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2024-07-21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9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篇1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这本当前畅销全球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并不是一本完全的理论书籍,相反它可以让你在阅读的乐趣中了解经济全球化,并使我们这些热血的90后一代能够站在时代的浪尖感受着今日世界奔跑着的辉煌。

本书把全球化的演变分成了三个主要的世纪元。这三个世纪元分别为全球化1.0,全球化2.0和全球化3.0。在这三段时间里世界由大尺寸缩成中尺寸,又由中尺寸缩成小尺寸,最后缩成了微小。进入2000年以后,世界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一切都将对国家,公司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而且推动全球化的力量不再来自国家,企业,而是来自个人。在3.0里,个人的力量将不断增大,不但能进行全球性的合作,还能参与全球性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忽略了人才的发展是没有前途可言的。

全球化的发展首先为我们带来了资源的共享,正是有了它的存在,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分享各种信息,共同使用从软件到各种科技产品等等一系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的资源。弗里德曼说资源开放运动不会消失,也许才刚刚开始,它的触角将延伸到更多的产业中。不仅如此,世界科技的发展更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电子邮件,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仿佛被一张千丝万缕的大网连接在一起,瞬间实现沟通。这真的应了那句古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世界正在一天天变得平坦,尽管它带给我们的正负效应同时存在,可能还会十分明显,但是无论结果怎样,我们都应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着世界的变迁。

作为当代大学生,深感这种世界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紧迫,科技的日新月异,电子商业的飞速发展无疑不是对自身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要想紧跟世界发展的脚步,抓住世界飞速发展的潮头,就必须拉近与世界尖端科技的距离。

有人说:中国需要诺贝尔获得者,但更需要比尔盖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不再有任何阻碍,跨越万水千山,大洲大洋的联络也已经使我们与世界成为一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需要我们与世界各界联手共同创建的科技大舞台。在这个每天都以新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的大舞台上,更是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地超越过去,每天都升起新的太阳。事实证明,企业如果缺少这种全球化视野的人才,便难以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胜出,国家如果缺少这样的人才,便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重重考验,从而便无法决策自己在未来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个人行为,而是有可能会牵动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向。

总览全书,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紧迫感,闲庭信步似的工作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作为90后一代的新新人类,要想在未来的潮头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让自己接受新知,不断地升华,随着全球的脉搏一同跳动,将自己同全球化的世界联成一体,去完成未来的使命。

中国在2000年加入WTO,这一结果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中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也有了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国同行业者带来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问题同在的历史关头,我们只有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把自己融入到整个社会之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才是面对“平坦的世界”的惟一明智的选择。

正像作者在书中所述——“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内涵,是每一个劳动者将逐渐对自己的饭碗、风险和经济安全负责,而政府和企业只是帮助人们形成这种能力。”因此,我们惟有不断的学习,努力地工作才能在平坦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否则只能又一次被世界所抛弃,被国际规则所淘汰出局,这对民族、对自己只是一种悲剧,没有人会因此对你怜悯和关心,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世界发展的规律。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篇2

铭昶画廊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301号晨鸿大厦16层铭昶书画艺术有限公司

电话:0536-8189090 8277577 13806499184

传真:0536-8277577电子邮箱:mchllf@163.com

网址:www.wfmchl.com

李广平1963年3月生于山东平原,198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90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室,2004年结业于艺术研究院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现为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现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人物画课题班。出版有《中国人物画名家技法讲座一李广平中国人物画艺术》,《名家名画—李广平的重彩艺术》,《李广平人物画选》,《当代中国画名家研究一李广平研究》,《中国书画百杰一李广平作品》,《当代名家李广平写意人物》,《中国画廊推介画家精品一李广平》,《名家扇画—李广平人物扇画精品》,《模特与水墨人物画》等。

画家心语:

古今文士,有如椽大笔直写,吐胸中块垒一任云卷云舒者,如东坡居士;有放怀不羁,倜傥尽至者,如李白仙人;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亦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绝唱。皆是解衣磐礴,放怀高古,天人合一者所能为,此一类也。

又有浅吟低唱,委婉怨郁,清丽夺人者,有如纳兰容若,温庭筠、柳永之辈。盖情不能已,于段随机,自有一番感天悯人,极尽柔怜媚巧之能事,又一类也。

我生于北方大地,性属放旷一路,其修书法,直取大篆,如散氏盘、毛公鼎;汉隶取法石门颂、礼器、好大王;魏晋则喜石门铭、张黑女墓诸碑,唐人则喜颜鲁公;算是碑学一路,取其朴茂大气,浑漭雄肆,与画乃然。即令所作水墨小品,亦求其沉郁。此时所作人物,内容多以古人为题,亦作仕女,只取其意,未见娇媚。

然近十年我的近作一改前风,多以仕女为题,设色堂皇富丽,妍厚姿媚,人物体态丰腴,慵懒娇憨,赏花、弈棋、观鸟、听琴、读书,风情万种,莫可名状。形态以裸体为表现,但古意盎然,只觉春风扑面,却无放荡淫邪。

此一情境,乃梦中之境,却非现实之境。古今所作仕女者,多取其闲雅,为其赏目,足以悦人。我所作仕女却不避时风,近人性,究其然,显其境,通其用,悟其灵,小题却想大做。画以古法为宗,亦取时尚,无非尽善美于画帧,取境而舍法也。

人惟一世,有壮激烈,取伟业者;有竭精虑,求富足者,我自感心性温厚、淡泊,近禅意,舍俗求,与书与画亦然,但求一隅,不做纷争,虽浅吟低唱,但不输才情。世事磨人,造一梦境,与人与己,岂不快哉。

“玩赏”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典型的人生态度之一。不同于庸俗的玩乐或玩物丧志般的人格堕落,玩赏代表富创造力的心态。它以对美好事物的品鉴、玩味,是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理想境界的途径。

就艺术与创造者的关系而言,李广平便是这种人生态度的承继者,他的这些关于红粉佳丽的水墨画印证了这点。这是一些轻松、随意,没有任何使命感的画,却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失传的生活的美丽,散发出浓郁的闲情逸致和古雅的情调。

饱满、慵懒的美人拥花而卧,或略显轻浮地在烟花柳巷中消磨时光,似乎唤起了我们在读《聊斋志异》或传统言情野史所获得的幻想。这可能不是什么有意义的感觉,但从“玩赏”的角度来看,值得反复玩味的诗情画意本身就奥妙无穷,也是艺术所能陶冶性情的本质所在。

世界是平的 篇3

作为《纽约时报》资深的经济专栏记者,该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曾三度获得普利策奖。该书也因为其标新立异的构思、耸人听闻的论断、旁征博引的阐述、融会多领域知识和词汇的写法而连续64周闯进亚马逊书店畅销书排行榜TOP10,曾获2005年英国“FT/高盛”财经类图书大奖。

Globalization(全球化)

这不是一本关于经济运作和如何发财的书,而是一本关于经济变化和走势的论著。经济的变化总是无时、无处不在,但对老百姓来说却总是无声无息,似乎一切都发生在梦里。当我们因为拥有了自己的一台台式计算机而欣喜不已时,地球另一端早已开始了笔记本的普及;当中国农人辛苦饲养了一年的鸡因Bird Flu而打不开销路时,美国的KFC却又在村口开了一家分店。作者认为其实从哥伦布证明了地球是圆的那一刻起,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经济驱动就已经启动了。

在《世界是平的》第一章中,作者把这种全球化的浪潮分成了三个阶段。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1800年,他归纳为Globalization 1.0阶段,该阶段使世界的规模从大号“缩水”到中号:“Globalization 1.0 was about countries and muscles. That is, in Globalization 1.0 the key agent of change, the dynamic force driving the process of global integration was how much brawn(强壮的肌肉)—how much muscle, how much horsepower, wind power, or, later, steam power—your country had and how creatively you could deploy it.”

Globalization 2.0阶段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这个阶段让世界进一步缩水为小号:“The dynamic force driving global integration was multinational companies...Thanks to the steam engine and the railroad, and in the second half by the falling telecommunication costs — thanks to the diffusion of the telegraph, telephones, the PC, satellites, fiber-optic cable, and the early vers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2000年,我们进入了Globaliz-ation 3.0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世界进一步缩小成了“微型”,平坦化了各国的竞争场地。作者把Globalization3.0阶段的独特动力归结为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the newfound power for individuals to collaborate and compete globally)。

Ten Flatteners(10辆推土机)

本书第二章阐述了“The Ten Forces That Flattened the World”。第一大动力作者归结为“When the Wall Came Down and the Windows Went Up”(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政体的不同不再是阻碍经济的因素,世界两种政体随着柏林墙的倒掉而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对接,这辆flattener正日益抹平政体不同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计算机视窗的开启为全球资讯顺利流通打造了一个platform。光有平台还不行,还需要第二、第三、第四辆flattener来使这个平台真正发挥效力,让世界真正从资讯角度变平。他们分别是When Netscape Went Public(以网景公司的上市为标志的互联网运动)、The development of Workflow Software(工作流软件的开发)和Open-Sourcing, Self-Organizing 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开发源码、社区的软件开发)。但这个阶段还只是表面的联络,如果你的电脑用的是WPS文字操作系统,而你的朋友用的是WORD文字处理软件,那你的信息到了他那里仍然得不到解读,所以还要开发工作流软件,让你们有共同的平台可以交流,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软件各种语言版本的使用就是进一步抹平世界的最好例子。

第五~八大动力分别是Out-sourcing(外包),Off-shoring(离岸生产),Supply-chaining(供应链)和In-sourcing(内包)。第5大动力“外包”使得 “Any service, call center, business support operation, or knowledge work that could be digitized could be sourced globally to the cheapest, smartest, or most efficient provider” (任何一种服务、电话中心、后勤、知识工作,只要可以数字化,就可以包给全球最便宜、最聪明、最有效率的供应商)成为可能。在这场外包大战中,印度的电脑人才是最大的赢家,很短时间内,IIT(不是IT, 是Indian IT的缩写)人才就遍布了美国的大型IT公司。中国也不甘示弱,随着入世,她正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离岸生产基地,全球的人正在享用着中国生产的各种产品。为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得不积极地投身这场竞争有限资金的全球经济运动中,世界因为中国的投入而变得更加平坦。

New Ideas(新思路)

该书从结构上采用了章回和部分并行的体例。第一至四章是全书的第一部分,是最重要的分析、总结和论述部分。第二部分包括从第五到第八章,从第二部分起,作者分别从美国、发展中国家、各大公司以及地缘政治四个角度阐述了全球化浪潮中的现象和人们应该有的心理准备和对策,在第十章还提出了各大公司在对待这个日益平坦的世界时应该采取的十个对策。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第九章“圣母瓜达鲁佩”(The Virgin of Guadalupe),即全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不吝笔墨地写了中国在世界变平过程中起的作用和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走势进行了预测性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种经济的改变也将相应地改变一些人们的习惯和文化。比如“...the colorful lanterns called fawanis, each with a burning candle inside, that Egyptian schoolchildren traditionally carried around during Ramadan, a tradition dating back centuries to the Fatimid period in Egypt. Kids swing the lanterns and sing songs, and people give them candy or gifts, as in America on Halloween. For centuries, small, low-wage workshops in Cairo’s older neighborhoods have manufactured these lanterns.(从法蒂玛到上个世纪的百年里,埃及小孩在伊斯兰教传统的Ramadan节上,一直提着彩色的、内有蜡烛的叫作fawanis的小灯笼走街穿巷,大人们则给他们糖果和礼物,类似美国的万圣节。几个世纪以来,这些小灯笼都是在穷街陋巷低薪作坊中出产的。)

但现在这些小灯笼已经被中国生产的更有创意、更廉价的塑料灯笼取代。这个例子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做出的贡献。

Imagination(想象力)

在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即第十三章,作者再次肯定了想象力的作用,用爱因斯坦的话开篇“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用众所周知的网络对话作引子“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 are a dog.”(two dogs talking to each other, in a New Yorker cartoon by Peter Steiner July 5, 1993),鼓励人们要有当年乐观的政治家推倒1989年柏林墙的勇气和远见,去打破思维上的僵化模式,大胆开辟新思路,憧憬自己的未来;而不要像2001年9•11事件所体现出的民族保护主义那样去破坏经济新秩序,阻碍世界变平的趋势。

积极探索•开动脑筋

全书语言简单、自然、流畅,例证详实而贴近生活,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普通百姓和“经济”这样的抽象概念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切实地觉得自己已置身于世界变平的轰轰烈烈的进程中。读过之后你会对世界知名企业如数家珍;对这半个世纪的经济发展了然于心;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积极探索,开动脑筋,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会对自己在21世纪的作为和它给你带来的机遇充满期待。

最后把书中的关于想象力的创造性和毁灭性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作者这样写道:“These two dates represent the two competing forms of imagination at work in the world today: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of 11/9 and the destructive imagination of 9/11. One brought down a wall and opened the windows of the world — both the operating system and the kind we look through. It unlocked half the planet and made the citizens there our potential partners and competitors. Another brought dow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closing its Windows on the World restaurant forever and putting up new invisible and concrete walls among people at a time when we thought 11. (这两个日期〈11/9和9/11〉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竞争中的两种形式的想象力:11/9代表的是创造性的想象力量,9/11则代表毁坏的想象力量。这两种力量,一个推倒了一堵墙,但为我们打开了视窗,既是操作系统的视窗也是我们现实中的视窗。它解封了半个星球,使那里的人成为我们潜在的合作人和竞争者。而另一个则把世贸大厦炸掉了,关闭了世界这座大饭店所有的窗户,让我们每当想起11就会感受到它所建起的新的、看不见却牢不可摧的壁垒。)

下面是本书第一章的节选。

Excerpts

While I Was Sleeping

No one ever gave me directions like this on a golf course before: “Aim at either Microsoft or IBM.” I was standing on the first tee(发球区) at the KGA Golf Club in downtown Bangalore, in southern India, when my playing partner pointed at two shiny glass-and-steel buildings off in the distance, just behind the first green. The Goldman Sachs(高盛公司) building wasn’t done yet; otherwise he could have pointed that out as well and made it a threesome. HP and Texas Instruments had their offices on the back nine, along the tenth hole. That wasn’t all. The tee markers were from Epson, the printer company, and one of our caddies was wearing a hat from 3M. Outside, some of the traffic signs were also sponsored by Texas Instruments, and the Pizza Hut billboard on the way over showed a steaming pizza, under the headline “Gigabites of Taste!”

No, this definitely wasn’t Kansas. It didn’t even seem like India. Was this the New World, the Old World, or the Next World?

I had come to Bangalore, India’s Silicon Valley, on my own Columbus-like journey of exploration. Columbus sailed with the Nina, the Pinta, and the Santa Maria in an effort to discover a shorter, more direct route to India by heading west, across the Atlantic, on what he presumed to be an open sea route to the East Indies—rather than going south and east around Africa, as Portuguese explorers of his day were trying to do. India and the magical Spice Islands of the East were famed at the time for their gold, pearls, gems, and silk—a source of untold riches. Finding this shortcut by sea to India, at a time when the Muslim powers of the day had blocked the overland routes from Europe, was a way for both Columbus and the Spanish monarchy to become wealthy and powerful. When Columbus set sail, he apparently assumed the Earth was round, which was why he was convinced that he could get to India by going west. He miscalculated the distance, though. He thought the Earth was a smaller sphere than it is. He also did not anticipate running into a landmass before he reached the East Indies. Nevertheless, he called the aboriginal peoples he encountered in the new world “Indians.” Returning home, though, Columbus was able to tell his patrons, King Ferdinand and Queen Isabella, that although he never did find India, he could confirm that the world was indeed round.

I set out for India by going due east, via Frankfurt. I had Lufthansa business class. I knew exactly which direction I was going thanks to the GPS map displayed on the screen that popped out of the armrest of my airline seat. I landed safely and on schedule. I too encountered people called Indians. I too was searching for the source of India’s riches. Columbus was searching for hardware—precious metals, silk, and spices—the source of wealth in his day. I was searching for software, brainpower, complex algorithms, knowledge workers, call centers, transmission protocols, breakthroughs in optical engineering—the sources of wealth in our day. Columbus was happy to make the Indians he met his slaves, a pool of free manual labor.

I just wanted to understand why the Indians I met were taking our work, why they had become such an important pool for the outsourcing of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 from America and othe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Columbus had more than one hundred men on his three ships; I had a small crew from the Discovery Times channel that fit comfortably into two banged-up vans, with Indian drivers who drove barefoot. When I set sail, so to speak, I too assumed that the world was round, but what I encountered in the real India profoundly shook my faith in that notion. Columbus accidentally ran into America but thought he had discovered part of India. I actually found India and thought many of the people I met there were Americans. Some had actually taken American names, and others were doing great imitations of American accents at call centers and American business techniques at software labs.

Columbus reported to his king and queen that the world was round, and he went down in history as the man who first made this discovery. I returned home and shared my discovery only with my wife, and only in a whisper.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篇4

在宁波大学成教学院参加浙江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领雁工程初中校长班培训期间,我的身边带着一本书,这是我半年前从新华书店购得但一直没认真读的一本畅销书。是美国《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时间写成的一本重点论述“全球化”的专著。现在,利用这段“闲静似水”的日子,我看完了这本书,虽然我依然认为我并没有读懂这本书,但似懂非懂之间,它让我思考了很多,收获不小。

弗里德曼在书里用生动的故事、已有的术语和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他突出了“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冲突——全球化体系和文化、地理、传统以及社会的古老力量之间的紧张状态。他还详尽地叙说了全球化在那些感觉到全球化残酷性的人群中所产生的强烈反作用。他清楚地说明了应该如何才能保证这一体系的平衡。他的观点是: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它是一种取代冷战体系的国际体系。全球化是资本、技术和信息超越国界的结合,这种结合创造了一个单一的全球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全球村。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或者认识调动出来与之进行一个广泛的对比,确实感到经济全球化汹涌而来,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

弗里德曼不愧是记者身份,他用几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胆的想象来解读全球化,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点象在看电影,也有点象在读一篇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但读完之后,冷静地做一分析,你就能读到作者本身并不是经济学家,因为他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比较大胆。

我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来源于传统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像我们大多数人了解费尔巴哈和黑格尔是从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开始的一样,但这一点并不妨碍我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认同感。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学技术,而我们平常眼见最多的东西--形形色色的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乃至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均来源于和决定于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是人类的智慧,是科技造就了过去、今天和未来。在原始社会,一切愚昧和文明均产生和决定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尽管他的表现方式千差万别或者说今非昔比,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规律并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同样如此。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和时空感消失了。我们甚至能常常感到和布什或者是内贾德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这就是技术,把这个世界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弗里德曼指出,由于市场的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使这个世界的经济敏感得比流感来的还快,比禽流感的传播还要迅猛。有点像“蝴蝶效应”。或者你仰天长叹一口气,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飓风。你跺一跺脚,就引发了“东南亚海啸”。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千丝万缕,越来越荣辱与共。由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可能我们已经不能辨别世界500强企业到底是哪个国家的。

弗里德曼对环境问题表示了高度的关注,指出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经济的不合理发展,但同时指出解决环境问题还是得靠科技,人类必须走一条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的道路。

因为并不从事于经济领域,我是读不太懂这本书的,但还是收获了紧迫感。深感国家要强大,要走出狭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场徘徊的囹圄,还是得靠人才。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战略型的人才,无疑是个巨大的硬伤。企业缺乏全球化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经济发展浪潮中浮沉,国家缺乏全球视野的人才,就难以在世界范围内把握自己的命运。此时此刻,我更深秋的感受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具有着怎样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工作就是明天国家的实力。

世界是平的_读后感 篇5

--------读《世界是平的》有感

姓名:潘致铮 学号:09381066 班级:09网工

“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摊平或铲平,全球化也正在进入继国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后的全球化3.0时代,即个人全球化时代。”刚开篇,本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便真真切切地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平。本书从印度班加罗尔开始讲诉现代科技是如何改变这个世界,如何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连接起来。他们是如何协作共同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

书中的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0时代,个人取代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可以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罗尔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可以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播。

接下来,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下本书的中心:世界是平的。

一、世界是平的,这是个什么概念?(是什么)

1、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于是,从几何的角度来看,把球的表面无限细分,就形成平面„„

2、无障碍沟通。平的另一个意思是没有障碍物,由于互联网和各种传输协议的出现,抹平了人们沟通之间的障碍,于是,世界变成一个没有障碍物的平面。平的世界„„

3、产业链的延伸。外包业务的出现,使得产业链向外延展,越来越成为线性平面。

4、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当信息充分共享,没有什么不可能。当复杂的事物只用0和1的数字表达,所有的表达方式变得单一化和标准化之后,复杂的事物的传递都变成简单的数据流,正如阿拉伯数字世界通用一样。统一的数据流也让这些复杂的事物的魅力展现在众人面前。

二、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一变化?(为什么)

1、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主人翁,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监督他人并接受他人的监督,影响他人并被他人影响。受世界上其他与自己相距半个地球甚至更多距离的人的事的影响。人的影响面扩大,受影响面扩大。

2、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正是刚才主人翁精神的指引,使得人们在网络资源的共享和上传方面努力不懈。里面提到的金矿开采的事例让我们看到民众的巨大的创造力。

3、提升了全球总体福利。正是因为打破国家界限,资源在全球内自由流动,奔向利用率最高的地方。当把全球看做是一个整体社会,每个国家做最擅长的事情类似社会分工。于是,总体社会福利增加。

三、不同国家和人们是如何对待这一变化的?(怎么办)

1、如果把全球经济作为一个统一体,把全球当作一个大社会,每个国家就是这些社会中分别扮演角色的不同的群体。从追求经济效率和产业分工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在全球范围内找到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生产效率,那么,整体的生产成本就能降低。于是,大量资本拥向这些地方,大量劳务和产品从这些地方输出。当一个公司建立起全球的产业链和物流供应链,它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对最低的劳动力成本进行搜索,从而获得更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比如沃尔玛。中国

和印度成为了外包业务的集中地。雇用同样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产业工人,在中国和印度的成本与在美国的成本相比,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于是,外包业务越来越多,国家的界限逐渐模糊,价值创造由垂直转为水平。

2、对于中国印度来说,外资的进入在国内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也可能通过进行OEM(代工生产)学习技术为未来的ODM(原始设计商)和OBM(自有品牌商)做准备,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是其中一个例子。但从整体上说,中国和印度目前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偏低端的部分,对全球经济价值提高的利润分享仍较低,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被低估,这是残酷的现实。解决办法只能是提高自身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比如技术专利,经营模式等等。这些核心创造能力,往往难以复制,不可模仿,也是未来占据产业链高端的筹码。

3、对于美国来说,大量业务外包或被计算机取代,美国国内的就业岗位在减少。大量仅仅具有一般机械式的操作手艺的工人的工作被机器取代,他们只能选择更低的工资或是继续地学习和提高。

4、人们工作地点的变化。上个世纪美国移民潮的狂热早已被信息时代的平坦世界冷却。不论在世界哪个地方,都可以为另一个地点工作。比如:坐在印度的家里,打开电脑,通过通话软件和工作流软件,就可以为一名美国小学生进行高中辅导,而这些,早就已经在平坦的世界中变成常事。因

此,原先许多梦想去美国工作的人已经放弃这个决定,因为在居住地就可以申请到同样的职位。这一方面是外包业务的出现使得世界很多地方的人都可以方便地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视频和通话软件的出现,它让世界近在咫尺。

读完本书,可以隐约看见作者将地球整个展平后的蓝图:我们从前乘坐公共交通,到各个商店购买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现在只需上网点开淘宝网,敲下几个按键便大功告成。我们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大事,联系朋友亲人,上网冲浪,网上阅读文章,远程接受教育…诚然,全球化给个人带来的利益不言而喻,但是作为这些快速变化的代价,我们,或者说我们的国家也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看看我们的广州,还有清水么?蓝天呢?深圳,我的家,正最好的诠释着以环境换经济是个什么样子:曾经用来打渔的深圳河,现在早已成为了第一大臭水沟。经过它时,即使坐在公交车里也要被熏得头晕目眩。世界工厂的确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经济发展和就业的机会,可是反过来,看看曾经蓝蓝的天空碧绿的河水,让人不禁感叹:全球化到底是福音,还是诅咒?

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日益强大的中国是否还是安于扮演产业链的低端角色?我们曾经的发展,更多是靠的污染+廉

价劳动力+资源浪费。世界被工业信息技术碾平的那一刻,也许就已经确定了各个参与全球化这个游戏国家的角色。作者说美国不用担心失业问题,而是要着手于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结构,升级为高科技低污染产业后,将原本污染大,附加值低的产业就转移给别的国家。而就中国而言,我们已经扮演这个“别的国家”角色很久了,产业创新步伐跟不上,所以我们仍在做这些产业。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篇6

《世界是平的》讲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及其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强调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人才的竞争和流动更加直接和快速,并且产生了赢者更赢、输者愈输的残酷现实,直接冲击了人们对价值观的理解。很多人在这种环境下感受到的是前途未卜,忧虑随时会失去工作,因此会对未来产生恐惧感。同时《世界是平的》又给我们以启迪:应该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我们身上的一些不理智和虚荣行为的出现,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欠缺。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当世界成为平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变成一个大舞台,这种环境可以迫使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竞争中来。利用网络的平台,一切都将变得没有距离,这个事实既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同时为竞争的惨烈感到一丝恐惧。开放源代码、外包、离岸经营、供应链和搜索技术等被描述成为铲平世界的10大动力,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成为了世界变平的重要力量,并充分享受着平坦化带来的伟大变革。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还在睡觉,工作已经外包出去了;当我们醒来时,邮箱里已经会有我所需要的东西了,这便是时差带给我们的好处。世界是平的,使得公司没有了国界,跨国公司可以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优势,将最合适的工作放到最合适的地方,由最合适的人去完成,实现企业最佳的优势组合,最完美的人力资源配比。电子商务的发展消除了企业间的沟通障碍,使企业之间的联络变得更为通畅

世界是平的?世界是你的。 篇7

而PC的世界,也正在进入一个平面的阶段:平板电脑时代。2011年CES大展,主角是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更多的平板电脑。数十个品牌,上百款产品,这是十几年来IT界少有的凑热闹行为,假如CES是在北京召开,我想参展厂商应该通过摇号的方式来获得出场机会,或者是将参展入场券放在火车票代售点发售。

其实平面化、平板化对于IT产品来说,是数十年来不变的主旋律。桌面显示器从体积硕大的CRT,进化到平面直角、纯平面,到现在的LCD一统天下,显示器变成了平板的,显示器的世界是平的。至于家中的电视机,也有类似的历程。

手机从砖头般的大哥大,到翻盖机、滑盖机,最终进化到平板式的全触摸操作,手机的世界也变平了。卡片数码相机、一体式电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平板化的产物。

表面上来看,这些设备从形态各异进化到平板形态,主要的驱动力是节省空间以及外形设计的需要,但实际上,平板化的核心驱动力是屏幕。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键盘、鼠标、按钮交互方式之后,人与IT设备之间的交互渠道不断精简,最终变成了用户只需要面对屏幕这一最后的对象。

许多人都在思考:PC乃至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未来形态将会是什么样子?在iPad引领了平板风潮之后,苹果又将带给世人什么样的新奇体验?假如没有了乔布斯,苹果将会怎样?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仍然与屏幕(显示技术)密不可分。

在未来,各种设备的显示部分将与计算、存储、电源分离,以无线柔性实体形态或者随处可实现的投影形态出现。届时,IT设备本身的形态将彻底摆脱屏幕规格的束缚,以任何有创意以及有必要的形状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世界是平的?给我一个理由先!

不过在我们目所能及的2011年,平板无疑是所有IT厂商的头等大事。在大家欢度新春佳节之际,国际巨头、民族品牌都在紧锣密鼓地为他们的平板电脑产品在中国的大举上市做最后的准备。你准备好迎接他们了吗?

《微电脑世界》作为关注PC发展、见证PC历史的权威技术杂志,将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平板电脑的现在和未来,欢迎光临《微电脑世界》官方微博(t.sina.com.cn/pcworld1)与我们共同分享,或者是登陆我们的网站来参与讨论和活动。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篇8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描述了当代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科技和通信领域如闪电般迅速的提高,使全世界的人们能够空前地彼此接近,竞争更加激烈,是否能让全球的资源为你所用,是你能否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上立足的标准。托马斯·弗里德曼把全球化进程划分为3个伟大的时代:第一个时代(全球1.0版本),从哥伦布起航开启世界贸易开始,这一时期全球化是由“国家”的力量在拓展,世界变圆了;第二个时代(全球2.0版本),这一时期“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主角,世界变小了;第三个时代(全球3.0版本),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将以个人为主,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以至将世界变为平地,世界变平了。书中的核心观点认为,世界变平了,在全球化3.0时代,个人代替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体,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和想象力,世界上的所有资源都能够为你所用;世界变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光缆把全世界都连结起来,在没有刻意计划下,班加洛成了波士顿的近郊”;竞争在加剧,几乎所有的生产乃至服务都能够外包,借助外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与合作,因为竞争与合作带来了整个世界的变化,促进了人类礼貌的发展和传播。

应当说电影《世界是平的》也是讲了这个主题,但跌荡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欢快简便的气氛完全将这部电影打造成了一部搞笑,文化感很强的艺术大片。影片开始就谈到一美国电话营销主管托德收到公司消息,公司将要裁撤所在部门并将所有业务外包印度,因为在印度请一個客服人員所需要的薪資只需美国请一个人薪水的110。理所当然,公司要將电话中心的业务整個外包到印度去,而原本是公司菜鸟的陶德,就被公司外派到印度去,代表公司去训练一批客服人員,要像美国的客服人員一樣。好在公司没有裁掉托德,反而将他派到印度提到外包公司的服务和效率。托德到印度后首先感受到生活上的不适应,之后是文化上的冲击。陶德初期在印度的诸多不适应,例如宗教、文化、历史、食物、节假日生活习慣等,以及在語言上的差异,雖然同样说的都是英文,可是陶德说的是美式英文,而印度曾为英国所統治,所以英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即是英式英文,在词义表达上,因为文化历史背景的不一样,有很大的落差,这让陶德觉得与印度格格不入。并且在公司要求客服人员解決客戶问题時間,必需缩短在6分钟之下的压力,以及如何提升这批客服人员的水准素质。一开始,陶德只會以美国的做事方式、角度来看事情,所以印度人在他眼中是觉得十分奇怪

的,为何他们的英文腔调不一樣,客诉的时间无法缩短等問題。员工素质不高导致本该在6分钟就结束的电话业务平均要到14分钟才能结束。直到员工们要他深入了解印度文化,慢慢的,他将自我丟进印度文化里,在亚沙和其他同事的幫助之下,他开始从印度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以同理心的角度去思考他们为何要这么做,进而帮他們解决问题。例如,一开始这些员工对于自我公司的产品根本沒使用过,当然就不能理解,而客戶有任何问题,当然他們也无法即时回应或解决。直到陶德理解后,从总公司寄來许多商品,一方面让员工们了解,一方面也作为員工将客诉时间缩短的奖励。甚至是让员工在公司能有自我的信仰、摆上神像、家人们的照片,让他们穿自我想穿的衣服,在一连串的改变之下,员工们做起事情也变得很有效率,才使得业绩突飞猛进,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原本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可能。他在美国的上司看到数据后亲自到印度核实,事实也证明了托德的工作成绩。影片穿插了托德和当地一名4岁就订亲的亚莎的感情故事,本来影片到那里就应当是个完美的结局。结果在他们庆祝之前托德的上司告诉托德,公司在美国被另一公司收购,新公司决定撤掉印度的电话中心,并把新的电话中心转移到上海。

世界是平的优秀读后感 篇9

大整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切资源与越来越趋于共享,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资本向全球进行扩张。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模式,巨大的力量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其实质是人类自己改变着自己。

在第二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三大世界”的各个国家面对世界的平坦化面前的反应和对策。在论述到美国的时候,作者更多的带着一种忧虑。不仅对美国在世界平坦化趋势的面前所显出表现出的缺

陷、不足和重视度不够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而且也针对这种做法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是具有代表性的,也给西方发达国家提供了参考范本,并不只是针对美国而言。像第六章的《如何避免平坦化的冲击――寻找新兴中产阶级》、第七章的《必备的知识》等等,弗里德曼也详细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公司如何面对世界平坦化的现实,这些对于各个发展中国家乃至个人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个人来说,看看以下这段话:为了能在这个时代更好的生存下去,我们需要用“高概念”和“高接触”的天资来补充已经相当发达的高科技。高概念包括创造艺术美和情感美的能力,发现特点和机会的能力,撰写令人满意的叙述文的能力和创造发明的能力,寻找自身快乐和给别人带来快乐的能力,以及在探求目标和意义的过程中超出日常范围的能力。

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跨国集团也好,中小公司也好,哪怕是个人,都在平坦的世界中相互合作竞争,当今的世界已不是西方世界为主宰,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单凭自身的力量来掌控世界的局势和发展方向,已不是谁谁说了算的问题了。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初期,美国的优势很明显成为了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而没有一个国家可与之叫板,但随着区域政治经济或单纯的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欧盟、非洲77国集团、东盟等等区域组织的建立,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等国家的崛起,美国已无法占据其绝对的优势地位,单极世界已不复存在。在这些激烈的竞争之中,是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缠绕,各个国家,特别是较大的经济体之间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你

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谁要是硬性的割裂这种联系,实际上跟掘自己的“坟墓”无异。

同样,作者也深深认识到,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族宗教、领土问题、历史问题、石油争端、文化问题等等因素,使得现在的世界存在着诸多不安定的因素,恐怖组织的活动、局部战争已对世界的和平局势构成一定的挑战。而正是这世界的平坦化,很多隐藏的深层矛盾,利益冲突等等问题全都摆在了“桌面”上,爆发出来了,其杀伤力有相当性的提高,而且好多“物种”已发生了变异。柏林墙是被推倒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席卷全球等等这些,碾平了世界,让经济高速发展,让彼此沟通无距离,但是也因看到中东的战火从未止息,愈演愈烈;石油争端不断,恐怖袭击戏剧性的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核武器争端也被推到平台上了;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等。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是同时存在的,“那么,我们也不应怀疑,平坦的世界同时赐予黑暗与光明以力量。你可以上传自制的色情文学、狭隘的民族倾向、谎言、阴谋和废话,同时你也可以将这些东西更容易、更快、更远地在平坦的世界的平台上传播。”这些一切一切值得每个国家,地球上的每个人思考。

在世界平坦化的进程中,作者选择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来阐述,并作了详细的调查与采访。发达国家如美国,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中国等等。但就据书中的材料来看,作者在这些国家的关注中,美国居其第一地位,其次我自己觉得便是印度。碾平世界的的力量有很多,但是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相对来说更加明显,印度的计算机

软件技术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不仅如此,随着外包业务的扩展,很到比较前沿的商业业务拓展到了这个看似相对落后的国家,中国这条巨龙在腾起,而在旁边,同样睡着一头正在觉醒的雄狮。而这其中,虽然中国每年在以相当高的增长速度跨步前进,但若不是这快速的增长值,恐怕中国面临的问题,所爆发出来的足于撼动整个世界,不亚于一场战争。美国虽然在技术、经济等方面还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作者也提到了,若是美国在世界扁平化的趋势面前不能“与时俱进”,适时地转变观念,采取更有效的,更有现实意义的政策或者是改变,美国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其实不仅仅是美国,每一个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这本书,虽然我就目前来讲,只看过一遍,而且也是比较费时的读下来,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本书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采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比较特别“华尔街日报记者”讲故事的语言等等。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采集材料的精神和研究态度,确实值得学习,可能是借助于自己的现有的资源,亲自为自己的书在全世界范围内,不论是大国,还是小国;不论是跨国集团,还是地方个体小公司;不论是知名人士,还是街头百姓;做调查,收集资料。作者的调查研究范围涵盖了方方面面,各个层次。相信作者的调查不仅限于书中所提到的,因为这些大都是精心选择出来的。在这些研究方法上提炼出如此具有价值“世界在扁平化的,世界是平的”的理论观点,集结成书,而附其名为“21世纪简史”,其书的分量可想而知,也难怪会在《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上荣登榜首,

并在成为英国“FT/高盛”财经书大奖得主。

上一篇:打排球的作文下一篇:怎么样做好玉米收获机的入库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