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党章

2024-08-09

重读党章(共10篇)

重读党章 篇1

重读《党章》,使我对《党章》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经党的十六大部分修改通过的《党章》,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的章程,对全党的工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的目标任务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们党最大的先进性。

党章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正式规范,主要是通过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各项规定体现出来的。总纲部分开宗明义地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原来党章对党的性质的规定相比,这样以“两个先锋队”、“一个核心”、“三个代表”对党的性质做出规定,并不是根本原则的不同,而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始终如一的党的性质规定的逻辑发展。十六大关转自于党章修正案的决议指出:“这样表述党的性质,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年,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七大党章是“保证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获得胜利与解放的党章”。今天,我们同样有充分理由坚信,十六大党章必将是一个保证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获得胜利和振兴的党章。党的实际生活证明,党章不是纸上的手段,不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党的前进与后退、壮大与缩小、胜利与挫折。

首先,我觉得党的十六大对《党章》进行修改是很有必要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地方基本上达到了小康。

其次,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先进性就是站在时代的前列,走在群众的前面。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以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面貌登上历史舞台,充分显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先进性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再次,《党章》关于党员的八项义务规定增加了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提并论,并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首要义务写入《党章》,是修改后《党章》对党员义务的重要规定。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思想,是新形势下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履行党员职责,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每个党员只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增强党员意识,履行党员的各项义务,才能充分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此,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党章》的内容精神,还要用《党章》的内容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努力学习,把各项业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百年辛亥,重读鲁迅 篇2

一个为了拯救贫困交加民众的革命者的血,被刽子手做成了血馒头,给被拯救的人吃了,尔后在刽子手一片“包好”的叫喊声中、在众人恭维奉承声中死去了。这是一幕多么叫人心碎的悲剧!

这就是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写的小说《药》的故事。

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用洗练的手法,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群众愚昧、落后;刽子手凶残、狡诈;革命者严重脱离群众的历史悲凉画卷。夏瑜本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统治而造反的,但是他的正义行为连他的母亲都不明白,失去了革命应有的最基本群众。夏瑜之死,驼背五少爷幸灾乐祸,花白胡子认为他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丝毫不同情;更有可悲的是华老栓把他的血奉为神灵妙药,一心希望用它来治好小栓的病。在茶馆里,刽子手康大叔成为了贵客,为人所尊敬。夏瑜成为了作践的玩物。革命者的鲜血不但没有唤起民众,反倒增添他们愚昧的欲望。

夏瑜的革命为什么失败?这里不是把原因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了吗?群众不理解革命,而革命者又严重脱离群众,失败是必然的。

《药》中的夏三爷的无耻,红眼睛阿义的贪婪、刽子手康大叔的凶残卑鄙无不增加了悲剧的色彩。这些人物的丑恶嘴脸不但没有遭到茶馆了群众所憎恶,反而增添了他们的快活,真可谓悲哉!

透过《药》中的人物形象,我仿佛看到作者忧虑而又无奈的神情,好像听见他正在倾诉:这悲剧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有多深?清除这悲剧的办法又在哪里?

医治麻木心灵的“药”

《药》,这篇鲁迅的力作,是医治心灵麻木的良“药”。

在这篇小说中,鲁迅不仅用他那泼辣的笔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刽子手的凶残,而且对那些善良可却十分愚昧落后的群众进行了深入剖析。

华老栓这位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下的中国20世纪初的无知、落后的群众形象,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他对有病的儿子倾注全部感情,他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换了“药”。他对这“药”充满了无限的希望,根本不去问这“药”的来源。他几乎忘记了自己和康大叔的对立地位,而对他毕恭毕敬,感激不尽。然而就是康大叔拿来的人血馒头使小栓夭折了,使华老栓希望破灭了。

无须多听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人的言谈了,我们的心已经无法沉痛了。夏瑜的希望永远不能实现了吗?不!他的坟墓上不是清楚出现“花圈”了吗?这“花圈”足以使麻木的心灵开始震颤了。华小栓的死难道还不能使华老栓觉醒吗?而一切有志拯救中国劳苦大众的革命者还不应从夏瑜的悲剧中汲取应有的教训吗?

要想革命成功,必须鼓动群众、联系群众,千百万人民群众起来之时就是革命胜利之日。这是鲁迅为了医治旧民主主义的“病”而开的一剂良“药”。

黑暗的社会 罪恶的黑手

一座小镇城门外,坟墓众多,凄惨荒凉,而阔人家祝寿的馒头硕大,这个社会贫富对立,界线分明。

这是《鲁迅小说》中的《药》的场景。华老栓一家处在社会的底层,盖着“满幅补钉的夹被”,一包洋钱是他家的命根子。孩子有病无处求医,只能乞求刽子手。这样的社会还不黑暗吗?黑暗!但更使人感到黑暗的是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愚民政策”。他们用封建迷信的反动思想毒化、腐蚀劳动人民,愚弄群众,驱使他们日益麻木、无知、落后。

黑暗的社会产生了无耻、卑鄙的刽子手。在《药》中,我们很难断定是哪一个人杀害了革命者夏瑜,但康大叔、夏三爷、红眼睛阿义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就是他们首先使我们产生了憎恶之情,进而推及到整个封建阶级。康大叔的凶狠、贪婪表现了封建阶级的本性;夏三爷的卑鄙无耻,表现了封建势力的强大;红眼睛阿义则不过是封建势力的忠实爪牙,靠主子来维持他的生命。

纵观全文,黑暗罪孽丛生,读完之后,感情愤怒达到了极点。

悲痛而不失望 黑暗依见光明

悲痛!革命者夏瑜、贫苦民众的儿子华小栓都死在了封建统治阶级手下。黑暗!这个社会反动势力的凶残、群众的愚昧,很难见到火光。

但是悲痛中存在着希望,黑暗中依稀可见那微茫的火光。华小栓的死,戳穿了骗子的谎言;夏瑜的死,激励着同志们前仆后继,继续前行。麻木终会有头,刽子手的血债必须偿还。

在悲凉萧瑟的墓地,鲁迅让夏瑜的坟上出现了一个花圈,使令人窒息的气息里透出了一丝光明,展现了革命者并没有屈服的现实,催人振奋,教人前行。

重读雷锋日记有感 篇3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这是雷锋日记中的一段,也就是雷锋的“钉子”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者你生活的岗位位上?……”雷锋的这段日记,体现出雷峰对工作的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精神。

在工作节奏飞迅,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地税干部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学习是一种工作、责任和使命。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补充精神食粮,尤其需要“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切勿以没时间为由而放弃学习,不思进取。不能抱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要善挤时间,善用零星时间,方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联系实际,开动脑筋,才能把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事实证明,只要用心学习,坚持不懈,必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学用相长。

每一颗钉子在岗位上闪光发亮就是最朴素的雷锋敬业精神,其精神应该作为我们地税干部的敬业标准。对于工作任务不计得失,不怕困难,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做好每一项工作。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爱岗敬业,就需要我们从小事着眼,从细处入手,把每一件平常的小事做好,把每一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重读《三国演义》 篇4

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班级:09旅管三班 姓名:王晗希学号:

重读《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高中时,曾拜读过一遍,这个暑假又拿起来重温一道,又是一番感触。

高中时,读这本书,毕竟当时涉世未深,只是从其中某个角度来理解,往往沉醉于其中对对英雄人物的描写,而未能真正深深领会其中的精髓。这些英雄人物使我深受鼓舞,也立志要像他们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这次重温《三国演义》,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又开始以现在的眼光来一一审视他们的命运。

诸葛亮是我最崇拜的人物,他是“贤相”的典范,他既是智慧的化身,又是道德的化身,集忠贞、仁信、睿智、机敏于一身,上识天文,下通地理,精通兵法,富于谋略。最初居隆中,虽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已明察天下大势。出山之后,运筹帷幄,创造了鼎足之势。此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白帝城托孤,虽面对一个平庸、无能、扶不起的啊斗,却无个人野心,也不居功自傲,七出祁山,立志统一天下。

然而诸葛亮虽才高八斗、学富五书,其一生是悲剧的一生。

首先是才德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度是以等级为基础的宗法制度,而封建时代道德人格正是宗法等级关系的一种表现,诸葛亮受刘备知遇之恩,毕生辅佐刘备及后主刘禅。然而刘禅贪图苟安,不思进取,胸无大志,诸葛亮夺取中原,统一天下的行动也受到牵制。当他四出祁山,曹丕病死军中,司马懿斗阵失败,正是夺取中原的千载良机,刘禅却贪图苟安,下令回军,使诸葛亮错失良机。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曾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主。”如果诸葛亮废主自立,则历史可能将会被改写,而诸葛亮没有背弃封建的纲常伦理,终究未能统一天下,为的是作为一个贤臣的高风亮节。

诸葛亮悲剧的第二个层次是奉献与事业欲求的矛盾。“克己奉公”,历来被视为高尚的美德,无私奉献,南征北战,甚至“亲校簿书,自理细事,食少事烦,汗流终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的情况后,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果然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在伐魏前线五丈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诸葛亮若能多保重身体,则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事业。临终前他强支病体,乘车“出塞遍视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寒生,仰面长叹”,使人们不能不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诚然,无私奉献使诸葛亮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使他的道德人格为万世所景仰。但若劳逸结合,岂不更好。他事必躬亲,鞠躬尽瘁,非但不能使事业成功,反而壮志难酬,呜乎哀哉!

诸葛亮悲剧的第三个层次是人事与天命的矛盾。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毅然出山,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耗尽了毕生的精力,由于命运的捉弄,孔明终究未能成大业。在北伐中原的过程中,几次将置司马懿于死地,却因各种原因而未成。他曾令杨仪、马忠引一万弓弩手在剑阁木门道埋伏,让魏延、关兴出诱敌军,以为可以射死司马懿,但“欲射一马,误射一獐”,被射死的是大将张颌,司马懿出逃。火烧上方谷,孔明将司马懿父子引入谷中,烧断谷口,引发地雷,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抱头痛哭,忽然来了一阵大

雨,将火扑灭。孔明只好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违也。”许多事情存在变数,有许多偶然的因素。想到我高考发挥失常,也只能一叹而过,并非我自身因素,实出偶然。今后做事情要作好多方准备,以免意外。挫折人生常有,坦然处之,不折不挠,如孔明先生与命运的种种抗争,虽然失败,是“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精神的延续,是一种壮美的悲剧。

刘备是作者全力歌颂的仁君,胸怀大志,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其政治愿望,一心光复汉室江山。刘备本身并无多大的才能,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珍惜人才,善于用人,不仅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视如手足,而且重用几经波折而一心追随自己的赵云。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的出山,给刘备的事业带来转机,从而开创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能建立蜀国全靠他善于用人,全靠各位贤臣将士为他打天下。当今社会上许多成功之士,本身并无多大的才能,但善于用人,“他人之才,为我所用”,让有才能的人为之服务,终成大业。

关公是在中国民间有着很高声望的人物,是供奉的一个神,小说中,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他长得仪表堂堂:身长九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五络长髯足有一尺长,手持一把青龙偃月刀。关于是个义重如山的人,他忠于“桃园三结义”的誓约,笃守兄弟之谊,虽身陷曹营,不忘旧情,尽管曹操封以高官,给予厚禄,赠美女,馈金银,仍不为所动,唯收下“赤兔”马,“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回刘备身边。但他对曹操的恩情也不忘回报,先是为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后在华容道面对凄惶垂泪的曹操,甘违军令,“义释”曹操,让其回到中原,封建时代的“义”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羽武艺高强,胆略过人。曾只带十几个随从深入虎穴,到东吴赴宴,即“单刀赴会”。有次右臂中毒箭,一面饮酒,一面让神医华佗为他做手术,刀子刮在骨头上“悉悉有声”,旁人看了都“掩面失色”,唯关公谈笑自如。但关公也有其性格上的缺点,自高自大,意气用事,缺乏政治头脑。坐镇荆州,本应与孙权集团搞好关系,却化友为敌,吴蜀开始争端,忘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意义,后又大意失荆州,让吕蒙得手,最后败走麦城,一代英雄到此终结,让人不免为之感叹。

小说中还有一个有着非凡武艺、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吕布,张飞、关羽、刘备三兄弟也只是与之战成平手。但吕布武艺虽好,却没有一点政治头脑,只是自恃武力,一味杀戮,“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杀丁原为劫才,杀董卓为劫色,杀丁原是坏事,杀董卓又是好事,此人的一再反叛,则全是见利忘义。后吕布投刘备,趁刘备不在时偷袭荆州;袁术派兵攻刘备,吕布又以辕门射戟的方式为之解围,这一击一助,又是出于利益。他一介匹夫,多行不义必自毖,最终丧命白门楼,也是必然。

重读鲁迅作品有感 篇5

初读鲁迅的文章,是在高中,那时是为了考试而读,就觉得太难背了,文字拗口,读起来别扭,理解起来更难,好像只有一篇《一件小事》引起过我的共鸣,知道鲁迅对劳动人民是尊重的,对知识分子的伪善是鄙视的。

到了大学,好像是语文能力在经过高考洗礼拔高了一些,加上心境从容许多,再读鲁迅的文章,觉得不那么别扭了,开始对鲁迅文章里的犀利,批判性的彻底,以及跃然纸上的傲骨有了感受。

及至最近一两年,重读鲁迅的《呐喊》,鲁迅对民族的劣根性的批判,以及对于生活在封建礼教和愚民统治下或麻木,或无奈,或卑微的小人物(其实也是那个时代底层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与无奈,让我产生共鸣。

我理解了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的`控诉与决裂。

他就是一个反封建的勇士,也是唤起民众自新的旗手。

鲁迅对我个人最大的影响在于:

1、批判意识,这成为做人、做事的原则,遇到问题,往往愿意先从否定的角度看问题。

2、尽可能把东西写简练,不写废话。鲁迅文章的雕刻美即从此来。

3、多看西方的书,少看中国的书。直到今天依然如此,虽然因专业的原因,看了一些中国书,但整体上觉得中国书水准要弱一些,毕竟它们是旧时代的产物,无法解决很多当下的问题。

4、多阅读西方哲学。坦率说,看得半懂不懂,但确实也没少看,特别是比较喜欢尼采。

5、力求有用于社会,鲁迅其实是非常入世的,一生的遗憾多因此而来。

当时看鲁迅,比较看重他的国民性批判、逻辑能力、对传统的否定等,以及对新文学的开创。大学毕业后就买《鲁迅全集》,翻到今天,几乎翻烂了,几乎所有注释都看过两遍(当然,新版增加了一些新注释,这个我没看到)。

其次,用鲁迅思想去实践遇到的困境。

带着较强的批判意识去生活,难免要碰很多钉子,会被别人认为不近情理,刚开始觉得那是大家庸俗,自己不以为意,毕竟我并没有认真地算计别人、伤害别人的想法,因为实在太懒惰了。

但大学毕业后才明白,一个人除了为民族、为国家、为历史负责外,其实最大的事情是先为自己负责,别让自己饿死才是第一要旨,而这并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我们这一代学生,受到过去思想的裹挟,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后来才知道,其实人间未必很需要我们。

大学时读了很多西方现代派小说,后来发现,与生计毫无关系,不得不离开书斋,专心去赚钱。一度因职业选择错误,很痛苦地过了4年。

这时再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开始发现他的作品中有很多是人生的经验,他在《娜拉出走之后》《伤逝》中,都写到了生活对梦想的扼杀。鲁迅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所以他后来想改造社会,可我童年所处的时代,不就是他梦想的那个社会吗?那个社会真是好社会吗?

这使我对鲁迅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逐渐相信梁实秋先生的话,鲁迅作品的魅力来自中年人的油滑,他的理想其实是靠不住的,只是逻辑的建构而已,这种逻辑建构既粗暴又危险。

鲁迅的理性很强大,但理性只是生命的很小一部分,我们还面对广阔的非理性世界。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尼采的《权力意志》,读后才发现,尼采其实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鲁迅却没有。

从思想家的犀利上看,鲁迅并不够格,仔细去看,鲁迅的逻辑常常是扭曲而荒唐的,他对概率缺乏足够的敏感,往往把可能性当成必然性,把相关性当成因果性,所以越来越接近决定论者,他的同道们恰恰是如此,打着理想的名义,在败坏着世界。

其三,从文学家的角度去看鲁迅。

结婚后,重新衡量生活道路,觉得还是书斋比较适合我,所以离开了从事7年的商业工作,回归阅读,因为写文章的缘故,经常要翻看《鲁迅全集》,会不断有一些新的体会。

1、鲁迅对自己的思想充满怀疑。

比如“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意去”,这句话让我重新去看鲁迅。鲁迅其实并不相信对未来的承诺,他在前行中,始终保持着怀疑与苦闷,这就保持了一个思想者的底色。

2、鲁迅并不犀利。

鲁迅大多数思想是引述,真正原创的不多,不论是国民性批判还是对旧文化的批判,他都只是文笔更好,嗓门更大而已,并不是首倡者,也不是说得最深刻者,他表现得很决绝,只是箭在弦上吧,不得不发。

3、鲁迅并不自认为思想家。

毋宁说,鲁迅很厌倦人们给他这样的名头,因为他实际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家,他没有相应的学术训练,只是阅读比较多、比较广而已,他融汇贯通的方式依然是生活经验,并不是逻辑。

从这个意义来说,鲁迅所谓的深刻其实并非本相,而是课堂教育塑造出来的,把鲁迅的作品引经据典,加上四五倍注释,这样就看上去很深刻,特别是将鲁迅同代人的作品完全隐没,这就使鲁迅似乎成了思想家。

重读母亲作文 篇6

有人说长辈是一本厚重的书,但我初读时不懂其中韵味,只觉得其中的内容乏味不堪。幼时的我常常捣乱,不是糟蹋了东家的菜园,就是恶作剧,淘气的不得了。每当邻居来讲理时,你都好言好语给人家道歉,但人家走后,我分明看到你的脸色铁青,眉毛皱成一团。此时我早已酝酿好情绪,眼泪汩汩地望着你,但你不为所动,依旧将我教训个狗血淋头,我也就嚎啕大哭起来,认为你是一个坏妈妈,只会偏袒别人家的小孩。那时我不会读懂你,铁青的脸色下藏着的是爱我的心,是希望我沉稳自若,以柔待人的人生道理。

长大些,我的学业随之加重,而您似乎将自己生活全部的重心放到了我的身上。你减少了外出和朋友娱乐的次数,减少了工作时间,后来甚至辞掉辞掉了工作。您不再像以前一样每天精心打扮自己,每天奔波于工作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整日素面朝天,在家为我做饭,照料我全部的生活。面对这一切,我只觉得您将我压到喘不过气来,我只是觉得这一切是因为您变得越来越无趣,我对您的这一切毫无感恩之心,甚至厌烦。那时,我无法读懂,在您黯然失色的背后,是一个母亲的责任与担当。无法读懂这泛黄的老照片上,那个昔日长发飘飘亭亭玉立的少女为何如今不懂生活。

步履匆匆过后,我已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想慢下来,捧起那本沉甸甸的书,重读昔日的你,读懂岁月在您身上留下深深浅浅的痕迹。

此刻我是懂您的。

匆匆这些年,您教会我以柔待人,用心去感受去热爱世界,您教会我遇事沉着冷静,遇到挫折不放弃……您为我在学习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尽可能的减少阻力,让我的童年时代充盈着您的爱与关怀。

您像一本书,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用您丰厚的学识助我前行。初读不识其中意,再读领悟书中情。

风吹白雪花,也吹白了您的头发。我想再慢一点,停下脚步,来品味日渐苍老的你!

重读大学怎样选择 篇7

如果重新开始读大学的话,你的做法会有什么不同?

错误回答 我不会去刻意改变任何事情,在大学的那几年是非常美妙的岁月。有时候我希望自己可以重新开始。我确实从学校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评论 这种回答表明,求职者还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喜欢那种简单、不必承担多少责任的学生时代。这样的求职者会让面试人感到不放心,

正确回答 如果我能重新上大学的话,我不会对这个过程感到那么恐惧。我会更多地向教授质疑;我会利用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了解,使它对我的发展更有利,我一定会从这段经历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重读《三字经》有感 篇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读来朗朗上口,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南宋官员暨经史学者王应麟所著《三字经》,家喻户晓,距今800多年,一直广为流传。

《三字经》一直作为儿童启蒙读物而闻名海内外,是一部优秀的儿童道德教育教材,今天我站在一个成人的角度重读《三字经》,对其中一些思想有些更深的理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仪”,本意是讲“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是不能成为美玉的,同样,一个人没有经过教育,是不会知晓礼仪的”.我理解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想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善于学习,只有学习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让我们具备成就事业的基本条件。同样,在我们高速公路行业,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和技能,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得出色。

其次,人生需要雕琢,需要经历很多事情,没有人可以永远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只有经历挫折,不断雕琢、沉淀和积累,才能成长为一块“美玉”.在我们的工作领域,没有谁敢说自己永远不犯错误,错误不可怕,只要我们在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错误也可以成为我们进步的阶梯。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一块“美玉”,必然要经历两个过程,第一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第二是雕琢的过程,在挫折中成长,错误中涅槃。

“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这句话也很有感触,不仅仅是南宋王应麟自己教育孩子的宗旨和方法,也值得我们现代所有人特别是为人父母的借鉴和学习。

读《旧文重读》有感 篇9

大连市向应中学张进新

自从毕业以来,我整天埋头于教学,一直认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批改辅导等教学活动就是我工作的全部。这次参加骨干培训,在教研员老师的推荐下,有幸读了《旧文重读》这本书,才发现我只知道充实自己的语文知识,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理论指导。《旧文重读》一书选编了朱自清、梁启超、胡适等大家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如文言文的教学、作文的教学、语文学科的考试、阅读教学等,让语文教育者获益匪浅。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困绕着我,所以我更多地关注书中对作文教学的论述。梁启超先生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文教师就是要教给学生“怎样地结构成一篇妥当文章的规矩”,那么到底有哪些规矩呢?梁启超先生提出了三点:

1、该说的话。作文第一步,先把原料搜集齐备,便要判断哪种原料是要的,哪种原料是不要的。也就是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学作文的人,先要定出个立脚点,然后根据这立脚点把该说的话定出个范围。

2、要说的话原样说出。

3、令读者完全了解。这三个规矩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很困难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很强,学生写作往往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本就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因为要作文才勉强找话来说,更不知道如何原样说出。何况有些真话一旦说了出来,恐怕会适得其反。所以这三个规矩只有在语文考试制度改革后才可能真正的实行吧。

想想还是黎锦熙先生的《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中提到的具体操作法更可行。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写作训练:每周必写的日记、当堂的小作文、每周一篇的大作文。但是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日子久了,这些训练便流于形式了。学生和教师都在做量的积累,却没有上升到质的飞跃。现在看来,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当之处。正如黎锦熙先生所言:学生写“周记”,不如写“修养日记”。修养日记,以逐日于临睡前写讫为原则。以对于自己生活之反省与认识为主旨。这样一来,学生便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有教师的批改也要有针对性。每周评阅一次,评阅时,于文法、文字、思想、事实四方面,均使用“作文批改符号”。评阅后,发还各生。各生应依符号自行改订。有改才能有提高,否则只能是量的积累,于学生作文提高无益。黎锦熙先生就教师的评阅还作了具体的论述,值得教师借鉴。

最让我为之警醒的是叶圣陶先生的《教师下水》一文。作为教师,我们一直站在高处俯视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多是批评,甚至是吹毛求疵。可是让我们写一篇文章,我们又能说比学生强多少呢?自从工作以来,除了写些工作方面的材料,我都已忘记了学生时代写作的感觉。我想只有同学生一起写一写,才能真正知道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所以,“教师下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重读《滕王阁序》 篇10

我没有出过远门,自然也就未曾到过江西南昌,去领略赣江边上那气势恢弘的滕王阁了,我对滕王阁的点滴认识都来自于王勃笔下的一篇《滕王阁序》。王勃对自己的诠释很有特色,寥寥数语就把胸怀大志但始终忧郁帐懑的鲜活形象展现出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大体是说我王勃三尺男儿却只有卑微的命运,只是一个贫贱的书生,已到了终军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的二十多岁年龄,却无法寻到请缨报国的机会,只想有一天能投笔从戎,象宗悫那样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我之所以如此地喜爱这篇文章,就是觉得王勃笔下抒怀言志的优美文辞似乎都在替我说话,而且字字珠玑中充满着一种永不苟且的桀骜,这也是我在平素的行为举止中尤为重视的品格。

王勃是初唐时期一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七岁就能写很好的文章,十四岁上“举幽素科,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王勃曾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其中又以王勃才气最高,成就最大,这些才气和成就也使得他饱经沧桑和忧患,甚至差一点被砍了头。早在年不满二十岁时,心高气傲的王勃因看不惯皇亲国戚整日沉溺于斗鸡取乐玩物丧志,写了一篇题为《檄英鸡王》的游戏文章,未想一下触怒唐高宗,被遣出了王府。往后他漫游蜀中,一度补任虢州参军,又因得罪同僚被革去职务,其父雍州司功参军王福畴也因此受牵连而被贬为交趾令。《滕王阁序》又称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王勃往交趾省亲路过洪州,也就是现今的南昌时即席所作。相传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因李元婴后被封为滕王而得名,王勃路过洪州,适逢当地官吏修葺滕王阁且于阁中大宴宾客,邀请他也“躬逢盛饯”,席间有人提出为修缮一新的滕王阁写篇骈文,使当时的空前盛况流传于世。文人雅士们相互谦让,谁都想等着看别人的好瞧,推来让去到了王勃跟前,竟被他当仁不让地应承下来,当众磨墨挥毫淋漓渲泻,把身后的秀才举子们气得个够。唱诺的趁机贴近高声宣读写出的每一个句子,挑“毛眼”的一个劲儿摇晃着脑袋嗤嗤窃笑,直到王勃笔下狂草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旖旎文采,才总算镇住了满座高朋,再无一人敢另眼小觑了。

《滕王阁序》写得情景俱佳,声色并存,意境开阔,词采绚丽, 气势奔放,对仗工整,在骈体文中确实是难得之精品。文章以描绘滕王阁周围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为切入点,信手指点寥廓山川,顺势展开,出神入化,谴词用典既全面又贴切,有很好的阅读性和耐读性。文章仅用“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就将古城南昌在当时称作洪州都府,星空的分野属于翼轸两宿,地接衡、庐两山所在的衡州和江州,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而连接闽越的地理环境交待得一清二楚,语言表达能力已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对人文的描述,虽以频闪的典故令人目不暇接,却尽在“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的涵盖之中,好在籍以“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来谦虚自己年幼蒙昧,竟有幸得予参加盛宴,趁此机会幽上一默,稳妥地收住笔锋,转而泼墨一般重笔描绘周遭秀丽如画的山光水色,突出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贤主、嘉宾“二难并”,极目眺望长空,尽情欢娱于闲暇时日的逸然兴致。

王勃在文中以大量的笔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冷凉,同时表达了自己不甘失败锐意进取的远大志向:“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大意是说:唉!生不逢时,命运多不顺畅!被汉文帝发现后得予重用的冯唐容易白发满头,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却比部下更难得到封邑。西汉贾谊受屈被贬于长沙,并不是因为没有圣明的君主;使东汉高士梁鸿逃隐于海隅,难道说当时缺少一个昌明的时代?所依靠的是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怎样正确对待命运的安排。年老的人应该使自己更有气节,宁愿改变晚年求静的心境;穷困潦倒时理当显得格外坚强,才不致陨没自己高尚的`志向。这段话经反复咀嚼品味下来,对走好一生尤其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不仅是王勃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突不破的理想氛围。王勃把不加推辞便在大庭广众之前成就此文的理由说成是“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也就是说假如司马相如不是得到蜀人杨得意举荐,平生只能抚凌云之赋而暗自叹惜;既然遇上了深谙琴韵的钟子期,即使象伯牙那样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惭愧呢?一下又为先前嗤之以鼻的文人雅士们找回了丢失的面子,可见王勃聪明之中暗含狡黠。

上一篇:搞笑的顺口溜下一篇: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