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的谚语(精选11篇)
关于清明的谚语 篇1
关于清明节气的谚语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谚语吧,谚语通常是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民间谚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清明节气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清明节气的谚语1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清明前后整秧田
清明前后,鲫鱼抢钩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清明无雨少黄梅。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清明蛾子谷雨蚕。
清明鱼开口,白露鱼闭嘴。
霜降配羊,清明分娩。
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清明昨天寒食节。
清明谷雨两逢,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关于清明节气的谚语21、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2、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3、清明下雨雨绵绵。
4、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5、清明雨渐增,天天好刮风。
6、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7、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8、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9、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10、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11、清明要晴,谷雨要雨。
12、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13、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14、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15、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16、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17、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18、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19、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20、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关于清明节气的谚语3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关于清明的谚语 篇2
唐朝杜牧写了一首《清明》诗, 诗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 与晚唐诗人李商隐齐名, 被称为“小李杜”。杜牧写景抒情的小诗, 文词清丽生动, 意境简明爽朗。清明节是传统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清明》诗中的“行人”却人在他乡, 孤独凄凉, 又春雨绵绵不绝, 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行人”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 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结句诗意悠远, 清新、明快。
茅盾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诗词, 作为最集中、最精炼的一种文学样式, 其翻译, 是解决如何运用和原著同样最精炼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 来驾驭严格约束语言的韵文形式的问题。诗词翻译中, 美是极需保留的元素, 除了传意外, 需尽力保存原作的神韵和丰姿和艺术美。但看到某些《清明》的译文, 全文平铺直叙, 充其量只能算一段比较伤感的短篇, 却无法让目的语读者获得原语读者的情感触动与艺术享受。
二、译文比较与分析
由于此诗的文学价值很高, 很多学者均曾翻译过此诗。此文选取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以下简称“杨译”) 、许渊冲 (以下简称“许译”) 以及吴均陶 (以下简称“吴译”) 的三份译文略加分析。限于所学, 下文仅就用词遣句方面提几个观点。
(一) 关于“牧童”的翻译
一说起牧童, 中国人的脑海自然而然浮起一幅水墨图。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擅长画牛, 在他笔下的牛与牛背上稚气的牧童, 悠然自得, 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而千年流传的《清明》中, “牧童遥指杏花村”, 既给“断魂”的“行人”指明了方向, 也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此后, 在历代诗人们的诗作中, 不断出现牧童形象。牧童, 引领隐居归退的诗人们寻找精神家园, 因此成为有着特定含义的文学意象。正因为这个形象这种联想, 在《清明》里, 带出一片生机及春意的除了“杏花村”之外, “牧童”的出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牧童”一词的翻译值得好好斟酌。三个译本中, 杨译是s he phe rd boy, 许译是cow he rd, 吴译是cow boy。
经查, “牧童”的上述对应词汇的意思分别是:shepherd boy:牧羊孩;cowherd:放牧的;cowboy:骑马牛仔 (尤指美国西部的) ;此外, 可以表示“牧童”的英语单词还有:Vaquero (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牧童, 饲养家畜的人) 、rancher (大牧场工人, 大牧场主) 以及Corydon (田园诗中的牧童, 农夫, 青年) , 但这几个单词的特定含义比较浓, 不宜选用, 在此不逐一分析。
Cow boy, 一般指美国西部骑着马看管牛群的人, 在文学、电影与电视作品中《牛仔通常是威猛洒脱, 代表了一种美国典型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因此, Cowboy所代表的形象显然与《清明》诗中的“牧童”风马牛不相及。英语读者一看到这个词, 其脑内的文化预设随即启动, 形成不同于原文作者塑的图画意象。为免引起读者的错误联想, 笔者认为这个词并不适合用来翻译牧童。Shepherd boy。Shepherd虽是指牧羊, 与中国牧童一般是牧牛的情况不同。但这个词比较中性, 没有被赋予或沉淀下来什么文化涵义, 即使没有带出原语的意境, 亦起码不会带来其它不相关的浮想, 比较适合。Cowherd的意义不差, 但所指可能是青年人, 甚至中年人, 则不及加上boy后的意思与原文那么贴近。在选定Shepherdboy后, 笔者认为, 在翻译时可以加一个形容词lighthearted, 将牧童译作“alightheartedshepherdboy”, 以此点出中文文化中牧童的形象。
翻译此诗时, 需注意与翻译“牧童”存在相类似问题的其它词语, 如“酒家”、“杏花村”两词, 都是有着极深厚中文文化涵义的, 其翻译此文暂不详述。
(二) 关于“行人”的所指、及“借问”的主语
“……,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两句当中, 关于行人的所指, 及“借问”的主语是谁, 在杨译、许译及吴译的理解都不同, 在此笔者姑且稍作分析。
由于汉语是意合的语言, 结构比较松散, 句子结构的主谓宾缺一仍可, 但在转换为结构严紧的英语时, 问题就出现了。“借问”的主语, 作者是言他还是言已呢?这在英语里, 是要用不同单词来表现的。亦由于主语可能有不同的所指, 这就牵扯出行人是指谁的问题。如果“借问”的主语泛指行人, 那就与第二句断魂的行人主语一致。但如果“借问”的主语是指作者自己, 那路上行人是否暗指作者自己, 或是仍然泛指行人呢?这些不同理解都将导致翻译时不同的处理。
其实笔者认为, 在这首诗的翻译中过分纠缠于上述区分, 有点本末倒置。试想象, 一个不知道这首诗的外国读者, 对于文中“断魂”或“借问”的人是普通路人还是作者本身, 并不重要, 无论对感受整首诗意境氛围, 或对由诗而起的感情抒发, 均无损。再看原文, 作者亦没有点明当中说的就是自己。当读者欣赏这首诗时, 看到的虽是行人, 却自然而然联想“作者是否暗指自己?”, 从而更添诗中愁苦之意。这种效果, 无疑比作者在诗中明说自己欲断魂更让人恻然。因此, 翻译时, 我们不必将作者这种有意无意的安排点明。某种程度上说, 把行人直接译为“我”, 损害了作者的原意, 反而不忠实。反之, 如果作者的原意根本就是描述普通行人, 那翻译中更不必自作主张地译成“我”了。因此笔者认为, 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法是路上行人直译为passenger或其它合适的替代词。至于下一句的翻译, 则可用被动语式When asked来回避“借问”的主语到底是谁, 而无需创造性地翻译为“我”。
三、总结
需补充说明, 上文可以说是“断章取义”的就几个方面作出分析。至于全诗翻译, 为兼顾词义、句形、音律及神韵等方面, 如何创造性地实现中英转换, 则不一定以上文的分析结论为最佳。
寻找关于清明的记忆 篇3
追溯历史悠远的清明文化
草长莺飞,芳草萋萋的坟墓前,一杯薄酒、几枝野花,默念着一首悼念的诗——这是著名画家丰子恺画中的清明节。折几枝嫩柳,放在先人坟旁;点燃几柱香,慢慢梵唱;洒下几滴清酒,一身惆怅。
也许你难以想象,二千六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绵山曾经是火的海洋,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熊熊的火光照亮了百里之外黄河的水面,飞禽走兽一时间四处逃窜。
谁是纵火者?他就是晋国的国君晋文公重耳。他既不是在演练军队,也不是狩猎,而是在进行一个寻人的游戏,一场人命关天的追逐。
谁,是他们要寻找的人物?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
故事还得从公元前655年讲起。当时天下未定,五霸纷争。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
这就是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
第二年寒食节的第二天,晋文公又带领群臣,素服徒步上绵山祭悼介子推。行至墓前,发现那株和子推母子一起被烧死的柳树又死而复活,绿枝干条,随风飘舞。晋文公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介子推割股奉君时所说的“我不求任何封赏,只希望您日后能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以及子推被焚后山洞内衣襟上的那几行血书。于是慎重地折一根柳枝编成圈儿戴在头上,又折几枝嫩柳插在坟头。他还把复活的柳树封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力图政治清明。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功不言禄、遵道行德的介子推非常怀念。寒食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按旧俗,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唐代,清明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假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清明节是令人肃穆的节日,可为何又融入了嬉游的成分呢?起初是因为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有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强抵抗力。而后来唐代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后,无形中对清明节进行户外活动起到催化作用。人们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祭祖和活动,久而久之这种共性形成了气氛,介子推忠孝精神开始融入到整个民俗活动当中。传统文化以空前丰富的形式体现出来并且代代相传。因此,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在这一点上,最直观也最具说服力的要属《清明上河图》了。
走进清明寒食文化的肇始地
它呈现出温吞吞的一片土黄色,细细看去,会发现,岩石表面风化得非常严重,到处都凸显着层层剥落的痕迹,那痕迹仿佛是情感的标识,在我眼中,它代表着浓郁、厚重的历史沧桑。它就是位于山西省的绵山。
这里毕竟是中原腹地,从春秋时来此隐居的介子推,唐初大败甄翟儿的李世民,到中唐时立堂修学的名相令狐楚,南宋时抗击金兵的李武功……许多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她紧紧连在一起;从左丘明、屈原、庄周、司马迁,到杜甫、贺知章、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顾炎武许多文人名士的诗文里都能找到绵山的字样。在绵山的历史上,单单被火焚烧,有确切记载的就有三次:要归隐山林的谦谦君子,要拯救家国于水火的抗日斗士,他们都曾来过这儿,企图到这片山林中寻求庇护,然后招来熊熊的山火,然后,把历史的沧桑一点点,一次次地镌刻到绵山的容颜上。
一次次走进了她,便愈加强烈地感觉到,它是一座宝藏:不仅仅是人文景观中体现出来的佛、道、儒兼容并存,还有自然山水的无所不包。这是一处上天偏爱的所在,泉、石、云、树,绵山不但什么都不缺,且各得其所。它们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也使得绵山的气质变得复杂了起来:雄伟、险峻、灵秀、清幽……你很难一语道之。
两千六百多年过去了,绵山成了道家圣地。绵山上的大罗宫,以当年介子推所看到的“大罗仙境”而得名,曾一度被破坏,现存的大罗宫,是介休市乡贤闰吉英先生在原址上所修建的,重修后的大罗宫集道教殿宇之大成,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为“天下第一道观”。
大罗宫里的那些神佛像原本散落山野,由后人收集、保护于众妙堂,共300多尊,每一个都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不食人间烟火,他们见证了介子推的种种传说,也见证了绵山的神奇。
介子推的生死之迷目前还无法破解,但绵山祈雨的神奇,今天却是可以实实在在体验到的。
在绵山明道堂的一层,供奉着一座神位,上面写着“天地十方万灵真宰玉皇上帝”。这个神位是明朝万历年问山西清徐县乡民所敬献。它见证了四百年来,绵山祈雨有求必应的传奇。有地方志明确记载,从明朝崇祯十一年到清朝康熙六十一年,附近乡民到绵山祈雨等都如愿以偿。近的一次在2001年。当地大旱,清徐县王答乡的三位老人,把神位从绵山请回,祈求上天降雨。五天后,当地电闪雷鸣,好雨如甘霖下了足足两天,解除了当地旱情。
除了大罗宫为全国最大的道观建筑群,天桥景区的洞神宫、一斗泉景区的洞真宫、朱家凹的洞玄宫等庙观云集,比佛教在山上占有更显要的地位,真个是“大道之山”。绵山的不少崖壁上挂有祥铃、红灯,随风摇曳的灯、铃本是寄托人们精神的一种载体,同时也是现在展现绵山特色文化的一种精彩演出。每当夕阳西下,华灯初起,从龙头寺到水涛沟的十里长廊的悬崖绝壁之上,六十多种灯图亮起来,一时间,月亮、星辰、华灯交互辉映,恍若天上人间。
神秘的介子推,神秘的各种传奇,绵山用她的博大精深,在彩云之下建构了一个五谷丰登的世俗世界,在彩云之上则建构了一个神仙居住的世外桃源。它谜一样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就渗透在绵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之中,绵延几千年,堪称奇异的人间仙境。
寄予清明时节的感怀情思
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清明是一个很特别的词。写下“清明”一词,就觉有一枝花从烟雨深处斜逸出来,隐隐约约的还有牧童、酒楼、只可遥看近却无的草色……
想想看,清和明是多么吉祥与爽朗的字眼,冰雪消融,
nlc202309011310
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清明这两个汉字并列在一起,原本就应该神奇地构成生动的画面。这不,连古人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不然,怎么会有“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诗句。
这时节,刚刚从严冬酷寒走出的人们,在蛋黄般的嫩阳下,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可以如丛草般疯长的心事一样遐想:暖阳,晴空,轻风,春燕呢喃中,草木回青,万物萌发,草们伸展柔弱的胳臂,树们绽出婴儿般的嫩叶,花们氤氲着青涩的面庞,河边的柳已笼起蒙蒙烟雾,一派春色春水在天地间那么轻盈明朗。大地万物到了这时节,尽显出骨子里那点不甘寂寞的性情来,纷纷扬花拔节。即便有雨,春雨如烟,含珠的桃苞,挂露的垂柳,一齐和着那迷蒙的烟雨向您扑面涌来,令人心旷神怡。
毕竟是在美好而难得的春天了。
然而,这时节却让那一场连绵不绝的雨蒙上了凄凉。这份凄凉潮湿了人的心情,使人双眼盈满一种叫作泪水的液体。
我说的是杜牧在江南杏雨天里的那份诗意。确切地说,应该是湿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次阅读杜牧的这首诗时,心一直介于生死之间痛苦地荡漾着,是生命的沉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一句人生普遍关注而又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让人临风回首,向逝者奉一炷感念的心香。
在农耕时代甚至现在,生者对死亡的缅怀、悼念,只能在一堆黄土处,凝目远眺,似乎这样可以望穿生死界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逝者悠长的思念,才能从挥洒的清泪中找到些许安慰。逝者的肉体永远被埋入泥土深处,埋入岁月,埋入历史深处,个体生命已完全终结,而那由几个符号组成的名字却永远地埋在生者的记忆中,刻在岁月风尘都打磨不去的石碑上。人生一世,草木三秋,几十年只能匆忙消逝了。这难免让人伤怀,生前的酸甜苦辣,使人刻骨铭心。
不缓不急的雨中,浓浓淡淡的烟,是祭扫者的寄托和希冀,升腾着,升腾着,直至与漫天的雨雾连在一起。明明灭灭的火,是祭扫者的梦幻和情思,跳动着,跳动着,火焰中幻化出一位位思念中亲人的影子。
清明飘雨,像抛洒的眼泪,也许只有这样才应了这种气氛,才能给予逝去灵魂的慰藉。过了清明,冬闲的日子就戛然而止。按照农历,清明的后面是谷雨。“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紧张繁忙的一年就这样开始。一个热烈的季节就要来临了。在这季节的递嬗中,生生死死,湮灭与辉煌,一切自然而真实。
在清明节的背后,我却读懂了这个节日的深沉意义和价值。清明节的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清明节中的“悲欢离合”体现着人文价值。清明时节,面对黄土下的亲人,给予怀念是无可厚非的。通过祭奠,使人想起在过去的岁月里,与他们相濡以沫的点点滴滴,以及漂浮着人间的许多遗憾和酸楚。同时,使真正的凭吊者胸中增加了痛,会将一份洁白的心意栽在故人青草萋萋的坟上,长成温馨的慰藉,芬芳生死隔绝的漫长日子。
清明时节的农事谚语 篇4
1、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2、麦苗追浇紧划锄,查治病虫严把关。
3、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4、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5、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6、大力提倡种牧草,种植结构变“三元”。
7、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8、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9、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10、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11、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12、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13、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14、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15、棉花播下锄梦花,提温保墒效果显。
清明节的谚语标语 篇5
1、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2、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3、瓜菜分期来下种,水稻育秧抢时间。
4、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5、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6、清明下雨雨绵绵。
7、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8、清明冷,好年景。
9、淋透扫墓人,耩地不用问。
10、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11、北风吹过头,南风来报仇。
12、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13、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14、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15、地温稳定十三度,抓紧时机播春棉。
16、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17、施上尿素两三天,才能开始把水灌。
18、清明有霜梅雨少。
19、雨淋坟头钱,春苗出齐全。
20、北风吹到底,南风来还礼。
21、牲畜配种抓火候,畜禽防疫要普遍。
22、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2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24、清明有雨麦苗肥,谷雨有雨好种棉。
25、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26、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27、风小无云天晴朗,明天早晨要出霜。
28、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29、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30、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31、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
32、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33、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34、捕捞大虾好时机,昼夜不离打鱼船。
35、清明暖,寒露寒。
36、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37、水涨清明节,洪水涨一年。
38、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39、拱棚瓜菜盖草苫,果树园里要熏烟。
40、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4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42、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43、清明到,麦苗喝足又吃饱。
44、清明暖,寒露寒。
45、淋透扫墓人,耩地不用问。
46、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47、清明有霜梅雨少。
48、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49、北风吹到底,南风来还礼。
50、继续造林把苗育,管好果树和桑园。
51、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52、清明有雨春苗壮,小满有雨麦头齐。
53、看天看地把种下,掌握有急又有缓。
54、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55、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56、夜里起风夜里住,五更起风刮倒树。
57、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
58、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59、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
60、大风不过晌,过晌呼呼响。
61、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62、清明有雾,夏秋有雨。
63、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64、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65、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66、家鼠田鼠一齐灭,保苗保粮疾病减。
67、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68、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69、清明雾浓,一日天晴。
70、春雨落清明,明年好年景。
71、清明前后,安瓜点豆。
72、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73、夜间星稀,明天风起。
74、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浅析日语谚语的基本特点 篇6
一、日语谚语的语音特点
谚语都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 日语谚语以其独特的音节节拍和押韵的方式, 保证了在日本人民大众之间口口相传的力量。日本传统诗歌和歌、俳句、川柳等一般都采取“五七五七七”、“五七五”的音节节拍形式, 许多日语谚语也都沿袭了“五”“七”音节组合的习惯, 采用“五”“七”“五五”“五七”“七五”“七七”等音节节拍形式。例如:
犬と猿 (いぬとさる) (五拍) 犬猿不睦, 比喻水火不相容。
急がば回れ (いそがばまわれ) (七拍) 欲速则不达。
人は人、我は我 (ひとはひと、われはわれ) (五五拍) 我行我素。
石橋を叩いて渡る (いしばしを、たたいてわたる) (五七拍) 叩石渡桥, 比喻小心谨慎。
旅は道連れ、世は情け (たびはみちづれ、よはなさけ) (七五拍) 出门靠旅伴, 处世靠人情。
口に蜜あり、腹に剣あり (くちにみつあり、はらにけんあり) (七七拍) 口蜜腹剑。
还有许多日语谚语虽然不是严格的“五”“七”音节的组合, 但是多半含有“五”或“七”的音节节拍, 甚至其中不符合“五”“七”音节节拍特点的地方, 可以通过添加助词, 或者朗读时的停顿等方式得以化解。例如:立つ鳥跡を濁さず (たつとり、あとをにごさず) (四七拍) 飞走的鸟尚不留污迹, 比喻隐退之际要洁身自好。有的时候被说成:立つ鳥は跡を濁さず (たつとりは、あとをにごさず) (五七拍) 。
另外, 部分日语谚语, 选取使用元音构造大体相同的语素, 或重复使用相同的语素, 构成声音回环的押韵美。例如:
挨拶より円札 (あいさつよりえんさつ) 好话不如现钞。
搗いた餅より心持ち (ついたもちよりこころもち) 礼轻情意重。
米の飯より思し召し (こめのめしよりおぼしめし) 美食不如美意, 比喻礼轻情意重。
頭隠して尻隠さず (あたまかくして、しりかくさず) 顾头不顾尾。
魚心あれば水心 (うおごころあれば、みずごころ) 你若有心, 我亦有意。
口も八丁手も八丁 (くちもはっちょう、てもはっちょう) 能说会干。
还有部分日语谚语利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段, 起到一语双关、深化内容, 便于记忆的作用。例如:秋風が立つ (あきかぜがたつ) 。这里以“秋 (あき) ”作“飽き (あき) ”的双关语。“飽き”是厌倦、腻烦的意思, 这个谚语常被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冷淡下去。
二、日语谚语的兼容特点
众所周知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和利用世界先进文化, 日语谚语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特点。从来源上看, 日语谚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谚语, 例如:
光陰矢の如し (こういんやのごとし) 光阴似箭。
雨垂れ石をも穿つ (あまだれいしをもうがつ) 水滴石穿。
木に縁りて魚を求む (きによりてうおをもとむ) 缘木求鱼。
百聞は一見に如かず (ひゃくぶんはいっけんにしかず) 百闻不如一见。
一葉落ちて天下の秋を知る (いちようおちててんかのあきをしる) 叶落知秋。
虎穴に入らずんば虎子を得ず (こけつにいらずんばこじをえず)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青は藍より出でて藍より青し (あおはあいよりいでてあいよりあおし)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另外还有部分日语谚语来源于西方谚语。例如:
時は金なり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血は水より濃し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沈黙は金、雄弁は銀Speech is silver, silence is gold. (沉默是金, 雄辩是银)
便りのないのはよい便りNo news is good news.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天は自ら助くる者を助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三、日语谚语的风土特点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 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 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水充沛, 自古以来农业和渔业发达。另外从板块构造来看, 日本正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极易发生地震。因此日语谚语中有不少体现了这种风土特点的谚语。例如常见的有关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的谚语有:
暑さ寒さも彼岸まで (あつささむさもひがんまで) 冷到春分, 热到秋分。
夏歌う者は冬泣く (なつうたうものはふゆなく)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男心と秋の空 (おとこごころとあきのそら) 变幻无常。
秋の日は釣瓶落とし (あきのひはつるべおとし) 秋天的太阳落得快。
地震雷火事親父 (じしんかみなりかじおやじ) 地震、打雷、火灾、父亲——四大怕。
另外有关海洋渔业的谚语也有很多, 这是日语谚语的一大特点, 例如:
海に千年川に千年 (うみにせんねんかわにせんねん) 饱经世故, 老奸巨猾。
腐っても鯛 (くさってもたい) 真鲷即使腐烂了也是头等鱼。鲷鱼, 体高大, 体色多为红色, 姿态优美、味道鲜美, 在日本被视为鱼类之王。这个谚语相当于汉语里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海老で鯛を釣る (えびでたいをつる) 用小虾钓鲷鱼, 比喻一本万利, 抛砖引玉。
鯛の尾より鰯の頭 (たいのおよりいわしのあたま) 比起做鲷鱼的尾巴, 不如做沙丁鱼的头, 相当于汉语的“宁为鸡头, 不为凤尾”。
鮑の片思い (あわびのかたおもい) 源于鲍鱼的贝壳只有一个, 比喻单相思。
四、日语谚语的历史文化特点
有很多谚语出自日本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或者日本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体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特点。例如:
敵は本能寺にあり (てきはほんのうじあり) 。源自明智光秀假装出阵讨伐毛利氏, 但实际突袭住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的典故。比喻声东击西, 醉翁之意不在酒。
弘法にも筆の誤り (こうぼうにもふでのあやまり) 。弘法, 即空海大师, 是日本平安时代初期的僧人, 日本真言宗的开祖, 谥号弘法大师。他擅长书法, 是优秀的书法家, 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共同被誉为“三笔”。这个谚语用弘法大师也有笔误, 来比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类似的谚语还有:河童の川流れ (かっぱのかわながれ。) 河童, 是日本民间想象中的动物、小妖怪。由水神而沦落变成妖怪。相传外形为全身呈蓝色的童身, 头顶上有一个盛水的碟子, 水若流失便失去神通。用河童也会被淹死来比喻有经验的也会有失误。
花は桜、人は武士 (はなはさくら、ひとはぶし) 花中樱花最好, 人中武士最优。该谚语则直接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独一无二的热爱之情, 对武士的无比尊敬之情。
五、日语谚语的审美特点
不同国家民族的人民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观, 以一些常见的动物谚语为例, 从中能看到日本人对它们的喜好或者是厌恶之情。
在汉语谚语中有关“狗”的词语大部分是贬义的, 如“狗仗人势”、“偷鸡摸狗”、“狼心狗肺”、“狗改不了吃屎”、“狗咬吕洞宾, 不知好人心”等。而日语谚语中对狗的评价则相对公正, 甚至体现了狗通人性、忠实于主人的特点, 例如:
犬に論語 (いぬにろんご) 对狗讲经, 相当于汉语里的“对牛弹琴”。
犬も食わぬ (いぬもくわぬ) 连狗都不理, 比喻无人理睬, 多指夫妻间的吵架。
犬の遠吠え (いぬのとおほえ) 犬之远吠, 比喻胆小鬼在背地里耀武扬威或非难他人等。
犬も歩けば棒にあたる (いぬもあるけばぼうにあたる) 狗若乱跑也碰棒。比喻想做某事者会祸从天降, 亦指遇到意外的幸运之事。
犬は人につき、猫は家につく (いぬはひとにつきねこはいえにつく) 狗随人走, 猫看食奔。这条谚语简明地表现了狗和猫的生态习性。
犬は三日養えば恩を忘れない (いぬはみっかやしなえばおんをわすれない) 狗养三日, 尚知主人恩。赞扬了狗对主人忠诚的特点。
综上本文试从语音、来源、风土、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等方面, 对日语谚语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了解日语谚语的“五”“七”音节组合、押韵、谐音等语音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日本语语音特点。了解日语谚语兼容并包的来源特点, 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文化的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特点。另外日语谚语所体现出来的风土、历史文化以及审美特点, 则充分体现了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特点和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日语谚语作为广大日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 为我们展现了更加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日本人生活画卷。
参考文献
[1]臼田甚五郎.ことわざ辞典[M].三省堂, 1983.
[2]時田昌瑞.岩波ことわざ辞典[M].岩波書店, 2000.
[3]郭莉.浅析谚语中的中日文化差异[J].日语知识, 2002 (3) .
[4]马心丹李梨.日语谚语的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2 (3) .
[5]黄莺.日语谚语的出典[J].日语知识, 2005 (12) .
母亲的谚语 篇7
母亲还有一个惊人之处是她的记忆力非常好,这一点我至今佩服。在我很小的时候,经常放学后坐在厨房烧柴煮饭,也经常在灶前听到母亲一字不漏地背诵“老三篇”。母亲尽管没文化,也能倒背如流。
母亲一生最大的功劳,是含辛茹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大。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因患食道癌就离开了我们,母亲没有工作,就靠帮别人缝补衣服和在街边卖点开水,换些小钱来买米买面,维持家中生计。母亲一生勤劳,心灵手巧。我们家住在嘉陵江边,在河坝房屋的后面开垦了一片土地,种植了许多蔬菜,基本上能保证一家人的需要。那时,家中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母亲却坚持要孩子都上学读书。母亲经常说,读书能改变命运。
母親对我们家教甚严,在家中,她有什么看不惯孩子的,就会不断地唠叨个不停。而就是母亲的这些唠叨,却包含着她对孩子那种浓浓的、温馨的爱。
母亲经常教导我们要孝敬老人,上学放学要喊人,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许多谚语,或者叫口头禅。比如,为了孩子安全,她经常会说“日要归家,夜要落户”,每天要求孩子回家,不能在外过夜。又比如,她常说“兔子要沿山跑”,是教育孩子要有家庭观念,心中要有父母。她还经常教导我们“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让人一寸,得理一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等做人的道理。
在我长大,外出读书和工作以后,常听到母亲对我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我想这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思念。在我结婚时,母亲说,一个家中“男人是刮刮,女人是屉屉”,意思是说男人要在外面工作赚钱,女人要在家中勤俭持家不能败家。
母亲一生为家庭操劳,为子女操心,没有出过远门,见过世面,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她却传送给子女许多好的家风和传统习惯。
以后,我长大离开家乡,离开母亲,在外工作。每年总要抽时间回到家中,回到母亲身边,陪伴母亲说说话,唠唠嗑,谈谈现在,摆摆未来,陪着老人度过一段日子。这一是尽尽孝心,二是对孩子言传身教。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直到母亲几年前离开我们。
母亲是善良的,母爱是伟大的。记得老舍说过,“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我觉得这句话说明慈母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根对花一样重要。”
家有老人是个宝。老人活着的时候,儿女们不管自己工作多么忙,常想想家中的老人,常回家看看家中的老人,陪陪老人,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
责任编辑:青芒果
清明节的趣味谚语 篇8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有的年份连阴雨,寒潮侵袭倒春寒。
清明刮坟土,庄稼汉真受苦。
清明有霜梅雨少。
今夜星繁又明亮,明天风小好太阳。
大风不过晌,过晌刮得狂。
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要雨,谷雨要淋。
清明高粱谷雨谷,立夏芝麻小满黍。
风小无云天晴朗,明天早晨要出霜。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清明节降水较前有增加,一般年份仍干旱。
搜集描写清明节的谚语 篇9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涝洼地里种高粱,不怕后期遭水淹。
清明前后怕晚霜,天晴无风要提防。
栽种枣槐还不晚,果树治虫喂桑蚕。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不上粪,越长越短劲。
高粱早播秸秆硬,谷子早播多发病。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寒食撒花,谷雨种瓜。
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麦田浇后快松耪,保墒增温能防霜。
清明湿了乌鸦毛,今年麦子水里捞。
清明谚语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
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相宜。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清明时节断雪,谷雨时节少霜。
雨下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谚语
清明响雷头个梅。
清明谷雨紧相连,种过棉麦种大田。
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清明姜,谷雨秧。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清明后,紧栽树。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清明谚语
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清明时节,麦子长三截。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清明有霜梅雨少。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无雨,后来哭雨。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挣眼,一棵高粱打一碗。
清明冷,好年景。
栽树不过清明节,栽松不让春晓得。
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清明谚语
清明堆足肥,秧田有根底。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清明蒜不在家,数伏蒜不在地。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
清明浸种,谷雨下秧。
清明不落雨,稻麦出不齐。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
清明时节天转暖,柳絮纷飞花争妍。
谚语的德育功能探析 篇10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柯尔伯格指出,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积极道德建构,即儿童最终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建构道德原则[10]。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由外源性因素推动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这必然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足,甚至在理解某些道德规范时产生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更符合现阶段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内源性的德育教材。谚语因其所具有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特色语言形式与内在实践品质而能够予以一定的回应。
1.概念隐喻: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是班杜拉道德教育认知观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道德判断指的是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道德行为是以一定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的具体行动;道德调控则是人在面对两难道德行为等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与意志努力而对善与恶、是与非作出的道德行为的比较与取舍, 即在是非分明的基础上做到避恶趋善[11]。而皮亚杰指出,7、8岁~11、12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初步逻辑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得以解决,但在纯粹口头叙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感到困难[12],道德判断能力更是难以提升。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谚语的特点有助于这一阶段任务的完成:(1)谚语是具体的。谚语的内容大多源自生活的经验,可以通过观察或实践理解,如:“当你轻视幼苗的时候,请望望那参天大树。”“林中没有不弯的树,天下没有十全的物。”学生学习谚语,实际上是学习一个故事,一个具体的实例。(2)谚语具有隐喻特征。学生而必须依赖他们之前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理解和认识谚语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真实意图。因此,利用谚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nlc202309040812
2.文化内涵:丰富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身、社会和自然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13]。本土文化是扎根本土、深藏民间、最有一方特色的东西,它既包含了历史传统的沉淀,又与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紧密相连。然而,为了与国际接轨,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曾一度与本土文化渐行渐远,但是,现实又时刻提醒我们本土文化观念存在着合理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例如,国人传统的道德理念是“天人合一”,因其与以“道德教育回归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观念为主的西方的“天人相分”不同,这一理念曾受到严重的质疑和批判。然而,由于可见的全球性问题,人们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天人合一”理念的一致性[14]。这对中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育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抛弃本土文化也会导致教育变成无根之木,使学习者的情感无所依归。情感体验在学生道德学习中有着独特地位。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如何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古人云:“入情入境者,真体验也。”“情”与“境”是分不开的,要想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首先必须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而入“情”入“境”的前提,是情境必须是我们所熟悉的,即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因此,道德教育应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实现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观念的有效结合。谚语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内涵,情境性和本土文化性强,符合道德教育与情境相结合的要求。例如,在教育学生应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宏大量的气魄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气量狭小所带来的弊端。但是,对于何谓量小?量小的弊端何在?学生,尤其是以具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谚语“壶小易沸,量小易怒”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对“量小”及其负面后果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同时,学生接纳了某一品德规范,并不等于德育工作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利用这一规范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谚语短小而富有韵律,符合国人的语用习惯,容易记忆,更容易应用于与学生的日常行为对比,从而提高道德规范对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相比于常用的长篇累牍的道德规范,其优点不言而喻。
3.语言特色:实现品德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班杜拉看来,学生可以通过对他人行动偶然或有意观察,或言语示范改变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15]。言语示范更因其方便省时、适用广泛等特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言语示范是重要的道德教学方式之一。但是,怎样的言语示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道德规范,并时刻以这些道德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郭绍虞先生曾指出: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16]。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回忆几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中学老师时,特别提到体育老师刘伯能。刘老师教学生“立正”,喊完口令后说:“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立正。”遇到烈日强风或阵雨时,刘老师会说:“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可见,能改变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的言语示范必须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刘伯能先生所使用的谚语,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不仅如此,谚语教学也让学生学习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辩论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有的谚语可以成为很好的辩论题目,如:“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痴。”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不愿意吃亏,而希望能在别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这种信息很容易被部分学生接纳。因此,对吃亏所带来的后果,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辩论,学生的热情将得到激发,更多地以主动发现者的身份,而非被动的接收者身份获得某一道德规范。
4.实践品质:推动德育新模式的发展
传统道德教育观认为,有道德就是道德主体对社会既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服从,道德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与既定的道德原则、规范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按标准塑造、照模型浇铸,学生只能在这规矩中去思、去言、去行[17]。然而,班杜拉指出:自我调控能力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道德思维的发展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调节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自我主导能力(capacity of self-directed),即个体必须通过生活来加强自我更新,使自身胜任并得以发展[18]。根据这一观点,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遵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更需要具备道德主动精神和道德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该多发展生活化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德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培养真正的道德意志力。谚语源自生活实践,其自身的特点符合新时期德育新模式的要求。如“死要面子活受罪”“常用的钥匙一定是发亮的”等谚语,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促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道德规范的存在,帮助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谚语是民间文化的精华,更是道德教育的桥梁。借助谚语,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学习并理解道德规范,并能更好地利用谚语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谚语,开展谚语教学,使学生从谚语活泼、精炼的语句中领会深层的道德规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利用道德规范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使道德教育真正行之有效,落于实处。
参考文献
[1]林莉莉.汉语谚语的和谐性概述[J].中学语文.2012(3):99-101.
[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1537.
[3]冯宗祥,周燕,杨公建.中英谚语中概念隐喻的人之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10,38(6):150-153.
[4]陈栩茜,张积家.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1,43(8):863-877.
[5]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812.
[7]贾韡莉.英语谚语美感类型透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59-60.
[8]范瑞婷.谚语的韵辙美[J].运城学院学报.1991(2):51-54.
[9]郭真.赞美谚语的谚语[J].新少年.2002 (Z1).
[10]客洪刚.科尔伯格德育理论特点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05-108.
[11]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126.
[12]王慧萍,孙宏伟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10:53-54.
[13]申家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德育的影响机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69-70.
[14]徐瑞芳.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3):61-63.
[15][美]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郭占基,周国韬译.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39.
[16]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17]彭进清.立足于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的德育措施[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3):105-10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汉语谚语的文化含义及翻译 篇11
由于客观世界具有普遍的共同规律, 人的思维也具有共性特征, 因此, 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 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各具特点, 因而, 各民族的文化也不尽相同。
1宗教思想
中国人信仰佛教、道教、儒教, 中国的佛教、道教和儒教是无神教或泛教。儒教承认天和命, 但这种天和命, 只是一种抽象而玄妙的理论, 没有一个主宰的神。儒家主要关心的是现世的秩序和人际关系。佛教承认佛, 但是佛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神, 人人心中皆有佛性, 人人都有机会成佛。道教承认神仙, 但神仙也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神, 神仙是人修炼而成的, 神仙也可以下凡成人。因此, 这三种没有至高无上主宰人的神。这种无神和有神的观点在汉语谚语中能充分反映出来。如:
不看僧面看佛面。 (人与神的关系)
If you don’t look at the face of the priests, look at the face of Buddha.
中国的佛教、道家和儒教没有至高无上的唯一的神, 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家族讲家法, 讲辈分;社会讲宗法, 将尊卑。如:
胳膊拗不过大腿。 (强调尊卑)
The wagon must go whither thehorses draw it.
2人文思想
凡是关心人的问题, 注重人性本身发扬光大的学说都属于所谓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人是世界的核心, 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如:
宁可人负我, 不可我负人。 (先人后己、善待别人)
Better suffer ill than I ill.
3道德观念
道德在中国一直都是很重要的, 讲旧道德的训律很多。如: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歌颂勤劳)
An idle youth, a needy age.
二、汉语谚语英译
对于谚语的翻译, 人们通常采用以下的方法:
1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直译
在汉语谚语英译时, 只要不影响英语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则应尽可能再现汉语谚语中的形象, 采用直译方法。如:
……先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 那么, 大概就会知道阮玲玉的以为“人言可畏”, 真的。
So if…we put ourselves in her place, we can see that Ruan Lingyu was telling the truth when she said”Gossip is a fearful thing.” (张学英, 1991:637)
这个例子说的是中国人很在乎面子问题, 最怕不利于自己的流言蜚语。“人言可畏”就反映了中国人害怕流言蜚语的心态。翻译时, 直译, 能够表达出源语的道德观念。
2转换汉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
套译法就是借用法, 也称归化译法。有的汉语习语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说法。对于这类习语, 我们最好采用套译法。例如: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叫我怎么样呢?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I don’t see what I am supposed to do without any capital.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Hawakes译)
3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
舍弃汉语谚语中的形象意译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 保留谚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译法。例如:
但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 阿Q不幸赢了一回, 他到几乎失败了。 (鲁迅《阿Q正传》)
However, the truth of the proverb“misfortune may prove a blessing in disguise”was shown when Ah Q was unfortunate enough to win and almost suffered defeat in the end. (杨宪益、戴乃迭译)
4借用英语谚语中的形象套译
As the saying goes:Waste not, want not.You should take the chance now that you are young to save some money.Not every day of year is a fine one, you know. (施晓菁译)
这个例子是告诉人们要节俭, 不要有钱就花光。
上述只是简单的文化内含、英译方面简单的进行阐述说明汉语谚语是异常丰富的。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洗练等特点更是汉语谚语的特点。所以翻译家们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总之, 谚语翻译时, 要充分考虑到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 以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斟酌, 灵活处理。而真正从事翻译实践的高手似乎很少受制于理论束缚, 最终的翻译质量还是落实在双语基本功上。而无论直译、意译还是将两者有机结合, 美感效果也是见仁见智的。所以将汉语谚语翻译英语时, 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最合适的翻译方法, 使译文达意确切, 自然传神。
参考文献
[1]司显柱、曾剑平:《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9[1]司显柱、曾剑平:《汉译英教程》, 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6.9
[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5
【关于清明的谚语】推荐阅读:
关于清明节 清明临近的感想08-10
清明前后的谚语05-13
寻找关于清明的记忆论文09-01
关于清明的作文800字10-15
有趣的清明时节谚语11-18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文章08-28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50007-03
关于清明节的教案反思10-13
清明节关于柳的范文09-08
关于清明节缅怀烈士的作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