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2024-10-12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

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 篇1

听名师讲课体会

非常有幸近距离接触名师,这一周里和名师朝夕相处,我们分别听了王琳、宁锋、孙宪玲、陈志刚、五位名师的课,使我深受震撼。我们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了他们的教学风采;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教育那份深沉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

结合王琳老师上的二年级语文《一分钟》一课,我具体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1、课前布置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也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整堂课教师感情饱满,声情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评价学生语言准确到位。确实这样,当你给孩子肯定时,他就会获得成就感,当你给他鼓励他时,他就会有学习动力,当你给他建议时,他也就有了今后的学习方向。今后我在教学中,评价学生我一定遵循鼓励、尊重、准确这一原则。

3、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读文理解有抓词语法、看插图法。写字教学方法更是具有针对性,先选择最具有特点的字来写,归类总结带“口”字的字的写字要领,恰当的出示课件,小儿歌的形式好读易记,这样细致、准确的的指导,孩子们更容易抓住写字的关键、重点,更容易把字写规范,工整、美观。这一点如当头一棒啊,总觉得孩子的书写不能让人满意,有时也觉得自己指导的很细,可孩子就是写不好,原来方法真的太重要了,教师一定要提炼出方法呀。我觉得王老师写字教学中还有一点做的很好,就是把孩子易错的笔画以对比的形式出现,让孩子很清楚直观的看到如何写才是规范、美观。今后这样的方法我一定在我的课堂上经常去用,会少走许多弯路。

整节课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教师的声音那样轻柔悦耳,宛如山间流淌的小溪,真给人美的享受。一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我们听课的老师也意犹未尽。

总之,通过这次名师讲课活动,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美。

听名师讲课 篇2

一、 领悟名师成功课堂后的前瞻理念

通常听名师的课我们会陶醉于课堂中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起伏跌宕的教学过程,天衣无缝的教学衔接,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之中。如果说这些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的“热闹”,那其间折射出的前瞻的教学理念才是其中的“门道”。课堂教学是用教学事实阐述教学理念的过程,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而作为一个听课者,我们除了要关注课堂的热闹,更重要的还应该去寻求、开掘、领悟支撑这种成功教学的理念。

如我在闻言黄爱华老师要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一课时,深感蹊跷:怎么会选择这样的课题进行教学呢?在我看来这部分的内容既枯燥,又没有什么探索的必要和价值,教师的一段告知完全就可以使学生很快接受。然而听课时才发现黄老师把“万以内数大小比较”这一知识,完美地融合在学生间所进行的一场“长江队”与“黄河队”的“抽数组数比大小”的比赛之中。听课中,我不仅感染于热烈的课堂氛围、黄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更折服于他深厚、前瞻的新课程理念。这种“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从而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教学理念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领悟的“门道”。真正领悟了这些才能够使我们的课堂拥有足够的底蕴,才不至于使我们的教学迷失航向。

二、 感悟名师成功课堂中的精彩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观名师的课堂,很多都具有这样一种共性:教学过程设计得粗放而大气,而教学细节却处理得细腻而到位。名师课堂中的细节,决非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非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更不是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因为他们比我们更深谙“小细节包含大智慧”之理。作为一名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对细节首先要有一种敏锐的捕捉意识,在及时的记录后去细细地推敲、感悟其中折射出的名师们灵动驾御课堂的教学机智,有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的策略以及对教材、学生等教学因素的深刻理解和独到把握等等。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材中安排的这样一个习题:用一张涂满色的纸条表示整数1,要求学生填出在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如图1),而张齐华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对图1中的等分线作了隐藏处理(如图2),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估計。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性的变化,却激发出了课堂中学生的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不仅说出了自己估计的结果,更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自己估计的方法。而张老师更是借助这张小纸条做大文章,让学生观察涂色部分和对应的分数谈自己的发现。而此时学生的认识也已经完全超越了题目设计的本意:有认识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有意识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越小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异常地活跃。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才让如此朴素的一道练习题承载了这般丰厚的数学内涵,估算意识的培养,数学思维的训练,极限思想的渗透,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深刻而自然。我想也真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教学细节才使得课堂充满了如此的灵性。因此作为听课者而言,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名师课堂中的精彩瞬间,会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他们教学的技巧、机智和智慧。

三、 品悟名师成功课堂上的生花妙语

听名师的课,常有让我们一唱三叹,拍案叫绝之感,究其原委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课堂教学的语言。我们知道教学是师生充满了智慧对话的过程,而“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语)。名师们巧妙的教学策略和灵动的教程推进正是通过他们生花妙语的轻巧“点击”、从容调遣,才使得了他们在课堂中“随心”演绎、挥洒自如,从而让课堂“弹出”了精彩一片。

在听名师课的过程中,我有个偏好那就是喜欢记录下名师嘴中那些能够真正打动我,给我以震撼的教学语言。翻开我的听课记录也许你并不能详尽的看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但你总能看到那些记录工整的名师的“妙语”:“相信有数学眼光的人一定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在我看来这些或朴实无华,或机智灵动,或幽默风趣,或充满哲理的话语也许并不是一些优美词汇的堆积,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能够给学生以激励、呵护,给课堂以情趣、美感。

当然,作为一名学习者,我们还应该正视自我,以一种更为虔诚的姿态对名师的这些语言去进行分类、整理,如课前谈话类、课堂引入类、课堂引导类、课尾总结类等等。在品悟的同时更好地借鉴、吸纳,在实践中不断地消化、锤炼,这样方能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

图/宋莉莉

听名师讲课学习心得 篇3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于是,我于暑假观看了由孙双金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聆听了他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使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激情评价:不吝啬的鼓励!

孙双金老师在跟孩子们进行课前交流时,仍从姓名入手,跟《天游峰的扫路人》的课堂实录相似。我想:嗨,孙老师又来这招!呵呵,其实并非如此,孙老师自有新招。他为举手介绍自己的孩子一一说名解姓,引经据典,“子曰”不断,逗得孩子佩服不已,继而哈哈大笑。席间他豪情万丈地对一个孩子说:“全世界就一个你,勇睿!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试问这孩子如何不会被孙老师激励得信心倍增?全世界就一个你!这声鼓励,也震撼了我!

孙老师的妙语评价处处显现:水平显现出来了啊!你太有才了!这是阅读能力高低的体现!你有研究生的水平,了不起!这是博士后的水平啊!不能满足于一个答案!猜错的表扬!没关系,孙老师上课很自由的啊!让我看看你的眼睛,好一双漂亮的丹凤眼!

脉络清晰:渗透读文的方法,授之以渔。

孙老师的《老人与海鸥》课堂流程异常清晰,没有过多的导入,没有精彩的课件,是一堂扎实纯粹的语文课。课中处处体现着读文方法的渗透:

1、理清文路:用一个字概括这几段的内容;

2、读懂文题:试着把题目补充完整;

3、找准文眼: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4、感受文采:走进字里行间去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情义”;

5、抒写感悟: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你看„„

读写结合,面面俱到。遗憾的是没有准备一台摄像机,好把孙老师的每一句话录下来,回去慢慢品味,慢慢消化。

课外拓展:丰富课内知识。

孙老师在后面的讲座中,把小学教育比作孩子们“知识大烧杯”里的“大石块”,主张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给孩子们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营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仅在课前谈话时大量引用《论语》,在教学过程中也处处见缝插针地为孩子们丰富人文知识。讲到“情义”,他激情飞扬地讲“千里走单骑”、“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义代表关羽;讲到老人对海鸥的爱,他为孩子讲述课外“老人喂海鸥”的真实故事;讲到文中老人的身世,他语重心长地为孩子们讲文革的历史„„我深感惭愧:不拘泥于课本,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更多,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呀!

以情动人:填充文章的空白处。

在文章最动人的部分,孙老师让孩子们展开了充分的联想:假如你能听懂海鸥的语言,你觉得它们在说什么呢?假如你懂海鸥的心情,它们在想什么呢?孩子们的话感人至深:爸爸,这些天你到哪儿去啦?你怎么不给我们喂食了?你怎么不说话了呀?父亲啊父亲,你怎么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了?你让我们怎么办啊?

在最后的小练笔环节,孙老师以续写文章来填充空白: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你看„„孩子们直抒胸臆,表达此刻心中的感动,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妙趣横生:用耐心、幽默化解错误。

如果你认为《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的基调因为感人而沉重,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孙老师的语文课堂里,可是笑声不断的!当一个孩子把“侧耳一听”读成“则耳一听”时,孙老师没有简单粗暴地直接纠正,而是妙语化解:“耳朵怎么能‘则’呢?”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那个孩子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老人“唤海鸥”的那一段,孙老师抓住文中老人的“地方话”,请孩子们用长沙话叫一叫海鸥的名字。开始孩子们都还不好意思,在孙老师的鼓励下,一声声长沙方言版的“红嘴”、“独脚”被孩子们叫得抑扬顿挫。文章还没读完呢,孩子们和后面听课的老师们早已笑做了一团。

听名师讲课的心得体会 篇4

我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听了名师的讲课,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生活那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学了解之广,钻研之深。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理念新,名师对课的设计有独到之处,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不复制别人的思路,努力把课讲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们产生学习仿效的欲望。新理念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探究活动经验。充分尊重学生,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思路新--即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新手段--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

听名师讲课后的体会 篇5

谢集镇东街小学 张红雨

2011年11月19日在镇中心小学,由商丘市教研室组织的名师来谢集镇送课下乡传经送宝教学观摩课。(西关小学宋留娜执教的《祖国在我心中》、解放路小学刘欣执教的《成吉思汗和鹰》、前进小学邵慧芳执教的《迟到》、解放路小学白广波执教的《长江之歌》),我有幸聆听了四位优秀教师讲授的语文课,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各具特色,风格不一,收获良多,许多地方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学习。对于正在语文教学的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这次观摩课使我产生很大的思想震动,当然收获也很多。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1、这次听课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执教的观摩课都很朴实,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高效”,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尤其学生的学习效率。每节课都非常注重对预习的落实。上课直接解决字词,没有拖沓;导学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深入品读文本时有同学就能够谈得深刻、全面甚至语出惊人。所以,这也提醒我们切切实实把课前预习落实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抓住导学目标的好习惯,上起课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老师的课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它将动态、形象、美观、科学的信息,高效、便捷的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体现出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件中文字、图形、图像、占较大比重,设计得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好的表达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如:白老师的课件“长江的风光”,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课文。同时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了学习兴趣。课件中一段舒缓的背景音乐,可以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把学生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3、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语文课应该是书生朗朗的,每堂课我都能感受到的就是朗朗的读书声。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学生读的时间就应该占有较大的比重,所谓读书,首先要求学生去读,学生读正确读流利了,那么对文章就基本理解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品味阅读,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中充满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在诗性的课堂里浸润,收获的是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更获得了生命发展的动力。教师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上一篇:铺垫老师话术下一篇:中学廉政文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