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作业(共6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作业 篇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
23个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注意:
① 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②
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③
分清b和d、p和q。
④
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24个韵母
单韵母(6个)a、o、e、i、u、ü
单韵母都只有一个字母
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复韵母由两个字母构成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
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注意:
(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介母:i
u
ü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
ye、yue、yuan
yin、yun、ying
注意:
(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
yue(y——üe)
yuɑn(y——ü——ɑn)
yun(y——ün)
音节的拼读
1.能直接成音节的(零声母音节)有:a、ai、ao、an、ang
e、en、o、ou、er
2.二拼音节:声母+韵母。
3.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①u-o(除bo、po、mo、fo、wo外,其余声母与o拼都要加介音u)。
拼音的标调规则
有ɑ先找ɑ,没ɑ再找o、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的头上,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i和u都有,哪个在后面就标在哪个头上。
易错点
1、易写错的字母:
①
声母:b-d,p-q,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②
f的第一笔写反,t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③
ai-uiei-ie
ui-iu
ou-iu
ie-ue
un-ün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④
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ü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ü。
2、易错的知识点:
①
整体认读音节只有
个,不要把
yan,you,wo,ya,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②
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③
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找o,e;
i,u并列标在后。
④
j,q,x
只和ü相拼,不与
u
相拼,j,q,x
和ü在一起时,ü上两点要去掉,如ju,qu,xu,jue,que,xue,juan,quan,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ü,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ü。
⑤
同样记住,yu,yue,yun,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ü,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⑥
音节拼写要注意: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qia,xia,jian,qian,xian,jiang,qiang,xiang,jiong,qiong,xiong
等三拼音节中的i
不要漏写。两拼音不要写错:有复韵母iu的音节中的iu
不要写成iou,正确的音节是:miu,diu,tiu,niu,liu,jiu,xiu,qiu。牢记:you
不要写成yiu或yiou。
⑦
音节读音容易错的地方:有声母n,l的音节要分清鼻音和边音,很容易把鼻音n
读成边音l。平舌音和翘舌音容易混淆读错。前鼻音和后鼻音容易混淆读错,特别是后鼻音容易读成前鼻音,如朋友的朋,蜻蜓的蜻,等等。
⑧音节容易错的还有:抄写音节或选择音节填空时容易抄错或漏掉声调、字母等,这样的错误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趣味识记歌
小ü碰到j
q
x,擦掉眼泪笑嘻嘻。小ü碰到y,擦掉眼泪笑嘻嘻。(ju
qu xu
yu)
标调歌:有a
给a
戴,没a
找o
e,i
和
u
在一起,谁在后面给谁戴。
第二部分:生字组词
第1单元
一(一个、一天)
二(二月、二十)
三(三天、三月)
上(上学、上衣)
口(人口、开口)
目(耳目、头目)
耳(木耳)
手(手心、对手)
日(早日、日子)
田(水田、田里)
禾(禾苗)
火(大火、火把)
虫(虫子、小虫)
云(白云、云朵)
山(山林、山水)
八(八个、八月)
十(十个、十天)
第4单元
了(火了、大了)
子(儿子、子女)
人(人口、大人)
大(大山、大雨)
月(月儿、日月)
儿(儿子、女儿)
头(木头、开头)
里(里头、山里)
可(可是、可口)
东(东西、山东)
西(西瓜、山西)
天(白天、半天)
四(四个、四十)
是(是的、不是)
女(女儿、子女)
开(开水、开心)
第5单元
水(水牛、开水)
去(上去、来去)
来(本来、下来)
不(不好、不是)
小(大小、小手)
少(多少、少见)
牛(水牛、小牛)
果(果子、水果)
鸟(鸟儿、小鸟)
早(早上、早日)
书(书本、书包)
刀(小刀、刀口)
尺(尺子)
本(书本、本子)
木(木头、木耳)
林(山林、竹林)
土(水土、土木)
力(有力、用力)
心(开心、小心)
中(中心、中午)
五(五十、五月)
立(立正、自立)
正(正在、正好)
在(正在、不在)
第6单元
后(后来、后天)
我(我们、自我)
好(好心、好人)
长(长江、长沙)
比(正比、对比)
巴(下巴、巴士)
把(把手、火把)
下(下来、下午)
个(一个、个人)
雨(雨衣、下雨)
们(我们、人们)
问(问好、学问)
有(有心、有力)
半(一半、半天)
从(从来、从不)
你(你好、你们)
第7单元
才(人才、天才)
明(明天、明白)
同(同学、不同)
学(上学、小学)
自(自立、自我)
己(自己、知己)
衣(上衣、雨衣)
白(白云、白天)的(有的、好的)
又(又大又红)
和(和好、不和)
第8单元
竹(竹子、竹林)
牙(月牙、门牙)
马(马上、木马)
用(用心、有用)
几(几个、几月)
只(一只)
石(石头、石子)
多(多少、好多)
出(出去、日出)
见(只见、少见)
对(对手、对比)
妈(妈妈、大妈)
全(全天、全力)
回(回来、回去)
工(工人、手工)
厂(工厂、厂长)
第三部分:字词句理解
一、字的理解
准确认读生字。要求第二部分的生字以任何顺序出现在任何地方都认识。
2 正确书写20个基本笔画。可以要求孩子说出生字的笔顺,第几画是什么笔画。写出下列字的笔画数及相应的笔画名称。
如“火”共()画,第2笔是()。
其中笔顺易错的字:火、长、山、出、走、巴、片、里、果、问、们。
笔画较难掌握的字:比、手、子、西、女、鸟、心、衣、后、好、学。
3、笔顺规则、结构及关系举例。
① 从上到下:二、三、公、鱼、羊、白
② 先横后竖:十、木、王、开、井、下、干、土、士、③ 上下结构:花、星、色、尘、只、早、草
④ 左右结构:明、叶、把、地、清、林、⑤
半包围结构:画、可、同、闪、远、处、风
⑥
全包围结构:田、国、回
⑦ 先中间后两边:水、小、少、山、办、永、木、出
⑧ 先外面后里面:间、问、同、内、向、闻、国、圆、园、四
⑨ 先里面后外面:边、远、进、近、匹、4、正确、规范地按笔顺在田字格里听写出每个生字。
5、加一笔成新字
一(二)(十)(厂)
二(三)(工)
十(土)
口(日)(中)
日(目)(白)(田)月(用)
目(自)木(禾)(本)
大(天)(太)
人(大)(个)
了(子)米(来)
云(去)
6、形近字组词:
目(头目)
日(日月)
问(问好)
鸟(小鸟)
妈(妈妈)
儿(女儿)
自(自己)
白(白天)
同(同学)
马(大马)
好(好人)
几(几个)
刀(小刀)
果(果子)
是(可是)
木(木头)
天(天上)
土(水土)
力(用力)
里(水里)
早(早日)
本(书本)
开(开水)
工(工厂)
小(大小)
山(上山)
人(人才)
巴(大巴)
西(东西)
月(明月)
少(少儿)
出(出门)
从(从来)
把(把手)
四(四只)
用(有用)
个(个人)
上(上衣)
才(才子)
禾(禾田)
口(可口)
云(白云)
全(不全)
下(上下)
牙(门牙)
和(和好)
中(心中)
去(回去)
7、同音字组词
以下是书中写字表中的同音字:(会认、会写、会组词)
木(木头)
八(八天)
几(几个)
目(耳目)
巴(下巴)
己(自己)
十(十月)
一(一天)
禾(禾田)
石(石头)
衣(大衣)
和(和好)
书中识字表中同音字要求认得、会用,不会写没关系。
8、多音字
乐
lè
(欢乐)
yuè
(音乐)
长 zhǎng(长大)cháng(长江)
着 zhe(看着)
zháo(着急)
干
gān(干净)
gàn
(干活)
空
kōng
(空气)kòng
(空地)
得
de
(唱得好)
dé
(得意)
只
zhī
(一只鸟)zhǐ
(只有)
觉 jué
(觉得)
jiào
(睡觉)
数
shǔ
(数星星)
shù(数学)
地
dì
(天地)
de
(快快地)
种
zhǒng(种子)zhòng(种地)
为 wéi
(行为)
wèi
(因为)
一、词句理解
1、词语搭配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高高的树
尖尖的草芽
圆圆的荷叶
弯弯的谷穗
白白的云
绿绿的草
黄黄的沙滩
雪白的浪花
彩色的项链
长长的尾巴
金色的沙子
雪白的云朵
快活的小鸟
小小的贝壳
2、数量词
一(头)黄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只)鸟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堆)杏子
一(个)桃
一(朵)白云
一(根)头 一(双)手
一(条)鱼
一(颗)星星
一(把)刀
一(把)伞
一(块)黑板
一(朵)花
一(本)书
一(棵)树
一(把)尺子
3、又……又……
绳子又细又长 西瓜又大又圆
弟弟又白又胖 果子又多又好
大海又宽又远 房子又高又大
苹果又大又红 沙滩又长又软
星星又多又亮
4、……像……
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蓝蓝的天空像大海。
弯弯的月儿像弯刀。
红红的脸蛋像苹果。
闪闪的星星像眼睛。
闪闪的星星像宝石。
5、句子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明明从屋里跑出来。
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雪花从天上落下来。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
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
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
小牛在田里走来走去。
条
一条条
一条条长长的小河
棵
一棵棵
一棵棵高大的树木
片
一片片
一片片金黄的树叶
个
一个个
一个个红红的苹果
朵
一朵朵
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只
一只只
一只只可爱的小鸟
串
一串串
一串串美丽的泡泡
6、反义词
东—西
反—正
上—下
大—小 多—少 出—入
左—右 有—无 来—去
远—近 黑—白
晚—早
高—低 笑—哭 天—地
长—短
开—关
南—北
男—女 古—今 好—坏
是—非
来—去
是—否
粗—细
苦—甜
你—我老─少
7、日积月累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8、词语
①AABB形式的词语: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上上下下
开开心心
红红火火
漂漂亮亮
高高兴兴
许许多多
日日夜夜
仔仔细细
干干净净
仔仔细细
来来往往
进进出出
开开心心
明明白白
认认真真
左左右右
口口声声
大大方方
风风火火
来来回回
男男女女
风风雨雨
千千万万
山山水水
②ABAB形式词语:
火红火红
高兴高兴
碧绿碧绿
乌黑乌黑
雪白雪白
开心开心
打扫打扫
活动活动
学习学习
练习练习
③ABCC形式词语:
白发苍苍
秋风习习
北风呼呼
得意洋洋
金光闪闪
④ABB形式词语:
绿油油
红彤彤
黄澄澄
胖乎乎
黑洞洞
甜丝丝
光秃秃
亮晶晶
笑嘻嘻
兴冲冲
懒洋洋
慢吞吞
静悄悄
白花花
气冲冲
干巴巴
水灵灵
水汪汪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1、 理解课文,能够想象出集市上热闹的情景。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1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课文,识字。
教学准备:
可以准备一些实物,如镰刀、姜、蜡等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物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韵文,识字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大家到农贸市场走了走,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妞妞一起去赶集,到集市上看一看。(板书课题)
读文、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指名读课文,画出你叫不准的字。
3、 随机识记二类生字。
做一下猜字游戏或是拍字游戏,加强二类字的识记。
4、 同桌之间配合读课文。
5、 拍手读课文。
6、 在课文中学习一类生字。
吓:使人害怕,威胁 扩词:吓唬
(he)恫吓、恐吓
跳:左右结构 形声字 字义:1、蹦,跃,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引申为越过,通路。2、一起一伏地动。
扩词:跳跃、跳高、跳远、跳绳、跳板、心跳
三、 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虚宫格中字的整体结构再书写。
四、 游戏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生字,朗读课文。
2、 课后习题。
(1) 读一读,连一连。
(2) 读课文比赛
(3) 采蘑菇,涂色。
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复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复习全册会写字和会认字的读音,通过对易错字音的整理和巩固,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字音。
2.准确掌握会写字的字形,引导学生抓住字形难点和易混生字的区别之处正确书写生字。(重点)3.准确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并能根据不同字音组词。(重点)4.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要求,准确而灵活地运用音和字。(难点)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认读识字表,请家长检查,圈出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音。(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语文是一个广阔的大花园,一个个生字就是最娇艳的花儿。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复习之旅,走进大花园,欣赏百花吧!
二、复习字音
1.教师为每个孩子发放一张“字音卡”(卡片上是全册会认字,生字上标注字音),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自己逐一认读每个生字,圈出读不准和不会读的字音。(2)自己借助拼音,反复认读圈出的生字。(3)小组长整理,将小组同学普遍认读困难的字
2.教师对小组长提供的易错字音进行整理,利用电脑打出这些生字,集中出示。预设:
翘舌音——吹 纯 身 晨 初 善 伸 潮 准 追
平舌音——村 再 送 做 册 怎 洒 嘴 藏 造 踪 所 岁 擦 皂 澡 总 三拼音节——窗 端 挑 凉 粮 专 鞭 熊 遍 脸 现 票 瓢 掉 转 甩 响 易错音——夹 因 偏 幼 泡 迹 柔 扔 捧 坡 肉 闷 整体认读音节——池 翅 运 夜 思 原 玉 义 萤 元 轻声音节——呢 啦 呀 吗 吧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字音,小老师可以针对大家读不好的字音,反复领读。
4.学生开火车,认读这些生字,针对学生读错的字音,反复练读。
三、巩固字形
1.教师将200个要求会写的字分别打印在5张写字卡中,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组长从5张写字卡片中任选一张,带领小组同学逐一认读生字。(2)小组商议:哪一个字的哪一部分容易写错,用红笔圈出来。
2.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逐一展示5张写字卡片,针对同学红笔圈画的易错之处进行交流,再做书空练习。
预设:“冬”下面有两个点。“金”下部是“”。“秋”的左 部“禾”捺变成点。“许”右部是“午”,不是“牛”。“低”
右部最下面的点不要丢掉。“真”里面是三横。“网”里面有两个“”。“采”是上下结构,“爫”和“木”是分开的。“直”里面是三横。“条”的下部是“”,不要写成“木”。“爬” 的部首是“爪”,不是“瓜”。
3.学生将这些易错生字正确抄写在田字格中。4.完成右侧习题三、四。
四、辨析多音字
1.过渡:语文花园里的汉字很有趣,有时,一个汉字有不同的 读音。怎么区别它们的读音呢,需要根据它们所在的句子的具体语境来判断。2.课件出示全册书的多音字:觉、只、种、乐、得、空??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这些生字都有哪些读音?怎样组词?如果能用所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就更棒了。
3.课件出示下面内容,引导学生齐读。觉【jiào】 睡觉 小猫喜欢在白天睡觉。【juã】觉得 吃了蛋糕,我觉得很高兴。只 【zhī】 一只 树上有一只小鸟。
【zhǐ】只是 我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不会做饭。种【zhònɡ】种地 农民伯伯在种地。
【zhǒnɡ】种子 我把菊花的种子撒进花盆,不久就发芽了。乐【lâ】快乐 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歌。【yuâ】音乐 我喜欢听音乐。得【de】 小白兔吃得津津有味。【dã】得到 过生日时,我得到了一件礼物。【děi】我们上学了,得遵守学校纪律。
空【kōnɡ】天空 蓝蓝的天空中有一朵朵白云。【kònɡ】空闲 空闲的时候,妈妈常常给我讲故事。4.完成右侧习题五。
五、作业设计
1.请家长帮忙,把识字表中读不准的生字制成字卡,每天拼读。2.将自己容易写错的生字抄写一遍,再请家长帮助自己听写。
3.把识字表中的蓝色多音字读给家长听,并当小老师,给家长讲一讲这些多音字不同的读音,并和家长展开组词比赛,比一比谁组的词语多。
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
经过上节课的复习,同学们能够准确读出生字宝宝的字音,还能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字宝宝们可高兴了!可是,有一些字宝宝长得太像了,还有一些字宝宝连读音都一样,遇到这些字宝宝,我们该怎样辨别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语文大花园的复习之旅。
二、区别形近字
1.教师将全册字形相近的生字字卡打乱之后分发给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和小组同学分一分,将字形相近的生字放在一起。(2)和小组同学议一议,怎样区别这些字形相近的字? 2.课件出示形近字,指生认读,并分别组词。第一组(加笔画):王—玉 万—方 第二组(加部首):午—许 干—赶 气—汽 那—哪 奇—椅 要—腰 知—蜘 义—蚁 象—像 专—转 票—飘
第三组(字族归类):青—蜻、清、晴、请、情、睛 主—注、住 也—地、他、她 井—进、讲 元—远、玩 包—抱、泡、跑、饱、炮
第四组(换部首):怕—拍 跟—很 澡—操 流—梳 伴—胖 偏—遍 看—着 轻—经 第五组(易混淆):拔—拨
3.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你觉得哪组形近字辨别起来有困难?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教师进行辨字方法的指导。
预设:方法一:编歌诀。如“手目看,羊目着”,“国王腰里藏块玉”。方法二:看部首。如“洗澡用水,做操用手”,“心里害怕,用手拍打”。
方法三:字族歌。如“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蜻蜓大眼睛。请你爱护小动物,和和美美好心情”。
方法四:找不同。如,仔细观察“拨”和“拔”,描一描不同之处。
4.小结:我们在记忆这类字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才能更好地辨别运用。
5.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巧辨同音字
1.引言:语文大花园中,还有很多音节相同而意义不同的字,它们叫同音字。
2.课件出示:
类型一:字音相同,字形相近
(1)姓—性 晴—情 静—净 快—块 清—蜻 泡—炮 珠—蛛
(2)象—像 知—蜘 只—织平—萍 河—荷 他—她 类型二: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相—香—乡 遇—玉 动—冻 事—士 息—夕 迁—牵 做—坐—座 臂—碧 粮—凉 池—迟 篮—栏 喜—洗 元—原—圆 戏—细 脚—角 身—伸 言—严—颜 在—再
3.学生开火车认读,并组词。针对学生出现问题之处进行反复认读。4.小组合作: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别这些同音字?和小组伙伴说一说。5.集体交流: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一组同音字不容易区别?我们一起来研究好的辨析方法。
6.教师讲解:
(1)抓住偏旁来辨别——同音字的部首往往会体现这些字的含义。如“他”“她”都读tā,“单人旁”表示男的他,“女字旁”表示女的她。(2)抓住字义来辨别——如“在”和“再”都读zài。“在”通常表示存在、存在于某地点、正在等,可以组词为“现在”“不在”“坐在教室里”等;“再”则有第二次出现,重复发生的意思,可以组词为“再次”“再见”“再来一次”等。7.完成右侧习题三、四。
8.小结:如果我们能巧妙辨析同音字,就能够正确运用同音字。希望大家能灵活掌握这些区别同音字的方法,并且熟记这些同音字,正确运用同音字,准确表情达意。
四、巧解多义字
1.幻灯片出示典型例题: 根据具体语境给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字义。
“原”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最初的,开始的。②原来,本来。③谅解,宽容。④宽广平坦的地方。
“我的家乡在平原”中的“原”应该选第()种解释。
2.教师解析:大多数汉字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同一个汉字会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推测它的含义,可以尝试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去读,去思考,看是否语义通顺,表达准确。如:“我的家乡在平原。”读这句话时,我们知道平原是宽广平坦的地方,所以应该选择④。
3.讨论思考:我们怎样在具体语境中准确找出对应的字义呢? 4.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1)我们可以在预习生字的过程中查字典,了解该字有几个义项,再读一读每个义项里的词语,熟能生巧,这样就能轻松了解每一个生字的不同义项了。(2)选择义项之前多读一读要搭配的词语。(3)选择义项时把字放到词语或者句子中。
(4)选择义项后要将选择的义项带入句子中读一读,看一看语义是否通顺。5.完成右侧习题五。
词 语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准确认读全册书课后的重点词语。(重点)2.正确书写由写字表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3.盘点书中重点词语的近、反义词。(难点)4.能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并能根据词语意思进行分类。2.A 3.B 5.能针对重点词语进行准确搭配,并能灵活运用。(难点)6.积累ABB、ABAB、ABAC等形式的特殊词语以及重点的四字词语。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以及词语卡片。(教师)2.把本册书课后的词语读给家人听,遇到读不准的词语请家人教一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瞧,我们的语文大花园中,生字宝宝手拉手,组成了“词语”,它们正欢迎我们的到来呢!
二、复习重点词语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自己认读教材课后 “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圈出读不准或者不认识的词语。
(2)请小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自己圈出的词语,必要时可以在不认识的词语上标注拼音。(3)自己反复练读圈出的词语。
2.教师巡视小组学习情况,将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词语打在电脑屏幕上,反复练读后开火车认读。
预设:主席 战友 接着 趣事 孤单 邻居 勇敢 微笑 严寒 朝霞 酷暑 踪迹 哪些 3.课件出示由写字表中生字组成的词语,组织学生认读。
春风 雪花 飞入 什么 国王 生气 左右 北京 太阳 金秋 因为 招呼 快乐 床前 故乡 高兴 拍打 身体 光亮 语文 已经 非常 草房 运动 远近动听
4.学生交流: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容易写错?一边交流一边针对易错生字书空练习。5.教师听写这些词语,学生根据屏幕中的答案自我订正,可以将错字写两遍。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重点词语分类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读词语,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1)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霜冻、冰雹、暴雨、微风。(2)描写颜色的词语:碧绿、金黄、火红。
(3)描写感觉的词语:清凉、香甜、温暖、快乐、孤单。
(4)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草原、高原、高山、果园、田野、平地。(5)描写洗漱用品的词语:毛巾、香皂、脸盆、牙刷、梳子。(6)描写洗漱动作的词语:擦手、洗澡、洗脸、刷牙、梳头。
(7)描写人体部位的词语:眉毛、鼻子、嘴巴、脖子、手臂、肚子、小腿。
(8)描写人物活动的词语: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2.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字音,然后全班齐声诵读词语。
3.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和小组同学说一说,或者选择喜欢的词语练习说完整的句子。
4.完成右侧习题三。
四、词义辨析。
1.过渡:我们不仅要会读词语,会写词语,还要了解词语的大致意思,尤其是一些意思容易弄混的词语,我们可要动动脑筋想出办法区别它们哟!2.幻灯片出示典型例题。
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非常 经常
(1)我()喜欢张老师。(2)爸爸()去打羽毛球。
3.教师解析:“非常”表示很、特别,(1)句是我很喜欢张老师的意思,所以用“非常”。“经常”有时常、多次的意思,(2)句是说爸爸时常、多次去打羽毛球,所以用“经常”。4.完成右侧习题四。
五、复习反义词
1.课件出示,组织学生完成练习。请说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温暖——()快乐——()从前——()勇敢——()微小——()严寒——()美丽——()2.集体订正:
3.集体交流:怎样准确地找出一个词语的反义词呢?把你的好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4.教师适时点拨:
(1)将词语拆分成字,逐一找出这些字的反义字,再将这些反义字组合起来。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字的反义字,即“前”的反义字是“后”,“进”的反义字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2)先对词语进行否定,然后找一找可以替代否定义的词语。
如:“勇敢”,加以否定就是“不勇敢”。表示“不勇敢”的词就是“胆小”,因此,“勇敢”的反义词是“胆小”。
(3)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找出反义词。
如:“严寒”,是指冬天特别特别的冷,与之相反的是夏天特别特别的热,就是“酷热”,因此“严寒”的反义词就是“酷热”。
同学们在确定反义词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组成反义词的两个词语要字数相同。
(2)词语加“不”之后不能成为原来词语的反义词。如:“好”与“不好”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反,但“不好”不能称作“好”的反义词。5.齐声诵读反义词。6.完成右侧习题五。
六、作业设计
把全册书“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大声读给家人听,还可以选择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如果家人提出意见,要认真改正。
句 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知道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能分别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语气。(重点)2.准确辨认“把”字句和“被”字句,并能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重点)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重点)4.能将几个词语连成句子,并在句末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难点)5.能仿照例句,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难点)课前准备
1.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制作课件。(教师)2.在语文书中分别画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每种类型至少三句。(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知识点对应讲解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优美的句子会使你的表达锦上添花。那我们该如何规范、准确地运用它们呢?这节课我们就对句子进行复习。
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1.课件出示句子,组织学生朗读句子。(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2)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3)它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它治病啊!
2.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 3.教师讲解:
(1)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3)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4.小组活动:课前,你在语文书中找到了哪些陈述句、疑问句或感叹句?大声读给同学听,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5.课件出示全册重点句子,学生自由诵读后齐声诵读。(1)陈述句: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2)疑问句:你姓什么?
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吗? 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 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哪只白鹤能找到埋在地里的鱼呢?(3)感叹句:我多想去看看!
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我正忙着捉虫子呢!啊,多美的夏夜啊!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古诗文与积累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准确背诵全册书中的谚语、歇后语、名句、成语等。(重点)2.准确背诵、默写书中重点篇章或段落。(重点)3.准确背诵古诗,补充诗句,理解诗意,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古诗词。(难点)课前准备
1.准备课堂上复习时用的知识点和练习题的幻灯片。(教师)2.课外搜集谚语、名言警句、成语、古诗。(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古诗文是语文大花园中的瑰宝。一首古诗就像一幅优美的画,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古诗吧!
二、复习古诗
1.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1)小组成员分工,按单元找出本册书中的全部古诗。
(2)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朗读古诗,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音,要相互纠正。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三首古诗,组织学生自由诵读、背诵。静夜思 上 小 池
〔唐〕李白 〔唐〕白易 〔宋〕杨万里
床前明月光,小娃撑艇,泉眼无声惜细流,疑是地上霜。偷采白回。树荫照水爱晴柔。举头望明月,不解藏迹,小荷才露尖尖角,低头思故乡。浮萍一开。早有蜻蜓立上头。
3.课件出示三首古诗的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交流。
(1)任意选择一首古诗,对照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2)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诗意,再根据同伴的建议修改诗意。4.学生齐声背诵三首古诗。
5.课件出示语文园地中的四首古诗,组织学生自由诵读后展开背诵比赛。春 晓 赠汪伦 〔唐〕孟浩然 〔唐〕李白 春眠不觉晓,李白乘舟将欲行,处处闻啼鸟。忽闻岸上踏歌声。夜来风雨声,桃花潭水深千尺,花落知多少。不及汪伦送我情。
寻隐者不遇 画 鸡〔唐〕贾岛 〔明〕唐寅 松下问童子,头上红冠不用裁,言师采药去。满身雪白走将来。只在此山中,平生不敢轻言语,云深不知处。一叫千门万户开。
6.完成右侧习题一、二、三。
三、复习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
出示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引导学生逐一背诵。
复习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一、兴趣导入 一段时间的复习,我们的语文大花园已经鲜花盛开,你们一定学习了许多知识吧!这节课我们将对谚语、名句、歇后语等重点内容进行盘点和巩固。
二、复习谚语
1.课件打出“谚语”两字,引导学生交流什么是谚语。可以举例说明。
2.小结: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口耳相传的语句。它可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有表示农业方面的,也有表示天气方面的。3.引导学生展开小组活动。(1)找出书中的谚语,大声朗读。
(2)小组内互读谚语,并相互纠正字音。(3)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同背诵谚语。4.课件出示谚语,全班齐声诵读。(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4)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5.讨论交流:这些谚语是什么意思? 预设:(1)早晨有朝霞,今天会天气不好,晚上有晚霞,明天是个好天气。
(2)云在山头上,盖住了山顶,像戴了一顶帽子一样,就预示着要下雨了;云在山的中间,看不见山腰,就是晴天。
(3)如果是早上下雨当天就会转晴,如果是晚上下雨就会一直下到天亮。(4)如果看到蚂蚁搬家或者蛇到处爬,就表示第二天有大雨。6.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谚语? 7.完成右侧习题一、二。
三、复习歇后语
1.课件出示歇后语,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芝麻开花——节节高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指名背诵后齐声背诵。
3.拓展运用: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歇后语?4.完成右侧习题三。
四、复习名句
1.课件出示名句,指名朗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阅读
第一课时
一、兴趣导入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感受更多的乐趣,不用出门也可以知道外面广阔的世界。那么,怎样阅读才是有效阅读呢?让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复习之旅吧。
二、阅读专项讲解
(一)能联系上下文了解文章中词语的意思。
1.引言: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我们该怎样弄懂它们的意思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2.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句子。元元非常后悔。(《一分钟》)3.讲解:我们要想理解“后悔”的意思,就可以联系上文。课文中,元元因为贪睡,晚起了一分钟,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元元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不应该贪睡那一分钟,这种感受就叫“后悔”。
4.课件出示“专题训练一”,学生自己完成。小松鼠找花生
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小松鼠问鼹鼠:“这么多花啊!它们是什么花呀?”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小松鼠很高兴,他想:等花结了果,我就把花生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
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他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1)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一朵朵”的意思是()。
A.一朵 B.两朵 C.很多朵 “等啊,等啊”的意思是()。
A.等了一天 B.等了十天 C.等了很长时间(2)在正确答案的后面画“√”。
“小松鼠感到很奇怪,他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在这句话中,“奇怪”是什么意思?
A.小松鼠以为到了秋天就能摘到花生,却连一个花生也没看到,觉得很意外。()B.小松鼠想把花生摘下来,留到冬天吃。()C.小松鼠看到花生开花很高兴,着急想吃到花生。()5.集体交流,教师相机解析。(1)联系下文,小松鼠问鼹鼠:“这么多花啊!它们是什么花呀?”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知道“一朵朵”是很多朵的意思。
联系上文,“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就能知道“等啊,等啊”是说小松鼠天天去看花生,等的时间很长。
(2)首先到文中找出这句话,再读一读这句话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就能知道小松鼠很想得到花生,他认为秋天一到就能摘到花生了,可是他来到花生地的时候,却一个花生也没看到,心里感觉很意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二)能借助文章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
1.过渡:我们可以借助文章内容读懂词语的意思,也能借助文章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句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吃水不忘挖井人》)3.集体交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教师相机讲解:要想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困难,是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困难。因此,乡亲们感谢毛主席,把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牢牢记在心里,时时刻刻想念毛主席。
5.课件出示“专题训练二”,学生自由朗读小文章完成练习。圆圆的东西
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公鸡遇到了猫头鹰。它们之间发生了争论。公鸡说:“天上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一出来,天气就暖和多了!” 猫头鹰说:“谁说的!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一出来,我的全身就冷丝丝的!” 公鸡说:“暖暖的!” 猫头鹰说:“冷冷的!”
它们争论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什么结果。
6.讨论:猫头鹰说:“谁说的!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一出来,我的全身就冷丝丝的!”猫头鹰说的那个圆圆的发亮的东西是什么呢?
7.集体交流,教师相机解析:为什么猫头鹰认为那圆圆的发亮的东西冷丝丝的呢?读一读第一句话就能知道,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猫头鹰才出来活动,因此它看到的圆圆的发亮的东西是在晚上出现的,就是月亮。
(三)能正确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
1.过渡:读懂了词语和句子,还要读懂段落。
2.交流:怎么数出段落中一共有几句话呢?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3.小结:确定一段话中有几句话,应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能够表示完整一句话的标点符号通常有三种——句号、问号、感叹号。
4.小组活动:从本册书中选择几个喜欢的段落,分别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再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小组同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三种阅读方法,大家还记得吗?今天,老师又在“阅读锦囊”中找到了三种新的阅读方法,我们一起来一睹为快吧!
二、阅读专项讲解
(一)能在阅读中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1.引言:句子或段落中不仅有文字,还会有标点符号。尤其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出现的频率最高。
2.课件出示课文片段,引导学生朗读片段,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1)爸爸 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如果我提着它 走到桥上 把水洒下来 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 你高兴吗
(2)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 你瞧 夏夜多美呀
3.集体交流,教师相机讲解:给句子或段落加标点时一定要多读一读句子或段落。如果一句话还没说完,完整的意思还没表达清楚,就用逗号;如果一句话已经说完,意思表达清楚了,而且表示肯定的意思,就用句号。当一个句子表达疑问的意思时,就用问号。当一个句子表达的感情强烈的时候,就用感叹号。
4.课件中补充答案,引导学生体会标点蕴含的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口语交际与写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的进一步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重点)2.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难点)3.通过写话训练,使学生能够完整、通顺地写出一句话或者几句话。(重点)4.在写话中能灵活运用积累的词语。并能根据表达需要,准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重点)5.使学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并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和家人一起模拟口语交际情景,完成本册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语交际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活动,也是我们进行信息传递的活动。在各种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很重要。
二、复习课内口语交际话题(一)看图、听故事、复述故事。
1.课件出示口语交际内容,组织学生回忆:
(1)我们在听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认真倾听,还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2)我们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讲故事的时候要讲清故事内容,声音要洪亮,让别人听清楚。)2.课件出示插图。
(二)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1.教师创设情景:今天,老师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发现自己的笔找不到了,于是我想向对面的李老师借一支笔。我应该怎样表达呢?
2.学生台前进行模拟情景表演。
3.组织学生进行点评,相机总结:请人帮忙要使用礼貌用语。例如,请、请问、您、您好、谢谢等。
4.学生自由交流:你还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在哪些场合使用过这些礼貌用语?
5.小组活动:自己创设一个需要别人帮助的情景,然后运用礼貌用语进行情景表演。
6.小结:善于使用礼貌用语,不仅可以让别人愿意帮助我们,更能让我们成为有礼貌、讲文明、有素质的好孩子。
(三)打电话。
1.课件出示表达提示:
(1)小明想打电话约同桌小乐去小广场踢球,时间定在周六下午三点。
(2)小丽要给妈妈打电话,因为奶奶感冒了,所以想要妈妈下班回家时给奶奶买一点感冒药。
2.小组活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打电话”模拟表演。3.全班交流,选择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师生评议。
4.小结: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说清楚自己打电话的目的。接听别人的电话要认真听清楚对方在说什么,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
(四)一起做游戏。
1.引言:小时候老师常常和伙伴们玩“贴鼻子”的游戏。嗯?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有的同学是不是从来没有玩过这个游戏。
2.老师或者会玩的同学介绍游戏规则。
3.讨论:听了老师或者同学的介绍,你会玩这个游戏了吗? 4.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配合,一边做动作一边讲解要求。
5.小结:教同学做游戏,要讲清楚游戏要求和规则,为了让同学听明白可以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6.小组活动:你最喜欢什么游戏?把游戏的要求和规则介绍给小伙伴。可以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三、总结方法,训练交际能力 1.过渡:我们前面进行了几组口语交际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好的交际技巧,可以和大家交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作业 篇4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快活的脚印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项链》语文教案
设计说明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
(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黄黄的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引发孩子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这一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可以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项链》教学反思
《项链》这篇课文的内容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文字虽然简短,但是识字量也是非常大的,一共要认识11个汉字,还要认识“禾字旁”。
教学中虽然是以这篇课文为依托,但是这节课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大海美景的依托下,运用有趣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愿望。那下面我就结合本节课所运用的趣味识字法进行反思总结。
低年级学生年纪小,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教师,我的任务就是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加减法识字
加减识字法是学生对已经学过熟悉的字进行笔画(或者偏旁)加减,得出要学生字一种识字方法。加减识字法学生易于上手,能够变出一系列的汉字,扩大学生识字量。例如我今天这节课中学习的“活”,这个字是由氵和舌组成的,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汉字,发现构字特点,运用以前的学习经验引出了熟字加偏旁这一识字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知识迁移,学生感到很有成就感,非常乐学。
2.编字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较好的识字方法。在进行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这节课所教“和”字,因为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编字谜的基本方法,所以这节课我就把编字谜的权利放给了学生,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是“禾”“口”两个字组成的“和”,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特点编出了“禾苗有口”这句字谜,学生边的起劲儿,学得也轻松认真,注意力也非常集中。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3.做动作
低年级的学生都比较好动,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一节识字课也不能够单一的运用这两种识字方法,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所以,在今天这节识字课的教学中我加入了做动作的学习方法。比如教学“笑”字的时候,“笑”是一个表情动作,所以,我事先告诉学生老师要做一个动作,请大家根据这个动作猜一猜要认识哪一个汉字。学生一听做动作,都十分兴奋,对这件事物感兴趣,识记生字的时候也会更加专心。
4.引用动画人物
动画片是小朋友最喜欢看的,谈到它们喜欢的动画片,孩子们都会滔滔不绝,结合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汉字“金”的时候,运用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让学生猜一猜“火眼金睛”里面藏的生字,由于学生课前也做过充分预习,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猜出来的同时也是十分活跃。
这一节课下来,我根据不同的汉字结合不同的情景,变换着不同的识字方法,学生从始至终一只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一个个兴趣盎然。
不过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形近字填空环节,我是在所有生字学完之后创设了送三兄弟回家的一个学习情境,如果把这“娃、蛙、挂”三个字的练习放在学完“娃、挂”之后,效果应该会更好,也不会让人感到有些突兀。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作业 篇5
1.含有数字的成语: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八面威风 四面八方 一目十行
2.形容山村的词语:欣欣向荣 风光秀美 四季常青 秀丽如画
3.形容“快乐”的成语:喜笑颜开 捧腹大笑 欢呼雀跃 笑逐颜开
4.表现爱国精神的词语:光荣就义 名垂青史 万古流芳 以身许国
5、含有“月”字的.成语:春花秋月 长年累月 披星戴月 日新月异 花好月圆
6.形容天气炎热的词语:烈日炎炎 旭日当空 骄阳似火 炎炎夏日 日上三竿
7.描写水的成语:波光粼粼 波平如镜 波浪起伏 碧波荡漾 碧波万顷
8.描写大海的成语:风平浪静 无边无际 奔腾不息 汪洋大海 一泻千里 海天一色
9.带“心”字的词语:心想事成 心心相印 真心真意 心满意足
10.含有“书”字的成语:奋笔疾书 书香门第 书不尽意 知书达理
11.形容丰收的成语:五谷丰登 硕果累累 岁丰年稔 麦穗两岐
12.带“鸡”字的词语:闻鸡起舞 金鸡独立 鹤立鸡群 鸡犬不宁 鸡毛蒜皮
13.带“高”字的词语:高瞻远瞩 高谈阔论 高枕无忧 高屋建瓴
14.形容人美丽的词语:花容月貌 如花似玉 明艳动人 出尘脱俗 闭月羞花
15.关于“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 一叶知秋 秋风落叶 叶落知秋
16.形容人勤奋的成语:闻鸡起舞 废寝忘食 披星戴月 孜孜不倦
17.关于平安的词语:安然无恙 化险为夷 平安无事 平平安安
18.带“画”字的成语:画龙点睛 琴棋书画 诗中有画 指手画脚 画蛇添足
19.含有“言”“语”二字的成语:千言万语 花言巧语 三言两语 豪言壮语
20.含有“手”字的成语:心灵手巧 手舞足蹈 情同手足 信手拈来 爱不释手 手忙脚乱
21.含有“汗”字的词语:汗牛充栋 汗流浃背 汗如雨下 挥汗如雨
22.描写冬天的词语:鹅毛大雪 冰天雪地 数九寒天 大雪纷飞
23.含有“画”字的成语:画蛇添足 诗情画意 画龙点睛 指手画脚
24.关于自立自强的成语:自强不息 自力更生 白手起家 自食其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卷 篇6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读一读,连一连。
(8分)二、给汉字做拼音卡片,把音节补充完整。
(12分)
三、读拼音,写词语。
(12分)四、加一笔成新字,再组词。
(15分)五、照样子,写词语。
(10分)的 的的很 很 很 很很 很
六、照样子,写句子。
(9分)1.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像。
2.例:我学会了洗毛巾。
学会了。
3.例:小白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
和 又 又。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1.去花还在, 来 不惊。
2.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
3.,一日之计在于晨。
4.,始于足下。
八、读儿歌,回答问题。
(7分)雪 娃 娃
飘哇飘,飘哇飘,天上掉下白棉花。
棉花落到花园里,花园里钻出雪娃娃。
雪娃娃,小朋友们喜欢它。
太阳公公一出来,雪娃娃跑得没影啦。
我想问:“雪娃娃,你藏到哪儿去了?”
1.我知道“白棉花”就是 ,有“白棉花”的时候是 季。(4分)
2.雪娃娃藏到哪里去了?(3分)
九、看图写画。
(15分)图上的人物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看图发挥想象,把图上的内容写一写。
参考答案
二、xiào pánɡ pínɡ táo qún yào
三、立正 明白 同学 自己 下雨 白云 妈妈 书本 水田 大人 小鸟 月牙
四、口水 日 日子 日光 白 白天 木头
禾 禾苗 三心二意 土 土地 儿子 几 几个
五、白白的 绿绿的 长长的 很久很久
很香很香 很大很大
六、1.妹妹的笑脸 朵花 2.我 做手工
3.我 妹妹 蹦 跳
七、1.春 人 鸟 2.我是春天
3.一年之计在于春 4.千里之行
八、1.雪花 冬
2.雪化成水,钻进泥土里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作业】推荐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09-03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06-01
2018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07-31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案10-26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池教案优秀11-2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项链 教学设计10-26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