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共11篇)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1
关于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工作汇报
根据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我项目部加强学习了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求严格贯彻执行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双标管理工作。现将我合同段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地试验室建设
1、人员及资质管理
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十八合同段工程造价为8.87亿元,根据要求,我合同段委托东莞市鸿翔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为母体试验室,陈曦担任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试验室配备技术人员10名,辅助工3名,其中检测工程师3名,检测员7名。人员及资质管理符合要求。
2、试验场地及环境
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设三个分点,分别为清湖试验室、清溪试验室和大朗试验室。其中清湖试验室面积为210m2,下设集料室、水泥室、无机结合料室,力学室、检测设备室、留样室、养护室和办公室。清溪试验室面积为190m2,下设集料室、无机结合料室,力学室、检测设备室、留样室、养护室和办公室。以上两个试验室主要功能为路面基层、附属工程等各种原材料的试验和现场路面检测。大朗试验室面积为120m2,下设沥青室,沥青砼室、集料室、留样室和办公室。主要功能为路面沥青面层各种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总面积为520 m2,有温湿度要求的功能区已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并配有4KG干粉灭火器2个,铁骑2把,铁桶2只,场地及环境均满足要求。
3、试验项目要求
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授权有土、集料、水泥、水泥和泥土、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沥青、沥青混合料和路基路面等检测项目,各功能室开展的试验项目满足现场施工检测要求。
4、管理制度
(1)试验室按双标管理要求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已悬挂上墙。另外,仪器设备标识牌、维护保养及使用记录均已制作上墙。试验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并要求佩戴胸卡。
(2)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试验室拥有试验检查设备和辅助性工具102台套,并按要求进行了校准标定,均可投入使用。
二、试验室考核管理
1、项目部工地试验室由母体检测机构考核和授权后,项目业主单位和总监办对我工地试验室进行了联合考核。考核分两方面,一是对我试验室及设备进行了验收,二是先对全体试验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并于2013年5月9日和16日对我试验室全体人员进行了笔试和实操考核。在此期间,项目各层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整改的要求,对此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双标管理意识并且作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2、2013年6月7日,我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成功地接收到了东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地试验室备案通知书,同意东莞市鸿翔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从莞高速公路东莞段(含清溪支线)工程第十八合同段工地试验室备案。为此,我试验室会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授权范围,客观、公正、独立开展工作,并对所出具的检查报告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项目部工地试验室目前没有人员和地址变更,备案人员都已通过考核。
三、前期已完工作
1、项目部试验检测计划已编制完成并已批复,按该计划执行相关的试验检测内容,确保各自的自检、抽检和送检频率。
2、路面基层、底基层及垫层用水泥、碎石及石屑等材料已申报备案,标准配合比已完成并已批复使用。严格控制生产前各种原材料的含水率,调整生产配合比。原材料、(半)成品按双标管理要求及时进行自检、抽检和送检,不合格品杜绝投入使用。
3、项目部水泥稳定拌合场和沥青拌合楼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已按要求进行了校准标定,各工区拌合设备生产能力可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4、10-30mm花岗岩碎石进场3800m3,已完成自检3次,抽检1次,送检1次。10-20mm花岗岩碎石进场3950m3,已完成自检3次,抽检1次,送检1次。花岗岩石屑进场8870m3,已完成自检5次,抽检1次,送检1次。P.C32.5水泥进场138T,已完成自检1次,抽检1次,送检1次。
四、下期计划工作 1、10-30mm花岗岩碎石进场12000m3,10-20mm花岗岩碎石进场8000m3,花岗岩石屑进场20000m3。P.C32.5水泥考虑到储存稳定性,防止储存时间过久导致水泥受潮或变硬变质,建议开工前半个月左右进场,及时登记进场材料台账,按要求完成相关试验检测工作,控制好进场材料质量。
2、完成路面沥青面层各种原材料的申报备案工作,完成沥青中下面层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等标准试验,为现场施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工地试验室的其它管理工作。如进一步学习和使用广东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试验仪器设备的标定准备工作和母体检测机构的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2
1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概述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主要用于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和评判, 从而为施工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1]。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在对施工质量检测时, 应尽量采用随机取样法, 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随机取样, 这样选取的材料才能真正具有一定代表性, 对于数目较多的施工材料应采用整群取样及分组取样等方法, 这样才能确保选取的试验真实有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选址问题也需要注意, 应选在距离工地较近的位置, 便于就地取材。试验仪器的选择也应该注意, 应尽量选择检测频率相对较高的仪器。此外, 在对施工质量检测时, 应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科学的选择检测方式, 以满足不同条件下检测的需要。
2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要点
2.1 组织机构管理
应切实加强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组织机构管理, 使试验室的组织机构能够有效完善, 充分满足施工质量检测的需要[2]。试验室组织机构内部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真正为施工质量检测服务, 并切实保证不能随便向外界出示检验报告。此外, 工地试验室母体机构应具备一定的质量检测资质, 这样才能有资格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2.2 试验室人员管理
试验室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资质和专业水平, 掌握科学的样品检验流程, 同时应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和勤劳刻苦的优良品质, 能够积极的学习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 真正愿意投身于质量检测中去。试验人员还应需要经常接受相关专家的考核, 以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这样才能保证其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工地试验室还要建立健全的内部人员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 确保内部人员的稳定, 一旦出现内部人员变动的情况, 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2.3 试验室环境控制
试验室环境会对样品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 加强试验室环境控制尤为重要。一旦环境失控, 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 检测出来的结果也不够真实, 没有可信度, 因此应切实加强试验室内部环境控制。由于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依赖于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因此试验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因而试验室内部环境的控制工作更应落实到位。为此, 试验室内部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 针对试验室的温度、光照、湿度和噪声等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使其切实达到试验室的检测标准。试验室还应做好对内部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及时做好监控记录, 使设备始终保持在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对于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污染物, 应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不能直接进行排放, 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此外, 试验室内应切实注意用火安全和用电安全,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灾害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2.4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
试验室仪器设备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样品检测的质量, 因此, 加强试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也较为关键[3]。工地试验室要切实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 加强对设备的管理, 一旦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 并做好相关记录。在试验仪器使用之前, 应先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应切实遵循经济、科学、就近等原则, 由相关专业人士操作, 确保仪器维持在良好性能下工作。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时, 应做好仪器的标识, 标识上应明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使人一目了然。在对仪器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切实进行规范化操作, 以免引起设备的损坏, 影响工作的及时开展。工地试验室还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 并做好检查记录, 一旦发现设备出现故障, 应立刻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对于出现报废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 同时也应做好相关的记录。此外, 工地试验室还应为每台仪器设备建立档案, 对设备实行档案管理, 从设备的购置直到设备出现故障都应该及时记录, 这样才能方便设备的管理, 从而保障施工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试验室制度管理
工地试验室还应切实加强制度管理, 加强对人员、设备、环境、样品等要素的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从而保障施工质量检测的顺利进行。试验室制度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健全的岗位责任制。试验室内部员工应切实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 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第二, 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每台仪器设备都应加强管理, 并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养护和维修。第三, 有效的卫生责任制度。切实做好试验室内部的卫生管理, 使工作人员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工作。第四, 完善的工作汇报制度。施工人员和检测人员应加强交流合作, 并及时对检测结果向上级汇报。
2.6 样品和化学试剂管理
工地试验室对样品进行随机取样之后, 还应加强对样品的管理。为了避免不同样品之间产生混淆, 工作人员应对样品进行标识, 在对样品试验操作的过程中, 应切实遵循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以免样品的损坏而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样品在试验之后还应进行统一堆放、统一处理, 避免造成污染。在试验的过程中, 化学试剂的管理也应引起重视。为保障化学试剂的稳定性, 应最好随买随用, 不宜长时间进行贮存。在对化学用品储存时, 应严格控制好储存环境, 最好放置在柜内, 温度应保持适宜并注意避光, 化学试剂的密封性也应保持良好[4]。对于危险易腐蚀的化学用品应单独进行储存, 并进行标识。
2.7 母体试验室管理
母体试验室应担负起监督管理工地试验室的责任, 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监督和管理, 使工地试验室安全稳定运行。母体试验室应加强对工地试验室的大力扶持, 向工地试验室提供一定的资金、人员和设备支持, 并定期对工地试验室的人员、设备、环境等各方面进行严格检查, 切实保障工地试验室的检测质量。母体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人员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交流, 工地试验室应定期派人到母体试验室参加学习, 并对最新的规范和标准及时更换, 认真履行新的规范制度。此外, 母体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都应建立规范化的档案, 从而便于授权管理, 有利于工地试验室接受正常的检查和管理[5]。从而真正有效的保障施工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管理重点进行了浅要分析,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能够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和评判, 因而加强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管理的过程中, 试验室工作人员应该建立规范化的制度, 将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位,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才能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浩华.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27) :2440-2440.
[2]强圆圆.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探究[J].新材料新装饰, 2014 (10) :501-501.
[3]樊慧平.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要点解读[J].交通建设与管理 (下半月) , 2014 (8) :44-46.
[4]杨华.浅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的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 2014 (6) :63-65.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交通;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
一、引言
工地实验室是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所必需的检测机构,是按照工程质量规范、标准及试验规程设立的,可通过科学、严谨的试验检测为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由于试验室是建立在工地现场的,因此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特点。工地试验室的功能是利用试验所测数据对施工材料及工程实体的质量进行判断,为后期工序的执行提供参考,试验环节不仅对工程质量有紧密联系,还将影响工程进度和造价,对于工程的顺利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试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相关探讨很有必要。
二、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
(一)工地试验室驻地的标准化建设。工地试验室建设应符合一定的标准,标准化的试验室建设是确保试验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首先,试验室建设应符合国家试验室建设规定,满足工程建设单位的要求;其次,要确保试验室的安全,远离加油站、地质不稳区等高危场所;最后,试验室功能配置要合理,相关联的试验室可临近布置,而需要养护、留样观察的试验室应设置于四周,避免干扰;试验室电路布置要符合规定,供电方式可按照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规定,实行三箱五线制,设置应急电源,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地试验室的制度建设。1、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地试验室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时,一般参照母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由仪器设备质量保证、试验检测环境保证、技术力量素质保证、验收数据成果保证以及质量事故处理五个组成部分,各部分具体措施如下:①仪器设备质量应设置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同时兼任设备维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性能,签署合格验证;使用前要检查设备性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测验检测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二是对特殊环境的监控,按时记录,定期组织养护管理。③技术力量素质保证可通过计划定期培训和定期举办讲座的措施实现,定期组织技术考核,对于通过考核的继续留任,不合格的则应采取再学习补考或重新分配的方式进行妥善处理。④验收收据成果保证应通过如下流程:接收委托任务→编制检测计划→按规范实施检测→做好测试记录→编制检测报告→检测人员校核→打印正式报告→主任审核签发→登记归档。⑤质量事故处理需按照事故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设备类事故,应停止测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及时维修设备,并将维修记录存档;对于数据事故,应先分析事故原因,若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则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积极研究补救措施,并编制分析报告。2、试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体系是试验室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试验室制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试验检测涉及的设备和仪器较多,操作规程具有专业和复杂的特征,安装、使用操作、维护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不严格控制,可能会对仪器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首先,试验室主要负责人应对试验室的安全付全面的责任,对试验室内仪器设备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登记备案;其次,任何人进入试验室都需要通过管理员的许可,进入试验室人员不得随意动用试验室的仪器设备,凡违规操作,并引发事故的要追究其责任;最后,工地试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向相关责任人和部门汇报事故情况。3、工地试验室档案管理。第一,设备档案管理。试验检测设备是实现质量检测的主要工具,要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建立规范的仪器管理制度和仪器设备档案管理体系。对液压万能试验机、混凝土搅拌器等设备要做到“一机一档”,档案内容应包括采购、调试、运行、维护、报废等各个阶段的跟踪记录。仪器设备的档案信息随着仪器使用时间的延长会不断增加,做好各个环节的信息记录,可为后面环节的管理使用决策提供参考。第二,工地试验室人员档案管理。工地试验室的管理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尤其是对试验员的管理,因此做好工地试验室人员的档案管理,可有效提升试验室的管理效率。首先,做好人员配置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合理配置试验作业人员,并将其基本信息注册在案,做到一人一档。试验检测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如《实验检测工程师证书》、《试验检测员证书》以及其他资质证书。其次,工地试验室检测人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得随意更换;若特殊情况时需要更换人员,则变更后的人员数量和资质水平应高于或保持原有水平,不得降低标准,避免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定期对试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试验技能经验交流;学习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提升检测结果的参考价值。第三,工地试验室日常运行档案管理。工地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技术台帐,如试验样品、不合格样品等物品的台帐以及对外委托台帐等。
随着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工地试验室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要使试验室的质量保证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应加强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试验检测效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兰洁.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工地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与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17-120.
[2]徐卫华.公路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03:26-27.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4
关键词:油田 标准化管理 分析实验室 质量安全 信息安全
对油田分析实验室而言,标准化管理是通过书面文字,将分析实验室的工作要点予以规章制度化,然后以此书面文字为依据,对实验室的设备、人员以及生产方式进行管理,便于工作的统一、有序展开。
中心化验室属地5S管理标准 篇5
1、公共区域由保洁员负责打扫卫生,属地责任人负责维护并有义务对不卫生的地方督促保洁员进行打扫;
2、各房间门内侧张贴房间物品清单并及时予以更新;
3、各办公室、交接班室及综合组各休息室门内侧张贴定置化管理图并及时予以更新;
4、办公室、交接班室及综合组各休息室5S要求:⑴办公柜、书柜等柜顶不得堆放物品(花盆除外),内部文件、资料、物品存放整齐,文件资料要有规范标识,柜内物品存放上轻下重;⑵桌椅:桌上屉内将所需物品少到最小限度,桌面物品归位无灰尘油污,人走椅子归位,人不在时不能有贵重物品遗留;⑶文件资料档案:文件夹运用序号、颜色归位管理;⑷私人物品及一般消耗品:固定放置于柜内,不要的物品及时清理;⑸工具设备:不堆积,干净,固定整齐存放;⑹大件不动物品:干净亮丽;⑺地面、通道:通道通畅无物品占用,地面干净无积水、灰尘;⑻服装、仪容、行为:按规定穿著,衣物干净,人具精神活力,有主动、团队精神;⑼天花板、墙角、窗户等:清爽干净无灰尘污垢。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6
各中小学:
为扎实推进我县实验、图书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实验仪器、图书的使用率;为迎接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管理交叉检查”做好准备,经县教科局研究,决定于2013年4月11日起开展对全县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各校作好相关准备。
一、检查对象1、14所初级中学,敖溪中学、白泥中学、余庆中学2、13所镇级中心小学
3、每乡镇抽查1所村级中心小学
二、检查方式
听、查、看、访、测。采取随机抽测理化生教师、小学科学教师、图书管理员和学生。
三、检查内容
1、实验检查内容:以《余庆县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标准(修订)》中实验管理考核标准为依据。主要检查:实验室仪器室的环境布置、各种表册、帐卡物、教师学生实验操作、自制教具、课外科技活动、是否开展学生实验操作竞赛、实验课题研究、学生实验报告册(放实验室)、档案资料(放实验室)等。
2、图书检查内容:以《余庆县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中“图书管理指标”为依据,主要检查:图书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环境布置、管理员对图书的存放、维修、报损、帐目、图书借还登记、档案资料、学生图书管理员的培训管理资料);学校对图书室的管理(待遇、考核、检查、活动);图书借阅情况,学生阅读情况、放火设备。
3、学生实验操作(30分),学生做实验的内容为本学期所做实验;教师实验操作(20分),教师做实验的内容为教材上的所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四、检查时间
4月11日 起,采取不定时方式,临时通知学校开展检查。
五、相关准备各校务必在检查的前一天将检查的相关资料全部收集起来,以便于检查。2011—2012学年的实验图书档案资料、2011—2012学年实验图书管理的过程资料、本学期学生的实验报告册、教师实验教案应全部收齐并放在相应的实验室、图书室。
余庆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浅谈兽药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 篇7
1 标准物质的采购
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的标准物质由各检验科负责提出采购计划, 综合科负责标准物质的采购, 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标准物质管理工作。由于标准物质的实际使用者一般不是采购者, 所以将标准物质的信息尽量详细告知采购部门是非常必要的, 在此过程中多次沟通联系也是必需的。这个程序也有待以后改变或改进。
标准物质的信息一般包括标准物质的名称、证书号、购买数量、用途、包装和制造商等。制定采购清单应根据标准物质消耗的速度、保质期、使用频率、使用量、购买难易和订购周期等情况,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尽量定期定量购买。采购过程中, 实验室应与采购部门积极沟通联系, 确保买到符合期望的标准物质, 同时对于临时的变更立即作出调整。在标准物质的采购过程中, 要注意标准物质的真伪。标准物质的采购要由专门负责的采购人员到具有县/市级资格的国家医药公司购买。
2 标准物质的验收
对标准物质进行验收和初步检查是正常使用标准物质和保证计量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验收由检验科和综合科一起完成。验收的主要内容有标准物质的名称、数量、包装、标识、证书、有效期和CAS号等信息。通过验收的, 要填写验收报告, 并将标准物质证书原件等资料交由标准物质管理员保存, 证书复印件交质量控制部门存档。标准物质由标准物质管理员专人保管, 设A、B角。
3 标准物质的入库、贮存和领用
验收通过的标准物质应由管理员及时登记详细的信息, 分门别类、编号、序号清晰按照存放要求放置在专用冰箱中。标准物质分类存放的目的是便于查找和核对数量, 及时掌握出、入库信息。根据浙江省兽药饲料监察所的实际情况, 结合检验工作需要, 该所的标准物质分为化学药品、抗生素、元素、维生素、畜产品标准物质、中药和基准物质等7种, 存放要求大都是冷藏, 一小部分为冷冻。认真做好标准物质、出入库登记工作, 领用前应认真查看标准物质包装外观情况, 登记领用的数量等信息, 同时配合计算机做好电子表格登记, 实现动态管理。
标准物质的量值准确是建立在物质的稳定基础之上的, 所以对标准物质的贮存要求十分严格。保证标准物质稳定的基本要求包括标准物质的同质性, 准确性和稳定性。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影响, 物理因素包括光、热、温度;另外溶解、分解、化合等化学因素和细菌作用等生物因素都能显著的影响着标准物质的稳定性, 而且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之间还有相互影响的作用。标准物质入库后, 要仔细核对其保存信息,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等, 避免标准物质因贮存不当导致的变质。一经发现已变质或过了保质期的标准物质, 要按要求将其回收处置, 以免误用导致更大的实验损失。
4 标准物质选购注意事项
标准物质要选择并使用经国家批准、颁布的有证标准物质;要全面了解标准物质证书上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并严格执行;要选择与待测样品的基体组成和待测成分的含量水平相类似的有证标准物质;要根据预期用途和不确定度水平要求选择不同级别的有证标准物质;要在有证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内使用标准物质;要注意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 当小于最小取样量使用时, 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和不确定度等参数有可能不再有效;应在分析方法和操作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状态下, 即处于统计控制中使用标准物质, 否则会导致错误。在确定有证标准物质的情况下, 应尽可能选择SIGMA公司等得到国际认可的大公司的产品, 或者按国际惯例使用国内外各研究单位的标准物质作为分析标样。
5 标准物质的评价与反馈
标准物质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质量跟踪评价, 是对标准物质验收的继续和提升, 既是对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量值准确性的考察, 也是对标准物质存放条件是否符合的考察;二是适用性, 是对某种标准物质是否满足现行检测标准的要求, 是否便于使用, 是否便于获取等进行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最后都汇总成书面报告, 一份反馈给综合科, 另一份由检验科留存, 它既是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要求, 也是为今后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对于一般 (内部) 的标准物质, 一般无法证明其溯源性, 也没有充分的数据证明其均匀性和稳定性。所以, 不仅入库前的严格的验证至关重要, 而且定期进行期间核查也就是跟踪评价也至关重要, 这是确保标准物质持续的置信度的一种方式。
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的方法有很多种, 具体包括:根据与有证标准样品的比较分析进行核查;利用考核、实验室间比对、跟踪检测等结果进行核查;利用同一生产商但不同浓度或批号的标准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比对核查, 利用不同生产商的相同浓度的标准物质比对核查;利用经验值或质量控制图进行核查。无论使用何种方法, 都能有效的进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其中采用基准物质、纯物质来配制标准储备溶液是一般实验室检测标准物质时使用的较普遍的方法, 而配制的标准储备溶液往往要多次取用或存放时间较长, 所以期间核查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多次取用后或后期使用时一定要进行期间核查。
针对期间核查的结果, 符合条件的标准物质可继续使用, 发现有超过保质期的, 或者变质的标准物质要及时向实验室的负责人员反馈, 在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 进行废弃物质的处理, 并安排新的标准物质的配置或采购, 以免影响实验室的正常秩序。
6 讨论
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实验室 标准化建设
新课标提出以来,各地按照新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实验室做为学校实践教学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实验室的学校是一所教学条件不完备的学校,没有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实验室,就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室的条件与环境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加强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是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当务之急。
1.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室是实施新课标,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科学启蒙园地;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加大投入,为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保障
要按照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装备规范》《实验室规程》要求,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注重功能与实效的基础上,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改造。要确保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及时到位,多渠道筹措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合理配置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为师生实验操作创造条件。
3.实验用房建设内容
3.1用房设置
中小学实验室用房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包括配套用房、附属用房以及专用教室的用房。小学应设科学实验室或综合实验室,有选择地设置音乐、美术、舞蹈等专用教室。初中须设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有选择地设置部分艺术类专用教室。每所中小学均应设置图书室,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独立的图书馆。
3.2面积要求
实验用房面积应达到教基[2006] 16号文规定的要求,图书馆(室)的使用面积应达到建标[2008]159号、建标[2002]102号文规定的要求。
实验室面积要求:小学科学实验室使用面积为86㎡/间以上;探究实验室使用面积建议在96㎡以上(老式建筑改建的科学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71㎡)。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使用面积为90-110㎡/间,人均不小于1.8㎡;建议实验室使用面积在120㎡以上(老式建筑改建的实验室面积不宜小于86㎡)。仪器室每间不小于23㎡,准备室每间不小于18㎡,实验教师办公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6㎡。
图书馆(室)面积要求:小学使用面积为80-270㎡,中学使用面积为155-420㎡,普通高中使用面积为293 -556㎡。学校要科学安排实验室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完善理科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文科实验室的建设。
4.教学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配备
4.1教学仪器、设备配备
各科目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应根据教育部教基[2006]16号、教基二[2010]1号、教体艺[2002]17号、教体艺[2008]5号等文件中的“标准”或“目录”进行配备。试点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的总体要求是: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满足教学需要,分轻重缓急逐步配备。首先应配齐品种,保证能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出每一个实验。其次是按学校办学规模配足应配的数量,争取能按学生分组开出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再次是提倡配备具有本校办学特色的部分仪器,提倡师生自制实验仪器,开展课外科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实验教学空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2图书资料配备
图书资料配备应根据教基[2003]5号文的规定进行配备。图书馆(室)每年要剔旧更新图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期间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标准的3%。
5.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中小学实验教师的素质
实验教师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和实验教学开出率的高低取决于他们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各地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配齐、配足实验教师。
在知识结构上,应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有中小学教师资格,具有对口或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科目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实验的要求,熟悉该科目所有实验的名称、目的、器材、步骤、难点、重点及操作时间等。
在能力结构上,应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能独立、正确、规范地完成全部实验;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能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能协助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能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科技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参与研究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法,撰写专业技术总结或科研论文;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能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
【参考文献】
[1]崔冬梅.浅谈标准化实验室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4).
创建标准化实验室工作方案 篇9
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我校教育技术装备水平,使我校实验室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实验室建设提出的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心完全小学,地处郴州老城区,学校现有()个教学班,()名学生,现有教职工()人,其中小高教师()。科学教师()人,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是按当时的二类标准配备的,自从“普九”与“普实”以来,至今未进行过设备器材的升级与更新。由于新课改教材的改革,大部分教学器材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普及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学校抢抓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的机遇,巩固已有成果,学校将加大教育装备的投入,快速推进我校小学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为宗旨,以推进新课程实施和普实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目标,按照“实事求是、适度超前、树立典型、示范引路、集中财力、重点突破、分期进行、稳步实施”的工作原则,加大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力度,如期完成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三、建设目标
小学“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旨在实现实验室建设现代化、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化、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开展制度化,全面提高小学实验室“建、配、管、用”的整体水平,在我校将建设上档次、高水平的标准化实验室。力争在2012年10月底完成科学实验室建设任务。达到I类学校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标准,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组织机构
组 长:雷富光
副组长:谢丽萍 罗晓芳 曹兴翼
成 员:谢家伴 朱向群 邓 旭及全体科学老师(兼职)
职 责:
1、做好建设规划,落实建设资金,补充实验器材;
2、对创建I类标准化实验室内部成套设备的采购、安装和调试工作任务进行公开招标、申报采购。
3、书面向区教育局做建设科学实验室申请报告。
四、具体任务落实
(一)后勤处主要任务是硬件建设。
1、对雏燕楼一楼小礼堂进行改造;
2、粉刷室内的墙壁,安装实验室课桌椅,演示台等;
3、架设电线线路,供电到桌;
4、安装实验室水池,供水到室;
5、协调设备安装和调试。
(二)教导处主要任务是软件建设。
1、安排兼职仪器管理员一人,达到“五会”(会管理、会准备、会辅导实验、会维修仪器、会自制教具学具);
2、分年级、分周次安排实验课;
3、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有:分组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记录单、学生实验报告单和七种制度,创设实验室文化氛围,特色要明显,格调要高雅;
4、仪器室要建立“三帐”(固定资产账、实物流水账、管理明细账);
5、动植物标本、标签要分目、分科粘贴,仪器室物品存放要做到三定(定点、定柜、定位)。
五、建设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建设标准,制定规划。
第二阶段:房子的改造、粉刷墙壁、架设线路、修造水池。
第三阶段:实验室成套设备安装和调试。<莲~山 课件>
第四阶段:创设文化氛围,制度建设,仪器室物品合理存放,使用培训,投入使用。
六、几点要求
1、创建I类标准化实验室是区教育局2012年下达我校一项硬性任务,必须在12月底前顺利完成。
2、在创建过程中,各部门要统一思想,密切配合,既要依照标准,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工程进度和工作实效。
3、教导处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熟悉实验教学业务,明确各科实验开出指标(学生演示实验大于90%,分组实验大于85%)。
4、仪器账册管理要规范,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5、仪器存放要分类、编号、贴签入框,摆放科学有序,存取方便。
6、仪器保养维护有“五防”措施,即有防尘、防锈、防火、防盗措施,维护工作及时到位,小学仪器完好率达到95%以上。
7、教务处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自制教具学具活动,自制教具做到“结构合理,制作精细,有科学性,能用于教学”,每期制作教具不少于5件。
组织病理学实验室的标准化 篇10
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关系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做好每一份切片并保持优良的质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达到这一目的,应做好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和技术操作及质量控制标准化三方面工作,三者相互关联为一整体,不可偏废。由于涉及问题较多,以下仅就技术操作及质量控制标准化,促进质量提高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标准化是组织病理学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之一。只有逐步达到并实现标准化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技术操作及质量控制标准化,包括自接受标本到制成切片,以及以后的资料整理归档全过程的技术操作及质量控制工作,标准化是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及时解决切片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质量提高。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应分以下几步进行。
一、技术操作及质量控制标准化
(一)制片前
制片前过程从标本送到实验室至包埋结束为止。包括: 1.标本的交接编号记录及检查
(1)实验室人员收检标本时人必须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包括:送检标本种类和数量与送检单上填写的是否一致;容器上的联号或姓名与送检单上是否符合;固定液的种类(通常要求为10%中性缓冲甲醛液)和量是否符合要求;送检单是否按规定用墨水笔逐项填写清楚。若发现有错误、疑问或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查询清楚和适当处理,在合格后方可签名接收。如标本已干涸、腐败或其它明显不符则不应接收。接收标本应在初级人员接收后,再由中级人员和主检或具体负责人员复核,以确保没有差错发生。
(2)收到标本后应按标本顺序逐一在申请单上编上病理检查号,并在标本容器外壁贴上相应的号码,然后按号码先后顺序排列放好,再在申请单上打上收到日期。将收检的标本,按申请单逐一向负责处理的医师交代清楚,包括标本种类、数量、临床诊断及有无特殊注意事项等。
(3)取检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认真记录填写好工作单,包括标本号、块(包)数、有无特殊处理、标本名称,如标本全取、标本过小等均应记录在案以备日后查对。对一些易碎、小而少的标本应用尼龙丝小袋或擦镜纸包裹好后再做上机处理,以防丢失。标本的取材块通常控制在2cm×2cm×0.3cm左右。标本取检多于一个包埋块者,在标本病理检查号后缀写-1或-2等,以便于查找校对。取好的标本应及时浸泡在指定的固定液中,来不及取完的标本特别是大标本应缝上号码投入固定池内以备次日再取。标本取检完后,自报告发出之日起,通常规定小标本保留1月以上,大标本保留6月以上。
(4)标本在上机处理之前,必须由初级和中级实验技术人员共同检查标本总数与申请单和工作单是否一致,确定无疑后方可上机处理。2.标本的处理
利用全自动密闭式组织处理机处理。
(1)固定程序二道,固定液为10%中性缓冲甲醛液,时间为45min,设置加温50℃,加压,搅拌。
(2)脱水程序八道,前四道为95%乙醇,后四道为100%乙醇,时间均为60min,仅在最后一道的95%和100%乙醇设置加压、搅拌。
(3)透明程序二道,第一道为硬脂酸和石蜡,比例为3:2,第二道为硬脂酸和石蜡,比例为2:3,时间均为60min,均设置加温65℃,加压,搅拌。
(4)浸蜡程序二道,均为56℃~58℃纯蜡,时间均为60min,设置加温65℃,加压,搅拌。
所有试剂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测定期更换,并做好详细记录。3.标本的包埋
利用自动包埋中心处理。
首先清点检查标本,确认完好无缺后方可开始包埋操作,操作时应注意核对标本与工作单记录是否吻合。包埋的石蜡温度应尽量与标本浸蜡温度一致,大约控制在65℃~70℃之间,温度太低会造成包埋平面凹凸不平,尤其是内镜活检等小块标本,易出现切片不完整而发生漏诊现象。
包埋时,先取大小合适的不锈钢模型,注入蜡液置于热台上,液面刚好与模型的上缘平齐,不得低于或高于此限。取出包埋盒内的组织,校对正确后用干净的热镊子将所有组织悉数放入模型的底部,待组织与模型内的蜡液充分融合后,按要求排列后迅速移动模型至冷台,至底部石蜡刚开始凝固,用镊子轻压组织数秒,待组织埋平后,迅速盖上包埋盒注上蜡液,约过10sec~15sec,包埋盒与模型周边的蜡液凝固后,再次补充注入少许蜡液,以增加包埋盒的稳固性,注意液面高度不得高于包埋盒上缘,加盖包埋盒时一定要保持与模型底部平面平行,无前后左右倾斜的现象。待蜡块在冷冻台彻底冷却后,从模型内取出修去包埋盒周边多余的石蜡。清点包埋好的蜡块总数,按大小类别放好,冷冻备切。
(二)制片中
制片中过程从预备切片开始到封固切片为止。1.每天切片之前
应先检查切片机的角度并将其调整固定,即刀座的角度约在10°,夹具的上下二边与刀刃平行,左右二边与刀刃垂直。预备切片和正式切片过程中所有角度均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动。
2.预备切片 应用轮转式切片机(附二档进样装置)装上旧的一次性刀片操作,将蜡块表面多余的石蜡及不平整的组织修去,至组织尽量暴露最大面,用毛刷刷净,重新冷冻以备正式切片。遇有钙化或硬化组织可用5N盐酸对蜡块表面进行软化处理。
3.正式切片
用毛刷将切片机打扫干净,换上新的一次性刀片准备切片。切片厚度通常规定为4μm,切片的完整性平整性要求组织完整,厚薄均匀,平整无皱,无刀痕。选取平整光滑无污染的切片置入水面,用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捞取切片时使切片与载玻片沿长轴方向平行。漂片仪的温水须每日更换,保持清洁,温度范围在45℃~49℃之间。在载玻片上写上正确的号码后迅速放入烘片箱内,烘片箱温度设置为80℃~90℃左右。通常烘烤15min~30min即可染色。
4.切片染色
所有用于染色的液体每天过滤,定时更换。每天正式染色之前最好用对照组织试染,检查液体是否正常有效,如苏木素染液有无结晶和沉渣,伊红染液色彩是否保持鲜艳等。染色结果要求核桨分化清晰,对比适度,避免现出现切片过蓝和过红。推荐使用Gill苏木素染液代替传统的Harris苏木素染液。其优点是配制简便快捷,不易产生大量的结晶和沉渣,染色结果鲜艳,尤其是一些在Harris 苏木素染液中不易显示的黏液物质,在Gill苏木素染液中却能被染成漂亮的湖蓝色。伊红的配制选用酸化加醇化的方法,色彩艳丽,着色力强。根据部分地区气候潮湿的特点,在脱水的无水乙醇与透明的二甲苯之间,增加一道苯酚(即石碳酸)二甲苯混合液,比例为1:4,利用苯酚吸去组织脱水不足的水份,以保证切片下步透明的质量。
5.封固切片
结束染色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固。操作时用滤纸轻轻吸去组织周围的液体,保持组织切片的轻度湿润,滴少许树胶,用镊子取盖玻片轻轻盖上。注意封片时不能让组织切片干涸,否则会出现人为色素即“中性树胶色素”。封片动作要轻,以防产生气泡或溢胶。树胶浓度要适当,预先可用二甲苯调试好备用。太稠不宜操作,太稀易出现气泡或溢胶。
(三)制片后
制片后过程由封固切片结束到上交切片为止。
1.封固好的切片,由初级实验技术人员按号码顺序排放在切片夹内,与相应的蜡块进行校对,检查切片与蜡块的号码是否一致,有无错号。检查切片与蜡块中组织的形状是否一致,是否切全。仔细粘贴标签后交上级人员复查。
2.上级人员根据申请单或工作单上的记录全面仔细检查切片,评分内容、标准及其分值如下。
外观(5分):清洁,无溢胶。载玻片及盖玻片完整。
标签(5分):清洁,号码清晰,粘贴牢固,贴在指定位置。裱片(5分):组织裱贴在适当位置上,方向合适。厚薄(5分):切片厚薄均匀一致。平整(7分):切片平整无皱折。
切痕(8分):切片完整,无破裂或划痕。
透明(10分):切片透明,无云雾状,组织固定脱水彻底。颜色(18分):核浆着色正,对比度清晰明显。
层次、气泡(5分):染色有层次,深浅分明,无气泡。细胞形态(12分):无挤压、皱缩及膨胀变形。污染(15分):无异物或其它组织混入切片。洁净度(5分):玻片内无残留染料。
如有上述不合格项目,按评分表格标准扣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甲级片,90分~80分为乙级片,80分以下为丙级片。
3.切片检查完毕后登记交接给负责诊断的医师。
二、常见组织切片的缺陷及消除方法
1.颤痕 即组织切片在与刀刃平行的方向上产生有规则的波纹状痕迹,其原因可能是刀和包埋块高频率的颤动所致。如果改变刀角度或切速则可消除。若局部出现颤痕,则可能因组织结构不均匀或包埋块硬度不一致所造成,调整切面部位或改变石蜡硬度,则可消除。
2.空洞 空洞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标本内有硬组织或钙化,使包埋剂(石蜡)不能充分渗透到这一区域;或组织内含有小气泡、脂类成分较多、浸透不良等都可导致空洞形成。消除方法为改变包埋石蜡的融点使其与组织硬度一致或将组织内硬化部分修掉。
3.皱折 产生皱折的原因可能切速过高、包埋块太软或刀片太钝等因素造成。可采用改变切速、调整包埋剂融点或更换新刀片等方法消除。
4.刀痕 多由组织内有硬化物或刀片有缺口所致。应更新刀片或修掉硬化组织。
5.切片厚薄不均 原因是刀钝或包埋块浸透不好。应更换新刀片或重新包埋。
6.跳片 由于刀片不锋利、组织较硬、包埋块或刀座夹末夹紧等所致。更新刀片,拧紧包埋块夹具或刀座夹可解决此问题。
7.切片不能形成连续的切片带 其主要原因是切片边缘不整齐,使切片在水中盘旋所致。可重新修整包埋块致规则形状。
关于组织切片中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还可参考第二篇中的相关章节。
三、促进标准化的质控调查法
切片的缺陷表现多种多样,但影响质量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人员、材料(试剂、染料等)、仪器、方法、环境条件等五类。通过标准化的过程,不断地有的放矢地调整这五类因素,使其适合于实际,技术质量定将得以提高并稳定在一定水平。
促进标准化的质控调查法有以下三类。1.回顾性调查
主要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切片质量进行调查,从而对该段时间的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下一段时间的工作。这种调查样本较大,概括性强,易于找出影响切片质量的主要因素,指导下阶段的工作。
2.日常性调查
主要是每天调查当日的切片质量,随时掌握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在进行调查时,当天工作情况就在眼前,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较为切实,如何做好次日工作心中有数,对提高质量甚为有效。实际工作中应将这种调查制度化,在每天制片完成后坚持进行。
3.专题调查
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制度 篇11
【关键词】特高压变压器出线装置;标准化试验体系;绝缘材料生产攻关
一、引言
在变压器绝缘系统中,特高压绝缘出线装置在变压器的制造过程、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及运行中,不同程度的承受着多种应力作用,比如:雷电和操作过电压的作用;工频试验工作电压作用;在绕组绝缘中要承受压紧力的挤压应力作用;在油路系统中受冷却油的冲刷作用;在干燥过程中受热胀力的作用。这些作用应力的存在决定了对成型件出线装置的性能要求。除多种应力作用外在日常生产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纸质绝缘件和油中杂质对绝缘性能影响很大,因此要求绝缘件的杂质和灰分要低,同时要求成型件表面要光洁平整、无毛刺以免在油中产生过高的静电电荷。所有这些要求在绝缘件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我们固然可以通过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来控制,但最终还要靠一套准确的试验体系来来验证和保证。只有如此才能制定特高压出线装置的标准化文件,形成对1000kV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高压出线装置所制定的专用检验标准。也只在标准化的试验方法指导下才能制定完善的生产技术规范,严格设计与生产的的全程监控,确保全方位控制出线装置产品质量。
二、出线装置的试验体系的建立及对出线装置研发制造的方向指引
为推进超特高压出线装置国产化进程,确保超特高压出线装置在变压器系统中安全有效运行,中国电力科学院设计并规范了整套试验体系,试验体系包括:特高压出线装置电气绝缘试验、特高压出线装置机械性能试验、特高压出线装置绝缘裕度试验。中国电科院的三大试验项目的全部试验过程对出线装置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总结中国电科院的三大试验项目对我们绝缘材料制造商的生产出线装置的研发与生产指导意义如下:
1、特高压出线装置电气绝缘试验
出线装置电气绝缘试验项目包括:绕组电阻测量、绝缘电阻计介质损耗测量、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线端操作冲击耐受试验、线端雷电冲击耐受试验、线端雷电截波冲击耐受试验、外施耐压试验、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绝缘试验后1100kV 5min)以及变压器油试验。这些试验项目要求绝缘出线装置一方面能够承受各种绝缘试验及长期运行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能承受变压器、电抗器的所有电气试验,而不出现绝缘击穿、局部放电。
出线装置电气绝缘试验对生产制造商的方向指引:因为出线装置绝缘水平高,和绕组、套管、升高座、油箱配合,电场分布较复杂,因此在出线装置的设计中根据变压器、电抗器的结构特点,建立多种出线装置及多种直径升高座计算模型,利用二维和三维电场计算软件详细计算试验工况下绝缘结构各油隙击穿场强、电极表面场强及纸板表面爬电场强。作为绝缘材料的生产企业,要重视出线装置球头部位,由于电极和绝缘为同轴布置,故此可采用二维轴对称场进行计算,可建立1/2球头部位模型。对于出线装置转弯部位,电极形状非对称布置,采用三维模型进行电场仿真计算。上部均压球部位电场计算考虑了套管电容芯子对电场计算的影响。
在中国电力科学院专家的直接指导下,2009年12月25日国产第一套1000kV出线装置随同BKD-240Mvar/1000kV并联电抗器样机一次性顺利通过全部绝缘试验考核项目。2010年6月4日,第二套国产出线装置运抵西安西变,在厂内进行装配预处理。出线装置的电气绝缘性能采用变压器或电抗器的试验项目间接对其电气绝缘进行考核并顺利通过。
2、特高压出线装置机械性能试验
对出线装置的机械性能试验,中国电力科学院主要通过振动试验来验证出线装置的机械特性和机械强度,从而保证出线装置在运输及长时运行期间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并避免运输及长时运行期间出线装置出现变形和绝缘部件松动等情况的发生。
中国电科院所做的振动试验的严酷等级由三个参数共同确定,即:频率范围、振动幅值和耐久试验的持续时间。试验过程中在出线装置的关键部位共安装10个加速度传感器,将振动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出线装置电极的内部、最外层隔板及出线装置的U型转弯处,每个传感器可检测X、Y、Z三个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振动平台可在 X、Y、Z三个坐标方向上振动,依次进行正弦频率扫描试验、宽带随机振动及冲击振动试验。振动测试结束后,观察谐振频率是否有变化;检查隔板振动前后是否有位移和扭动;外观是否有划痕。振动试验的固定方式如下图:
出线装置机械性能测试对绝缘生产制造商的方向指引:振动试验要求出线装置能够承受运输及长期运行中所产生的振动,均压球、均压管不产生机械变形;均压球、均压管外糊绝缘层不产生裂纹、缝隙;绝缘筒支撑件不倾斜、位移、脱落;绝缘筒不产生裂纹、缝隙、位移,粘接部位不开裂。对其结构而言,要求其结构简单、制造可行、通用性强,和进口特高压出线装置可互换,并最终形成标准化设计。
3、特高压出线装置绝缘裕度试验
中国电科院出线装置绝缘裕度试验的目的是为确保出线装置在各种过电压及长期工作电压下的运行可靠性,所以在出线装置与其配套试验部件(含套管、均压球、油箱等)上施加操作、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以及长时工频耐受电压的考核。具体试验项目内容包括:绝缘电阻、系统电容及介损测量、预局放试验、雷电冲击试验、操作冲击试验、长时工频耐压试验、绝缘试验前后油试验等。通过计算机校核,证明国内设计的均压球已具有足够的绝缘裕度,试验用均压球有足够的绝缘裕度,升高座变径部位,均压管的绝缘裕度有所降低,但幅度不大,与出线装置拐弯部位绝缘裕度相当。最小绝缘裕度为1.33。特高压出线装置关键部位区域划分及绝缘裕度对比图如下:
通过模拟电场计算,国内自主设计的1000kV出线装置具有足够的绝缘裕度,能满足特高压变压器、电抗器的要求,且绝缘裕度略大于进口产品的相应裕度。最小绝缘裕度位于均压球下端的圆弧处及出线这种转弯部位。
出线装置绝缘裕度试验给我们的生产实践指导:绝缘裕度试验旨验证在振动试验后以及考虑制造偏差等因素后,出线装置绝缘强度的设计裕度,尤其是均压管与均压球下端的圆弧及转变处的裕度是整个出线装置的绝缘裕度瓶颈,这为我们绝缘材料制造商完善出线装置结构设计及工艺质量控制方案夯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三、三大试验项目测试结果对特高压出线装置生产制造的攻关技术指导
1、模具设计技术攻关
模具结构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特高压出线装置产品的电气性能与机械性能而且直接关系到均压球与均压管的绝缘裕度,所以在实际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工艺、产品结构合理确定模具结构。在进行模具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其滤水性、脱模性、产品变形和收缩性、模具耐用度等各方面性能。在材料选择上,模具采用具有重量轻,便于操作的铝合金材料制作。铝材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便于制作形状复杂的模具;此外,铝材抗大气腐蚀性能好,氧气反应能使模具表面生成的氧化铝薄膜,保证了模具的寿命。
2、均压球与均压管的攻关技术
绝缘出线装置的均压球为曲面成型结构件,为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设计制造了专用金属模具,并使用材质均匀的铝板拉伸拼装焊接成型。焊接采用氩弧焊,焊接均匀、饱满、渗透,焊后X光探伤,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制作成型的均压管、均压球内外表面抛光,表面粗糙度Ra≤1.6μm,满足产品所需的电气性能。
3、湿法成型的技术攻关
出线装置绝缘层原材料采用100%未漂硫酸盐木浆,通过去离子水制造成型湿纸,湿纸通过X光成像检测后,制作出线装置绝缘产品。在湿法成型过程中除严格按工艺规程精心操作外,在生产过程中还重点关注模具清洁、产品成型精度和产品紧度,同时通过采用分段升温烘干工艺减少了产品变形机率,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精度。
4、波纹板的研制攻关
波纹栅和均压球、均压管都是出线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变工艺方法调整相关工艺参数适当增加长纤维比例,生产出伸长率超过3%的专用高密度绝缘纸板,用去离子水将高密度绝缘纸板进行适度调湿,合理控制纸板的养生时间,确保纸板湿度的均匀性,通过缓慢定型、分齿制作确保波纹板达到技术要求。
5、卡托、托板及撑条的研制攻关
高密度绝缘纸板一般含水率在6%左右,干燥后收缩大,容易产生松动现象。为确保卡板及托板内在性能,采用含水率在2~4%的专用高密度绝缘纸板。
6、特殊的总装技术攻关
出线装置所有绝缘成型件制作完毕后均采用X光成像检验,合格后进入总装程序。出线装置为整体花盘式结构,在变压器运行过程对于油的冷却和材料的电气性能均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但在装配过程中提高了装配难度。花盘式结构要求对每一层绝缘层进行测量现配,同时需要计算好装配间隙,装配后要求结构紧凑,否则将无法进行绝缘层的套装装配,或者装配间隙过大无法进行结构支撑,不能满足出线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要求。波纹栅的安装同样具有较高的难度,安装时应确保其八个装配孔中心所在平面与均压管垂直,且对称于垂直中心轴线的两两装配孔应在同一水平面上。
四、结语
1、出线装置项目的成功研制为1000kV出线装置国产化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我国的变压器关键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为推进我国1000kV特高压线路建设和重大设备国产化提供了技术保证。研究成果在特高压交流出线装置的结构设计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中国电科院提出了特高压出线装置试验方法与试验体系,明确了出线装置的检验考核办法,这为我们出线装置制造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形成关键的生产工艺文件,并最张形成包括特高压出线装置的设计、制造、检验等整套标准化文件奠定了基础。
3、中国电科院对出线装置试验体系的建立为绝缘出线装置成功研制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出线装置,形成了我国特高压出线装置标准化设计方法、工艺文件及检验和试验规范,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国内特高压出线装置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成功应用, 使进口特高压出线装置的价格大幅下降,由原来的300万元/套,降为现在的50~60万元/套,并大大缩减了供货周期,在“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示范工程中共支1.22亿元。
参考文献
[1]H.P莫瑟.V.达欣登等著.朱英浩,赵育文译.“变压器绝缘纸板”
[2]钟俊涛.“成型绝缘件在高压变压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