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拉快跑 读后感

2024-07-16

罗拉快跑 读后感(共8篇)

罗拉快跑 读后感 篇1

因果无限牵连的世界

回忆起《罗拉快跑》中的情节,三种故事的发展路线,三种不同的结果,电影中发生的故事不仅仅是发生在罗拉和她的男友之间,还有那些乞丐、推车保姆、罗拉父亲、梅耶、单车男子、急救司机等等这些看似是故事中的一些毫不起眼的人或事情,却又因为这短短的20分钟发生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让我们体验了三场不同结局的生死20分的速度奔跑的快感。

看了这部电影,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独立的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这就像在一个宏伟的建筑之中,可能因为一个瓦片的摆放位置不合理,导致整座建筑的坍塌。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件或者一系列事情的发展轨迹发生改变,从而得到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使在这个空间和时间你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它也必然会发生。

在这部影片之中,导演利用了许多电影特有的手法,把一个在20分钟之内发生的故事,在这个时间段,每个人的行为和举动都有可能会影响故事的结果或者某条故事发展的路线。我们可以拿罗拉在奔跑中第一次碰到的保姆来进行分析,在前两次罗拉奔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保姆可能因为罗拉的一次碰撞产生邪恶的想法,进而绑架婴儿,也有可能因为她的驻足咒骂遇上了一个慈善团体,逐渐走上了一个服务于大众的道路,在第三次罗拉避开了之后,她也由于自己中了彩票变成了富有的人,这些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或许都是因为罗拉奔跑过程中的碰撞与不碰撞,或许这其中的关系非常的微妙。这些都是因果无限的牵连造成的结果。还有那个乞丐,罗拉在前两次的奔跑当中,曾经两次和他擦肩而过,相信很多的人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多么希望罗拉能够发现那个钱袋,然后顺利的在12点之前将钱袋子送到男友的手中,但是电影毕竟是电影,为了让人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所以他们擦肩而过了,因此才有了之后故事的发展,这也是影片具有讽刺意味的片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偶然发生的事情,有人被高空坠物砸死或者砸伤,有人在旅途中被劫持了,有人因为援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有一种时间的机器可以让你把这些事情回放一边,你会发现这些看似偶然的时间的背后其实都是有着一系列的事偶然发生的事情来导致这些事件的发生,仅仅是一个在小女孩手中突然飞走的气球把那个高空坠物碰落之类的小概率事件,但是这些事情确确实实已经发生了,我们也无法去改变。

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可以为了让电影呈现出更加精彩的一面给观众,可以假想出各种各样的电影结局,这便造成了电影故事中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其实还有着千千万万种可能,或许并不是每一种都会是大团圆的,又或许并不是每一种都会那么的糟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每一个故事脉络的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种因果的无限牵连性。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像混沌理论指出的那样,“即使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学算式,只要在运算的过程中变动一个席位的变数,也可能演变出瀑布一样混乱粗暴的系统。”在我的理解中我们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每天都在得失和因果的循环中度过,这一秒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的命运。或许在这个过程中类似于真正的“蝴蝶效应”那么恢弘的现象发生,但是每一件细微的事情都不是独立的存在,因为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性,所以它的发生很可能是其他细微的事情导致的,又或者是它的发生是为了导致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有些事情我们或许不能左右它的发生,但是我们也要认认真真的去过好每一天,认真对待每一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事情,原因何在?就像电影中说的那样:“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这是一个因果无限牵连的世界。

罗拉快跑 读后感 篇2

细数电影史,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颠覆传统线性叙事手段的回环式叙事结构电影, 如《东邪西毒》《罗生门》《法国中尉的女人》等影片, 它们的叙事形式都呈现出一种环状结构, 以对事件的不同层面、不同侧度上的反复叙述来凸现“叙述”本身的深层意蕴。德国电影《罗拉快跑》也是如此, 通过重复和假设时间, 在随心所欲地重新来过中完成了一个命运童话。

在传统电影叙事中, 时间被理解成为单纯的持续, 被严格地限制在一定的空间中顺时展开。但在回环式叙事结构中, 它重新建造了时间, 以对时间的重构来叙述时间, 使时间成为叙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在《罗拉快跑》中绝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罗拉必须在二十分钟之内筹到10万马克解救她的男友曼尼, 否则曼尼性命不保。这意味着要么做时间的囚犯空忙一场, 要么控制时间, 把握分分秒秒。影片将这20分钟的历险变魔术般地推开去, 谁也不知道它会变出什么玩意儿。

影片一开头就出现了这样的字幕:

我们不应该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

———T·S·艾略特

紧接着是荷伯格的诗句“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接着我们听到了连绵不断滴滴答答的时钟走动的声音, 随后一个三维动画制作的金属钟表指针闯入我们的眼帘, 指针左右摆动, 时钟顶部是一个怪兽脸孔, 随着滴答滴答钟表声音的增强, 怪善的口也越张越大, 最后成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 将所有东西一股脑儿全吞噬了下去。影片将时间的化身———时钟以优先的地位出场, 动画字幕段落中就有三只时钟, 而且贯穿电影的整个过程, 曼尼等待劳拉到来注视街上接近时间极限的时钟, 劳拉跑过广场的俯拍镜头使广场上圆形喷泉看上去形似时钟, 不论有形或无形的存在, 时间都好似一把锋利的刀子暗中干扰影像的生成和连接。因为时间的重新开始, 影片给我们展示了三个结局不同的故事。整部影片大致来说可以分成四个大部分和两个小部分:

四个大部分:

开头1分———10分交代事情的起因

第一次奔跑10分———30分抢劫超市, 罗拉死

第二次奔跑33分———3分抢劫银行, 曼尼死

第三次奔跑55分———75分事情解决

两个小部分:罗拉和曼尼的第一次对话30分———33分

(衔接) 罗拉和曼尼的第二次对话53分———55分

第一种情况:劳拉向在银行工作的父亲求助, 遭到拒绝, 而曼尼等到最后时刻, 绝望中跑到街道对面的超市打劫, 劳拉赶来, 未能挽回局面, 帮曼尼抢劫, 却被赶来的警察射倒;第二种情况:劳拉向父亲求助, 遭到拒绝, 无奈之下绑架父亲, 拿到10万马克, 但马尼却在过马路时被飞驰的救护车撞倒;第三种情况:劳拉未能借到钱, 也未绑架父亲, 在山穷水尽之下跑进赌场, 在尖叫声中赢得10万马克, 而同时, 马尼也追回了被流浪汉捡走的钱, 大团圆结局。同样是20分钟的时间, 却诞生了迥异的结局。电影叙事借助封闭时间的敞开而获得了意义的递进。在循环的时间里, 生命、爱情、命运等一大堆因素向我们掉转头来, 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思索。

但从影片叙事上来看,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性质的其实只有开头和罗拉第一次奔跑的一共30分钟。因为在这一段落中存在着明显的叙事动力和观众对主人公命运的关注:20分钟的时间成为故事向前发展的推动力, 结果如何更是令人关注———在20分钟内罗拉能够筹到钱去拯救她的男友吗?如果完不成这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结果将会如何?因此当他们抢劫超市成功、柔和的音乐响起时, 观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而当警察封锁了每一个街口, 这对年轻人即将成为瓮中之鳖时观众的心再次悬起;特别是警察走火的子弹瞬间夺走了罗拉年轻的生命时, 观众或同情、或惋惜, 但会产生一个共同的悬念:影片才放映了30分钟, 女主人公却死了, 故事将如何发展?显然观众的情感始终参与了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在罗拉被警察打死以后, 紧接着是一个冥界场景, 男女主人公在其中讨论了关于爱情的问题后罗拉又复活了, 重新开始了奔跑。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不会死的, 即使死了也能死而复生 (在第二个奔跑段落里, 曼尼的死而复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 冥界一段将真正意义上的叙事和后面两大段内容之间作了很好的过渡, 也正因为如此, 后两大段内容也就失去了叙事性质而仅仅成为一种叙事技巧, 20分钟的时间不再是情节发展的动力, 观众也不必再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 观众的情感和思想事实上已经被搁置, 转而关注20分钟内主人公的运气和技巧, 关注作为事件的本身。在这里, 对故事本身矛盾冲突过程的呈现已经不是结构的中心, 而是把叙述的重心放在了由于不同层次、不同视点的“讲述”所形成的对应、对比、多义性和悬疑性等叙述张力上。

接着我们看一看导演泰克沃是如何让镜头去创造异质空间的。首先是分割画面的运用。在一个分割画面中, 左侧马尼站在超市门外等待劳拉到来, 右侧劳拉向着马尼全力飞奔。然后, 镜头从画面底部升起, 直达超市的大钟, 这时时针正指向十二点整。另一个分割画面则呈现了正反打镜头, 左边是前景的曼尼和后景的劳拉, 右边则颠倒过来, 当劳拉的影像划向右侧时, 超市的自动门便向左侧打开。这两个分割画面的运用, 超越了常见蒙太奇的剪接, 使同一时间异质空间的不同事件共处于一个画面, 观众在一个镜头里就能领略到二个空间, 使得观众能轻易看到同一时间内的两个不同的空间。

其次是快速闪前镜头的运用。劳拉每次奔跑都要遇上几个人物, 导演对这些人物投注了不同寻常的关切, 也可认为是导演有目的地利用了他们, 促使他们参与到空间裂变的行动中———一系列的快门声和快速跳切镜头目不暇接地概括了这些人物的未来———比如罗拉撞到的那个女人, 在劳拉第一次奔跑中, 她失去了自已的孩子, 成为了社会福利对象, 后来偷窃他人的孩子而遭到追逐;而在劳拉第二次奔跑中, 这个女人却买了张彩票还中了大奖, 和丈夫孩子过上了舒适的生活;然后在第三次奔跑中, 坏脾气女人在街上遇见一群教徒, 并在教堂里做祷告, 向行人分发教物。导演把劳拉奔跑的瞬间和其他人物的一生的空间组合起来, 形成了点的时间和面的空间的交叉, 让我们在迅速浏览人物一生命运的同时, 也开始思考是哪些瞬间或偶然性的东西改变了整个空间的性质。还需要注意的空间的转换是影片开头卡通罗拉由虚拟世界跨入现实世界, 卡通形象的罗拉――红头发、蓝上衣、绿裤子, 在片头音乐的鼓点声中无所畏惧地往前奔跑, 速度越来越快, 渐渐被卷入了时间的漩涡, 就在楼梯到屋外这一小段中完成了从虚拟到现实的转换。这段剪切非常巧妙, 让人几乎没有意识到空间的转换。

简单来说, 《罗拉快跑》的时空就是碎片化加偶然性, 期间弥散着游戏感、断裂感和不可捉摸性。这种反常规的叙事结构把故事由一条简单的线连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 使得本来隐藏在叙事过程中的伏笔也纷纷显现出来, 影片以此为基础成就了它同样充满着神秘主义的人物关系和时空结构。我们可以看到, 影片的故事本身并不很复杂, 只是一个20分钟内的拯救故事, 但由于罗拉下楼在楼梯上遭遇恶人和恶狗的不同反应从而导致了时间上的几秒的偏差, 从而呈现出了三个完全不一样的结局。分段式的叙事风格使时间运转成为超于想象的现实元素, 叙述时间自由地完成了对原有影片的重构, 赋予它无限地被解释的可能性。

本片的每个段落都严格履行着欧洲传统叙事中的“三一律”原则, 但当它们一旦通过反复、对比、等电影修辞手法归入同一故事时, 这种时间的重新衔接便突破了叙事规则的限制, 从而解放了叙事, 使我们的单一思维从已有的时空链条上脱轨, 使人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对影像与时空共同织就的迷幻世界的思考。

影片的回环式结构特征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导演的叙事主题, 揭示了影片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取向———探索。众所周知,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德国电影”声势浩大, 成就斐然, 很多作品都显示出对时代、历史、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对电影形式的发展与开拓也很有成就。汤姆·泰克沃正是沿着这条道路, 走出了《罗拉快跑》。他把电影像玩游戏一样拆散了, 重新把同一时空的事件进行各种组合, 其实是想通过影视游戏的假定性、人智的可动性和观众的参与性来探索人、人生。我们的人生不是游戏, 游戏可以有多种结局, 大不了重新开始, 但人生却是不可逆转的, 生活也不能因为某次选择失误而重新开始。“历史不能假设”, 生活也同样如此。面对人生, 我们该何去何从, 这是导演, 也是影片留给我们永远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环式叙事结构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因果线性结构的“全新的形式的陌生化”。它以叙述线索上的回环往复, 来强调“讲述”方式本身的多元性和可信任性问题, 从而促使观众对叙述方式本身, 对叙述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寓意提出疑问, 引发思考。它的叙述性来自于结构本身的叙述活力, 使时空成为周而复始、轮回运转的载体, 从而在繁复多变的现实时空中创造出全新的视听体验和心理感受。

摘要: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带来了影片内涵主题的多义性, 本文选取了影片《罗拉快跑》, 主要从它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着手分析, 探寻它的回环式叙事模式以及这种模式给影片带来的深层审美内涵。

解构的游戏:《罗拉快跑》 篇3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罗拉快跑》游戏后现代

由德国新锐导演汤姆·提克威执导,弗兰卡·波滕和莫里滋·布雷多主演的电影《罗拉快跑》是98年德国影坛的惊世实验之作。影片运用了各种新奇的电影手法和高科技的电子媒介手段形成了一种MTV似的审美奇观,迎合了“视听一代”的观影需求,从而掀起了一个从德国开始,而后波及全球的观片狂潮。

本文意在从后现代文化思潮下的解构主义理论角度来审视《罗拉快跑》这部在圣丹斯影展出人意料的超越好莱坞大片,夺得“最佳观众人缘奖”的低成本影片,探究的层面涉及到它的结构模式、游戏精神等。

一、权威话语的裂解和消散

提及解构主义大师,当首推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此人是个狂热的“弑亲者”,他的消解策略彻底拆毁了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机器,使其无法修复,更可怕的是他同时也颠覆了人们按照传统所遵循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和种种接受习惯,并把人们投入到一个差异、播撒的游戏中,使人们无所适从。痛苦于一种无中心、无主体、无本质、无整体、无终极意义的虚无与荒诞。这种解构催生了一个“差异并置”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唯一存在的就是一种无确定意义的嬉戏,即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后现代状态。

当这股解构的旋风刮到文本的领地时,德里达认为,“文本之外,一无所有”。他反对把文本和文本性之外的东西相联系,放弃逻格斯时代能指总是被某个所指先行决定的,成为一种次要的、从属的、无足轻重的载体。文本不要求统一,它不纯粹而且由差异构成。因此,德里达所谓的文本是消解了作者的在场而无关乎任何意义的,是不具有任何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是可以任意混杂而无需整合的,流动其间的仅仅是无数个“差异的痕迹”。而寄生于后现代文化思潮上的后结构主义电影文本就鲜明的体现了这种爆炸式的解构性。人们在谈论这类电影时用的最多的词句便是“完整的碎片”和“影像的狂欢”。足见其解构力之强悍。为了更显明的阐述这种解构性,就不得不提及《罗拉快跑》这部典型的后现代范式的影片。

二、传统模式的坍塌和陷落

通观全片,《罗拉快跑》再次证明了电影是既可以这样拍也可以那样拍的。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观众,包括影片本身,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因为在后现代的语境下,已经没有了所谓的专制的权力的力量来钳制一切了。我们知道。一般的电影模式都会有一个所谓的先在的预设,以此来建构一个理性的王国。并让影片的叙事在其中“自由”的运行。而《罗拉快跑》则彻底摧毁了这种系统结构,颠覆了由所谓的中心本源扩散开来的等级秩序,而让一切都显得零乱、模糊、不确定。看完《罗拉快跑》。首先你已经无法给它一个清晰的定性了。因为按照常规的电影要素所区分出的电影类型和风格在这里不适用了,它非驴非马,但也不是骡子。实际上,《罗拉快跑》已经模糊了元素与元素间的界限,瓦解了以往电影的游戏规则,走向了一种极具后现代特质的多元。而这也符合了德里达所宣称的一种“播撒的嬉戏”:当一个点被解构之后。就会把这种瓦解的力量播撒到整个系统的每一个角落,使其在每个方面都发生断裂。而解构掉的每一个点自然会生发出无数种可能性,由单极走向多极,而正因为终端的在场消失了,所以剩下的就只有无意义的游戏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罗拉快跑》却了常规定律,走向了后现代。

正如导演汤姆·提克威所说的那样,《罗拉快跑》就是一部关于人生可能性、世界可能性和电影可能性的电影。三种假定的可能性代表了无数种的可能。为了实现这无数种的可能,导演首先打破的是一种传统的时空观。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时空的艺术,它以空间的转换和变化来说明时间的流逝。在传统的电影理念中,电影的时空应该是严格遵循因果逻辑的线性时空,这样才能达到叙事的清晰。而按照这样的逻辑所拍出来的电影也是我一贯反感的所谓的“拍照的戏剧”,因为它削弱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纯粹性。一直以来,人们津津乐道于这样一种经典模式:整部影片分三幕,以故事为逻辑支配点,以人物为主体,以A情节线为主线索,以B情节线和C情节线甚至D情节线、E情节线为次线索,多线交叉平行发展,最后在高潮处汇合,在线性的时空中竭力塑造人物性格,凸显一种戏剧化的张力。观看这样的电影,靠着手表来就可以了,因为一般的模式都是一开始主人公的生活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接着一定在25—30分钟之间出现一个偶然事件(所谓的情节点)来打破这种平衡。然后主人公就历经艰难险阻来恢复这种平衡,而在90分钟左右肯定又会出现一个事件使事态的发展出现转机,最后就是走向新的平衡。这期间运用的也无非是悬念、巧合、误会等一些结构故事的手法,再加上一些声光电色等形式上的处理,整部电影就算制作完成了。如果你不信,可以去看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和史泰龙主演的《第一滴血》。与此竭然相反的是,《罗拉快跑》完全裂解了这套普泛化的模式:它的时空是虚拟的。它的叙事是零散的,它的人物是可以死而复活的,它的意指关系是可以任意多元的。看完《罗拉快跑》,一种非历史的当下感立即涌上心头:不知道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不知道整部影片要诱导观众去认同什么,唯一感受到的只是一种解构的快感。事实上,对情节内容和人物性格的极其简约化的处理已经决定了它的逻辑支配点不再是线性的历史故事,而是另外的某种形式上的元素,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逻辑可言。这部被誉为“90年代电影叙事革命先锋”的影片使人们对它的叙事方式叹为观止(对于传统宏大叙事的反叛),常谈而不厌。但从根本上来说,《罗拉快跑》是不信任叙事的,它只是一个MTV似的游戏,这正如影片开始时那个手持足球的银行保安所谓的:“游戏得进行90分钟,这就是我们所知的全部,剩下的。就是理论了。”

三、游戏精神的播撒和蔓延

德里达是从作为一切书写起源的“痕迹”处开始向传统的在场形而上学进攻的。他所谓的“痕迹”意味着差异、疏离、间隔,是一个尚未感知的、非现实的、无意识的东西。而正是这天然存在的作为消失的“痕迹”开启了意义和语言。他进一步分析出,“痕迹”中意义的在场——缺席之间的本质关系实质上就是一个“替补”的游戏,而只要坚持言说和意义的同一性,这种游戏就将彻底终结。因此,游戏就是先验所指的缺席。这种先验所指就是游戏的无限性。而《罗拉快跑》就是一部关于游戏无限性的影片。在它面前,一切经典的电影理论都是无效的,而为人们所推崇和膜拜的麦茨的符号学理论更是无力回

天,因为德里达仅仅提出了一个“差延”的概念。就把结构主义所谓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给摧毁了。所谓“差延”就是表示了事物的暂时性或间隔性,即“此刻”从异己中表现自己。由此,传统符号意义所指的事物概念始终被延缓、置换,不能出场。“差延”的出现彻底击碎了传统观念所持的文本是原创的美梦。开启了一个“互涉文体”的阅读时代,同时也表明了话语的写作只是一种意义的增殖或亏损,只是一种话语的狂欢。

德里达的理论已经清楚的表明了文本只是一个无意义的嬉戏。但当我们的一些所谓的“懂行的旁观者”在对《罗拉快跑》进行评论和解读时。却一再把意义这个词挂在嘴边,似乎他们不来解释作品的意义就无事可干,观众也无法明白作品的意义。这种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令人生厌:电影本来就只是一些影像和声音。为何又要生出一个所谓的主旨和意义呢?在这点上,德里达真可谓是高人一筹。他认为,本文是作为人们可以进行无穷解析的“痕迹”出现的,在创作时作者并不是在本文中装置了一个事先包装好的“意义”或“意图”,作者并不能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因此,《罗拉快跑》开头借现代主义大师艾略特之口道出的那句“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和S.荷伯格的那句“游戏之后也就是进行游戏之前”就不是影片的主旨,相反是在运用一种反讽的手法对这些进行潮弄。而接下来在快速闪过的茫茫人海中那个苍老睿智的话外音“人类可能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种,一种找不到答案的疑团……我们是谁?打哪儿来?又该往何处去?如何确定所知皆真?又为什么相信这一切?无数的问题是为相同的答案。下一个答案又带来更新的问题,周而复始.到最后还不是相同的问题……同样的答案?”也只是汤姆·提克威不能解答的一个问题而已。实际上,汤姆·提克威无意借游戏来引发人们的思考,他只是觉得可以这样拍他就拍了。在影片中,在很多地方他都进行了双向解构,力图达到罗兰·巴特所谓的“写作的零度介入”。所以,在读解时是允许多元化的阐释的,因为阐释者本身是多元的,但千万别把那当成影片的意义或者是导演的意图,因为影片本身并不表达什么。有些人自以为有足够多的理由将《罗拉快跑》定性为一部女权主义电影:同样是爱情的营救,过去的电影表现营救,通常都是男人营救女人。即所谓的“英雄救美人”。而在《罗拉快跑》中,“英雄救美人”却变成了“美人救‘英雄’”。这是影片的重要一点。它明示我们:时代变化了,社会上传统的男性角色和女人角色的位置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实,《罗拉快跑》表现的岂止是“美人救‘英雄’”,而是女人在拯救世界。同样是20分钟时间,女人(罗拉)是动的.女人在奔跑,在不停地奔跑:男人(曼尼)却是静的,男人在电话亭里没完没了地打电话,在可怜巴巴地到处借钱。世界进入到今天,男人不能改变一切,男人只能等待厄运的降临。相反,女人却在尽最大的努力不断地、不屈不挠地向命运抗争。女人在努力改变一切,女人甚至数次使“时空”倒转。应该说,《罗拉快跑》中男、女主人公对待命运的行为上的错位和变化,反映了世界发展到了今天,世界上男女角色位置的巨大变化。但当你看到那个在血色的冥界中罗拉躺在蔓尼怀里柔情蜜语的造型场面时,你还能说是女人在保护男人吗?电影是反倾向性的,是拒绝诱导任何认同的,这就是后现代特质。

作为一部典型的后现代范式的影片。《罗拉快跑》的游戏精神当然是体现在它强烈的形式感上。比如它的快节奏多技巧的MTV似的剪辑、极具运动感的不稳定的镜头、极富震撼力的摇滚化的音乐、动画般的场景、主观化的声音、不规则的构图、过刺目的色彩等等。由于形式层面上的这些已被人们谈论太多,这里再重复意义不大。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影片的形式仅仅是为了刺激观众的视听,即所谓的视听轰炸,而并不存在着所谓的为主题服务这样的东西在里面。如果你认为我是个极端的形式论者,那你错了。但你确实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些场景,由于形式上的双向解构,使得任何对于意义的追寻价值都归于沉寂,比如第一次奔跑结尾的罗拉之死,本是极其悲壮的场面,背景音乐却是何等轻柔抒情、客观镜头是如此舒缓优美,观众在此时仿佛在欣赏一部温情的唯美主义影片。因此。你在欣赏《罗拉快跑》这部影片的时候,不要有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在里面,比如罗拉为什么染个红头发啊,那些路人的故事为什么会用定格跳切的方式表现出来啊,影片为什么大量的跳轴啊……把自己弄得像哲学家那样沉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永远记住:影片的编码方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蒙太奇处理,也就无需去在意影片在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

结语

电影《罗拉快跑》观后感 篇4

打开网页,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大多是从“美女拯救男子”或者以伟大的爱情故事为主题,或者是已多次出现的时钟来分析时间的珍贵…

而我则不这样认为,我倒觉得,《罗拉快跑》从题目中就可以反应观众对罗拉成长变化的期待,从不成熟的在父亲的办公室当着同事的面和父亲大喊的幼稚的表现,到后来在办公室砸东西,拿枪把父亲当人质抢银行的不成熟的行为,再到最后开始反思并改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而成功的解救自己的男友曼尼。顺应了观众对电影人物的期待值,使结局大可人心。

从人物形象来说,罗拉的红头发、绿裤子。则是利用了最鲜明、刺眼的颜色体现罗拉人物的倔强、躁动的性格特点。

所以说《罗拉快跑》其实是喊出了观众在观看时的心情,罗拉迈出的每一步,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在强烈节奏的音乐声中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牵动观众的心。

第一次奔跑,给观众以疑惑和好奇,特别是每个路人的结局的交代,都是不幸的。偷车的最后被打,成为流浪汉。,推车的年轻妈妈最后也离婚了,等等。影片发展到后来,突然意外的罗拉中枪,让观众一阵迷茫,主角到底是谁?故事怎么发展下去?

第二次奔跑,让观众充满期待,握紧拳头,希望罗拉不会死。但在罗拉举起枪去威胁父亲的那一刹那,又将观众带入一种心酸、无奈的无比复杂的心情。

第三次奔跑,视角不是放在罗拉身上,而是交代那些路人的“完满”结局,给观众遗憾的心吃了一颗糖丸。车没有撞了,罗拉救了救护车上的父亲朋友,也没有去抢银行,男友曼尼也没有去抢超市。观众的心渐渐恢复平稳的心跳,也为想罗拉一类的孩子的成熟感到欣慰。

罗拉在第三次奔跑中,带着思考,带着祈祷,也带着观众在心里的呐喊成熟的奔跑在人生路上。

其实,罗拉就代表现实生活当中的九零后这一代年轻人,从非主流、叛逆,到现在的逐渐步入社会后的成熟,有责任感。如今,网上批评九零后的帖子少了,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

我也是个九零后,从前爱和父母顶嘴的我如今也是个大学生了,开始渐渐体会父母的辛苦,知道社会的复杂,明白自己的责任。逐渐成熟地面对自己,面对人生,面对社会!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创造美好的将来!

读罗拉快跑有感 篇5

100154021 徐悦

在此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先分析一下我的思维活动。人的思想是什么呢?思维会思考思维是什么,思维会思考思维会思考思维是什么,如此反复。就像我心里盘算着如何完成这一篇读后感,但我总觉得看了这部影片心里有所触动但很难表达。因为我习惯性地想要正确答案,害怕悟不出影片的中心思想即作者的本意,害怕偏离主题,不知所云。更重要是,我一直对自己的文学素养感到头疼。唐诗宋词前后混乱,成语好句不善于运用。这能怪中国的教育吗?还是自怨自艾没有坚持自我吧?我还是公平些吧。读后感不过代表了我心中所想,也由我的思维所操控,它明明是自由的。一个小学生不愿意写一篇读后感,哪怕是《三个白痴》①这样优秀的电影。如果你不懂它你完全可以说你的感想是它很搞笑,可是因为很搞笑不能拿到及格分,代表你的作文水平太臭。可是我既然不是小学生我不再担心分数我就应该明白,了解自己的真正想法并且表达出来并且不断完善它形成自己的意志,远比分数或高考重要得多。平凡但真诚的文章是好文章吗?辞藻不华丽又能如何?

我总认为在文学作品之前加一段如此富有哲理的话非常浪漫。哲学介于宗教和科学之间,我对此深信不疑。虽然我对宗教并不了解,却也理解它的好意。然而更妙的是,在科学,我们可以用能量守恒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两个人无法和平相处,他们之间必然在某些地方失去平衡,导致情感破裂。或者数学指出数的极大值往往在最不稳定点取到,人追求极端就会失去内心的平衡。让我们来回到影片的开头:“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去向何处?”看到这里我笑了。这是哲学的终极命题,可是门卫大叔却把它表达地如此完美。“为何我们对一切都深信不疑?”当罗拉第一次跑向曼尼的时候,我绝对相信他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以一个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巧合。结果,罗拉被警察一枪毙命。这可如何是好,主角都完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一个父亲的忏悔?可然后罗拉不满意自己的结局,一切重来。我早该提醒自己看欧美片不能用中国式常识来判断,况且老师也不会随随便便放一部剧情片来骗取我们洋洋洒洒2000字的感慨。这又不是《泰坦尼克号》。我又天真了,这天真,只是代表着思维不够缜密。无奈自己不是身在哲学系而是地理系,成天揣测地形地貌,天文天象,还要匪夷所思地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如果有人告诉我这些与地理学有关,我的思维不能用了。大概和工作有关吧?我看见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第二学历招生广告的日语专业的研修课程有德语。为什么是德语?这和日本文化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难道我要选择在英语还岌岌可危的情况下抢修了日语结果还学到了德语。难道这是为了将来我们环游世界做准备吗?如果我们相信他们自有高明之处,或许是对一个超级名校的高层决策者的能力深信不疑吧。

为什么我会有那么多深信不疑的东西。以前我相信子女对父母绝对尊重,现在我看见罗拉拿着枪对着他老爸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一个个体的力量,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受条框阻碍。我们真该坚持自己的生命吗?当维罗尼卡②决定自杀的时候,她只是厌倦了自己的生活而已。

“有无数疑问需要找到答案,一个答案将衍生一个新的问题,而下一个答案又将衍生下一个问题。如此循环不止。但最终,会不会永远是相同的疑问?并且永远是相同的答案。”这句话应该隐藏了全片的思想精髓了,只是我无法完全挖掘出来。第一次罗拉以告别自己告终。第二次,她从爸爸那里抢到了钱,在某个步骤快了一秒,一切将因此改变。她所碰见的每一个人,将因为这一秒钟的改变而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就像曼尼死在了车下。曼尼也不满意这个结局,于是一切重新来过,所有的人的命运再次改变。曼尼找到了拿走他钱的乞丐,罗拉在赌场一次性暴富。他们完美地走在一起,不仅如此,曼尼解决了问题,他们共同拥有了财富。三个结局,只因为你在某一秒种做了不同的决定。这一切都是那么不确定,下一秒又有千万种结局。没有必要去讨论应当是哪种结局这毫无意义。

①《三个白痴》,印度影片。②维罗妮卡,《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主人公,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作品。影片一定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我明明知道却无法表达,我不想看影评,我不想知道正确答案,我只想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球是圆的,比赛90分钟后结束。这是不容置疑的。其他一切皆纯属理论。”难道开始就是结束吗?罗拉为什么要快跑?因为她想拯救曼尼和自己的命运。可事实是,她并不明白自己是快是慢,她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曼尼无奈之下抢劫了超市,这种做法是对的吗?应该坐以待毙,还是先拯救自己。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对和错本没有绝对的度量标准。

在我的思维一团糟之前,我来做一个总结。《罗拉快跑》撼动我内心的地方就是我明白该有勇气面对生活。既然每一秒都会改变,我就更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生活。不需要绝对相信,误差不过只是一秒钟。我轻视这区区一秒,可它却主宰了每一个人的命运。或许当我站在这个路口抉择去图书馆还是回寝室时,就注定要得到一个契机,也会失去一个机会。管他呢,既然生活无法掌控,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从始到终,说不定万物归一。

《小鸡快跑》观后感 篇6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小鸡快跑》。当我听到这部电影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小鸡跑步,但我看完的时候,却受益匪浅。

这部电影得主人公是一个姜妹的母鸡,主要讲的是一个非常大的鸡场,那些小鸡们整天下蛋,没有自由,还要任凭农夫和他太太的惩处。最后,农夫的太太受够了这种生活,买了一个很大的馅饼机器,准备把小鸡们都全部做成馅饼卖掉。小鸡们多次逃跑,但没有成功。在它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下,终于做成了一架飞机,将它们成功运了出去,它们得到了平稳、安定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小鸡们一样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不能半途而废!只要我们有理想,就要像小鸡们一样,向自己的目标进发。

罗拉快跑 读后感 篇7

一、合成器音色在电影音乐创作中的三个阶段

合成器音色对电影音乐创作的影响绝非偶然, 它是一个随着科技发展的历史过程, 而且, 合成器音色还经历了模拟到数字的演变。1956年首部完全用合成器音色配乐的电影《弃星之旅》1的诞生, 标志着合成器音色首次在电影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但由于模拟合成器体积庞大和价格的昂贵, 还无法广泛应用于电影音乐创作。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 合成器音色进入了数字时代, 但是受到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影响, 它在电影音乐中的优势还不能凸显出来。20世纪末,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处理器的不断强大, 数字合成音器惊人的创造力打破了电影音乐创作的传统思维, 为电影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合成器音色在《罗拉快跑》中的应用

(一) 电影《罗拉快跑》的综合结构

首先从《罗拉快跑》的故事情节、画面、音乐三个方面的进行, 列出一个结构框架。 (见表格2-1)

(二) 电影音乐从风格、色彩、速度和节奏、结构几个方面完美表现电影。 (见表格2-2)

(三) 合成器音色在影片中的段落读解:

例1:

1.音画关系:音画同步

2.时间点:3分04秒—4分28秒

3.电影画面与情节内容:

在快节奏的音乐, 和不断出现的如飞驰的子弹的轰鸣的音响声中, 动画制作的罗拉 (红色头发、蓝色上衣、绿色裤子) 在充满牙齿的时空隧道中奔跑。节奏、速度不断加快, 牙齿开始旋转, 罗拉开始旋转。牙齿、罗拉越转越快。最后, 罗拉被时空隧道吞噬。陆续出主创人员姓名字幕。 (图例2-1)

4.合成器音色分析: (图例2-2)

这段音乐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带有breath效果的scream音色, 从这个音色的运动状态分析, 应该是由一个参数 (或实时变化的包络) 同时控制滤波器截止频率和共振强度, 并让振荡器频率产生半音以内的细微变化。截止频率和共振强度的共同作用让音色戏剧性地呈现由暗到明的发展, 而振荡器频率在相同参数的控制下会产生与之同步的弯音效果。这样的合成音色与之前由摇杆控制的失真电吉他音色自然承接, 也是该片段中各种使用了夸张高频音效的延伸, 但是这个音色所带来的持续感和参数控制的近似呼吸的高频运动效果都是电吉他和其他传统音色很难实现的;另外这个音色的参数变化被控制在相对窄小的范围内, 产生Techno音乐所需的稳定和重复感的同时, 也与影片不断螺旋前行的镜头产生了巧妙的对位。

另一个合成器音色则使用得较为隐蔽, 振荡器和LFO3都采用类似正弦的简波的频率较缓, 连续控制音高。这个音色的制作很可能采用了梳妆滤波, 大量削减了特征频段和高频, 并带有间隔较长而反馈 (feedback) 较小的延迟 (delay) , 在低音量的状态下产生城市中距离较远的警笛效果。这个音色不容易察觉, 但确像音量较低的警笛音效一样, 是非常有效的暗示了危险的存在。在稳定的Beat及节奏声部, 和上文中说过的scream音色之间, 这个频段居中而音高不断变化类似警笛音色是一个有效的衔接。这种同时兼有音乐和音效功能的音色是整个电影音乐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如果选择使用传统乐器, 这样的效果可能需要比较有实验精神的乐手, 也需要大量的沟通和后期处理及效果才能实现, 而使用合成器音色, 设计好后则只需调整几个参数, 会节省很多时间和成本。

例2:

1.音画关系:音画同步

2.时间点:4分50秒—9分30秒

3.电影画面与情节内容:

彩色片与黑白片:本段落的色调分彩色片和黑白片两部分。彩色片表现现实, 黑白片表现曼尼回忆丢钱的过程。彩色片、黑白片的交替出现, 主要是为了叙事清楚, 为观众区分开回忆与现实。

4.合成器音色分析: (图例2-3)

此段音乐采用的片段跟之前的场景虽出自同一首音轨, 但是段落的选择和音色的安排有着完全不同的思路。回放的黑白画面基本上都伴有层次丰富的电子音乐, 尤其是在没有旁白语音的时候;而回到现实画面时, 影像有了色彩, 音乐却停掉了一切有特征音色的声部, 变成了只有Beat和一轨单音pad的单调配器。音乐和音色的让步给通话中起主要叙事作用的语音留出了极大空间, 但是所保留的声部依然作用于观众的潜意识, 并没有完全退出叙事的舞台, 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这轨单音pad。

这轨pad采用了即使作为合成器音色也非常极端的处理手法, 得到的效果近乎实验音乐中才会出现的音色:滤波器的共振刚好在所用音高 (约1.5k Hz) 的倍频 (约3k Hz) 上, 使这个频段比基频明显许多;同时在这个持续几个小节的长音过程中没有改变任何可控的音色参数, 无论是音高和音量都平稳到没有一点可以察觉到的变化。这个类似耳鸣的非自然声音与整轨音乐都被控制在较弱的音量下, 但仍然奠定了整个通话场景的叙事基调, 人物的焦虑和无助在这个异常平稳却揪心的声音中不断积累演化, 终于在段落结尾时罗拉的尖叫和玻璃的破碎声中爆发。而这个非常规的合成Pad则是这些戏剧化声音甚至整个场景非常规结尾的诱因。

这是Beat和Pad共存片断在4小节内的光谱分析截图 (图例2-3) 。可以看到Beat频谱不断跳动, 但是1.5k Hz附近Pad的频谱以及3k Hz附近该声音的倍频频谱始终呈稳定状态。

例3:

1.音画关系:音画同步

2.时间点:12分37秒—14分14秒

3.电影画面与情节:

罗拉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中奔跑:

影片中多次表现罗拉在柏林的街道奔跑。这是影片中异常感人的场面。为了更好地表现

罗拉, 导演把奔跑的罗拉调入到钢筋水泥的高架桥下面。于是, 镜头前景是巨大冰冷的钢筋水泥桥墩, 镜头后景、景深是奔跑着的罗拉。有生命的罗拉在没生命的城市中奔跑。为了更好的讴歌罗拉, 导演采用了热烈的音乐和仰拍、升格镜头。热烈的音乐声中, 罗拉目光炯炯, 仰拍、升格的镜头中, 罗拉红发飘飘。罗拉为了曼尼, 罗拉为了爱情, 罗拉在奔跑, 在不停地奔跑。

4.合成器音色分析:

奔跑场景的音乐直指主题, 不仅Beat音色有了更强的推动力, 各声部的合成器音色选择及编排也跟镜头切换配合起来, 使得整个片段尽管主题单一并且环境元素不断重复, 但是叙事手段并不单调。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音色是罗拉在桥柱间奔跑, 正常镜头与慢镜头中间衔接的一个vocoder4合成的Choir。很少会遇到在人声为主导的时候将中高频大幅削减的情况, 但是这个人声作为调制波经过Vocoder, 与只保留了中低部分频段和5-10k Hz的高频的载波合成后, 就得到了一个带明显合成味道的Choir音色。这个Vocoder的分割带宽并不是很大, 所以中低频部分还保留着较多人声特质, 听起来很像吟唱;中高频的削减形成了陷波滤波器 (notch filter) 滤波效果, 使得5-10k Hz的沙沙声得到了突出, 而这个声音很像喉咙沙哑却努力发声时所产生的高频;两部分加起来, 让这个吟唱显得绝望, 而且离观众的距离异乎寻常的近, 仿佛是我们自己发出的声音。而此时奔跑的镜头放慢, 并切到罗拉的正面特写, 让我们能看清她的表情和空洞的眼神。这时经过vocoding的人声音色刚好是她的内心写照, 抱着救出爱人的执念却只有微乎其微的成功希望, 观众也在切身感受到这个声音之时进入了罗拉的内心世界。

用Reason模仿这个音色可能的制作手法。载波的均衡可在vocoder中完成, 也可以控制调制的强度和包络。

例4:

1.音画关系:音画同步

2.时间点:31分54秒—34分48秒

3.电影画面与情节内容:

出入冥界: (红色)

冥界的表现:

(1) 罗拉、曼尼二人赤身裸体。就像二人出生的样子。

(2) 单纯的红光, (子宫中羊水的颜色) 。

3阴阳的布光:红色的光从左右两个方向射来 (硬光) 。光使二个人的脸部布光阴阳分明。 (“阴阳脸”)

在第一次进入冥界中, 罗拉在离开世界之前, 她最后要证明、要寻问的是——爱情。罗拉问曼尼是否爱自己?得到肯定的回答后, 罗拉不甘心死亡, 她决心使时光倒流。

脱离冥界:

1镜头从罗拉眼睛的大特写拉出来。

(2) 色彩由纯红色逐渐变化为正常的彩色。

时光倒流:

1连接镜头:

A.动作连接:同样的物体降落的动作连接。现在的街道上空红色钱袋的降落, 与20分钟前的罗拉房间红色电话听筒的降落连接。

B.色彩连接:相同的色彩连接。红色的钱袋连接红色的电话听筒。

2频繁跳切:红色的钱袋和红色的电话听筒的镜头频繁跳切。

3升格。两个地点的镜头均为升格镜头。

于是, 时空从现在的街道回到了20分钟之前的罗拉的房间 (图例2-5)

4.合成器音色分析:

这段音乐由一个经过sequence处理的polysynth音色开始, 这个音色由一个相对稳定的低频信号和一个单独经过共鸣较强并带包络的滤波器的信号组成。开始的时候对这轨音乐加了一段原声音轨里并非如此的低通滤波效果, 只保留了polysynth的低频信号, 直到钱袋和电话落下的镜头开始频繁切换, 才把低通的截止频率抬高, 此时的音色的焦点集中在节奏比较密集的合成军鼓的fill上, 也是因为低通滤波的频率变化, 军鼓的声音也产生了从弱到强, 由暗到明的变化。当镜头停在电话落下之时, 镜头切换和军鼓fill一起结束, 我们回到了二十分钟之前, 故事重新开始, 而此时polysynth音色也回到了它的完整状态:两个截然不同的信号受到同一sequence的控制, 呈现一致的节奏和走向, 但是它们在音响上的功能却不同;这个音色的低频成为稍后出现的明亮bass音色的补充, 而强共鸣信号被分散到声像较偏的位置, 并且保持着由包络产生的音色明暗变化, 起着节奏支撑的作用。合成音色让不同声音产生关联并且同时受到控制变得容易, 并且注重对信号流的分别控制, 因而可以产生千变万化, 功效多样的复合音色。满足了电影音乐配合剧情发展的需要。

用Reason模仿这个音色可能的制作手法。低频信号直接进入由音符触发的sequencer, 而另外一个频段较高的信号先经过由包络控制的强共振滤波器, 再进入sequencer。 (图例2-6)

三、合成器音色为电影音乐创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合成器音色是对传统音色的有力补充, 以电影《罗拉快跑》而言, 第二章例1中, 作曲家用合成器音色与之前由摇杆控制的失真电吉他音色自然承接, 也是该片段中各种使用了夸张高频音效的延伸, 但是这个音色所带来的持续感和参数控制的近似呼吸的高频运动效果都是电吉他和其他传统音色很难实现的。合成器音色因为它本身调制方法的多样性, 理论上能调制出无穷无尽的音色, 为电影音乐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音色选择。随着制作技术和创作技法的发展, 合成器能很好的配合传统音色的使用, 利用对比的手法对影片中人物性格、故事情节加以区分, 使电影音乐更赋有戏剧性和冲击力。

合成器音色给观众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合成器音色是非自然界声音非传统声学乐器的音色, 它的音响特征使它具有超现实性, 更容易让观众对未知世界产生想象。相对于传统音色为作曲家和观众都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以电影《罗拉快跑》而言, 当中合成器音色很好的表现出影片中罗拉通过时空隧道超越现实, 从冥间回到现实中的超自然能力。虽然很多传统音色也能很好的表达这样的题材, 但合成器音色本身的超自然属性, 表现出它更为独特的诠释方法, 更好的延伸了观众的想象空间, 丰富了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

合成器音色的使用产生出一些新的音乐风格, 这些新的音乐风格丰富了电影音乐创作的风格。以电影《罗拉快跑》而言, 其中叫Techno的电子舞曲风格, 是90年代游戏常用的音乐, 跟本篇类似游戏关卡设计结构思路相符, 很好的配合电影螺旋形的叙事手法。通过合成器音色频率、响度、相位和空间感的变化, 很好的表达了导演汤姆.提克威所诠释的现代社会中人类勇于面对现实, 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 渴望爱情, 青春永恒的深刻情感。同时也暗示出影片的深层主题, 体现了世界的不可知, 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这种全新的叙事手段, 和合成器音色独特的音响特征拓宽了作曲家对电影音乐的创作思路。

从以上三个方面, 我们可以得出:合成器音色为电影音乐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了音色的选择, 延伸了想象空间, 拓宽了创作思路。它是对传统音色的很好的补充, 同时又和传统音色形成对比, 大大丰富了电影音乐的表现手法, 以一种独特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电影艺术的魅力。

结语

本文以合成器音色与画面结合方式为主线, 以电影《罗拉快跑》为实例, 对合成器音色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合成音色因为其音响结构特征, 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准确的调制和操控, 和传统音色相比, 更能满足现代电影画面快速切换、剧情剧烈冲突的需要。2.合成音色可以通LFO、包络和滤波等各种手段获得丰富多样的音色, 大大丰富了电影音乐创作的素材。3.数字化制作手段的介入也使得合成音色能获得更为丰富的色彩和精确地操控性, 创作效率极大提高, 使电影音乐创作能更加自如的表达电影情节中, 更丰富、复杂、真实的情感。合成音色的丰富色彩和电影画面快速多变完美结合, 制造出更真实的电影梦境。在影片《罗拉快跑》中, 合成音色被作曲家用进行多种手段调制, 创造出各种符合电影画面需要的音色, 使电影音乐准确的表达了迷幻, 失落, 后现代的浮躁情绪, 使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摘要:合成器音色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调制出的声音, 在影视作品中广为应用。本文以电影《罗拉快跑》为切入点, 从合成器音色的音响结构特征, 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等角度, 证明数字技术对电影音乐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合成器音色,音色结构特征,电影《罗拉快跑》

注释

11.《弃星之旅》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 类型:科幻、冒险, 色彩:彩色上映时间:1956年 (美国) .

22 .Techno:一种舞曲风格, 是90年代游戏常用的音乐, 跟本篇类似游戏关卡设计结构思路相符。《罗拉快跑》拍摄场景为柏林, 柏林是Techno音乐之都。

33 .LFO:低频振荡器, 一个周期性变化的控制器。

《巴图快跑》观后感四四田宇鑫 篇8

星期五下午我和同学一起观看了《巴图快跑》的电影,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人与动物之间真挚的感情让我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本片讲述,在美丽的草原上,草原少年托雷心怀快马冠军的梦想,骑着一匹上了年纪的放羊马巴图,前往草原深处,寻找最好的调马师扎木苏。巴图为完成主人的梦想,不辞劳苦的训练,最后在比赛中血洒赛场。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托雷因扎木苏没能调教自己的马,起了争执,天黑要求回家,在途中遇到了狼群,巴图不为生死抉择,敢于和狼群搏斗,誓死保卫主人。这种忠诚让我非常感动,对巴图的印象更深。

本片电影对我的启发:动物是人类朝夕相处的朋友,与我们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同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经常伤害到他们,用老虎的皮毛做衣服,松鼠的尾巴当饰品等很多。如果没有动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单调和枯燥无味。保护,爱护动物等于爱护我们自己,世界因爱而丰富多彩。

在托雷身上我学会了坚持,勇敢,不放弃,怀揣梦想,努力去实现。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现在好好学习,打好基础,为梦想迈出一大步。

燎原小学

四年级四班

上一篇:我也是一颗明星作文550字下一篇:配件经理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