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2024-06-21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精选14篇)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1

永修县2011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历史曾经出现疟疾大流行,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我县疟疾的疫情逐渐下降。1992年以后疟疾发病率稳定在1/10万以下,我县几年来未出现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为加强疟疾防治工作,保证按期实现《江西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落实消除疟疾的各项措施,围绕2013年达到消除疟疾的工作目标,现制定我县2011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一、组织措施

1、把消除疟疾行动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成立消除疟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2、成立消除疟疾技术指导组。

3、中心有专人负责疟疾防治和镜检工作。

4、各乡镇卫生院要有专人负责疟疾防治工作。

5、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疟疾工作年会和例会。

二、传染源监测

1、疟疾疫情监测:对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以及来往于疟疾流行区的发热病人,尤其是对到过国外(非洲、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等国)及国内的海南、云南等疟疾流行程度较高省份回归人员,及时开展血检疟原虫工作。

2、发热病人监测:按照卫生部、卫生厅要求,我县为疟疾防治工作按行动计划的要求血检人数不少于总人口的2‰,血检“三热”病人800人次,并

做好登记工作,对于所采集的三热血片和血检阳性病例的血片进行保存,以备上级查验。

三、病例报告与管理

1、疟疾病例诊断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并做好每个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工作,并在3天内及时将个案调查表传到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发现本地传播病例应及时上报省CDC血液寄生虫病防治科和市CDC传染病防治科,并按照“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进行处理,及时扑灭疫情。

2、每个疟疾病例均应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查,对确诊的疟疾病人要及时按照疟疾防治方案给予系统规范化治疗,(间日疟用氯伯八日疗法,恶性疟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防止恶性疟死亡或继发病例的发生;高危人群应开展预防性服药,针对间日疟病人易复发的特点,在春季对上年的间日疟病人进行休止期治疗,减少传染源积累,防止疫情蔓延。做好其他各项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

二0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疟疾病例监测

在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简称疾控中心) 设立疟原虫镜检中心, 并在各乡镇卫生院设立镜检站, 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原因不明的“三热”患者采血涂制厚薄血片染色后镜检;对可疑疟原虫血片送县疾控中心复查, 以血涂片镜检疟原虫阳性者统计发病率;对疑似疟疾病例进行登记和治疗。

1.2 流动人口疟疾管理

每年对外出回归和外来人群进行登记和血检, 以了解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 血检阳性者给予氯喹加伯氨喹正规治疗, 并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对发现2例以上输入性病例的村、屯, 给予患者家庭及其周围人群预防服药, 防止发生疟疾输入继发病例。

1.3 病例分类

由各县疾控中心疟疾专业人员对每个病例进行调查, 根据发病时间、有无疟史、外出史和外来人口进入当地的时间等进行分析及病例分类。

2 结果

2.1 人群疟疾病例检测

该县21年人群发热患者血检量占当地总人口的3.7%。发现疟疾病例共488例, 其中当地居民本地感染病例25例 (5.1%) , 均为间日疟原虫;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疟疾病例463例 (94.9%) , 其中恶性疟5例, 间日疟458例。详见表1。

2.2 当地居民疟疾患者情况

1990-1999年当地居民共发现疟疾24例, 2000年发现1例, 2000年以后当地居民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而流动人口的血检阳性率1999年以后也有明显下降, 详见表2。

2.3 流动人口疟疾病例情况

流动人口的463例疟疾中1990-1999年检出378例 (81.6%) , 其中恶性疟5例, 间日疟373例;2000-2010年检出85例 (18.4%) , 均为间日疟。疟疾病例的感染地主要是广东、海南、贵州和广西 (本文指除东兰县以外的其他县) 疟疾流行区。进入本世纪后疟疾发现病例在逐年减少, 广东、广西病例减少最多, 2000-2010年间外来的3例中有2例缅甸感染疟疾, 详见表3。

3 讨论

东兰县属于广西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的革命老区小县城, 目前仍为国家级贫困县, 该县位于广西西北部, 属云贵高原余脉地带, 海拔在176~1214米, 平均气温20.1度, 相对湿度79%。现有23个乡 (镇) , 148个村公所, 1550个自然屯, 居住着壮、汉、瑶和毛南等11个民族, 总人口2010年底为28.5万人。曾经是多疟原虫种类多种传播媒介的高度疟疾流行区。上世纪80年代以前, 疟疾仍然是困扰当地居民最主要的传染病,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自80年代开展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 以查找传染源为主, 长期不懈的坚持从发热病人中查找疟疾病例, 对疟疾病灶点采取“三根治、两预防、一喷洒”为指导, 使疟疾流行在当地得到有效控制。自从1975年参加黔桂两省 (区) 24市县 (区) 灭疟联防以来[1], 1991年该县已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并考核验收[2]。90年代该县的疟疾病例控制在14.62/10万, 而当地居民控制在0.87/10万 (24/2 750 583) , 本世纪以来仅2001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1例疟疾病例。尽管1991年该县流动人口中的疟疾病例在增多, 但由于该县监测疟疾的措施未放松, 因此疟疾病例均被及时发现和治疗, 并且无继发疟疾病例出现, 这与广西其他县相一致[3,4,5]。本次调查, 2000年以后流动人口中不仅有到国内疟疾流行区感染的疟疾病例, 同时有从东南亚国家感染疟疾带回当地的患者, 由于当地仍然存在大量的疟疾传播媒介, 因此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东南亚国家疟疾流行状况十分复杂[6,7], 进一步加强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及疟疾防治知识宣传仍是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桢, 黄亚铭, 梁家习, 等.1956-2009年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0, 26 (7) :537-5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局.疟疾防治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187.

[3]傅剑羽, 黄林光, 邓宏献, 等.1994-2007年广西天峨县基本消除疟疾后监测效果评价[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9, 7 (2) :84-86.

[4]银朗月, 黎军, 廖东铭, 等.1950-2010年广西宜州市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2011, 22 (4) :19-21.

[5]杨永亮, 吴声荣, 黄亚铭, 等.1995-2010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流动人口疟疾状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3 (1) :73-74.

[6]蒙日朗, 黄亚铭.东南亚国家疟疾流行及防治概况[J].中国热带医学, 2010, 10 (2) :244-246.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3

工作总结

按照(豫卫函疾控[2011]16号)《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疟疾防治工作实际情况,我县于4月26日在疾病预防中心门诊部开展“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

一、4月23日上午,商城县CDC召开了各乡镇防疫医生参加的“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专题会,会议由疾控中心主任余芳主持,中心书记张绍兴作动员讲话,中心副主任李德桥就“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官员吴泽均同志传达了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球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的通知及活动要求,余芳主任就“4.26”宣传日工作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1、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我县消除疟疾工作的重要性

消除疟疾是2010年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消除疟疾行动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全县人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具体表现,各乡镇卫生院要与教育部门联合,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中、小学校结合“4.26”宣传周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2、广泛宣传,切实提高参与消除疟疾工作的积极性

各乡镇卫生院也要制定针对相应的宣传计划,大力宣传我县疟疾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工作任务,在不同场合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疟疾防治知识,特别是各村要在醒目位置悬挂一至两条、通俗易懂的墙体固定广告,宣传疟疾防治知识。

3、强化培训,努力提高乡村级疟疾防治知识水平

各级卫生院,要结合本乡镇疟疾防治知识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乡村级医生的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疟疾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技术。

二、宣传日的进展情况

“4.26”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在县疾控中心门诊部门前举行。县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德桥带领中心三名虐防人员现场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扇子、围裙等见图片。同时各乡镇都开展形势多样的宣传,并要求各村至少有一副墙体广告宣传标语。

三、宣传与成效

在疟疾宣传日活动当天,疾控中心宣教科派专人拍照现场情况。共分发宣传画、彩页、宣传单、小册子等1000于份,制作疟疾墙体广告宣传370余条,接受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达5万余人次,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达到了“全国疟疾日”宣传工作的目的。

商城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办公室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4

根据xx省《2010—2020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和xx县疾控中心《xx年疟疾防治工作方案》,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xx年疟疾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加强综合防治和监测力度,降低流行程度和发病率,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全民防虐意识,落实发热病人血检工作,及时发现疟疾病人,规范治虐工作。

二、目标指标

1、xxxx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2、2020年前通过消除疟疾国家认证。

3、按照疟疾项目工作规划完成各项工作指标。

三、技术措施

我乡的疟疾防治采取以消除疟疾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传染源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抗疟治疗为重点,巩固抗虐成果,增强全民防虐意识,从控制疟疾向消除疟疾迈进。

四、方法

(一)传染源控制

1、发热病人血检

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三热病人),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血检对象重点是来自于其它疟区的发热病人。村卫生所(室),应向上级医疗机构或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送检。

血检指标:以乡乡为单位,“三热”病人年血检率应达到70%以上。年血检率大于本地居住人口的100%,乡乡覆盖率100%,村覆盖率100%。

2、疫情报告

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对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均应填写《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和卫生部关于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严防疟疾传播流行。

3、病例治疗

依据《疟疾诊断标准》诊断确诊的和临床诊断为疟疾病例者,均应进行规范治疗,对疑似疟疾病例应进行假定性治疗,治疗率应达到100%。

治疗药物及方法:

间日疟,三日疟应给予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1)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从服用氯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

恶性疟及重症疟疾的治疗,(1)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剂(科泰复):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24小时、32小时各 2片。(2)蒿甲醚:每天肌注1次, 每次80mg,连续3—5天,首剂加倍。若原虫密度大于15万/μl,首剂给药后4—6小时,再给予80mg肌注。

疑似疟疾病例的假定性治疗药物及方法:

对来自单一间日疟流行区人员的假定性治疗,氯喹总量600mg顿服或两次分服,每次300mg,间隔6—8小时;在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可用磷酸哌喹600mg 顿服。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给予规范治疗。

4、休止期根治

对上一年的间日疟病人,在疟疾传播休止期,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根治,根治率达到90%以上。方法:口服伯氨喹总剂量180mg,每天1次,每次22.5mg,连服8天。对病人家属和四邻居民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休止期服药。

(二)疫点处理

对5—10月发生的疟疾、输入性疟疾,应根据情况进行疫点处理。

1、媒介防制措施

以患者居住地为中心,周围500米内的居民住房都应进行喷洒灭蚊和蚊帐浸泡。喷洒和浸泡方法防治。

2、保护易感人群 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应根据情况服用预防药。服用方法:每次服氯喹300mg, 每7—10天服1次,连服2—3次。

3、追踪观察

对疫点内的居民,凡出现类似疟疾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检查疟原虫。定期对疫点居民进行一次访视,观察有无继发病例,一般观察一年,对疫点内出现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必要时再进行一次灭蚊和预防服药。

(三)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

1、健康教育

近年来我乡发生的疟疾病例有输入性恶性疟,因此,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结合“4.26全国疟疾防治宣传日”宣传活动,重点对外出疟区的流动人口采取各种形式,利用各种传媒,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自我防护和主动参与预防控制工作意识。

2、预防服药

对我乡进入过国内、外疟疾高传播地区的回乡人员,应于传播季节定期服用抗疟药。到疟疾流行区经常夜晚室外作业与野外露宿者等高危人群,在传播季节亦应进行预防服药。

预防服药方法:氯喹,每次服300mg, 每7—10天服1次,但连续服药的时间不宜超过3-4个月。

(四)疟疾防治技能培训

疟疾防治技能培训,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对乡(镇)疟疾防治技能培训,乡对村的疟疾防治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五)突发疫情处理

根据《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视为疟疾突发疫情,应启动应急处理工作。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按《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执行。

镇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2 篇5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疾病防治政策,根据县卫生局关于《xxxx2013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我镇2012年的疟疾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健全成立组织机构,加强技能培训

按照我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任务,首先我镇成立了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及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任务细化。其次我镇卫生院防保科组织院内医务人员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疟疾防治知识、会后对培训效果做出了测试。并对培训效果作出总结。

二、村卫生室配合镇卫生院开展血检工作。

疟疾的防治重点在于疟疾病人的发现及治疗和对疫点人员的预防以及群众对疟疾防治的掌握,根据疟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现疟疾病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涂制“三热病人”血片,镜检查找疟原虫。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和要求,我院将在全镇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由村卫室负责将发热病人转诊至卫生院,卫生院门诊负责专册登记、化验室负责血检登记并将血检样品送卫生院防保科、由防保科负责每月25日以前将样品送县CDC。

1、血检工作任务80人份。分别在6个村卫生室(任务分配见附表)

2、血检主要对象:三热病人(即:疟疾现症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

3、时间要求: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前。

三、“4.26全国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

疟疾防治,关键在于宣传疟疾防治的知识要点,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疟疾的防治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全民皆兵的格局,争取在2013年在我县达到消除疟疾,于是我镇将在2012年4月26日举行“全国疟疾日”宣传,具体安排如下:

1、宣传时间:2012年4月26日

2、宣传地点:我镇卫生院、镇街道及6个村卫生室所在地开展日宣传活动。

3、宣传的内容:疟疾防治知识

4、宣传的方式:发宣传单或展板、宣传画、设立咨询台等。

5、整理宣传总结并上报总结和图片。

四、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

加强对打工人口的监测,流行季节严密注视疟情,对疟疾病人及可能有疟疾病的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对病家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并按“八日疗法”服药)。对疫点进行消杀,所有居民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镜检或者快速诊断,对疟原虫阳性者,给予规范治疗;在出现本地感染/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自然村和居民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灭蚊措施;向居民发放疟疾宣传资料等方法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五、切实做好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疟疾疫情及血检开展情况每月汇总并按时样品,其它资料要县CDC的要求及时上报。

2012年xxx卫生院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为了确保我镇疟疾防治工作顺利进行,我镇特成立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各自职责:

组长xxx同志主要负责全镇疟疾防治的领导工作。门诊医生负责登记,各村卫生所转诊发热病人。xxx负责疟疾血检工作并制作血检样品,xxx同志主要负责资料的整理上报送样协调等工作。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疟疾相关资料来源于2006-2010年绍兴县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监测资料、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由绍兴县统计局提供。

1.2 方法

疟疾病例诊断及分型按2006版《疟疾诊断标准》进行,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疟疾发病情况

绍兴县2006-2010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9例, 无疟疾暴发疫情。其中间日疟20例, 占68.96%;恶性疟5例, 占17.25 %;未分型4例, 占13.79%。年平均发病率为0.81 /10万, 其中2007年发病最高, 为1.40/10万;2009 年发病最低, 为0.14/10万。

2.2 发病时间分布

全年2月、4月、5月、11月、12月无病例, 其他月份均有病例分布, 疫情从6月份开始上升, 到7月份达发病高峰, 9月份疫情稍有回落, 10月份达第2个发病高峰, 11月份后疫情明显下降。疟疾流行季节5-10月份病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93.10 %。见表1。

2.3 地区分布

绍兴县19个镇街中10个镇街有病例分布, 主要分布在流动人口多的城区4个街道, 特别是中国轻纺城所在地柯桥街道和柯岩街道, 共16例, 占55.17%。其中柯岩街道发病率最高, 年均发病率为3.23/10万;其次为柯桥街道, 年均发病率为2.78 /10万。

2.4 人群分布

发病年龄最小14岁, 最大45岁。以15~49岁青壮年为主, 占89.65 %。男性20例, 女性9例, 男性病人为女性病人的2.22倍。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为主, 共20例, 占68.96 %;其次为外籍经商人员4例, 占13.79%;学生3 例, 占10.34%。

2.5 病例分类

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 其中国内外省输入23例, 占79.31%;国外输入4例, 占13.79%;本地户籍人口外出务工感染本地发病2例, 占6.90%。病例中初发19例, 占65.51 %;复发10例, 占34.49 %。

2.6 “三热”病人血检情况

5年共血检“三热”病例15 220人次, 年血检率为4.26‰, 阳性率为0.19%。

2.7 病例报告及初诊医疗机构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22 例, 占75.86%;镇街卫生院报告6例, 占20.68 %;余1例为浙江省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报告。初诊单位为村级保健站或私人诊所的5例, 占17.25%;为镇街卫生院的8例, 占27.58%;为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16例, 占55.17%。

3 讨论

绍兴县自1990达到基本消除疟疾标准以来, 疟疾发病率始终控制在1/万以下, 近5年来疟疾发病数有所上升。近5年中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 其中国内外省输入23例, 占79.31%, 绝大部分是来自安徽省的外来务工者, 占国内输入的73.91% (17/23) , 该省自2005年起疟疾疫情严重, 连续5年发病率居全国首位[1,2,3,4], 且其地理位置与浙江省毗邻, 该省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绍兴县, 与浙江黄岩、象山等地报道类似[5,6]。国外输入4例, 占13.79%, 均为来柯桥经营轻纺业生意的印度籍商人, 这与绍兴县柯桥是中国轻纺城所在地有关, 轻纺市场的存在使大量外籍商人频繁流动, 尤其是城区4个街道, 人员来自五湖四海, 往返于非洲、东南亚疟疾重流行地区的人员占一大部分, 疟疾疫情也随之输入。虽然近5年中绍兴县没有本地感染的病例发生, 但由于传播媒介的存在, 又有大量疟疾疫区带虫者、患者的输入情况, 极易产生二代病人, 使疟疾在本地流行, 应加强主动监测, 及时发现和治疗传染源, 特别是要加强对往返于国内外高疟区人员的监测。监测重点人群应包括来自于非洲及东南亚国家的外籍人员和来自于国内疟疾流行省份的外来务工者以及外出经商或务工到上述国家和地区回乡的本地人员。同时要加强培训和宣传, 提高县-镇-村三级医务人员对疟疾的认识和国内外疟疾疫区的了解, 最大限度减少误诊的发生, 特别是对进展快而严重的恶性疟, 一旦误诊, 将会造成重症或死亡病例。

从传播时间分布上看, 除了5-10月份疟疾流行季节有病例外, 其余非流行季节也有病例发生, 与输入性病例疫区气候有关。这些月份虽然绍兴已过流行季节, 但东南亚国家及非洲地区气温仍较高, 输入性病例依然存在, 此时环境中蚊子基本处于冬眠, 只要积极治疗病人, 疫点处置工作可以减轻。同时, 要提醒医务人员在疟疾非流行季节也要提高对疟疾的警惕。

在疟疾的发现上看, 首诊单位在私人诊所或村级保健站和镇街卫生院的比例占到近50%, 但报告单位上述单位仅占20%, 报告比例相对较少, 提示我们今后工作要加强个体医生或私人诊所、镇街卫生院疟疾临床防治知识培训及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 使疟疾病例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对控制传染源, 防治疫情扩散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水淼, 王漪, 汤林华.2005年全国疟疾形势[J].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 2006, 24 (6) :401.

[2]周水淼, 王漪, 汤林华.2006年全国疟疾形势[J].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 2007, 25 (6) :439.

[3]周水淼, 王漪, 房文, 等.2007年全国疟疾形势[J].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 2008, 26 (6) :401.

[4]周水淼, 王漪, 房文, 等.2008年全国疟疾形势[J].中国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杂志, 2009, 27 (6) :455.

[5]林春萍.黄岩区2006-2010年疟疾疫情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7) :35-36.

疟疾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7

为普及疟疾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疟疾防治意识,按照县站文件要求,我们认真开展了疟防知识的宣传培训教育活动。目前,此项活动已基本结束,现就工作开展情况做以总结。

一、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文件精神,明确指导思想。

为保证疟防知识宣教培训活动顺利开展,我们首先组织本院职工认真学习县站下发的文件,深入领会文件精神。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预防疟疾知识的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在开展此项活动中,坚决贯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严格依照文件要求,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加强疟疾预防知识的教育。

二、领导重视,责任到人。

我们领导高度重视疟防知识宣教工作,为此,专门召开了专题培训会议,确定工作目标与计划,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建立保障机制,真正落实疟防工作。

为使疟防工作落实到位,我们认真讨论,研究制定了疟防工作计划,保证了此项工作能够按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做到宣传到位,授课到位,活动到位,检查落实到位。

四、多种形式并用,大力作好疟防知识宣教活动。

我们利用宣传日、板报专栏、广播宣传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疟疾防控知识,通过广泛宣传,使群众不仅掌握了疟防知识,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疟疾防治的意识,并通过他们将疟疾防治相关知识传播给家人和四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今后,我们要继续努力,常抓不懈,把疟疾防控工作做的更好。

长岛县南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年疟疾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篇8

2017年疟疾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疟疾防治知识和诊断技术,根据我县疾病控制中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我院于2017年4月21日下午,在二楼会议室,全院举行预防疟疾疟疾知识的培训.培训人员为我院的各科相关科室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目的就是加强消除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及消除疟疾工作要求的培训,完成疾控中心下达的疟疾培训任务,并及时进行了考评测试.根据彰武县疾控制中心关于开展预防疟疾工作的通知,学习了疟疾防控知识,使全院医护人员加深了对消除疟疾的防控意义,培训达到了预期目的.培训结束后,我院主管疾控科的副院长孙伟对疟疾的预防重要性做了又强调。认真落实,加强管理和督导.认真完成消除疟疾的项目工作.加强疫情的主动监测和报告.彰武第四人民医院疾控科 2014年4月10日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9

关键词:疟疾,监测,输入病例,流动人员

金华市辖义乌市、东阳市、永康市、兰溪市、浦江县、武义县、磐安县、金东区、婺城区9个县(市、区)。1991年浙江省卫生厅确认金华市辖区各县(市)基本消灭疟疾,其后我市按《浙江省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管理与监测试行意见》和《金华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方案》开展疟疾监测,1991-2004年共发现疟疾病人489例,其中输入病例占89.98%。2004年以来,我市经济呈区域式快速发展,大量国内外疟疾疫区的外来人口来金华经商和务工,同时也有很多金华本地人到非洲、东南亚等国和安徽等外省经商和务工,外来人员和外出返乡人员进出流动频繁(以下简称流动人员),造成我市的疟疾疫情变化较大,近几年来疟疾报告数呈下降趋势,现将我市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有疟疾病例资料均来自2004—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系统、疟疾病人个案调查表。

1.2 方法

收集网络直报疫情以及个案调查表资料,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地区分布

2004年—2011年全市共报告疟疾病人375例,全市9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义乌市181例,占全市总数的48.27 %,其余依次为永康市77例、东阳市38例、浦江县34例、婺城区17例、金东区9例、兰溪市9例、武义县6例,磐安县4例。见表1。

2.2 时间分布

以2007年报告病例数最多107例,报告发病率为2.34/10万,其次为2006年65例,报告发病率为1.44/10万,2008年51例,报告发病率为1.20 /10万,近3年来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按月份统计:1-12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其中7月份报告数最多,共65例,占总报告数的17.33%,其次为8月份64例,占总报告数的,17.07%;其后为10月份55例、6月份16例、9月份38例、6月份35例等,以5—10月较为集中。见表2、图1。

2.3 人群分布

375例病例中以民工最多,共139例,占总数的37.07%;其它依次为农民93例、商业服务78例、学生20例等;男性295例,女性80例,男女比例为3.5∶1。发病年龄最小的2岁,最大的78岁,以18~50岁的青壮年最多,共289例,占总数的77.07%。

2.4 诊断、分型及感染途径

375例病例分型情况:间日疟284例,占75.73%;恶性疟91例 ,占24.27%。在报告病例中,输入性病例为312例,占83.20%,当地感染病例63例,占16.8%。输入性病例中外籍人员40 例,占10.67%(其中非洲籍34例,占85%);外省人员99例,占26.4%;(其中安徽籍48例,占48.50%);本地人外出感染173例,占46.13%(其中外出非洲国家79人,占45.67%;外出亚洲其他国家22人,占12.72 %;外出国内其他省份 72人,占41.62%)。91例恶性疟全部为输入病例(占24.27%);间日疟221例为输入性病例(占58.93%),63例为当地感染病例(占16.8%)。2011年没有当地感染病例报告。

3 讨论

金华市2004-2011年共报告疟疾病例375例,间日疟284例,恶性疟91例。其中输入性病例312例(占83.2%),当地感染病例63例(占16.8%),这与1991年浙江省基本消灭疟疾达标后,以输入性病例发病为主的特征相符[1];提示我们应以流动人员为重点进行监测防控;在输入性病例中,以本地人外出感染为主(占46.13%),提示我们要加强对该人群的预防疟疾的提前干预[2]。近几年疟疾年发病率逐年下降,从2007年2.34/10万降到2011年的0.47/10万,当地感染病例很少,主要为外来传染源导致的传播引起[3];且2011年没有当地感染病例报告,表明近几年金华市疟疾综合防控措施效果明显。地区分布以经济发达的义乌市(占48.72%)、永康市(占20.53%)、东阳市(10.13%)等外来人员较多的县市,说明疟疾发病与外来人员数量密切相关[4]。职业分布以民工所占比例最高(占37.07%),其次为农民(占24.80%);笔者认为民工来自农民,就诊填报职业时混淆不清,二者可以合并计算(占61.86%)。该人群发病较多是因为他们工作和生活场所防蚊灭蚊措施较差导致[5]。笔者认为流动人员具有地方性和积聚性,所处场所防蚊灭蚊措施差,容易造成疟疾爆发流行[6]。

近几年来,由于疟疾防制综合措施的落实,金华市疟疾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下降尤为明显,为金华市达到消除疟疾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7]。浙江省(金华属于浙江省)尚存在着间日疟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8],虽然中华按蚊作为浙江省目前的唯一传疟媒介,其传疟能量远低于嗜人按蚊[9]。因此笔者认为一是应以间日疟防控为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防止间日疟的本地感染传播;二是把流动人员作为监测防控重点人群[10],加强对高疟区(以安徽籍为主)来金外来人口和高疟区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务工返乡等流动人员疟疾的主动监测与管理,控制输入性病例的发生[11]。

参考文献

[1]蒋妙根,姚立农,屠兴国.浙江省基本消灭疟疾后监测[J].浙江预防医学,2000,12(4):19-20.

[2]林康明,李锦辉,黄亚铭,等.2009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1,17(1):39-40.

[3]金行一,徐卫民,施世锋,等.一起疟疾局部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8):1507-1508.

[4]张作忠.2000~2005年台州市疟疾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9):461-462.

[5]张倩,邓平建,耿艺介,等.深圳市2006-2009年疟疾疫情监测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92-94.

[6]黄光全,袁方玉,金小林,等.苏、鲁、豫、皖、鄂5省疟疾防治与流行态势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7,18(5):398-401.

[7]汤林华.中国的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9,36(5):258-265.

[8]阮卫,姚立农,夏生荣,等.2006年浙江省疟疾重点监测县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07,22(10):662-664.

[9]姚立农,夏生荣,阮卫,等.应用rDNA ITS2区段基因序列分析对浙江省传疟媒介的鉴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3):217-218,228.

[10]李华宪,姜华,杨沅川,等.云南省2002-2004年疟疾流行现状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942.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10

2008年,在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医院及全体村医的积极支持配合下,**镇疟疾防治工作按照龙陵县卫生局文件龙卫发(2008)39号《龙陵县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指标及考核评分标准的通知》及《2008年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书》、《2008年

疟疾防治工作责任目标书》以及《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任务指标要求实施。时至年底,现将疟疾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镇疟疾防治工作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重点地区、重点预防;重点人群、重点防治”的综合性抗疟措施。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出台相关政策,加大行政干预及宣传力度,加强痕迹管理,加强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严格管理流动人口及四热病人,规范治疗现症病人,及时处理病灶点,及时反馈信息,按时上报月报表、季报表,按时完成流动人口血片涂检,疟疾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对疟防资料进行专人专柜管理。

一、疟疾常规工作:

2008年1—12月10日,共查治疟疾病现症病人15人,发病构成比7.61%,辖区内发病(2008年1月--12月)15人,发病率比去年下降40%,(发病指标30人),未超发病数,发病率4.72/万。病灶点15个,均为外源性非活动性。2008年共完成发热血检(本地居民)702人,(指标600,)完成率117%。流动人口血检涂片670人,(指标600),完成率111.67%,本地居民血检148个社,血检村寨覆盖率100%,流行季节(5—11月)血检641人,占血检任务的91.31%,(指标为80%),流动人口预防服药登记人数630人,(指标300人),完成率210%,超前治疗0人;疟疾现症病人15人,规范治疗15人,规范治疗率100%,休止期根治63人,(各村根治数见附表),根治率100%,疟史访问270人,(各村访问数见附表),访问治疗270人,访问治疗率100%,病灶点处理333个,病灶点处理率100%,**镇辖区12人,发病率3.78/万,分布在1月份2人,2月份1人,3月份0例,4月份1例,5月份6例,6月份2例,7月份1例,8月份例,9月份0例,10月份例,11月份例。病灶点13个,处理病灶点13个,病灶点处理率100%。均为外源性病灶点。疟疾资料管理做到年头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平时工作有记录。数据资料做到一月一收,按时上报各种报表、数据资料,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二、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工作:

项目工作严格按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要求进行开展,制定了年头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年终工作总结,季度工作总结。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按项目要求:

第一轮疟疾项目已结束,并接受了省项目办终期评审。第五轮疟疾项目着重做好氯伯喹免费治疗疟疾、ACT治疗恶性疟疾、项目药品分发、健康教肓、业务培训、乡对村督导等工作。2008年1—12月,中医院治疗疟疾现症病人13人,正规治疗13人,正规治疗率100%,氯伯喹治疗疟疾368人,(其中本地280人,流动人口88人),完成率为100。3%(各季度任务指标合计367人),ACT治疗恶性疟疾108人(全部为流动人口108人),完成任务指标的100.93%(各季度任务指标合计107人).蚊帐浸泡1037笼,完成任务指标的103.7%.(任务1000笼).共出健康教肓宣传栏12期,年内进行了1个班的疟疾知识培训,下发宣传资料(你知道什么是疟疾,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吗?)共2000多份。2008年接收药物氯伯喹8日疗法组合装445盒,伯喹片333合(用于疟疾休止期根治)。双氰青蒿素片40盒、双氰青蒿素哌喹片100盒,用于浸泡蚊帐药溴氰菊酯500ML30瓶(2.5%15L);第五轮疟疾项目红十字蚊帐发放1902顶。乡级接到药品及疟疾项目物资后在一月内及时下发至各村。药品交由中医院药剂科管理。做好乡对村督导、共督导16村次,完成任务指标村的100%.药品分发及经费补助分发工作。2008年共上级共拨付第五轮疟疾项目经费前三季度14457.60元、中央转移支付疟疾休止期根治经费999。00元,合计15456。60元。中医院将已拨付的经费及时下发到各村,(具体分发经费见领款单)。2008年1—12月,上级下发疟疾各种宣传单(浸帐宣传单、疟疾防治知识、疟疾防治工作日志、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疟疾防治挂历等)共3700多份,已全部发放至村。2008年,在疟疾项目工作中,做到及时上报各种报表、数据资料,及是反馈有关信息。两轮疟疾项目共上报月报表第五轮12期,季报表4期,第六轮月报表9期,季报表3期,(**镇不是项目乡镇,任务分配从2008年4月才开始,所以月报、季报只有从2008年4月份才开始)。上

报报表同时附各种资料。每季度有季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总结。建立健全各种贻帐、完善工作内容。加强痕迹管理,及时反馈有关信息。项目资料做到专人专柜管理。并装档管理。

2008年,接受疟疾项目上级培训3次,培训村医12次,(以会代训)。接受上级督导4次,镇对村督导20多次,督导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项目实施计划和技术方案制定、项目物资管理、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项目的各种报表资料及疟疾下规治疗、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疫情报告、健康教肓及培训情况等。2008年,疟疾防治健康教肓共出黑板报(张贴及下发资料)12期,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含小学、中学、中医院、各村及宣传资料发放数等)。并将免费药品及时用到疟疾病人身上,并要求病人在服药名单上签字盖章。

三、存在问题

1、**镇因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经商人员较多、又与高疟区毗邻,给疟疾外源性感染机会增加。

2、行政干预力度不够,流动人口底子不清。

3、部分村卫生室村医不按疟疾正规治疗方案,致使疟疾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4、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大,部份群众因不能接受药物副作用而放弃服药。

疟疾防治知识 篇11

疟疾(又名打摆子、半日子),是由疟疾病人及人体带疟原虫者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我县于1999年达到了基本消灭。近三年来由于人口流动,也有外地感染病例,主要是在流行区居住、打工的人群。我省的疟疾病例多是到非洲等热带国家打工的劳务人员。我县常见的有间日疟(隔一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出国打工多见)。以下主要介召间日疟的有关知识及防治。

一、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传染期:间日疟1~3年。

二、传播途径:疟疾的传播途径,也就是传染方法,当疟疾病人及带虫者被蚊虫叮咬后,该蚊虫就具备有传染性,当健康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成为疟疾病人或带虫者。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疟疾普遍易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一般间日疟14天,恶性疟12天。间日疟发病多急。常有头痛,四肢酸痛;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然后出现 畏寒,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可达40℃以上。持续约10分钟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高热后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

四、预防: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作业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在高发病区必须服药预防。一般自进入病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疾发病区6~8周。预防服药的药物由所在地的疾病控部门提供。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该县2000—2012年疟疾疫情资料及各乡镇卫生院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疟疾患者诊治材料, 每年人口资料来源资源县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黔东南州南部。总面积3 315.8 km2。2012年总人口35万余人, 以侗、苗、水、瑶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4%。全县共19个乡镇, 辖6个镇、7个乡、6个民族乡。县境属亚热带中亚区, 具有夏热冬暖、气温高、降水早、持续期长的特点, 年均气温38.1℃, 相对湿度75%。

2.2 人群发病情况

2000—2012年该县报告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共739例, 均为间日疟, 未发现恶性疟病例及疟疾死亡病例。见表1。

注:2000—2012年均为间日疟, 未发现恶性疟及疟疾死亡病例。

2.2 流行季节变化

当地居民的疟疾病例有着明显的季节性, 从5月份开始出现有疟疾病例, 6—10月份为病例数量出现较多的月份, 5个月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8.63%, 7—9月份病例数达到高峰, 3个月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2.92%。见图1。

2.4 感染人群结构及年龄分布

在该县的各种人群中均发现有疟疾病例, 但以当地农民为主, 占总病例数的69.42%;其次的是餐饮食品业和学生, 分别占16.64%和8.66%。见表2。疟疾病例的年龄分布, 见表3。

2.5 地理分布

全县19个乡镇除平阳乡和塔石乡2个乡无疟疾病例报道外, 其他17个乡镇均监测到疟疾病例。见表4。

3 讨论

从图1看出, 病例主要集中在5—10月, 这与5—10月气温上升传播媒介活跃有关;从表2看出, 发病职业分布以农民、餐饮业、学生人群为主, 与该人群户外活动频繁、个人防护差有关;发病年龄分布以31~40岁、41~50岁、21-30岁组人群发病居多, 这与21~50岁组人群活动比其他人群较频繁有关。在地区分布上, 该县以八开、忠诚、定威、兴华4乡镇发病率较高, 这与该乡镇为矿山开发区, 流动人口较多, 防护较差有关。贵州榕江县属于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份之一, 历史上贵州与广西紧邻交界各省12个县均属多种少数民族及贫困山区县, 同时是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原虫混合流行的高发区, 该区域均是两省疟疾病例数的主要来源, 1976年贵州与广西紧邻交界的县组建灭疟联防区时, 当时两省联防区内疟疾疫情统计发病率为111.94/万, 通过两省疟疾联防后到80年代后期该区域居民中未发现恶性疟病例, 90年代中期两省联防区内疟疾发病率降至2.06/万, 2009年为0.85/万[2], 本世纪以来该县尽管年均疟疾发病率高于两省联防区内同期的发病率, 为1.73/万。分析发现除2000年疟疾发病率为1.48/万, 发病率较高年份主要集中在2007—2010年期间, 发病率在1.83~6.91/万之间, 其他年份疟疾发病率均低于同期联防区疟疾发病率, 但疟疾病例仍然以当地居民感染疟疾病例为主, 与贵州省其他县的疟疾流行状况基本一致[3,4]。而该县与广西12个联防区县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自2000年以来广西联防区各县的当地居民疟疾病例合计在45例以下, 并逐年在减少, 而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在逐年增多, 多数从东南亚国家感染疟疾带回[5,6,7,8,9], 因此, 在广西联防区县的疟疾病例流行规律是随流动人口返回高峰而增多, 而榕江县则以当地居民疟疾患者为主。疟疾病例数高峰与传疟媒介密度高峰有关, 疟疾病例多数出现在5—11月份。特别是在2007—2009年期间, 疟疾病例数量增加比较明显, 说明疟疾仍然未停止在当地的传播。2010年该县开展全球基金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后, 全县的疟疾病例数每年成倍的减少, 到2012年全县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中均未发现疟疾病例, 而两省联防区的广西部分县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却在增多[10,11], 因此, 该县仍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中疟疾病例的监测。

参考文献

[1]吴念标, 龙黔清, 罗涛, 等.贵州从江县巨洞村连续两年疟疾暴发原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18) :3629-3631.

[2]黄亚铭, 徐建军, 李锦辉, 等.1995—2009年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县疟疾疫情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0, 5 (7) :534-535.

[3]韦正初.贵州省三都县疟疾疫情现状及防治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10, 26 (17) :1977-1979.

[4]王小力, 徐建军, 诸作权, 等.贵州基本消灭疟疾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监测方法[J].中国公共卫生, 2001, 17 (11) :1057

[5]吴自林, 吴明苏, 林康明, 等.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00—2007年疟疾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 (2) :325-326.

[6]黄芳华, 韦定凯, 范齐勤, 等.广西柳北三县少数民族地区2000—2007年疟疾流行状况分析[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9, 36 (3) :147-150.

[7]陈忆宁, 杨祥敏, 贾绍明, 等.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2000—2007年疟疾流行状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 2009, 9 (1) :77-79

[8]何延思, 黄亚铭, 汤小规, 等.1995—2009年广西田林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0, 8 (3) :127-129.

[9]江超穗, 黄亚铭, 韦海艳, 等.广西百色4县1995—2009年疟疾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 2011, 11 (1) :37-39.

[10]杨永亮, 吴声荣, 黄亚铭, 等.1995—2010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流动人口疟疾状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3 (1) :73-74.

疟疾防治日活动小结 篇13

2011年疟疾防治日宣传活动小结

2011年4月26日是全国第4个“疟疾日”,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消除疟疾,履行承诺”。为进一步广泛宣传疟疾防治常识,为我镇疟疾防治事情营造杰出的社会气氛,根据上级要求,我镇于4月26日,利用逢集机会在镇中心街开展了2011年“疟疾防治日”宣传活动,我院防保股、临床医生以及检验人员介入现场并在现场设立咨询台提供免费咨询、悬挂横幅、展出宣传板,为广大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宣传疟疾常识。

通过这次宣传活动,进一步使群众掌握疟疾的防治常识,让群众知道蚊虫是疟疾传播的重要媒介物。要求在夏天来临时,要注意防蚊灭蚊,必要时可以使用蚊帐,只要避免被蚊虫叮咬并实时根治现症病人才有覆灭疟疾发生的可能。另外对于到高疟疾病发地域的人员可以进行预防性服药来预防。

本次宣传活动中,我院共发放宣传单约200份,接受群众咨询20余人次,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了疟疾的危害,增强了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了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年疟疾防治工作计划 篇14

2014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2014年4月26日为全国第七个“全国疟疾日”。为进一步动员各部门及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疟疾防治,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为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制定我院2014年“全国疟疾日”防治宣传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要使广大群众了解什么是疟疾,疟疾是如何预防的,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以及怎样治疗疟疾等相关知识。

三、活动主题

消除疟疾、共享健康

四、活动口号

小小蚊帐作用大,消除疟疾要靠它 遏制蚊虫孳生,消除疟疾隐患 把预防做在前头,把疟疾除在源头 预防疟疾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发热病人要血检,防治疟疾早发现 根治疟疾要规范,全程服药最关键

五、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5日上午。

六、宣传方式

1、设立宣传咨询点。

2、电子显示屏宣传。

3、出黑板报。

4、发放宣传资料(单)。

5、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

七、活动内容

1、有针对性地开展疟疾防治宣传活动。要在人流密集处悬挂横幅,张贴宣传画,深入学校、车站等地发放宣传资料,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健康教育宣传栏、黑板报和广播等宣传资源开展宣传。活动日前后,妇幼部儿科和中山中心各开展一次居民和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广播讲座、标语、上防治知识课等形式,使居民和小学生能够了解疟疾防治知识。

2、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相关科室要认真组织实施《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疟疾病例管理。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版)》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

3、加强疟疾防治相关技能培训。活动日前后对门诊相关科室医生、实验室检验人员开展疟疾防治技能培训,使相关人员接受疟疾诊断、治疗、疟原虫镜检技能培训的比例达95%以上。

4、具体开展现场咨询活动。4月25日上午,妇幼部儿科和中山中心要分别在中山路院区和园林东路院区门前开展咨询宣传活动。活动准备:由广告公司专门制作平面广告进行宣传;医院的滚动屏幕开启,内容为“发热病人要血检,预防疟疾早发现”;抽调医生2名专门解答问题;④需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发放资料进行宣传。

八、活动要求

1、各部门要严肃对待“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

2、妇幼部儿科、中山中心和检验科需根据本活动方案制定出各自的具体活动实施方案,活动结束后,于5月1日前将活动总结、照片等相关资料发至预防保健科;

上一篇:金审学院06-07学年院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下一篇:检测机构诚信承诺书