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操作报告(共12篇)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 篇1
数控技术专业数控加工操作实训
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大学二年即将结束,学院为了使我们更多的了解产品,设备,提高对数控技术的认识,加深数控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意安排了我们到学校东方机械制造厂进行操作实习,此厂拥有较多类型的,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为以后我们踏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
一、实习的目的:
1.了解数控车工和加工中心技术方面的知识,为了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2.了解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用途,型号,规格。主要成分及其作用。3.了解数控机床的使用方法及其所用刀具,掌握刀具的安装方法。4.培养操作各类机床和使用工量具的能力。
5.进行一次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思想作风训练。
二、实训岗位:
1.数控车工的实习.2.加工中心的实习.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此次实习是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我们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现场观察和自学实习教材或实习指导书,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用途,型号,规格。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了解数控机床的使用方法及其所用刀具,掌握刀具的安装方法。3.通过加工中心手动操作,掌握数控面板上各个功能键的功能。
4.通过编写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加工程序,加深理解数控车G代码的功能。
5.了解数控机床的加工范围及装夹工具以及削加工和达到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Ra大致范围。
6.了解机床的主要附件的结构特点极其作用。7.了解并遵守各类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因为在数控技术教学过程中,已经了解过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型号、种类及其用途等等。所以在实习开始后,工人师傅亲自操作一遍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然后在老师的监督和工人师傅的指导下,由我们亲自操作机床。
我们在课堂上是以FANUC系统为例子讲解的数控编程及其操作。而我们实习工厂的数控车床有三种,包括FANUC、广州数控以及华中数控三种数控车床。我们大家被分为三组进行为期三周的轮调学习,这样我们可以接触更多的机床和系统,前三周我被分在了全功能数控组,我跟的系统是华中数控。
首先,我先熟识了华中数控的控制面板的内容,了解主要功能键的作用。操作面板分为几个区,大概包括如下几个:状态指示区、编辑键盘区、机床面板区、显示菜单区及LCD这五个区。机床面板区有几个常用键如“编辑”键,在编辑状态下才能往机床内输入程序。“自动”键,在程序输入完成后,点自动键运行程序。“单段”为了看清语句的执行过程,在自动状态前点单段。“手动”键,在该状态下可以进行机械回零。“手轮”在该状态下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还有几个重要的键子如“刀补(OFT)”,在该状态下,将对刀后的X、Z轴刀具值填入偏置值内,还有刀具半径补偿值。“程序(PROG)”在该状态下,按“编辑”键才可以输入程序。“位置(POS)”在该状态下可以观察刀具的位置。还有编辑键盘区的几个键如“取消”、“复位”、“换行”、“删除”等键的功能可以从字面上了解到了。
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打开了机床。在打开了机床前应确认:1)机床的状态是正确的。2)电源电压符合要求。3)接线正确、牢固。关机之前也要确认:1)确认CNC的X、Z轴处于停止状态。2)辅助功能(如主轴、水泵)关闭。3)先切断CNC电源,再切断机床电源。之后又熟识了那些主要功能键的使用。
另外,在加工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首先要根据所给零件图,分析零件图纸,确定加工工艺—编写零件程序,录入CNC—进行程序检查、试运行—对刀、设置刀具偏置和补偿—运行加工程序,进行零件加工—检查工件尺寸,修改程序或刀补—加工完毕,零件成型。
在开机后,先检查一下机床的各部分情况,待一切正常之后,按下机床面板区的“手动“键后,之后再按“机械回零”,刀具就自动回到机床起始零点,只有在此位置下才能进行对刀操作。然后,确定装夹方案,而我们是初学者所以加工的都是一些简单的零件,都是些轴类零件,所以就用三爪夹盘对零件进行夹紧和定位,如果零件过长,根据需要加上跟刀架和后顶尖。在零件装夹过后,便是对刀操作。对刀的过程是讲机床机械回零,然后通过“手动”将刀具沿Z轴负方向运动,接近工件。在距离工件一定距离后,换“手轮”方式,通过手动操作方式进行X、Z两轴对刀。然后将数值在“刀补”状态下,写入CNC内。再之后就是将事先编好的加工程序写入CNC内,具体操作如下,在“程序”状态下,点“编辑”,然后输入程序号,程序号由O0000—9999组成,然后点“换行”,继续输入程序。程序输入完成后,我们要试运行一下,所以我们要先点“单段”,然后点“自动”,之后点“循环启动”,我们就可以清晰的见到程序语句的每个加工步骤。如如果在LCD上出现错误报警,就找到问题所在,进行程序修改,再按照上面的步骤重复操作。另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安全操作,关好数控车床的防护罩。再有就是左手要放在机床“急停”按钮的位置,为了防止以外的出现,假如出现以外,马上点下“急停”按钮,机床便停止操作,以保安全,还有就是在操作过程中切忌带手套。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停止辅助运动,进行机床清理,清理过后对床身导轨进行润滑,之后进行正常程序的关机。
经过了几天的对机床的整体了解以及唐师傅的经验传授和一些相关知识的灌输,接下来的时间,在师傅的指导下由我亲自操机操作,让我在操作过程中慢慢的去领会理论,去发现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在此环节临近结束时,为了验证哈实习的效果,我自己编制的程序及加工出的零件,其示意图如下:
工件如下图所示,材料:φ25铝合金棒料;粗、精车用1号外圆车刀,60°螺纹刀装在3号刀位,切断用4号切断刀;换刀点定在X50,Z100,请根据GSK-980T系统要求编制加工程序。
编程
O 1003 ; N10 G50 X50 Z100 ; N20 M3 S560 ; N30 T0101 ; N40 G0 X25 Z1 ; N50 G71 U0.8 R0.5 ; N60 G71 P70 Q150 U0.5 W0.2 F100 ;
N70 G0 X7.8 ; N80 G1 X11.8 Z-1 F30 ; N90 Z-15 ; N100 X12 ;
N110 X16 Z-27 ; N120 W-8 ; N130 X18 ;
N140 G2 X24 Z-40 R5.6 ; N150 Z-55 ;
N160 G70 P70 Q140 ; N170 G0 X50 Z100 ; N180 T0303 ; N190 G0 X16 Z3 ;
N200 G92 X11.1 Z-13.5 F1 ; N210 X10.7 ; N220 X10.5 ;
N230 G0 X50 Z100 ; N240 T0404 ;
N250 G0 X27 Z-40.1 ; N260 G98 G1 X16 F15 ; N270 G0 X26 ; N280 Z-48 ;
N290 G1 X22 Z-50 F10 ; N300 X0 ;
N310 G0 X50 ; N320 Z100 M5 ; N330 T0100 ; N340 M30 ; %
另外,至于数控车刀的磨法,唐师傅大致的向我讲解了一下砂轮的使用方法,还有就是不同车刀(如外圆偏刀、切断刀、螺纹车到、尖刀)的用途及其磨法。使用砂轮时应注意事
说 明:
以换刀点定位工件坐标系 启动主轴 换1号刀
快速移动到加工出发点 执行外圆粗加工循环
留余量X0.5 Z0.2,进给量100 mm/min
轮廓加工起始行 车前端1×45°倒角
车圆锥面
车凹圆弧
轮廓加工结束行 执行精加工循环 回换刀点
换3号螺纹刀 定位车螺纹起点
分三刀车F1螺纹,第一刀0.7mm 第二刀0.4mm 第三刀0.2mm
换4号切断刀
定位切断起点,留0.1mm余量 预切一槽 退刀
车尾端倒角,进给量10mm/min 切断
回换刀点,停主轴 换回基准刀 结束程序 项如下:
1.砂轮机转速高时,使用时特别注意,精神集中,以免发生以外。2.磨刀时,刀具应放在砂轮的中间部位稍高,不能过高或过低。3.刃磨时,不准2人以上同时使用一个砂轮机。
4.刀具应轻轻接触砂轮,再是、逐渐用力,不能用力过猛。尽量采用砂轮的正面工作,为保持砂轮平整,刀具不能固定在某一个地方刃磨,应该左右移动,使其均匀磨损。5.不得在砂轮上磨过大或过小的工件或其他杂物。6.为避免砂粒伤眼,磨刀时尽可能使用防护眼镜。7.粗磨刀具时,应放在砂轮机架上。
四、实习总结及体会:
以上就是我的实习内容,尽管时间比较短,但是也挺累的,但是学到的东西真的很多。至少对与机加的内容我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以来,我们以后到企业了,对一些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我们就不陌生了,也有助于我们的工作。我简单的谈谈自己在实习过后的个人感受:
1.此次实习,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得到了意志上的锻炼。也养成了我们办事要认真、耐心、注意安全,可以说这是一次财富。2.机加实习培养和锻炼了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使我们不但对机加实习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好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了我们的所学的知识。
3.我们也见到了老师的敬业、严谨精神。工人师傅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个我们演示操作过程,让同学们真正学会、看明白。
4.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取得的劳动成果。这些曾经让人难以致信的小铁器,竟然是自己亲手磨制而成,这种自豪感、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四周的机加实习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我们知道,“数控技术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对我们来说,数控技术实习是一次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甚至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教育的一次机会!在我认为实习的本身目的就是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工业知识的基本认识。它不同于课本教育,因为它有我们动手操作的空间!我之所以对实习有一种说不出的留恋,是因为我早已被老师们幽默的讲解和生动的描述所吸引。一个简单的瓶瓶罐罐,要想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是要颇费一番功夫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已习惯了那些现成的东西,在用的同时,也不会多想它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如果偶尔有人问起,也会很不以为然的说,这不是我们所应该知道的。现在才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从而也让我知道了为期两个月的数控技术实习对我们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 篇2
1 南京斯沃华中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程序编辑方法
1) 编辑方法1。首先打开仿真软件, 反复点击显示区域下方返回键, 直到出现“程序编辑” (见图1) 。接着点击“选择编辑程序”出现“磁盘程序” (见图2) 。随后点击“磁盘程序”, 出现程序目录, 通过移动上下方向键任意选择程序, 按Enter键完成, 也可在此显示区域修改编写所需程序。完成之后, 点击“保存文件”即可, 同时点击“返回”键;点击“自动加工”键, 最后切换到单段或自动模式, 按循环启动键即可进行程序模拟加工 (见图3) 。
该步骤操作要点解析:学生在操作时, 如果因为没有仔细听讲或错按某个键, 那么屏幕显示内容就不是所需要的画面, 也找不到第二步的“程序编辑”键。此时, 老师应教给学生反复点击显示区域下方“返回”键, 直到出现图1画面为止。
2) 编辑方法2。老师首先告诉学生用记事本格式编辑、保存程序, 接着点击“程序编辑”, 出现“文件管理”, 再点击“文件管理”, 按上下键选择点击“新建文件”, 出现“输入新文件名”。在“输入新文件名”处输入合格文件名, 按Enter键, 最后点击菜单中“文件”“打开”, 通过对话框找到存储在相应盘上的程序 (见第90页图4) 点击“打开”, 然后再在第90页图4所示区域双击鼠标左键, 点击Enter即调出程序。
该步骤操作要点解析:对于初学者来说, 用仿真软件输入程序效率低, 如教学生用记事本格式先把程序编辑好, 然后在仿真软件中调用程序, 就非常简单易学, 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上海宇龙华中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仿真界面, 反复按“返回”键, 直到出现“程序编辑” (见图5) , 选择点击“程序编辑”, 接着点击“磁盘程序” (见图6、图7) 。最后切换Tab键和上下方向键, 找到保存在F盘上已经写好的程序123.txt文件, 点击Enter即可调出程序。
该步骤操作要点解析:首先提醒学生选择点击“磁盘程序”, 并提示学生一定要反复切换Tab键和上下方向键, 才能找到编辑好的程序。
3 上海宇龙华中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程序编辑方法
1) 编辑方法1。先打开数控仿真界面, 按PROG键, 在显示区域输入程序名, 再按Insert键完成。
此步骤操作要点解析:在编辑程序过程中, 一定要提示学生按Insert键, 而不是按Input键。
2) 编辑方法2。先教学生用记事本格式把程序编辑好、保存, 再打开仿真界面, 按PROG键, 点击“操作”键下方对应软键。点击“黑色向右方向箭头”键, 出现“F检索”, 再点击“F检索”键下方对应软键, 找到存在其他盘上的程序 (见图8) , 通过点击图8中打开键, 点击“READ”键下方对应软键, 输入新程序名, 接着点击“EXEC”下方对应软键, 即可调出程序 (见图9) 。
该步骤操作要点解析:首先打开软件, 出现多个指令键, 此时一定要注意点击操作键下方对应软键;其次, 在输入新程序名后再点击“EXEC”下方对应软键才能调出程序。
参考文献
[1]吴晓燕.浅谈数控仿真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 2009 (20) :281.
谈数控加工编程和操作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数控加工操作;课程教学;三位一体;改革
在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教学中,只有树立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核心理念,切实采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自己的职业能力。
一、学生现状
中职学生很大一部分是中考中落后生,还有一部分初中都没毕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该部分因为在平时就养成了一个上课不爱听讲,自制力差的毛病,所以光是教师的教对他们来说根本学不进。但这部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强。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采用“理论课+实践课”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理论课一般安排在多媒体教室或者机房采用仿真软件进行上课。首先是先在教室采用多媒体演示讲解课程的理论内容或者演示其模拟操作过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几次实践操作课到实际的实训场地进行机床的实际操作。又由于场地的不足和时间的冲突会导致实践课相对比较少。在学习完本次课内容后,不能及时安排他们进行实践机床操作。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衔接。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及时通过实践得以掌握和巩固。
三、教学做三位一体的理念
教育部曾明确提出:中职教育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尝试将理论融于实践,理论服务实践,实践中巩固理论。将课堂搬到实训场地,老师即当他们理论知识的传播着,又是他们实践技能操作的指导着。让老师担任教师和师傅两重身份。在实际的环境中,学习完理论后,能及时进行实践操练。教师演示操作,学生在实践中来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实际知识,使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联系起来。
教学做一体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分离的局面。使整个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而不是一味的在那发呆,玩手机等。
四、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实施
教学场地都安排在实训工厂进行,连续安排一个上午的课程。实训工厂设置一个专门的数控操作机房,供理论及模拟操作使用。机房设置黑板,多媒体演示机。教学过程中首先发放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通过多媒体讲解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讲解该零件程序的编写过程和内容。在模拟软件对该零件进行模拟操作。之后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编程,对刀,并进行模拟加工,教师现场指导。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导致工件误差的原因进行集中讲解。模拟操作成功的学生到机房外的现场进行实际零件的加工。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下面依数控车削加工模块中的多级阶梯轴数控车削加工为例进行说明。
多级阶梯轴数控车削加工,是使用数控车床加工的基本轮廓形状零件。是数控车削加工中难度较低的基本零件之一。任务内容描述为,已知毛坯材料为45#钢,毛坯为棒料。要求根据图纸要求制定零件加工工艺,编写零件加工程序,并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操作加工,最后在数控车床上进行实际操作加工,并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检测、评价。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项目任务书、零件图、毛坯、斯沃仿真软件使用说明书以及FANUC系统数控车床操作说明书。要求学生完成的有各种工艺卡片、加工完全的零件实体、以及零件检测报告,个人工作任务总结,小组工作任务总结等。用到的工作场地与设备主要是数控车削实训室和数控仿真实训室。
布置工作任务: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讲述完成项目任务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讲授需要用到的相关指令的使用方法,常见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带领学生搜集零件图相关工艺信息资料。而学生需要阅读项目任务书,查阅相关学习资料。
学生讨论:学生6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根据零件图纸要求搞清楚需要加工的零件形状要求,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学生讨论太确定该零件的加工方案,包括加工顺序的安排、刀具的选择、工装的选择与设计、切削参数的选择等。每组学生又组长对该组的讨论结构进行汇报。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后,教师选择最典型的一组进行分析和讲解,通过讨论确定最终的加工方案。之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刀具卡片,绘制零件加工走刀路线图,编制零件数控车床加工程序。
模拟操作:学生各自在自己的电脑编写输入程序,装夹工件,装夹车刀,对刀,并进行模拟加工。每个必须加工完成并经教师检查无误后才能在教师的允许下进行上机操作。
车床实际加工:对模拟操作中通过的同学发放刀具、材料、量具等。引导学生做好实际操作加工前准备工作,对学生实际操作加工规范进行示范。学生在数控车床上输入加工程序并进行校验,检查实际操作加工前准备,实际操作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监视学生操作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机床安全操作规则。
检查评价:教师引导学生用千分尺、卡尺、螺纹通规、止规等量具对各自的零件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填入报告单。学生展示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超差原因,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和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
五、学习项目的选取
为了更好的能与企业接轨,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的上手操作。在平时的上课训练中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因为工厂对外有承接相关的任务,所以教学时就采用实际加工的零件作为教学案例。这样对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在平时的练习中就严格测量零件的尺寸,使学生灵活运用刀补。养成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更贴合企业的需求。
六、课堂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传统的一纸定期末成绩的方式来考核学生表现。我们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注重过程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考核方式分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方面: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们选取多个综合案例和项目。分阶段考核的方式进行,车床综合案例和铣床综合案例。考核以分组的形式进行,6个人一组,每组对自己的零件进行分析,讨论,编制工艺及程序,在机房进行模拟操作,并在实际机床进行零件的加工。根据学生的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进行综合给分。
知识考核方面:结合实际操作的需要,选取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了避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进行抄袭或者作弊现象发生,理论考核采用在线考试的形式。这样能更真实的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改革成效
通过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学习了理论的知识而且也基本能加工出一些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通过企业案例的选取,学生工作中会更细致,对零件加工精度能更好的把握。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来理解掌握并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费姝霞,王宏霞.浅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资讯,2013(26):201.
[2]丑幸荣.数控加工技术核心课程三位一体的项目化教学[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12):77-78.
[3]王旭祥.提高数控铣工教学效果的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3(7):10-13.
数控电火花机床操作加工 篇4
数控电火花机床操作加工
一、概述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简称EDM),是一种直接利用电能和热能进行加工的新工艺,基本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火花放电,产生局部、瞬时高温,把金属材料逐步腐蚀,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
二、电火花成形加工 1.电火花加工机床
常见的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由机床主体、脉冲电源、伺服系统、工作液循环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1)机床主体: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主轴头及润滑系统。用于夹持工具电极及支承工件,保证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实现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进给运动。
(1)脉冲电源:把工频的交流电流转换成一定频率的单向脉冲电流。(2)伺服进给系统:使主轴作伺服运动。
(3)工作液循环过滤系统:提供清洁的、有一定压力的工作
2.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
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正、负电极)之间脉冲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蚀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创造下列条件:
(1)必须使接在不同极性上的工具和工件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形成放电间隙。一般为0.01~0.1mm左右。
(2)脉冲波形是单向的,如图所示。
(3)放电必须在具有一定绝缘性能的液体介质中进行。
(4)有足够的脉冲放电能量,以保证放电部位的金属熔化或气化。如图,自动进给调节装置能使工件和工具电极保持给定的放电间隙。脉冲电源输出的电压加在液体介质中的工件和工具电极(以下简称电极)上。当电压升高到间隙中介质的击穿电压时,会使介质在绝缘强度最低处被击穿,产生火花放电。瞬间高温使工件和电极表面都被蚀除掉一小块材料,形成小的凹坑。
一次脉冲放电之后,两极间的电压急剧下降到接近于零,间隙中的电介质立即恢复到绝缘状态。此后,两极间的电压再次升高,又在另一处绝缘强度最小的地方重复上述放电过程。多次脉冲放电的结果,使整个被加工表面由无数小的放电凹坑构成 极性效应
(1)什么是极性效应?
在脉冲放电过程中,工件和电极都要受到电腐蚀。但正、负两极的蚀除速度不同,这种两极蚀除速度不同的现象称为极性效应。
(2)为什么会有极性效应? 产生极性效应的基本原因是由于
电子的质量小,其惯性也小,在电场力作用下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即使采用较短的脉冲进行加工也能大量、迅速地到达阳极,轰击阳极表面。而正离子由于质量大,惯性也大,在相同时间内所获得的速度远小于电子。
①当采用短脉冲进行加工时,大部分正离子尚未到达负极表面,脉冲便已结束,所以负极的蚀除量小于正极。这时工件接正极,称为“正极性加工”。
②当用较长的脉冲加工时,正离子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加速,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并有足够的时间到达负极表面,加上它的质量大,因而正离子对负极的轰击作用远大于电子对正极的轰击,负极的蚀除量则大于正极。这时工件接负极,称为“负极性加工”。
(3)极性效应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件加工得快,电极损耗小是最好的,所以极性效应愈显著愈好,3.电火花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1)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数控机床与编程
130(1)优点
① 适合于机械加工方法难于加工的材料的加工,如淬火钢、硬质合金、耐热合金 ②可加工特小孔、深孔、窄缝及复杂形状的零件,如各种型孔、立体曲面、复杂形状的工件,小孔、深孔、窄缝等。(2)缺点
①只能加工导电工件;②加工速度慢;③由于存在电极损耗,加工精度受限制。2)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应用
电火花成形加工主要用于电火花穿孔(用电火花成形加工方法加工通孔)和电火花型腔加工。
电火花穿孔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冲模和异形孔,电火花型腔加工主要用于加工各类型腔模和各类复杂的型腔零件。
型腔加工属于盲孔加工,金属蚀除量大,工作液循环困难,电蚀产物排除条件差,电极损耗不能用增加电极长度和进给来补偿;加工面积大,加工过程中要求电规准的调节范围也较大;型腔复杂,电极损耗不均匀,影响加工精度。
4.影响电火花成形加工因素 1)影响加工速度的因素
(1)加工速度以mm3 /min表示。(2)增加矩形脉冲的峰值电流和脉冲宽度;减小脉间;合理选择工件材料、工作液,改善工作液循环等能提高加工速度。
2)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工件的加工精度除受机床精度、工件的装夹精度、电极制造及装夹精度影响之外,主要受放电间隙和电极损耗的影响。
(1)电极损耗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电极会受到电腐蚀而损耗,电极的不同部位,其损耗不同。
(2)放电间隙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①由于放电间隙的存在,使加工出的工件型孔(或型腔)尺寸和电极尺寸相比,沿加工轮廓要相差一个放电间隙(单边间隙);
②实际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是变化的,加工精度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3)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脉冲宽度、峰值电流大,表面粗糙度值大。5.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
1)电火花冷冲模穿孔加工工艺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用加长的钢凸模作电极加工凹模的型孔,加工后将凸模上的损耗部分去除。凸、凹模的配合间隙靠控制脉冲放电间隙来保证。
(2)混合法 凸模的加长部分选用与凸模不同的材料,如铸铁、铜等粘接或钎焊在凸模上,与凸模一起加工,以粘接或钎焊部分作穿孔电极的工作部分。当凸、凹模配合间隙很小不好直接保证放电间隙时时,可将电极的工作部分用化学浸蚀法蚀除一层金属,反之,可以用电镀法将电极工作部位的断面尺寸均匀扩大以满足加工时的间隙要求。
2)电火花型腔加工工艺方法
(1)单电极加工方法 单电极加工法是指用一个电极加工出所需型腔。用于下列几种情况:
①用于加工形状简单、精度要求不高的型腔,加工经过预加工的型腔。
②用机床摇动加工型腔。首先采用低损耗、高生产率的粗规准进行加工,然后利用摇动按照粗、中、精的顺序逐级改变电规准、加大电极的平动量,以补偿前后两个加工规准之间型腔侧面放电间隙差和表面微观不平度差,实现型腔侧面仿型修光,完成整个型腔模的加工。
数控机床与编程
131(2)多电极加工法 多电极加工法是用多个电极,依次更换加工同一个型腔。每个电极都要对型腔的整个被加工表面进行加工。用多电极加工法加工的型腔精度高,尤其适用于加工尖角、窄缝多的型腔。
(3)分解电极法 分解电极法是根据型腔的几何形状,把电极分解成主型腔电极和副型腔电极分别制造。
3)电极材料
(1)常用电极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见表。(2)电极材料的选用
①电火花穿孔:紫铜、铸铁、钢等。
②型腔加工常用电极材料主要是石墨和紫铜。紫铜组织致密,适用于形状复杂轮廓清晰、精度要求较高模具。石墨电极容易成形,密度小,宜作大、中型电极。4)电规准的选择与转换
(1)什么是电规准?电火花加工中所选用的一组电脉冲参数称为电规准。(2)电规准的选择
在生产中主要通过工艺试验确定电规准。通常要用几个规准才能完成凹模型孔加工的全过程。电规准分为粗、中、精三种。从—个规准调整到另一个规准称为电规准的转换。
①粗规准 主要用于粗加工。对它的要求是生产率高,工具电极损耗小。被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12.5µm。采用较大的电流峰值,较长的脉冲宽度(ti=20~60µs)。
②中规准 是粗、精加工间过度性加工所采用的电规准,③精规准 用来进行精加工,要求在保证冲模各项技术要求(如配合间隙、表面粗糙度和刃口斜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率。小的电流峰值、高频率和短的脉冲宽度(ti=2~6µs)。被加工表面粗糙度可达Ra =1.6~0.8µm。
5)电极的装夹与校正
在电火花加工中,机床主轴进给方向都应该垂直于工作台。因此工具电极的工艺基准必须平行于机床主轴头的垂直坐标。即工具电极的装夹与校正必须保证工具电极进给加工方向垂直于工作台平面。
(1)工具电极的装夹
由于在实际加工中碰到的电极形状各不相同,加工要求也不一样。常用的电极夹具有如图几种。
(2)工具电极的校正
工具电极的校正方式有自然校正和人工校正两种: ①自然校正就是利用电极在电极柄和机床主轴上的正确定位来保证电极与机床的正确关系;
②人工校正一般以工作台面x、y水平方向为基准,用百分表、千分表、块规或角尺在电极横、纵(即x、y方向)两个方向作垂直校正和水平校正,保证电极轴线与主轴进给轴线一致,保证电极工艺基准与工作台面x、y基准平行。
6)课堂讨论已知零件是电机风叶塑料模,电火花加工如图电机风叶塑料模型腔,已知材料为45号钢,型腔表面粗糙度Ra=2.5μm,讨论以下问题:
分析零件图; 选择电极的材料; 选择加工方式;
加工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加工车间操作规程 篇5
1.砂轮机应有牢固的固定点,其电机外壳应有明显良好的接地装置。
2.砂轮机必须装设坚固的防护罩,无防护罩严禁使用。
3.工作前对砂轮片进行检查,如发现有缺损或裂纹以及砂轮片磨损到只有原来的1/3时,必须对该砂轮片进行更换。
4.安装砂轮机的砂轮片时商标纸不宜撕掉,砂轮片两侧应加柔软垫片,砂轮片轴孔比轴径大0.15为宜,夹板不应夹的过紧。
5.使用砂轮机时应站在侧面,并配带防护眼镜,不能两人同时使用一个砂轮片进行打磨,不得在砂轮机的砂轮片侧面进行打磨,不得用砂轮机打磨软金属及非金属物品。
砂轮切割机操作规程
1.使用砂轮切割机应在干燥通风,前方无易燃物的地方使用。
2.切割物件大小应在砂轮机的夹具规定范围进行,切割时物件须夹紧,用力要均匀。
3.砂轮片磨损至原片直径2/3或有开裂,破损时禁止使用。
4.切割机的微克要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5.切割机电源线应采用软绝缘线,不得有破损,压扁现象。
6.砂轮机电源开关,合灵活。
7.不得江转动砂轮片当砂轮使用。
8.工作完毕,应切断电源,清扫现场。
台钻操作规程
1.固定式台钻应安装在具有安全操作及干燥的环境中。
2.台钻的防护罩应完好无损,牢固,处表无锈斑,转动皮带带配置合理,无裂纹。
3.台钻电动机歪了保护接地(零)良好。
4.操作台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扎紧袖口,工作时不得戴手套。
5.钻具,工件均应固定牢固,小物件及薄件转孔时不得用手扶持,大工件施钻时,除用压板 固定外还应假设支撑
6.清楚钻孔内金属碎屑时,必须停止钻头的转动。不得用手直接清楚或接触转动部分。
7.台钻处于良好状态。
电焊机操作规程
1.电焊机的外壳必须有可靠,明显接地或接零,不得多台串联接地。
2.电焊机的电源线及笼头线的线径应大于完好无缺。
3.焊工在使用电焊机前,应先检查外壳接地是否良好,焊机引出绝缘有无缺陷的焊接工具及设备。
4.不宜在雨,雪,大风天气进行露天作业。如确实需要时应现在做好遮雨学及防风措施。
5.焊工作业应严格执行DL5027-93电焊,气焊“十不焊”制度。
6.焊接人员应配有专业工种上岗证,工作时应穿这防护服,防护手套及脚套。
7.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检查施工现场,确认无火灾危险后方可离开。
数控铣床操作步骤 篇6
1、开机回参考点
2、把机床工作台移到机床中间(按负键,否则会超程),把工件放到工作台上。
3、用百分表找正,然后夹紧工件(如工件允许,夹紧后铣四方也可以,就不再用百分表找正);如果是使用平口钳,则先要校正钳口。
4、对刀:主轴装上对刀仪,主轴正转(光电对刀仪不转动),先X向对刀,把操作界面旋(按)到手轮,先把刀具移到工件右端,然后—X方向慢慢靠近工件直至准确,Z向提刀(X向不能移动),X向相对坐标清零,然后把刀具移到工件左端,然后+X方向慢慢靠近工件直至准确,Z向提刀(X向不能移动),记住此时的X向相对坐标值,把它除以2后得到一个值,再向+X方向移动这个值,准确后记下此时的机床坐标,填入到G54等工件坐标系当中。
5、以此方法再Y向对刀,从+Y向—Y对刀。
6、Z向对刀:利用塞尺、量棒、Z向压定器等对刀,准确后,把当前机床坐标值加上一个负的(塞尺、量棒、Z向压定器等)的厚度,填入到G54等工件坐标系当中。
7、如果运行的是手工编的程序,还要把刀具半径补偿值填入到刀补当中。
8、运行手工编程:调出该程序,按自动,按单段,再按循环启动。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 篇7
一、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内容, 数控机床操作技术是实现数控加工的手段。故数控编程与操作技术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先在课堂上讲授完理论再上机操作, 这样的教学会存在以下问题:1、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够紧密, 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不能立即得到应用及反馈2、数控编程的教学、学习效果是通过数控加工体现出的, 先理论后实践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 且容易使学生觉得学无所用。3、有些环节教学不够直观, 学生难以理解。4、理论教学结束后, 开始上机操作, 由于学生人数多而数控机床数量有限, 技能训练效果不佳, 且容易发生事故。
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一个模拟软件, 具备对数控机床操作全过程和加工运行全过程仿真的功能, 软件里的数控机床与真实数控机床有着同样的操作面板。
三、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1. 方便教师授课, 使教学直观化, 学生易于理解
理论教学中, 讲到实际应用时, 教师需要实物演示, 学生才能更好理解及掌握。在教室里放一台数控机床不现实, 而且, 如果是真实的数控机床, 教师的示范往往因为学生多, 很难保证所有的学生能够听清, 看清, 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却只需要一台电脑及投影仪就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听清, 看清。同时, 学校建一个数控加工仿真机房, 教师就可以一堂课讲理论, 一堂课讲实操, 所有的学生都能同时观看教师示范并同时进行仿真加工, 这样学生就能立即学以致用, 教师也能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查看及实时指导,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提高实习效率, 降低成本、降低事故发生率
由于学校的数控机床数量有限, 在数控实习中, 让每个学生操作一台数控机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轮番操作, 周期会很长, 实习效果也不理想。引入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就可以让学生单独在计算机上模拟操作一个数控机床, 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实习成本, 提高了实习效率。
在实习过程中, 特别是在实习初期阶段, 学生由于对实习设备的生疏和好奇, 误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而如果上真实数控机床操作之前先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上进行操作, 熟练了以后, 再到真实操作机床时就会避免这些问题, 防止机床受到损坏。且学生可以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对自己编制的零件加工程序进行效验, 这样再到真实机床上加工就不会因为程序问题使加工出错。
3. 可以进行多种数控系统、多种类型机床的操作训练
对于学校来说, 买齐所有数控机床是不可能的, 而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有多种数控系统、多种类型、多种型号的仿真机床, 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在一台计算机上方便地学习。
综上所述, 使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对数控编程与操作的教学大有裨益。
四、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注意事项
1.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不是一门课, 而是数控编程与操作
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它不能替代真实的数控机床, 不能只让学生进行仿真加工而不上真实的数控机床上加工。
2. 由于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为了使学生能在上真实
机床操作时提高熟练程度和减少操作错误, 所以, 虽然在仿真机床上学生的任何错误操作都不会对仿真机床造成损坏, 但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真实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方法来要求学生, 使其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方法及习惯。如:进给倍率、主轴转速倍率、快速倍率等的合理调节;机械回零的操作步骤;换刀前的刀具位置要求等。
3. 在输入程序时,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里数控机床的键盘
与电脑键盘是通用的, 所以很多学生都习惯直接用电脑键盘, 如果在学生未熟悉机床键盘时教师不强制要求, 将起不到熟练输入程序的作用, 即影响上真实机床操作的效率。
五、结束语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数控编程与操作的教学中优点很多, 作用很大。有利于改进数控教学方法, 提高数控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操作机床的熟练程度及实习效率, 避免因误操作造成价格昂贵的数控机床的损坏。正确地运用其作为数控教学的辅助工具,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对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数控编程与操作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点进行了阐述, 并指出了在教学中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应注意的事项。
数控机床的操作经验初探 篇8
关键词:数控机床;操作技术;技能
中图分类号:TH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27-0075-02
随着现代制造业及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制造设备大规模数控化,不仅需要大量的数控高技能型人才,而且对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从事数控机床操作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操作者是以前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对机械加工非常熟悉,但对于数控机床的编程较生疏;也有部分是刚走出校门的专业学生,他们对数控加工和编程的理论知识较熟悉,但缺乏实际的加工经验;也有很多操作者是从未接触过机械加工和编程的,他们要学习数控机床操作,困难相当大。本文针对那些刚接触数控机床不久的操作人员,介绍一些数控机床的操作经验,希望能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1 全面了解数控机床,熟悉机床性能特点
操作者需对操作的数控机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机床的机械结构:要了解机床的机械构造组成;要把握机床的轴系分布;更要牢牢地把握机床各个数控轴的正负方向;要把握机床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譬如简单的气动系统原理和功能,简单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和功能;另外要把握机床各辅助单元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譬如刀库、冷却单元、电压稳压器,电器柜冷却器等单元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机床各个安全门锁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牢牢地把握机床的各操作按钮功能:知道怎么执行程序;怎么暂停程序后检查工件加工状态后,恢复暂停状态后继续执行程序,怎么停止程序;怎么更改程序后再执行程序,诸如此类。
了解你所操作机床是什么操作系统;简单了解数控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工作方法;系统使用什么样的工作语言,机床加工使用的软件及其使用的语言。假如操作者对该语言不了解或者对该语言的专业词汇不了解,那么就需要专业的培训,在培训时需要认真地做好笔记,机床软件中的每个词汇代表什么中文意思,必须死记硬背进行把握,那么才能为以后在工作中正确使用机床奠定基础。另外,操作者也需要在培训时对一般的操作报警的语句进行学习把握,知道其中文意思,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消除错误报警。另外对于操作者来说,假如有精力和能力,可以对该类语言进行学习把握,这对以后提高机床操作技巧有很大帮助。
2 熟悉机床各种操作,熟能生巧
要熟练把握控制数控机床的手动或者自动操作,熟练把握控制机床的各数控轴的移动。操作者必须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收放自如;才会在遇到碰撞或者故障情况下,操作者可以正确而及时的处理问题,操作者才会形成条件反射,果断采取制动手段。另外,操作者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要非常熟悉;什么样的工序和操作,机床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动作,都要非常熟悉。当机床执行程序时,你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机床动作是否正确,是否需要采取制动措施。另外,每个初学操作者在操作机床的初期或多或少有一些惧怕心理,害怕机床发生撞刀、发生撞机。那么只有操作者在熟练把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之后,才能克服类似的惧怕心理,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学习把握更高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巧。
3 熟悉机床软件系统,掌握技巧
要熟练把握程序编辑,各个工序的参数补偿和刀具或者砂轮的直径和长度的补偿。首先,经过培训把握你所要操作数控机床的编程语言、编程方法和各参数补偿方法。现在大多数先进的数控机床都配有编程或仿真的PC工作站,那么初学者可以在工作站上先进行软件编辑和机床切削的仿真学习。在学习编程过程中,不要只注重模拟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模拟加工的过程,要明白工件的加工需要使用什么样的刀具或者砂轮,机床数控轴通过怎样的运动轨迹完成了切削加工;机床在执行具体某个工序加工时,机床内各相关部件移动的位置和方向;注重在执行加工时各个轴的运动方向和切入方向,包括怎样进刀、怎样退刀,注重在机床加工时各个工步的快进速度和位移,各个工步的工进速度和位移。在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加工,注重在模拟过程中所有参数都必须正确输入,不要因为模拟就随意输入马虎了事,这样可能出现仿真加工的结果不正确;或者造成以后实际加工时的碰撞事故或者零件报废。如仿真软件有防碰撞测试的功能,就要使用该功能,检查编程的正确性。另外,操作者需要特注重:仿真加工只是理论上的一个结果,并不代表机床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就不会发生碰撞,也不代表就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仿真模拟的目的是为了节省编程时间,提高机床实际利用率,减少加工工件时的调试时间,并不代表实际的零件加工。完成完美的工件加工是和数控机床操作者的聪明和汗水密不可分的。
4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谨慎严谨操作
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加工技巧,认真做好预备工作,先将图纸读懂,确认要加工工件的位置,确认要加工工件部位的精度公差,然后编辑加工程序。要将加工中需要的工件和刀具或者砂轮预备好,将加工过程中需要的检测仪器都预备好,将加工过程中需要的辅助工装和夹具都预备齐全。
加工第一件工件时,机床应该使用单步工作状态进行试切削。当机床程序每调用一个新的刀具或者砂轮时应该先进行对刀,检查程序动作是否正确。工件加工时尽量采取一次装夹,完成工件加工;假如需要进行测量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工件的二次装夹,那么就必须保证第二次装夹与第一次装夹的定位和加工基准的统一。
对于一个具有多基准、有多处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的工件,应先加工工件上有一个基准仅定义一个或两个尺寸,但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位置,而对同一基准有多个尺寸的部位,应先加工精度最高的部位,然后再加工精度较低的位置。因为机床在加工高精度的部位时工件易产生废品,那工件其余的部位就可以不加工,这样节省了加工成本。
总之,加工的基本原则:先粗加工,把工件的多余材料去掉,然后精加工;加工中应避免振动的发生;避免工件加工时的热变性。造成振动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负载过大,可能是机床和工件的共振,或者可能是机床的刚性不足,也可能是刀具或砂轮钝化后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减小振动:减小横向进给量和加工深度,检查工件装夹是否牢靠,提高刀具的转速或者降低转速可以降低共振,另外查看是否有必要的更换新的刀具。
5 结束语
数控机床的熟练操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熟练掌握的。它是建立在具备了机床基本操作、机械加工基础和编程基础之上的。只有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熟练地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
参考文献
1 刘志.浅谈数控机床技术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0(6)
2 王荣青.浅谈数控机床操作安全的若干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3 彭烨.数控车床操作技术分析[J].硅谷,2011(5)
Preliminary Experience in the Operation of CNC Machine Tools
Jia Jiurong
Abstract: CNC machine tools as an efficient mechanical processing equipment, CNC personnel’s knowledge of the structur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article focusing on the operation of CNC machine experience to start a number of relevant elaboration.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 篇9
一、开机:
(1)开压缩空气阀门。(2)开主机电源。(3)开NC电源。(4)松开急停按钮。
(5)待机器正常后,启动控制按钮。
(6)原点回归:自动、手动回归(先将各轴移至距离机床原点100mm以上)
二、关机:
(1)将工作台移至安全位置(即各轴放到中间位置)。(2)按下急停开关。(3)关NC电源。(4)关主机电源。(5)关压缩空气阀门。
三、原点回归:教师示范后练习。
四、手轮操作:教师示范后练习。
数控铣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篇10
1、操作者必须通过专门培训,并熟悉本机床的有关性能。
2、实行交接班制度的设备,开机前必须先查阅交接班。
3、检查刀库内刀具是否牢固。
4、检查机械手是否在等待位置。
5、若在程序运行中停机,必须先选择单段,待各轴运行停止后,方可进行停机操作。
6、设备开机状态下,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7、若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检查并排除故障。
8、若有不影响零件加工的异声、异振等情况,应及时反映给维修人员。
9、操作者要看护好设备,不得让无关人员触碰操作按钮。
10、设备严禁超负荷使用。
11、实行交接班制度的设备,每班必须做好交接班记录。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 篇11
一、确定项目任务
首先是确立项目。项目教学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和技能,考虑到数控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到工厂从事数控加工生产工,他们的岗位一般需要具备读图画图、设定工艺、编写程序和检验测量的能力,而教材上的知识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编程,作为教师应该要拓展学生的认识,把知识点进行延伸,“酒杯”加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
其次是创设情境。为了使学习环境和企业的工作情境尽可能一致,并方便完成项目教学,工作地点设在数控实训车间。教学项目“酒杯”的工作情境描述如下:广州某某生活用品公司想在本单位加工一批酒杯,酒杯的形状参数如图纸所示,加工的精度要求是±0.02mm,加工数量较多,所以要求同学们在设定工艺和编写程序的时候注意加工效率。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整个过程可以自己选取合适的刀具,分析、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制定计划
接着制订工作计划,以确保项目能顺利的完成,具体以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第一,合理分组,突出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是项目教学的主要方式,可以由学生自由分组,确保每组有一位能力相对突出的小组长引领。小组长需要具备熟练操作车床和编写程序,遇到突发情况能保持头脑冷静,做好组员分工,分配好工作任务。
第二,收集资料,分析图纸制定工艺。学生根据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图纸和加工内容的分析,确定加工的工序和质量要求,根据现有的数控设备和刀具,制订相应的加工工艺。要注意对工作任务细节的描述,并提醒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
第三,组间讨论,确定具体方案。具体做法是由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前讲解自己的加工方案,然后师生共同讨论该加工方案的是否最合理,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师还应该适当指出该工件在加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确定方案的时候考虑进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工作项目。
三、项目实施
首先是分析阶段。要改变以往教师分析有关加工图,给学生讲好加工程序的弊端。可以让每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设计刀具的有关补偿轨迹,进行有关的系统数控程序编写。教师可以同时在几个小组之间进行指导活动,对于没有学过的指令要进行必要的讲解,之后每个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方案。经过努力,多数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很快各个小组都是完成了程序的编制,制定好了加工的方案。
其次就是仿真阶段,每一个小组完成有关的程序都是需要在电脑之上进行仿真的模拟,在确定程序正确以后,才可以将工件放到机床上进行装夹的方案。
再次就是实操阶段,每一个小组开启一台数控机床,输入程序、装工件、装刀、对刀、输入有关的刀补参数、钻孔、镗孔等进行零件的加工。在学生实际操作的过程里面,要加强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同时注意对于每一个小组进行观察,为项目评估做准备。一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遇到困难,不需要马上进行回答,应该让其在组内先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可以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一般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任务。
四、项目教学的反思
项目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会感到理论的枯燥乏味,既学习了理论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在实习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各个工件之间有了必要的联系,与生产中解决问题的模式基本一致,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生产。项目教学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学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交流、讨论、沟通,每个子项目完成后都有小结,项目完成后有成果展示,这样的实习就不会太过枯燥。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很好的帮助其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生活,对于这一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里面广泛地采取这样的措施进行有关的教学。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 篇12
关键词: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项目化教学,实施
1 项目化教学在《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课程中实施的意义
项目化教学法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来完成教学任务, 是以“应用”为导向构建课程内容, 将理论知识点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互融合、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相互渗透。项目化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各种操作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化教学法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究,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体验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全程参与项目, 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还掌握了学习方法, 提高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时, 每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社会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明显提高。
2《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1) 项目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 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脱节的问题, 造成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 实践动手能力差, 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并且具备较高的实操技能水平, 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胜任工作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项目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为了使项目化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项目至关重要。
下面以数控车床的操作与加工为例, 介绍本课程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的主要项目:a.在阶梯轴的加工项目中, 学生掌握了阶梯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工艺特点和工艺性能;掌握了数控系统的基本指令并可以正确编制阶梯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掌握了阶梯轴、锥面的加工方法及单一固定循环G90、复合循环指令G71的编程格式与应用方法;学会了正确使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校验编写的数控加工程序并虚拟加工零件。通过该项目加工练习, 学生能够分析阶梯轴类零件的工艺性能;能正确选择机床、刀具、夹具与切削用量;能编制数控加工工艺卡;能正确编制数控程序。b.在仿型加工项目中, 学生学习了圆弧切点坐标计算方法;掌握了圆弧插补指令和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指令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复合指令的适用范围及编程规则;掌握了G02、G03、G73的应用方法及子程序在凹槽加工中的应用特点。通过项目加工练习, 学生能够分别采用一般指令、子程序编程和复合循环指令编程来完成此类零件的编程与实训加工。c.在轴类零件加工项目中, 学生掌握了含圆柱面、圆锥面、沟槽和螺纹要素复杂轴类零件结构特点和工艺特点并可以正确分析此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了数控车削加工沟槽、螺纹的工艺知识和G32、G92等编程指令;掌握了复合循环指令G76编程格式与应用。通过该项目加工练习, 学生能够采用复合循环指令和螺纹加工指令编程完成此类零件的编程与实训加工。d.在盘、套零件加工项目中, 学生掌握了盘、套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特点并能正确分析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了盘、套类零件的工艺编制方法;掌握了数控系统端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G94、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2的编程格式及运用;掌握了盘、套类零件的手工编程方法。通过该项目加工练习, 学生能够采用端面车削固定循环指令、复合指令的编程格式完成此类零件的编程与实训加工。
(2) 项目化教学过程和企业接轨
在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及经验, 按照企业内部生产零件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包括选择机床、毛坯、工具和量具, 选用和设计夹具、刀具, 制定每个工序中的加工路线、选择切削用量, 编写数控加工工序卡及数控加工程序单等。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处理关键问题上。同时, 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和延伸。通过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掌握专业和职业能力, 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 实现教学与工作的环境相融合, 教学与工作的内容相融合, 学习与工作的过程相融合, 从而缩短了学生和企业的距离, 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3) 项目化教学的课程考核
项目化教学是一个过程, 课程的教学组织比较灵活, 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项目完成结果的考核。考核不仅是对某次项目的成绩考核, 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能力素养。考核时要突出对项目执行过程的考核, 以及对学习态度和职业能力的考核, 既要对实际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又要对工作态度、自学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教师要以鼓励为主, 引导学生取长补短, 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实施方案。通过项目考核,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项目化教学中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应用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和建模, 将加工过程用二维图形或三维图形的方式演算出来的软件。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模拟实际的设备加工环境及其工作状态, 快速、精确地仿真数控加工程序, 验证其可靠性、防止干涉、碰撞等情况的发生, 可作为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数控操作训练的辅助手段。数控加工仿真系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仿真, 不但能进行仿真加工, 而且能对虚拟工件进行测量, 同时还可以分析加工工艺。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实现了对数控机床加工全过程的仿真, 能够进行毛坯定义, 夹具和刀具的定义与选用, 零件设置和测量, 程序输入、编辑和调试, 加工仿真以及检测。
数控仿真系统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其在数控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应用到项目化教学的手工编程练习当中;应用到项目化教学的数控实训教学当中;应用到项目化教学的成绩考核当中。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在项目化教学中的全面应用,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书本相关知识的理解力, 同时激发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整个过程都达到一人一机的操作, 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实践的主体, 克服了依赖心理, 培养了学生独立动手、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项目化教学进展过程中, 我们精心安排, 利用企业的零件加工任务进行了系统的项目化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学生加工零件质量较好, 学生的职业实操技能水平有明显提高, 成为了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岳, 丁旭峰, 周保牛, 高职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时空, 2011年02期.[1]周岳, 丁旭峰, 周保牛, 高职数控加工技术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职业时空, 2011年02期.
[2]高素琴,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教通讯, 2011年24期.[2]高素琴,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职教通讯, 2011年24期.
[3]郭力,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2011年7月 (中旬) .[3]郭力, 《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2011年7月 (中旬) .
【数控加工操作报告】推荐阅读: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01-06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07-04
小型数控铣床操作实验报告01-15
数控铣削加工06-01
数控文字加工08-17
数控电解加工12-27
数控加工刀具01-21
数控加工仿真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