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精选9篇)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篇1
工地试验室职责
1)负责本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的试验管理工作;制定试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对本项目范围内的工程试验业务进行指导并督促试验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2)负责本管段工程有关试验、检测工作,包括钢材、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土工标准试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及拌和物性能试验;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试验;砂浆力学性能试验,地基容许承载力等试验。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3)参与原材料选场调查,并通过试验对所选材料质量做出评价。4)负责对本试验室的试验设备功能、仪器检验标定情况、操作方法、资料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5)建立健全试验仪器设备档案、台帐以及对试验仪器设备按检测周期进行检定及校验。负责试验仪器设备的保管与维护,确保仪器设备在法定有效期内正常运行,从而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6)定期对混凝土、砂浆检查试件强度、水泥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项目部、公司工程测试中心报送统计分析报表、工作计划与工作总结,做好试验资料的归档保存工作。7)负责对本试验室不具备试验检测资质项目的委托送检工作。8)积极开展新检测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试验研究工作。9)完成项目经理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1)主持试验室全面工作,对本室的技术、质量、安全全面负责,组织完成施工所要求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批准本试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审核签发试验室各类文件。
2)组织贯彻学习公路标准化要求和新的试验检测技术,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体系和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3)组织制定试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标准要求。
4)定期主持本试验室的管理评审,组织制定试验室工作计划,积极开 展各项专项质量检查,对管段内试验室不规范的行为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处理建议。
5)参与重大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试验检测方面问题的审查,并提出相关意见。
6)参与新工艺、新材料试验方案的审查,参与分管范围内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并提出建议。
7)考核本室全体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及时掌握本室工作信息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8)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达的各项任务。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1)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工地试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2)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标准、计量法的规定,全面掌握本领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3)批准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
4)组织收集有关的各种试验检测标准规范,制定技术活动计划,组织开展试验比对工作。
5)负责试验检测报告、报表、资料的终审与签发,对试验检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6)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试验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问题。7)负责对试验检测标准和方法以及偏离检测方法的控制,对试验室技术活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8)督促、检查各岗位工作执行情况,组织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及业务考核,负责技术业务指导。
9)负责建立健全试验室信息管理体制,组织做好各种文件、资料归档工作。10)11)负责试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试验检测技术工作。
试验室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12)全面负责试验检测工作质量,协助主任建立试验室的质量体系,并负责维持质量体系的现行有效性,定期向主任报告试验检测工作质量情况。13)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和修改,组织质量手册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工作,主持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编写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14)负责检测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检测质量争议的处理,审批纠正措施、预防措施。15)组织试验室的质量体系审核,审核委托试验机构的资质和检测能力。16)17)检查、考核各类检测人员的工作质量。
在技术负责人因故不能行使职权时,由质量负责人代为行使。18)负责试验仪器设备、试验环境、试验样品的管理,确保试验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试验检测工作标准要求。19)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试验室计量认证管理体系的实施,及时完善相关质量活动记录。2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试验检测工作
5、试验工程师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的有关工程试验、检测方针、政策、遵守各项 2)规章制度,按有关技术标准完成试验、检测工作。3)认真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各种试验、检测的理论和方法。4)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做好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更 改试验、检测数据,确保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5)认真分析处理试验、检测数据,并对试验、检测结果的客观 公正性负责。6)试验、检测过程中若出现技术问题,应及时向主任汇报并按照主任要求进行处理。
7)服从分配,努力工作,及时并高质量的完成主任安排的各项工作。
8)在独立完成试验检测工作的同时,指导和带领试验助理和试验工完成主任交付的试验检测任务。1)爱护仪器、设备,保持试验室环境整洁。
2)服从分配,努力工作,积极协助试验工程师完成各项工作。3)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任务。
6、试验员岗位职责
1)在主任和试验工程师的安排下,完成承担的各项试验检测任务,并对各自的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2)严格按照有关的试验规程、试验方法做好各项试验,及时填写试验记录,原始数据要清晰、准确,记录完整。
3)详细观察和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发现有异常现象或试验结果有疑问时,应立即向试验工程师汇报。4)做好检测前的样品准备工作,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校对仪器设备量值、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正确使用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及时填写仪器设备运行记录,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负责试验区域环境卫生和安全工作。
6)编制试验报告,按规定程序送审,并及时登记各项试验台帐。7)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受行政干预,提供准确、可靠、公正的试验结果,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8)对试验资料严格保密,未经试验室主任同意不得将试验数据及结果外传和泄露。
9)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试验检测工作。
7、资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在主任领导下,负责对本试验室质量体系文件、标准规范、外来文件、有关的试验检测资料以及电子版文件的管理。2)负责搜集与试验检测工作有关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及相关技术书资料,并登记建档妥善保管;失效文件应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3)负责保管试验仪器设备的档案证书、计量检定证书和自检资料。
4)负责各级单位来往文件的收(发)登记工作。
5)负责试验室内的原始记录管理,负责试验报告的发放、保管、整理归档。
6)负责保管和使用本试验室报告用章。
7)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复制试验报告,不得泄露原始数据。
8)做好防火、防盗、防蛀工作,以防资料的丢失和损坏,丢失资料应按质量事故处理。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试验检测资料管理工作
8、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
1)参加新购仪器的验收、调试工作、填写仪器、设备档案。2)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及维修计划的申请,仪器、设备的清洁、清洗、换油等工作。对三个月以上不用的仪器,应经常通电检查,凡仪器内使用干电池的仪器、设备入库时应取出,以免损坏电源。
3)严格执行计量法,根据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检测频率等情况,确定检定周期,按时送检。
4)定期检查和抽查正在使用仪器设备的技术状况,发现不正常或损坏时,立即粘贴“停用”标志,做好相应的记录。5)建立详细的仪器设备档案,妥善保存各种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和相关资料。
6)
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任务。
9、样品管理员岗位职责
1)来样样品的包装应清洁完好,不得留有它物或用未经清洗的包装物包装试样。
2)对来样的外观、封样标记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并清点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核实无误后,填写样品入库登记簿。3)样品应按相关规定分类保管,不得使其变质或降低性能,未检、已检样品应有明显的标志。4)样品保管应做到帐、物相符。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篇2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汽车试验知识资源重要载体的试验知识型人员,因其对试验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试验的客观性及准确性、关系到车辆的开发进程并最终决定了车辆的品质,所以在当今日趋激烈的企业人才争夺战中,所受到的流出拉力逐渐增强。试验知识型人员离职造成的试验知识流失,将对整车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提高对试验知识型人员隐性知识的识别与转化能力,加快试验知识型人员显性知识的解构与编码,不断推进现有试验知识体系的更新,形成完善的试验知识管理体系,对整车研发企业的知识保护、平稳发展和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试验知识型人员对整车研发企业的重要性
1.1 试验知识型人员的特徵[1][2]
(1)人力资本价值高且难以替代。试验知识型人员一般需接受过专业试验能力培训或拥有良好学术背景,能通过掌握并利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型贡献和知识资本增值。与普通试验人员具有的简单、相互替代性强的劳动力特点不同,试验知识型人员的知识资源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专用性,人力资本价值较高且短期内难以替代。
(2)知识粘结性强。汽车试验涉及大量整车开发流程中后期技术改善期,试验知识型人员必然深度参与企业知识资源的创造及开发过程,往往可以控制着按照现行契约规定属于企业所有的一些关键知识资产(例如,核心技术、企业标准或技术专利机密等)。这种知识粘结性使得人力资本所有者离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裹挟能力。
1.2 试验知识型人员离职对企业的影响
试验知识型人员的离职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行过程带来直接影响与高昂的离职成本:
重新进行人事招聘、甄选、培训等方面成本损失[3]。试验人员对试验环境的综合判断能力、试验风险的评估能力以及试验仪器的熟练程度均与试验人员的资历、综合素质及试验理解能力有较高相关性,因此知识型试验人员的培训及成长周期较长,培训投资费用较高,重新甄选、招聘人员的难度大。
造成企业知识流失,不利于企业技术以及商业秘密的维护。试验知识型人员知识粘结性强的特点必然在其离职时会给车企带来核心技术、企业标准或技术专利机密等企业知识流失,势必对车企的长远发展及核心竞争力造成影响。
对组织整体以及存留雇员产生负面影响。试验知识型人员尤其是已经身居技术带头者的离职,往往导致企业整体试验技术下降,并给留存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增大、不安全感增加和士气降低等问题,加剧离职情绪的蔓延[4]。
因此,在人员流动性日趋加强的今日,为了减少知识型人员离职带来的负面影响,健全整车研发企业的试验知识管理体系,对潜在流失的知识进行科学保护与管理势在必行。
2、试验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
2.1 试验知识管理概论[5]
知识管理是企业通过获取、共享、使用知识,发掘知识价值,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以增强组织绩效的过程。试验知识管理则是知识管理理论于试验领域里的延伸与独特应用。
如同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一样,试验知识也可分为隐性试验知识和显性试验知识。显性试验知识是指存储于信息系统中,已经编码化表达出来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内容,如试验报告,试验标准,试验设计指南,试验总结、对标车分析报告,操作规范等。隐性知识是指员工头脑中具有的实践经验、思想和思维方法,如员工的判断力,理解力和执行能力。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同时又深深植根于个人行为中。与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识不能转化为结构化的文档形式而储存于企业的知识库中,因而隐性知识的共享往往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如师傅带徒弟过程中知识的转移,师傅所具备的某种技巧实际卜是隐性知识,徒弟通过观察、模仿以及潜移默化地实践可以在某种程度E获得师傅的技巧,这时隐性知识实现了共享。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到具有该项隐性知识的人;二是考虑采用何种方式与之实现共享。(2)缺乏管理跨学科试验团队的负责人。试验团队的负责人可能是某方向具有很强的试验与问题分析能力,但是汽车试验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当试验团队成员因自身学科背景差异可能在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路径与方法的选取以及信息的选择等方面发生冲突进而的试验结果的理解产生分歧时,团队负责人容易在自身弱势领域下只凭人际关系或主观感觉作出错误的判断,给团队的有序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团队负责人缺乏跨学科问题的分析能力与人员的管理能力,不能整合团队并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3)单纯追求所谓的“跨学科”而堆砌不同领域的人员组建团队。这种简单地用一个机构聚拢的“团队”,通常试验针对目标不明确,合作不协调。若成员的选取只是建立在传统学科分类基础上,这种简单拼凑的团队根本无法形成专业的试验队伍,更不要说强强联合,产生创新成果。
(4)团队中的“搭顺风车现象”。无论如何组建团队,队伍中间总会存在技术能力突出的强者和相对的弱者,而通常对团队的绩效激励来源于团队的集体绩效,那么弱者主动劳动,可能换来的集体绩效的提高非常有限,并不能得到额外的奖励,那么弱者就会选择等待。而强者为了得到额外的奖励只能选择主动劳动来提高集体绩效,而所得的绩效奖励又不得不与弱者共同分配。长期下来,强者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甚至强者也会选择等待,因为即使劳动也无法肯定会获取额外的奖励[3]。
3、对策建议
3.1 强化团队工作理念,营造以人为本工作氛围
所谓团队工作理念,在汽车试验中主要体现为:为了完成共同的试验任务目标所经历的操作协助与问题研讨过程。团队工作首先要求所有团队成员必须开诚布公,摊出心中的假设,将个人的观点明确地表达出来,以便接受别人的询问,从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过程。参与者必须视彼此为伙伴,以消除沟通的障碍,能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意见,减少不安、摒除地位尊卑的感觉。“让人们分享他们的远见卓识,并自由讨论他们关心的事情,……。消除知识创新过程中的不信任、担心和不满,使组织成员……感到十分安全”。[4]在面对试验中产生问题的时候,引入适度的争论能从多领域,多角度完成对问题的分析,能更全面的还原问题的真相。当问题对策一经全体通过,团队负责人应授予对策者其必要的权力与资源,确保团队在其指导下高效运作。
3.2 挑选合格的团队负责人,加强团队负责人的自我学习
团队领导的行为方式、能力素质和领导风格是团队良好运转的决定因素。团队领导者的日常心理与行为,不仅会对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产生熏染和塑造作用,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团队心态的营建[5]。有专业背景的团队负责人能让其在实际工作中如虎添翼,但技术只是管理的一个部分,并非全部,因为在面向日趋跨学科、多领域的汽车试验时,即使在单一领域里具有技术优势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此时,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应该在成熟的方法论指导下,科学辩证的从团队成员提出的意见中作出合理的判断,并懂的正确的用人选择与适当的授权。让合适的人员对工作的处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团队负责人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即使无法做到全面贯通,也要兼顾相关领域的知识。在团队负责人的选用上,要营造一个鼓励员工竞争,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积极地发现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可以通过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行业务岗位双向选择,施行试验人员竞争上岗,特殊人才实行特殊政策。打破“铁饭碗”机制,打破年龄、资历、学历、职称等限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识、专业务、长才干的积极性[6]。
3.3 理性选择团队成员
挑选团队成员应在共同的目标、兴趣和心理相容的前提下,按照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选取专业、技能、性格、资历、爱好异质者,兼顾多种专业领域、多方面技能和具有相互关注、尊重的互补基础[7]。除此之外,良好的沟通与协助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3.4 建立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是保证团队士气,刺激团队不断进取的动力。首先,应强化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使每个人都能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中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我才能[2]。其次,要合理分配团队报酬,团队的负责人除了根据内部目标管理对工作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团队成员所产生的绩效高低,并予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3]之外,也要重视人文式的激励,关注团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忠诚度和奉献精神。那么,始终等待的人将不能获得任何的奖励甚至会因工作表现不佳而得到惩罚;虽然努力了但由于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而无法完成工作指标的人员也能得到一定的鼓励与补偿,不至于挫伤其积极性。这是解决“搭顺风车”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注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及时对成员获得的成绩与成长表示肯定与尊重,积极鼓励成员创新试验方法,并在完成任务后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最后,注重考评的公开、公正、民主、科学,尤其要参考团队成员的自我评价和同事评价,获取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
摘要:汽车试验是整车开发流程中的重要部分,汽车试验团队中的知识型人员是汽车试验知识资源的重要载体。试验知识型人员离职造成的试验知识流失,愈发成为制约整车研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试验知识保护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试验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就试验知识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汽车试验,试验知识型人员,试验知识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袁庆宏.基于关键技术人员离职引发组织知识流失的离职研究视角.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
[2]贾军伟,安应民,孙美佳.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离职控制机制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7).
[3]Mobley W H.Employee turnover:causes,conseguences,and control[M].New York: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 982.
[4]Freeman S J,Cameron K S.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a convergence and reorientation framework[J].Organiza-tion Science,1993,4:10-29.
[5]龚建瑾.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9-10.
[6]孙继林.图书馆改革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论坛.2002,22(5).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篇3
本文在阐述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并分析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了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的设想。主要探讨了建立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加强高效化制度的执行力两个方面,给出了作为新一代实验技术人员对于高校实验室创新管理改革的设想。
高校实验室是设立在我国高等学术院所中且服务于广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实践教学场所,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实验室水平,关乎着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社会,实践及创新能力是对一个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根据以往调查及研究显示,我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实验室水平良莠不齐,当然也不乏建设成绩斐然的高校部分实验教学中心。但大部分实验室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实验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不高,实验室发展举步维艰。为进行当前实验室发展局面落后现状原因的分析,更好的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实践场所,本文对当前高校落后管理模式进行剖析,以及提出了新一代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室创新管理改革设想。
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剖析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经历了从高度分散到相对集中的两个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实验室基本上按照专业、课程设置,由教研室管理,各个实验室均竞争取得实验室建设资金,按照各自的设想各自建设,导致重复建设严重,人员分散,投资效益差,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为了避免以上不良现象持续恶化发展,1992年进行了实验室管理改革,实行二级管理,建立可供基层教学单位共享的校级、院级实验教学中心(平台),系管实验室。尽管管理模式进行了二级管理改革,下设的实验教学中心却没有真正起到整合校级院级设备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功能,反而设置了过多的实验中心,仍然存在人员分散、资源浪费等传统三级管理模式的常态问题,且不利于实验教学的日常管理,未能完全满足和适应高校创新实验教学开展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需要。
综上,要真正进行实验室管理模式等改革,必须从真正意义上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无论怎样改革,改革的主体都应是人,而创新的思维决定改革的深度及持久性,在创新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改革,才有可能达到预期成效。进而,在创新理念指导下,务必建立高效化的管理体制制度,制度的建立并非摆设,而是为了执行以见成效,由此,加强高效化制度的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等同于虚设。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實验室管理的主体也即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是实验技术人员,作为新一代实验人员,首先接受来自老一辈实验人员的管理经验及观念,主要如何进行实验室人、财、物的管理,以及如何完成规定的实验室服务内容即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及科研任务等内容。其次,将所学运用于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对实验室的财物等做到账目清楚,在教学任务中不出现因实验室原因打破正常教学秩序的事故发生等。最后,在完成常规实验室任务基础上,要积极申报国家及学校给予的各项实验室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及实验室房屋的维修维护等。
综上,是目前新一代实验员所传承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但实验室的发展不应单一而浅显,高校实验室若要真正实现培养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场所,必须首先从管理理念上实现以人为本。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不可视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主体,而忽视管理对象即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性,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使其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中。学生是主体的中心,应是我们思考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验过程既是管理人员和教师按照培养目标积极组织实施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基于自身认知水平和内在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主动地选择和接受教育,同时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努力激发实验室的服务主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是,实验技术人员首先要分热爱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对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应当建立实验室发展与实验技术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发展体制,即实验人员在发展实验室的同时,自身的业务水平等要不断的得到提升,这便要求实验室上层管理者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关注,包括提供外出调研学习的机会,对于实验室建设贡献较大的实验人员适当给予奖励,建立公平合理的奖励机制等,实验技术人员属于实验室建设的一线人员,对于实验室的真实情况有发言权,因此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中,也应包括为实验技术人员考虑健全的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无论对以人文本管理理念如何剖析,即针对实验室服务主体学生还是参与实验室管理的实验技术人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实验室,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师生,以期培养一流的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这与高校实验室的建立目标高度一致。
加强高效化制度的执行力管理
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中,管理人员的观念、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规章制度是重要的因素,从管理的视角来看,观念起着指导的作用,仪器设备起着保障的作用,而规章制度起着规范的作用。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后,重要的是将这种理念形成规章制度,形成管理的依据,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在“以人文本”的理念前提下制度,不可偏离实验室管理的中心。制度确立之后,为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执行措施,这也是目前高校实验室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实验室管理理念清楚,制度制定完善,但关键的制度执行力较差,导致实验室创新管理模式改革的失败。为此,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执行保障措施,首先,成立制度解说小组,对制度的相关重要条款逐条针对实验技术人员、教师及学生进行讲解,使实验室参与人员明晰条款的具体所指;其次,对于制度中规定的相应奖惩制度等,应对每个人公平实施,不存在特例个例等现象;最后,每学年度应进行制度执行情况总结,分析执行好的条款及执行不好的条款各自的原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将制度在实践后进行更加完善的修改及补充等。
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篇4
1、目的: 明确实验室准入制度,规范实验室管理,保证实验室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
3、职责:
3.1 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此制度。
3.2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全科室人员遵守此制度,及时更新修改相关规定,并对违反此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
4、具体规定要求:
4.1 实验室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和教学科研的场所,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室也不得从事高致病菌标本的检查。
4.2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后方可工作。同时需经过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3 实验室更新人员、外来合作者、进修和学习人员进入实验室及上岗之前必须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或科主任批准。
4.4 非本科人员到实验室,须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进入,在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4.5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知道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4.6 进入实验室前,应穿工作服或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当知道防护服已被危险材料污染应立即更换,离开实验室前应脱去防护服、手套、口罩,洗手后离开。
4.7 禁止在工作区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形眼睛,长发应束在脑后,在工作区不应佩戴戒指、耳环、腕表、手镯、项链及其他装饰物品。
4.8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饭、饮水等,以上活动应在休息室内进行。4.9 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戴手套,以防化学品污染、生物危险、标本污染及刺伤等,在工作完成或终止后应脱掉手套并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摘除手套应例行洗手(七步法)。
4.10 对污染的防护服应用黄色垃圾袋装好,交医院洗涤室处理。工作服不得穿着外出,更不能带回家。
4.11 实验结束后,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以及室内存放的高压容器等,杜绝不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安全。
4.12 离开实验室时,应向交接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填好《交接班登记记录》。
4.13 实验结束后,关掉仪器设备电影开关,将仪器设备整理好,实验现场整理干净,洗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5、相关记录
物理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 篇5
一、应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具有解决一般性设备故障的能力,认真负责地做好实验室管理工作。
二、各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室守则、实验项目等规章制度,并不断补充和完善。与任课教师一起填写好实验使用记录表。
三、应做好实验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课后的检查、修整工作,并与主讲教师共同上好实验课。兼职的实验管理人员如与本职工作冲突,应事先与主讲教师协调好。
四、应保持实验室整洁,定期要进行卫生打扫和常规设备维护,平时要督促学生遵守实验室守则,不准学生在实验室吃零食,督促学生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五、应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对主讲教师在实验课发现、记载的设备故障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每个实验的正常开出。
六、应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提出实验设备的添置、整修的计划和措施,做好实验室耗材的申领(购)工作。
七、做好实验室的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安全。节假日要切断所有设备的交流电源,寒暑假期间在所有的实验室大门外贴上封条。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篇6
第1题 百分表的最小读数值是。
A、0.01mm B、0.01cm C、0.02mm D、0.1mm 第2题 有金属外壳的仪器设备应该有。
A、安全接地 B、工作接地
第3题 标准砂每小袋净重为。
A、1350g?5g B、1500g?10g C、1300g?5g 第4题 水泥、外加剂、沥青等原材料的样品保留期限一般不少于。
A、30天
B、60天
C、90天
第5题 一般化学品(试剂)应分类存放于柜内,室温保持在 之间且避光通风。
A、5~ 30℃
B、10~ 30℃
C、20~ 30℃
判断题
第6题 管理要素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媒介。
正确
错误
第7题 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
正确
错误
第8题 工地试验室建设规划的基本原则是:1.分区设置原则;2.布局合理原则;3.互不干扰原则;4.适度超前原则。
正确 错误
第9题 鼓励工地试验室推行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是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正确 错误
第10题 50分度游标卡尺,读数的末位可以是0、2、4、6、8中的数字
正确
错误
第11题 工地试验室应将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开设置,工作区总体可分为办公室、资料室、功能室。各功能室应独立设置。
正确
错误
第12题 操作台采用标准件的好处是:尺寸上具备互换性;功能上具备一致性;使用上具备重复性;结构上具备先进性。
正确 错误
第13题 重型的、需要固定在基础上的、容易产生振动的仪器设备,不得在楼上摆放。
正确 错误
第14题 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颜色用黑色,图形符号用黑色,背景用黄色。
正确 错误
第15题 玻璃量器上的标记:量入式用“Ex”,量出式用“In”
正确
错误
第16题 在填写记录出现笔误后,在笔误处的上行间或下行间填上正确的文字和/或数值,或在旁边填写正确内容并签名,并使原数据不可辨认。
正确 错误
第17题 记录的保存期一般不得低于产品的寿命期或责任期。
正确 错误
第18题 试验检测资料可根据《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22—200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交办发[2010]382号)等规定进行整理归档。
正确 错误
第19题 信息化的基础是标准化。
正 确 错 误
第20题 有金属外壳的仪器设备应该安全接地
正 确 错 误
第21题 工地试验室在建设规划时应遵守四项原则:1)分区设置原则2)布局合理原则3)互不干扰原则4)经济适用原则
正确 错误
第22题 检验不合格的钢材(包括焊接件样品)样品不用留样。
正确
错误
第23题 实物样品也是记录的一种形式。
正 确 错 误
第24题 检定/校准的实施应符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指导手册》(质监综字[2013]5号)有关规定。
正确 错误
第25题 用于测量试件长度的游标卡尺也可以作为试验室的参考标准
正确
错误
第26题 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①(试验室间、仪器设备间、方法间)比对;②使用有证标准物质验证;③与相同准确等级的另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④对稳定的被测件的量值重新测定(即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正确 错误
第27题 无量值输出的工具类仪器设备,在修理、搬运、移动后,应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正确 错误
第28题 进行期间核查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①(试验室间、仪器设备间、方法间)比对;②使用有证标准物质验证;③与相同准确等级的另一个设备或几个设备的量值进行比较;④对稳定的被测件的量值重新测定(即利用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正确 错误
第29题 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当天领取当天使用并把余量交回。
正确
错误
第30题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是水泥的质量判定依据,《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是与其相匹配的试验方法。
正确 错误
第31题 参考标准一般用于自校验、期间核查工作,也可作为工作计量器具使用,但不得借出其他试验室使用。
正确 错误
第32题 基准水泥的有效储存期为三个月。
正 确 错 误
第33题 取样数量只要满足试验检测需要即可。
正 确 错 误
第34题 记录具有溯源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特性。
正确
错误
第35题 记录的形式有表格、文字、实物样品、照片、录像、计算机磁盘等。
正确
错误
第36题 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须持有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
正确
错误
第37题 试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使功能室环境条件(温湿度)满足要求、仪器设备预热等。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企业对人才的定义及需求悄然发生着变化。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各大企业,对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实验室也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而能否有效利用高校实验室为教学服务,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 取决于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强化管理技能,是当前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前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地壮大。以经管类实验室为例,各高校计算机的拥有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少者几百台,多则几千台,加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各种新学科的不断开设、高新技术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广泛应用等实际情况,对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保障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不仅如此,实验室技术人员还要负责网络环境和资源中心服务器的建设和维护、综合性仿真实验平台的开发等,这些对人员的要求更专业。可以说,没有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劳动和付出,实验教学与科研将寸步难行。
二、内涵
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它拥有多少先进仪器设备,还要重点关注实验室是否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维护人员和专业实验研究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水平。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应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自觉性,高效地完成实验室管理、技术维护及各项科研工作[2]。实验技术管理队伍是实验教学管理和科研创新的生力军,建设一支技能出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是实验教学、 科研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发挥实验室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考虑到经管类实验室的特色和发展方向,经管类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大致可通过以下三方面的途径实现:1鼓励现有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和学习,参加新技术技能培训、学术交流等,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也可以聘请实验室方面的知名专家来实验室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学术会议,提高实验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2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高层次、有实际经验的人才担任实验室领导,引导优秀教师参与实验室管理和技术维护工作、参与实验教学研究,加强实验队伍新生力量的培育,充实扩大实验队伍,使实验队伍梯队结构建设更加合理[3]。3引进专业的实验室管理软件和技术,减少以往实验室工作中的很多烦琐、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效率,让实验室技术维护更加便捷。
三、表现形式
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人员结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三个方面。
(一)人员结构专业化
据调查,2012—2014年,全国经管类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人数均值分别为7.34人,8.46人,9.68人,年均增长率为14.84%,基本呈现逐年按比例增长趋势; 2014年经管类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分布为,本科及以下的比例为33.20%,硕士的比例为52.17%,硕士以上的比例为14.63%,总体来看,高学历(博士) 人才的比例仅为14.63%,但硕士学历超过五成,总体学历比例构成基本合理,但高学历人才仍然短缺;职称结构分布为,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比例为30.59%,中级职称的比例为41.43%,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比例为27.98%,中高级职称合计比例达到了72.02%,显示经管类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职称结构较合理;调查还显示,专职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和兼职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8%和42%。可见,经管类实验室技术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技术管理人员的结构形式已经呈现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但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二)管理手段专业化
实验室管理和技术维护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设备管理、软件安装、系统升级、病毒防治到网络平台维护、实验教学平台维护、资源中心建设与维护等,每一项工作都具体而烦琐,并且专业性很强,特别像经管类实验室,专业多,学科多,专业知识交叉点也多,所以实验的软件多,升级也快,实验平台更加复杂,实验室管理和技术维护难度更大。借助专业化的管理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采用网络拷贝和增量传输技术后,让软件安装与升级更简单。采用Oeasy等软件后,可以很容易对大量的电脑进行分组管理,从后台服务器还可以很清晰地体现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完好程度,并提供软件升级、系统配件缺失的报警功能等。引入云桌面技术后,更是不需要对单台电脑进行任何的软件安装与升级维护,包括开关机等在内的所有管理与技术维护工作都可在云后台服务器上完成。利用专业的远程控制软件,能够让技术管理人员随时随地对个人电脑和服务器进行控制和调试,极大地减少了实验室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无限延长,甚至通宵达旦值班的情况。
(三)管理方式专业化
从根本上说,社会的进步,当然包括教育的进步源于分工和专业化,实验室管理的进步亦是如此。小而全,大而全,人人都从头做起,人人都全面发展将不太现实,而且也不太可能取得实质性进步[4],因为实验室建设发展到现在阶段,规模、层次、内涵都不可同日日语。传统的管理方法,安排专人负责某一个实验室的管理,从设备到软件到技术升级,等等,都由一个人完成,专人专项,当然可以做得好,但若要实施一人多项,让一个人同时管理五个、十个甚至更多实验室的相关工作,恐怕就会有疏漏。所以,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势在必行。基于经管类实验室现状,需要对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分工,一部分人员从事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负责实验室设备、耗材等的统一安排管理,实验室场地、自动门禁、刷卡考勤管理等;另一部分人员从事实验室技术维护工作,具体负责实验室软件安装、调试、升级,网络、资源平台的保障等;还有一部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具体负责创新实验项目设置、实验教学方法研究、创新实验平台的研制等。通过专业化分工,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具体,不再烦琐,让每个技术管理人员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更 “专”。
需要指出的是,合理地对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实行专业化分工,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保证实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高校实验室技术管理工作涉及的面很广,特别是现在很多新技术引入后,更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很好实施。比如网络基础环境建设、资源中心建设、 云平台建设、综合实验平台的开发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涉及的利益主体有教师,也有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仅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考虑到有些高校配备的自有实验室专业人员不足或者结构不完整的情况,可以采取将一部分实验室技术管理工作以技术服务的形式外包出去,由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公司协助实施,比如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可以外包给苏大教服集团来管理, 而网络中心的维护、服务器的维护、云平台的维护、桌面云的管理、经济管理仿真综合实验平台的开发[5],甚至设备维修及报废绿色回收等都可以作为一个个独立的技术单元采取技术外包的模式来运作。
四、建议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功能的实现,特别是经管类的实验室,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实验技术管理队伍来完成的。有的工作需要尖端技术支持,有的工作需要实验室经验的长期积累,也有的工作需要一些简单的甚至是重复的工作作为基础,所以,各高校在实验室技术管理人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高学历和高职称,建议根据实验资源和发展状况合理配置师资队伍,避免“工作不适应”或人力资源浪费。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奖惩标准和职称评定标准,来辅助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
经管类学科的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较快,大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6]。再加上高新技术不断地涌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所以,在建设专业化的实验室技术管理队伍的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地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通过研讨、学习、交流、考察等方式逐步提高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育奇.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信息技术,2014,(07):45-47.
[2]林家莲.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推进实验教学管理专业化[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9,9(26):13-15.
[3]韩宝庆.高校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探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30(5):126-128.
[4]姚涓,姜大刚.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方式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4,17(1):149-151.
[5]张红霞,杨渊,王向前.高校经管类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J].高教学刊,2015,(18):238-239.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 人事档案 管理 人员素质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档案都是依赖人员去进行收集,整理与编辑等工作,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在探讨员工素质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怎么去提高之前,就要先明确作为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与技能:
(一)政治素质是基本要求
在众多的管理人员素质中,政治素质应当是前提。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立志将个人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档案管理事业,努力做到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认真贯彻执行《档案法》、遵守保密制度,据实立档,维护档案的完整与真实性。
(二)文化素质是时代需要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和数据系统,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作为整理和编辑这些信息的人员一定要有文化的积累作为支撑。档案管理人员应从档案工作涉及的单位和各类工作的方方面面,适应各方面需要的特点出发,尽可能地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争取成为既精于档案业务,又能适应各方面需要,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的多面手。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地学习和应用信息化技术来管理人事档案并提供相关的网络化服务,已成为了新时代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出的又一新要求。
(三)专业素质是必备技能
人事档案的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其工作内容,工作的程序和注意的事项,对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撰学,档案保护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要有专门的研究。此外,现代化技术的开发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和一些档案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档案网络化管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采用,将为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处理、传递,提供更加快捷、准确、完整的服务,所以,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掌握新的管理手段,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还不是一个较成熟的团队,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管理人员职业心不强
人事档案管理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庞大,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很多管理人员将档案管理看作是一个枯燥和繁琐的任务,没有意识到其重要的意义,一味地厌烦与抱怨,导致缺乏对工作的责任心与职业心,对待工作常常敷衍了事,不做反复的核对与验证,导致很多信息资源失真的现象。还有部分的领导与人事档案的工作也缺乏重视,认为它只是信息的收集,没有创造实际的利益,所以对工作人员也不做过多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没有给予人事档案管理支持,不重视其发展,这也间接造成了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热情不高,对信息的开发部分缺少积极性,久而久之,对工作产生倦怠情绪,最终影响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者,有责任保证人事档案的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其对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掌握好各方面的档案管理技能,并且不断去学习新的管理方法,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不过,就目前的形式来看,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素质总体上来讲不符合工作的要求,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很多高校聘用临退休或者是已经退休的老干部来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认为他们可以胜任,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许多管理人员不熟悉计算机用法或者对海量的信息核查容易疏忽,在工作上无法取得更多的突破。第二,在管理人员上岗前,并没有严格的系统化的培训与测试,很多人员都是工作后再去慢慢熟悉业务内容,并且在工作中学校也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定期的专业的考核,导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精,而且缺少不断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尤其是对于人事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至今都还没有掌握,甚至是知之甚少。第三,在高校中管理人事档案的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是兼职人员,这就造成人员的流动频繁,很多时候,新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便已调离岗位,这会给总体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三)管理人员缺少竞争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模式也在无形中发生着转变,这种转变也对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很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了以往的工作模式,缺少进取意识,观念僵化保守,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与管理方法中,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新的方式不去认真学习,一部分人还不懂得怎样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实现信息的收集与传递,一味地逃避新时代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挑战,将自己放在原有的模式中固步自封。因为不积极去应对时代的压力与竞争意识,导致其工作没有创新价值,在提升自身业务和文化素质上以及转变管理手段上缺少动力,对待工作失去了事业心和积极性,这样只会让自己在竞争的大环境下落在后面,最终被淘汰,更会让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止步不前,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提高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策略
为了确保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素质,以便他们能更好的应对工作上的挑战,具体策略有:
(一)增强竞争意识,强化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者应尽快转变观念,积极应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增强竞争意识,在管理工作当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开拓进取,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正确的对待工作的态度,适时宣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因为只有对工作充满热情,才能在岗位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加认真的对待,注重信息开发的每个环节,带动工作情绪,从而实现其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推行持证上岗,重视业务培训,多方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高校职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实行认证上岗制,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中,专职的档案员很少,具有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所以,笔者认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亟需采取认证制度,一方面避免管理人员队伍良莠不齐;另一方面认证上岗,有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的进行。
2、将岗前培训与针对性培训、定期培训与拓宽性培训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系统的将高校人事档案的工作内容与范围等传达给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形式逻辑、古代汉语、文书档案管理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学习,将有助于开拓管理人员的视野,扩大其知識面,使其能更好的适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对业务技能不熟练的人员给予特殊的指导,帮助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从各个方面提升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三)掌握现代化管理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文化素质
1、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管理档案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时期的需要,要努力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做到求实创新。管理人员要掌握计算机的检索编目、统计、应用等功能,积极开展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材料网上公开,便于查阅利用、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在知识爆炸的现代信息社会,知识老化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这就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之外,还要自觉抓紧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借鉴、汲取其它新学科的成果,掌握新技能,丰富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始终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作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其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还处于偏低的形式,职业心不强,业务素质不够,竞争意识薄弱等现象存在,但是作为高校档案管理者应当积极制定对策,通过组织培训,鼓励创新等多种途径来以此帮助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翠松.论新时期我国高校档案队伍建设[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2] 李桂芳.浅谈档案人员素质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7
[3] 焦东华.信息时代档案人员的素质培养刍议[J].办公室业务,2004
[4] 李伟时、罗红秋,关于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5] 张玉琴.对提高基层档案人员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J]档案,2008
化验室工作人员考核管理规定 篇9
打样是我厂技术工程的一项关键工序,小样的质量是公司产品信誉的第一保证,是吸引顾客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生产卓越品质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打好每一个小样,为实现化验室技术与管理的完美结合,提高小样质量及员工工作效率,现制订打样室考核管理规定如下:
1、关于打样的质量考核管理规定:
1.1打样员每打1分计0.8元,投产后一次ok的另加0.8元,投产后加料超标(涤加料在20%以上、棉加料在30%以上)扣10元/个,机内剥色扣50元/个,因抄错处方造成出缸打样的扣100元/缸次。
1.2班长按《化验室班长考核规定》考核,但配方不准或配方错误造成损失的按1.1规定考核。
1.3第一次内审不合格重打小样的不予处罚,但不计产量,重打小样由责任打样员或与其对接班打样员负责重打,若第二次内审仍不准的罚责任打样员5元/个。
1.4打样员打色时,一律不能使用容液量少于50ml或超过使用日期的染料母液,一般分散染料母液使用期限为3天,直接染料期限为7天,活性染料期限为1天,酸性染料期限为1天,违者罚30元/次。
1.5所有打样员吸料前必须充分振动染料试液,待摇均匀后方可使用且要求使用后母液瓶及吸液管应摆放整齐、规范,吸液管不能插在瓶内,违者罚20元/次。
2、关于打样进度的考核规定
2.1 熟练打样员以每月累计打样分数低于450分无超产奖,打样分数在400-450分之间的下降10分扣30元。低于400分的,每降10分扣工资50元;月薪600至1200元以下的学徒工每月累计打样总分在300至450分之间的不予奖罚,但低于300分的每降10分的扣30元。(待定)
2.2学徒工或熟练技术员对难打小样,可主动请教化验室主任或技术部主任调方,技术领导应责无旁贷地协助或指导调方。
2.3分样统一由化验室主任负责分配,特殊情况由技术部人员负责协调处理,一般情况学徒工负责打生产样或复样,其他技术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安排。
2.4在化验室小样淡季时(即每日来样很少时)可取消打样进度考核,但必须
经化验室主任或技术部人员书面上报厂部并经批准后有效。
2.5客户退回的重打小样必须认真负责,并无条件给予特急,一般规定在12小
时内完成,特殊情况未能完成的应及时完成或再次重打内审不准的扣罚10元/个。
2.6生产样、复样、回修样等特急小样一般均规定在12小时内完成,如有特殊
情况未能完成的应在当班时间内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否则按2.5条规定处理。
2.7非加急小样(生产样除外),打样时间不得超过2个班,(即24小时)即:
上个班交给下个班的小样,接班技术员必须给予特急,一律不能再交班,违者扣10元/个。
3、关于小样审核及小样退回重打考核规定:
3.1生产样、复样,一律送规定对样员或主任审核。
3.2各打样员打色时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水平,即应凭自己的打色经验及
眼光对准客户所要求的颜色,色差范围,一般控制在4.5级以上,若认为所打颜色达到标准后方可按规定贴样。
3.3打样员、审核员必须按规定在色样卡相关栏内签名。
3.4凡属客户退回重打小样,扣责任打样员30元/个;客户抱怨小样不准的,扣责任打样员20元/个(同样色样第二次退回重打的,扣责任打样员60元/个„„依次类推)。
3.5业务交待技术部主任加急的小样,由技术部主任审核,退回重打不予考核,技术部主任自己承担。
3.6主任审核时发现色差太大的小样,应及时重打,若发生眼光不一致或意见
不统一时,打样员可以签字放行,但放行后造成客户退回重打的,扣责任打样员100元/个;造成客户抱怨的,扣责任打样员50元/个。
3.7 公司准根据打样员每月所打小样数量及退回重打样小样数量统计小样退货
率与小样不准抱怨率,并每月公布进行评比。
4、以下情况均须向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汇报或请示:
4.1 客户排布后24小时内未能完成的生产小样或复样。
4.2 36小时未能完成的看样产品。
4.3 客退重打小样或重打后仍然不准或仍然退回的小样。
4.4 新产品或高要求、高难度及高成本的小样。
5、关于染料助剂选择的规定:
5.1 打样员必须严格按照“化验室染料组合规定”选择染料拼色,违者扣30元/
缸。
5.2 自选新的染料组合必须经公司生产技术部或化验室主任确认有效。
5.3 小样助剂用量必须按照化验室相关规定,违者罚50元/次。
5.4 打样时如发现染料用量偏大或成本比正常超50%以上的,必须及时向上级
汇报,违者扣50元/次。
6、贴样与资料保管:
6.1 小样色卡贴样必须整齐、规范,违者扣20元/次。
6.2 电脑员接样时必须按规定程序填写小样记录表,以方便客户查询及样品的保
管,违者罚30元/次。
6.3 全棉或T/C织物染浅色或鲜艳色时,打样员必须在小样存根表上贴上前处
理样。
6.4 凡属卡片上有固色要求或外单产品打样时必须按规定固色(浅色品种除外),并在小样存根上贴上固色前与固色后样,否则扣30元/缸,造成大损失的另行处理。
6.5T/C、CVC织物打色时,两种颜色必须配平,并在小样存根卡上贴烂棉后的涤样,否则扣30元/缸。
6.6 打样员必须在小样存根表上贴上客户来样,违者罚20元/个,特殊情况除外,但须注明。
7、辅助工、电脑员考核规定:
7.1 全月工作达标的给予奖金50元,如被处分或罚款一次,即取消全部奖金。
7.2 电脑员未按规定接样或登记小样的扣20元/次。
7.3 电脑员因测色不认真,误差超过0.5级的扣20元/次。
7.4 剪布辅助工对客户小样坯布标识或保管不妥的扣30元/次,丢失客户样品或
坯布的扣50元/次。
7.5 检查发现卫生工作不达标的扣20元/次。
7.6 负责化验操作工作台,吸管及其它工具的清洁卫生工作,违者扣30元/次。
8、染化料分析员考核规定:
8.1 滴液室化料员因与一次OK率有直接关系,考核按一次OK率考核;化验
室小样一次OK率以70%为目标,当一次OK率达65%时不予奖罚,OK率高于65%的每提高1%给予奖金30元,低于65%的每降1%倒扣15元。
8.2化验室化料员因不直接参与或不主要参与生产样的化料工作,其考核不按一
次OK率考核,但因其化料工作特别重要,规定其固定奖金为200元。
8.3 染化料分析员负责所有入库染化料的检验把关工作,与小样机电子称等精密
仪器的维护与校正工作,若发现染料助剂分析化验不准导致把关不严并造成质量事故的扣200元/次,小样机温度不准或电子称不准的罚50元/次,造成损失的另行处理。
8.4 检验员必须按规定程序配制各种染料,助剂试液要求配制精确,操作细心规
范,否则造成配制的母液浓度不准的罚50元/次,造成损失的扣200元/次,情节严重的取消全部余留工资并开除出厂。
8.4 若发现操作台上有少于50ml或过期的染料母液时,检验员必须主动重新配
制,否则罚30元/次。
8.6未按规定记录“染料入库检验”与“染化料母液配制记录表”的扣20元/次。
8.7 试剂瓶标识不清楚,不美观或相关资料保管不妥的扣30元/次。
9、关于考勤与其它考核的规定:
9.1 迟到或早退在10分钟以内的给予警告,在10~30分钟以内的扣20元/次,超过30分钟的按旷工处理。第一次旷工视情节处100-500元/次,屡教不改的加重处罚。
9.2 上班睡觉的罚50元/人次。
9.3 因工作或其它问题与主任或其他领导吵的视情节严重给予警告或100元以
上500元以下的处罚。
9.4 其它考核按万峰盛公司生产管理考核条例执行。
万峰盛漂染织造有限公司
【试验室人员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试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06-15
工地试验室人员备案有关事项10-16
混凝土搅拌站试验人员岗位职责和管理08-14
试验检测人员考试09-08
试验人员岗前培训讲义09-06
试验室样品室管理制度09-07
工地试验室管理程序08-25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08-19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08-26
工程试验室管理办法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