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共6篇)
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 篇1
蓝色狂想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蓝色狂想曲》的欣赏,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并能找出作品所体现出的爵士因素。
2、初步了解作曲家、作品曲式结构及狂想曲的概念。
3、了解“布鲁斯”的特点,掌握切分节奏、三连音的知识点。教学重点:
感受作品中所体现了来的爵士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寻找每个音乐主题中所体现出来的爵士乐因素。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不同风格的《献给爱丽丝》,感受音乐有何不同的特点?
2、能说说你对爵士乐的认识吗? 3、师简单概括爵士乐的特点。
二、分段聆听 A、第一主题的聆听 1、聆听第一主题
思考:“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随音乐跟老师画线条
师:“这段音乐所使用的乐器是木管组中的单簧管,单簧管的演奏的音乐给你留下了哪些最深的印象?
2、播放钢琴弹奏,颤音和滑音的效果
师总结,单簧管低音的颤音,经过快速的上升音阶到达最高音时引出了主题旋律,同学们听听这段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3、例,找出音乐中爵士因素。音乐为什么会让我们有这种感觉?
师:“降7和降3的加入,使旋律听起来有一种淡淡的忧伤。那么除了这个还用了哪些爵士因素呢?”
跟师分别念切分音和三连音,掌握这两个节奏型
师:“切分音和三连音的使用,使的音乐有一种随意、庸懒的感觉。” 4、如果让你取名的话,你会取什么样的名字?(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音乐配合动画再次让学生聆听第一主题 师总结:“这段音乐似乎给展现了美国特有的高楼林立的大厦和人们原本庸懒的生活状态”
B、第二主题的聆听
1、聆听第二主题并思考:“这段音乐的什么样的特点?(结合力度和节奏等)节奏明朗、铿锵有力。力度加强 2、思考:“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师介绍作品的背景,让学生跟着音乐画圈,加律动增加对音乐的印象,体会火车刚启动的感觉。
3、再次聆听并思考:“音乐中有没有出现新鲜的声音,能听出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师:“作曲家在这里加了一个法宝,那是弱音器,因为弱音器的加入使的音色听起来特别独特。这也是也体现了爵士乐中音色的独特性的特点。” C、第四主题的聆听
1、听第四主题并试着哼唱旋律。2、哼唱,学生配节奏,体会摇摆的感觉
师总结:“作曲家在这里就是运用了爵士乐的另外一个特点——摇摆节奏。这个古老的爵士老调似乎换起了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惆怅回忆。” D:第五主题的聆听
1、请随意挑选下列的词或用自己的词来描绘下列这段音乐。宽广、紧凑、温柔感伤、紧张忙碌、自由飞翔。
师总结:“每个同学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这段由弦乐器奏出的美妙音乐的旋律,这是作品的第五主题,也是美国音乐最著名的选段之一,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完全没有美国爵士音乐的音调特点。2、琴哼唱谱例
师总结:“第一主题的布鲁斯情调、第二主题的铿锵节奏,第四主题的爵士老调,第五主题优美宽广的旋律,他的曲式结构就是单乐章,五个主题自由拼贴在一块的多段体结构。就想他的曲式结构一样,音乐带给我们的是自由的无限的想象空间,我相信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接下来就让听一听、看一看迪斯尼式的狂想,让我们聆听全曲”
三、聆听全曲
最后老师用四个词来结束今天的课堂,成功了——格什温成功了,他因为这部《蓝色狂想曲》而一举成名,被誉为美国音乐界真正的天才之一。诞生了——终于诞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美国民族特色的交响乐作品。打破了——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爵士乐本来只能饭馆、酒吧、歌舞厅演奏的,格什温将它重新包装带进了高雅的艺术殿堂,打破了黑人音乐难登大雅之堂的禁律。传播了——因为这部作品,爵士乐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向世人展现了爵士的独特的魅力。
四、拓展
中国的民族化交响乐的发展(举例说明)
五、课程总结:
再欣赏了这首《蓝色狂想曲》之后,同学们一定对其中巧妙融合的不同风格的音乐和自由的结构很感兴趣,它那时而忧郁,时而热烈的爵士乐特点一览无余,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对新音乐的鉴赏力。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同学们再见。教学反思:
从音乐基本功入手,利用音乐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通过画线条、捻指伴奏、身体律动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音乐,去感受“蓝色”,这堂课是那么的清晰、流畅。
首先作品的选择就让人要想聆听和了解的欲望,用十分具有亲和力的教学姿态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蓝色”世界。这里要提的就是在探索jazz风格的教学中对知识的呈现有所遗漏,当然,最后作品意义的提升还有待深化。
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 篇2
黄南淞:4岁开始学习钢琴,200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07年被学校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11月4日,作曲家黄安伦作品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厅举行,担纲演奏的都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张晋老师的爱徒们,这支“张家军”成员年纪不大,却都是游刃于黑白琴键的好手。本栏目将陆续介绍在该音乐会上有出色表现的年轻音乐家们。
关于音乐
还记得自己打心眼里真正爱上音乐的时刻吗?
当我看过一部由格什温《蓝色狂想曲》制作成的动画片后,我被动画里的各种人物形象深深吸引,原来音乐其实就像讲故事一样。
你认为作为一名职业的音乐家其好的部分及不好的部分分别是什么?
好的部分是:你可以广泛地接触这个世界,认识世界;
不好的部分:你会牺牲一些个人时间,而且有时你会觉得总是没有时间。
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最希望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最终成为一名艺术家。
关于生活
平时自己怎样享受生活乐趣,有没有特殊的爱好?
我喜欢打乒乓球、滑雪、钓鱼,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还喜欢收集关于汽车方面的内容。尤其喜欢“淘”汽车模型。
关于重要性
你认为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如果让你选择自己能在别的领域(音乐以外)能力非凡,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
当一名汽车设计师。因为看着自己设计的车变成一辆真实汽车,实在是酷毙了!
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 篇3
根据纲要中提出的音乐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的兴趣、智能、情感发展达到统一,确切的说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及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在以往的教育中,无论唱歌、跳舞、节奏乐欣赏,都是由教师教,幼儿学,成人替代了幼儿思考,不利于幼儿发展。现在我们是立足在教幼儿自己去学会,让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主动探索发现,激发其探究内驱力,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在操作尝试中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活动开始时我出示的尾巴图片引起了幼儿强烈的兴趣,回答问题时非常踊跃,而我的长尾巴活动更加提升了幼儿对尾巴的兴趣。在提问中“尾巴有什么用?”幼儿分别说出了“可以跳、走、跳舞、游戏等”各种方法。我放出音乐让幼儿自己去感知,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想象用尾巴跳舞的感觉,幼儿既兴奋又大胆,面对自己创编的动作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并且愿意和同伴分享创作的喜悦。整个活动目标完成的非常好,为此我想到以前,我们往往是手把手教幼儿如何学,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反被我们扼杀了。其实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想象,老师只要好好引导,幼儿当然会融入教学。最后我用抓尾巴的游戏让活动达到了高潮。
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 篇4
活动目标:
1.发散幼儿的思维,感受、想象音乐的美好意境。
2.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用乐器或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体验和同伴合作表演、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昆虫和动物图卡、森林画面、图谱、空白卡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
教师: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一首我觉得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来欣赏一遍吧。
1、观看画面,倾听音乐,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听第一遍)
教师:你觉得这段音乐怎么样?听完有什么感受?
2、强调幼儿再仔细的听一遍,辨别出音乐中有哪些动物的叫声。(听第二遍)
教师:那我们再听一遍音乐,请你听听音乐中有什么动物发出叫声。
3、先请幼儿说说听到的动物叫声,再请幼儿猜测想象这些动物随音乐在干什么?
教师:你觉得这些动物随着音乐会做什么呢?(唱歌、跳舞、游戏等)
二、分段理解表现音乐
1、出示昆虫和动物的图卡,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叫声。(ABAB)
教师:请你模仿一种动物的叫声来随音乐唱一唱。
2、出示节奏卡(1),请幼儿挑选几种动物来有节奏模仿叫声。!.快思.教案网出处!教师:小动物们唱得都不错,不过呢要是有节奏些就更好听了。
3、将图片贴在节奏卡下,提示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动物叫声。
4、请幼儿想出简单的标志来表示动物唱歌。
教师:你们觉得用什么样的标志来表示动物唱歌呢?
5、请幼儿创编动物跳舞的动作,教师加以整理。
教师:小动物唱完歌,还要做什么呢?
6、出示节奏卡(2),请幼儿想出表示动作的标志来对应节奏。
教师:小朋友创编的动作都很好,不过要是有节奏些跳起来会更加的美。
7、看节奏卡,练习两遍。(C)
8、和幼儿讨论制定小动物唱歌跳舞的图谱。
9、完整的随音乐表演一两遍。(ABABC)
10、分角色表演。
三、感受理解延伸
教师:小动物们又唱又跳,好高兴。你们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音乐呢?(打击乐)
1、出示几种乐器,请幼儿选择和动物相匹配的乐器。
教师:你觉得用什么乐器来表示青蛙呢?
2、教师和幼儿商量打击乐图谱。
3、看图谱,用乐器练习演奏。
四、结束游戏
幼儿围成圆圈,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静静的欣赏音乐一遍。
教师:小动物跳累了,休息了,静静的听着音乐睡着了。
教学反思: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一直以来我也比较喜欢带领孩子唱唱跳跳。《纲要》中也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森林狂想曲》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想象空间并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的活动。上完这个音乐活动,我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幼儿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较认真地欣赏音乐,也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气氛也挺活跃,仿佛他们一个个就是那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
《蓝色多瑙河》赏析 篇5
学号:3110609010姓名:陈笑飞
《蓝色多瑙河》,熟悉的名字,醉人的旋律,顿时把我带入一种阔别已久的亲切意境。尽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部天才的作品之前,几乎所有听者亦或是伟大音乐大师的赞美竟是出奇的一致,就连德国伟大作曲家勃拉姆斯在听到这首乐曲后对此绝妙主题音乐也因赞叹不已而如此评价“可惜不是我所作!”因此,这首圆舞曲被奥地利人称为“第二国歌”或“真正的国歌”就不足为怪,能在每年的维也纳音乐会中作为主要曲目也就不足为奇。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作品第314号,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部分再现前面主要的音乐主题)连续演奏而成。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
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一首诗的各段最后一行的重复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
乐曲序奏是在一段弦乐震音背景下圆号吹奏的黎明的动机,由慢变快,由弱渐强,是全曲最具魅力的地方,仿佛多瑙河潺潺的流水声中的清晨。关于本首旋律还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插曲:1989年卡洛斯·克莱伯指挥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1
上,当这段震音响起时,乐队的演奏被观众的掌声打断。指挥家别出心裁地转过身对观众说:“让我们迎来一个美好、欢乐与和平的新的一年。”从此,每当《蓝色多瑙河》的序奏响起时,观众都会鼓掌欢迎指挥家的新年致辞;指挥家把美好的祝福在新年的第一天送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蓝色多瑙河》这首旋律欢快的乐曲,是按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结构写成,渗透了维也纳人热爱故乡的深情厚意。乐曲的序奏一开始,小提琴在A大调上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薄雾,唤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在这背景的衬托下,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连贯优美,高音活泼轻盈,象一道霞光穿透冬雾,呼唤着春天。晨曦中,深睡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开始苏醒。很快,呼唤音调响彻整个管弦乐队;在晨光照耀下,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扬起欢乐的波涛。
接着,木管乐器与小提琴相呼应,速度转快,配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的律动,情绪活跃起来,如河水击岸,生机勃勃,使人感到振奋。紧接着小提琴与双簧管以妩媚的音调并以跳动、轻柔的音型对答起来,为第一圆舞曲的出现做好准备。
第一圆舞曲是整个圆舞曲的主题,曲调轻松流畅,生动地表现了“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的欢乐情景。犹如春之神 张开了幻想的翅膀,在蓝色的多瑙河上空翩翩而至。美妙的旋律,就象娓娓动听的语调,把合唱曲中的优美词句,轻轻地送到人们耳畔:“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儿吹动树梢……”
第二圆舞曲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情绪明朗、活泼,激励人心;第二主题柔和、抒情如歌。轻盈的曲调象春姑娘在高高的阿尔卑斯山上向多瑙河招手。旋律中歌词 中对春天热情赞颂之情:“啊,美妙!双唇象玫瑰,向我们微笑。美丽的春天女郎,披上彩色外套,真漂亮,真美妙!”当人们唱起那句“露水是她的眼泪”时,旋律轻缓飘下,变得沉郁动人。
第三圆舞曲也有两个主题,一是优雅、跃性的主题,有催人向上的力量;二是铿锵有力、动感强烈的主题,充满了生机勃勃,富于奥地利乡村舞曲特点。人们在轻灵的节奏中,看到多瑙河畔农村姑娘和小伙子的欢乐欢舞。曲调中起伏的音型,犹如他们飘飞的衣饰;节奏中强劲的重音,象是他们轻轻点蹋的舞点。
第四圆舞曲,节奏拉宽,音乐由外在的歌唱性转化为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每到晚上,到处射出光芒,使人欢畅”的主题。第四首圆舞曲流畅的旋律在奥地利疆土上勾画出弯弯曲曲的蓝色航道。在这有生命的线条中,流淌着奥地利人民的沸腾的热血。这段急切奔放的舞曲,向人们讲述了英雄民族在多瑙河边繁衍生息的古老历史。
第五圆舞曲是第一首圆舞曲的扩充与发展,欢快的气氛越来越浓,像是第四主题的延伸,最后曲调发展越来越激动、炽热,并进入豪华壮丽而快速的高潮。虽然在音调上它们相去殊远,但在气质上却同是一曲欢呼春到多瑙河的热情赞歌。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管弦乐队轻轻地奏出婉转多姿的音调,在渐次的暗涨的力度中,高声呼唤出:“春天来了,多么美好”!
五段旋律连接起来就好象河水有时平稳如镜,有时微波荡漾,有时汹涌咆哮。。乐曲通过旋律对比,调性的转换,音色的变化,情绪的起伏,不断给人以欢快、活跃的感受。每一首圆舞曲,每一个音乐主题的变化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既表现了人们对多瑙河的赞美,又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蓝色的多瑙河》的尾声较长,再现了圆舞曲中的主要主题,使乐曲更为鲜明、生动、圆满。整首乐曲给人以豪华壮丽、清澈典雅,无处不美的感觉。但是,在演奏的次序,主题的选择以及使用的乐器上,仍有多彩的变化。尾声中现了第三、第四和第一首圆舞曲,然后,响起序奏中多瑙河水波荡漾的美妙回声。在清澄的色彩中,长笛颤动跳跃的鸟语,让人们沉浸到田园诗境之中。忽然,一阵急风骤般的音流汹涌而至。全曲在火热的狂欢高潮中结束。这段尾声,更突出显示了施特劳斯的高超技巧。
《 蓝色多瑙河》那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旋律一直令我充满遐想:多瑙河这个激起无数艺术家灵感,孕育了欧洲深厚文明的河流有着多么神奇的色彩,走过沿河那些充满浪漫情调的民族地域,看过那些历经沧桑风雨的名城,能找到的或许只是些美丽多瑙河那稍总即逝的侧影;能听到的是《蓝色多瑙河》那迷人旋律的回荡乐声。
然而现实中的多瑙河一年中由于季节变化的不同,河水也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浑浊的黄色,绿色....河水的经常泛滥也曾危及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那么艺术家们为什么要把多瑙河比喻成蓝色呢?也许是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蓝色才是最纯洁的色彩吧。诗人贝克的话语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音乐家的旋律还时常在耳边回响。撇开身外万物,心魂重归自然,掬一杯清茶,酌两盏淡酒,再和上这优美动听的旋律,唇齿之间游弋着的,才是无以复加的美……
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 篇6
《森林狂想曲》是台湾留美音乐制作人吴金黛等音乐人的作品专辑,《森林狂想曲》一专辑是几位音乐人深入山林实地录音,制作长达五年而成,其中包涵了台湾100多种自然界的声音。而《森林狂想曲》一曲又是其中富有代表性且流传很广的一首曲子,《森林狂想曲》一曲通过中国竹笛等与大自然的鸟鸣蛙声等的完美结合,表现了大自然和谐欢愉热闹的气氛。全曲热烈欢快的旋律可以说是描绘了一副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景象,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吐音一定要轻快(短促跳跃),情绪一定要调动起来。
对音乐的思想把握好了,我们现在说说技巧处理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叠音,本曲全曲的叠音也应该演奏做一个上方二度音下叠,3演奏为23(2很短一带而过,且手指下落稍要有力、干脆)。以下一个地方例外:
(画线部分36中的3需从2叠上,演奏作23,其中2很短,相当于前倚音。而6同上叠音)其次就是全曲主要是表现欢快的感情,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用类似于顿音的吐音(在乐理中顿音的符号为“”,吐音也有时用这个符号,但不是所有可以吐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符号,目前个人认为在有这个符号的时候需要吐音的时候短促有力一点,但是,以下几个地方需要短促而急收,一点即止: ①
(红线之前的连音线之外的吐音都需要吐得短促)②
(这一乐句同理)③
(这两乐句箭头处短促急收)④
(特别注意演奏过渡这部分乐句的时候,箭头处吐音短促,其余的地方建议轻吐,给人放松舒坦的感觉。之后主题再现时吐音处理参照开头。特别注意全曲除连音符号里面音符外的其余各单音都需用上吐音。)
(另外这两句过渡在音乐中出现了两次,音乐中第一次按照④中处理,第二次按照上面叠音处理,大家可以自由发挥。)
【蓝色狂想曲音乐赏析】推荐阅读:
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赏析06-13
青春狂想曲散文11-03
日漫狂想曲诗歌06-16
森林狂想曲小学四年级作文400字06-12
森林狂想07-15
《中国畅想曲》09-04
雨天的狂想散文阅读05-21
生活畅想曲作文05-29
心灵随想曲散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