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经典诗文

2024-08-18

端午节经典诗文(共12篇)

端午节经典诗文 篇1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渡诗(一作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

杨巨源

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

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

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

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端午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试为问大钧,举杯三酹地。 田文当日生,屈原当日死。 生为薛城君,死作汨罗鬼。 高堂狐兔游,雍门发悲涕。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耳。 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 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 不知生者荣,但知死者贵。 勿谓死可憎,勿谓生可喜。 万物皆有尽,不灭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岁。 秋风汾水辞,春暮兰亭记。 莫作留连悲,高歌舞槐翠。

渔父歌

杂歌谣辞一

《楚辞》曰:“屈原既放,游於江潭。渔父见之,鼓而歌。”沧浪,水名也。清谕明时,可以振缨而仕,浊谕乱世,可以抗足而去。故孔子曰:“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言自取之也。若张志和《渔父歌》,但歌渔者之事。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端午即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初度

文天祥

死所初何怨,生朝只自知。 颇怀常意,忍诵蓼莪诗。 浮世百年梦,高人千载期。 楚囚一杯水,胜似九霞户。 向来松下鹤,今日傍谁门。 梦见瑶池沸,愁看玉垒昏。 所思多死所,焉用独生存。 可惜菖蒲老,风烟满故园。

端午节经典诗文 篇2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 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苏东坡、辛稼轩, 千古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 辽宁省灯塔市 (以下简称“我市”) 也借着这股东风, 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 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 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 还增强了表演能力, 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 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 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 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 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 非常重要, 与圣贤同行, 与经典同在, 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 (以下简称“我校”) 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 自编教材, 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 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 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 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 才能读出韵律, 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如背诵杜甫的《登高》, 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 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 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才能激起兴趣, 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 是有故事的,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张继赶考落榜, 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 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 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 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 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 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 我首先要求学生, 读准音节, 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 把音读准, 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 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 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 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 正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个别难懂的地方, 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 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 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 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 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 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 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 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 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 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 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 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 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 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 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 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 极具个性,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 三人登高饮宴, 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 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 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 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 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 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 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 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 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 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 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 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 或高亢、或委婉, 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 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 适合单人表演, 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 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 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 韵律感强, 创意独特。

经典诗文诵读策略 篇3

一、诵读兴趣巧激发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形式多样,善于聆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诵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

首先,诵读形式应多样化。比如看经典诵读的相关视频。我找来一些好的经典诵读视频,经常组织学生听读。再如教师范读。当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以打动学生的心灵,唤起学生的诵读欲望。此外,还可以采用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等形式来调动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积极性。恰当地运用诵读方式,可以让学生爱上诵读,并读有所获。小学生只有熟读、背诵、摘记大量的古诗词,才能充分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多背诵诗词呢?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配上乐曲表演,增进对诗的理解,与诗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其次,采用激励评价。课程标准指出: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地发展,要对学生及时进行有效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长。因此,我在引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后,还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总结评价,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评价中认识自我的不足,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我采用”经典诗文诵读擂台赛”来评出优秀诵读者,采用官衔命名“我是诵读王”“我是小小藏诗家”“我是吟唱家”来激励学生诵读经典。此外,我在每天的课间操活动结束后充分展示学生诵读积累经典的成果,让学生找到诵读积累经典所带来的乐趣,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诵读方法要指导

当然,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不断总结,找出科学有效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引领学生诵读。

1.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诵读习惯。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朗读时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并做到“七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音),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再次,要保证多读多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练就扎实的诵读本领。

2.选择诵读内容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记忆特点,我对学生诵读内容的选择不作硬性规定,即使学生选择小时候就能背诵的内容,我也会容许他们拿来作为汇报的成果,只是适当地鼓励、引导他们下一次争取汇报一些内容更丰富的古诗文。除了让学生自由选择诵读内容以外,还可以按朝代、人物、描写内容等,相机地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去选择诵读内容。如随着时令、节气的变化,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文进行诵读并选择背诵,以便在诵读古诗时能达到“触类旁通”。

3.合理安排诵读时间

我把学生要诵读积累的内容整理打印出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抄写在专用的“经典诵读“本子上,然后利用学校每周一和周三下午写字前半小时,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或早自习之前,或中午上学以后等课内外时间,进行诵读积累。

三、厚积美读常吟咏

让学生自诵自悟、美读吟唱,是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1.熟读成诵就是要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朗书声中,把优美的诗文烂熟于心。背诵便是积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受到经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不断地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2.用音乐营造美读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让学生放声地朗诵,再次体验、感悟经典诗文。如朗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配以一首古典《阳关三叠》,能跨越时空,把学生对离别愁情的体验推向高潮。

3.吟唱经典古诗文。大多数经典诗文是有乐曲的。如《长歌行》、《阳关三叠》等,有的古诗是后人帮它谱曲,如《送别》《将进酒》等,我们可以搜集一些诗歌,带着学生吟唱。

有心诵读皆为趣,无意他年柳成荫。当然,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不断总结,找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经典诗文 篇4

摘 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让小学生从小开始诵读一些经典诗文,有助于启迪他们的灵感,浸润他们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诵读环境、引导学生日日诵读、开展竞赛激发诵读兴趣三方面谈了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关键词:诗文;诵读;策略研究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

淀,是灿烂夺目的艺术瑰宝。诵读诗文,对小学生的文化积淀、情感熏陶、智力开发乃至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云:“不学诗,无以言。”又云:“口诵心维,终身受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小学生诗文积累,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这点就足以说明经典诗文的积累在整个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强体验与感悟。”毫无疑问,“经典诗文诵读”是构建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非常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感受。

一、开源头,引活水——创诵读之“境”

1.经典墙壁 教室的墙壁就是一本“书”,这本书的内容由我们定,还可以定时更换。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名言:励志方面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学习方面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你做人方面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们还可以开辟诗文园地,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练写的诗文书法作品,描绘的诗画作品,分组合作出的诗文小报,默写的诗文句段作业等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优美的文字、古色古香的图片展示于学生的眼前;稚嫩的作品、用心的笔迹牵动着学生纯真的心。

2.经典书架

班上学生可以把自己不同种类的图书借给班级进行资源共享,加上向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成立班级图书角,使现有的阅读书籍发挥其最大的作用。班级图书角内的书籍,教师要做好诗文诵读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多读优秀的诗作来积累语言,让诗的情感、诗的语言、诗的艺术一点一点地深入学生的心中,以达到虽未从师,却已潜移默化、学以致用的境界。

3.经典角落

在诗文诵读过程中,“经典角落”这个小天地可不能忽视。我们在黑板的一方角落把古诗文中的名篇名作抄写下来,了解诗

意,体会意境,领悟感情,然后再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与诵读,并要求学生背诵下来。让学生每日与“李白”“杜甫”对话,直面经典中的经典。这个小空间有时还可以呈现关于诗文的其他知识,如,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简介、与课堂上学习的诗歌内容相似的其他诗歌等。

二、积小流,成江海——入诵读之“浸” 随着家长对学生学龄前教育的重视,多数学生在幼儿时期便能够背诵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这说明在学生中间开展课外经典诵读具有可行性。因此,除课堂教学外,经典诵读还必须向课外延伸。如何指导小学生在课内、外诵读中收到实效,就必须教会学生从诗文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

1.晨间诵读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中最清新、最爽朗的时刻,早读课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如齐读、领读、分小组读等,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一首诗时也不感到枯燥乏味,既让学生享受了朗读的过程,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朗读这种学习的方式。教师可在早读课上指导诵读,让学生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

2.午间静读

在闲适的午后静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养,对于诗文学习来说,这也是量的一种积累方法;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尽量挑选语言精美流畅的诗文给学生午间阅读,不仅能使学生的心情得以舒缓,还能加强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对诗文进行整体感知。3.课前吟读

课前吟读是一种强化记忆的诵读方法,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课前吟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记诵诗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对诗文的内容有个大致的印象,使得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陌生感,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知之,好之,乐之——激诵读之“竞” 1.玩中读

这个想法是源于一次课间,我听到几个女生边跳皮筋,边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当时我就想为何不让她们每天换一首新鲜的诗来代替《悯农》,或者让他们用更多的古诗来编跳皮筋的花样?这不是积累古诗最轻松自然的方式吗?于是,我鼓励学生尝试这样做,如:“跳/跳/跳/,跳/皮筋/,你来/跳/,我来/跳/,大家/都来/跳/。跳个/啥/?跳个/四季/歌/。我跳/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跳/夏/:„„”诗背得越多,皮筋也升得越高,以增加挑战性,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2.比中读

小学生好胜心极强,“比”就成了激励学生的一剂良方。在引领学生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开展比赛活动非常重要。各种形式的活动,既可以提供展示平台,促使学生发挥特长,尽显风采,又利于激发成就动机。因而我利用每周一堂的诵读课,抽十来分钟时间举办擂台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诵诗比赛,以此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擂台赛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是各种角度的归类对诗,可以是诗句接龙,可以是你问我答,可以是对歌竞赛,也可以是各种游戏。当堂评出诵读之星或诵读先进组。在擂台赛中,学生展现了古诗文积累功底,更增强了积累的信心。

3.唱中读

古诗词不仅具有单纯的文字美,还有音律美。除了朗诵,还可以吟唱。很多古诗词都是通过吟唱的方式传承下来的,古诗中的乐府诗最早就是配合音乐来表现的,宋词更是离不开音乐。所以在古诗词诵读中,如果配合音乐来进行,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次诗文诵读课上,学生背诵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后,我为学生播放了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当时,我只是想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放一遍就算了,但出乎意料,学生的兴致很高,要求学唱这首歌,于是就让他们学了。后来有好些学生要求听听其他的古诗词改编成的流行音乐。基于以上情况,我下载了很多谱成歌曲的古诗词放在酷狗音乐盒里,闲暇时便打开放给学生听。学生边听边哼唱,时间长了,便积累了很多诗词,如岳飞的《满江红》,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等,都是唱中读的经典篇目。

4.画中读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声的诗。”为诗配图成了学生课外读诗的一种有趣的方式。通过配图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或在自己的头脑中所描绘的情景。因此,课余时间,我经常让他们为自己喜欢的诗配画,再选出漂亮的展出,久而久之,画画得漂亮了,画中的诗也轻而易举地背熟了。如《竹石》《天净沙 秋思》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以画配诗,描绘出学生心目中的自然意向,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诗画一体的教学方法既是教学创新的体现,又是对传统艺术的重现。

诵读经典诗文 篇5

让学生在感受经典诗文魅力的同时,在心灵最纯粹、吸纳力最强的年龄段,把语言文字的精华融化到自己的精神生命里,是我们“诵读经典诗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课题组的研究意义。营造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创造书香校园,是我们研究的方向;以情激情,带动和引领学生扎实开展各项诵读活动,是我们研究的态度。所以,把学科教育和教育科研紧密融合在一起,从而丰厚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教师在与学生一起诵读中也感受到了人文的熏陶,厚实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现将开展课题实验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师率先垂范,始终成为诵读经典的带头人。

课题组成立后,我们以争做“书香教师”为目标,在活动中,我常常和其他教师一起诵读经典诗文,互帮互教,共同进步。带领学生背诵,把积累和运用放在了平时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背诵古诗文,用行动感染学生诵读的热情。在参加的《诵读经典诗文》知识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二、营造诵读氛围,把各项活动做细做实。

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班级走廊、墙壁等。教室环境体现班级特色,让学生展示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读后感,手抄报等等。利用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还发挥社会、家长的作用,是其成为诵读活动的支持者、宣传者和参与者、建设者。

三、开展精彩纷呈的科研活动,结出硕果累累。

1、我们在积极开展诵读经典诗文研究的同时,还将自己在研究中的感悟、体验写成论文和教学随笔,参加总课题组举办的论文及教案比赛活动;课题组还把我们在研究中突出的材料整理好,送报上一级参加评先、评优活动。

2、在“遨游书海,做书香型教师”的活动中,博览群书,写的论文“读《论语》有感”获得了第二名。

3、“五一”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经典活动诗文”为内容的庆祝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经典诗文小报”评比中,我班陈俊月获得第一名,梁桂宁获得第二名,刘文鑫获得第三名,真可谓硕果累累。

经典诗文朗诵比赛 篇6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敏感的心灵,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刘洪中学古诗文诵读大赛——现在开始!

乙:首先,请一年级.一班刘思羽同学为大家展示。让他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请王长霞做好准备。

甲:我们读诗文,读经典,并不是让我们变成书呆子,而是让我们能从经典诗文里面学习做人的道理。下面请欣赏二年级同学的表演。首先,请二年级.一班刘启龙同学为大家展示。请其他同学做好准备。

乙:今天我们相聚,一首摇曳的小诗让我们心醉。请欣赏三四年级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展示。首先,请三年级.一班张金源同学为大家展示。请其他同学做好准备。

甲:我们的古诗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筑就了经久不衰的民族瑰宝。它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下面请欣赏五六年级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展示。首先,请五年级.一班王春雨同学为大家展示。请其他同学做好准备。

甲: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乙: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甲: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乙: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甲: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乙: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让我们:——

合: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

乙: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活用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素养 篇7

一、提高人文素养

因为诗文源于生活, 所以老师在生活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能够恰当地引用古诗文进行表达, 这样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思想, 还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进一步的理解与感悟。如:碰到学生无理由地旷课去网吧, 启发学生不妨借用《三字经》中的“如囊莹,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的故事;教育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可以引用一些惜时名句,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少而不学, 长无能也。”;当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 教师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可以用名言警句来平息纷争,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化干戈为玉帛。”;当学生嫌弃自己母亲唠叨, 没有共同语言, 不懂得体贴关爱时, 教师就利用古诗文的魅力来引导教育学生要懂得感恩关爱, “可怜天下父母心。”,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教育孩子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教育孩子从小处着眼修身养性的“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诗作与名句, 就像一面面镜子, 反映社会生活, 映照人们的心灵, 启迪人们的心智。千百年来, 它万口成诵,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二、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在两年多的古诗文诵读中, 欣赏了原文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提高了审美能力, 陶冶了情操, 加强了修养, 丰富了思想。他在和古代诗文、文学家、圣人的直接对话中, 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 学生无论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才, 他有丰厚古诗词功底, 对他将会大有裨益。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也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学习语文不仅认真了, 而且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良好地发展, 并且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对一些所谓后进生的转化更是效果明显, 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有一些缺陷, 落后于别人, 而古诗文诵读只讲求勤读多背, 而且难度不大, 只要你多读多背, 就能做到, 当学生能流利地背诵时, 我们又及时给予表扬, 让他们也尝到学习语文成功的喜悦, 于是他们喜欢背诵古诗文, 从而也喜欢学习语文。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丰富校园人文底蕴,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 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老师, 都要肩负起为孩子们创设学习古诗文的氛围, 让学生在浓浓的氛围里, 不仅汲取知识, 感悟做人的道理, 更要将感悟到的做人道理转化成自己的实际行动, 从而丰富性格内涵, 立足社会。

弘扬传统经典 优化诗文教学 篇8

一、培养教师的“书生”气质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心灵的净化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社会人,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个人的学生生涯中便缺少传统文化的洗礼,古典诗文底蕴丰厚之人鲜见,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等缺乏足够的认识,直接影响了古诗文的教学。教师应提高对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并非可有可无之事,而应视之为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身体力行,真正坐下来潜心学习,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俗话说:“《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杨雄说:“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所以,提高文学素养的办法之一就是阅读。古今中外,各种题材的书,都可以读。一些经典作品应当熟读以至于可以背诵。只有阅读,经典作品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神韵风姿才能心领神会。才能真正使教师的“书卷”味儿浓厚,才能真正培养出“书生”气质。

二、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

在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沉闷无趣的气氛,改变一成不变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课程标准》的理念应当在古诗文教学中得以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人文素养进而净化心灵,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特别是课外阅读,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解读古诗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文的教学应充分体现这一点。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与诗词文“真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西峡县的“三疑三探”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借鉴。

四、加强诵读 引导想象

《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让小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借以增进语言的积累。清人陆世仪在分析少年儿童特点时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 陆世仪的分析,显然并不完全准确,但基本上反映了儿童时期的智力特征。诵读能使学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情感美。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背诵,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最为有效的调动,从而与蕴涵在诗中的感情产生最为强烈的共鸣,进而领会诗歌所具有的情感之美。

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教学,必须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明代教育家王守仁在他所制订的《教约》中说:“凡教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秉,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王守仁的话实质上讲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重点点拨,启发诱导。

总之,教师要更新理念,优化教学。重视诵读指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诗词,古文寓言及文言文。篇篇都短小精悍,意境幽远,节奏优美,是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初步学习文言文,感受祖国精湛语言的精美篇章。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传授欣赏文学作品,极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要从精神上进行肯定,使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积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将丰厚博大的民族文化精髓,真正融于学生的血液中,芬芳在学生的生命中!

经典古诗文 篇9

哭李商隐

唐代:崔珏

成纪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

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

只应物外攀琪树,便著霓裳上绛坛。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利州南渡

唐代:温庭筠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赠项斯

唐代: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宴散

唐代:白居易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举残杯。

高轩过

唐代:李贺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开愁歌

唐代: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苏小小墓

唐代:李贺

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

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天上谣

唐代:李贺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探究 篇10

【关键词】小学 经典诗文 诵读教学

一、经典诗文诵读的意义

(一)提高人文涵养,传承经典文化

中国经典诗文是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文中鲜明的形象,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涵养。而且,小学生是乐于念诵、乐于反复的,如果长期坚持诵读,以至于终身不忘,将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二)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表达能力

在古代历史文献中,都曾经记载了这种教育方法对于开发儿童智慧的益处。同时,诵读经典能够极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积累,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三)促进道德教育,浸润人生

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诗句就是要培养学生传统道德的观念,具有良好的人格操守。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他们心灵保持纯净,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而开展经典诵读恰恰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经典诗文诵读的措施方法

(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环境,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在教室、楼道、操场合适位置张贴优美的诗文、经典诵读宣传语并定时更换,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与孔子、孟子、李白等古代先贤对话,让校园一砖一瓦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二)利用每周经典诵读课,对学生进行学法、读法、理解等方面的有效指导,以促进学生形成自读自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在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由当天值日班长带领全班学生背诵经典诗文;做完课间操后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诵或轮背、赛背等;放学站队诵经典出校门……

(三)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在家庭中也营造诵读氛围。

(四)学生人人专设经典诗文积累本,以班级为单位给积累本起一个有文化内涵的名字,内容不能单纯积累,可诗配画、装饰……

(五)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以便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诵读兴趣。

通过以上措施,师生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建一个充满诗韵的现代校园环境,使大家置身在诗意盎然的温润氛围中,随时受到经典的熏陶。正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三、经典诗文诵读的指导方法

(一)挖掘教材,引导方法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教材中选编的诗文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首先读懂教材中的经典。以教材中的经典为载体,教会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读懂经典,运用经典。其次结合教材补充经典。教学中还适时、适量地为学生拓展经典内容让学生诵读、积累,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学习经典兴趣。

(二)引导巧背,“量”的积累

1. 表演体验法

经典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增进对经典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学生背诵《书湖阴先生壁》,当背到“手自栽”“排闼”等这些词语时,除了指导他们背诵的语气外,还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出瀑布的美丽壮观和从高空落下的动态。恰当的语气和体态语能促进小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兴趣

2. 图画展现法

对于一些描写景物的古诗,可引导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来拉近与古诗的距离,如指导背诵《小池》时,逐句画出“泉眼、泉水、树阴、太阳、小荷、蜻蜓”,可以是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动手,这样学生在背诵时,头脑中就有了画面作为依托,不但背得快,而且背起来也是言之有物。

3. 故事引导法

有的诗本身就是一则故事,譬如:《七步诗》《寻隐者不遇》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诵读前,先把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明白了诗的大意,背诵起来诗中的句子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字眼构成的了。

4. 多种形式融合法。是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背诵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此法,如:两人赛、小组赛、男女组赛、班级赛,又如:师生背、快背、慢背、轮换背、接龙背,亦有据意背、据画背、问答背等。多种形式综合背,灵活且富有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四、经典诗文诵读取得的成效

古诗文“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带来了一片生机,它时时唤起学生创造的灵性,奏响学生心中诗文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充满激情的美好情怀,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语文水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关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参与,他们和孩子一起诵读,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孩子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6).

[2]王松泉.阅读教材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33).

应用数字资源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11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 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 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 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 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 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六、结束语

经典诗文朗诵主持词 篇12

默认分类 2009-04-21 21:18:43 阅读67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男:尊敬的各位来宾,女: 敬爱的各位老师,男: 亲爱的同学们,合: 大家下午好!

男: 今天,我们欢聚在明家城小学,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女: 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 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 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女: 今天的诵读比赛,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男: 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 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 明家城小学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男: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合: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 首先进行的是集体古诗唱读比赛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四年级为大家表演:他们演唱的古诗是《春晓》、《悯农》。

。。。

男: 下面进行的是个人诗文诵读比赛

女: 第一个为大家表演的是五年级左波同学,他参赛的题目是《秋》。

。。。

男: 接下来聆听我们师生的读书心得和读后感 女: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四年级左超同学:

。。。

男:亲爱的同学们,现在请校长宣布被评为第二届“校园读书明星”的同学名单,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

请这些同学到台前来。女:请领导和老师为他们颁奖

男:下面请校长宣布本次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奖班级和个人名单,让我们也用热烈的掌声请这些同学

到台前来。

女:请领导和老师为他们颁奖

结束语

男: 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女: 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 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女: 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 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 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 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男: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们一起呼号 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男:让阅读成为习惯,使书香飘溢校园 合:明家城小学第三届读书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女:谢谢各位领导和老师。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男: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女: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宝大放异彩,女:愿中华儿女豪情满怀,再谱新的乐章。男:用普通话,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女:用普通话,诵读经典美文,营造书香校园。

合:今天,在这里举行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展示风帆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用掌声预祝参赛的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现在开始。男: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女: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今天,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诵读的成果,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风采。女: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万汇凭吞吐。老师们同学们,让经典伴随我们,在经典的海洋中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合:“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持词

作者:ruyue

来源:开平第二实验小学

录入:穆娟

更新时间:2008-10-15 11:25:19

点击数:1159

【字体:

开始语: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女)敬爱的各位老师,(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在开平第二实验小学,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女)今天的诵读活动,就是展示同学们激情澎湃的风采。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女)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合)二实小“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现在开始。

(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男)首先上场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别看他们年龄小,但是唐诗宋词却读得琅琅上口、有腔有韵。

(女)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给我们带来的古诗联诵,大家掌声欢迎!

„„

(女)感谢可爱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表演。

(男)嗯,幼儿园小朋友们的表演真是精彩绝伦,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女)哎,等等,你怎么一出口全是四个字的呀?(男)不懂了吧,这叫成语。

(女)我当然懂了,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它的特点是:结构的相对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是: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或其他传说、还有古典文学作品。

(男)呦,看来你懂的还真不少呢!

(女)那当然。

(男)好了,咱俩快别说了,快来听听一年级同学是怎么用四字成语来赞美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吧!

(女)好,请欣赏一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百年如画》。大家掌声欢迎。

„„

(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男)三字经

(女)恭喜你,答对了,但是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还都不知道,《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它一共有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在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呢。

(男)是吗,可真了不起。

(女)下面就请欣赏二年级同学为我们带来的《三字经》。

(男)掌声有请。

„„

(男)除了《三字经》,还有一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它。

(女)我知道,是《弟子规》。

(男)是的。

(女)下面就请欣赏三(1)班同学吟诵《弟子规》片断。大家掌声欢迎。

„„

(男)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楚魏、蒋沈韩杨„„

(女)哎哎,等等,你怎么又开始说上成语了?(男)孤陋寡闻了吧,这可不是成语,你看台下的同学们都笑你了,同学们,谁能告诉他这是什么吗?

„„

(男)对了。《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

(女)噢,原来是这样啊。那就赶紧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2)班同学诵读的《百家姓》吧!掌声欢迎。

„„

(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女)呦,读得还挺有韵味呢!不过呀,四(1)班的同学们既能诵,还能唱呢。

(男)是吗,那就请他们上台来给大家表演表演吧!

(女)好啊,掌声有请四(1)班表演《静夜思》。

„„

(男)四(1)班的同学们表演的唱古诗真精彩呀,我还没听够呢。

(女)说的还是不如唱的好听吧?!没关系,那就请继续欣赏四(2)班表演的《硕鼠》。(男)太好了!有请四(2)班同学上台表演。

(女)掌声欢迎。

„„

(男)接下来请继续欣赏五(1)班的古诗联诵,大家掌声欢迎。

„„

(女)接下来请欣赏五(2)班为的《读唐诗》。大家掌声欢迎。

„„

(男)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女)下面请欣赏六(1)班为我们带来的《追寻李白》。掌声有请。

„„

(男)中华悠悠五千载,秦关汉月,唐诗宋词,泰山日出,昆仑雾霭,经贸入世,神六飞天,无不展现我华夏的博大与精深,无不见证我华夏的繁荣与富强。

(女)下面请欣赏六(2)班的诗词朗诵《悠悠五千载》。大家掌声欢迎。„„

(男)时间如流水,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匆匆而过,同学们,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吧!

(女)请欣赏六(3)班诗词朗诵《匆匆》。掌声有请。

(男)建校几年来,我校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对我校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他们平时更是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养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还倡导全校教师每天至少读书半小时。

(女)今天,校领导和老师们还特意为这次活动精心准备了节目。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科学组老师们表演的《少年中国说》。

„„

(男)接下来有请幼儿组和后勤组的老师们为我们表演的《满江红》。大家掌声欢迎。

„„

(女)下面有请低中年级组的老师们为我们朗诵朱自清的《春》。大家掌声欢迎。

„„

(男)接下来请欣赏高年级组的老师们为我们演唱《明月几时有》。掌声有请。

„„(女)继续有请音乐组和综合组的老师们为我们带来的《毛主席诗词联诵》。大家掌声欢迎。

„„

(男)下面请欣赏英语组和体育组的老师们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可爱的中国》。大家掌声欢迎。

„„

(女)最后,请欣赏领导组为我们带来的《春江花月夜》。大家掌声欢迎。

„„

(男)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彩表演。

(女)有爱读书的领导、爱读书的老师,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书香少年。

(合)让我们共建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书香校园。

结束语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女)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二实小“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到此结束。

(男)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女)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积极参与。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下一篇:巡视巡察工作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