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社计划书

2024-06-17

通讯社计划书(通用13篇)

通讯社计划书 篇1

通讯社计划书

通讯社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一、招新

为进一步加强我系宣传工作,充实系部学生宣传力量,我社将于新生军训后,积极筹备纳新工作,扩大通讯社的影响力,努力使学生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具体计划:

1、制定宣传方案。前期的宣传工作对于纳新至关重要,可以提高通讯社的知名度、扩大新成员的可选范围。

2、在11级新生军训后,我社将进行宣传。具体计划为:通讯社成员分成小组到各个新生寝室进行宣传

3、考核:设计好报名表格,尽量从表格中大致了解新生,然后进行复试及面试,从面试者对通讯社的理解、文字功底及工作热情等方面确定人选。

二、培育新人

具体计划:

1、首先让他们懂得作为通讯社成员的责任

2、搜集一些关于新闻写作方面的资料供他们学习。

3、采用老成员带新成员的方式让新成员尽快的熟悉自己的工作并且了解写作模式

4、邀请系部老师及院四大媒体记者给予指导,详细讲解写作规范和写作技巧等。

三、加强通讯社的思想建设与队伍建设

1、在新的学期,我们也将碰到新的挑战,我社将着重加强各成员的思想素质建设。通过平时的工作交流,使所有的成员不仅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思想素质,能在同学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2、通讯社将进行公道的分配工作,并努力促进我系其他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进步工作效率,通讯社也将完善通讯社成员的考核制度,做到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有利于进步其工作的积极性,督促各成员能高效率的完成本职工作。

四、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

通讯社将积极配合团委其他各部门的各项工作,我们也会努力寻找新闻点,及时报道系部活动。

五、增进与各系新闻站的交流

1、通过开交流会的形式和各系通讯社增进沟通,各系通讯员是通讯社与各系部的桥梁,要和通讯员一起学习进步。

2、通讯社将以各种方式积极配合学院各项活动:积极响应各项活动,扩大影响,号召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发挥社团的群众气力,为学院建设做更大的贡献。

六、组织开展拓展活动、通讯社将在本学期中期通过交流会的形式确定活动内容,让成员们得到更多的锻炼。

2、我社也将积极响应团委的号召,做好充分预备,随时接受上级安排的各项志愿者活动。

七.组织征文比赛

为突现我系的办学特色,锻炼同学们各个方面的能力的锻炼,为此,我社将在上学期后期组织进行“征文大赛”。奖项设置一二三等奖、几个优秀奖。此次活动是我社在本学期的重大活动,因此,我们将做具体的策划与组织,相关活动方案及前期预备工作会及时准备充分。

数学系是一个集体,每个部分的发展离不开其他部分的支持与协助。通讯社将在我系的各项活动中加强与其他部分的交流与合作,不断进步自我,争取更大的发展。

以上是本学期通讯社工作的简单计划,希看能得到上级老师的指导及监视,我社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精益求精及完善,并根据的实际情况做临时调整,争取能出色的完成各项任务,争做让系部放心、能带动同学们积极性的优秀通讯社。

通讯社计划书 篇2

一、通讯评审的优点

通讯评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应用于国家基金项目的评审, 现逐步发展到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评审, 从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出, 通讯评审是一种有效、客观的评审手段, 可以充分利用同行专家实现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助于科学决策的民主化,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提高了项目评审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通讯评审采用发函邀请专家的方式, 专家范围扩展至全国, 专家评审环境完全脱离行政机构和评估机构, 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相对于以往的会议评审, 真正实现了同行专家的背靠背评审, 评审结论完全是专家个人意见的真实反映, 客观、公平、公正。

(二) 提高了专家自由度, 有助于评审专家层次的提升, 提高评审质量。

通讯评审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评估机构可将专家遴选的范围扩展至全国, 同时, 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不受评审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可以自行安排适合完成评审工作的时间和地点, 避开日常的繁忙工作, 提高了专家对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的参与度, 很多国内知名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国家奖励专家、863专家、973专家等高层次专家可以参与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评审中来, 大大提升了专家层次。此外, 专家评审不受时间的束缚, 有充足的时间认真评审每一个项目, 大大提高了项目评审质量。

(三) 提高了评审服务质量。

在评审工作准备方面, 通讯评审相对于会议评审在时间安排上相对宽松, 评估机构有充足时间做好评审准备工作, 安排好评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在评审专家服务方面, 评估机构与专家采取一对一、点对点通信, 对专家评审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实时解答, 实现了与专家的实时互动、24小时在线, 在最大程度为专家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保证了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 节约资源。

通讯评审相对于会议评审, 节省了会场所需的会议用品、场地、人力等资源, 更重要的是专家不用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评审任务, 节约了专家往返会议地点所需的时间、精力及各种交通费用, 有助于国内知名专家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中。

二、通讯评审存在的问题

(一) 专家遴选难度加大。

通讯评审专家范围扩展至全国, 评审专家可选取范围和层次都大幅度提升, 评估机构建立的评审专家数据库系统、评审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和评审专家征信机制往往达不到通讯评审的专家遴选要求, 这样, 高层次的国内专家遴选大大增加了评估机构的工作难度。

(二) 评分离散度较大。

通讯评审完全是同行专家背靠背评审, 专家之间没有一致的打分尺度和评判标准, 相互之间也没有通信渠道, 由于专家打分尺度和评判标准的不同, 从而导致同一项目专家打分差异性较大, 另外, 由于专家学术水平、学术视野等差异, 或者有些项目是崭新的课题, 有的同行专家对项目的了解不够, 从而导致项目评分离散度较大, 评审结果出现一定的不公正性。[1]

(三) 对评估机构的服务水平要求高。

通讯评审中评估机构与专家采取一对一、点对点通信, 评估机构工作人员与专家是点对面服务, 由于专家评审时间的随意性, 对专家问题的解决需要评估机构24小时在线, 对专家评审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实时、准确解答, 这大大增加了评估机构的工作强度, 对评估机构的服务水平要求极高。

三、促进通讯评审在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一) 建立覆盖国内知名专家的专家数据库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随着通讯评审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中的深度应用, 建立覆盖国内知名专家的专家数据库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可有效提高评估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随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发展和省部级科技管理部门联系的紧密, 实现国内专家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覆盖国内知名专家的专家数据库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在现有专家数据库系统录入、存储、查询等功能的基础上, 实现专家信息动态管理功能、专家评审绩效考评功能、专家信用评价功能等是专家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 完善评审结果评判方法。

针对通讯评审可能导致的项目评分离散度较大, 评审结果出现一定不公正性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减弱“离散度”方法。假设一组有P位专家参加评审的q个项目, i代表第i个专家, j代表第j个项目, Xij代表第i位专家评审的第j个项目的成绩, Yij代表第i位专家评审的第j个项目的组内排名。由于专家评审尺度的不同, 不可能用删除最高分或最低分的简单方式, 这样很可能删除了一个专家的评审结果。针对专家打分差异性, 尊重专家按照自己的尺度和评判标准去打分, 这不会影响项目的整体排名, 但对于因为专家学术水平、学术视野等差异或是对项目的了解不够等原因, 导致项目的评分离散度较大, 评审结果出现一定不公正的问题, 提出一种减弱专家打分“离散度”方法。

如果, 则Xij成绩无效, i为rj取到最大值时, 这里F是一个临界值, 其取值依赖于p, p值越大, 也就是专家越多, 这种方法可信度越高。

(三) 深度优化评审流程, 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通讯评审中, 优化工作流程是减轻工作量, 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一方面, 通讯评审中资料准备、人员分工、项目管理系统完善等会前事宜, 在工作实际中得到不断优化, 另一方面, 要深度挖掘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在专家通知、实时通讯、专家评审进度监测、评审意见反馈等方面实现网络自动化, 最大限度地为评审专家和评估工作人员服务。

参考文献

“北极圈”通讯工厂商业计划书 篇3

1.人们遇到的问题

“时尚”是年轻人追逐的生活方式,时尚亮丽的一款手机更是年轻人爱不释手的必备利器!在我生活学习的地方——东辛农场,虽人们生活富足,但“时尚”还亟待提高,如潮人热衷的现代通讯设备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想获得一款新时入潮的手机得花上半天功夫去逛市区,这不仅给购买带来不方便,售后服务更无保障!

2.人们产生的需求

东辛农场现有4万人口,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徐圩新区的成立,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的成立,“十二五”末东辛农场城镇人口达30万人。更多的年轻人对价廉物美、功能齐备的时尚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的有更多的需求,期待在本地区有一个提供现代通讯设备及优质售后服务的专营店。

3.我能捕捉的商机

基于东辛农场无专业性通讯设备专营、维修保养店,以及年轻对对价廉物美、功能齐全的时尚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的强烈追求!我在东辛农场城镇中心开办了“北极圏”通讯工厂店,率先开创工厂直达模式,在工厂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直接通道,以“专业,齐全,优质,诚信”为宗旨为广大客户提供的服务,坚持做“百姓”买得起的通讯工厂店!

4.我的企业为客户带来的价值

我的企业本着质量优良,价格低廉,品种齐全,服务周到的经营理念,让广大客户买得放心,用得称心,服务舒心,玩得开心。

我的资格

我是一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丰富,对商品营销有自己独到见解与方法,具有专业的采购,宣传,销售,售后服务技能的知识;本人热衷于电子数码通讯设备的探究,通过顶岗实习和专业通讯设备维修培训,具备新型数码通讯产品的使用、维护保养的专业技能,并结识了很多电子数码产品专业技术人员和供应商,为我的“北极圈”通讯工厂店提供强大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我的竞争优势

1.已抢先一步,在本地区开办了唯一的通讯设备专业营销店。

2.也是率先采用工厂+客户的直达营销模式,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

3.提供百日包换,终身保修的售后服务,买得放心,用得称心,服务舒心,玩得开心。展现团队精神,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们不仅仅是在卖产品,更是在卖服务,做品牌,深知今日的质量,明日的市场。

4.内部管理人性化,体系完整,成员激情高、创造性强。

我的企业综述

市场营销

1.目标客户[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兴趣等]

2.我的营销策略

3.市场调研

财务规划

1.一个单位的经济价值

2.初始投资

3.融资渠道

4.经营成本

(1)月固定成本。

(2)可变成本。

5.月预算:

6.年利润表

7.财务分析

企业经营目标

个人目标

公益计划

公管院通讯社2014年工作计划 篇4

公管院通讯社作为展示我院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和展示院系风采的窗口,在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深入活动一线,专注做好本职工作,终于2013年这一年内取得了长足发展。伴随着新的一年即将开始,通讯社也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各项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

回顾过去的一年,通讯社积极配合老师、学生会以及其他社团为我院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宣传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参与了院运会、合唱比赛、校运会、广播操和健美操比赛等重大活动,通讯社成员的身影穿梭在我院各项活动的现场,用照片定格精彩,用文字传递力量。此外我们还采访一些老师和优秀学生,通过采访拉近名师与学生的距离,也使得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通讯社每一个成员都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反思中进步,在学习中优秀,努力做到更好。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做好本职工作,稳中求新,创新工作形式,按时的高质量的完成院系委托的各个任务。比如对重大节目的宣传,这些节目有很多,都需要通讯社部内成员的宣传报导。对于这种类型的宣传我们要不拘泥形式,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新方式,使宣传力度和效果更大。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加强通讯社内部建设,使通讯社成为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优秀集体。要用以前建立起来的同事关系及生活中大家的朋友关系来解决各种问题,而绝不能过分依赖行政关系去强制命令。内外两手抓,真正地发挥好通

讯社的作用。

工作展望和计划如下:

1:协助院系对本学期内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宣传,通过报纸、人人网等多种形式传播信息。

2:对本学期的各项宣传工作进行备案。尽量详细、完整地把宣传工作记录保存下来做好重大事件的宣传工作,和各院广播站以及院报密切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宣传工作。

3:适时开展征文比赛,全院学生均可参加,充分挖掘同学们的写作才华,加强我院文学氛围,以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为宗旨,充分调动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4:重大事件或重大节假日开展专题报道。具体活动由各部安排。5:进行成员采访、写作、拍照能力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通讯社工作能力的专业化,提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6:适当组织海报制作比赛等活动,可以以重要历史事件或时事热点为背景,给同学们展示才华和表达情感提供一个平台,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活跃气氛。

7:因时开展考前动员工作,激发大家的学习意识,使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针对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为学生提供应考指导。

8:进一步做好人物面对面工作,促进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了解。

9:做好人人网公共主页的宣传更新工作,传播正能量。

10:在无重大活动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将我院的精神风貌展现在校园中,定期出报纸,并以积极、健康、向上、文明高素质的内容为主。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也作为我们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多种宣传形式,不同的宣传渠道达到宣传目的,并不断收集同学的建议,及时反馈到院系。

11:关于通讯社工作会议的一些制度建议。通讯社全体成员每两周开一次集体会议。对如何加强宣传力度,做好我院对内对外宣传工作进行交流;同时进行定期的工作总结并公布短期内的工作计划。

灯塔计划通讯稿 篇5

——衢州学院校学生会“启航队”

2012年8月22日,浙江衢州学院校学生会响应全省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组织实践小分队启航队,深入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进行“灯塔计划”。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特别响应了党的“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是一次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关注农村人民生活和农村学生教育的献爱心行动,也是一次在校大学生与准大学生之间的见面交流会。活动主题“灯塔计划”的含义就是在这些准大学生入学前,为他们做一次引领导航,希望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在入学前放正自己的心态,摆脱原有的迷惘,找到正确的方向,进入正确的大学航向。同时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也呼吁全社会,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这群渴望学习、渴望梦想的准大学生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开辟一条让他们能够一路前行的航道。

一朵玫瑰,换做一本本爱心书籍

8月22日—23日,启航队一行16人七夕期间卖花,卖花的收入用来为贫困的准大学生购买书籍;这期间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付出之后的快乐。

一双脚丫,走进一户户未知家庭

8月27日衢州学院校学生会“灯塔计划”主题实践活动正式开展,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队员们进行了前期的走访对象家庭踩点、访问工作。明天队员们就将拉开走访活动的序幕,前往“灯塔计划”的第一站——廿里。

一句话语,化解一个个未解问题

8月27日上午,启航队16人坐车踏上了通往廿里的征程。到达住处后,队员们稍作休息后,即刻前往三位采访者家里,与这三位准大学生分享了许多大学里的经验,短短一个小时的谈话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深化我们之间的友谊。

一个微笑,拉近一段段青涩距离

8月28日,是衢州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启航队邀请了19名衢江区的准大学生,在衢州学院行政楼3楼会议室举行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上午9时30分,交流活动在会议室准时举行,准大学生们相继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进行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衢州学院。参观校园的导游由衢州学院在校大学生担任,衢江区的准大学生们不仅参观了教学区、运动场、学生公寓、孔子广场等地,还进入衢州学院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深入了解了衢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一起在“辅仁园”(校食堂)就餐。午后回到会议室,交流会正式开始,准大学生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充分体验了一回大学班会活动的感觉。活动结束时,送给每位准大学生一本《大学究竟读什么》。希望借助这样的活动,让准大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一场讲座,送行一位位它日之星

8月29日,衢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是衢州学院校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灯塔计划”的第三站,共同参与“2012衢江区贫困大学新生圆梦行动”暨大学生始业教育活动,衢州学院校学生会为准大学生们做了简短的讲座,同时为准大学生们准备了一本名为《寻梦彩虹人生》书,希望他们的人生之旅绚丽多彩。

培训计划通讯稿 篇6

发电部强抓培训,苦练“内功” 为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发电部一直以来将培训工作放在首位,结合今年斯里兰卡项目部二期人员需求,发电部近期将培训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多种的培训方式,不断的提升部门员工的操作能力和事故处理能力,以满足部门各岗位的需求和正常的人员输出和轮换。

一、2012年冬训见成效。为了加强运行人员队伍的建设,同时为了优化人员配置,部门从除灰脱硫、化学专业紧急抽调部分运行人员到主机学习,并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为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高岗位人员与抽调人员签订了师徒合同。经过整个冬季的强化培训,为了检验培训的效果,近期,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考试,从此次考试成绩来看,达到了部门预期的培训效果。为了鼓励员工持续的做好培训工作,激发部门员工的学习激情,部门将按照师徒合同的内容进行奖惩。其它各岗位的培训工作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强化英语培训,为员工更快适应海外工作奠定基础。结合公司发展的需要,部门需抽调部分员工赴海外工作,由于行业专业性强,很多员工专业英语基础薄弱,语言成为海外工作人员的最大障碍。为了使海外人员更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部门将员工的英语交际能力纳入到培训范畴内。部门紧急抽调曾担任海外项目翻译的运行人员对部门全体员工进行专业英语及交际能力的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结合公司下发英语培训学习资料,不断的提高员工的英语水平,为今后赴海外工作的员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培训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扬。今后,部门将一如既往的将培训做为工作的重点,在保证我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同时,持续的向海外项目输送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篇二:培训通讯稿1 顾客关心的酒店文化

为了提高公司各酒店的形象和对客服务质量,公司于2011年7月5日14点30分在我公司青年旅舍大会议组织开展了“客期望的酒店管理”视频培训。此次培训会是上次视频培训的延续,视频讲座的主题是“顾客关心的酒店文化”;由被尊称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余世维博士主讲,参加本次培训的有公司副总经理李毅和蒋益国、公司领班以上管理人员和员工共计75人。

余世维博士形象生动的讲解了“酒店应该怎样打造自己独有的形象,使顾客能感受到酒店的独特氛围给顾客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通过经典案例分析,让我们知道了酒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把酒店的核心文化展现出来。余世维博士用精致、高雅、舒适三个关键词,言简意核的概括酒店文化的核心。用精致≠豪华,高雅≠昂贵,舒适≠奢侈,这三个不等号说明展现酒店文化的基本要领。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员工冒着烈日,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工作。这次培训大家受益匪浅,必将推动公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行政人事部:xxx 二0一一年七月六日篇三:公文培训通讯稿 公文培训活动通讯稿

2014年11月13日,我校信息工程学院12、13、14级所有的学生会成员,及其所有班委参加了由学生会的张勇杰组织的公文培训活动,地点在3#109教室。本会主讲通过ppt将会议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word的使用;首先张勇杰针对于我们所有班委及其学生会成员讲解所要上交的文档的格式(班级加文件名),并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日期上交,接着讲述了大量关于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快捷方法。第二部分讲的是excel的基本操作;他详细的讲述了word与excel之间的细微的区别与联系,并且讲述了大量的用法,还通过提问将大会的气氛提高。最后一部分讲的是工作总结,申请书等的通用格式;其中讲述了公文电子版对字体等的要求,并讲述了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总结、通讯稿、新闻稿模板、写作方法、申请书等的写作方法及所要注意的事项。此次会议后,提高了大家对word、excel 等的操作水平,并且对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会议圆满举办成功。

通讯社计划书 篇7

俞颂华 (1893~1947) , 近代中国新闻界著名报人。他尽瘁报业30年, “以新闻事业为惟一终身职志”, 曾主编《时事新报》“学灯”副刊、《解放与改造》杂志, 担任《东方杂志》国际问题撰稿人, 主持创办《申报月刊》等。他是最早采访“十月革命”后苏俄的中国新闻记者, 是中国第一个驻德国的特派记者, 是继斯诺和范长江之后又一名深入延安的专业记者。他是黄炎培眼中的“新闻界之释迦牟尼”, 他坚持无党无派大公至正的姿态, 用平易深刻的言辞和成熟理性的见解探寻改造中国社会之路。

二、“苏俄通讯”与“柏林通讯”

1920年, 时任《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主编的俞颂华与北京俄文专修馆学生瞿秋白和李仲武一起, 在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 以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俞颂华的“苏俄通讯”, 指的是他自1920年10月从北京动身, 至1921年到达德国柏林发表《劳农俄国之观察》期间所写的有关苏俄内容的通讯与消息。[1]

1921年至1924年, 俞颂华离苏赴德, 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德国特派记者。期间, 他对德国和欧洲社会生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采访, 写了约60篇通讯, 刊登在《时事新报》和《晨报》专门设立的“柏林通讯”专栏上, 也有散篇发表在《东方杂志》上。[2]此即本文所指的俞颂华“柏林通讯”。

三、“苏俄通讯”与“柏林通讯”的中国情怀

如果说李白的诗中篇篇都有酒, 那么俞颂华的“苏俄通讯”和“柏林通讯”中, 篇篇都有“中国情怀”。

作为一个关注现实的爱国报人, 俞颂华在当时知识界探求中国现实出路的氛围中走上报业生涯, 身处异地心系的还是这片让他爱得深沉的土地。他的“通讯” (代指“苏俄通讯”与“柏林通讯”) 表达着他的“世界视野, 中国情怀”。

(一) “通讯”中的中国忧虑

俞颂华是具有时代烙印的知识分子。面对内忧外患、人民疾苦, 他有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共有的“西方的绅士风度、东方的儒道精神”[3]以及忧国忧民的愁思。

1. 忧日本经济侵略。

俞颂华等人离京赴俄途中, 由于西伯利亚铁路中断而耽搁了行程。滞留东北期间, 俞颂华写下了《日本北进政策变化之蠡测》、《南满中东道上见闻记》等通讯, 从日本对南满铁路的控制以及“金票” (朝鲜银行发行的日本纸币) 在奉天和长春的流通, 看到了日本对我国经济的蚕食甚至已高出英法, “所受最深切的刺激”就是“行见木屐将踏破吾中土矣”。然而, 当时军阀混战、利益至上, 他的警世之言湮没在内讧之中。

2.忧国家不能自立。1923年初, 法国出兵占领德国煤铁基地鲁尔地区, 激起德人强烈反抗。俞颂华对德国鲁尔人民深表同情的同时, 也佩服他们“手无寸铁、很有纪律一致抵抗”的反抗精神。而相照中国的情形, 他“觉得惭愧极了”, 不禁担忧“若我们的同胞与德国鲁尔区域的人易地而处, 也能如此吗”。他深盼“中国能在欧洲的多事之秋, 外交上所受的牵制和压迫比平时少”, 深盼中国能抓住时机自立自强起来, “不然, 我目所亲睹、耳所亲闻德国国民被压迫的苦况, 恐怕要变成预备到中国来开演的悲剧了”。[4]

(二) “通讯”中的中国策略

俞颂华是一个稳重的建设的新闻家。他访苏赴德的目的就是去看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建设起来的, 看看战败德国如何反思战争及重新振作, 期望在那里找到改造中国之路。因此, 他的“通讯”中不仅有忧国忧民之心, 更有兴邦强国之策。

1.建议加强东北大开发。针对日本紧张的经济侵略, 俞颂华提出加强东北大开发的策略。在《哈满道上之感想》中, 他分析道:“这种地方不是没有开垦的价值, 不过因为地广人稀, 天然的地力还没有尽量的开发罢了。”继而他又对当权者提出建议, “与其麋集于各大都会, 争权攘利……何不移其精神与财力, 来开发地广人稀之区”, 并提出警示, “我们若无能力去开发, 不就必有穿木屐的来越俎代庖”。[5]十年后的“九一八”印证了这锐利的预测。

2. 建议“中俄美相互联络”。站在国家发展的立场上, 俞颂华建议中国政府抛却偏见、正视现实, 促成“中俄美相互联络”。

他分析了俄民对中国人民的主流态度:同为被剥削之民族, 深表一种特别好感, 极愿互相联络, 增进睦谊。[5]同时也阐述了中俄建交的现实合理性:俄希望恢复中东路, 与中国政府开诚布公接洽, 联手扫除中俄边境上及国内的俄国旧势力;中俄建交“吾商业苟能推广于西伯利亚”, “且于收回种种权利, 所关亦大”。[5]综上, 他认为:我们应与俄国政府结友谊的外交关系和密切的经济关系。[5]

此外, 他也察觉了“国际间的一种新关系”: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貌合神离, 为利益将来不免发生冲突;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且对被压迫的民族有些好感的要算美国;强国中, 比较表善意于德国而又稍能防止日本北进的大陆主义野心的要算美国。综合这三种感想, 俞颂华得出结论:被压迫的民族和表同情于被压迫的民族者其间或有日亲日近的互助的趋势。并由此断言:中俄美相互联络的一种意见乃是情理之中。[5]

3. 建议农民改革及重视青年教育。

中俄两国都是农业大国, 俞颂华意识到农民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在农业大国, 农村风气开通、农民的知识欲和政治兴味浓厚, 是这个国家政治社会根本革新的动机, 无论政治运动、社会运动、文化运动, 能发起“自下而上”的运动, 则有根本革新之望。[5]

少年强则国强。俞颂华同时也提出:“要使既贫又弱的中国青年化, 农村的青年教育, 非注重不可。”关于促进乡村的青年教育, 他认为德国的青年运动可供参考:组织城市青年到到乡间去, 熟悉乡间的情形, 洗涤物质主义、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 给乡间带去先进理念和技术;乡间青年进入各地农民高级学校, 一边学习新文化、新知识, 一边继续耕织务农。[5]

俞颂华虽然常常能作出精准的预测和正确的分析,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但是也不免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偶发书生之见。他“文人论政, 办报救国”的爱国行为和情怀实实在在地印证了王芸生的赞誉:有德有言不朽, 无党无派以终!

摘要:本文对俞颂华的“苏俄通讯”和“柏林通讯”进行文本分析, 探讨作者对当时国家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国家改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俞颂华,“苏俄通讯”,“柏林通讯”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瞿秋白研究文丛 (第六辑)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2:156-157.

[2]莽萍.中外名记者丛书——俞颂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35-36.

[3]张育仁.自由的历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13.

[4]莽萍.中外名记者丛书——俞颂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35-36.

通讯社计划书 篇8

(1)俱乐部会员可免费成为本刊小记者(颁发聘书及采访卡);

(2)会员稿件优先刊登(需在稿件上注明小记者编号);

(3)可优先参加本刊的社内外活动;

(4)到九知新书店(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480号)购书8折优惠;

(5)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父母购票优惠5元;

(6)到哈尔滨天文馆参观,门票6折;

(7)到哈尔滨儿童电影院看电影,学生票8折。

[会员证使用方法:请在购书交款前及参观前出示会员证。]

二、要求

(1)每季度向本刊递交优秀稿件1篇(体裁、内容不限,字数500字以上);

(2)每季度必须递交采访稿件1~2篇(要求有新闻照片)。

三、采访范围

(1)你感兴趣的社会现象及事件;

(2)你所在学校举行的校内外少先队活动;

(3)你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

(4)其他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四、入会方式

(1)将下表剪下(可复印)填好,并附3张一寸免冠照片;

(2)汇款20元(内含会员证、小记者证、聘书、回邮资费);

(3)汇款、邮寄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小雪花》编辑部 小雪花俱乐部收

“小雪花俱乐部”报名表(可复印)

姓名:性别:年龄:

学校、年、班:

是否参加小记者通讯社:父母是否同意:签字:

联系地址、电话:

乡镇计划生育工作通讯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突出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着眼于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既做好工作动态报道,又突出工作经验宣传推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

二、考核范围

各乡镇、办事处、社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计生办、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综合服务站、局机关各股室。

三、考核办法

(一)实行百分制考核。

1、中央级媒体(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人口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主流报刊每采用一篇标题信息或图片计15分,中缝和无题目的简讯每篇计10分,理论文章计20分;中央级电视台每播出一篇新闻计20分,专题片每播出一期计50分;中央电台每播出一篇新闻计10分;国家级网站每采用一篇计3分。

2、省级媒体(主流媒体: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农村大众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视台、支部生活杂志),报刊每采用一篇标题信息或图片计10分,中缝和无题目的简讯每篇计5分,理论文章计15分;省电视台每采用一篇新闻计10分,专题片每播出一期计20分;省级电台每采用一篇计5分;省级网站每采用一篇计1分。

3、市级报刊每采用一篇标题信息或图片计8分,无题目的简讯每篇计4分,理论文章计10分;市电视台每采用一篇新闻计3分,专题片每播出一期计8分;市电台每采用一篇计2分;市级网站每采用一篇计0.5分,工作计划《乡镇计划生育工作通讯》。

4、省人口计生委每采用一篇信息计8分,市人口计生委每采用一篇信息计2分。

5、县电视台每采用一篇信息计1分,每播出一期专题片计3分,县电台用稿一篇计0.5分;网站0.3分。

6、垦利信息、垦利政务信息和其它信息(如:纪检监察信息、组工信息、党建信息等部门信息),每采用一篇信息计1分,简讯0.5分,专题信息一篇计2分。

7、人口计生局《人口时讯》每采用一篇信息或图片计1分,理论文章计3分,无题目的简讯每篇计0.5分。稿件必须是自己撰写,体裁不限,转载、摘录的内容一概不予采用。

报纸刊登的头版头条,按同级分值的2倍计分;头版其他条用稿,按同级分值的1.2倍计分;有影响的经验介绍、调研报告、理论文章等,经局党组研究后,按同级分值的1—4倍酌情加分。两人以上合写的文章平均记分。一稿多投按最高分计分,不重复计分。以上文章、图片必须是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内容。上述稿件的计分标准是对各主流媒体或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报刊规定的,非主流媒体或非专业报刊按同级分值的30%计分。

(二)得分情况换算成《责任书》中规定的通讯报道分值(30分),记入年终考核成绩。

四、奖惩标准

(一)对乡镇、办事处、社区、开发区的奖惩办法。

1、对全年累计达到100分的,得《责任书》中规定的分值。

2、对累计超过100分的,每超出10分,在年终考核中加1分。

3、对累计低于100分的,每低1分,在年终考核中扣0.3分。

4、对年度个人总分达到100分的,可评为优秀通讯报道员,给予表彰奖励。

(二)人口计生局各股室、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综合服务站各股室奖惩办法。

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综合服务站全年任务为100分,具体考核办法由综合服务站自行制定;局办公室(含财务股)全年任务为100分;宣教股全年任务为100分;规统股全年任务为70分;协会办全年任务为70分。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科室给予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股室,年终取消参加先进股室评选资格。

(三)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可评为优秀通讯报道员给予表彰奖励。

(四)宣教股每季度将用稿情况进行统计,以实际刊登和播出稿件的原件和用稿通知单为依据,在《人口时讯》中公布。

(五)局机关工作人员,按每人每周不低于一篇信息的数量上报宣教股,每上报一篇高质量的信息计0.5分,由宣教股负责信息上报并对用稿情况进行统计,每月通报一次。

通讯部本学期工作计划 篇10

一、协助分团委老师做好通讯稿的采稿、编辑、上传下达等工作,特别是及时报道我院的信息动态、宣传我院的各项活动、弘扬我院精神。

二、一如既往的对内进行统筹管理、分配工作;对外与院分团委学生会其他部门和校记者团、校团委等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定期向院团委做工作汇报,完成通讯部职责;

三、及时将我院新闻发至校网页上。对于团委、学生会以及其他部门的活动给予积极的配合和全面跟踪报道,工作计划《通讯部本学期工作计划》。为了处理好院内相应的文字工作,我部实行“部门责任制”,坚持“分工到人、责任明确”的原则。报道稿件一式两份,一份电子档保存在通讯部,一份投向校报、广播台等机构。

四、举办活动:争鸣杯辩论赛为了给每位同学们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为学院参加学校的辩论赛选拔优秀的辩论人才,通讯部本学期将针对09级组织开展“争鸣杯”辩论赛。预计辩论赛从3月20日开始,共进行三轮八场比赛,从中评选出获胜班级及最佳辩手。通过各场选手的表现来确定参加校级辩论赛的人选。之后将进行一系列的组队、训练工作。

五、除了做好常规的通讯工作之外,本学期通讯部还将配合校团委校报编辑部,完成“缤纷校园”、“河洛杯”征文大赛的组织工作,具体时间根据学校相关情况待定。

六、针对四月份校运动会广播稿的准备工作,通讯部将采取广泛征集、集中抄稿相结合的办法,当运动会进行时,还要组织写字好的同学及时抄写。这些都需要年级及分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的配合。

七、每两周开例会一次。利用例会时间,部里成员共同学习有关通讯稿和摄影的技巧,同时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交通通讯费用 篇11

——题记

我们选择了公交车票、出租车费、汽车上牌费、停车费及汽油费等5种出行费用的价格进行调查,以此来衡量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交通成本。

◎ 上海交通成本

南京出租车主要车型为捷达、桑塔纳、富康,起步价7元/3公里。超过3公里,每公里单价2.4元,夜间为2.7元。不过南京出租车的等候时间不计费,纯粹按照里程数来计算。

◎ 苏州交通成本

苏州起步价10元/3公里,3公里后,每公里单价1.8元,5公里后,加收50%空驶费。等候时间5分钟免费,超过5分钟,每5分钟折合1公里。夜晚23:00后,车费(起步价)增加30%。公交车普通车单一票价1元,空调车单一票价2元。

◎ 无锡交通成本

无锡出租车起步价8元/3公里,公交车普通车单一票价1元,空调车单一票价2元。

◎ 杭州交通成本

温州市内公交大多数大巴单一票价1.5元,中巴车1.5元起价,按路程计价。温州出租车相当便宜,起步价10元4公里,每公里1.40元,夜间起步价12元,每公里1.68元。温州城市不大,即使是从城东到城西,一般打的费用不会超过20元。

◎ 长三角城市交通成本比较:

上海的交通费用相对于其他城市也显得高不可攀。

首先是高昂的牌照费让上海人的交通费用远远超出其它城市。上海市和温州市实行的车牌竞拍制度使得汽车牌照价格节节攀升,上海市以45 000元的价格高高在上,温州市以15 000元的上牌费位居第二;在取消牌照费的城市中,宁波、杭州、南京基本上只收取上牌成本费。

其次是出租车费上海仍居首位。若按5公里行程计算,出租车费从高到低的排列为:上海14元、苏州13.6元、杭州12元、南京11.8元、温州市11.5元和宁波市9.8元。

其三是停车费,上海同样当仁不让,每次10元,是杭州4元/次的2.5倍,南京市为6元/次,位居第二。宁波市和温州市皆为5元/次。

◎ 长三角主要城市通讯成本:

长三角城市固定电话通话费基本一样,这里从略。而ADSL是面向中小企业用户的宽带互联网接入方式,我们调查此项数据来反映各城市的通讯成本:

上海宽带上网ADSL网络快车接入费 ADSL为900元;其中:安装调测费300元、手续费10元、终端设备590元;办公用户月租费:512K包月制1500元;1M包月制2500元。

南京单位用户宽带接入资费标准 端口速率10M,接入费2008元,每个端口月使用费66000元,IP地址10M免费提供8个,100M提供16个,增加IP地址每月每个10元。

杭州ADSL 设备接入费800元/户,安装调测费(移机)200元/户,基本月租费100元/月,信息费 256KBPS每户 500元/月,512KBPS每户700元/月。

通讯社计划书 篇12

新闻无法离开人物。新闻就像影子一样难以与人分割。由于人们需要了解身边其他人的生活状态, 以满足自己的窥探欲望, 并需要从同类当中寻找思想和行动榜样, 催生了读者对人物报道的需求。相较于无生命的事实, 人的题材更易于唤醒读者的反应, 引起关注和思考。同时人物报道更能经受时间的长久考验并能广泛传播, 所以媒体都对人物报道厚爱三分。

受传统观念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我国新闻界曾一度在极左的泥潭中挣扎, 以违背客观规律为代价, 臆造出许多脱离实际的“典型人物”, 把人“塑造”成了“高、大、全”的“神”。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我国社会朝着价值多元化、结构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社会自主性相对大为增强, 价值观念趋势明显多元化。时代的变迁促使受众和新闻媒体都在改变。一方面, 随着传媒时代的来临, 国内受众对于媒体不再陌生, 自媒体也为其积极参与新闻报道提供了平台基础;另一方面, 随着向市场经济的发展, 媒体竞争更加激烈, 媒体开始愈加关注受众群体的趣味和喜好, 努力贴近受众, 非典型人物报道日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角之一。作为始终涌动着改革创新的冲动, 始终热情地为新生事物鼓与呼的精品报纸栏目,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在激烈的历史变革中脱颖而出, 它选取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并以此反映社会真善美及社会变迁, 推动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市场经济进程。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及其人物通讯

在《中国青年报》异彩纷呈的系列专栏专版中, 《冰点》光辉耀眼。从1995年至今, 从原来的冰点栏目专版到后来扩充的《冰点周刊》, 新闻价值取向一以贯之, 取得令业内瞩目的成就。1996年, “冰点”栏目获得“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专栏”称号;2003年, “冰点”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评为第二届“中国新闻名牌栏目”。多年以来, 《冰点周刊》的报道一直在中国青年报读者阅读调查中稳居阅读率前列, 在全国新闻界中深受推崇。

在《冰点周刊》报道的这顶王冠上, 人物通讯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冰点周刊》报道中的人物通讯以“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想法”为新闻报道方针, 率先将“平凡人”、“平凡事”作为中央媒体新闻诉求的对象, 以“普通人占这个世界的99%, 只有赢得平凡, 才能赢得世界”作为采写理念, 闯出了一条以对“非典型人物”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 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 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的新路子。

《冰点周刊》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

曾经的典型性报道中的人物, 如同京剧中的脸谱, 事迹往往被八股化, 远离了人的本性, 让人感到可敬但难以接近, 也难以引发向其学习的动力思潮。而有些电台、都市报的一些人物报道中, 则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情杀暴力的故事情节, 部分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喧嚣躁动的世界继续释放恐慌焦虑, 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些人物通讯不是让受众阅读思考的, 而是让读者厌烦或受刺激的。如何让人物真实地跃然于报道之中, 又充分满足读者的阅读兴趣呢?

《冰点周刊》原主编李大同在《漫话冰点》一文中说:“一个专门刊登长篇报道的栏目, 要做到使读者愿意读并持续读下去, 有两个最重要的条件:一是选题得当, 二是与所选题材相称的内容和最佳的表现手段。”这样的观点, 对于人物通讯报道同样如此。经过多年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总结, 笔者认为, 以下6点写作技巧有力强化了《冰点周刊》人物通讯的可读性、传播力, 使其人物通讯具有了非常独特的魅力:

用精彩故事承载人物。普通的非典型人物的独特经历或遭遇能成为新闻, 价值就在于故事的精彩。此外, 记者不能自己跳出来描述一个人, 比如这人怎么感人或险恶, 如此会显得单薄而无说服力、感染力, 要用人物自己的行为来举证, 因为行为能真实而具体地表现出他的追求和内心, 而有效反映人物性格的行为集合就是精彩的故事。此外, 精彩故事也是判断被报道人物价值的标尺。选择或写作被报道人物的故事时, 不能让读者一看标题就丧失阅读兴趣。

获得《南方周末》2006年“致敬之年度特稿写作”的是《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无声的世界杯》。“天下着大雨, 6名农民工卷着裤管, 打着伞, 深夜站在广州街头一个露天大屏幕下, 仰着脖子凝神观看正在转播的世界杯。边听广播电台的直播, 边看无声的大屏幕。”[1]此文有力地诠释了记者要想刻画出精彩的人物形象, 必须在立意上避热就冷, 从那些相对不惹人注意的百姓生活中寻找选题, 而不是任意拔高和修饰。

突出表现人物个性。一个非典型人物能够被报道并为读者所乐于接受, 重在表现个性。个性化的情节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个性化的人物又表现特质主题, [2]而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个性, 因此要在一个人纷繁复杂的事例中淘得真金, 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精挑细选。

例如《人在流泪心已宽恕》一文中记者就写道:“可这个日夜思念爱子的悲痛欲绝的母亲, 却在两年后接受了调解, 原谅了一个杀人犯, 挽救了这个杀死自己儿子的凶手的生命。事情传开后, 有人这样形容这个母亲:‘她的心脏有两个心房, 一个在流血, 一个在宽恕。’”“她的心脏病突然犯了, 苍白的脸黯淡下去, 眼圈越来越黑, 嘴唇越来越紫。”[3]希望凶手以命偿命是母亲们的共性;然而目睹凶手及其母亲的可怜, 张艳伟人性中的善念促使她原谅了年青可怜的凶手, 这则是张艳伟人性的光辉。

在场景中刻画人物。人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和场景中。通过场景的描摹和勾勒, 刻画人物当时的内心状态和所处的环境, 能更真实准确地凸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 现场感的描写可以打破一般人物报道中平铺直叙的索然无味, 使静态的文章动起来。

好的记者, 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裁缝, 他能把人物和背景不露痕迹地缝合。在《乡村恶教》一文中, 笔者在文中描述了一个内心阴暗的代课教师上课前的场景:早晨8点, 上课铃响了, 19岁的乡村小学教师杜保岑走上讲台。“上朝!”杜老师扯着嗓门喊。“吾皇万岁万万岁!”班里27名小学二年级学生跪在地上或凳子上回应, 奶声奶气。[4]在这幕滑稽而可悲的场景中, 虐待学生的代课教师杜保岑粉墨登场, 其扭曲的心态令人一览无余。

巧妙运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人物不能在作品中用眼神和动作交流, 让人物自己站出来说话, 是让人物报道保持原生态的重要途径。对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直接话语方式, 能叙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思想。另外, 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 整个文章的节奏就发生了变化, 避免一陈到底。《冰点周刊》的人物通讯通过把对话引入到人物报道中, 从而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和内心世界, 凸显人物的独特性, 并使人物形象更为细腻、生动、丰满。

“今年农税改革, 正税是多少, 附加税是多少?”48岁的农民叶彦智询问。“反正就是这一疙瘩, 写在纸上的全是农业税。”乡干部很不高兴地回答。[5]在《宪法给我的权利》一文中, 寥寥数语就将农民叶彦智争取权利的执著努力和乡干部跋扈蛮横表现得淋漓尽致, 并运用话语之间的矛盾拉开下文双方的冲突。

用细节描绘人物的生动与丰满。著名导演郑君里强调说, 如果能抓住并表现出人物性格的一些细节, 人物就能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使人物在细节中显得更为丰满和真实。细节描写还可以把单调乏味的题材变成令人关注的话题。精彩的细节描写, 会增加报道的可读性, 强化读者对报道的印象。

《冰点》的人物报道就十分注重用细节呈现人物个性, 在《〈每周质量报告〉的双重困扰》一文中, 记者徐百柯用这样的导语来引导读者关注一个女记者痛苦的心情:出租车的计价器一个劲儿往上蹦字。已近午夜, 司机时不时会疑惑地看看表。佳琳望着窗外, 一言不发。上车以后, 她只说过一句话:“师傅, 你拉着我随便逛逛吧。”[6]

交叉使用陈述、描写和话语。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陈述、描写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一般新闻主要是以叙述为主, 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 长报道更要交叉用, 一陈到底很容易让受众丧失兴趣, 不断地来回转换, 故事才能写得跌宕起伏。

在《乡村教师的打工日记》一文中, 笔者讲述了54岁的乡村教师杜满堂为劝阻儿子辍学外出打工, 隐瞒年龄和身份, 挑选最苦的地方亲身体验打工生活的故事。在文章中, 笔者按照编辑的指导, 交叉使用陈述、描写和话语, 将杜满堂打工时经历的种种磨难写得细致入微, 整体故事也因此得以讲得引人入胜:有一次, 卸冻鱼时, 几十个铁盘哗啦一声从车上滑下来, 两盘冻鱼砸到杜满堂的腿上。老板不管, 他只好自己掏钱到诊所里包扎了一下, 整整一个月都蹲不下去。直到现在, 他的腿上还留着两个巴掌大的黑疤。这一切, 都原原本本地记录在杜满堂的小本子里。在打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 他随时做好了遇险遇难的准备, 还给爱人打了个电话, 告诉她日记放在什么地方。“万一我出了什么事儿, 她可以找到日记本。”[7]

结语

人物报道形式的变革已成为时代呼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平民化浪潮使非典型人物报道的地位日渐重要, 以往“高、大、全”的报道模式已经逐渐被打破, 人物报道开始注重个性细节, 还原人物本身, 回归于人性。《冰点周刊》人物通讯运用贴心平实的写作技巧表达新闻事实, 叙事风格呈现出较强的文学性, 始终以人性和求实的态度, 关注“普通人不普通的命运”, 代言人性与良知, 既呈现了当代普通个体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同时又使人们分享了普通人身上所折射出的信仰和价值, 以真正推动社会进步。这种人性的回归和尊重而不一味地迎合读者的定位是对传统报道方式、题材乃至领域的突围和创新, 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 具有风向标作用, 也为更好地改革人物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 由此探索出的非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技巧值得广大新闻从业者借鉴和学习, 从而为其变革提供启示。

参考文献

[1]包玉敏.无声的世界杯[N].中国青年报, 2007-10-24.[1]包玉敏.无声的世界杯[N].中国青年报, 2007-10-24.

[2]叶永泉.克服人物报道的同质化问题[J].新闻爱好者, 2012 (3下) .[2]叶永泉.克服人物报道的同质化问题[J].新闻爱好者, 2012 (3下) .

[3]从玉华.人在流泪心已宽恕[N].中国青年报, 2011-03-23.[3]从玉华.人在流泪心已宽恕[N].中国青年报, 2011-03-23.

[4]韩俊杰.乡村恶教[N].中国青年报, 2004-06-23.[4]韩俊杰.乡村恶教[N].中国青年报, 2004-06-23.

[5]刘万勇.宪法给我的权利[N].中国青年报, 2004-07-14.[5]刘万勇.宪法给我的权利[N].中国青年报, 2004-07-14.

[6]徐百柯.《每周质量报告》的双重困扰[N].中国青年报, 2004-07-07.[6]徐百柯.《每周质量报告》的双重困扰[N].中国青年报, 2004-07-07.

通讯社计划书 篇13

企业内刊《民和通讯》工作总结与计划

《民和通讯》工作总结与计划 《民和通讯》自12月创办以来,共发行了9期,刊登文章四十余篇,在秘书科及通讯员和民和员工的共同关注下,走过了一年,伴随着民和股份的发展壮大,我们的企业内刊《民和通讯》正在不断成长。它由刚开始的不成熟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这与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关注是分不开的。 总结 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舆论宣传的阵地。它的作用就是对内建设企业文化,沟通民和员工与公司管理者的心声,对外树立企业形象和渠道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民和通讯》收获: 《民和通讯》作为公司内部期刊,充当传承企业文化,传播内部消息,凝聚员工向心力的角色。它作为公司与员工之间沟通的媒介,做到了宣传公司企业文化与发展动态,展现员工风采,加强领导与下属沟通,它作为文化载体,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从报纸本身来看: 在公司领导的鞭策指导下,在通讯员队伍的配合下,《民和通讯》创办了9期,报纸由开始的风格青涩到现在的趋于稳定,发行工作展现了良好的势头。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领导与秘书科成员的共同探索之下,《民和通讯》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行风格。 1、领导的大力支持。《民和通讯》从第6版改版以来,设立了“领导精文” 板块,并得到了公司xx、xx、xx、xx的大力支持,给予了《民和通讯》工作开展极大的动力。 2、员工投稿积极性越来越高。从《民和通讯》创刊以来,共收到员工稿件61篇,上报稿件达42篇,每期平均采稿4-5篇。员工投稿形式多样,有散文、诗歌、摄影、工作心得、学习感受等不同类型文章。 3、通讯员积极协助。在这一年来,通讯员同志尽职尽责,将员工稿件送到秘书科,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相当重要的支持,尤其是食品公司通讯员,基本上在每期报纸初第三版之外,都能看到食品公司的风采。另外也得到了民和员工的大力支持,像生物科技的刘xx,第三管理区的孙xx,尽管不是通讯员,但却积极送稿投稿写新闻简讯,做到了通讯员做的事情。 4、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报纸创办之初,由于认识不够,经验不足,导致报纸内容单一,版面雷同,经过一年的整合打磨,但现在四个版面已经完全丰富起来。如公司百态板块让员工了解了公司的最新动态;哲理故事让员工在一笑之后领会到其中的道理;而领导精文栏目则将领导的管理韬略、工作指导等与员工分享;加强了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极大提高了报刊的可读性。 5、风格越来越明确。绿色是报纸的基调。纵观第一版至第四版,内容与报眉总是相映成绿。固定的风格和版式加深了报纸在民和员工心中的印象。主编人员通过对《宝钢日报》的揣摩思考,吸取了其版面特色东西,据为己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6、得到员工充分认可与关注。从现在开来,由当初人们头上那个对《民和通讯》大大的问号,已经不在。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民和通讯》贡献一份力,但是却能贡献一份心。可以充分感受到员工诸如:版面的设计,未来的规划及报纸的肯定等。《民和通讯》能做到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开阔企业及员工的视野,促进员工不断学习提高。 二、《民和通讯》不足: 《民和通讯》办刊工作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办刊初期由于稿源的面比较窄,稿件的质量普遍不高,基层员工和领导参与不够,使得《民和通讯》与员工间互动不够,这制约了报纸质量、水平的提高。 1、《民和通讯》主办人员信息沟通力度、工作力度不足。挖掘新闻材料能力较弱造成新闻材料类型单一。报纸主板人员与通讯员之间没有形成良好而默契的沟通,一些新闻类事件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归作新闻材料下采上达上来。造成新闻信息面较窄,一方面成为稿件来源少的瓶颈,另一方面使报纸的阅读价值有所下降。 2、通讯员团队凝聚力严重不足,对职责定位不够准确,自身没有积极参与投稿,从而无法带动普通员工的投稿积极性。通讯员的主要职责是对稿件的收集提供,但是在稿件收集陷入僵局,员工投稿积极性较低时,通讯员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亲自写稿,而单单定义为只是简单的收集稿件,有则优,无则免,责任心不强。 3、第一版新闻纵深性有待加强。第一版内容只是简单的新闻罗列,没有更深一步的剖析。任何成熟的企业报纸针对每个新闻都有围绕新闻主体展开的回顾前瞻性导文,《民和通讯》需要进一步提高头版阅读价值。每一期的报纸都要有其精华所在,有吸引眼球的东西,能够使读者真正学到东西,引发思考,而不能只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工具,只有提高了其阅读价值,才能完成其存在的使命。 工作计划 1、加强《民和通讯》主编人员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编辑排版能力。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新闻传媒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策划能力、撰稿能力、组织能力。 2、加强与各分区通讯员的工作交流与沟通。明确通讯员责任,不单单只是简单的`收集稿件,在自己所管辖区稿源不足时,自己要带头投稿;增加工作力度,在每一季度的第三个月,召集所有通讯员同志,就《民和通讯》工作集体进行面对面交流。 良好的沟通是保证工作开展下去的必要前提,通过面对面交流,加强沟通,增加团队凝聚力真正形成一个默契而强大的《民和通讯》编辑团队。 3、丰富版面内容,提升阅读价值。新闻简讯要有价值,有深度。20,《民和通讯》工作要以吸取企业文化之精华,展现民和股份之风采为宗旨,不能单单满足于出版与否,将力度转移到内容的阅读价值上来。 勤于借鉴其他企业内刊的经验,在学习的同时不忘创新,寻找适合《民和通讯》风格出来。 结束语 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通讯员们的帮助下,目前稿源相对丰富,这是比较令人欣慰的,也让我们对办刊工作有了更多的自信。《民和通讯》目前已逐渐得到公司领导和员工的认可及外界的好评,虽不是很华美、很充实,但已成为民和股份员工之间、公司领导及员工间沟通的一扇窗口和公司员工心与心连接的一条纽带,为公司内部的信息沟通和公司价值体系的传播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但是,正如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不会那么完美,在我们的企业内刊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民和通讯》还会以更好的姿态呈现在民和人的面前!

上一篇:送高考喜报下一篇:MOOC为传统教育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