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生的旅行

2024-09-04

读书是一生的旅行(精选10篇)

读书是一生的旅行 篇1

读书是一生的事

念高中时,常听班主任提起一个学姐。她几乎不跟周围的人说话,也没什么朋友,直到高考,她考进全省前10名。市里去拍摄宣传片时,大家才发现她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早已过世,母亲卧病在床。读高中时,为了省钱,她经常趁别人吃完饭离开后,去捡剩的馒头,一边捡,一边吃。那时候,有些高校会给优秀高考生数万元的奖金。她说,她高中3年拼命学习,目标就是拿到那笔钱,这样她就能赚够学费了,亲人就再也不能逼她辍学,早点嫁人。

“像我这种出身卑微的人,连任性的资格都没有,就害怕一停下来,便被别人狠狠地甩在后面。”

知乎上有个提问:底层出身的孩子,假设当年没能考上“985”或者“211”大学,你会损失和错过什么?什么是底层?就是除了你自己,一无所有。只能靠自己的人,连个性都是奢侈品。二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必论出处的年代。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结果会怎么样? 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时报》或《观察家报》,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则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3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个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而几个来自底层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

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的较量。有钱的基础是,你家庭的资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运气。但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出卖劳动的人。人脉、财富、教育等资源,会父传子,子传孙。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农村80%的留守儿童从没参加过课外辅导;在西部贫困农村,63%的学生甚至没有高中文凭。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年至2016年间,全国的高考状元中,近五成状元的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的父母是公务员。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比例在逐年下降。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就出生在罗马。所以大学,起码为底层人群提供了可行的前进捷径,终其一生或许谈不上逆袭,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将是自己孩子的起点。三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1.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

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甚至考上研究生,当上了大学老师。

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在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

张俊成说,有次站岗,看到一位老人骑车过来,快到门岗前,老人下车,推车走过。经过门岗时,老人点头跟他说:“你辛苦了。”张俊成感到受宠若惊,他问旁人:“这是谁?怎么这么尊重我们?”别人告诉他,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

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精进》一书中谈道:“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也许是致命的。”

但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2.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

如今,大学生如同韭菜,收完一茬又会有一茬,已经不怎么抢手了。在这种情况下,“名校”就是一块招牌。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和输出形成的。所以用人单位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智商高或者有毅力。而现在,国内大公司招聘时,几乎都会明确地写明岗位的学历要求,有些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3.人脉的扩张,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好大学能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有次和一位正在创业的学长聊天,他说他现在的团队,基本是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并且导师觉得他的项目前景不错,主动帮他做宣传。不光是创业上的资源,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错的工作?除了本身的能力,校友的作用也很明显。比如前辈在大型企业上班,那你进入他的圈子实习和求职的机会,一定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4.薪酬待遇。

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以赚更多钱为目标,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薪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保持了一致。

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

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

5.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将越来越难。

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阶层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比自己仅仅高一个层次的梯度,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你是谁,就会嫁给谁”。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四一张高校文凭,不能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那些说它“没用”的人,不过是一直处在谷底上方,但这绝不等于“谷底”不存在。

曾看到一位网友的跟帖,他說:“其实我没参加高考,没读过大学,现在也过得不错,但这是我几年来起早摸黑努力得到的结果。不可以说读书无用。其实读好大学,人生肯定会有个好的起点,同时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了,我们才去学什么。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曾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说:“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有些人出生后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这个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摘自《读者》)

读书是一生的旅行 篇2

1.用一生的时间备课, 是教师的必备品质。有人说, 教师是道德的化身。应该说必须集结在教师身上的优秀品质有很多。爱是师德的核心, 敬业是师爱的外化和表现形式。敬业源于对教师职业的钟爱, 敬业才能勤业, 才能精业。用一生的时间备课折射的是教师执着于事业, 心系学生、情系国家民族的必备的高尚品质;是敬业精神、勤业作风、精业追求的集中写照。

2.用一生的时间备课, 是一个老师成为好老师的普遍真理。可以肯定地说, 那种依靠教学参考、照搬他人教案课件的教师即便是巧舌如簧, 也只能是鹦鹉学舌、照猫画虎, 可以复制别人的言语, 但决无可能复制他人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从教学的流程上看, 备课是教学的开始, 是从教与学的角度对教学诸方面的一种预设, 教学的开始并不意味备课的结束, 教学的结束也不意味备课的结束;从性质上看, 备课是依据教学内容, 针对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尤其是学生实际情况的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思维的灵动, 决定了教学过程随时因情而变, 即时生成。教学只能永远是一门带有缺憾的艺术, 因此, 作为教师, 要使自己的教学引人入胜, 出神入化, 精彩的课永远只能是下一节, 而不付出终生的投入, 不终其一生去备课, 便无法达到这样的境界, 便不会成为真正意义的好老师。

3.如何能够做到用一生的时间备课呢?广泛阅读、缜密思考、勤于研究……, 而持之以恒的读书是最扎实的根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这就是读书, 每天不间断的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同上) 真可谓一语中的, 切中要害。当下国人的阅读量之少, 与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嗜书如命、珍爱知识的民族传统格格不入。有调查显示:中国人一年的平均读书量仅仅是0.7本, 而韩国人是7本, 日本人是40本。教师的平均读书量也不会乐观。有人曾说, 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智慧的播种人。果真如此, 那么, 教师的教学就不仅仅在于简单的将教材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记忆中, 而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智慧、协助学生发展智慧、指导学生应用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智慧。做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充满智慧的人。

读书万卷, 教必有神。读书不仅可使教师的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思维活跃、气质儒雅, 也可以使教师驶入一个淡泊宁静的心灵港湾, 忘却尘世的繁杂与纷扰, 澄澈的思考、敏锐的洞察、智慧的反思, 从而做到教学设计的匠心独具, 教学过程的科学艺术, 教学效果的务实优质。

告别教参固然不够现实, 但是如果将自己的视野拘泥于教参的窠臼则必将狭隘自己的思想, 使自己的教学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彷徨而难观教育的“庐山真面”。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对本学科教材烂熟于心并知其发展前沿的同时, 博览群书、海纳百川将会使自己的教学达到凌绝顶而小众山的境界。

李大治:理财是伴随一生的旅行 篇3

“2003年回国之后,经过一些事,也有一些机缘,让我非常看好中国个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决定从事这个行业,并迅速考取了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李大治告诉记者,“嘉华财富是一个低调内敛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相比行业中的一些浮躁之风,我最看中嘉华财富这种专业、稳健的企业气质。我一直觉得,理财是一种服务,而不是销售,当客户购买金融产品后,他们享受的专业服务其实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嘉华财富的价值观是专业创造价值,自从我进入嘉华以来,不论是我自己,还是同事们始终坚持着专业为本的信仰。嘉华财富今天发展到全国领先,我很荣幸与她共成长。”

中西差异

李大治在海外生活工作多年,对于西方的理财市场和中国理财的差异深有感触。

产品差异

产品方面,虽然中国金融理财产品在这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新型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产品设计、投资范围和可选品种方面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尽管这种差距对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并不明显。据李大治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是橄榄形,甚至是陀螺型,中产阶级占80%左右。对于20%的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钱主要是用来消费。他们不用为儿女的上学操心,也不太需要为医疗和养老发愁,因为有很完善的助学贷款机制及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他们有钱就直接花了,真正能剩下做理财的钱并不多,一般会选择高息存款,类似于我国的定期存款。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选择提供高息的银行。而中国的人口结构是底基很宽的金字塔形,中低收入人群占绝大多数。由于中国社会的保障体系还远没有完善,老百姓对自己和孩子的未来缺乏安全感,因而出现了全民理财的局面。但是老百姓可以选择的理财产品并不多,主要以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和银行代销的由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为主。对于产品方面的差距,中国的高端投资者可能感触更深一些,除了信托、股权基金、地产基金等少数几个产品以外,真正能满足高端投资者需求的国内理财产品并不丰富。

理念差异

在投资者理念方面中西方也有一定差异。大多数西方投资者都对理财目标有着清晰的定位,懂得如何用资产配置的理念来指导投资组合。而财富管理行业在中国兴起是近10年的事,李大治告诉记者,“应该说我们的基础并不牢固,理财观念上中国投资者经常会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幻想一夜暴富 理财并不等于发财更不是一夜暴富,以发财的态度做理财是完全不可取的。理财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中,就像每天吃饭和喝水一样,理财会伴随我们一辈子,需要用心去体会。

误区二:投资就是理财 其实理财不等于投资,理财更不等于炒股。很多人炒了几年股,就以为自己会理财了,懂得以钱生钱了。其实他们把理财和投资搞混淆了,投资只是理财的一个方面,炒股更是投资的一个小分支。投资是将钱放在某一渠道或某些产品中保值增值,而理财除了投资行为之外还包括更合理地安排家庭的收入与支出,以达到财务安全的目的。理财方案不但要考虑市场环境的因素,更要考虑个人及家庭因素,理财规划要服从于人生规划;而投资主要考虑收益率与市场风险。

误区三:永远追求高收益 金融市场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如果过于追求高收益,这必将促使着你将绝大部分资产配置在风险较高的金融工具上,从而很可能造成未来的大幅亏损。投资者需要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三者之间找到平衡。

误区四:羊群效应 即人云亦云,比如2007~2008年那次股市的大起大落,追涨杀跌导致了多少人牢牢地套在了那里。投资者需要记住“风险总是出现在人声鼎沸时,而收益总是在无人问津时出现”。

误区五:本末倒置 《论语》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从理财的角度上讲,“本”指的是理财目标,而“道”指的是资产配置方案。在2007年很多人看到股票、基金能赚钱,就盲目地携大部分资产冲了进去, 2008年的大熊市让这些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如果事先作了风险评测,制定适合自己的理财目标,相信大部分人不会遭受巨额损失。

理想中的财富管理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比如信托资产已经过了8万亿元,超过了发展十多年的保险业,再比如各种创新类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即便如此,现阶段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对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反应速度还是比较迟钝,在创新和敏锐度上都存在着差距。李大治说,财富管理的理想状态是理财师的背后有一个全球化的庞大投研团队,理财师在没有销售任务和业绩压力的前提下,结合市场的现状和客户真实的内在需求以及投研团队的产品建议,帮助客户做出恰当的选择,制定出适合客户的全球化综合资产配置方案。这个标准下,亚洲只有日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才有真正的财富管理服务。

财富管理的费用是从哪里来?理想状态是直接来自于客户,李大治说,嘉华财富早几年也曾经尝试过这样的模式,但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中国的客户往往有这样的观点——“你还没有为我赚钱,我为什么要向你支付钱?”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主要是从发行机构方收费,虽然本质上这笔钱最后还是由投资者来承担,但表象上没有直接付钱,会让客户“舒服”很多。其实,投资者要思考的是,这种变相的收费往往成本比明码标价的咨询费还要高。但这就是现实,三五年之内不可能改变这种盈利模式,这不是一两家公司的事,是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目前状况下,嘉华财富自身能做到的就是杜绝差异化定价,这已经写入了嘉华财富的“基本法”,以确保理财师在给客户挑选产品时拥有足够的中立性。

诚信和专业

诚信和专业是理财师的必备素质。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中国社会现阶段是一个相对缺乏诚信的时代,但是金融行业是一个最需要诚信的行业,再机敏的谈吐也比不过一颗真正为客户着想的心。诚心实意,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根本,没有信任,就没有合作。中国人在平常生活中一直很讲究“关系”,但 关系也不是万能的,术业有专攻,客户几千万的自有资产,我相信不会有人把自己的钱交给只有关系而没有专业性的理财师去打理。 据了解,“专业性”是嘉华财富一直以来最坚持的价值,对于理财师,首先要求有良好的金融学历背景和足够专业知识;然后是具备从业资格证书,嘉华财富的每一级理财师都有明确的从业资格证书要求,这在市场上是很少有的。理财师入职以后,每名理财师都权按职级享有完善的专业培训体系,除了总部培训部主导各级别培训以外,每个理财中心每周都会安排不少于3次的业务和热点金融课题的培训。

财富管理行业起源于瑞士,在20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得到了蓬勃发展。21世纪初以来,理财师作为在中国的新兴职业逐步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可。李大治说,“作为一名职业理财师,我对这个职业的理解是,理财师是一个‘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但同时又不是能‘吃老本’的职业。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创新让人应接不暇,理财师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有任何的停歇,否则一个疏忽都有可能给客户造成几百万、几千万元甚至更多的损失。最后我想向所有投资者说,理财不是投机,我们不需要争取一城一地的得失,理财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伴随我们一生的旅行。财富不是万能的,能够用金钱来交换的东西都不是最珍贵的。财富仅仅是为我们带来幸福的一种工具,不是唯一,更不是目的。”

一生的读书计划 篇4

001 《荷马史诗》041《常识》079 《到灯塔去》

002 《伊索寓言》 003 《佛经》 004 《论自然》 005 《俄狄浦斯王》 006 《历史》 007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008 《十二铜表法》 009 《理想国》 010 《政治学》 011 《几何原本》 012 《高卢战记》 013 《物性论》 014 《埃涅阿斯记》 015 《亚历山大远征记》 016 《忏悔录》 017 《圣经》 018 《古兰经》 019 《马可·波罗游记》 020 《神曲》 021 《十日谈》 022 《坎特伯雷故事集》 023 《君主论》 024 《天体运行论》 025 《乌托邦》 026 《九十五条论纲》 027 《堂吉诃德》 028 《新工具》 029 《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030 《哈姆雷特》 031 《大教学论》 032 《哲学原理》 033 《一千零一夜》 034 《天路历程》 035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036 《论法的精神》 037 《老实人》 038 《社会契约论》 039 《国富论》 040 《纯粹理性批判》

042 《独立宣言》 043 《浮士德》 044 《人口原理》 045 《不列颠百科全书》 046 《精神现象学》 047 《战争论》 048 《红与黑》 049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050 《叶甫盖尼·奥涅金》 051 《基督教的本质》 052 《拿破仑法典》 053 《论美国的民主》 054 《物种起源》 055 《汤姆叔叔的小屋》 056 《瓦尔登湖》 057 《共产党宣言》 058 《资本论》 059 《卡拉马佐夫兄弟》 060 《昆虫记》 061 《战争与和平》 062 《八十天环游地球》 063 《爱丽丝漫游奇境》 064 《文明论概略》 065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 066 《经济学原理》 067 《梦的解析》 068 《性心理学》 069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070 《犹太国》 07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072 《追忆似水年华》 073 《西方哲学史》 074 《魔山》 075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076 《我的节育奋斗史》 077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078 《尤利西斯》

08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081 《城堡》 082 《权力意志》 083 《荒原》 084 《历史研究》 085 《魔戒》

086 《爱欲与文明》 087 《洛丽塔》

088 《太阳照样升起》 089 《交叉小径的花园》 090 《失去的地平线》 09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092 《存在与虚无》 093 《第二性》 094 《局外人》 095 《百年孤独》 096 《安妮日记》 097 《时间简史》 098 《联合国宪章》 099 《根》

《一生的学习》读书笔记 篇5

一、作者简

《一生的学习》(《Educ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life》)----------------------------二十世纪最纯洁心灵,让整个世界驻足聆听的声音。

克里希那穆提:印度著名哲学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在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

目录

教育与生活的意义

正确的教育

智力、权威和智慧

今日世界的危机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校

父母与教师

性与婚姻

艺术、美与创造

文摘

1、我们配做父母吗?想想我们曾经历过的教育,想想我们是如何一天天的变得平庸。如果教育只是想用模具来塑造各种标准样式的人,教导人们去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的人物,或是早日过上舒服日子,那么,教育只会助长这个世界的不幸与毁灭;如果教育只是一个职业,一项赚钱的方法而已,那么老师怎么会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2、传统的教育,使得独立思考成了一件极端困难的事。附和随从导致平庸。如果我们崇尚成功,那么要异于众人,或是反抗环境绝非易事,而且可能是危险的。想要成功的动力-----这是追求物质或精神上的报偿、寻求内在或外在的安全感、寻求享乐的欲望-----这整个过程都会阻碍了“不满之情”遏制了自发创造,滋生了恐惧;而恐惧,则阻碍了我们对生活加以明智的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灵便冷漠迟滞了。

3、当我们寻求舒服时,通常会在生活里找到一处最没有冲突的安静角落。于是,我们便惧于跨出这块隐蔽的地方。这种对生活、对奋斗、对新经验的恐惧,扼杀了我们心中的冒险精神。我们一切的环境教养与教育都促使我们不要异于他人,唯恐自己的思想和社会上的模式相左,使我们对权威和传统给予错误的尊敬。

幸好,有些认真的人们,愿意摒除左派或右派的偏见,而探究有关人类的问题。然而,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真正的“不满之情”,真正的反抗之心。当我们对于环境不加了解便屈服于其中,则我们可能具有的任何反抗之心便逐渐熄灭了。不久,我们的种种责任则使它完全死绝。

4、反抗有两种。一种是暴力的反抗。这仅是对于既存的秩序不加了解的一种反作用而已。另一种是深入的、充满了智慧的心理反抗。有许多人反抗既存的正统规范,却又落入新的正统规范,落入了更进一步的迷惘和巧加隐饰的自溺自满之中。一般来说,我们总是脱离某一人群或某一组理=理想,而加入另一群人,背着另外的理想,如此地制造新的思想模式;而对于这项思想模式,我们则必须再起而反抗。反作用只会产生对立,而改革则需要再度的改革。

5、然而有一种明智的反抗,它并非反作用,而是由于一个对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加以察觉,因而随着自我认识而产生。唯有当一种经验来临时,我们面对它,而不避开它所带来的骚扰,如此我们才能使智慧保持高度的觉醒;而高度觉醒的智慧是直觉,他是生活中惟一的向导。

6、如果教育仅是为了出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变得更能支配他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肤浅而空洞的。如果受教育只是为了成为科学家,成为死守书本的学者,或成为沉迷于某种知识的专家,那么,我们将助长世界上的毁灭与不幸。

教育,并非只是用来训练心智。训练提升了效率,然而却无法造就一个圆满的人。一个只知接受训练的心智,只是过去的延续,这样的心智永远无法发现新的事物。所以,为了要寻出何为正确的教育,我们必须探寻生活的全部意义。

7、教育,不应该鼓励个人去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和谐相处,而是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它是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来。如果没有自我认识,则自我表现便成为自我肯定,以及其所含的种种因野心和侵略性而造成的冲突。教育,应该唤醒一个人自觉的能力,而非只耽溺于满足自己的自我表现。

8、要建设正确的教育,显然地,我们必须把生活当做一个整体来了解它的意义,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能够思考,不是指顽固不变、死守理论的思考,而是直接的、真实的思考。一个顽固不变、死守理论的思考者,是一个不假思索的人,因为他遵循着一种模式,他重复着说过的话,循着一个窠臼去思考。我们无法抽象地或根据理论来了解生活。了解生活,就是了解我们自己。而教育的全部内容就在于此。

1、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得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我们每个人的身心的。

2、今日的教育已全盘失败,因为它过分强调技术。由于对这项技术的过分强调,我们便毁灭了人。磨炼技能和效率,然而对生活不了解,对思想、欲望的行踪不能领悟,只会使我们变得日益残暴无情,以至于触发战争,危害了我们肉体上的安全。由于单单培养技术,已经制造出许多科学家、数学家、造桥工程师、征服太空的人,但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体过程吗?一个专家能把生活加以整体地体验吗?唯有当他不是专家时,这才有可能。

3、注重技术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它给予我们一种安全感,不仅是经济上的安全感,而且是心理上的安全感。知道自己有能力,有效率,足以使我们心安。知道自己会弹琴,或会造房子,使我们有一种活力感,一种逼人的独立感。然而,由于渴望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强调了能力,这是摒弃了充实的生活。生活的整个内容,我们无法预知,它必须在每一时刻加以重新体验;我们对未知的事物有所恐惧,所以,我们以体系学说、技术、信仰,为自己建立了心理上的安全地带。只要我们寻求着内心的安全,则生活的整体过程,将无法被我们所了解。

4、目前我们所谓的教育,只是由书本聚集见闻、知识,这是任何懂得阅读的人都办得到的。这种教育提供了一条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样,它无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无减的苦难。冲突和混乱,是由于我们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间差错的关系而产生的,除非我们了解此项关系而改变了它,否则,仅仅知识的学习和堆砌,各种技能的获取,都只会将我们导向更深的混乱和毁灭。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将子女送入学校,学习一些技能,借此在来日谋生。我们对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将他塑造成一个专家,希望给予他一个安全的经济地位。然而,技术的训练能使我们了解自己吗?

5、技术上的进步,在某种层面上,确实为某些人解决了某些问题,然而,它也带来了更深

更广的问题。生活在某种层面里,而忽略了生活的整体过程,必然会招致不幸与毁灭。每一个人最大的需要和最迫切的问题,乃是对生活要有整体的了解,才足以使他面临生活上日益增加、错综复杂的问题。

6、正确的教育,一方面鼓励技术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完成某种更为重要的事;它应该帮助人去体验生活的完整过程。这种体验才能将能力和技术至于它们应有的地位。如果一个人真正有话说,那么在他说话时,便会创造了他自己的格式。然而,学习一种格式而没有内心的体验,则只会导致肤浅。

7、正确的教育,与任何意识形态都不相关-------不论这意识形态保证能在未来产生何种乌托邦;正确的教育,不是以任何学说为基础-------不论它是多么精心构想得来的;正确的教育也不是一直手段,借以把个人加以某种特定的限制。真正的教育,乃是帮助个人,使其成熟、自由,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这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事,而非按照理想的模式来塑造孩子。理想或者未来乌托邦的蓝图,都永远无法产生内心的彻底改变----而内心的彻底改变却是必要的。如果,我们要终止战争以及全世界的毁灭的话。理想无法改变我们既存的价值观;后者要得以改变,唯有借着正确的教育-----也就是培养对于“现在存在的事物”了解。

8、当我们为了某个理想,为了未来而努力,我们是按照对此未来的概念而塑造个人;我们对于人一点也不关心,我们关心的只是“人应该如何”的这种想法。对我们来说,“应该如何”变得比“现在存在事物”-----换句话,就是个人和他本身错综复杂的问题-----更重要了。如果我着手于直接了解个人,而不要通过我们所设想的“他应该如何”的幕布来看他的话,那么我们关切的便是“现在存在的事物”了。这时,我们便不再想要改变这个人。我们关心的只是帮助他了解他自己,而没有私人的企图和利害关系,如果充分察觉到“现在存在的事物”,我们便会了解它,摆脱了它的束缚而得以自由。因此,要察觉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必须停止这种想要成为他人的挣扎。

9、理想在教育中并不重要,因为理想妨碍了对“现在”的了解。显然,唯有不逃避未来,我们才能察觉到现在存在的事物。转向“未来”,追逐理想,表示心智的怠惰,以及一种想要逃避“现在”的欲望。

10、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其间有许多影响,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而为了“未来”而牺牲了“现在”,我们便是追求着一项错误的手段,以为借此可以达到一个可能正确的目标。然而,手段决定了目标;何况,我们是何许人,竟能决定“人”应该如何?我们有何权力,能够决定将“人”按照某种特定模式-----这个特定模式乃是从某种书本上学来,或是受我们自己的野心,希望和恐惧所规限-----而加以塑造?唯有爱才能触发对他人的了解。有了爱,才会和别人在同一层次、同一时间有即时的沟通。由于我们自己思想干枯、空洞,没有爱,所以,我们才把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方针拱手让给政府和学说。然而,政府需要的是有效率的专家,而非“人”,因为“人”对政府是个威胁----对于组织化的宗教,对“人”也是威胁。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和组织化的宗教,要设法控制教育的原因。

12、一颗仅仅被训练来接受知识的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和奥妙,以及生活中的深渊和峻岭。当我们按照一套思想学说,或依照某种特定的规律,来训练我们的子女;我们教他们限制在种种不同的部门内思考,便是阻止他们发展成完整的男女。因此,使他们没有能力作明智的思考-----也就是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来教育。

13、教育的最大任务在于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能将生活加以整体的处理。

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制造新的价值。仅仅将既存的价值置于孩子的心中,使他符合理论,这是将孩子加以限制,而非唤醒他的智慧。教育和目前的世界危机息息相关,明白了世界骚乱原因的教育者,应该自问如何唤醒学生的智慧,帮助新生一代不再制造冲突和灾难。教育者必须付出所有的心思、所有的关怀和情爱,以创造出正确的环境和智慧的培养,使得孩子长

大成人以后,能以智慧处理他所面临的人生和问题。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必须了解他自己本身,而非依赖种种意识形态、学说和信仰。

14、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在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的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了“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而一切内心冲突,都会向外表漏于社会。理论,是我们了解孩子,以及孩子自我了解的实际障碍。

理论的追求,排斥了爱,而缺乏了爱,任何有关人的问题,都无法获得解决。

15、正确的教师不会依赖某种教学方法,他会对每一个个别的学生加以研究。我们与孩子、少年的关系,处理的并非是那种可以迅速加以修补的机械,而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和爱的力量。缺乏这些东西时,我们便求助于迅速而简易的补救方法,希望由此而获得神奇而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力,如果我们的态度和行为都是机械化的,便会在使人为难,且无法以机械式的回答来解决问题之前退缩,而这就是我们教育上的一项主要问题。

16、爱和善良,唯有在个人自由的时候才能充分发展;而唯有正确的教育才能提供这种自由。

17、了解了何为内心自由的正确教育者,能帮助每一个个别的学生,去观察和了解他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加诸自己的强制行为;他帮助学生察觉到那些将他加以限制的种种影响力,以及他自己的愿望,这两者都使他滋生了恐惧。当学生逐渐长大成人,教育者帮助他,借着观察他和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了解自己。因为,造成无止境的冲突和悲哀的,乃是完成自我的渴望。

18、a、为了政治和工业上的理由,纪律成了目前社会结构的重要因素。而由于我们想要获取心理安全的这种欲望,我们便接受了各种形式的纪律,且加以实行。纪律保证可以带来某种结果,而我们认为目的比手段更重要;然而手段限定了目的。

B、纪律可以压抑恐惧,却不能根除恐惧,而我们在现代教育之下所得来的肤浅知识,只会加深恐惧。

C、智慧是了解自己,并且超越了它;然而一旦心存恐惧,智慧便不存在。

D、我们年轻时,不论在家中或学校里,恐惧便渗入大部分人的心中。父母或教师都没有耐心、时间或智慧,去驱散我们童年时本能上的恐惧-----当我们成年时,这种本能上的恐惧便支配了我们的行为和判断,制造出许多问题。

19、自由不是一项目标,不是一种要在未来才获取的目的。自由在于开端,而非结局,它不存在与某个遥远的理想之中。

20、正确的教育,依赖于对孩子的爱。

21、正确的教育,意指自由和智慧的培养,然而,如果存在了任何任何形式的强制行为,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恐惧,则这项培育将成为不可能的事。总之,教育者所关心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他整个生活中的各种纠纷,使他心中造成无尽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形成社会上的对立状态。产生秩序的是智慧,而非纪律。

22、培养对他人的尊敬,是正确教育中主要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教育者自己缺乏这项品质,他便无法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3、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正确的关系,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随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教育应该首先帮助个人了解他自身的心理过程。

24、正确的教育,鼓励孩子对他人尊重体谅,而无需任何的诱饵和危吓。

A.我们被教导着去顺从着一位教师的权威,一本书的权威,因为这么做是有利可图的。生活上每一部门的专家,从牧师到官僚,都掌握着权威,支配着我们。然而,任何利用强制方式的政府或教师,都无法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于社会的幸福

和安宁,是不可或缺的。

B、教育上的真正问题是教育者。

C.要了解生活的意义,以及生活上的冲突和痛苦,我们必须摆脱权威-----包括有组织的宗教权威-----而独立思考。然而,如果我们为了帮助孩子而在他面前设下具有权威性的榜样,那么,我们只助长了恐惧、模仿,以及各种形式的迷信。

25、教条、奇迹和仪式,这些都无助于精神生活。真正的宗教教育,鼓励孩子了解他自己和他人、事物、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A、我们所谓的宗教,仅是有组织的信仰以及它的种种教条、仪式、奇迹和迷信。每个宗教都有它的圣书、教主、教士以及威吓人们,控制人们的方法,大部分人都被这些所限制,我们认为这便是宗教教育。然而,这项限制离间了人,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对抗,他不仅仅是在信仰者之间,而且在其他不同信仰者之间制造了对立。

B、我们所谓的宗教训练,并不赞成人们询问与怀疑,然而,唯有对社会和宗教的价值观加以探寻其意义时,我们才能发现何谓“真实”。

如果孩子的心没有被宗教的先入为主观念和偏见所塑造的话,那么他将可自由地经由自我认识而去发现那超越他自身的事物。

在教育孩子时,深入的洞察力和了解是必需的。

宗教并非是一种限制的形式,它是一种存在的真实、上帝的宁静状态。然而,唯有自我认识和自由存在时,那种创造性的状态才会出现。自由产生德行,而没有德行,宁静无法存在。平静的心不是一个被限制了的心,他不是通过纪律或训练才变得静寂。唯有当心灵明白了它自己的种种存在方式-------也就是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平静才会出现。

有组织的宗教,是人们冻结了的思维,人们一次建造寺庙和教堂;它成了胆怯者的安慰品,哀伤者的麻醉剂。然而,上帝或真理远远地超越了思维,超越了情感上的需求。对制造恐惧和悲哀的心理过程有所认识的父母和教师,都足以帮助年轻人去观察、了解他们自己的种种冲突和灾难。

真正的宗教教育,是帮助孩子获得明智的觉察力,能明辨瞬息即逝与真实的事物,能无私心的面对生活。

唯有鼓励孩子对任何他所读的书加以质询,对种种既存的社会价值、传统、政府的形式、宗教信仰等等加以探寻其真伪,教育者和父母才有希望唤醒,并维持孩子批判性的机警和敏锐的洞察力。

不满是导致自由的途径。

《我的一生》读书笔记 篇6

我在不经意间看到《我的一生》这本书,一下子就了吸引住了,对它爱不释手。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些季羡林的成长经历。说起写作,我小时候最怕写作文了,也最怕上作文课。恐怕有人会说我是故弄玄虚吧?其实我小时候真的害怕作文,记得读六年级时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我情愿背诵许许多多的范文好在考试时誊抄,也不愿自己动脑子写。那时想来,写作一定是那些有着传奇经历的大师才行的?

没有看季老的书之前,我只知道他是大师,一定有着传奇的经历,或者是打小就天赋惊人,总之他一定得有大师的不平凡才行。可是在读过《我的一生》之后,我才知道季老他:幼无大志。一下课,就跑到学校后湖畔去钓鱼、钓蛤蟆。不知用供为何物。

就是这样句话,一下子就打破了季老在我心里超乎常人的`形象,原来大师也和我们一样,有天真和朦胧的成长经历。我想,这就是我读这本《我的一生》最大的收获吧!是它增加了我写作的勇气。

但是真情,一直是我文章里欠缺的东西。

正式这种最核心的欠缺,使得每每我提笔想写点东西时,总会在最初激情过后的尽头停笔,仔细一看,总是在模仿名家的风格,最终写的既缺少了别人文章里的精髓,又丢失了自己的特色,成了四不像。高中的语文老师替我指出了这一致命伤,而我却总是用《散文》里宓月的那句“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回击老师,不得不说那时的我是年轻气盛,不接受意见啊。

自从我读了季羡林的书《我的一生》,书中谈到有关写作的东西让我收获很多,灵感说不上的,只是一种欲吐为快的感觉。至此,我才算真正开始喜欢写作了,也才真正练习着在文章里融入自己的感情。这可能是季老书中的一句话引起的共鸣吧:“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几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绝不下笔去写。”

一路走来,我随着时间不知不觉的成长,经历了许多,明白了更多,总觉得人生不该就这么匆匆走过,我们要在自己的路印上脚印。写作,不光是为了在回首时有个见证,更多的是让心有个寄托。

读过了季老的书,竟没有找到任何所谓高深莫测的写作玄机,也没有任何刻意于宏伟的构造或摆出的巨擎气势,有的只是质朴无华的语言,犹如季老在耳边向你说话,悄悄的袒露他自己的心灵。我想,季老文章的魅力正是来自这种精神的独白和灵魂的裸露。

礼仪是开启孩子一生幸福的钥匙 篇7

一什么是礼仪品格教育

礼仪品格教育是修心养性的教育, 是注重孩子内涵修养的教育, 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 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教育, 是礼节教育、品行教育, 是教人明事理的教育。

礼仪品格教育人要有感恩之心。当感恩父母给予生命和养育之恩、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时, 更应感恩成长路上曾有意或无意伤过我们的人, 因为是他们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和执着。当人怀有感恩之心时, 才会有大爱之意、大善之举。

礼仪品格教育人们要有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工作态度, 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良好的心态是每个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源泉, 礼仪品格教育是使人受益一生的教育, 也是让世界充满爱与尊重的教育。

二幼儿园开展礼仪教育带给幼儿成长的积极因素

1. 让幼儿学会自主、自信、尊重他人

幼儿在分享、合作、轮流、等待等活动中, 学会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 并能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与人交往中, 他就会感受到被人接纳、受人欢迎的快乐, 从而逐渐形成健全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在孩子一生的发展道路上, 就会拥有更多朋友, 而这些朋友又直接或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

2. 提升幼儿的专注力、秩序感

幼儿学习的最基本保障是有一个安静、有秩序的学习环境。幼儿学习礼仪后, 就会知道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 想介入别人工作的时候要有礼貌地征求别人意见等, 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提升孩子学习的专注力、秩序感。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 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幼儿, 其身心更加健康, 而且更会关心他人, 更富有同情心, 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也更好。

3. 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情绪情感是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开心事能和小朋友们分享, 遇到烦心事时会向教师、亲人倾诉, 孩子就能经常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况, 这种心理状况进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价值功能

1. 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识培养

幼儿由于受生活场所的制约, 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 许多生活常识比较缺乏, 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幼儿学习进餐、仪表仪态、行走、交往等基本礼仪和节日礼仪、安全礼仪, 从而懂得许多诸如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待人接物方面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知识。

2. 对幼儿进行德育品格教育

礼仪不仅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 也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在礼仪教育中, 幼儿学会了爱亲人, 尊长辈;学会了团结同学, 礼貌待人;学会了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 知道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增强自律能力。

3. 对幼儿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向来有“礼仪之邦”之称, 有着很多优秀文化传统。《弟子规》《三字经》就是我中华民族经典的传统文化, 讲了很多传统美德, 举了不少以礼待人的案例, 规范了做人的礼仪。幼儿园可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幼儿生活的点滴之中,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让幼儿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知恩图报、以礼待人等。

4. 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通过对幼儿进行社会生活方式、社会公德的礼仪教育, 幼儿学会怎么样与其他个体、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沟通, 知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群体;学会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等, 获得了社会习惯, 增强了幼儿的生存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 使之逐步趋向社会化。所以说, 礼仪教育也能促进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5. 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礼仪教育教幼儿如何拥有优雅的仪容仪表, 如何优美地坐、站、立、行等, 这些无不渗透着美, 这种美感染着幼儿的同时, 也促进幼儿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四结束语

泰戈尔说:“礼仪教育像新鲜空气, 尽管看不见, 摸不着, 但能令人心旷神怡。”良好的礼仪品格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 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 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期。正所谓,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让我们在幼儿期对幼儿开展礼仪品格教育, 为幼儿铸就一把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

摘要:要想孩子成为举止大方高雅的人, 那么就要从两三岁的幼儿期开始训练, 让他们在点滴的积累中, 领会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 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因为, 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36岁, 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礼仪品格教育, 让他们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 将良好的礼仪品格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习惯, 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有关童话与旅行的一生 篇8

一个人,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保留了一颗永恒的孩子般的心,那么纯真,那么富于同情心,对美又有着极度的敏感,这本身就多么像一个童话!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本期“阅读”,我们将打开安徒生的自传《我生命的故事》,来了解一下这个讲童话的人最真实最完整的生命历程。

一百多年前,安徒生出生在丹麦欧登塞一间矮小破旧的平房里。家里只有一个小房间,一张床、一张父亲做鞋用的工作凳和一张安徒生晚间用来睡觉的凳子,把这狭小的空间塞得满满的。贫寒的家境甚至使年幼的安徒生常常想,“上帝是不是为了我的将来的缘故才拒绝赐予我父母幸福?”

然而,即便是贫寒的鞋匠之家,墙上也挂满了图画,橱柜里也摆着漂亮的瓷器,这对于年幼的安徒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展览馆。安徒生几乎不和同龄的男孩玩,也不参加他们的游戏。父亲为他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有拉一下绳子就可以翻页的图画,有拧紧发条就可以让磨坊主跳舞的踏车;冬天的晚上,父亲为他朗读拉封丹的寓言故事或者《天方夜谭》。小安徒生还沉迷于为布娃娃缝制衣服。在屋子旁边的醋栗树丛旁,他用扫帚柄和母亲的围裙搭成小帐篷,有时候他坐在那里,望着醋栗树叶,深陷在自己的梦境之中,真实的世界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他是那么爱做梦,为了不受打扰地进入梦境,他经常闭着眼睛四处走动,让人误以为他视力极差。

欧登塞是个传统而守旧的地方,但是有一个豪华的戏院,那曾经是安徒生最向往的地方。每年冬天,安徒生帮戏院的伙计在自己住的地方张贴海报。这样,即使无法到戏院看戏,他也可以待在家里的某个角落看着海报,自己想像一出悲喜剧。

安徒生尚未长大成人,慈爱的鞋匠父亲就在一年冬天撒手人寰。十四岁的安徒生决定带着自己攒下的少少的钱和引以为豪的一副出奇漂亮的金嗓子,只身到首都哥本哈根去“撞撞运气”。

“虽然我在孩提时代只身闯荡世界时,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但我遇见了一个美貌善良的仙女,她告诉我,‘你要看准前面的道路,定下你的终生奋斗目标,那么,我会根据你的心智发展和理性要求,为你指路,保护你。’”

在哥本哈根,他依然是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常常坐在皇家公园里啃一块小面包充饥;他穿的靴子上有洞,下雨天脚总是湿的;丹麦的冬天是多么寒冷啊,而他却衣着单薄。生活的艰难困窘没有击倒这个爱幻想的孩子,当他表演时,他从人们的笑声中读出赞许,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拜著名芭蕾舞演员为师,去皇家剧院请求做一名演员,还曾不顾一切地闯进一位歌唱家的家里,只为让歌唱家听听他的歌声;他尝试写诗,并铤而走险地自费出版了第一部作品———一本怪异幽默的书。渐渐地,安徒生开始崭露头角。他创作了一些诗歌戏剧,也获得了好心人的帮助,去接受正规教育。

但批评和嘲笑也蜂拥而至。丹麦的评论家们乐于从安徒生的作品中挑出拼写和语法错误大肆攻击———以讥讽他未受过高等教育。安徒生的第二部作品即将出版时,一位欣赏他的才华的大学教授主动提出为他校对样稿,好心的教授说:“我一向以精确闻名,这样人们在评论这部作品时就不会老是抓住拼写这样的小毛病不放了。”经过这位教授的细心校对后书出版了,然而丹麦评论界仍评论道:“安徒生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语法拼写上的粗心大意在这本书中也同样可以找到。”可以说,安徒生大半生都不得不面对这种吹毛求疵的责难和丹麦文学界先入为主的偏见。

安徒生在童话《光荣的荆棘路》中写道:“这条光荣的荆棘路,并不在这个人世间走到一个辉煌和快乐的终点,但是它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其实,那条光荣的荆棘路,不正是安徒生自己走过的道路吗?

诗人的心灵终究是柔弱而易感的,为了逃避哥本哈根沉闷窒息的空气,安徒生选择了旅行。只要有一点点积蓄,安徒生便想着出去旅行,“旅行就是生活”,他的一生都是在漂泊中度过的。在异乡的新鲜空气里,安徒生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故乡。是的,那么多温和而高尚的人们热情接待他,给他提供舒适的住处和美味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了他赞扬,给了他信心,这是他始终渴望却总是难以如愿的。

当然,旅行并非一帆风顺,并非只有美景如画。难以适应的气候,突如其来的危险,不讨喜的同路人,阴暗肮脏的旅店,可怕的热病,战争后的惨象,总之,意外连连。更可怕的还有孤独的侵袭。在旅途中他盼望着故乡朋友们的来信,结果盼来的那封厚厚的信,仅仅是一张登了一首挖苦他的小诗的《哥本哈根邮报》,并且需要收信人付邮资。

能够帮助他克服人生之旅中必然存在的孤独感的,只有创作。安徒生是时时刻刻沉浸在创作之中的,那些旅途中的人或风景都贮存在他心里,随时准备进入他的作品。那些童话的构思“像种子一样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细流、一束阳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们破土而出”。

“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当年孤独无名、饱受奚落嘲笑的孩子因为童话拥有了独特而又辉煌的人生。他的童话,有时候宁静唯美如诗,有时却又略带着些含蓄的幽默和睿智的嘲讽,篇篇都新颖、自然而精致,宛如一颗颗珍珠,永远在我们的眼里和心里闪光发亮。

有一次,安徒生回到家乡欧登塞,赶往戏院的途中,他给一群孩子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然后匆匆告别。他的朋友是这样描述的:“孩子们满脑子都是安徒生和他的童话,突然间,安徒生就出现在他们中间,他亲自跟他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然后,他就走了,不见了。这对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个真正的童话。”

在重游德国时,离开前的一个晚上,安徒生和朋友出去散步。在铁路边他发现一棵小小的落叶松,树非常小,甚至可以装进口袋。安徒生把它捡起来,种在岩石斜坡的石头缝隙里。几年后,树已长大,枝叶繁茂,并且幸运地逃过了几次劫难。人们叫它“丹麦诗人之树”。

对于安徒生,旅行就是生活。而生活,“是一首我无法用语言尽数传达的深邃的诗,厄运中也包含着好运,痛苦也能化为欢乐”。

《奇特的一生》读书笔记小学 篇9

俄国作家格拉宁写的纪实小说《奇特的一生》,描写了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奇特一生。

柳比歇夫是什么人?为何说他的一生是奇特的?作者一开始便抛出问题,然后一点一点地为读者解开谜团。想要知道答案,小伙伴们最好直接去阅读这本书,因为我实在词穷,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柳比歇夫的伟大。况且,作家格拉宁把柳比歇夫的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你读了一定不会后悔的。

许多人都有所耳闻,柳比歇夫最独特之处是他从27岁到82岁去世,一天不落地写了56年的日记;而所有的日记没有一字多余,全部用于记录他当日的时间去向。这听上去好像很乏善可陈嘛!不过,在下判断之前,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还记得12月1日,你是如何度过的么?这只是上个月的事情,我们恐怕已经没有印象了,而通过柳比歇夫的日记(可能叫做“时间账本”更合适吧),你可以知道他生命中任何一天的时间都去了哪里。正如作者所言:“柳比歇夫的时间如水晶般晶莹、匀称……几十年的时间可以一眼看透,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丝毫模糊之处,也没有禁区”。更让人惊叹的是,柳比歇夫一生专注于他年轻时定下的学术研究目标,勤勉工作,从不停歇。比如,1963年,柳比歇夫花在其核心学术工作上的时间共计小时30分钟,平均每日5.5小时,这些时间都用于思考、阅读和写作。这是他人生中工作时间最长的一年,而那一年,他73岁。

阅读这本书,读者一定会被柳比歇夫惜时如金的态度所震撼。对柳比歇夫来说,“消磨时间”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概念,因为“任何时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怎么舍得浪费呢?平常,我们好像根本瞧不上半个小时的时间,半小时能干什么呢?半小时,对柳比歇夫来说,意味着散一次步,捉几只虫,制作一个昆虫标本,读好几页书,写半封信……。他头脑里大概有一个表,时间滴答、滴答流逝的声音,清晰可闻。

细想想,如果一个人能活80岁,他/她也只有960个月、不到三万天的时间可供使用。过一天,人的`生命就少一天。如此想来,甚觉可怕。我们的时间账本上,还剩下多少天可以浪费呢?这有限的生命,难道真的就任其在浑噩中度过么?

于娟《未完成的一生》读书心得 篇10

万千思绪绕过心弦,我是不是也该这样活着?

匆匆赶着自己向前的路时,我们失去,我们得到。当我们在失去中惋惜时,你却说:“时间是个矢量,碎在身后无法更改。你只能听任一地琉璃倾泻,却回不得头,伸不得手去挽回什么,莫不如坐下静静听落入心底。”你也会为失去的而伤心吧!可同时你又知道那是无法更改的,比起懊恼,你更愿意去坦然接受。所以在面对你的癌症是,你才会那样平静,即使疼的全身无法活动时,你也不曾抱怨。

“我的房间很小,我就把窗户开的很大。

我的感情很重,我就把诺言许的很轻。

我的喜悦很少,我就把笑容积得很多。

我的往昔很空,我就把今天填的很满。”

或许你说的对,何苦为你缺少的遗憾呢?无法改变现实,那就改变自己;无法改写过去,那就改写未来;无法选择离开的路,那就努力欣赏沿途每一寸风景。

我们都是幸福的,因为我们都还活着。我们都是不幸的,因为我们都不明白活着的意义。应该做个怎样的人,才可以守护住心中的那座城池。这就是我们所要思考的人生吧!也许只有死亡逼近,才会坦然放下一切,明白怎么活才不枉此生。

上一篇:面对挑战的名言下一篇:公司申请宽带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