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中秋节优秀小学生作文

2024-05-12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小学生作文(精选15篇)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小学生作文 篇1

中秋节到了,一家大团圆的时间也到了,我们家是先去奶奶家团圆,再去外婆家团圆。上午,我到了奶奶家,发现人都已经到齐了,就差我们一家了,感觉自己出门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

吃过了午饭,二伯说带我们去“天柱寺莲情谷”去赏莲花,而且二伯还和老板有很好的关系呢!所以,我们就不用付费就进来了。我一进来,就被这一池的荷花给吸引住了:这一朵朵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色衣群的仙女,风儿一来,就翩翩起舞,美不胜收;在一旁的雪莲花也不甘落后,黄颜色大放光彩,风来了也一丝不动,有坐镇大将之风彩;而睡美人也不甘示弱,虽然它颜色不亮,摇摇欲坠,反而让我感觉到了另外一种美。欣赏完了莲花,我就想去坐莲蓬。莲蓬也太烂了,可能是我太重了的缘故,一踩就破了,这倒好,吸引了一大批小朋友,结果我没能坐上去,我爸爸倒成了义工,一个挨一个地抱着小朋友坐莲蓬拍照留念。等爸爸结束了他的“工作”,我就去钓鱼了,钓鱼最重要的是耐心和技术,可我什么也不缺,最缺的就是耐心。我在钓鱼的时候连失了两次机会,嗬,最后终于有一条被我抓住了,那可是一条大大的“鲤鱼”哦!

我去外婆家吃过晚饭,就回到家里。我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一个大月饼看月亮,大月饼实在是太大了,我、爸爸、妈妈三个人才吃掉了这个月饼。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小学生作文 篇2

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不愿讲真话, 造成了作文的雷同与虚假等问题, 其原因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作文指导上的失当;2、写作教学无序, 要求失当;3、作文教学的泛政治化倾向;4、课程与教学的问题;5、教师不愿意在作文教学上投入太多精力。要改变作文教学的不良现状, 就要从作文的起步抓起, 关注小学生“作文的起步”, 并在这一阶段为他们今后的“作文的发展”奠定基础, 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鼓励自由表达, 强调习作的个性化, 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新课标非常重视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写作时, 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因而, 要求学生在练习写作的初始迈开步子自己走路, 有不要人扶的勇气, 不强调种种规矩, 放胆去写。那么, 怎样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指导作文起步呢?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有效措施:

一、巧用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简单地说, 就是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 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记下来, 每天写一两句话。这种日记不必太复杂, 可以是随时随地的。刚一开始,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记住:只选自己觉得“最怎样的事情写”并能做到以下几条规定:

1.最好能写成有趣的小故事, 不要写成乏味的“流水账” (否则就起不到培养写作能力的作用) 。

2.可以只写一两句话, 但必须让别人看得懂 (提高理解力和表达力的要求都暗含在其中了) 。

3.一天写不完, 就分成几天写成一组 (为日后的长篇大论做准备) 。

4.不会写的字就留个空格注上拼音, 以后会写再补上。

5.写一行, 空一行, 以便改正错别字和想修改一下的时候有地方可以下笔。 (让自己学着解决技术性问题) 。

长期以来, 大多数学生不愿写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素材。学生有了这本日记本, 在开始观察周围的事物时, 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就会使他马上去写, 有内容写, 乐于去写, 甚至不写不快。

当学生写今天的“之最”时, 还可以去问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或其他人, 看他们对这件事是怎样想的, 也可以把它记下来。实践证明, 调查采访是文章素材重要来源之一。

二、创设情景写想象作文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 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给一次这样的作文, 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 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 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 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 要写想象中的事物, 要写想象作文。而写想象作文, 会使写作变得简单化。

写想象作文首先是要培养好想象力。一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 没有它, 就不会有高温, 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二是要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这种记忆表象是想象的原料, 正如贵重的合金需要有各种贵金属作为原料一样。如果感情激发力强, 记忆表象又丰富多样, 学生的想象力必然强, 创新能力随之也增强。

培养情感和丰富记忆表象储藏, 是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的。对于刚起步学写想象作文的低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设定情境写想象作文。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他们看过的、用过的、玩过的、吃过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他们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这些事物的刺激而引发的。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习作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出示一些实物, 给学生直接刺激, 引导他们看实物, 想联系, 构环节, 写短文。如:出示一张纸, 一个盒子等, 让学生给它们以生命, 与它们对话, 让它们动起来, 进入故事角色, 从而编出童话故事。

2.通过拟声创设情境。习作训练时, 借助录音机, 或播放掌声、笑声;或播放风雨声、呼喊声……让学生根据这些声响想象当时的场面, 想象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构思成文。有时播放乐曲, 借助音乐旋律激起学生情感的波动, 让他们写想象作文。

3.通过图形创设情境。同一个图形, 可以像这, 可以像那。比如:出示一个圆, 学生立刻想象出许许多多的形象来, 有的说像皮球, 有的说像车轮, 有的说像太阳……想象力越丰富的同学, 想出的形象越多。学生不光能从圆的外形特点联想起相似的形象, 还能从象征意义等方面考虑。比如说这圆象征同学们手拉手, 团结友爱;象征太阳普照大地, 给人温暖……达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想象作文。

4.设想未知创设情境。学生对未曾经历过的事情, 本是无言可发, 这时可假设一定的条件, 激发学生想象的情绪。如时间假设, 《2020年……》、地点假设《我在月球》, 还有事件假设、环境假设等等。通过种种想象,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对美好前景的憧憬。这种想象作文是自己崇高思想的表露和升华。

当然, 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资料储备, 其想象谈何容易。训练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书报阅览、影视观看、上网查阅、社会调查等途径收集资料, 并以摘抄、剪贴、复印等形式收集在“采蜜本”中。有了一定的资料储备, 儿童的心中将会活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 儿童在作文过程中将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 想象力、创造力、生命灵性也将得到释放与拓展。

三、群策群力, 集体作文

每人独立完成一篇作文, 这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是天经地义的, 在新概念作文训练中应大胆突破这一框框。

这种习作训练可以分为两种:

(一) 分步合作, 各自完成习作

1. 集体收集交流素材, 完成习作。

在每次习作时提前一周将作文训练的要求告诉学生, 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在一周内收集、整合写作材料, 并进行初步的构思, 完成写作提纲。如果学生觉得用自己的材料来构思老师要求的作文有困难, 要明确是哪方面有困难, 做好记录, 准备课堂交流时让老师同学帮助解决。用一课时让学生交流准备的材料, 并说说自己的构思, 或者有些什么问题需要帮助解决。一个同学发言后, 其他同学可进行评论, 或提出修改建议, 或说说如果是自己写会怎样安排, 或结合自己的材料进行比较。教师在同学发言后要针对主要问题通过板书作具体指导。接着,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构思, 进一步整理完善, 写成文章。由于学生已有充分准备, 不会出现时间紧的问题, 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做到文面清晰。

2. 集体多样修改, 美化习作。

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集体交流习作。小组交流:由组长轮流读习作, 集体圈出错别字并要求其订正;用不同的线条画出好的语句或有语病的句子, 并用三五个字写出眉批;最后在文后针对文中主要成败, 用一两句话写出综合评语。这样做, 不仅修正了习作, 而且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很高, 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接下来教师批改, 教师选取典型作文, 当着该同学的面, 指出他的优缺点后不时和该同学讨论交流, 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

3. 全班评议。

第一步出示这篇典型习作让学生默读, 再让他们分小组讨论, 接着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最后由教师作小结, 小结时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讲评。讲评时要扣住本次作文的要求进行, 分析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第二步对写得好的习作做重点介绍;第三步让学生对照着修改各自的习作。

(二) 集体合作完成习作

有些文题或故事, 需搜集大量的材料, 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合写。每个成员从各人不同角度写, 再把各位所写的材料缀成一篇具有可读性的习作, 这可让原本千人一调的沉闷写作气氛充满活力与魅力。这样的作文也能发挥个性, 而且能把不爱写作的同学也吸引到集体创作中来。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小学生作文 篇3

为什么要吃月饼呢?因为从前有两个国家正在打仗,其中一个国家为了避人耳目的传递消息,便将纸条藏在糕饼里。这就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的原因。其中诸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纲伐桂”等,都是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不在相信过去的种种传说,但是中秋节还是一样的热闹,除了原本的传统活动,还增加了许多余兴节目。

今年的中秋节,我们在家里烤肉,而且还有好多的邻居、朋友来我们家玩,社区也举办了中秋节联欢晚会,内容有一家一菜、唱歌、摸彩等等,真是热闹无比。到了晚上,食物都烤熟了,我们便开始享用自己努力付出所得的成果。吃完了烤肉之后,我便和朋友开始玩躲避球,一直完到了晚上十一点,都还觉得以犹未尽,但是因为邻居们都要睡觉了,我们只好提前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快乐的中秋节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4

中秋节那天,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一大堆月饼,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月饼的味道也有很多:凤梨味的、桃子味的、牛肉味的、蜂蜜味的。回到家,爸爸妈妈拿出我最喜欢吃的豆沙月饼,异口同声地说:“宝贝,祝你节日快乐。”我也高兴地祝爸爸妈妈节日快乐。

我们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月亮里出现了一个淡淡的身影,这一定是嫦娥姐姐吧,她一定是站在广寒宫遥望着地球上的亲人。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和吃月饼呢?说起来还有个小故事呢!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王母娘娘知道后就给后羿仙丹,并对他说过,吃了仙丹后就会飞上天空。后羿收了几个徒弟,其中有一个是坏蛋。他趁后羿走了以后,就让嫦娥交出仙丹,嫦娥一口吞下仙丹,飞上了天空。后羿思念妻子,就在桌上摆了嫦娥最喜欢吃的月饼。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作文 篇5

晚上,伴随着桂花浓郁的芬芳,月亮掀开薄薄的面纱,露出漂亮的脸蛋。接着,中秋节就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等着美食上桌。豆沙月饼先生第一个上了桌子,瞧它那自信的样子,仿佛在说:“来吃我吧!我会用豆沙的甜味把你迷住的,很美味哦!”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把它拿起来,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坐在一旁的鲜肉月饼可看不下去了,用尽全身力气,散发出了让人流口水的肉香。大家经不住诱惑又都跑去吃鲜肉月饼了,而在旁边默默看着大家的肚子慢慢地圆的像个皮球一样的五仁月饼们都哭了:“呜呜,我们多好看呀!怎么都没人吃我们呢?”

吃完了月饼,我们又吃了一些中秋小菜——毛豆小姐和红的发亮的螃蟹也来到了桌子上。我们一边吃,一边赏月。月亮妹妹知道自己是今天的主角,已经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又大又圆,而且还很闪亮动人呢!我们坐在桌子旁,一家团圆,很开心。

小学生快乐作文不是梦 篇6

关键词:快乐作文,教学研究,写法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言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细细斟酌这些字句, 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小学的作文而言, 喜欢写比写得好重要, 写得快乐比写得精彩重要。然而, 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大多数学生一遇到作文就“咬住笔头不放松, 紧锁眉头不轻松”。老师用心良苦地给学生找几篇范文, 想给他们些灵感, 可学生竟记忆超群地把范文复制下来, 成了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因此, 作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并能快乐作文?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乐”起来?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绽放出别样光彩?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索、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学生不爱写作文的原因分析

(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生活单调, 经验贫乏, 各种体验缺失。每天家里、学校两点一线来回穿梭, 偶尔出现第三点也是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过于忙碌的生活学习让他们无心留意生活、观察生活, 以致于到写作时头脑中空空如也、无话可说。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 每一次作文对他们而言就是煎熬啊!日复一日, 月复一月, 学生对于作文就产生了恐惧感,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 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的训练不得法, 引导不到位, 每一次作文都为学生设计好思路,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脚步走, 更有甚者给学生写定开头结尾,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怎么有个性呢?还有的老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 不努力钻研, 语文课上得平平淡淡, 学生置身于这样的课堂如同嚼蜡、无滋无味, 对语文这门学科缺乏了兴趣, 对于作文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了。

二、让小学生快乐作文的策略

(一) 立足课内, 让学生“快乐作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小学生在校的时间里, 绝大多数都在课堂里, 我们只有抓住课堂这块主阵地, 让每一堂课都有实效性, 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作文教学的服务者。

1. 上好家常课

在平时的教学安排上, 真正的作文课是每个星期两节, 更多的是关于课文的教学。那么我们怎么让平常的语文课为作文教学服务呢?首先就是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尽量把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得生动有趣。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抑扬顿挫, 富有深情,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陶醉于课文的情境中, 尽情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优美飘逸, 从而爱上语文课, 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并积累书本上的好词佳句。这样, 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就不攻自破了, 写作文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2. 多作小练笔

在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 所选编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感人至深或是生动有趣的, 每一处景物也是美不胜收, 令人流连忘返的。教师要适时地抓住课堂上每一次学生的心理共鸣, 鼓励学生个性表达, 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并紧紧抓住这一契机, 让学生以小练笔的形式补白于语文书本中。

3. 紧抓作文课

教师要珍惜每一节语文课, 更要珍惜每一节作文课。作文课是有针对性的、系统的,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一堂好的作文课, 应该是活跃的、灵动的。它可以是欢声笑语, 也可以是掌声雷动, 更可以是面红耳赤。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 情感才能真实, 思维才能活跃, 文章自然也就乐意写了。

(二) 着眼课外, 让学生“激情满怀”

1. 观察生活, 表达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中碧波荡漾, 是源头不断有活水流入。那么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又是什么呢?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生活如源泉,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只有仔细地观察生活, 才能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生活。

2. 积累语言, 运用自如

笔者在教学中, 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学生想表达一种意思却苦于不知该用哪个词语, 那是头脑中的语句积累过于贫乏。所以品读“好词、好句、好段”, 吸收别人的精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给每位学生设立“采蜜本”, 让孩子们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 采集别人的好词、好句、好段, 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有选择性地进行背诵;平时还可以每周上一节“阅读欣赏”课, 让学生相互介绍优秀的文章、书籍;坚持让学生每天“写日记”, 做到“我手写我心”。

3. 个性评价, 激励创新

小学生有极强的向师性, 他们特别需要老师的肯定与鼓励。正如心理学上所说的“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所以, 教师进行行之有效的评价也是让学生快乐作文的重要途径。我们不要吝啬使用赞赏的话语和关爱的动作, 做到深切地了解学生的细微进步。教师也要不断地扎实自己的文字功底, 用靓丽的语言、煽情的评价激起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欣赏教师的评语时犹如饮醇酒, 品茗香, 在不知不觉的耳濡目染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他们习作的水平。

(三) 课内外结合, 让学生“妙笔生花”

学生的生活永远离不开课内和课外, 任何人都无法把两者孤立开来。教师要把课内外紧密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抓住重点, 指导方法, 让学生学会自读自悟, 领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并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在课外进行细致地观察, 有计划地大范围阅读, 让学生妙笔生花!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作文 篇7

佳节这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和我的爸爸去了东坡公园。首先,我们一进们,就见到了一条长廊。进入长廊后,大饱眼福!东坡像、《水调歌头.中秋》等诗尽收眼底。走出长廊后,只见树木郁郁葱葱。我禁不住这郁郁葱葱的诱惑,便打开照相机拍了一张又一张。

然后,我们到了洗砚池,这个洗砚池长约一米,宽约两尺,深约一尺,看着看者,我不禁想起苏轼舞文弄墨后洗毛笔时的情景。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作文600字 篇8

白日,咱们高高兴兴去参与博饼。广场上摩肩接踵,热烈非凡。博饼的人们东一堆,西一堆地围在大圆桌前,白叟、孩子、姑娘、小伙子,男女老幼齐上阵。最振奋的是大妈和小孩,他们掷色子格外卖力,聚精会神地盯住碗,生怕状元被别人拿走了。我们掷啊,笑啊,叫啊,气氛多么热烈,心境多么快乐!前面几轮,我只是博到一秀或二举。第六轮的时候,我大显神通。我一把抓起色子,双手合拢,用力晃几下,“咣”的一声掷进碗里。哈哈,状元带八!一时间,尖叫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我甭提有多开心啦!

晚上,咱们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玩起了吃月饼大赛。小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圆的,方的,豆沙的,莲蓉的,五仁的,抹茶的,冰皮的,应有尽有。一股香香甜甜的味道迎面扑来,让人垂涎三尺。我最爱吃冰淇淋月饼,进口即化,清甜而不腻。我一口气连吃了3个,称心如意。妈妈玩笑地说我不仅是博饼状元,也是吃饼冠军。月亮披着银纱笑盈盈地爬出来了,又大又圆。它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温顺地把清辉洒满了整个国际。我想月亮上一定有玉兔,一定有嫦娥。

夜深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耳边响起《水调歌头》了解的旋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快乐的中秋节优秀小学生作文 篇9

一、创设情境, 激活写作话题

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 提升写作热情, 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

1. 创设想象情境, 获取创作灵感

想象是创造力, 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 要让每位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 充分展开想象, 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情感, 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写想象作文《未来城》时, 教师就应尽量避免设置过多的限制, 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真诚的肯定, 使学生的想象得到升华, 写作的灵感自然被激发。此时, 再动笔, 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2. 创设真实情境, 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写作文时, 思路的阻塞、语言的匮乏和兴趣的缺乏, 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缺乏对生活的直接感触。在作文教学中, 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需要教师巧于创设情境, 善于启发点拨。如一次作文课, 我抱着一只“吉娃娃”走进教室, 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很多同学都忍不住围上来逗弄小狗, 还让小狗表演打滚、作揖、钻圈等游戏。这时, 班里同学也开始纷纷谈论起自己家里的小动物如何可爱有趣, 而我巧妙地抓住契机, 板书作文题目《我喜欢的小动物》。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文话题被激活, 学生的思维被打开, 写作的欲望也就变得高涨了。

3. 创设艺术情境, 升华写作境界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能给人一种神奇而迷人的力量, 还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 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把学生最乐于接受的音乐引入作文课堂, 不仅能创设学生写作的情境, 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指导学生写《二泉映月》的读后感时, 我就有意在课前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我观察到同学们的眼睛开始湿润, 他们被音乐所感染了, 他们在听、在想、在品味、在感动, 在音乐结束的那一刻, 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学生的心灵受到洗礼, 内心的情感得到调动, 写好这篇读后感也自然成了他们最大的收获。

二、观察生活, 开掘创作源泉

在作文教学中, 要教会学生用眼睛去看, 用鼻子去闻, 用双手去触摸, 用心去感受。老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去观察生活, 从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提笔难、无话可说的问题。

1. 捕捉精彩瞬间, 在偶然中作文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 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因此, 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捕捉生活中的镜头, 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用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样, 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不尽的新鲜事, 不仅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 还能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2. 开展各类活动, 积累写作素材

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 学生写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 得心应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运动会》这篇作文, 我就有目的地让他们在写作前参加运功会, 并要求他们重点观察其中的一两项比赛, 并提示他们在观察时要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 有了明确的目标, 学生在观察时便会有的放矢, 充满兴趣, 而在写作文时也自然就会由感而发, 有话可说。实践证明, 学生先在活动中有所积累、有所感受, 再通过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加工整理, 习作之门就自然打开, 这种状态下的习作就言之有物、言之有感、言之有情。

3. 注重生活体验, 激发创作热情

普列姆昌德曾说过:“作家应该十分注意观察自然景色和各种事件。清晨阵阵微风拂起的涟漪会发出什么样的闪光?天空像什么样子?有什么变化?只有仔细地观察过这些景色的人, 才能成功地描绘出这些景色。”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去体验春天暖日“二月初惊见草芽”的惊喜、夏天雨后“青草池塘处处蛙”的清新、秋天风起“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惆怅、冬天雪霁“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学生们有了观察和体验, 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 丰富多彩了。

三、交流互动, 张扬个性

“成功的欢乐, 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挑起重担, 让学生充当小老师, 通过“生生交流”来相互修改作文, 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 帮助他们去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写作的信心。例如, 每次作文后, 我都先为他们批改, 然后发到学生手里, 让他们相互修改, 集体欣赏。琅琅的读书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交替出现, 学生们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营造出和谐的作文教学氛围,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二年级中秋节快乐作文「优秀」 篇10

巧的是鲍芊冶的生日,更巧的是今天也是爸爸的生日。因为爸爸准备明天过生日,所以我去了鲍芊冶的生日聚会。为她庆祝生日。她的生日聚会地点是在多美丽餐厅。我们点了很多好吃的,有鸡米花、玉米棒、烤翅、芬达等等。摆了满满一桌。丰富多彩、喷香扑鼻的食物,让大家都垂涎三尺。不知谁的一声令下,大家都疯狂地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芬达我才喝了一点点她们已经喝了半杯。接着我们玩起了敲冰块的游戏,掉了一块冰就勾一下鼻子,因为我掉了两块冰块,所以才被勾了两次鼻子。

过了不久,大家吃饱了也喝足了,就一同前往我们今天的第二站—汤米城,在去汤米城的路上大家都兴奋不已,蹦得三尺高。到了汤米城,拿到护照、卡、取钱票和一个信封。我们几个女孩子兴奋地往绘画室跑,穿上衣服,阿姨给我们都拿了一个可口可乐瓶,我先用粉红色把上面涂上颜色,再拿金黄色把中间涂上颜色,然后再用淡紫色把下面涂上颜色,最后用红色把头涂上颜色。画完了,我的作品有点显眼但也很好看,阿姨给我们每人发了五块钱的工资。接着我们又去了“消防队”、“作坊”等游戏体验厅,也拿了我们的劳动成果。此时大家已是满头大汗了,可是脸上依然挂着快乐的笑容。结束了汤米城的体验活动,今天的生日聚会就结束了,同学们都纷纷被家长接回去了。

中秋快乐优秀作文 篇11

我喜欢中秋节,全家人吃过晚饭后,在二楼的阳台上摆上桌椅,放上许多圆圆的月饼,还有苹果、梨、葡萄……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品尝节日的美食,一边赏月。还记得小的时候,听说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于是过节的时候,我便傻傻地仰望天空,希望能看见嫦娥。现在我长大了,知道那只是传说,我看见的只是一轮皎洁的圆月。本来以为,今年的中秋又能象往年那样吃月饼,赏明月,可是却因为天气的原因,非常遗憾地错过了十五的月亮,于是只能改为观看中秋晚会了,当然大家的话题仍离不开中秋。

爷爷说:我小时候过中秋,家里穷,没钱买月饼,只能和一点面自己做月饼,月饼馅里也就是有一星糖,稍有点甜味,大人也就尝一口,然后分给小孩吃。那时候兄弟姐妹多,每人也就只能吃很小很小的一块。

伯伯说:小时候吃月饼,兄弟俩每人一个,可是舍不得吃,往往是舔一舔,尝一口,分成好多次才要把月饼吃完,那时候月饼是很贵、很稀少的,好多人家都买不起月饼,有的一家过一个中秋节,也就几口人分一个月饼。

看着眼前桌上各式各样的月饼,瓜果,我觉得自己很幸福。我说现在过中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你们也不用争,来,我给大家分。

爸爸接过我递过来的月饼语重心长地说:“小丫头,你可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哪!对你来说,要懂得珍惜,要懂得感恩。”

让学生快乐写作文 篇12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一部分语言基础非常好的学生对写作确实很有悟性, 似乎不大需要老师过多的“牵线搭桥”。面对这一部分学生, 我们常常给他们推荐优秀的书籍, 并不断提高他们阅读的档次, 他们的写作会随着阅读层次的提高而提高。当然, 我们看得更多的是:大部分学生面对写作的痛苦状况。特别是班级中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学生, 让他们完成一两篇童话类的带有想象的作文可能还能扯上几句, 可让他们完成写实性的练笔, 即使是亲自体验过的内容, 他们也往往无所适从, 无从下笔。他们的习作就是“不具体”、“无条理”, 其他高的要求就更谈不上了。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还不是读他们的作文, 而是他们写作时抓耳挠腮的样子。我们在课上是否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中年级的作文指导, 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探讨, 目的是能寻到有效指导的策略, 找到一条辅导学生写作的捷径, 让更多的学生能轻松作文, 体验到快乐的感觉。

一、实行分层指导, 让学生说写成功过渡

俗话说:会说不一定会写。因为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为了能让孩子顺利完成说写的成功过渡, 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进步, 笔者提倡对孩子进行分层指导。指导每一篇新作, 既需要“粗”——给孩子生成的空间;也需要“细”——给孩子悉心的指导。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 进行作文教学的粗线条指导, 他就有内容可写, 并能写生动。对于大多数学生, 一番准备之后, 可以引导他们读有鉴赏价值的、与此次习作有关的文章, 也可选择适当时机, 有感情地诵读、点评, 再进行作文教学的粗线条指导, 这样多数学生的作文就有内容可写了。对于少数差生可作二次、三次甚至多次指导, 他们的作文也能写得文通字顺了。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缺一不可, 而且“写”是需要更多“基础”的。“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意思。另外, 由“读”到“写”, 由“仿”到“创”, 学生写作由“入格”到“出格”, 都是习作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不应该只“读”不“写”, 或者只重阅读内容的理解, 忽视“表达方法”的习得。

二、营造良好氛围, 让学生轻松习作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写作, 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轻松自由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1. 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

习作指导中, 师生一起游戏、一起活动, 以“活动情境”为载体, 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多元。学生、老师一起讨论, 一起交流, 相互接近、认同、理解、赏识、悦纳、融合……营造自由生动的探讨氛围, 力求探明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让活动现场成为和谐对话、心灵沟通的园地, 丰富彼此的精神世界。

2. 创设宁静的习作氛围。

学生习作在乎“静”, 只有心静才能心无旁骛地写作。中年级的学生容易受到氛围的感染, 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学生习作氛围, 使教室成为学生灵感突现、文思如泉的“场”。适当的时候, 可以播发轻音乐,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 享受习作灵感到来时的快乐和喜悦。在学生习作时, 伴着轻音乐, 教师还可以作温馨的提示。对习作能力弱一些的学生, 教师温柔的亲切的语调更能点亮孩子内心的自信, 唤醒孩子内心沉睡的智慧。

对于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我们提倡“有效指导, 轻松作文”。这既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种理念, 它不仅是作文知识的传授, 更是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智慧的启迪, 让作文课真正成为有效对话的空间。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反思, 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 感受到习作的乐趣。

三、提炼情境内容, 让学生有条理练说

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 还要指导学生将体验的过程和感受说出来。如带领学生参与小制作类的活动, 在做的基础上, 要组织学生有条理地练说。练说的内容包括:做之前的想法, 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做的过程, 以及做的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做好之后又有什么感受等。在所有学生练说之前, 可以让会说的学生先说, 或者由老师先示范说, 也可以给基础差一些的学生适当提供一些描写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词、句, 便于学生能把事情说清楚, 把心理活动说清楚。对优秀学生只提供大体思路, 说的内容完全由他自己发挥。上面所提到的操作实践类的, 指导时可以更细致一些, 毕竟三年级的孩子空间感还不是很强, 对先后顺序、动词的把握还不够到位, 老师要为其牵线搭桥, 突出条理性, 兼顾生动性。

快乐中秋优秀作文 篇13

中秋佳节,能和家人朋友团圆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啦!我一直期盼着下午和朋友们团聚的时刻。

终于,我等来了下午。下午的安排则是去胡老师的别墅玩!我早已激动不已,兴奋地向别墅出发。

来到别墅,就看见一个凉亭,可以坐在椅子上赏鱼赏花和赏月。

到了傍晚,月亮时影时现,一会躲在云层里,一会露出头来,我们就在这美丽的月光下烧烤,真是别有一番景致。

入夜时分,美丽皎洁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真是美轮美奂啊!我们几个小朋友也开始陶醉在了“八月十五月儿圆”的唱K中。珍珍姐姐唱了一首“年轮”,淡雅的旋律跟中秋节显得很般配。

一首歌唱完,我这个小麦霸也不示弱,拿过麦克风,忘情的唱了一首“月亮之上”。我发现我在唱歌时大家特别安静。心里想着,“怎么没有聊天的声音了!”突然紧张了起来,我好奇的回头一看,哇!原来她们都沉醉在了我的歌声中!专门教唱歌的王老师,还表扬了我。大家都为我鼓掌。

接着关于月亮的歌曲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唱着,“看月亮爬上来”,“十五的月亮”“弯弯的月亮”“都是月亮惹得祸”等,大家开心极了。

中秋快乐,我难过优秀作文 篇14

都快数不清中秋节了,对了,11个。

原想写日记,但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中秋似乎很不愉快,爸爸完全不知我在干嘛。总骂我,今天哭了三次。并且,有人要在家里吃饭,可当饭煮了一半,人走了。难道,煮饭超级简单吗?拜托,我家是用高压锅的。真是辜负了我一番美意,亏了我为了煮饭而受伤。~~~~(>_<)~~~~ 好难过呀。之后,我哭了,好难过。没有人总是看到我哭,但是,我却在爸爸面前,因为这是哭了起来。爸爸后来对我说:“蒋馨怡,以后不要总是哭。”听了这话,我反而更难过了。难道,我永远都不能像其他女孩那样哭泣吗??因为,我今天又难过又生气。所以写了篇诗歌。一会儿会写的。唉:-( 难过,真想大哭一场,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唉,各位,你们一定要好好记住偶滴作文。并给偶提建议哦。

唉,中秋快乐,我,悲伤。祝各位中秋愉快吧……这个中秋,想愉快,总愉快不起来。我,欲言又止。写不下了,88。

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篇15

第二天是个晴好的天气, 瓦蓝的天空, 雪白的浮云, 衬托着绿得发亮的群山、田野, 让人神清气爽。我带学生走出教室, 来到郊外的小河边,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他们显得异常兴奋。这时, 我提醒学生来河边的目的——捡鹅卵石制作工艺品, 在我提示学生们找什么样的石头后, 学生们异常兴奋, 三五个一组, 六七个一群, 开始寻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石头, 我在旁边暗自观察。半个小时后, 学生们满载而归, 各色各样的奇石不计其数, 同学们互相欣赏着同伴们手中的“珍宝”议论纷纷, 连我也被这些“珍宝”吸引了。

有趣的活动结束了, 当我出示了本次作文的题目——一次有趣的活动, 学生们迅速地拿起笔开始写作, 五分、十分、二十分钟过去了, 一篇篇习作诞生了, 学生的写作速度让我感到惊奇, 此过程我却一言未发。随后进行了交流展示, 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习作语句之流畅超出了我的想像, 有学生这样写道:“我将眼睛睁得大大的搜寻着自己的目标, 生怕他们趁我不留神溜走一般。而这不计其数、形状各异的卵石却正舒舒服服地躺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 一个比一个娴静, 一个比一个自在。突然一个小卵石吸引了我的眼球, 它手掌般大小, 椭圆形, 薄如食堂的薄饼, 白中泛红, 其间红色的脉络像两条正在嬉戏的红金鱼。我想, 如果把这图案进行加工、上色, 不是一件极好的艺术品吗?我勾下腰, 轻轻地捡起它, 小心翼翼地拂去表面的沙尘, 又用衣角拭了拭, 像宝贝似的装进口袋……”, 多么深刻的体验!多么细致的描写!

虽精彩层出不穷, 但也发现有少数学生的习作只基本写清了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没有感人的动作、神态内心活动等细节描写, 成了典型的“流水账”。

写作是一种生活, 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 学生偶尔的一两次成功作文并不代表作文教学的成功, 教师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的乐趣, 让学生产生乐于表达的欲望, 由被动的“要我写”转换为“我要写”, 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 关注学生

以往, 人们习惯性地将学生习作水平的低下归咎为语文老师的作文水平不高, 教师自己不动笔, 写不出好文章, 自然教不好学生习作, 诚然, 语文教师自己不会写是教不好习作的因素之一, 但不是全部。过去的“一个作文题目, 几篇范文, 多篇文章, 一个模子”的机械教育模式, 教师的写作水平很高, 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圣贤者的角色, 教师一言一行一思, 在学生面前成了不可撼动的真理。于是课堂默契就这样达成了, 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范文, 学生模仿, 课堂成了教师的一家之言, 老师讲的都是对的, 学生照老师的要求做也是正确的, 课堂变得严肃而神圣。多么可怕的默契, 却不知这种默契浇灭了多少思维的火花。

所以, 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 放下神圣与威严的架子, 让学生充分发挥, 成为课堂的主人, 允许学生出错, 敢于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让课堂充满升级与活力, 成为学生思维绽放之所, 智慧衍生之源。

二.回归生活本源, 拓宽写作视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生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美丽的大自然, 离不开人与社会, 这些都是写作的真正的源泉。习作教学要打破时空限制, 将学生引向生活, 关注社会, 与人交流, 发现真、善、美, 要让学生的习作自然流淌真挚的情感, 就必须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走出课堂, 走入生活, 步入自然与社会, 让他们体验。只有体验, 才会真实, 才会蕴育情感, 他们会因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欣喜若狂, 会因为人间悲情潸然泪下, 会因为弱肉强食而独自伤心……只有亲身体会, 才能有事可写, 有情可抒, 文章才会流淌真情, 打动人心。

上一篇:网考模拟试卷2答案下一篇:《学习用画图和列表方法整理信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