服了各种大自然的艰难险阻,以及便衣警察菲克斯人为设置的重重阻碍,终于在八十天内成功环绕地球一周,回到伦敦,并在旅途中搭救了一个即将殉葬的印度土王的妻子最终收获爱情。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本书之后,福格先生收获太多了,他收获了幸福,感激,尊严和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第一次,我们每个人人生中都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福格先生让我们要有勇气,也希望我们的第一次能顺利实现。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篇4
福克先生很有正义感,他痛斥了英国毒品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嘲笑了美国的武斗选举。同时,他对自己这次旅行充满信心,他相信只要有决心,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到,正是这种执着,才使得福克先生克服种种困难,环游地球。在文章中一个个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故事中阴差阳错,巧妙地设计了情节。故事在阅读同时,还能使我了解到丰富的地理知识。正是这样,我才对这本小说着了迷,读了一遍又一遍,但真正让我佩服的,还是福克先生那种为了明天而不惜放弃生命的品质。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为朋友舍去生命的人。
这虽然是一篇科幻小说,但是,我觉得很真实,好像真的发生过一样,福克先生机智勇敢的形象一次次展现在我的眼前,但是仅仅靠福克先生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够完成这坚难的任务的,他也需要帮助。“让万能(福克先生的仆人),总是在福克先生有危险的时候出现,他很忠实,一次次为了主人冒生命危险,这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学习呢?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就象费克斯,他就想害福克先生,但是最终阴谋没有得逞,因为有“让万能”这个忠心的助手。至于为什么叫他“让万能”,我想大概是他的绰号,因为一路上他是福克先生的向导,每个国家的路他都清楚,所以就叫“让万能”吧。
在阅读这本小说时,不知不觉中你可以学到很多:比如说地理知识,做人的道理。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中,你可以知道奇风异俗,让你了解世界各地的民俗。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篇5
环游地球开始后,在路途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都坚强地一一克服,为了赶
在约定最后一分钟,终于到达了约定见面的地方,福克先生赢了!
这次冒险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 篇6
福克先生是位极有修养的绅士,1872年10月2日,福克先生在改良俱乐部与朋友们打赌用80天环游地球一周。但他出发后英国国家银行失窃,侦探费克斯发现福克先生很像小偷,便在路上给福克先生制造了很多麻烦,但这并没有难住意志坚定的福克先生,他战胜了这些困难,终于按时回到了改良俱乐部。
福克先生为什么能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时代,在自然和人为的障碍下只用八十天就能环游地球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福克先生有坚定的意志,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在我们平时学习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一些学习进步不快的同学并不是天生就差,而是因为种种原因,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知识漏洞没有及时补上,这样慢慢地知识漏洞越来越大,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缺乏坚定的意志,不想再努力学习,慢慢就成了后进生。如果这些同学也能够像福克先生一样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做事充满信心,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点,我相信人人都是优等生。
八十天环游地球小说读后感 篇7
在阅读这本小说时,不知不觉中你可以学到很多:比如说地理知识,做人的道理。在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中,你可以知道奇风异俗,让你了解世界各地的民俗。
前面写到第十一章,全书共有三十七章,一章章来要写到明天了,化零为整吧。这本书里人物是很少了,除了上面提到的主仆二人和追踪主人公的警探菲克斯,在之后又出现了全书唯一的女性爱乌达,她后来成了福格的妻子,但只是情节需要,没有她的话就不会导致行程被耽误,之前提到万事达,他在前半部中很多时候承担了讲述所经过地方的自然风景,人文历史的角色,而在爱乌达出场后,福格先生也不再是那么风尘仆仆,陪其左右的同时也顺便一游,而且作者也借爱乌达表达了对福格正直勇敢,冷静果断,不怕牺牲有情有义的赞赏,可以说福格是个百分百的正面人物,做这次环球旅行的目的不在于物质利益,不在乎生命危险,不考虑名声荣誉,只在于实践真理,这种对真理孜孜不倦,宁可抛弃一切也要捍卫到底的精神令人敬佩。
好了,正经的说完了,来点轻松的,书里有头大象叫奇乌尼,有没有发现印度孟买那块很喜欢乌啊?乌乌到那连名都不用改了,呵呵。总体感觉这本比“海底两万里”轻松许多,没那么“正”,有可能是因为海洋知识相比于陆地上的地理离我们更远,所以我个人还是喜欢这本,原本科幻冒险类就不应该给人太大的负担,虽然有名人说“凡尔纳目的在于概括现代科学积累的有关地理,物理,天文的全部知识,以他特有的迷人方式,重新讲述世界历史”。对于后半句我完全认可,至于前半句就见人见智了,因为他的小说虽然包涵了很多上述内容,但完全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算是他花了些笔墨介绍了关于时差的问题(因为万事达不论到哪里都觉得自己的表才是最准的,当地的表都是不准的,他的表是格林尼治时间),但是不仅万事达死活不明白,我也没明白。我想说的是,这么一个极其简单的地理知识都解释不清(或许作者根本没想解释),更别提概括什么“现代科学积累的……全部知识”(或许作者根本没想概括),再则,假设凡尔纳确实有如此丰厚的知识基础,又致力于总结它提升它,那他何不去做个科学家写科普作品,而写科幻呢?我个人认为科幻是基于科学而在某些方面而言是先于目前已有的科学(当然不包括“哈利波特”之类,因为这基本不“科”只“幻”)。补充一点,在这本书出版后,真的有人按照书上的路线用了79天环游了地球。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作文 篇8
・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叫《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名著,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八七二年,英国人福克先生和朋友打赌,在八十天内环游世界的故事,书中的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从书中我了解到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知识。
・ 我觉得这本书中最精彩的地方就是结尾部分:正当福克先生以为自己输掉了这场赌局时,忽然发现他的旅行方向始终是向东走的,所以他每走过一条经线,就会提前四分钟,而地球共分为三百六十度,用四分钟乘以三百六十度正好是二十四小时,也就是说福克先生在旅行中不知不觉的提前了一天完成了环球旅行。
・ 书中的福克先生不仅善良勇敢,还冷静沉着,我以后做事也要像他那样。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八十天环游地球》三年级学生读后感】推荐阅读: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读后感06-28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400字12-27
八十天环游地球的优秀读后感12-29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后感_400字11-16
《八十天环游地球记》读后感600字作文06-03
环游世界八十天读书笔记12-29
80天环游地球读后感20012-21
大干三十天措施07-11
中考前三十天09-30
高考三十天冲刺誓师大会家长发言稿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