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观后感

2024-09-17

鉴史问廉-观后感(精选12篇)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1

《鉴史问廉》观后感

近期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_9)黄金时段播出的《鉴史问廉》深深的吸引了我。每晚我都早早的等在电视机前,为每集的故事深深吸引,并从中学到了很多。

古代廉政建设与惩贪措施曾经有效地刹住了腐败现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一些青史留名的盛世。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但是,当一个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全面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孟子曾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描述这一现象。面对这种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解读历史或许有各种答案。但是,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贪腐不会导致一个王朝迅速衰亡,但一定会导致这个王朝灭亡。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包拯、狄仁杰、海瑞、于成龙等著名清官,在他们的传奇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中国人绵延数千年“青天情节”。包公是中国清官廉吏的符号,青天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古今中外,法律和制度只能从外部围追堵截腐败发生的可能性,但道德却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迷思”。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正面事例,如清朝大臣张英和其子张廷玉“父子宰相”留下的“六尺巷”的故事,是为官者克己修身崇德重礼的见证。这些流传至今的人物和故事,已经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通过文化艺术颂扬光明与希望,鞭笞黑暗与腐朽,彰显着中国人对清廉与正义的不懈追求。这种蕴含在文化深处的巨大能量,直到今天还在激励着人们。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规范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国人有一种对历史的虔诚感和敬畏感,历史有终极审判的功能。历史具有公正性品格和终极性审判的能力,能够对人间是非做出公正的终极审判,使善恶最终各得其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看完了每一集的《鉴史问廉》,我的心也得到了完全了清洁与升华,这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格尽职守,遵纪守法,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不断奋斗!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2

关键词:鉴史问廉,影响力,高度,厚度,温度

2015年初, 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鉴史问廉》面世。 这部探寻展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基因”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两轮播出,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是什么因素让这部有着政治色彩的“严肃片”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该纪录片为何能令人观之不倦、念之不忘,引起社会的热议?

一、思想高度:在时代坐标上书写核心价值

《鉴史问廉》萌发于新一届党中央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惩治腐败的节点上,创作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时代大背景下, 成功实现了一次廉政文化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反腐倡廉,更是多次强调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 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同年10月13日,习近平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 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

当前, 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正风肃纪、“打虎拍蝇”,深得民心。 同时,我们的反腐倡廉也面临着复杂形势和群体性事件多发、贫富差距较大等现实挑战, 特别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 遏制腐败增量、 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以传统廉政文化为根基, 掀起一场直抵人心的文化价值观“净化美化行动”,恰逢其时,正当其用。[1]

《鉴史问廉 》是在河南省委常委 、省纪委书记尹晋华的直接点题和策划下, 河南省纪委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文化作品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 经过深入学习梳理全国和省内廉政文化资源, 邀请国家和省内知名文化、历史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联合河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历时两年精心打造出来的精品力作。 该纪录片被列入了河南省“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在主题立意上,站在纵览中华五千年朝代演进的高度,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在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作用, 做到了既立足中原,又放眼全国,借古鉴今、启迪现实,彰显了我国古代历史中关于清廉政治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

纪录片共八集,每集播出时长约45分钟,每集突出一个主题,分别是《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鉴史问廉》播出后好评如潮。首播结束后,该片单在央视网的点击量就达130多万次。 在纪录片的创作发源地河南,这部片子更是家喻户晓,从省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到普通的干部群众,都对这部片子大加赞赏。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这部片子是在鉴史,是在问廉政之道,廉背后是道,是治国之道、兴国之道。

河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认为,历史悠久的廉政文化虽不像经济建设一样立竿见影, 但是在不经意间,提供着是非、善恶、真伪的判断标准,体现着水滴石穿的影响力, 增强着人们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凝聚力。 《鉴史问廉》是在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高压反腐的时代背景下推出的, 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历史新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现实的要求,满足了群众的心理需求。 该片向观众传递了一个理念:反腐倡廉、追求公平正义既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从危难中重新崛起、 走向复兴的推动力量;也更加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清明政治”。

《人民日报》2015年2月5日文章《“采山之铜”, 让荧屏有力量》对于《鉴史问廉》的热播表示赞赏。 文章认为,《鉴史问廉》通过梳理五千年廉政文化脉络, 考察历史上的反腐建设得失,传递“廉则兴,贪则衰” 的历史规律,在历史中找到现实的切口,在古今之中穿梭和思考;既富有历史穿透力,服务于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的“清官情结”,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启发为官者以包拯、于成龙等为模,以李林甫、和珅为戒, 将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廉政信仰传递到社会各界。 此种“采山之铜”,记录历史、传播知识、提供思考、凝聚共识,意义深远。

中宣部2015年第20期 《新闻阅评》 专门针对 《鉴史问廉》指出:在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当下,此片问世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新闻宣传如何契合时代需求、引领社会舆论? 如何以主题鲜明、立意独特、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配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这部片子的策划者、制作者做出了表率。

二、历史厚度:在朝代演进中找寻发展规律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曾指出:推进中国改革发展,实现现代化,需要哲学精神指引,需要历史镜鉴启迪,需要文学力量推动。 《鉴史问廉》就提供了一种历史镜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中国悠久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皆可以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一)《鉴史问廉》从朝代更替中揭示历史的深刻教训警示世人:吏治腐败导致政权灭亡

《鉴史问廉 》的第一集 《兴衰之思 》,是从当代开封一段城墙考古开始的,说到古都开封的“城摞城” 景观,从这里可以看到清代、明代、金朝、北宋、唐代的历史印记,用它来借指朝代更替,引发对政权兴衰背后原因的思考。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通过《鉴史问廉》的“历史视窗”看到:盛世的出现有赖于胸怀天下的君主的励精图治和官员的清廉干练。 奋发有为的君主和贤能的大臣胼手胝足,齐心协力,开创了一个个传颂千古的盛世。 随着时间的流逝,统治集团由胜而骄,由劳而逸,官场的贪污腐败总是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国家战乱和改朝换代,盛世又被乱世所吞噬。 面对盛世与乱世的更替、王朝的崛起与灭亡,一条始终不变的规律一再显现,那就是“廉则兴,贪则衰”。 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稳固而昌盛。

这部片子带给人们强烈的思想震撼和冲击,让更多人检讨自己的行为,思考自己的为政之道。 河南省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此片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二)《鉴史问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让人们在廉吏、贪官的历史评说中感悟修身之道

《鉴史问廉》中,关于廉政为民的故事比比皆是 。 从东汉杨震以 “四知” 却赠金到北宋包拯任职端州 “不持一砚归 ”,从明代于谦 “两袖清风 ”到清代于成龙被称为“于青菜”等,向社会普及着做人做官的基本准则。

北宋宰相李沆端庄持重,勤政廉洁,而他的家里却异常狭小,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让一匹马掉个头, 家中的墙壁也年久失修,破损严重。 于是有了“旋马家声”的典故。

清张伯行任巡抚时为谢绝馈赠专门写下 《却赠檄文》一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张伯行被免职的时候,百姓哭声震动了整个扬州城, 在百姓送行的东西中, 张伯行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和政界的故事, 诠释着官员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内涵,展示着他们坚贞不屈的道德操守和清浊分明的立身之道, 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借助历史上的真实廉政经典故事, 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鉴史问廉》拍摄的初衷,也是《鉴史问廉》广泛传播的动因。

(三)《鉴史问廉》带来很多新鲜的知识和精神力量,有助于提高民众素养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教授尹鸿表示,中国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的一大传统就是用历史来进行教育, 这个传统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也有关系, 因为农业国家具有以经验来进行传授的文化传统。 《鉴史问廉》继承了中国文化当中“以史鉴今”的传统,影片借用大量已知的、熟悉的,也有一些不那么熟悉的历史人物、事件、材料来表达大家今天对于廉政建设的一些认知, 这符合中国人接受文化教育的一种习惯。

在《鉴史问廉》中,很多故事很多素材在不经意间丰富着我们的知识,开阔着我们的视野,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

《鉴史问廉》介绍了北宋以来官署里常见的十六字《戒石铭》,也就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了普及;阐释了一些清官廉吏关于廉政的名作, 包括宋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和吕本中的《官箴》、元代张养浩的《为政忠告》、清代孙嘉淦的《居官八约》等,有很好的教育启发意义。

三、情感温度:在故事变换中回应民意诉求

反腐倡廉不是板着面孔硬邦邦的说教, 也不是将几个贪官绳之以法冷冰冰的画面, 而应该是富有温度和情感,顺应民意、直抵人心的。 《鉴史问廉》做到了这一点。

《鉴史问廉 》通过几十个故事和典故 ,在娓娓讲述中和观众产生共鸣, 唤起了人性中那股温热的力量,润物无声中收到了宣传教育的效果。

首先,《鉴史问廉》呼应了受众反对贪腐、惩恶扬善的心理,以及传统沿袭下来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往往与“清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民众有着浓厚的“清官”情结,形成了独特的“清官文化”。 老百姓对清官廉吏的歌颂和崇拜,表达了他们对清廉政治的热切期盼。[3]

“清官 ”是百姓赋予官员的美誉 ,既反映了官员的政治道德理想, 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清官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期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一代名臣包拯早已成为清官的化身。 千百年来,包拯一直被尊称为包青天,人们对清官的尊崇和期盼已经凝聚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鉴史问廉》讲了很多包拯的故事,特别是,包拯、狄仁杰、张伯行、海瑞等人作为清官的化身,凝聚着中国老百姓对清官的强烈期盼。 在这种集体心理的背后,是历朝历代的百姓对政治清廉和社会公正、 法纪严明的向往。

“清官”情结让受众对《鉴史问廉》有了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中国当前的反腐有了更多的期待、更大的信心,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什么样的官员才能成为清官? 清官的标准是什么? 纪录片通过对专家的采访进行了回答。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官, 是要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 第一个是清廉,清廉就是不贪,第二个是清正,清正就是要直,还要敢于直谏。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说:“清官往往能够做到不徇私情、大义灭亲、执法如山、刚正不阿。 清官往往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愿望,也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民心和民意。 ”

其次, 纪录片中清廉政治的表达借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河南洛阳, 根据东汉清官董宣故事改编的曲剧《洛阳令》已演出了半个多世纪,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东汉洛阳令董宣不畏权贵,依法处死了仗势欺人的湖阳公主的家奴,光武帝命人强按其头要他向公主叩头认错,董宣双手撑地,挺着脖子坚决不肯低头。 最后,刘秀只好下令释放了这位硬脖子大臣,并赏他30万钱。 这是不畏强权捍卫人格和法律尊严的气节。

即便不能身临其境, 这样的历史片段仍可以让人们心生敬意,无限感动与感慨。 在《鉴史问廉》这部纪录片中,这样的既能触动人心又有历史、现实参照的故事还有很多。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说,片中故事都很遥远,但是离现实又最近,反映的是民生诉求。 我们这方面的东西太少了,接地气的太少了, 这部片子确实能让历史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这是央视纪录频道自诞生以来最接地气的一部片子。

再次,作为一部“豫制”文化产品,这种情感对于河南人来说尤为强烈。

《鉴史问廉 》发端于河南 ,中原大地灿若星辰的历史遗存是这部文化纪录片的创作缘起, 也是制作该片的重要支撑。 在《鉴史问廉》八集中,几乎一半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发生地与河南有关。

包拯被称为包青天,包公就是青天的化身,是中国古代官僚的模范, 在开封的很多地方都有包公的烙印; 河南伊川县范园是范仲淹的墓地, 他的名篇 《岳阳楼记 》就诞生在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 ,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世人代代传颂; 在内乡县衙的三省堂, 有一副这样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阐述了官与民、得与失、荣与辱的关系;南阳府衙还能看到里面悬着一条木鱼,还能感受到“羊续悬鱼”、拒收贿赂这个典故的历史穿透力; 在豫南偏远的光山县城,司马光的故居“涑水书院” 低调安静地立在那里,司马光曾写出《训俭示康》,告诫儿子司马康不要追求奢靡, 要养成崇尚节俭的美德……这些历史人物和典籍故事, 有着地缘上的亲近感,在人们心中有广泛的认可度,也更容易在大众心里产生共鸣, 而其意义又远远超出了空间地域上的局限,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财富。

四、丰富廉政文化传播的有效形式

《鉴史问廉》将严肃深刻的廉政反腐话题浓缩在雅俗共赏的电视节目中, 在中国的电视史上是一个尝试。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李準认为,整个纪录片历史的逻辑性很好,以历史的真实性、纪实性为灵魂,又追求纪录片本身的文献性、历史真实感, 有文献,有文物,有专家解说,有戏剧和影视的影像资料,有情景再现,有画外音,还有民俗跟现实生活的比照,很吸引人。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评价:中国不是没有文化,是缺乏好的表达;中国不是没有思想,是没有好的呈现。 《鉴史问廉》中大数据的呈现、考古发掘式的思想碰撞,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通过影视化的方式展现我国历史上优秀的廉政文化, 为文化的大众传播找到了一种最通俗易懂也是最具生命力的形式。 《鉴史问廉》以故事化的讲述, 将众多的历史典故和名人逸事深入浅出地传递给电视观众。 该电视纪录片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都有很多创新,实现了廉政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该片在谋篇布局上,打破传统的编年体结构,打乱历史人物事件的时空顺序, 按照政论的模式进行叙述。 从朝代兴衰与为官之风的关系到道德、文化、 制度的表现,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内在脉络。

在叙事方式上,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把人物情怀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避免出现苍白的理论宣讲,娓娓道来,润物无声,使表现的主题入脑入心。

在表现手法上,一是将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往往由现实场景切入古代故事, 实现节目与观众的贴近性;二是合理利用再现手法,针对历史题材现实遗存少的实际困难,采用写意性的情景再现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历史活起来,增加故事性和可看性。

在合作模式上,《鉴史问廉》 的摄制采取由地方发起、全国运作、地方台推动、中央台提供平台的双赢合作模式。

据了解,从2013年4月开始,《鉴史问廉》摄制组历时近500个日夜,行程10万多公里,涉及场景近400个,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拍摄的高清素材近2万分钟, 采访专家50多人, 翻阅的文字史料包括 《史记》《汉书》《贞观政要》《大诰》等超过30万字,并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搜集拍摄了大量古籍善本。 在当前浮躁喧嚣的环境中,《鉴史问廉》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艰辛付出无疑是该片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鉴史问廉》 的成功传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廉政文化的传播可以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

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前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后人应该继承和发扬。 主流媒体担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责任,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前,理应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要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 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 以更多更新的优秀原创性作品来传承我们的“文化基因”。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好的切口。 传播活动既是传播者的主动散播过程,也是受众的接受过程。 欲使受众愉悦地接受你的传播内容和理念, 必然要讲究传播技巧,文化元素的嵌入要恰当而非失当。[4]

廉政文化传播要有针对性。 根据不同受众选择最适宜的方式方法,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地区也要有传播内容上的侧重。

廉政文化传播要注重效果。 以前廉政文化的宣传灌输式多、 启发式少, 容易引起受众的抵触和反感。 要增加趣味性和时代感,以大众容易接受的艺术形式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

廉政文化传播要多样化。 发挥各种媒体、多种形式的功能叠加优势,各扬其长,配合使用,互为补充。 拍摄纪录片是一种突破,其他传统媒体的运用上也可以有所突破,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宣传工作融入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学作品创作等各个环节,借助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传播同样可以传递强大正能量,以多种呈现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高波.鉴史问廉:中国政治的清浊明晦[N].河南日报,2015-02-02.

[2]惠婷,翟耀.一部注入情感温度的廉政“映像”[N].河南日报,2015-02-07.

[3]陈璐.新形势下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四点思考[J].中州学刊,2015(2).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3

“我认为这是自纪录频道诞生以来最接地气的一部纪录片,也是当下社会最迫切需要的题材。虽然片中的历史故事很遥远,但离现实却最近。8集的篇幅,从历史长河中挖掘出众多的崇高榜样,为当下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提供了历史参照。”1月24日,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的《鉴史问廉》研讨会上,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如此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认为,纪录片有三重功效:记录影像、传播知识、提供思考。近几年,纪录片的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但直击当下现实问题、有力量的作品却很少。在娱乐有些过度的时代,文化就像软绵绵的大白兔奶糖,更需要加一点思想的“盐”,纪录片天然具备这种品质,《鉴史问廉》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研讨会当天,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相关领导,以及历史、传媒界知名专家学者出席,就《鉴史问廉》的文化与艺术效果,以及对当前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党政的意义进行了交流座谈。

以史为鉴 直指当下

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建设。

《鉴史问廉》恰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它由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中共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这部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鉴史问廉》以时间为轴线,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朝代演进中,王朝的兴衰更替,政权的潮起潮落,蕴含着一部腐败与廉洁的斗争史。中央党校教授王杰认为,这部纪录片揭示出一个千古不变的历史铁律:无论何种政权,只要官员们清廉、节俭,能够恪尽职守,这个国家就会兴盛并长治久安。一旦国家官员生活奢靡,贪腐,纵欲享乐,这个政权必将走向衰败和灭亡。

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鉴史问廉》全片对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了充分展示,从政权的兴衰、清官、律令、制度、评论6个角度,通过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历史事件和做法,将中国廉政文化进行了开创性梳理。全片分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8集。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有“政治的热度、文化的温度、历史的厚度”,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制作精良。

该片自2015年1月9日登录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后好评如潮,在当前强势反腐的社会背景下,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历时两年 诚意之作

这部纪录片的缘起,创意并非来自导演或制片人,而是一位工作在反腐一线的纪委书记。2010年,刚刚调任河南纪委书记的尹晋华,在多次基层调研中发现,河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很适合宣传廉政文化。“我们每年办案都需要大量经费,为什么不拿出一些钱来做官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呢,警示他们,当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贪腐最终只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尹晋华的策划下,河南电视台承担了这一任务,开始组建团队筹备策划。2012年,《鉴史问廉》在北京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请到多位史学家征询意见。2013年7月,河南省纪委向中央纪委报送了关于拍摄《鉴史问廉》的报告及纪录片文字脚本,8月获得通过。此片后被列入河南的精品文化重点项目,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立项审批。

由于是摸著石头过河,所以该片多次邀请专家论证,并由央视纪录片频道节目管理部主任石世仑担任监制,全程指导拍摄。该片从浩瀚史料中归纳展示了50多个故事,涉及百余著名人物,跨越十几个朝代。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半,走过了18个省、60余座城市,捕捉到400多个场景,拍摄素材两万多分钟,成片后97%的影像内是容为原创。

2014年10月,《鉴史问廉》在北京、河南、郑州举行了三次审片会,中央纪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小平、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以及专家学者们,对片中的场景逐格审查,逐集点评,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历史人物事件典型,并进一步凝炼了主题思想,完善了画面和包装。

该片播出后创下较高收视率,人民网、新闻网,新浪等4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在1月9日播出当天,央视网又对主创团队进行了采访,采访当天的点击量数百万。

《鉴史问廉》之所以广受关注,因为它以史为鉴弘扬了正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持续“打虎拍蝇”的整风肃纪已成为工作新常态,这也让廉政文化有了传播和孕育的土壤。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4

清官,历来是百姓的追求与信仰。因为百姓总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易于满足,只要能被官吏帮到哪怕是一点点小忙,他们都会到处传扬官吏的好处,即使别人不认同,他们也会坚定的信任下去。所以,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因为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的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样的清官是人人追捧的,因为的确很难得。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好汉来投奔,王朝和马汉在身边。”相信二十多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对这句歌词异常熟悉。包拯,包青天,铁面无私,为民解忧,不畏权势,大义灭亲,让千年后的我们仍然感怀这位古人,仍然对他持有崇高的敬意。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一种清官情结,希望他们那个朝代有能为民请命的廉官能吏来守护他们,其实现代人依然有清官情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只要是能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清官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在为政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贪不占,那就是清官,就是好官。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官梦,只是因为后来选择的不同,而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清官的清结肯定是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和政府部门的人打交道,所以跟他们打交道时多少都希望他们能很负责地帮自己的忙,而不耽误自己的时间。过去风气很不好,总有人把人民群众不当人,把自己当人,以至于人民和政府之间起了隔阂,有了矛盾。本来和谐的社会,被这些渣滓坏了风气。这样一来,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了,更希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希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大家不再害怕什么了,敢在媒体或者街头举报贪官污吏了,这无疑让清廉之官能够崭露头角,让他们来维持我们国家的和谐安定,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奔小康了。所以说,生活在今天,我们是幸运的。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5

修长城,修弛山,建骊山,是秦朝挥霍无度、无所至极的极端表现,杜牧诗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度挥霍淹没了始皇赢政的统一大功。 “钱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钱之所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信仰,只能是腐败,只能是败金。然而运河上美丽的花纲石,只能换来百姓的反抗,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兴亡一览中。

廉则衰,贪则兴。

大唐盛世,唐太宗停朝祭魏徵,唐玄宗,公私仓廉俱丰实,注定唐朝人口的飞速猛增。法治鼎盛的北宋,人口更至上亿,可称盛世,清明上河图可鉴证宋代的繁华。

感怀盛世,感恩清廉,执法如山,清正廉明更是百姓的精神偶象。包公临行,百姓偷偷藏在行礼中的端砚,最终以“包公不持一砚归”而结束,如今成为今天的端砚传说。强项令董宣,老虎头上耍大刀,刘黄面前铡奴仆,忠于职守,报国为民,清正廉明,惩恶扬善,人们不会忘记,世代相传。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6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将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体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这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该片深入中国历史,试图从总体上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辩》、《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六廉”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堂、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中华文明史。

《鉴史问廉之兴衰之思》观后感 篇7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坐下来观看了一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

在看完这集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大众吧。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大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什么?是骂名,是臭名。还有陈后主,一曲《后庭花》唱出了家破国亡的悲剧。“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道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根本。尽管他们是将相,他们是帝王,但是他们都无法来改变人民对他们的评判。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腐败之风若罂栗之花,虽艳丽无比,仅是一时之艳。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 篇8

一是以史为鉴,筑牢思想防线。《鉴史问廉》借助历史上的真实廉政经典故事,进一步明析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魏征、狄仁杰、包拯、郑板桥等一大批清官廉吏曾在河南任职,留下大量廉政佳话和典故,如“周公吐哺”、“甘棠遗爱”、“羊续悬鱼”、“精忠报国”等,为历代百姓传颂和敬仰。片中也有如张养浩所撰《为政忠告》、孙嘉淦所提《居官八约》等对“官德”的重视和倡导。因此,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以史为鉴,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正确运用好人民赋予的手中权力。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斩钉截铁、坚定不移;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敢于斗争、敢于亮剑;在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二是敢于担当,切实把监督执纪责任扛在肩上。该片第三集《清浊之辨》的结尾,以“五人之墓”的故事告诉人们“生死的意义很重大,即使是一个普通百姓对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为官避难平生耻”,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把监督责任扛在肩上,敢于担当,勇解难题,这才是鉴史问廉下的新常态。

三是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这部政论片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必须严于律己,以法律己,管好自己“做热点工作但不做热点人物”。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9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早已陈述过这样的道理,而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这句话的内涵也毫不过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这部纪录片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该片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义。

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

可为何在古代社会仍是廉者少、贪者多?我认为这是人们虽有美好的愿望,可没有一套能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确保扬廉抑贪,使得廉政只成为一种口号。因此,我党的廉政建设需要思想、制度和监督上的三重保障。

一是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先导,夯实勤政廉政思想基础。加强廉政教育,组织广大干部开展警示教育,让干部知道危险、查找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突出示范教育,开展一把手讲廉政党课活动,加大对各级干部身边勤政廉政典型的宣传力度,形成典型示范带动的良好氛围。对勤廉兼优、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正确导向,使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把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二是以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为根本,努力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在部门之间合理分权,防止一些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合理分权,防止权力过分集中于个别人或少数人手中。同时,规范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缩小自由裁量空间,消除腐败隐患。健全公务接待制度、财务联签审批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只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制度,才能使廉政建设切实可行,不至成为摆设。

三是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加强对不廉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要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群众和媒体监督正能量,把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方面结合起来,形成自上而下监督、自下而上监督、横向监督和自我监督的网络化监督渠道,使各种监督形式紧密配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注重监督工作中发现线索,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情况,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等损害群众利 2 益的案件,严肃查处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对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10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1篇

晚8点,《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约而至。片头的制作依旧那么精美,故事更是感人至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随着荧屏上包拯的出现,这首歌自然地回荡在我耳边。包公掷砚,表现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民情怀;铡美案,表现了他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刚正;包公立下的家训,则表现了他治家严谨的家风。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可是历史上的真相却颠覆了包公的传统“形象”——真正的包公面庞白皙,博物馆收藏有包公同时代人为他画的像,有图有真相。但不要责怪民众“篡改”历史,“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黑脸是清正廉洁的象征,表达了民众对公平公正、一心为民、执法不阿的期待和向往。包青天是清廉和正义的化身。

中国的福尔摩斯狄仁杰更是断案如神、执法廉明、刚正不阿的典范,为维护法律的尊严,他敢于顶撞皇帝,据理力争。一生断案无数,拯救无辜百姓无数。活着,百姓建生祠供奉他,死后,更是尊享皇帝废朝三日,感叹“朝廷空也”的哀荣。

那个小小的芝麻官洛阳令董宣,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典范。为此,他胆敢杀公主的人,不给皇帝面子,宁死不向公主认错,赢得了“强项令”的美誉。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无论到哪做官,都让当地的贪官如临大敌,虽最终被罢免,却迎来了如潮的民众争相一睹其尊容。死后灵柩回乡,沿途百姓为之披麻戴孝者绵延百里而不绝......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个个清官的故事,感动着观众,震撼着观众的心灵。25年前,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深受感动,挥毫写下了“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深深表达了习近平对焦裕禄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爱民为民、责任担当的坚定情怀。何为好官?答案不一而足,但好官必是“两袖清风来去”的清官无疑。《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清官的核心是清正、清廉、清明,心中装有百姓。

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在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仍旧体现了他的“清官”情怀。纵观十八大落马的官员,原因虽各有不同,但细分析之,不难看出,落马官员无一不是在“三严三实”上放松要求,在腐化堕落、追求个人享乐的过程中,贪心渐起,丢掉了清廉,最终把总书记“三严三实”的告诫抛之脑后。导致锒铛入狱,追悔不已;为了让官员做“清官”,习近平曾多次告诫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在山东调研时,他念了这样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他语重心长地对当地干部说:“封建时代的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去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谆谆告诫青年学子“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装着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民众谋福祉,当是这个时代领导干部的最强音。因为,我们党是最清廉的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以史为鉴,鉴往古今”,当深明 “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的道理,当代的领导干部应该以历史上的清官为榜样,学习他们,超越他们,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2篇

在局纪委办的统一组织安排下,1月9日晚我认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看完后感触颇深。

#from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来自 end#

看完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大众吧。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大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大众。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文章《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出自,此链接!。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什么?是骂名,是臭名。还有陈后主,一曲《后庭花》唱出了家破国亡的悲剧。“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道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根本。尽管他们是将相,他们是帝王,但是他们都无法来改变人民对他们的评判。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腐败之风若罂栗之花,虽艳丽无比,仅是一时之艳。

《鉴史问廉》的主题应该是:人廉品馨,世廉永恒吧。

《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

古人常以君子和小人来划分,常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来评判做人之本。为官者应该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其廉政表现和道德水准决定着某个地区的政风和民风,决定着民心向背。

‍为官要有“官德”。当前更应该强调“廉洁奉公”这种“官德”。《鉴史问廉之二--清官之念》观后感900字3篇书籍读后感-名著读后感-小说读后感-教师读后感等-中小学生读后感。这是一个官员人生和事业航程中砥浪稳行的“压舱石”。

《南史》中有一则“压舱石”的记载:江革在东洲任职,秉公为民、清正廉勤,素为百姓所敬重,后授都官尚书,临走上船时,有些人建议以百姓赠送的财物压舱,身无他物的江革却坚辞不受,只在河岸搬了几块石块压舱。这压舱石就是江革为官的“官德”。现实生活中,有些当官者,“翻船落水”,并非缺少能力和本事的“桨”,而是缺少了“官德”这块压舱石。

‍‍‍‍‍当前我党正在强化作风建设,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运用教育、警示、惩戒等措施“打虎拍蝇”,形成了强大的威慑作用。一些官员仅仅停留在“不敢”的层面,还没有上升到“不愿”这种境界。一些官员在高压态势下感叹“为官不易”,这本身就是对为官从政的曲解,是缺少高尚官德的表现。为官者本身就是人民的公仆,身上肩负着服务好人民的责任,本应是兢兢业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试问有哪个仆人能轻松服务好主人。为官确实不应该那么容易,“为官不易”应是为官者的“常态”,而非政策高压下感慨。感叹“为官不易”者,其实是以前为官太容易,整天吃喝玩乐,为所欲为,缺乏监督,自由散漫习惯了,一旦戴上了作风整顿这个“紧箍咒”,就不舒服了,就牢骚满腹。

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篇11

从2015年1月9日至16日中央九套播出由我省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按照县里要求,我全部看完了。这部纪录片播放的非常及时,对我们当前全国的反腐形势、廉政风暴是一次有力的配合。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和民族心理进行一次总结和认知,使人民群众增强对反腐倡廉的民族自信心,还有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解剖,给全国人民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担当之中.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鉴史问廉-解说词第8集 篇12

总录制:尹晋华、赵素萍、胡占凡 出品人:胡占凡、李建社、朱夏炎 篆 刻:付 静、赵景春、王少春 总监制:胡 恩、刘建新、陈敬如 监 制:魏 斌

节目监制:周 艳、史 岩、陈晓卿、石世仑 总编导:刘建新、李青春

(字幕):八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

解说词:这座位于陕西省乾县的陵墓,就是埋葬着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乾陵。1000多年来,乾陵神道东侧这块巨大的石碑引起了无数中国人的注意。因为,这块石碑上竟然没有刻一个字,这是一块无字碑!有人认为,碑上无字,是武则天有意让后人和历史去评价自己的功过是非。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像武则天这样敢于打破历史常规的一代女皇,还是千千万万的官员和士大夫,都要面临百年之后历史这块无字碑的最后评价,以至千秋万代,最终成为盖棺定论。

几千年来,无论是皇帝还是各级官员,大多在历史的如椽之笔面前心存敬畏。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承担起了终极审判的功能,公正地记录着一代代政治家和官员们的是非功过。

(片名):第八集 千秋之评

解说词: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据说,晚年的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回到故乡鲁国,开始着手整理编撰这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伟大著作。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他为什么要编写《春秋》这部书,孟子讲了,在春秋那个时候,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孔子很害怕,这个社会这样下去怎么办?他就作了《春秋》这部书,要让这个上面的人接受历史的审判。”

解说词:在后来的岁月中,《春秋》的作用和影响早已超出史书的范围。在这部书中,用于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语言非常简练,但是几乎每句话都有明确的褒贬之意,这种“字字针砭”的独特文风,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成为历代史家效法的经典。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242年这部春秋史,把当时社会上的一些邪说暴行,把它记下来了。他每个字都有褒贬,什么事情是错误的,什么事情是正确的,我们看一部《春秋》全部都有。所以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

解说词:从孔子修《春秋》开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历史学具有了记录历史事实和辨明是非、评判历史人物的双重职能,史学和史官承担起了价值评判和终极审判的功能。

在孔子修《春秋》300多年后,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的时候,特意开设了《循吏列传》、《酷吏列传》和《佞幸列传》,为清官廉吏和贪官污吏分别作传。那么,被司马迁记入史册的第一个清官是谁呢?

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名相孙叔敖就诞生在这里。淮滨县文广新局的尤新峰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兴趣,早在2003年,他就开始搜集有关孙叔敖的历史典故。

河南省淮滨县文广新局尤新峰:“这个拓片,它主要是介绍孙叔敖生平事迹的一个碑,他的生平介绍主要来自于司马迁《史记》里的循吏传。”

解说词:流经河南省固始县的史河,是淮河南岸最大的一条支流。春秋时期,这段河流洪灾频发,百姓们常常流离失所,生计无着。于是,孙叔敖变卖了自己的家产,率领民众在史河安闸筑坝,引水灌溉农田。经过改造的史河,直到今天还在造福着当地的百姓。

公元前601年,楚庄王任命孙叔敖担任楚国的国相。在孙叔敖的悉心治理下,楚国迅速发展成为当时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尽管对国家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孙叔敖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家里没有积蓄,死后儿子只能依靠打柴为生。

在司马迁的笔下,循吏是仁厚爱民,清正廉洁,严守法纪的官员。那些用酷刑峻法统治百姓,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官吏则被称为酷吏。那些无才无德,恃宠骄横而为祸一方的官员则被称为佞幸。自此,为清正廉洁的官员和贪官污吏分别作传就成了中国古代编撰国史的一个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万民景仰的清官,还是千夫所指的权奸贪恶之辈,在百年之后都会面临历史的评价,成为后世景仰或唾弃的对象。历史上,许多清官廉吏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总是坚信历史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

公元147年岁末,一天,东汉帝国的首都洛阳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之中,兴奋的百姓们走上街头,迎接一位官员的出狱。这位官员就是担任太尉的李固,因为反对外戚梁冀专权祸乱朝政,这一年11月,李固被梁冀诬陷入狱。不过,让这位在《后汉书》中被称为“跋扈将军”的梁冀没有想到的是,李固的下狱,在洛阳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数十位大臣戴着铁铐木枷在朝廷上为李固辩护,准备与李固一块坐牢。于是,李固从牢里被放了出来。但是,看到这位清廉耿直的大臣在百姓中享有如此之高的声誉,梁冀恼羞成怒。于是,刚刚出狱的李固再一次被捕入狱。在遇难之前,李固给朝廷中屈服于梁冀的几个大臣写了一封信。这封信被后世的史官记入了正史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卜宪群:“这封信是写给胡广等人,其中就说到现在国家这么艰难,如果说在这样一种局面下,还不作为的话,历史、史学家今后会做一个公正的裁判的。”

解说词:在李固的这封绝命书中,人们看到的是他对历史公正性的强烈信念。在李固看来,当朝政败坏、贪腐横行的时候,有责任、有修为的官员如果不挺身而出,一定会被后世的历史学家记入史书,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而舍生取义、以身殉道,远远胜于苟且偷生。

10多年后,公元159年,把持朝政20多年的梁冀被皇帝下令灭族。但是朝政的腐败已经无法挽回,李固所担心的东汉王朝衰败的命运再也无法扭转了。东汉王朝灭亡之后,历史学家范晔将李固和梁冀的故事写入了《后汉书》,成为后世官员们的镜鉴。

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历史记载它其实一个很重大的功能,就是我们今天的新闻功能,它有舆论监督功能,他舆论监督不是当时,它是延时的,身后的,想建功立业的人的永恒就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历史其实本身是一种记述,它是有力量的,它的力量就是道德的褒贬,是在未来你的历史形象是什么样的,但是前提是说这个历史记载要真实,要正义。”

中央党校教授王 杰:“也就是把道德,把道义放在首要位置。”

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要注意气节,要注意门声,门声就是这个门厅的声誉。”

解说词:中国人对历史的理解,从来就不是只存在于史书的记载,它还存在于口口相传。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中国人的情感里,它是另一部史书。

1999年,吴启民第一次听说了召公的故事,听到了《诗经·甘棠》这首古老的诗歌,从此,他的生活和甘棠树融合在了一起。2001年,吴启民来到三门峡市黄河边,在汉代召公庙的遗址上修建了这座甘棠苑。

(同期声·吴启民):“这棵树和召公,召公是廉政之祖,它这棵树就是清风之源。”

解说词:《诗经·甘棠》被称为千古去思之作,纪念的是西周时期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召公。召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名叫姬奭。文王病逝后,召公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时,召公与周公分陕而治。《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下乡视察的时候,地方官吏要老百姓把房屋腾出来让他休息,烧茶备饭招待他,召公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就在甘棠树下办公,倾听百姓的诉状,解民之忧。史称“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这种大爱,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连成一片,所以老百姓披其德,这身上都有他道德教化的光泽,悦其化,本来这老百姓不是这么好,不是这么完美,这么善良的,教化,教化,把他教化了,老百姓觉得我么受了他的德教,被教化成了这样,都非常高兴,那么在他死了以后,思其人,人不在了,想念他,敬其树,因为他有一个东西留下来了,就是一棵树,就是一棵棠树。”

解说词:后人为了纪念他,舍不得砍伐此树,歌咏之,作《甘棠》之诗。也留下“甘棠遗爱”、“甘棠之思”的成语典故。

清华大学教授彭 林:“中国这种圣贤和道德之教,我觉得他比宗教起的作用还要大,中国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我们不是靠宗教,而是靠道德、正义、公道我们来引领社会的,我觉得他是高于宗教,具有更高的一种力量。”

解说词:72岁的陆光荣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工作,编写《钱清镇志》。

绍兴钱清镇退休教师陆光荣:“刘宠清廉,而出钱清这个地名,所以这个地名我们要把它记录。”

解说词:作为汉室宗亲,刘宠没有生在大汉的盛世,做官时正赶上了东汉最黑暗的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朝廷官员的贪腐,横征暴敛已成为一种最常见的现象。

浙江会稽山的老百姓朴实拘谨,常年被官吏欺诈。百姓不堪其扰,纷纷遁迹于深山老林。刘宠担任会稽太守后,简除烦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为,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生产,使郡中秩序井然。刘宠离任,两袖清风。几个住在若邪山山谷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每人带了100文钱,前来为他送行。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卜宪群:“并且想挽留他,说你在这里为政的这段时间,我们老百姓很安宁,夜不闭户,狗不夜吠,说明会稽这个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非常的安宁,有的老百姓说,我很多年都没有见到官吏了,在我国封建社会,见不到官吏就表示他是一种日子过得好,幸福。”

解说词:盛情难却,刘宠在老人们的百钱之中挑选了一钱之后,与老人们依依惜别。出了山阴县界,刘宠把这一枚钱投入到西小江中,将这枚绍兴百姓赠予的铜钱又留在了绍兴。后人传说,这段江水自从刘宠投钱后,就更为清澈了。后来,绍兴人把这段江更名为“钱清江”,还建了“一钱亭”、“一钱太守庙”。

绍兴钱清镇退休教师陆光荣:“实际上就是崇拜清廉,我们希望这种问题让后人去评,让他们去理解。”

解说词:岁月流逝,72岁的退休教师陆光荣还在找寻着东汉太守刘宠曾经在绍兴的经历。开学了,镇中学的初中生们和往届一样,召开了主题班会,来纪念这位勤政廉洁的东汉官员。

1000多年后,明朝兵部侍郎于谦有感于“一钱太守”刘宠的廉洁,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胡椒八百斗,千载遗腥操。一钱付江水,死后有余褒。”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这首诗于谦引用了几个典故,一个是唐代宰相元载,在任期间贪污腐败,后来被抄家时,仅抄得胡椒就有数千斤,所以他因此遗臭万年,相反东汉太守刘宠,在任期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你生前占有的再多,你也不带走,胡椒八百斛留下的是恶名,一钱太守刘宠留下的是清名,你身后自然有人评判你。”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通过这两个故事,于谦想表达和抒发自我内心的一种愤慨,同时以示自己清正廉洁的一种志向。这样一种历史观的表达,对于谦本人影响很大,所以后来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浩然正气。”

解说词:1449年8月18日,明帝国首都北京被一片紧张和不安的气氛所笼罩。10多天前,明军主力在河北土木堡被来自蒙古高原的瓦剌军队歼灭,皇帝朱祁镇也被敌军俘虏。乘胜而来的蒙古骑兵很快出现在北京郊外,明帝国顿时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此时,于谦临危受命,他在朝堂上严厉驳斥了一些大臣迁都南京的主张,坚决要求固守北京。在新皇帝朱祁钰的支持下,于谦整饬兵备,亲自督战,指挥22万军队,取得了北京保卫战大捷,瓦剌军队被赶到了长城之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在最危难的时候,大家愿意听于谦的。于谦为什么这么有号召力呢,首先一个他的廉洁,他在晋豫巡抚任上做了18年,任劳任怨,两袖清风,能力很强。当整个官场开始腐败的时候,像于谦这样的人,他们立刻在整个官场上显现出来了。他的个人品质,他的政绩,形成了一个士大夫精神的标杆作用,旗帜作用。而这种旗帜作用,在大明王朝最危难的时候,使得整个国家的力量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向心力。”

解说词:明帝国终于从一场巨大的危机中走了出来,于谦也成为拯救国家的功臣。然而,8年后,这位曾经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朝廷栋梁和英雄,却被昏君佞臣罗织罪名处以死刑。于谦遇害之后,负责抄家的官员发现于谦家里除了生活必需品和御赐的蟒袍、宝剑之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据明史记载,于谦在巡抚地方的时候,经常回京师处理公务,每次两手空空地回去,从不送礼。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手下就给于谦说,大人就是家无余财,清官么,也应该带点土特产,蘑菇呀,老陈醋去呀,是不是?”

解说词:为是,于谦写了一首《入京诗》表明自己的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从此,后人就用“两袖清风”来形容为官者的清廉之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一生的追求,在他看来,历史不仅存在于浩瀚的史书之中,也存在于天下芸芸众生的良知和公正的评判之中,他相信历史一定会记住自己的奋斗、牺牲和气节。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成化初年,于谦得到平反,诰文是这么写的,于谦在任期间,曾经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却遭到权臣的排挤和迫害。这诰文颁布全国以后,老百姓奔走相告,喜出望外,他们认为公正终于得到了伸张。”

解说词:公元1489年,明孝宗下令在杭州于谦墓旁建“旌功祠”,来纪念这位拯救了国家和无数百姓的英雄。333年后,一位来自福建的清朝官员林则徐重修了于谦祠墓,并写下了“百世一人”的大字,悬挂于祠墓之上。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现在你去西湖,到于谦祠,你就可以看到林则徐这句名言,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所以袁枚有句诗我特别喜欢,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西湖为什么美,不光是因为自然景观美,是因为西湖背后的精神,因为岳少保、于少保葬在这个地方。”

解说词: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所以古志士,终身甘缊袍。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盛世,中华民族对道义、忠信、名节的追求始终在延续着、继承着,这就是蕴藏在历史深处的崇高和力量。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一。这是900多年前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构筑而成。百姓们感怀苏轼勤政爱民的功绩,就将这道堤坝称为“苏公堤”。苏轼一生,曾经在多地为官,每到一地他都留下了清廉、勤政、爱民的美名,被当地百姓世代传颂。在40多年的为官生涯中,苏轼始终戒奢崇俭,清廉自持。在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后,苏轼在城东的一片坡地开荒种田,以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由于经常辛勤耕作,时间一长,苏轼就像乡间老农一样,又黑又瘦。寄情于劳作和诗词的苏轼,为这块地取名东坡,自称东坡居士,苏轼因此又被后人称为苏东坡。

在黄州每天精打细算的苏轼一家,日常花销还比不上一个普通的农户。生活虽然艰苦,但是苏轼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寄托和乐趣。他在黄州先后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80多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散文。在《前赤壁赋》中苏轼这样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苏轼看来,天下万物,如果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 波:“儒家一直认为,物欲的张扬是会对精神有损,而物欲的控制自我节俭,是会促使精神的张力,进行彻底的打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修身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别人的身么?不是,修的是自己的身,而且修身的本质是为了什么?是修心。就是说要克制身体对物质的欲望,这样心灵才能够强大。”

解说词: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被人们称为“三苏”。苏轼和弟弟苏辙去世后,安葬在河南郏县,后来父亲苏洵的衣冠冢也从四川老家迁移到了这里,就形成了今天郏县的三苏坟。

900多年来,一代代的中国人来到这里,在苍凉而寂静的氛围中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体会积淀在苏轼诗词歌赋中的高尚、清廉与气节。

诚实地面对历史,坦然接受历史和后人评价,是历代贤明的君主和正直的大臣对历史的共同态度。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费尽心机地篡改历史记录、掩盖历史事实的奸臣墨吏。

公元1142年,南宋第一权臣、宰相秦桧的儿子秦熺考中进士。原本掌管国史编修工作的秦桧,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秘书少监的职位,直接负责编修国史实录。那么,为什么秦桧会给自己的儿子安排这么一个清苦而又没有多少权力的官职呢?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秦桧他自己做了那么多恶事,然后又有那么多人反对他,他自己也是一个读书人,而且他早年的时候,还曾经是一个非常敢言的御史,他选择了利益,放弃了是非,放弃了正义,但不等于说他不知道,秦桧让自己的儿子做这件事情,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形象是正面的,所以他要改呀。”

解说词:据史书记载,秦桧把持朝政10多年,“喜赃吏,恶廉士”。在宰相任上秦桧“贪墨无厌”,公开卖官鬻爵、收受贿赂。当时,如果想要当地方官,必须先给秦桧送几万贯钱才能得到任命。整个国家贪官赃吏横行,“百姓愈困”。

据《宋史》记载,秦桧积累的家财富可敌国。他的儿子秦熺几乎每天都要请人打造金银酒器,置办古董字画。每年各地官员进献给秦桧的生日礼品,就价值几十万贯钱。

除了贪腐之外,对秦桧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比一手罗织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更难以面对历史的了。公元1142年1月27日深夜,在秦桧的一手策划下,岳飞在**亭遇害,年仅39岁。再过几个时辰,就是新年除夕了,这一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而岳飞的冤案,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悲痛的冤案之一。

据史书记载,当制造这起冤案的万俟卨等人逼迫岳飞在一张捏造的供状上画押时,岳飞在供状上写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相信在冥冥之中,自有天理存在,是非善恶终将会被分辨清楚。

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冬梅:“岳飞要被害死了,但是直到临死的时候,他都相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所以他喊天日昭昭。我想他喊这句话不只是说鸣冤,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信,他相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会给他的正义的行为以一个正面的评价。”

解说词:岳飞一生生活节俭,全家甚至没有人穿丝绸衣服。当宋高宗要为他建豪宅时,岳飞拒绝了皇帝的赏赐,他说:“北虏未灭,臣何以家为?” 他率领的岳家军更是不侵犯百姓的一丝一毫,“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

(同期声·老艺人张连生):“这雕刻的是岳飞和杨再兴,打金兵么。这个岳飞朱仙镇留下了最好的印象,好象就和神一样。”

解说词:在岳飞曾经取得抗金大捷的开封市朱仙镇,老艺人张连生还在认真的印刷着有关岳家军的木版年画。将岳家军搬上木版年画,在朱仙镇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河南大学副教授展 龙:“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清廉的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的,光明磊落的官员,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

解说词:公元1155年,曾经费尽心思构陷岳飞的秦桧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在他临死之前,宋高宗赵构发布诏书,将秦桧祖孙三代全部免职。这位曾经家财富可敌国的贪官,这位曾经陷害岳飞并苦心孤诣地串改国史记录的奸臣,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会进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奸臣贪官之列。

秦桧死去27年之后,一位官员来到秦桧曾当过郡守的永嘉,公开捣毁了为秦桧修建的祠堂。这位官员,就是理学的创始人朱熹。自此,历史对秦桧的清算正式开始了。

1345年,在元朝史官修撰的《宋史》中,秦桧的长篇传记进入了《宋史》奸臣传的行列,秦桧作为宋朝第一奸臣的地位从此再也无法翻案。

1513年,明朝地方官员在杭州西湖岳飞墓前设立了陷害岳飞的秦桧等四人的跪像。此后,这些跪像被游人不断地击毁,又不断地重新铸造,迄今为止已经铸造了12次。岳飞墓前的这幅对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就这样成为历史的终极审判。

1450年,人们在岳飞的家乡河南汤阴修建起了这座“宋岳忠武王庙”,作为永久的纪念。在这里,人们也会看到秦桧的跪像。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祭拜岳飞。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岳飞对天下太平的理解和守护,也让他成为世代敬仰的英雄。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00多年前,孔子曾经说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中华文明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千百年来,公平正义始终是镌刻在中华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几个大字。

在中华文明史上,无数清官廉吏、仁人志士用毕生的奋斗,留下了供后人评说的人生传奇。浩如烟海的史书记录下了这个民族的苦难、奋斗与辉煌,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交织着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历史。这历史饱含着血泪与悲情,也充满了豪迈与伟大。历史深处的正义与光辉,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历史的深处,我们的先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护佑着我们开创中华文明的新辉煌。

本集编导:董 玲

上一篇:祥和中心校环保小卫士活动方案下一篇:幼儿园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