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文

2024-09-1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文(共7篇)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文 篇1

上周五,爸爸单位宣布要在六月份开展一个全民健身的登山活动,并且承诺:如果员工在一个月内登紫金山四次,到达顶峰头陀岭,就可得到一套高级运动服的奖励,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我本来就十分爱登山,现在又有了这套运动服的诱惑,于是我极力催促爸爸从六月的第一个周六起开始登山。 六月三日一早,我和爸爸便兴冲冲地来到了紫金山脚下,准备从天文台一侧向头陀岭进军。登山前我对爸爸说:“一定要加油!”为了减少绕路,我们没有选择平坦的大路,而另走了一条崎岖的山路。行进中爸爸爬得十分不习惯,走两步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了,直叫要休息一会儿,而我因为以前经常陪爷爷奶奶爬山,是一个“老”登山队员了,所以在登山的过程中一点儿也没觉着累,并且一直冲在前面,给爸爸引路。走了好一会儿,爸爸故意对我说:“太累了,我们回去怎么样?”

“不好!”我斩钉截铁地说。 我们一路向山上奋力爬行,一路欣赏着满山的苍翠景色。但在山路的两边,我们也看到了人们丢弃的许多废物,如塑料袋、饮料瓶……反正只要有人走过的地方,一定都有垃圾。我想即使清洁人员再多,也不可能把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给打扫干净。要想让我们的家园干净、美丽,谁都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是我们自己的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如果你看见地上有一个垃圾,弯下腰捡起它,城市就多了增添了一道光彩!这就是爸爸常说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登上了顶峰头陀岭,那里海拔447米,空气清新,是南京最高的地方。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俯视着山下的城市风貌,我就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话是说站在高处就可看清下面的所有东西。可我们站在那么高的山上往下看,南京城中好似罩上了一层轻纱似的,看不清下面的景物,能见度十分不好。我想,这恐怕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为因素。人们建工厂、盖大楼、开汽车…把大量废气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还能让我们看清美丽的城市吗?想到这,我不免有些失望。 在下山的路上,爸爸与我从行李中拿出一个塑料袋,不断地低头捡起地上的垃圾放入袋中,下山后放入垃圾筒中。爱护环境,就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不仅是环境的享受者,更应该成为环境的保护者! 这次登山,我不仅锻练了自己的身体和意志,也为环保做了一点贡献,收获可真不少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文 篇2

登山来自于人们生活、生产劳动的实践。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山, 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山脉。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长期生活在山上或靠山的地方的人通过上山砍柴、打猎、伐木及采掘野果、野菜、药材和矿藏等手段, 取得各种生活和生产资料。在远古时期, 洪水泛滥时, 人们上山去躲避洪水。当人类社会出现部落、民族和国家后, 人们又常常上山去躲避入侵的敌人或依山打击敌人。在商品交换形成之后, 人们又赶上马匹, 翻山越岭与外族进行商品和文化、艺术的交流。

整个人类的生活与山有着密切的关系, 登山也就由此而不断得到了发展。在我国, 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登山的传统习俗, 如人们利用重阳节登高来进行健身活动和旅游活动, 许多文人墨客也非常热爱登山, 以尽情享受“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之壮观。为了登上峰顶, 人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1786年之前就曾有人使用登山镐、绳索等专门器械, 并掌握了雪萌、滚石、冰崩、高山缺氧等有关知识。当登山专门技术专门装备形成后, 登山逐渐地从旅行活动中分离出来, 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而把登山作为一项专门的体育运动, 是在18世纪末期开始的。

1786年8月8日法国医生巴卡罗与石匠巴尔玛结伴第一次登山上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勃朗峰 (海拔4807米) , 次年, 由青年科学家德·索修尔率领的19人登山队再度登上勃朗峰, 世界登山运动从此延生。因此项运动首先从阿尔卑斯山区开始, 故也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从1786年至1865年间, 阿尔卑斯山脉海拔3000-4000米以上的高峰, 相继为登山运动员登上, 国际登山史上称此时期为“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使用各种攀登工具和技术的技术登山日渐推广, 其活动地区也从阿尔卑斯低山区转向喜马拉雅高山区。1950年至于1964年, 世界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 包括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内, 相继为中、英、美、意、日等十多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所征服, 国际登山史上称此时期为“喜马拉雅的黄金时代”。1964年后许多登山“禁区”被突破, 开始进入从来无人使用过的难险路线攀登7000-8000米以上高峰的新时期。1978年并在喜马拉雅高山区出现不用氧气登上高峰的阿尔卑斯式登山。中国此项运动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5年出现第一批登山运动员, 1956年建立第一支登山队。1960年和1975年我国健儿先后两次从东北山嵴登上珠穆朗玛峰, 并于1975年将一个特制金属测绘觇标竖立在珠峰顶上, 准确测出该峰的高度为8848.13米。是为国际登山史上首次对世界最高峰高程的确切测量。1964年我国登山队员登上最后一座从未有过人迹的8000米以上的希夏邦马峰。在多次登山活动中, 登山运动员与科学工作者密切配合, 进行了各种高山考察活动。

一、登山的事前准备

1、需要准备的个人用品

包括服装、卧具、餐具、日用品。准备这些东西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山区气候特点, 尽量作到轻便、多功能、保证基本需要。

其中日用品的品种在保证基本需要的前提下, 根据自身条件尚可配备摄影器材、望远镜、指北针、雨具、收音机等。日用品中不可忽略的是装具。最好是能够腾出双手的双肩背式的背包, 外加一个腰带式腹兜。前者装放营地用品, 后者装途中常用物品。

此外, 不要忘了带个手杖。登山时有了它, 人就变成了“三条腿”, 起到了防滑、防摔、稳定重心、节省体力的作用。长度不要超过身高的一半为宜。

集体装备:主要包括露营装备、炊具、燃具。当然, 如穿插安排有攀岩活动, 还应配齐攀岩技术装备, 包括:安全帽、主绳、铁锁、小绳套、安全带, 岩石锥、岩石锤、上升器、下降器、外伤药等。

环保用具:野外作业用的便携式小锹、小镐、垃圾袋 (可用废塑料袋) , 拾垃圾用的竹夹子 (可自制) , 掩蔽厕所用的围帐等。

食品:主副食每天每人按1公斤准备, 尽可能用耐存、保鲜、便携的成品或半成品。饮料除途中必备的以外, 尽量准备粉状冲剂, 以减轻途中负重。各种食品的外包装以非玻璃制品为宜。在山区采食野菜须求得专业人士的指导。

2、需要进行的相关身体锻炼

首先我们要记住登山是一项强度很大的健身活动。体制很弱的人不要勉强参加力所难及的活动。有条件者, 在进山前1-2周最好在原有锻炼的基础上再加大些运动量。进行登山活动, 在身体素质上要兼顾力量、灵巧和平衡, 同时突出力量的锻炼。力量锻炼以下肢 (当然, 如进行攀岩, 则应突出上肢的力量) 为主。下肢力量的提高, 可采取长跑、负重下蹲、单腿下蹲、立定跳远、爬楼梯等多种手段。测定指标可用单腿下蹲次数 (比如以每侧连续作10次为达标) 。

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 还要作些心理锻炼, 在勇敢、意志和冷静方面自觉要求。手段上可采取个人设想和集体互考, 比如在山山遇到暴风雨怎么办?遭遇雷电怎么办?因种种原因滞留山区、给养不够了怎么办?大风把营帐吹翻了怎么办?出现重病号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等等。总之, 对困难要有尽可能多的心理准备。

登山是个集体活动项目。一心为集体, 团结友爱, 关心同伴, 不仅是组织登山活动必备的思想基础, 也是我们通过活动锻炼要达到的目的。从准备阶段开始, 就要在同伴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有了集体主义精神, 在山区大困难会变小, 小困难会变无。集体主义精神是一支登山队伍的灵魂。

二、登山运动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编辑登山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 但也潜伏着一定危险。为了保证安全, 应该做到:

1、未成年人登山时应该有老师或家长带领, 要集体行动。

2、登山的地点应该慎重选择。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的情况, 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 并做好标记, 防止迷路。

3、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水。在夏季, 一定要带足水, 因为登山会出汗, 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 容易发生虚脱、中暑。

4、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如携氧片、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 以便在发生高反、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5、登山时间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 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6、背包不要手提, 要背在双肩, 以便于双手抓攀。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 帮助攀登。

7、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 以防发生意外。

8、对于团体登山可自行购买短期团体出游意外保险。

三、登山运动的经验

1、做好运动

如果将攀登的山比较高或者平时较少参加攀登运动, 那么, 在登山之前做一些热身运动是很必要的。即利用10-20分钟做一些肌肉伸展运动, 尽量放松全身肌肉, 这样攀登时会觉得轻松许多。

2、增加弹跳

向上攀登时, 在每一步中都有意增添一些弹跳动作, 不仅省力, 还会使人显得精神, 充满活力。

3、别总看高

登山时不要总往高处看, 尤其是登山之初, 因为你的双腿还没有习惯攀登动作, 往上看往往使人产生一种疲惫感。一般说, 向上攀登时, 目光保留在自己前方三五米处最好。如果山路比较陡峭, 则可作“Z”字形攀登, 这样比较省力。

4、移注意力

登山时千万不要总是想着山有多高, 爬上去还需多少时间之类的事情。不慌不忙, 走走停停才能体会到爬山的乐趣, 不会错过美丽的风景。在疲惫时, 可以多观赏一下周围的景色, 也可唱唱歌, 转移注意力, 倦意会有所消减。

5、下山放松

下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脚步, 切不可冲得太快, 这样很容易受伤。同时, 注意放松膝盖部位的肌肉, 绷得太紧会对腿部关节产生较大的压力, 使肌肉疲劳。

6、山间危险

在攀登高峰时所遇到的各种恶劣自然现象中, 凡属可能突然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的, 都被称为山间危险。其特点是破坏力大, 发生突然, 一旦遭遇, 措手不及, 甚至危及生命。为防止山间危险造成危害, 必须掌握、识别有关山间危险的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及其显示特征。

雪崩山坡上不断堆积起来的积雪, 因失去平衡而发生滑落和坍塌, 称为雪崩。雪崩分为湿雪崩 (块雪崩) 和干雪崩 (粉雪崩) 。湿雪崩的积雪, 因堆积时间较长, 雪层经一再融化和冻结而形成硬壳, 坍落时碎成块状。干雪崩的积雪雪层松散, 坍落时呈粉状。雪崩可能把人击毙或掩埋窒息, 或裹挟冲下裂缝或山谷。湿雪崩比干雪崩危害更大。

容易发生雪崩的地区, 称雪崩区。雪崩发生时, 积雪沿着一条被称为雪崩槽的通道滑落, 留有明显痕迹;同时在雪崩槽下部出现雪崩堆积物。雪崩发生的时间, 一般是在大雪后的2-3日内, 一天中又多出现于上午10时至下午2时的最高气温时间。因此在具体路段的选择上, 要尽量避开雪崩区。如非经过雪崩区不可, 则要做好充分准备。通过的时间要躲开多发期。因通过者不便观察, 可在有利地形上轮流设置瞭望哨, 以便及时报警。通过时要用鲜艳色彩的主绳结组, 并携带雪崩寻人探条。每人系上雪崩飘带, 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 组间距离拉长, 后面的人踏准开路者的足迹 (防止切断雪层而触发雪崩) , 轻声快速通过, 遭遇雪崩时, 不要惊慌失措, 首先尽快甩脱背包, 将冰镐插入坡面并尽力握牢, 以求身体不被裹挟滚坠。如果控制失效而被裹走, 在滑动时应尽力用双手向上扒动, 以使身躯浮在冲击物上边。一俟停止滚动, 未被埋没的人要尽快以主绳和雪崩飘带为线索, 用雪崩探条寻找和抢救被埋没者。被雪埋没的人要在嘴的附近造成空隙, 以延缓窒息时间。

冰崩在悬冰川末端及其两侧、冰塔、冰崖等地形上, 由于重力、风力、消融和冰川流动等原因而引起的冰体崩落、坍塌的现象, 称为冰崩。冰崩多发生于高温季节和每天的高温时间里。冰崩区的显示及其识别, 冰崩的预防和救护, 均与雪崩类似。

滚石经风化破碎的石块, 在重力、风力等作用下, 从山上滚落下来, 称为滚石。这种危险, 在没有植被覆盖的高山上, 尤易发生。发生过滚石的地区称为滚石区。滚石区的显示特征也是在其下部有大量堆积物, 堆积物上部一般也有滚石通过的痕迹。根据下部堆积石块的状况可辨别滚石发生时间的远近, 堆积石块的表面, 经风化已比较浑圆或长有低等植物, 说明该处已有较长时间没有发生滚石, 是比较稳定而安全的老滚石区。若堆积物棱角锐利, 表面新鲜, 则为比较危险的新滚石区。滚石也是多发生于高温季节和每天的高温时间内。通过滚石区的预防措施, 与雪崩、冰崩类似。一旦遭遇滚石, 切忌惊慌乱跑, 应沉着镇静, 面向上方, 注视滚石的动向, 俟滚石靠近时再迅速躲闪, 或利用附近可以遮身的基岩、陡坎、巨大石块等地形地物, 躲避滚石袭击。如系体积很小、散碎性的滚石, 也可将背包举到头上防护。

暗冰裂缝冰川或冰坡上的冰体是依附于高低不平的地表之上的可塑性固体, 由于本身运动以及重力、压力等作用, 很容易形成各种裂缝。裂缝的深浅与冰层厚度有关, 一般都在几十米, 深者可达100米以上。有的裂缝已经显露, 称为明裂缝。有的暂被浮雪覆盖, 称为暗裂缝。暗裂缝对人威胁更大。在明裂缝较多的地形上, 也会有较多的暗裂缝, 行动中要提高警惕, 注意识别。一是暗裂缝的表面覆盖, 往往微呈条片状凹陷;再就是前进队伍的两侧附近, 如分布有横向的明裂缝, 则要注意脚下很可能有暗裂缝。

通过裂缝区时, 必须结组行进, 并由有经验的运动员在前面开路。开路者要根据暗裂缝的显示特点进行识别, 把暗裂缝上的覆盖物去掉, 使其显露成明裂缝, 或另设其他标志。然后决定或跨越, 或绕行, 或匍匐行进, 或采取架设金属梯等措施通过。一旦有人陷入暗裂缝, 陷入者应尽量甩掉背包和摆脱绳索的缠绕;同结组的其他人要采用行进中保护的方法, 迅速保护和抢救。

泥石流在一些自然力作用下, 高山湖或冰川湖的湖岸塌方或湖底泻漏, 湖水裹挟大量泥沙和石块呈泥浆状流泻下来, 称为泥石流。泥石流的堆积物常呈垅岗状顺河谷延伸, 其中的石块常被泥土包裹。这是识别可能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泥石流作为登山运动中的山间危险并不常见, 但其破坏力很大, 不容忽视。泥石流的来势, 不像雪崩、冰崩那样迅猛, 故一般在行动过程中遭遇时不难躲避。应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宿营位置选在泥石流的通道上。

暴风雪在登山运动中, 对突然袭来的狂风并挟带吹雪或降雪的天气现象称为暴风雪。暴风雪给行军和宿营造成很大的困难, 以至很容易发生冻伤、滑坠、被掩埋等危险。行进时遇到暴风雪, 要迅速在附近选择理想位置躲避。宿营时要格外注意加固帐篷。不管白天黑夜, 只要风雪不停, 帐篷内就要设专人值班, 及时清除帐篷上及周围的积雪, 防止被雪掩埋。

雷电指在天空云层上出现的雷击和闪电。高山区日出后, 容易形成山头云。当山头云发展成积雨云或浓积云时, 便会产生雷电 (一般是在午后出现) 。发生雷电时, 根据闪电和雷声传到的时间间隔和当时的风向, 可判断出产生雷电云层的距离和动向, 并依此采取防护措施。应尽可能在雷电赶到之前, 把能够导电的装备、器材放置到离人较远的地方。附近有雷电时, 要停止使用通讯器材。运动员都要进入帐篷内躲避。

四、登山装备

登山装备就是登山活动中集体和个人所使用的专用装备、保障装备和日用装备的总称。它与登山食品、燃料一起, 构成登山活动的整个物资保证。登山装备, 应该充分适应登山运动的环境条件特点, 在设计、选材、用料、制作上, 尽量使其轻便、坚固、高效和多用。

1、登山装备的分类

⑴宿营装备。包括帐篷、炊具、寝具, 照明灯具和各种燃料等。

⑵技术装备。包括登山绳、氧气装备、侧量仪器、高度计、干湿度计、钢锥、登山铁锁、升降器、挂梯、滑车、雪铲等。

⑶个人装备。包括背包、背包套、登山服装、登山鞋、高山靴、登山毛袜头盔、电筒、头灯、手套、防护眼镜、帽子、GPS、瑞士刀、绑腿或雪套、雨衣裤或冲锋衣裤、保暖衣物等。其特点是:轻便易携, 坚固耐用, 便于携带, 一物多用。

2、登山专用装备

即直接与登山活动有关的最必需、最起码的装备。包括被服装备、技术装备和露营装备。

⑴被服装备:

①岩石衣裤, 即竞技登山活动中穿用的衣裤。要紧身可体, 袖口、裤脚采用松紧式较好, 选料应用结实耐磨又富于弹性的毛制品。

②岩石鞋, 岩石作业的一种特用鞋。鞋帮最好用结实、通气的皮革类原料, 鞋底用较硬的橡胶类原料。鞋底较厚并压有突起的齿纹, 以利于行动中摩擦固定, 防止滑脱。

③御寒服装, 用于登山活动中的保温御寒, 保温层最好用优质鸭绒, 面料要轻、薄、密实、防水、防风。衣面颜色尽量深色, 鲜艳一些, 以利吸热和便于山上山下的观察识别。除衣裤外, 根据需要也可制作羽绒

⑵登山装备:

①风雪衣, 用防水的优质尼龙原料制成。上衣连帽, 帽口、袖口、裤脚能调整松紧。其用途是防风、保暖和保护内层。

②高山靴, 攀登冰雪地形的特用鞋。用料要保暖、防水、质轻、通气。还可另配绑腿和鞋罩, 进一步起保暖防水和保护的作用。在冰坡上行动时, 要在靴下绑冰爪。

③行囊, 包括背包、背架和行李袋。

④防护眼镜, 用以遮挡强烈阳光和冰雪反射光, 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一般是茶色镜片较好。在7000米以上高山, 应配备专防紫、红外线的防风雪眼镜。

⑶技术装备:

①冰镐, 通过冰雪坡时不可缺少的用具, 既可整修道路、辅助行进, 又可用于保护。

②冰爪, 在冰雪地形, 特别是冰坡上行进时必须的装备, 用轻硬金属制成。因装于高山靴的底部, 又类似猫爪而得名。主要作用在于行进中的固定和防滑。

③安全带, 由圈套、带子和卡子组成, 系在胸部, 构成各种保护技术中的连结装置。

④主绳, 长35米左右, 直径12毫米左右, 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 应分别配有不同颜色, 以便于使用时识别。用于渡河架“桥”和结组等各种保护技术。

⑤辅助绳, 直径小于主绳, 承受力约 800公斤。与主绳配合, 用于渡河架“桥”和各种保护、救护技术。

⑥雪崩飘带, 是遭遇雪崩时探寻被掩埋者的一种标记。用色彩鲜艳、比重小、易于飘动的丝绸制品。每根规格约为5×0.01 (米) 。通过雪崩区之前, 将此物系于运动员身上。

⑦铁锁, 在技术操作中, 一些装备之间需要交替不断地进行连结和解脱, 为避免繁琐的结绳、解绳操作, 使动作简单而迅速, 就必须有铁锁的辅助。有时也可用做滑轮的替用品。

⑧钢锥, 有岩石锥和冰雪锥两类。在克服难度较大的岩石、冰雪地形的作业中, 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钢锥打入岩石缝或冰层里, 作为行进和保护用的支点。

⑨铁锤, 一般用于打入和起出钢锥。

⑩雪铲, 用于平整营地、构筑雪洞等铲挖作业中。在上述一些技术装备的基础上, 可根据每次任务的具体路段情况, 改进、制备一些相应的增效技术装备, 如上升器、下降器、走雪橇、金属梯、软梯、小挂梯、滑车等。

⑷露营装备:

①帐篷, 是登山运动员在山上的居室。可分为低山帐篷和高山帐篷两种。低山帐篷一般用单层料即可, 高山帐篷则要用双层料, 使之有空气层, 以增加保暖性能。一般帐篷每个约4立方米空间, 居住2-4人。如队伍规模较大, 基地营的帐篷可分别制成更加实用的住宿帐篷、炊事帐篷、医务帐篷等。各种帐篷的顶部形状以弧形为好, 以增强结构力和实用性, 此外要求防水、绝缘、通气、色彩鲜艳, 出入口开闭方便。

②睡袋, 用料与羽绒服装相同, 只是保温层应更厚些。为了防水防潮, 要垫有毛毡 (气褥或泡沫塑料垫也可) 。

③灶具, 用于烧水做饭, 也可取暖。有汽油炉和煤气炉两种。在7000米以上空气稀薄的高山上, 后者效果较好。

④睡垫, 铺垫在睡袋下使用, 提供户外较平整舒适的睡眠条件, 更重要的是阻隔地面的潮气, 保持睡袋的温度。

⑤炊具, 作为户外煮食的容器, 一般是套件供2人, 4人等使用, 大小互相套套合成一件便于收藏。材质通常是铝合金, 也有钛合金的导热快且均匀, 但是价格高昂。

⑥睡袋套, 睡袋的外套, 在潮湿雨雪环境下可以确保睡袋的干燥, 同时也可以增加睡袋的保暖温度。材质以Gore-tex为最佳, 防水透气保持睡袋套内外干燥。

⑸保障装备:

不是登山运动专用, 而是为了应付各种意外情况及其他目的而备用的一些器材和用具。如氧气装备、通讯器材、摄影器材、自卫武器、交通工具、观测仪器、医救器材和一般用品等。保障装备的种类和数量配备, 要根据任务性质和队伍规模而定, 有时要从简, 有时则要加强。其中较重要的有:

①氧气装备, 在攀登7500米以上高峰时, 为了克服高山缺氧和医疗急救, 一般需有氧气装备。氧气装备一般由贮气筒、指示装置和面具3部分构成。贮气筒是贮存氧气的容器, 筒壁用料要尽可能质轻而耐高压。指示装置有气压表和调节器两部分。前者指示筒内氧气贮量, 后者控制和指示用氧时的流量。面具则由面罩及其下部的缓冲囊组成。面罩戴于面部, 使口、鼻与氧气装备密闭成一个系统, 通过缓冲囊与皮管吸用氧气。

②通讯器材, 用于基地营同附近城市、基地营同山上之间的联络。前者可根据距离选用相应型号的无线电收发报设备。后者, 最好使用高性能的小型报话机。在基地营同山上的联络中, 运动员应尽可能熟悉和掌握一些原始的、基本的、简易的联络手段, 如旗语、灯语、哨语等。为此, 在装备中要注意配备旗子、手电筒、信号枪、哨子、焰火等。如上述手段都无可能时, 还可根据预先的约定, 借助燃烧衣、物等的火光互相作些简短通报。

③摄影器材, 在一些以攀登高峰绝顶为目的的登山活动中, 摄影是记录和猎取确认登顶资料的手段。因此, 摄影器材是必不可少的装备。除照相机外, 如条件允许, 还应配备电影摄影机和录相器材。

④日用装备, 即生活用具和用品。一次登山活动, 运动员在高山区活动时间较长, 有时可达两个月, 各种用具用品必须携带齐全。日用装备包括起居用具、卫生用品、简单工具、常备药品、辨向图仪、娱乐用品、纸张文具、缝纫用品、灯火照明、体育用品等。

3、登山高级装备

这里面的东西不是谁都有的, 属于比较奢侈的东西了。但是拥有之后会对提高安全性和活动质量有很大帮助。

⑴通讯设备

手台、对讲机。至少要能保证对内通讯, 能对外通联就更好了。

⑵定位设备

GPS导航, 需要使用者对地形地理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知识, 有地图或者前人的打点数据就更好了。

还有一样, 比上面所有这些都重要, 就是人的脑子。尽量的学习, 尽量的总结, 积累经验远比一些教条有用;熟悉自己的装备有什么用、该怎么用, 比花大价钱买贵的东西有用;留心计划, 自己记地形, 估算速度、体力、时间, 比出事以后哭有用。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篇3

1500年前后,人类告别了彼此孤立、分散、几近隔绝的状态,世界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拼盘,而是逐步发展成一个密切相连的整体,直到今天进入全球一体化时代。其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的,这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一条基本线索。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的根本动力,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每一次大飞跃都会引起社会关系的大调整和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使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焕然一新,引起各种社会矛盾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制度矛盾的重新调整,这一系列矛盾的解决推动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所以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自然力时代(工场手工业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信息时代。同理,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改革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帝国主义垄断时代,二战后至当今全球化时代。

在世界近现代史中,各种社会矛盾及其发展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阶级矛盾,主要有旧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和新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两种。其中以新矛盾为主,最初表现出来的是卢德运动,最终发展成为两大阵营的对立,引起工人运动。制度矛盾表现为两种:其一是封建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解决方式前期主要是暴力革命,如英法的资产阶级革命,后期主要是和平改革方式,如俄国1861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其二是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解决方式由暴力向和平改革过渡,甚至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和平共处,如俄国十月革命、两大阵营的冷战和东欧剧变。一般来说,阶级矛盾总体上服从于制度矛盾,如早期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基本上充当了资产阶级的同盟军,共同促成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推动社会进步。民族矛盾也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强国对弱国的殖民掠夺和侵略扩张,从而引发波浪起伏的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另一种是强国之间的殖民争霸,如老牌帝国与后起之秀的不断斗争,终于引发了世界大战。

现以蒸汽时代为例说明之。从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开始的以蒸汽机使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对人类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出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日益巩固;一些落后国家如俄国、日本,甚至中国等,开始了主动向资本主义学习,自上而下地改革历程,世界近现代史进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改革时代,使资本主义制度终于战胜了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制度矛盾)。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又引起两方面的矛盾:其一,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如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和法国巴黎公社等(阶级矛盾)。其二,随着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国力日益增强,特别需要拓展市场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新一轮的殖民扩张开始,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逐步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引起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一种是资本主义大国争霸斗争日益激烈。工业革命使原先发展进程不一的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些国家呈现跳跃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十分明显。由于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等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导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国争霸(民族矛盾)。

会当凌绝顶作文 篇4

我睡眼朦胧地起来,穿好衣裤,到厕所洗了个冷水脸,就此准备上路。不要问我为什么那么早起来爬山,我也是身不由已,正满肚子怨火不知找谁发呢!

当我那眼皮子又快要闭上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香炉峰脚下了。门口只有几个看门人,我们买好票就上山了。

上山途中,刚才睡意正浓的我不知怎么的也抖擞起了精神,大有不到山顶不罢休的志向。可刚到爬半山腰之时,我那不争气的肚子“咕咕”乱叫了起来,先头那股向上的劲头也在慢慢消失。

当我连滚带爬地到达山顶时,从平台上遥望那远处的高楼,我看到了刚刚开始运作的城市,看到了大街上的那一片车水马龙,看到了头顶的一个初生的朝阳……我尝到了坚持的甜头。

下山之时,我几乎飞也似地下了山,心胸中也没有了那一份怨气,只感到心中一片畅快。

一览众山小作文 篇5

当面对难题这座“山”时,更多同学胆小地选择了退缩,放弃了登“山”,也放弃了登上山顶后即将看到的那无限美好的风光!其实,只要多一份毅力,顽强地动脑筋,再高再险的“山”终会被你踩在脚下。

就拿我来说吧,开学第一次数学测验,最后一道应用题很难:食堂买了西瓜、茄子和黄瓜。西瓜和茄子一共40千克,西瓜和黄瓜一共46千克,茄子和黄瓜一共48千克。西瓜、茄子、黄瓜各是多少千克?

这道题的“入口”在哪里呢?究竟该怎么做呢?我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过了一会儿,我几乎绝望了,准备放弃。但当我的眼角再一次瞟过这道题目时,一簇灵感的火花闪现!

把这三个数加起来不就是它们总数的两倍吗?把它除以二就可以算出他们的总数了,算出总数后再一减答案不就出来了?对,就这么做!

第二天讲评试卷,“哈,全班第一!”面对老师的表扬,同学仰慕的目光,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这时,我又再次想起杜甫的《望岳》,我也“一览众山小”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文 篇6

乔布斯之道就是“以微小方式改变世界”——光有雄心和豪情远远不够,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战术和手段来实现它。对中国CEO而言,这其实比盖茨之道更容易复制。

乔布斯给中国CEO的三堂必修课

□文/金错刀

这是我眼中乔布斯给中国CEO的三堂必修课:

第一堂课 注重“人性”,而非技术

近10年来,PC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苹果基本都踩对了点,乔布斯靠的不是一种技术导向,而是基于“人”的竞争力。

1998年时乔布斯推出的iMac没有软驱,人们认为这一错误注定了他会失败。但乔布斯说:“谁想把4GB的硬盘资料备份到1MB的磁盘上?”事实上,以USB接口为超前亮点,iMac获得了跨越式的成功。这并不是多高明的技术,而是凭借对消费者心理的“深潜”制造的奇迹。

但苹果的成功,显然不可能依靠乔布斯一个人。事实上,一名出色员工=50名平庸员工,乔布斯一生大约参与过5000多次招聘,但能入他法眼的人并不多。他要的人才在面对问题时能找到一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短期奏效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进入苹果公司的都是全美精英,并且他们热爱并传承着苹果的这种文化,形成了苹果公司A级人才的“海盗团队”。乔布斯走的是一条应用创新的路径,他有一个“烤面包机”哲学——抛弃繁杂的技术路线,寻找打动消费者内心的最直接路径。不管是iMac,还是iPad、iPhone、App Store都遵循这种应用创新理念。他所制造的产品都能打动人心。

第二堂课 持续狂奔的“产品挑选人”

很多新公司只有一群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却不知道开发什么产品,“产品挑选人”的作用就是从众多想法中挑选出最关键的。

作为强悍的产品挑选人,乔布斯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聚集于产品,他称之为苹果的地心引力。“没有能够将所有一切集合在一起的‘地心引力’,你得到的就只是一堆了不起的技术片段。这些技术片段无法组合在一起产生伟大的作品。”

乔布斯的商业模式是先用优质优价的iPod(399美元)吸引苹果粉丝,随后推出容量更大的iPod(499美元),再用iPod mini(299美元)、iPod shuffle(99美元)吹响向大众市场进攻的号角,最后推出延伸周边产品iPod Hi-Fi。

再明星的产品也有生命周期,而平台则有着更强大的内生力。乔布斯对苹果的最大贡献可能是把苹果从一个消费电子公司升级为平台公司,以硬件来带动平台的上量,再以平台来扩大新的硬件需求。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也是类似的思路。

第三堂课 做不好品牌,就不是好CEO

乔布斯有一个品牌秘方:**性技术与营销的结合。

乔布斯是苹果的第一大品牌。他拥有强大的煽动力、传奇故事、跌宕人生,以及让人爱恨交织的狠招。1983年乔布斯说服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时的说词就颇具煽动力:“你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改变世界?”

苹果的品牌基因可追溯到1978年,它们是:理念——如能将心比心地对待客户的话,我们将比别的公司更了解客户需要;重点——优先做好已决定的事,次要的事情予以剔除;做法——人们常以封面判断书本,以业务核心来判断公司,以品质来判断产品的良莠。

苹果是极少的能把顾客纳入到品牌传播体系中的公司,乔布斯从一开始就亲自打理电脑迷的各种组织;他们乐意与用户分享软件或专业知识;他们的产品赋予消费者更高的“权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篇7

徽标,也叫徽记、标志、标识,是一种由图形组合或由图形和文字组合而成的记号,作为某一类事物的表征。其起源很早,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氏族图腾。在当代,更是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大量的徽标,如学校校徽、电视台台标、网站Logo、商品商标等等。这些徽标通常“图”简意赅,形象高度凝练的同时,又蕴含丰富的寓意。

在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以下徽标相关试题,见下页表1。

由表1不难发现,其题型绝大多数为主观题,大部分要求考生答出所给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徽标构形寓意题。“写出构图要素”侧重考查观察与表达能力,“说明寓意”侧重考查想象与思维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新课标全国卷,从2013年开始,一直喜欢选用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文转换”是我们的惯用说法,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并没有直接的对应考点。但它能够全面考查考生语文学科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的能力,同时也是对考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其中,2013年和2015年考查徽标,2014年和2016年考查流程图。由以上时间间隔的规律,我们有理由推断,虽然高考大纲有所调整,但2017年全国卷仍有很大几率考查徽标构形寓意题。因此在2017届高考复习中,有必要将徽标构形寓意题作为图文转换专题复习的要点。

同时,全国卷考过的5个徽标中,3个是环保主题,1个是和平主题,还有1个是节会主题。因此,以全国卷为基础,参考地方卷,我们选择备考徽标类型时可以将重点放在环保、节会、公益事业及政府服务等主题上。

二、解题前的预备知识

从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与各地模拟试题来看,一般徽标试题中需要考生解读的构图要素,主要分为三类:具象图形、象征图形和文字形变。其中,具象图形很容易识别。比如某西瓜博览会的会徽主体图形就是由一个完整西瓜和一角切下的西瓜构成。我们应当重点关注象征图形和文字形变。

徽标试题中出现的象征图形,大部分为中华文化常见的象征物,如龙凤、长城、花卉等等。还有部分为欧美文化中的常见象征物,如鸽子、盾牌、鹰隼等等。基本上不会出现我们不够熟悉的其他文明中的象征物。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去感知、积累,回答此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从历年高考对该题的考查看,此题型是要让80%的学生拿到80%以上的分数。因此,在分分必争的考场上,我们应力争此题不失分。拿分的基础就在于我们日常的积累。保持对日常生活的好奇心,生活中遇到各种徽标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设计者会设计成这样?为什么选择这些构图要素?这几个构图要素有什么含意?

从命题的角度看,此类试题所给徽标都是寓意鲜明,指向清晰的。每一种象征型的构图要素,都对应一些特定的含意。这就如同我们阅读古代诗词时遇到的意象,每一种意象都有特定的情感指向。下边列举一些考题中常见的构图要素及其对应的象征义,见表2。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很多徽标里,设计者并不使用象征物的整体,而只是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局部,如龙头、凤首等。

在文字形变方面,可以是汉字形变、数字形变或者字母形变。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徽标设计的潮流是设计简约化的英文字母型徽标,好像唯此方能显出机构品牌的国际化。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国内设计者的民族自信心明显上升,因此,在徽标设计风格多样化的过程中,汉字形变类的设计也越来越常见,从近两年的高考模拟题中可以发现这一端倪。因为汉字形变徽标同语文学科联系性更为紧密,命题人也更愿意选取这一类型的徽标,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1,“京”字形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2,“世”字形变)、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会徽(图3,“冬”字形变)等。

在标志释义时,图1的形式被称为传统篆刻,图2被称为传统汉字书法,图3被称为书法笔触。凡是笔画线条尾部呈枯散缺墨状的,一般都称之为书法笔触。这也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徽标诠释手法。

数字形变的数字可能是阿拉伯数字(如图2中的“2010”、图3中的“13”),也可能是汉字数字或者罗马数字(如1990年北京亚运会会徽用形变的罗马数字Ⅺ表示11)。字母形变中的字母,出题人大多选择带汉语拼音或汉语拼音首字母的徽标,而较少选择带英文字母的徽标。

我们知道,有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徽标时会考虑徽标应用所在地的一些地域特点,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城市市徽、地区旅游标志、运动会会徽以及大型会议的会徽等等。从全国卷的命制来看,考虑到考生史地知识、国情民情知识的匮乏,命题人往往会规避那些具有低识别度地域象征性的徽标。例如,我们来对比一下同样传达“沈阳”这个地名的两个徽标: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标识和沈阳城市标识。

图4“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标识是2009年全国卷I徽标题中的主体图形。在该徽标中,“沈阳”一词是通过拼音首字母“S”的形变来传达的,这是一种非常适合考生作答的寓意手法。而图5“沈阳城市标识”,则是依靠标识中心的沈阳故宫大政殿剪影来体现地域特色。对于大政殿这个沈阳地标,大部分外地考生是不熟悉的。因此命题人一般不会采用图5这类徽标命制试题,否则试题的效度必将不高。当然,由于文史不分家的特点,我们在备考时还不能完全的抛弃这些,对于我国各地方广为人知的地标还是应当有所了解的,如北京的天坛、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五羊雕塑等等。

三、真题例解与应考指导

(2015年新课标卷I第17题)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此类题型的答案通常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客观描述构图要素,二是揭示每一个构图要素的寓意或构图要素之间的联系,三是结合题目或徽标主题对整幅画面的整体寓意进行阐释。再看此题的评分标准: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结合上述规范,我们可以作如下思考与解答:

1.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构图要素。图中有中间的一只手,手左侧有三条鱼,右侧有黑色的水流,背景是带经纬线的地球和水波纹。

2.联系徽标名称或应用领域进行联想。依据题目所述,这个徽标的应用领域是“保护地球水环境”。我们拆分这个短语,逐词对应构图要素。“保护”是那只手,“地球”好找,“水环境”由右侧浊水、左侧相对应的清水(水波纹)和清水中的鱼儿表现。这只手在作出“拒绝”的动作,可以看出拒绝的是浊水的流入。徽标的使用都是要表达使用者的某种特定情感,根据题目,这个应当是表达决心与意愿的。

3.形成准确流畅、符合字数的答案。

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按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依次指出构图要素,不遗漏。)

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由表及里地揭示各构图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臆测。)

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总结整幅画面的寓意,不超限。)

从当年河南河北两省高考阅卷实践来看,一些考生在解答此题时存在下列问题:

①无视题干要求,或只写“构图要素”,或只写“寓意”。造成所答缺项。

②将“构图要素”与“寓意”笼统作答,未作明确区分。河北省高考阅卷组就要求必须分别作答分别评分,阅卷者不能因为“寓意”中含有构图要素就认定“构图要素”也含有该要素。

③读图能力不强,对要素解说有误或描述不完备。如将地球当作普通的椭圆、“盆”“盘”“鱼缸”等,将浊流当作“海浪”“水草”“音符”等。还有部分考生直接忽略掉“地球”。

④不看题干提示的应用范围“保护地球水环境”,整体寓意理解错误。如答“希望人们可以保护水质,防止因水草的蔓延而导致的鱼类物种减少”等。

⑤超出80个字的限制。超出5个字扣1分,最多扣1分。

应考指导:其实以上的大部分失误都是没有遵从答题规范造成的,所以强烈建议同学们在每次答题时都能依照答题规范认真作答,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平时遇到此类题型时,也一定要落实图中的每一个构图要素乃至每一个笔画,力求做到解读全面,没有遗漏。同时注意审题,此类题型往往在题干中已经指出徽标的名称或应用范围,而其即为该徽标的设计理念与寓意,直接获取,方便准确。以寓意反扣构图要素,再予以修整完善,这样基本上很难失分。

四、新题试做

1.下面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

【参考答案】画面是由8颗心环绕红十字组成的牡丹图案。牡丹代表中国,象征繁荣兴旺、真爱不变。心形表现了四面八方的爱心人士共同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全图表现了该中心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答出3个构图要素,给1分;每答出一种寓意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下面是“兰州旅游”形象标识中的主题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参考答案】整体是书法“兰”字,代表兰州;构成上半部两点的飞天形象,代表甘肃的悠久历史;下半部象征兰州的母亲河——黄河。该标识寓意兰州旅游事业兴旺发达。(答出“笔触里的纹饰代表了兰州灿烂的文明史”亦可。)

3.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17年9月在天津市举行,下面是本次全运会会徽,请写出该标识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参考答案】会徽为呈手持火炬造型的书法“津”字,代表天津;又含有届数“13”和代表母亲河海河的线条。整体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又像张开双臂的人形,象征天津人民喜迎八方来客。

上一篇:形势与政策复习总结题下一篇:楚雄市党代会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